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联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 侨联月工作总结(大全5篇)

时间:2023-09-09 10:28:00 作者:文轩 侨联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 侨联月工作总结(大全5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总结很难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总结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侨联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 侨联月工作总结篇一

为深入了解我区留学生资源,全面掌握我区留学生动态,特别是华侨新生代与留学生的变化发展情况,切实整合发挥我区留学生的优势,以更好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从年初开始,在全区展开了侨情调查,通过对区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办公室和各镇街提供的资料汇总、分析核实,已基本摸清我区侨情基本情况。至3月我区共有归侨侨眷万余人(其中归侨15人),华侨、华人、港澳同胞9000余人,出国留学人员1440余人。为进一步及时掌握侨情动态变化,在调查的基础上,又研究落实了侨情年报制度。

2、筹建镇街侨联,推进侨务工作进社区

协助区^v^、侨联与侨资源较丰富的镇、街道筹建镇街侨联。6月份,召集宁围、城厢等6个镇街举行基层侨联组建座谈交流会。9月份我区首家社区侨联---城厢街道潇湘社区侨联建立。进化、党湾镇侨联也将在年内成立。以纪念《^v^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颁布二十周年为契机,结合特色^v^工程的展开,努力做好侨务工作进社区的试点。4月份,召集城厢、北干等四个街道及社区有关干部参加“侨法进社区”主题活动现场会,推广“侨法宣传示范点”与社区“归侨侨眷之家”工作经验。7月份,全区在城厢街道南市社区召开了侨务工作进社区现场会。一年来,已有两个社区被杭州市^v^授予社区侨法宣传示范点,三个社区建立了归侨侨眷之家。呈现了社区与归侨侨眷的和谐互动,为建设和谐社区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4月30日,杭州市萧山区海归人才创业发展促进会成立,“萧山海创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区海外留学人员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萧山海创会”首批会员共70名,成立大会上由会员选举产生了15名“萧山海创会”理事。为加强区留联会与海创会的联络,区留联会秘书长当选为海创会理事。通过参与海创会的一系列活动,留联会发挥了在萧山创业的海外留学人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吸纳更多的海归人才来萧创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侨联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 侨联月工作总结篇二

每逢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街道都组织侨务工作人员走访慰问侨眷,带上一份礼品、送上一份祝福。对重点归侨侨眷做到“家有丧事必访、有重大疾病必访、有重大困难必访”。此外,xx街道还坚持不定期走访侨企,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鼓励侨企增强信心,保稳定、促增长。20xx年,街道为社区申报了市“为侨服务项目小额资助”政策。

今年xx街道与侨资企业联合举办的文艺演出等活动近10次,积极组织归侨侨眷参加街道及社区组织的节日联谊、义务活动等系列情感交融的活动,娱乐侨眷身心、丰富侨眷精神生活,增强他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街道浦东苑社区作为南京市重点侨务社区,有华人、华侨、归侨、侨眷等各类涉侨人员103人。每逢春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佳节,社区的侨务干部们都会开展各类特色侨务活动,比如端午节送菖蒲、艾叶、开展侨眷老人的居家养老服务活、侨眷老人义务问诊等。

我们为侨胞倾注深情,热忱服务,激发了侨胞反哺社区的热情。他们活跃在街道、社区,社区的环境整治、治安防范、关心下一代、邻里互助、慈善募捐、志愿者服务队侨眷们都积极参与。

今年,又一位侨资人才与xx街道结下了不解之缘。在xx街道的积极扶持下,xx教授的研究项目成功申报了xx区“653”人才计划,下一步xx街道将及时落实人才计划扶持项目,帮助xx教授解决人才创业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提供更加完善的住房、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和生活配套设施。此外,在“万企帮万户”工作中,xx街道中积极发挥侨资企业作用,20xx年度共收到侨资慈善捐款xx万元。

20xx年,我们将继续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街道侨务工作,以全力助推经济发展为动力,积极整合侨务资源,努力服务侨务工作对象,用真情互动,用真心交融,着力提高爱侨、护侨、助侨的能力,让街道侨务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侨联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 侨联月工作总结篇三

xx社区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在上级侨务部门的帮助指导下,团结和依靠归侨侨眷,深入贯彻_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充分发挥桥的“桥梁作用”和“服务功能”,坚持“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的原则,本着为桥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行政,较好地完成了社区侨联各项工作。

社区侨联坚持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动力,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学习讨论和调查研究为主要形式,着力探索促进科学发展观的新思想、新途径、新措施,推动新形式下的侨联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社区成立了侨联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党委书记担任侨联组长,明确了分管社区侨务工作的领导,配备了专职侨务干部。侨联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后,以社区为依托,在社区范围内深入开展侨务工作,推进侨务工作的社会化。

