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资格证高中英语教学设计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学设计(优秀8篇)

时间:2023-10-13 23:29:42 作者:雁落霞 2023年教师资格证高中英语教学设计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学设计(优秀8篇)

通过励志,我们可以变得更加自信和坚定,迎接未来的挑战。总结中要突出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为未来的发展找到方向。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智慧总结,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和思考。

教师资格证高中英语教学设计篇一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了解——知道、初步认识;理解——会;掌握——能;灵活运用——证明)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索、小组合作),提高……能力(创造力、抽象思维能力、小组协作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能积极地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图片导人等

教师活动:教师播放...(图片或其他凭借物),引出课本的主题并提出问题(或活动)。

根据令天所学知识进行变式练习,题型可以是计算题、选择题、判断题等,练习题的形式多样,一般2-3题。

(2)提升题(或拓展题、开放题,多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应用新知解决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4.总结提升

你今天学会了什么?对于某某知识在做题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探究某某问题的时候我们用到了什么数学方法?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独立总结小组内讨论,自由发言等。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帮助学生建立认知结构的同时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荣誉感。

5.布置作业

(可以自编题或使用课本中的题目,注意难度和题量.有设计意图要求的加上设计意图)

教师资格证高中英语教学设计篇二

《说明》

《作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根据作文的主体来写)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阅读和讨论的方法,学生能够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掌握描写事件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学生懂得。。的道理。----(文章涉及内容定)

方法,能够表达事件的情感,运用教学重难点:看目标(学生能够理解。。)

一定的写作手法教学过程:

----情:理解主题思想感情

一、。。。导入。

-重难点:能通过事件描写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一、联系实际导入

《成语》1、了解作者,课文背景介绍(教师或音频示范朗读)--了解说明对象

二、写作前准备

----教学目标: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概括文段中的说明对象的特点。

1、带领学生审题

知:流利朗读课文三、再读全文,细品研读。

2、师生共同讨论选材

理解文章大意1、找出关键语句。

3、确定作文选材

过:通过师生交流2、学生小组讨论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要求),教师指导。

三、写作方法指导

讨论,理解成语3、教师总结归纳。

1、教师指导事件描写方法

含义。四、拓展活动,延伸思维。

--(与中心相关的活动)

2、学生练习举例

教学过程:五、小结作业。

四、教师点评

一、图片导入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七、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

1、教师范读

2、教师总结成语含义

三、再读课文,教师引导课程名称:《文言文-》

《--诗歌》

学生分析思考文章基本教学目标:

内容。

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文章大意,能够背诵全文。(能正确理解诗歌大意,能理解--生字词)

---(以读促悟,通过对诗歌意境的描写,理解---手法)

点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文章中心)(诗歌的中心思想)

2、教师总结成语含义。

教学重点:正确翻译全文。

四、巩固提高:学生自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心。

述成语含义,复述故事教学过程:

梗概。

一、---导入

五、正确运用成语,分享故事。二、新授课

板书设计1、初读文本,了解大意。

(教师范读古诗,解释诗题及重点词语)2、再读文本,详解全文,分小组角色扮演(内容定)---(学生分小组自由读古诗,教师指导、正音。

1)组内角色扮演,根据注释解释文本含义。

3、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注释,思考诗意(现代诗换思考提问)2)教师提问,小组为单位比赛回答,教师指导。

4、创设情境,理解体会借景抒情或思想感情。3)分析讨论文章中心思想

1)学生---,师讲解4)教师总结

2)学生---,师讲解三、巩固提高:小组练习自主翻译全文并背诵全文。--(尝试背诵古诗)四、作业:课后思考题。

诗歌大集合五、板书六、反思七、

教师资格证高中英语教学设计篇三

《说明》

《作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根据作文的主体来写)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阅读和讨论的方法,学生能够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掌握描写事件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学生懂得。。的道理。----(文章涉及内容定)

方法,能够表达事件的情感,运用教学重难点:看目标(学生能够理解。。)

一定的写作手法教学过程:

----情:理解主题思想感情

一、。。。导入。

-------重难点:能通过事件描写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

一、联系实际导入

《成语》

1、了解作者,课文背景介绍(教师或音频示范朗读)--了解说明对象

二、写作前准备

----教学目标: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概括文段中的说明对象的特点。

1、带领学生审题

知:流利朗读课文

三、再读全文,细品研读。

2、师生共同讨论选材

理解文章大意

1、找出关键语句。

3、确定作文选材

过:通过师生交流

2、学生小组讨论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要求),教师指导。

三、写作方法指导

讨论,理解成语

3、教师总结归纳。

1、教师指导事件描写方法

含义。

四、拓展活动,延伸思维。

--(与中心相关的活动)

