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乡城建办工作总结 城建办工作总结(优质10篇)

时间:2023-09-05 00:47:28 作者:琴心月 2023年乡城建办工作总结 城建办工作总结(优质10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什么样的总结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总结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乡城建办工作总结篇一

“十二五”期间,我县城建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十二五”规划的目标要求,抓住国家大力推进城镇化战略,坚持把城镇化建设作为事关全局的战略性举措来抓,围绕建设徐济之间最大中心城市的战略构想,按照滨湖城市、节点城市、生态城市的定位,致力于优化城乡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改善镇村面貌,先后投资1282.5亿元,实施了道路交通、综合市场、市政、办公、文卫、住宅、旅游设施等504项城乡建设重点工程,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乡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截止目前,全县城镇化率达到52.5%,比末提高了10个百分点左右。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轴心、镇区为节点、社区为终端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城市区域辐射力、集聚力逐步增强。城乡在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呈现出一体化发展的良好趋势。

一、十二五工作总结

(一)强化规划引领功能,描绘城镇化发展蓝图。按照市委、市政府把沛县纳入徐州都市圈战略发展目标要求,围绕把沛县建成徐州后花园、副中心和重要功能区的目标定位,围绕“1+5+100”规划发展目标,把县城建成徐济之间区域中心城市,培育5个重点中心镇向小城市发展,推进100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构建以中心城市为龙头、以小城市为纽带、新型农村社区为节点的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一是高水平定位中心城市。围绕城区面积100平方公里、80万人口,打造节点城市、滨湖城市、生态城市的目标定位,突出“绿、水、文”理念,注重特色,注重生态,高水平、大手笔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和城乡产业发展体系、规划建设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等分项规划,加快形成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精心修编了《沛县城市总体规划》(20_-2030),编制完成了滨湖新区概念性规划初步方案,着手编制《沛北一体化总体规划》。二是高定位规划中小城市。围绕市委、市政府“1+5+30”的新型城镇发展体系,按照《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中心镇提档升级加快培育小城市的意见》(徐委发〔20_〕38号)的要求,省住建厅规划技术咨询中心、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徐州市规划设计院三家设计单位已编制完成我县5个中心镇规划。三是高起点绘制新型农村社区。坚持以产业园区化、居住社区化、环境生态化、岗位职业化、管理科学化“五化”为引领,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作为建设新农村、加快城镇化的重要抓手,以培育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为突破,围绕全县100个新型农村社区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和公共服务配套,着力打造布局合理化、产业规模化、人口集聚化、设施配套化、社区服务化、环境生态化的宜居美好社区。河口镇、栖山镇等8个镇的规划设计已委托徐州市规划设计院进行编制。并完成了大屯镇安庄村等5个省试点村、安国镇张双楼村农村新型社区、杨屯镇西姚桥村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等规划编制工作。

(二)强化综合承载功能,夯实城镇化发展基础。十二五以来,我县城市建设紧紧围绕打造徐济之间最大中心城市目标定位,坚持北连西扩东进战略,加快推进新城区、改造提升老城区、完善配套开发区、启动建设滨湖新区,“四区同建”势头强劲,为打造徐州特大中心城市、辐射济宁重要节点城市、“八大中心”重要功能区、大滨湖城市副中心和“后花园”夯实了发展基础。 “十二五”以来,先后实施了总投资1282.5亿元的504项城乡建设重点工程,区域中心城市集聚效应日益显现,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城市功能日益提升。一是新城区人气快速提升。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新城区。按照“外成环,内成网,节点畅通”的发展思路,坚持适度超前、突出重点、完善提升的原则,十二五期间先后投资65亿元,高标准修建了东环路、龙湖大道、西环路、沛公西路等35条,全长134公里的城市核心区路网,湖西航道、顺堤河疏浚和徐沛快速通道、环微山湖大道等“两河两路”工程和“一湖两河三路”全部建成通车,八纵九横的中等城市路网框架全面拉开。日供水10万吨的地表水厂即将建成投入使用,新建改建供水管网改造120公里;新城写字楼、公检法等行政中心陆续投入使用;新城区客运站投入使用,文化馆、展览馆、博物馆、电影院“三馆一院”即将投入使用;新城嘉苑、中央商务区、侨城、雨润城市综合体等223万平方米的高档住宅小区已陆续建成投入;先后建成惠民家园、北孔庄安置小区、小街子安置小区、阳光四期等120万平方米新城安置小区。通过繁荣城市产业,集聚人气,提升活力,促进“以业兴城、以城兴业”,增强新城区城市发展活力和综合竞争力,先后建设了德信九龙城商务区、雨润城市综合体、侨城五星级酒店等一批重点商贸项目建设,建设商贸设施260余万平方余万平方米,通过大力发展精品百货、大型超市,餐饮娱乐等多种业态的大型商业项目,打造主城区核心商圈,形成以商贸、服务业聚集区,以汉城路为中心的贯穿新老城区的商贸核心区逐步形成。二是老城区改造步伐加快。十二五期间,结合国家关于棚户区改造的相关支持政策,320_、年,徐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中等城市实施“1+3个100万工程要求,在科学进行城市设计的基础上,逐步对旧城区进行改造,完善各项配套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320_、年以来,先后实施了沛初中北、汉城国际二期西区北侧、申庄、孟桥、鼓楼市场、许阁、许塘坊、四堡、蒋庄、杈营园、那庄等地块征收项目,完成房屋征收面积约499.62万平方米。在加快房屋征收的同时,积极加快推进安置房建设,按照就地安置的原则在中央御景、御景龙湾、汉邦国际广场等一批高档小区配建安置房,安置面积324.4万平方米。投资130亿元,建设城投鼓楼国际广场、汉街四方广场、新都市华庭等一批高档精品住宅小区,总面积达620万平方米。开展老城区道路沿线综合整治,实施了道路出新、沿街建筑立面出新、沿线绿化提档升级等工程,实施道路硬化、街巷净化、门头店招改造,完善市政配套设施系统,实施小街小巷和老城区道路路灯改造,对新、老城区汤沐路、汉城路、东风路、正阳路、迎宾大道、萧何路、汤沐路等道路破损路面进行了修补,共修补沥青砼路面14000平方米。消除有路无灯、有灯不亮现象,确保了城市主干道亮灯率达98%,次干道亮灯率达98%以上。建设大风歌广场、千岛湿地等一批公园、小游园、街头绿地,十二五以来共建成公园13个、游园173个,城区绿地总面积1544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26%。让居民享受更加舒适的生活空间,实现了老城区建设上的新突破,拓展了老城区发展空间,提升了老城区的形象。三是滨湖新区建设快速启动。湖西航道、顺堤河疏浚和徐沛快速通道、环微山湖大道等“两河两路”工程的快速推进;千岛湿地、生态湿地、休闲公园、水上旅游、微山湖国际旅游城等功能性项目的实施,为微山湖景区、沛县城区和徐州市区之间的水系一体、路网贯通、城湖互动、山水相连的城市发展格局增色添彩,加快了城市东进步伐,彰显滨湖城市特色。

(三)强化区域联动功能,拓展城镇化发展空间。坚持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镇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打造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农业大镇。推动重点中心镇向小城市发展,一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向社区集中。按照100个新型社区建设规划,将社区分为新建型、扩张型和环境整治型三种类型,坚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村庄建设和环境整治及功能配套相结合、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与社会管理创新相结合“三个结合”,按照“政府规划、农民主体、社会共助”的模式,通过规划引导,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围绕规划确定的100个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目标,积极开展指导工作,全县各镇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各项措施,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公共服务资源向社区集中,引导鼓励村民逐步向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新型农村社区集聚。目前全县已启动28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面积为33.83万平方米。二是村庄环境整治成效明显。全省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开展以来,我县按照“六整治、六提升”和“三整治、一保障”的标准,对全县1329个自然村开展整治,先后投入整治资金1.2亿元,动用挖掘机、铲车、推土机、三轮车等机械约4759台时,出动人力约2.8万人次,新建道路1.2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08盏,完成建筑物外体粉刷3.62万平方米,疏浚河道坑塘104处,新增绿化面积1.6万平方米,拆除违建15.5万平方米,清除杂物、柴草堆等9058余处,清除垃圾7310吨,新增密闭垃圾箱23个,新添置垃圾桶近780只,清理广告5075处,新建公厕2座。二是积极引导群众向新型农村社区居住。三是加速沛北一体化发展。坚持顶层设计的理念,加快实施杨屯镇新镇区建设、中德合作沛县矿地一体化土地开发与利用工程、公共交通一体化工程、尾水导流和安国湿地工程,区域供水、暖、气管网建设工程等一批事关沛北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工程,着力推进沛北交通网、供水网、供电网、信息网、供气网、市场网建设。结合沛北采煤塌陷村庄整体搬迁,加快完善沛北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布点工作。由中国规划设计院上海分院设计的初步规划成果已经形成。

