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物庄园读书心得体会(优质5篇)

时间:2023-09-28 18:08:13 作者:GZ才子 最新动物庄园读书心得体会(优质5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通过记录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借鉴他人的经验,规划自己的未来,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动物庄园读书心得体会篇一

作为一个理科生,我一开始认为自从上了大学就可以完全脱离文学,所以从大一开始我就没有读过什么课外书,只知道埋头于所学的基础课,有时间也就是看看电视剧,看看电影之类的。自从孙老师布置了这个作业之后,我开始爱上了看书,看小说,看那些大家的著作,现在我已经看完了好几本老师推荐阅读的书。我挑了一部对于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动物庄园来写读后感,虽然动物庄园只有短短的四五十页,但是里面代表的政治意义和历史进程却是非常浓厚的,废话说了一大堆,下在就让我真正开始我的读书感悟。

有一个晚上,曼娜庄园里的动物在开会,因为老麦哲在前一天晚上做了一个奇怪的梦,那是一个在消灭了人类之后的未来世界的梦,因此在老麦哲弥留之际,他把驱除,打倒人类的梦想托付了给了庄园里的其他动物。老麦哲死后,被认为是动物里最聪明的猪自然就肩负起了这一使命,他们用心去体会老麦哲的训导,并推敲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直到六月的一个星期六,动物们因为没有被喂食,再也忍受不住了,开始了**,把琼斯一家人给赶了出去,并成功建立了动物庄园,并在大谷仓墙头写下了七诫,并定为了农场的法律。动物庄园里有两个领导者,斯诺鲍和拿破仑,在他们的管理下,庄园有一段时间非常的繁荣。之后又发生了一场“牛棚战役”,斯诺鲍表现的非常英勇,被动物们称为英雄。然而,拿破仑就记恨在心,善于把弄政治的他在一个正大光明的借口下,把刚生下的九个狗崽养起来,说是要对他们进行特别的教育,让他们更聪明,暗地里却把这群狗培训成只忠于他的杀手。之后,拿破仑提议建造风车来提高农场的产量和效率,而两位领导人在是否建造风车的问题上就有争执。之后拿破仑就用它养的九只凶悍的狗犬赶走了斯诺鲍,并在之后的时间里把所有的过错都推卸在他的身上,让农场里的动物都认为斯诺鲍是他们的敌人。之后他们开始着手修建风车,风车耗费了动物们的精力心血,不料遭受了两次的毁坏,动物们的希望濒临破灭。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猪开始享有各种特权,不断地得寸进尺,先是起床的时间比其他动物晚,劳动时间少,然后搬到了琼斯的房子里住,说是不能浪费资源,最后干脆什么活都不干了,只在那里剥削其他动物。接着,农场里搞了一场血腥的大清洗运动,有谁稍微发出不同声音,就会被干掉。与此同时,拿破仑的御用宣传部长尖嗓,悄悄地渐渐地将七条戒律改动,而无知的动物们越来越麻木,他们的工作越来越辛苦,生活条件越来越差,却忘记了革命的初衷,对领袖拿破仑盲目崇拜。最初的那些革命者,有的早已被屠杀,有的越来越昏聩,而年轻的动物们,傻乎乎地只会为这样一个国度激情澎湃。最后拿破仑和外界的人类联合起来,共同压迫动物。最后的情景是,拿破仑与一群人在琼斯的房子里狂欢,而一群受苦受难的动物们只在窗户外眼巴巴的看着他们,“外面的众生灵从猪看到人,又从人看到猪,再从猪看到人;但他们已分不出谁是猪,谁是人了”这句动物们的叹息更体现了结局的悲凉。

简要的概述了了整篇小说的内容之后,我想谈谈动物庄园里几个非常有特色的几个动物。首先是斯诺鲍,也许他会是一个好的统治者,也许独裁之后也如拿破仑一般,但他的心机似乎决定了他在权力争夺时必将落败。是个技术型的领导者,也是建设型的领导者,实际、重科学,勇敢,但没有心计,认为用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缺乏从人性角度上看问题,相比之下,拿破仑是利用了人性的弱点,如恐惧、死亡、盲从等获得了权力,是个权力爱好者。然后是本书的主人公,拿破仑。他作为猪的首领,有着非常聪明的头脑和领导能力,但是他却非常有心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不断地压榨着其他的动物们,变成了另一个琼斯,其实从拿破仑的身上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到斯大林的影子。另一个让我影响深刻的动物是鲍克斯,一头勤勤恳恳的马,动物庄园成立之后,一直在辛勤的工作,他总是再说“我要更加努力才行”,他对拿破仑十分的忠心,不管外面多么混乱,他一直在那里劳动,工作。但是这样的他,最终却被拿破仑卖给了宰马商,这是多么凄惨啊。

