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工作汇报材料(通用12篇)

时间:2023-12-16 18:05:11 作者:温柔雨

在工作汇报中,我们要客观地反映工作中的得失和经验教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精彩工作汇报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汇报

xx围绕“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把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作为巩固拓展兜底保障成果的有力抓手,创建“大数据+”监测帮扶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巩固兜底保障成果,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xx发挥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优势,通过入户查、数据比、线下核,建成汇集300余万名低收入人口数据的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一是汇聚部门数据。推动救助同乡村振兴、医保、公安等14个部门18类数据共享。二是完善预警功能。围绕“防漏”“防错”,突出数据分析、对象查询、异常提示,强化预警功能。三是落实闭环管理。实行“省级统筹、市县督促、乡镇核实、平台监管”的闭环管理,形成“一横两纵”数据核查比对预警机制。

强化主动发现,完善低收入人口“防漏”监测机制。一是紧盯风险人群。将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突发严重困难人口和重病重残人员、高费用支出患者、重灾人员、失业人员等风险人群数据全部纳入监测,预警核查36.2万余条信息。二是科学比对筛查。将风险人群数据与低保、特困、临时救助人员数据比对去重,对未享受救助人员开展家庭经济状况比对筛查,形成“防漏”预警线索6.6万余条。三是及时线下核实处理。依据预警线索,同步入户核实,共将2300多名预警人员纳入兜底保障。

着眼精准救助,完善低收入人口“防错”预警功能。一是重点防范错保问题,将死亡人口、车辆、公积金、企业登记、房产、财政供养人员、婚姻、殡葬等数据汇聚起来,作为“防错”监测预警比对数据源,动态筛查对象家庭的财产、人口变动等情况,比对筛查数据3000余万条。二是实时开展比对筛查,自动生成“防错”预警信息5700多条,经入户核实,及时将1500多名不再符合救助条件的对象退出,有效破解财产和隐性收入核查难问题。

聚焦综合施策,完善低收入人口常态化救助帮扶。依据预警人群困难类别和情形,通过“民政兜”“部门帮”“社会扶”等方式综合施策,健全完善分层分类救助和常态化帮扶机制。一是落实“民政兜”。对排查发现基本生活存在困难的,落实低保、特困、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兜底保障政策,共将21.8万人纳入兜底保障,占监测人口总数的53.2%。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选优配强乡村振兴带头人,构建“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的网格化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为“早发现、早干预、早救助”低收入人口提供有力保障。出台《xx省养老服务条例》,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落实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高龄独居、留守老人等定期探访制度,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55%。二是开展“部门帮”。对排查发现存在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困难的,及时转交相关部门落实专项救助。xx年,xx民政部门推动相关部门落实教育救助630万人次、医疗救助1905万人次、住房救助14.5万户、就业救助50.4万人。三是动员“社会扶”。对排查发现困难程度深、救助资金需求量大的急难家庭,在进行政府救助的同时,积极动员慈善等社会力量参与帮扶。xx年,全省发动63家慈善组织募集款物1.58亿元参与急难救助和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汇报集合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坚持责任不松动,力度不减弱,政策不断档,久久为功,持续发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起步良好,开局顺利。

(一)紧盯责任落实不放松,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突出责任落实,层层传导压力,全力推动工作落地落实。一方面抓主体责任落实。坚持把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责任抓在手中上、扛在肩上,强化主业主责意识,充分发挥县委理论中心组平台作用,全面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论述,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两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准确把握新形势、新标准、新要求,进一步增强了做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及时召开了全县农村工作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村现代化安排意见》《关于扎实做好当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县级领导、牵头部门目标责任,细化分解任务,层层传导压力,确保了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有序推进。继续推行“总队长负责制”“联席会议”“报账制工作法”等制度,以完善的责任机制倒逼工作落实。另一方面抓帮扶责任落实。坚持和完善驻村帮扶工作机制,选强配强村级班子,从严管理四支队伍,确保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从严管理“四支队伍”。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日报告制度”,采取现场检查、随机暗访、查阅资料、考勤系统抽查、电话查岗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四支队伍到岗履职情况开展4次专项检查。从优选强村级班子。突出“双好双强”,围绕忠诚担当好头雁、务实重行好班子、风清气正好氛围、干事创业好环境、高质发展好动力“五好目标”,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了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3月11日至13日,在马栏干部学院举办了新一届农村党支部书记“学党史、提能力、促振兴”专题封闭培训班,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二)紧盯政策落实不断档,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围绕巩固拓展“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持续强化措施、细化任务,确保主要帮扶政策不中止、不断档、不留空白。

一是做实产业扶贫夯基础。坚持“有特色、可持续、能受益”原则,大力发展以苹果为代表的果业,以生猪养殖为代表的畜牧业,以棚室养殖为代表的设施农业,以中锋养殖、中药材为主的特色产业,坚持支持到户产业,促进脱贫人口产业健康发展。围绕冬春季果园管理、畜牧养殖等重点工作,组织邀请专家、教授、种养殖能手,开展适时管用的技术培训。完成2021年产业扶贫项目库建设,推进产业集群化和三产融合发展。截止目前,拨付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共计2614万元,重点扶持以苹果、生猪、蔬菜为主的主导产业,以玉米、中药材、羊、鸡、兔等为主的特色种养业发展。

二是做实稳岗就业促增收。依托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活动,举办线上招聘会6次,线下招聘会3次,达成用工意向72人,成功转移就业23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人。开展“点对点”行前服务、组织返岗运输、做好抵达地交接等农民工返岗复工保障工作,确保广大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节后先后4车次“点对点”输送务工人员123人。组织开展“提供至少3次以上职业培训信息、推送至少1次培训政策咨询、推荐至少1个适合培训项目”的送技能优质服务,支持鼓励劳动者参与线上职业技能培训。2月份,共组织开展稳岗留工培训650人。

三是做实教育扶贫促攻坚。坚持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夯实“七长”责任制,确保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的家庭义务教育适龄儿童不失学,辍学。深入推进“三秦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专项行动”,继续组织教师采取“一帮一”“一帮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生活指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建立完善全县建档立卡家庭学生信息库,开展常态化监测预警,加强风险排查研判,及时跟进帮扶机制,不断筑牢因学返贫致贫保障网。

四是做实健康扶贫防返贫。县域内各医疗机构继续严格落实了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有效缓解脱贫住院患者垫付压力和费用负担。将2021年脱贫人口签约服务时间、频次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签约服务有机结合,继续将脱贫人口全部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继续组织对30种大病患者进行摸底排查,建立大病摸底台账,确保大病患者各类信息准确性。充分发挥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监测预警模块功能,对系统标注因病返贫风险较高的脱贫人口,认真核实、精准帮扶。

为有产业基础、劳动能力、有意愿的易地扶贫搬迁户进行产业扶持。同时,落实搬迁群众的教育、医疗等帮扶措施,做到搬迁政策不脱钩,确保搬迁群众享受公平公正的教育、医疗等民生保障。继续落实农户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发现一户危房改造一户,确保农户住房安全不出问题。

六是做实生态扶贫促双赢。扎实践行“两山”理念,既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又增加脱贫人口收入,切实抓好生态护林员动态管理,严格执行全县502名生态护林员月考核制,按月兑付护林员补助43.7万元,已发放至2月底。

保障农村低保5378户16786人,发放资金652.7万元。救助困难群众42户,发放资金15.7万元。

积极开展帮扶单位助销、工会福利直销、“八进”对接承销、社会力量带销、“三专”建设专销、电商平台促销等活动,借助“扶贫832”、公益中国、陕西扶贫消费采购等平台,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巩固推展脱贫攻坚成果,2021年扶贫产品销售额达到480万元。四是持续深化苏陕协作。强化人才交流,两地互派挂职干部7人,泰兴选派援旬专业技术人才12人。正在积极争取江苏3家企业来旬落地投产。截止目前,陕扶贫协作完成消费扶贫销售额671.1万元。

(四)紧盯执纪监督不缺位,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聚焦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切实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加强联动查处机制。进一步运用纪检监察机关与职能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县扶贫、财政、审计、公安、检察、法院、农业等职能部门按月梳理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建立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专项台账,做好数据统计分析和汇总上报工作,形成从线索受理到查处再到统计管理的联动机制。运用案件复核复查机制,对批转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为初核了结的由县纪委监委启动复核机制,对核查出违纪违法问题的从严追究初核人员责任,夯实案件查办责任。二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拓展线索来源渠道。充分发挥群众来电、来信、来访等信访主渠道作用,积极利用网络、微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及有奖举报投诉电话,重点受理扶贫领域弄虚作假、优亲厚友、虚报冒领、贪污截留、克扣挪用、挥霍浪费等问题的举报投诉。搭建扶贫领域问题线索“绿色通道”,快速交办。目前,开展全员培训2期,情景模拟1期,干部夜校3期,督导检查5次,共查处扶贫领域问题3件,实施第一种形态4人次。三是加大审查调查力度。实行问题线索办理领导包抓制,强化责任担当,加大压力传导,压实压紧责任,采取“一对一”精准指导、下发督办函、现场跟进督办的模式,快速办结,确保扶贫领域问题线索按时限要求办结,清零见底。规范线索处置,对扶贫领域线索留存处置不过夜,并建立了扶贫领域案件线索台账,案件监督管理室及时跟进督办案件,确保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在1个月内办结。对查处的带有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举一反三,在所涉及领域开展专项排查。严查违纪违法问题,聚焦产业扶贫、教育资助、医疗救助、社会保障等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严查项目审批、资金监管、政策落实中欺上瞒下、优亲厚友、弄虚作假,以及扶贫干部工作作风等问题行为,持续加大审查调查力度。

虽然我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还不扎实。领导干部都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学习,深入扎实学习,学思践悟,但是一般干部学习不够扎实,对“三新”的丰富内涵掌握不够全面,干事创新的热情不够高涨。二是个别工作推进不够平衡。由于今年“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加之恰逢各级扶贫部门机构改革,职能划转,相关配套政策正在研究制定,相关职责正在进一步明确,导致个别工作进展不够快。三是财政保障能力还不强。我县作为脱贫摘帽县,也是典型的农业县,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在中省市配套资金到位前,依靠县级财政难以保障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所需资金投入。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我县地处渭北旱塬,自然条件差,农业设施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业生产受霜冻、旱涝等自然灾害的风险交大。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落实省市委决策部署,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韧劲,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推动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落实落细,并根据脱贫人口实际困难给予适度倾斜。二是全面落实动态监测和帮扶防返贫致贫。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主要指标,统筹政府、市场和社会资源,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动态帮扶工作机制,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三是健全社会兜底保障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低保标准制定和动态调整机制,科学认定农村低保对象。及时有针对性地给予困难群众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做到精准识别、应救尽救。四是完善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机制。按照“资金清、项目清、底数清”的思路,稳妥有序做好扶贫资产确权、移交、运营管护等工作。建立健全各行业主管部门资产管护制度,强化资金、人员、制度“三重保障”。五是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以“马栏红”苹果为主导,因地制宜发展畜牧养殖、中蜂养殖、玉米、中药材、烤烟、食用菌、油料、杂粮、花椒等特色产业,形成多元化特色产业体系,多渠道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六是大力促进稳岗就业。坚持就业实名制台账管理,积极搭建用工信息平台,推动人岗对接,加大有组织劳务输出力度。统筹用好生态护林员、护路员、护水员等各类公益岗位,促进就近就业。七是狠抓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完善“1+7”后续帮扶政策,加强16个搬迁安置点周边产业建设,大力发展社区工厂,确保搬迁群众每户都有产业扶持项目,有劳动力的家庭至少一人稳定就业。八是持续改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条件。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继续加大对退出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全面加快农村通讯、电力、供热、燃气、水利、卫生室、图书室、便民服务室等镇村公共服务水平,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建设宜居家园。九是提升教育医疗保障水平。持续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统筹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教助三重保障制度综合梯次减负功能,继续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和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倾斜保障措施。十是持续推进全民教育和扶志扶智工作。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把“扶志、扶智、扶德、扶技、扶勤”教育贯穿巩固拓展工作全过程,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十一是进一步拓展消费帮扶工作。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原则,发挥好“三专一平台”作用,积极开展消费扶贫产品展销、直播带货等活动,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十二是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巩固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成果,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不断完善后续产业带贫益贫机制,推动扶贫产业提质增效。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汇报

20xx年以来,x市严格按照“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总要求,围绕重点工作,结合本地实际,念好四字“真”经,实现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

(一)“真金白银”,加大资金投入,筑牢防贫底线。一是强化资金整合。市级财政投入×亿元用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投入×万元用于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示范激励,全年共实施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个,投入资金×亿元。×市每年拿出×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防返贫资xx,并通过定点帮扶单位和社会力量募捐资金不断充实资金池。2021年,全市共监测返贫致贫风险户×人次,落实防贫帮困保障资金×万元,坚决守住零返贫、零致贫底线。二是开展“暖冬行动”。从全市摸排出家庭主要劳动力丧失、突发重病罕见病、丧亲孤儿等×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实行精准帮扶,安排市级慈善捐助资金×万元,要求县级同步1:1进行配比,点对点发放到群众个人账户并制定长效帮扶措施,确保困难群众安度春节。同时,将这些户纳入市级暗访核查“回头看”抽查清单,确保帮扶不间断。三是落实“应兜尽兜”。出台《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工作举措》,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开展动态监测,及时落实救助政策。2021年以来,共支出各类救助资金×亿元,全市累计×万脱贫人口纳入农村低保兜底保障范围,实现“应兜尽兜”。

(二)“真抓实干”,推动产业发展,夯实衔接基础。一是管好扶贫资产。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扶贫项目资金后续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对历年扶贫项目资产进行全面摸底,分级分类建立管理台账。对符合条件的进行确权登记,并纳入相关管理体系,确保持续稳定发挥效益。二是推进消费帮扶。印发《×市促进消费扶贫的若干激励措施》,持续提高企业参与积极性;加大扶贫产品认定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入驻中国社会扶贫网平台企业达×家,发布扶贫产品×个;全市共开设消费帮扶专区×个、专馆×个,铺设专柜×台,展销特色产品×款,2021年累计销售农副产品×亿元。三是强化衔接服务。开展第八批选派干部工作,全市、县区×家单位,共选派帮扶干部×人,组成96个驻村工作队到村任职。以“1+n”模式组建×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服务团,市委组织部、市乡村振兴局、市农业农村局牵头成立总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成立分团,选聘160名机关干部、一线技术专家作为分团成员,投身乡村振兴、信用村建设等各项工作。全市累计开展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教育培训×场次,培训各级干部×人次,帮助各级乡村振兴干部进一步熟悉政策业务、提升能力水平。四是提升“双基”水平。全年共实施农村配电网工程项目×个,改建10千伏线路×公里,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全面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基本实现村民组通硬化路,全年新建农村公路×公里,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建成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所,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8.1%;村卫生室和村医“空白点”消除成效持续巩固,全面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城乡医保参保率达100%。五是壮大集体经济。全市范围内推广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产业优势以及群众的能动性结合起来,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助力实现共同富裕。2021年,在全市共选择×个基础条件好、村班子战斗力强的村开展试点,计划2022年内,实现集体经营性收入×万元以上村占比达35%。

(三)“真情实意”,加大帮扶力度,助力共同富裕。一是狠抓稳岗就业。开展“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为全市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等重点群体提供至少1次职业指导、3个适合岗位信息、1个培训项目,实现群众好就业、就好业。对就业困难的群众,通过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确保零就业家庭。二是动态清零。全市共举办以村庄微型推介会为主的招聘会×余场,开发公益性岗位×个,完善农业特色产业园区(基地)×个,带动脱贫户就近就业×万户以上,2021年全市务工就业脱贫劳动力总数较2020年度增长×%。三是做到精准帮扶。建立市领导乡村振兴联系点机制,在全市确定×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个重点帮扶村,市级领导挂帅帮扶联系;选派市级科技特派员×人,为全市×个村(社区)开展科技服务,并采取“1+1+1”模式配套×名工作组组长、商会进行统筹指导和产业扶持,立足村情,注重实效,找准发展新路子;创新设立城市定制型普惠补充医疗保险——“x优保”,面向全市基本医保在保人员,不限年龄,不限病史,统筹捐助资金×万元,为全市2021年新识别×名监测对象购买2022年度“芜优保”,切实消除因病致贫风险隐患。目前,全市共安排帮扶联系人×人,制定帮扶措施×万余条,有力实现民心凝聚、风险可防。四是发动社会帮扶。成立×市“万企兴万村”行动领导小组,组织县市区工商联、各商协会与×个村开展结对帮扶,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安排全市各级定点帮扶单位开展春节走访慰问,让基层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

(四)“真枪实弹”,压实各级责任,严格督查考核。一是“真督导”。结合乡村振兴的新形势新要求,完善市直、定点帮扶单位考核细则,明确市直部门在巩固脱贫成果中的主体责任,对调研暗访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倒追相关市直部门责任。参照脱贫攻坚市对镇评价奖惩办法,出台市对镇(涉农街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评估办法,配套出台奖惩措施。二是“真排查”。组织开展监测户集中排查并坚持动态调整,共排查×个村居,×万户农户,发现各类问题×个,制定整改措施×条,已全部完成整改;全市设立动态监测网格×个,选优配齐网格员×人,确保动态监测不遗漏,帮扶责任不削弱;定期采取“四自”方式开展暗访,形成“发现-反馈-整改”的工作闭环,全年共组织3轮全覆盖暗访。三是“真整改”。将中央巡视反馈脱贫攻坚问题、2020年中央和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同历次省、市集中排查和暗访调研发现问题,一体部署、一体研究、一体推进。截至目前,市县两级共收到及认领问题×个,落实×条整改措施,已全面完成整改。四是“真奖惩”。秉承坚持结果导向、注重平时考核的原则,开展镇年度评价和定点帮扶工作考核,高规格召开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推进会,对评价考核等次“好”的镇、定点帮扶单位予以通报表扬,并对排名靠前的×个镇实行物质奖励,对×个后进镇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汇报集合

xx县地处渭北旱塬沟壑区,位于陕西中部、咸阳北部,总面积1811平方公里,辖9镇1办、179个行政村、30万人。2014年,全县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村112个、贫困人口13532户49054人。2019年5月7日,省政府公告xx正式脱贫摘帽。2015—2017年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评a级县,2016年被评为全省扶贫绩效考核优秀县区,2017年在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名列第一方阵,2018年进入中国扶贫效率“百高贫困县”前10名,2019年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综合评价为好等次,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为优秀,2020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位居咸阳市第一。xx分别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坚持责任不松动,力度不减弱,政策不断档,久久为功,持续发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起步良好,开局顺利。

