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认识高矮公开课 小班科学活动认识红黄绿教案(精选5篇)

时间:2023-09-23 19:16:00 作者:翰墨 小班认识高矮公开课 小班科学活动认识红黄绿教案(精选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班认识高矮公开课篇一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绿,感受色彩美。

2、能在活动中找到与之对应的颜色,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认识红黄绿,感受色彩美

活动难点:能找到对应颜色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

教师出示三张大圆,提问是什么颜色?重点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

二、寻找相应的.颜色,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1、游戏“小圆宝宝找妈妈”。

先请幼儿说说身上小圆的颜色,然后根据教师出示的大圆颜色按照教师口令如:“红颜色小圆宝宝学小兔跳到妈妈身边”,“蓝颜色宝宝学小鸟飞到妈妈身边”等,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2、游戏

(1)、(先在地上铺上与幼儿人数相等的报纸,报纸上分别画有三种颜色的大圆圈),小圆宝宝听音乐在场地四周散步,音乐一停大灰狼就来了,小圆宝宝得马上找到一个家躲起来,否则就要被大灰狼捉住了。(幼儿游戏两边)

(2)、提出新的游戏要求,引导小圆宝宝找相应颜色的大圆妈妈。

小圆宝宝等音乐一停得找到和自己颜色一样的家躲起来,否则还是要被大灰狼捉住。(幼儿游戏两边)

三、大灰狼被赶走了,幼儿听音乐跳舞庆祝结束。

活动反思:

单单是颜色的认识是及其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播。但是结合了游戏,这就使活动变得生动有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为接下来的活动做了铺垫。在活动中,最主要的是让孩子能够感受到游戏活动带来快乐的同时,能够学到知识,我觉得让孩子参与到活动中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其他不足的地方自己更要反复推敲。

小班认识高矮公开课篇二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绿,感受色彩美。

2.能在活动中找到与之对应的颜色,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3.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认识红黄绿,感受色彩美

难点:能找到对应颜色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

教师出示三张大圆,提问是什么颜色?重点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

二.寻找相应的`颜色,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1.游戏“小圆宝宝找妈妈”。

先请幼儿说说身上小圆的颜色,然后根据教师出示的大圆颜色按照教师口令如:“红颜色小圆宝宝学小兔跳到妈妈身边”,“蓝颜色宝宝学小鸟飞到妈妈身边”等,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2.游戏“大灰狼来了”

1》.(先在地上铺上与幼儿人数相等的报纸,报纸上分别画有三种颜色的大圆圈),小圆宝宝听音乐在场地四周散步,音乐一停大灰狼就来了,小圆宝宝得马上找到一个家躲起来,否则就要被大灰狼捉住了。(幼儿游戏两边)

2》.提出新的游戏要求,引导小圆宝宝找相应颜色的大圆妈妈。

小圆宝宝等音乐一停得找到和自己颜色一样的家躲起来,否则还是要被大灰狼捉住。(幼儿游戏两边)

三.大灰狼被赶走了,幼儿听音乐跳舞庆祝结束。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追求一种“宽松、自然、科学、愉快”的活动氛围,让孩子在合作中成长,在分享中体验快乐,在成长中拥有自信。活动基本达到预定的目标,孩子们在活动中的积极性很高。如果在这个活动中设计一些能抓住某件事物或某个现象来重点让孩子观察、探讨其变化的环节,活动效果会更加突出,并会让延伸活动更加丰富。

小班认识高矮公开课篇三

活动目标:

1、了解乌龟的名称和外部特征。

2、对观赏乌龟有兴趣。

3、初步了解乌龟的习性。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有关乌龟的ppt,几只活着的乌龟,几个大一点的盆子。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朋友。它是谁呢?

2、放映多媒体课件,告诉幼儿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乌龟”。

3、请幼儿做“小老师”介绍乌龟的外部特征。在讲述、补充的过程中引导幼儿仔细地观察。

4、小结:乌龟长着一个圆圆的头,短短的脖子,背上长着硬硬的壳,身体下面有四条腿,后面还有一条小小的尾巴。

5、幼儿分组观察有生命的乌龟。教师帮助幼儿发现乌龟的习性。

(1)、触碰乌龟,请幼儿观察乌龟的反应。

(2)、把乌龟放到水里,观察乌龟在水里是什么样子的。

6、结束活动:

老师:“我们把乌龟放到自然角,继续观察和喂养它,好不好?”

活动反思:

喜欢小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孩子们与动物之间,似乎有着天然的联系。乌龟特有的外部特征更是能激起幼儿的好奇心。在有限的活动时间里,我没有采用讲述,直接把乌龟的特征进行概括,而是让幼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观察――表述――再观察――再表述,因为科学活动的过程就是幼儿主动探索周围事物的过程。在活动中,幼儿们都很专注。在小结的时候,我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了叠声的.形容词。比如:圆圆的、短短的、小小的,加深了幼儿对乌龟可爱形象的了解。

这次活动也有不足的地方。在幼儿观察、讲述的时候,幼儿观察得比较零乱,不够全面。课后反思,我觉得自己应该提前引导幼儿按顺序观察,也可以增加一个环节,在幼儿讲述的时候,我可以用简单的笔触记录下幼儿所说的,把乌龟的外部特征直接、具体地以另一种方式再次呈现在幼儿面前。另外,有几个孩子没有参与讲述,主要是因为他们对在集体场合中发言有点胆怯。

小班认识高矮公开课篇四

一、教学目标:

1、知道锦鲤鱼是观赏鱼类的一种。

2、了解锦鲤鱼身体外部和各部位的名称。(重点)

3、喜欢探究有关鱼类的知识。

录音机、锦鲤鱼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

1、谜语,引起幼儿兴趣。

2、利用电脑出示锦鲤鱼的生活短片,引导幼儿观察。

1)、按顺序有条理地观察:

a、头——两只眼睛、一张嘴

b、身体——扁扁的、两头较小,中间稍大,身上有鱼鳞,身后是尾巴,身体两旁有鱼鳍。

2)、讨论:鱼喜欢生活在哪里?它爱吃什么呢?

3)、讨论:鱼对人们有什么用呢?

4)、利用小操作游戏加深幼儿对锦鲤鱼的认识。

3、听音乐模仿小鱼做“网小鱼”的游戏。

4、小结。

5、活动结束。

小班认识高矮公开课篇五

1、培养幼儿对图形的兴趣和数学活动常规。

2、初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3、感知并说出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多媒体、课件各一,图形若干。

观察、对比是孩子们探究的.过程,通过图形的对比引导幼儿感知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活动中运用课件直观、形象的特点,通过多种游戏形式,采用启发法、提示法,引导幼儿进一步掌握并概括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从而突破难点部分。活动的结束之际,组织幼儿进一步从生活环境中找出像三角形的物体,作为活动的延伸环节,自然结束。

一、导入

采用观察法,通过课件中图形宝宝的口吻引出三角形。

二、展开

1、采用游戏法引导幼儿在众图形中寻找三角形。

2、引导幼儿观察三种三角形的共同特征,发现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3、动手操作。

a。幼儿从图形筐中找出三角形,分别数出边、角的数量,进一步掌握三角形特征。

b。观察并说出三角形像什么。

4、游戏“猜猜我是谁”。组织幼儿根据图形渐渐露出部分猜测出图形,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图形特征的认识。

5、游戏“捉迷藏”幼儿从简单的画面中找出三角形。

6、引导幼儿观察并找出活动室中那些物品像三角形。

三、延伸

请幼儿到生活环境中进一步寻找三角形的踪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