二、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的衔接性不够。“多规合一”没有建立,城市总体规划与其它规划衔接不够,使总体规划更多停留在指导性上,没有转向可控性,缺乏可操作性;城区道路、供水、排水、供气、电力、通讯等行业规划有待进一步统一协调;专项规划的编制仍然滞后,规划编制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快;规划实施不到位,村镇规划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规划执法力量仍然较为薄弱,规划执法力度需进一步加强;全民规划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需要进一步树立。

(二)城市化整体水平不高。我县城镇化率达52.5%,与全市平均水平还差5.5个百分点,与全省平均水平还差11.5个百分点。

(三)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还不完善。供热能力不足,热力管道主要分布在汤沐路以南,不能满足全县供热需求,缺少专门的供热公司;老城区给排水管网陈旧老化,尚未真正实现雨污水分流;燃气供应量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城区缺少大型停车场,车辆的停放主要集中在道路和人行道上,造成人行道板破损严重。

(四)资金瓶颈制约加大。由于国内经济运行情况不稳定,一些项目在资金安排上受到影响,部分项目启动资金没有到位或资金缺口较大,特别是房地产项目,开发企业因资金问题压缩开发面积或存在观望等待现象。

(五)部分项目无土地指标。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呈刚性扩张趋势,国家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控制越来越紧,用地供需矛盾日趋突出,用地指标缺口较大,部分项目因无土地指标无法开工。

(六)精品工程数量不多。虽然近年来工程建设整体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有些项目还存在施工组织不够科学合理、细部处理不够精细等问题,建筑风格、色调不协调,建筑特色不明显,地标性建筑不多,精品设计、精品建设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十三五”城镇化发展规划

“十三五”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时期,也是新常态下城乡建设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十三五”期间,我们将全面认识新常态,深刻领会新常态带来的趋势性变化,必须科学谋划新常态下的“十三五”期间的工作思路目标、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确保在更高起点上起好头、开好局。

(一)指导思想

“十三五”时期,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会议部署,围绕“打响滨湖城市品牌,建设苏北城乡一体化先行区、徐州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当好城镇化排头兵”的目标定位,把城镇化作为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紧紧围绕建设实力沛县、活力沛县、宜居沛县、美丽沛县、幸福沛县的新目标,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积极适应新常态,切实转变思维方式,抓牢发展机遇,在新常态的大格局中,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沛县。

(二)发展定位

将通过“十三五”期间城市重点项目建设,打好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攻坚战,以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为目标,突出“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现代城市功能、优化生态环境质量上下功夫,加快城镇人口聚集、产业聚集、人才聚集、商业聚集步伐,同时,重点是把握城市建设重点、加快推进新城区、老城区、滨湖新区、开发区建设,提升城市交通能级和城区绿化档次,通过继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更加注重城市发展质量,更加注重空间品质提升,更加注重宜居环境改善,让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奋力实现实力沛县、活力沛县、宜居沛县、美丽沛县、幸福沛县的新目标。

( 三)目标任务

十三五期间将按照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紧紧围绕“1+5+100”的基本思路,着力做大做强沛城中心城市,大力培育重点中心镇向小城市发展,坚定不移推进100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思路,城镇化率每年提升2-3个百分点,到“十三五”末城镇化率达到并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5%、40%和12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处理率均达到100%;人均道路面积达到45平方米;棚户区改造任务完成85%;燃气普及率、集中供热普及率均达到100%;住宅小区物业覆盖率达到100%;城镇居民燃气气化率达到100%;城镇绿色建筑达标率达到60%;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55平方米以上;住房保障率达到35% 。

(四)重点项目

1、加快推进城乡规划全覆盖。编制完善全域城镇体系规划,科学确定全县城镇发展战略和总体布局合理调整建制镇数量与辖区范围,推动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按照中等城市标准开展县城总体规划修编,选择1-2个重点中心镇做好10万人口以上小城市中长期规划。加快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和新村规划设计,构建合理的镇、村体系和村落空间布局。加快编制城市、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逐步实现城镇规划区范围建设用地控制性详规全覆盖。围绕“1+5+100”的基本思路,着力做大做强沛城中心城市,大力培育5个重点中心镇向小城市发展,坚定不移推进100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把城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规划,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构建科学的城镇体系,促进城乡空间布局、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推进“多规合一”, 做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真正把我县新型城镇化系统工程中涉及城乡规划建设目标任务完成好、落实好。

2、统筹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建设新城区、改造提升老城区、完善配套开发区、启动滨湖新区建设和沛北一体化建设,加快县城建设步伐,拓展发展空间,提升服务功能,增强对城镇化的龙头带动作用。一是加快城市路网建设。依托徐沛快速通道、湖西航道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实施“畅通工程”,建设南环路东延(龙飞地雕塑-快速通道)、东环路南延(新沛路-南环路)、城关路南延(汤沐路-新沛路)、歌风路西延(汉城路-城关路)、新沛路西延(汉城路-城关路)、公园南路西延(现状-城关路)、樊巷街(滨河路-东风路)、红光路过沿河(滨河路-樊哙路)、曹参路(汉源大道-东环路)、灌婴路(汉源大道-东环路)、周勃路(汉源大道-东环路)、王陵路(汉源大道-东环路)、汉景路(王陵路-正阳路)等13城区道路建设和改造等,打通末端节点,改善城市“微循环”,提高现有路网使用率条,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同时,完善城乡交通网络,加快建设北环路、杨欢路、开通龙河路、272省道徐州至沛县公路、西环路修复工程、s427东延工程、屯北路工程、沛公路西延至龙河路等路网建设工程等力争20__年底基本建成通车,形成便捷的交通网络和方便快捷的区域“大交通”格局,为滨湖新城全面建设拉开骨架,全面提高城市交通承载能力。二是围绕夯实基础、完善功能、优化服务,不断提升新城区发展功能,发挥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功能。加快推进实验小学、奥体中心、睦邻中心、公交加气站、西气东输气源管网、新城区中医院、文化中心、新城农贸市场、等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等功能性项目建设,在充分考虑住房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需求的同时,加快推进以汉城路为中心的贯穿新老城区的德信九龙城、雨润城市综合体、侨城五星级酒店、汉城国际步行街、鼓楼广场等商贸设施建设,打造主城区核心商圈,形成以商贸、服务业聚集区。三是高标准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打造生态宜居城市。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为引领,继续加大力度实施铁西公园、游园绿化工程、文化中心绿化工程、沛公园二期、千岛湿地、安国湿地、洪福湿地等游园和生态建设工程,努力打造一批新的绿化精品工程。不断提升绿地精细化管护水平,形成点、线、面、环相结合的组织完善、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的绿化系统。开展大沙河治理等河道疏浚整治开发,增强河网水体流动性,改善河道水质与水环境,打造特色河网原生态水系景观与风格,构建碧水蓝天工程。加大对城区老街道、小街巷的改造力度,实施道路硬化、道路街景美化和路灯亮化工程,建设一批小游园、街头绿地,提升城市面貌,让居民享受更加舒适的生活空间。 四是加快棚户区改造,改善城区居民生活条件。紧紧围绕老城区做优做美、做大做强、提档升级,突出城市建设项目的科学性、经济性和社会性,把城市建设与完善城市功能相结合,与优化产业、市场布局相结合,与招商引资相结合,与改善人居环境相结合,以实现“四区同建”为切入点,加大城市建设及环境整治的力度,通过一至两年的努力,使我县城市品位有较大的提高。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_]108号)文件要求和市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20_—20__年拟实施城市棚户区(危旧房)改造项目计划方案,全面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中等城市实施“1+3个100万”工程的要求,对双靛池、啤酒厂北、泗水亭南地块、水务局南地块(泗水路东)、 六中北西、希望饲料、龙王庄地块、歌风小区东地块、东风东路北(居民点北)地块、许王杨彭庄南地块等44个地块31201 户,404.17万平方米地块的征收工作,集中开发建设一批高档住宅小区,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城市景观,迅速凝聚人气。

3、推进沛北一体化发展。积极借鉴昆山在率先全面小康进程中提出的“八个一体化’创新理念(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就业社保一体化、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城乡资源配置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生态建设一体化、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结合沛县实际情况,加快编制沛北一体化发展规划和重点功能片区规划、重点地段景观规划、绿色生态规划、城区交通规划和各专项规划。认真编排沛北地区十三五期间的重大项目,大力实施中德合作沛县矿地一体化土地开发与利用工程、公共交通一体化工程、尾水导流和安国湿地工程,区域供水、暖、气管网建设工程等一批事关沛北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工程,实现道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一体化。

