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的教案范文(15篇)

时间:2023-12-08 14:45:42 作者:笔砚

教学工作计划的编制应注重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在以下教学工作计划的范文中,大家可以看到不同学段和不同学科的教学设计思路。

画大熊猫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成为国宝的原因。

技能目标: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情感目标:了解大熊猫的生存现状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成为国宝的原因。

2、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三、教学难点:

1、积累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四、教具学具准备: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看视频、学生说感受;

2、学习新课叶永烈的《国宝大熊猫》(师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出示字词(略)。

(二)初读感知。

(三)品读课文。

学生再读课文并思考:

1、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大熊猫的可爱?请从修辞、词语运用等角度进行赏析。

2、哪些地方体现了大熊猫的珍贵?请从从说明方法等角度来品读。

(四)拓展延伸。

1、出示有关大熊猫的生存现状材料。

2、学生概括原因。

3、学生说说世界动物的生存现状。

4、让学生写几条保护动物的公益性标语。

(五)总结课堂的学习。

(六)布置作业。

大熊猫大班教案

1、使幼儿认识大熊猫的主要外形特征,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2、让幼儿知道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是国宝,应保护大熊猫。

3、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丰富词汇:珍贵、竹笋。

大熊猫玩具一个。

一、用谜语引出课题。

让幼儿猜:"像熊比熊小,像猫比猫大。竹笋当粮食,竹林里安家。"(大熊猫)

二、出示大熊猫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教师出示大熊猫玩具,提出问题,引导幼儿依次观察大熊猫的头、嘴、眼睛、耳朵、鼻子、身体、四肢、尾巴等。

小结:大熊猫的头是圆形,头上有嘴、鼻子、眼睛、耳朵。一张嘴,一对小眼睛周围长着黑色的毛,像带黑色的眼镜。鼻子是黑色的,在脸的中央,两只小耳朵是黑色的。身体胖乎乎的是椭圆形,全是白色。有四条粗短的腿,长圆形,是黑色的,尾巴短短的是黑色。

三、讲述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教师提出问题:大熊猫生活在哪里?它喜欢吃什么?怎样生活?是怎样走路的?小结:大熊猫住在长有竹林的高山上,喜欢吃竹叶、竹笋。它喜欢独居,白天睡觉,晚上出来吃东西,会爬树,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的。

四、谈话:大熊猫与人类的关系。

"为什么称大熊猫为国宝?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大熊猫?你喜欢大熊猫吗?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

小结:(为什么称大熊猫为国宝参见教学资料)小朋友在动物园、电影、电视或图书中见过大熊猫。大熊猫形体美丽,动作有趣,性情温雅,可供大家观赏,还可以表演精彩的节目,是我们和世界人民喜爱的动物。但它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危险,我们要救救大熊猫,保护大熊猫,让它永远生活在地球上。

画大熊猫教案

教学目标:本课主要介绍图形图画的加工处理方法,通过用“画图”软件画大熊猫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如何使用计算机提供的工具来绘画简单的图形和图画,处理图形信息。安排画大熊猫的活动,考虑到大熊猫特征明显,画大熊猫只需用到简单的几何图形和黑白简单色,简单易画,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创造自己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用画图程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活动导入。

教师可以给出大熊猫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观察大熊猫的颜色、形状等特征。大熊猫的特征主要是通过各种图形、结构、颜色来共同表现的,让学生们思考应该用哪些工具、材料来绘画,按什么样的顺序画大熊猫的各个部分,为绘画做好设计准备。

2.尝试工具。

学生在逐个尝试工具的过程中发现画大熊猫所需要的工具如圆、椭圆、圆角矩形等,做好工具准备。

“提个醒”中介绍了“撤销”操作的功能,由此对比手工作画,可感受计算机作画的某些优势。

3.完成作品。

在作画的过程中,学生对各种工具可以随意选择,综合利用,不必拘泥于一种方式和途径。如利用铅笔工具,也可以画出椭圆、圆形等。

4.保存作品。

存储是信息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存储的信息可以被重新调用。计算机具有存储功能。完成的画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中的。为了避免突然断电或者死机等造成信息丢失,要及时地保存文件。

