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实用5篇)

时间:2023-09-14 21:16:22 作者:温柔雨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实用5篇)

做任何工作都应改有个计划,以明确目的,避免盲目性,使工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计划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篇一

受伤不可怕,可怕的是感染,所以医院要做好防感染工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院内感染工作计划,希望可以帮到您,上公文站,发现学习。

采取前瞻性监测方法,对全院住院病人感染发病率,每月下临床监测住院病人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督促临床医生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病例,防止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

每半年采取回顾性监测方法,对出院病人进行漏报率调查。减少医院感染漏报,逐渐使医院感染病历报卡制度规范化。

3、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及环境卫生学监测

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每月对重点部门的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消毒剂、灭菌剂、消毒灭菌物品等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根据我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实施细则及抗菌药物合理管理办法”,对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每季度调查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

全科人员在邓院长的领导下,掀起了“爱岗敬业、以院为家”的热潮,我科人员积极响应院里各项号召,遵规守制、献计献策,时时刻刻与医院保持一致,经常参加院里各种学习和培训,人人有笔记,通过学习、使全科人员的政治素质有了提高,同时也增加了工作责任心和事业感,提高了工作效益和工作质量。

1、严格执行传染病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有章可循。

2、定期对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医务人员掌握传染病报告种类、报告时限、报告程序,使我院的法定传染病报告率达到100%。对传染病患者实行有效的隔离措施,未发生院内传染病的局部流行。

3、新上岗人员做到即上即培训,即培即考核原则。

1、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健全,监督指导到位,对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医务人员按时培训,医务人员知晓率达到了100%。医院感染监测到位,病例监测、卫生学监测做到准确、达标。

2、重点部门的医院管理:抓好手术室、供应室达标改建、口腔科、腔镜室、感染性疾病科、血液透析室、检验科等这些重点科室的管理,从室内的保洁、消毒、医务人员的操作,物品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等环节入手,使之达到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标准。

进一步加强全省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各级质控中心的作用,以先进带动后进、以点带面,把医院感染管理延伸到全省各市乃至县、区、乡各级、各类医院。认真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各级医院,狠抓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控制工作,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无菌操作及其他相关的技术规范,特别是侵入性操作,加强消毒灭菌、隔离措施及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工作,做好医疗垃圾的全程管理,杜绝恶性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事件的发生。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充分准备,沉着应对。

协助开展三乙医院的等级医院评审工作,使各级医院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各级医院特别应重视重点科室和部门(icu、血透室、内镜室、手术室、供应室、产婴室、烧伤病房、新生儿病房等)的医院感染管理。各种侵入性操作如动静脉置管、内窥镜诊疗、人工呼吸机的应用、留置导尿、手术等都是导致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要以循证医学为依据,重视消毒灭菌质量管理以及无菌操作技术、隔离技术的应用,与相关部门配合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以及多重耐药菌株管理,最大限度控制与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杜绝医院感染恶性事件的发生。

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使我们的监测工作必须与预防、控制工作相结合,要求二甲以上医院均要结合医院具体情况开展目标性监测与现患率调查。如icu医院感染管理专率调查、外科部位感染专项调查、耐药菌株感染的目标性监测等。将浙医二院开展的目标性监测方法在省内继续推广,目标性监测的项目也将不断深入,为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打下科学的基础,并使我省的数据能与欧美国家进行标杆对比,使我们能运用循证医学的数据来进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共同营造医院感染的“零宽容”。20xx年省中心将组织全省开展现患率调查。

1、每半年召开一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反馈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指导临床工作。

2、每月要对各临床科室医院感染工作质量进行检查考评,并对存在的问题开展反馈,制定整改措施,全面提高医院感染工作质量。

3、全年开展目标性监测,持续做好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及围手术期预防性用药调查,每月汇总,定期进行总结、分析和反馈。通过深入、细致的监测而达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暴发和流行的事件发生。

4、开展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现患率、漏报率的调查。开展规范的前瞻性全面综合性监测,每月有发病率监测汇总,定期有总结、分析及反馈;10月份进行现患率调查,要有计划书、汇总、分析、总结和反馈;每季度漏报率调查,也要有汇总、分析、总结和反馈;通过感染病例的监测和调查,发现医院感染病例的现状,认识到问题存在,制定改进措施,给予整改,步入系统化、规范化管理工程。

