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工作报告引用诗句(汇总5篇)

时间:2023-08-31 16:22:46 作者:纸韵 2023年工作报告引用诗句(汇总5篇)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掌握报告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工作报告引用诗句篇一

摘要:文中从财政转移支付在均衡地区财力的必要性谈起,通过分析西部大开发中财政转移支付的现状,指出了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尝试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财政转移支付;税收返还

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于1999年6月,而它真正发展于2000年。西部地区在7年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本文以西部大开发以来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简写为“转移支付”为研究对象,探询转移支付在西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西部大开发中转移支付的必要性

(一)解决各级政府间财力纵向不平衡,是实行转移支付制度的重要原因

税收和债务工具划分给xxx集中了较大部分收入。在分税制改革之初的1994年,中央财政自给能力达166%,2000年中央财政经历改革后最艰难的时期,自给比例降到127%,此后,中央财力得到了稳定增长,2004年的184%是改革以来的最高水平。与之相伴,地方财力自给水平稳定在较底的水平,始终徘徊在50%、60%的水平,2004年地方财政自给能力仅为59%。由此可见,地方财力的收不抵支现象只能依赖于中央较为充裕的财力支持。

(二)解决地方政府间财力横向不均衡,是转移支付的另一个原因

地区之间的财政收入依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表现出了多个层次,支出也存在很大的不同。中央的财政转移支付在地区之间的分配也存在较大区别。以2004年为例来说明。中央财政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平均补助为724元,在西部的12省市区中,广西只有621元,四川为619元,贵州恰为724元,可见西部部分地区的补助还处于较低水平。而当年上海市的人均财政补助高达2257元,浙江省也达到了773元。此外,图1还告诉我们东、中、西省市地区之间在人均财政收入和支出上存在巨大差异,地区之间东多西少的局面明显。这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初衷显然不符,财政转移补助支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目标难以实现。

二、西部大开发中转移支付的现状

(一)税收返还和原体制补助

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数额,以1993年为基期年核定;当年中央财政从地方净上划的收入全额返还给地方;1994年以后,税收返还额在基期年基础上逐年递增,递增率按全国增值税和消费税平均增长率的1∶系数确定。2004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及原体制补助亿元,其中西部地区占20%,中部地区占23%,东部地区占57%。2005年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体制性补助也达到亿元。

(二)专项补助

专项转移支付是财政转移支付中能够体现国家政策意愿的一种方式,影响专项转移支付的基本因素包括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一是人员支出因素;二是经济发展因素;三是社会发展因素;四是其他政策因素。专项转移支付能够解决西部发展过程中的“瓶颈”,诸如交通、通讯等大型基础设施的兴建问题。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具有的规模效应,一定程度上能把财政资金对西部地区的“输血”变为“造血”。2004年中央专项补助为亿元,其中东、中、西依次所占比例为14%、52%、34%。

(三)财力性转移支付

1.一般性转移支付

1995年中央财政开始对财力薄弱地区实施过渡时期转移支付办法,2002年过渡时期转移支付改名为一般性转移支付。就全国而言,从1995年的21亿元增加到2004年745亿元;就西部而言,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逐年增加,从2000年的53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亿元。

2.民族地区转移支付

为配合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民族地区发展,从2000年起实施民族地区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的对象为民族省区和非民族省区的民族自治州。众所周知,西部地区很多地方本身便是民族地区的聚集地,因此,一直以来西部广大民族地区得到了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民族地区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不断增加,2000年亿元,2001年33亿元,2002年39亿元,2003年55亿元,2004年达亿元。

此外,还有“三奖一补”机制、取消农业税后的转移支付、调整工资转移支付等财力性转移支付形式,也在地区财力均衡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西部大开发中转移支付的问题

