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生物课前三分钟 认识生物心得体会(优秀7篇)

时间:2023-09-26 06:31:54 作者:念青松 2023年生物课前三分钟 认识生物心得体会(优秀7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生物课前三分钟篇一

生物是指所有生物体的统称,生命科学中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和发展变化,以及它们与非生物世界间的相互关系。在学习生物这门科目的过程中,让我深刻认识到生命的伟大和神秘,体会到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认识生物心得体会。

第一段:生命的伟大和神秘

生物体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分子,由无数个细胞构成。每个细胞包含许多分子,处理着数百万种不同的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使细胞进行生存和繁殖,维持着整个生物体的运作。生物细胞的复杂程度和功能的多样性是令人叹为观止的。从微生物到一个人的组织,所有生物体都是一个奇妙的化学反应堆。生命还有一个出人意料的特点,就是自我复制和进化。自我复制意味着生命能传递下去,进化意味着生物不断优化、适应环境,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不断变化。

第二段: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自然界,太阳、水、土壤、植物、动物等都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必需品。自然界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我们人类的生存、发展和命运。在进化过程中,人类适应了自然环境,走向了文明的道路。但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也给地球带来了越来越大的负担。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诸多问题都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变化,需要我们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和追求可持续发展。

第三段:生物学知识的应用

生物学门类繁多,包括生物化学、生理学、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多个分支学科。不同的生物学知识,可以应用于各种实际问题中。生物医学是将生物学知识应用于治疗疾病的学科,如基因工程、干细胞和疫苗等技术都是由生物学知识发展而来的。生态学可以帮助我们控制和防治各种生态灾害,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和森林砍伐等都是生态学专业研究的内容。生物学知识的应用是多方面的,遍布每个角落。

第四段:对生命的敬畏和感恩

生命是伟大和神秘的,我们应该以敬畏的心态去对待生命。在了解到生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后,让我们更加感受到生命的可贵。被困难的时候,常常感叹“生命不易”。每个生命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珍爱生命。同时,我们应该感恩生命赋予我们的一切,从基本的饮食和穿着到更深层次的思想和情感,都是生命赋予我们的恩赐。让我们深深感受生命的奇妙和宝贵,用敬畏和感恩的心态去面对生命。

第五段:科学精神的重要性

学习生物学,需要具备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一种推崇真实和尊重证据的态度和方法。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发现都是通过实验和探究得来的。探究世界时要求我们不断质疑现有的假设,并不断寻求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解释。科学精神不仅在学习生物学时重要,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也同样重要。我们需要凭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去理性地看待各种事物和问题,避免盲目讨论和信仰。

总结:

生物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深入了解生命、人与自然、生物学知识的应用、对生命的敬畏和感恩、科学精神等方面,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把握生命,更好地感悟生命。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让大家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美好,激发大家对于生命及自然的更深入的探究和发掘。

生物课前三分钟篇二

在中学生物学特长生培养方面,弄清生物学知识的涉及范围及其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状况至关重要,它有利于我们搞清楚生物学特长生的发展和培养方向。

1.课堂教学应是培养中学生物学特长生的主要阵地中学生物学课程主要有植物学、动物学、人体生理卫生和高中生物学。实施新教材后,初中教材统编为生物,分为第一册(上)、第一册(下)和第二册3册。中学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演化、遗传和变异、生态等方面。这些生物学知识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并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这是培养生物学特长生的基本途径。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培养生物学特长生的数量和质量。丰富的课堂内容、良好的教学方法、生动的教学场面能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使学生更加热爱生物学。持之以恒,能够使学生对生物学由一时的兴趣转化为志趣,从而树立从事生物学事业的远大理想。这些学生在生物学的学习上,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方法,有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对生物学问题的研究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并能够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因此,课堂教学应是培养中学生物学特长生的主要阵地。

