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探究总结与反思(优秀6篇)

时间:2023-10-04 01:21:19 作者:GZ才子 2023年教师探究总结与反思(优秀6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总结很难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总结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探究总结与反思篇一

第一段:引入话题及背景信息(100字)

文字探究是一种以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为目的的活动。通过参与文字探究活动,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学习语言表达和思维逻辑的技巧。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切体会到文字探究活动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在实践中探索到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

第二段:分析文字探究活动的优势(200字)

文字探究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和思考兴趣,提高他们对文本的理解。通过文字探究,学生可以自主探索语言的魅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此外,文字探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他们掌握文字表达的技巧。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文本进行深入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结构。文字探究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化意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

第三段:分享文字探究活动的实践经验(300字)

在实践中,我发现文字探究活动最好结合实际情境进行。例如,在讲授中国传统文化时,我让学生阅读相关的经典文章,并组织文字探究活动。学生通过分析文本,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同时也提高了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另外,我还将文字探究活动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学生在课后阅读一本书后,以小组形式进行文字探究活动,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并引导他们思考一些关键问题。这样,学生既能拓宽视野,又能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除此之外,我还发现文字探究活动可以通过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来进行。例如,我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研究,并通过阅读相关的文本和素材,完成一个综合性的研究报告。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提高综合素质,还能够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四段:总结文字探究活动的价值(200字)

文字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通过文字探究,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知文本的表达方式和内在意义。文字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成为有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个体,为他们今后的人生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段:对未来的展望(200字)

随着科技的发展,文字表达和阅读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交和工作技能。因此,文字探究活动在未来的教育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希望在教育实践中,能够更好地挖掘文字探究活动的潜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希望能够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推进文字探究活动在教育中的应用。

通过文字探究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文本的意义,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教师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文字探究活动的教学策略,通过实践和反思,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过程。文字探究活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究和推广。

教师探究总结与反思篇二

论文摘要: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激励问题成为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大问题。高职教师激励的措施和途径只有与其需要相一致,才能真正为高职教师提供最佳的激励途径,激发高职教师的工作动机和工作积极性。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激励问题成为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大问题。总体来看,目前高职教师激励机制还存在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不能真正地从教师的群体特征和需要出发,多维度激发教师的工作动机和工作积极性。只有在分析教师需要的基础上,创新和完善激励机制,才能真正为高职教师提供最佳的激励途径,不断地激活沉淀层的人力资源。

1人的需要特点与激励

“激励”一词,作为心理学的术语,指的是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使人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状态,任何激励活动都是围绕着人的“需要”而进行的。现代心理学认为,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原动力,是人的积极性的源泉,推动着人朝向一定的目标努力,使自己得到满足。需要是产生行为的动力源,欲望的不满足是激起人们行为的普遍原因,人的行为都是以满足某种需要为目标的。但是,需要不直接产生行为,需要向行为递进还必须有一个中介环节―动机。人的需要只有转化为追求一定目标的动机,才能产生具体的实践行为。

人由需要引发动机,动机决定行为,行为是动机的表现和结果。要引导高职教师的行为,必须研究高职教师的需要,对合理的需要予以最大程度的满足,以达到“最佳的激励状态”。也就是说,是否对高职教师产生了激励,并不单纯取决于政策或目标的正确性,而是取决于激励政策是否能满足高职教师的需要或引起高职教师的潜在需要。需要是个人行为的原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要实施有效的激励,选择恰当的激励手段和方式,必须全面分析高职教师的需要特点。只有在充分了解高职教师不同层次、不同时期需要的基础上,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能激发教师内在动力的激励措施。因此.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积极探索高职教师的优势需要,因势利导,以求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高职教师需要的结构特点

研究高职教师的需求是建立相应激励机制的基础。学校管理者要使激励高职教师的方法获得成功,就必须了解高职教师的需求,掌握其行为规律,进而影响和指导他们的行为,实现组织的目标。一般来说,人的需要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的层次,既有物质上的需要,也有精神上的需要。高职教师由于其拥有的资源、知识结构、经历和角色地位、职业生涯阶段特征的特殊性,他们在需求结构上具有某些共同的人群特征。

