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藤野先生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设计藤野先生(大全5篇)

时间:2023-10-03 01:36:04 作者:琴心月 最新藤野先生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设计藤野先生(大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

1、朗读课文有关章节。

2、谈谈你对当今日本人的看法。

(学生自由发言)

二、理解主题

1、作者为什么要到日本仙台留学,学习医学?

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教师补充。

资料一: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记载:“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他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

2、但最终鲁迅走了一条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成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

3、是什么原因,使鲁迅“弃医从文”的?

(学生概括陈述前两课时所学,加以总结、提升)

“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是其“弃医从文”的两个原因。

资料二:

这两件事,深深刺激了鲁迅,令他深切地体会到弱国子民的屈辱遭遇,使他深刻认识到国人的麻木,进而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提倡文艺运动了”。

资料三:

《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4、让学生再从文中找出例句体会。

“但在那时,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5、从鲁迅的人生选择中,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三、探究拓展

1、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a、离开仙台后,“不知怎地,……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b、珍藏藤野先生修改过的讲义;

c、在寓居里高挂藤野先生的照相;

d、把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化为继续斗争的勇气和行动。

2、藤野先生对我的人生产生什么影响?

“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

在藤野先生的精神鼓舞下,作者决心以笔作刀枪,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光明的中国继续奋斗。这种把与藤野先生的深情厚谊和自身爱国思想融合在一起,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斗争融合在一起的结尾,深化了主题,增强了文章的战斗性。

3、夜深人静之时,面对东墙上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恩师已阔别二十多年,鲁迅一定有很多话要说。把握文章主旨,展开合理想像,模仿作者的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

a、学生写作;教师指导;

b、学生交流。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以“研讨与练习”一为凭借,综合所有的理解感悟。

2、完成《语文同步训练》

3、阅读参考资料

下一页更多精彩“藤野先生课文相关内容”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二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组织材料,学习抓住人物特征,通过具体事例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体会、理解文章含义丰富的语言,掌握文章叙事线索。

3.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明确文章的线索,探讨文章的主题。

2.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归纳其性格特征。

3.联系材料,领会作者弃医从文的情感因素,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三.教学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让学生说说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并阐述理由。(有老师、

父母、朋友、还有偶尔相识的陌生人)

再让学生说说在成长中,哪件事最让你难忘?

由学生的回答导入文章。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讲述了他与先生的交往。鲁迅先生怀念藤野先生的原因与我们刚才所讲的原因是不是一样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看课文。

2.复习有关《朝花夕拾》的知识。让学生说出已经学过的两篇课文的名称。然后说说在《从》《阿》及《藤野先生》三者之间的先后顺序。

顺序是《阿》《从》《藤野先生》,作品是按照作者成长的经历来排列的,《朝花夕拾》是一本回忆散文集。

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速读课文。

1.速读课文,思考问题:

(1)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些事情?

2.明确:

(1)文章以作者在日本仙台求学的经历为线索,写了作者在日本求学的一段经历,即写了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时藤野先生的关心,匿名信事件,幻灯片事件即离开仙台等一系列事情。

(2)重点写了发生在仙台的事情,此外还写到了东经等地的事情。文章中的地点变化:东京――仙台――中国。

三.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是文章的叙事线索,以次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划分

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3):在东京的所见及去仙台求医的缘由。

第二部分(4-35):在仙台学医,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及弃医从文的经过。

四.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朗读课文前三段,体会鲁迅文笔特点。

2.讨论交流:

(1)这部分文字所描写的对象是什么?

(2)作者对所描写的对象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你能够通过具体的语句来分析吗?

明确:

所描写的对象是“清国留学生”速成班的其他成员。对他们是一种厌恶之情,这是从他们逛公园,赏樱花,梳辫子,学跳舞等事情中可以看出。这也许也是鲁迅为什么要离开繁华的东京的原因所在。

(3)一些段落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明确:

比喻、反语的巧妙使用,使文章语言幽默,风趣而又不失力度。文章中这样描写“清国留学生”:“但花下……实在标致极了”

这段文字在准确地形容与细致的描写的基础上,作者还把“清国留学生”的精神风貌刻画出来了,本来是担当着救国重任的留学生,到东京之后,则不思进取,反而追逐时髦,将头发弄得油光可鉴,尤其可悲的是,始终不忘记那条象征落后和耻辱的大辫子,反而将其弄得十分醒目,令人恶心。文章用比喻和反语夸张,将讽刺之情巧妙地流露在字里行间。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明确:

文中主要写了修改订正讲义、订正解剖图、担心我怕鬼、问中国女人裹脚等四件事。表现了藤野先生对我的关心、严格要求以及对学术的孜孜不倦的求实精神。

2作者初见藤野先生时,藤野先生是什么样子的?