2.选修课是发展中学生物学特长生的重要阵地教师应结合生物科技发展的状况及生物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不断地向学生介绍最新的科技成果以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事例,进一步深化课堂学习的内容,拓宽知识视野。要努力使学生看到生物学发展的前景,看到生物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信心。学生通过参加选修课的学习,达到对生物学知识的熟练掌握,能够运用生物学知识,初步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一些问题。通过辅导学习,自学能力、实验技能、心理素质大为提高。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表现更为突出,参与意识和竞争能力都比较强,能成为奥林匹克竞赛选手的好苗子,再通过全面的培养和锻炼,使之成为21世纪的生物科技后备人才。

3.活动课是培养中学生物学特长生的又一重要阵地鄙物学活动课的开设要注意体现全面性、主动性,面向全体学生,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联系有关部门,结合当前实际,寻找存在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确立课题进行研究,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这也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通过活动课的开设,学生能够初步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和掌握的生物学技能,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实践及实验中的生物学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有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取得课题研究项目的成果,得到社会有关部门的认可,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通过活动课,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制作研究,通过创造技能学习,研制一些生物技术产品,进行小创造、小发明活动。这样,使学生产生进行生物学研究和创造的萌芽。学生掌握的生物学知识是全面的,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顽强不屈的研究探索精神。通过一定时间的培养,使之具有生物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以及生物科学价值观。

4.劳动技术教育课是发展学生生物学特长的又一领地崩投技术教育课的内容涉及多门学科,其中含有丰富的生物学内容;况且,生物学知识与生产实践联系广泛。生物学既是实验科学,又具有广泛的实践性,开设生物学劳动技术教育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栽花种树、草木管理、动物饲养等都涉及普通的生物学应用知识。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组织培养、菌种制作、无土栽培等实验室生物技术与生产实践密切联系起来,大大促进了生物学技术的产业化进程。生物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速度加快了,生物学科的实验、实践性日益突出。学生能够积极参加生物学劳动技术教育培训,利用劳动技术教育课进行一些操作、实践,掌握生物学劳动技术,能够积极进行技术管理活动,逐步培养起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树立科学技术立国的基本观念。

总之,生物学特长生的培养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因地制宜,面向全体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得。这是生物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生物课前三分钟篇三

论文摘要:目的验证氨金黄敏颗粒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是否适用于该供试品的检查。方法细菌计数采用低速离心―培养基稀释法,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按常规检查法,控制菌按常规检查法。结果稀释剂对照组的菌回收率大于70%,试验组的菌回收率大于70%;阴性对照组未检出阴性对照菌,试验组检出阳性试验菌。结论可以用该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氨金黄敏颗粒的检查。

主题词:氨金黄敏颗粒检验

中图分类号:r122.1+2

为了保证检验方法的科学性,现对某公司生产的氨金黄敏颗粒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

一、材料与仪器

1、试验样品药品名称:氨金黄敏颗粒,批号:090901、090902、090903。

2、验证用仪器

电热恒温干燥箱、电冰箱、电热恒温培养箱、恒温水浴锅、离心机、蒸汽灭菌锅、集菌仪等。

玻璃器皿锥形瓶、培养皿、量筒、试管、吸管等。

3、验证用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

4、验证用培养基及稀释剂营养琼脂培养基;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胆盐乳糖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改良马丁培养基;曙红亚甲蓝琼脂培养基。

二、验证条件

无菌室环境洁净度为10000级,局部洁净度为100级,净化消毒30min以上,供试品及灭菌的器具等经传递窗紫外杀菌灯照射30min置无菌室内,试验人员手消毒后穿无菌服进入操作间。

三、方法与结果

1、菌液制备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斜面培养物接种于营养肉汤培养基中,于35℃培养18~24小时,分别取各菌种培养液1ml加入0.9%无菌氯化钠溶液9ml中,10倍依次稀释,金黄色葡萄球菌稀释至10-5,大肠埃希菌稀释至10-7,枯草芽孢杆菌稀释至10-5,约为50~100cfu/ml,备用。

