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心中的英雄袁隆平(通用15篇)

时间:2023-11-05 15:58:50 作者:灵魂曲 2023年我心中的英雄袁隆平(通用15篇)

优秀作文通过生动细腻的表达,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维。下面是一些优秀作文的例子,希望能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

我心目中的英雄袁隆平作文

从没想过非把“美丽”这个词和袁隆平拉扯在一起,尽管71岁的他,依然显得精干,活力充沛,不乏睿智和幽默。

而且,也没有必要把他和美丽联系起来。他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才华,在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非凡的奇迹—一目前在我国,有一半的稻田里播种着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每年收获的稻谷,60%源自他培育的杂交水稻。

但凡一个人能有这样的成就,无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美丽这等词汇都已经成为浅薄而无谓的媚俗,无法与他们并列。

但是,就在他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喜庆日子,在他接受首都新闻媒体的联合采访时,我忽然听到了“美丽”这个词,突然发现,这位享誉世界、功勋卓着的“杂交水稻”之父的横空出世,竟然和美丽有那么直接的关系。

袁隆平没有丝毫犹豫地说出了这个大出我意料的答案:“大约我6岁时一次郊游,曾在武汉郊区参观了一个园艺常满园里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我觉得那一切简直是太美丽了!美得我当时就想,将来我一定要去学农。”

时隔60多年的漫长岁月,袁隆平忆及当年儿时的感受,仍不免双眼灼灼,神采焕发。可见那片花艳果丰的园艺场,在风雨飘尧国是艰难的年代,曾多么深刻地打动了一个孩子的心。

这片美丽的记忆,成了他心目中永远的梦幻,使袁隆平从此与“农”结下不解之缘。但当他第一次真的来到农村时,不禁大吃一惊:难道这就是自己多年来向往的最美的梦境?现实中农村的落后、贫瘠和疮痍,让寻找美丽的袁隆平大失所望,但却绝没有让他就此退缩,“真的,我从没后悔,我这个人有点‘痴’,认准的路—定要走到底。”60年代初那场席卷全国的饥饿,深深震撼了他的心灵,他把童年的憧憬蕴藏心底,将“所有人不再挨饿”奉为了终生的追求。

他义无反顾一头栽进了“杂交水稻”这个世界性的难题之中。为了杂交水稻,他几乎奉献了自己美好年华中的一切,知识、汗水、灵感、心血,没有什么不是围着杂交水稻而运转。在他研究开始的最初,为了获得一株必须的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和新婚妻子一起,用了整整两年时间,顶着烈日差不多踏遍了当地所有的稻田,前前后后共检查了14000个稻穗。

这样巨大的付出,在他几十年的育种研究生涯中,可以说成了家常便饭。无论是科学道路上必然的挫折、失败,还是人为的干扰破坏,所有遇到到的磨难都曾经跳出来考验他的心智。如果他仅仅是美丽的欣赏者,也许他早就被沉重的现实消磨一空;但作为以自己的生命和科学的力量去创造美好的科技工作者,袁隆平百折不挠,坚韧不拔。

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多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每年解决3500万人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对于一个几千年未曾真正解决吃饭问题的大国,这是一个多么巨大而深远的贡献!难怪一些地区的农民称他为当代“神农”,而国际同行称他的研究是“带给全人类的福音”。他先后获得了国内国际多项顶尖大奖,身兼数十个学术和社会职务。浩瀚宇宙中,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闪烁翱翔;风云市场上,以他名字上市的股票隆重上市。

不知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这些辉煌、荣耀、名利,似乎丝毫也没有对袁隆平产生任何改变。从播种到收获,他依然风尘仆仆地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从春夏到秋冬,他依然追赶着阳光从北到南察看育种基地。即使这次来京领奖,他也无时不惦记着他的试验。“我们超级稻的培育十分紧张,不管我在哪,都要求基地3天报一次数据,这样可以随时分析情况。”一再声称不善言辞的袁隆平,谈起他的水稻育种却雄辩而流畅,“我们有信心,提前两年实现亩产800公斤的目标。”

已经功成名就的袁隆平仍驱赶着自己不断前行,“我在有生之年还有两大心愿,一是要把超级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这样,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再一个是把杂交水稻推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袁先生儿时的园艺场如今已经变成水稻田,生活、事业甚至梦里,全是稻子……“我做过一个好梦,我们种的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儿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几个朋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古稀之年的科学家之梦,已没有了园艺场的五彩缤纷,但那种淳美的境界却依依相随,如幻如真。

