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道德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学习心得(实用21篇)

时间:2023-12-09 23:30:31 作者:文轩

学习心得是一种自我认识和成长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下面是一些学霸们的学习心得分享,让我们一起来汲取他们的经验和智慧吧。

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心得体会

“中国科协与教育部联合发起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就是希望通过宣讲活动正确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在校研究生,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旗帜鲜明地揭露和抵制学术不端行为。”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在大会致辞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了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德学双馨的楷模,已经91岁高龄的师昌绪老先生,亲手撰写发言稿,用钢笔把发言稿改了一遍又一遍,他的每一场报告会都被青年学子围得水泄不通。

作为宣讲专家组的成员之一,杨乐院士把这一工作看作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虽然夫人身患重病,急需自己在身边照顾,但在每次接到地方的宣讲邀请时,他都会按时出现在宣讲报告会的现场。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田昭武和田中群院士是有名的“父子院士”。田昭武教授为了给福建高校作好第一场报告,反复修改完善讲稿,还请田中群院士提出意见,看他的报告能否被青年学子接受。

著名科学家杜祥琬、叶叔华、杨福家、杨叔子、黄伯云、欧阳自远等,纷纷在百忙中挤出宝贵的时间,积极参与宣讲教育,精心准备宣讲报告。

截至20_年12月份,宣讲教育活动已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近700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25万名研究生新生已接受了科学道德宣讲教育。全国高校56个研究生院也全部开展了宣讲教育。参加宣讲教育活动的院士和著名专家达100多位。

翻开历史的长篇,畅游在知识的殿堂之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攀登科学的高峰,离不开一根探路的手杖,而学风就犹如这根手杖,他时刻指点着我们,以至我们不会误入歧途;遨游于知识的海洋,需要一枚导航的航标,指引我们前进,以至我们不会在茫茫的大海之中迷失方向。

作为大学生这个巨大的知识型团体,做好学风建设,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习惯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其中就很好地阐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才能使有才能的人发挥得游刃有余,才能使我们取得更好的成绩。我相信优良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学习风气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尤其重要。所以说在大学生这个巨大的群体中,做好学风建设尤其的重要。

首先我们要明确我们学风建设的对象是,大学生这个成年的“非社会人”。这个群有着它独特之处。学风不是一两个人就可以建设起来的,我们必须让大家一起参与到其中。然而要让大家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不是那么得容易的。我们首先得让大家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正如“如果人生中没有目标,那就和航海中没有了罗盘一样”。确实。如果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在干什么,那还有谁能够明白呢?然而,我们现在的大学生很多就是这种没有明确目标的。为什么中国学生没有创新,不是因为没有创新能力,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咱国人盲从、茫然的结果所致。如果大家都有自己的理想,目标。那这种现象我想是能够避免的。当然这还跟咱们中国人的从众心态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说我们在进行学风建设的时候,首先要使大家都有一个目标、理想、规划。如果我们都按着上面的步骤做好自己的大学规划,我想我们的大学生活将会是另样的景象吧。还记得我们很小的时候,老师就问我们:“长大了想做什么,想成为什么啊?”。你会充满豪情地回答老师:“我想当医生、当工程师、当老师……”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发现我们离自己的目标是越来越远,于是我们开始降低我们的目标,一降再降,最后也就没有了目标了,一片茫然。于是就:和尚撞钟——得过且过了。

如果一个集体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有良好的学习氛围,那么可以说这个集体是一个优秀的集体。它必将给所有的集体成员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当然要像一开始就有这么好的集体,我想可能性是比较小的。然而,一个集体中有几个学风纯正的成员是应该能够找得到的。学风建设中我们就要以这些人为突破口,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利用他们的榜样作用是整个集体的学风提升几个台阶。为什么会有“嫉妒”一词,原因就在于有比你优秀的人存在。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种潜在的能力,那就是不服输的精神。当身边的人比自己强的时候,我们就会思考,既然他(她)都能够做出如此好的成绩,那我呢?我们会不断地反问自己,问多了,我们就得出了答案那就是:我也能行!于是我们开始努力,奋斗。我想在一个集体中都能有这种良好的上进心,那么这个集体迟早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团体。这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你推我,我推你,不断的前进,最后取得理想的成绩。

学风建设要着力在“勤”上下功夫。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对于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警示意义。学习、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实践在深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惟有勤奋学习、不断学习,使学习成为常态,才能顺应时代潮流,做好各项工作。加强学风建设要在“学”上动脑筋。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勤”是基础,“好”是关键,“学”是核心,“用”是目的。想不想学、能不能学、会不会学是检验领导干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尺。要做合格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大力加强学习。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领导干部学习热情很高,工作干劲很足,但是在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上有时候事与愿违,甚至吃力不讨好,归根结底还是一个理论学习不够、政策理解不深、实践经验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这个问题,只有通过密切联系实际、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效、丰富实践经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加强学风建设要在“用”上做文章。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学习的成果最终要通过实践来检验。作为领导干部,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始终把学习的着力点放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学用相长上。

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心得体会

为进一步巩固成果,深化学风建设工作,下一阶段我们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建立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学风建设,使建立良好学风的理念真正深入到同学们的内心里,体此刻同学们的行动上。

一是开展学生学习动机调查工作,真正深入学生内心,了解学生需求,做到因材施教,建立贴合学生特点和校园要求的学风建设中长期方案。

二是建立多种渠道,搭建学生与学院、教师、有关部门交流的平台,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对相关问题达成共识,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化解矛盾,推进学风建设。

三是开展“学风建设座谈会”、“学风建设主题班会观摩活动”、“我为学风建设建言献策”等相关活动,在广大学生中营造“学风建设促我成长”的观念,使学风建设的理念、方法、措施在广大学生中真正做到入脑、入心。

四是组织多种形式的课余文化活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做到寓教于乐,使同学们有持续充沛的精力、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宣讲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心得体会

无论是古希腊的至理名言“知识即美德”,还是我国的传统观念“知书而达礼”,都说明学术与道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术道德是指在从事学术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得到学术共同体及社会共同认可并遵守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学术规范是保障学术研究活动正常有序进行的一系列规则、制度和行为准则的总称,包括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学术界公认的学术道德以及学科专业共同遵守的科学研究、论文写作、学术引文、学术评价等诸多方面的规范。

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学术研究,而严谨的学术规范,良好的学术道德,是营造研究生的良好学风,以及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的重要保证,也是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引导研究生走上正确的科研道路的重要前提。

我们所提倡的“诚信为学,恪守学术道德”,具体体现在从事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时刻用学术道德来指导自己的学术实践活动,把内化于自身学术良知中的学术规范升华为行动的'纲领。不断把外在的准则转化为内在的要求,只有在头脑中形成高尚的学术道德品质,才会在实际的学术活动中自觉地遵守学术行规,不闯学术的‘红灯’。大学是高度宽容高尚的科学道德情操是科学研究的精神力量,而智力成果与人的品格之间的关系,也远比一般认为的要密切得多。和包容的地方,但是“对学术不端行为是零容忍”。稿多发、抄袭剽窃他人成果、造篡改实验数据、随意侵占他人科研成果……不同形式的学术不端行为让人警醒。科研不端行为是伴随科学的发展产生的,要依靠科学界自身努力和全社会的关注去消除在外在准则要求的同时,更要有科研工作者的自律。学风浮躁是引起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原因,而学风浮躁又与现行的评价体系相关。而要克服学风浮躁、学术评价中急功近利的倾向,需要“诚信为学”,学习活动的开展,我深感遵守学术道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到提升研究生学术道德水平的深远意义,在日后的学习与学术研究中,从事学术活动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恪守学术界公认的基本学术道德规范,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以严谨踏实的学风和笃信诚实的原则从事科学研究,做一名合格的、名副其实的研究生。

首先我们要进一步深入认识了我校学术道德规范的细则与要求。如:在学术活动中,应该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学术成果的署名应真实,署名者对该项成果承担相应的学术责任和法律责任;此外,还有其他学术界公认的学术道德,也是作为研究生的我们应当遵守的。

其次是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社会的基本精神。在学术研究中,诚信最主要体现在对学术道德规范的恪守之上。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增长,精神文明建设更上层楼,在高校与科研机构涌现大批优秀的科研成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日益提升。但也有部分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对待学术的态度不够严谨,在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不尊重他人成果和知识产权,或在研究时急功近利,研究成果无法反映客观事实等情况时有出现。我们应以此为鉴,在学习和科研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做一名合格的研究者。

研究生的主要任务是学术研究,其中的大部分人在未来也将进入高校或各种研究机构从事科研工作,因此,提高学术道德水平,培养严谨的优良学风显得格外重要。一方面,对于个人来说,学术道德是衡量一个研究者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直接反应研究者的科研态度与学术态度,对学术道德的轻视,将使研究者的科研工作步入歧途,无法产生优异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对于国家来说,研究者的科研工作直接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只有重视学术道德规范,才能保证高素质的科研工作。研究生是国家的科研工作的继承人与接班人,只有从在校时期起便注重学术道德的培养与提高,才能保证个人研究道路的正确与国家科研工作的发展。

总体上说,高校的学风是好的,教师队伍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广大教学科研工作者献身科学,甘于寂寞,无私奉献,开拓创新,体现了良好的师德风范,维护了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的学术声誉和良好形象。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校学术失范、学风不正现象仍然存在,在有些方面还比较严重。这些现象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性质也不尽相同。在这当中,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层面是学风不正,不能严守学术规范,比如学风浮躁、理论脱离实际、低水平重复,甚至粗制滥造、急功近利;另一个层面是学术不端,违背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比如抄袭剽窃、伪造事实、篡改数据等等。这些不良现象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败坏了学术风气,阻碍了学术进步,影响了学术声誉,损害了学术形象,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对此,我们必须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及时制止,决不能任其滋长蔓延;必须采取坚决果断的行动,在学术道德和学风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愿我们携手共同弘扬科学精神,维护科学道德,遏制科研不端行为,共建良好学风”。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将从我做起,贯彻落实学术道德规范,以诚实守信的态度开展学术研究,做一名名副其实的研究生!

