工作分配计划方案

时间:2023-08-17 05:21:41 作者:曹czj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就是小编给大家讲解介绍的相关方案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工作分配计划方案篇一

这项工作牵一发、动全局,它既是国企内部涉及到每个职工利益的微观核心工作,又是关乎国有企业监管方式和国有资本回报的宏观中心议题,。

过去五年,考核分配工作的整体方向是什么呢?

我看,可以用来概括。

下面我们分别进行学习。

工作分配计划方案篇二

单列,就是要在核定工资总额金额外,就特殊企业、特殊项目单独明确工资总额。

顾名思义,这是一个特列,绝对不是惯例。

2020年开展的科改行动,首次明确提出,对于入选的科改示范企业,在市场化激励体系实践中,其科技创新需要的人才激励,可以采用工资总额单列的方式。

所以,,肯定不能成为人人都想摘的苹果。

回顾过去几年,工资总额管理的改革实践,正在深刻的改变国企分配的顶层格局,这项改革,要改的不仅是一个计算逻辑和公式,而是思维观念和价值判断。

工作分配计划方案篇三

在国有企业内部,要通过分配结构的政策实践,率先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

在这种分配结构导向下,规范企业内部不合理的收入差距,真正鼓励依靠劳动和知识技术创造价值的人员。

共同富裕导向下的分配机制,是新时代对国有企业提出的新课题,我们需要共同探索,找到“金钥匙”。

我们站在时代的洪流里,历史的长河中,要面对的虽然只是眼前的一两朵浪花,但要中流击水、百舸争流,就需要回头望河流的来向,向前望长远的未来。

国企考核分配,回头望五年,是“一个导向,五条主线”的基本脉络,先前望五年,是“三个新使命”的历史任务。

发展永不停歇,国企改革这列快车,这艘巨轮,一定会沿着守正创新的道路,择势前行。

工作分配计划方案篇四

一、自查范围

这次自查重点是检查2015年春季的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两免一补”执行落实情况、学校公用经费管理情况、学校收费情况)。

二、自查内容

(一)、“两免一补”落实情况:

我校名学生全部免除学费和教科书费。(二)公用经费

2、预算编制工作开展及管理情况:

学校的财务人员参加学区的预算编制工作业务培训,量入为出,认真对学校的经费进行预算编制。各项开支严格按照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进行,专款专用,对口开支,实行收支两条线。

3、2015年公用费预算支出:

(1)本学期总支出元:其中办公费元、电费2684元、差旅费90元、印刷费100元、培训费540元、公用租车费3100元、维修费17830元等。

(2)、累计余额元。

4、公用经费管理使用

我校在青山区的领导下,严格按照财务管理体制,严格要求我校报帐员按时向学区报帐,所有票据都是正规票据,没有白发票。

1、公用经费管理使用的具体做法是:

(1)我校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执行《会计法》和上级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学校的一切资金,由学校财务人员按有关规定统领统支,不存在以各种名义向学生收取班费、资料费、补课费等乱收费行为。

(2)认真履行报账制度,力求资金的规范使用,无挪用、挤占、截留等现象的发生。严格财经审批手续。所有报销发票,做到手续完备,每张发票注明用途,有经手人签字,都经过校长签字。

(3)无违反规定套取上级公用经费专项资金问题。

(4)无虚列虚支、白条、假发票列支等违规现象。

(5)学校公用经费支出能按照内控制度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会计为副组长教师代表为监督员的会审领导小组。定期将公用经费的收支在校内公示。

教育收费行为完全按照上级要求,无乱收费的情况。

今后,我校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精神,加强学习和宣传,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认真加以巩固,加强对学校教师的思想教育,加强领导,认真检查,严格落实责任制,树立教育新形象,为学生、家长、社会做实事。

工作分配计划方案篇五

全体员工(进入公司未转正者不参加绩效考核,转正后开始进行绩效考核)。

(一)考核结果分为五档,分别对应考核得分如下:s级101-105分;a级90-100分;b级80-89分;c级70-79分;d级69分以下(含69分)。

(二)考核工资标准:将员工每月应发工资总额的20%-30%作为绩效考核工资,根据当月工作绩效考核结果,确定绩效工资发放比例和具体金额。

(三)考核内容:员工本人当月工作完成情况及综合表现。

(四)考核方式:实行分级考核,由直接上级考核直接下级,并由分管领导最终评定。

(五)绩效数据确认无误后,采用相应数据,结合绩效考核表进行绩效评分,其中对考核结果为“s”级和“d”级的人员要书面陈述理由(予以典型事例说明)。

1、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2、考核内容和流程向考核对象公开,以过程的公开性确保结果的公正性;

3、绩效考核是一个管理手段而非最终目的。,考核人通过谈话沟通,帮助考核对象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到改进方向,从而达到组织或个人提高业绩水平之目的。

1、各级管理者职责:各级管理者作为下属员工绩效管理的直接责任人,掌握绩效管理的工作和方法,制定、审核下属员工的考核指标,观察、记录员工的日常绩效表现,辅导员工进行绩效改进,提供必要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下属完成绩效计划和达到绩效目标,对下属进行绩效评估,与下属进行持续的绩效沟通。

2、员工职责:进行个人绩效管理,不断提高个人技能和表现,了解绩效管理的操作方法和步骤,收集反映个人绩效的信息反馈,努力达到较高的绩效目标,取得更好成就。

3、人力资源部门职责:作为公司绩效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绩效管理制度的制定、解释及宣贯,考核工作的组织、监控与督导,考核数据整理统计、考核分布状况的审核,结果的应用与反馈,向员工提供指导、支持与培训,受理员工的考核申诉。

1、制订绩效计划、确定绩效目标。

2、每月28至31日,由公司领导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召开次月工作会议,部署工作任务,明确各部门的工作任务、目标与考核权重。部门负责人编制《月度工作计划/绩效考核表》,确认绩效任务、目标后签字,作为本部门次月的考核依据。

3、每月3日前,各部门负责人召集本部门工作会议,结合部门任务,明确各岗位工作任务、工作重点,并确立各岗位的考核目标及考核权重。各岗位员工编制《月度工作计划/绩效考核表》,确认本岗位的绩效任务与目标后签字交至人力资源部,作为当月考核依据。

4、完成考核汇总:考核评估的第7个工作日,人力资源部将上月考核数据统一汇总完成考核评估结果,提交至总经理审批。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