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厅长工作会议讲话材料(优秀13篇)

时间:2023-11-17 00:31:14 作者:影墨 财政厅长工作会议讲话材料(优秀13篇)

在演讲稿中,我们可以运用修辞手法、排比句、反问句等修饰语言,增强表达力和感染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精选演讲稿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你的演讲写作。

财政厅长财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财政工作推进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上半年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上半年全市财政工作完成情况,安排部署下半年财政工作,肯定成绩,总结经验,查找差距,动员全体财政干部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咬定目标,加压奋进,努力完成全年财政工作任务。下面,我根据局党组的意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上半年,全市财政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财政部门的悉心指导下,紧紧围绕“三步走”战略目标,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工作导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认真组织财政收入,科学安排财政支出,切实加强财政管理,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较好地完成了各项财政工作目标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注重细化举措,财政收入实现平稳增长。

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市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的工作目标,综合采取多项举措,促进财政收入总量平稳增长。

一是完善考核机制,发挥收入考核导向作用。进一步落实目标责任,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作目标,将全年收入目标细化量化,分解落实到各级、各部门,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不断优化财政收入考核办法,将培植税源、促进增收、提高收入质量作为财政收入组织工作的硬指标,强化收入考核机制,将压力充分传递到位,调动发展经济、组织收入的积极性。

二是深化综合治税,强化税收征管。健全综合治税网络,规范税收征管秩序,加大综合治税力度,开展税收级次专项检查活动,严查扰乱税收秩序、混淆税收级次行为。落实部门协税责任,堵塞收入征管漏洞,确保应收尽收。突出税收征管重点,加大重点税源监控力度,特别关注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和主要税种的增减变动情况,努力挖掘增收潜力。强化中小税种征管,坚持抓大不放小,做好小税源的征收管理工作,有效杜绝收入“跑、冒、滴、漏”现象。上半年,财税办共传递涉税信息1.4万条,实现税收1883万元。

三是密切部门间配合,加强收入组织力度。紧紧围绕收入可持续稳定增长目标,进一步加强国、地税之间的协作配合,调度国地税、各镇(街道)及园区收入进度,及时掌控收入动态,加强收入分析,每月及时组织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基金收入入库,力争达到收入序时进度。

四是积极培植财源,夯实财政增收基础。上半年拨付园区资金2.38亿元,全力支持“一园一区一带”建设。设立镇级工业集中区建设资金20xx万元,加大对镇级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厂房建设、平台载体建设和引进人才等方面支持力度,壮大镇域经济。设立企业标杆管理专项资金20xx万元,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增强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长的后劲。加大总部经济招引力度,培育财政收入新的增长点,上半年成功注册落户企业11家,实现税收314万元。设立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扶持资金1000万元,发放电商扶持资金881.15万元,扶持推动我市电商产业大繁荣。

五是加大对上争取力度,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积极向上对接,及时掌握上级政策调整动向,积极调动各部门积极性,加大对上争取力度,上半年,共争取资金17亿元,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

今年上半年,经过各镇(街道)、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7.09亿元,同比增收2.51亿元,增长10.2%,高于年初人代会目标0.2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总量在全省和苏北23县市分列第22位、第7位,增幅在全省和苏北23县分列第33位、20位;税占比达到82.1%,在全省和苏北23县分列第41位、20位。其中:镇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8.85亿元,同比增收2.74亿元,增长17%;开发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0.96亿元,同比增收0.1亿元,增长12.1%;工业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0.67亿元,同比减收0.15亿元,同比减少18.0%。

(二)注重改善民生,财政支出更加科学合理。

上半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不断强化支出管理,优化支出结构,坚持量入为出,全力保工资、保运转、惠民生、促发展,各项重点支出得到有效保障。1-6月份,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37.87亿元,同比增支3.60亿元,增长10.49%。其中,用于教育、科技、文体、社保、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交通、住房保障等涉及民生领域的公共服务支出达到33.40亿元,同比增长10.18%,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88.19%。