宣讲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心得体会

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导师主题谈话记录摘要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杨老师与我开展了关于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讨论。

搞学术研究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来不得半点马虎。在国内一些人为了发表一篇文章,抄袭别人的事情比比皆是,甚至包括一些“准”院士。古语有云“厚德载物”,我们在追求学术上进步的同时也应该注重自己的科学素养的培养。研究生应该能具备基本的善恶辨别的能力,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心里应该跟明镜一样,清楚的很。做为研一的学生在学科研究的起步阶段应及时的塑造一个好的科研精神,这会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产生深刻的影响。

就论文的发表方面我们做了一些详细的讨论。现在的论文有很多都是质量不高的,最让人痛恨的是那些抄袭他人论文成果的文章。其实现在是有一些专业的查重的软件和系统的,当今大概所有的研究生毕业论文都会经过中国知网的“学术不端检测”,即便最后不被盲审。这个系统的初衷其实是很好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即将踏入中国科研界的硕士研究生们一个警示作用:杜绝抄袭,踏实学问。但正所谓“世界万物,有矛就有盾”的哲学观,中国知网的这个“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并不是完善的。原因有二,其一是目前的图文识别技术还不够先进;其二是目前的机器识别还达不到在含义识别上的智能化。正是因为这样让某些人挖空了心思去找系统的漏洞。这些都是不必要的,把精力放在这些方面还不如踏实做学问。这样也许会让人觉的有点傻里傻气,有句话叫“大智若愚”。谁发表的论文会跟着那个人一辈子,一篇抄袭的文章一旦被发现就会断送一个人的全部学术生涯。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这方面的教训屡见不鲜。

除了抄袭别人的文章还有一些人,自己什么工作都没做,就在一篇文章上属上自己的姓名。这样就也能算是自己也发表论文了。这样做真的合适么?显然是错误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要是是一篇造假的文章很可能就断送了自己的学术研究之路。其二要是是一篇好的有创造性文章,就等于盗窃了别人的研究成果;要是文章的真实作者也愿意有其他人胡乱署名好像也没有过错?但是我们似乎忘记了一件事情,我们为什么要发表论文。

良好的科研环境能够促进科研的发展。科学家之所以会受人尊重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工作,更是因为他们的科学品质和素质。

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的。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创新,只有拥有好的科研技术人员我们才能不断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学术道德不仅仅是不抄袭别人的文章这一方面,它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特别像天线这个方向,论文中的数据不能是自己随便想当然编写出来的,一定要是真真切切的实际测量和仿真的结果。这是对科学实验的尊重,也是一个科研人的基本品质。事实上一个好的科研人员应该具备的品质远远不止这些。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向周边的师兄师姐学习,向老师学习。这样才会有利于良好的学习氛围的培养。“三天不读书,脑袋变成猪。”这样说虽然有点夸张,多少能反映一点实际情况。

总结来说,通过之前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和这次的谈话引导研究生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摒弃学术不端行为,使之努力成为优良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和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推进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为发展科学事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成创新型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科学道德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学习心得

为学习贯彻主席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科技三会”精神和主席关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推进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10月15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北京市政府,邀请黄旭华、施一公、怀进鹏3位院士,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并在新华网进行全国同步直播。

为及时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报告会精神,我校分别在行政办公楼418会议室及二教学楼学术报告厅、学校附院新大楼学术中心等地设立了分会场,组织师生集中和自行收看同步直播,参加收看的教师与学生达多人,科技工作群第一时间推送报告会内容。

黄旭华院士结合自身开展核潜艇研制的科研经历和心路历程,介绍了中国核潜艇事业如何在一穷二白情况下起家,克服严密技术封锁和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攻克一个个顶尖技术难题,从无到有一步步发展壮大的艰辛历程,展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核潜艇精神”。通过核潜艇工作者“此生没有虚度”的人生评述和“此生属于祖国、属于核潜艇,献身核潜艇事业,此生无怨无悔”的人生感悟,展现了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奋斗精神和使命、责任与担当。

施一公院士以自身的成长经历,生动阐述了学术品味、学术道德、学术道路的深刻内涵。他告诉大家走好科学研究之路,必须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要有独立人格,不可触碰学术道德底线。他鼓励同学们,科学研究是让人牵肠挂肚、茶饭不思、情有独钟的美好事业,要坚持走下去,从日复一日的重复、无路可走的焦灼,到柳暗花明、灵光乍现的起伏中体会从事科研的幸福感、满足感和成就感。

怀进鹏院士生动讲述了中国科学家明德楷模的感人故事,阐释了中国科学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师院士以全球视野研判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趋势,诠释了精神文化建设对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以历史眼光关照中国现实,反思了科学精神缺失对中国发展的影响,阐明了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培植科学传统、涵养精神气质对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意义,并结合自身治学与管理的体会,以四个关键词——视野、自律、想象力和梦想,勉励大家志存高远、求真唯实、大胆创新、筑梦圆梦。

报告会结束后,参与收看直播的老师和学生均感觉受益匪浅,纷纷表达了各自对此次科学道德宣讲的心得和感受。科技处组织参加报告会的师生填写了报告会反响情况及工作情况调查问卷。

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学习心得体会

在广西外国语学院文学院党支部的组织下,我们观看了2020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现场直播。教育报告会由黄旭华院士、施一公院士、怀进鹏院士作为嘉宾进行报告讲话。

本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主旨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大力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为主导;同时也是为学习贯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科技三会”精神和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推进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而召开的。大会先由党中央有关领导进行发言,接着由黄旭华院士、施一公院士、怀进鹏院士进行重要报告宣讲。

三位院士在他们所在的科学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进行宣讲报告,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黄旭华院士的宣讲报告。黄旭华,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是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研制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开拓了中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作为总技术负责人,成功执行了某产品的设计研制、水下发射试验等任务。

黄旭华院士为我国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们中国今天能如此强大,能站在世界大国的前列,其中黄旭华院士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观看了本次报告会,让我的心中有一股力量在蠢蠢欲动,虽然我的能力有限,但我也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社会做一份贡献,即将毕业的我,很可能成为一名对外汉语老师,而我会尽自己最大了努力,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为中国的崛起献出微薄的贡献!

宣讲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心得体会

科研诚信和良好学风是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前提,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石。科学事业的发展过程,既是学术创新的过程,也是学风建设的过程。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对弘扬科学精神、繁荣发展学术事业,净化校园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社会的基本精神。在学术研究中,诚信最主要体现在对学术道德规范的恪守之上。严谨的学术规范,良好的学术道德,是营造研究生的良好学风,以及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的重要保证,也是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引导研究生走上正确的科研道路的重要前提。

一方面,学术道德是衡量一个研究者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直接反应研究者的科研态度与学术态度,对学术道德的轻视,将使研究者的科研工作步入歧途,无法产生优异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对于国家来说,研究者的科研工作直接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只有重视学术道德规范,才能保证高素质的科研工作。研究生是国家的科研工作的继承人与接班人,只有从在校时期起便注重学术道德的培养与提高,才能保证个人研究道路的正确与国家科研工作的发展。

理论脱离实际、低水平重复,甚至粗制滥造、急功近利;另一个层面是学术不端,违背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比如抄袭剽窃、伪造事实、篡改数据等等。究其根本就是因为背离了科学精神,违反了科学道德。科学研究之路崎岖坎坷,甚至布满荆棘和陷阱,这里没有终南捷径,急功近利的短视心态与追求真理的漫长艰辛是格格不入的。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只有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刻苦钻研、持之以恒,才能在科学研究的荆棘丛中开辟出一条康庄大道,才能成功跨越学术道路上的重重陷阱。

在学术道路上,我们要以创新为魂,创新精神是对科学真理的升华,是在通过科学方法、探求事务的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实现的又一次飞跃,而绝非虚张声势或者改换头面,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作为高学历高层次的我们要在学术规范的指引下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强化创新意识,增强创造活力,砥砺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创新质量和水平。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广大学生在科学道路上一定要秉持创新精神,发奋学习,努力掌握本领域最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最前沿的动态和趋势,力争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技能突破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步,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佳绩。

在学术道路上,我们要以道德为本。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若坏,纵是有千般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科学研究的起跑线上,在学术人格养成的起步阶段,我们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道德观,以真理为师、以道德为友,在追究卓越中正道修身,在自我完善中服务社会。

在学术道路上,我们要坚持以德为先、以德立学。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品德修养,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在奉献中努力实现人生目标。要坚持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注重学思结合,投身社会实践,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要坚持严格自律,正直诚信,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道德,促进科研和教学领域,成为阳光下最纯洁、最神圣的一方净土。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尊重科学事实,践行学术道德。坚持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严谨求学,诚实做人。自觉维护学校学术声誉,坚决抵制为人、为学上各种弄虚作假行为。在科研、论文过程中要倡导严谨学风,防止学术浮躁,注重论文质量,不抄袭、剽窃他人作品,正确对待学术研究中的名与利;反对在学术研究中沽名钓誉、弄虚作假,以实际行动端正和践行学术道德。要坚持实事求是,遵守学术规范,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遵守学术刊物引文规范。在学术论文中杜绝剽窃、抄袭、篡改、伪造、泄露、一稿多投和故意歪曲他人学术观点等违反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的行为。要倡导严谨治学,维护学术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忠于真理、探求真知,自觉维护学术精神,反对投机取巧的作风和行为,要争做遵守和履行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先行者。大力倡导学术批评,积极推进不同学术观点间的自由讨论,创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精神。

让我们共同恪守学术诚信,坚决抵制任何背离科学道德的学术不。

端行为,着力推进优良的学风建设,为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不断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争做科学创新的时代先锋,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我们的智慧人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宣讲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心得体会

研究生既是当前科学研究的主力军,也是科教事业发展的未来和希望。研究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是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重要力量,肩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依托。科学道德是社会道德在科学技术活动中的表现,主要是指科研活动中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应具备的道德素质。学风主要是指在学术研究和知识学习过程中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态度,包括治学精神、态度、风气和原则等。在科研领域学风既包含科技工作者的治学精神、态度和原则,也包括科技工作者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

加强科学道德的培养和学风建设不仅是推动学术研究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且对于倡导求真务实的社会风气,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当前学术领域存在的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