2.1经济利益的需要

经济利益的需要包括工资、奖金等物质方面的需要。这是人的基础性的需要,人们不仅依赖其实现对更高生活水平的追求,也能通过高收人显示自身的价值和能力。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收人普遍不高,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条件都尚未得到改善,获得一份与自己的贡献相称的报酬,更是他们考虑的一项重要内容。

2.2工作自主的需要

因为高职教师的工作情境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工作性质具有较大的创造性。高职教师能够在既定的战略方向和自我考核指标框架下,按照自己的工作方式完成任务,他们要求给予自主权,使之能够以自己认为最有效的方式工作并完成他们的任务。

2.3心灵归属的需要

高职教师渴望得到更多的尊重与信任,主要表现为更多地需要被组织、领导和同事承认与肯定、尊重与理解。同时,高职教师对参与的期望程度高,如他们往往期望自己的合理化建议、方案被接受和采用。

2.4个体发展的需要

高职教师更加重视能够促进他们不断发展、有挑战性的工作,他们对知识、对个体和事业的发展有着持续不断的追求。他们需要不断地学习,要求组织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持续学习环境,以满足他们知识更新、事业发展的需求。

2.5职业成就的需要

高职教师的满意度来自于工作本身,包括挑战性的工作和高质量地完成工作。这个需要可以通过实现教育理念、成就事业、得到同行肯定、拥有声誉等的需要表现出来。

高职教师的具体需要较为复杂,对物质利益有着较强烈的渴望,但整体来讲,其对于精神方面的需求偏多,所以高职教师对于较高层次需要的强度偏高。对高职教师进行激励,必须照应到他们的特殊需要。高职教师激励机制的设计,要针对高职教师的需要,确立相应的激励因子,使高职教师产生满足内在需求的动力,并将这种动力指向学院所希望的目标或方向。

教师探究总结与反思篇三

大学专业探究是每位学生都必须面对的问题,选择一个对自己未来有利的专业决定着自己的人生道路。然而,专业的选择并非易事,需要学生在多个领域进行探究和挑选,逐渐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方向。作为教师,我们要关注这一过程,引导学生进行专业探究,并陪伴他们走过这一重要的人生阶段。

第二段:提供多元化的资源支持

专业探究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学校和社会资源是关键。因此,教师应该提供多元化的资源支持,例如引导学生访问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心,参加专业介绍会,以及邀请校友来分享他们的大学和职业经验等。这些资源能够辅助学生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对所学课程的了解,使他们在做选择时更周全和准确。

第三段:培养专业素养和技能

有些学生过分追求排名和收入而忽略了专业的实际内容。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素养的培养,例如专业技能的实践培训、专业期刊的阅读和分析,以及参加公司活动等。这些实践和社会学习机会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知识和工作环境,增强他们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第四段:帮助学生实现职业发展

学生要将自己在专业探究中的成果转化为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个人能力强化和求职技能的提升,建立适合个人发展的职业规划和求职策略。此外,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参加实习、工作或社会服务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整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并为未来的职业发展作好准备。

第五段:总结并强调教师的角色与责任

专业探究是一项需要精心引导和扶持的工作,需要教师们做出积极贡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好身为探究导师的角色,提供专业知识和支持、支持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规划和实施学习计划等。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个人经验和专业知识,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新,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视野。综上所述,大学专业探究需要教师们的关注和帮助,我们应该为学生的专业探究提供积极的支持和鼓励。

教师探究总结与反思篇四

语法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掌握好英语语法的规则是正确使用英语语言的保障。相对于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在语法教学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语言情境。这是英语语法教学思想至关重要的革新,因为不论什么语言知识的学习,最终都是要在实际生活中交流运用的,学生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认知语法、应用语法,才能真正掌握语法。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需求,为学生搭建起学习与展示语法知识的舞台,而这个舞台最需要的就是氛围,也就是语法学习的语境。孩子们一站到这个舞台上,就会被这种美丽的“氛围”吸引,在这种“氛围”的感染与引导下,他们在英语的世界里翩翩起舞,尽情歌唱。那么怎么样才能在英语语法教学中恰当地创设语境呢?本文就试图从创设情境的意义、来源、原则等几个方面,谈谈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情境设计。