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培养基中,于23~28℃培养23~48小时,取培养液1ml加入0.9%无菌氯化钠溶液9ml中,10倍依次稀释至10-5,约为50~100cfu/ml,备用。

取黑曲霉的新鲜斜面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5ml将孢子洗下,吸取此溶液1ml置一个无菌的比色管中,加0.9%无菌氯化钠溶液适量与标准比浊管进行比浊,取比浊后的菌悬液1ml加入0.9%无菌氯化钠溶液9ml中,10倍依次稀释至10-4,约为50~100cfu/ml,备用。

2、供试液制备取供试品10g,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用匀浆仪分散混匀,作为1∶10的供试液。

3、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验证试验

试验组细菌计数采用低速离心―培养基稀释法,取1∶10供试液10ml,500转/分离心5分钟,取全部上清液,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补足至原量,混匀,再从中取1ml分别加入5个平皿中(每皿0.2ml),加入各阳性细菌试验菌1ml,立即倾注相应的琼脂培养基,置32℃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h,测定细菌数。霉菌及酵母菌计数采用常规法,取1∶10供试液1ml,加入各霉菌及酵母菌试验菌1ml,立即倾注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置2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72h,测定霉菌及酵母菌数。

菌液组取稀释好的各菌液1ml,分别加入平皿中,加入相应培养基,置规定条件培养,测定所加的试验菌数。

供试品对照组按试验组方法,测定供试品本底菌数。

稀释剂对照组取稀释剂替代供试液,方法同试验组。

4、控制菌检查方法的验证

试验组取1∶10的供试液10ml,置无菌条件下离心(500转/分)5分钟,取上清液置无菌试管中,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补足至原量,混匀,加至胆盐乳糖培养基100ml中,再加阳性对照菌大肠埃希菌菌液1ml,摇匀,置35~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8~24小时。大肠埃希菌浓度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验证。

阴性对照组方法同试验组,加入1ml阴性菌(即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验证),置35~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8~24小时。

3.5结果分析

3.5.1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验证结论在三次试验中,稀释剂对照组的菌回收率均大于70%,试验组的`菌回收率均大于70%,故可照供试液制备方法和计数法测定氨金黄敏颗粒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

3.5.2控制菌验证结论在三次试验中,阴性对照组未检出阴性对照菌,试验组检出阳性试验菌,故可用此供试液制备法和控制菌检查法进行氨金黄敏颗粒的控制菌检查。

四、讨论

1、许多药品本身的特性(如抑菌性)会对检验结果带来影响,需要对供试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以消除其本身带来的干扰。

2、药品的微生物检查是保证药品使用安全的重要检查项目,必须对每个品种的检验方法进行验证。

3、试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生物课前三分钟篇四

第一段:引言和背景介绍(200字)

生物设计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学科,结合了生物学、工程学和设计思维,通过模仿自然界的生物系统和机制,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在我参与了一次生物设计项目后,我深切体会到了生物设计的魅力和价值,并从中收获了许多心得体会。本文将结合我的亲身经历,谈谈我对于生物设计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段:生物设计的创新性(200字)

生物设计的核心在于发掘自然界的智慧,将其转变为人类创新的力量。在我参与的项目中,我们的目标是解决某个特定领域的问题。通过研究和模仿自然界中的生物系统和机制,我们设计出了一种模拟森林生态系统的人工智能系统,用于智能城市的管理和优化。这个系统不仅解决了城市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还提供了节能减排的解决方案。这个项目的成功表明了生物设计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巨大潜力,同时也展示了生物设计的创新性和前沿性。

第三段:生物设计的可持续性(200字)