“小本子”也是保存信息的方法,它保存的是活动中的重要信息,培养学生对重要、易忘信息及时记录的习惯。通过小本子记录文件名和保存位置,可以帮助学生找到保存在计算机中的作品。

5.活动交流。

活动完成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讨论手工画画与计算机画画的异同,说出计算机画画的优势。

6.作品评价。

在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时,提倡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不能一味地追求“像”与“不像”,应以赞扬为主,并给以适当的指导。还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经验进行不同的要求与指导。

《大熊猫》教案

初步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感受不同音乐节奏的特点,并尝试根据不同的音乐节奏做动作。

活动准备。

大熊猫图片和录像。

活动过程。

形式:集体/小组。

1.请幼儿猜谜语:

像熊又像猫,

身体胖又圆,

身穿黑白衣,

2.出示大熊猫图片或播放录像,请幼儿观察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3.向幼儿提问:

你见过大熊猫吗?在哪里见过?

大熊猫的外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你认为大熊猫什么地方最有趣?

进行活动时,可鼓励幼儿运用关键词,例如圆圆的、胖胖的、短短的、黑眼圈、尾巴、竹子、竹林等。

4.老师用不同的速度弹奏同一首音乐,请幼儿挑选适合的节奏与动作来配合扮演大熊猫在竹林里散步、吃竹子和睡觉。

活动评价。

能说出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能感知不同音乐节奏的特点,能用适合的音乐节奏与动作来表现熊猫的活动特点。

大熊猫大班教案

教学内容:

歌表演:《大熊猫》

教学目标:

1、欣赏《大熊猫》,对音乐形象充分展开想象。

2、聆听《大熊猫》,自编动作表演。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

1、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想象。

2、用生动形象的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神态。

教学难点:

感受乐曲的意境和情景,能跟着音乐表演。

教学准备:《大熊猫》欣赏带教学过程:

2、小朋友在大森林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

4、小朋友看到的熊猫有……的,它在表演……,我们也来学学熊猫可爱的样子。

5、出示课题--《大熊猫》,简介作品。

6、生根据音乐速度变化分段。

7、生总赏全曲,随音乐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自由表演。

二: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馈:

教学反思

第一个部分:通过猜谜语的方式,激发幼儿对这节活动课的喜爱

第二各部分: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小朋友们了解大熊猫,初步知道大熊猫长什么样子,喜爱什么?这节最大的难点是,幼儿对画椭圆与圆形掌握不好。所以在幼儿实际操作中,老师要给予幼儿帮助。多鼓励幼儿。

第三部分:通过贴画,来鼓励幼儿。

最后,我认为通过这节美术课,能让幼儿简单了解熊猫,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圆与椭圆,让幼儿知道大熊猫喜欢吃竹叶,是我们国家的一级保护动物。

1、自主学习,了解我国大熊猫的有关知识,认识其生存状态。

2、理清文章说明顺序,学习形象生动的说明方法。

3、举行辩论会,讨论大熊猫的生存繁衍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观看以熊猫为主题的录象片段,增强学生对熊猫的感性认识。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一些关于"国宝"的特点、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也可以让学生描绘一下大熊猫的特征。(只要抓住特征就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并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开展宣传活动,号召社会一起关注关心大熊猫。

重点、难点:

1、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成为国宝的原因;。

2、准确、形象生动的说明;。

教学突破:

两课时。

(一)明确目标。

(二)教学流程。

1、情趣导入。

1961年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成立时,大熊猫因为它的珍稀,被选中作为会徽的图案。又因为它只有中国的个别地区才有,所以它还常常作为"和平大使"的身份,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到国外去攀亲结友。但是,伴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持续高速发展,在提高了人类生活品质的同时,自然环境所遭受的破坏程度也日益严重,人类恣意破坏动物的生态环境,肆意捕杀野生动物,许多珍奇动物,已濒临灭绝的地步,像丹顶鹤、朱鹮、大熊猫等。因此,对于初一的学生很有必要了解和关注大熊猫等珍稀动物的生存现状,为保护这些古老的物种献计献策。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介绍大熊猫的文章《国宝—大熊猫》。(板书课题、作者、体裁)。