我心目中的英雄赞美袁隆平的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心目中的英雄-赞美袁隆平的作文9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你心目中的英雄是谁?是救死抚伤的白衣天使?是万人崇拜的毛泽东爷爷?还是站在讲台上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而我心目中的英雄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

当你三餐吃到香喷喷的`白米饭的时候是不是会想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绅,但是我会想到一个人——他毕生的追求与梦想是“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他就是袁隆平爷爷,他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也是伟大的一生。他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他仅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他的一生都在不断的探索,实验与改进中前行,他从试了雄性不育实验,在1975年攻克了“制种类",2010年袁隆平院士团队和张右发院士团队合作,共同研究转基因水稻,2017年袁隆平及其团队培育的“超及杂交水稻”湘两优900,又创亩产纪录,经第三方专家测产该品种的水稻在试验田内亩产149。02公斤,多么惊人的数字啊!然而生老病死并没有因为袁老为造福人类的执着而按下暂停键,2021年5月22日,13:07分在长沙,袁隆平爷爷因多器官衰节去世,享年91岁。他为一件事坚持了一辈子,就是让所有人民远离饥饿。他一生都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身体力行,最终取得突破,他对水稻的要求有八个字:高产!最高产!超高产!我既崇拜他伟大的人格,又赞叹于他一心扑在水稻事业上克服种种困难,一丝不苟,坚持不懈的精神。

了解了袁隆平爷爷的一生后,使我茅塞顿开,虽然生活在现代我们生活条件优渥了,却不能丢了,忘了老一辈身上所具有的信念与精神,我们要一直一直传承下去。我立志,以后的我在学习上,绝不会遇到不会的题就放弃,考不出好成绩就气馁而是要砥砺前行,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在生活上我不能遇到一点挫折就一蹶不振,消极面对,而是要从中总结失败的原因,吸取经验,得到教训,牢记于心,不让类似的事情重复发生在我身上,不管以后在学习上还是生活遇到什么困境,我都要学习袁隆平爷爷勇于探索,不怕吃苦,坚持不懈的精神。

袁隆平爷爷是平凡的人,却做了不平凡而伟大的贡献,追求“禾下乘凉”梦的他是一个真正的耕耘者,他就像他热爱的种子一样,深埋在后人心中,我心目中最伟大的英雄啊,我要永远记住您!永远崇拜您!

我心中的英雄袁隆平作文【精选】

从母亲的十月怀胎到哺育我成长,母亲无微不至,对我呵护有加,细心照料,为我遮风挡雨。我就是母亲的心脏,母亲就是我心中的。

记得小时,有一次我生病了,发烧38°,躺在床上的我头昏目眩,只记得头上有冰冷的毛巾,眼前有母亲,手里有母亲温暖的手,母亲那着急的样子我还依稀记得,那晚上母亲没睡,先是熬了药给我喝,后来又帮我用冷水敷额头,等到半夜见我睡了,她便坐在床边等我苏醒,紧紧地握着我的手,似乎我懂得了母亲对我的爱,在母亲的无微不至的照料下我退烧了,苏醒时我看见母亲坐在床边,握着我那冰冷的手,累得躺在我的床边时,我哭了,母亲竟为了我整夜没睡,为我的生病而担忧,为我而累倒,顿时的我真有点过意不去!

是母亲,是母亲,是母亲……她的一切是我,我的一切是她,她是我心中的,是我生命中最熠熠闪光的星星,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她是我心中的,我为她而感到骄傲,有了她我感到无比幸福!

我心中的英雄袁隆平院士作文

袁隆平爷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为了解决我国人民的吃饱饭问题,用自己的一生去研究水稻。

袁隆平爷爷对工作无比的认真的,他不管是风雨,还是雷电交加,他都会去看望水稻,因为他想知道这些水稻担受多大的风雨。他的摩托车也不知道摔坏了多少辆,他也毫不在意,因为他时刻惦记着我们吃饱饭的问题。

袁隆平爷爷还是一个可爱,富有爱心,和葛可亲的人。可爱是,他每次成功,突破难关时,他总会像一个孩子得到自己心爱的玩具时那样开心。富有爱心是从他帮助了无数人的解决温饱问题。有人说,如果申请专利,袁隆平爷爷将是世界首富。和葛可亲,他是一个对别人只有关心、温暖,从不要求什么,也没什么架子。

据说,素隆平爷爷有一对孪生孙女,袁爷爷则喜欢把名种零食藏在屋子里的每个角落,然后让孙女去找,老爷子真是童心未泯,我想这也是袁隆平爷爷之所以长寿的真正原因吧!