生物设计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可持续性。自然界中的生物系统经过亿万年的演化,已经达到了一种高度的平衡,能够自主修复和更新。而在人类社会中,我们面临许多环境和资源的挑战。通过借鉴自然的设计原则,我们能够开发出更加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在我们的项目中,我们借鉴了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循环往复机制,将其应用于城市资源管理中。这种循环利用和再生的思想不仅解决了资源短缺问题,还减轻了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四段:生物设计的启示(200字)

通过参与生物设计项目,我认识到自然界是一个巨大的创新实验室,蕴含着无穷无尽的设计灵感。生物设计教会我去观察和思考周围的自然现象,从中寻找启示。在生物界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精巧的机制和巧妙的解决方案,这给予我很多创意和灵感,激发了我的想象力。而这些灵感和创意,则可以应用于我们的设计和创新工作中,推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第五段:对未来的展望(200字)

生物设计是未来科技和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生物设计,我们能够开发出更加智慧、可持续和高效的解决方案。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生物设计将成为各个领域的主流方法,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作为生物设计领域的一份子,我将继续学习和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并积极参与到更多的生物设计项目中,为推动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

通过本次生物设计项目的参与,我体会到了生物设计的创新性、可持续性以及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生物设计不仅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还激发了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我相信,生物设计将会成为未来科技和创新的重要方向,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多的希望。

生物课前三分钟篇五

生物设计作为一种创新的设计领域,将生物学的原理与设计思维相结合,探索自然界的复杂系统,并从中发现灵感。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生物设计的魅力和无限可能。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生物设计中的心得体会,并探讨其对未来的潜在影响。

首先,生物设计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设计思维。以往的设计往往是靠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完成,但是生物设计不同,它将生物学的原理引入设计过程中。例如,生物设计师可以从大自然中的形态、结构、功能等方面汲取灵感,创造出根据需求精确设计的产品。通过借鉴生物系统的优势和特点,设计师可以打造出更加高效、节能、环保的作品。这种新的设计思维使得我们以全新的视角看待问题,拥有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其次,生物设计让我们深入了解生命的奥秘。生物设计师需要具备扎实的生物学知识,了解生命的结构、功能和适应能力。通过对生物系统的研究和模仿,设计师不仅仅可以创造出有用的产品,还可以进一步探索生命的奥秘。生物界的多样性使得我们拥有了海量的资源和灵感,解锁了大自然的智慧。通过生物设计,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尊重生命,体会到大自然的伟大和神奇。

第三,生物设计注重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在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生物设计与生物学的原则紧密相连,追求与生态系统相协调的设计方案。生物设计师通过模仿自然界中的循环利用和资源优化,设计出更加环保的产品和系统。这不仅使我们人类获得了更多的可持续发展的机会,也为自然界提供了更好的保护。生物设计的兴起,为我们构建一个绿色、可持续的未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第四,生物设计激发了合作和跨学科交流。生物设计的实现需要生物学、工程学、材料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在生物设计的过程中,不同领域的专家需要紧密合作,互相交流和启发。这种跨学科合作不仅丰富了设计的思维和理念,还加快了创新的速度。生物设计的成功例子,往往都来自于不同学科间的合作和碰撞。因此,生物设计的兴起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各学科的交流与发展。

最后,生物设计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创新可能性。生物系统在演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精巧的结构和功能。通过生物设计,我们可以向大自然学习,并将其运用到现有的工程和设计中。例如,仿生机器人、生物材料、植物感应器等等,这些无一不是生物设计的创新项目。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意识的加强,我们相信生物设计将会成为未来创新和发展的重要领域,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总之,生物设计是一种创新的设计思维,它将生物学和设计相结合,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无限的可能。通过生物设计,我们可以创造出更加高效、环保和可持续的产品和系统。生物设计也需要跨学科合作和交流,促进了各领域的创新和发展。生物设计的兴起将为我们构建一个绿色、可持续的未来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激发无尽的创新可能性。