明确: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夹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通过肖像描写,写了他的穿着,穿插了他穿衣服的掌故,表现了藤野先生是一个不注重穿着的人,生活朴素、简单。

明确:

写了两件事,即匿名信事件,幻灯片事件。

鲁迅先生对自己到仙台学医的动机,在《呐喊》自序中写到“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象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有促进了国人对维新的信仰。”可见他是怀着救国救民的思想选择了医学这一职业的。可是,当在学医的过程中,看到了枪毙中国人的影片后,而且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鲁迅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于是促进了鲁迅弃医从文的思想产生。他觉得,“医学并非一件要紧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是做毫无意义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素,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首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看电影受刺激,固然是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但不能理解为偶然因素,如果我们分析当时的社会状况,鲁迅先生的思想转变还有起深刻的社会原因,这就是当时的社会潮流。早在弘文学院学习时,他就常和许寿裳等探讨如何改变“国民性”问题,考虑如何提高国民素质,期间还受到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的影响。

4我想现在肯定有些同学会有想法,本文题目是藤野先生,为何写这几件事?

明确:写日本爱国青年寻衅滋事是给藤野先生做反面衬托。写课堂上看电影事件是作者告别藤野先生的直接原因。总之,这些材料都与突出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没有民族偏见的品质有密切关系。同时还表现了作者那份强烈的爱国热情。

第三课时

讨论明确:此部分一方面表现了藤野先生对我的影响之大,另一方面表现我在实践自己弃医从文的誓言。

2朗读这一部分,画出我对藤野先生思念的句子我影响之大的句子以及表现我实践自己弃医从文的句子。

从整篇文章的结构来看,是围绕藤野先生这个中心来组织材料的,虽说也贯穿着作者的爱国注意思想感情,但前者是明线,后者是暗线。写对东京学习环境的厌恶,离开东京到仙台,是写与藤野先生结识的前因,接下来写仙台的学习生活,基本上与藤野先生有关,而且作者着力正面描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写匿名信的寻衅和看电影所受到的刺激,这些事或是与藤野先生有直接关系,或是衬托出藤野先生的公正、真诚、在那种环境下的难能可贵。

所以,这样一位没有民族偏见的老师,也是鲁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所在,来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

从这点看,我们教材倾向于第一种观点。

二小结:

课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以鲁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暗线组织材料,体现了藤野先生崇高的精神和鲁迅深切的爱国感情。文章语言精练,幽默而又犀利,抓住了人物的特征,生动而又传神,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好好借鉴,用我们的笔记住我们最怀念的人。

三板书设计

藤野先生

明线: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没有民族偏见――怀念先生

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实习问中国女人裹脚

暗线:鲁迅的爱国情感――弃医从文

1.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2.挑山工主题教学设计

3.祁黄羊主题教学设计

4.小班冬天到主题教学设计

5.找春天主题教学设计

6.暑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7.“学雷锋”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8.小学毕业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9.小学元旦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10.儿童节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三

鲁迅的《藤野先生》是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篇目。本课教学设计采用“截取片段、长文短教”的教学思路,试图通过“鸟瞰全景(整体感悟)一扫描局部(分层理解)一定格焦点(语段品析)一评说人物(人物特写)”的步骤,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一、课堂导入

师:七年级时我们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的“方正、质朴、博学”,令幼年的鲁迅信服、敬畏。但鲁迅在回忆中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藤野先生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人”。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藤野先生》,来寻找答案吧!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完成的学习内容有:

(出示课件)

【学习内容】

1、鸟瞰全景——整体感悟

2、扫描局部——分层理解

3、定格焦点——语段品析

4、评说人物一一人物特写

师: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鲁迅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了这篇文章,他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位老师。请看(出示课件):

【课文链接之一】

《藤野先生》写于1926年10月12日,当时鲁迅离别藤野先生已二十年,遭到北洋军阀反动政府迫害的他正在厦门大学任教。

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时征求鲁迅的意见,他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目的是借此探听藤野先生的一点消息。第二年,译者增田涉到上海来告知鲁迅,藤野先生还没有下落,鲁迅慨叹道:“藤野先生大概已经不在世了吧?”