一是在支出安排上,继续向民生倾斜。进一步从严控制一般支出,大力压缩“三公经费”和行政运行经费,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完善教育、文体、医疗卫生、社保救助等方面的财政保障机制,切实满足民生支出和各项重点支出需要。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上半年完成教育支出6.47亿元。拨付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教育基建工程款6167.6万元,统筹改善各类学校办学条件。落实经费保障机制,安排200万元用于教师进修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队伍业务能力。发放学生资助资金1213.47万元,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及时有效资助。切实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成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24亿元,城市“三无”老人供养标准由每人每月735元提高到810元,月增75元;再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月增216元。完善公共卫生保障体系。完成医疗卫生支出2.58亿元,重点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支持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和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出台贫困精神残疾人免费服药实施细则,免费基本用药救助资金每人每年不低于600元。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完成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2.69亿元,完善城乡社区公共设施建设,改善城乡社区环境卫生。切实保障“三农”投入。完成农林水支出5.99亿元,支持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化解23个新一轮扶贫开发经济薄弱村债务1003.44万元,及时发放农资综合补贴资金7040.48万元、粮食直补资金705.13万元,年初预算安排1000万元用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住房保障支出9633万元,重点支持廉租房、公租房建设和城市棚户区改造。

二是在支出执行上,加快支出进度。从严规范管理账户,确保各项支出资金及时拨付。从严控制各级财政账户和市直预算单位账户设置,对现有存量财政账户进行进一步清理和规范,确保财政资金科学、有序、安全、高效、运转。健全集中支付体系,提高资金支付效率。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管理,加大集中支付力度,扩大直接支付范围,规范支付审核程序,优化工作流程,保障财政支出执行的及时性和均衡性,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20xx年上半年支付中心共办理支付业务2.2万笔,支出金额达13.8亿元。实行预算安排与预算执行、结余结转资金“双挂钩”机制,对无正当理由、截至当年11月底未拨付的专项支出,原则上12月份不再拨付,收回市财政统筹安排使用;对结转超过一年以上的本级专项资金,视情况收回平衡预算或重新安排使用;对连续结转两年及以上的上级专项资金,原则上收回市财政统筹安排;对资金结余较大的项目,核减下一年度预算规模。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基本支出按序时拨付,优先保障工资、单位运转和民生支出需要;项目支出按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和项目实施进度拨付,重点做好国家和省确定的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项目的资金保障工作,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1-6月全市支出预算执行进度达到52.6%,比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有力保障了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和重点工程加快推进。

三是在支出绩效上,进一步提升效益。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强化预算单位绩效意识和支出责任,进一步完善“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运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深入推进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科学合理编制项目绩效预算,完成20xx年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目标审核工作,纳入编报审核的项目为我市20xx年预算编制中财政预算支出100万元以上项目,涉及31个预算部门共计160个项目,资金总额47.2亿元,覆盖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交通、农业、社会保障与就业、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城市规划等多个方面,随年初预算批复下达预算部门。启动20xx年度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涉及市直24家预算单位35个项目,资金总额1.07亿元,涵盖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交通、农林水事务、社会保障与就业、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城市规划等多个方面,推动财政资金管理由“重分配”向“重绩效”转变,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积极探索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选取市商务局作为试点部门,在省财政评价指标基础上,结合部门特点设定个性指标,作为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增强部门财政支出责任意识,促进部门从整体上提升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绩效管理水平。认真做好20xx年度政法经费保障绩效考核工作,根据《江苏省政法经费保障绩效考核办法》要求,汇总形成全市政法经费保障绩效考核自评报告上报省财政厅,充分发挥政法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益,实现政法经费保障工作规范化管理。

(三)注重制度建设,财政改革积极稳妥推进。

上半年,全市财政部门积极探索创新,注重制度建设,加快构建现代财政制度体系,建立完善匹配新常态的财政体制机制。

一是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积极推行中央、省、徐州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有关规定,制定印发《新沂市机关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对适用范围、开支标准、报销管理和监督问责等内容作出详细规定,加强和规范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积极对非税收入收缴管理进行改革,6月1日启用非税收入新系统,加强票据源头管理,进一步规范单位的执收行为,提高非税收入管理水平。