4、以“三集中”引领中心镇向小城市发展。坚持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镇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着力培育重点中心镇向现代新型小城市发展,协调推进户籍、土地、社会保障等政策改革,每年实施农民转市民计划,不断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安排,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同城同待遇”。加快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引领,突出产业园区化、居住社区化、环境生态化、岗位职业化、管理科学化,加快推进村镇建设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不断深化中心镇创建和村庄环境整治,打造全省新型农村社区示范县。依据我县中长期发展规划(20_-2030)确定的城区80万人口和100个新型农村社区50万人口的发展战略,形成1个中心城市为龙头、5个重点中心镇为纽带、100个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础的城乡空间格局。积极鼓励各镇每年自主建设1个新型农村社区示范点,通过8到10年的建设成为规划科学、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服务配套、管理健全、社会和谐的农村新社区;立足城乡总体规划,坚持功能配套和结构优化,推进城市配套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加快水、电、路、讯、气、热、教、体等基础设施建设,以中心乡镇为重点,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力度,促进小城镇水、电、气、通讯及环保设施向农村延伸。形成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社区内村委会、文化活动室、卫生室、便民服务中心、幼儿园、学校、农资超市、公共活动及健身场所等各种服务设施应有尽有的新型农村社区,让农民充分享受新型农村建设带来的成果,逐步把我县农村传统村落成为苏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示范区,到20__年建成100个新型社区,逐步形成适应人口和产业聚集需求、完备高效的设施体系,增强县城承载能力,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和区域板块影响力。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__】25号)的总体要求,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人居环境逐步得到改善。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作为底线,以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以建设宜居村庄为导向,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通过长期艰苦努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5、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坚持走经营城市、资本运作的路子,建立以财政为基础、政府融资平台为主渠道、土地增值收益为补充,引导民间投资、产业资本投入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城乡建设的投融资服务体系。加强银政企对接,引导激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创新金融产品,深化金融顾问服务制度,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充分运用市场手段配置城市资源、盘活城市资产、通过整合资源、包装项目,进一步做优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鼓励和吸引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城镇建设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加快打破封闭的投融资体系,在巩固好银行融资等传统方式基础上,通过运用发债、短融、中票、信托等方式,多渠道、多方面筹措资金,实现城镇建设投资方式灵活化和投资渠道多元化。创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经营权抵押、担保、转让和标准化厂房抵押担保方式,用足用活银行的钱。

6、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一体化发展。持续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力求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化、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医疗制度、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实现新进展,加快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向均等化方向迈进。建立统一的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农民就业培训,取消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实现城乡无差别就业。按照“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要求,着力建立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机制,促进农民就业和生活保障水平实现新提高。

7、推进城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制度和就业援助扶持制度。对落户城镇的无业农民,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在农村没有土地承包经营和林地使用权,可参加城镇失业登记。建立完善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其他居民自主选择参加城乡居民社会保险或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让进入城镇农民子女享受城镇居民子女义务教育同等权利。

8、坚持宏观调控,加快发展房地产业。“十三五”期间,我县住宅与房地产业本着坚持住房市场化的基本方向,不断完善房地产市场体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以需求为导向,调整供应结构,满足不同收入家庭的住房需要;坚持深化改革,不断消除影响居民住房消费的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县实际情况的住房保障制度;坚持加强宏观调控,努力实现房地产市场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坚持在国家统一政策指导下,结合我县实际,因地制宜,分别决策,使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相关产业相协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一是在“十三五”期末,住宅建设与房地产开发年度计划完成投资达到10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2%-15%;二是在“十三五”期间,房地产开发年度施工面积平均计划完成为200-30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50-170万平方米;三是在“十三五”期间,住宅建设年度施工面积平均计划完成为21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为95万平方米,期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55平方米。

乡城建办工作总结篇二

一、抓好城镇的管理,改造和绿化工作今年,党委和政府把城建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主要议事日程,对城建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围绕这些目标,我们基本上是一步一个脚印,一件一件落实。1、抓管理,远离“脏、乱差”。去年,我镇“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今年,为了彻底改变形象,远离“脏、乱、差”,我们主要抓了三项工作。一是狠抓环卫队伍建设,从根本上解决“脏”的问题。今年,我们走访了相当部分乡镇,向他们取经,并在此基础上狠抓了队伍建设,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奖惩措施,对环卫工实行按责任制一月一结帐,年终总结帐的管理办法,加强了环卫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了“脏”的问题。二是抓城管队伍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乱”的问题。我镇集镇的主要特点是街小、路窄、车辆多,因此,车辆乱停乱靠,交通严重受阻是们城管工作的最大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今年公开向社会招聘三人,成立了专门的城管队伍,并制定了细致的管理措施。通过他们的努力,从目前来看,基本上解决乱停乱靠、乱贴乱画、乱摊乱放、乱拉乱挂等突出问题,从根本上扭转了“乱”的局面。三是抓各项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差”的问题。城镇的管理除了人的因素外,还有一个最重要因素,那就是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我们投资近5万元,对我镇有些必须的基础设施进行了配置和改造。我们花了1万多元在全镇配置了垃圾桶,解决了乱泼乱倒的问题;花了近4万元对集镇范围内的六处下水道进行了改造和安装,解决了街道积水问题。通过这些基础工作,使我镇“差”的局面得到了改变。

2、抓改造,塑造新型城镇。城镇老化、不具备活力是我镇的主要症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今年抓了三项工作。一是抓老市场的改造。1999年,新市场建成后,老市场就成了一个乱泥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去年,我们通过招商引资投资近200万元对其进行了开发,完成了第一期工程,今年第二期工程马上完工,这一工程完成后,我镇将新增一条街道,为陈场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二是抓城镇路边的管理和养护工作。经过一年的运作,有些基础薄弱的地方已经严重破损,我们又投资近10万元对路面进行了重新刷黑,基本保证了道路的完整和完好性。

三是抓旧建筑群的改造工作。我们以试点的方式抓了旧建筑群的改造工作,全镇共改造旧房屋八十多间,使古老的建筑重新焕发活力。3、抓绿化,提升城镇的品味。今年春季绿化工作,我们严格按市局党委和镇人民政府的要求,针对我镇绿化实际,狠抓绿化工作。据统计,我镇城镇春季绿化投资33万元,其中,乔木投资8万元,灌木投资15万元,草苹投资10万元。四条主要干道和五个生态林网绿化投资近100万元。六月份,我们请市园林局有关专家,对我镇樟树枯萎进行了诊断,并投资近5万元,对其进行了整枝、打出气孔、治病、施肥等工作,使枯萎的枝叶重新变成了绿色。镇新修路段大规模地植树造林,目前,计划已经到位,购苗合同正在商谈中。

二、抓新总规的编制、完善和开发工作老城镇的管理固然重要,但新城镇的发展更是迫在眉睫。今年,我们陈场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好机遇,那就是随岳高速公路的转盘定在我镇的蔡桥村。围绕这一机遇,我们与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就如何把我镇在近几年内“打造西南重镇、建设经济强镇、构筑新型口子镇”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一是抓总规建设。今年我们耗资几万元将有关建设和规划的专家三番五次请到我镇,请他们结合我镇实际,想办法、出点子,描绘陈场蓝图。目前,一个完整的总规已经完成,部分详规也已陆续出台。二是围绕总规分步建设。去年,我们主要抓了总规中公园路的建设,公园路近600米的道路已经硬化,两边的居民建房正按城镇规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今年,党委政府下大决心,投资近50万元,对世纪大道433米和中心大道东端的478米进行了硬化;投资近40万元,完善了公园路南端577米和中心大道两端554米的土方工程。目前,一个完整的“回”字形公路的框架已经形成,使城镇面积由原来的1.46平方公里增到2平方公里左右。目前,各类建设在我镇方兴未艾,工业园内新增八大厂家,一排崭新的工厂耸立在新的中心大道旁边;市场上各地建房商纷至沓来,为在陈场争得一席之地不惜代价;各类商品房在陈场的街道上拔地而起。今年,陈场北路(陈场一桥——影剧院)全长近800米的路面硬化正在商谈中,预计投资80万元,预计明年上半年完工;老启元路全长430米的改造目前正在招投标中,预计年底完工;新规划中的工业园和游乐园明年也将分期动工,这样,一个崭新的集镇形象已经初步形成。