《动物农庄》其实讲的是一个革命者如何腐化堕落成独裁者,新的统治者的故事。动物们平等的乌托邦并没有实现。统治者一步步重建等级,重走旧统治者的老路。其实作者这一切都是根据斯大林模式和他的极权统治写出来的,揭露了苏联当时的社会现状,当时的苏联,而是历史上所有的极权主义,尤其是那些统治手腕巧妙的统治者这个故事直接针对苏联,作者奥威尔通过西班牙战争和西班牙大清洗认清了苏联等级社会的实质,认为英国社会主义运动必须在清除苏联迷思的前提下开展,因此形成此文。应该说,故事对拿破仑、斯诺鲍、众绵羊的塑造都极具典型性。拿破仑如何一步步获得统治权,斯诺鲍的民主努力如何被排斥,基本重演了苏联斯大林与托洛茨基的斗争史。

从这个短小精悍的故事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任何的国家,不论文化背景,一旦把国家封闭起来把社会隔离与世界之外,只会形成一个专制集权的政体,所谓的民主、美好的未来一切都不复存在,有的就是要么服从,要么去死。书后的一句话,“通过本书,我习得了自由”,沉浸在“天朝大国”“强盛的和谐的社会”的美梦中是不可能真正的让民众获得一个幸福富足的未来。只会生灵涂炭和社会共同智力的不断退化,到那个时候,我们也许连猪都不如。

动物庄园读书心得体会篇二

这本篇幅很小的书是林影老师推荐的。因为对这个题目很感兴趣,所以就买了一本,接着就用一个下午的时间把书看完,现在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动物庄园》是奥威尔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与他的《1984》齐名,是一篇政治讽刺寓言故事。故事的梗概是:一个英国农场里的动物在两头猪——雪球猪和拿破仑猪——的带领之下,成功举行了一场“革命”,将那个压榨他们的人类东家——琼斯及其它帮工——赶出了农场,建立了一个平等的动物社会。然而,“革命”领袖,那些聪明的猪们最终却篡夺了革命的,“伟大的”拿破仑猪通过种种的手段铲除了所有障碍,一步一步地成为比“琼斯”更加独裁和极权的统治者。

孟德斯鸠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一切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动物庄园的失败给我们的最大警示就是“权力的运用和监管”。从赶走雪球猪开始,他逐渐地将权力集于一身:废除“碰头会”、住进庄园主的住宅、破“诫”喝酒和最终用两条腿走路以及和“永远的敌人”——人类进行交往。拿破仑猪的故事,其实就是一出集权主义的剧目。作者用讽刺的笔墨,写出了某些国家——作者在乌克兰文的序言中暗指就是1944年的苏联——当时的实际问题,其意味深长久远。

一个制度,往往有双刃性——因为它真正来源是人的,而非柏拉图所谓的“理念”——制度既为了制约人而存,又是由人所解释的。故事中的“发言猪”(吱嘎)便是为了解释“领袖”(拿破仑猪)所作所为的合理性而存在的。卢梭曾经说过:“人生而平等但无往不在枷锁当中。”

所以且不说解释得对不对,就是它每次用“难道你们想琼斯回来吗?”这一理由来吓唬那些动物。其实已经是让那些动物处在另一形式的不平等当中了,一个制度如果只能让处于其中的人做单选题,那它就不是一种平等的制度。

我曾经也是一位制度论和环境论者,认为一个好的制度或者好的环境,能使社会慢慢变好,至少不会变得更坏,但现实告诉我,执行制度的是人。正如孔子所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如果执行者的心态不正,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不具备“仁”,即使有良好的制度或者是环境,都只是梦幻泡影,根本不会得到很好的执行。