可惜的是,他在2021年5月21日因病逝世。他的死,让我们的心如同晴天露雾。袁老骂鹤西归,留下未竟的愿望――禾下乘凉梦。

袁老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的恩人,是我们永远无法遗忘的人。袁爷爷放心走好,您的科研团队会继承您的遗志,牢牢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的手里。

谢谢您,袁隆平爷爷,感谢您为我们的温饱而做出无比卓越的贡献。感谢有您――袁隆平爷爷。希望你在天国过的无比自由,快乐,一切安好!

我心中的英雄袁隆平院士作文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每当我听到这句话时我就会想起一个伟人――袁隆平爷爷。

袁隆平爷爷是1930年9月出生的,小时候缺少粮食,袁隆平爷爷有时只能吃糠维持生命,所以袁隆平爷爷发誓他一定要让中国人吃上一顿顿的饱饭。1949年,19岁的袁隆平爷爷即将报考大学,袁隆平爷爷的家人反对,他却不顾家人的任何反对,还是执意报考了重庆湘辉学院农学系,23岁时毕业,毕业后袁隆平爷爷来到了偏远的湘安农学院任教,袁隆平爷爷一待就待了18年。袁隆平爷爷被中国人称之为“杂交水稻之父。”

“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是中国工程院院的士――袁隆平爷爷。他是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爷爷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爷爷是伟大的、是无私的……我得知袁隆平爷爷去世这个消息后,眼睛里逐渐冒出了米粒大泪水。心里是多么的痛苦啊!多么的伤心啊!多么的悲哀啊!我正在手机上搜集关于袁隆平爷爷的资料时,我看到了一个视频――袁隆平爷爷去世的第七天,也就是2021年的5月29日。在医院袁隆平爷爷老伴的床头,飞来了一只人们从未见过的很大的蝴蝶。很多人看到后都看哭了。这是多么感人呀!

袁隆平爷爷您养活了半个中国的人民,如今您走了,我怎能不悲伤,怎能不悲痛呢?你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但您没有放弃,您的这种精神,我们永远铭记在心,永远不会忘记。

袁隆平爷爷我们永远爱您!您一路走好!

我心目中的英雄袁隆平作文

以前,我只知道袁隆平爷爷是“杂交水稻之父”,但对他的事迹不是很了解。今天,听小桔灯小小老师说起袁爷爷的故事,一股敬爱之情油然而生,他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

袁爷爷衣着朴素,古铜色的皮肤,脸上挂着慈祥的笑容,让人一看就有种和蔼可亲的感觉。他一笑,脸上就露出深深的皱纹,这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袁爷爷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为此,袁爷爷研究杂交水稻,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他历尽艰辛,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并没有挫败他研究的积极性,凭着他的智慧和执着,袁爷爷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终于成功研究出杂交水稻,且目前产量在不断提高。袁爷爷这种永不放弃积极乐观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袁爷爷研究的杂交水稻解决了全世界各地吃不饱饭的问题,使我们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他是我们心目中永远的英雄。诗人李绅说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为了报答袁爷爷,从今以后,我一定要珍惜粮食。

我心目中的英雄袁隆平作文[精选]

每每读到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古诗词时,我仿佛睡在了稻田里,闻到了稻谷香,热腾腾、香喷喷的米饭让我垂涎三尺。我看到了天上的袁爷爷,他在稻田里忙碌着,被金灿灿,沉甸甸的稻穗围着,爷爷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时,我情不自禁的流泪了,我们再也见不到袁爷爷了。这位让中国人“端牢饭碗”的英雄让我们永远铭记。

我要学习袁爷爷持之以恒、严谨治学的求真精神,他为寻找种子,头顶烈日,脚踩烂泥,拿着放大镜在稻田间一株一株地仔细观察,一遍又一遍种植、试验、改良。他曾为了看住苗,把种子绑在身上,用体温催芽。他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我们现在能吃上香喷喷的米饭,全靠袁爷爷的不断求索、知难而进的科学精神。