(一)财权与事权不匹配与财政转移支付模式单一

分税制改革以来,xxx和地方政府之间事权的下移和财权的上移形成了一对矛盾,转轨时期西部地区庞大的事权和有限的财权之间的矛盾表现十分明显。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管理经济活动的职责大大增加了,直接后果就是行政费用的支出增加。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分税制改革等一系列政策的实行几乎把地方政府的财源剥蚀殆尽。地方对中央转移支付的依赖程度恰好能反映出来这种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的状况。1994-2005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占地方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从提高到。其中西部地区更是由提高到年以来依赖程度较高的省份是青海、、宁夏、甘肃、新疆,而他们恰好又都是西部的省份。

此外,当前我国均衡财力主要是中央对地方政府转移支付这一种方式,略显单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均衡地方财力需要xxx付出越来越大的成本,且这一支出有着较为明显的刚性特点,这就增加了xxx的财政风险和支出压力。其实,西方发达国家在均衡地方之间财力状况方面,还存在省际政府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这种形式,某种程度上它的运行状况相当良好。

(二)税收返还、原体制补助与专项补助规模过大

税收返还、体制补助和结算补助是目前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内容。税收返还违背了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税收返还以1993年为基期年,制定税收返还基数的时候,实质上已经默认了东南沿海省市和中西部省市以及老少边穷地区之间财政实力的差异。因此,采用税收返还方式进行转移支付,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因历史、自然原因而形成的地区间财力差异问题和各地区所能提供的公共服务水平差异问题。

税收返还和专项补助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中的比重变化,可通过我国1999-2004年中央补助地方的细项分类加以说明。从图2可知税收返还比例自1999年以来虽成下降之势,但最低时还保持在35%之上,仍然处于转移支付各细项分类之首。专项转移支付也始终能够处于30%之上的水平。两者之和虽说已从1999年的水平降到2004年的,可谓降幅巨大,但依旧占据转移支付中的绝对多数。而有利于地区财力均衡的财力性转移支付才处于28%的水平,还不到总量的1/3。

(三)财力性转移支付有待进一步完善

财力性转移支付在均衡地区财力能发挥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我们采用基数法确定对不同地区的补助金额,这一方法直接导致了转移支付制度的失效。1995年我国初次采用因素法这种方式进行财政转移支付,它被称为“过渡期转移支付方法”。主要内容有:核定各省级地区的标准支出数,将其与1994年实有财力进行比较,凡财力不足而出现收支差额者,将其列入转移支付对象。

这种办法虽然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上的一大突破,为转移支付制度克服人为因素干扰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它是两个不同体制的产物,在确定这一办法时要充分考虑地方的既得利益,因而这一转移支付制度也存在许多问题。如采用因素法的转移支付力度有限,其占中央财政支出比例太小,同时在技术方法、影响因素的选择和权数的分配上还不是很完善。

(四)转移支付缺乏法律支撑和监管机制制约

我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是以《xxx预算法》和《所得税收人分享改革方案》为法律基础的。这两部规范性文件均不是针对财政转移支付制定的专门法,充其量是对财政转移支付的法律确认。实践中多是以行政规章作为指导依据,与财政转移支付的实际需要相距甚远。

同时我们在实施转移支付的形式、原则,组成转移支付制度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各自的实施目标、资金的分配方法和拨付程序上依旧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主体还不十分明确。

四、对完善西部大开发中转移支付政策的思考

(一)明晰财权与事权的划分,探索新形势下的转移支付模式

财权与事权的不一致是分税制以后的突出问题。为了使地方政府不会因为缺乏财力而使事权得不到有效落实,需要思考如何丰富地方财源。地方有必要建立健全的税收体系,可以通过地方主体税种的构建,适当增加地方政府在税收立法、执法、司法上的一些权利。西部地区解决这一问题任务更为繁重,可以给予西部地区地方政府更多的政策优惠,如赋予地方政府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和提高其比例的权利等。进一步完善共享的增值税、所得税相关事宜,保证地方财力有一个稳定的来源。

