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横和竖的教学反思(通用5篇)

时间:2023-09-28 00:52:58 作者:温柔雨 2023年横和竖的教学反思(通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横和竖的教学反思篇一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反思早上起来坐在书桌前准备好我的直播课。今天讲的是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因为在课前做足了准备。例如:课件、设备,所以说这节课上课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接下来我将针对这节课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反思:优点就是备课比较充分,所以在讲这节课的时候我觉得重难点是比较突出的,在比较难的点,我给学生单独的点出,并且反复的讲解;还有上课的时候,因为多次的修改课件、组织语言,所以上课的时候自己的思路是比较清晰的,语言也很简练,所以当在回看的时候,基本上没有看到太大的问题,并且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也是比较多的,能够通过互动看出来学生兴趣比较高,也比较积极。所以总的来说,这节课整体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再看回放的时候,发现自己在说到计数单位的时候,其中有一个地方把计数单位说成了数位,这是课上出现的一次口误,并且在讲课的时候,我们一直提倡的是让学生说,老师少说,但是在这节课的时候,当要总结写数的方法的时候,这个地方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说一说,而我没有让学生过多的去说,而是通过对比直接将规律总结了出来,所以说下次上课的时候可以考虑让学生多说。总之一次上课,一次反思,也是一次成长,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出现的一些缺点,我将改正,争取下一次的课上的更好。

横和竖的教学反思篇二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小数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时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索,并通过合作交流,总结小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充分体会成功的喜悦。

新课程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因此,课堂中教师只负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叙述读数,写数的过程,自主归纳 小数读写的方法,在比较和运用的过程中,突破关于0的学习。

1、课前练习过多,导致后面的练习时间不足。

2、在读数的教学中,忽视了让学生读数的过程,只让孩子动笔写出来。

3、在归纳方法的时候应该让学生自己总结和发现,教师的心情有些急切。

4、讲课时有些术语表达的不够严谨。

横和竖的教学反思篇三

学生在写数时写的比较好。但有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对于前面学过的万以内数的写法掌握不好,因此在写数时出现困难,另外个别学生不对照数位顺序表写,容易掉下0,强调刚开始学必须写上,熟悉以后再不写数位顺序表。

本节课的主要优点在于:能灵活的使用教材,放手让学生思考,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即将要学完,本单元的重点是要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但说真的,在教学中究竟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我。尤其是对于1亿这个数,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因此对于1亿有多大这节综合应用课,我还真是心中无底,不知该怎样来设计?我也上网查阅了不少优秀的教案,我们同年段老师共同讨论了对这节课的设计思路,还听取沈老师的示范课,最终形成共识,即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我觉得这节课如果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操作,很多的材料准备有些难度,所以我决定让学生在课堂上先进行猜想,然后教师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如:1亿张纸叠起来有多高?)和学生一起进行推算,让学生初步感受1亿的大小。然后再确定自己要研究的'主题,制定活动方案。课堂上重点交流活动方案,而实验过程则让学生自己或者是以小组为单位在家里进行,并且用数学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开始,我还有点担心学生是否会选材,万一思路都聚集在一块怎么办?可事实上,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学生的方案五花八门:有想研究1亿本数学书叠起来有多高的,也有想研究1亿粒米有多重的,还有的想研究一亿个硬币堆放在一起有多高等等。而第二天,当学生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给我看的时候,我又一次在心底为他们竖起大拇指:真的是一群善于动脑的孩子!他们不但收获了数学知识,也明白了许多的道理,积少成多,滴水成海保护环境爱惜粮食灵活地思考问题等这些都是学生们完成实验活动后的感慨。

我们教师要真的给学生创造一个探究的空间,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学知识,还能明白许多的道理。正所谓是给他一抹蔚蓝,他会还你一色海洋!给他一片绿色,他会还你一季春天!给他一米阳光,他会还你一片晴空!

横和竖的教学反思篇四

一、教学内容: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p34――p35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读写小数。

2、通过观察、比较,掌握新知,培养归纳概括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

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难点:能熟练、正确地读写小数。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板书课题: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二)探索发现

1、教学小数的读法。

(1)出示教材第35页例3主题图:世界上最大的古钱币高0.58m,厚3.5cm,重41.47kg。提出问题;你能读出古钱币的有关数据吗?学生独立试读。教师提示:读小数时,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2)小组交流:怎样读小数?师生交流后小结: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如果整数部分是“0”,那么整数部分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位上的数字;小数部分有几个“o”就读出几个“零”。

2、教学小数的写法。

(1)教师口述教材第35页例4,让学生记录,写小数。

一点四写作:1.4

零点零九写作:0.09

零点八八写作:0.88

(2)同桌互相说一说怎样写小数。交流后小结:整数部分按照整数写法来写,如果是“零”写作“o”;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要写成小圆点“.”,不要写成顿号;小数部分按照读法顺序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不能遗漏。

(三)巩固发散

1、读出下面的小数。

(1)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772千米。

(2)土星绕太阳一周需要29.48年。

(3)1千瓦时的电量可以使电车行驶0.84千米。

2、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我国科学工作者和登山运动员,精确测得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海拔八千八百四十四点四三米。

(2)地球赤道的周长是四万零七十五点六九千米。

(3)据国内外专家实验研究预测:到21,与1900年相比,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一点四至五点八摄氏度。

3、写出下面各数中的“5”表示的'意思。

15.6、0.05、350.5、0.375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让学生互相补充,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师生交流后小结:学会了小数的正确读法和写法。

横和竖的教学反思篇五

本课时让学生在建立“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学习除法,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等式的写法和读法,教学时,首先借助学生帮助熊猫京京平均分竹笋的活动,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之后,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方法,把枯燥的等式与平均分竹笋的实际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了解除法的含义,再组织“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学习活动,请学生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两份,平均分成3份等”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反复动手操作,多次经历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从而领悟除法意义。

在回忆平均分的.过程中抽象算法,书写除法算式,建立除法算式的数学模型,理解除法的意义,引导学生读一读、写一写除法算式,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等过程逐步引导学生认识除法。

在巩固练习时,多安排了一些实际操作题,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连一连,再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说说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整节课,通过学生亲身操作与教师示范演示相结合,学生很快的掌握了除法第一种分法的含义,同时,也很快学会了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认识了除号,突破了“除法的含义”这一数学难点。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