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敬畏为话题(精选13篇)

时间:2023-12-07 09:25:28 作者:温柔雨

优秀作文不仅要有好的观点和论点,还要有恰当的结构和合理的语言运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欣赏和学习。

以敬畏为话题的作文

鸟,为什么可以在天上飞翔?人很羡慕,于是有了飞机。鱼,为什么能够在水里游刃有余?人觉得很新奇,于是我们知道了潜艇。人类的先祖,曾经蜷居于洞穴之内,树叶裹身,与自然万物同生共处,与天地万象亲密接触,对自然界充满着敬仰与赞美,对动物界充满着膜拜与信服,对一切生命、生灵充满着敬畏之情。他们和平共处,相互依存。而当我们汇聚了天地之精气,承载了自然之光华,以站立的姿态爬上了生物链的顶端,在走向自我文明的演变中却渐渐疏离了自然。于是,冷血、凶狠、残冷便记录在了人类文明的词典中。

动物以死亡的方式接近人类,人类却以遗忘的方式抛弃过去。在优胜劣汰、适着生存的游戏规则中,人类越来越不信赖自己,以致于彼此之间需要一段段关系来不断地验证与固定。然而,这关系往往太过脆弱,不堪一击,以致于我们徘徊在不断地伤害与受伤的边缘。

曾几何时,人类是如此自信:在人定胜天的口号声中,我们削山、填海、围湖、造田,林立的工厂覆盖了田园牧歌,钢筋水泥盘剥了绿色大地,潜水艇开进了龙王的殿堂,宇宙飞船驶向了嫦娥的枕边。人类变得为所欲为,认为自然界不再神秘。可正当人类沾沾自喜地享受着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洪水、火灾、地震、干旱、沙尘暴,还有许多来不及取名的疾病,伴随着自然界的种种惩罚不期而至。人,是应该心存敬畏的。心存敬畏,就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心存敬畏,就是要有战战兢兢的体察心情;心存敬畏,就是要有小心翼翼的戒惧意念;心存敬畏,还应该有如负泰山的神圣责任。因为心存敬畏,我们三思而后行,不再莽撞;因为心存敬畏,我们审时度势,永远谦逊平和。

以敬畏为话题的作文【】

有一天,我在路上遇到一只小狗。这只小狗直挺挺地躺在马路中间,脑袋耷拉着,殷红的鲜血从伤口冒出。这是一只刚被轧死的小狗。正当我在叹息生命脆弱的时候,一只皮毛和小狗一模一样的大母狗窜出绿化带,向小狗飞奔过去,停在小狗的身边,凑近小狗,用鼻子在它身上嗅了嗅,抬头看看路边围观的人群,又看看马路的'远方,眼里充满了悲伤。

路上的车子一辆接着一辆,夹着尘土,鸣着喇叭。面对呼啸而过的车子,大母狗没有一点胆怯的样子,两只前爪拨弄着早已一动不动的小狗,不时发出低沉的呜咽声,仿佛在哭喊着:“孩子,你快醒醒吧,妈妈来了!”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更感人的一幕发生了,只见大母狗抬起两只前爪,夹住小狗的身子,使劲地拖。我明白了它的意思,她要把小狗拖到马路边,可是单凭大母狗的能力实在有困难。大母狗的身体使劲向后拉,两只前爪紧紧夹住小狗不放,一点点地挪动着。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地上的血痕越来越长,大母狗的动作越来越吃力了,似乎每挪动一寸都要积攒它全身的力量。路上车子很多,大母狗随时都有再遭劫难的可能,边上的好心人实在看不下去了,纷纷在狗挪动的路线前面站起了人墙。功夫不负有心人,大母狗终于把小狗的尸体挪到了路边。