5、抓好全院消毒灭菌效果和环境卫生学的监测工作。保证消毒灭菌效果的质量是降低感染发病率的重要措施之一,全院消毒灭菌物品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每月对全院重点科室进行手卫生、物体表面、消毒灭菌物品、消毒剂、透析液、各种内镜等进行微生物监测,每半年进行一次紫外线灯管的监测工作,并对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总结及反馈至医院感染委员会。

6、抓好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的管理,是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

对消毒剂、消毒器械、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的购进,要严把质量关,从进货到使用和用后的管理,感染科要逐一进行监管,把握质量过关后,方可签字购进。

7、在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上,每月对回收医疗废物人员进行督导,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和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分类回收、暂存及无害化处理,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及买卖事件的发生。

8、抓好全院医、技、护人员的医院感染感知识培训,制定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计划,重点学习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等内容。11月份进行全院医院感染知识考试。

9、根据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加强胃镜室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10、加强重点科室的管理。对重点科室做到有专人负责,进行蹲点监控,争取做到监控一个科室规范一个科室。

的发生

12、继续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事件的管理,制定相应有效的规章制度,切实保障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工作、健康安全,从而使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更努力地为医院服务。

13、积极提供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合理化建议,特别是在医院感染控制的硬件建设上。对医院新建、改建、扩建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如:根据新出台的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及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的要求,为了做好器械的清洗、消毒和保养工作,建议医院取消手术室、产房、口腔科及其他科室自己清洗器械和消毒工作,计划建设符合规范要求的消毒供应室。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篇二

1、科室每月组织一次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并做好记录。

2、院感科全年组织院感知识讲课两次,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全员培训,试卷考核,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范意识。

3、落实新职工岗前培训。

4、对卫生员进行医疗废物收集及职业防护知识培训。

5、院感专职人员参加省、市级举办的院感继续教育培训班,以了解全省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发展的新趋势,新动态,提高我院感染管理水平。

1、各科使用的消毒液根据性能按时更换,器械按规定及时消毒灭菌,合格率达100%。使用中的各种导管按规定进行消毒更换。

2、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管理工作,不定期下科室检查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

1、严格《医院手术部位管理规范》执行,每月进行手术切口感染监测。

2、充分发挥临床监控管理小组作用,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落实24小时报告制度。

3、临床出现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同类病例3例)实行医院感染暴发预警报告,分析并调查传染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传播途径,杜绝恶性院感案件的发生。

4、做好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工作,各科室将每次出现的职业暴露及损伤的人员上报院感科,院感科做好登记,保护易感人群,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1、医疗废物按要求分类放置,密闭,包装袋有标识,出科有登记,专人回收有签字,送医疗废物暂存处集中放置。

2、医疗废物转移单由专职人员填写,并保存存根备查。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篇三

一、完善各级管理组织职能,强化组织管理。

1、加强医院领导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

2、强化培训,加强科主任的责任心、重视度。

3、明确职责,加强质量控制医师、护士的责任感。

4、继续强化各级各类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责任。

二、强化法制观念,提高依法执业的认识度,加强制度落实过程中的执行力。

1、强化各个职能管理部门对自身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所承担责任的认识度。

2、完善、细化各项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3、加强后勤保障部门的管理力度,使医院感染的控制措施在落实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有力的物质保障。

三、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力度,使相关制度在落实时具有明确、有效的指导作用。

1、每制定可操作的院感知识培训计划,申请一定的资金,按照计划认真落实,使院感知识的培训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有保障地进行。

2、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制度,保障医院感染的控制制度能有效地落实到位。

1、医院感染发病率的监测逐步由被动、回顾性监测,发展为主动、前瞻性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医院感染的散发,杜绝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2、根据全面基础调查的结果,根据我院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目标监测。

3、加强科室管理小组的工作力度。强化其对医务人员的管理力度,要求科质控小组成员对临床住院病人进行动态观察,提高诊断率,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杜绝暴发及流行,同时可有效控制漏报率。

4、加强医务部门对终末及运行病历的管理工作,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提高诊断率。

5、加强检验部门对微生物实验室、中心实验室的建设,有效实施对致病菌的监控,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有力的依据。

6、药剂部门要加强对临床药学的管理,开展血药浓度监测,认真做好抗生素的管理工作。

7、我院将继续加强环境卫生学监测,确保投入临床使用的室内环境质量真实可靠。

8、继续加强消毒药械的监测工作,确保投入临床的诊疗用品质量有保障。

五、根据监测资料的评价结果,针对易感人群、感染途径、感染源等几个关键环节及时调整医院感染的控制措施,通过强有力的质控组织,保障控制措施落实到位,做到主动有效地控制感染的暴发及流行。