(一)紧盯责任落实不放松,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突出责任落实,层层传导压力,全力推动工作落地落实。一方面抓主体责任落实。坚持把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责任抓在手中上、扛在肩上,强化主业主责意识,充分发挥县委理论中心组平台作用,全面系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论述,及时跟进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两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准确把握新形势、新标准、新要求,进一步增强了做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及时召开了全县农村工作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村现代化安排意见》《关于扎实做好当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县级领导、牵头部门目标责任,细化分解任务,层层传导压力,确保了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有序推进。继续推行“总队长负责制”“联席会议”“报账制工作法”等制度,以完善的责任机制倒逼工作落实。另一方面抓帮扶责任落实。坚持和完善驻村帮扶工作机制,选强配强村级班子,从严管理四支队伍,确保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从严管理“四支队伍”。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日报告制度”,采取现场检查、随机暗访、查阅资料、考勤系统抽查、电话查岗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四支队伍到岗履职情况开展4次专项检查。从优选强村级班子。突出“双好双强”,围绕忠诚担当好头雁、务实重行好班子、风清气正好氛围、干事创业好环境、高质发展好动力“五好目标”,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了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3月11日至13日,在马栏干部学院举办了新一届农村党支部书记“学党史、提能力、促振兴”专题封闭培训班,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二)紧盯政策落实不断档,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围绕巩固拓展“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持续强化措施、细化任务,确保主要帮扶政策不中止、不断档、不留空白。

一是做实产业扶贫夯基础。坚持“有特色、可持续、能受益”原则,大力发展以苹果为代表的果业,以生猪养殖为代表的畜牧业,以棚室养殖为代表的设施农业,以中锋养殖、中药材为主的特色产业,坚持支持到户产业,促进脱贫人口产业健康发展。围绕冬春季果园管理、畜牧养殖等重点工作,组织邀请专家、教授、种养殖能手,开展适时管用的技术培训。完成2021年产业扶贫项目库建设,推进产业集群化和三产融合发展。截止目前,拨付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共计2614万元,重点扶持以苹果、生猪、蔬菜为主的主导产业,以玉米、中药材、羊、鸡、兔等为主的特色种养业发展。

二是做实稳岗就业促增收。依托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活动,举办线上招聘会6次,线下招聘会3次,达成用工意向72人,成功转移就业23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人。开展“点对点”行前服务、组织返岗运输、做好抵达地交接等农民工返岗复工保障工作,确保广大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节后先后4车次“点对点”输送务工人员123人。组织开展“提供至少3次以上职业培训信息、推送至少1次培训政策咨询、推荐至少1个适合培训项目”的送技能优质服务,支持鼓励劳动者参与线上职业技能培训。2月份,共组织开展稳岗留工培训650人。

三是做实教育扶贫促攻坚。坚持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夯实“七长”责任制,确保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的家庭义务教育适龄儿童不失学,辍学。深入推进“三秦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专项行动”,继续组织教师采取“一帮一”“一帮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生活指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建立完善全县建档立卡家庭学生信息库,开展常态化监测预警,加强风险排查研判,及时跟进帮扶机制,不断筑牢因学返贫致贫保障网。

四是做实健康扶贫防返贫。县域内各医疗机构继续严格落实了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有效缓解脱贫住院患者垫付压力和费用负担。将2021年脱贫人口签约服务时间、频次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签约服务有机结合,继续将脱贫人口全部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继续组织对30种大病患者进行摸底排查,建立大病摸底台账,确保大病患者各类信息准确性。充分发挥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监测预警模块功能,对系统标注因病返贫风险较高的脱贫人口,认真核实、精准帮扶。

五是做实安全住房保安全。继续落实“1+7”帮扶政策,对273户818人易地搬迁对象中有劳动能力207户392人,省外转移就业45人,县外省内转移就业118人,县内转移就业31人,公益岗位安置87人,涉农就业111人;为有产业基础、劳动能力、有意愿的易地扶贫搬迁户进行产业扶持。同时,落实搬迁群众的教育、医疗等帮扶措施,做到搬迁政策不脱钩,确保搬迁群众享受公平公正的教育、医疗等民生保障。继续落实农户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发现一户危房改造一户,确保农户住房安全不出问题。

六是做实生态扶贫促双赢。扎实践行“两山”理念,既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又增加脱贫人口收入,切实抓好生态护林员动态管理,严格执行全县502名生态护林员月考核制,按月兑付护林员补助43.7万元,已发放至2月底。

七是做实兜底保障保民生。将符合低保条件的返贫户全部纳入救助范围,做到对象准确,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农村低保发放标准由一档340元、二档270元提高到一档410元、二档360元、三档310元。目前,保障特困供养人员577人,发放资金32万元;保障农村低保5378户16786人,发放资金652.7万元。救助困难群众42户,发放资金15.7万元。

(三)紧盯工作落实不松懈,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始终坚持保持工作力度不减,全面落实重点任务,扎实推进重点工作,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一是全面落实防返贫监测预警及动态帮扶。健全完善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按照“周排查、月研判、季联动”的工作机制,组织“四支队伍”每月入户走访群众的收入、支出、生产生活情况,建立了排查工作台账;召开了第一季度联席会,对辖区内行政村可能存在返贫风险的群众全方位监测,经研判,无风险户和边缘户。二是切实规范扶贫资产运营管护。对2016--2020年扶贫项目进行全面摸底,确权,移交等工作。建立了扶贫资产管护台账,完善长效机制30个,实现了扶贫资产后续管理全覆盖。对2013--2015年扶贫项目资产进行摸底、统计、确权,目前正在移交当中。健全了饮水安全四级回访机制,及时安排各供水单位采取重点监管、定期巡查、电话回访等方式,对饮水安全薄弱村集中进行巡查和走访,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完成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及资产移交,全面实行路长制,落实县、镇、村三级管养责任主体,成效显著。三是扎实开展消费帮扶。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原则,深入推进消费帮扶工作。认定扶贫产品389个,涉及供应商49家。举办“红红火火闹元宵,消费扶贫唱大戏”扶贫产品展销活动;积极开展帮扶单位助销、工会福利直销、“八进”对接承销、社会力量带销、“三专”建设专销、电商平台促销等活动,借助“扶贫832”、公益中国、陕西扶贫消费采购等平台,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巩固推展脱贫攻坚成果,2021年扶贫产品销售额达到480万元。四是持续深化苏陕协作。强化人才交流,两地互派挂职干部7人,泰兴选派援旬专业技术人才12人。正在积极争取江苏3家企业来旬落地投产。截止目前,陕扶贫协作完成消费扶贫销售额671.1万元。

(四)紧盯执纪监督不缺位,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聚焦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切实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加强联动查处机制。进一步运用纪检监察机关与职能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县扶贫、财政、审计、公安、检察、法院、农业等职能部门按月梳理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建立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专项台账,做好数据统计分析和汇总上报工作,形成从线索受理到查处再到统计管理的联动机制。运用案件复核复查机制,对批转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为初核了结的由县纪委监委启动复核机制,对核查出违纪违法问题的从严追究初核人员责任,夯实案件查办责任。二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拓展线索来源渠道。充分发挥群众来电、来信、来访等信访主渠道作用,积极利用网络、微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及有奖举报投诉电话,重点受理扶贫领域弄虚作假、优亲厚友、虚报冒领、贪污截留、克扣挪用、挥霍浪费等问题的举报投诉。搭建扶贫领域问题线索“绿色通道”,快速交办。目前,开展全员培训2期,情景模拟1期,干部夜校3期,督导检查5次,共查处扶贫领域问题3件,实施第一种形态4人次。三是加大审查调查力度。实行问题线索办理领导包抓制,强化责任担当,加大压力传导,压实压紧责任,采取“一对一”精准指导、下发督办函、现场跟进督办的模式,快速办结,确保扶贫领域问题线索按时限要求办结,清零见底。规范线索处置,对扶贫领域线索留存处置不过夜,并建立了扶贫领域案件线索台账,案件监督管理室及时跟进督办案件,确保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在1个月内办结。对查处的带有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举一反三,在所涉及领域开展专项排查。严查违纪违法问题,聚焦产业扶贫、教育资助、医疗救助、社会保障等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严查项目审批、资金监管、政策落实中欺上瞒下、优亲厚友、弄虚作假,以及扶贫干部工作作风等问题行为,持续加大审查调查力度。

虽然我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还不扎实。领导干部都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学习,深入扎实学习,学思践悟,但是一般干部学习不够扎实,对“三新”的丰富内涵掌握不够全面,干事创新的热情不够高涨。二是个别工作推进不够平衡。由于今年“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加之恰逢各级扶贫部门机构改革,职能划转,相关配套政策正在研究制定,相关职责正在进一步明确,导致个别工作进展不够快。三是财政保障能力还不强。我县作为脱贫摘帽县,也是典型的农业县,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在中省市配套资金到位前,依靠县级财政难以保障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所需资金投入。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我县地处渭北旱塬,自然条件差,农业设施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业生产受霜冻、旱涝等自然灾害的风险交大。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落实省市委决策部署,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韧劲,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推动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落实落细,并根据脱贫人口实际困难给予适度倾斜。二是全面落实动态监测和帮扶防返贫致贫。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主要指标,统筹政府、市场和社会资源,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动态帮扶工作机制,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三是健全社会兜底保障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低保标准制定和动态调整机制,科学认定农村低保对象。及时有针对性地给予困难群众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做到精准识别、应救尽救。四是完善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机制。按照“资金清、项目清、底数清”的思路,稳妥有序做好扶贫资产确权、移交、运营管护等工作。建立健全各行业主管部门资产管护制度,强化资金、人员、制度“三重保障”。五是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以“马栏红”苹果为主导,因地制宜发展畜牧养殖、中蜂养殖、玉米、中药材、烤烟、食用菌、油料、杂粮、花椒等特色产业,形成多元化特色产业体系,多渠道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六是大力促进稳岗就业。坚持就业实名制台账管理,积极搭建用工信息平台,推动人岗对接,加大有组织劳务输出力度。统筹用好生态护林员、护路员、护水员等各类公益岗位,促进就近就业。七是狠抓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完善“1+7”后续帮扶政策,加强16个搬迁安置点周边产业建设,大力发展社区工厂,确保搬迁群众每户都有产业扶持项目,有劳动力的家庭至少一人稳定就业。八是持续改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条件。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继续加大对退出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全面加快农村通讯、电力、供热、燃气、水利、卫生室、图书室、便民服务室等镇村公共服务水平,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建设宜居家园。九是提升教育医疗保障水平。持续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统筹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教助三重保障制度综合梯次减负功能,继续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和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倾斜保障措施。十是持续推进全民教育和扶志扶智工作。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把“扶志、扶智、扶德、扶技、扶勤”教育贯穿巩固拓展工作全过程,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十一是进一步拓展消费帮扶工作。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原则,发挥好“三专一平台”作用,积极开展消费扶贫产品展销、直播带货等活动,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十二是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巩固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成果,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不断完善后续产业带贫益贫机制,推动扶贫产业提质增效。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汇报材料

建立健全省级领导联系包抓、省直组长单位统筹协调、省直牵头单位归口管理、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帮扶工作培训班开班式上的发言,希望大家喜欢。

今天,由省委组织部和我局共同举办的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帮扶工作视频培训班正式开班,这是春节之后在有效衔接工作方面举办的第一次全省性培训会议,培训班以视频形式开到村一级,参训人员覆盖了县乡村和驻村帮扶干部x万余人,参训规模之大、覆盖范围之广,都是近年来少有的。这次培训班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学习传达和宣传解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方面的部署安排和政策举措,进一步提升基层干部、帮扶干部政策业务水平和履职尽责能力,推动全省帮扶工作开新局、上台阶。

下面,按照这次培训班安排,我重点围绕为什么开展培训、帮什么和怎么帮这三个方面,结合省级考核、第三方评估和平时督查暗访等渠道反馈发现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讲三点意见。

一、为什么开展培训?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驻村帮扶工作是我们国家政治优势、制度优势的具体体现,是一项长期性的制度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在xxxx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和完善向重点乡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制度。”在去年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再次强调,“要坚持和完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社会帮扶等制度,并根据形势和任务变化进行完善。”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和《通知》都对驻村帮扶工作总体要求、职责任务、管理考核、组织保障等作出明确要求。去年以来,广大乡村干部和驻村帮扶干部与村“两委”班子、广大村民打成一片,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上引领向前,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多点发力,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上冲锋在前,成为群众最亲近的“贴心人”、最信赖的“家里人”,帮扶工作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驻村干部选优派强。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选派xxxxx名干部组成xxxx支驻村工作队,实现脱贫村、易地扶贫搬迁村(社区)、乡村振兴重点村和党组织软弱涣散村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全覆盖。

二是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建立健全省级领导联系包抓、省直组长单位统筹协调、省直牵头单位归口管理、帮扶单位到村帮扶、工作队驻村帮扶、帮扶责任人到户帮扶等六项制度,逐级压实帮扶责任,推动帮扶工作高效顺畅开展。

三是帮扶能力明显提升。在全省开展帮扶干部分级培训的基础上,在xxxx个乡(镇)、xxxxx个村组织开展“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xx万名乡村干部参加练兵,基层干部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进一步提升,群众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显著提高。去年xx月x日,省委书记对全省帮扶工作省级示范培训工作作出批示,“这个培训班时机、内容都选得好,要关注新一轮驻村干部在过渡期开展工作遇到的新问题,鼓励帮扶干部探索实践。”今年x月x日,省长在全省经济运行调度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省乡村振兴局对新任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新任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开展全覆盖培训,体现了部门作为,带动了全局工作。

四是帮扶工作扎实有效。广大乡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用情用心帮、尽心尽力干,想方设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共宣传政策xx.x万余场次,化解矛盾纠纷x.x万个,解决群众急事难事xx.x万件。全面排查xxx万户困难群众情况,万户xx.x万人温暖过冬问题,去年xx月xx日,省委书记在农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工作报告上批示,“很好。继续关注落实和问题解决情况。”可以说,乡村干部和帮扶干部上联党和政府,下接广大脱贫群众,有效打通了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为推动全省有效衔接工作发挥了特殊重要作用。在这里,我代表省乡村振兴局,向大家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表示衷心感谢!

x节刚过,我们就举办如此大规模的视频培训,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一是适应有效衔接帮扶工作新形势新要求的迫切需要。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标志着“三农”工作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不断加强新时期帮扶工作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策,帮扶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从中央要求看,今年x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做好xxxx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职责,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健全乡镇党委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机制,加强乡镇、村集中换届后领导班子建设,全面开展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持续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用。并对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行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等提出明确要求。

同时,去年xx月底召开的全国乡村振兴局长会议也对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作用发挥、提高驻村帮扶工作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从我省实际看,虽然夺取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但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稳定消除风险的难度较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完善和产业发展等后续扶持任务较重,疫情灾情不确定性和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等多重因素叠加,增加了返贫致贫风险的不确定性,把脱贫成果巩固住、拓展好任务还很艰巨繁重,仍然需要持续开展驻村帮扶,齐心合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从考核评估看,在国家和省级有效衔接评估考核和第三方评估中,都把驻村帮扶工作作为重要内容,全面检视人员选派、干部管理、帮扶实效和群众满意度。在责任、政策和工作落实考核内容中,重点检验的还是县乡村干部和驻村干部的能力、业绩和作风。帮扶工作的成效如何,不仅影响和决定着各级党委政府推进有效衔接工作的最终结果,也直接关乎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是全面提升帮扶工作质量水平的客观要求。从督查考核和平时掌握的情况来看,当前全省帮扶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和挑战。一是思想认识上有所松懈。有的驻村干部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性艰巨性认识还不够到位,认为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驻村帮扶可以歇歇脚、缓口气,对帮扶工作重视不够,责任感、紧迫感不够强。二是工作思路上不够清晰。部分新调整的驻村干部对有效衔接重点政策掌握不够,对帮扶村情况还不够熟悉,对村情民意不够了解,特别是对防返贫监测政策、“三类户”底数等不清楚,仍然当情况不明、底数不清、数据不准的“大概先生”“基本掌柜”,对开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工作思路不明晰,知识储备和业务能力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要求不匹配。三是日常管理上有所放松。

有的县乡没有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和属地管理职责,对省市选派的驻村干部存在不敢管、不愿管、不严管的畏难情绪和思想顾虑,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有的帮扶单位没有落实跟踪管理责任,甚至不了解派出干部是否真驻村、是否真帮扶;个别驻村干部没有严格落实吃住在村要求,出现“两头跑”“驻村不住村”等现象,有的甚至虚假打卡。四是作用发挥上有待加强。有的驻村干部没有真正俯下身、沉下心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个别帮扶干部把到村帮扶简单理解为到村“打卡”,没有带着感情、带着问题去,签个字就走,帮扶措施不聚焦、不精准、不具体;有的驻村干部工作不上心、不上手,在帮扶村资金项目的使用监督、推动落实上不够到位。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各市县和各级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的高度重视,即知即改、立行立改,采取有力措施尽快彻底整改解决。

三是培养锻炼干部激励担当作为的重要渠道。去年x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注重实际、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严守规矩、不逾底线,勤学苦练、增强本领”的明确要求,勉励广大干部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不辜负党和人民期望和嘱托。有效衔接比脱贫攻坚范围更广、任务更重、难度更大,既是对我们责任担当的考量,更考验我们的工作能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解决好“人”的问题,迫切需要一群“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工作队伍,扎根乡村、服务“三农”。从目前选派情况看,选派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无论是学识、见识都比较广,再加上许多干部自身还有一些专业特长和优势,在帮扶过程中,一方面能够帮助脱贫村、脱贫户巩固拓展成果、防止返贫致贫,带动强村富民,改变乡村面貌;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大家深入了解农业农村农民,向基层和群众学习,增强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提高干事创业的本领。因此,我们要把五年过渡期作为守底线、补短板、强弱项的最大机遇期,及时学习同做好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不断完善履职尽责必备的知识体系,坚持以发展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持尊重客观实际和农民主体地位,既立足当下推进重点任务,又着眼长远稳扎稳打,因地制宜地开展具体的乡村建设工作,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在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加快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中长本事、长才干,提升能力、锤炼作风。

