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防震减灾发言稿 防震减灾演讲稿(汇总10篇)

时间:2023-08-30 07:59:58 作者:文轩 最新防震减灾发言稿 防震减灾演讲稿(汇总1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防震减灾发言稿篇一

大家好!

地震是自然界10大灾害之一,也是损失最为严重的灾难,带给社会和人们的是破坏和毁灭。

目前,人类对地震的预报,仍然是一道尚未攻克的科学难题。我国地震工作者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在成功地预地震上,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现在全国建有400多个台站,网点2000多个。防震减灾贯彻的是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重点抓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一旦地震发展,主要是保证震时和震后如何有条不紊地进行家庭的防震救灾。

那么,地震发生前有哪些预兆呢?

由于地下岩层受到挤压或拉伸,使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或者使地壳内部气体和某些物质随水溢出,而使地下水冒泡、发浑、变味等。记这样一个顺口溜更有利于我们发现地震: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天雨水质浑,天早井水冒,水位变化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震前一、二天,牛、马赶不进圈,乱蹦乱跳,嘶叫不止,烦燥不安,饮食减少;一些猪羊不吃食,烦燥不安,乱跑乱窜;狗狂叫不止;鸡不进窝,惊啼不止;鸭不下水;家兔乱蹦乱跳,惊恐不安;鸽子在震前数天惊飞,不回巢;密蜂一窝一窝地飞走;老鼠反应最灵敏,在震前一天至数天,老鼠突然跑光了,有的叼着小老鼠搬家;有些冬眠的蛇爬出洞外,上树;鱼惊慌乱跳游向岸边,翻白肚等。震前动物有预兆;老鼠搬家往外逃;鸡飞上树猪拱圈;鸭不下水狗狂叫;冬眠麻蛇早出洞;鱼儿惊慌水面跳。

地震前我们又该如何准备呢?

首先我们要掌握防震减灾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其次我们要明确地震时的疏散路线和避震场所;清除楼道和门前的杂物;妥善处置室内易燃易爆物品;最后我们还应该关闭煤气,切断电源,熄灭炉子火等;衣袋里装上家庭成员名单、工作单位、通讯号码等。

1、能撤离时,迅速有序地疏散到选定的安全地区,不要拥挤在楼梯和过道上。

2、来不及撤离,应就近避震,震后再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例如:在家里可躲在床或桌下面或跨度较小的房间,如卫生间等。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边。在车间里可躲在机床下或小房间。在影剧院,在饭店可躲在椅子下。

3、撤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员要选择空旷地带避难。

4、避震时,要注意保护头部,如用枕头顶在头上,用脸盆顶在头上,用书包顶在头上,用双手护住头部。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

防震减灾发言稿篇二

导语:地震,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与刮风下雨一样,但是它破坏力很大,往往发生于瞬间,是群灾之首。下面欢迎阅读防震减灾演讲稿250字范文!

谈起地震,人们总是不寒而栗,没错,地震是人类的天灾,是不可阻挡和不可改变的,但是,面对地震人们真的就束手无策了吗?我想不是的,只要明白一些地震常识,就一定能在地震中脱离危险,掌握这些常识也是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知识。

当地震时也不要慌张,要在镇定中作出正确的选择,可以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去关火。 在着火之后:即便发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钟之内,还是可以扑灭的。为了能够迅速灭火,请将灭火器、消防水桶经常放置在离用火场所较近的地方。

地震发生的时候也不要慌张的往门外跑,玻璃、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将门打开,确保出口,如果出口被堵,要及时退会房间,躲在安全的地方等待救援。

知道了这些关于地震的知识,相信大家一定对地震也有所了解,也不会对地震还有先前的恐惧心理了,希望大家可以好好的运用这些地震知识保护自己,我们一定要记住:防震减灾,从我做起!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看着死难的同胞,心如刀绞,无法成书!借用王老师的一篇歌词抒发对死者的哀悼与对被困于各个受灾地区人民的祈福!期盼你们…..的好消息!

生死不离,你的梦落在那里

想着生活继续

天空失去美丽,你却等待明天站起

无论你在那里,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你的呼喊就刻在我的血液里

生死不离,我数秒等你消息

相信生命不息

我看不到你,你却牵挂在我心里

无论你在那里,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搭起双手筑成你回家的路基

生死不离,全世界都被沉寂

痛苦也不哭泣

防震减灾发言稿篇三

大家好!