一、英语语法教学情境设计的意义

在英语语法教学中创设情境,对于教师来讲是一次教学思想的洗礼,它摒弃了过去机械的语法教学方式,使我们更好地把语法的形式与意义结合在一起。同时从学生的角度讲,创设情景能够给枯涩的语法带来生命,提高学生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课堂语法教学的效率。

1、改变思想,突破桎梏

《新课标》明确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与词汇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对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把这种先进的指导思想移植于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我可以理解为:不能采取机械死板的讲授灌输方式,而要设计各种语言情境,为学生实际运用语法创造条件。然而,在英语语法课堂上,许多老师依旧采用“教师讲解——学生记录——机械运用——习题巩固”的传统教学方式,缺失了语言运用的环境情感,成了语法教学的桎梏。教师心中更多是为了考试,割裂了语法的形式与意义,以至于学生的语法学习只能停留在表面,不能内化形成实际运用的技能。教师在英语语法教学中注重语言情境的设计与运用,恰恰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所谓情境,就是情感与语言运用的环境。因此,语法知识只有在恰当的语言环境中使用,才能真正理解,才能真正转化成语言技能。例如,我在讲“wouldratherdosth、thandosth、”的时候,如果只是举几个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未免过于机械。相反,我们从学生生活的场景出发,设置家庭生活的语境,谈论自己的生活,学生们就会谈论出“iwouldratherwatchtvthandomyhomework”这样的好句子。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语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生在这种特殊语境下运用语法知识,必定经历大脑对于知识的加工过程,因此也会在大脑中打下牢固的烙印。在英语语法教学中,我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创设情境对于语法教学的关键作用,可以说创设情境是我们改变传统语法教学方式的一把利剑。

2、激发兴趣,提高效果

教师机械地讲授语法,讲得很多也很细致,但是学生掌握的却很少,费时而低效。学生在这种语法教学过程中,只是被动听讲,几乎没有主动参与。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这就需要英语教师为学生搭建一个平台,在英语语法教学中设计交际情境。在师生互动的英语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两条思维如果想要不断地撞出“火花”,就要创建一个近似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这种比较真实的语言环境能够刺激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兴趣。有了教师搭建的这个“舞台”,学生就有话想说,有事情可表达,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在这种精心设计的语境里,语法知识自然引入学生的头脑,并不断地完成语法知识输入与输出的转换,这些语法知识便会根植于记忆里,从而提高英语语法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英语语法教学情景设计的源泉

语法教学情境的设计必须基于不同的话题素材,而这些素材有着多种来源。

我们可以把这些来源分为两种主要途径:狭义与广义来源。狭义主要指来源于教学的内容中心——教材。而广义的则是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具体的讲主要有以下三种来源。

1、取自于教材

有些语法板块的`内容与这一单元的话题并没有多少直接联系,教师很难对这一部分进行情境教学,这个时候我们所需要的就是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巧妙设计情境,完成从已知到未知的教学。

3、来源于生活

英语教学应该是生活教学,因为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生活这个大环境,英语学习也要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语法教学的情境设计也不例外。我们在进行英语语法教学的时候要善于捕捉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语境,进行比较真实的情景教学。在相对枯燥的语法教学中添加一些“生活化”的语境作料,会让我们的语法教学更生动活泼,更易理解接受,更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运用与消化。

三、英语语法教学情境设计的几个原则

教师在英语语法教学中能够通过很多的途径获得情境设计的素材。而获得这些素材之后就需要我们艺术的加工处理,恰当的使用在我们的语法教学中。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最大化发挥英语语法语境的效果呢?我想,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情境设计要体现趣味性

美国学者埃克斯雷说:“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所以,语法情境设计的时候首先要注意趣味性,让学生们一走入你精心编制的情境大网,立刻就变得情趣盎然。教师设计的这些语境,要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时代气息。

