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表(模板10篇)

时间:2023-09-25 03:26:05 作者:字海 闫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表(模板10篇)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闫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表篇一

要说姓氏,我们班姓刘的同学最多。于是,我和妈妈对刘姓的历史和现状开展了一次调查。

二、研究方法

1、上网查阅刘姓的来源。

2、确定有代表性的刘姓人物作为具体研究对象。

3、搜集与刘姓人物的相关资料。

4、了解刘姓人口和分布情况。

5、整理搜集到的资料。

三、资料整理

来源

1、刘姓的由来刘姓最古老的发源地在今河北唐县,刘姓有“王者气象”。

2、汉王朝构成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潮,自此中华民族之主体。被称为汉人、汉族,中国的语言文字被称为汉语、汉字。

3、上帝对刘姓实在太垂清了,他把奠基中华文明基础的重担交给了刘姓子孙。高扬巨斧——刘姓的最原始根蒂桐有根,水有源。

历史名人

1、书籍教科历史上的刘姓汉高租刘邦、汉武帝刘彻,光武帝刘秀、刘备、刘耀、刘渊

刘少奇、刘伯承……

2、刘姓人物的介刘邦:即汉高祖,江苏沛县人。于公元前211年建国称帝。国号汉,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史称西汉。

3、刘向:江苏沛县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是

4、刘备:即圆汉昭烈帝,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曾投事普操。

5、刘禹锡: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所著《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具有唯物主义思想,及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

现状

1、刘氏族语上海文化馆保存看15卷108米长的刘氏族谱。

2、刘姓是现代中国人口比较多的姓氏,当代中国大陆地区刘姓,有约645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4%。在姓中排名第4。

四、研究结论

1、刘姓源远流长,是世界上第4大姓,占全国人数的5。4%,大约有六千万左右的人姓刘。

我为“刘”姓祖先的辉煌感到自豪!

闫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表篇二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孙”,我也有很多邻居姓“孙”,“孙”姓是不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姓“孙”的名人有哪些?“孙”姓的现状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对“孙”姓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或者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在网上查询

4、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来源:

公元前1055年,周公姬旦评定武庚叛乱,封康叔卫封,建立卫国。康叔在当地统治有方,很快把商朝的殷都改成了周的普通分国,成了卫国的始祖。春秋时,他的八世孙姬和因为攻灭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赐为公爵,史称卫武公。卫武公有一个儿子叫惠孙,惠孙的孙子名乙,字武仲,把祖父惠孙的字作为姓氏,姓孙,因此武仲又称孙仲,他的后代就以孙为姓。

历史名人:

三国时期吴国的主人叫做孙权,在位24年。孙中山是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春秋末年孙武利用五行相克的原理写了《孙子兵法》。

现状:

“孙”姓在全国三十多个省广泛分布,据2022年统计,全国一共有1848万人姓“孙”,为全国排名12,与第一名的“王”姓相差7500人。

四、研究结论

1、“孙”姓来源于商朝的“姬”姓,距今有较长的历史。

2、姓“孙”的历史名人有很多,例如孙权、孙武、孙中山等。

3、“孙”姓在全球排名第12,与第一名的“王”姓相差7500人。

闫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表篇三

一、问题的提出:

姓氏是变化,很值得让人研究。“刘”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有哪些名人姓“刘”。现在“刘”姓有多少人?带着这些疑问,我对“刘”姓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有关姓氏的书籍,上网,了解“刘”姓名人以及来源和人口。

2、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刘”姓人口分布情况。

3、询问身边的人。

三、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

“刘”姓历史名人,刘氏始祖刘累、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蜀汉照烈刘备、前赵光文帝刘渊、南朝宋武帝刘裕、唐代诗人刘禹锡等等。

人口数量:据统计“刘”姓的人数大概在几千万。是百家姓前几名,仅次于“李”姓和“王”姓。

四、研究讨论:

1、我国“刘”姓历史悠久。传说大汉刘累其子孙以字命氏,称他刘氏。

2、我国“刘”姓人才辈出。有心胸广大的刘备,大败项羽的刘邦以及在位41年的刘禅。其中我最欣赏刘备,他重视人才、心胸广大、慈善、沉着、冷静。很有领导的风范。他麾下的大将:关羽、张飞、赵云也都是那个时候的英雄豪杰。我相信“刘”姓以后会越来越多的人,甚至希望冲击中国人口的第一名的姓氏。

希望大家和我一起走进汉字的世界。

闫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表篇四

一、问题的提出

小时候我常常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每个人都要有一个姓,而不都是一个姓呢?为什么我姓孙,而别人姓王姓赵呢?带着这些问题我调查了一下关于孙姓的历史和现状。

二、研究方法

上网查找资料。

询问长辈。

与同学讨论。

查阅书籍和报刊。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来源:

源于子姓。商朝末,纣王叔父比干,商之贤臣,因直谏而被杀,子孙避难改姓,其中一支以本为王族子孙之故,遂姓孙氏。

源于姬姓。公元前1055年,周公姬旦封康叔於卫,建立卫国。春秋时,他的八世孙姬和因为攻灭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赐为公爵,史称卫武公。卫武公有一个儿子名叫惠孙,惠孙的孙子名乙,字武仲,又叫武仲乙,把祖父惠孙的字作为姓氏,姓孙。因此武仲乙又称孙乙,他的后代就以孙为姓。

历史人物:

孙中山,原名孙文,中国民主革命最伟大的先行者,中华民国的创始人,客家著名的代表人物。孙思邈,寿命最长的孙姓名人。隋唐时医药学家。少年时立志学医,钻研了古代的医书和其他书籍,成为医道很深的医药学家。孙继先,最年轻的孙姓名人。1926年出生,1947年牺牲。历任解放军班长、排长,19岁时就已经是闻名全军的战斗英雄,爆破英雄……这些都是姓孙的人。

现状:

孙姓的人口已达1848万,为全国第十二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54。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孙姓人口由119万激增到1848万,增长了近16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孙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分布于安徽、黑龙江、河北、辽宁、江苏、吉林,这六省又集中了乡村人口的42%。山东为当代孙姓第一大省。

四、研究结论

孙姓源于子,是商朝末纣王叔父比干。子孙避难改姓,遂姓孙氏。

当代孙姓已达到1848万人,是中国第十二大姓。

山东为孙姓第一大省。

闫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表篇五

我们学校有不少同学姓刘,我有好几个邻居也姓刘,“刘“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刘的名人有哪些?现在的刘姓是不是我们我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带着这些问题我对刘姓的历史现状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收集资料。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1、姓氏来源。刘氏出自祈姓,为炎帝尧陶唐氏之后。帝尧陶唐氏子孙生子有文在手曰刘累,因以(姓)名。传说,尧出生时,其母庆都是寄居于伊长儒家的伊祁山下,故从母所居之地为姓“伊祁。后又分出“伊”、“祁”二姓。尧帝的祁姓后代有一支被封于刘邑(今河北唐县境内),建立刘国。

刘氏出自姬姓,为周太后的后裔。相传西周时,周成王诵继位后封王继的儿子刘邑,其后裔以邑为氏,世代姓刘,这就是河南刘氏。

其他姓改姓刘。汉高祖刘邦实行和亲政策,以皇室宗亲女嫁于单于为妻,依照匈奴的习俗,贵者皆从母姓,单于的子孙是皆以刘姓。

2、历史名人。汉高来祖刘邦、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蜀汉昭帝刘备、前赵光文帝刘渊、唐朝诗人刘禹锡、九章算术的作者刘徽。

3、现状。刘姓的现状人口2021年6,460万人,刘姓约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5。38%,在按人口数量排序的中华姓氏中名列第4大姓。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四川、河南、江西、山东、河北五省,约占刘姓总人口的36%,其次分布于湖南、辽宁、湖北、黑龙江和安徽这五省的刘姓又集中了26%。

四、研究结论。

1、传说。刘姓出自祁姓、姬姓、其化姓改为姓刘。

2、历史上刘姓人才辈出。他们在各个领域都闪耀着光芒。

3、刘姓人口,2021年是6,460万,在按人口数量排序中名列第四大姓。

闫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表篇六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学校有些同学姓谢,身边也有些朋友姓谢。“谢”姓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姓谢的名人有哪些?现在“谢”姓在我国人口大约有多少?带着这些问题,我做了一次“谢”姓的研究报告。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它方法。

三、谢姓历史起源

根据《元和姓纂》上记载,谢姓出自姜姓,是炎帝的后代。周宣王的王后姓姜,是一个以贤德著称的王后,申伯就是姜后的兄弟,以国舅的身份被封于谢,后来这一家人在失去爵位之后,子孙也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国为氏,称为谢氏。

四、谢姓分布现状

当代谢姓的人口已达到864万,为全国第二十四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72%。从明朝至今600年中谢姓人口由79万增到864万,增长了11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谢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这1000年中谢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厂”形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广东、江西、四川三省,大约占谢姓总人口的36%;其次分布于湖南、河南、浙江、江苏、湖北,这四省又集中了29%。广东为谢姓第一大省,占全国谢姓总人口的13。2%,占省总人口的1。5%。全国的谢姓分布以粤东为中心,向北、西、东三方向辐射,谢姓人口逐渐减少,华北和东北地区少见,西北罕见。在近600年期间,谢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很大的区别,由东南部向中原、华北有一定的回迁,向西和南部地区的回迁十分强劲,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和南方的迁移。