今日,我来到绍兴科技馆,上了一堂生动的“防震减灾”教育课。在这堂课中,我收获多多。

一走进科技馆,一块块图文并茂的牌子映入我的眼帘。上头讲述着一个个小百科、小故事。有大陆漂移学说,有地球构成结构,有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的构成原因和遭地震侵蚀后与地震来临前的样貌的比较,并经过一个个的小实验、小游戏、小问答来增强我们“防震减灾”的意识。

除了图文并茂的展板,还有许多要我们自我动手、实践的游戏。

比如:你来制造地震。让我们先搭一座房子,然后推动下头的“平地”,让我们准确地明白地震。还有地震波的演示。更趣味的是在电脑上玩游戏。

除了这些,还有地震的讲解,足以吸引大家津津有味地看。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边走边想:

如今,我们国家真是注重对中小学生的自护自救教育。办了“防震减灾”展,让我们了解到了地震时,应当怎样避免伤害,怎样减少灾害。又了解到地震是怎样发生的,怎样构成的,怎样扩散的。虽然灾难还未降临,但我们要防范于未然,多一份安全知识,少一份不必要的损失,让我们多学一些知识,少一些安全隐患。

这一堂“防震减灾”教育课,让我受益匪浅!

感激为我们办展览的叔叔阿姨!

防震减灾发言稿篇四

大家好,我是来自桓台县起凤小学的周晓军,今天我宣讲的题目是《不同场合的避震自救》。

如果地震发生时,我们正处于室内,一般有12秒左右的时间供我们做出抉择:是跑还是躲?1979年在江苏傈阳6.0级地震中,有80%的重伤员和90%的死者是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或被压所致。所以,地震时处于室内的我们应该“躲”。往哪里躲呢?美国国际搜救队与土耳其政府模拟地震实验得出:房屋倒塌时,在室内形成的三角空间是人们避震相对安全的地点,因此,我们应该躲在桌子床铺旁、坚固的家具旁、暖气片旁等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如果地震发生时,我们正处于教室里呢?首先应该保持冷静,千万不要跳楼,也不要到楼梯口拥挤;应该听从老师的指挥,迅速抱头、闭眼,就近躲在各自课桌边角处;其次,待地震过后,有秩序的撤离到外面的空地上,不要返回教室取东西或救人。

如果地震发生时,我们在在百货商场、电影院、地下街等公共场所,最可怕的反而不是地震,而是因地震引起的混乱,因此在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一定不要互相拥挤以免造成伤亡。此时,应避开商品陈列厨,屈身靠墙或蹲在大柱子或大商品旁边,等待地震平息。

如果地震发生时,我们正好在室外。首先不要返回室内取东西或救人,其次我们应该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等;)避开危险物、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等;)避开其他危险场所,(如:女儿墙、高门脸、狭窄的街道、危房等。),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避开河、湖、海边,以防河岸坍塌落水,或出现海啸等。选择开阔的空间蹲下抱头进行避震。

各位朋友们,如果地震降临,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保持冷静,寻找安全的避震空间避震自救。

天灾无情,世事难料!但只要我们掌握了不同场合的避震方法,这场人类与自然的战争,我们必胜!

防震减灾发言稿篇五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防震减灾、珍惜生命”。

20xx年5月12日,地震发生那一刻,山体崩塌,房屋受损,生命丧失。熟悉而温暖的家被撕成一座座废墟,天真烂漫的笑脸被夺去。

20xx年,每年的5月12日被定为全国“防震减灾日”。设立“防震减灾日”,不仅是为了纪念四川汶川地震的受害者,也提醒我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增强对地震预防和减灾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最大限度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

我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危险,如台风,暴雨,火灾,地震,闪电,交通事故等等。因此,对于我们所有的老师和学生来说,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冷静,任何紧急情况下都不要惊慌。如果在课堂上发生地震,靠近门口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和后面的同学应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

靠墙的同学一定要紧靠墙根,双手保护头;远离窗户,以免碎玻璃伤到你,学生在走廊或楼梯上,应找墙角蹲下,保护头部,远离挂在墙上的装饰物,等震动停止后迅速向外撤离。

如出现在户外等,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躲避危险,也不要停留在广告牌、篮球架等危险的地方,尽量将注意力集中到空旷的地方。