二是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卓有成效。建立健全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制度,将结余结转资金管理与预算编制有机结合,实行结余结转资金及暂付款、暂存款定期清理机制。根据财政部《关于推进地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有关事项的通知》(财预〔20xx〕15号)等文件精神,对20xx年底预算单位用款计划结余进行清理,经市政府审核批准,共收回预算单位计划结余资金3125万元,统筹用于经济发展及民生支出,更好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同时对20xx年及以前年度财政专户暂存款进行清理,待报人大批准后转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三是积极推动ppp合作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力量,不断拓宽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项目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投融资渠道,提高公共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上半年,根据省财政厅文件要求,广泛征求住建、交通、环保、教育、卫生、民政等相关主管部门意见,根据项目全生命周期财政支出,充分考虑财政可承受能力和风险控制,经慎重研究并报市政府批准,筛选确定了综合管廊、阳光水岸绿洲c地块棚户区改造、陶瓷厂地块棚户区改造、唐店村庄建设用地布局调整、污水处理厂资产打包共5个项目上报省财政厅,争取入选省级项目库。

四是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加强政府存量债务管理,做好20xx年第1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工作,研究将政府存量债务分类纳入预算管理。严格执行政府性债务管理规定,严控新增债务审批,规范债务用途,落实债务还款来源,使债务的“借、用、换”处于良性循环的状态,防范债务风险。认真做好20xx年度土地储备融资规模控制卡申报工作,已获省厅核发,批复我市20xx年土地储备融资规模额度25.8亿元。

五是深入推进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结合各国有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实行“一企一策”。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草拟完成了《新沂市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暂行办法》、《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办法》、《新沂市市属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

六是推进网上商城政府采购交易平台建设工作。不断探索提高政府采购透明度,降低政府采购成本,提高政府采购效率,依据《政府采购法》,参照现代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充分考虑我市电子商务发展的实际情况,率先在省内试行政府采购单位在线直购电商商品的全新模式,我市网上商城政府采购交易平台于6月1日上线试运行,运行状态良好,并于7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目前已入住钟吾乐购、京东商城、国美在线、苏宁易购等供应商。

(四)注重依法理财,财政管理更加规范透明。

上半年,全市财政工作继续以改革创新工程和争先创优工程为抓手,扎实推进财政改革,促进科学依法理财,财政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是全面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完善全口径预算管理,加快构建由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保基金预算组成的有机衔接、完整规范的政府预算体系,将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明确“四本预算”的收支范围,避免资金安排交叉重复。进一步厘清“四本预算”的功能定位,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将地方教育费附加、文化事业建设费等11项政府性基金列入一般公共预算。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管理,规范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以部门预算为依据,政府采购预算涵盖部门所有购买性支出项目;切块下达政府采购资金,严格执行无预算不予采购有关规定,提高政府采购预算执行的科学性、严肃性。

二是完善财政大监管格局。认真履行财政监督职能,创新监督检查机制和方式,将“三农”、社保、教育等民生保障资金使用情况作为财政监督重点,同时深入推进内部监督检查,对局机关内部各业务科室权力事项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预算执行、决算等内容及全市17个镇(街道)财政所业务进行检查,推进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深入开展,进一步规范财政业务流程,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规范性和安全性。加强对财政机关内部工作流程的监管,推进业务科室内部业务的联审互查。加强重点工作督查督办力度,上半年完成重点工作督导423次,较好促进了全局工作任务的完成。充分发挥基层财政所就近就地监管职能,确保资金按政策要求落到实处,上半年,我市镇级财政资金监管传递信息1975条,监管资金5.40亿元,抽查巡查达857次,镇级信息建议反馈408条。坚持政府采购“采管”分离,继续完善政府采购专家库,推进政府采购业务全程电子化操作,实现对政府采购活动全程的监督监管。

三是深入推进预决算公开工作。按照“方向明确、过程可控、易于监督”的原则,制定印发《新沂市市本级部门预决算公开实施方案》,细化预决算公开内容和表格,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推进部门预决算公开工作,努力构建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提升预决算公开的科学化、精细化、法治化水平。制定印发《20xx年度市级部门决算核查工作方案》,认真开展20xx年度市级部门决算核算工作,提高部门决算报表编制质量,保证部门决算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为决算公开工作做好准备。