2、情境设计要体现针对性

教师努力设计语法教学的情境,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一语法问题。所以学生最终是否能掌握与运用语法知识就成了语境设计成败的关键。为了突出解决语法点的作用,教师在设计情景的时候,一定不能偏离语法点,一切活动又要围绕语法点展开。没有针对性的情境设计,就像漂泊在没有目标的大海里的小船,过程再波澜壮阔,再精彩绝伦,都不可能到达彼岸。所以我们的情境设计一定要围绕“解决语法问题”这一目标展开。例如我在讲述preferdoingtodoing这个语法结构的时候。我们连续出示看电视与看电影、打排球与打篮球、做游戏与看书等生活情景,让学生们做出自己的选择,不论怎样的情境,孩子们都是用上面的语法结构讨论,始终没有偏离中心,很有针对性。

3、情境设计要体现开放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思维是课堂上最美丽的火花。”所以我认为美丽的英语课堂一定是充满学生思维的课堂。但是死板机械的语法讲授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需要一个自由开放的游走空间。所以教师在语法教学情境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问题的开放性。不要一开始就把语境设置成“死胡同”,学生在这种语境下很难施展,我们也失去开发学生思维的可能。

总之,在英语语法教学中创设情境是语法教学的必由之路,它使我们的英语课堂真正“动”起来,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英语语法教学的效果。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必须具备这项技能,认真研究教材,在语境创设上多下功夫,艺术地创建语法教学的语境,为学生们搭建起语法学习的“舞台”。

教师探究总结与反思篇五

【摘 要】教育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因此,教育自然就存在价值问题,有价值的东西必须存在评价。所谓教育评价是指以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教育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从而作出价值判断过程。教育评价是一个复杂和活动,教育评价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它贯穿于全部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也是学校经常性的一项工作。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具有对教育过程进展情况进行诊断的功能、指导功能和激励功能。学校的教育评价是一项极复杂的工作。科学的教学评价能促使一个良好班子队伍的建成,否则会达到不可收场,一盘散沙的地步。那么,正确的教育教学评价应如何益寿着手进行呢?我粗略整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学生学习成绩评定要定好教育教学评价的起点

教师的教育教学是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教师的教育教学评价关系互老师的切身利益(评优、选模晋级等)但因为种种原因,学生的基础会在很大的差异甚至有的班级学生基础与在的班级无可伦比的。面对这种情况,如果将教师的教育教学的成绩评定拿到一个标尺上底子差的班级的教师的积极性肯定会受到很大的挫伤。有的所谓乱班,在短时间内要见到大成效是很难的。学生基础太差,学校定的要求对差班来说太高,教师无信心,学生无动力,给教育教学带来极大的障碍,稍微不能承受打击的教师的教育教学是很危险的,针对这种情况,学校要从期末和开学是的起点,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等方面进行评定。定好教育教学的起点,把握好评价教师的标尺,以好公平处世。在这方面,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解决。

1.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是对学生对原有知识积累的评定,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出几套指导性和综合性的试题让学生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知识方面通过问卷调查一目了然。

2.行为测试

现在有种现象:学生嘴里念得头头是道,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截然两样,找不到一点书上行为的影子。这种情况下只能说是纸上谈兵。只有通过行为测试,故意设置一些生活小岔子,让学生去处理。教师有意识设置,学生在无意识中处理,看看学生是否真的理解,并按正确的方法做,以明确以后工作方向。

3.能力测试

能力是指人或动物运用自己已经是学到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灵活处理其它相关事物表现出来的气质。学校在测定学生音、体、美方面测试标准的最好办法是对学生进行能力测试。通过定目标不定时的面对面进行检测,音乐方面能否识简单的谱,是否有简单的乐理知识:美术方面能否画一张像样的画,体育方面是否能蹦能跳,经过检测一看便知。

学校定好起点,测定结果以百分比形式表示出来,确定好教师的教学任务,必须上升到多少个百分点,定好教学目标,每超过一个百分点,或差一个百分点的奖惩措施,通过评分量化表的形式予以认定。学校利用期末和开学时间进行评分量化表整理,存入学校档案予以妥善保存。这样虽然各个班给学生基础不一样,但由于评价标准不同,也就在一个起点、一个标尺上了,有利于学校领导公平处理。

二、领导日常监督

领导对教师的监督是经常性的直接考核手段,它具有分散、灵活、及时的特点,是学校领导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一种形式。

1.参与教师备课行动

学校领导深入课堂、操场、教师办公室的场所,直接参加教师备课活动,教研活动,班会团队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等。通过观察,检查和指导等方式,可以获得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2.听课