四是建强村党组织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现实需要。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有着在群众中间、离群众最近的优势,能够经常联系走访群众,经常嘘寒问暖,推动完善乡村便民利民服务,帮助群众解决所忧所盼。从平时调研和开展“十查十纠”情况来看,一些地方关爱服务行动不扎实,“四类人员”摸排不够彻底,存在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的现象,帮办实事紧贴群众需求不紧密,破解群众突出难题、燃眉之急上有差距。一些地方单纯地把关爱服务行动当成做好事,未建立长效机制,在软件、硬件建设上没有实质性举措。一些地方练兵比武对象没有聚焦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以及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第一书记,范围过于泛化,分散了精力,影响了效果。练兵比武科目与推动实际工作联系不紧密,看似轰轰烈烈,实际成效不显著。我们要树牢“乡村振兴为民而兴、乡村建设为民而建”的理念,用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形成的良好机制,满腔热情的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第二,关于帮什么?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乡村振兴全面展开关键之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之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三农”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持续抓紧抓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要持续推动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发表的xxxx年新年贺词中再次强调:经过一代代接续努力,以前贫困的人们,现在也能吃饱肚子、穿暖衣裳,有学上、有房住、有医保。全面小康、摆脱贫困是我们党给人民的交代,也是对世界的贡献。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殷殷提醒,集中指向的是“两不愁、三保障”,念兹在兹的还是让脱贫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既为我们做好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我们接续奋斗明确了目标任务和时间坐标。

按照省委十三届十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省“两会”的安排部署,今年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考虑是:立足“三新一高”目标要求,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一条底线,贯穿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一个主线,突出乡村振兴重点县和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两个重点,以产业就业为抓手推进乡村发展,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推进乡村建设,以清单化管理为抓手推进乡村治理,确保脱贫群众收入增速高于当地农民收入增速、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农民收入增速,推动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努力让人民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不难看到,随着乡村振兴由谋篇布局进入具体施工阶段,我们面临的工作头绪更多、难度更大、责任更重。全省帮扶工作要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细化帮扶工作任务,着力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及农村党建等工作。

一要聚焦一个底线,推动成果巩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把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巩固住、拓展好、提升足,是各市县和乡村干部、帮扶干部的首要任务,必须持续响鼓重槌地抓细抓好。要抓牢“两个环节”,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各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要发挥一线工作主力军作用,针对监测帮扶政策宣传不深入、排查工作不细致,农户不知道、不会报,部门预警难、参与少,“三类户”应纳未纳、体外循环、监测不精准,帮扶措施针对性不强、“一兜了之”等问题,紧盯监测和帮扶两个关键环节,按照“六必访”“六必查”要求,深入农户家中摸清家庭基本情况、主要收入来源和收入水平、家庭刚性支出等情况,面对面分析返贫致贫的风险点在哪里,今年要种什么、养什么、享受哪些惠农政策,预期收益怎么样,倒排时间节点算清楚收入账,有计划、有重点地完善落实“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做到底数清、任务清、职责清、问题清、对策清、措施清。

特别是要紧盯控辍保学、劳务输转、帮扶车间等关键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落实产业、就业、综合保障等扶持措施,防范和消除潜在返贫致贫风险。要坚持“七不消”要求,严把退出标准,规范退出程序,坚决防止盲目追求风险消除率的现象,做到稳定消除、有序退出。要抓细“两个重点”,集中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坚持“抓两头、带中间”的思路,xx个国家级和xx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要以项目为支撑,紧扣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两个主题,精心论证储备一批可操作、能落地的补短板、促发展项目,抓紧编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把国家倾斜支持政策转化为具体项目,在全省巩固成果中赶上来、不掉队,在乡村振兴中走在前、作示范。

同时,针对个别易地搬迁安置社区未成立居民(村民)委员会和居务(村务)监督委员会,有的搬迁户还要回原村办理相关事务等突出问题,紧盯易地搬迁群众配套产业发展、家庭人口就业、户籍随迁、惠农政策落实、就医上学等重点难点问题,逐点逐人建立工作台账,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帮扶政策,确保群众稳得住、能发展、逐步致富。要盯紧盯牢“风险点”,持续巩固“三保障”成果。教育、医疗和住房安全既是衡量脱贫人口稳定脱贫的核心指标,也是巩固成果后评估的重要内容。个别地方“三保障”等工作还有不托底的情况,教育保障上,部分脱贫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仍存在控辍保学成果反弹风险。健康帮扶上,有的地方政策宣传不够到位,个别患慢病群众慢病卡办理不及时或未办理,有的地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不规范、续签不及时、卫生室日常管理不规范。

安全住房上,一些农户没有享受危房改造(抗震改造)补助资金,一些农户虽建了新房,仍居住在有安全隐患的旧房中。安全饮水上,个别地方小水源还不够稳定,部分自来水有冻管现象,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还需强化。乡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要坚持问题导向,常态化开展排查工作,摸清基本情况、掌握动态变化,及时发现、反馈和解决问题,确保在上学、看病、住房和饮水等底线任务和基本民生上不出问题。

二要聚焦“两个高于”,促进乡村发展。脱贫群众之所以存在返贫致贫风险,主要原因还是家底薄、收入低而不稳。要把帮助脱贫村、脱贫户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促进稳岗就业、创新创业作为帮扶工作的重要任务,多措并举帮助农民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确保脱贫群众和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速实现“两个高于”的目标。在乡村产业发展上,去年我省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xxxxx元、同比增长xx.x%,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xxxxx元、同比增长xx.x%,增速均高于全省和全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速,但部分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收入增速较慢,甚至不增反降,增加了巩固成果、防止返贫的风险。要依托当地农业农村独特资源优势,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发展壮大富民兴村产业。

要更多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达标奖补等方式,完善联农带农联结机制,引导脱贫户和监测对象有效嵌入产业链,更多参与产业发展、分享增值收益,持续巩固提升脱贫地区产业发展成果。在促进稳岗就业上,去年全省外出务工脱贫劳动力xxx.x万人,比上年增加x.x万人,实现务工就业规模稳中有升。但有的县务工输出人员技能培训不够、针对性不强,就业培训存在账实不符现象,个别农户外出务工奖补政策落实不到位。个别帮扶车间就业带动能力较弱,帮扶车间吸纳脱贫户、监测户就业人数少。一些乡村公益性岗位管理不够严格,人员选聘不精准,作用发挥不充分。要把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作为帮扶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督促落实好就业帮扶各类补助政策和帮扶车间等各项优惠政策,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提升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探索开展市县间的劳务协作,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方式,拓展就地就近就业,着力稳住脱贫人口就业规模,力争比去年有所增加。在拓宽增收渠道上,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要充分发挥业务精通、联系广范、视野开阔等优势,积极引导当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乡村电商、光伏扶贫、村集体经济等,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带动更多群众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比如,光伏扶贫方面,目前全省xxxx个确权村每村收益平均超过xx万元,共有x.x万人通过公益岗位实现就业增收。但部分县区村级电站运维管护措施不到位,电站故障处理不及时,收益资金使用没有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要求。要根据所在村光伏电站建设情况,毫不放松抓好村级电站运维管理和户用电站管护,帮助村上规范管理光伏公益岗位,严格执行公益岗位实名制、工资发放季度通报和出勤考核等各项规章制度,确保稳定发挥效益。还比如,村级集体经济方面,亿元,村均万元,村级经济造血功能仍然不强。要最大限度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资产,探索发展“村级+企业”合作模式和设施出租、股权投资等新发展模式,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提升村级组织发展集体经济、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

再比如,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方面,去年全省新增发放xx.x万户x亿元,累计xx万户xx亿元,贷款到期量大、时间集中、清收压力大等问题日益凸显。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要根据贷款发放情况和贷款户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帮助有产业发展意愿和具备贷款发放条件的农户申请并协调落实贷款,帮助农户精准用好贷款,防范逾期风险,确保每一笔贷款都能用在刀刃上。再过几天,就是雨水节气了,农事活动也将陆续展开,要抓住春耕备耕和年后务工人员集中外出的关键时机,提早帮助农户对接帮扶项目,备足备齐生产资料,制定落实种养殖计划,加强外出务工培训指导,确保各项增收措施尽早启动、尽早收益。

二是提升服务,不断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二是推动实施“xxxx”乡村建设示范工程。去年以来,省里选择了x个市(州)、xx个县(市、区)、xx个乡(镇)、xxx个村,开展乡村建设示范行动,顺利完成xxx个省级示范村建设。今年要完成xx个省级示范乡镇建设任务,并新增建设省级示范村xxx个。要对照示范建设xx项具体任务,科学规划,统筹实施,xx月底前基本完成建设任务。三是助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去年我们集中开展了问题厕所排查整改,但部分村改厕模式选择不合理,有些村自来水供应都不稳定,还要搞水冲式厕所;有些村质量管控不过关,改建后的厕所由于防冻、粪污处理等没有解决,造成闲置或不能正常使用;有些村搞了“零费用改厕”,农户没有出资投劳,导致对施工和质量不关心,个别厕所成了储藏室。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是问题厕所摸排和督促整改的主要力量,要持续开展问题厕所摸排整改“回头看”,分类推进问题厕所整改,推进完成好今年xx万座改厕任务,帮助指导农户加强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建立健全农村改厕长效管护机制。同时,要巩固提升生活垃圾治理成果,帮助健全“户投放、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确保生活污水乱倒乱排现象得到有效管控,着力引导农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四要聚焦三治融合,推进乡村治理。聚焦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坚持一手抓协调推进、形成工作合力,一手抓试点示范、推进基层创新实践,促进乡村治理工作向纵深推进。首先,要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治理等乡村治理方式。围绕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乡村善治水平,扩大积分制覆盖范围,拓展积分应用领域,推动探索建立小微权力、村级事项、公共服务等清单,推进农村各类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拓展村民参与村级公共事务平台,让农民群众有充分表达意见的渠道,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增强乡村治理活力。要协助村“两委”规范村务运行,完善村民自治、村级议事决策、民主管理监督、民主协商等制度机制。其次,要深入推进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各地要认真学习借鉴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经验,积极开展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注重加强乡村治理典型案例的宣传,及时挖掘和总结推广乡村治理的新鲜经验和创新做法。再次,要推动农村移风易俗。采取多种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帮助完善村规民约,崇尚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等社会风尚,推动化解矛盾纠纷,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五要聚焦特困群体,解决急难愁盼。长期以来,农村人口外流明显,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留下老人、妇女和孩子,还有五保户、残疾人、单亲母亲等特殊困难群体,他们缺少照料,看病、上学等面临很大困难,有的基本生活都成问题。去年以来,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一行动一活动”,基层干部政策水平和能力明显提升,动员组织身边的组织和个人,为身边困难的人做身边的事,温暖身边人的心,凝聚身边人的神。活动开展半年多来,累计办实事x万次、x万件,让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老有善养、幼有优教、困有真帮。下一步,各地要准确把握省委省政府对“一行动一活动”的安排部署精神,着力在求实效、见真章、建机制上下功夫。

要积极探索创新,丰富内容形式,从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最急最需最盼的事情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能做的事做起,把一件件具体的小事做细致、做到位,用真心真情去温暖、感动农民群众,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坚持软件硬件一起抓,统筹当前和长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坚决避免帮办实事一阵风、走过场。要持续开展练兵比武活动,帮助基层干部学习掌握和灵活运用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政策,切实提升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县乡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村级党组织开展关爱服务行动的指导和帮助,在政策完善、项目安排、资金使用等方面提供倾斜支持,支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村支部有更多的渠道和手段直接为农民群众服务。

第三,关于怎么帮?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形势下,在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加强作风建设的新常态下,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这既是政治任务,也是民心工程,社会高度关注、群众热切期盼。各县乡和各级帮扶干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帮扶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加精准的措施、更加严实的作风,真正把帮扶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一要落实捆绑责任,确保“下得去”。目前,全省选派的xxxx个驻村工作队、万名驻村干部,已经全部到岗到位。派出单位要严格落实“捆绑”责任,一方面,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对帮扶村给予更加有效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加强跟踪管理,定期了解掌握干部驻村帮扶情况,对工作不胜任的,及时召回调整。要确保选派的驻村干部集中精力开展帮扶工作,不得安排承担原单位业务工作,落实好各项保障待遇,让驻村干部真正下沉到村、一门心思开展帮扶。

二要严格日常管理,确保“蹲得住”。吃住在村、工作到户是对驻村工作最基本的底线要求,只有植根一线,才能掌握实情,帮扶工作才能真正见到实效。县级党委政府要履行好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日常管理主体责任,注重了解作用发挥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县乡两级驻村工作队总队长要切实发挥具体领导和管理作用,敢管敢抓、严抓严管,决不能当“挂名队长”。乡镇党委要认真履行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工作调度和具体指导,对工作不认真、不负责的敢于批评、大胆管理、严格要求,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广大驻村干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乡村振兴作为锻造本领、锤炼作风的广阔舞台,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深入农村、深入群众,自觉遵守各项纪律规定,聚焦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防返贫监测帮扶等重点任务精准发力。要正确处理工作队与乡村两级的关系,驻村工作队要坚决服从乡镇党委统一领导,积极配合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做到帮办不代替、到位不越位,上下同心、形成合力。

三要加快角色转换,确保“融得进”。从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工作任务也随之发生变化。要按照分级分层、全员培训的原则,逐级加强对帮扶工作的培训指导,通过专题轮训、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帮助帮扶干部掌握政策要求和工作方法。特别是对新调整选派的驻村干部,要采取“一对一”帮带等措施办法,引导他们尽快进入角色、熟悉工作业务,努力成为懂政策、接地气的农村工作行家里手。驻村干部要抓紧熟悉掌握新政策新任务新要求,尽快实现从“机关干部”到“帮扶队员”的角色转变。要讲究工作方式方法,工作队要勤走访、常入户,每月对帮扶村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和低保户、残疾人、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等困难群众开展x次走访;每季度对脱贫户、一般户开展x次走访,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帮扶责任人要时刻谨记自己是推进有效衔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每季度至少开展x次走访,准确掌握“三类户”基本情况,对“三保障”及安全饮水,低保、养老、社会救助等保障政策落实,做到心中一本账、情况一口清。凡是驻村工作情况不清楚、履职不到位、任务完不成的,一律由驻村工作队负全责。驻村工作队对发现的问题,要主动作为、想方设法协调解决,需要统筹解决的,要及时逐级报告,但不能一说了之、一报了之,要全程跟踪反馈情况,直到问题彻底解决。

四要严管厚爱结合,确保“干得好”。从严管理是做好驻村帮扶工作的根本保障,管得好才能用得好。驻村帮扶干部常年在一线工作很辛苦,生活上也面临着很多实际困难。一方面要突出“严管”,靠实各级各方面的管理责任,严格落实考勤、公示、例会、报告、自律等制度,真正做到人到岗、心到位、住下来、沉下去、干实事。另一方面,要体现“厚爱”,县乡党委政府要对驻村干部在政治上多关心、工作上多支持、生活上多照顾,严格落实驻村干部各项保障政策,帮助解除后顾之忧,尽最大努力解决好他们吃住行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安心驻村帮扶。省上将持续开展督查检查和随机走访,对发现履职尽责不到位、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将及时反馈相关部门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追责问责并及时跟踪整改落实。

同志们,做好帮扶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相信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重视,有组织部等相关部门的指导帮助,有广大乡村干部和帮扶干部的倾情投入,我们一定能够扎实做好各项帮扶工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汇报材料

准确把握“三农”工作新的历史方位、发展定位和战略地位,加强规律性认识、注重创造性落实,不断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局面,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一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经过多年接力奋斗,我们与全国、全省一道,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但也要看到“全市仍有边缘户xxx户xxx人、重点监测对象xx户xx人”,基本都是因病、因残致贫人员,这类群体脱贫基础还比较薄弱;有些地方扶贫产业初具雏形,技术、资金等支撑不够有力,抗风险、稳收入能力还不强。要发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调整优化市县(区)两级扶贫工作机构职能,用足用好x年过渡期政策,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适时组织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工作,确保脱贫成果更加稳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二要稳步提升粮食产能。我市粮食产量基本稳定在xx亿斤左右,用不到全省x%的耕地产出x%的粮食,这相对于“中低产田占比超过xx%”的实际生产条件来说,非常不容易。从目前形势来看,保证粮食稳产增产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价格”,现在玉米收购价持续上涨、已经达到x.x元/斤、创xxxx年以来历史高位,农民种粮积极性非常高;另一个是“人力”,受疫情和市场用工需求影响,部分青壮年选择留乡,劳动力供给相对充足。要紧紧抓住这个有利时期,以实施种植结构调整“xxxxx”工程为牵动,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既要牢牢守住xxxx万亩耕地“红线”,严格落实黑土地保护措施,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力争在打造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上有更大提升;又要多措并举推动粮食产量质量“双升”,突出“良种、良法、良技”结合,优化调整玉米、水稻、大豆、杂粮等重要农作物面积,为全省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作出xx贡献。

三要持续深化农村改革。这几年,xx农业改革基本保持“小步快跑”的推进节奏,农村土地确权、集体产权制度等多项改革走在全省前列。要牢牢把握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这条主线,以抓好“两块地”为重点,牵动农村改革全局。一块是宅基地,这项改革涉及到农民切身利益、情况非常复杂,必须在做实调查摸底、确权颁证等基础性工作前提下,稳慎推进杜尔伯特县宅基地改革试点,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路径、推动取得实质性试点成果;一块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随着《土地管理法》修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法律障碍已经破除,但在交易要求和程序、权能完善、收益分配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明确,如果在这方面先人一步作出成功探索,就能够高效激活农村最大的“沉睡”资本。同时,还要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农业支持保护等重点改革,创新农村产权交易、乡村建设债券等制度措施,扎实做好农村改革“后半篇文章”。

四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今后一个时期是乡村形态快速演变的阶段,我们一定要顺应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大趋势,科学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加快编制重点村实用性建设规划,有序推进县城建设补短板、强弱项工作,选择一批具备条件、有代表性的中小乡镇和村庄开展示范建设,总结推广可行模式、扎实迈好第一步。要把“基础硬件”建设好,既注重整村覆盖、又突出向户延伸,全力实施xg、物联网等乡村新基建项目,全面提升水、电、路、气、讯等设施条件,使农村宜居更宜业。要把“服务软件”开发好,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在县域内优化配置,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要把“环境要件”管护好,持续开展五项革命和村庄清洁行动,综合运用政策、法律、宣教等手段,加快村庄绿化、屯内净化、庭院美化,让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五要全面加强乡村治理。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乡村治理也是一次大考,特别是前段时间省内多地出现的局部聚集性疫情,基本都是“农村包围城市”,暴露出的治理短板在xx也有所体现。比如,有的地方责任落实不细,开展工作走过场、敷衍了事;有的地方缺乏精准措施,执行政策一刀切、简单粗暴;还有的地方陋习久治难除,在防控紧要时期还发生聚众赌博现象,等等。要深入开展法治乡村、平安乡村建设,巩固扩大农村“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依法打击村痞村霸、宗族势力和利用宗教邪教干预农村公共事务行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深化精神文明创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完善传承弘扬xx精神铁人精神长效机制,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推动农村移风易俗。要持续加强农村生态治理,重点抓好土壤污染、地下水超采等治理修复,把农村打造成为美丽的绿色田园。