谢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粤琼桂、湘赣闽台、湖北大部、浙皖南部、川渝东部,谢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9%以上,有的达到2。4%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6%,居住了大约60%的谢姓人群。在云贵川大部、重庆南部、陕甘豫南部、湖北北部、安徽中部、浙江北部、上海、江苏南部、黑龙江和内蒙古北端的连接地区,谢姓在当地人群中的比例一般在0。6%——0。9%,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5%,居住了大约21%的谢姓人群。

五、谢姓的历史名人

1、淡泊名利的谢安

谢安(公元320——385年),字安石,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书法家。

他自幼沉敏洒脱,气宇轩昂,虽有才名,但隐居于家乡会稽东山,与王羲之等人纵情山水。直到40多岁,他才应征入仕,后官至司徒。

2、山水诗鼻祖谢灵运

谢灵运,南朝宋诗人。他幼时被寄养在外人家里,族人名之为“客儿”,世称“谢客”。他祖父是东晋名将、康乐公谢玄,母刘氏是书法家王献之的甥女。谢灵运18岁时袭封康乐公,故又称“谢康乐”。其诗大多描写会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描摹细致,见解独到,开山水诗之先河。

3、谢混

谢安之孙,晋朝美男子,字叔源,小字益寿,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名士,太保谢安之孙,会稽内史谢琰第三子,晋孝武帝司马曜之婿,东晋安帝时为宰相,晋孝武帝司马耀旳乘龙快婿,后被刘裕诛杀。

谢混出身于陈郡谢氏,年轻时颇有美誉,有伟姿容,善写文章,为皇帝悦,后与晋陵公主成婚,育有二女。东晋晋安帝隆安四年(400年),袭望蔡县公,任中书令。义熙二年(406年),加中领军、尚书左仆射领选部。义熙四年(408年),加侍中、录尚书事、扬州刺史。

4、谢升卿

谢升卿(约1195—1273年),南宋宁宗时福建长乐县十九都漳坂乡人,约生于南宋庆元年间(约1195—1200年)。因认安南陈守度为族叔,改名陈日煚(jing)或(陈曰照,陈照),科举中第后当了安南国王的附马,后来当了安南国王,开创了安南历史上的陈氏王朝。

5、谢道韫

东晋时女诗人,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

谢道韫留下来的事迹不多,其中最著名的故事,记载在《世说新语》中:谢安在一个雪天和子侄们讨论可用何物比喻飞雪。谢安的侄子谢朗说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其比喻精妙而受到众人的称许。

六、结论

1、我国谢姓的历史十分长久,开姓始祖是伯爽。谢姓出自于姜姓,是炎帝的后代。周宣王的王后姓姜,申伯是姜后的兄弟,以国舅的身份被封于谢国。子孙也就以当时的习惯,以国为姓,就让谢氏人口从此发展开了,他族的改姓也是谢氏人口发展成第二十四大姓的重要原因之一。

2、我知道了广东、江西、四川、湖南四省的谢姓人比较多。谢姓还分布在许多少数民族内,我为姓“谢”的人分布在全国各地,连少数民族内都有姓“谢”的人而感到自豪。

3、谢姓的历史名人十分多,有东晋宰相谢安,有南朝宋国著名诗人、画家、文学家谢灵运,有南朝齐国诗人谢眺,有东晋名将谢玄,还有魏朝时代农中郎将谢缵。看了这些谢姓的名人,我心中的自豪感不禁油然而生。

闫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表篇七

每个人都有一个姓,每个姓氏的后面都一个不一样的意义。带着这个问题,我对我的“刘”姓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阅书籍和报刊。

2、询问身边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资料整理

刘邦(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丰邑中阳里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初仕秦朝,授沛县泗水亭长。陈胜起义之后,率兵响应,攻占沛县,自称沛公,投奔名将项梁,任砀郡长,受封为武安侯,统领砀郡兵马。率军进驻灞上,接受秦王子婴投降,灭亡秦朝。废除秦朝苛法,约法三章。鸿门宴之后受封为汉王。后赢得楚汉之争,统一天下,建立西汉。驾崩于公元前195年,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长陵。

刘少奇(1898年11月24日——1969年11月12日),男,汉族,谱名绍选,表字渭璜,湖南省宁乡县人,祖籍江西吉水,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首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第二任、第三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6年至1966年,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四、研究结论

1、刘姓源自尧的后裔刘累,刘累的子孙的名字为姓氏,就是中国最早刘姓。

2、历史上,“刘”姓名人辈出。有汉高祖刘邦,三国时期蜀汉的皇帝,刘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位国家主席,刘少奇。

2017年中国刘姓人口数量为6460万人,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5。38%。刘姓人口数量百家姓排名第四。