听课是日常监督检查考核教师的主要形式。比如:对新教师可以通过系统听课了解和判断学识水平,教学能力和教学特点。对老教师可以通过专题听课,帮助总结经验,推动教学改革等。学校领导经常有计划地深入课堂听课不仅能及时发现问题,指导教学工作,而且能推动教师认真备课,促进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听完课后,认真检查本节课教案,看所讲的和所写的是否相符,既有监督作用,也有减少周前教案检查负担,也可避免老师多抄教案对教学工作无一益处的缺点。

3.听取汇报

学校工作多而复杂,作为学校领导不可能事事亲临第一线进行直接考核。因此,在某项工作中或到了一定阶段后,听取教师工作汇报,以便监督其工作进度,完成程度和质量,以为日后综合评价作材料准备。

4.抽样调查

由于受人力、时间、空间等条件限制,学校领导小组不可能对教师各方面工作都进行全面考核考查。因此抽样检查是对教师进行经常性考核的基本方式。例如:检查教案、备课记录、检查教师对学生作业处理情况,检查教师的教学质量等。根据考核的要求和检查的任务,要适当选择样本和抽样检查的方式,是采取有意抽样检查、随机抽样检查、分层抽样检查等方式,抽查时注意全面性,以照顾教师情绪,公平处世。

三、教师自我评价

以教师的自我评价的基础和为前提。教师的工作表面看来似乎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但作为一个潜心投入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讲,还得做很多幕后工作。这些工作只有通过教师自我评价才能深入了解。通过教师的自我评价可以吸引教师参与考核。有助于发扬民主,增进考核内容的客观性、真实性、全面性。有助于教师认识自我优缺点,以改进工作,提高教育质量,激发教师的自信心及工作主动性,也能增进教师的主人翁责任感。

四、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是考核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有效渠道,其形式主要采用三种:一是如开学生座谈会,参加座谈学生应是随机的:二是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涉及面宽内容广,具有普遍性优点,评价意见容易接近真实情况:三是空端式意见调查表,学生按栏内所提问题逐一发表意见,内容比较广泛,不受约束,学校根据学生评定给教师评定。通过学生评价进行考核,其目的在于广泛听取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意见,如收集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常规资料,了解教师教育教学态度,突出事件或特征性表现:听取学生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看法、意见、建议和要求等。

五、社会评价

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教育也不例外。教育是与其他网络相互联系的,成功的教育应该得到社会的好评。学校的工作要得到社会的好评,必须吸收社会参与学校的管理,与学校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学生家长。学校要做好家长的工作。使学生家长参与到教师教育评价中来,现在有些教育是封闭的,孤立的,未与社会接轨。学校管理要与社会接轨,学校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设立家长意见箱

家长对担任其子女某学科的教师意见,建议(出勤、教学态度、师德)通过纸条形式写好装入学校家长意见箱,学校定期开箱,听取家长意见。这样,有利于对教师教学及学校工作在家长心目中进行摸底,也有利于成为学校领导评价教师的重要依据。能给教师以警示,使学校管理,教师评价社会化,以获得对教师的公正进行。全体教师参加,以免领导感情用事。

2.定时召开家长会

学校还应对大面积的学生进行家访,由于有的学校服务范围广,到每个学生家里家访是很难的。这些偏僻地方学生家长很难到校一次,通过家长会的,给家长了解学校教师教学情况,也可听到家长的呼声及对学校的希望、建议,这样充分调动了每个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也给教师工作带来极大的压力和推动力。

总之,教育工作具有复杂性,学校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评价也是相当复杂的。教育评价牵涉到教师的方方面面,学校领导要运用好手中的权力,谨慎从事。在评价过程中中,坚持教师自主评、互评、学生评价、家长、社会评价,发挥多元评价的积极工效。中有这样,教育才能稳妥地进行,只有这样,教育才会呈一条不脱链的状态,呈现永无止境的良性循环过程,才会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使学校管理一体化,推进整个教育的优先发展。

教师探究总结与反思篇六

多元教学评价,强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其实质是全面地评价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多元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有利于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真正把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诸方面的考查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