社区将侨务工作列入社区的重要议事日程,派专人负责侨务工作,并纳入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从基础工作入手,摸查社区内侨情,统计数据,建立资料档案,制订了侨务工作台账。社区归侨、侨眷人员的姓名、学历、出生年月、业余爱好,家庭经济状况全部纪录在案。社区结合自身侨务工作实际,认真开展工作,通过广泛宣传、上门走访、座谈交友等形式,增强了与归侨侨眷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同时,社区坚持定期入户,了解掌握他们的实际困难,主动为其排忧解难,社区能办到的及时解决,办不到的及时反映,协调解决,随时关心和关注他们的生活。

社区进一步宣传贯彻涉侨法律法规,不断增强社区侨联依法护侨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努力营造依法护侨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提高侨执法工作水平,积极应对在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充分整合利用社区资源,及时解决归侨、侨眷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利益。如针对归侨侨眷没有活动场所的问题,社区开辟了一块150-200平方米左右的活动场所;专门设立了摆放侨法及爱侨护侨宣传材料的侨法宣传角;针对现代社会信息化的特点,成立了qq群等,方便侨务工作的开展。

一是认真开展为侨服务工作。通过广泛宣传、上门走访、座谈交友、外出交流等形式,增强社区与华侨侨眷、侨眷之间的联系与沟通,营造良好的尊侨爱侨、依法护侨氛围。

随着这几年社区建设的发展,社区侨眷共享社区资源,分享企业成长,社区积极支持侨务工作,为侨服务,发挥侨在社区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形成了社区为侨服务好、侨为社区贡献多的良好局面。如开展各种免费中医体检、健康讲堂、共度仲秋、同过春节等活动,服务社区归侨侨眷;坚定定期为社区居民讲课传授识,社区双向互动服务的局面进一步形成。

二是大力开展侨界人士文化娱乐活动。社区以“阳光协会”为依托,积极组织下棋、唱歌、编花等各种文娱活动,进一步活跃了归侨侨眷的文化精神生活。三是成立社区侨联小组,更好地为社区归侨侨眷服务。

xx社区在各级政府的关怀帮助下,整合辖区单位资源,创新活动载体,先后荣获北京市“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首都特色精品社区”、“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西城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基层党建示范点”等荣誉称号,充分调动华侨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努力做到“走出去,请进来”,进一步凝聚侨心,推动和谐社区建设,为社区建设服务。

侨联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 侨联月工作总结篇四

一、国内侨务工作

(一)心系群众,关注民生,认真开展春节送温暖慰问活动。

xx年春节前夕,县^v^侨联参与省、市政府和省侨联、省总工会、市^v^侨联等组成的慰问团,深入柯街华侨农场归侨侨眷居住点,分别对侨民中的孤寡老人、下岗职工、因病因灾造成生活困难的贫困户进行了走访慰问(慰问对象232户,发放慰问品、慰问金共计6万多元)。此外县^v^侨联还对6名退休老同志、2名侨务工作热心人士、其他乡镇的10户归侨侨眷和鸡飞干塘村的7户挂钩帮扶户进行了走访慰问,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问候送到了归侨侨眷的心中。

(二)紧密配合,服从大局,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共同推进柯街华侨农场改革和发展工作。

1.与华侨农场、县社保局、财政局、医保中心等部门通力合作,清理出华侨农场历年拖欠的养老保险费和医疗保险费数据,再根据新的补助标准测算出xx年和xx年的缴费金额和补助金额,并按时上报花名册,确保上级补助资金及时拨付到位。向县发改局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数据,筛选出适合华侨农场近期发展要求的项目上报到省级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切实改善侨场的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服从县政府的安排部署,派出2名职工参加华侨农场危房改造工作队,深入持久地做好入户调查、政策宣传、土地调整、选址规划、配置地基、监督施工等工作,做到为侨服务、攻坚克难不落伍。协助柯街镇做好华侨社区居民代表、居民小组长、社区“两委”班子的选举工作,确保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积极参与华侨农场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确保侨场改革期间社会和谐稳定。

通过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截止xx年上半年,柯街华侨农场体制改革工作基本结束,大体过程是:3月16日,昌宁县柯街镇柯街华侨管理办公室在柯街镇政府正式挂牌成立;4月16日,县政府召开了华侨农场国有资产移交动员会,到5月底,大部分国有资产移交工作已完成;同时积极稳妥地做好华侨农场场级领导调任、公务员考录、工勤人员定岗、其他工作人员分流安置等工作;6月16日和20日,华侨社区分别选举产生了“两委”班子,为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侨场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7月8日,柯街镇举行了华侨社区成立仪式,依法选举产生的社区“两委”班子将带领侨场人民围绕“三融入”目标,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稳步建设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社会稳定、科教文卫协调发展的和谐新侨乡。其他方面:多项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项目已完成编制上报工作,社会保障和维护稳定工作有序推进,改革期间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群众上访事件,柯街华侨农场的危房改造和体制改革工作走在了全省十三家华侨农(林)场的前列。到11月底,已完成危房改造485户,正在建设205户,年底有望完成690户的归难侨危改任务。