我还要学习袁爷爷心怀百姓、天下为公的伟大精神,他有一颗善良的心。袁爷爷年轻时经历了饥饿、贫穷的生活,他上大学时坚决地选择了学农并立下誓言:“我要用农业科学技术,让所有的人不再饥饿。”几十年如一日,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誓言,爷爷用一生的追求与奉献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我们要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节粮惜粮,自觉践行光盘行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国家做贡献。

如果天堂有味道,那一定是稻花香,谁把人民放在心里,人民也会永远铭记他,我们一定记住您――袁隆平爷爷。

我心目中的英雄袁隆平作文

看了《流浪地球》以后,我觉得里面的人物个个都是英雄,但最让我佩服的人还是他刘启。

故事一开始,刘启只是想带着妹妹韩朵朵去地面上看一看,结果被警察抓到关了起来。但是因为木星捕获地球氧气导致地震,他们虽然从牢里出来了,却误打误撞加入了一场本来无望的救援。这场救援中刘启的爸爸和姥爷全部牺牲,但却保护了地球。

刘启本来要帮助救援队把火石送到赤道上的行星发动机上,却让别人先一步送到。此时国际航天员慕斯却在全球发布消息说地球肯定是没救了,在这关键时刻,刘启却想到了爸爸曾经和他说过:“木星就像一个大气球,其中大部分都是氢气。”他就利用这一点,想到可以把火石送到行星发动机上,然后利用行星发动机的喷射火焰,点燃木星推离地球。虽然他们成功将火石送到,但是组装时装置卡住了。于是,刘启冒着可能被压成肉饼的危险前去解决,还好在最后关头成功逃脱。

成功点燃木星后,他为了救妹妹韩朵朵,头盔裂开从而导致恒温失效,差点在—70度的地面冻死。他能为了地球,为了家人,为了让更多人更够活下来,差点牺牲,他就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我心目中的英雄袁隆平作文

张桂梅,一个以生命在奋斗的传奇女校长,是我心中的英雄。

她用她无私的爱把几千名贫弱的孩子,一个个送进了梦中的大学。她是同行眼中的“燃灯校长”,也是孩子眼中的“校长妈妈”。她扎根贫困山区40余年,靠募捐的善款,创建了全国第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用红色基因教书育人,用大爱感动了中国!

她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岗位上,行善助学,爱生如子,心系群众,扶贫帮困。她总是笑着对身边的人说:“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

为了鼓励学生自立自强,孩子们都会大声朗读她书写的校训:“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命运虽有不幸,但并没有击垮她,她将无穷的大爱献给了教育事业。她的大爱与善举永远刻在了人们的心中,她是我心中的英雄。

我心中的英雄袁隆平作文

袁隆平有两个心愿:一是把“超级杂交稻”合成;二是让杂交稻走向世界。

这是袁隆平的心声,一种博大的爱。为了实现这个心愿,他从成绩与荣誉两个“包袱”中解脱出来,超然于名利之外,对于众多的头衔和兼职,能辞去的坚决辞去,能不参加的会议一般不参加,梦魂萦绕的只有杂交稻。他希望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不但能增强我们国家自己解决吃饭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解决人类仍然面临的饥饿问题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袁隆平把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杂交稻当作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事业。他还受聘担任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首席顾问。“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记者离开三亚基地的时候已是4月7日的黄昏,北国还是春寒料峭,这里已经袁隆平把记者送至路口,说:“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满载着袁隆平的梦想与希望,杂交水稻在中国和世界的大地上播种和收获,创造着一个个神话般的厅迹。

世界杰出的农业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写了一部名著,叫《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书中写到“袁隆平为中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降低了人中增长率。他在农业科学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现在,已有20多个国家引种杂交稻,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转内推广杂交稻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90年代以来专门立项支持在世界一些产稻国家发展杂交水稻。袁隆平受聘为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首席顾问,这些年他每年都出国指导,还派出了许多专家担任顾问,多次赴印度、越南、缅甸、孟加拉等国指导,并为这些国家培训技术专家。

从1981年至1998年,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共举办了38期国际杂交水稻培训班,培训了来自15个以上国家的100多各科技人员。1998年,越南和印度种植面积已分别超过了10万公顷和20万顷,并且取得了每公顷增产1吨—2吨的效果。杂交水稻在解决世界饥饿问题上正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这是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尖锐命题。“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就能养活中国人。”袁隆平用惊人的科学成就响亮地回答了这人问题。

