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音乐教案万能(模板5篇)

时间:2023-09-27 23:30:06 作者:温柔雨 最新小学音乐教案万能(模板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小学音乐教案万能篇一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蜜蜂、检查”等词语。

2.默读课文,能梳理并按顺序说出实验过程,感受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运用多种形式,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1.运用多种方式,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2.能梳理并按顺序说出实验过程,感受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探究昆虫世界的奥秘。今天我们的探究对象是蜜蜂。(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读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圈画生字,读准字音。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多种形式认读。(单个读,齐读,男、女生接读等)

(2)学习生字。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4)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作者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亲自捉了二十只左右的蜜蜂,做了记号,放在纸袋里,带到四公里之外放飞,结果至少有十五只蜜蜂飞了回来。作者由此得出结论:蜜蜂能飞回来,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5)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实验的目的-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结果)

(6)辨析:实验与试验的区别。(试验指为了解某物的性能或某事的结果而进行的尝试性活动;实验是设计来检验一个理论或证实一种假设而进行的一系列操作或活动。)

3.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

4.法布尔在听说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后是怎么做的呢?(我想做个实验)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说明他不盲信,讲究事实,有着严谨的科学态度)

5.过渡:作者是如何做这个实验的呢?实验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下节课我们再共同学习。

三、书写指导

1.(课件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你认为这些生字中有哪些是容易写错的?

2.学生互相交流怎样写好这些字。(教师重点指导:“蜜蜂”不要写成“密峰”;注意“辨”与“辩、瓣、辫”的区别。)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请大家默读课文,说一说:法布尔做了一项什么实验?这次实验是怎样进行的?结果如何?(自由举手回答)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细读感悟,经历探究

1.法布尔是怎么做实验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用笔画一画他做实验的句子。(捉蜜蜂、放纸袋、做记号、四公里外、放蜜蜂)

2.引导学生用“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一说实验过程,同桌互相补充。

3.质疑探究。

(1)法布尔为什么在放飞的蜜蜂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为了证实飞回来的蜜蜂是他放出去的)除此之外,他还做了些什么呢?(法布尔还让自己的女儿在蜂窝旁边等着,这样就可以准确的知道蜜蜂是什么时候飞回来的)

(2)从法布尔的做法中你想到了什么?(做实验应该考虑细致周到,这样才会得到科学的结论)

(3)法布尔来到陌生的地方放飞蜜蜂时,看见它们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假如你是法布尔,看到这个情景,你会怎样推测?(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评议)

(4)放飞了蜜蜂后,“我”的想法是什么?(“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为什么“我”会这样推测呢?(同桌互相讨论)

(5)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法布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4.再次默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文中的实验步骤任意去掉一个行吗?小组讨论,然后全班汇报。(体会法布尔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细读感悟,探究结果

1.学习第3—4自然段。思考:实验的结果怎样?这些蜜蜂能回到它们的家吗?

(1)作者认为蜜蜂能回来吗?(不能)你从什么地方读出来的?(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为什么“我”会这样推测?(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我”想,它们不能看到遥远的家。)

(2)第一批回来了几只蜜蜂?(两只)这么长的路途,它们用了多少时间?(三刻钟,一刻钟是十五分钟)

(3)小女儿看见“我”回来了,她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兴奋)如果此时你看到这两只归来的蜜蜂,你是什么心情?会对它们说些什么?带着自己的感受读第3—4自然段。

2.学习第5—7自然段。思考:第二天,法布尔在检查蜂窝的时候,又发现了什么?(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这样,至少有十五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了家。

(1)蜜蜂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飞回来的呢?(出示相关句子,教师总结:逆风而飞,沿途都是陌生的景物。)

(2)学生朗读课文第7自然段。(体会作者对蜜蜂的赞叹)

3.学习第8自然段。默读课文。

(1)法布尔通过这个实验证明了什么?(学生讨论:法布尔证明蜜蜂确实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但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小结:沿途都是陌生的景物,蜜蜂并不熟悉,而且它们被闷在纸袋里走了四公里路,也根本看不到周围的景物。

(2)思考:蜜蜂能辨认方向,靠的是什么呢?(生讨论,师总结:法布尔还不知道原因,所以说靠的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

(3)你们同意法布尔的这个结论吗?请结合他做实验的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我们要向法布尔学习什么?(学习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再思导疑,再激兴趣