师:可见,鲁迅是借文章来表达对自己尊敬的藤野先生的思念之情。

让我们带着钦佩、崇敬的心情走进课文,随鲁迅一起去结识这位异国他乡的老师。

二、鸟瞰全景——整体感悟

1、信息搜索。

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文,从题材、体裁、人物、内容、结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语言特色、构思技巧等多方面搜索信息,说说这是一篇怎样的文章。比一比,看谁搜集得又快又多。

预设学生表述的内容:

(1)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

(2)这是一篇记叙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生活和经历的文章。

(3)这是一篇以藤野先生为主人公的文章。

(4)这是一篇以记人为主的的文章。

(5)这是一篇通过几件事来刻画人物的文章。

(6)这是一篇选择典型事例来突出人物思想品质的文章。

(7)这是一篇跨越二十年转换三地(东京一仙台一北京)时间空间跨度较大的文章。

(8)这是一篇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的文章。

(9)这是一篇体现了作者思想变化的文章。

(10)这是一篇感情非常强烈的文章。

(11)这是一篇表达对藤野先生真挚的感激与怀念的文章。

(12)这是一篇充满了爱国主义思想情感的文章。

(13)这是一篇有生动的细节描写的文章。

(14)这是一篇设置了两组对比(藤野先生/日本学生、“我”/清国留学生)的文章。

(15)这是一篇通过正面记叙、反面衬托,深情赞颂藤野先生正直高尚的思想品德的文章。

(16)这是一篇直接描写藤野先生与间接表现藤野先生相结合的文章。

(17)这是一篇语言朴素含蓄、精练深刻、富有表现力的文章。

(18)这是一篇内容丰富深刻、脉络层次分明的文章。

教师小结:

这是一篇——

(1)回忆一段留学经历的文章。(回忆性)

(2)通过几件事来记人的文章。(丰富性)

(3)通过典型事例从多个角度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文章。(典型性)

(4)既有感激怀念,又蕴含着强烈的爱国情感的文章。(抒情性)

(5)体现作者思想变化的文章。(深刻性)

(6)运用对比衬托、直接间接结合的文章。(艺术性)

这样一篇经典的文章,要是藤野先生读到会有什么感触呢?请看(出示课件):

【课文链接之二】

《鲁迅选集》在日本出版后第三年,藤野先生的长子入第四高等学校读书。教师发现他是藤野先生的儿子,就把《鲁迅选集》给了他。当藤野先生戴上眼镜匆忙地翻开这部选集,看到扉页上鲁迅先生的照片时,惊喜地高声叫道:“啊!这是周君,他已经了不起啦!”

“周君在文章里和友人之间把我当恩师谈着,我要是早读到该有多好啊!他至死还想知道我的消息,倘早通了音信,他本人也该多么喜欢啊!”

师:藤野先生惊喜异常,感慨不已。我们也分明感受到了他对鲁迅的强烈的情感。

2、激情诵读。

师:请大家以饱满的激情选读文中感情强烈的语段。建议重点读这样几个段落:第1段、第29——31段、第37段。朗渎时要注意语气语调,朗读时要把握感情基调。

如:读第1段:用嘲讽的语气,读出厌恶之情。

读第2931段:用沉重的语气,读出愤激之情。

读第37段:用深沉的语调,读出感激之情。

(1)学生自己先揣摩一下,自选片段朗读。

(2)第1段女生读,第2931段男生读,第37段全班读。

师:作者对恩师藤野先生心存无限感激。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师生情谊如此深厚呢?

请看(出示课件):

【课文链接之三】

师:原来如此!感谢这位尊重中国人的平凡而伟大的老师!