我国在科学技术发展中面临的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是纷繁复杂的,有着多方面的深刻的原因,其中体制因素是科技资源配置体系不完善,科研界的内在因素是科学道德建设相对滞后,环境因素是存在着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由于管理体制不够完备等多方面的因素,在科技资源分配上,还存在个别机构和专家不适当的占有过多的政府科研经费及科研设施的现象,对公共科技投入的风险规避也缺少有效的制度和手段,加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不完善,造成了有些科研资源的浪费。另外,我国科研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的相对滞后是科研评价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不论是对基础研究项目的目标管理,还是对科技人员的考核和评判大批存在重量不重质的问题。

当前我国存在的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主要有科学不端行为、学术失范和浮躁学风三种主要形式。

科学不端行为主要是指那些违背诚实原则,在课题申请、研究实施、成果报告等科学活动中的篡改、编造、伪造、剽窃等行为。这类行为在科技界和社会上的影响相当恶劣,损害了科研界的社会信誉和科学家之间的相互信任,并伤害了科研成果的质量。

学术失范现象在科学研究与科研管理活动中大量存在,主要表现为一些科研人员的工作动机发生扭曲,他们不潜心钻研学问,而是一味追名逐利,为获取和占有资源而热衷于拉关系、走后门、立山头,已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行政干预、权力垄断、官学一体、权学交易、学术霸道、暗箱操作、流于形式等“制度失灵”现象,并滥用了学术权威。

浮躁的学风反映了研究氛围的不正和研究群体的精神文化追求以及行为习惯的沉沦。一部分大学生、研究生丧失了科学求实的态度和科研诚信,单纯追求名利,而不能踏实地开展研究工作。例如,热衷于发表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没有什么意义的“花架子”论文甚至垃圾论文。这种浮躁的学风已开始在相当一部分大学和研究机构中蔓延。

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是全世界科研领域共同面临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一蹴而就的解决之道,必须依靠长期细致的、制度化的科学道德建设来逐步达到完善。跟据我国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首先,从大方面来说,要加强体制机制和学术规范制度。对科学不端行为有效预防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机制,二是规则。前者主要包括管理、评价、奖励等政策引导机制,后者主要包括学术规范。机制设计的宗旨有两个,一个是对科学不端行为设防;第二是引导科学工作者理性选择,远离科学不端行为。我国要积极参照国外的先进经验,尽快制定全面和配套的规范和准则,包括明确科研主体的责任,建立科学不端行为的判定标准和处理程序,建立具体有力的监督机制、约束机制和惩戒机制,对违反科学道德精神的行为给与及时有效地处理。

调查处理,在科研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反响。科技部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的设立,是我国在科研领域建立统一的监察制度和机构的良好开端。今后应进一步构建针对科学不端行为的监察网络,包括政府科研资源配置的检查机制,教育、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科学道德监察机制等,是相关制度不断完善。

最后,从科研主体——研究生的角度来看,国家和高校要加强对广大学生的教育。目前,一些国家开设有科学道德教育课程,使学生通过批判思考、公开争论和参与专门案例的谈论,深刻领会科学道德与科学职业的伦理精神。我国应制定科学道德教育大纲,讲科学道德列为大学生和研究生教育必修课程,同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将科研诚信的内容纳入科研人员职业培训体系,尽量杜绝无意违反科学规范现象的发生。

通过学校对研究生开展的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专题课程,广大学生都获益匪浅。首先要端正科研动机,明确科研目标。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研究成果能够进一步转化为生产力,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很长时间的理论学习、实验研究的积累。科研的成果是为了更好地改善人类生活和健康,。因此,只有具备正确的科研动机,明确科研的目标,所研究的成果才是有实质性意义的,否则研究就是毫无意义的。其次,要尊重科研事实,绝不能弄虚作假。我们是当代的研究生,是发展未来科研事业的主力军,要加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必须从我们做起。要认真完成某一个科研课题,必须按照设计的研究路线认真执行,在研究中无论实验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结果,都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能为了结题,为了发表论文弄虚作假,更不能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所发表的数据要确保别人可以在重复试验之后得到相同的数据。尊重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是我们每位研究生应尽的职责。最后,要杜绝剽窃,抄袭行为,尊重他人成果。和谐的人类社会需要许多法则的制约,道德是一个人为人处事很重要的衡量标准,对于科研也要有道德底线。剽窃、抄袭他人科研成果的行为是被别人唾弃和鄙夷的,确保自身实验的数据真实性,尊重他人的科研成果也是努力成为优良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和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重要的一步。

总之,科学界道德的不规范,学风的不正会给后人的教育培养带来极坏的影。

响,也直接损害了公众的利益。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也是培养研究生的重要内容,在研究生中开展关于科学道德和学风的宣讲活动,有利于帮助研究生掌握科研工作的规范,确立严谨治学的品格;有利于研究生传承老一辈专家学者的优良学风和品格;有利于在工作中弘扬求真务实、严谨自律的精神,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勇于承担科学研究的历史重任,遵循基本的道德原则,诚实做人、追求真理、拓展知识,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为祖国的科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学习心得

学风建设是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的重要标识,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学风是学习者在求知目的、治学态度、认识方法上长期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精神倾向、心理特征及其外在表现。从广义上讲,学生的学习风气、教师的治学风气、学校的学习氛围都属学风的范畴;从狭义上讲,学风主要指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的综合表现。

就其存在而言,学风弥漫于无形,却可观察与有形;就其作用而言,学风不仅影响到当前的教学效果,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且对学恒长远能否成才都具有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所学校的学风是其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的重要标识。学风是学习者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具体体现。学习者在学习中持有什么样的个人动机和求知目的,取决于其追求什么样的生活目标,信奉什么样的精神信仰,从上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憧憬什么样的社会前景。学风所表现的精神倾向无疑与人才培养目标中最核心的起主导作用的部分紧密相连。

学风是学习者治学态度的具体体现。学习者在学习中有无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日常学习中能否以滴水穿石的恒心,深入钻研,寻根究底?还是急功近利,浅尝辄止?在前人的学说和成果面前能否以破旧立新的勇气大胆质疑,寻求突破?还是恪守旧说,亦步亦趋?在已经取得的成绩面前能否保持赤子之心,不骄不躁,谦虚诚实?还是沾沾自喜,止步不前?在学习中能否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博采众长,切磋砥砺?还是自高自大,文人相轻?这一切不仅反映出学习者人格的劣势、志向的远近,更关系到能否最终成长为国家和民族的科技精英。

学风是学习者治学方法的具体体现。学习者有无科学合理的治学方法?是在深刻理解基础上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还是寻章摘句,引经据典,一知半解?是以创新为旨,注重批判与继承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是拘泥于细枝末节的精确,热衷于术语、化淤的新奇?是局限于抽象理论体系的把握,还是既注重于理论逻辑体系的构建,又致力于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这不仅反映出学习者科学素养的高下、学术造诣的深浅,更关系到其创造能力的大小和创新活动中的后发力。

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效工程。学风是学习者的世界观、方法论及相关心理素质发展到一定成熟阶段或者已经表现出稳定趋向是形成的。其发展过程虽然会有突变和飞跃,但更多是渐进、累积的过程,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优良学风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精心培育,来不得一时一事的松懈;而优良学风一旦形成,就可以使学习者获得根本性、方向性和长效性的做学问、做事、做人的精神指导和实践途径,是其受益终身。

学风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学风是师生在治学目的、态度方法上长期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传统特色和显著的共性特征的精神倾向、心理素质和行为特征,表现为一种可以强烈感受个人心理形成的积极影响,造成一种相互激励、互相促进的强烈气氛;可以利用精神力量的渗透、感染作用,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润物无声的熏陶;可以凭借群体行为对个体的约束、规范作用,收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的效果。这种小环境的积极影响,可以使学校各种教育活动功能放大,因此,学风又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大学学风是大学最高理想和信念体现,是凝聚全校师生员工的动力源泉。随着大学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大学不仅使教学、科研中心,也日益成为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中心。因此,大学学风不仅是社会风气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影响社会文化的重要因素。建设优良的学风,不仅可以讲话校园空气,还会作为推动社会先进文化发展的核心力量,对社会风气的改善产生积极影响。

综上,加强学风建设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任务,应该长期不懈地高度重视。

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学习心得

“中国科协与教育部联合发起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就是希望通过宣讲活动正确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在校研究生,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旗帜鲜明地揭露和抵制学术不端行为。”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在大会致辞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了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德学双馨的楷模,已经91岁高龄的师昌绪老先生,亲手撰写发言稿,用钢笔把发言稿改了一遍又一遍,他的每一场报告会都被青年学子围得水泄不通。

作为宣讲专家组的成员之一,杨乐院士把这一工作看作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虽然夫人身患重病,急需自己在身边照顾,但在每次接到地方的宣讲邀请时,他都会按时出现在宣讲报告会的现场。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田昭武和田中群院士是有名的“父子院士”。田昭武教授为了给福建高校作好第一场报告,反复修改完善讲稿,还请田中群院士提出意见,看他的报告能否被青年学子接受。

著名科学家杜祥琬、叶叔华、杨福家、杨叔子、黄伯云、欧阳自远等,纷纷在百忙中挤出宝贵的时间,积极参与宣讲教育,精心准备宣讲报告。

截至20xx年12月份,宣讲教育活动已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近700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25万名研究生新生已接受了科学道德宣讲教育。全国高校56个研究生院也全部开展了宣讲教育。参加宣讲教育活动的院士和著名专家达100多位。

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心得领悟

“要弘扬科学精神,培养诚信的科研品行,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切不可投机取巧,虚夸浮躁,绝不能伪造、篡改、抄袭触碰科研的‘红线’。”11月13日,在20__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指出。

万钢表示,一代接一代怀揣科技报国理想的科学家们,他们坚贞不渝地将科学研究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以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诚为共和国托起了无数星辰,他们创造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西迁精神彪炳史册,光照千秋。

万钢说:“弘扬科学精神,要矢志爱国奋斗,以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的发展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融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之中;要坚持传承育人,在知识理论传授和创新,治学理念方法继承和发扬的同时,注重将良好的治学精神和道德品行融入到学生的人格养成,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结合科研经历,与现场师生分享了自己始终专注于火炸药研究,锲而不舍担负国家赋予的使命的感人事迹。他勉励大家要把“不间断地思考”作为追求超越的一种工作学习方式,多问为什么、追问怎么做,追求问题本质并拓展思考。