用毛巾和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往意保存体力,不要大喊求救,尽量寻找到食物和水,创造生活条件,等待救援。当然,人们在生活中遇到重大灾害的概率是很小的,我们更加要注意小的安全问题,提高防范意识。

同学们,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增强安全意识,珍惜生命,努力提高自我防范能力,时刻注意防灾减灾,做到有备无患!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防震减灾发言稿篇六

·地震具有突发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开始时,如果正在屋内,切勿试图冲出房屋。权宜之计是躲在坚固的床或桌下,倘若没有坚实的家具,应站在门口,门框多少有点保护作用。应远离窗户,因为窗玻璃可能震碎。

·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为免地震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倘若附近没有空地,应该暂时在门口躲避。

·切勿躲在地窑、隧道或地下通道内,因为地震产生的碎石瓦砾会填满或堵塞出口。除非它们十分坚固,否则地道等本身也会震塌陷。

·地震时,木结构的房子容易倾斜而致使房门打不开,这时就会眼睁睁地把命丢掉。所以,不管出不出门,首先打开房门是明智之举。

·发生大地震时,搁板上的东西及书架上的书等可能往下掉。这时,保护头部是极其重要的。在紧急情况下可利用身边的棉坐垫、毛毯、枕头等物盖住头部,以免被砸伤。

·地震时,大桥也会震塌坠落河中,此时停车于桥上或躲避于桥下均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如在桥上遇到地震,就应迅速离开桥身。

·大地震有时发生在海底,这时会出现海啸。掀起的海浪,会急剧升高,靠近岸边的小舟就十分危险。此时,最好是迅速离开沙滩,远离浪高的海面,才算是安全的。

·如果在学校或公共场所一旦发生地震,首先要做到听从老师或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千万不能慌乱、拥挤。应就地蹲在桌子或其他支撑物下面,用手或其他东西保护头部,尽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待地震过后,听从指挥,有组织地迅速撤离。

同学们,我们国家对安全工作越来越重视,为了防止及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在全国“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我们来审视我们生活学习的行为,我们应该在每个行为细节中都要靠近安全远离危险,做到:上下楼梯慢步轻声靠右行,课间在教室、校园内不打闹,不追逐;体育课上严守上课纪律,听从体育老的话,不无故生事。另外,做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也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我们要提高个人免疫力。做到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睡眠充足、勤于锻炼、减少压力、足够营养。避免接触发热、咳嗽、流涕等流感症状的病人;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同学们!万思安全最重,安全在于未然防范,让我们牢记安全生于泰山,树立安全的意识,时时想安全,处处讲安全,居安思危,就一定会创造出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我们的生命将会更加亮丽!

防震减灾发言稿篇七

大家下午好。

今天大家聚集在这里防震减灾安全逃生演练,能跟大家共同学习防震减灾安全逃生知识,很是荣幸,也很感动。

2008年“5.12”发生在四川汶川的一场地震灾难成为了13亿中国人彻骨铭心的疼痛;经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统计,四川省共有68712名同胞遇难,17921名同胞失踪(86633人)。经审核认定死亡和失踪的学生5300余名,在受伤的学生中,目前已评残并发证的有500余名。说明我们学校是每次地震的重灾区。

国务院规定从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防震减灾主题日”。在学校开展“防震减灾”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对于增强防震减灾自救互救能力,有效减少人员伤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天虽然不是防震减灾日,我们开展了防震减灾安全逃生演练,说明我们学校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已经常态化。

近年来,我国及我省频繁发生地震,我省又是地震多发地,这是由于云南的特殊地理环境,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印度板块三大板块作用影响。地震离我们并不是很遥远,我们周边州、县就时常发生地震。一百年来,云南共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320多次,平均每年发生30次地震,其中6.0~6.9级地震平均每3年发生2次。7.0~7.9级地震平均每8年发生1次。

安全最根本的是以人为本,人的生命是最可宝贵的。对一个国家而言,安全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对一个单位而言,能使其毁于一旦的只有安全;对个人而言,生活的幸福来自安全,人生的快乐首当平安。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安全,就没有社会的稳定,就没有各项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就没有个人的安居乐业。

学校是人员密度较大的场所,一次严重的安全事件都会给学校带来灭顶之灾,学生的平安牵动着千家万户。安全是学校兴盛的前提和保障,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始终要把安全置于学校工作的首位,在强化“责任”意识,落实“一岗两责”(即每位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既要落实教学工作岗位职责,又要落实安全工作岗位职责),处处要把安全工作摆在第一位。