探索创新省级之间横向转移支付方式。德国政府采用了一种为世人称道的成熟的横向转移支付方式,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影响,我们可以在立足国情的前提下,学习德国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的横向转移支付方式。也许囿于体制的原因或者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一时间无法建立起严格意义上的横向转移支付,至少我们多了一种使各方财政平衡的不同思路,待经济进一步发展,条件成熟后完全可以尝试一下这种支付形式。

(二)减少税收返还、原体制补助与专项补助的比重

降低税收返还等在转移支付中的比例有利于地区财力的均衡。税收返还的数额巨大,每年有3000多亿元,建议将其中的一部分拿出按因素法进行分配,而不是按地方基数方法分配。这样可以减小税收返还所带来的扩大地区财力效果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平衡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财力状况。

与此同时,借鉴发达国家财政补助中成功的经验,降低专项补助的规模,当中央提供专项资金时,明确方向,但要减少地方的配套资金提供的比例和范围,不使专项资金流向富裕的地区造成新的不公平现象。

(三)规范财力性转移支付的方式

财力性转移支付规模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化,采用公式法的支付方式应成为主流方式,使它在均衡地区财力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进一步规范“因素法”在转移支付中的使用。根据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验和我国实际,用于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转移支付,应更多地考虑地区差异因素。这些因素可以大体归为三类:一是自然因素,包括各地区的面积、人口、种族和气候等条件;二是经济发展水平,包括各省区人均gdp,人均财力、投资占gdp比率等变量;三是公共服务水平因素,例如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等供给水平。

(四)加强转移支付的法律支持和监督机制完善

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是监督任何资金的基础。转移支付资金也不例外。首先,应进一步修订《预算法》,明确转移支付在预算中的地位、作用及表现形式;其次,应制定《政府间转移支付法》,明确实施转移支付的形式、原则,资金的分配方法和拨付程序,以及违反时进行处罚的标准等;再次,可以考虑在即将出台的《西部大开发法》中明确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对西部地区的优惠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特别照顾。

同时,要对转移支付资金进行全过程监督,并提倡多部门的共同监督,构建起由各级人大、审计部门、财政内部监督部门和社会所组成的监督体系。

参考文献:

上有着广泛的影响,我们可以在立足国情的前提下,学习德国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的横向转移支付方式。也许囿于体制的原因或者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一时间无法建立起严格意义上的横向转移支付,至少我们多了一种使各方财政平衡的不同思路,待经济进一步发展,条件成熟后完全可以尝试一下这种支付形式。

(二)减少税收返还、原体制补助与专项补助的比重

降低税收返还等在转移支付中的比例有利于地区财力的均衡。税收返还的数额巨大,每年有3000多亿元,建议将其中的一部分拿出按因素法进行分配,而不是按地方基数方法分配。这样可以减小税收返还所带来的扩大地区财力效果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平衡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财力状况。

与此同时,借鉴发达国家财政补助中成功的经验,降低专项补助的规模,当中央提供专项资金时,明确方向,但要减少地方的配套资金提供的比例和范围,不使专项资金流向富裕的地区造成新的不公平现象。

(三)规范财力性转移支付的方式

财力性转移支付规模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化,采用公式法的支付方式应成为主流方式,使它在均衡地区财力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进一步规范“因素法”在转移支付中的使用。根据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验和我国实际,用于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转移支付,应更多地考虑地区差异因素。这些因素可以大体归为三类:一是自然因素,包括各地区的面积、人口、种族和气候等条件;二是经济发展水平,包括各省区人均gdp,人均财力、投资占gdp比率等变量;三是公共服务水平因素,例如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等供给水平。

(四)加强转移支付的法律支持和监督机制完善

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是监督任何资金的基础。转移支付资金也不例外。首先,应进一步修订《预算法》,明确转移支付在预算中的地位、作用及表现形式;其次,应制定《政府间转移支付法》,明确实施转移支付的形式、原则,资金的分配方法和拨付程序,以及违反时进行处罚的标准等;再次,可以考虑在即将出台的《西部大开发法》中明确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对西部地区的优惠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特别照顾。