下面我们一起学习文中直接记叙描写藤野先生的第6——23段。

三、扫描局部——分层理解

若将这一部分内容划分为两层,说说划分的理由。可以用简洁的词语、精练的短语、完整的句子表述。

预设学生回答:

(1)前一层写与藤野初识,后一层写与藤野相处。

(2)前一层写外貌,后一层写事迹。

(3)前一层抓住外在特征,后一层叙写典型事例。

(4)前一层表现外在特征,后一层表现内在本质。

(5)前一层写生活习惯,后一层写工作作风。

(6)前一层表现生活俭朴,后一层表现品质高尚。

(7)前一层写课上情景,后一层写课后事情。

(8)前一层用白描手法写外貌,后一层用纪实手法写事迹。

(9)前一层虚实结合写外貌,后一层不同角度写事迹。

(10)前一层直接间接描写外在风貌,后一层从多侧面多角度表现精神品质。

……

教师小结:

这一部分内容给我们提供了写人的典型范例。即(板书):

刻画人物抓外在特征——突出特点

用典型事例——表现品质

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到了鲁迅当年留学日本的大致经历,也明白了他对藤野先生真挚怀念的原因。我们在为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叫好的同时,也从内心深处慢慢理解了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爱国主义情怀。这一节课我们不仅读懂了作品,还赏析并学习了鲁迅高超的人物描写技法,相信今天的这节课,大家的收获是很多的。

一、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将在上节课的'学习基础上,具体赏读文中的一个事例,要求发现并学习作者叙述事件的方法。

二、定格焦点——语段品析

细读第11——15段,揣摩词句的含义和作用,从品析语言的角度来阅读。用“从……体会到……”或“从……看出……”的句式表述。如:从“第二三天便还我”一句能体会到藤野先生讲义改得及时,也改得费时。

预设学生的表述:

(1)从“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可以看出先生改得很频繁。

(2)从“从头到末”可以看出先生改得很彻底。

(3)从“不但……连……也都”这一组连词可以看出先生改得很全面。

(4)从“一一订正”可以看出先生批改得很细致,表明他很负责。

(5)从“一直继续”可看出先生批改得持久。

(6)从“他使助手来叫我”可以体会到先生顾及到“我”的陌生感,考虑得很周到。

(7)从“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可以看出先生对“我”的主动关心。

(8)从“拿来我看”可以看出先生将关心立即化作行动。

(9)从“过了一星期”可看出“我”到仙台不久,先生就开始关心“我”。

(10)从“大约是星期六”中的“大约”可看出时间太久远,“我”的记忆有点模糊;从“星期六”可以体会到“我”对这件事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11)从“很吃了一惊”可以体会到“我”当时的感受很强烈,没想到先生会亲自批改,且改得如此详细。

(12)从“不安和感激”可以体会到“我”“不安”是因为有“脱漏的地方”“文法的错误”,也是因为先生的关心让“我”受宠若惊;“感激”是因为先生如此费神、如此负责、如此关照。

教师小结:

对于老师而言,检查笔记、批改作业是稀松平常的事,可是藤野先生“添改讲义”这件事却让我们感动、惊讶甚至震撼!因为从这件事中,从藤野先生改得快、改得多、改得细、改得全、改得勤、改得久……我们看到了一个忙碌的身影、一个高尚的灵魂,感受到了一种及时的帮助、一份真诚的关爱!看似简单的文字却表现了丰富的内容,这缘于:叙事——重点突出,点面结合;语言一一朴实简洁,蕴涵真情。

三、评说人物——人物特写

预设学生答案:

(1)他是一个有着八字须的黑瘦的日本友人。

(2)他是一个戴着眼镜、说话缓慢而有顿挫声调的儒雅的教授。

(3)他是一个穿衣服不太讲究的生活俭朴的先生。

(4)他是一个对工作极端负责的老师。

(5)他是一个热情关爱学生的老师。

(6)他是一个对学生严格要求、工作严谨的老师。

(7)他是一个有强烈好奇心和求实精神的学者。

(8)他是一个坦率诚恳、珍惜感情的人。

(9)他是一个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的好人。

(10)他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老师。

【课文链接之四】人物颁奖词(学生齐读)

黑瘦的外表下掩藏着一颗赤诚的心,顿挫的语调讲述着难忘的故事。红笔圈点成生命的彩带,讲义凝聚成历史的见证。他,以认真、严谨为舟在医学领域遨游;他,以热情、正直为伞给异国他乡的学子撑起了一片晴空。他用自身的言行为“教师”作了极好的诠释。藤野,一个朴实的名字,藤野,一个响亮的名字!当它刻在一个中国留学生的心中时,也就刻在了无数中国孩子的心中!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欣赏一篇优秀的作品,犹如品味陈年佳酿,只有用心去体悟才能获得心灵的飞跃与思想的升华。今天学习了《藤野先生》,我们了解到了鲁迅感念师恩的丰富内涵,更深切地感受到了鲁迅奋然前行的心迹。藤野先生令鲁迅感念,也令我们感动。愿我们都获得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愿生活的天空变得更湛蓝、亮丽!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四