一、树立先进的评价理念

随着多元智能理论的发展和逐渐被接受,“多元评价”也进入了课堂教学之中。这就意味着学生的学习策略、与他人交往的技巧以及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的运用能力都将得到评价。为促进教学改革,我们应当建立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起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起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评价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没有多元评价,就无法客观、公正地判断课程目标是否达成,就不能有目的地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作为课程评价核心的学生也是如此。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的主渠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提高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效应。这就要求我们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应该是多元评价。

二、构建和谐的评价环境

营造一个优化的评价环境,保证学生之间的评价真实、公平,让人人都有评价的机会及评价的权力。教师必须注重运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其自主发展,充分体现“人人都能学好数学”和“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的大众理念。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请一个学生随意说几个数,然后我说出这个数能否被3整除,让学生评价教师的答案,此时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纷纷各抒己见。有的说:“教师太神了!”有的说:“教师的本领真大!”还有的说:“教师肯定有窍门。”还有的学生说:“这有什么了不起,我也行。”教师说几个数,让他来判断,老师和同学一起进行评价。这时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和同学一起活动,多项交流,评价,体现了平等、民主、自由、融洽、和谐的课堂氯围,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

三、创造合理的评价机制

新课程理念强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评价参与者的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指出学生是主动的自我评价者。《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时,既可以让学生开展自评与互评,也可以让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参与评价过程,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可以时刻了解自己,改进自我,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的评价实质在于校正和激励学生的学习认识活动,并通过教师的评价活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一定的标准,掌握一些评价活动的形式和方法。学生的自主评价可采用自评和互评的形式。自评,即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有助于学生随时进行自我反馈、自我分析、自我完善,从而积极地把评价要素纳入到自己独立的学习认识活动中去。互评,集体或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主要在于形成集体的标准,使学生在自我评价、自我比较中获得自主发展。

在综合评价中,要将日常表现和作业、单元测验以及期末考试划等号占一定的比例,进行综合考虑。比如说有一位同学平时课堂表现不错,作业质量也很高,单元测验成绩也很好,但在期末考试不理想,这就要参照他的日常表现给出较高的评价,相反,如果平时这位学生调皮捣蛋,上课经常搞小动作,即使期末测验考到了满分,也要在总体评价中作出相应的扣分。

四、实施有效的评价方式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评价应当通过多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环境下进行;教师应多方面观察、记录、分析和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点和弱点,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和采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方式。多元评价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既体现学生的基本要求,又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保证学生获得个人的最大发展。

在评价功能上,应由侧重甄别和选拔转向侧重发展。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应在承认学生之间存在智力和才能的差异的基础上,进行鉴定和分析,从而判断出评价对象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发掘适合评价对象的教育方法,促进他们的发展和表现,帮助学生发展成就感和自信心。

在评价的内客上.应强调对评价对象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考查。传统的课程评价的范围过于狭窄,过于集中在对语言智力和数理逻辑智力发展情况的考查,无法反映出学生各方面发展的真实情况。多元智能理论启发我们,课程评价应立足于从智能结构的各个方面去全面评价学生,综合考查学生各方面情况的发展,使更多的学生成功地参与课堂学习。

在评价方法方面应有效整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评价内容趋于多元化,改变过去单一的定量评价方法,适当引入学习过程档案、评价日程表、反思日记、成果展示等定性评价方法,使二者有效地进行整合,在不同的方面发挥各自的作用,以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发展情况。

在评价的对象上,应由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转向关注对过程的评价。按照多元智能理论的观点,评价是一个动态的整体的过程,它不仅发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之后,而且也伴随和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在新课程改革中,评价应更多地关注评价对象在各个时期的表现和进步状况,通过关注“过程”而促进”结果”的提高。

在评价的主体上,应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的多元化,重视自评、互评的作用。这种转变有利于改变我国中小学课程评价主体单一的现状,加强各类评价主体之间的互动,可以使评价信息的来源更丰富,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加全面、真实,也有利于促进被评价者自我发展能力和个人合作能力的发展。

多元评价的实施,促进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的转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索,而且促进了学生多种思维能力的发展,有效地促进教与学双方互动相长,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有利于教师水平的提高,从而进一步实现教学的发展。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