同学们,我们今天举行防震逃生安全演练(应急避险、紧急疏散,做到就近避震、快速撤离),在全体师生中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珍爱生命的教育,加强教师的责任意识教育。要着力培植生命意识,高扬生命情怀。一个健康的社会,必然要把生命看得高于一切,一个文明的校园,也必将学生的安全看得高于一切。

今天,我们举行这次地震实战演练活动,意义十分重大。这既是对学校地震应急处置工作的一次积极地探索和尝试,也是进一步落实地震应急预案的有效体现,是对学校安全措施的一次再落实,是对学校师生员工安全防范意识的一次再强化,是对提高大家安全逃生技能的一次实地演练和培训,也表达了学校对学生安全工作持之以恒、紧抓不放的决心。

总之,地震不可怕,怕了也白怕,该来不该来他都会来,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可怕的是我们不认识地震,特别是不懂防震减灾安全逃生知识。地震其是是地球内部板块运动引起地表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它就像刮风、下雨、闪电、火山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地球有地震,说明地球是运动的,还是活的,有生命又有灵性,就像人的心脏还在跳动,如果地球没有了地震,没有了动力而不会自转也不会公转,那么就会变成一个死球,我们的生命也就不会存在了,要么被热死要么会被冷死,那才叫真正的可怕。我们需要掌握的是地震发生的规律,正确认识正确对待地震。正在地震时,房屋震动摇晃,会造成人们情绪紧张和恐惧,本能地往户外跑,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目前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这是因为,震时预警时间很短,人又往往无法自主行动,再加之门窗变形等,从室内跑出十分困难;如果是在高楼里,跑出来更是不太可能的。如果不懂防震减灾安全逃生知识,该躲不会躲,该跑不会跑,惊慌失措而手忙脚乱,乱哭乱跳,地震震不死人确把自已先吓死,那才叫无知而更可怕。有些人说,搞防震减灾安全逃生演练,怕会影响学生学习,我倒不怎么认为,我认为,防震减灾安全逃生演练本身也是一种学习,不但学习防震减灾安全逃生知识,还学习了解地震,认识自然,认识自我,以及体育锻炼、心理素质的磨练等等。现在搞防震减灾安全逃生演练,也许会搞得人心慌,但为的是将来地震真的来临时,做到不惊慌失措,保持镇静,就近避震,快速撤离,有备无患。把地震带来的灾害降到最低。

对于今天的防震减灾逃生演练活动(先应急避险、后紧急疏散),各部门要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各年级师生们要高度重视,组织有序;参演学生要服从指挥,步调一致,动作要领要规范到位,活动安全有序,严肃认真对待。我们希望看到,整个演练活动过程井然有序,主题鲜明,达到预期的目的。

防震减灾安全逃生演练是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公民在地震灾害中的自救、互救能力,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家知道,地震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和预测难度高的特点。08的5.12汶川8.0级特大地震,造成巨大灾难,震惊了中国,震惊了世界。汶川特大地震提醒我们,“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基本道理。汶川大地震以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在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校加强地震防震减灾安全逃生演练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树立“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的震情观念,每个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防震避震预案,为震时自救和互救创造条件。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防震减灾安全逃生演练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把抓好防震减灾安全逃生演练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加以高度重视,摆上议事日程,切切实实提高学校防震减灾工作的应急处置能力。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实增强师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积极建设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加强领导,切实提高防震减灾安全逃生演练水平

防震减灾安全逃生演练是检验和提高应对地震突发公共事件综合处置能力的有效途径。要突出应急指挥、综合协调、紧急疏散、自救互救等重点,有计划、有重点、有部署地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活动,并在演练活动基础上,认真及时总结经验、完善应急预案和演练方案,不断提高演练的质量。

三、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再加强

普及地震防震减灾安全逃生演练及其相关知识,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广泛宣传和普及地震安全知识、应急管理知识、灾害知识、防震救灾和自救意识,通过今天的防震应急演练活动,学校要把应急避险知识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生命教育和公共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加强学生防震减灾知识和应急避险知识学习,共同营造重视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良好氛围。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教育环境,珍惜缘分,倾情相助,敬畏生命,引领成长,让我们的教育环境充满生命情怀。谢谢大家。

