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教案设计教案大班 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网友来稿(通用5篇)

时间:2023-09-29 01:14:00 作者:XY字客 金字塔教案设计教案大班 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网友来稿(通用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金字塔教案设计教案大班篇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语言文字,体会金字塔工程雄伟、精巧的特点

2、学习作者描写的方法,尝试练笔

3、引导从课文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深入语言文字,体会金字塔的雄伟精巧,感受埃及人民的勤劳智慧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一位新朋友--导游阿里,今天我们要跟随他去游览古老神秘的埃及大地,扑朔迷离的金字塔建筑。(出示课件)

同学们,你们已经初步领略了这神秘的金字塔,那今天就让我们和阿里一起走进埃及的金字塔,探索一下金字塔的奥秘吧!(板书:埃及的金字塔)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生:这些坟墓底座是四方形,愈往上愈小,最后成为尖顶。因为它的轮廓有点像汉字的“金”,所以称它为金字塔。从这儿我知道了埃及金字塔名字的来源,还跟我们的汉字有关呢!

生:我觉得埃及的金字塔非常高。你看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从这些数字里可以看出埃及金字塔非常的高。师:你读得可真仔细,观察相当敏锐!

生:你们知道吗?埃及的金字塔其实就是法老死后的坟墓。

……

师:同学们读书可真认真、仔细!相信你们对埃及的金字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

三、精读指导

(一)地理位置及概貌

看来,--同学是一名地理爱好者,金字塔到底是在哪里呢?他的概貌又是怎么样呢!让我们和阿里一起去看看吧!

1、指名读(要求:其它的同学考虑它的地理位置和概貌,并用--划下关键词)

2、指名回答

3、课件出示概貌:金黄色巨大角锥形建筑巍然屹立傲对碧空(高耸入云)

地理位置:埃及沙漠中

4、体会遣词造句准确,简练

5、观看课件,朗读本段

(二)历史形成过程

1、自读第二自然段找出历史形成过程

2、指名回答

(三)外观和结构特征

金字塔一直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他有什么样的魅力令人们如此着迷?他的结构和外观到底有什么样的特征呢?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用笔划出表示奇特征的句子

2、指名说

3、用简练的的语言概括出金字塔的特点(气势宏伟结构精巧)

4、再读读本段,小组交流从本段中你学到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练习:如:埃及金字塔很高。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我们学校的阶梯教室很大。

我们学校的阶梯教室很大,相当于

(四)建造过程

如此巨大的工程到底是怎样建设成的呢?我请同学们仔细读书,看看有没有同学能告诉我整个建造的过程。

1、自读课文,准备复述

2、根据课件,展示建塔过程

四、提高升华,揭示主题

同学们,浩瀚的沙漠中,寸草不生,人连生存都不容易。但是在埃及却树立起了这一座座气势宏伟,结构精巧的金字塔。站在这巧夺天工的金字塔面前,不知你有什么样的感想!那么就请你表达出来吧!

1、指名说

2、齐读自然段六

1、指名说(2-3个)教师相机指导。

五、总结全文

同学们,埃及金字塔是由能工巧匠们的智慧和血汗筑建起来的,他是这样宏伟壮观,他是这样巧妙精细,最后让我们怀着对埃及人民的敬佩之情重新品味这象征着埃及的金字塔吧!

[《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

金字塔教案设计教案大班篇二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

【设计理念】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依据教材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并掌握说明文的一般写作方法及特点,并在古埃及文化背景的引领下,感受金字塔外形特点及埃及人民的智慧,体会金字塔所蕴含的精神品质及其象征意义,学生就能“言”“意”兼得,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

【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了解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以及建造过程,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2.学习课文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并进行运用训练,体会这些方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金字塔的外形特点及构造,感受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2.作者是怎样把金字塔的特点写具体的。

【教学预设】

一、复习词语,引入文本

师:历尽几千年的风雨沧桑,埃及的金字塔为什么会永远巍然屹立于茫茫的沙漠之上?它凭什么傲对碧空、俯视天下?它又靠什么举世闻名?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再次走近古老而又神秘的金字塔。

二、品析文本第3自然段,感悟“宏伟、精巧”

师:课文中有一句话是过渡句,把上下文巧妙地连接在了一起。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浏览课文,把它找出来。

师:这句话中,有两个词语点出了金字塔的特点。哪两个词语?(板书:宏伟、精巧)

师:我们首先来看一看作者是怎样介绍金字塔宏伟的。清同学们读课文第3自然段,画出有关的句子。

师:课文中的这些数字都是真实、鲜活的,只要我们仔细地读一读,一定会有所感受。(语文教案)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这段话,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数字的旁边。

师:从这些数字当中,同学们读出了什么?

师: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采用列数字的方法写出了金字塔的什么特点?