1.你认为将来这个“无法解释的本能”会有科学的解释吗?(师小结:相信法布尔和其他科学家一定会不断地去研究、观察,解开其中的秘密的。)

2.谁能说说从今天的学习中,你得到了哪些启发?(做事严谨,实事求是)

五、拓展训练

其实蜜蜂身上还有好多小秘密和知识等着爱思考、细心观察的孩子去发现呢,让我们一起到书籍中、生活中,用我们的实践和智慧来解开谜团吧。

14.蜜蜂

实验目的: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实验步骤:把二十只左右的蜜蜂闷在纸袋里带出四公里做上记号放出,让小女儿在蜂房旁等着。

实验结论: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这节课我先让学生归纳实验的几个步骤,从实验步骤的重要性来引导学生推论法布尔是一个细心、严谨的人。我在让学生了解了实验步骤后,又创设了一个开放型问题,引发了学生的独特思考,给出了有创造力和个性化的答案。在这堂课上,我真实感受到了:只有放飞学生的个性,才能使课堂灵动起来。

小学音乐教案万能篇二

(展示课本第二页问题探讨)

?师生共答】图1是血细胞,生活在血浆当中。图2是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直接生活在水环境当中,从水获取营养物质并把代谢废物排入水中。

?教师讲述】血浆大部分是水环境,也就是说血细胞也生活在水当中。从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单细胞生物的细胞还是多细胞生物的细胞都是生活在水中的。

?设问】那我们知道人体也是由细胞构成,人体内的细胞是否也生活在水环境中呢?

?学生阅读】大家看课本p2相关信息,成年男性含水60%。成年女性含水50%。教师讲述:曹雪芹曾经说过女人是水做的。从这则资料看来男人更是水做的。也就是人体内含水量特别的多。因此我们把人体以水为基础的液体成为体液。

?师生共答】我们又根据体液分布的位置不同又把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教师提问】血液是不是体液呢?

(展示血液组成成分)

?教师讲述】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我们称为血浆,简述细胞外液的概念。

?学生讨论回答】血液不是体液,血细胞内的液体和血浆是体液,血浆是细胞外液。

?教师强调】血浆存在于血细胞外,所以血浆是属于细胞外液。血浆就构成了血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

(展示课本p3图1—1)

?教师讲述】红色和蓝色管是血管,内有血液,其中红色的是动脉毛细血管,蓝色的是静脉毛细血管。绿色的管为毛细淋巴管,管内有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以及淋巴液,淋巴就是他们的直接生活环境。管外的细胞为组织细胞,在细胞于细胞之间存在一些间隙,在这间隙中也充满着液体成为组织间隙液又称为组织液。组织液就构成组织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

?教师提问】通过以上的讲解,血浆、组织液、淋巴这些是不是细胞外液?

?教师讲述】血浆、组织液、淋巴这些都是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这个环境与我们人体周围的这个环境有很大的区别,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细胞生活的环境在体内,所以我们把细胞生存的环境称为内环境。

?教师提问】大家考虑一下细胞外液和内环境是否相同?

?师生共答】是相同的,都是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

?教师提问】血浆中水是怎样进入细胞,细胞代谢产生的水又是怎样进入血浆?通过课本p3图1—1简述三种细胞外液的关系。

?师生共同总结】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内环境)之间的关系

小学音乐教案万能篇三

1、在欣赏的基础上,继续了解粉印版画的制作过程,对版画活动产生兴趣。

2、尝试制作粉印版画,初步掌握粉印版画的操作方法,体验创作的快乐。

3、用正确的姿势握铅笔和水粉笔,学习在调色盘上调颜色的方法。

4、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1、幼儿已熟悉粉印版画的操作材料。

2、课件:蒙德里安的"红黄蓝"系列作品。

3、粉印版画的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水粉笔,调色盘,作业纸,5b铅笔等。

4、小组共用的材料:装有颜料的调色盘两个,抹布两块,桌布,水罐。

1、出示粉印版画的工具材料,帮助幼儿回忆材料使用的规则。

(2)教师:共用的颜料怎么调到自己的调色盘里? (用水粉笔当小勺挖一点放在自己的调色盘里)换颜色的时候先要干什么? (洗笔)2、欣赏蒙德里安作品《红黄蓝构成》,引出"格子布"的创作话题。

(1)教师:这幅画给你什么感觉?猜猜,可能画了什么?像什么?