防震减灾发言稿篇八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讲的内容是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一)、地震是怎么发生的:

地震,就是地球表面的振动,它是一种自然现象。地震就是地幔中物质不断运动而带动地壳表面物质错动、破裂而造成的。

( 二)、地震的分类:

按地震成因来分,地震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诱发地震和人工地震。因构造地震对人类影响最大,人们重点研究构造地震。

1、什么叫构造地震:由于地壳构造变动引起的地震叫构造地震。全世界90%以上的地震属于构造地震。

我们通常所说的地震一般都是指构造地震。例如:1976年7月28日,我国河北唐山的7.8级大地震;最近04年12月26日印度洋8.9级大地震引发巨大海啸,死亡人数达30万人以上。都属于构造地震。

2、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岩浆活动,在火山附近也可能引起地震叫火山地震。约占世界地震的7% 。

3、塌陷地震: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也可以引起地球表面振动,叫塌陷地震,这类地震比较小,次数也不多。

4、诱发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也可能引起地震,称诱发地震。

5、人工地震:由核爆炸,大工业爆破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人工地震。

(三)、有关地震的几个基本概念。

1、震源:就是地壳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

2、震中:从地下震源垂直向上对应地面的地方叫震中。用经、纬度将其表示出来叫震中位置。

3、震中距:从地面上的一点到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

4、震级:衡量地震大小的标度叫震级。一个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通常所说的震级是“里氏震级”,是通过仪器观测的数据,用美国地震学家里希特定义的震级公式计算出来。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震级为9.0级,分别是1964年美国阿拉斯加发生的9.0级大地震,1960年5月21日南美智利发生的9.0级大地震(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大地震,这次大地震引发巨大海啸)。

5、烈度:地面遭受到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称为烈度。 一般来说,离震中越近,烈度越高。

(四)、地震灾害的特点:

1、突发性强:地震发生十分突然,持续时间只有十几秒、几十秒钟。但在这短暂的时间内会造成建筑物倒塌,桥梁断裂,人员伤亡等灾害。

2、破坏性大:发生在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地震往往可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据有关资料记载:1976年唐山7.8级地震死亡24.2万人,北方工业重镇唐山市在十几秒钟内被夷为平地。

3、影响面广:地震发生后,尤其是城市直下型大地震发生后,不但人员伤亡惨重,经济损失巨大,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经济活动,而且对人们的心灵也造成巨大创伤,这种创伤不是短时间能愈合的。

2、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6秒,我国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一次7.8级地震。这次震惊世界的“7.28”大劫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地震灾害,也是迄今400多年来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次。北方重镇唐山市在几秒钟内被夷为平地。

3、唐山地震是极为少见的城市直下型地震,其灾难之惨重,损失之巨大,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被列为本世纪10次破坏性最大的地震灾害之首。据统计,在唐山地震中死亡的人员共有24.24万人,重伤16.46万人。

东南亚地震震撼世界!

4、2004年12月26日上午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40年来最地震,并引发海啸,10米高的海浪席卷了灾区村庄和海滨度假区,波及的国家包括斯里兰卡、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马尔代夫、缅甸和马来西亚,死亡人数已突破30万人。据报道,这次地震的震级高达里氏8.9级,是自1964年美国阿拉斯加发生里氏9.0级地震以来的`震级最高的地震。

(五)、地震前兆:

我们说地震是有前兆的,地震前常有不少异常的自然现象发生,叫地震前兆。地震前兆分为宏观前兆、微观前兆。

在无临震预报而突遭地震袭击时,首先小朋友们千万要镇静,保持头脑清醒。由于强烈振动只有几秒到几十秒钟,时间短促,所以应采用“就近避震”的方法。

1、如果你在家里遇到地震:应首先关闭液化气,切断电源,以防发生火灾;接着就近躲在坚固的家俱下(如床铺、饭桌下等),也可以躲在内墙角或开间小的卫生间、贮藏室。(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待震后再撤离到外面空旷的地方。以防余震。

2、如果你在室外或街道行走:你是最万幸的了。这时,至关重要的是应该有清醒的头脑,千万不能躲在广告牌、霓虹灯架、马口铁板、电线杆、软的物品护住头,迅速跑向空旷的地方躲避,蹲下,双手抱头。最好将身边的书包或软软的物品护住头,迅速跑向空旷的地方躲避,蹲下,双手抱头。