闫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表篇八

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上课听老师讲姓氏是一种古老的历史文化,每个姓氏都有不同的历史。我带着对姜姓的好奇趁放假研究它,做一次调查。

1、上网去搜集资料,去查阅书籍、报刊等了解姜姓的来源。2、走访长辈等有关部门了解姜姓目前有多少人。3、访问爸爸了解历史姜姓名人。

一:上网。姜姓的来源。姜姓于姬姓、媙姓等二十个古姓均起源于公元前两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至今5000年,是中国最早的姓氏之一,是中国四大古姓之一。

二:上网。姜姓人口有多少。据2016年近统计姜姓人口已达460多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37%。

三、上网。历史姜姓名人。姜子牙、本站姜小白、姜维、姜士桢、姜公辅……

结论:姜姓源出神农氏,炎帝生于江水,因以水命姓为姜,裔孙姜子牙周初封于齐,到战国中期,为田氏所灭,子孙分散,有以国名为氏是齐氏,或以姓为是姜氏。秦汉时,姜姓以关东大族向西迁徏充实关中,之后在天水形成著名的郡望,如今姜姓广泛分布于中、朝、韩、菲、泰和印尼等国。姜姓在《百家姓》排第32,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60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4%。据考证,从齐国第一代国君姜太公起到现在,共有102个姓氏由姜姓繁衍而来,包括吕、许、谢、纪、丘、卢等64个单姓和淳于、东郭、高堂、子雅、雍门、公牛等38个复姓。

闫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表篇九

我们班有好几个同学姓李。他们常开玩笑说:“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有一次听老师说,姓氏是一种文化,很值得研究。于是,我们几个姓李的同学对李姓的历史和现状作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浏览,了解李姓的来源和李姓历史名人。

2、走访有关部门,了解李姓人口和分布情况。

3、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李姓名人故事。

三、调查情况与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书籍、报刊

李姓的来源

李姓的来源:传说李姓的直接来源是商朝官名——大理。外族的改姓也是来源之一。李姓在唐朝发展为中国第一大姓。

书籍、报刊、教科书

历史上的李姓名人

李耳、李冰、李世民、李白、李清照、李时珍、李自成、李大钊……

上网

李姓人口数量

据统计,目前李姓人口总数已超过一亿。

爷爷的讲述

……

李姓的族谱

在福建连城县蓬峰镇的文川,保存着一本90卷之长的李姓族谱。

四、结论

1、我国的李姓源远流长,传说东夷组首领皋陶曾任尧帝的大理官(掌管刑法的官),其子孙以官名为姓,即理氏。商朝末年,理氏改为李氏。唐朝时,“李”为国姓,从资料中发现,唐朝开国元勋中,有诸将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因立功被皇帝赐予李姓。我们认为,大量别的姓氏改为李姓,是李姓在唐朝成为第一大性的主要原因,这也为后来李姓人口的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

2、在历史长河中李姓人才辈出。有春秋末期思想家李耳,战国时期水利专家李冰,唐太宗李世民,大诗人李白,北宋女词人李清照,明朝药物学家李时珍,明末农民军领袖李自成,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我们为李姓祖先创造的辉煌感到自豪。

3、李姓是当代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据统计,李姓人口总数超过一亿。

闫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表篇十

在我们班里只有三个同学姓张(包括我),上网一查关于张姓的资料,我吓了一跳,张姓的人口还不少呢!是我国排名老三的姓氏,于是,我对张姓有了兴趣,便对张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上网浏览

2、查阅书籍

3、通过问父母,掌握关于张姓的名人及故事。

四、结论

1、在历史的长河中,张姓人才辈出。有汉初大臣张良、唐朝名相张九龄、晋代文学家张翰、清代诗人张问陶、现代国画家张大千、清代词画家张子祥、宋代诗人张耒、西汉外交家张骞、东汉科学家、文学家张衡。

2、张姓出自皇帝之后代挥。得姓始祖:张挥。黄帝少昊青阳氏第五子,自幼聪明过人,爱动脑筋。他从星星的组合中得到了启发,发明了弓。于是黄帝封挥为制造弓的官叫“弓正。”

活动五:汉字字体的演变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演变,前后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行书—草书。这七种字体。被称为“汉字七体”。

活动六、制作汉字印章

汉字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流传下来的不可多得的一份遗产。作为汉字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我们更应该了解汉字,把汉字当作真正的中华民族的瑰宝来传承。

汉字千年,它是我的身躯,是我躯壳中的血管,是我血管中奔腾的血液,是我中国传统文化的脊梁。

汉字的奇妙在书法家的手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一点、一横、一竖、一撇在书法家手中变成了小精灵或舞者跃动的优美舞姿。

我爱汉字!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