(三)联系实际,严格要求,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委的部署要求,县^v^侨联被列为全县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单位。依照《县^v^侨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昌侨发〔xx〕2号),从3月份至6月底,我们联系实际,严格要求,用4个月的时间扎实开展了第一阶段学习调研和第二阶段分析检查的学习实践活动,确保活动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的全面完成。在学习调研阶段的主要做法是:搞好思想发动,营造浓厚氛围;组织学习培训,夯实理论基础;深入基层调研,撰写调研报告;紧密结合实际,进行案例分析;围绕科学发展,开展实践活动。在第一阶段的活动中,县^v^侨联通过学理论、开展调查研究、主题实践活动等,提高了全体党员的思想认识,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不断强化了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理解认识,形成加快科学发展的新共识、新动力。

侨联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 侨联月工作总结篇五

一、树立宗旨意识,为侨服务取得实效

二、谋求发展新路,侨联事业得以拓展

建立南通华侨博物馆。9月,南通市侨联独立创办了全国非传统侨乡地区第一个华侨博物馆――南通华侨博物馆。南通华侨博物馆坐落在南通博物苑内,共有展厅和陈列室六间。目前共有各类藏品400余件,先进的多媒体电子显示器三台。通过文物、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全面展示了近一百多年以来南通华侨的历史,重点介绍了近五十位取得突出成就或对家乡有重要贡献的南通籍海外侨胞的事迹。博物馆由南通市侨联自主管理,这在全国属首创。南通华侨博物馆的成立不仅填补了南通华侨史研究的空白,同时博物馆实行义工制,由归侨侨眷志愿者义务值班,负责博物馆的日常管理和讲解工作,在博物馆的管理机制上也在南通开创了先河。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已接待海内外观众20000多人,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基地,成为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促进海内外文化、经济、技术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10月南通华侨博物馆被中国侨联批准成为“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援建南通侨联侨心小学。“”汶川大地震后,南通市侨联号召全市归侨侨眷为灾区献爱心,至月共集资40万元。南通市侨联在中国华侨经济文化基金会的支持下,在成都市金堂县赵镇建立了“南通侨联侨心小学”。市侨联在出资完成“南通侨联侨心小学”建设工程的同时,组织牵线“南通侨联侨心小学”与南通市实验小学建立友好学校,组织广大归侨侨眷和侨联组织捐赠8000册图书和25台电脑,建立图书馆和电脑房,并长期资助10名孤、残、贫学生,实行“一对一”帮助。这是全国侨联系统唯一一个以基层侨联组织名字命名的“侨心小学”,受到中国侨联的书面表扬。

三、打造文化品牌,侨联影响进一步扩大

南通市侨联于20创办了南通华侨文化节,并在年成功举办第二届,成为全国唯一拥有特色华侨文化活动品牌(南通华侨文化节)的地级市侨联。市侨联2008年举办第二届“南通华侨文化节”,省侨联高度重视,将此活动作为省侨联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重要活动,并将此次活动冠名为“2008亲情江苏华侨文化之旅”。市委市政府也极为重视,与省侨联一起联合主办了这次活动。本次华侨文化节共有来自印尼、台湾、香港等地近200名海外侨胞和国内50名嘉宾参加这次活动。印尼最大的华文报纸《千岛日报》连续十四期对第二届南通华侨文化节做专题报道,在海外产生极大影响力。中国侨联领导李祖沛、杨玉环、何添发参加了这两届文化节活动,并对文化节给予高度赞扬。通过打造华侨文化品牌,南通市侨联的影响力得以进一步扩大。

四、夯基础创特色,组织建设得到加强

南通市侨联在全国首创对县(市)、区侨联开展目标工作管理。自以来,市侨联坚持对县(市)、区侨联年初制定工作目标,年终开展调研指导,有力地促进了基层侨联的建设,使南通市基层侨联组织工作长期保持领先地位。

南通市侨联是在全国最先全面推行个人会员制的地级侨联组织。市侨联积极探索个人会员制的组织形式,凡是承认《中国侨联章程》,参加侨联的活动,履行会员义务,按期交纳会费的归侨侨眷,经本人申请,可以以个人会员的形式加入所属侨联组织。目前全市有侨联组织的共拥有个人会员一万多人。个人会员制的推行,增强了广大归侨侨眷对侨联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增加了侨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增进了归侨侨眷的友谊和联系;实现了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激发了广大归侨侨眷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提高了侨联组织的组织程度;有利于侨联组织更好地开展群众工作。这一制度创新经验得到中国侨联的充分肯定。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