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粽叶飘香话端午班会总结(实用5篇)

时间:2023-09-20 22:26:34 作者:文锋 最新粽叶飘香话端午班会总结(实用5篇)

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总结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粽叶飘香话端午班会总结篇一

裹蒸广东肇庆可是最出名的,用的是本地特有的冬叶、水草来裹个大大的粽子,所以又叫裹蒸粽。

逢年过节端人素有喜食裹蒸的世习。肇庆裹蒸系粽子中的一种。用料包制特别。一般的粽子多用芒叶裹包,呈扭身四角形,而肇庆裹蒸,则用本地特有的冬叶、水草包裹,呈埃及金字塔形,每只重约0.5公斤。其料主要以糯米、脱衣绿豆、猪肉为主,或加以冬菇,腊肠、咸蛋等做馅料,取大缸用柴猛火煲7至8小时可食,热食时清益扑鼻,入口松化爽滑甘香。

具体做法:包粽的前一日,先把猪肉洗净去皮,分别切成小方块,调入适量盐、糖、五香粉、味素拌匀。绿豆洗净,浸过夜,然后用手搓擦出豆皮,再用清水掏去,豆肉沥干水分,用少许生油、盐捞匀。糯米洗净,沥去水分,加入适量生抽、盐、糖、味素和五香粉拌匀。咸蛋黄一个切开两件。烧肉、烧鸭、火腿切件。冬菇去蒂,洗净,用水浸发,取出沥干水分。虾米洗净,浸软。栗子肉洗净,煲“烂”,取出备用。

裹蒸粽是选用干的荷叶包裹的(即干莲叶,要先用水洗净,再用温水浸软,涂上少许油),先铺上一层糯米,再铺一层绿豆;然后放入猪肉、火腿、烧肉、烧鸭、冬菇、虾米、栗子和半边咸蛋黄等;最后,又销上一层绿豆和一层糯米,包裹成“四方形”,用水草结扎,即可放进蒸笼锅内,隔沸水蒸熟。用莲叶包裹的裹蒸粽,蒸熟后有一股芬香的荷叶味,吃起来特别可口。

肇庆裹蒸粽三大特点:第一,一般粽子,用竹叶包制,呈四面三角形,而肇庆裹蒸粽用肇庆特产冬叶包制,呈枕头状或四角山包形。第二,主要原料糯米、绿豆和肥猪肉,其比例为10:6:4。包制好,未经蒸煮的裹蒸一般一只约0.5千克。第三,包制好的半成品要置于大瓶中用猛火蒸煮8小时,边蒸煮边加入大量的开水。

肇庆的土特产很多,有端砚、花席、鼎湖山茶饼、七星剑花、星岩鸡蛋花、肇实、紫背天葵等,还有著名的肇庆裹蒸粽。肇庆裹蒸粽,是粽子的一种,用糯米、绿豆、肥猪肉,再加入适量的精盐、曲酒、花生油、白芝麻、五香粉等配料精工制作而成。肇庆裹蒸粽的独有特点就是用大冬叶包裹,冬叶不仅清香,还能保鲜。冬叶性寒,有清热解毒、降火的作用。新鲜出炉的裹蒸粽,久经煲煮的冬叶已变为深绿色,糯米表层吸收了冬叶的叶绿素,呈现一层通透的浅绿,冬叶与糯米、绿豆混合的清香令人垂涎欲滴,其味甘香,口感软滑,吃后齿颊留香,因此是大受欢迎,到肇庆来的人,要离开肇庆,总会买些肇庆裹蒸粽回家。

粽叶飘香话端午班会总结篇二

盼呀盼,我期待已久的端午节终于到了。

端午节这天,妈妈一大早就叫我起床去看龙舟赛。我一打开房间门,一股香喷喷的粽子香味从厨房飘进了我的鼻子里,我迫不及待地走到厨房打开锅盖,看着一个个蒸好的粽子馋得我直流口水。我心急地拿起一个粽子剥开狠狠地咬了一大口,又香又甜的味道在我嘴中弥漫开来,真是美味极了!妈妈看见我猴急的模样,忍不住笑了出来。边让我小心烫,边给我讲起了端午节的起源:“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投江而亡的。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啃食他的身体,就包粽子投进江里,让鱼虾吃饱,所以后人将他自尽的那天定为端午节。”

吃完粽子后,我们一家人去海边看赛龙舟。海边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海面上停放着五颜六色的龙舟。当裁判一声令下,队员们就拼命地划动船桨,一艘艘龙舟就像离了弦的箭一样飞快地向前冲。岸边的人们呐喊起来:“加油,加油!”队员们在助威声中飞快地驶向终点,这场面是多么的壮观,多么的难忘啊!