乡城建办工作总结篇三

履行岗位职责。

1、日常工作作为一名年轻工作者,对待工作我不敢有丝毫懈担我要求自己做到手勤,要多记笔记,多做记录,尽量把工作中的得失和每次出现的问题记下来以吸取经验教训;口勤,要多问,遇到疑难问题或工作中遇到困难就向老同志和有经验同志问;耳勤,多听取同事们提出的好的意见、建议,改进工作。由于日常维修工作繁忙,工作记录常常是挤时间来完成。在一年中,我记录了地埋线路的各种事故10多起,并附图,将位置、参照物距离、线路颜色、线号等一一记录。这对将来线路安全运行的整体评估及维护水平有了充分的技术储备。为了能处理好每次事故,我做到了认真观察、批注、分析。在每次处理事故前,先分析巡视记录,计划工作内容,备齐所需材料,然后和同事们共同探讨商量,使每次工作都高效、快速地完成。今年工作主要是改造原有设施。通过几个月的努力,我和同志们一起改造了永安街、永兴街、公园路、茅津路、风景区、文治路架空线路的改造、,配齐了所有开关箱的门锁,解决了多年积累下的问题,通过整改排除了隐患、积患多起,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事故隐患,提高了安全运行的可靠性。

2、班内管理工作。

(1)班长是所内最基层的管理者,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是领导意志、意见的体现,也是基层问题的反馈者,因此更要树立起良好的自身形象,在工作中成为同事的榜样,在感情上成为同事信任伙伴。要求大家加班自己一定第一个到,要求爱护车辆卫生,我就经常打扫,整理车辆,每次遇到脏、苦、难、险的情况我就冲在前面以身作则。

(2)关心同事:遇到同事家里有事,主动帮助替班并组织全班一起关心,慰问,形成一种大家庭气氛。

3、新建工作今年的新建工作主要是涧河广场的亮化,这是我市“创优”工作的重点之一。在那段时间里经历了几乎所有恶劣天气的考验,烈日、河道内的狂风、连绵的阴雨,成为施工中的最大障碍,特别是在突击决战的最后几天,感冒、腹泻、疲劳再次考验了我的意志,越是最困难时候越是要冲到最前面,那里最累,那里最险,那里就有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为我市的“创优”尽了自己的一份努力。

出勤情况今年我坚持出满勤,无迟到、早退和旷工现象。单位组织的各项活动都能按时到达,积极参加。

今年主要工作情况今年是忙碌而充实的一年。上半年是维护工作和涧河广场的照明安装工作,下半年主要是设施维护和管养,以及组织各广告公司对各自的灯箱广告线路全面整改。

奉献路灯所是发展中的单位,领导是有远见卓识的。为了促进所的发展,所对科、班的工作性质和任务进行了改革。在这次改制中,我通过学习“照明设施维修标准”,积极大胆地提出建议意见,并被所领导采纳。在分配班组时,想到的不是哪里轻松,哪里责任小,而是迎难而上,选择了运行班组。在初期面临的主要困难有95%以上设施需要整改维护;巡视工作的偶发性,突发性而造成的被动局面;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单独操作能力不强。我积极和班内的同志想办法,想对策,通过几个月的高强度工作,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改变了局面,使下一步的工作有规可寻。

乡城建办工作总结篇四

一是进一步加强和参与城区占道经营、交通秩序的管理。全年共清理占道经营1250个;纠正乱停乱放12000次;暂扣车辆300,罚款金额20000元。

二是加强对城市规划区再建工程的监察,重点是对高滩新区私人建房的规划监察和临时工棚的拆除。对高滩新区私人建房建设过程中进行监督,建后进行监管,同时督促拆除修建完工后的临时工棚。全年共查处违反规划案件15起,拆除临时工棚50个,约1500平方米。

三是对县城老城区内乱搭乱建和加层房屋的督查和处罚,全年共制止乱搭乱建现象102起,拆除违章建筑1800平方米。

四是积极维护县城市政公共设施,强化对破坏市政公共设施行为的查处,一年来共查处私自修剪行道树52起,破坏果皮箱和路标路牌100多起,处罚5000元。

七是加强对建筑工地管理,签订了文明施工责任书,并对建筑弃土的抛撒、清理进行管理。

二、20__年工作打算

为确保20__年我队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开展,我队将从四方面着力抓好工作落实。

1.加大监察力度,扩大查处范围,进一步做深做细各项工作;

2.完善工作方法,严格执法程序,加强沟通协调,增强监察效能;

3.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

4.强化队伍建设,团结干事,充分调动中队队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存在的问题

二是现有办公设备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乡城建办工作总结篇五

为确保县发改局宿舍门前五包和与相关部门做好卫生县城创建工作,我局成立了以分管副局长为组长、以办公室主任为副组长、以相关股室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加强对宿舍区域内清洁卫生和环境风貌的监管督查,有效促进了该区域环境优美。

通过每月一次的机关全体职工会议和在宿舍楼大门前张贴告示等有效载体,再三强调维护宿舍区域乃至整个县城内的整洁是我们每个职工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是每个职工应该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是创建卫生文明县城的必要前提。正是如此,不仅是居住在局宿舍区域内的干部职工养成了不乱丢乱扔、不乱搭乱建、随手拾荒的良好习惯,而且居住在其他小区内的干部职工也能自觉维护其区域内的居住环境。

年初,在办公经费预算时,就把卫生工作经费足额预算。近一年来,我局在卫生器具、小区绿化、路灯安装、人工工资等方面的开支已投入资金近3万元,有效保证了局管辖区域内的环境卫生达到要求。

以创建卫生县城和搬迁十周年为契机,我局把工作和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及管理漏洞中的整改措施等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切实做到了保护居住环境有规可依,形成了长效工作机制。

今后,我局将进一步按照县爱卫办的要求,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认真做好管辖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工作,努力创建示范居住小区。

乡城建办工作总结篇六

20xx年,我公司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企业转型发展和服务县域经济为目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做强招商引资“第一菜单”,提升项目招引水平;紧盯重点重大项目,夯实经济发展基础;降低融资成本,优化融资债务结构;抓牢干群工作作风,夯实工作开展基础;实现公司科学跨越发展的同时,为我市实现“挺进三十强,再创新辉煌 ”目标和建设省会副中心城市和湘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实现经营收入10亿元,新增融资到位资金15亿元,完成政府投资项目58个,投资总额11.3亿元。重点建设好西北环线、道吾西路、浏阳河六桥等重大工程项目,大力推进浦梓港片区、新屋岭片区、教师进修学校等重大项目经营。

为确保上述目标任务实现,我公司将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实施预算和计划体系,增强企业发展质效

1、突出战略发展研究作用。围绕“城市更新、城市产业、城市生活、城市动力”四大功能,深化战略发展研究,充实项目库,强化项目储备,科学制定城建集团20xx年至20xx年重大项目战略发展计划,将浏阳河西段休闲旅游产业开发、医疗健康产业、高端商务总部经济区等项目纳入其中。

2、突出财务预算控制。以计划为龙头,以预算为核心,以经营为目标,加强部门联动,在公司投资经营和财务管理全过程贯穿预算指导作用。对建设项目、开发项目从宏观层面把好技术关,确保方案实施最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3、突出审计监督职能。以全面预算及财政双控为契机,健全部门内控体系,增强审计监督职能和风险防控能力,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坚强保障。

(二)科学策划和包装一批项目 ,推广公私合营(ppp)模式

一是科学策划,加强与优企强企合作。综合20xx年我市国有土地出让情况及20xx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全年计划围绕重点围绕新屋岭片区开发、教师进修学校、浦梓港片区开发等13个项目,锁定高端客商,提高招商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是依托资源,拓展信息渠道。一是建立网络平台,打造更专业的资源平台;二是加强与招商局、商会、协会等机构联络,建立更为宽广的招商信息渠道;三是优化招商项目库、资源库,做优招商服务。

三是转变思维,丰富招商方式。第一,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建立“主题活动推介、组团定向对接、新闻媒体宣传”多层次立体宣传,打开招商工作新局面。第二,把招商与ppp融资方式相结合,加强与银行对接,探索新的合作方式。

(三)紧紧围绕民生保障和经济发展,提升项目推进水平

一是抓好工程项目。全力推进西北环线、浏阳河六桥等重大项目实施,进一步拉开城市骨架,提升城市品位。坚持民生优先,优质高效推进城东、禧和、浦梓港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建和续建道吾西路、白沙东路、翠园路、花炮大道南北辅道等16条城市道路,构建畅通的路网体系。精心实施环境整治,打造“生态美城”。

二是抓好安置项目。一是围绕重点项目、招商项目等,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突出重点,攻克难点。二是各方联动,展开清零。三是落实安置,维护稳定。维护拆迁户合法权益,优先攻克安置用地项目,公开公平公正做好保障房分配工作。