母爱的伟大早已从我母亲身上体会到了,今天这感人的一幕,让我对母爱多了一份敬畏。

敬畏

日升于东而落于西,叶开于春而落于秋,怒放的花总有凋零之日,人亦有失意之时。大千世界,生命无处不在,生命需要我们敬畏。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婴儿呱呱坠地的第一声啼哭,是心脏有力的跳动,是腊梅在寒冬腊月里的一点红,是大海波涛汹涌时拍起的一朵朵浪花。

“摇啊摇,摇过十五春分就是外婆桥”,我坐在妈妈的车上,手上抱着外婆生前最喜欢的蔷薇花,车上放着音乐,正是《外婆桥》这首歌,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念之中。

外婆家门前有一片蔷薇花,每次过去的时候,我总能看见带着露珠的蔷薇花,是那样妩媚动人。

“丫头,快进来,外婆给你做了你爱吃的玉米排骨。”我刚下车,外婆便从里屋迎了出来。岁月的痕迹在她脸上磨了一道又一道,我盯着外婆的脸走了神。“丫头”,外婆的声音轻轻的,混在风中,将我的思绪拉了回来。

“看什么呢,这么入迷,外婆脸上长花了?”外婆笑着问我,大手覆在我的小手上。“嗯,外婆长得真好看。”我摇了摇头,笑着说道。外婆一听这话,便乐开了花。

饭后,我坐在院子里,看着火红的蔷薇花,再次陷入了沉思,外婆发现了端倪,便问我心里是不是有什么事。果然,什么事都瞒不过外婆的眼睛。

“我在想生命到底是什么。”我正想着前几天新闻里播报的那些人离开人世的消息,便把问题抛了出去。外婆指着墙角的一束蔷薇,说道:“那一束,我以为它活不了多久,可现在它居然又活过来了。”我抬头,便看见那一束蔷薇,正明艳地开着,活活泼泼。

“生命的力量难以想象,我们要笑着面对生活,敬畏生命。”外婆摸了摸我的头说。后来,外婆因病去世,我第一次知道生命是如此短暂,外婆的笑颜如在昨日。

将思念寄托给风声,不知道你是否会听见。谢谢你,外婆!是你让我知道生命的可贵,也让我学会了敬畏生命!

以敬畏为

“敬畏”,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词语。熟悉在于人们常说要怀敬畏之心,陌生在于没有多少人能将其付诸实践,持之以恒。人应当有颗敬畏之心。一个人有了敬畏之心,胸中就有了方向、行为准则和规范,就能自觉约束自己,不做出格越轨之事。古人说:“凡善怕者,心身有所正,言有所规,纠有所止,偶有逾矩,安不出大格。”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肆无忌惮,甚至为所欲为胆大包天,有了敬畏之心,就不会忘乎所以无法无天。所以常怀敬畏之心的人格外谦逊,是一个有品味有思想的人都具备的基本素质。

心怀敬畏,是心怀神圣感的尊敬和惶恐,既是一种人生的态度,又是一种生活的信念,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敬畏之心,古人如此,先贤尚如此,圣人更如此。“敬畏之心”,是一种“自我约束”,是一种“自我监督”,是一种“自我鞭策”,是一种“不用扬鞭自奋蹄”。有“敬畏之心”,才会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做事、做好事,书写更加壮丽的人生。

当心中有所畏惧的时候,才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才会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才会从内心规范、克制自己的行为举止。

一个无知无畏的人不论在何种游戏中,都是最容易犯规出局的。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总得有所敬畏,那种对任何事物、任何规则都“无知无畏”乃至“大无畏”的固执心态,是十分可怕的。敬畏之心实乃自我约束之规。

敬畏作文

今天走在路上,一个小女孩被一辆行驶过来的的大卡车撞到,飞出几十米远,当场死亡。他的父母看到后,跑过来,抱着小女孩哭得是死去活来。唉!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终结了。

两千多年前,中国的老子说过:“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现在马上就要到20xx年了,我们希望这样悲惨的事情不要发生。古人的话依然温故知新,也许人类已经习惯了唯我独尊的感受,只有在需要饮食时才想到其他生命体的观念。我们也许做不到把地球上的动植物看作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们,但至少该有所想到生命体在地球上共生的观念,生命是因该敬畏的,不管是人类生命还是其他生命。