生物课前三分钟篇六

随着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的兴起,涌现出了一批竞赛特长的学生,学科辅导教师也在着力研究和培养这样的特长学生。自我国开展中学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以来,学生参加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摘金夺银,成绩辉煌。生物学奥林匹克活动吸引了许多中学生,使他们更加热爱生物学,有志于发展生物学。特别在高考取消生物学科,生物教学步入低谷的时候,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培养了一批生物学科特长生,极大地推动了生物学教育教学的发展。面对21世纪社会对教育发展的要求,生物学特长生如果仅限于参加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摘取奖牌的学生,特长生的意义就显得过于狭隘,就会使生物学科的素质教育发生偏差。因此对中学生物学特长生的含义加以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学特长生的概念源于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随着一年一度的竞赛活动的开展以及优异的竞赛成绩的取得,生物学特长生的概念也在逐步得到强化,牢牢地限定在生物学竞赛这一活动上面。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粮食、资源、环境等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重大生物学难题,人类为了生存,就要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由此在资源开发、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也就是使人口、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相互协调,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可见生物学研究的范围很大,内容十分丰富。社会发展需要多种多样多层次的人才。21世纪是生物学领先的世纪,生物学知识将应用于21世纪的方方面面,各种生物学人才在21世纪将发挥各自的巨大作用,创造出较多的成果。如果仅把参加生物学竞赛的学生作为生物学特长生来培养,这是远远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我们培养的生物学特长生,应当是能够在将来应用各种生物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与人类生活有关的各种问题,能够在促进人类持续发展方面做出一定贡献的人才。

可以看到,为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据生物学知识涉及的范围,中学生物学特长生的含义应当具有较为广泛的意义,从而使生物学特长生培养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在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努力学习生物学知识,对生物学具有浓厚的兴趣,立志从事生命科学事业,能够运用生物学知识,积极参加生物学科技活动,具备一定能力,并有突出表现,这应当就是中学生物学特长生。

生物课前三分钟篇七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老师在第一节课的时候就给我们介绍了几本关于生物学方面的书,作为一个生物专业的师范生,经常阅读有关生物学科的书籍是十分必要的,除了专业书籍外,看一些杂志报刊也是十分必要的。这些报刊会有关于生物学科方面的最新成果,或是其他一些老师专家对于生物教学方面的一些新的见解,这对于我们专业知识的积累,以及以后出去的教学工作等都是很重要的。在老师介绍的书中,《中学生物学》是其中的一本。最近,我在图书馆翻阅了《中学生物学》第29卷第10期,其中介绍了许多关于生物学方面的知识,看完之后我有很大的收获。在这一期报刊中有几篇文章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第一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文章是《高中生物学科易混淆名词之辨析》。文章作者陆新华辨析了高中生物学科中几个比较容易混淆的名词,如:蛋白质与蛋白,着丝点与着丝粒,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逆转录和反转录等,看完这些名词辨析,我们会发现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也经常会忽略对那些概念比较接近的名词的辨析,有些名词虽然我们知道两者之间有所不同,但要我们仔细辨析我们一时之间会说不出来,甚至有时会把两者混为一谈。

在看这篇文章之前,我一直认为着丝点和着丝粒是同一个概念。在高中生物教材中讲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均用“着丝点”,而在细胞生物学教材中讲解染色体结构或细胞分裂时,又常出现“着丝粒”,我一直以为两者为同一结构,之前也没有仔细去探究两者是否不同,但看了这篇文章后才分辨清了两者之间的区别。染色体主缢痕处的特殊分化区域由富含重复碱基序列的dna异染色质区组成,称为着丝粒,将染色体分成二臂。在细胞分裂前期和中期,把两个姐妹染色单体连在一起,到后期两个染色单体的着丝粒分开。着丝粒是一种高度有序的整合结构,在结构和组成上都是非均一的,包括三种不同的结构域。着丝点就位于着丝粒的其中一个结构域—着丝点结构域中,是着丝粒两侧各有一个蛋白质构成的三层的盘状或球状结构。着丝点与染色体的移动有关,在细胞分裂的前、中、后期,纺锤体忽的纺锤丝(或星射线)直接附着在着丝点上而不是附着在染色体的着丝粒上,没有着丝点,染色体不能由纺锤丝牵引移动。因此,着丝点和着丝粒并非同一结构,它们的动能也不同,但它们的位置关系是固定。由于着丝点与着丝粒联系密切,结构成分互穿插,功能方面联系紧密,两者常合称为着丝粒—动粒复合体。

