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课本第三单元(优质16篇)

时间:2023-12-05 05:46:24 作者:梦幻泡

作文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一篇优秀的作文可以展现出一个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方式。接下来是一些优秀作文的摘抄,让我们一同感受其中的文采和触动。

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三单元复习测试卷

3、努末绩。

六、1、侦察2、观察3、启示4、启事。

七、1、(1)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2)c。

2、(1)泥沙(2)c。

十、265134。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三单元知识点

卫星运行(三位数乘两位数)

知识点:1、估算方法。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2、利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注意,第二个因数的十位要乘三遍,第二步的乘积末尾写在十位上。补充知识点1、时、分、日之间的单位互化。1时=60分1日=24时2、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中间有0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几个0落几个0。

体育场(实际生活中的估算)

知识点:估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要将因数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估算时注意,要符合实际,接近精确值。

神奇的计算工具

知识点:1、在学生原有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

探索与发现(-)(有趣的算式)

知识点:第一组算式:积的位数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1,积的最高位和最低位都是1,中间的数字为因数的位数,两边的数字相同并依次减1。(此为回文数)第二组算式:积都由1、4、2、8、5、7几个数字组成,而且前后排列的顺序不变,只需要确定末位数字就可以算出积(如果能直接推算出首位数字则更好)第三组算式:积的个位都是1,首位都是9;积的位数正好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积的.每一位都是由9、8、0、1组成,只要在首位补9,倒数第二位补0就可以了,只有一个8和一个1。第四组算式:在0~9的十个数字中,任意选择四个数字,组成数字不重复的最大的四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然后两数相减,并把结果的四个数字重现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再次相减······在这样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最后得到数字4176。

探索与发现(二)(乘法结合律)

知识点:1、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用字母表示是:(a×b)×c=a×(b×c).2、使用时机:当几个数相乘时,如果其中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可以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可以改变乘法运算中的顺序。数字如;25和4、50和2、125和8、50和4、500和2等。

探索与发现(三)(乘法分配律)

知识点:1、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在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用字母表示数:(a+b)×c=a×c+b×c或(a-b)×c=a×c-b×c补充知识点:1、式子的特点:式子的原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在两个乘法式子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另为两个不同的因数之和(或之差)基本上是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2、102×88、99×15这类题的特点: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整十、整百、整千与一个数的和(或差),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运算简便。

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三单元复习测试卷

给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一个近义词:

1、听了他的话,我茅塞顿开。()。

2、碰巧他也来了,我不用再去找他了。()。

3、大家都是街坊,要和睦相处。()。

4、我发现他进步了。()。

5、做了这件傻事,我真的很后悔。()。

6、我早就提醒你了,有这个结果还算好了。()。

7、怎么会发上这么奇怪的事情呢?()。

8、你猜猜谁的本领的.最大?()。

9、小牛很孤单,希望有人来陪他。()。

10、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身世真悲惨。()。

11、我的爸爸是桥梁专家。()。

12、这道题我不会做,谁来帮助我呢?()。

13、不要害怕,有我在。()。

14、快使劲,绳子过去了。()。

15、我和妈妈是一对快乐的学习伙伴。()。

16、他审视了半天,还是无法判断真伪。()()17、你这个孩子呀,还真需要好好教导。()。

18、“听我的吩咐,让他进来。”狮子王说。()。

19、你知道吗?我打消了我对你的信任。()。

20、这次召集大家到来,有重要事情商量。()。

21、你说的果然没错。()。

22、我想的句子受到了妈妈的称赞。()。

反义词。

写出下面词的反义词:

接受——()结结实实——()悲惨——()严肃——()熟悉——()认认真真——()愈合——()有名——()离开——()果然——()称赞——()。

小学四年级第三单元作文

相信大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动物朋友,比如一条狗、一只猫、几只鸟……而我的动物朋友是一群可爱的小鱼。其实,我本来一个动物朋友也没有。有一天,住在隔壁的老爷爷要搬走了,他把他养的金鱼全部送给我了,因此我就有了一群可爱的小鱼朋友。