六要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去年,我市县域经济占比为xx.x%、加上大同区能够达到xx%,尽管比重有所提升,但整体实力不强。前几天,省里公布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排名,我们四个县都处在“中下游”,xx县是第xx位、xx县是第xx位、杜尔伯特县是第xx位、林甸县是第xx位。xx经济要振兴,县域经济必须先振兴。要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稳财源、富百姓、促繁荣的关键突破口,进一步完善“全要素、全地域、全产业链”城乡融合发展机制,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自主权,打通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性通道,缩小城乡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各县区要坚持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坚定不移推进招商引资、加强项目建设、提升产业链水平,持续推动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向县域产业园区集中,力争每个县区都培育形成x-x个主导产业,切实把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发展起来、壮大起来。

年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情况汇报完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xx村把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始终胸怀“两个大局”,牢牢把握“国之大者”,落实“四不摘”要求,以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的实际成效来践。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行“两个维护”,努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见实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村情概况。

xx村为圩镇所在村,省定“十三五”重点贫困村,辖区面积x平方公里,耕地面积xx亩(人均耕地面积xx亩),山地面积xx亩。全村共有x个自然村,x个村民小组。全村户籍总人口x户x人,常住人口x人。脱贫户x户x人,监测户x户x人(脱贫不稳定户x户x人,边缘易致贫户x户x人)、低保户xxx户xxx人、五保户x户x人。全村共xx名党员。有村定补干部x名,聘用干部x名。村民收入以柑橘脐橙产业及外出务工为主,特色产业主要有脐橙、蜜桔、猕猴桃、红薯等。20xx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约为xx万元(含光伏收入xx万元)。

二、工作情况。

(一)落实“四不摘”要求,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一是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扫码申报,帮扶无忧”、“干部摸排,包村到户”、“筛查预警,合力监测”和“跟踪记录,巩固成果”四项举措,对边缘易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人群”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继续精准施策。二是全面开展分层分类精准帮扶。对识别边缘易致贫户x户x人,脱贫不稳定户x户xx人,已脱贫户全面落实“四不摘”政策措施,坚持现有的各项帮扶措施不动摇,保持帮扶工作力度不减,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更加注重分类施策、补短板强弱项,帮助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扶上马”后再“送一程”。

(二)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发力推进整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从实整改,销号管理。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和时限要求,倒排工期,落实对账销号制度,截止目前,涉及上级督查及自查问题已全部整改落实到位。

(三)加大扶贫力度,做好后续巩固文章。一是做好稳岗就业帮扶。定期开展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就业务工情况监测,摸清就业需求,实施就业信息动态监测。二是拓宽消费扶贫渠道。今年以来,不断将消费帮扶行动引向深入,积极引导激励机关单位和干部职工不断加大帮扶产品采购力度,帮扶产品销售渠道不断加宽。三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20xx以来,共投入资金xxxx万元,实施扶贫项目xx个,其中,安排住房安全保障项目xx个,投入xxx万元;安排改厕项目x个,投入xx万元。我们将加大压实项目建设实施进度,确保扶持资金项目按时保质完成建设、确保资金发挥应有扶持效益。四是做好农村改厕工作。协调组织乡村干部、扶贫干部、驻村干部,配合农业农村、卫健部门开展农村改厕入户调查和数据录入工作,确保排查无盲区、统计无错漏。

三、存在困难。

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完善。虽然脱贫攻坚时期新建了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但前仍存在一些短板,如澄江中心校至澄江卫生院路段水沟破损、唇咀头小组村主干道道路被雨水掏空等问题。

村集体经济收入相对薄弱。目前村民收入以果业为主,产业结构相对单一,抗风险能力有待加强。xxx族村村集体产业主要依靠光伏、xx林补助、土地租赁等,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较单一。

四、下一步打算。

持续开展返贫预警监测。强化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监测对象动态监测管理,及时准确掌握致贫、返贫的主要原因和变化趋势,主动干预,落实针对性工作措施。

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丰富村级集体经济业态,积极发展土地流转服务、股份合作等多种经营,形成收入持续增长的良性机制,今年争取村集体经济收入过35万元。

党建引领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发扬脱贫攻坚精神,把脱贫攻坚期间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切入到乡村振兴大局中来,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推进产业、组织、文化、人才、生态振兴,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任务。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汇报范文

报告,中文字[释义]动态综合材料向上级报告,也指综合材料向群众报告。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公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20xx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为了做好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平稳转型、统筹纳入,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的精神;。

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战略目标,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

以调整脱贫攻坚“特惠”政策为抓手,建立健全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

以强化工作队伍和人才支撑为举措,构建新型乡村振兴帮扶机制;。

以脱贫攻坚考核监督机制为借鉴,完善乡村振兴监测考核体系。积极创新、大胆实践,建立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科学衔接体制机制。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五个转变”

坚持将脱贫攻坚针对性政策转变为乡村振兴整体性政策,将脱贫攻坚特惠政策转变为乡村振兴普惠政策,将聚焦个体发展转变为支持多元主体合作发展,将日常性帮扶措施转变为常态化民生政策,将福利性政策转变为提升乡村能力的发展性政策。

2、做好“五个衔接”

规划衔接、政策衔接、帮扶队伍的衔接、考核监督衔接、领导体制机制衔接。

3、进行“九个调整”

调整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生态扶贫、智力扶贫、社保兜底扶贫、健康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扶贫、金融扶贫和社会扶贫等九大政策。

(三)重点任务。

1、设立脱贫攻坚的过渡期。

20xx-20xx年为脱贫攻坚的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主要政策措施不搞急刹车。20xx年以后,进入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期,把扶贫工作全面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整体部署、一体推进。全县脱贫攻坚的九大工程牵头单位要及时进行系统梳理,做好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具体安排。

2、分类调整脱贫攻坚政策。

全面梳理现行脱贫攻坚政策,对政策的适用性进行综合评估,按照“接续保留一批、调整完善一批、转换退出一批”的思路,分类做好政策统筹衔接,推动脱贫攻坚“特惠”政策转变为乡村振兴“普惠”政策。

在过渡期内,以考核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主。20xx年后,将解决相对贫困作为重要内容,纳入乡村振兴考核,建立统一的考核体系;。

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乡村振兴实绩作为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奖优、问责追责的重要参考;。

建立乡村振兴常态化督查问效机制,加强日常调度,定期予以通报,压实工作责任;。

对在农村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4、统筹对接乡村振兴规划。

统筹规划过渡期和20xx年后的乡村振兴。编制20xx-20xx年脱贫攻坚过渡期的发展规划,与20xx年后的乡村振兴规划保持衔接;。

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按照村庄类型划分要求,将脱贫村纳入乡村振兴村庄类型统一划定。统筹考虑乡村产业发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务、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以村为单位制定村庄规划图,一村一图,一户一张,入室张贴,作为农民建设与生产的乡村振兴指南;。

确定县域内城镇化区、聚集区、永久现代化农村区域等发展结构空间、结构框架与职能定位;。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控制线、基本生态控制线、弹性增长边界控制线,刚性增长边界控制线,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线。

(一)政策衔接。

正在实施的脱贫攻坚x大工程的xx个项目,按照“接续保留一批、调整完善一批、转换退出一批”的思路进行衔接。其中:代缴养老保险,代缴新农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五保、低保、电费、高龄津贴,残疾补贴,教育扶贫,金融扶贫,计生补贴等x项,纳入调整完善类;。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电商扶贫,就业扶贫,交通扶贫,农村安全饮水等x项,纳入接续保留类;。

危房改造扶贫,特色种养业扶贫补贴,健康扶贫,光伏发电扶贫,小额贷款贴息扶贫等x项,纳入转换退出类。

1、产业扶贫政策的衔接。

产业扶贫政策包括县农业农村局承担的特色种养业扶贫补贴项目、县扶贫局承担的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县商务粮食局承担的电商扶贫项目、县文化旅游体育局承担的旅游扶贫项目。一是取消特色种养业扶贫补贴项目。将每年xxxx万元左右的特色种养业扶贫补贴资金转换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资金,重点用于发展现代农业、实施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和深化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三个方面,同时取消县财政每年安排的xxxx万元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由县农业农村局负责起草转换退出方案)。二是取消光伏发电扶贫项目(由县扶贫局负责起草转换退出方案)。三是接续保留电商扶贫项目(由县商务粮食局负责起草转换退出方案)。四是取消旅游扶贫项目(由县文化旅游体育局负责起草转换退出方案)。

2、就业扶贫政策衔接。

就业扶持政策继续保留并进一步完善。(由县人社局起草接续保留方案)。

3、生态扶贫政策衔接。

对于生态扶贫的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林业生态补偿、生态护林员等政策,予以保留延续,提高政策普惠性(由县自然资源规划局负责起草接续保留方案)。

4、智力扶贫政策衔接。

保留延续困难学生助学金、助学贷款等智力扶贫政策,以城乡均等化为目标,逐步扩大政策覆盖面(由县教育局负责起草接续保留方案)。

5、社保兜底政策衔接。

延续现行贫困群众兜底保障政策,将其并入乡村振兴政策的民生领域,形成乡村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政策,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由县民政局负责起草调整完善方案)。

6、健康扶贫政策衔接。

保留延续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政策,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稳步扩大制度覆盖范围,防止“悬崖效应”(由县卫健委负责起草调整完善方案)。

7、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政策衔接。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落后,是城乡差距最直观的一个表现,也是农民反映强烈的一个民生痛点。为加快建设美丽乡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乡村振兴要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在延续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扶持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交通、水利和人居环境,对脱贫攻坚中未完成的建设项目加力推进、加快见效,不能因脱贫摘帽而擅自终止或调整;。

对已建成的基础设施要推动提标提档、互联互通,让已建设施发挥最大效用;。

加快完善管护机制,推动以建为主转到建管并重(由县民生办负责起草调整完善方案)。

8、金融扶贫政策衔接。

取消扶贫小额信贷等政策,将其调整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上来,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水平(由县金融办负责起草转换退出方案)。

9、社会扶贫政策衔接。

借鉴社会扶贫的思路,保留和拓展相关帮扶协作机制,充分调动组织、科技、市场、人才等力量,进一步汇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大合力(由县工商联负责起草接续保留方案)。

(二)帮扶队伍衔接。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相比,任务更重,更需要广泛凝聚社会各方力量,更需要强化工作队伍和人才支撑。因此,乡村振兴阶段,保留县域结对帮扶、定点帮扶、社会帮扶等政策制度和工作机制;。

保留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制度,继续加强党在农村基层的工作力量。一是过渡期内帮扶力量不撤,防止脱贫人口返贫。二是构建乡村振兴帮扶机制。借鉴脱贫攻坚“县域结对帮扶、定点扶贫、社会扶贫”的经验做法,建立乡村振兴县域结对帮扶、定点帮扶、社会帮扶的工作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凝聚强大合力。三是派驻乡村振兴工作队。继续选派优秀干部到县乡挂职任职,持续向相对贫困村、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派驻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工作队。在选派人员上,可以选派退居二线有丰富工作经验且身体状况较好的老同志。在派驻时间上,以2—3年为宜,对确需更长时间帮扶的村,可通过连续派驻解决。

(三)考核监督机制衔接。

借鉴脱贫攻坚的考核监督机制,完善乡村振兴实绩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考核监督机制,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一是做好考核衔接。过渡期内,以考核巩固脱贫成果为主。20xx年后,将解决相对贫困作为重要内容,纳入乡村振兴考核,建立统一的考核体系。二是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按照《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及我省实施办法的要求,将乡村振兴实绩作为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奖优、问责追责的重要参考。三是加强督查调度。建立乡村振兴常态化督查问效机制,加强日常调度,定期予以通报,夯实工作责任。四是建立容错纠错和关爱激励机制。

(四)领导体制机制衔接。

借鉴脱贫攻坚经验,全面加强乡村振兴领导体制机制建设。将脱贫攻坚建立起来的成熟完善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延用到乡村振兴,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和县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无缝对接,形成“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工作格局。一是强化县乡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地乡村振兴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要求,明确具体领导机制,从研究部署、精力投入、基层调研等方面对各级党委政府提出约束性和可量化的要求,强化组织保障和动员能力。二是加强乡村振兴工作部门建设。配齐配强党委农村工作部门力量,发挥好乡村振兴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等职能。三是建立“一懂两爱”的“三农”干部表彰机制。对于在乡村振兴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一懂两爱”干部、农民和企业家,进行表彰和奖励。

(五)规划衔接。

一是精准对接脱贫攻坚三年行动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二是统筹推进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协调发展。三是加快完善村庄规划。

(一)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保障。

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无缝对接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党总揽全局,成立以县乡村三级书记主抓,脱贫攻坚牵头单位为成员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领导小组”,协调各方,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制度性供给,完善政策性保障。通过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向乡村振兴聚集,形成全县上下、社会各方,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二)深入调研,实现无缝对接。

九大工程的牵头单位要深入开展调研,分析“十三五”期间的部门投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对口上联,确定政策调整的方向、内容、操作要点等。部门“子方案”要在干部群众中反复讨论,反复征求意见,对口把关,争取不“打补丁”或少“打补丁”。

(三)创新思维,探索振兴之路。

——在产业发展上。

积极构建以一产为主导,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xxx”模式;。

以二产加工为主导,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的“xxx”模式;。

以三产加工为主导,一二产业融合发展的“xxx”模式。

——在生态宜居上。

提升基础设施,美化村景,亮化夜景,塑造现代化乡村之“形”;。

深入挖掘乡村特色历史文化,结合农业节庆乡村庙会、乡村艺演,促进传统文化、农耕文化、乡村文化的传承、发展、保护,塑造现代化乡村之“神”;。

以“最原味”的生活,“最闲适”的体验,“最绿色”的人居,“最人性”的治理,塑造现代化乡村之“魂”。

——在治理模式上。

探索建立“自治、法治、德治融合+村务监督”治理模式;。

探索建立以政府购买服务,引导市场主体参与的治理模式,助推乡村治理。

——在融资渠道上。

依托银行贷款,探索建立“银行+政府+担保机构”、“银行+政府+保险”、“银行+政府”、“银行+企业”、“两权抵押”的乡村振兴投资模式;。

依托小额信贷,探索建立“只贷不存,活化民间金融资本”的投资模式;。

依托互联网金融。探索建立“电商平台+金融”、“大型农业服务商+金融”、“信用贷款+p2p网贷”互联网金融模式;。

依托融资租赁,探索建立“先租后买”的投资模式;。

依托众筹,将城市投资人在技术、理念、需求等方面的优势,有效融入到乡村振兴。

同志们:

现在开会。

今天这次会议是经党工委、管委会研究决定召开的十分重要的会议,既是安排部署会,也是加压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总书记视察调研南阳指示精神,以及全国乡村振兴系统建设和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第二次推进会精神,总结前段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半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出席今天会议的区领导有:

参加会议的有:

会议共有项议程,内容很重要。请大家将手机调至静音状态,自觉遵守会场纪律。

下面,会议进行第一项,请同志宣读我区“四提四稳”专项行动情况通报;

下面,会议进行第二项,请吴冰峰主任作重要讲话,大家欢迎!

……。

同志们,刚才,同志宣读了全区“四提四稳”专项行动情况通报,吴主任站位全局,着眼长远,既充分肯定了我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取得的成绩,又深刻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既明确提出了我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又强调了保障措施,思路非常清晰,要求十分明确,为我们做好下一步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努力方向。希望大家深入学习、认真领会、准确把握,不折不扣抓好落实。下面,就贯彻好、落实好会议精神,我再强调三点。

一是思想认识要到位。重视不重视,关键在认识。我们经常讲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我们来说,当前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问题,就是我们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反之,如果我们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上出了问题,出现严重失误,我们就没法向党中央交待,没法向人民群众交待,没法向历史交待。我们在年初工作会上提出的乡村振兴“走在前列、全面推进”也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我们必须站在讲政治、讲大局高度,不折不扣地来认识、来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各乡办务必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坚决做到机构调整上优先考虑、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民生项目上优先安排,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压力感传导到各级各部门每一名党员干部身上,要召开不同层次的会议,进行动员安排部署。

二是协同配合要到位。无论是“四提四稳”专项行动,还是防返贫监测帮扶、扶贫资产监督管理、脱贫攻坚档案收集整理、谋划乡村振兴基础性工作,都需要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形成合力,这样才能高质量完成任务。特别是教育、住建、医保、人社、卫健、民政、水利等涉及“三保障”重点行业部门以及乡村两级,任务更重,在工作落实方面务必要出真招、实招、好招,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遇到困难协商推进,确保各项重点工作落实落细落小。

三是督导问责要到位。区扶贫办要会同区相关部门,对下一步重点工作,特别是围绕“四集中”、防返贫监测帮扶、产业就业、扶贫资产监督管理、脱贫攻坚档案收集整理乡村振兴前期基础性工作谋划等重点工作,聚焦重点问题,开展常态化专项暗访督导;各乡办也要加强对各村(社区)和机关相关部门的督导指导,责任组长、包村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严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以严格的纪律要求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扎实开展、不走过场,确保8月份全市的评比中我们我们能排在前列。

最后,各乡办贯彻落实会议情况于7月16日(周五)前报xxx中心。

散会!