这节课我们主要是(亮标):

2、课前热身。

叶永烈(1940—):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家。浙江温州人。1957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58年开始科学普及读物的创作。1963年毕业后,在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任编导。1981年起在上海市科技协会专事写作。1982年被选为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并任中国科普创作常务理事、上海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等职。作品有中篇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获全国第二届少年儿童文艺作品评选一等奖。

大熊猫出国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盼、极、茸、肢、肩、戴、副、墨、镜、饱、笋、川、肃、陕”14个字,认识新部首“户”,会写“肩”。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在朗读中积累词语。

3.了解大熊猫是国宝,增强保护大熊猫的意识。

教学重点:

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1.同学们,今天在这间大教室里来了许多客人,除了有老师以外,还有一位特意从四川赶来的神秘嘉宾,他是谁呢?我们请他闪亮登场!(课件出示大熊猫的图片)他是谁呀?一起说(大熊猫)。

2.多可爱的大熊猫呀!他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呢?叫——(点击屏幕:盼盼)让我们一起喊出它的名字!

它还是哪个“盼”?(引导学生组词,当学生组到盼望时,引导学生用盼望说话:你都盼望什么呢?)。

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盼盼今天来到这,看到同学们这么喜欢它,他心理特别高兴,忍不住想和同学们说几句心里话?他想说什么呢?下面就有老师带他说。请同学们打开书,你们要认真听,把每一个字音都要听准确。

4.同学们听得很认真,那你知道吗?大熊猫要去干什么呀?

1.师:不过,要想顺利出国,得有一本护照,你们见过护照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大熊猫的护照。(学习“护”,课件出示护照内容)。

生认读“护照”的内容。(自主读、指名读。)。

师:考考你的记忆力,大熊猫的生长地是哪里?

生:自主交流。

(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板贴“川、肃、陕”并注音,交流识字方法,扩词。)。

2.师:盼盼为了让外国的人们更加了解他,还介绍了自己的长相呢!

生自读第2自然段。

(1)大熊猫特别会夸自己,他说自己的样子可爱极了。(学习生字“极”)。

(2)大熊猫还很会用词呢!他用了很多叠词,你发现了吗?

“毛茸茸”是什么感觉?示玩具摸一摸,学习生字“茸”,说一说abb式的词语。

除了“毛茸茸”外,他还用了哪些叠词?什么地方油黑油黑?(学习生字“肢、肩、”,认识新部首“户”,说说还知道哪些带有户字头的字,积累abab式的词语)。

(3)说说大熊猫其他部位的样子,学习生字“戴、副、墨、镜”

(4)多可爱的大熊猫啊!你们是不是已经把它的样子记在心里了呢?(课件出示课后的连线练习)。

(5)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3.师:别看大熊猫走路慢慢腾腾的`,它可还是爬树的高手呢!赶快读读第三自然段吧!

读了这一段你都知道了什么?

生交流,相机学习生字“饱、笋”。

指导朗读这段。

师:哎!大熊猫哪里去了?原来它和生字宝宝一起跑到了大屏幕上,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我们也去参加好不好?让我们一起找找,熊猫盼盼藏在哪里。先把这些“竹笋”搬走吧!(示课件,生认读生字,师点击移走生字。)。

师:原来盼盼藏在这吃竹笋呢。好了,它马上就要上飞机了,相信过不了多久盼盼就会回来了,不过,盼盼说了,它回来时最想见到的就是同学们能写一手好字,准备好,现在就开始练习吧。

(大屏幕出示:盼、极。)。

师:观察生字,说说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这样的字,怎么写才能写得更漂亮呢?(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师范写,生练写。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奇珍异宝数不胜数,国宝级的动物不止大熊猫自己,回家后问问家长,查查资料,看你还能找到多少国宝!