四是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进一步扩大“拨改投”范围,由“二产”向“一产”延伸,重点支持科技型、成长型企业和示范性好、带动性强的农业项目发展。自“拨改投”试点以来,先后注入汉菱生物1000万元、凯达石英200万元、中腾石英300万元和嘉年华鲜切花交易市场550万元,今年向省财政厅申请股权投资资金1500万元,已获批复500万元。加强财政资金存放管理,完善财政资金银行存放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在银行间的分配,进一步放大财政资金银行存放效益,有效实现财政资金的保值增值;运用财政资金存放效应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充分发挥金融资金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五是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不断加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力度,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范合理使用专项资金。探索创新项目资金拨付方式,规范财政专项资金拨付程序,项目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填报“新沂市财政专项资金申请表”并附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等支撑材料后,按照项目建设进度拨付专项资金,进一步提升预算执行的有效性。按照“谁分配、谁公开,分配到哪里、公开到哪里”的原则,严格公开公示,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提升专项资金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今年上半年,从全国情况看,经济下行压力还在持续加大,gdp增速放缓,工业用电量、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消费缺乏新热点、需求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财政增收难度加大。

1-6月份,全市财政收入增长整体较为稳定,但是收入质量有所下滑,收入增幅呈现下降趋势。1-6月份,全市非税收入累计完成4.86亿元,同比增收0.95亿元,增长24.34%,税收占比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1-6月份,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增幅分别为14.51%、12.07%、13.11%、11.05%、12.8%和10.2%,呈下降趋势。

从我市来看,全市财政工作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相比,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财政刚性支出增长较快,财政收支矛盾依然比较突出;二是财政收支行为仍需进一步规范,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财政干部队伍中还存在个别慵懒散等现象,财政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加以解决。

三、切实抓好下半年财政工作。

下半年,全体财政干部要进一步认清当前的经济形势,科学分析财政领域的趋势性变化,正确把握新的工作要求,理清工作思路,落实关键举措,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全力促进财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增收入、蓄后劲,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工具,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切实发挥好财政稳定器和逆周期调节器作用,解决好政府投资可持续和经济财政风险防范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一是加大收入组织力度,确保完成全年收入目标。继续加大收入组织力度,积极协调税务部门加强征管,保证财政收入及时足额入库。进一步加强收入预测和执行分析,实行收入倒逼机制,加大考核力度,调动各镇发展经济、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及时通报、反馈收入进度情况,分析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完成全年收入目标。严格对收入质量的要求,在完成收入增长目标的同时,注重提高收入质量,以高质量的财政收入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是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积极培植优质财源。及时拨付项目资金,支持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尽早发挥经济效益。进一步完善经济开发区财政管理体制,激发开发区发展活力,提升开发区收入总量和质量。加大总部经济招引力度,培育支柱型的财源大户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为财政增收奠定基础,构建经济发展与财源建设良性互动的机制。

三是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加强财政政策研究分析。认真学习研究省政府《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支持全省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苏政发〔20xx〕72号)文件精神,深度把握每一项政策的针对性和效用空间。加强对国家、省及当地经济、财政运行情况的把握,有效推动下半年各项工作与《若干政策措施》保持一致,与省级细化落实《若干政策措施》的部署保持一致,研究提出我市贯彻《若干政策措施》支持经济财政稳定增长的有效措施,上下协同,增强财政调控合力。

四是切实加强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围绕“推进项目资金的统筹使用、推进重点科目资金的统筹使用、推进部门资金的统筹使用、推进政府预算体系的统筹协调、推进跨年度预算的统筹协调、推进规范各类收入及统筹使用、推进财政存量资金的统筹使用、推进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统筹协调、推进债务资金的统筹使用、推进转移支付资金的统筹使用”十条统筹使用具体措施,加大财政资金的统筹使用力度,盘活各领域“沉睡”的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五是继续做好存量债务置换工作。及时将第一批分配下达的置换债券资金,按确定的项目予以还本,并按规定完善有关手续,将债券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认真总结经验,重新梳理到期债务,慎重确定置换项目,主动做好沟通协调工作,积极争取第二批置换债券额度,尽快发挥债券资金效能。

(二)优结构、突重点,切实保障民生福祉。

充分考虑深化改革、结构调整、财政收入增速下降等带来的新情况、新矛盾,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统筹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切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

一是强化财政支出管理。履行财政基本保障职能,切实保证工资发放、社会保障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运转,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企业并轨改革工作。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等一系列关于厉行节约的各项规定,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控制和压缩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将更多资金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

二是支持办好民生实事。统筹调度好各类财政资金,做好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中382项重点项目的资金保障工作,保障“三重一大”、“为民办实事”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支出需要。