“在做科研过程中,要有责任感,学会包容和诚信,杜绝学术腐败、抄袭、造假,浮夸浮躁等背离科学精神的行为,要发挥群体作用,关注学科交叉融合趋向,坚定理想信念,心怀大爱,忠于党、忠于人民,在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王泽山说。

今年已经82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全程站着讲完了自己的报告。“爱党信党跟党走,是一生中最正确、最坚定的选择;只有把个人的理想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有所成就、实现价值;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容不得一点点的马虎和心浮气躁;只有摆正个人和组织的关系,摆正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摆正个人和群众的关系,才能顺利前进。”通过四句话,钱七虎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阐释了科学家精神的深刻内涵。

现在钱七虎仍心系国防建设与人才培养,表示要在有生之年,继续在防护工程领域潜心研究,带好学生、培养人才、关心团队建设。

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指出青年学者是推动科技变革的先锋,他勉励青年学者要做爱国奋斗、诚实守正的科研人。曹雪涛呼吁弘扬科学家精神,打造新时代的中国学派,“通过鼓励批判、质疑探索精神,允许宽容科学研究的失败,鼓励科技工作者立异鼎新,建立新学说、标立新学派、追求新境界,推动文化文明传承与创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出中国声音,走出中国道路,作出中国贡献”。

据了解,此次是中国科协联合各主办单位连续第九年举办报告会,截至20__年底,全国举办各类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近12万场,接受宣讲教育的研究生约853万人次、本科生约1109万人次,新上岗研究生导师、新入职教师和青年科技工作者约128万人次,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心得体会

目前,学风的主流是好的,学生中刻苦勤奋的是绝大多数,他们深知学习的重要,懂得时间的宝贵,具有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精神,其中涌现了不少优秀学生和学习标兵。但是,近年来在学风方面也确实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不会自主学习,表现为心气浮躁、急功近利的学习态度,为应试而学、为升学而学、为分数而学,把学习作为一种“敲门砖”的现象很普遍,因而一旦考上大学的目标实现后,就会在理想的真空中迷失自己。在中小学阶段,由于成长的每一步都是由老师或家长为他们作的选择,因此大学生中缺乏自我设计、自我规划能力,大学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并不鲜见。在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由于没有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没有把学习作为一种兴趣爱好,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成为生命的组成部分,因而一旦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就不再学习、不思进取,这不利于民族素质的提高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学风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并不是孤立的现象,既有社会影响,也有学校原因;既有常规因素,也有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进程中的不利影响;既有教师、管理者的因素,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的综合。

针对学风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在教师和学生中开展学风问题的专题学习和讨论,明确意义,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要明确学风建设是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的内在要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学校育人的主要形式。学校的主要工作是教学,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要靠学习才能获得,学习效果要以良好的学风作为依托。要明确学风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教育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学风与教育质量密切相关,优良的学风是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也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本保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我们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主线,以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和组织纪律教育为重点,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及纪律观念和自我约束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为优良学风的形成奠定思想基础。

深化教学改革是教学管理的重点,也是加强学风建设的动力。我们要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__-20__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1],为学生创造发挥其学习主动性的环境和条件。

优良学风的形成是和教学管理紧密联系的。要健全和完善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管理有章法,对照有标准,评估有依据,使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要坚持从严治教,强化管理。

加强学校常规管理。学校常规体系包括制订学习计划、预习、听课、作业、复习、小结、学习资料积累、学习管理等各个环节构成的综合系列。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严格的、有序的、反复的训练,提出各个环节的目标要求,指导各个环节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步养成按常规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科学学习的良好习惯。

加强考风考纪管理。考试工作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基础环节。考风的好坏,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重要标志,是校风、学风的集中反映。在考试工作中要强调“四严格”,即严格考试要求,严格考场纪律,严格巡考检查,严格评分标准。对个别考试作弊的学生要从严惩处,增强透明度,扩大教育面,充分发挥校规校纪对学风建设的强化和导向作用。

加强学习环境管理。环境是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必要条件。学校作为促进学生投身学习的一种环境,其力量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每所学校都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文化,是学生从学校生活的几乎每个方面获得的难以言传的信息和感受。[2]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感,净化学生的心灵,对正常教学秩序和建设优良学风有着直接的影响。典雅的建筑设施,合理的校园布局,优美的校园环境,这些丰富的静态文化都可以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暗示、感染、启迪,能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丰富学习生活,消除学习疲劳,有益身心健康。因此,要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搞好校园景点的规划设计和建造以及校园的美化、绿化和净化工作;要适时添置图书资料和教学设备,提高人均占有量。通过加大投入、完善设施、美化环境,为学风建设提供物质保障,营造良好环境。

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心得体会

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成功举办。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致辞,社科院院长、党组书记谢伏瞻主持报告会,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院士先后作报告。

万钢指出,70年来,中国科技事业呈现跨越式发展,科技实力从最开始的一穷二白不断向世界科技前沿奋力追赶超越,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既得益于党和国家为科技发展绘制的清晰蓝图和给予的坚定支持,也归功于一代接一代怀揣科技报国理想的科学家们,他们坚贞不渝地将科学研究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以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诚为共和国托起了无数星辰,他们创造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西迁精神彪炳史册,光照千球。

万钢强调,要矢志爱国奋斗,以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的发展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融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之中。要弘扬科学精神,培养诚信的科研品行,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切不可投机取巧,虚夸浮躁,绝不能伪造、篡改、抄袭触碰科研的“红线”。要坚持传承育人,在知识理论传授和创新,治学理念方法继承和发扬的同时,注重将良好的治学精神和道德品行融入到学生的人格养成,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王泽山院士的报告题目是《牢记使命,忠诚奉献》。他结合科研经历,讲述了自己始终专注于火炸药研究,锲而不舍担负国家赋予的使命的感人事迹。他勉励现场的同学和老师,要把“不间断地思考”作为追求超越的一种工作学习方式,多问为什么、追问怎么做,追求问题本质并拓展思考。他告诫大家,在做科研过程中,要有责任感,学会包容和诚信,杜绝学术腐败、抄袭、造假,浮夸浮躁等背离科学精神的行为,要发挥群体作用,关注学科交叉融合趋向,坚定理想信念,心怀大爱,忠于党、忠于人民,在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钱七虎院士报告的题目是《让生命在科技报国中闪光》。他通过四句话,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阐释了科学家精神的深刻内涵:第一句“爱党信党跟党走,是一生中最正确、最坚定的选择。”第二句“只有把个人的理想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有所成就、实现价值!”第三句“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容不得一点点的马虎和心浮气躁。”第四句“只有摆正个人和组织的关系,摆正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摆正个人和群众的关系,才能顺利前进。”虽然已经82岁高龄,他仍心系国防建设与人才培养,表示要在有生之年,继续在防护工程领域潜心研究,带好学生、培养人才、关心团队建设,展现了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品格与境界,把自身事业同国家和民族命运紧密结合,以报国奉献为最高追求,为经济和社会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曹雪涛院士报告的题目是《弘扬科学家精神,打造新时代中国学派》。他用邓稼先、屠呦呦、顾方舟、黄大年等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向大家诠释了中国科学家的爱国奉献精神,指出青年学者是推动科技变革的先锋,勉励青年学者们,要做爱国奋斗、诚实守正的科研人。他还从科学学派对科学的贡献说起,呼吁弘扬科学家精神,打造新时代的中国学派,通过鼓励批判、质疑探索精神,允许宽容科学研究的失败,鼓励科技工作者立异鼎新,建立新学说、标立新学派、追求新境界,推动文化文明传承与创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出中国声音,走出中国道路,作出中国贡献。

本次报告会新增了宣读倡议的环节,来自首都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生新生和导师代表共同发出了《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学风作风建设倡议书》。整场报告会气氛热烈、高潮迭起,与会师生倍感振奋,深受鼓舞。为增强报告会的仪式感和感召力,宣读倡议书前,参会各高校、院所的学生代表逐一擎校旗出场,现场师生热烈回应、掌声连连、此起彼伏。

来自中科院大学、社科院大学、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49所首都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部队院校的研究生新生和导师近6000人现场聆听报告。报告会通过网络视频方式向全国各高校同步直播,各省(区、市)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领导小组组织了省(区、市)和高校(院所)分会场,据不完全统计,约80万研究生和研究生导师通过网络直播集中收看。

据了解,此次是中国科协联合各主办单位连续第九年举办报告会,每一场报告会都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广大研究生新生和导师的热烈欢迎。此次报告会在线问卷调查显示,师生认可度达到98.9%。截至20__年底,全国举办各类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近12万场,接受宣讲教育的研究生约853万人次、本科生约1109万人次,新上岗研究生导师、新入职教师和青年科技工作者约128万人次,取得显著成绩,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此次报告会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中科院、社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xx科技委以及主办单位有关领导同志出席报告会。

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心得感悟

学术道德是公民社会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遵循一般意义上的社会道德。学术道德规范是指学术研究者在从事学术活动中共同形成并得到广泛认可的价值观和学术规范的总和,是每个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研究生应学会用学术道德自觉地规范自己的学术行为,这是学术活动开展的基础和必要的保障[1]。

作为一名处于教育较高层次的研究生,我们首先遇到的就是学术研究问题,而无论我的导师还是学校的课程都对你我们学术研究的道德素养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一方面对当下学术道德的丧失、抄袭现象严重的事实毫不避讳、认真反思,一方面对于我们学校的研究生提出保持本我、坚持创新、努力提高学术道德素养。

近期,国家大力开展的反腐行动无一不振奋着广大社会民众的士气而对于社会整体道德水准的逐步丧失,学术道德缺失,究其根本,是我国科学落后面对学术道德的日益沦丧,学术造假的日益猖獗,中国是礼仪之邦,诚信则是修身安邦的基石,没有了基石,上层建筑就无从谈起。对于我们当代研究生而言,那就是没有了学术创新的源泉,也就不能相应国家对我们的号召,也就无法在全世界科技飞速进步的今天,带领着我们祖国的科学研究事业迈向新的台阶。所以我们的学术道德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研究生扩大招生以来,研究生入学人数不断上升,有限的教育资源无法满足庞大的研究生群体需求,更难以实现以往对研究生高标准和严要求的科研管理。就群体而言,研究生创新能力低下、论文剽窃、学术造假的新闻层出不穷。就个体而言,研究生价值观混乱、是非观念不清、理想信念缺失的问题日益严重。这些现象反映出我国研究生存在学术精神不断衰落、学术品格养成匮乏、学术素养肤浅低下的问题[2]。然而,影响当前大学生学术素养主要因素如下:

(一)社会风气的影响。年,“王铭铭教授抄袭事件”传出之后,中国学术界人士痛定思痛,开始了理性而深刻地思索。可是,时间已过去十几年了,我国的学术之风没有变得纯净,反而出现了更令人担忧的现象,各高校学府学风仍然过于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了许多学术丑闻的发生。

(二)高校教育的问题。在今天发达的科学技术以及网络通讯之下,大学生学术素养如此欠缺的原因,除了受一些学术歪风的不良影响之外,还在于当代的大学教育体制和教学内容的严重滞后,远离了社会生活,与如今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没有很好地实质性的对接。大学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有其自身的学术性和职业特征,大学本科教学就其本质来说应该也是一种学术活动[3]。

(三)学生个人素养的问题。由于高校连年扩招,大部分大学生的整体水平明显下降,道德素养不达标,缺乏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而每一位研究生能做的就是从自身出发,提高个人学术素养。

提高学术水平,实现学术积累和创新的根本保障。通过我们对这门课的学习,时间虽然短暂,但是我们从中的收获很大,我们也立志从以下几个方面坚守我们的学术道德:

(一)在学术活动中,必须尊重知识产权,充分尊重他人已经获得的研究成果;引用他人成果时如实注明出处;所引用的部分不能构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部分或者实质部分;从他人作品转引第三人成果时,如实注明转引出处。

(二)合作研究成果在发表前要经过所有署名人审阅,并签署确认书。所有署名人对研究成果负责,合作研究的主持人对研究成果整体负责。

(三)在对自己或他人的作品进行介绍、评价时,应遵循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在充分掌握国内外材料、数据基础上,做出全面分析、评价和论证。

(四)尊重研究对象(包括人类和非人类研究对象)。在涉及人体的研究中,必须保护受试人合法权益和个人隐私并保障知情同意权。

(五)在课题申报、项目设计、数据资料的采集与分析、公布科研成果、确认科研工作参与人员的贡献等方面,遵守诚实客观原则。搜集、发表数据要确保有效性和准确性,保证实验记录和数据的完整、真实和安全,以备考查。公开研究成果、统计数据等,必须实事求是、完整准确。对已发表研究成果中出现的错误和失误,应以适当的方式予以公开和承认。

(六)诚实严谨地与他人合作。耐心诚恳地对待学术批评和质疑。

(七)对研究成果做出实质性贡献的有关人员拥有著作权。仅对研究项目进行过一般性管理或辅助工作者,不享有著作权。合作完成成果,应按照对研究成果的贡献大小的顺序署名(有署名惯例或约定的除外)。署名人应对本人做出贡献的部分负责,发表前应由本人审阅并署名。

(八)不得利用科研活动谋取不正当利益。正确对待科研活动中存在的直接、间接或潜在的利益关系。

当我们每一名研究生都做到了上述8点,那么至少我们在未来学术研究的道路上不会走大弯路,不会从根本上犯错误,这对于我们没一个青年研究者来说至关重要,才不会导致未来在各自的科研领域上做下为后人所耻的事情,犯下更大的错误。

学术委员会在成果评价、项目评价、人员评价以及研究机构评估中的作用;加强与教务、研究生及人事管理部门的协同配合;完善学校以及地区以及法律法规,和加强法律法规执行能力,才能有效的制止学术腐败的滋生。

感谢学术道德规范和人文素养这门课程,让我意识到了杜绝“学术腐败”、摒弃“学术造假”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意识到了自己肩上的重担。只有我们每位学者都为之努力,同心协力,诚朴求是,努力创新,学术界的明天才会明朗和美好,从而我国的文化和科技实力才能提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实现!

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学习心得

通过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我们深刻地意识到科研并非说说而已,而是要用严谨的态度对待并认真完成。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学习心得,希望可以让大家喜欢。

无论是古希腊的至理。

名言。

“知识即美德”,还是我国的传统观念“知书而达礼”,都说明学术与道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术道德是指在从事学术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得到学术共同体及社会共同认可并遵守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学术规范是保障学术研究活动正常有序进行的一系列规则、制度和行为准则的总称,包括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学术界公认的学术道德以及学科专业共同遵守的科学研究、论文写作、学术引文、学术评价等诸多方面的规范。

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学术研究,而严谨的学术规范,良好的学术道德,是营造研究生的良好学风,以及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的重要保证,也是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引导研究生走上正确的科研道路的重要前提。

学习活动的开展,我深感遵守学术道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到提升研究生学术道德水平的深远意义,在日后的学习与学术研究中,从事学术活动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恪守学术界公认的基本学术道德规范,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以严谨踏实的学风和笃信诚实的原则从事科学研究,做一名合格的、名副其实的研究生。

首先我们要进一步深入认识了我校学术道德规范的细则与要求。如:在学术活动中,应该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学术成果的署名应真实,署名者对该项成果承担相应的学术责任和法律责任;此外,还有其他学术界公认的学术道德,也是作为研究生的我们应当遵守的。

其次是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社会的基本精神。在学术研究中,诚信最主要体现在对学术道德规范的恪守之上。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增长,精神文明建设更上层楼,在高校与科研机构涌现大批优秀的科研成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日益提升。但也有部分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对待学术的态度不够严谨,在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不尊重他人成果和知识产权,或在研究时急功近利,研究成果无法反映客观事实等情况时有出现。我们应以此为鉴,在学习和科研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做一名合格的研究者。

研究生的主要任务是学术研究,其中的大部分人在未来也将进入高校或各种研究机构从事科研工作,因此,提高学术道德水平,培养严谨的优良学风显得格外重要。一方面,对于个人来说,学术道德是衡量一个研究者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直接反应研究者的科研态度与学术态度,对学术道德的轻视,将使研究者的科研工作步入歧途,无法产生优异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对于国家来说,研究者的科研工作直接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只有重视学术道德规范,才能保证高素质的科研工作。研究生是国家的科研工作的继承人与接班人,只有从在校时期起便注重学术道德的培养与提高,才能保证个人研究道路的正确与国家科研工作的发展。

总体上说,高校的学风是好的,教师队伍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广大教学科研工作者献身科学,甘于寂寞,无私奉献,开拓创新,体现了良好的师德风范,维护了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的学术声誉和良好形象。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校学术失范、学风不正现象仍然存在,在有些方面还比较严重。这些现象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性质也不尽相同。在这当中,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层面是学风不正,不能严守学术规范,比如学风浮躁、理论脱离实际、低水平重复,甚至粗制滥造、急功近利;另一个层面是学术不端,违背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比如抄袭剽窃、伪造事实、篡改数据等等。这些不良现象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败坏了学术风气,阻碍了学术进步,影响了学术声誉,损害了学术形象,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对此,我们必须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及时制止,决不能任其滋长蔓延;必须采取坚决果断的行动,在学术道德和学风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愿我们携手共同弘扬科学精神,维护科学道德,遏制科研不端行为,共建良好学风”。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将从我做起,贯彻落实学术道德规范,以诚实守信的态度开展学术研究,做一名名副其实的研究生!

翻开历史的长篇,畅游在知识的殿堂之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攀登科学的高峰,离不开一根探路的手杖,而学风就犹如这根手杖,他时刻指点着我们,以至我们不会误入歧途;遨游于知识的海洋,需要一枚导航的航标,指引我们前进,以至我们不会在茫茫的大海之中迷失方向。

作为研究生这个知识型团体,做好学风建设,培研究生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习惯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其中就很好地阐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才能使有才能的人发挥得游刃有余,才能使我们取得更好的成绩。我相信优良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学习风气对于我们而言尤其重要。所以说在这个巨大的群体中,做好学风建设尤其的重要。

首先我们要明确我们学风建设的对象是,研究生这个成年的“非社会人”。这个群有着它独特之处。科研没有捷径,更不容许重在参与,只有在量的不断累积中才能导致研究上的质的变化,我坚信唯有通过这种办法才能走上科研的康庄大道。学风不是一两个人就可以建设起来的,我们必须让大家一起参与到其中。然而要让大家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不是那么得容易的。我们首先得让大家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正如“如果人生中没有目标,那就和航海中没有了罗盘一样”。确实。如果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在干什么,那还有谁能够明白呢?然而,我们现在的大学生很多就是这种没有明确目标的。为什么中。

国学。

生没有创新,不是因为没有创新能力,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咱国人盲从、茫然的结果所致。如果大家都有自己的理想,目标。那这种现象我想是能够避免的。当然这还跟咱们中国人的从众心态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说我们在进行学风建设的时候,首先要使大家都有一个目标、理想、规划。如果我们都按着上面的步骤做好自己的大学规划,我想我们的大学生活将会是另样的景象吧。还记得我们很小的时候,老师就问我们:“长大了想做什么,想成为什么啊?”。你会充满豪情地回答老师:“我想当医生、当工程师、当老师……”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发现我们离自己的目标是越来越远,于是我们开始降低我们的目标,一降再降,最后也就没有了目标了,一片茫然。于是就:和尚撞钟——得过且过了。

如果一个集体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有良好的学习氛围,那么可以说这个集体是一个优秀的集体。它必将给所有的集体成员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当然要像一开始就有这么好的集体,我想可能性是比较小的。然而,一个集体中有几个学风纯正的成员是应该能够找得到的。学风建设中我们就要以这些人为突破口,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利用他们的榜样作用是整个集体的学风提升几个台阶。为什么会有“嫉妒”一词,原因就在于有比你优秀的人存在。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种潜在的能力,那就是不服输的精神。当身边的人比自己强的时候,我们就会思考,既然他(她)都能够做出如此好的成绩,那我呢?我们会不断地反问自己,问多了,我们就得出了答案那就是:我也能行!于是我们开始努力,奋斗。我想在一个集体中都能有这种良好的上进心,那么这个集体迟早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团体。这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你推我,我推你,不断的前进,最后取得理想的成绩。