而说到执行者的素质,就不得不结合民主和专制来分析。我比较赞同的是,“民主和专制结合,取其中”的模式。

民主和专制各有其好坏,民主制度能充分保证到每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不会受到明显地侵犯,而专制或者独裁政权却做不到这样,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往往缺乏安全感和前进的动力。但是民主有一个挺致命的弱点:行政效率并不高。就拿美国为例,一个议案或者法律获得通过,往往要经过参众两院批准,最高法院核查,还要相关州的州议院以及法院批准才能实施,往往耗时几个月甚至是几年的时间,而那时候的实际情况往往已经不太一样了,如果要修正还要再走一次这样的程序。但专制或者独裁政权则反之,往往能够迅速通过和颁布法令,尽管不一定能顾及到所有人的意愿,但效率确实高的多。

这种“民主和专制结合,取其中”的模式,比较理想的含义是精英群体意识政治。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到过:国家的组成应该由哲人王,护国者以及劳动者。哲人王作为统治着只存在一个。而我的想法是,通过利用一种共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以及利益关系,建立一个哲人王的精英群体,然后,通过教育和网络的力量,传播这种政治意识传播开来,在求同存异当中,促进统治者和执行者素质的提高,而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将是未来民主政治的决定因素之一,也是调和独裁和民主的有效途径。这种模式的核心,不在于制度的建构,而在于人的政治素质的提高,以求彻底地将人从“单向度的人”变成“大写的人”,这需要“先富带动后富”的原理,由精英的素质提高带动整个社会的提高。

当然,这种模式不能缺乏法制的约束,也就是防止“不受约束的权力”。除了利用网络监督之外,可以利用一套法律制度。最理想的是道德法,而非“权利和义务”法,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在最开始的时候,还是应该采取后者的,随着素质的提高,可以慢慢向前者靠拢,但不能不要后者。还是得“守其中”,让国民始终处于一种良好的道德素质当中。法律的作用应该是让人们掌握好那个度,而非强制管理公共领域或者是私人领域。

长篇大论都是分析统治者和执行者的素质,其实在《动物庄园》里头,还有很大篇幅来描写其他小动物的,例如:拳击手、紫苜蓿和本杰明等。这些动物都有非常鲜明的性格,如拳击手就只会说两句口头语:“我会更加努力工作和拿破仑永远正确”但是所有动物的缺点就是愚蠢,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只会“a”以内的字母,这点极为容易被人利用,进行煽动活动。这也是为什么在所有制度中都必须强调人的素质的原因。

尽管,一本《动物庄园》不是什么大部头的名著,但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说,“多一个看奥威尔,就多一分自由的保障。”人们不缺少各种知识,只是缺少素质和意识。而如果我们过分追求自由,那反而成为了最大的不自由,因为你已经被其束缚住了。我想,奥威尔要教我们,或者说以往哲学家要教我们的,不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应该是一种精神,通过反思进而达致守中的境界,近于自然。

动物庄园读书心得体会篇三

《动物庄园》是英国小说家、政治评论家、文学批评家乔治·奥威尔的代表作之一,1945年出版后即引起轰动,在思想界及文学界产生的影响至今不衰。

小说借助动物视角讲述了莫纳农庄动物造反的故事。动物们饱受农庄主人的压迫,农场里的一头猪老麦哲(oldmajor)在提出了“人类剥削牲畜,牲畜须革命”的理论之后死去,若干年后,农庄主人无能,农场里借机掀起了一场由猪领导的反抗,农庄的动物们在猪的带领下起来反抗,推翻了剥削压迫它们的人的统治,建立了自己当家作主的“动物庄园”,遵循革命领袖、最聪明的猪们提出的动物主义原则,即包括“所有动物一律平等”在内的“七条戒律”。然而革命之后,暂时的民主与平等被极权一步一步破坏。动物庄园中的起义领导者拿破仑(napoleon)大搞恐怖运动,以暴力赶跑具有人文气质的理想主义者、合作者斯诺鲍(snowball)。随后农场里搞了一场血腥的大清洗运动。同时,拿破仑的御用宣传部长“尖嗓”,悄悄地将曾经按照麦哲的预言制定的“七诫”(两条腿是敌人,四条腿是朋友,不穿衣服不睡床铺,不喝酒也不杀害其他动物,我们都享受平等)改动,使无知的动物们越来越麻木,最后动物的定律都被删改。老驴子本杰明注意到,诫律墙上只剩下一句话——所有的动物都是平等的,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曾经的“动物主义”已经变了味儿,猪成了动物农场的高贵种群。拿破仑任命自己为共和国总统,开始和人类进行各种交易,甚至带领所有的猪学会了两条腿走路。动物们又回复到从前的状况,甚至更糟糕。