大熊猫教案

设计意图:出示大熊猫图片,让学生再现生活场景,便于学生思维的激活,激起表达的欲望。为后面的话题交流创设了轻松地氛围。

2.教师讲述,明确任务: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节课我们从不同方面来介绍大熊猫,让我们通过交流多一些对它的了解认识。

3.出示交流的问题。

(3)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

(4)大熊猫身上哪些地方是白的?哪些地方是黑的?

(5)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

4.组内交流,推选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板书:。

样子门类分布食物数量……。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学习抓住关键词提取信息的学习意识,为接下来的写作梳理提纲。

5.明确写作要。

(1)整合信息,确定从几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介绍。

(2)信息要准确〖〗,语句要通顺,内容要清楚,结构要完整。

(3)会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6.整合资料,自主写作。

第二课时。

一、展示作品,评价交流。

1.教师随机抽取小组学生作品展示,师生共同点评。

展示学生作品,先学生评价,老师再补充评价,点拨指导。

设计意图:作品展示,更能彰显学生的成就,提升写作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认知,提升了学生的欣赏水平。

二、组内互评,互改,教师巡视,相机关注指导。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便于学生相互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相互提升。

三、整理誊写。

板书设计:

整理信息。

《大熊猫》的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大熊猫》,对音乐形象充分展开想象。

教学重点:

1、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想象。

2、用生动形象的'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神态。

教学难点:

感受乐曲的意境和情景,能跟着音乐表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小朋友在大森林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

4、小朋友看到的熊猫有……的,它在表演……,我们也来学学熊猫可爱的样子。

6、生根据音乐速度变化分段。

7、生总赏全曲,随音乐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自由表演。

三、课堂总结。

《大熊猫》教案

1.指导学生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汉字,学习两个新偏旁“人字头”“四点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认识和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图入手启发谈话。

1.出示大熊猫,让孩子们看图画,简单说说大熊猫的样子。

2.师:大熊猫真可爱。那我们今天一起学习这篇课文吧!

二、自读感悟,读通全文。

1.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课文,画出本课生字,要求做到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特别要读准字音。

2.数一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知道每个自然段讲什么?

(课文共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写大熊猫是动物园里最吸引人的动物。它是珍贵的动物。

板书:珍贵。

第2自然段,写大熊猫的样子。

第3自然段,写大熊猫的活动情况。

第4自然段,写大熊猫的饮食。

板书:样子活动饮食。

三、指导朗读.理解感悟。

1.再读全文。

2.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1)小组合作,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小组同学听。

(2)读给全班同学听,大家评议。

(3)试着把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3.播放大熊猫的生活录像片。

感受大熊猫憨态可掬的形象,学习用课文中的词语来描述片中的大熊猫。

板书:身子胖尾巴短毛很光滑。

四肢黑身子和头白黑眼圈。

板书:小:活泼爬上爬下。

长大:不爱活动爱睡觉。

(3)吃什么?

板书:竹叶竹笋。

第二课时。

一、巩固练习。

1.以“开火车”的游戏方式,读词语卡片,巩固认识生字。

2.用生字开花的方法,给生字组词,巩固识字生字。

二、指导书写生字。

1.结合写字教学要求,学习新的偏旁“人字头”“四点底”。

2.指导学生在《写字》本上练习写生字。

三、实践活动。

1.有到过动物园或从电影电视上看到大熊猫的同学,或从网上下载的有关大熊猫的资料,说给大家听听,并在小组交流。

2.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再自主选择,填写自己喜欢的词语。

四、课外阅读。

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我是国宝》《丹顶鹤》,让学生加深认识大熊猫和丹顶鹤,增强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板书设计:

大熊猫。

样子:身子胖尾巴短毛很光滑。

四肢黑身子和头白。

黑眼圈黑耳朵。

小时候:活泼爬上爬下。

长大:不爱活动爱睡觉。

 

《大熊猫》教案

从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方面介绍了我们的国宝——可爱的大熊猫。文章重点突出,形象鲜明,表达了作者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和一定要保护大熊猫的主张。

属于略读课文,教学时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充分自主阅读,开展合作交流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中感悟课文内容。

1.了解大熊猫的习性、特点,懂得爱护大熊猫及其他动物,增强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本课9个生字。

1课时。

大熊猫挂图,识字卡片。

1.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同桌两人互读课文,纠正字音,把课文读流利。

3.指名分自然段读文,集体正音,感受大熊猫的可爱。

1.再自由读文,想想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大熊猫?