学风建设要着力在“勤”上下功夫。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对于新形势下加强研究生学术作风建设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警示意义。学习、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实践在深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惟有勤奋学习、不断学习,使学习成为常态,才能顺应时代潮流,做好各项工作。加强学风建设要在“学”上动脑筋。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勤”是基础,“好”是关键,“学”是核心,“用”是目的。想不想学、能不能学、会不会学是检验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尺。

通过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我深刻地意识到科研并非说说而已,而是要用严谨的态度对待并认真完成。一篇论文的完成,首先要有广泛的阅读,在多读的过程中多动笔多思考多创新,只有当每一阶段每一步骤都认真完成才会有科学的研究成果。这次会议对我的影响将伴随我的研究之路一路前行,我会在学术道路上认真走好每一步。

“中国科协与教育部联合发起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就是希望通过宣讲活动正确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在校研究生,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旗帜鲜明地揭露和抵制学术不端行为。”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在大会致辞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了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德学双馨的楷模,已经91岁高龄的师昌绪老先生,亲手撰写。

发言稿。

用钢笔把发言稿改了一遍又一遍他的每一场报告会都被青年学子围得水泄不通。

作为宣讲专家组的成员之一,杨乐院士把这一工作看作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虽然夫人身患重病,急需自己在身边照顾,但在每次接到地方的宣讲邀请时,他都会按时出现在宣讲报告会的现场。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田昭武和田中群院士是有名的“父子院士”。田昭武教授为了给福建高校作好第一场报告,反复修改完善讲稿,还请田中群院士提出意见,看他的报告能否被青年学子接受。

著名科学家杜祥琬、叶叔华、杨福家、杨叔子、黄伯云、欧阳自远等,纷纷在百忙中挤出宝贵的时间,积极参与宣讲教育,精心准备宣讲报告。

截至20xx年12月份,宣讲教育活动已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近700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25万名研究生新生已接受了科学道德宣讲教育。全国高校56个研究生院也全部开展了宣讲教育。参加宣讲教育活动的院士和著名专家达100多位。

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心得体会

李旭博同学认为:通过学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让我对科学家精神有了全新的认识。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执着的探索精神,科学家在自己的活动中总是既有方向和信心,又有锲而不舍的意志。

二、虚心接受科学遗产的精神,科学活动有如阶梯式递进的攀登,科学成就在本质上是积累的结果,科学是继承性最强的文化形态之一,我们应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三、合理的开放精神,科学无国界,科学向来是个开放的体系,它从不承认终极真理。但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陈新曼同学说: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于一个正在念大学并且二立志于成为真正科研人的我来说,这个讲话令我受益匪浅,并且对科技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这个讲话传达出了为什么要科技,怎样搞科技。一讲到科技,自然离不开高质量发展,我们的发展如何能更加高效更加绿色,这都是需要科技的发展来助力。但讲话中更令我触动的是“加快科技创新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作为一名生命科学的学习者,我突然地就觉得,这句话才应该是所谓“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的落脚点。我们做科研,不该只是比拼谁发文章快,发论文多。发表论文对于科学研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决心和信心。在经历了疫情之后,我们心中那种科技应该为老百姓保驾护航的念头更加强烈了。这和科技发展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是异曲同工的。总之,书记的话让我看到了国家对科技的重视和需要,人民对科技发展的渴望,坚定了我在科研之路上攀登的决心。

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心得体会

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成功举办。来自中科院大学、社科院大学、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49所首都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部队院校的研究生新生和导师近6000人现场聆听报告。报告会通过网络视频方式向全国各高校同步直播,各省(区、市)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领导小组组织了省(区、市)和高校(院所)分会场。据不完全统计,约80万研究生和研究生导师通过网络直播集中收看。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致辞中指出,70年来,中国科技事业呈现跨越式发展,科技实力从最开始的一穷二白不断向世界科技前沿奋力追赶超越,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既得益于党和国家为科技发展绘制的清晰蓝图和给予的坚定支持,也归功于一代接一代怀揣科技报国理想的科学家们,他们坚贞不渝地将科学研究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以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诚为共和国托起了无数星辰。他强调,要矢志爱国奋斗,以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的发展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融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之中。要弘扬科学精神,培养诚信的科研品行,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切不可投机取巧,虚夸浮躁,绝不能伪造、篡改、抄袭触碰科研的“红线”。要坚持传承育人,在知识理论传授和创新,治学理念方法继承和发扬的同时,注重将良好的治学精神和道德品行融入到学生的人格养成,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的报告题目是《牢记使命,忠诚奉献》。他结合科研经历,讲述了自己始终专注于火炸药研究,锲而不舍担负国家赋予的使命的感人事迹。他勉励现场的同学和老师,要把“不间断地思考”作为追求超越的一种工作学习方式,多问为什么、追问怎么做,追求问题本质并拓展思考。同时在做科研过程中,要有责任感,学会包容和诚信,杜绝学术腐败、抄袭、造假,浮夸浮躁等背离科学精神的行为,要发挥群体作用,关注学科交叉融合趋向,坚定理想信念,心怀大爱,忠于党、忠于人民,在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陆军工程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报告的题目是《让生命在科技报国中闪光》。他通过四句话,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阐释了科学家精神的深刻内涵:“爱党信党跟党走,是一生中最正确、最坚定的选择。”“只有把个人的理想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有所成就、实现价值!”“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容不得一点点的马虎和心浮气躁。”“只有摆正个人和组织的关系,摆正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摆正个人和群众的关系,才能顺利前进。”虽然已经82岁高龄,他仍心系国防建设与人才培养,表示要在有生之年,继续在防护工程领域潜心研究,带好学生、培养人才、关心团队建设,把自身事业同国家和民族命运紧密结合,以报国奉献为最高追求,为经济和社会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南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报告的题目是《弘扬科学家精神,打造新时代中国学派》。他用邓稼先、屠呦呦、顾方舟、黄大年等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向大家诠释了中国科学家的爱国奉献精神,指出青年学者是推动科技变革的先锋,勉励青年学者们,要做爱国奋斗、诚实守正的科研人。他还从科学学派对科学的贡献说起,呼吁弘扬科学家精神,打造新时代的中国学派,通过鼓励批判、质疑探索精神,允许宽容科学研究的失败,鼓励科技工作者立异鼎新,建立新学说、标立新学派、追求新境界,推动文化文明传承与创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出中国声音,走出中国道路,作出中国贡献。

本次报告会新增了宣读倡议的环节,来自首都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生新生和导师代表共同发出了《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学风作风建设倡议书》。整场报告会气氛热烈、高潮迭起,与会师生倍感振奋,深受鼓舞。为增强报告会的仪式感和感召力,宣读倡议书前,参会各高校、院所的学生代表逐一擎校旗出场,现场师生热烈回应、掌声连连、此起彼伏。

据了解,此次是中国科协联合各主办单位连续第九年举办报告会,每一场报告会都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广大研究生新生和导师的热烈欢迎。此次报告会在线问卷调查显示,师生认可度达到98.9%。截至20__年底,全国举办各类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近12万场,接受宣讲教育的研究生约853万人次、本科生约1109万人次,新上岗研究生导师、新入职教师和青年科技工作者约128万人次,取得显著成绩,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学习心得

界的下一个真相,而这个过程有不得半点弄虚作假,那些搞科研不为科研只为名利的浅薄思想只会让他付出惨痛的代价。这些事实同样也教育了我们,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必须求真务实,坚持诚信为先。

“学风”一词,最早源于《礼记中庸》“审问之,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学风”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学校的、学术界的或一般学习方面的风气。”当今社会,学风一般指个体或者群体在学术研究和知识学习的精神风尚和思想态度,包括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风气、治学原则等。从我们学生的角度讲,学风是学生思想作风在业务学习上的具体体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精神风貌,是学生在学习方面所展示的精神、态度、风格、方法和习惯等要素的综合体现。在科研领域,学风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科技工作者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二是指科技工作者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集体表现,是其在科技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因此,学风建设对于学生和科研工作者同样重要,它决定着学生对待学术的态度,关系到学术研究着的行为方式,影响着国家学术界的走向。通过在校园内进行学风建设,能让同学们树立正确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刻苦踏实,勤奋进取,独立思考和钻研,努力培养综合学习和研究能力,进一步掌握学习规律,提高学习质量。充分利用校园学习资源与设施,拓宽知识、提高素质。增强学习动力,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专心听讲,勤做笔记,认真作业。树立积极主动,自觉独立的学习意识和精神。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及公益服务活动,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的存在一方面反映了学术研究者自身道德意识的薄弱,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现代科研体制在科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没有正确引导科研工作者的思想,一味要求数量,对于实际工作成果质量监督不力。

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不仅是推动学术研究自身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且对倡导求真务实的社会风气,对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准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科研活动作为特殊的社会活动,本身具有独特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气质,从事科研活动的群体比其他社会群体更需要一个追求真理、严谨求实、诚信负责、真诚协作的文化氛围。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的出现,有着诸多复杂的因素,既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也有科研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和漏洞,但从根本上说,科学文化起到至为关键的作用。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的本质是科学文化缺失或者说发育不良的问题,是科技事业发展与社会资源配置趋势出现偏差或者说背离的问题。“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比喻形象地说明,科学文化对于科研人员学风道德的塑造具有长远的深层次的影响。同样,高尚的学风道德也会对科学文化的发育发展乃至全社会崇尚科学、热爱科学良好风范的形成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我国老一代科学家志存高远、淡泊名利、勇攀高峰、无私奉献,以优良科学道德和学术素养为科技工作者乃至全社会树立了光辉典范。目前,我国科学文化发育严重滞后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要求,科学文化相对于商业文化处于弱势,这是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一是对科研活动的客观规律尊重不够,过分看重短期目标,急功近利,缺乏“十年磨一剑”的长远打算和执着精神;二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严重缺失,缺乏批评质疑的精神,团队协作意识不强;三是受封建思想残余的影响,“官本位”、学术霸权问题突出;四是在涉及人的科研活动中,缺乏对人的基本尊重,科研伦理底线受到挑战;五是公民科学素质不高,对科研活动的监督能力和作用不强。这些问题都助长了学风浮躁和不端行为发生。