我心中的英雄袁隆平作文

每个人心目中的英雄都不一样,我心中的英雄也有很多,比如:威武的军人、身手矫健的运动员、还有奥特曼、小悟空、米小圈…但今天,我要讲述的是不一样的英雄——一个“农民”。别看他是“农民”,却在今年建国70周年大庆时,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就是袁隆平爷爷。

我的爷爷奶奶经常唠叨他们小时候吃不饱,要吃树叶树皮。在电视、杂志上,我们也见过国内贫困山区和非洲一些地方有跟我们一样年纪,却仍然挣扎在贫困线上吃不饱饭的场景。袁隆平爷爷就是解决了我们“吃不饱饭”问题的人,他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我的梦里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子粒有花生米那么大。另外一个梦想就是,我希望我的水稻亩产1000公斤梦早日实现。”这两个梦想就跟他打一辈子交道的泥土一样朴实无华。在他的梦想里,科学就应该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正是这份信念的力量,才成为他一直坚持下去的动力。

我们的袁爷爷,用科学知识在中国古老的土地上圆了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实现了一个震惊世界的童话。

同学们,新时代,国家建设的接力棒也会交到我们的手中,请从你我做起,以节约粮食为荣,向袁爷爷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学习。珍惜时光,发奋读书,认认真真上好每一堂课,扎扎实实掌握每一个知识点,努力提升自我,争当优秀学子,为今后更好地承担责任打下坚实基础,用自己的行动报效祖国!

我心中的英雄袁隆平作文

看完《袁隆平》,我又联想到了自已,现在我们的家庭条件可比以前好多了,照道理说我们成就自已的理想也比以前更容易了,可是在我小时候学笛子时,刚开始笛子对我来说是一种新事物,因为好奇所以我学得很高兴,学得也很好,可是时间长了,觉得太没劲了,学了一年我就不学了。我又去学跳舞,可是有许多动作做出来都很疼,我便也不学了。可是现在看到小伙伴们吹笛子,跳舞时心里酸酸的很不是滋味,回想起来当时没有坚持自已的信念真的很后悔。还有一次,我在科学课上做实验,好几次我都没能把电池装到小装制中,虽然如此,但是我没有气馁,坚持又做了七次,终于把电池装了进去。这件事让我懂得了坚持就是胜利!

电影《袁隆平》告诉我们一定要坚持自已的信念,最终才能取提成功。我们一定要向袁隆平学习!

古人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的好政策,二靠袁隆平的好种子”。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我以前也略知一二,但并不了解,这次,自从学校组织观看《袁隆平》电影后,我加深了对他的印象。

袁隆平虽然貌不惊人,语不出众,可以说是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那是什么让他坚持着,培养出杂交水稻?是什么人呢?看了这部电影,我明白了,是他那执着的、坚韧的心态,让他坚持了下来,是他那热爱科学、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精神,让他永远停留我们心中。

我崇敬袁隆平总共有三个理由:其一,他热爱大自然,不刻板,那时候,搞科学研究的人都在办公室里工作,虽然整天埋头苦干,却并没有搞懂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简直就是书呆子。而袁隆平则相反,他亲近自然,喜欢观察,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方式,这也是让他人生成功的一大步。

其次,他不屈服。当红卫兵冲进他家,砸烂他的稻子,要批判他的时候,他还喊着:“打倒袁隆平!”这不代表他无能,他软弱,只是他保护家,让他继续研究水稻的做法。这又让他成功了一步。

再次,便是他热爱人民,关爱家人。他爱妻子,不让妻子受到伤害,不让她受苦。他爱人民,为了人民,他努力研究,想要造福人类。也正是妻子的支持,百姓的关心,让他扑在书桌前研究,这也是他成功的动力!

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伟大,不平凡的奉献,袁隆平爷爷是个耕耘者,一个真正的耕耘者!

看了这部影片,我也懂得了要尊重他人,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每一粒粮食都是用劳动人民的血汗换来的呀!