2.让学生回答上面问题,教师相机:是从外形、习性两方面介绍了可爱的大熊猫。

3.学习写外形这部分。

(1)指名读一读,想一想:你觉得大熊猫哪儿最可爱?

(2)学生自由发言,说出大熊猫的可爱之处,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4.学习生活习性这部分。

(1)自由读一读,想一想:大熊猫小时候和长大后有什么不一样?

(2)学生回答上面的问题。

(3)你除了知道大熊猫爱吃竹叶、竹笋以外,还了解大熊猫的哪些习性?还知道关于大熊猫的什么知识?学生畅所欲言讲一讲。

1.课文这几个自然段,你最有信心读好哪一段?或最有把握读好哪几句话?(在赛读过程中,生生、师生互相评议。)

2.相机指法。

朗读时要抓住重点词语,读出大熊猫独特的外形和懒洋洋又讨人喜爱的样子,配上动作声情并茂地读。

(1)读第2自然段时,要突出表现大熊猫样子特点的词,比如“胖、短、光滑、黑的、白的、圆圆的、毛茸茸的”等词,要读得稍重一些。

(2)读大熊猫睡觉的句子“呼呼大睡”和“又呼呼地睡了”时,要注意语气的变化,表达出大熊猫又懒又讨人喜欢的样子。

3.大家读得真精彩。现在同学们不要看书,看看教师带来的图片,说说大熊猫哪里可爱?

4.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熊猫馆需要招聘一位解说员,请大家赶快准备吧!

2.小组内介绍、交流。

3.各小组选派代表参加解说竞赛。

1.卡片出示生字,开火车读。

2.同桌互读、互考。

1.阅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注音版)》中《两只小狮子》。

2.让学生课后收集大熊猫的相关资料。

《大熊猫》教案

一、教学内容:

教育科学出版社“注·提”实验教材第二册第十二课。

二、教学背景分析。

1、学情分析。

儿童对动物的喜爱仿佛是与生俱来的,这便为他们学习本课提供了情感、态度方面的支持。并且学生通过玩具、电视、书籍、图片等对大熊猫有些了解。另外,学生对学习注音课文也掌握了一些方法,为学习课文内容提供了保障。在课堂教学过程 中,由于贯彻了课改理念,学生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对新知有较强的期待。

2、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大熊猫的可爱和它的生活习性。本文语言浅显、易懂、富有知识性与趣味性。教师在充分理解教材内涵的基础上,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并且根据农村孩子的生活环境和孩子身边的一景一物,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使学生受到美育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三、教学目标 。

1、会认读“耳、爪、竹、找、活、园”等九个字。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运用“珍贵”、“喜爱”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巧设闯三关,合作感悟课文内容,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4、根据学生实际生活的认知能力,拓展延伸,讲自己熟悉的小动物,在自由选择、自由表达、合作练说、登台赛讲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大自然和动物的喜爱之情和保护之意。

四、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要“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教学设计利用图片、录像、玩具、资料等激发学生情趣,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亢奋之中。并且充分利用学校选聘小解说员这一课程资源,以课文内容为载体,结合搜集的信息,以过关活动贯穿始终,旨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

五、教学策略的选择。

1、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参与意识。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例子。”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新理念,利用学校大队部举办图片展的契机,以竞聘小解说员为线索,以教材为载体,以闯关为活动内容,创设了一个充满情趣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情趣盎然中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语言交流、情感交流,激发了学生不尽的学习热情。

