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医者仁心心得体会(实用5篇)

时间:2023-10-04 11:24:51 作者:笔砚 观医者仁心心得体会(实用5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通过记录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借鉴他人的经验,规划自己的未来,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观医者仁心心得体会篇一

缘于新闻采访,1994年的初冬,我在静宁认识了李征大夫。一篇不足千字的新闻稿和舅家世代良医的情感,把我们的心连在了一起。从此,我们成了朋友。20__年来,我们以亲密、诚信的朋友关系,相互往来、相互关怀、相互鼓励、互相在不同的事业中和不同的地域里,默默无闻的奋斗着、创造着、痛苦着、也欢乐着。各自都以对事业执着的情怀和精神,以尊严的人格,在诚信缺失的当今社会里,坚守着一分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

李征,凭着对中华针灸国粹的钟情,凭着救死扶伤、根除患者病痛的人道良知,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积聚力量,以自己的坚强毅力和奋斗精神,成就了自己孜孜追求的针灸宏业。高超的传统针灸医技和取信社会的诚信为他积累了一笔无法以金钱估量的社会财富。

他,把奋斗的足迹,深深的刻印在六盘山里的土地上,一滴滴心血,终于凝固了自己的辉煌事业!

我作为很早跟踪采访、报道过他事迹的基层新闻工作者、更作为他的一位挚友,以一种自我欣慰的心理,对他所取得的成就,油然而产生一种骄傲和敬意之情!自豪的说,李征事业的成功,就是我新闻事业的成功!他事业上的辉煌,也是他精神、人格和诚信铸造的辉煌!

精神,积聚创业的力量。

贫困,产生奋斗的精神。李征出生在固原西吉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祖祖辈辈厮守着一块瘠薄的土地,求生存的艰辛、先辈的敦厚、慈善,朴素的文化传统,都为他的成长、成才、成功创造了"优越的"环境。干裂的西吉黄土地,从小锻炼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父母敦厚、善良的品行,哺育了他为人处事的风格;崇尚文明,诚信道德,凝聚了他孜孜奋斗的力量。

一座投资1千万元的、典雅仿古的建筑群和现代装饰的乾祯医院在古高平大地拔地而起,高超的医技,道德规范的医务原则,远大慈悲的胸怀,一流的高科技医疗设备,优美舒适的疗理环境。让谁也无法相信,这就是20__年前,一位游历民间、四处漂泊、被称为"游医"的李征创办的"乾暄輝光","禎兆途通"的"乾祯"医院。

这的的确确是固原人在自己土地上奋斗、自己投资兴办的集科研、治疗、休閒、保健为一体的新型的、具有时代意义的針灸专科医院。

1年时间,1千万元,贫困地区一个惊人的天闻数字!

我知道李征没有靠病人发"丧天良"的横财,但他确实积蓄了1千万元,真实的建起了标志固原民营医疗事业发展的辉煌丰碑。

他靠什么积蓄了1千万元?靠诚信与信誉,靠人格与精神,为他铸造了事业的丰碑!无论向国家银行贷款或向私人、朋友借款,不管数目多大,他都是那样的轻而易取!那些借贷者,赞助人,都是一句话:"李征,凭你的精神,我相信你一定成功!"一个"相信",给他多大的安慰与鼓舞!让那些丢失诚信、骗贷骗借的人自觉无地自容!那一块名垂千古的功德碑和一份份数目巨大的借贷合同,都为乾祯医院增添了金子般的光辉。

诚信,积聚创业的财富。

纵观中国历史,历代诸多实业家都是以崇尚诚信的品质来凝聚强大的财源,形成自己稳定的社会财富。李征正是这样一位在新时期崇尚诚信、具有人格魅力的实业家!

"诚"是什么?"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李征从小忠信、笃实,他懂得"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的古训,"诚实无欺,方可成就功业"的道德观念。他深刻理解一个社会人存在的实际价值,这就是对社会、对人类作"诚实"的许诺。

"诚信"是古人一生追求的"格物"、"致知"与"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重要道德思想。李征是医生,他认为"医之道"就是"诚信"之道。"医道"既是天道,又是人道,一个人欲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敦养品性,就必须效法天道,真诚地恪守社会的诚信道德。

六盘山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六盘山里的人秉性诚实、诚恳、诚挚、诚笃,这些都是六盘山人恪守传统道德价值本源的结果。作为六盘山里人的李征他就是这种"传统道德价值本源"的守望者和守护人。

孔老夫子曾经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把"信"作为道德规约,凸现人与人之间的高尚义务关系。