同时,要对转移支付资金进行全过程监督,并提倡多部门的共同监督,构建起由各级人大、审计部门、财政内部监督部门和社会所组成的监督体系。

参考文献:

工作报告引用诗句篇二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

论文写作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内容要求短、精、完整。

有很多同学都觉得论文写作很难,其实不然,只要我们掌握了其中的写作方法,就能够驾驭各种论文。今天小编要跟大家分享的与论文相关的内容是:论文写作引用文献基本格式。

论文写作引用文献基本格式具体内容如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种情况是把文献作者作为句子的一部分 (通常作主语), 我们把它叫做 “格式1”; 第二种情况是把作者的姓放在括弧里, 我们把它叫做 “格式2”。在同一篇论文中, 最好统一使用一种格式。

在同一篇论文中格式要统一。要么都采用冒号加页码的格式, 要么都使用逗号加p./pp.的格式,不能交替使用。在直接引用文献时, 如所引用的内容较长(一般超过50单词), 则应该另起一段, 左缩进两个字符。

写论文,其实不神秘。无非,就是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产生了困惑。这些个困惑,困惑着我们,逼着我们的思考。思考的过程和结果,说出来是聊天,写出来,大约 就是我印象中的论文了。当然,聊天更随意一些、个人化一些,而论文,应该是更凝练一些更社会化一些。文体上,也更规范一些。文字上,更本格一些更书面化一 些。

当然,有人或会诘问于我——论文个人化一些,社会责任感还要不要了?我想,此类学人们最好去读读《逃避自由》,看看弗洛姆先生是怎样走上学术之路的。对个 人境遇的困惑、痛苦和由此而来的试图解读,必然会探究到个人命运背后的广袤社会,甚至人类文明的整体。我想,大约,应该是这样一个次序和路径。

很多学人的命题,并不来自于个人。书上的,名人的,“社会需要的”,均可成为命题。说起来,也无可厚非。重要的是,如果你自己没有这方面的内生性需求,研 究与面对的过程,大约还是难以避免隔靴挠痒的尴尬的。“主题先行”的悲剧,并不只是发生在革命样板戏之中。而把社会现象拎过来,只作为“论据”的论文,今 天比比皆是。这样的处理者,基本上,不具备“解读现象”的意愿或言欲望,遑论资格和能力。

与论者的生命、感受、生活乃至命运息息相关的现象,生发思索,生成“真命题”之后,论题就产生了。接下来,存在一个“抽象”的过程。你见过你的同学考试后 的战栗、家长会前的惶恐、就业前的奔波之后,或许,“恐惧”这个语汇已经呼之欲出。或许,你会提起笔来,写下“中国学生的恐惧”七个字。我想,这就是论文 的题目。

七个字中,起码,两个字是需要解读的,那就是“恐惧”二字。请注意,这里的解读,首先是给自己的,而非给臆想中的读者。我们的.论文作者中,实在不乏“以其 昏昏,使人昭昭”者。所以啊,基本概念的解读是必要的。先解读给自己,再推荐给他人。概念的解读可以有个性,但绝非“我说了算”那么简单。论文一旦写出 来,就必然成为一种思想交流的载体。于是,动用“社会公共知识”,寻求公众已成共识与文明业已定调的解读,是必要的。

当然,词典和维基百科并不够用。需要的话,你还可以去翻阅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们对“恐惧”的解释,浏览大量的你能够且乐意浏览的相关书籍。总之,对“恐惧”这个词,千万不要轻易放过才是。

“机理”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上居然没有收录。中文维基百科上,也只有一句话的解释,即“是指为实现某一特定功能,一定的系统结构中各要素的内在工作方式以及诸要素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运行规则和原理。”先这样吧,以此为据,不蔓不枝。

想几个问题:其一,恐惧有它的功能,是的;那么,它有哪些功能?其二,在构成“恐惧”的系统结构中,存在哪些要素?其三,“恐惧”自有它的“工作方式”, 对;那么,想想它怎样工作怎样发挥效用?其四,“恐惧”存在其要素,请将各类要素罗列一下下;其五,归类之后,应该会发现其“内在要素”与“外在的”环境 条件的,发现了么?其六,内在与外在的要素,怎样的条件下会发生共振效应,产生“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其七,哦,所有这些“运行规则和原理”,大约 就是所谓“机理”吧!