由于解决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有关部门必须尽早完善有关规则的制定,早日杜绝学术造假行为的发生。要彻底解决类似问题,关键在于抓好教育、制度和监督三个环节。教育是基础,制度是关键,监督是保障,防惩结合、标本兼治。具体方案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坚持教育引导。目前关于科研不端行为的界定和处罚主要是针对杜撰。

(有时也称为造假、编造)、篡改和剽窃(ffp),但大量低水平、不负责任的科研行为在这三种不端行为之外,对科研实践的危害更为长远、更具有腐蚀性。防止这些不负责任的科研行为,主要依靠引导和教育。当前应大力宣传科技界治学典范和明德楷模,进行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戒案例警示教育,从正反两方面引导科技工作者严格自律并加强科学道德修养;应当以研究生为重点,在高校更加广泛地开展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和科学规范教育。加快建立起覆盖全国科技工作者以及青年学生的科学道德教育长效工作机制,积极倡导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努力营造健康良好的学术环境。

二是加强制度规范。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相关管理部门颁布了多项相关的政策规定,并逐步建立了多层次的管理机构。如中国科学院成立了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科学技术部成立了科研诚信办公室,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部门建立了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尤其是自2019年国务院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座谈会召开以来,各有关部门相继出台针对科研不端行为的惩处措施,一个严肃惩处科研不端行为的高压态势已经初步形成。在学术共同体自我规范方面,近年来中国科协颁布了《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学会科学道德规范》《科技期刊道德规范》《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强化学会监督责任,发挥学术期刊在引导科技工作者严守学术规范中的重要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今后,应该继续推进制度建设,完善科研经费分配制度,在不同研究领域,合理确定稳定性支持和竞争性投入的比例,为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开展自主创新提供良好条件;完善科研绩效评价制度,根据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公益性研究的不同特点,建立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确保评价过程的公开透明,增强评价结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完善学术平等机制,从制度层面支持学术争鸣,保护不同意见,宽容对待探索失败,激励科技工作者敢于质疑,乐于创新。

三是强化监督约束。

领域,科学研究过程越是细微、复杂、深奥,只有同一专业领域内的同行研究人员才可能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因此,科研共同体在发现和防治科研不端行为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加强监督检查,完善识别查处学术不端行为的技术手段,增强对不端行为的威慑力。作为当代硕士研究生,我们应该严格遵守科学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科研规范和治学态度。我们要重操守、重品行、重修养,遵守学术规范、养成良好学风,勇于探索、不断创新。要诚信、平等待人、正确认识自身、不妒忌,扎实学习、刻苦钻研,艰苦奋斗、实事求是。要勇于创新、把握前沿、注重实践,把握机遇,争取为国家和民族做贡献。我们的毕业论文选题要宽厚、阅读文献要经典,研究过程中要勇于攻关、取得成果后要扩大战果,撰写论文应严谨规范。科学是可传播可证伪的,而学术研究的核心是不断创新。因此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应该要遵守学术规范标准,力求不断提出新的观点新的发现。与学术规范相对应的就是学术不端。

在有关部门积极处理学术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自觉培养科学道德意识。虽然我们现在只是一名研究生,但也是一名科学工作者,都要捍卫学术的神圣性,在学术研究的崎岖小路上坚持求真求是求实求精的原则,绝不弄虚作假绝不助长学术上的不正之风,从工作的点滴做起,为铸就人格而努力,为取得不朽的研究成果而不懈追求,而这也正是每一个从事或即将从学术研究的人应尽的义务,只有做到了这些,有一天我们才有资格走进学术殿堂,为建设他而奉献生命。学风是校风的一部分,学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当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设和谐校园,都需要大力加强校风和学风建设。学风建设与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一样,意义重大,需要选择科学方法和有效途径。优良学风的要求和特征学风是学生的学习风气,是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精神和学习纪律的综合反映。学风有好、差之分,有优、劣之别,优良的学风是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条件。为支持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有明确、正确的学习动机,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能把自己现在的学习和祖国未来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具有学习动力,能为实现既定的成才目标而学习。

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心得体会

开学时,根据安排学校认真组织学习了《墨江县教育教学管理及师风学风建设细则》,本人做到认真听、仔细看、深刻领会学习材料的内容和精神。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了教学管理测评、师德师风养成、学生养成教育和教学常规管理等知识。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都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

本学习材料主要是8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普洱市教育局加强中小学规范化管理的实施意见?,二是?普洱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教育管理努力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的工作意见?,三是?普洱市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基本要求?,四是?普洱市中小学教学常管理基本要求?,五是?墨江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六是?墨江县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七是?墨江县中小学生‘八大习惯’行为养成教育的实施方案(试行)?,八是?墨江县教学常规检查实施方案?。

真正的规范化,人们按规则办事,按规则从教,专心致力于自己的工作职责。一线的职工,都迫切希望着教育的公平公正,职责和待遇的公正,一切规范就绪,让工作做起来顺心,育起人来暖心,让课上起来畅快。我们期盼中。现我就说说?加强中小学规范化管理的实施意见?的学习感觉。

至于行政管理的规范化,我没有什么想法,愿一切都好。教学管理规范化,我们一直都在努力的进行中,备好课,教好书,认真组织学生练习技能,认真学习借鉴别人经验,做好听课评课,认真组织考试。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想让学生更好,让自己更好。

德育管理的规范化,我很敏感,所以要说些偏见的想法。一是成立德育工作领导机构。机构我不管它,关键是要做好落实工作,不是形式主义的机构就好。二是要制定德育工作计划。一个学校德育为首,一个人才,其实也先要看他的道德品质好与否,所以一定不能忽视德育问题,学校的专业尽管如何尖端,教师的技术如何好,如何会从教,但没有把德育放在首位,出来的学生也是不符合社会的要求,不能作为社会的建设人才。一个好的学生,首先做人要好,然后学习也要好,而且会做人的学生,其实他学习也会好,因为德育好的孩子,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知道自己的责任是学习,要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奠定知识和技术基础。我们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学困生来就读的,很多在原来的学校就很调皮,部分道德品质差,目中无人,心胸狭窄,不尊重别人和老师,我行我素……所以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德育问题,把学校的规章制度、纪律严明性长常不懈,做好养成教育,让学生变得越来越好。只是,学校的很多德育问题不是一如既往的抓好,总是开头紧然后松,变得学生到毕业越来越调皮、越来越爱惹事,越来越不会尊重人。

如果能一如既往坚持下去,让所有学生从开始到毕业都感觉到学校纪律的严明,对他们的关心和热心指导帮助,绝大部分肯定会越来越好,真正成为学校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三是建立健全各种学生组织。这一点也很重要,学校里健全了各种组织,会让学校变得更团结,变得更向上,更有魅力。我们学校在这方面做得其实很不错,团组织,学生会,校卫队等,让很多学生受益了,他们为学校的发展而努力,为学校增添了很多活力。四是开展德育常规活动。这方面的内容,上边已经提及,我不再赘述。五是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氛围也是很重要的,有了好的氛围,会感染每个人的,有了好的校园文化:好校风,好教风,好学风和好校训,会无形中陶冶情操,感染师生向上,激励每个人要做一个努力的人,积极向上的人。天长日久,将逐渐打造出书香特色校园。六是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这一点虽然很重要,但对于我们学校来说很难,我们的学生都是来自较远的乡镇山村,很多地方交通信息都不好,要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实在难,但要做好学生的工作,必须想办法与社会和家长协调沟通,只有社会和家长的支持,学生才能学好教育好,成为社会优秀的人才。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想办法做好家长的工作,努力让他们成为优秀的家长,开放有见识的家长,认真承担和关心起自己孩子的成长,为孩子的今后打造好人品和知识技术的基础。孩子成才了,从中国传统的角度说家长和学校都成功了,更直接一点就是家长老来肯定更幸福了。

安全管理规范化,总是排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臵,因为现在每个学校最怕的就是安全问题,出了安全问题,谁都承担不起,想起来总是害怕,希望自己不是安全问题的受害者。对于这方面的工作,我只有希望中的祈望,希望学校的安全工作真正落实好,治理好,跟踪好,保障好,无任何安全事件。

教师管理的规范化,对我们很重要,所以就多说一点点:一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教师岗位责任制度、全员聘任制度、学习培训制度、职称评聘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奖惩制度等,切实维护教师合法权益。我希望管理部门、学校真正落实好,确实保障我们教师的合法权益,让我们得到培训提高,让我们得到即时的职称进级,让我们得到公平公正的考核评价,得到该有的奖励,不要出现各种各样的限制性条条框框,不要出现优不优秀关系说了算,不要出现奖励领导说了算。在实现一切都规范化,一切都公平公平后,我们就可以随心安心工作,积极负责任的干好本职工作,专心的育好人,为好师。二是加强教风建设。让我们认真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责任,认真完成教育教学活动,我发自内心的历来关心我的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从不出现讽刺、挖苦、歧视、侮辱学生,更不想过体罚学生,从不收过学生及家长的财物,不从事有偿家教,从来都是恪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加强自我学习和提高,保持一颗永恒的事业心。三是提升专业素质。这是教师从教的保障,知识不断更新的发展,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提高,提升专业素质才能适应进一步发展的教育。我迫切希望自己有所提高,所以经常自我学习,在网上,在书里,在别人经验里,总怀着一颗上进的心,希望自己能够参加培训,希望自己能够外出见识见识,让自己从专业还是综合上都有所提高。虽然在学校里每年都有必修的?继续教育?,但感觉那些与实际是有悖的,很多时候很多老师也都是应付了之,对自己专业技能的发展很难起到作用,说不好听那纯粹是为了竞升职称不得不的准备。自己虽然不是学科带头人,但心理怀着自己要赶上他们的想法,永感觉自己没有示弱,自己不会比带头人差。很多时候,我就是这样安慰着自己。四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至于班主任工作,我是搞不来的,很羡慕班主任们的管理能力,这方面自认无能了,敢害怕做班主任。希望学校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让他们能更好的管理好学生,育好学生,把班级领导成一个个好班级,为学校的和谐向上发展做出优异成绩。