灾难,这个灾难随时都在危胁着每一个人的宝贵生命。作为医生,救死扶伤是天职,是高尚的义务。拯救一个人的生命、解除一个人的痛苦,金钱不一定能起决定性的作用,关键是医生的良心和医技能力,是一片慈善宽怀的胸襟。腰缠万贯的人惜财如命,不一定会拿出很多钱来去拯救一个生命危在旦夕的病人。而李征,却用他一支神奇的银针,挽回了一个又一个频临在死亡线上的人的生命。那一面一面尘封了的旌旗,有力的印记着他诚信创业的深深足迹,也是患者对他"诚信""医道"的最高褒扬。

在治疗成本费用神秘莫测的大医院,在医药费居高不下的今天,那些来自四面八方的病痛者,首先问到是医疗费用。特别是那些从贫困农村抱着生存希望来的患者,因为无钱看病而长期被痛苦煎熬的一张张愁苦脸相,李征一看,心就酸软了。他眼里衔着眼泪说:"你先治病,病好了再说。"也因为这句话,让多少贫困而又患重病的人,泪流满面的向他跪倒。曾经在大医院花费成千上万元并未治愈的病人,而在李征的诊疗所,三四百元就可以痊愈出院。我多次采访过那些病人,他们齐口赞颂:"李大夫的针真神!"这不是随口"雌黄",不是为讨李征减免医疗费而恭维之词,这是的的确确的事实!那些声吟着背进李征诊所的病人,一个礼拜笑嘻嘻的走出诊所大门的病人,我都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和准确的说出他们的居住地址。我见证过他们恢复健康的奇迹。

中国人的"忠信"是礼之根本。李征说,人们之间的交往一定要讲"信",医生必须取信于病人。他答应给病人减免费用,就真真实实的来减免,他说不收费,真一分钱也不收取。远路的病人病看好了要回家,向他借路费,他痛快的借给,病人家属要写借条和还款的时间,他执意拒绝,他说,"我相信你!"多么分量重的"字句"(字据)啊!这就是几千年来人们尊崇的"信"。他就是从一句话、一件事守信开始,才建立起乾祯医院事业信誉力的。

观医者仁心心得体会篇二

医德规范是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活动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它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在工作中能时刻对照自己的一举一动,谨言慎行。为贯彻“十七大报告”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为目标,通过认真学习医德医风教育学习的相关材料,可以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医院是卫生系统的主要窗口,而各门诊科室又是医院的重要窗口,医德、医风的好坏是社会风气好坏的反映,也是全民族整体道德素质的重要表现。因为医务人员的行为关系到人的健康与生命,所以,医德、医风一直受到社会各界、舆论的经常关注和很高的要求,常常形成一时的热点。由医德、医风恶劣造成的事故尽管不多,但是影响大,格外遭人痛恨和谴责。因此,医德、医风建设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点之一。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医院建设和发展由依赖型向经营服务型转轨。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目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医德存在多面性的特点:

1、受利益驱动,医德出现失衡。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传统医德发生了变化,受利益驱动,部分医务人员的是非观、利弊观、尊卑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本来,医院的服务宗旨是减少疾病、救死扶伤,不能单纯以营利为目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是以自主经营的医疗卫生服务为主体,既求社会效益,又要讲求经济效益,二者处理不当,就导致了有些单位和医务人员见利忘义,医德失衡现象的发生。具体为乱检查、乱收费、乱用药、收红包、从事第二职业搞“创收”等,由此扰乱医疗秩序,败坏了医德医风。

2、价值背向,导致医德失去规范。国家对医院实行差额补贴的同时又使医院物资市场化,价格的涨跌使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受市场经济体系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个别医务人员在遇到通过正当途径而利益得不到实现时,就可能寻求非道德补偿。更有甚者认为,为病人看病、做检查、做手术、受病人吃请、收病人红包和礼品;向病人推荐和销售保健药品是等价交换,合情合理。这反映了市场经济所引发的市场价格和价值的距离,导致了医德失去规范。

3、效益碰撞导致医德失调。在国家补偿不足的情况下,为谋求发展,医院在考虑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必须重视经济效益,由此在重视医疗服务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医疗服务效益。但是,医疗服务的价值无法用金钱来直接衡量。面对患者,医院有择优治病救人和救死扶伤的道义,同时又有维持医院劳动力再生产的责任,在具体实施中难免使二者产生碰撞,导致医德失调。

由此可见,市场经济不仅体现在以法律为手段的制度约束性上,还体现在以信誉为基础的道德约束性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既担负着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任务,又要为自身生存和发展参与市场竞争。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有效可行的管理体制,是医院在激烈的医疗竞争中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环节。