我一共有六条鱼,其中五条是老爷爷送给我的金鱼,还有一条是我爸爸从河里钓上来的小鱼。我给他们分别取名为“毒液”、“骷髅”、“橙鼻头”、“火海”、“金条”和“黑斑”。“毒液”和漫威电影里的毒液角色一样黑。“骷髅”的身体十分白,看上去又瘦骨嶙峋的,所以称它为“骷髅”。“橙鼻头”因为它的的鼻子和头都是橙色的,因此得名。“火海”身上的颜色红艳艳的,活像一片火海。“金条”全身金黄无比,又是一条鱼,所以取名金条。“黑斑”是因为它身上有一个黑色斑点而得名。

刚开始,它们可能对我们不太熟悉,所以总是躲着我们,藏在水底下。可它们真无知,连玻璃缸是透明的都不知道。每次我给它们喂食的时候,它们连食物都不敢碰,真拿这群淘气的小家伙们没办法。

渐渐地它们不躲人也不怕人了。我给它们喂食时,它们总要先试探着碰一碰,然后才敢吃进去。后来,它们完全放心了,遇到有人来时就会友好地转个圈。现在我喂食时,只要食物一落进玻璃缸里,它们就会争先恐后地上来抢夺。

记得有一次,家里的鱼食没有了,小鱼们饿得好像嘴都伸出来了,在鱼缸里团团转。我很担心,只好给它们喂面包屑、饼干屑等。我觉得它们应该不会吃,可它们看都没看就吃了。看着这些小家伙们,我情不自禁地感慨道:“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作文

大自然,你好!

请问你们是否记住了那一个个恐怖、吓人、使人悲份的.龙卷风、台风、洪水、海啸、火山喷发呢? 记住了缺水、火灾、干旱、高温、动植物的种种人为灭绝吗?哼,真是说的比唱还好听!“温室效应导致了有的地方缺水,有的地方干旱,有的地方发大洪水~~~”请问一下温室效应是谁排放、产生废气到大层里气,造成了大气污染,把臭氧层弄破了一个大洞?是谁? 是人类, 还人类!!!

幸好,人类还有最后一丝的理智,最终这一丝的理智扳回了人类要保护大自然的意志。是人类日益意识到人类应该和其他生命共生共存、和谐相处、爱护大自然!

瞧,现在的汽车、工厂都要经过除污水、去废气的流程才能排放出水、气体。在马路两旁、街道、公园里都是绿树成萌~~~当每年的3月12曰来临时人类都不约而同去参加植树活动。还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每天都有环卫工人来清除垃圾的。不过美中不足的是河里的水质还不够清澈~~~~~。

我相信只要我们贡献一份力量,保持多一分自觉。大自然很快就可以恢复原来那鸟语花香、山清水秀、碧水蓝天、野生的动物比比皆是的样子了。而某些己经灭绝了的动植物也有望被科学家运用科技手段克隆出来!到时候我们就可以问心无愧地向大自然问候一声“大自然,你好!”

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三单元课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位算。

2、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一、复习检查(全班做,请学生板演)。

364287。

+72+88+49。

结合扮演情况进行评议。

二、新课。

1、谈话: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连续进位的加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部分内容。我们再来看“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

用图表或屏幕出示该表,框出下面部分。

爬行类。

376。

两栖类。

284。

提问:谁能就这两个数据提出一个加法计算的问题?

——爬行类和两栖类的已知种类一共有多少种?