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要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的心热起来、手动起来。必须找准路子,实施精准脱贫,切实提高基层治理水平,激发贫困群众以更加振奋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打赢脱贫攻坚战,要聚合全社会之力。脱贫攻坚需要形成合力,必须强化政府责任,引导市场、社会协同发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要动员全国全社会力量,把所有工作、各种资源、各方力量向脱贫攻坚聚焦、聚集、聚合,对照标准,彻底整改,高标准完成任务。

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加强党的领导力。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脱贫攻坚是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的一把手工程,是一项极其重大、极为严肃的政治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责任制,明确责任、尽锐出战、狠抓实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多农村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当前,扶贫开发已经进入到了啃硬骨头和攻城拔寨的收官冲刺阶段,只能成功,没有退路。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我们共庆中国农民丰收节,分享丰收带来的喜悦,凝聚共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积蓄强大力量。

20__年以来,全县农村贫困人口从17.33万人下降到20__年初的5.46万人,贫困人口减少68.5%,贫困发生率从20.8%下降到6.55%.农民人均纯收入从5380元增加至7772元,年均增长10%以上。

(一)成立组织,精准策动脱贫攻坚。

我县以脱贫攻坚工作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严格落实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息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指挥部下设综合、宣传、督查等9个专项工作组,由县委常委单位带头,从全县选调32名优秀干部充实到脱贫攻坚指挥部,单设地点、集中办公,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脱贫攻坚中的主导作用。

二是积极部署落实。召开了全县脱贫攻坚动员会,先后出台了《息县全力推进四年脱贫攻坚意见》《息县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息县打赢脱贫攻坚战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并严格监督实施,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遵循。

三是完善推进机制。建立脱贫攻坚七人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定期研究推进脱贫攻坚工作。20__年以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四大家联席会等各类会议共研究脱贫攻坚事项30余次,对脱贫攻坚工作实行高位推动和全程指导。

四是层层传导压力。我县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委巡察重要内容,进一步夯实责任。各乡镇(办事处)签订了精准脱贫攻坚军令状,各村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坚持标准,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我们严格按照省市要求,认真开展精准识别工作,确保精准识别"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一是严格程序。按照"农户申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备案"的程序,紧扣省定人均纯收入2855元贫困线和"两不愁、三保障"识贫标准,通过"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公示",对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了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真正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薄,底数清、情况明。目前,全县共建档立卡12701户、5.54万人。

二是认真核查。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五清"核查工作实施方案》,采取乡镇自查、交叉核查和督导抽查的方式,对全县99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情况进行逐户核查,做到"一户一档"底子清、"一人一策""一户多策"措施清、村支部书记心里清、帮扶责任清和脱贫轨迹清。省脱贫攻坚第三督导组在督导脱贫攻坚工作时,对我县"五清"核查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是落实"回头看,再核实".按照省扶贫办统一部署,对全县农业村和农业社区,重点是对非贫困村、五保户、低保户和残疾人口进行拉网式排查,对符合贫困户条件未识别进系统的,及时识别、建档、录入;对部分确实不符合贫困标准的家庭,严格按照退出标准和程序,逐户逐人销号,坚决做到"应进则进、应出则出",进一步澄清了贫困人口底数。现在正在进行的是第三阶段,从6月21日到现在,对各乡镇(办事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档案进行集中核查,针对存在问题,现场进行整改,不能现场整改的,下达整改通知书,5天内整改到位。截止目前,息县已核查20个乡镇,我们下达整改通知书89份,要求乡镇逐条进行整改。通过集中核查和整改情况来看,息县贫困人口严格遵循了识别原则、方法和程序,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增加,信息档案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三)凝聚合力,精准组织帮扶力量。

在精准识贫的同时,我们统筹兼顾,多措并举,认真落实各项帮扶措施,确保到户到人。

一是组建队伍。认真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省市县共选派130名第一书记对126个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进行结对帮扶。深入开展"万名干部帮万家"、驻村帮扶、"百企帮百村"和乡贤结对帮扶等"四结对"活动,每位县处级干部联系帮扶1个乡镇5户贫困户,每名干部与至少一个贫困户结对帮扶,组建99个驻村帮扶工作队与99个贫困村结对帮扶,105家企业与99个贫困村结对帮扶,每名乡贤与一个或若干贫困户结对互助帮扶。积极推动项目协同、产业协同、合作协同和培训协同等"四协同"工作,明确18项重点任务、16个责任单位和牵头领导,制订涉农资金整合、宣传等18个扶贫专项方案,凝聚脱贫攻坚工作合力。

二是夯实责任。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出台了《息县扶贫开发考核评价办法》,坚持结果导向,督促各级脱贫攻坚责任主体更好履职尽责。进一步夯实派驻责任,严格落实"干部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帮扶工作机制,对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工作开展不力的,除追究当事人责任外,还要追究派驻单位责任。

三是创新举措。金融扶贫方面,县财政注资2000万元设立助保金,优先在贫困村开展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保金贷款,已向贫困村发放贷款1.3亿元。电商扶贫方面,与京东集团签署了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引导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基地与电商企业合作。如:息县八里莲花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和当地蔬菜种植户合作,形成了微信卖菜销售模式,解决贫困群众100余人就业,且带动当地扩大蔬菜种植面积1000余亩。产业扶贫方面,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计划,全县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30家,种粮大户1986户,优质农产品基地11处,有效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四)综合施策,精准帮扶到村到户。

一是逐人逐户制定帮扶措施。"精准扶贫、不落一村、不落一户、不落一人"为总要求,结合贫困村实际,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制定了"一户一策、一户多策"的帮扶措施,为99个贫困村21820户贫困户量身定制扶贫"套餐",确保扶贫攻坚"精准到村、精准到户",力争率先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二是积极谋划,精准施策。准确把握易地脱贫搬迁有关政策,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方针,因地制宜探索搬迁安置方式。县扶贫办、发改委、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民政局、县政府研究室等相关职能部门,围绕脱贫攻坚大局,结合部门实际,全局着眼、全盘谋划,统筹脱贫资源,聚合脱贫资金,按照"5个办法"和"5个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实际拟定我县实施方案。县政府召开脱贫攻坚专题常务会,成立了息县易地搬迁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息县易地搬迁脱贫实施方案》。为了扎实推进产业扶贫脱贫工作,县政府明确由县发改委牵头制定《息县产业发展脱贫实施方案》,同时由相关部门制定配套专项方案,其中县旅游服务中心制定《息县旅游扶贫专项方案》、县商务局制定《息县电商扶贫专项方案》、产业集聚区制定《息县特色产业扶贫专项方案》、县金融办制定《息县金融助推扶贫方案》。为了扎实推进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由县民政局牵头制定了《息县贫困人口政策兜底实施方案》;为了推进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工作,由县人社局牵头制定了《息县转移就业脱贫实施方案》《息县基本养老保障脱贫实施方案》;这些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在全县形成齐心合力抓脱贫攻坚的体制机制。

三是整合涉农资金,精准实施扶贫项目。为了整合涉农资金,息县发改委结合息县实际制定出台了《息县涉农资金整合实施意见》,县财政整合县级部门预算和政府性债务资金6702万元,集中用全县贫困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现在资金计划已下达,预计年底前可以建成并投入使用。20__年,第一批专项扶贫资金已拨付2175万元。目前,整村推进项目已开始招投标,科技扶贫、雨露计划、产业化贴息和到户增收项目正在按要求申报中。

(五)加大宣传,精准营造浓厚氛围。

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印发了《息县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方案》,紧盯脱贫攻坚特色亮点工作,编辑刊发《县脱贫攻坚信息》32期。县广播电视台开设《脱贫攻坚在行动》专栏,插播电子流动字幕;各乡镇(办事处)在首集镇、主干道、乡村结合部等位置制作悬挂脱贫攻坚工作宣传标语、宣传栏、标语牌,及时、全面、准确解读脱贫攻坚政策,倡树脱贫攻坚先进经验和典型人物,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良好的_氛围。

(六)强化督导,精准推动工作落实。

一是建立了脱贫攻坚工作督导制度。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委巡查组巡查工作范围,抽调县纪委、督察局和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人员组成专项督导督查工作组。

二是严督实导。采取随机抽查、听取汇报、查看帮扶记录、进村入户、询问农户等督导方式,对各类帮扶力量,尤其是驻村帮扶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在岗在位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常态化督查。在督查中建立并完成督查台账,梳理并建立突出问题6个,责令16个单位限期整改,并积极落实问题销号制度,实现了对问题台账和整改单位动态跟踪管理,确保督查发现的突出问题都能限期得到整改落实。

三是严厉问责。综合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拟订《息县脱贫攻坚督查和问责办法》(试行),确保督查工作质量。重点督查脱贫目标任务落实及完成情况,对落实不力的乡镇、办事处和县直责任单位严厉批评,目前已发督查专项通报4期,点名道姓通报驻村第一书记33人。

一是贫困人口多,自我脱贫乏力。截至20__年底,息县仍有5.46万贫困人口,占信阳市贫困人口的14.67%.同时,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比重大,加上文化程度、年龄等多种因素影响,贫困群众自我脱贫能力弱,"保"和"救"的压力大。

二是农业产业化进程慢,转移就业有限。息县是传统农业大县,特色农业、优质农业、高效农业刚刚起步,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低,全县农业省级龙头企业仅4家,转移就业带动力不足。同时,我县产业集聚区还处于成长阶段,入驻企业量多个小,提供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的空间有限。

三是基础设施差,支撑作用较弱。因历史欠账较多,我县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低,运输场站建设相对滞后。如:全县还有162个村未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城区还没有实现24小时供水。

四是财政收入少,保障压力较大。息县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全县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均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20__年全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只有4.2亿元,而财政支出32.7亿元,其中28.5亿元来源于转移支付。

1.突出精准管理。一方面,强化贫困人口信息维护,持续完善新增识别录入贫困人口信息。另一方面,做好贫困人口进出动态管理,对最新致贫、返贫的贫困人口及时识别录入系统,应进则进;对通过帮扶已经脱贫的贫困人口,及时组织考核审定,应出则出。

2.落实"五条途径"."转"字方面,聚力打造"中国生态主食厨房",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增加就业岗位。"扶"字方面,整合全县涉农资金和涉农项目,重点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改善。"搬"字方面,积极、稳妥、有序开展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20__年,计划投入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1.2亿元,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72户、1976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保"字方面,积极探索推进低保线和贫困线"两线合一",在今年年底前,优先落实对"鳏寡孤独痴残"六类特殊困难群众的政策兜底。"救"字方面,对因病、因灾致贫的,通过新农合、医疗保险、大病救助、民政救灾、慈善救助、社会救助等方式,帮助群众渡过难关。

3.积极谋划项目。坚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进省道s337线夏庄至陡河沿淮河大桥拓宽改建、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城区新增小学建设等"双十"工程。强化涉农资金整合,统筹安排涉农项目向贫困村倾斜。全面实施财政扶贫资金整村推进等项目,完成农村土地整治22.8万亩,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按照全市脱贫攻坚行动统一部署,_树村抢抓机遇、迅速行动、群策群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现将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点军区_乡_树村距城区35公里,由原和平、_树、彭家坡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版图面积15.66平方公里。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470户,1498人,耕地面积1980亩,人均耕地1.32亩,山林面积20542.5亩。基础设施落后。村内公路里程58.5公里,其中硬化公路里程14.5公里,余下44公里全为土石公路。农民居住条件差。全村现有砖混楼房户168户,土坯房户302户。村民饮水困难。属半高山区,原村民吃水全靠修建天河水窖收集雨水饮用。20_年白云山建饮水工程项目,五村联动,20_年村内管网部分安装完成,但未常年供水,遇大范围干旱高温天气,造成村民、牲畜饮水困难。产业基础薄弱。彭家坡、_树片区以柑桔、茶叶为主,但近些年由于病虫危害和效益下滑,部分农户自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景观苗木;和平片区现仍然以粮油种植为主,部分农户进行少量的山羊、生猪养殖。20_年全村村民人均纯收入6845余元,远远低于全市9121元的平均水平。

1、公路建设进展顺利。20_年度计划硬化公路6.5公里。目前村委会到一组仓库2.2公里、花乌路3.3公里按标准完成硬化任务(硬化标准3.5米);由于公墓的建设,余下花乌路1公里由于路基标准的提高,现正在进行新的方案设计。新修土石公路1.5公里,正在进行招投标工程。

2、集中建房、危房改造稳步推进。本村19个户无能力建房的农户按照集中统建的方式,采取农户申请、集体承建、政府兜底的办法,予以建设,项目预计投资105万。目前主体工程基本完成,11月下旬全面竣工。危房改造已按标准、按要求改造到位92户(20_年度改造指标65户)。

3、集中供水有序铺开。供水设计方案已由区农林水局出面聘请长阳清江设计院完成了规划设计任务(一处从落步淌龙洞引水,一处从三涧溪河提水),土建工程9月25日开标,10月22日正式开工建设。预计阴历年前完成。

4、电力保障基本到位。目前以增容变压器1台(由100千伏增至200千伏),增设台区(青龙峡)1个点,还需增容变压器8台、增设台区2处。目前部分设备已经到位,预计20_年全部完成。

5、产业发展初见成效。一是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成立了柑桔、茶叶、花卉苗木和蔬菜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市工商局牵头组织部分成员到五峰、夷陵区进行了学习考察,促进了产业发展。同时帮扶资金5万元用于合作社成员产业提档升级。二是企业帮扶力度较大,“三宁”化工帮扶10个困难户:(1)送资金(每户600);(2)帮扶3名大学生圆了大学梦(每人3000元);(3)为10个困难户送柑桔、茶叶专用肥6.2吨;(4)对新建房屋的贫困户每户帮扶20000.00元;(5)对新发展经济作物的贫困户每亩帮扶苗木资金1000.00元。三是为提高现有茶园、桔园农产品附加值,积极响应号召,新建精品果园500亩,高效茶园300亩,为柑农、茶农增加收入约20万元。四是采取股份制的方式,引进“大华园林”“轩辕公墓”等单位组建“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新建精品花卉苗木120亩。

一是公路问题。花乌路4.3公里由于原来路基宽平均不到3米,需增宽到4米路基,加上堡坎、涵洞等工程项目,另外还有1公里提高了建设标准,资金缺口大,村级无法解决。

二是房屋问题。由于20_年度危房改造的指标我村只有65户(不含19户无力建房)指标,而我村今年安排危房改造150户,指标缺口大。19户无力建房在原计划基础上提高了建设标准,场地平整难度大,尚须上级酌情解决。

三是饮水问题。按照规划用于安全饮水资金共需144.16万元,目前土建工程招标完成,现已开工建设。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正在筹划政府采购。

四是电的问题。还需增设台区2处、增容变压器8台,需请相关部门出面协调。特别是在三涧溪河马红营段增设一个提水台区,迫在眉睫。

五是产业发展的问题。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薄弱,比如灌溉用水、田间生产便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产业发展。

六是项目资金问题。目前资金到位少,现到位资金只有“一事一议”50万元。

1、继续深入扎实的抓好产业发展,完成200亩的红乳蜜柚发展任务。

2、按新标准、新要求完成花乌路1公里的硬化任务。

3、加大协调力度,按时保质完成安全饮水建设项目,确保年底村民吃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

4、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完成集中统建、危房改造任务。

5、积极争取农网改造项目工程,确保农民正常需求。

昆寨苗族彝族白族乡位于纳雍县西北部,距纳雍县城58公里,距杭瑞高速公路巴雍出口24公里,总面积89.83平方公里,辖17个村103个村民组(其中2019年4月设置易地移民安置点和丰社区),2020年未总人口数为6641户27632人,居住着苗族、彝族、白族等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6%;昆寨乡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土地破碎,海拔2280米的雾嘎大山是最高海拔,海拔1333米的碓窝河是最低海拔,平均海拔1700米。很多土地不成片,较为贫瘠,耕种成本高,投入多产出少,生产成本较高,昆寨乡是全市18个级贫乡之一。

2020年昆寨乡脱贫攻坚工作在省市县各级各部门倾力帮扶下,取得了决定性成绩,全乡1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整乡实现脱贫摘帽,2255户11432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省级第三方评估验收过程中,以“零问题”赢得大考,12月份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验收,撕掉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扣“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奋力攻坚克难,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革命、村庄人居环境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教育、医疗、住房和安全饮水全部保障到位,群众满意度达99.87%,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建成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完成建新河流域新民村角开大桥、长春村汪家寨大桥建设,巴雍至昆寨二级公路、维新至昆寨s211省道路面提质改造工程全面完工通车,纳赫高速公路昆寨段已全面开工建设,建成通村通组公路104条128.699公里,实现村村寨寨通硬化路。完成全乡16个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新建及改造农村电网10余千米,完成国家新一轮农网和通讯网络改造升级,实现村村通动力电,4g网络全覆盖。二是培育了一大批特色产业。全乡累计种植玛瑙红樱桃、蚕桑、脆红李、皂角、药用银杏等经济林共计30450亩,森林覆盖率提升到77.91%,名列全县第一。建成全省最大茶叶育苗基地800亩,建成规模化肉牛养殖场4个,规模化养殖安格斯肉牛1049头,建成5万羽以上蛋鸡养殖场2个,2000头生猪养殖场2个。三是补齐了一大批脱贫短板。完成昆寨中学、昆寨中心小学、治沟小学“薄改”工程建设,完成长春小学、大德希望小学、夹岩梦想小学、岩上小学、长春幼儿院、高峰幼儿园及村级校点提质改造。完成16个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落实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100%,全面落实三重医疗保障,实现应报尽报、应助尽助,切实让群众有“医”靠。集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人畜混居整治等共计3173户,实施院坝和连户路硬化1341户,全面解决住房安全问题和改善人居环境。

在昆寨乡奋战脱贫攻坚征程中,全体干部舍我忘家,抛洒汗水,经过决战洗礼,干部作风得到锤炼,能力得到提升,实干业绩得到组织认可,2019年昆寨乡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6名干部得到省市表彰,先后有4名同志走上副县级领导岗位,8名股级干部得到提拔为副科级。全乡干部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成果,涌现出了不少决战故事和典型做法:扶贫特岗黄满“祖孙三代人”驻村,一家人全力支持她奋战脱贫攻坚;市委办派驻永新村驻村干部高学恒三次推迟婚期,只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更有善于开群众会凝聚民心的新民村党支部书记向杰;作茧自缚是为羽化成蝶的种桑致富带头人谢晓露;想群众之所想、思群众之所思,差点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扶贫特岗张桢等不一而足。他们用实际行动凝聚人心、托举民心,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发展脱贫致富。金珠村、夹岩村建设法治广场助力脱贫攻坚,大寨村传承苗族文化发展苗族刺绣服饰建设扶贫车间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等典型做法为脱贫攻坚添砖加瓦、纯化成色。

一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响应机制。成立乡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领导小组,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实行动态清零。建立农户主动申请、部门信息比对、基层干部定期跟踪回访相结合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和核查机制,实施帮扶对象动态管理。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精准分析返贫致贫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确保不出现返贫。

二是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摘帽不摘责任,防止松劲懈怠;摘帽不摘政策,防止急刹车;摘帽不摘帮扶,防止一撤了之;摘帽不摘监管,防止贫困反弹。坚持帮扶干部每个季度开展一次走访排查,对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监测户建立定期走访制度,建立完善档案,逐户研判制定帮扶措施,消除致贫风险。

三是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紧盯就业保障,定期对脱贫户就业情况进行动态抽查,用好就业扶持政策,确保收入稳定。紧盯教育保障,继续落实双线包保、送学上门等政策,确保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紧盯基本医疗保障,重点对因病、突发事故产生大额医疗支出的家庭实施动态管理,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有效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紧盯住房安全保障,重点对因灾农户房屋进行动态检测,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基本住房安全。紧盯饮水安全保障,加强已建农村供水工程和净化设施后续管护,做好枯水季节应急供水,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四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抓实就业扶持,继续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劳务输出政策,动员安置点劳动力外出务工;依托小花苗服饰扶贫车间,扶持手工假发加工坊,增加不能外出劳动力收入。抓实思想文化建设,继续完善“新市民·追梦桥”品牌创建工程,落实‘搭五桥、建五家’“四点半课堂”等工作举措,让搬迁社区更有人情、更有温度、更有热度。完善后续扶持政策体系,持续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虽然我区全力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少,主要表现为:。