三是抓好经营项目。一是继续贯彻落实旧城提质改造和新城扩容提质的方针,做好土地运营,实现土地收入稳步增长。二是加大土地储备力度,把握土地生命线不断。

(四)着力强化资金保障和成本管控,做优公司融资平台

一是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探索实践道吾西路等项目ppp投融资新模式,广泛吸纳资金参与融资、建设和经营。

二是降低融资成本。打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实现融资成本逐年下降。

三是用好金融资金。认真落实偿债责任和资金来源,确保按时足额偿还、维护政府信誉。

乡城建办工作总结篇七

一、中心镇建设

1、xx年项目验收。市批准三个项目总投资474万元,自筹363、2万元,市补110、8万元。其中:三三路段投资112万元,400米长、18米宽;大瓦头校园路投资83万元,长xx米,宽4米;镇区排水投资281万元,总长6280米。经市农委、市财政局及县多次验收合格,工程建设得到市、县认可。

2、xx年项目立项、建设。市批准项目2个,镇区道路6700米,投资261、8万元,自筹97、8万元,市补164万元;镇区排水2700米,投资108万元,自筹81万元,市补27万元。总计投资369、8万元,自筹178、8万元,市补191万元。目前,已报批立项,工程在建设中。

二、重点工程

1、月牙河市场开发建设。在县水利局支持下,征得市水利局同意,利用废弃子牙河泄水河建设农贸市场,将早晚市场迁入,解决王口大街拥堵顽症。

2、王口大街治理。就王口大街脏、乱、堵问题,进行综合治理。一是进一步落实以村为主、属地分段负责管理制度,沿街6个村配齐专职卫生清洁人员,保障人员工资待遇,健全垃圾日产日清制度,市场摊位管理制度。二是组织进行集中清整。今年共组织进行3次集中清整,村组织出动清运车30台次,清扫人员80多人次。

三、土地管理

1、加强土地保护管理。注重土地法律法规的宣传,平时对村干部思想动态了解清楚,筛查重点、把握动态、处理苗头、疏导控制,做到取土基本利用废弃沟渠埝,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对违法占地、建设,一经发现,及时到现场严格查处。

2、完成第七次卫片调查。按照县土地局关于对第七次卫星遥感检测图片调查的要求,组织人员,对全镇35处占地建筑地点进行实地勘测丈量,绘制图表,按时完成调查任务。

3、完成村级集体土地调查定界。按照县政府关于《静海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方案》的部署,组织人员,集中时间,细致勘测,千方百计调处村与村之间矛盾,完成了镇内24个村之间的土地确权定界,解决了与子牙镇之间的界边矛盾,完成了我镇与梁头镇、子牙镇、台头镇乡镇界,及河北省部分省界的定界工作。

四、乡村公路建设

1、新修公路10、2公里。镇村两级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总投资580万元,完成了3条乡村路修建。其中:坝静路8、2公里,郑庄路1公里,大瓦头路1公里。

2、挖补公路10、7公里。鉴于三三路破损严重,为解决沿线群众生产生活难题,镇财政出资12万元进行全线挖补。

五、户厕改造回头看

按照天津市户厕改造回头看的要求,组织人员入户核实户厕改造数量、质量及使用情况,对全镇7024座户厕逐个核实登记,填表上报。市爱卫会对王口镇三年来户厕改造工作认可,并评为天津市改厕工作先进集体。完成全镇24个村82座公厕调查摸底上报。

六、文明生态村建设

1、制定五年规划。按照静海县文明生态村创建部署,依据我镇实际,制定上报了王口镇文明生态村五年创建规划。为今后保持文明生态村创建连续打好基础。

2、四个创建村验收。今年迎接市农委、市财政局、市纪委、县政府验收检查,朱家村、大瓦头、民主、西岳庄四个村验收合格,市补贴资金93万元全部拨付到位,建设项目全部竣工投入使用。

3、推动郑庄村创建工作。完成2、5公里水泥路、2、5公里下水建设,栽植环村株林,整修路灯70盏,确定平整了占地1000平方米的文化健身广场。

4、推进亮化工程。为10个经济实力较差的村争取市农委补助路灯167盏,年底确保村村主道亮起来。

5、环村林工程。将8个村确定环村林发展村,争取市补贴资金。

一年来工作虽取得一定成果,但与市中心镇建设要求存在差距。主要在于:中心镇总体规划执行不够严格,城市化建设步伐小,市政功能不够完善,脏、乱、堵问题没有得到治理。

xx年王口镇城建工作围绕全镇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依据《王口镇总体规划》,认真执行土地、城建、市政、交通等相关法律政策,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贯彻执行党委政府决策,做好民生工作好事、实事,促进全镇发展环境、生活环境再上新水平。

1、中心镇建设。镇东区主干路排水,投资200万元,修主干排水4000米;建设镇区道路4000米。

2、重点工程。进一步调研论证,解决制约难点问题,争取月牙河市场进入建设阶段。进一步加强王口大街环境治理,突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在瑞海嘉园东再开发建设4万平方米的商住小区。

3、土地管理。加强违法占地、违法建设监督执法,严格审批,限度保护耕地。

4、路网建设。计划总投资800万元,新修乡村公路15、3公里。进一步改善全镇交通环境。

5、文明生态村建设。创建村增修硬化街道里巷、排水主干管、路灯、环村林、垃圾处理设施、健身场所,健全帐目档案,完成验收。

乡城建办工作总结篇八

一是积极申请各类小城镇荣誉称号,今年成功申请了“省级特色小镇”,为今后的裘皮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加大了尚村镇的影响力。二是切实完成了村容村貌治理工作,顺利开展并完成了全镇32个村的垃圾清运工作,解决了农村垃圾处理的问题。所有村均建立了卫生长效管护机制,按照村庄人口数分配2到3人进行日常村内清扫工作。三是为了更科学、规范的管理对镇区部分的供水管网进行了改造,并完成了全镇智能水表的更换工作,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四是对镇区的整体面貌进行了改造提升,其中包括:(一)将裘都金街和翠微路共计2500米左右的路面进行了翻修硬化并重新画线工作。(二)完成了裘都金街和翠微路路沿石的重新更换工作。(三)协调城管中队、工商完成了对镇区所有店面牌匾以及临街小摊位的统一管理工作。五是在农村连片环境整治项目中,完成了对内村、前尚、贺庄三个村的6000余米污水管道铺设。六是完成了镇区内所有交通信号灯、路灯以及监控设施的维修工作,为保证交通顺畅、合理的运行提供了硬件保证。七是尚南路和西绕城已经完成征地工作,已经开工建设。八是为提高低保户、五保户的住房质量,对东青口、西黄口、桑园、许河、南景口、北大史等14个村30户符合条件的农户进行了危房改造,其中翻修14户,新建16户,解决了困难户的住房安全问题,完成了对全镇32个村的人居环境调查并上报工作。

1、按照尚村镇(20xx至2030)控制性规划中关于20xx年整体部署的要求,完成相关工作。

2、完成裘都金街两侧(电管站到翠微路段路西、芙蓉路到姐妹商店段路东)和翠微路两侧(五福大街到地热桥段路北、裘都金街到五福大街段路南)共计2100余米的雨污分流、强弱电入地、商户门前路面的整修工作。

3、完成除裘都金街和翠微路之外其他主要街道的地下天然气管网的铺设工作。

4、完成三阳大街北段(中大皮草到紫云路)的路面翻修及路肩石铺设。

5、完成中大皮草—开元街—小白河段的雨水管道改造工作。

我们坚信,有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我们的工作一定会如初生的旭日,我们将不负众望,克难攻坚,为我镇的经济腾飞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乡城建办工作总结篇九

0xx年,市建委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总体战略,努力抓好城乡灾后住房重建、城乡体系建设、城乡基础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四大建设”任务,积极推进试验区建设,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一、全力推进灾后住房重建,农村住房重建全面完成

(一)农村住房重建基本完成。市农村住房重建总户数(含维修加固)为451633户,其中,314989户维修加固房屋已于全面完成;截至20xx年6月底,新建的136644户已建成136048户、占总量的99.56%;已入住105672户、占总量的77.33%。314989户、8.7亿元的维修加固补助资金已全部发放到农户;新建补助资金24.013亿元已全部发放到位。

(二)城镇住房重建实现预期目标。截至20xx年6月5日,全市城镇维修加固141512套、1537万平方米,已全面完工。全市城镇住房重建42958套、383万平方米,已竣工38769套,建成比例90.25%。全市城镇住房重建有序推进,进展较好,已建成了幸福家园二期、鱼凫新村、慧民苑、水乡人家、子龙安居房等项目。