列式算式:376+284。

分小组讨论并在全班汇报。

师:同学们看看教材第18页的男孩子和他的估算方法。

归纳:在进行三位数的加法估算时,一般可以把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再用口算的方法估计和的范围。这种方法在我们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3、师:请同学们用竖式算一下。

学生独立计算(同时教师板书)。

归纳:在加法中,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4、反馈练习。第18页“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练习五第1、2题。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锣鼓喧天: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表示声音巨大,场面热闹。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欲:快要,就要。)。

响彻云霄:响声直达极高的天空。形容声音非常响亮。

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窃窃私语:暗地里小声说话。唐白居易《琵琶行》:“小弦切切(同“窃窃”)如私语”。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

悄无声息:1.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轻。2.形容没有名声,默默无闻。

霎时:极短的时间;忽然之间。

顿时:顿时,指立刻。多用于叙述已过去的事情。语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回:“我听了这话,吃了一大吓,顿时呆了。”

忽然:词义为“表示情况发生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词性为副词。如,他正要出去,~下起大雨来。

驻扎:驻留扎营(军队)在某地住下。

蛀虫:指咬树干、衣服、书籍、谷粒等的小虫。

拄拐:拄着拐杖。

捐款:即捐资助款,指捐助钱财帮助别人的意思。

娟秀:秀丽;清秀美好。指秀丽。

手绢:也叫手帕,随身携带的方形小块织物,用来擦汗或擦鼻涕等。

花苞:植物花朵的蓓蕾期的称呼。

冰雹:一些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的冰粒。

鲍鱼:鲍鱼是名贵的海洋食用贝类,被誉为“餐桌黄金,海珍之冠”,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

一不做二不休:指要么不做,做了就索性做到底。指事情既然做了开头,就索性做到底。

一是一二是二:形容说话老老实实,毫不含糊。

三下五除二:多形容做事干脆利索。

_离十:指与实际情况很接近。

不管三七二十一:意思是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解释:爱好问,知识就充裕;只凭自己,闻见就狭小。遇到疑难请教别人,学识就会渊博精深;只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做事,一定办不成大事。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思是要博学多才,就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有学问的人才,不学习就不会成功,不问就不知道。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人不是生出来就都懂得许多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告诉了我们要多学习,才能学到更多知识。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读书做学问就怕发现不了问题,只有带着问题学习才能进步。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立了秋把扇丢:这个很容易理解,因为立秋之后天气总体呈现变凉的趋势,至少不那么热了,所以人们就开始慢慢把扇子搁一边了。

二八月乱穿衣:指农历二月天气由冷转热,八月天气由热变冷,乍热乍冷,变化不定,加上各自的体质差异,人们穿衣自然有薄有厚,不尽相同。

夏雨少秋霜早:夏天如果雨水少,那么这样的天就会提前冷,所以秋霜就会比较早。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立秋之后,冷空气就开始从西伯利亚南下,之后就会形成降雨,并且使气温一次次降低。所以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等到下过十场秋雨之后,时间就差不多到了秋末冬初的时候了,这时人们就该穿上棉袄(当然现在是羽绒服)抵御严寒了。所以就有“十场秋雨穿上棉”的说法。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指北方一些地区,农历_很暖和,十月里还像春天一样温暖。

1、注重日常积累:语文考验的是自己肚中的墨水,若是自己没有一定知识累积的话,语文成绩自然不高。所以想要提升语文成绩,平时更应该注重诗词好句的积累。

2、学会理解文章:通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明确课文的内在逻辑,把结构层级作为记忆线索,形成知识网络,更能方便记忆。

3、学会观察周围:写作是源于生活的,最打动人的往往是细节之处。所以平时要多观察生活,写作时多做细节描写,才能真正为作文进行润色,让老师能眼前一亮。

1、多读书:多读是建立在精读的基础上的。读文章时一定要注意它的内涵。反复看课文上的文章,将精彩之处做上标记,写上自己的感受、思考。

2、多练习写作,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法:不管是杂文、散文,还是小说,都可以写,写完了要反复修改,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要多思考,学而不思则惘。

3、多注意观察: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素材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