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我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加,但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钱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辐射带动力不大,农业产业化进程仍需进一步加快。

二是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突出。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有资金不足,区级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的资金有限,农业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担保难、时间短、额度小,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难以扩大经营规模。

四是乡风文明建设有待加强。力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意识。部分农村存在娱乐活动单一、文化阵地建设滞后、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与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雪求还有不小差距。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综合考虑各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等情况,将全乡所有村分为三类:新民等5个村为引领示范村、高峰等7个村为重点推进村、岩上等5个村为夯实基础村,按时序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一是探索乡村振兴“支部联建”,形成基层党建合力。通过“强联强、强联弱、大联小、近联远”方式,进行乡内支部联建、帮扶协作单位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东西部帮扶企业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打通地域、行政、行业限制,利用各支部优势,解决基层党组织能力参差不齐、地区发展差异较大的问题。

二是实施乡村振兴“产业联合”,助推农业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按照“产业同质联营”方式,探索推行产业联合。根据分布在7个村的5000亩蚕桑、分布在3个村的800亩茶苗基地、分布在8个村的5500亩玛瑙红樱桃、分布在2个村的152个大棚和分布在7个村的7个养殖场,在“支部联建”的基础上,各支部合作社资源联享,乡合作联社与引进龙头企业联合管理、销售,逐步形成优势产业联合发展。同时继续推动好食用菌、天麻等林下产业,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助推群众生活富裕。

三是抓实乡村振兴“10户联管”,营造良好振兴环境。利用疫情防控“10户联动机制”,将农户进行区域划分管理,每10户组成一个“联管体”,选好“联管长”,实行“10户联管”,“联管长”负责所管户的政策宣传、卫生发动、“党建+积分”、合作医疗收取,群众会动员等,大大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治理效率。同时继续用好“10+n”人员,大力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村规民约,扎实推进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四是谋划乡村振兴可行项目,打造生态文旅示范。依托建新河河堤风光、经果林、梯田等资源,谋划实施生态河堤、庭院提质、乡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打造以新民村为中心辐射长春、千秋两个村的沿河生态文旅乡村振兴示范点。依托金珠水库在建工程,结合昆寨乡丰厚的彝族文化底蕴,将新搬迁移民点谋划建设成为一个彝族风情乡村振兴示范点。

五是以生活富裕为根本,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到贵州视察指示精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委二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书记这次调研慰问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积极发展乡村产业,全力抓实“四个留下”,完善防贫返贫监测体系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力以赴备战乡村振兴,切实筹备好基层换届选举确保农村工作有效接续不断档,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过硬的作风,全力以赴推动昆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绝不辜负您的关心厚爱、绝不辜负市县部门倾情帮扶、绝不辜负昆寨人民期盼重托!

昆寨苗族彝族白族乡位于纳雍县西北部,距纳雍县城58公里,距杭瑞高速公路巴雍出口24公里,总面积89.83平方公里,辖17个村103个村民组(其中2019年4月设置易地移民安置点和丰社区),2020年未总人口数为6641户27632人,居住着苗族、彝族、白族等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6%;昆寨乡沟壑纵横,山高坡陡,土地破碎,海拔2280米的雾嘎大山是最高海拔,海拔1333米的碓窝河是最低海拔,平均海拔1700米。很多土地不成片,较为贫瘠,耕种成本高,投入多产出少,生产成本较高,昆寨乡是全市18个级贫乡之一。

2020年昆寨乡脱贫攻坚工作在省市县各级各部门倾力帮扶下,取得了决定性成绩,全乡1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整乡实现脱贫摘帽,2255户11432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省级第三方评估验收过程中,以“零问题”赢得大考,12月份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验收,撕掉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扣“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奋力攻坚克难,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革命、村庄人居环境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教育、医疗、住房和安全饮水全部保障到位,群众满意度达99.87%,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建成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完成建新河流域新民村角开大桥、长春村汪家寨大桥建设,巴雍至昆寨二级公路、维新至昆寨s211省道路面提质改造工程全面完工通车,纳赫高速公路昆寨段已全面开工建设,建成通村通组公路104条128.699公里,实现村村寨寨通硬化路。完成全乡16个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新建及改造农村电网10余千米,完成国家新一轮农网和通讯网络改造升级,实现村村通动力电,4g网络全覆盖。二是培育了一大批特色产业。全乡累计种植玛瑙红樱桃、蚕桑、脆红李、皂角、药用银杏等经济林共计30450亩,森林覆盖率提升到77.91%,名列全县第一。建成全省最大茶叶育苗基地800亩,建成规模化肉牛养殖场4个,规模化养殖安格斯肉牛1049头,建成5万羽以上蛋鸡养殖场2个,2000头生猪养殖场2个。三是补齐了一大批脱贫短板。完成昆寨中学、昆寨中心小学、治沟小学“薄改”工程建设,完成长春小学、大德希望小学、夹岩梦想小学、岩上小学、长春幼儿院、高峰幼儿园及村级校点提质改造。完成16个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落实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100%,全面落实三重医疗保障,实现应报尽报、应助尽助,切实让群众有“医”靠。集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人畜混居整治等共计3173户,实施院坝和连户路硬化1341户,全面解决住房安全问题和改善人居环境。

在昆寨乡奋战脱贫攻坚征程中,全体干部舍我忘家,抛洒汗水,经过决战洗礼,干部作风得到锤炼,能力得到提升,实干业绩得到组织认可,2019年昆寨乡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6名干部得到省市表彰,先后有4名同志走上副县级领导岗位,8名股级干部得到提拔为副科级。全乡干部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成果,涌现出了不少决战故事和典型做法:扶贫特岗黄满“祖孙三代人”驻村,一家人全力支持她奋战脱贫攻坚;市委办派驻永新村驻村干部高学恒三次推迟婚期,只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更有善于开群众会凝聚民心的新民村党支部书记向杰;作茧自缚是为羽化成蝶的种桑致富带头人谢晓露;想群众之所想、思群众之所思,差点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扶贫特岗张桢等不一而足。他们用实际行动凝聚人心、托举民心,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发展脱贫致富。金珠村、夹岩村建设法治广场助力脱贫攻坚,大寨村传承苗族文化发展苗族刺绣服饰建设扶贫车间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等典型做法为脱贫攻坚添砖加瓦、纯化成色。

一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响应机制。成立乡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领导小组,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实行动态清零。建立农户主动申请、部门信息比对、基层干部定期跟踪回访相结合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和核查机制,实施帮扶对象动态管理。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精准分析返贫致贫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确保不出现返贫。

二是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摘帽不摘责任,防止松劲懈怠;摘帽不摘政策,防止急刹车;摘帽不摘帮扶,防止一撤了之;摘帽不摘监管,防止贫困反弹。坚持帮扶干部每个季度开展一次走访排查,对边缘易致贫户和脱贫监测户建立定期走访制度,建立完善档案,逐户研判制定帮扶措施,消除致贫风险。

三是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紧盯就业保障,定期对脱贫户就业情况进行动态抽查,用好就业扶持政策,确保收入稳定。紧盯教育保障,继续落实双线包保、送学上门等政策,确保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紧盯基本医疗保障,重点对因病、突发事故产生大额医疗支出的家庭实施动态管理,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有效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紧盯住房安全保障,重点对因灾农户房屋进行动态检测,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基本住房安全。紧盯饮水安全保障,加强已建农村供水工程和净化设施后续管护,做好枯水季节应急供水,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四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抓实就业扶持,继续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劳务输出政策,动员安置点劳动力外出务工;依托小花苗服饰扶贫车间,扶持手工假发加工坊,增加不能外出劳动力收入。抓实思想文化建设,继续完善“新市民·追梦桥”品牌创建工程,落实‘搭五桥、建五家’“四点半课堂”等工作举措,让搬迁社区更有人情、更有温度、更有热度。完善后续扶持政策体系,持续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区全力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少,主要表现为:。

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我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加,但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钱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辐射带动力不大,农业产业化进程仍需进一步加快。

二是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突出。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有资金不足,区级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的资金有限,农业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担保难、时间短、额度小,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难以扩大经营规模。

三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薄弱。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培育和培训力度不够,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思维意识不强,发展的大局观念不强,发展的长远眼光不足,不适应新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续乏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参与市场竞争力不强。部分村民的自治意识、自我管理的能。

四是乡风文明建设有待加强。力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意识。部分农村存在娱乐活动单一、文化阵地建设滞后、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与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雪求还有不小差距。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综合考虑各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等情况,将全乡所有村分为三类:新民等5个村为引领示范村、高峰等7个村为重点推进村、岩上等5个村为夯实基础村,按时序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一是探索乡村振兴“支部联建”,形成基层党建合力。通过“强联强、强联弱、大联小、近联远”方式,进行乡内支部联建、帮扶协作单位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东西部帮扶企业支部与结对帮扶村支部联建,打通地域、行政、行业限制,利用各支部优势,解决基层党组织能力参差不齐、地区发展差异较大的问题。

二是实施乡村振兴“产业联合”,助推农业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按照“产业同质联营”方式,探索推行产业联合。根据分布在7个村的5000亩蚕桑、分布在3个村的800亩茶苗基地、分布在8个村的5500亩玛瑙红樱桃、分布在2个村的152个大棚和分布在7个村的7个养殖场,在“支部联建”的基础上,各支部合作社资源联享,乡合作联社与引进龙头企业联合管理、销售,逐步形成优势产业联合发展。同时继续推动好食用菌、天麻等林下产业,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助推群众生活富裕。

三是抓实乡村振兴“10户联管”,营造良好振兴环境。利用疫情防控“10户联动机制”,将农户进行区域划分管理,每10户组成一个“联管体”,选好“联管长”,实行“10户联管”,“联管长”负责所管户的政策宣传、卫生发动、“党建+积分”、合作医疗收取,群众会动员等,大大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治理效率。同时继续用好“10+n”人员,大力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村规民约,扎实推进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四是谋划乡村振兴可行项目,打造生态文旅示范。依托建新河河堤风光、经果林、梯田等资源,谋划实施生态河堤、庭院提质、乡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打造以新民村为中心辐射长春、千秋两个村的沿河生态文旅乡村振兴示范点。依托金珠水库在建工程,结合昆寨乡丰厚的彝族文化底蕴,将新搬迁移民点谋划建设成为一个彝族风情乡村振兴示范点。

五是以生活富裕为根本,提高乡村民生保障水平。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到贵州视察指示精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委二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书记这次调研慰问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积极发展乡村产业,全力抓实“四个留下”,完善防贫返贫监测体系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力以赴备战乡村振兴,切实筹备好基层换届选举确保农村工作有效接续不断档,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过硬的作风,全力以赴推动昆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绝不辜负您的关心厚爱、绝不辜负市县部门倾情帮扶、绝不辜负昆寨人民期盼重托!

**县地处渭北旱塬沟壑区,位于陕西中部、咸阳北部,总面积1811平方公里,辖9镇1办、179个行政村、30万人。2014年,全县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村112个、贫困人口13532户49054人。2019年5月7日,省政府公告**正式脱贫摘帽。2015—2017年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评a级县,2016年被评为全省扶贫绩效考核优秀县区,2017年在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名列第一方阵,2018年进入中国扶贫效率“百高贫困县”前10名,2019年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综合评价为好等次,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为优秀,2020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位居咸阳市第一。**分别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一、工作开展情况。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工作总结集锦

按照《关于报送报送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典型做法和亮点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现将我局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典型做法和亮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绿色发展,脱贫奔康,科技创新助推发展,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

(一)按照《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关于举办20xx年科普活动月的通知》要求,于20xx年x月21-22日、28-29日,以“绿色发展,脱贫奔康”为主题,邀请宣传部、农业畜牧和水务局、科学技术协会、电视台、级农业专家在乡村、乡村、镇村、乡村、镇村共同开展了“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和“专家田间行科技培训”活动。活动以贫困村和贫困户为重点,深入开展各类科技宣传和服务活动,广泛动员了各部门科技人员和农牧民群众参加,结合当前实际向广大群众发放了《科普养殖实用技术》、《科普》、《苹果栽培技术》、《甜樱桃栽培技术》、《中药材栽培技术》、《肉兔的养殖技术》等实用技术手册。

(二)科技知识产权局和科技知识产权局组织邀请了农业畜牧局高级农艺师杨勇、县科技知识产权局高级农艺师等专家深入镇村举办了“专家田间行科技培训服务”活动。围绕村的特色农业,重点开展了果树修剪管护、肥料应用,以及中药材种植等实用技术培训。专家们到田间地头现场操作,详细讲解。培训期间现场解答农牧民群众咨询问题10余条,培训农牧民60余人次,并免费向农牧民发放了《青红脆李栽培技术》、《苹果栽培技术》、《大白菜栽培技术》等科普书籍300余册。

(三)按照《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关于举办20xx年科技活动周的通知》要求,科知局高度重视、积极参与,明确分管领导,落实专人负责,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与宣传部、农业畜牧和水务局、科学技术协会、疾控中心、相关乡镇的沟通协调,确定了活动方案,紧紧围绕“科技强国、创新圆梦”这一主题,于20xx年x月27日邀请县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到杂谷脑镇一社区开展健康知识讲座,针对社区老人居多,老年疾病困扰等群众关心的医药知识、身体保健等内容组织开展科技服务进基层(社区)的主题活动,活动共50余人参加,共发放科普宣传资料200余份。

二、助推全县道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深入基地送科技政策,指导中药材种植。

(一)科知局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发展,深入到乡村重楼种植示范基地,向种植户了解重楼基地的基本情况、市场行情、销路、技术服务等生产情况,积极宣传中草药种植、科技项目申报、科技合作、技术人才服务等方面的法规政策,鼓励他扩大种植规模,带动当地村民发家致富。

(二)为有效利用退耕地和撂荒地等可利用土地资源,积极探索中药材人工种植技术,我局高度重视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深入到镇村华重楼种植试验示范基地了解情况。通过种植户了解重楼基地的基本情况,市场行情、销路、技术服务等生产情况。目前种植基地的规模达50余亩,主要品种有华重楼、滇重楼、卷瓣重楼、白芨、茯苓等,总投资达80余万元。通过林下种植中药材,将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是贫困村民致富增收的又一途径,加强中药材人工种植技术的试验示范,会有效的带动我县高半山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我县道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三)邀请对口帮扶的“三区”科技人才—西南名族大学中药学副教授深入到上孟乡村、村,指导种植羌活中药材的工作。据悉,村和村土地资源丰富,但一直没有确定种植药材的品种和缺乏种植技术。张教授根据当地的气候、海拔等条件,建议种植中药材羌活。张教授就羌活的引种、选种、种植技术和其他种植户的失败与成功经验等方面与当地需求种植羌活的农户进行交谈和沟通,并表示如果有意愿种植羌活的农户他将在种植技术上无偿给予指导,并将全力帮助提供购买天麻种子的途径。在场的老百姓信心十足,纷纷表示,在县科知局的大力扶持下,专业的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有信心和决心发展好道地中药材羌活产业。

三、持续跟踪扶贫,进村入户走访送扶贫政策。做好双联村帮扶工作。

(一)x月份,我局全体人员深入到联系村镇村,走访慰问帮扶困难户5户,了解他们家庭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存在的生产生活困难,结合他们的实际,帮助他们制订和完善帮扶措施,鼓励他们发愤自强,不等不靠,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二)x月份,我局深入“精准扶贫”帮扶联系村村。邀请了农业局的技术人员,重点对5户贫困户果树种植进行了指导,包括果树流胶病,根腐病的防治和夏季枝条修剪技术进行了现场指导,努力帮助贫困户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增加收入。

(三)x月份,县科知局局党组书记带领局工作组一行深入“精准扶贫”帮扶联系村镇村,到贫困户家中进行走访慰问,详细掌握每户家庭的全面资料。工作组通过与村干部交流、沟通,进一步掌握帮扶群众的基本情况,了解联村帮户工作进度及困难群众、贫困户主要困难,收集帮扶措施的意见和建议。深入帮扶对象及非贫困户群众家中,详细询问群众的身体情况和生活状况,了解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并再次向他们宣讲基本医疗、义务教育、住房安全等精准扶贫相关政策。

四、依托科技示范,带头脱贫致富。完成省、县科技扶贫示范村、户的挂牌工作。

目前完成已确定的2个省级科技扶贫示范贫困村、10户省级科技扶贫示范户,4个县级科技扶贫示范贫困村和20户县级科技扶贫示范户的进一步核实和统一挂牌工作,并于x月13日完成挂牌工作。让科技示范村进一步提高科技服务精准扶贫的示范带动作用,以户带户,增强辐射带动性,让贫困户依靠科技脱贫致富。

(一)按照省科技厅《关于做好科技扶贫在线的通知》(【20xx】4号)要求,由县政府行文请示了省科技厅并开通了我县平台。为建好我县的工作平台,解决农牧民在生产生活中的技术需求和难题,我局及时向县政府分领导做了汇报,并分别以理科知【20xx】23号文件和理科知【20xx】50号文件向县政府和县机构编制委员会请示成立了“科技扶贫在线”运管中心,落实了办公场地和专职工作人员,完成了县级平台51名专家和36个贫困村106名科技信息员的基本信息核实和系统录入工作。并完成工作制度上墙、专家和信息员培训会的准备工作和待贫困户信息进一步核实后录入系统等工作。

(二)x月4日,与人民政府组织举办了“科技扶贫在线”运管中心专家、信息员培训会。会议邀请了科技交流普及中心主任徐建祥,生产力促进中心副主任做辅导培训,一是介绍了科技扶贫在线平台建设背景,基本情况、功能和相关补助政策,以及工作要求。二是就专家员、信息员平台工作流程、app系统操作说明及注意事项,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讲解和具体的现场操作演示,并针对具体细节问题进行了现场交流解答。我县平台运管人员、各乡镇分管领导、县农牧、林技术专家、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领导、驻村农技员等共计141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年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情况汇报

报告,中文字[释义]动态综合材料向上级报告,也指综合材料向群众报告。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公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按照全市脱贫攻坚行动统一部署,_树村抢抓机遇、迅速行动、群策群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现将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点军区_乡_树村距城区35公里,由原和平、_树、彭家坡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版图面积15.66平方公里。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470户,1498人,耕地面积1980亩,人均耕地1.32亩,山林面积20542.5亩。基础设施落后。村内公路里程58.5公里,其中硬化公路里程14.5公里,余下44公里全为土石公路。农民居住条件差。全村现有砖混楼房户168户,土坯房户302户。村民饮水困难。属半高山区,原村民吃水全靠修建天河水窖收集雨水饮用。20_年白云山建饮水工程项目,五村联动,20_年村内管网部分安装完成,但未常年供水,遇大范围干旱高温天气,造成村民、牲畜饮水困难。产业基础薄弱。彭家坡、_树片区以柑桔、茶叶为主,但近些年由于病虫危害和效益下滑,部分农户自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景观苗木;和平片区现仍然以粮油种植为主,部分农户进行少量的山羊、生猪养殖。20_年全村村民人均纯收入6845余元,远远低于全市9121元的平均水平。

