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精神读后感(优质5篇)

时间:2023-10-07 08:16:10 作者:碧墨 传承中华精神读后感(优质5篇)

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传承中华精神读后感篇一

读了《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后,我才发现原来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如此多姿多彩的!

最近春意盎然的四月,迎来了我们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传统节日――“三月三”。

“嘿,什么水面打跟斗嘞,嘿溜溜……”早上,阳光明媚,国旗飘飘,校园里响起了我们全校师生嘹亮欢快的对歌,在大队部辅导员杨媚老师的安排下,全校师生分成了两个阵容,满怀激情地玩起了刘三姐对歌。杨老师还兴致勃勃地给我们介绍了“三月三”的传统习俗,我们津津有味地听着,对学校“三月三”的活动充满了期待。

“三月三”活动热火朝天地开始了!活动有“走木板鞋”、“跳竹竿舞”、“抛绣球”等等,我和小朱、小渝来到了木板鞋比赛场地,这个比赛要三人三双脚同时穿上一双长长的木板鞋,一齐以最快的速度走向终点,考验的是三个人的配合呀!马上就轮到我们上场了,“开始!”老师一声令下,我们就一起念着口号:“一、二、一、二……”一上左脚二上右脚。刚开始我们可能没把握好节奏,让四(2)班的同学领先了,慢慢地我们掌握了节奏,速度快了起来。忽然,一声“哎呀”,吓了我一跳,原来是前面领先的四(2)班团队摔倒了,惹得全场哈哈大笑。这时我们知道机会来了,“一二一二……”我们喊的口号更加紧凑,“踏踏踏踏”的板鞋声有节奏地响起,“快点,快点,快到了……”旁边是老师同学的鼓励声、催促声,我们仨都紧张得不得了,但都不敢喘半口气,在前面的我死死地盯着终点,近了,近了,耶!我们赢了!掌声、欢呼声响了一片,原来团结是可以创造奇迹的!也许这就是“三月三”活动的意义。

天空是那样晴朗,太阳是那样热情,照得我们的脸红扑扑的。竹竿舞场地有节奏地发出“啪啪、啪啪”的声音,抢绣球的同学玩得不亦乐乎,金色的、红色的绣球满天飞,整个校园充满了同学们的欢声笑语。

通过这次活动,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丰富多彩,它是中国的文化,我们要记住这些节日,并永远传承下去。正如读本所说:“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传承中华精神读后感篇二

今天我看了《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我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在这本书中,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仁义胡同、六尺巷》这篇文章。这篇文章讲了明朝一个叫董笃行的人在京都做官,老人家因盖房砌墙和邻居发生争执,董笃行母亲绐他写信,想让他用官势为家里争气,结果董笃行回了首诗让母亲让别人两尺。母亲就按儿子说的去做,,这一做法感动了邻居,邻居也让出了两尺,就有了一条小胡同。

看完这篇文章,我深受感动。对于生活中的小是小非我们应该像故事中的人物一样互相让一让,事情就解决了。如何处理这些小是小非,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让一让,说明他是个有道德的人,互不相让,甚至大动干戈,说明他道德境界不高。“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我们应讲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风尚,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一代地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所以,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小是小非的事,我们应该互相谦让,这样就能真正解决问题,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

有一次,我去表弟家玩,正好表弟家来了一位客人,那位客人走时留下一块有巴掌那么大的棒棒糖,我和表弟都想独占那块棒棒糖,相互争抢着。我说我是哥哥,弟弟应该让哥哥;他说他是弟弟,哥哥应该让弟弟。最后妈妈来了,她看见我们争得不可开交,就教育我们说人与人应该互相谦让。我听了如醍醐灌顶,就把棒棒糖让给了表弟。此时表弟也不好意思独占,我们就让妈妈把糖分成两半,每人吃一半。我若有所思地吃着糖,仿佛悟出了些道理。

在生活中,如何处理小是小非,反映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情怀。许多事就是这样: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

传承中华精神读后感篇三

最近,我读了《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课外书,其中的内容真是让我受益非浅,感受很深。特别是当我读到《范仲淹勤奋读书》的故事后时,文中的主人公范仲淹小小年纪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他自强不息,人穷志不穷,发奋读书,终成为一代宰相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我们要学习范仲淹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如今我们生活条件是越来越好,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鸡鸭鱼肉是家常便饭,而且每天还有零用钱花;学习条件更是不用讲,上学读书由国家统一安排,不用交一分钱,学校的教室宽敞明亮,装有电灯、电扇……。在这样优越的条件下,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认真学习呢?可如今天的我,偏偏就做不到,真是惭愧呀!有时上课开小差、搞小动作,不认真完成作业,上周语文老师布置我们背诵的课文,我现在都还没背下来。回到家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手机,平时父母叫我帮忙做些家务,我也总是推三拖四,很不情愿,一心就想着玩。现在看来,真是太不应该了,与范仲淹相比,我的生活条件不知比他好多少倍,可我却不懂得去珍惜,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我想从今往后再不能这样了,在学校要认真学习,在家也要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我们要学习范仲淹心静如水,心无杂念的学习态度。文中提到有一次皇帝路过范仲淹的学校,全城轰动了,人们争先恐后的去看皇帝,可是范仲淹却闭门不出,像往常一样埋头苦读。读到这里,我不得不对范仲淹产生敬佩之情,而且自愧不如,这种坚定的学习态度真是太难得了,很值得我去学习。想想现在的我,下课铃一响我就坐不住了,人在教室心却不知飞到了哪里。晚上在家写作业的时候,心却老想着电视。我想以后再不能这样了,要像范仲淹一样,能禁得起诱惑,用平静的心态去学习。

读了范仲淹的故事以后,我的生活和学习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我明白了一个人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要有远大的志向,不能人穷志气短。我立志要像范仲淹一样,发奋学习,长大后能够成为一个国家的有用之才。

传承中华精神读后感篇四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和民族精神一直传承着,从未中断。当读完《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后,我深深地被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和民族精神震撼了。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语言文字、科学技术、中医中药等,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这本书不但讲述了伟大的中华文化,还让我们记住了很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爱国、孝顺、尊师、诚信、守法等。它以讲故事的形式告诉我们一些古人的言谈举止,包括真善美和假恶丑,告诫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真善美的优良传统,坚决抵制假恶丑的不良行为。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我们要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世代相传。

呼吁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华子孙传承中华文化,只要我们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精神家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传承中华精神读后感篇五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貌之邦!举手投足,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讲文明懂礼貌更是当代学生当仁不让的责任。一句温暖的话语、一声亲切的问候、一副温顺的面孔、一个彬彬有礼的举动……我们都感到心灵的互动,情感的融合。文明礼貌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这使我感到心寒。这,难道就是我们的文明吗?我们的文明礼貌去哪里了呢?

愿我们所有的.同学都能与文明同行,与礼貌同在。我们应该事事讲文明,时时讲礼貌。从自己做起,从眼下做起,把文明礼貌当作我们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同学们,行动起来吧,从此刻出发,做一个文明好少年。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让文明礼貌之花开遍我们美丽的校园,也让文明礼貌之花盛开在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中!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