小学四年级第三单元作文

从前,在森林里居住着小熊、小猴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

一天,小熊和小猴吵了起来。小熊说:“你看,我的身体那么的粗壮,而你呢,小不丁点的,还敢跟我比,小心我把你打到天上去。”说着挥舞着它那大而结实的手,小猴也不甘人后,理直气壮地回应道:“不用在那里王婆卖瓜,瞧瞧我吧,虽然没有你那么肥胖,可是我的身体却比你灵活多了,而且动作敏捷。”说完便哈哈大笑起来。小熊非常生气地说:“有本事你就跟我比一比。”小熊说话的声音如果再响亮一点,恐怕连全世界都要听到了呢!小猴说:“比就比,谁怕谁啊。”接着他们就去找山羊大伯来当裁判,小熊说:“小猴,我们就比抬木头吧,怎么样?”“行,以为我怕你是吗?”小猴回答道。山羊大伯在他们俩每个人面前放了一根粗木头,让小熊和小猴把木头搬运到一棵白桦树底下,再搬回原来的位置,举在头顶三秒,谁先完成就算谁胜利。“三、二、一”随着山羊大伯一声口哨响起,比赛正式开始,只见小熊轻而易举地搬起那根粗木头,没多会儿时间就完成了比赛规定的内容;而小熊还是呆在原地,任凭它使尽浑身解数,尽全身力气也无法搬动那粗木头丝毫。第一回合,小熊胜出。

小猴很不服气,说,“有本事的话你跟我比赛爬树。”小熊答应了,为了公平起见,他们俩来到两棵一样高的白桦树下,比赛规则是谁先爬上去就是谁赢。随着比赛哨声一响,小猴就飞快地向上爬去,转眼间,小猴就爬到了高高的树顶;而小熊身体显得笨拙,爬上去一点点就溜下来了,只能望其项背了。第二回合,小猴胜出。

小熊纳闷了,搬运木头都比小猴厉害,爬树为什么就比不上小猴子呢,输得这么惨,小猴也有同样的疑虑。于是小熊和小猴就一起去找森林里的最智慧的猫头鹰博士,并且把他们俩比赛的`前前后后都告诉了猫头鹰博士,猫头鹰博士说,大自然母亲赋予了你们不同的天赋和特长以及生存技能,在生活中,你们应该用自己的长处去帮助你们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小熊和小猴听了之后脸上露出欣然,然后他们就成了真正的好朋友。

四年级第三单元作文

大家都一定去过菜市场吧!可是你们觉不觉得小动物很可怜?我在菜市场看到了这样的一幕:

菜市场里有许许多多的菜,可是小动物也不例外!

今天我和妈妈爸爸去菜市场买菜,我没想到的是,妈妈爸爸说,今天要吃鸡汤,可是我觉得小动物可怜,也就没说话了。走在去买鸡的路上我发现了一个大姐姐,她和她的爸爸一起去菜市场买菜,可是大姐姐发现了一条小狗,小狗走了过去,大姐姐竟然踹了那条小狗。我想:如果大姐姐是那条小狗,大姐姐会怎么想?我们继续朝着卖鸡的方向走着。

我想对世界上的人们说:“请你们爱惜动物吧!它们很重要,如果没了动物人就无法活了!世界就不美了!请你们爱惜动物,如果动物灭亡了,下一个灭亡的就是人类!”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作文:蚂蚁的启示

我是个爱动脑,勤实践的孩子,这个好习惯使我受益匪浅,下面就让我来和你一起分享其中的快乐吧!

记得一天,我从电视里了解到蚂蚁具有坚持不懈、团队协作的精神后,小脑袋里问号可多了,是这样吗?我半信半疑,决定亲自做个实验。

我拿着一小块面包跑到花园里,把它小心翼翼地放在一棵大树旁。大概面包的香味吸引了蚂蚁,一会儿,一只小蚂蚁从树洞里跑了出来,左看看,右瞧瞧,触角一动一动的,好像在辨别香味的方位。不久,它终于发现目标,在面包前闻啊闻。我想:它肯定会趁周围没有伙伴时,偷偷吃掉这块面包的。谁知,小蚂蚁却迅速地进了树洞里。不一会儿,两只、三只...一群蚂蚁从树洞里爬了出来,他们一定得到了小蚂蚁的情报,很快就团团围住面包,一起把这意外收获抬了起来,慢慢地向蚁洞前进。