(三)农村重建“三清一还耕”工作取得初步成绩。灾后农村住房重建已到最后决胜阶段,市灾后城乡住房重建办和各灾区县(市)抓住“三清一还耕”(清理拆除板房和自建过渡安置房、清理废墟、清理环境,宅基地还耕)这个重点,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绩。全市共还耕宅基地51752亩,完成任务总量的78.15%;共拆除板房97716套,完成任务总量的64.34%;拆除自建过渡房24276套,完成任务总量的81.64%。

(四)城镇重建突出重点,着力打造特色场镇。目前,龙池、虹口、街子、泰安、西岭、花水湾、三郎等场镇重建已基本完成。突出龙门山脉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山地特色旅游恢复较快,龙池、虹口等场镇已接待大量游客。其余场镇正在加快推进建设中,预计9月底可基本完成15个特色场镇的打造。

二、构建科学的城镇体系结构,形成组团式城市走廊带

按照田园式城市形态,全域形成组团式城市群走廊带布局的要求,加快中小城市建设发展。

(一)加快中心城区城市重大项目建设20xx年最新城乡建设工作总结范文20xx年最新城乡建设工作总结范文。20xx年,中心城区以打通断头路、重要出入城通道及地铁建设为主,完善路网结构和优化道路功能,逐步形成一个以高速路、快速路、主干路和地铁为骨架,次干路和支路为基础,地面和地下交通优势互补、各项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保障公交优先通行,充分重视慢行交通的道路运行系统。目前,机场路东延线上跨红星路南延线立交桥6月底建成通车。一环路西门车站、羊西线、一环路高升桥上路口跨立交桥上已完成项目立项,现正在进行地勘、设计、招投标等前期准备工作,预计20xx年7月份开工建设。东客站配套工程纬一路、二路上跨铁路立交桥预计年底完工。中心城区42座人行天桥建设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中心城区打通断头路建设中,长城片区a10线、a11线已建成通车,万石路、劼人路已于5月底建成通车。地铁工程一号已试运行,10月1日将投入运营,地铁二号线正在加紧推进。

(二)整体推进“四大新城”建设。二圈层的六个县城,按都市区“一主四副(四大新城)”的发展思路,按照都市区既连绵式又组团化的布局关系,凡与中心城区直接对接的重大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统一规划,统一计划,统一安排,市和区县二级按分工责任共同实施,实现都市区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大统筹。通过推进川陕路改造、国道317线老成灌路(郫县段)改造、天府大道新会展中心和海洋公园下穿隧道等重大项目,依靠快速出入城通道、城市放射性主干道及地铁、快铁等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路网密度,使中心城区与四大新城连接更加紧密其中川陕路大天立交桥已于5月8日实现西幅桥通车,东幅桥梁正在进行东幅桥梁管线迁改及下部结构施工。天府大道新会展中心下穿隧道,已完成全部土方开挖和喷锚护壁工作,完成隧道主体6个框架段的底板砼浇筑,预计8月底形成通车能力。海洋公园下穿隧道,已于6月12日完成全部主体结构的施工,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预计8月底形成通车能力。三环路龙潭立交桥、成汉路立交桥预计于8月底建成通车。

(三)以中等城市的发展目标,提升县城建设水平。加强县城建设发展的研究,按照中等城市的规模和田园城市“城在田中,园在城中”的特征,优化县城的城市布局形态;快速改善城市功能和环境质量,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承载力和辐射力;以高端化发展为方向,加强产业园区建设的服务和指导,形成主导产业明确、各具特色、高端化发展的产业集群。今年市建委支持县城基础设施和特色街区建设项目共计50多个,努力提升县城建设的水平。

(四)提高综合城镇化水平,大力推进重点镇建设发展。重点镇是全域城市群的组团,需要按田园城市组团化形态加快推进重点镇建设。各重点镇立足打破区域界限,在更大的范围发挥带动作用,按照田园城市的形态优化城市规划,优化发展空间,壮大主导产业,实现“三化联动”发展;充分运用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统筹城乡资源、多元化筹集资金,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城镇功能和承载力;运用政策扶持措施,全面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步伐,加强城镇和农村社区管理,提升城镇化质量。上半年,34个重点镇招商引资预计到位资金3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

目前,市一般场镇改造以奖代补专项资金5000万元的补助已送市财政局准备下拨,改造项目共开工150个,完工80个,风貌改造开工10万m2,道路改造开工80km,雨水管网下地完工30km,污水管网下地完工30km,小三线下地完工25km,公建配套项目完工20个。

(六)天府古镇整治向纵深发展。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历史文化名镇,加大城镇整治力度,增添配套设施,提高服务功能,改善城镇形象。黄龙溪镇投入上亿资金封闭整治,扩展了文化活动场所和内容,古镇起步区面貌焕然一新;新场镇的整治,政府投资与社会资金投入并举,已初现成效;安仁镇的世界博物馆小镇项目,有序推进;街子镇抓住灾后重建机遇,同步整治城镇形象,受到社会赞誉。加大历史文化古镇古村的发掘和申报,新增添市级历史文化名村2个,目前全市已有历史文化名镇23个(国家级5个、省级10个、市级8个),历史文化名村3个。

乡城建办工作总结篇十

“十二五”期间,我县城建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十二五”规划的目标要求,抓住国家大力推进城镇化战略,坚持把城镇化建设作为事关全局的战略性举措来抓,围绕建设徐济之间最大中心城市的战略构想,按照滨湖城市、节点城市、生态城市的定位,致力于优化城乡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改善镇村面貌,先后投资1282.5亿元,实施了道路交通、综合市场、市政、办公、文卫、住宅、旅游设施等504项城乡建设重点工程,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乡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截止目前,全县城镇化率达到52.5%,比末提高了10个百分点左右。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轴心、镇区为节点、社区为终端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城市区域辐射力、集聚力逐步增强。城乡在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呈现出一体化发展的良好趋势。

一、十二五工作总结

(一)强化规划引领功能,描绘城镇化发展蓝图。按照市委、市政府把沛县纳入徐州都市圈战略发展目标要求,围绕把沛县建成徐州后花园、副中心和重要功能区的目标定位,围绕“1+5+100”规划发展目标,把县城建成徐济之间区域中心城市,培育5个重点中心镇向小城市发展,推进100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构建以中心城市为龙头、以小城市为纽带、新型农村社区为节点的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一是高水平定位中心城市。围绕城区面积100平方公里、80万人口,打造节点城市、滨湖城市、生态城市的目标定位,突出“绿、水、文”理念,注重特色,注重生态,高水平、大手笔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和城乡产业发展体系、规划建设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等分项规划,加快形成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精心修编了《沛县城市总体规划》(20_-2030),编制完成了滨湖新区概念性规划初步方案,着手编制《沛北一体化总体规划》。二是高定位规划中小城市。围绕市委、市政府“1+5+30”的新型城镇发展体系,按照《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中心镇提档升级加快培育小城市的意见》(徐委发〔20_〕38号)的要求,省住建厅规划技术咨询中心、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徐州市规划设计院三家设计单位已编制完成我县5个中心镇规划。三是高起点绘制新型农村社区。坚持以产业园区化、居住社区化、环境生态化、岗位职业化、管理科学化“五化”为引领,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作为建设新农村、加快城镇化的重要抓手,以培育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为突破,围绕全县100个新型农村社区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和公共服务配套,着力打造布局合理化、产业规模化、人口集聚化、设施配套化、社区服务化、环境生态化的宜居美好社区。河口镇、栖山镇等8个镇的规划设计已委托徐州市规划设计院进行编制。并完成了大屯镇安庄村等5个省试点村、安国镇张双楼村农村新型社区、杨屯镇西姚桥村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等规划编制工作。