生物学科是一门科学、严谨的学科,专有名词很多都有其特定的涵义及范围。但在平时我们常把相近的名词混为一谈,甚至有人完全分辨不清,曲解其意,如果教师的教学中出现这些问题将会对学生知识体系的构成会带来相当大的阻碍。这篇文章也给我们敲了个警钟,作为一个生物专业的师范生,不能很好的分辨这些名词,甚至有时把两个名词混为一谈,说明我们的专业知识学得不扎实,我们应该在平时的时候就多注意这些意思相近的名词之间的辨析,只有我们把专业知识学扎实,注意把我们学过的知识中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分辨清,在以后的教学中才不会误导学生,才能更好的'为学生讲解,而且我们应注意在以后为学生讲解到这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时我们应特别强调。对自己的学生负责这是作为一个老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另外一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文章是《让前概念为生物教学服务—“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一节教学的思考》。该文章中提到一个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有些知识明明在课堂上已经强调多次了,可是还是有部分学生记不清楚,经常弄错。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个原因往往会被教师忽略的,就是学生的前概念在作祟。文章结合《细胞的能量“通货”—atp》这节课的教学从前概念的产生,如何发现学生的前概念及如何正确处理学生的前概念等方面讲述如何让前概念为生物教学服务。

看了这篇文章有利于我们现在学习的教学设计,在做教学设计的时候除了要考虑到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更好的记住新知识外,我们也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前概念,对重点的新概念要重点的与之前学生可能接触过的错误的前概念区分,这也是我们这是以后真正去给学生上课应该注意的问题之一。

这篇文章也引起了我的思考,对于学生的一些错误的前概念我们避免不了,学生在进入高中的时候,已经在小学的科学课、初中的生物课接触、学习到了许多生物学科的知识,而且学生也会从互联网,平时生活学习到相关的生物知识,这些知识数量很多,有部分学过的知识是因为当时知识水平不够而没有深入学习,只学习浅表,而有一些信息是错误的,这就使学生在进入高中学习生物的时候会有这些前概念的干扰。作为老师应利用各种方法,如课堂提问,及时了解及发现学生是否有错误的前概念,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受到干扰、误导,影响学习效果。

生物学科中的很多知识其实与其他的学科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如文章作者举例说明的细胞的能量“通货”—atp,在其中涉及的化学键在化学学科中有学习到,而在政治学科中也有对“通货”的学习,老师可以利用学科交叉,以及之前学习过的知识帮助学生辨析前概念。这就要求教师终身学习,在学习专业的知识外,也要相应的了解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使自身的知识面更广,利用更多的知识来丰富课堂的教学。

虽然有时候一些错误的前概念会对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带来困扰,但只要正确处理,前概念也能为生物教学服务。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注意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在学习前一个概念时能为后面概念的学习作铺垫,学习后面概念时能以先前学过的概念为例,巩固前后概念间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这过程中还有一个需要我们注意的,就是作为教师,为了学生能更好的理解一些概念,通常会举例,打比方等,这时要特别注意自己举的例子是否合适,要避免因为教师不经意的失误也可能成为干扰学生以后学习的前概念。

作为一个生物专业的师范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教学方面的知识,我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看这些相关的杂志报刊书籍能使我了解到更多的新的知识,与时俱进,汲取其中对自身有用的知识充实自己,为自己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