我不知道“分析”一词究竟怎样解释。我更倾向于用大家口头常说的一句话来诠释,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次序的拆解,拆开了看,仅此而已。大家都学过 数学,尽管不少人和我一样学得很烦,但是,基本的数学思考方式还是到手了。比如,可用“代入法”对付上面的问题。将那样一些机理的普遍原理,“代入”中国 学生这样一个特殊领域。这时,你会发现,中国学生面临的恐惧,以及由此而来的种种效应,突然变成了一个“天文数字”,大得不得了。

所以我说,这个命题有意思,简直太有意思啦!既然,中国学生的恐惧不止来自猿猴;既然,找猿猴算帐的必要性基本上几近于无,那么,我们该面对谁人呢?“应 试教育”是根源么?就算是,那么,谁抱着应试教育这个破旧法宝死活不肯松手?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想下去,想开去,不断追问,我想,我们离真相就会越 来越近,而不是相反。社会是人群的组合,每一堆人群,都有着他们的利益。我还是赞成,首先从利益分析入手。

刑警破案的时候,有一个基本的调查思路——谁是案件结局的第一受益人?当然,有时候会有第二、第三受益人的。不过,从现象出发,我们往往找到的,是最末一 位受益人。需要倒推上去,找到真凶。从“受益者”角度来解读中国学生恐惧的制造者,以及其冠冕堂皇名义与表象,根源也就接近水落石出了。有关根源的追溯, 绝对不能有禁区。如果存在禁区,那么,追溯到了一定区位,只有戛然而止。当然,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有着它的禁忌。但,这种禁忌,应该不是为“学术探索” 而设置的。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不画地为牢罢了。至于每个学人自身的局限,无论谁,都是存在的。底线是,决不睁着眼睛说瞎话。

工作报告引用诗句篇三

1.正文以前部分

(1)中文格式

论文题目:三号黑体,居中排,文头顶空一行。

作者姓名:小三号楷体,居中排,两字姓名中间空一全角格,作者之间用逗号区分。

作者单位及通讯地址:按省名、城市名、邮编顺序排列,五号宋体,居中排,全部内容置于括号之中。作者单位与省市名之间用逗号,城市名与邮编之间空一全角格。作者单位多于一个在作者姓名处用上角标注。

摘要:“摘要”二字小五号黑体;内容小五号宋体,不少于200字。

关键词:需列出3~5个。“关键词”三字小五号黑体,其他小五号宋体,第1个关键词应为二级学科名称,学科分类标准执行国家标准(gb/t13745-92),中文关键词之间用分号。

(2)英文格式

英文字体均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其中,论文题目用三号字体、加粗、居中排;作者姓名用四号字体、居中排,多位作者之间用逗号区分,姓大写,名首字母大写,中间不加连字符;作者单位及通讯地址用五号字体、居中排,全部内容置于括号之中;摘要,“abstract”一词五号加粗,内容五号字体,不少于200个词,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工作,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结论;关键词,“keywords”一词五号加粗,内容五号字体。英文关键词之间用逗号。作者单位与摘要之间、关键词与正文之间分别空一行。

(3)正文之前的所有内容左右各缩进2字符。

2.正文

五号宋体通排;文中所用计量单位,一律按国际通用标准或国家标准,并用英文书写,如hm2,kg等;文中年代、年月日、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文中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图以10幅为限。尽量采用word文档以插入表格方式制作三线表。图(表)须有图(表)题,紧随文后,且在同一页面。图中文字、符号或坐标图中的标目、标值须写清。标目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物理量和单位符号。表的内容切忌与插图和文字内容重复。