1、公路建设进展顺利。20_年度计划硬化公路6.5公里。目前村委会到一组仓库2.2公里、花乌路3.3公里按标准完成硬化任务(硬化标准3.5米);由于公墓的建设,余下花乌路1公里由于路基标准的提高,现正在进行新的方案设计。新修土石公路1.5公里,正在进行招投标工程。

2、集中建房、危房改造稳步推进。本村19个户无能力建房的农户按照集中统建的方式,采取农户申请、集体承建、政府兜底的办法,予以建设,项目预计投资105万。目前主体工程基本完成,11月下旬全面竣工。危房改造已按标准、按要求改造到位92户(20_年度改造指标65户)。

3、集中供水有序铺开。供水设计方案已由区农林水局出面聘请长阳清江设计院完成了规划设计任务(一处从落步淌龙洞引水,一处从三涧溪河提水),土建工程9月25日开标,10月22日正式开工建设。预计阴历年前完成。

4、电力保障基本到位。目前以增容变压器1台(由100千伏增至200千伏),增设台区(青龙峡)1个点,还需增容变压器8台、增设台区2处。目前部分设备已经到位,预计20_年全部完成。

5、产业发展初见成效。一是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成立了柑桔、茶叶、花卉苗木和蔬菜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市工商局牵头组织部分成员到五峰、夷陵区进行了学习考察,促进了产业发展。同时帮扶资金5万元用于合作社成员产业提档升级。二是企业帮扶力度较大,“三宁”化工帮扶10个困难户:(1)送资金(每户600);(2)帮扶3名大学生圆了大学梦(每人3000元);(3)为10个困难户送柑桔、茶叶专用肥6.2吨;(4)对新建房屋的贫困户每户帮扶20000.00元;(5)对新发展经济作物的贫困户每亩帮扶苗木资金1000.00元。三是为提高现有茶园、桔园农产品附加值,积极响应号召,新建精品果园500亩,高效茶园300亩,为柑农、茶农增加收入约20万元。四是采取股份制的方式,引进“大华园林”“轩辕公墓”等单位组建“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新建精品花卉苗木120亩。

一是公路问题。花乌路4.3公里由于原来路基宽平均不到3米,需增宽到4米路基,加上堡坎、涵洞等工程项目,另外还有1公里提高了建设标准,资金缺口大,村级无法解决。

二是房屋问题。由于20_年度危房改造的指标我村只有65户(不含19户无力建房)指标,而我村今年安排危房改造150户,指标缺口大。19户无力建房在原计划基础上提高了建设标准,场地平整难度大,尚须上级酌情解决。

三是饮水问题。按照规划用于安全饮水资金共需144.16万元,目前土建工程招标完成,现已开工建设。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正在筹划政府采购。

四是电的问题。还需增设台区2处、增容变压器8台,需请相关部门出面协调。特别是在三涧溪河马红营段增设一个提水台区,迫在眉睫。

五是产业发展的问题。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薄弱,比如灌溉用水、田间生产便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产业发展。

六是项目资金问题。目前资金到位少,现到位资金只有“一事一议”50万元。

1、继续深入扎实的抓好产业发展,完成200亩的红乳蜜柚发展任务。

2、按新标准、新要求完成花乌路1公里的硬化任务。

3、加大协调力度,按时保质完成安全饮水建设项目,确保年底村民吃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

4、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完成集中统建、危房改造任务。

5、积极争取农网改造项目工程,确保农民正常需求。

20__年以来,全县农村贫困人口从17.33万人下降到20__年初的5.46万人,贫困人口减少68.5%,贫困发生率从20.8%下降到6.55%.农民人均纯收入从5380元增加至7772元,年均增长10%以上。

(一)成立组织,精准策动脱贫攻坚。

我县以脱贫攻坚工作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严格落实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x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指挥部下设综合、宣传、督查等9个专项工作组,由县委常委单位带头,从全县选调32名优秀干部充实到脱贫攻坚指挥部,单设地点、集中办公,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脱贫攻坚中的主导作用。

二是积极部署落实。召开了全县脱贫攻坚动员会,先后出台了《x县全力推进四年脱贫攻坚意见》《x县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x县打赢脱贫攻坚战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并严格监督实施,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遵循。

三是完善推进机制。建立脱贫攻坚七人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定期研究推进脱贫攻坚工作。20__年以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四大家联席会等各类会议共研究脱贫攻坚事项30余次,对脱贫攻坚工作实行高位推动和全程指导。

四是层层传导压力。我县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委巡察重要内容,进一步夯实责任。各乡镇(办事处)签订了精准脱贫攻坚军令状,各村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坚持标准,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我们严格按照省市要求,认真开展精准识别工作,确保精准识别"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一是严格程序。按照"农户申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备案"的程序,紧扣省定人均纯收入2855元贫困线和"两不愁、三保障"识贫标准,通过"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公示",对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了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真正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薄,底数清、情况明。目前,全县共建档立卡12701户、5.54万人。

二是认真核查。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五清"核查工作实施方案》,采取乡镇自查、交叉核查和督导抽查的方式,对全县99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情况进行逐户核查,做到"一户一档"底子清、"一人一策""一户多策"措施清、村支部书记心里清、帮扶责任清和脱贫轨迹清。省脱贫攻坚第三督导组在督导脱贫攻坚工作时,对我县"五清"核查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是落实"回头看,再核实".按照省扶贫办统一部署,对全县农业村和农业社区,重点是对非贫困村、五保户、低保户和残疾人口进行拉网式排查,对符合贫困户条件未识别进系统的,及时识别、建档、录入;对部分确实不符合贫困标准的家庭,严格按照退出标准和程序,逐户逐人销号,坚决做到"应进则进、应出则出",进一步澄清了贫困人口底数。现在正在进行的是第三阶段,从6月21日到现在,对各乡镇(办事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档案进行集中核查,针对存在问题,现场进行整改,不能现场整改的,下达整改通知书,5天内整改到位。截止目前,x县已核查20个乡镇,我们下达整改通知书89份,要求乡镇逐条进行整改。通过集中核查和整改情况来看,x县贫困人口严格遵循了识别原则、方法和程序,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增加,信息档案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三)凝聚合力,精准组织帮扶力量。

在精准识贫的同时,我们统筹兼顾,多措并举,认真落实各项帮扶措施,确保到户到人。

一是组建队伍。认真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省市县共选派130名第一书记对126个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进行结对帮扶。深入开展"万名干部帮万家"、驻村帮扶、"百企帮百村"和乡贤结对帮扶等"四结对"活动,每位县处级干部联系帮扶1个乡镇5户贫困户,每名干部与至少一个贫困户结对帮扶,组建99个驻村帮扶工作队与99个贫困村结对帮扶,105家企业与99个贫困村结对帮扶,每名乡贤与一个或若干贫困户结对互助帮扶。积极推动项目协同、产业协同、合作协同和培训协同等"四协同"工作,明确18项重点任务、16个责任单位和牵头领导,制订涉农资金整合、宣传等18个扶贫专项方案,凝聚脱贫攻坚工作合力。

二是夯实责任。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出台了《x县扶贫开发考核评价办法》,坚持结果导向,督促各级脱贫攻坚责任主体更好履职尽责。进一步夯实派驻责任,严格落实"干部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帮扶工作机制,对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工作开展不力的,除追究当事人责任外,还要追究派驻单位责任。

三是创新举措。金融扶贫方面,县财政注资2000万元设立助保金,优先在贫困村开展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保金贷款,已向贫困村发放贷款1.3亿元。电商扶贫方面,与京东集团签署了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引导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基地与电商企业合作。如:x县八里莲花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和当地蔬菜种植户合作,形成了微信卖菜销售模式,解决贫困群众100余人就业,且带动当地扩大蔬菜种植面积1000余亩。产业扶贫方面,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计划,全县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30家,种粮大户1986户,优质农产品基地11处,有效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四)综合施策,精准帮扶到村到户。

一是逐人逐户制定帮扶措施。"精准扶贫、不落一村、不落一户、不落一人"为总要求,结合贫困村实际,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制定了"一户一策、一户多策"的帮扶措施,为99个贫困村21820户贫困户量身定制扶贫"套餐",确保扶贫攻坚"精准到村、精准到户",力争率先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二是积极谋划,精准施策。准确把握易地脱贫搬迁有关政策,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方针,因地制宜探索搬迁安置方式。县扶贫办、发改委、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民政局、县政府研究室等相关职能部门,围绕脱贫攻坚大局,结合部门实际,全局着眼、全盘谋划,统筹脱贫资源,聚合脱贫资金,按照"5个办法"和"5个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实际拟定我县实施方案。县政府召开脱贫攻坚专题常务会,成立了x县易地搬迁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x县易地搬迁脱贫实施方案》。为了扎实推进产业扶贫脱贫工作,县政府明确由县发改委牵头制定《x县产业发展脱贫实施方案》,同时由相关部门制定配套专项方案,其中县旅游服务中心制定《x县旅游扶贫专项方案》、县商务局制定《x县电商扶贫专项方案》、产业集聚区制定《x县特色产业扶贫专项方案》、县金融办制定《x县金融助推扶贫方案》。为了扎实推进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由县民政局牵头制定了《x县贫困人口政策兜底实施方案》;为了推进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工作,由县人社局牵头制定了《x县转移就业脱贫实施方案》《x县基本养老保障脱贫实施方案》;这些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在全县形成齐心合力抓脱贫攻坚的体制机制。

三是整合涉农资金,精准实施扶贫项目。为了整合涉农资金,x县发改委结合x县实际制定出台了《x县涉农资金整合实施意见》,县财政整合县级部门预算和政府性债务资金6702万元,集中用全县贫困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现在资金计划已下达,预计年底前可以建成并投入使用。20__年,第一批专项扶贫资金已拨付2175万元。目前,整村推进项目已开始招投标,科技扶贫、雨露计划、产业化贴息和到户增收项目正在按要求申报中。

(五)加大宣传,精准营造浓厚氛围。

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印发了《x县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方案》,紧盯脱贫攻坚特色亮点工作,编辑刊发《县脱贫攻坚信息》32期。县广播电视台开设《脱贫攻坚在行动》专栏,插播电子流动字幕;各乡镇(办事处)在首集镇、主干道、乡村结合部等位置制作悬挂脱贫攻坚工作宣传标语、宣传栏、标语牌,及时、全面、准确解读脱贫攻坚政策,倡树脱贫攻坚先进经验和典型人物,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良好的_氛围。

(六)强化督导,精准推动工作落实。

一是建立了脱贫攻坚工作督导制度。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委巡查组巡查工作范围,抽调县纪委、督察局和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人员组成专项督导督查工作组。

二是严督实导。采取随机抽查、听取汇报、查看帮扶记录、进村入户、询问农户等督导方式,对各类帮扶力量,尤其是驻村帮扶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在岗在位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常态化督查。在督查中建立并完成督查台账,梳理并建立突出问题6个,责令16个单位限期整改,并积极落实问题销号制度,实现了对问题台账和整改单位动态跟踪管理,确保督查发现的突出问题都能限期得到整改落实。

三是严厉问责。综合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拟订《x县脱贫攻坚督查和问责办法》(试行),确保督查工作质量。重点督查脱贫目标任务落实及完成情况,对落实不力的乡镇、办事处和县直责任单位严厉批评,目前已发督查专项通报4期,点名道姓通报驻村第一书记33人。

一是贫困人口多,自我脱贫乏力。截至20__年底,x县仍有5.46万贫困人口,占信阳市贫困人口的14.67%.同时,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比重大,加上文化程度、年龄等多种因素影响,贫困群众自我脱贫能力弱,"保"和"救"的压力大。

二是农业产业化进程慢,转移就业有限。x县是传统农业大县,特色农业、优质农业、高效农业刚刚起步,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低,全县农业省级龙头企业仅4家,转移就业带动力不足。同时,我县产业集聚区还处于成长阶段,入驻企业量多个小,提供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的空间有限。

三是基础设施差,支撑作用较弱。因历史欠账较多,我县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低,运输场站建设相对滞后。如:全县还有162个村未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城区还没有实现24小时供水。

四是财政收入少,保障压力较大。x县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全县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均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20__年全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只有4.2亿元,而财政支出32.7亿元,其中28.5亿元来源于转移支付。

1.突出精准管理。一方面,强化贫困人口信息维护,持续完善新增识别录入贫困人口信息。另一方面,做好贫困人口进出动态管理,对最新致贫、返贫的贫困人口及时识别录入系统,应进则进;对通过帮扶已经脱贫的贫困人口,及时组织考核审定,应出则出。

2.落实"五条途径"."转"字方面,聚力打造"中国生态主食厨房",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增加就业岗位。"扶"字方面,整合全县涉农资金和涉农项目,重点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改善。"搬"字方面,积极、稳妥、有序开展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20__年,计划投入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1.2亿元,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72户、1976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保"字方面,积极探索推进低保线和贫困线"两线合一",在今年年底前,优先落实对"鳏寡孤独痴残"六类特殊困难群众的政策兜底。"救"字方面,对因病、因灾致贫的,通过新农合、医疗保险、大病救助、民政救灾、慈善救助、社会救助等方式,帮助群众渡过难关。

3.积极谋划项目。坚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进省道s337线夏庄至陡河沿淮河大桥拓宽改建、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城区新增小学建设等"双十"工程。强化涉农资金整合,统筹安排涉农项目向贫困村倾斜。全面实施财政扶贫资金整村推进等项目,完成农村土地整治22.8万亩,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20__年以来,全县农村贫困人口从17.33万人下降到20__年初的5.46万人,贫困人口减少68.5%,贫困发生率从20.8%下降到6.55%.农民人均纯收入从5380元增加至7772元,年均增长10%以上。

(一)成立组织,精准策动脱贫攻坚。

我县以脱贫攻坚工作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严格落实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息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指挥部下设综合、宣传、督查等9个专项工作组,由县委常委单位带头,从全县选调32名优秀干部充实到脱贫攻坚指挥部,单设地点、集中办公,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脱贫攻坚中的主导作用。

二是积极部署落实。召开了全县脱贫攻坚动员会,先后出台了《息县全力推进四年脱贫攻坚意见》《息县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息县打赢脱贫攻坚战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并严格监督实施,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遵循。

三是完善推进机制。建立脱贫攻坚七人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定期研究推进脱贫攻坚工作。20__年以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四大家联席会等各类会议共研究脱贫攻坚事项30余次,对脱贫攻坚工作实行高位推动和全程指导。

四是层层传导压力。我县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委巡察重要内容,进一步夯实责任。各乡镇(办事处)签订了精准脱贫攻坚军令状,各村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坚持标准,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我们严格按照省市要求,认真开展精准识别工作,确保精准识别"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一是严格程序。按照"农户申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备案"的程序,紧扣省定人均纯收入2855元贫困线和"两不愁、三保障"识贫标准,通过"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公示",对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了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真正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薄,底数清、情况明。目前,全县共建档立卡12701户、5.54万人。

二是认真核查。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五清"核查工作实施方案》,采取乡镇自查、交叉核查和督导抽查的方式,对全县99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情况进行逐户核查,做到"一户一档"底子清、"一人一策""一户多策"措施清、村支部书记心里清、帮扶责任清和脱贫轨迹清。省脱贫攻坚第三督导组在督导脱贫攻坚工作时,对我县"五清"核查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是落实"回头看,再核实".按照省扶贫办统一部署,对全县农业村和农业社区,重点是对非贫困村、五保户、低保户和残疾人口进行拉网式排查,对符合贫困户条件未识别进系统的,及时识别、建档、录入;对部分确实不符合贫困标准的家庭,严格按照退出标准和程序,逐户逐人销号,坚决做到"应进则进、应出则出",进一步澄清了贫困人口底数。现在正在进行的是第三阶段,从6月21日到现在,对各乡镇(办事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档案进行集中核查,针对存在问题,现场进行整改,不能现场整改的,下达整改通知书,5天内整改到位。截止目前,息县已核查20个乡镇,我们下达整改通知书89份,要求乡镇逐条进行整改。通过集中核查和整改情况来看,息县贫困人口严格遵循了识别原则、方法和程序,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增加,信息档案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三)凝聚合力,精准组织帮扶力量。

在精准识贫的同时,我们统筹兼顾,多措并举,认真落实各项帮扶措施,确保到户到人。

一是组建队伍。认真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省市县共选派130名第一书记对126个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进行结对帮扶。深入开展"万名干部帮万家"、驻村帮扶、"百企帮百村"和乡贤结对帮扶等"四结对"活动,每位县处级干部联系帮扶1个乡镇5户贫困户,每名干部与至少一个贫困户结对帮扶,组建99个驻村帮扶工作队与99个贫困村结对帮扶,105家企业与99个贫困村结对帮扶,每名乡贤与一个或若干贫困户结对互助帮扶。积极推动项目协同、产业协同、合作协同和培训协同等"四协同"工作,明确18项重点任务、16个责任单位和牵头领导,制订涉农资金整合、宣传等18个扶贫专项方案,凝聚脱贫攻坚工作合力。

二是夯实责任。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出台了《息县扶贫开发考核评价办法》,坚持结果导向,督促各级脱贫攻坚责任主体更好履职尽责。进一步夯实派驻责任,严格落实"干部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帮扶工作机制,对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工作开展不力的,除追究当事人责任外,还要追究派驻单位责任。

三是创新举措。金融扶贫方面,县财政注资2000万元设立助保金,优先在贫困村开展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保金贷款,已向贫困村发放贷款1.3亿元。电商扶贫方面,与京东集团签署了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引导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基地与电商企业合作。如:息县八里莲花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和当地蔬菜种植户合作,形成了微信卖菜销售模式,解决贫困群众100余人就业,且带动当地扩大蔬菜种植面积1000余亩。产业扶贫方面,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计划,全县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30家,种粮大户1986户,优质农产品基地11处,有效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四)综合施策,精准帮扶到村到户。