学生管理规范化。对于学生的管理,要特别加强,不然我们的学生越来越会问题,所以必须认真落实好这一条才行。一个学校,只有学生管理好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了,有了好的学风,能遵守纪律,尊重知识,有良好的人品和习惯,才算把学生管理好了。在学生管理方面,必须日常学习生活中细细的抓好,严肃校风校纪,严格管理,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关心每位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抓好学生学风建设,让每个学生都会学习,懂学习,知道知识技能的重要性,在做好人的同时,把一技学到手,以后走遍天下足能立脚,成为有用的人才。现在学生很突出的一个问题是?手机?,这一问题应该严格落实,规定出学生使用手机的规章制度,让学生上课坚决不能玩手机,引导他们把玩手机的兴趣转向学好一门技术,这一点很难,但只要我们作老师的认真、真心引导,相信有部分学生会感受的。

学习材料中学习的内容很多,对每个内容通过学习后都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但由于文字和时间有限,我只简单的说上以上内容的学习心得,希望一切都越来越好,做一名专心致志的老师。

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心得感悟

窃、进行钱、学、权的三角交易、从事注水学位教育或培训、在学术评审拉关系以及办刊收费等等,都是学术腐败在学术研究领域的具体体现。学术规范问题已经由一个单纯道德层面上的问题日益演化为一个身跨道德与法律两个层面的重要现实问题。对这一问题,单纯依靠道德建设已难以甚至无法收到实效,必须要在强化学术道德建设的基础上,重视和加强学术法制建设,提高法律介入学术研究领域的频率与效能。我觉得应当尽早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其有法可依。这既是依法治国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基本要求,也是现阶段治理学术腐败的内在需要。此外,从根本上来说,学术腐败的产生主要还是根源于目前我国极不合理的科研评价机制。这种畸形的科研评价机制日益腐蚀着学者们的学术良知与职业精神,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不愿意再坐冷板凳,而更倾向于在学界投机钻营,谋名取利。基于此,要从根本上治理学术腐败,不仅要重视学术法制建设和学术道德建设,更要重视良好学术体制的建设。毕竟,只有当我们从体制上根除了容易滋生学术腐败的土壤,并进而净化了学术研究的环境时,才能够使学术腐败因最终无处容身而归于消亡。

提倡学术道德很重要。良好的学术风气不仅关系到学术自身的传承与创新,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风气、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学者的学术研究不仅为社会生产思想和理论,而且为社会提供理想和信念。不良的学风不仅损害学者和学术的形象,而且会影响公众对价值理想和价值导向的认同,从而影响到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和整个国家的社会风气。研究生学术诚信的缺乏危害程度非常大,当前研究生学术诚信缺乏的原因既有社会历史的客观原因,也有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研究生学术诚信建构的主要途径在于:从外在方面创设健康的学术生态环境和建立良好的学术评价制度;从内在方面狠抓养成教育,提高研究生的道德自律能力和法制观念,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术道德品质。

我们当代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高层次培养人才,在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塑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建立诚信的学术机制、培养自觉的学术意识以及提升高校学术层次等方面肩负着历史的重任,理应成为学术道德的遵守者和学术规范的恪守者。今日研究生,明日之学者。我作为一名研究生,杜绝“学术腐败”、摒弃“学术造假”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明确要求,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四)在科技探索中,必须一丝不苟地记录并如实报告实验结果和统计资料;。

(六)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和参加人必须是该项目的实际研究人员。

是维护科学的社会信誉、促进科技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作为一名高学历的研究生,我一定以规范严格约束自己,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恪守学术界公认的基本学术道德规范,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以严谨踏实的学风和笃信诚实的原则从事科学研究。硕士研究生阶段是学术素养养成的重要阶段,恪守学术道德规范要从日常学习、研究的每一个细节做起。最重要的就是诚实正直,包括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正确引用;研究成果、统计数据等完整准确;署名真实,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负责。

我坚信,只要我们每位学者都为之而努力,我们一起同心协力,诚朴求是,努力创新,学术界的明天一定是更加明朗和美好的!

近期,我校研究生院展开了一系列学习科学道德规范及相关知识的活动,作为一名研二的学生感受良多、受益匪浅。在学校的推动下,我们应该刻苦学习,养成良好学风,增强诚信意识。

研究生是最具创新潜力的学生群体,是学术事业的后备队伍,是未来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传承和弘扬科学精神的关键环节,其学风、素质、道德水准应该受到格外关注。目前在研究生的学术活动中,道德失准、行为失范问题经常出现,诸如在课题研究和成果发表过程中,抄袭、剽窃、侵吞或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或篡改数据、文献及注释,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或不当使用他人署名,一稿多投或改头换面重复发表等不良现象一再发生。一些研究生甚至错误地认为,如果一稿两投或多投没有造成两发或多发的话,也就不属于违背学术道德行为。

这种研究生学术道德的现状,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认真反思。一般说来,研究生的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等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外在社会环境的影响,又不乏内在主观因素的驱使。或者说,我国学术界存在的较为严重的“学术政治化”和“学术经济化”、学术共同体内部激励机制的功利化和约束机制的软弱化等异化现象以及个体的学术价值取向的偏离和学术目标追求的迷失等,直接或间接地共同造成了一些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和蔓延。尽管如此,我们仍必须正视和剖析研究生培养和教育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它与研究生学术道德素质具有更直接和更密切的关联。

惯。3月19日教育部发出《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明确要求高等学校把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纳入研究生的教育教学之中,形成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教育引导和提高道德自律水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这些措施都将对我国高校的学术道德建设产生重要的积极作用。

在学术制度中,学术评价和奖励制度具有非同一般的作用。学术离不开评价,评价是奖励的基础,学术活动的有序开展和良性运行必须以客观、公正、学术贡献和学术承认的一致性为前提。任何评价和奖励的实施都离不开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是否科学直接制约着评价和奖励结果的合理性。一段时间以来,正是由于过分强调量化的作用、过于追求量化的评价指标,在重视论文数量、期刊影响因子、核心期刊的“指挥棒”作用下,大量“学术泡沫”得以产生,一些教师和学生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屡屡出现,一些学校也沉浸在急功近利的浮躁氛围中。事实表明,选择数量重于、优于质量的评价指标严重背离了学术活动的宗旨,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现行学术评价和奖励制度的缺陷。应该针对不同学科特点、不同研究类别、不同岗位职责,建立由业绩、品德、知识、能力等构成的多元化的学术评价和奖励制度。

目前,由于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至今仍然是学校内部管理的重要特点,行政职能泛化、行政级别分明,学校的学术品质难以得到充分显现。一方面,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严重失衡,教师在项目申报、经费获取、成果评奖等方面困难重重,学术积极性受挫。另一方面,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高度捆绑,学术权威与行政地位相辅相成,行政利益与学术利益密不可分,学术活动的管理者与学术活动的受益者合而为一。因此,学校去行政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必须尽快制定和出台“大学章程”,明确学校办学主体、管理体制、办学任务等内容,建立协调有序、规范高效、充满活力的管理运行机制。

总之,加强高校学术道德建设,需要与时俱进地完善和创新学术制度。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站在教师和学生主体地位上设计和制定学校的制度体系。应进一步理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不断提升学术权力的地位,积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作用和教师在学校学术事务管理中的作用。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质量与数量的关系、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的关系,坚定不移地走质量与数量兼顾、内涵与外延结合、质量和内涵优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加速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步伐。

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心得感悟

通过五周的学术素养概论的学习,自己懂得了很多知识和有了很深刻的心得体会,更明白了学术道德与知识产权知识的重要性。中国有句古话,“有德无才,德不足以成其事;有才无德,才足以促其奸。”长期以来,高校广大教学科研工作者献身科学,潜心研究,严谨治学,敬业奉献,为发展科学、繁荣学术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许多高校也出现了一些学术风气不正、学术道德失范的问题,在学术界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学术道德建设关系着高校和教育工作者的形象,关系着学术环境、学术声誉和学术进步,更关系着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到社会发展和民族创新能力,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最著名的一起案例是:2月,科技部和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发布通告,经调查核实,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奖项目“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的推荐材料中存在代表著作严重抄袭和经济效益数据不实的问题。决定撤销“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所获20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收回奖励证书,追回奖金。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研究生开设这门课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对我以后的科研会有很大的帮助。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感受:

5)在科技探索中,必须一丝不苟地记录并如实报告实验结果和统计资料;。

7)坚持品行为立身之本,勇于与不良风气作斗争。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全力抵制各种污染科学风气的行为,坚决杜绝丧失学术道德的行为,积极反对各种形式的粗制滥造和低水平重复行为,向假冒伪劣学术宣战。做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推进者,为光大西工大的学术风气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术风气不仅关系到学术自身的传承与创新,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风气、整个名族的精神状态。学者的学术研究不仅为社会产生思想和理论,而且为社会提供理想和信念。不良的学风不仅损害学者和学术的形象,而且会影响公众对价值理想和价值导向的认同,从而影响到整个名族的精神状态和整个国家的社会风气。研究生学术诚信的缺乏危害程度非常大,当前研究生学术诚信缺乏的原因即有社会历史的客观原因,也有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研究生学术诚信建构的主要途径在于:从外在方面建设健康的学术生态环境和建立良好的学术评价制度;从内在方面狠抓养成教育,提高研究生的道德自律能力和法制观念,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术道德品质。

然而强调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仅靠制度约束是不够的,更要靠精神引导和道德影响。我们要时刻牢记并弘扬西工大“公诚勇毅,三实一新”的校训,坚决反对沽名钓誉、急功近利等不良风气,努力营造一种“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的良好学术氛围和制度环境,让每一位师生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德器深厚,所就必大;德器浅薄,虽成亦小。”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在学术上有一定的造诣,还要在德行上有更高的修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家。因此,我们要努力做一个具有强烈使命感、学术作风严谨的高素质学生,促进学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努力成为21世纪德才兼备的国家栋梁。

作为一名在校研究生,我一定以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恪守学术界公认的基本学术道德规范,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以严谨踏实的学风和笃信诚实的原则从事科学研究。硕士研究生阶段正是学术素养养成的重要阶段,恪守学术道德规范要从日常学习、研究的每一个细节做起。最重要的就是诚实正直,不弄虚作假,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负责。

总而言之,通过对学术素养概论的学习,不仅加深了我对学术道德及修养的认识,而且端正了自己的学习态度。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对道德和人文修养,做一名合格的研究生,更做一名光荣的西工大人,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