(2)教师:画家在画格子布的时候用了哪些颜色?这些颜色是怎么搭配在一起的?

3、幼儿进行粉印版画创作活动。

(1)重点:学习用5b铅笔在吹塑纸上画格子布;沿铅笔轮廓线在吹塑纸上涂上水粉颜料;换颜色的时候用抹布把笔上的颜料擦干净;学习用压一压、抹一抹的方法印制粉印版硎。

(2)难点:掌握用笔的轻重(不能把吹翅纸画破,也不能太轻看不出印痕);颜料涂在轮廓线上的时候要用铅笔再勾画下。

要点提示:

(1)由于是抽象画欣赏和创作,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表达,并不一定非要像"格子布"。

(2)帮助幼儿在使用铅笔的过程中感受吹塑纸柔软、厚实的质感和5b铅笔粗粗深深的划痕。

4.相互欣赏粉印版画作品,交流在制作过程中的体会。

(1)教师:看看谁的格子布印得比较清楚,相互介绍一下好的方法。

(2)教师:你在画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问题?

日常活动 师幼共同欣赏幼儿的粉印版画作品,交流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发现的好方法。

角活动 美术区:展示幼儿第一次的粉印版画作品,激发幼儿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家园共育请爸爸妈妈来园欣赏幼儿的第一次版画作品,增进家园交流。

小学音乐教案万能篇四

艺术改变人生,选择决定未来,在您快乐的音乐学习之路上,天音琴行将是您永远的朋友。

天音琴行以“专业的音乐教育、专业的乐器销售”为宗旨,为广大音乐爱好者和社会各界人士提供最好的音乐教育和乐器销售服务,倾力打造天祝音乐艺术第一品牌。

我行长期经销各类高中低档乐器、音响设备、演出用品,我们本着“质量第一,诚信至上”的经营理念,将以上乘的质量、优惠的价格、周到的服务、专业的指导为您服务,热忱欢迎广大新老客户光临选购。

琴行主要经营的乐器品种有:钢琴、电子琴、电钢琴、手风琴、民谣吉他、电吉他、电贝司、架子鼓、二胡、板胡、笛子、古筝、葫芦丝、萧、小号、萨克斯、黑管、小提琴、口琴、口风琴、乐器音箱等。

专业就是实力,实力就是质量。相约天音琴行,圆您音乐之梦。

小学音乐教案万能篇五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读懂课文,了解文中所介绍的建筑的布局及其功用。

3、了解作者的介绍顺序,体会关键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4、正解、流利地朗读课文。

1、整体把握文意,划分结构层次,理请本文说明顺序;

2、重点研讨太和殿相关段落,体会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

理清本文说明顺序,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组织谈话:对于北京的名胜古迹,你们都有哪些了解?

2、教师小结、导入:北京是一座文明古城,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与文化。今天,我们就来阅读一篇介绍北京故宫的文章,通过文字的描述,去感受这明清两代的皇宫的壮丽与辉煌。

3、播放课件,展示故宫的辉煌建筑艺术,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

4、板书课题:故宫

二、识字学词,读通课文

1、教师出示文中的生字词,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认读,评议正音。

(2)重点强调读准音节。

(3)理解词语

玲珑矗立湛蓝缭绕永恒

2、逐段开火车读课文

3、找出文中比较难读的段落,再练习正确、流利地读读。

三、整体感知,了解顺序

1、指名反馈分段情况,全班交流。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概括介绍故宫的悠久历史与宏大规模。

第二部分(第3~10自然段):具体介绍的各个建筑。

第三部分(第11自然段):总结全文,故宫是永恒的文化殿堂。

2、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第二部分的内容,圈出各个自然段所介绍的建筑,并用“——”画出表示地点转换的语句,说说作者的介绍顺序。

3、小组派代表反馈,全班交流。

(1)作者是按照参观浏览的顺序

从南到北来介绍故宫建筑的。

(2)具体顺序如下: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对于故宫这样一个庞大的建筑群,作者按照参观游览的顺序,为我们作了有序的介绍,读起来感觉仿佛有一位向导在带领我们参加故宫一样。看来介绍一个物体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这样文章才显得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五、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查阅有关资料,加深理解与认识。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