2、学生练习举例

教学过程:

五、小结作业。

四、教师点评

一、图片导入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七、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

1、教师范读

2、教师总结成语含义

三、再读课文,教师引导课程名称:《文言文-》

《--诗歌》

学生分析思考文章基本教学目标:

内容。

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文章大意,能够背诵全文。(能正确理解诗歌大意,能理解--生字词)

---(以读促悟,通过对诗歌意境的描写,理解---手法)

点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文章中心)(诗歌的中心思想)

2、教师总结成语含义。

教学重点:正确翻译全文。

四、巩固提高:学生自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心。

述成语含义,复述故事教学过程:

梗概。

一、-----导入

五、正确运用成语,分享故事。

二、新授课

板书设计

1、初读文本,了解大意。

(教师范读古诗,解释诗题及重点词语)

2、再读文本,详解全文,分小组角色扮演(内容定)---(学生分小组自由读古诗,教师指导、正音。

1)组内角色扮演,根据注释解释文本含义。

3、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注释,思考诗意(现代诗换思考提问)2)教师提问,小组为单位比赛回答,教师指导。

4、创设情境,理解体会借景抒情或思想感情。3)分析讨论文章中心思想

1)学生-----,师讲解4)教师总结

2)学生-----,师讲解

三、巩固提高:小组练习自主翻译全文并背诵全文。--(尝试背诵古诗)

四、作业:课后思考题。

诗歌大集合五、板书

六、反思

教师资格证高中英语教学设计篇四

一、谈话导入

二、1、图片引入,录音范读

学生边看画面边听朗读

2、教师指导朗读,学生朗读

3、学生读诗,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1)教师补充注释,学生仔细读诗,整体把握(2)指名学生概括诗意,教师总结

4、体会诗人思想感情

学生思考并积极发言,教师总结

5、品评名句,积累名句

谈谈对诗句的理解,四句,学生自由发言。

6、齐读,尝试背诵。

2、文言文

第一课时

一、道理导入

二、检查预习

1、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指正。(请一位朗读得好的学生范读原文,教师随时指正。)

2、划分停顿。 全班齐读。

三、作者作品简介

四、题解

1、本文体裁

2、题目意思(生说师指正)

五、自读课文,掌握大意

(一)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

(二)学生理解注释,教师补充注释学生理解(用法特殊的词、词语、句式),掌握课文大意。

(三)检测自读效果。(1)句子停顿

(2)词语解释(五)初步感知课文

六、全班诵读

七、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检查预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1、1、方仲永的天资过人,表现在哪里?在课文中找出原句。

2、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4、最后一段作者讲了什么道理?

二、揣摩语言

1、学生说,教师启发讲解 词语的准确运用等

三、质疑探究

三个阶段哪个阶段写得最详细?依据?原因?

四、体验和反思

五、教师总结

3、现代诗歌

一、激趣导入

二、作者简介

三、背景介绍

四、划分朗读节拍、教师指导朗读

五、结合体验,研究问题

1、作者人生态度

2、重点诗句解释

3、诗歌品味

4、联系实际

六、迁移积累

1、仿句练习

2、背诵全诗

4、说明文

一、激趣导入

二、对话文本,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读准字音,思考:作者笔下事物特点?

2、指名朗读

3、整体感知,自主归纳。指名学生,教师小结

三、对话作者,品读课文

(一)

1、体会课文语言特点,讨论总结

2、朗读理解最喜欢的句子语段

(二)

1、写作手法

2、理解课文

(三)质疑解惑

四、对话自我,拓展视野

(一)资料链接

(二)心灵驿站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布置

5、记叙文

一、激趣导入 补充作者背景

二、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2、词语注音

3、词语解释

三、把握整体 课文分段把握总结 第二课时

一、阅读课文,分析理解

1、第一部分,开篇作用

2、第三部分,人物对比作用

3、第四部分,重点句子理解

4、第五部分,朗读理解

5、第六部分,排比感情

二、总结课文

1、体会作者感情

2、写作特色

三、布置作业

6、散文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作者介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注字音,解释词语

2、指名读

3、思考分层

三、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探究课文

1、朗读第一段,分析(下同)……

7、小说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作者介绍

2、小说背景介绍

3、小说常识

4、预习检查(词语注释、词语解释、故事大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理清文章脉络

2、理清阶段

3、复述课文,学生补充

三、分析人物,学习方法

1、心理活动,分析作用(每阶段)

2、小结 第二课时

一、分析人物形象 另一个(1、外貌描写、神态、动作、语言)