正文中的各级标题、图、表体例见表1、表2:

表1 标题体例

表2 图、表、注释及参考文献体例

工作报告引用诗句篇四

论文题目(采用三号黑体,居中)

(隔一行)

(仿宋体小四号,居中)院系 专业名称 年级 班别 学号 学生姓名

(隔一行)

中文摘要:(仿宋体五号)关于高等教育改革体制问题的思想观念问题,……。

关键词:(仿宋体五号)

(隔一行)

(正文用宋体小四号)当前,在教学领域中,……。

教学思想 (黑体四号,左对齐)

有关关系的处理(黑体小四号, 缩进4个字符)

工作报告引用诗句篇五

参考文献的正确运用对学术论文的整体质量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参考文献引用不当的问题还是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论文本身的质量,降低了基于此的各类评价指标的客观性和可信度。就此现状,在此探讨其形成原因,寻求具体的可行性解决方法,进而现实参考文献对学术领域真正的价值功能,使整个学术生态系统的运转回归正常的轨道。

提起《自然》《科学》《细胞》三大世界学术期刊之翘楚,人们不禁会感慨于其无可匹敌的超高的影响因子。是的,借助影响因子评价方式,学术论文的文后参考文献以一己之力,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学术期刊界明星。这也使得我们这个尚处在发展中的学术群体禁不住其诱惑,渐渐迷失其中,在一个本为学术论文的辅助工具——参考文献上大做文章,追求“高大上”的引用模式,偏爱引用影响因子高的期刊上的文章,热衷于大篇幅打造参考文献,追求抓人眼球的形象性引用。作者和期刊们热衷于此,一唱一和,虚假繁荣,苦了读者,更不利于正在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国期刊业和学术理论领域。

鉴于此,以参考文献数量统计为依据的学术期刊评价机制必然会偏离原有轨道,而“学术生态的运行发展规律与参考文献工具性价值息息相关”[1],最终会殃及整个学术生态系统的平衡,所以大有必要从源头进行矫正,尽量将参考文献的不当引用消灭在萌芽状态。就此,本文重点从学术期刊内部角度来剖析一下,以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其本身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关论述已非常充分,在此不一一赘述了,只重申一下重点。与作者而言,参考文献是论文科学选题的前提,是论证观点的有力支撑,是继承和传播前人研究成果的有效方式,保护和评价他人的劳动成果。与学术期刊而言,参考文献可为编者审稿选稿提供参考借鉴,为自身的影响力扩散打造有利条件,可完成不同期刊之间的学术成果传递,节约宝贵有限的版面。

1.作者一方的存在的问题。治学不够严谨,随意性引用,漏引、错引,没有真正做到广泛收集资料,可引用范围受限;没有真正做到深入研究论文内容与参考文章之间内在联系,可利用的关联性只是流于表面,没有真正做到择优而录,重复使用了同类参考文献。

学风不端,过量引用。为引而引,所引用者量大而质量不优,质优但不适用,单纯地为了炫耀个人的学识,画蛇添足。慎重使用参考文献与引用原则并不相矛盾,对使用的文献一定要著录,但不能抛开必要性这个大的前提。

为提高自身被录用机率,迎合一些期刊的不合理要求,刻意引用所投期刊的文章,甚至不惜牺牲该著录的文献,致使总体数量增加或是质量下降,同时也丧失科研成果表达的自主性,得不偿失。

2.学术期刊一方存在的问题。对来稿所含的参考文献做硬性规定,数量上要求多少以上,哪种文献类型,甚至来源和时间是上也做了要求,给作者增加了额外的负担。

不能客观看待论文本身的学术水平,而是过多地依赖一定数量的参考文献来做判断,主观上放大了其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削弱了审稿的独立性。