2、注重学法引导,发展学生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本节课的设计贯彻了新的课改理念,注重了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注重了学法引路。如:学字的方法,朗读的方法,观察事物的方法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已知的学习方法学习新知,使“学会”变“会学”,让学生掌握知识创新的金钥匙。

3、体现人文气息,注重情感熏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在理解课文时,设计了闯三关:第一关,文字关;第二关,朗读关;第三关,解说关。学生每闯一关,都会感到信心倍增。三关连过,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挖掘出了语文教材的人文底蕴,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养。

4、重视情感体验,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在论述语文课程的基础理念中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为此,本节课设计的训练内容,重视情感体验,发展学生思维;重视朗读方法,打下语文实践的基础;联系生活拓展,打下个性创造的基础。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放录像,学生自由谈感受。

2、在师生谈话中,揭示课题。

(根据孩子们喜欢动物的天性,通过播放录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并通过自由表述,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为顺利学习新课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二)学法引路,合作感悟。

公布招聘小解说员的消息及当小解说员必闯的三关。

(充分利用“学校招聘小解说员”这一课程资源,创造性的设计活动,把学生带到活动情境中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并通过师生共议产生必闯的三关。)。

1、闯第一关:生字关。

(1)小组内自选方法学习生字。

可以自学,也可以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习。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识字,并利用字卡在组内互学互考,给字组词作动作等,加深对字的记忆和理解。

(2)小老师检查认读情况。

请班级中识字最多的同学当小老师,利用小组接力读和指名读的方法,检查字的认读情况。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字方法,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自选形式,在阅读中,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自学应学会的字。)。

2、闯第二关:朗读关。

(1)学法引导:师生谈话,共同回忆朗读课文的方法。

(2)自由读,整体感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分段读,师生评议,进行朗读指导。

(4)选择读,个体感悟,让学生自由选择自然段去朗读,通过读一读、说一说、补充说、评价说,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挑战读,展示自我,可以两个小组选代表挑战读,也可以两个小组集体挑战读。

(6)欣赏读,美感熏陶,边观看大熊猫的录像,边听朗读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多种形式的朗读,就是学生理解、感悟课文内容,思维碰撞、再创造的过程。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

3、闯第三关:解说关。

(1)点拨方法:样子(先整体后部分)、习性(抓特点)。

解说方法:面向听众,态度自然大方,有前言和结束语等。

(2)组内练说,生生互动。

按照点拨方法在组内练说介绍大熊猫,通过生生互动达到整体参与,人人争取在竞聘中获胜。

(3)推选试说,师生评议。

每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试说,师生共同评议,促进解说水平的提高。

(4)超越文本,表演说。

综合学生搜集到的有关大熊猫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介绍大熊猫。

(5)联系生活,扩展说。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这节课学到的有关知识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从点拨观察事物和解说的方法、引导解说技巧入手进行组内练说,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并通过个体试说、共同评价,既提高了解说水平,又增强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亲近自然,情感升华。

1、对大熊猫说一句话,表达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2、成立保护动物小分队,举行签名仪式。

(关心自然和生命,是一种极为高尚的品德。关心就是爱,关心就是美。让学生带着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自由表达对动物的关爱,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第二课时。

1、进行基础知识的综合训练。

2、指导朗读。

3、背诵课文。

4、指导学习课外阅读31课《小虾》。

七、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大熊猫的信息和图片。

2、录像、投影、字卡。

《大熊猫》教案

1、大部分的学生虽然没有亲眼见过大熊猫,但是他们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对大熊猫有一定的熟悉度。

2、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已有初步的认识事物的能力,对一些客观的生活情景能进行简单的表述。但是,那些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在课堂上必须要努力创设直观的教学情景,帮助他们学习、感悟、积累语言。

1、《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我们在新课程实验中致力寻求的新理念,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至高追求。通过对话,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张扬,让他们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重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正确情感和态度。

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2、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全文。

3、情感目标:体会大熊猫的可爱,激发爱护珍稀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有感情朗读课文。