我心中的英雄袁隆平爷爷作文

1930年,袁隆平出生了。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童年时光,几乎都是战争的威胁中度过的`。那时的他为了活命,和家人一起到处逃难。

年幼的他不懂,为什么我们中国要受欺辱?为什么我要东奔西走?为什么中国要忍受饥饿和贫穷?等到袁隆平高中毕业,一家子的生活算是稳定了,但在他的学业上,大家又一次犯了难。上了大学是好事,可是学啥?父亲的思想比较传统,希望儿子能通过上学走入仕途,升大官,赚大钱。可袁隆平不乐意呀,他不喜欢钱,偏偏喜欢花花草草。在袁隆平的心里,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才是自己的归宿,在别的孩子把赚钱当成理想时,他却对鲜花,绿草,果树有着异常的向往。而他也确实这么做了。1949年,他义无反顾地报考了西南农学院的农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湖南农校任教。在那几年,他边教课边学习,不光给学生提问题,更喜欢给自己提问题。课堂外的他,经常埋头在田野间,去从实践中找答案。到了60年代,自然灾害来了,很多地方都闹起了饥荒,人们有的饿死,有的病死,就连袁隆平的身体也有些撑不住。

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他愁得连觉都睡不好。在当时,杂交水稻可是世界性难题,就连发达国家的专业人员也没有攻克,很多人都觉得袁隆平在痴人说梦,可他偏偏不服输——“外国人成功不了,不代表我们中国人不行!”人民挨饿的景象就是他的动力,他迈开双腿奔走进田野,去寻找那从未有人见过的水稻雄性不育株。他头顶着大太阳,脚踩在烂泥里,弯着腰一点点地观察、寻找,后来他终于找到了,可这仅仅是第一步。实验,观察,整理数据,撰写论文……潜心研究了好几个春秋,他才使杂交水稻成为了可能。

我心目中的英雄袁隆平的作文初中

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无数个日夜,杂交水稻在中国成功了!这就意味着中国有救了,世界有救了,让那些处于水火之中,遭受饥饿的人,从痛苦中被拯救了出来!那一刻,你的名字瞬间家喻户晓,袁隆平这三个字深深的刻在了我们的心中。

你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而现在,“你进入了一个梦乡,那里的稻穗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风轻轻吹过,你坐在稻穗下乘凉。”

虽然课本上属于你的彩色照片变成了黑白,但是我心中的你仍是光芒万丈,童真可爱。国土无双,先生千古!

我心中的英雄袁隆平作文

平德如山,国哀长哭世无公”。

20xx年5月22日,“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为世界所做出的伟大贡献我们永远铭记在心,他就是我心中的英雄。

在我的脑海里,袁隆平爷爷的形象总是定格为一位身穿白色衬衫,站在一望无垠的稻田里辛苦劳作的老者。常年躬身在田间地头,他的皮肤黝黑,与其说是一位科学家,倒不如说他更像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是稻田的`守望者,那句“把饭碗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他守护了近70年,他把鞋子深深地陷入稻田里,让清晰的脚印指向遥远的未来,迈向我们美好的新时代!

“稻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这是袁隆平爷爷一生的梦想,杂交水稻大面积亩产1000公斤这又是个什么样的一个概念呢?这是世界上农业史上迄今为止,无人攀登的高峰,袁爷爷也曾直言:这条道路虽然是艰难的,但前途是光明的。苦就苦一点,出了产量更高的新品种,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都能解决温饱问题,他心里很高兴,就算吃再多苦也没关系。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是多么伟大的理想,多么崇高的追求啊!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共同梦想,在理想的指引下,袁隆平爷爷像上紧弦的发条,拉满弓的锐箭,展示出常人所难以想象的意志和力量,越过让常人望而却步的艰难险阻。终于,他的夙愿实现了: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他让中国远离了饥饿。

20xx年,阳光炽热,土地温暖,90岁高龄的袁爷爷依旧在埋头苦干,他希望自己再奋斗10年,让全世界一半的稻田种上我们的杂交水稻。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正是因为我们的祖国有这样无私奉献的人,人民的生活才会变得更美好。袁隆平爷爷就像一个装满稻穗的老人,他将自己的食物洒向中国,也洒向了全世界!我喜欢他从不言败的精神,乐观积极的态度,淳朴而高尚的品德,他就是我心中的英雄,一个真正让我们吃饱饭的大英雄——袁隆平爷爷。

你把双脚浸泡在稻田里,你把功劳写在了大地上,你把稻香留给了全世界!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