(二)强化综合承载功能,夯实城镇化发展基础。十二五以来,我县城市建设紧紧围绕打造徐济之间最大中心城市目标定位,坚持北连西扩东进战略,加快推进新城区、改造提升老城区、完善配套开发区、启动建设滨湖新区,“四区同建”势头强劲,为打造徐州特大中心城市、辐射济宁重要节点城市、“八大中心”重要功能区、大滨湖城市副中心和“后花园”夯实了发展基础。 “十二五”以来,先后实施了总投资1282.5亿元的504项城乡建设重点工程,区域中心城市集聚效应日益显现,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城市功能日益提升。一是新城区人气快速提升。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新城区。按照“外成环,内成网,节点畅通”的发展思路,坚持适度超前、突出重点、完善提升的原则,十二五期间先后投资65亿元,高标准修建了东环路、龙湖大道、西环路、沛公西路等35条,全长134公里的城市核心区路网,湖西航道、顺堤河疏浚和徐沛快速通道、环微山湖大道等“两河两路”工程和“一湖两河三路”全部建成通车,八纵九横的中等城市路网框架全面拉开。日供水10万吨的地表水厂即将建成投入使用,新建改建供水管网改造120公里;新城写字楼、公检法等行政中心陆续投入使用;新城区客运站投入使用,文化馆、展览馆、博物馆、电影院“三馆一院”即将投入使用;新城嘉苑、中央商务区、侨城、雨润城市综合体等223万平方米的高档住宅小区已陆续建成投入;先后建成惠民家园、北孔庄安置小区、小街子安置小区、阳光四期等120万平方米新城安置小区。通过繁荣城市产业,集聚人气,提升活力,促进“以业兴城、以城兴业”,增强新城区城市发展活力和综合竞争力,先后建设了德信九龙城商务区、雨润城市综合体、侨城五星级酒店等一批重点商贸项目建设,建设商贸设施260余万平方余万平方米,通过大力发展精品百货、大型超市,餐饮娱乐等多种业态的大型商业项目,打造主城区核心商圈,形成以商贸、服务业聚集区,以汉城路为中心的贯穿新老城区的商贸核心区逐步形成。二是老城区改造步伐加快。十二五期间,结合国家关于棚户区改造的相关支持政策,320_、年,徐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中等城市实施“1+3个100万工程要求,在科学进行城市设计的基础上,逐步对旧城区进行改造,完善各项配套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320_、年以来,先后实施了沛初中北、汉城国际二期西区北侧、申庄、孟桥、鼓楼市场、许阁、许塘坊、四堡、蒋庄、杈营园、那庄等地块征收项目,完成房屋征收面积约499.62万平方米。在加快房屋征收的同时,积极加快推进安置房建设,按照就地安置的原则在中央御景、御景龙湾、汉邦国际广场等一批高档小区配建安置房,安置面积324.4万平方米。投资130亿元,建设城投鼓楼国际广场、汉街四方广场、新都市华庭等一批高档精品住宅小区,总面积达620万平方米。开展老城区道路沿线综合整治,实施了道路出新、沿街建筑立面出新、沿线绿化提档升级等工程,实施道路硬化、街巷净化、门头店招改造,完善市政配套设施系统,实施小街小巷和老城区道路路灯改造,对新、老城区汤沐路、汉城路、东风路、正阳路、迎宾大道、萧何路、汤沐路等道路破损路面进行了修补,共修补沥青砼路面14000平方米。消除有路无灯、有灯不亮现象,确保了城市主干道亮灯率达98%,次干道亮灯率达98%以上。建设大风歌广场、千岛湿地等一批公园、小游园、街头绿地,十二五以来共建成公园13个、游园173个,城区绿地总面积1544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26%。让居民享受更加舒适的生活空间,实现了老城区建设上的新突破,拓展了老城区发展空间,提升了老城区的形象。三是滨湖新区建设快速启动。湖西航道、顺堤河疏浚和徐沛快速通道、环微山湖大道等“两河两路”工程的快速推进;千岛湿地、生态湿地、休闲公园、水上旅游、微山湖国际旅游城等功能性项目的实施,为微山湖景区、沛县城区和徐州市区之间的水系一体、路网贯通、城湖互动、山水相连的城市发展格局增色添彩,加快了城市东进步伐,彰显滨湖城市特色。

(三)强化区域联动功能,拓展城镇化发展空间。坚持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镇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打造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农业大镇。推动重点中心镇向小城市发展,一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向社区集中。按照100个新型社区建设规划,将社区分为新建型、扩张型和环境整治型三种类型,坚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村庄建设和环境整治及功能配套相结合、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与社会管理创新相结合“三个结合”,按照“政府规划、农民主体、社会共助”的模式,通过规划引导,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围绕规划确定的100个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目标,积极开展指导工作,全县各镇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各项措施,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公共服务资源向社区集中,引导鼓励村民逐步向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新型农村社区集聚。目前全县已启动28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面积为33.83万平方米。二是村庄环境整治成效明显。全省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开展以来,我县按照“六整治、六提升”和“三整治、一保障”的标准,对全县1329个自然村开展整治,先后投入整治资金1.2亿元,动用挖掘机、铲车、推土机、三轮车等机械约4759台时,出动人力约2.8万人次,新建道路1.2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08盏,完成建筑物外体粉刷3.62万平方米,疏浚河道坑塘104处,新增绿化面积1.6万平方米,拆除违建15.5万平方米,清除杂物、柴草堆等9058余处,清除垃圾7310吨,新增密闭垃圾箱23个,新添置垃圾桶近780只,清理广告5075处,新建公厕2座。二是积极引导群众向新型农村社区居住。三是加速沛北一体化发展。坚持顶层设计的理念,加快实施杨屯镇新镇区建设、中德合作沛县矿地一体化土地开发与利用工程、公共交通一体化工程、尾水导流和安国湿地工程,区域供水、暖、气管网建设工程等一批事关沛北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工程,着力推进沛北交通网、供水网、供电网、信息网、供气网、市场网建设。结合沛北采煤塌陷村庄整体搬迁,加快完善沛北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布点工作。由中国规划设计院上海分院设计的初步规划成果已经形成。

二、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的衔接性不够。“多规合一”没有建立,城市总体规划与其它规划衔接不够,使总体规划更多停留在指导性上,没有转向可控性,缺乏可操作性;城区道路、供水、排水、供气、电力、通讯等行业规划有待进一步统一协调;专项规划的编制仍然滞后,规划编制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快;规划实施不到位,村镇规划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规划执法力量仍然较为薄弱,规划执法力度需进一步加强;全民规划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需要进一步树立。

(二)城市化整体水平不高。我县城镇化率达52.5%,与全市平均水平还差5.5个百分点,与全省平均水平还差11.5个百分点。

(三)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还不完善。供热能力不足,热力管道主要分布在汤沐路以南,不能满足全县供热需求,缺少专门的供热公司;老城区给排水管网陈旧老化,尚未真正实现雨污水分流;燃气供应量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城区缺少大型停车场,车辆的停放主要集中在道路和人行道上,造成人行道板破损严重。

(四)资金瓶颈制约加大。由于国内经济运行情况不稳定,一些项目在资金安排上受到影响,部分项目启动资金没有到位或资金缺口较大,特别是房地产项目,开发企业因资金问题压缩开发面积或存在观望等待现象。

(五)部分项目无土地指标。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呈刚性扩张趋势,国家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控制越来越紧,用地供需矛盾日趋突出,用地指标缺口较大,部分项目因无土地指标无法开工。

(六)精品工程数量不多。虽然近年来工程建设整体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有些项目还存在施工组织不够科学合理、细部处理不够精细等问题,建筑风格、色调不协调,建筑特色不明显,地标性建筑不多,精品设计、精品建设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十三五”城镇化发展规划

“十三五”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时期,也是新常态下城乡建设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十三五”期间,我们将全面认识新常态,深刻领会新常态带来的趋势性变化,必须科学谋划新常态下的“十三五”期间的工作思路目标、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确保在更高起点上起好头、开好局。

(一)指导思想

“十三五”时期,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会议部署,围绕“打响滨湖城市品牌,建设苏北城乡一体化先行区、徐州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当好城镇化排头兵”的目标定位,把城镇化作为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紧紧围绕建设实力沛县、活力沛县、宜居沛县、美丽沛县、幸福沛县的新目标,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积极适应新常态,切实转变思维方式,抓牢发展机遇,在新常态的大格局中,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沛县。

(二)发展定位

将通过“十三五”期间城市重点项目建设,打好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攻坚战,以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为目标,突出“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现代城市功能、优化生态环境质量上下功夫,加快城镇人口聚集、产业聚集、人才聚集、商业聚集步伐,同时,重点是把握城市建设重点、加快推进新城区、老城区、滨湖新区、开发区建设,提升城市交通能级和城区绿化档次,通过继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更加注重城市发展质量,更加注重空间品质提升,更加注重宜居环境改善,让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奋力实现实力沛县、活力沛县、宜居沛县、美丽沛县、幸福沛县的新目标。

( 三)目标任务

十三五期间将按照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紧紧围绕“1+5+100”的基本思路,着力做大做强沛城中心城市,大力培育重点中心镇向小城市发展,坚定不移推进100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思路,城镇化率每年提升2-3个百分点,到“十三五”末城镇化率达到并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5%、40%和12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处理率均达到100%;人均道路面积达到45平方米;棚户区改造任务完成85%;燃气普及率、集中供热普及率均达到100%;住宅小区物业覆盖率达到100%;城镇居民燃气气化率达到100%;城镇绿色建筑达标率达到60%;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55平方米以上;住房保障率达到35% 。