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大熊猫的可爱,激发保护珍稀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教师引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看谁能猜出来。(出示课件)对,就是大熊猫。我国有许多珍奇动物,最可爱的要数大熊猫了。

2、播放大熊猫生活片断。(出示课件)

3、教师引言:你们喜欢大熊猫吗?(喜欢)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地认识大熊猫。(板书课题:大熊猫)请齐读课题。

二、引入情景,品读感悟,理解课文。

1、让学生欣赏大熊猫的生活写真。(出示课件)

2、请学生说一说大熊猫的样子。(出示课件)

按照课件中的顺序,让学生逐一回答。(总结板书:样子很可爱)

3、指导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1)教师范读。

(2)指名读,齐读。

4、教师引言:我们刚才通过图片学习了第2自然段。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5、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2)指名说说:大熊猫小的时候和长大以后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教师相机出示课件:小时候——爬上爬下(板书:小时侯很活泼)

长大——抱头睡大觉(板书:长大爱睡觉)

(3)欣赏大熊猫小时侯和睡觉的图片。(出示课件)

(4)指导朗读

6、寓学于练:(出示课件)

读一读,说一说:

大熊猫走来走去找东西吃,

小鸟在风雨中__来__去,迷了路。

小鱼在水中__来__去做游戏。

小狗在院子里__来__去,找骨头吃。

7、有感情朗读第4自然段。

(1)让学生看大熊猫吃竹子的图片。(出示课件)

(2)教师引言:你知道大熊猫最爱吃什么吗?(竹叶,竹笋)

教师相机出示课件:爱吃——竹叶、竹笋(板书:爱吃竹叶、竹笋)

(3)教师引言:想想,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和表情来朗读第4自然段。指名读第4自然段。

8、指导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

(1)教师引言:大熊猫非常可爱,而且,只有我们国家拥有。它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称为“国宝”。它那么珍贵,难怪在动物里成了最吸引人,欢迎的动物。

(2)让学生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和表情来读这一段。

三、检查词语(出示课件)

1、先指名读出每个词语。

2、不同形式读每个词语。

四、拓宽视野,情感升华。

1、教师引言: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认识了大熊猫,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关于大熊猫的歌曲。(出示课件)

教师总结大熊猫的生活现状。

2、出示课件《拯救大熊猫倡议书》

五、作业超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画一幅大熊猫的图画。

3、模仿大熊猫的样子。

《大熊猫》的教案

教学目的:

2、认识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并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

2、形象生动的说明;。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熊猫的图片。

(二)预习课文。

2、查阅工具书,能够顺畅地熟读课文。

3、熟读课文,学生自己概括大熊猫的外形、分布、生活环境、习性、繁殖、现状等知识。

4、画出有代表性的能表现大熊猫特点的句子。

5、编写课文结构提纲,理清思路,了解大意。

第三部分(第17、18段),介绍大熊猫生活历史古老的特征,说明它是“活化石”。

(三)课文说明顺序。

从全文看,文章紧紧围绕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这个中心来进行说明;在结构上按由果到因的逻辑歹顷序来安排组织材料。文章开始先从我国特有、国际公认、古籍记载三个方面概括说明大熊猫的珍贵,暗扣说明中心,然后依次从“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活化石”三方面说明它珍贵的原因,篇末直接点明说明中心。从第二部分和文章的第三部分看,文章在介绍大熊猫作为一般动物的概念,介绍了大熊猫生活习惯和繁殖情况之后,又特别介绍了大熊猫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的价值是为一般到特殊的介绍方法。就文章的第三部分看,在介绍大熊猫的生存环境、食性特点、活动范围和繁殖困难等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后,指出它有濒临灭绝的危险,必须加以保护,这又是由因到果。

(四)阅读提示,小组讨论:

1、本文1—7段主要是说明大熊猫的什么特点?

2、哪些段落介绍了野生大熊猫的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性?