三是支持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深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支持校安工程项目建设,提高教育教学硬件水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妥善解决被辞民师待遇问题。全力推进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努力探索建立多渠道补偿机制,保障我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加强优生优育服务保障,提高计生服务能力,做好计生家庭扶持奖励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做好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真正落实“老有所养”;积极实施新一轮就业政策,使财政资金真正地发挥效用,做到“劳有所得”;建立多层次全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尽力落实“病有所医”。

四是协调推进“三农”发展。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贯彻落实财政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做到财力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扎实推进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支持农业园区“一带八园”错位发展,支持培育专业合作社、农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支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等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水利保障水平。继续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改善农民居住条件。认真抓好“一事一议”项目、小农桥建设、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进村级科学发展“三增三强”工程,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村繁荣。

(三)抓管理、促规范,不断规范财政理财行为。

继续实施改革创新工程,注重完善制度,扎实推进法治财政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财政行政行为,引导财政管理活动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一是加强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研究。按照省财政统一部署,根据国家、省宏观调控政策及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会同各部门研究三年滚动财政规划编制办法,对未来三年财政重大收支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推进部门编制三年滚动规划,增强财政管理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

二是扎实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指导做好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尝试引入社会中介机构参与重大项目的绩效再评价,探索尝试通过第三方反馈评价结果。注重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将项目评价结果向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汇报,作为政府决策和编制下一年度项目预算的重要参考。

三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按照上级政策,充分结合我市实际进一步细化国有企业监管办法,研究引导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具体实施意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范资产处置行为,研究出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及《公务仓管理办法》,促进资产有效利用,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效益。进一步细化国有企业监管办法,研究推进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具体实施意见,深入推进国有企业转型升级。

四是构建ppp推广运用长效机制。强化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ppp项目规划指导、筛选、信息发布、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合同管理、绩效评价等方面工作。规范操作方式,探索建立实行议事协调会议及联审制度,及时协调解决ppp项目筛选、认证、评审阶段遇到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逐步形成适合我市实际的机制和办法,形成保障ppp模式科学高效应用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做好申报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推动申报项目实施。

五是全面推进法治财政建设。推进法治财政建设向镇级财政延伸,将法治财政标准化建设与财政日常工作深度融合,在财政运行各个环节中落实依法行政要求,以法治财政标准化建设指标体系为标准规范提升各项业务水平,不断规范财政行政行为,全力促进全市财政系统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再上新台阶。

六是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扩大国库集中支付的覆盖面,积极推行镇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继续完善支付系统和支付流程,做好授权支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管理。积极推进市本级公务卡制度改革,规范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继续在全市推行行政事业单位发票强制审核认证工作,会同国税局、地税局、审计局等部门将按照各自职责,加强沟通配合,强化对各单位发票报销入账环节的监督管理。

(四)注活力、谋作为,扎实推进队伍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领会习关于从严治党的新思想新论断,切实增强财政干部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新常态下财政干部的履职能力。

一是进一步强化财经纪律约束。坚持把《预算法》等法律法规作为财政管理的行为准则,将财政收支活动纳入法制化轨道,进一步严格财政行政执法责任和权限。每个财政干部都要深入学习年初省财政厅印发的《严肃财经纪律若干规定》,带头遵守并严格执行各项财经纪律。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增强财政干部敢于担当、履职尽责的责任意识,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是加强财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坚持按需施教和“集中学习为主、个人自学为辅”的原则,采取集中学习、专业培训、辅导讲座、专题报告、科室领学等多种形式,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提升培训效果,从整体上提高全体财政干部职工素质。

三是扎实开展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充分发挥窗口职能作用,认真做好全市会计人员服务工作。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强化全程协办制,强化追究问责,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能力,增强服务效能,以支付中心争创徐州市“金牌服务岗”为抓手,全面推进局机关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建设,提升财政部门形象。

四是切实提升作风效能。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徐州市委“十项规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提升服务效能。切实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20字好干部”标准,注重财政干部培养和管理,增强财政部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五是扎实开展“三严三实”教育活动。紧密联系财政改革发展和党员干部思想、工作、生活和作风实际,树立问题导向,围绕理想信念、敬业精神、创新意识等方面,剖析自身存在的“不严不实”问题,准确把握“三严三实”的科学内涵,深刻领会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要意义,推动“三严三实”教育活动深入开展。