(四)重点项目

1、加快推进城乡规划全覆盖。编制完善全域城镇体系规划,科学确定全县城镇发展战略和总体布局合理调整建制镇数量与辖区范围,推动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按照中等城市标准开展县城总体规划修编,选择1-2个重点中心镇做好10万人口以上小城市中长期规划。加快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和新村规划设计,构建合理的镇、村体系和村落空间布局。加快编制城市、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逐步实现城镇规划区范围建设用地控制性详规全覆盖。围绕“1+5+100”的基本思路,着力做大做强沛城中心城市,大力培育5个重点中心镇向小城市发展,坚定不移推进100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把城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规划,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构建科学的城镇体系,促进城乡空间布局、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推进“多规合一”, 做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真正把我县新型城镇化系统工程中涉及城乡规划建设目标任务完成好、落实好。

2、统筹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建设新城区、改造提升老城区、完善配套开发区、启动滨湖新区建设和沛北一体化建设,加快县城建设步伐,拓展发展空间,提升服务功能,增强对城镇化的龙头带动作用。一是加快城市路网建设。依托徐沛快速通道、湖西航道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实施“畅通工程”,建设南环路东延(龙飞地雕塑-快速通道)、东环路南延(新沛路-南环路)、城关路南延(汤沐路-新沛路)、歌风路西延(汉城路-城关路)、新沛路西延(汉城路-城关路)、公园南路西延(现状-城关路)、樊巷街(滨河路-东风路)、红光路过沿河(滨河路-樊哙路)、曹参路(汉源大道-东环路)、灌婴路(汉源大道-东环路)、周勃路(汉源大道-东环路)、王陵路(汉源大道-东环路)、汉景路(王陵路-正阳路)等13城区道路建设和改造等,打通末端节点,改善城市“微循环”,提高现有路网使用率条,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同时,完善城乡交通网络,加快建设北环路、杨欢路、开通龙河路、272省道徐州至沛县公路、西环路修复工程、s427东延工程、屯北路工程、沛公路西延至龙河路等路网建设工程等力争20__年底基本建成通车,形成便捷的交通网络和方便快捷的区域“大交通”格局,为滨湖新城全面建设拉开骨架,全面提高城市交通承载能力。二是围绕夯实基础、完善功能、优化服务,不断提升新城区发展功能,发挥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功能。加快推进实验小学、奥体中心、睦邻中心、公交加气站、西气东输气源管网、新城区中医院、文化中心、新城农贸市场、等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等功能性项目建设,在充分考虑住房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需求的同时,加快推进以汉城路为中心的贯穿新老城区的德信九龙城、雨润城市综合体、侨城五星级酒店、汉城国际步行街、鼓楼广场等商贸设施建设,打造主城区核心商圈,形成以商贸、服务业聚集区。三是高标准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打造生态宜居城市。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为引领,继续加大力度实施铁西公园、游园绿化工程、文化中心绿化工程、沛公园二期、千岛湿地、安国湿地、洪福湿地等游园和生态建设工程,努力打造一批新的绿化精品工程。不断提升绿地精细化管护水平,形成点、线、面、环相结合的组织完善、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的绿化系统。开展大沙河治理等河道疏浚整治开发,增强河网水体流动性,改善河道水质与水环境,打造特色河网原生态水系景观与风格,构建碧水蓝天工程。加大对城区老街道、小街巷的改造力度,实施道路硬化、道路街景美化和路灯亮化工程,建设一批小游园、街头绿地,提升城市面貌,让居民享受更加舒适的生活空间。 四是加快棚户区改造,改善城区居民生活条件。紧紧围绕老城区做优做美、做大做强、提档升级,突出城市建设项目的科学性、经济性和社会性,把城市建设与完善城市功能相结合,与优化产业、市场布局相结合,与招商引资相结合,与改善人居环境相结合,以实现“四区同建”为切入点,加大城市建设及环境整治的力度,通过一至两年的努力,使我县城市品位有较大的提高。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_]108号)文件要求和市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20_—20__年拟实施城市棚户区(危旧房)改造项目计划方案,全面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中等城市实施“1+3个100万”工程的要求,对双靛池、啤酒厂北、泗水亭南地块、水务局南地块(泗水路东)、 六中北西、希望饲料、龙王庄地块、歌风小区东地块、东风东路北(居民点北)地块、许王杨彭庄南地块等44个地块31201 户,404.17万平方米地块的征收工作,集中开发建设一批高档住宅小区,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城市景观,迅速凝聚人气。

3、推进沛北一体化发展。积极借鉴昆山在率先全面小康进程中提出的“八个一体化’创新理念(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就业社保一体化、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城乡资源配置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生态建设一体化、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结合沛县实际情况,加快编制沛北一体化发展规划和重点功能片区规划、重点地段景观规划、绿色生态规划、城区交通规划和各专项规划。认真编排沛北地区十三五期间的重大项目,大力实施中德合作沛县矿地一体化土地开发与利用工程、公共交通一体化工程、尾水导流和安国湿地工程,区域供水、暖、气管网建设工程等一批事关沛北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工程,实现道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一体化。

4、以“三集中”引领中心镇向小城市发展。坚持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镇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着力培育重点中心镇向现代新型小城市发展,协调推进户籍、土地、社会保障等政策改革,每年实施农民转市民计划,不断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安排,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同城同待遇”。加快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引领,突出产业园区化、居住社区化、环境生态化、岗位职业化、管理科学化,加快推进村镇建设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不断深化中心镇创建和村庄环境整治,打造全省新型农村社区示范县。依据我县中长期发展规划(20_-2030)确定的城区80万人口和100个新型农村社区50万人口的发展战略,形成1个中心城市为龙头、5个重点中心镇为纽带、100个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础的城乡空间格局。积极鼓励各镇每年自主建设1个新型农村社区示范点,通过8到10年的建设成为规划科学、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服务配套、管理健全、社会和谐的农村新社区;立足城乡总体规划,坚持功能配套和结构优化,推进城市配套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加快水、电、路、讯、气、热、教、体等基础设施建设,以中心乡镇为重点,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力度,促进小城镇水、电、气、通讯及环保设施向农村延伸。形成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社区内村委会、文化活动室、卫生室、便民服务中心、幼儿园、学校、农资超市、公共活动及健身场所等各种服务设施应有尽有的新型农村社区,让农民充分享受新型农村建设带来的成果,逐步把我县农村传统村落成为苏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示范区,到20__年建成100个新型社区,逐步形成适应人口和产业聚集需求、完备高效的设施体系,增强县城承载能力,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和区域板块影响力。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__】25号)的总体要求,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人居环境逐步得到改善。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作为底线,以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以建设宜居村庄为导向,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通过长期艰苦努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5、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坚持走经营城市、资本运作的路子,建立以财政为基础、政府融资平台为主渠道、土地增值收益为补充,引导民间投资、产业资本投入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城乡建设的投融资服务体系。加强银政企对接,引导激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创新金融产品,深化金融顾问服务制度,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充分运用市场手段配置城市资源、盘活城市资产、通过整合资源、包装项目,进一步做优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鼓励和吸引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城镇建设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加快打破封闭的投融资体系,在巩固好银行融资等传统方式基础上,通过运用发债、短融、中票、信托等方式,多渠道、多方面筹措资金,实现城镇建设投资方式灵活化和投资渠道多元化。创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经营权抵押、担保、转让和标准化厂房抵押担保方式,用足用活银行的钱。

6、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一体化发展。持续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力求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化、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医疗制度、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实现新进展,加快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向均等化方向迈进。建立统一的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农民就业培训,取消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实现城乡无差别就业。按照“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要求,着力建立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机制,促进农民就业和生活保障水平实现新提高。

7、推进城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制度和就业援助扶持制度。对落户城镇的无业农民,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在农村没有土地承包经营和林地使用权,可参加城镇失业登记。建立完善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其他居民自主选择参加城乡居民社会保险或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让进入城镇农民子女享受城镇居民子女义务教育同等权利。

8、坚持宏观调控,加快发展房地产业。“十三五”期间,我县住宅与房地产业本着坚持住房市场化的基本方向,不断完善房地产市场体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以需求为导向,调整供应结构,满足不同收入家庭的住房需要;坚持深化改革,不断消除影响居民住房消费的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县实际情况的住房保障制度;坚持加强宏观调控,努力实现房地产市场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坚持在国家统一政策指导下,结合我县实际,因地制宜,分别决策,使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相关产业相协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一是在“十三五”期末,住宅建设与房地产开发年度计划完成投资达到10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2%-15%;二是在“十三五”期间,房地产开发年度施工面积平均计划完成为200-30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50-170万平方米;三是在“十三五”期间,住宅建设年度施工面积平均计划完成为21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为95万平方米,期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55平方米。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