敬畏生命感悟生命。我们学了《蝉》这一课蝉等了17年,才出来活一个夏天,在这个夏天将它毕生的精力就放在这一个夏天。只为了好好的活着。生命是一座金山也换不来的,有的人为了钱财,连性命都不要了。生命,因为有了你,世界才变得如此盎然,生机勃勃。蝉依然如故,年复一年,像候鸟一样,在这个季节从不失约的如期而至,自始自终,从不间断的潜心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与劳动,只管“耕耘”,不管“收获”。

由此我们没有理由不对生命投之以虔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畏。毕竟,生命只属于这一个人,而且只有一次。要知道,生命本身就是一种资本,一种幸运,一种对不公命运勇敢的挑战和蔑视啊!

怀敬畏之心

小时候,看见闪电,妈妈会把我们揽在怀里,温柔地说:“孩子,做好人,就不用怕打雷!”那时,我们对雷鸣闪电心怀敬畏,它教人反省:不要做坏事这是民间最质朴本能的敬畏,若剔去迷信成分,它不失为一种神圣的力量,可以约束矫正我们参差不一的心灵。

智者、圣人,之所以不凡,是因为有所畏惧也有所敬仰。而平凡之人,常怀敬畏之心,就不会轻易浮躁,内心自然生养出一些正气、庄严与崇高。人很渺小,因为有了信仰与敬畏之心,反而让我们内心清澄而庄严。

万物众生,都值得我们敬畏。从一朵向阳的花、一棵跳舞的草,到一只蚂蚁的力量、一位母亲在产房里挂满汗珠与泪珠的笑容……听课的学生如果对老师没有敬畏,就容易打瞌睡;拿俸禄的官员如果对人民没有敬畏,就容易贪污腐化;袁隆平因为敬畏水稻,在稻田里梦想成真;黑人阿里因为敬畏每一个对手,成长为一代拳王……而你我,如果对自然对生命缺乏虔诚和敬畏之情,就不会真正体味到生命的美善与生活的幸福。

新东方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先生,在北京大学xx年开学典礼上的发言,谈到对老师的敬畏,让人动容!他说,“我们很有幸见过朱光潜教授。在他最后的日子里,是我们班的同学每天轮流推着轮椅在北大里陪他一起散步。每当我推着轮椅的时候,我心中就充满了对朱光潜教授的崇拜,一种神圣感油然而生。”因为敬畏,而爱;也因为敬畏,看见爱;更因为敬畏,才有真正的感动。

一生,不长。一生,是一条谋生的路,也是一趟朝圣的路。谋生,让我们热爱手里的粮食,常怀平常心;朝圣,让我们看见高度,常怀敬畏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敬畏生为话题初中作文

人生犹如浩瀚的大海,其间波涛汹涌,惊涛骇浪,我在搏击,雏鹰翱翔蓝天,名著是我的双翅。

小的时候,每天晚上我都要缠着妈妈给我讲安徒生童话,并且被它们深深吸引着,如痴如醉,一个故事听上好几遍也不烦。上小学后,便如饥似渴地自己读上了,我真正的思想便是从读名著开始的。从那以后,世界在我幼小的心里不再是美味的糖块,也不只是和小后伙伴们的嬉戏。名著向我展示着自己小天地外的一切,它将我引向无垠深广的空中。

经历了十几个春秋,阅读过不少名著。其中,较早影响我的是我国的四大名著。充满妖魔鬼怪的《西游记》,它给我充满幻想的金色童年增添了几分乐趣。一段群雄逐鹿的《三国演义》,它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使我们了解三国的蹉跎风云以及一批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使我们为中华的勤劳与智慧而骄傲。我最早认识的武打小说是《水浒传》,把一百零八条好汉描绘得淋漓尽致。悲欢离合的《红楼梦》是一部如幻如梦的千古悲剧,它把我国的创作推向了最高峰,不仅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杰作。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认识了鲁迅、巴金等我国近代著名作家,他们的作品为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攀登了一个新的高峰,矗立在世界的东方。