看着它们快到蚁洞时,我突然有了主意。心想:如果把面包移到离蚁洞远些的地方,又会怎样呢?于是,我出其不意地抽走了那块小面包。瞧,面包的忽然消失让蚂蚁没了方向,在原地直打转。哈哈——我暗自偷笑!这下你们慌神了吧,我倒要看看你们怎么办。这时,也许有一只小蚂蚁闻到了面包的香味,招呼大家不要慌乱,跟着它走,很快这面包就失而复得了。

嘿,我怎么能让蚂蚁这么轻易地夺走面包呢!我从路边捡来一颗小石子挡在了蚂蚁面前,只见蚂蚁都停了下来,它们的触角碰了碰坚硬的小石头,又互相碰了碰触角,好像在商量什么。没辙了吧?我得意地等待着蚂蚁解散。可过了一些时候,没想到它们居然懂得绕道而行,大概派了蚂蚁前去探路,真是太聪明了。

好了,不要再打扰这些蚂蚁了,让它们把面包快快搬回洞,和它们的兄弟姐妹一起分享吧!因为这美味来之不易。

小学四年级第三单元作文观察日记

老师布置一个非常有趣的作业:泡绿豆,观察它的变化,写一篇观察日记。绿豆用水泡会变成什么呢?我回到家立马找来一个杯子,放入一浅杯水,抓起一把绿豆,小心翼翼地放开手,绿豆就像我安排的“水兵”,一个个随着水波,争先恐后地往下钻,最后安静守着杯底。

11月13日。

又过了两天,清水像变质一样,看起来很脏,有一种不好闻的味道。我连忙心疼起我的水兵,都坏了吗?只能倒掉了!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水兵,发现它们身体光溜溜的,绿色军装早就扔在一旁,个子比以前大了很多,可能长的太快,衣服不合身了!用手摸了摸,就像乱泥一样,就在我来扔掉它时我发现一点绿色,身体后长出了尾巴,一点点小嫩芽,哦!是发芽了。我立马换好水,心中充满期待。

又过了两天,“水兵”地尾巴越长越长,一个个高高地竖着尾巴,得意地像打了胜战一样。我用手夹着水兵的尾巴想看看它们得到的表情。可拿出来后我真被它们惊讶了,原来它们就是豆芽菜呀!这真是一个生动又精彩的作业。

四年级第三单元作文

人们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已研制成功一种电子蛙眼。这种电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样,准确无误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物体。把电子蛙眼装入雷达系统后,雷达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这种雷达系统能快速而准确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飞机、舰船和导弹等。特别是能够区别真假导弹,防止以假乱真。

电子蛙眼还广泛应用在机场及交通要道上。在机场,它能监视飞机的起飞与降落,若发现飞机将要发生碰撞,能及时发出警报。在交通要道,它能指挥车辆的行驶,防止车辆碰撞事故的发生。

人们模拟海蛰感受次声波的器官,设计成功精确的“水母耳”仪器。它由喇叭、接受次声波的共振器和把这种振动转变为电脉冲的转换器以及指示器组成。将这种仪器安装在船的前甲板上,喇叭做360°旋转。当它接收到8赫兹-13赫兹的次声波时,旋转自动停止,喇叭所指示的方向,就是风暴将要来临的方向。指示器还可以告诉人们风暴的强度。这种仪器,可提前15小时左右预报风暴。

对鲎行为影响最大的是两侧的复眼。受光束照射后,复眼产生脉冲。一只眼受光束照射,一只眼产主脉冲;两只眼同时受光束照射,两只眼同时产生脉冲,但比光束照射一只眼时产生的脉冲的频率略低些。人类受其启示,研制成功一种电子模拟装置,能解10个元素构成的网络方程,应用这个原理制成的电视摄影机,能在激光下提供清晰度较高的电视影象。

没有大自然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地球,让我们手拉手来保护大自然,保护地球。

四年级第三单元作文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

这是我第一次给你们写信。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之间的交流也少了。我有许多话都不想说出来,今天就写在信上,吐露我的心声。

首先我要感谢你们让我降临到这个世界上,让我看见了春天的生机,夏天的炎热,秋天的硕果,冬天的白雪,谢谢你们培养我多年,让我茁壮成长,接受教育。可是,爸爸妈妈,你们知道吗,我十岁出头了,会做许多家务事了,可你们却偏偏不让我做,这真叫我无能为力。爸爸妈妈,照这样下去,我只会成为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的!这难道对我今后的生活有帮助吗?让我去做我力所能及的事吧!