一是逐人逐户制定帮扶措施。"精准扶贫、不落一村、不落一户、不落一人"为总要求,结合贫困村实际,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制定了"一户一策、一户多策"的帮扶措施,为99个贫困村21820户贫困户量身定制扶贫"套餐",确保扶贫攻坚"精准到村、精准到户",力争率先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二是积极谋划,精准施策。准确把握易地脱贫搬迁有关政策,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方针,因地制宜探索搬迁安置方式。县扶贫办、发改委、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民政局、县政府研究室等相关职能部门,围绕脱贫攻坚大局,结合部门实际,全局着眼、全盘谋划,统筹脱贫资源,聚合脱贫资金,按照"5个办法"和"5个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实际拟定我县实施方案。县政府召开脱贫攻坚专题常务会,成立了息县易地搬迁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息县易地搬迁脱贫实施方案》。为了扎实推进产业扶贫脱贫工作,县政府明确由县发改委牵头制定《息县产业发展脱贫实施方案》,同时由相关部门制定配套专项方案,其中县旅游服务中心制定《息县旅游扶贫专项方案》、县商务局制定《息县电商扶贫专项方案》、产业集聚区制定《息县特色产业扶贫专项方案》、县金融办制定《息县金融助推扶贫方案》。为了扎实推进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由县民政局牵头制定了《息县贫困人口政策兜底实施方案》;为了推进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工作,由县人社局牵头制定了《息县转移就业脱贫实施方案》《息县基本养老保障脱贫实施方案》;这些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在全县形成齐心合力抓脱贫攻坚的体制机制。

三是整合涉农资金,精准实施扶贫项目。为了整合涉农资金,息县发改委结合息县实际制定出台了《息县涉农资金整合实施意见》,县财政整合县级部门预算和政府性债务资金6702万元,集中用全县贫困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现在资金计划已下达,预计年底前可以建成并投入使用。20__年,第一批专项扶贫资金已拨付2175万元。目前,整村推进项目已开始招投标,科技扶贫、雨露计划、产业化贴息和到户增收项目正在按要求申报中。

(五)加大宣传,精准营造浓厚氛围。

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印发了《息县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方案》,紧盯脱贫攻坚特色亮点工作,编辑刊发《县脱贫攻坚信息》32期。县广播电视台开设《脱贫攻坚在行动》专栏,插播电子流动字幕;各乡镇(办事处)在首集镇、主干道、乡村结合部等位置制作悬挂脱贫攻坚工作宣传标语、宣传栏、标语牌,及时、全面、准确解读脱贫攻坚政策,倡树脱贫攻坚先进经验和典型人物,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良好的_氛围。

(六)强化督导,精准推动工作落实。

一是建立了脱贫攻坚工作督导制度。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委巡查组巡查工作范围,抽调县纪委、督察局和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人员组成专项督导督查工作组。

二是严督实导。采取随机抽查、听取汇报、查看帮扶记录、进村入户、询问农户等督导方式,对各类帮扶力量,尤其是驻村帮扶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在岗在位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常态化督查。在督查中建立并完成督查台账,梳理并建立突出问题6个,责令16个单位限期整改,并积极落实问题销号制度,实现了对问题台账和整改单位动态跟踪管理,确保督查发现的突出问题都能限期得到整改落实。

三是严厉问责。综合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拟订《息县脱贫攻坚督查和问责办法》(试行),确保督查工作质量。重点督查脱贫目标任务落实及完成情况,对落实不力的乡镇、办事处和县直责任单位严厉批评,目前已发督查专项通报4期,点名道姓通报驻村第一书记33人。

一是贫困人口多,自我脱贫乏力。截至20__年底,息县仍有5.46万贫困人口,占信阳市贫困人口的14.67%.同时,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比重大,加上文化程度、年龄等多种因素影响,贫困群众自我脱贫能力弱,"保"和"救"的压力大。

二是农业产业化进程慢,转移就业有限。息县是传统农业大县,特色农业、优质农业、高效农业刚刚起步,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低,全县农业省级龙头企业仅4家,转移就业带动力不足。同时,我县产业集聚区还处于成长阶段,入驻企业量多个小,提供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的空间有限。

三是基础设施差,支撑作用较弱。因历史欠账较多,我县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低,运输场站建设相对滞后。如:全县还有162个村未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城区还没有实现24小时供水。

四是财政收入少,保障压力较大。息县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全县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均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20__年全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只有4.2亿元,而财政支出32.7亿元,其中28.5亿元来源于转移支付。

1.突出精准管理。一方面,强化贫困人口信息维护,持续完善新增识别录入贫困人口信息。另一方面,做好贫困人口进出动态管理,对最新致贫、返贫的贫困人口及时识别录入系统,应进则进;对通过帮扶已经脱贫的贫困人口,及时组织考核审定,应出则出。

2.落实"五条途径"."转"字方面,聚力打造"中国生态主食厨房",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增加就业岗位。"扶"字方面,整合全县涉农资金和涉农项目,重点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改善。"搬"字方面,积极、稳妥、有序开展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20__年,计划投入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1.2亿元,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72户、1976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保"字方面,积极探索推进低保线和贫困线"两线合一",在今年年底前,优先落实对"鳏寡孤独痴残"六类特殊困难群众的政策兜底。"救"字方面,对因病、因灾致贫的,通过新农合、医疗保险、大病救助、民政救灾、慈善救助、社会救助等方式,帮助群众渡过难关。

3.积极谋划项目。坚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进省道s337线夏庄至陡河沿淮河大桥拓宽改建、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城区新增小学建设等"双十"工程。强化涉农资金整合,统筹安排涉农项目向贫困村倾斜。全面实施财政扶贫资金整村推进等项目,完成农村土地整治22.8万亩,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情况汇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务实笃行,高位推进两大战略有效衔接。

今年以来,xx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充分借鉴脱贫攻坚的先进经验,着力做好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干部队伍等衔接,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一是做好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衔接。坚持完善落实脱贫攻坚期各项工作机制,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成立以xx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领导小组,高规格推进工作。定期召开xx市委委员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调度会等,研究部署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市领导联系镇分包村、市直单位结对帮扶脱贫村、企业联村等继续实行。建立纪检专项监督机制,成立强化作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监督检查组,对干部作风进行专项督导。借鉴脱贫攻坚工作经验,在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建立区直部门、区属重点企业联合分包x个美丽乡村精品村工作机制,打造具有xx特色的美丽乡村,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二是做好各项政策体系衔接。建立危房改造长效管理机制,印发《关于建立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长效机制的通知》,将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及新增危房纳入监测范围,确保农户房屋产生新的安全隐患时,及时实施改造。继续实施增孝关爱政策和“慈善爱心超市”帮扶举措。同时继续实施大学生资助政策。每年为建档立卡脱贫户家庭大学生提供xx元的生活补助。三是做好干部队伍衔接。持续强化对驻村工作队的管理,完成xx个脱贫村驻村干部轮换,其中xx名干部进行轮换,xx名干部继续留任。通过工作日志、工作台账、请销假等日常管理制度,确保驻村工作队“五天四夜”在村在岗,有力促进帮扶工作开展。目前已开展现场明察和实地暗访10批次xx人次,电话抽查和微信抽查5批次xx人次。财政列资xx万元统一为驻村工作队员办理了人身综合保险等各项保障措施,确保了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扎根乡村、干事创业。

(二)真抓实干,精准落实集中排查帮扶。

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开展以来,xx把“一户不返贫,无人新致贫”作为底线,认真开展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奠定坚实基础。一是坚持上下联动,精心部署集中排查。先后召开了防返贫监测集中排查工作推进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调度会等一系列会议,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防返贫监测排查工作的通知》《关于在xx集中开展防返贫政策宣传“六个一”活动的通知》,安排部署防返贫监测帮扶相关工作。在集中排查“五必到”的基础上,对受灾户、受灾村、监测对象空白村、农村人口较多村、信访不稳定村等五类对象进行重点排查,实现排查全覆盖、无死角。截至x月x日,识别易返贫致贫户(监测对象)合计x户x人,确保应纳尽纳、不漏一人。二是坚持精准施策,靶向落实帮扶措施。根据监测对象的风险类别、发展需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制定了监测对象“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精准帮扶计划,落实了监测帮扶联系人,因户施策、因人施法,开展了针对性帮扶。目前已采取的帮扶措施有医疗救助、低保兜底、危房改造、保险保障、小额信贷等共性和差异性措施。三是坚持实事求是,规范管理档卡资料。按照化繁为简,实事求是的原则,制定《xx乡村振兴局关于开展档卡资料“回头看”工作的通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档卡资料“回头看”,每个镇确定2个以上档卡资料示范村,全市共确定档卡资料整理示范村x个,同时组织相关村到示范村观摩学习,通过以点带面,进一步提升档卡资料规范化水平,切实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档卡资料、系统数据与农户家庭实际情况对照一致。

(三)众志成城,全力降低灾情影响。

第一书记汛期“5+2”、白加黑时刻驻守在村;

从扶贫基金中列支x万元,各市直单位、社会企业、群团组织、爱心人士也积极捐款捐物、协调物资,用于救助受灾脱贫村、脱贫户,共计捐助物资x万元,极大帮助了灾区恢复重建。在水毁扶贫项目恢复重建方面,xx乡村振兴局与财政金融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水毁扶贫项目灾后重建工作的通知》)和《xx水毁扶贫项目灾后重建实施方案》,明确了水毁项目的目标任务、实施方式、完成时限、资金来源、质量监督、档案管理等,建立了周报告和月通报机制,实时反馈和监督重建进度。截至目前,纳入台账管理的x个水毁项目已完工x个。

(四)多措并举,着力拓展增收渠道。

截至x月x日,xx全日制公益岗安置x人,非全日制公益岗安置x人,二次安置全日制公益岗x人,二次安置非全日制公益岗x人,监测户公益岗安置x人,乡镇自筹资金(利用光伏发电等)开发岗位x人,共计x人。三是消费帮扶方面,通过开展“党员消费扶贫助农”带头助销、乡村旅游推介会专项推销、传统节日集中帮销等活动,进一步拓宽了扶贫产品销售渠道,促进脱贫群众稳定增收,同时大力推进消费扶贫专馆、专区、专柜三专建设。截至x月x日,共帮助销售扶贫产品x亿元,建设消费扶贫专馆x个,建设消费扶贫专区x个,布放消费扶贫专柜x台。四是金融帮扶方面,持续开展扶贫小额信贷和精准扶贫企业贷工作,完善提升金融扶贫四大体系,确保扶贫小额信贷应贷尽贷。印发《进一步做好扶贫小额贷款风险防控的通知》,对小额扶贫贷款主办行定期督导和实地调研,防控信贷风险。截至x月x日,当年新增小额贷款x万元,带动脱贫户(含监测帮扶对象)x户,余额户贷率位居全省第一。继续推进精准扶贫企业贷款政策落地,当年新增精准扶贫企业贷款x万元,累计发放精准扶贫企业贷款x万元,帮扶脱贫户x户,帮扶率位居全省前列。五是扶贫资产后续管理方面,根据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2013年以来的使用各级财政资金、社会扶贫资金、x产业扶贫基金等投入形成的资产纳入扶贫资产管理,进行全面清产核资,摸清家底,分年度、分部门建立资金台账,分类建立扶贫资产管理台账。稳妥推进符合条件的扶贫项目资产确权登记,资产移交,并纳入xx扶贫项目资产管理体系。截至x月x日,已确权登记项目资产共计x亿元,项目总个数x个,其中,经营类资产x亿元,公益类资产x亿元,到户类资产x亿元。

(五)转变作风,全面做好问题整改。

始终把问题整改作为推动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的重要抓手,逐村逐户逐人逐项全面排查问题,本着“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工作力度、帮扶力度,着力补齐工作短板,确保脱贫成果不断巩固。一是全面做好国家、省反馈问题整改。召开了国家、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督导调研反馈问题整改专题会,各单位各部门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国家、省反馈问题与xx督查发现问题,对照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方案,建立工作台账,限时办结销号。二是专项纪检监督促进整改落实落地。召开xx强化工作作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会,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紧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中重要事项、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精准发力、精准监督,以监督问责传导压力,倒逼各单位各部门改进工作作风、严格问题整改,提升工作质效,切实以过硬作风为防止因灾返贫致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坚强保障。三是挂牌督战确保限期整改。制定出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挂牌督战办法》,对各项工作进展缓慢或督查、考核中发现问题的单位进行挂牌督战,实行“一周一分析、一报告、一反馈”,督促限期抓好整改,帮助协调解决困难问题。挂牌督办期间,涉及的单位不能进行干部调整,不能参与评优评先。截至x月x日,暗访反馈的x项共性问题和省级调研监测发现的x项共性问题、x项个性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省督查巡查、驻地调研、暗访发现的各类问题全部动态清零。

二、亮点工作。

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努力做优特色动作和创新动作,涌现出了一些具有xx特色的亮点工作,走出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项目。

今年以来,按照《乡村产业振兴五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项目,实现特色产业优势再造、数字化转型,打造加快乡村产业振兴、落实带贫减贫机制、做大绿色蔬菜品牌的助推器。一是高起点高标准谋划项目。坚持以规划引领未来发展,围绕做优、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持续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活力,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谋划大、特、优项目,今年以来共谋划实施了智慧农业蔬菜产业示范园项目、核桃产业示范园项目、食用菌种植项目等x个特色产业项目,围绕蔬菜、核桃等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小镇。二是强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受汛期降雨影响,项目建设工期压缩,施工任务艰巨。为确保项目按期交工,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市级领导每日组织召开早餐会,实行日报告制,组织多组施工队交叉作业,抢抓工程进度,快速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同时对部分进展缓慢项目进行挂牌督战,日调度,周通报,确保项目和资金支付按时完成。三是着力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项目谋划实施过程中着力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谋划实施的智慧农业蔬菜产业示范园项目建成后由蔬菜产业龙头企业运营管理,保底收益用于增加xx等镇的脱贫村和有脱贫攻坚任务的村集体经济收入。

(二)强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一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集中行动。制定了《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集中行动的通知》,组织各镇(街道)集中时间和力量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集中行动。二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专项督查。组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督查组,不定期开展明查暗访,每月督导检查,每双月组织x个镇和街道进行对调互评并打分排名。三是建立月点评工作机制。每月召开市级工作点评会,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安排,并发放流动红黑旗。自x月份开始,将点评会以视频会形式直接开到各村(居),进一步强化工作推进落实。活动开展以来,共督导检查x个村(居),交办问题台账x余处,村庄及干道沿线形象有了明显提升。

(三)着力加强政策宣传培训。

开展“舞台艺术送基层”、“文艺轻骑兵”等文艺下乡活动,提升xx等现有扶贫剧目,创作编排更多反映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作品,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树立鲜明的价值导向。二是提升干部能力素质。以基层一线干部为主要培训对象,丰富载体、创新形式,围绕脱贫攻坚巩固期“两不愁三保障”、社会保障、公益岗安置及管理、防返贫动态监测等政策进行细致解读,不断提升干部专业化能力,确保基层一线干部熟悉掌握最新政策措施、工作方式方法。截止目前,已累计培训干部近x多人次。

三、问题不足及下步打算。

经过一年来的努力,xx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主要问题和不足:一是脱贫群众增收压力较大。今年xx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x元,基数较大,持续保持较高增速压力较大。二是脱贫村和有脱贫任务的村发展不均衡。随着脱贫攻坚期的持续帮扶,脱贫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村集体经济等方面逐渐和部分有脱贫任务的村拉开差距,部分有脱贫任务的村仍需加大政策倾斜和帮扶力度。

持续增加脱贫群众收入,研究制定普惠性政策,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全面提升脱贫质量,巩固拓展脱贫成果,高质量、高水平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市,向省委、省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年度近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重点工作汇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一、关于向上联系对接工作。

请承担考核任务的县直行业部门按要求做好与省直部门的联系对接工作。对照后评估各项考核指标,准确掌握考核细则,综合研判我县有关政策和工作落实情况,及时补缺补差,做好沟通争取,确保得高分、不失分。与此同时,根据县目标办向上联系对接“一周一报”的工作要求,及时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对接情况报送至县目标办,县目标办将各部门联系对接情况呈送县领导审阅,并定期通报。

二、关于项目建设和资产管理工作。

(一)加快*年项目建设和资金拨付进度。各乡镇、相关县直单位要对今年衔接资金安排的项目进行全面排查,要倒排工期,加快建设和报账进度,确保*月*日前项目全部完工、资金拨付达*%以上,*月底前资金拨付达*%以上。

(二)扎实做好扶贫资产管理工作。一是要做好扶贫资产管理问题整改工作。*月份县里组织对扶贫资产开展了一次大排查,排查发现的问题已经及时反馈给了各乡镇,大家务必要于*月*日前完成问题整改工作,确保扶贫资产不灭失、不闲置。二是要做好扶贫资产收益分配工作,严格按照省《关于全面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的办法》有关要求,各乡镇要指导各村做好扶贫资产收益的分配工作,杜绝出现资金“趴窝”、分配不合理等现象。三是要进一步完善扶贫资产管理台账,严格按照扶贫项目资产范围,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扶贫项目资产进行全面摸底,分级分类建立管理台账,重点是经营性资产和公益性资产。要持续扶贫项目资产的基础信息、收益分配等变动情况,应及时进行信息采集,同时在管理台账和管理系统进行内容更新。

(三)积极做好*年项目论证和前期准备工作。各乡镇、县直相关单位要对*年入库项目进行全面深入论证,重点对用地情况、环保、绩效目标等方面进行论证,确保实施条件成熟。在项目论证完成后,要积极做好项目的设计、造价核算等前期工作,确保资金下达后,项目能立即开工建设。

三、关于其他重点工作。

确保不发生贷款逾期现象。二是要规范贷款用途。坚持户贷户用户还,精准用于发展生产,尤其对于“合作、合伙、合营”贷款模式的用户,严格贷前调查、建牢联结机制、完善贷款资料,坚决杜绝“户贷企用”现象发生。

(二)脱贫人口务工就业工作。一是保持就业规模稳定,积极推送就业岗位信息和就业帮扶政策,确保有务工意愿的脱贫劳动力和监测对象全部上岗就业,确保脱贫劳动力和监测对象就业务工规模不少于去年并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目前全省平均水平为*%左右,我县刚刚达到平均水平)。同时要及时更新国办系统就业信息,确保准确无误。二是加强帮扶车间管理,落实帮扶车间政策,严格帮扶车间管理,特别是进一步挖掘帮扶车间吸纳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务工的潜力,提升脱贫户、监测户就业率(目前全省占比为*%左右,我县为*%)。三是强化公益性岗位管理,各乡镇和开发公益岗位的县直单位要健全“按需设岗、以岗聘任、在岗领补、有序退岗”管理机制,坚持“谁开发,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公益性岗位安置人员选聘和日常管理制度,及时发放工资报酬。

确保本乡镇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年度人均纯收入增幅超过全省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

力争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年人均纯收入稳中有升。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