逐渐,我觉得眼光不能只停留在中华大地上,目光放远了。在与一些外国名著的交流中逐渐了解了世界,世界在我的心目中不再是一片空白,它让我觉得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

如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投入大量篇幅描述了城市的的面貌及建筑;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这一些,都让我为之陶醉,也深深地迷恋着它们。

在读书的旅途,我获得了更多知识。有时我觉得,或许我与名著有着一种不解之缘吧,能自由地翱翔在广阔的书海中。无数作家用生命谱写了他们的辉煌作品,留给读者无数的遐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老师、家长都是这样教我的,也许是这个原因吧,我对书有着一种特殊的感觉,觉得我们之间似乎很有默契。书本对我来说就像水一样,离开它、没有它,我就不能生存似的。它让我的人生更加精彩更加充实。

初中作文描写我的人生为话题800字。

以敬畏为

去年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考过了一本证书。

难度系数中等,原本也是报着努力试试的想法,好在最终有了回报。

得到证书只是一个开始,之后还有每一年的考核,以及在工作学习中具体的实践,这些都是需要磨练的。

拿到证的第一年的考核可以直接抵免,第二年开始就要自己去培训了。

原本我把这个事都给忘了,偶有想起也没有特别地在意。

只到半个月前,忽然想起来了,一查相关信息才知道,到年末这个培训时间就要结束了,如果不及时学习的.话,到时连补都不可以,而且可能就直接影响证书的质量。

于是就花了时间了解了具体的操作,只要花些时间,大约一个星期就可以学完。

人就是有拖延的本能,觉得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学一个星期的课,那也就不用太过于着急。于是磨磨蹭蹭地,虽然有一直在听课,但速度和积极程度不高。

原先计划早就可以完成的培训,硬是拖到了期限当天。

虽说按进度是可以完成的,但是也给我一个小小的警醒。如果这期间要是没空去做的话,那不是白白浪费了前面那些努力的时间和精力。

这也让我明白了,我们对于时间,对于自己曾经的努力,都要有敬畏心。

以敬畏为

鸟儿对蓝天说:“我爱您饿广阔无垠,但我又不敢面对您的电闪雷鸣。”

鱼儿对大海说:“我爱您的浩瀚雄奇,但我又不敢挑战您的波浪滔天。”

花儿对太阳说:“我爱您的柔和阳光,但我又不敢接受您的骄阳曝晒。”

………。

在那爱的边缘,有一缕柔光不断跳跃,它就是畏。爱与畏的相互融合,丰富了我内心的世界。

曾几何时,她一手遮天,呼风唤雨,满朝官员拜倒在她足下,天下百姓拜倒在她足下,整个王朝拜倒在她足下。她以自己过人的天资创就了那个时代的辉煌。爱她,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爱,爱中满载着对她的敬佩,骄傲和崇拜。然而当明白了她手中的大权是用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换来的时候,当看见她满手沾满了鲜血的时候,当全臣中不满于她的人遭遇不幸的时候,心中充塞着畏的苦味,害怕,恐惧,惊慌齐头并进!细细咀嚼了很久,才明白自己对她又敬又怕。她就是武则天!

伴着和熙的风,我仿佛听见了它们的回答。

蓝天对鸟儿说:“别害怕,孩子,让那种敬畏带你飞入我的怀中,不怕电闪雷鸣!”

大海对鱼儿说:“别害怕,孩子,让那种敬畏带你遨游,搏击翻涌的清浪!”

太阳对花儿说:“别害怕,孩子,让那种爱与怕带你穿越痛苦的煎熬,不断坚强!”

柔和的光不断的跳跃,融入了爱的河流,在我内心深处写下了:敬畏!