我喜欢端午节,真希望天天是端午节啊!同学们,你们喜欢端午节吗?

粽叶飘香话端午班会总结篇三

吃过北京的烤鸭,天津的狗不理包子,荔浦的芋头,世界闻名。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家乡的粽子。

我家乡的粽子是锥形的,它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制作过程有些复杂。先将糯米洗净,浸泡3小时,绿豆浸泡3小时。将猪肉块和大葱切成块。将泡好的糯米和青豆搅拌,撒上大葱,拌匀。取2片粽子叶,折叠成漏斗状,用粽子绳包紧,放入锅中,加水覆盖,中火煮2小时后食用。这样就呈现了一盘好吃的粽子。真是令人垂涎三尺。小时候,每逢端午节,奶奶都会包一大锅好吃的粽子。快熟的时候,一缕缕清香从锅里飘出来。这个时候,我会跑到奶奶那里等粽子。奶奶从锅里出来,我就狼吞虎咽,至少吃了两口。粽子的香味真的很诱人,和米香里的各种香味,肉馅的香味混合在一起,令人陶醉。粽子不仅好吃,还有感人的渊源!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对亡国之痛,悲愤交加,于5月5日投汨罗江自尽。为了防止鱼虾伤害他的身体,人们纷纷把竹筒装的米丢进河里。从那以后,为了纪念屈原,人们每年5月5日都把大米放在竹筒里祭奠端午节,后来逐渐形成了粽子。

粽子的美味让我回味无穷。即使我尝遍了世界上所有的美食,我还是最喜欢原来的家乡粽子。

粽叶飘香话端午班会总结篇四

又是一年端午,又是一年粽叶飘香,华夏大地处处弥漫着温馨,炎黄子孙陶醉在粽叶淡雅的香味中,陶醉在屈原的不朽精神中。真可谓有水的地方就有龙舟的鼓声,有岸的地方就有楚歌四起。

两千三百年前,一个清瘦老人仰望苍天,他在忧虑他那民生多坚的的国家,当传来国都郢城被攻陷的消息后,他徘徊在汨罗江边,他愤怒,他哀伤,最后,他吟诵着“世人皆醉我独醒”,带着满腔的悲愤抱石沉入了江中,百姓们怕江中的鱼儿吃他们敬爱的屈原的尸体,所以用粽叶包了稻米,撒到江中,让鱼儿吃,这样就不会伤害他们敬爱的屈原了。可以这样说,没有一种食物能像粽子一样寓意丰富,粽子的形状棱角分明,象征着屈原的人格棱角分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粽子的.里面包一颗红枣,象征着屈原的赤胆忠心……总之,粽子表达了人们对屈原的无比敬重。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肥肥大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了,心想: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聪明的我。可是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都跳了出来。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把一些糯米弄掉一点,我才舒了一口气,心里的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放了下来。我经过了一些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一个步骤——扎棕绳。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所以我接过棕绳,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才交给奶奶。过了几分钟,飘来一阵粽香。

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

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粽叶飘香话端午班会总结篇五

翻看日历,端午节就要来了。想起那香香的粽子,我就禁不住口水直流。我非常喜欢吃粽子。小时候,我一到端午节的时候就特别高兴,为什么?因为又有粽子吃了!下面我就给诸位介绍一下我与粽子的深厚感情。

初识粽子,是在四岁时。那是还不知道什么是粽子。看着这个外面包着“蔬菜”的东西,觉得很好奇,于是问也没问,就一口咬下去,粽叶也没剥只觉得吃起来很不方便,特别硬。时候知道了粽子的吃法,觉得当时很好笑。

渐渐地,我长大成人了,端午节时总会帮大人一起包粽子。深绿色的粽叶与白色的米混合,简直是再好不过的搭配了。粽子包好了,开始蒸了,厨房里会升腾起一股烟。这烟雾当中,有一股浓浓的香味。那味道好极了,使人不住地流口水,希望能早点吃到这美味佳肴。

这便是我对粽子的深厚感情了。每当夜晚,我看到街头的路灯时,就想起昔日包粽子时的情景,心里就觉得暖洋洋的。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