师:通过刚才对两段话的品读,我们领略了埃及金字塔工程的浩大和宏伟壮观的气势,难怪人们会赞美说——(生齐读)埃及的金字塔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

师:埃及的金字塔是宏伟的,也是精巧的。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它的精巧?(引读:过去了……1过去了……1000年过去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这就是世界上最精巧的建筑了。)

师:金字塔如此精巧,难怪人们会赞美说——(生齐读)埃及的金字塔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

师:同学们,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作者是通过哪座金字塔向我们介绍的呢?假如课文接着再把埃及的'其他70多座金字塔的壮观和精巧介绍一遍,你愿意读下去吗?知道这里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举例子)我们以后写作文时也要这样,当对象较多时,要学会举典型的例子来写。

三、品析文本第4、5自然段,感悟“智慧”

师:课文学到这里,有同学不禁要问,如此宏伟精巧的金字塔在几千年前又是怎样建造的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第4、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劳动画面。

师: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练习用自己的话向老师介绍古埃及人是怎样运巨石、垒巨石的。

师:这么勤劳智慧的古埃及人民,怎能不令人由衷地敬佩呢!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震撼了世界,难怪人们都赞美说—一(生齐读)埃及的金字塔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

四、拓展文本,激发探究兴趣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一人类历史上的奇观。(播放金字塔录像纪录片)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心中有什么话要说呢?提到埃及,人们就会想到——(金字塔);提到金字塔,我们就会想到——(埃及)。让我们记住埃及,记住金字塔,记住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

师:最后让我们一起带着深深的赞美之情读——(生齐读)埃及的金字塔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师:同学们,课文已经学完了,但是我们对金字塔的探索才刚刚开始。(播放补充材料)埃及的金字塔有着太多的难以破解之谜,它在召唤着现在的科学家及未来的我们去研究、去探索。

金字塔教案设计教案大班篇三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自学生字词,理解词意,允许留有疑难

2、指导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对课文内容进行质疑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积极鼓励提出质疑

『教学准备』

专题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

1、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

板书:古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

勤劳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国人民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伟大文明。说到中国,人们必然会想到举世闻名的建筑“万里长城”。说到埃及,人们又必然会想到同样举世闻名的'建筑“金字塔”。

2、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

3、谁能练习我们看过的电影、电视或读过的书籍,说说你了解的埃及

4、简单介绍埃及(浏览专题页“简介埃及”部分)

二、初读课文、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1)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

(3)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划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检查自学效果

(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学生朗读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讨论交流解决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各自然段说了什么?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介绍了有关金字塔的哪些内容?

3、给课文分段

四、激发兴趣、鼓励质疑

1、欣赏埃及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金字塔(专题页“金字塔王国”部分)

学生自由质疑

教师引导整理质疑问题

五、作业

读熟课文

金字塔教案设计教案大班篇四

一、教材分析:

《埃及的金字塔》是苏教版第十册第14课,这是一篇说明文。课文着重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

教学目标:

1、走进文本,细细咀嚼感知金字塔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体会作者是如何将金字塔宏伟、精巧的特点写具体生动的。

2、凭借语言文字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3、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深入语言文字,体会作者是如何将金字塔工程雄伟、精巧的特点写具体生动的。

二、教法与学法:

本文是说明文,学生兴趣不浓。为了让学生喜欢,学好。我借助多媒体,采用了自主探究学习与传统语文课堂的讲读法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新颖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乐于合作,积极探究,深入感悟,学习得到了深化。

1、创设情境,个性阅读。

情感具有情景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验和感悟。例如在教学金字塔的结构精巧的特点时,可以让学生欣赏金字塔的图片,在美妙绝伦的图片面前,学生赞叹之情油然而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再品读文中相关的语句,感悟金字塔结构的精巧,水到渠成,个性阅读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2、巧妙利用,突破难点。

利用多媒体也能解决课文的难点,如学生对于金字塔垒石头的方法不能够理解,我让两名学生在电脑上通过画图演示垒石的方法,(其他同学在纸上画)然后让这两名学生向其他同学解说过程,自然就解决了这点。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对课文的理解也更直观了。

3、扎实训练,培养素养。

课文是从外形宏伟、结构精巧和它的建造三方面来说明金字塔的,结构清晰,我利用多媒体相机出示重点句,通过读读、讲讲、议议,让学生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知道胡夫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体会作者这样写的好处,真正落实语文的工具性。

4、课外延升,促进发展。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巧妙导入。

1、(出示金字塔图片)你会用文中哪些词来形容它?