以敬畏为

心存敬畏,就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心存敬畏,就是要有战战兢兢的体察心情;心存敬畏,就是要有小心翼翼的戒惧意念;心存敬畏,还应该有如负泰山的神圣责任。因为心存敬畏,我们三思而后行;因为心存敬畏,我们永远谦逊平和。

终于到了我所期盼的那一天,兴奋地与父母去游览黄山。登上一千八百多米的高处纵览,不禁使我呀然一惊,那壮观的景色深深的将我吸引。山中奇峰汇聚,峭壁千仞,拔地擎天,峥嵘崔嵬,青松在悬崖上争奇,怪石在奇峰上斗艳,烟云在峰壑中弥漫,霞彩在岩壁上流光,那看不完的飞瀑,数不清的流泉,自然的美在这里汇聚,在这里升华。暴雨过后的黄山就成了水的世界,水为黄山谱写了一曲曲激昂的乐章。夏日的云海虽没有秋冬云海那样沉着、浑厚,但也别有一番潇洒、清丽。在云雾的动静之中,有时还可以看到绚丽的彩虹,如一座七色彩桥,架在两峰之间。火红的晚霞为夏日的黄山披上一层灿烂的暮色,令人如痴如醉。在黄山的面前,时空变得狭小,沧桑变得平淡,它是大自然的骄子,独领天下奇山的风骚。故而当之无愧地赢得“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的称赞。

人类的先祖,曾经蜷居于洞穴之内,树叶裹身,与自然万物同生共处,与天地万象亲密接触,对自然界充满着敬仰与赞美,对动物界充满着膜拜与信服,对一切生命、生灵充满着敬畏之情。他们和平共处,相互依存。而当我们汇聚了天地之精气,承载了自然之光华,以站立的姿态爬上了生物链的顶端,在走向自我文明的演变中却渐渐疏离了自然。

别忘了我们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我们永远不可能征服自然,只有心存敬畏,敬畏自然,才能在自然中快乐成长。

以敬畏为

敬物,所以能“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敬人,所以能“敬人者,人恒敬之”;敬天下,所以能“通乎四域,达于八方。”敬畏,是源自于人性的最杰出的情怀。心怀敬畏,才使得人在天地之间不自卑,亦不自亢,将灵魂慢慢舒展,让美丽悠悠盛放。

敬畏,难在修敬,贵在有畏。秉怀敬意,尊重并珍视一切事物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本身就是难能可贵的,更何况是在人生沉浮的不定之境中始终坚持?但毫无敬意,视享有一切为理所应当,正如“征服自然”的狂言最终的下场,只能遍体伤痕,留着血泪重拾尘封的敬畏之心。而修敬难,怀畏更难。畏于外物,并不是懦弱的表现:畏于外在,不是勇者的气概;而畏于内质,恰是勇者的特质。畏不是害怕,而是一种感慨,一种膜拜,一种信仰的依托:孔子登高必赋,是畏天的寥廓;苏子叹沧海一粟,是畏人生的浩渺。由此观之,畏诚然是一种智慧。心怀敬畏,敬于平等者,畏于莫测者,才能赢得身边人事的认可和不能把控的力量的尊重和垂青。

对自然的敬畏,是一切生灵在天地间生存的必需;对才气的敬畏,则是在社会竞争中赢于人事的资本。“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于世俗之累而立功名”,年轻的汉武帝对天下才士敬畏相待,淡化其出身,容忍其棱角,唯贤是用,才缔造了一个辟疆逐尘,海内晏然的强盛王朝。敬畏,使平民士子感知到来自权力中心的温暖和谦和,能让天下归心,四方徕服。敬畏,是团结人心的不二法门。墨子尚贤的理想,在卫青的铁骑,相如的辞赋中熠熠生辉,那光芒正是源自一个君主对天下的敬畏。