1、加强医院各级各类人员的管理。包括:严格的实施病人安置原则;严格正确的工作人员的防护;提高护理质量,有效控制陪探视人员。

2、加强医院室内环境的管理。通过兴建新住院楼、门诊楼,使医患分流,门诊部、住院部分流,洁物、污物分流。地面、物表的清洁做到制度化,通过护理管理有效实施对该项工作的落实。

3、按照国家规范实行物品供应由中心供应室提供,并做到所有无菌物品下收下送。逐步将全院临床的医疗器械、治疗用物,收归中心供应室管理,确保医疗质量,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同时控制恶性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内设置高温、低温两套灭菌设备,使所有重复使用的诊疗用品严格执行一人一用一灭菌一更换。并且使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器械达到灭菌水平,接触无破损的皮肤黏膜组织的诊疗用品达到高水平消毒,生活用物(包括:床单元用物、餐具、洁具等)达到清洁或中水平消毒。

六、建立、完善质量控制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启动该组织的职能。

1、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时修订符合我院实际、并具有可操作性的质量控制标准。

2、质量控制组织与质量标准实施的组织分离,查的人不做,做的人不查,保障质量标准实施到位。

3、加强质量控制检查人员的素质及责任心,使责、权、利三位一体,质量考核结果与当月奖金挂钩,同时不断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全部质量考核工作中的权重,用经济手段达到短时期内提高质量的目的。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等手段,逐步强化科室正确运用日查、周记、月考核的模式,使考核的各个环节都真实可靠,以期通过质量控制的手段,使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逐步步入制度化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紧跟国家步伐,达到二等甲等医院的标准。

七、继续加强医疗废物废水的管理。严格执行国家的标准,杜绝医院生物污染的污物流入社会,造成不必要的社会环境的污染。

八、加强一次性无菌物品及消杀药械的管理工作。一次性无菌物品从进货、存储、发放、回收等均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法律及法规。消杀药械的购入应获得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论证和审核,达到可行性、节能、节资、环保等多环节的保障。使用部门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并建立档案定期监测、检修、保养,以保障其消杀效果。

九、开展科研工作。根据医院临床病历的特点逐步开展控制医院感染的科研项目。指导临床医务人员,每年发表至少1-2篇专业论文。不断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的意识、认识和知识。

2013年2 月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篇四

采取前瞻性监测方法,对全院住院病人感染发病率,每月下临床监测住院病人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督促临床医生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病例,防止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

每半年采取回顾性监测方法,对出院病人进行漏报率调查。减少医院感染漏报,逐渐使医院感染病历报卡制度规范化。

3、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及环境卫生学监测

根据及要求,每月对重点部门的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消毒剂、灭菌剂、消毒灭菌物品等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4、根据和的要求,严格做好手术室器械的清洗、消毒和保养工作,

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

根据我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实施细则及抗菌药物合理管理办法”,对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每季度调查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篇五

为了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减少疾病的传播,控制医院感染的爆发和流行,必要要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现制订出20xx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1、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控制的制度和措施,继续按照“二甲”医院评审的要求检查其制度和措施的落实情况,对手术室、供应室、产房、内镜、小儿科、口腔科、检验科、血透室等重点部门进行感染质量督查,并协助做好院感控制工作,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爆发和流行,并定期对全院各科室的医院感染环节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2、加强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并通过各种形式对全院的工作人员进行院感知识的培训,要让工作人员了解和重视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习医院感染的有关标准及法律、法规,掌握消毒,灭菌、无菌技术的概念和操作及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等知识,并组织工作人员院感知识考试1-2次。

3、认真的做好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管理工作,包括环境、空气、、无菌物品等的卫生监测和效果评价,每月抽查重点科室如手术室、供应室、产房等的卫生学监测,督促科室做好消毒灭菌隔离等工作,每半年对全院各科室的紫外线灯管的照射强度进行监测和效果评价,对不合格、达不到消毒的灯管和消毒剂督促及时更换,对新购入的灯管进行强度监测,合格的产品才可以投入科室使用。

4、每月对全院各科的院内感染病例进行统计和汇总,督促临床科室对院内感染病例的报告和汇总,定期下科室了解情况,抽查病历进行漏报调查,对全院的院内感染情侣进行分析汇总,及时向院长及主管院长汇报,每季度向全院各科通报反馈,每月对门诊处方进行抽查,查看抗生素使用情况,并计算出使用率。

5、继续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经常下科室进行检查督促医疗废物的收集,分类和运送的规范性。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规中规定的要求进行医疗废物的规范处理。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