2、读好这些词。解释:傲对碧空

(设计意图:利用网络环境显示精美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图片,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激起探索的兴趣。)

(二)重点切入,整体感知。

1、出示学习要求:快速地读课文3—5小节,抓住文中一句关键句,再从这个关键句中找出重点词语来回答这个问题。

2、学生回答,出示过渡句。齐读

师:这句话中你找到埃及金字塔傲对碧空的原因了吗?(板书宏伟、精巧、建造)

3、小结:这句关键句是过渡句,它将上下文有机地连接了起来。通过这句过渡句我们知道了埃及金字塔能傲对碧空的原因。让我们在来读一读这句过渡句。

(三)精读感悟,体会写法。

2、学生自主感悟探究。

3、组织交流,引导想象,指导朗读,加深理解。(随学生交流相机出示)

重点句:

a“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1)学生交流。

(2)师小结说明方法,相机板书:列数字、作比较

(3)把埃及的金字塔与家乡的阳山作回比较感受它的高。

(3)小结:这么高的金字塔屹立在眼前,实在太宏伟了。

b“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以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

(1)学生交流。

(2)师小结说明方法。

(3)算一算,说一说(出示题目:算一算:1、这些巨石如果用一列拥有30节车皮的火车来运,大约要拉多少趟?2、仅这一座胡夫金字塔所需要的石料有多重?说一说: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我估计,如果____________;如果___________。)

(3)指导朗读

c、“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1)学生交流。

(2)看图,了解金字塔结构的精巧,小结说明方法(板书:语言描述)

(3)指导朗读

5、小结:作者用了一系列的说明方法,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让我们再一起来感受一下金字塔的独特魅力吧!(引读)

(设计意图:以多媒体为辅助,学生能看到直观的文字资料以及相关的图片,加深印象,能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

(四)自主探究,突破难点。

过渡:如此宏伟而精巧的埃及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呢?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建造方法。

1、明确学习要求:默读课文4、5小节,找一找文中具体介绍了哪两种建造方法?

2、指名回答

3、感受当时的场面,学生画图演示并向同桌解说过程。

4、小结

6、过渡:听了同学的讲解,看了生动的画面,此时的你想说些什么?因此文章结尾也说——我想它更是全人类的骄傲,是全世界人民的文化遗产。让我们怀着崇敬与骄傲来赞美一下吧!(齐读最后一节)

(设计意图:利用“画图”程序让学生演示在建造金字塔的过程中垒石的情况,学生很清楚地了解这一过程,解决理解上的难点。)

五、课外延伸,丰富积累。

1、指名说

3、学生自读资料

4、指名上台交流

5、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使大多数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后的理解加工的能力以及向别人表述的能力。)

六、总结课文,深化情感。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研究,我们不但知道了埃及金字塔傲对碧空的原因,而且真切地感受到了它的特点与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其实刚才同学们介绍的这些世界文化遗产也都有自己的特点,让我们去读书,去了解,去探究吧,你肯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金字塔教案设计教案大班篇五

12、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度假区中心小学王红星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悟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写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悟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有关金字塔的资料。

2.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领略了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的风采。这一节课,我们再一次走近金字塔,去细细地观赏、品味,感受金字塔的独特魅力。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自然段?

1、我先请一名同学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从这一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3、出示埃及金字塔的图片,看图品味。

3、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

过渡:现在,这些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

1、出示第六自然段。

2、指名读。读了这一段你可能会问什么问题?

3、“为什么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过渡:请用你喜欢的方法读读2-5自然段。在课文中找答案?(可以用笔在书上写一写)

四、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五、我们来集体交流一下,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六、预案:

1、第二自然段预案。

(1)、金字塔是法老的坟墓。请你读一读

(2)、金字塔名字的由来。我们连起来读一读。

2、第三自然段预案。

(1)、“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金字塔之多。你读一读这些语句。

(2)、金字塔工程宏伟。

你从哪儿体会到的?读读有关的句子。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体会高大。

出示:胡夫金字塔、摩天大厦的图片,进行比较。

以教学大楼作补充。重点指导朗读。

1

思考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有这样真切的感受?

小结:作者为了把金字塔的高体现出了,不光列举了具体的数字,还用我们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得遥远而又陌生的金字塔离我们近了,有一种触手可及得感觉。这些说明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副板书: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出示课件)句子练习:埃及金字塔很高。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我们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很大,相当于。

我们学校的旗杆很高,相当于。。

小结:我们以后写相关作文时也可以学习作者的方法,把自己的文章写好。

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以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体会数量之多,工程之浩大。

(3)、金字塔结构精巧。

请你读一读有关语句。

出示:

引读第7、8两句,

(4)小结:古埃及的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用无数血汗才筑起了一座座宏伟精巧的金字塔。金字塔是埃及人民的骄傲。让我们一起来表达自己对埃及人民的崇敬之情。

(5)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

过渡: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3、学习4、5自然段。。

(1)、轻声自读课文4、5自然段,想想文中举了几个事例,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介绍一下。

(2)同桌讨论:他们想出的方法科学巧妙吗?

(3)指名复述,相机理解埃及人民在“运石头”时,解决了摩擦力的问题;在“垒石头”时采用了斜坡的方法。

(4)引读。表现方法的巧妙,表达自己的佩服之情。

1、指名说。

2、它们不愧为埃及的象征,是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让我们怀着无比自豪的感情一起朗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板书:智慧的结晶)

七、总结课文

是啊,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外观宏伟、构造精巧,它们不愧为埃及的象征,是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八、课后练笔:

2

我国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请同学们收集一些有关长城的资料,学习本课写法,写一篇介绍长城的文章。

板书设计:

宏伟精巧举例子

12埃及的金字塔列数字

智慧的结晶作比较

3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