《动物庄园》这部小说虽然表面看上去荒诞,但是对20世纪上半叶的世界历史,尤其是苏联历史稍有了解的读者不难看出作者的影射之意。这种影射之具体,以至于可以细化到小说中的每一个情节都可以在20世纪的上半叶苏联的政治人物和事件中找到。《动物庄园》的出版正值二战结束之后,东西方阵营互相对峙。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当西方许多左冀知识分子对苏联报以希望时,奥威尔通过自身经历以及对苏联大清洗事件的了解,对斯大林极权统治本质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动物庄园》就是这种思想下的产物。奥威尔曾经加入过一个托洛茨基派组织,其本人也被视为“狂热的托派分子。有了这段经历,也不难理解奥威尔对托洛茨基的同情和对斯大林式的极权主义的憎恨。以至于在作品中也毫无掩饰地表现了这种情感。

小说中的鲍柯斯(boxer)是个悲剧性的角色,一直努力工作,服从指挥,但是最后却落得了一个被拿破仑卖给屠宰场的结局。一些评论认为鲍柯斯代表的是普通群众,我个人认为鲍柯斯更对应的角色是那些普通的革命者,而非普通群众,联系到西班牙内战末期革命被出卖,这种对应关系似乎更加贴近。至于始终保持冷静的本杰明(benjimin),奥威尔曾经说是象征他自己,但是更合适的说法应该是象征在极权主义的狂热下保持清醒的独立知识分子,但是迫于政治压力和对肉体消灭的恐惧,他们只能保持一种犬儒主义的政治态度。

至于在小说中扮演了拿破仑的爪牙的“狗”,则明显象征着斯大林体制下的特务机关和强力部门——契卡、克格勃等组织。奥威尔本人曾经深受这类组织的迫害,在小说中对他们的讽刺也极为辛辣。

乔治奥威尔曾被苏联斥之为反/共作家,还被英国特务机关以“共产主义分子”的嫌疑监视了20多年。从某种角度上说,他更像是一个孤独的理想主义者,他痛恨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压迫,痛恨垄断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但他同样痛恨斯大林式的极权主义,痛恨以革命的名义践踏人民。而对后者的憎恨甚至胜过前者。奥威尔之所以选择用动物来做象征,去讽刺极权主义,去批判极权体制对人民的残酷和对理想的践踏,也正是出于理想主义的幻灭的一种无奈。

如果排除文本具体指向,不谈《动物庄园》对极权主义的不满,那么小说具有的批判主义是普适性的。土地对于生存于世间的人和其他动物一样都是非常重要的,弱势阶层会竭尽全力反抗剥夺者。《动物庄园》描写了动物对土地的眷恋和向往,小说中这样描写了动物把农场主驱逐后的一幕:“牲口们冲到山丘顶上,在明净的晨光中环视四周。没错,周围他们所能看到的一切—都是他们的了!……他们把整个农场巡视一遍,满怀无言的深情对耕地、草料田、果园、池塘、小树丛—加以纵览。好像此前他们从未见过眼前这一切,直到现在还难以相信这些都是他们自己的财产。”

动物与人类的心理是相通的,对自由的追寻是一致的。《动物庄园》中的每一种动物都是人类自身生物本性的一种隐喻,拿破仑猪的专横跋启、鸡的愚忠可爱、狗的狐假虎威、马的任劳任怨,都与人类息息相通。所有的动物或明显或潜在的性格和表现,都是对自由的追求与向往,这也是动物和人相通的本性。而且人性往往在动物身上体现得会比在人本身上更有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自由的精神已经很少能够唤醒我们日渐麻木的心灵,有些人已经丧失辨别自由的能力,反而自作聪明地以为自己获得了自由,其实我们需要更多的是启蒙与震撼的呐喊。从这个意义上讲,《动物庄园》中动物追寻自由的努力和寻到自由的可能都给包括我们在内的全人类以无穷的启示。