(五)感悟课文,理解吸收。

1、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为什么喜欢。

2、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对课文做补充,比一比:哪一组又多又详细。

3、查找我国13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联系课文,用简要的文字说说建立保护区的意义。

根据资料,仿照生物书体系,编写一篇生物课文:介绍大熊猫的知识。

写倡议书:主题:保护野生动物。题目、内容、形式自定。

课后语文实践活动:

1、参观动物园的大熊猫,或观看专题片《国宝——大熊猫》,结合课文上学到的知识,在小组里向同学说一说自己心目中的大熊猫。

2、办一期手抄报,画一些图片,介绍有关大熊猫的知识,。

3、把大熊猫当作你的朋友,给他写一封信,表达你对他的问候和关心。

开展宣传活动,号召社会一起关注关心大熊猫。

文档为doc格式。

《大熊猫》教案

教材内容:《大熊猫》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介绍大熊猫的文章。文中一共有四个自然段,课文语言浅显易懂,描写形象生动。通过介绍大熊猫的可爱外形,小的时候和长大后的不同生活习性,最爱吃什么,以及大熊猫的珍贵和受欢迎,一只可爱的大熊猫形象跃然于纸上,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增强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学生分析:

1、大部分的学生虽然没有亲眼见过大熊猫,但是他们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对大熊猫有一定的熟悉度。

2、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已有初步的认识事物的能力,对一些客观的生活情景能进行简单的表述。但是,那些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在课堂上必须要努力创设直观的教学情景,帮助他们学习、感悟、积累语言。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我们在新课程实验中致力寻求的新理念,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至高追求。通过对话,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张扬,让他们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重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正确情感和态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2、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全文。

3、情感目标:体会大熊猫的可爱,激发爱护珍稀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大熊猫的可爱,激发保护珍稀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教师引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看谁能猜出来。(出示课件)对,就是大熊猫。我国有许多珍奇动物,最可爱的要数大熊猫了。

2、播放大熊猫生活片断。(出示课件)。

3、教师引言:你们喜欢大熊猫吗?(喜欢)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地认识大熊猫。(板书课题:大熊猫)请齐读课题。

二、引入情景,品读感悟,理解课文。

1、让学生欣赏大熊猫的生活写真。(出示课件)。

2、请学生说一说大熊猫的样子。(出示课件)。

按照课件中的顺序,让学生逐一回答。(总结板书:样子  很可爱)。

3、指导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1)教师范读。

(2)指名读,齐读。

4、教师引言:我们刚才通过图片学习了第2自然段。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5、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2)指名说说:大熊猫小的时候和长大以后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教师相机出示课件:小时候——爬上爬下(板书:小时侯 很活泼)。

长大——抱头睡大觉(板书:长大 爱睡觉)。

(3)欣赏大熊猫小时侯和睡觉的图片。(出示课件)。

(4)指导朗读。

6、寓学于练:(出示课件)。

读一读,说一说:

大熊猫走来走去找东西吃,

小鸟在风雨中__来__去,迷了路。

小鱼在水中__来__去做游戏。

小狗在院子里__来__去,找骨头吃。

7、有感情朗读第4自然段。

(1)让学生看大熊猫吃竹子的图片。(出示课件)。

(2)教师引言:你知道大熊猫最爱吃什么吗?(竹叶,竹笋)。

教师相机出示课件:爱吃——竹叶、竹笋(板书:爱吃 竹叶、竹笋)。

(3)教师引言:想想,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和表情来朗读第4自然段。指名读第4自然段。

8、指导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

(1)教师引言:大熊猫非常可爱,而且,只有我们国家拥有。它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称为“国宝”。它那么珍贵,难怪在动物里成了最吸引人,最受欢迎的动物。

(2)、让学生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和表情来读这一段。

三、检查词语(出示课件)。

1、先指名读出每个词语。

2、不同形式读每个词语。

四、拓宽视野,情感升华。

1、教师引言: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认识了大熊猫,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关于大熊猫的歌曲。(出示课件)。

教师总结大熊猫的生活现状。

五、作业超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样子(很可爱)。

7.大熊猫          小(很活泼)。

大(爱睡觉)。

爱吃(竹子竹笋)。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