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森林狂想曲视频 奥尔夫音乐教案(优秀5篇)

时间:2023-10-05 21:30:31 作者:笔舞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森林狂想曲视频 奥尔夫音乐教案(优秀5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森林狂想曲视频篇一

1、幼儿能积极的.参与在活动中,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2、感应曲式,并听辩音乐中的特定音效。

重点:特定音效的听辩与摸索。

难点:角色扮演活动。

重点:通过各个环节的摸索及律动,在游戏中让幼儿听辩特定音效。

难点:首先让幼儿理解各个钟的声音,在让幼儿扮演。

队形:幼儿成半圆形坐在老师周围。

乐器:将所用乐器放在托盘内摆放在小椅子下方。

道具:cd机、各种钟的图片、伸缩布偶。

乐器:第一课时不需要任何乐器。

一、故事引导

“咕咕、咕咕”,另一种时钟有装置闹铃……还有一种老爷钟……

二、感应曲式

a段:老爷钟及咕咕钟、闹钟。

b段:感应两个乐句。

coda:感应4拍。

三、听辩“咕咕”声

1、老师操作伸缩布偶,配合音乐于“咕咕”声时伸出布偶和学生打招呼。

2、音乐律动

a段:伸|缩——双手、头或肢体各部位。

b段:双手左右伸懒腰|展翅左右飞。

coda:拍手四次。

3、两人一组面对面活动同2,coda两人互拍。

四、听辩“闹钟”声

1、音乐律动

a段:抖动手脚感应“闹钟”声。

b段:上发条一左/右转一转。

coda:拍手四次。

2、两人一组面对面

a段:抖动手脚感应“闹钟”声。

b段:互转发条一左/右转一转。

coda:互拍手四次。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森林狂想曲视频篇二

1.通过律动游戏,感应ab曲式和高低问答句。

2.初步学习顽固伴奏****

3.体验营地游戏活动带来的快乐,以及集体搭帐篷的乐趣。

故事图片一张、桌布、cd、呼啦圈

1、以《小松鼠进行曲》进场。

2、节奏问好。

3、故事导入:

宝宝跟着爸爸妈妈到郊外野营,第一次野营,宝宝觉得好新鲜……(音乐)

4、律动游戏——营地活动

1)宝宝的小手(小脚)会唱歌:(****)我们去野营,一起搭帐篷……

2)音乐律动——搭帐篷

a段:边念语词,边做钉钉子状。

b段:用肢体感应高低问答句。(噜噜噜噜放低低,啦啦啦啦举高高)

3)听音乐进行搭帐篷游戏

教师先配班教师给幼儿做示范

a段:用脚踏出顽固伴奏(可以根据情况走动)

b段:1321放低低,6653举高高

幼儿分组进行游戏

4)最后请全体幼儿一起围着桌布进行搭帐篷游戏。(游戏中注意幼儿安全)

5、结束游戏《小松鼠进行曲》

宝宝们可真是能干,搭了这么漂亮的帐篷,星星来的小天使知道宝宝很辛苦给宝宝们准备了好喝的.白开水,我们踏着整齐的队伍一起去喝水了。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森林狂想曲视频篇三

1.学习英文单词:snail、tree,学习童谣。

2.欣赏音乐《小星星》,感知音乐的节奏。

3.学习辨别音的高低。

图谱

一、出示蜗牛、学习单词

1.这是谁?蜗牛在干什么?

2.学习单词:snail、tree

二、出示图谱、学习童谣

1.出示图谱,教师示范朗诵。

2.学习朗诵童谣。

3.边拍节奏边朗诵。

三、音乐欣赏、感知节奏

1.倾听音音乐。

2.跟随音乐,幼儿自由玩泡泡,可以拍可以吹。

3.引导幼儿在每一乐句结束处拍手。

4.请幼儿将拍手处换成乐器进行演奏。

四、听辨声音、辨别音高低

1.老师在钢琴上弹高音、低音,幼儿倾听辨别。

2.老师弹琴幼儿自由动作,当音乐停止,老师弹高音时就做高人走,弹低音时幼儿做矮人蹲下的.动作。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森林狂想曲视频篇四

1、感应乐曲特定节奏:tatatitita

2、尝试和老师一起学做小马的动作。

纱巾、图谱、铃鼓。

师生拍肢体问好

从前,在一个很远的地方有个很大的果园,在果园里种着好多果树,有橘子树、苹果树、香蕉树等等。这天,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了,有一个叫企企的男孩知道了,好想吃果园里的水果。你们听,他骑着小马踏上了去果园的路。

三、肢体律动

1、你们知道小马怎么走路的`吗?还可以怎么走呢?

2、讨论走累了可以怎么休息。走累了,我们休息一下,我们休息可以怎么做呢?

a:学小马散步

b:擦汗、喝水

coda:数12345

1、引导幼儿用纱巾做骑马装。

你们看,知道我手上拿着是什么吗?这是马身上的绳子,拉着这绳子我们就可以骑马了。

2、用纱巾擦汗或用纱巾做水壶。

累了,我们用纱巾擦擦汗吧;

口渴了,还可以把它变成水壶喝水喽。

3、听音乐用道具律动

a:纱巾做骑马装。

b:纱巾擦汗、纱巾水壶。

coda:数12345

玩铃鼓,教师引导幼儿演奏铃鼓。

a:按拍上下摇奏

b:铃鼓戴头上(遮阳帽)。

coda:敲出tatatitita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森林狂想曲视频篇五

1.感知音的强弱,以丝巾为媒介进行表现。

2.在熟悉音乐结构和乐曲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掌握音乐的强与弱,并进行表演。

音乐、丝巾

一、引入课题

2.幼儿听音乐。

二、音乐分析

--提问:谁来说说看,音乐中的丝巾从头到尾跳的'舞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

除了做这样的动作,同样有力的音乐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跳?(播放音乐大家一起来做一做,各自做各自想做的动作)

--提问:播放轻柔的音乐(方法同上)出示图谱

总结:听上去很有力的部分是音乐的强,听上去很轻柔的部分是音乐的弱。

三、一起来条丝巾舞

1、丝巾准备好,请幼儿跟着音乐一起来跳丝巾舞,注意强弱的区分。(幼儿分别根据图谱展示)

2.分角色游戏引导幼儿自定游戏规则:有力的部分由谁来演合适(男孩子),轻柔的部分呢?(女孩子),好!那就让我们开始吧!

反复游戏数次结束。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