靠近门的同学,应首先把教室门打开。而一楼上课的学生,可在老师的指挥下按二列纵队直接迅速撤离到避震场所。蹲下,双手护住头部。

4、如果你就在操场上时:应迅速跑到中间,万万不能躲在架子下,墙角边,更不要跑回教学楼,以免被倒下的墙或掉下的玻璃、砖块砸伤。

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一定要坚守岗位,组织、指挥学生安全撤离。

5、如果你在人员较多公共场所(如影剧院、商场超市):

在影剧院:千万不要乱跑,涌向门口,乱挤乱踩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可就近躲在影剧院的排梯下,一手扶前排梯背,一手用背包顶着头,待震后再有秩序地撤离。

在商场超市:应当躲在近处大柱和大商品(避开商品陈列橱)旁边,也可以朝没有任何障碍物的通道中去,然后屈身蹲下,双头抱头,等待地震平息;这时如果你正在电梯里,应当迅速在临近的楼层停下,马上离开电梯。千万别卷入乱作一团的人流中去。

6、如果你正坐在行驶的车辆上:首先司机应尽快减速,逐步刹车。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或坐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行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做好防护姿势。

(一)、在各种场合的避震方法

(二)、震后应急自救措施

1、遇险者应保持镇静,努力克服恐惧心理,坚定生存信念。压埋较轻者应根据本人所处的具体情况,寻找薄弱部位和可以自救脱险的方法,尽快脱离险地。

2、无法自行脱险时,应设法将手脚挣脱出来,清除压在自己身上的物体,用湿毛巾、衣服和其他透气的物体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烟尘窒息和意外事故:用石块或铁器等敲击物体与外界联系,不要无谓消耗体力,不可大声呼救,尽量保存体力,延长生命,同时想办法用砖石、木棍支撑可能进一步倒塌的重物,保护生存空间。

地震时有发生,恶魔总是来找无知的人。我们要注意安全、防震减灾。让我们未雨绸缪,为我们的生命买一份保险,为我们的生命加一把锁吧!我相信,随着科学日新月异的进展,人类终将变得越来越成熟,人们能够象预报天气那样准确性地预报地震,从而保护生命,减少损失。

谢谢大家!

防震减灾发言稿篇九

今天在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防震减灾,从我做起》。

大家从电视或报纸上看到了,于上周二晚上在山东烟台发生的3.7级地震 长岛海域等地活动相对活跃,地震活动具有小震频次高 震群较多 震源浅的特点地震发生后长岛公安边防部门第一时间组织警力深入辖区开展受灾排查。截至目前为止 长岛地震没有人员伤亡消息 生活秩序正常。同时 大连震感也很明显。近几年来世界各地大震造成的灾难 仍记忆犹新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发生过五级以上地震 20世纪全球两次造成死亡都发生在我国 一次是1920年宁夏海源8.5级地震死亡23.4万人;另一次是1976年唐山7.8级地震 死亡24.2万人 由此可见,地震灾害是我国人民生命安全最大威胁之一。

近年来安全教育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学生安全意识也随之增强,防范能力逐渐提高,但是重特大伤亡事故仍时有发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面对每一次残酷的事故,面对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在瞬间逝去,每一个同学都应当视自己的生命为最宝贵的东西,都应当时时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如何正确防震避震,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技能。平时注重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可以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和损失。

如遇见地震应尽量保护头部,冲出房屋到空旷地带再伺机转移到户外,或躲藏在坚固的桌下或床边;低矮坚固的家具边;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 如卫生间 厨房储藏室等。

千万不可乘坐电梯;不要到阳台上去;不要到外墙边或窗边去。

正在学校上课时 应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 躲在各自的课桌下;震后应有组织的迅速撤离教室到空旷安全的地方去。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蹲下不动,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或危险物。

地震中,如果被塌落重物压住身体,不要轻举妄动,以免造成更大伤害。应该查清压在身上的是何物,不要轻易移动物体或身体。要检查自己是否受伤,若没有受伤,应根据情况向外缓慢拽拉身体。若已受严重外伤,应尽力用衣服等物包扎好伤口。若发生骨折,不要轻易移动,应等待救援。

知道了这些关于地震的知识,相信大家一定对地震也有所了解,也不会对地震还有先前的恐惧心理了,希望大家可以好好的运用这些地震知识保护自己,我们一定要记住:防震减灾,从我做起!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