爸爸妈妈,你们知道吗?其实我并不想上辅导班,虽然上辅导班能增长我的知识,但是它也占满了我的休息时间,让我几乎要失去儿童的天性了。我就好比是一只笼中之鸟,虽然拥有一对丰满的翅膀,但却不能朝着天空展翅翱翔。爸爸妈妈,我想飞,我要飞,你们让我展翅飞翔吧!

爸爸妈妈,不管你们贫穷还是富有,我永远是你们的女儿,而你们永远是我的爸爸妈妈,我永远爱你们!

四年级第三单元作文

用日记的形式写一写观察中的发现。

二、方法指点。

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就会发现身边的许多事物都存在着有趣的现象。比如,鱼睡觉的时候是睁着眼睛的;我们一碰含羞草,它就闭拢了叶子,好像一副很害羞的样子。本次的习作就让我们用日记的形式来写一写观察中的发现。日记属于应用文的一种,它有一定的格式:

第一行,写上年、月、日,星期×,天气情况。一般是写在第一行的中间。

第二行,开始写正文。

日记一般不写标题,但初写日记时可以加一个标题,以便围绕一个中心写。

在写观察日记的时候除了要关注日记的格式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如,观察一样事物的外观的时候可以先整体再局部;观察一样事物的发展状况的时候可以按时间顺序。观察时做到仔细、准确。

2.按观察顺序将观察过程记叙完整。自己最想写最感兴趣的部分要写具体。

3.写作的时候要突出观察中的发现,写清楚它带给你怎样的启示或者感受。

四年级第三单元作文

秋天的梧桐散发着。

金黄的光芒。

叶子层层叠叠。

没有一点空隙。

好像披本站上了金黄的毛毡。

风一吹。

梧桐叶像波浪般。

摇动起来。

雨一下。

水珠染成了黄色。

梧桐叶不断点头。

啊,美丽的梧桐!

初秋。

梧桐树戴上了金灿灿。

的假发。

淡黄中混着一些橘黄。

中秋。

梧桐的假发变成了。

橘黄色。

混着一些橘红。

秋末。

橘红慢慢飘落下来。

梧桐在静静地回忆过去。

鸟儿在它的树枝上搭窝。

小虫在它的叶子上寄住。

梧桐说:

“你们要住多久呀?”

它们叽叽喳喳。

“你让我们住多久。

我们就住多久啊!”

梧桐叹了口气。

说:”嗯……直到我老去吧!”

谁也没吭声。

只有风在沙沙作响。

小学四年级第三单元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p20:例3“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两个运算定律,你能说出是哪两个吗?你能举出例子说说吗?

2、导入新课(师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课件出:题目中有哪些已知条件?求的问题是什么?

2、你能列出算式吗?

3、你能很快算出此题的答案吗?你是怎样计算的?与同桌交流。

4、在此题中,你运用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定律?

115+132+118+85加法交换律。

=(115+85)+(132+118加法结合律。

=200+250。

=450。

5、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425+14+18675+168+25。

6在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

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46+()=75+()()+38=()+5924+19=(。

+)。

()。

a+57=()+()要求学生说出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数。

2下面各式那些符合加法交换律。

140+250=260+13020+70+30=70+30+20。

260+450=460+250a+400=400+a。

3、p20做一做1、2。

五、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加法的简便运算。

115+132+118+85加法交换律。

=(115+85)+(132+118加法结合律。

=200+250。

=450。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