不合理的自引现象普遍。在2019年sci数据库所收录期刊中,2019年度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统计的1765种国内期刊的自引情况,自引率低于20%的占61%[2],近年来,虽然有所下降,但现状还是让人难以满意。

以上种种不当的做法,为“过度”“不相关”“错误”“信息滞后”[3]的无效引用提供了滋生土壤,用导致了今天我国学术论文后参考文献质量和数量的不平衡发展,急需相关从业人员洁身自爱,从自身做起,共同呵护这来之不易的学术繁荣;也需要一些真正能起到约束作用的机制或方法来辅助之。

期刊作为国家科研工作的引导者和承载者,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应认识到的自己的社会角色,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切不可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应。期刊影响因子固然重要,但不是也不可能成为衡量期刊质量的唯一标的,毕竟学术作品是一种精神产物,带有复杂抽象性,进行简单的量化远远不能说明问题。现在,不少有识之士对此也多有质疑,期刊评价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

落实到具体工作上来,就是要求学术期刊从业者们回归服务角色,为作者和读者专心做好服务,放下浮躁和功利之心,甘当园丁,平等地待人待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搞门第之见,不妄自尊大。

作者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以服务社会为导向,明确自己所做劳动的社会价值,而不能沽名钓誉,随波逐流,坚守底线,做好对所在领域科研成果的继承和发扬工作。同时亦不可妄自菲薄,屈从于相关权利部门和期刊等方面的不合理的要求,保持或者说重拾中国知识分子的应该有的节操。

读者作为这种不正之风的受害者,不可等闲视之,要主动出击,积极监督,大胆检举揭发,让功利主义者和形式主义者们无处藏身,甚至身败名裂。

当然仅靠这三方力量是远不够的,还有其他方面予以配合,良好的学术生态系统本就是应该由多方共同打造和维护。随着学术期刊评价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与之密切相关的参考文献研究工作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论文的参考文献引证效度=该论文在发表后一定时期内的被引用频次/该论文的参考文献引用量(引证效度的值越大,说明该篇论文所引的参考文献引证效果越好,能够有力地佐证、支撑论文的方法、结论和内容;反之则意味着参考文献引证效果差,与论文关联度低,存在无效引用的成分)。

这一参考文献评价方法的工作原理近似于期刊影响因子,有一定的合理性,虽然尚处于待进一步论证阶段,但不失为一种选择,对参考文献的不当使用有一定的约束力。为此,希望同业们在工作实践中能试用一下,并不断给予修正,使其尽快得到推广,进而消除参考文献“滥用”的乱象。

1.正确引用参考文献能够加速学术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理论成果之间的评价更加客观有效,拉动理论界整体科研水平整体得以提升。影响因子对科技期刊评价的表述会更加趋于真实合理,拓宽优秀学术成果的传播范围;缩短了理论成果传播的路径,有效达成成果的继承和发扬工作。

2.正确引用参考文献能够亦加速理论成果向生产工作实践成果的转化。理论研究最终还是要服务于实践领域的,科技期刊为二者间的桥梁,而参考文献是期刊间的桥梁,它的正确运用,必然使科研工作会更快更好地服务于实践生产,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推动生产力发展。

3.正确引用参考文献能够更加适应网络传播的需要。当今时代,是互联网主宰的时代,科学、信息成果被互联网重新加以整合、传递。以学术论文作为表现形式的科技成果,被重新整合打包,汇聚成数据库,通过网络提供给使用者查阅,参考文献在其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纽带角色,它的引证与著录准确有效,是整个数据库高效运转的前提和基础。

期刊网络化为大势所趋,其传播范围有赖于参考文献这双腿,利用好这一点,将大有可为。

学术论文文后参考文献不当引用现状普遍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正视之并从相关各方入手,通过道德层面和行业法规层面施以约束之手,通过科学态度和技术手段铺就达成之路,不失为此种尴尬情境下扭转困局、开展工作的一种可行的选择。只是“路漫漫兮修远”,需吾等“上下而求索”。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