2、指导朗读重点句子,感情变化

二、默读质疑,合作探究 选择问题,全班讨论

三、环境描写作用

四、解题

五、拓展阅读

六、布置作业

8、议论文

一、名言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注字音,解释词语

2、自提问题

3、课堂交流

三、研读赏析

1、教师导入

2、自主探究

3、小组讨论,交流合作

四、体验反思

五、拓展延伸

教师资格证高中英语教学设计篇五

《说明》

《作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根据作文的主体来写)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阅读和讨论的方法,学生能够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掌握描写事件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学生懂得。。的道理。----(文章涉及内容定)

方法,能够表达事件的情感,运用 教学重难点:看目标(学生能够理解。。)

一定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情:理解主题思想感情

一、。。。。导入。

-------重难点:能通过事件描写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

一、联系实际导入

《成语》

1、了解作者,课文背景介绍(教师或音频示范朗读)--了解说明对象

二、写作前准备

----教学目标: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概括文段中的说明对象的特点。

1、带领学生审题

知:流利朗读课文

三、再读全文,细品研读。

2、师生共同讨论选材

理解文章大意

1、找出关键语句。

3、确定作文选材

过:通过师生交流

2、学生小组讨论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要求),教师指导。

三、写作方法指导

讨论,理解成语

3、教师总结归纳。

1、教师指导事件描写方法

含义。

四、拓展活动,延伸思维。

--(与中心相关的活动)

2、学生练习举例

教学过程:

五、小结作业。

四、教师点评

一、图片导入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七、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

1、教师范读

2、教师总结成语含义

三、再读课文,教师引导 课程名称:《文言文-》

《--诗歌》

学生分析思考文章基本 教学目标:

内容。

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文章大意,能够背诵全文。(能正确理解诗歌大意,能理解--生字词)

---(以读促悟,通过对诗歌意境的描写,理解---手法)

点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文章中心)(诗歌的中心思想)

2、教师总结成语含义。

教学重点:正确翻译全文。

四、巩固提高:学生自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心。

述成语含义,复述故事 教学过程:

梗概。

一、-----导入

五、正确运用成语,分享故事。

二、新授课

板书设计

1、初读文本,了解大意。

(教师范读古诗,解释诗题及重点词语)

2、再读文本,详解全文,分小组角色扮演(内容定)---(学生分小组自由读古诗,教师指导、正音。

1)组内角色扮演,根据注释解释文本含义。

3、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注释,思考诗意(现代诗换思考提问)2)教师提问,小组为单位比赛回答,教师指导。

4、创设情境,理解体会借景抒情或思想感情。 3)分析讨论文章中心思想

1)学生-----,师讲解 4)教师总结

2)学生-----,师讲解

三、巩固提高:小组练习自主翻译全文并背诵全文。--(尝试背诵古诗)

四、作业:课后思考题。

诗歌大集合五、板书

六、反思

教师资格证高中英语教学设计篇六

(2014年12月

河南师范大学

生物技术)

(从三题中选两题进行解答,一般是两道专业题,一道关于教师方面的题,也有可能是三道专业题)

和adp的转化过程。

2.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 3.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2、脂质的分类,糖的分类

3、蛋白质的功能

4、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

5、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技巧

6、复制和转录的区别

7、无氧呼吸的过程

8、怎样调节渗透压(水盐平衡的调节)

详细叙述兴奋怎样在神经元中传导

基因重组

设计实验:酶的高效性

细胞中的糖类与功能

种群的数量特征与变化

你认为你作为教师的最大优势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癌细胞的特征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伴性遗传的几种方式,并举例说明 双缩脲试剂与斐林试剂的区别

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的复原

群落的演替类型

体液免疫的过程

精子和卵子在形成过程中的区别

基因是怎样控制形状的简述细胞的成分(有机物,无机物)

怎样让一个不喜欢你的学生喜欢你

基因分离定律的内容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 如果学生当面指责你,你该怎么办

你上课时,学生睡着了,你该怎么办

团结合作在教学生的必要性

如果你的学生考试不理想,心情沮丧怎么办

设计实验:土壤群落

简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如果一个学生问问题太多,使你无法回家吃饭,你该怎么办

细胞的组成元素

激素调节的特点

你最敬佩的中学老师

简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如何鉴定还原糖、脂肪、蛋白质

细胞免疫的过程

你认为作为老师最大的优势和不足 生态系统的组成t淋巴细胞的作用

群落的演替类型

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的区别

孟德尔是怎样证明分离定律是正确的体温调节的过程

想让学生喜欢你,你该怎么做,如果学生不喜欢你,你该怎么做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概念