首先,医务人员在医疗卫生服务活动过程中,“为人民服务”是关健,其核心就是要尊重、关心患者,营造出文明、和谐的就医环境,形成平等,相互理解的医患关系。就像曾获得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吴孟超医生,他数十年如一日,在医疗服务和医学科研第一线上努力奋斗,无私奉献,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他在说到自己从医五十年的感悟时说道:“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敬业精神至关重要。敬业精神就是要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以病人为中心,全心为病人解除痛苦。对工作精益求精,对患者极端负责。淡泊名利,关爱病人,甘于奉献。在医疗战线上,这样优秀的医务工作者有很多很多,正是他们组成了医疗卫生服务的“主体”,成为每个医务工作人员的楷模和榜样。

其次,医疗卫生服务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是由许许多多“零件”所构建成的一个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整体。不论哪个“零件”出了毛病,都有可能让病人付出宝贵的生命作为代价。我们医务人员每一个人就是那一个个的“零件”。每个医务人员,不论你是医生、护士、医技人员或是护工,都是医院这个整体的重要一部分。正是我们每个同事的共同配合,团结协作,这个集体才能够正常的运转,才能很好地履行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承诺。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作为现代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医学科学也有了极大的进展。新知识、新观点、新仪器等等层出不穷,都在对我们的工作发出挑战和新的要求。而单凭学校所学到的知识,是无法跟上时代进步的脚步的了。这就要求我们要接受继续教育,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水平,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工作是很辛苦的。身上时刻背负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而且还常常受到来自患者及其家属的责难和不理解不配合。但是,当与死神的拔河终于获得胜利,当失明的病人能重新看到眼前的世界;当痛苦的表情被放松的微笑所代替,作为医务工作者,那一份满足和喜悦,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那是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体会到平凡中的快乐。路遇时一句不经意的问候,相逢时一个真诚的微笑都在无形间拉近我们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我们带给他们战胜病魔的勇气和能力,他们让我们在凡俗的生中得到自信和升华。

医院该如何以“诚信”教育入手,抓好医德医风建设呢?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做文章。

1、以“诚”人为本,做好医务人员的思想教育。一是抓好理想信念的教育。这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也是医德医风建设的核心。要教育职工正确对待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困难、利益调整及一些问题,坚定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决心,为医院的生存和发展贡献力量。二是对职工进行“三观”教育。即对职工进行新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通过教育使职工正确看待物质利益,正确对待个人、集体与国家的关系,把个人利益融入集体利益之中;教育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把治好病人,减轻病人痛苦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高目标。三是对职工进行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教育。教育职工树立起病人是医院的“客户和朋友”,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医患和谐关系,教育职工经常进行换位思考,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以“信”为本,切实履行对服务对象的承诺。一是要把医德医风建设同各项制度结合起来。要制定和完善医德医风规范,使医德医风同职工的利益紧密挂钩,严格考核落实,建立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全面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水平,提高其医德医风水准,让病人满意。二是要继续坚持落实好医疗服务和医药收费价格公开制度和住院病人“一日清单制”,让患者明明白白消费,把“医不二价”、“童叟无欺”作为行医道德的根本要求。只有心态摆正了,才会对病人坚守诚信,才能兑现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诺言。

观医者仁心心得体会篇三

医德行风是指医务人员在职业生涯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它不仅是医务人员的职业操守,更是医疗工作的基石。医德行风的核心是关注患者的利益,尊重生命,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权,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在医患矛盾日益增加的当下,医德行风更是医务人员自身形象和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

第二段:医德行风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优秀的医德行风对于改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作用。恰当的言谈举止、仁爱的态度以及专业的医疗知识和技能能够让患者感受到医生的关怀和专业。而恶劣的医德行风则会加剧医患关系的紧张,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良好的医德行风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第三段:提高医德行风需要的努力

提高医德行风需要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首先,医务人员应该时刻谨记自己的职责,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保持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其次,应加强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学习,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发生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同时,医务人员应当注重自我约束,不断反思和评估自己的行为,努力提高自己的素养和医疗技能。

第四段:加强医德行风建设的重要举措

加强医德行风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大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引导力度,建立健全医德行风的培训体系,使医务人员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公众对医务人员的理解和尊重,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五段:医德行风的未来展望

医德行风是医疗行业的灵魂,它不仅关乎医务人员的个人形象,也关乎整个医疗体系的良性运行。面对医患矛盾的挑战,医务人员应牢记自己的职责,不断提升自身的医德行风水平。只有通过共同努力,医患关系才能更加和谐,社会才能真正受益于医疗行业的良好发展。

总结:医德行风的重要性不能被过于强调。只有医务人员牢固树立医德行风的意识,以良好的行为规范来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才能实现医疗服务的优质化,提升医患关系和社会的整体健康水平。