1、 熟读课文,掌握字词,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行文脉络。

2、 透过典型事例,掌握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精神品质,了解回忆性散文的结构特点。

3、 分析“鲁迅风”的语言特点,学习鲁迅独特的写作方式。(揣摩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分析其表达效果)

4、 通过研读课文,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蕴含的情感。

【课时】

2-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鲁迅的人生中,有几位老师让他终身难忘。上学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们就了解到一位,大家还记得是谁吗?(寿镜吾老先生)大家还记得鲁迅先生是怎样描写寿镜吾老先生的吗?今天,我们再来了解鲁迅先生的另一位恩师,学习一下语言大师鲁迅先生是如何描写自己的老师的。板书:《藤野先生》。

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略)

三、整体感知(再读课文)

(一)点明文体——回忆性散文。

主要是围绕藤野先生回忆自己在日本留学时的所见所闻。

(二)细读课文,看看文章记录了作者留学过程中的哪几件事,试着为每件事拟一个小标题。(“思考探究一”)

预设:共十件事。1.离开东京之原由(1-3)2.仙台求学受优待(4-5)3.初识藤野先生(6-10)4.添改讲义(11-15)5.先生纠正解剖图(16-19)6.关心解剖实习(20-22)7.了解女人裹脚(23)8.匿名信事件(24-28)9.看电影事件(29-31)10.离别事件(32-35)

预设: 3.4.5.6.7.8.10和刻画藤野先生有直接的关系。这些事件直接展现了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和精神品质。

第二课时

一、研读赏析

(一)请同学们试着找一找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体现在文章的哪里?以“从 (事件)中,可以看出藤野先生是一个 的人”的形式回答。

1、 藤野先生的外貌:耳闻藤野先生是“穿衣太模糊”“会忘记戴领结”的形象,是个不讲究的人。“我”目睹的藤野先生是一位“黑瘦的,八字胡,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有“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的先生。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简单勾勒出藤野先生生活简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2、 对学生关心,对工作认真负责——添改讲义

3、 对学生严格要求——纠正“我”的解剖图

5、 严谨求实的精神——了解中国女人裹脚

(三)作者为什么又要花大篇幅笔墨写与藤野先生无关的见闻与感受呢?

预设:1.从整篇文章的结构来看。全文围绕藤野先生这个中心人物来组织材料的,写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感受,也都与写藤野先生有关。

2、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便是时时处处都有“我”的存在,表现“我”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这篇文章的另一条线索,就是“我”的爱国之情,具体表现为“我”弃医从文的心路历程,“我”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感情是课文的“底色”和“背景”,聚焦点是藤野先生,没有了这份“底色”和“背景”,藤野先生的形象不会如此突出,不会如此动人。文章的内涵不会如此深刻。回忆性对象与叙事者经历的交织,是回忆性散文的一个重要文体特点。(更好的展现文章的主题。)

(四)一个普通的日本学者,为什么作者说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思考探究二”)

预设:

二、语言赏析

(一)白描手法是鲁迅极力倡导的,掌握得又最为娴熟,从《藤野先生》里可见一斑。我们看看鲁迅先生对以下人物、场景进行了白描,体会这样描写的妙处。

(二)鲁迅先生的写作还以幽默、讽刺、耐人寻味著称,请在全文中寻找鲁迅先生耐人寻味的句子,加以赏析。

预设:参见“积累拓展四”。

三、拓展延伸

(一)你所接触的老师中,有没有一位老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你,改变了你?模仿《藤野先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二)联系实际,说说鲁迅的人生选择给了你怎样的启示?(“积累拓展五”)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五

《藤野先生》是八上第二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在教材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初中语文必须重点学习的文章,记叙了作者鲁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鲁迅写此文赞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表现的是伟人的爱国情怀,给学习者强烈的心灵冲击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这篇散文,主要通过“品读法”“研读探究法”,品味语言,合作探究,了解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理解内容与情感,达到既学读书又学做人的目的。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