有氧呼吸的过程

印象深刻的中学老师

现代进化理论的内容

血糖的调节

胰岛素降低血糖的机制

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

达尔文的植物向光生长实验的过程及结论

教师和同学沟通的技巧

简述你是怎样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dna复制的过程和特点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研究:池塘的群落

团结合作在教学上必要性

基因工程的工具

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过程 物种之间的种间关系 谈谈你对教师职业的看法

胞吞和胞吐与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关系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教师资格证高中英语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过程

(一)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把一张纸对折后扎一个孔,然后展开平铺。

师生总结: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类似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三)例题巩固,深化原理 出示例题: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指出他们的对称轴。

师生活动:学生先独立完成例题,老师对例题进行讲解。(四)小结作业

作业:课后作业题,并寻找身边的轴对称图形,标出对称轴,找出一对对称点。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着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轴对称。

圆:无数条;等边三角形:3条;菱形:2条;正方形:4条;长方形:2条;正五边形:5条;正六边形:6条。

二、考题解析

初中数学《立方根》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立方根和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数学专业问题】 【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证高中英语教学设计篇八

学》真题答案

单选选择题

1.答案:d,x-y+z=3

2.答案b.1/2

3.答案d.有界

4.答案:/2

5.答案c,(1,2,1)

6.答案a.1

7.答案:c。掌握

8.答案a。同真同假

二、简答题

12.参考答案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对于课程标准提出的评价理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1)评价目标多元化

新课程提出多元化的评价目标,评价的对象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以往的评价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成就,关注学生的表现,忽视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通过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状况的考查,不只是看学生的表现,还促使教师认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方式,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

(2)评价内容多维性

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出四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评价的具体内容应围绕这些方面展开,形成多维度、全面性的评价内容体系。对不同内容的评价可以通过设计反映不同内容的问题,如对某一方面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也可以在综合的问题情境中进行评价,如在一项调查活动中,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参与投入的态度进行评价;还可以通过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考查来评价。

(3)评价方法多样化

评价中应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具体内容的特征,选择恰当有效的方法。对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价,应当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不同的评价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不能希望一种评价方法会解决所有的问题。封闭式的问题、纸笔式的评价可以简捷方便的了解学生对某些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而开放式问题、综合性的、在丰富的情境中的评价有助于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和学习过程。

13.参考答案

四、论述题 15.参考答案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在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以结合其他多种教学手段,并能起到互补的作用。如不借助信息技术的情况下去利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去模拟实际情境,学生可能很难想象出相应的实际情景,这里就可以结合信息技术手段直接呈现图片或视频;或者在处理图形的动态变化时,如仅通过板书的形式一步步变化,一是作图比较繁琐,二是连贯性不强,这里就可以结合几何画板等工具直接呈现。

五、案例分析题 16.参考答案 第一问: 第三问: 集合是高中数学必修1第一章节的内容,是进入高中以后最新接触的数学内容,也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在本章,学生将学习集合的一些基本知识,感受集合的数学思想方法,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并运用集合和对应的语言进一步描述第二章的函数概念,为第二章的函数奠定夯实的基础,使得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函数思想理解和处理生活、社会中的简单问题。

六、教学设计题 17.参考答案 第一问: 导入活动设置:利用多媒体播放一组学生课前收集的图片(旗杆与地面垂直、教学楼与地面垂直等)组织学生观察图片中展示事物之间的位置关系。

探究活动一设置: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那么这条直线就与这个平面垂直。

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那么如何判定一条之间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是垂直关系呢? 探究活动二设置:组织学生思考如何将一张长方形纸片立于桌面? 组织学生猜想:你能猜想出判断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的方法吗? 预设: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设计意图: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先安排学生课前收集大量图片,多感知,然后,通过学生动手画图、讨论交流和多媒体课件演示,使其经历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全过程,从而形成完整和正确的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概念,接下来助学生生活中最简单的经验——折纸,引导学生分析,将“与平面内所有直线垂直”逐步转化为“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合情推理,提出猜想,使学生的思维顺畅,为进一步的探究做准备。

引导学生进行折纸环节探究:(1)折痕与平面垂直吗?(2)如何折,能够使折痕与桌面垂直?(3).你找的折痕有什么特点?找这样的折痕是为了实现什么目的?(4)如何放置?(5)当直线与桌面垂直时,固定折痕一侧的纸片,绕着折痕旋转另一侧纸片,观察折痕与桌面垂直吗?此时折痕与桌面内每一条直线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展示、分享,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究提供思考方向。

第三问: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