动物庄园读书心得体会篇四

这本书告诫我们动物也是有自由的,因为人类的贪污所以导致动物们的反抗。但这本小说不属于人们所熟悉的蕴含教训的传统寓言,而是对现代政治神话的一种寓言式解构。“它是一部革命史,但他误入歧途,而且每一次偏离那么有理由。”这是英国作家、新闻记者、社会评论家,著名的英语文体家。他在小说中创造的“双重思想“、“新话”等词汇有一句话是“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动物不是人类的工具它们也有自由,他们不是被控制的它们也有征求自由的能力,因为人类的霸道和和无拘无束的控制动物们才对我们产生敌意,我们都在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可是,我们为什么还要去破坏呢?如果我们能友好一点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了。人类总是觉得他们是第一可是并不是这样,动物和人是平等的其实人类是可以和动物成为朋友的可是我们并没有这样做。作者用这种虚幻和角度来告诉我们不只是人类有自由,和对现在的政治而感到感叹!动物们对人类的劳动是不应该的,动物们为什么要给人类劳动?人类不自食其力总是靠着动物来帮助他们,总是想奢侈的从动物哪里得到东西,从来没有靠自己的双手来劳动,在这种情况下动物们心底一直有一种愤怒就这样一直存在这到最后这一股强烈的愤怒就爆发了出来,所以从此人类就成了动物的天敌。

这本书告诉我们动物也是有自由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动物庄园读书心得体会篇五

一只快死的猪麦哲做了个梦,并以这个梦激发曼纳庄园中所有动物的斗志,号召动物们起来反抗农场主的压迫和剥削,建立一个美丽新世界。“在那个世界,我们的背上不再配鞍,蹶子、马刺会永远锈蚀,不再有残酷的鞭子噼啪抽闪。那难以想象的富裕生活,小麦、大麦、干草、大豆还有甜菜将全归我们。自由解放,阳光普照,水会更纯净,风也更轻柔。”麦哲不久死了,他描述的美丽新世界却改变了动物们的生活观念,起义是必须的,推翻人类的统治势在必行。为此,动物们选出来了两头名为斯诺鲍和拿破仑的雄猪组织起义的工作,短小而肥胖的肉猪斯奎拉则负责对领导的观点进行解释和阐述。这三头猪把麦哲的训导用心琢磨,推敲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他们称之为“动物主义”。几番密谋之后,动物们终于起义了,为了理想,所有的动物团结起来,赶走了庄园主琼斯先生,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曼纳庄园也改名为“动物庄园”。动物主义的原则简化为“七戒”,成为动物庄园的最高原则,“四条腿好,两条腿坏”,“所有动物一律平等”是动物们的精神信仰。然而,不久后,两只处于领导地位的猪为了权力而互相倾轧,拿破仑赶走了斯诺鲍,并宣布他是叛徒、内奸。此后,获得领导权的猪拥有了越来越大的权力,早先的“七戒”逐渐变成了“一戒”,所有原先反对的,在斯奎拉的煽动下又全部变成合理的,稍微有微词的动物就被扣上与斯诺鲍勾结,妄图颠覆这个“自由,平等”的动物庄园的帽子而招致血腥的清洗。渐渐的动物们越来越健忘,除了那头长寿的驴本杰明,谁也记不起当初为什么要起义,以为生活就是原本的样子,而猪成为了新的特权阶级,他们学人走路,穿人的衣服,与人作交易,彻底颠覆了“凡靠两条腿行走者皆为仇敌,任何动物不许住人类的房子,不许睡床,不许穿人类的衣服”动物原则。动物们已经分不出谁是猪,谁是人了。

从《动物庄园》,你可以清楚的看到革命理想是如何被修正的,历史是怎样被歪曲的,特权阶级是如何形成的,专制极权是如何建立的,人们的头脑是怎样被清洗的,意识形态是怎样确立的。说实话,看的我毛骨悚然。巧舌如簧的斯奎拉能让动物们怀疑自己从前所看过、所听过、所经历过的事,事实可以歪曲成为下一代所看到的“真实的历史”,那么什么是真实的?如果动物们的寓言变成预言,动物们的荒诞变成人的真实,那么什么才是理想国?在我看来,只有上帝的国度才是真正的理想国,那是个至高,至善,至纯,至圣的国度。人类的理想只有与上帝的国度联系在一起,才可能实现真正的平等,自由。否则,所谓的起义,所谓的正义,不过是以一个暴政代替另一个暴政而已。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