而相反,失去了敬畏之心,也往往失去了生存的机会。后唐庄宗李存勖身死国灭,为天下笑的悲剧不正源于此吗?山河初定,第一批被封爵赐邑的不是忠臣良将,而是宠幸的优伶,弗敬于人,人亦不复敬君;陶醉于歌舞升平,不顾苍生之苦,弗畏于民,则水可覆舟。没有敬畏之心的悲剧,以血的事实镌写了敬畏的必要。

孔子礼仁,墨子兼爱,老子无为,韩非笃法,都不曾否定敬畏的重要。古贤如此,今朝亦然。竞争的社会是残酷的,时代的特性消殒了和善却助长了血腥。所以,和善在今天尤显珍贵。而和善的本源则正是敬畏:敬于人与物,才能善心相待;畏于礼与法,才能和睦共处。心怀敬畏,才能让仁义道德领导和谐社会的走向;心怀敬畏,才能实现五千年孜孜以求的“天下大同”的梦想。

敬畏,是一种生命的智慧。心怀敬畏,才让一个浩大的世界甘心对一个平凡的灵魂产生敬意,甚至因他而改变时代的航向。

以敬畏为

我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都患上了绝症,只能活一百天了。虽然他们的状况都差不多,可是表现却截然不同。那个小男孩得知自己快要死了,整天愁眉苦脸的,还总是不停得抱怨周围的人。因此,他的最后一百天一点点快乐都没有,直到最后,这个小男孩终于在一个安静的早晨逝世了,他走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想起他。而那个小女孩,当她知道自己的病状后,便让妈妈将自己送到老人院,她要将自己的快乐全送给那些慈祥的老人。她每天给那些老人讲故事,唱歌,把自己所有的快乐都表现出来了。她每天如此快乐地生活,直到一个安详的早晨,老人们再也没听到这个小女孩的歌声,笑声了,但是小女孩的微笑却永远留在了老人的心中。

《鲁滨逊漂流记》一书,在第六章中也写到:“我究竟有什么使命,有什么理由,什么必要去杀人流血,去袭击这些人呢?”是啊,有时候,一些生命是无辜的,你不应该去伤害它,而应该去敬畏它。

在动物世界里,有许多动物也会敬畏生命。比如撒哈拉沙漠中,母骆驼为了使小骆驼喝到够不着的水潭里的水而纵身跳进潭中;老羚羊为了使小羚羊逃生而一个个跳向悬崖,从而使小羚羊在他们即将下坠的刹那,以它们为跳板跳到对面的山头;一只母豹在生命的最后一点时间,支撑着要给洞中的小豹喂完最后一次奶……其实,不仅仅只有我们人类才会敬畏生命,动物们要比我们更懂。

泰戈尔曾说过的一句生命格言: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对啊,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敬畏生命吧!

以敬畏为

我们的车行驶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随着海拔的上升温度也随之下降,也便有清新的空气扑来使我在不知不觉中进人了四面山。

望乡台景区,风景怡人,清幽秀丽,森林密布,一行人便随着小溪流,聆听着水流清亮的歌声,向森林深处走去。溪水清澈明亮仿佛一面会流动的明镜,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我们自然地行走着,在溪水轻快的音乐声中渐渐融入自然,心也随之静下来。

跟随着溪流的脚步,我渐渐听到水流击打岩石的声音。原来,在这密林之中竟会有一座瀑布,还未走近一阵清凉舒爽的空气便扑了过来,使我加快了脚上的步伐。

走进瀑布,巨大的水流声先是传过来,随后是落水扑出夹杂着水雾的空气向四周扑来。站在瀑布边的岩石上,使我切身感受到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美与瑰丽。

再靠近一些,一股油然而生的敬畏之情从心中席卷而来。揭开了内心深处最原始的、最质朴的对自然的敬畏的神秘面纱。

随着太阳的逐渐升高,灿烂的阳光洒在瀑布上,逐渐有绚丽颜色在瀑布中聚集最终形成一道美丽的彩虹,这是大自然的结晶,也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

大自然的瀑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不停流淌,滋润着土地,使我们感受到了自身的渺小以及自然的神秘与伟大。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