观医者仁心心得体会篇四

医德行风是医生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是医疗行业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作为一名医生,我深感医德行风对于医学事业的影响和重要性。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不断总结、反思,通过观察和思考,我对医德行风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和体会。

【正文一】

医德是医生的立身之本,是医学事业的基石。医德的核心是尊重生命和热爱患者。在临床实践中,我们要时刻铭记自己肩负的是拯救生命的责任,要以敬畏的心态对待每一位患者。只有怀着对患者的真诚关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才能诚信待人,才能让患者感受到医者的温暖和真诚。

【正文二】

合理用药是医德的具体体现之一。我深知用药不当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后果,因此在用药方面我始终秉持着责任心和尽职原则。我坚持开具药物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和用药史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避免滥用和乱用药物。同时,我也积极倡导患者合理用药,对患者进行药物知识和用药指导,帮助他们正确使用药物,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正文三】

医德行风也体现在对待患者的沟通与关怀中。作为医生,我们不仅要给予患者专业的医疗服务,更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我们要学会倾听,耐心沟通,给予患者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表达内心的痛苦和困惑。同时,我们还要注重言传身教,通过自身的行为和态度,让患者感受到我们的关怀和真诚。这样的沟通与关怀能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增强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和满意度。

【正文四】

医德行风还要求医生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技术。只有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医生才能够在临床工作中准确判断疾病,进行科学的治疗。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医生更应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提升自身的医学水平。我自己也常通过学术会议、论坛、研讨等途径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只有具备了过硬的医学素养,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服务患者,更好地履行职责。

【结论】

医德行风是医生必须具备的品质和修养,是医疗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我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医德行风影响着医患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决定着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和满意度。作为一名医生,我将一如既往地坚守医德行风,始终以患者的健康和利益为重,为社会、为患者付出更多、更好的医疗服务。我相信,只要每位医生都能以良好的医德行风为底色,医疗事业就必将更加美好。

观医者仁心心得体会篇五

德规范是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活动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它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在工作中能时刻对照自己的一举一动,谨言慎行.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有了深刻的体会.

首先,医务人员在医疗卫生服务活动过程中,"为人民服务"是关健.其核心就是要尊重、关心患者,营造出文明、和谐的就医环境,形成平等,相互理解的医患关系.就像曾获得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吴孟超医生,他数十年如一日,在医疗服务和医学科研第一线上努力奋斗,无私奉献,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他在说到自己从医五十年的感悟时说道:"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敬业精神至关重要.敬业精神就是要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以病人为中心,全心为病人解除痛苦.对工作精益求精,对患者极端负责.淡泊名利,关爱病人,甘于奉献."在医疗战线上,这样优秀的医务工作者有很多很多,正是他们组成了医疗卫生服务的"主体",成为每个医务工作人员的楷模和榜样.

其次,医疗卫生服务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是由许许多多"零件"所构建成的一个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整体.不论哪个"零件"出了毛病,都有可能让病人付出宝贵的生命作为代价.我们医务人员每一个人就是那一个个的"零件".每个医务人员,不论你是医生、护士、医技人员或是护工,都是医院这个整体的重要一部分.正是我们每个同事的共同配合,团结协作,这个集体才能够正常的运转,才能很好地履行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承诺.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民,作为现代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医学科学也有了极大的进展.新知识、新观点、新仪器等等层出不穷,都在对我们的工作发出挑战和新的要求.而单凭学校所学到的知识,是无法跟上时代进步的脚步的了.就就要求我们接受继续教育,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水平,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工作是很辛苦的.身上时刻背负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而且还常常受到来自患者及其家属的责难和不理解不配合.但是,当与死神的拔河终于获得胜利;当瘫痪在床的病人能站稳他的脚步;当痛苦的表情被放松的微笑所代替,作为医务工作者,那一份满足和喜悦,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那是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体会到平凡中的快乐.路遇时一句不经意的问候,相逢时一个真诚的微笑都在无形间拉近我们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我们带给他们战胜病魔的勇气和能力,他们让我们在凡俗的生活中得到自信和升华.

还记得,一百多年前提着马灯的南丁格尔留下的那段誓言:予谨以至诚/于会从及上帝面前宣/终身纯洁,忠贞职守/尽力提高护理专业标准/勿为有损之事/勿取用或故用有害之药/慎守病人及家务之秘密/谒诚协助医师诊治/勿谋病者之福利/谨誓.的确,不论时代怎么变化,医学如何进步,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仍将是医务人员终身奉行的最高准则,也是我们要时刻铭记于心的行为的标杆!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