六是切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财政工作全过程抓紧抓好。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引领全体财政干部习惯在监督的环境下工作、习惯在法制的轨道上用权。结合财政改革发展和财政业务新形势、新变化,深入推进内控制度建设,加快建设动态、全程、可追溯的财政内控系统。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通过全方位规范财政权力运行和财政管理,确保财政干部、财政资金“双安全”。

财政局长工作会议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财政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传达学习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五次全会精神,总结20xx年财政工作,认清当前形势,部署20xx年的财政工作任务,动员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应对挑战,扎实工作,努力促进全市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今天上午,市政府召开了全市财税工作会议,常务副市长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谢副市长代表市政府充分肯定了去年财税部门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当前财税形势,全面部署了今年的财税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和具体的措施要求,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全市财政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请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创造性地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代表市财政局党组,就如何做好20xx年财政工作讲三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春节前夕,全省财政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省级各部门分管领导和财务负责人,省财政厅处以上领导干部,各州(市)财政局长、办公室主任、预算科长,各县(市)区财政局长参加了会议。省财政厅陈厅长在会上作了题为《坚定信心科学发展努力开创我省财政工作新局面》的重要讲话。会议总结分析了20xx年的财政改革与发展,研究部署了20xx年的财政工作,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云南财政科学发展的目标和重点。

会议指出,过去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特大雨雪冰冻、地震、洪涝、泥石流等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全省各级财政部门齐心协力、顽强拼搏、扎实工作,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圆满完成了财政收支任务,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全省财政总收入完成1360.2亿元,比上年增加248.9亿元,增长22.3%。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13.6亿元,比20xx年增加126.9亿元,增长26.1%。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470.7亿元,比20xx年增支335.5亿元,增长29.6%,财政支出年度增加额首次突破300亿元,支出增幅再创分税制改革以来最好水平。20xx年财政预算执行主要有五个特点:一是全省税收收入增长较快;二是非税收入稳定增加;三是州(市)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四是争取到中央财政的进一步支持;五是预算支出进度明显加快。

会议认为,当前影响和制约财政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是:搞建设与保民生的矛盾日益突出;财力紧张与资金沉淀于部门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预算决策机制有待进一步科学化、民主化;政府债务负担较重,存在一定的债务风险;行政开支增长过快,影响了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投入;转移支付制度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一些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较弱;财政管理还不够科学精细,绩效有待提高。针对这些问题,今后一段时期,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财政工作的方方面面,着力在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上下功夫,在解决问题、破解难题上下功夫,在完善制度、创新机制上下功夫,在改进工作、促进发展上下功夫,力求用新的理念谋求新发展,用新思路破解新难题,用新机制营造新环境,用新举措开创新局面。

会议强调,20xx年是云南发展极为重要、极为关键的一年,也将是财政改革与发展非常困难的一年。在认真分析今年经济财政形势,充分考虑各项减收增支因素的基础上,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安排662.7亿元,比20xx年快报数增加49.1亿元,增长8%,增幅略低于全省gdp增长速度;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安排1617.8亿元,比20xx年快报数增加147.1亿元,增长10%。各州(市)县在编制今年预算时,要结合当前形势和自身实际,充分考虑经济发展情况及各种税费政策调整因素,进行认真分析和科学测算,收入安排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全额打足;支出安排要统筹兼顾,体现有保有压、突出重点、留有余地,避免留下硬缺口。

会议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扎扎实实做好20xx年的财政工作,服务好全省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增收节支为核心,保持财政收支稳定增长;二是以扩大内需为抓手,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三是以巩固农业为基础,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四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五是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努力创新财政运行机制;六是以强化监管为手段,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七是以机关自身建设为突破,全面提升财政工作效能。

全省财政工作会议是对全省财政部门的总动员,是对全省财政工作的总部署,对于我们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和领会会议精神,不折不扣地把省委、省政府对财政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

二、全市财政工作在艰难的挑战和考验中取得新进展。

20xx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大事多、难事多、急事多、喜事也多。在国内外经济形势急剧变化,一些难以预料的突发情况不断发生,财政运行极其困难的的形势下,各级财政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求真务实和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采取有力措施,化解不利因素,财政工作在极其艰难的挑战和考验中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为新一届人民政府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重要基础。对此,谢副市长在上午的财税工作会上作了充分肯定,并高度概括为六大亮点,这是对全市财政干部极大的鞭策和鼓舞。回顾总结过去一年的财政工作,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新进展:

一是财政收入实现快速增长。全市辖区内财政总收入突破200亿元,达到236亿元,比上年增收42.7亿元,增长22%。上划中央“两税”收入完成164.5亿元,比上年增加27.6亿元,增长20.2%。上缴省级收入完成16.4亿元,比上年增加3.5亿元,增长27.1%。地方财政收入突破50亿元,达到55.6亿元,比上年增收11.6亿元,增长26.3%。其中:市级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1.3亿元,比上年增加6.5亿元,增长26.2%;县级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4.3亿元,比上年增加5.1亿元,增长26.6%,七个县区地方财政收入过2亿元。

二是财政支出实现大幅增长。全市地方财政支出突破70亿元,达到75.8亿元,比上年增支12亿元,增长18.8%。其中:市级地方财政支出完成23.5亿元,比上年增支2.7亿元,增长13%;县级地方财政支出完成52.3亿元,比上年增支9.3亿元,增长21.5%。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

三是财政管理改革成效明显。部门预算改革不断深化,预算的规范性和约束力得到加强;以“零余额”账户管理为核心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结出“硕果”,盘出部门结余经费1.8亿元;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政府采购范围进一步扩大;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初步建立了筹补结合、多方投入的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机制。通过扎实有效的改革,促进了财政管理制度的不断创新,促进了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的稳步提高。

四是财政监管水平有效提升。在“小金库”清理的基础上,着力创新财政监管机制,强化事前参与、过程跟踪、事后问效,促进监督与管理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监督检查的“免疫功能”,切实加强对“三农”、教育、社会保障等事关民生利益的专项检查工作,确保了财政资金运行的安全、规范和有效;以开展会计诚信建设为突破口,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会计监管的措施,形成了一整套天衣无缝的监管体系,为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维护财经秩序和纳税者利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五是干部队伍建设得到新加强。结合财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以贯彻落实省政府“四项制度”为契机,以转变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能为根本,以办事速度最快、办事环节最少、服务质量最优为要求,制定了《**市财政局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办事程序,对外公开行政,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理顺各个岗位工作职能,严格执行工作牌及岗位牌上岗责任制,推进领导班子成员、干部职工“ab”岗制度,明确了工作责任,提高了工作效能,赢得了社会各界好评;为彻底打破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制定了《**市财政局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以实绩论奖罚,激活了财政干部的思想和行动,营造了心齐、气顺、劲足、风正的良好氛围。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纳税人创造财富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理解支持和广大财政干部奋力拚搏、开拓进取、忘我工作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市财政局党组,向全市广大干部职工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成绩面前,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看到,财政运行中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矛盾,形势十分严峻。一是随着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需要与可能、发展需求与资金供给的矛盾日益凸现,财政增收节支任务越来越繁重。二是政府债务已进入还贷高峰期,还本付息压力增大,财政支撑乏力,信贷资金链日趋紧张,建设资金筹措难度大。三是近年来市级不断加大对县区的转移支付力度,积极帮助基层政府缓解财政困难,在县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市级财政自身的保障难度不断加大。四是在贯彻执行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和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的过程中,一些上面出政策、下面出资金,或者硬性配套的项目不断挤压地方财力,将使预算平衡的难度进一步放大。对于这些问题,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逐步解决。

三、把握形势,明确任务,扎实做好20xx年财政工作。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市发展正处于一个非常特殊、非常关键的时期,面临的任务繁重艰巨。关于当前的经济形势,市委三届五次全会作了精辟的阐述和概括,极大地统一了全市认识,凝聚了全市力量,协调了全市行动;谢副市长在上午的财税工作会议讲话中也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进一步鼓舞了大家的干劲。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上来,统一到全市财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握经济发展形势,增强责任意识、紧迫意识和危机意识,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千方百计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全力维护经济社会又好又好发展的大好局面。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20xx年全市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xx大、xx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紧紧围绕市委三届四次、五次全会确定的目标和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创新理财手段和方法,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整合各种财力,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强化财政资金监管,努力提高预算管理和执行水平,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推动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有力保障。预算安排的原则是:坚持需要与可能相结合,坚持增收与节支并重,坚持统筹兼顾、量入为出、确保重点,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着力保刚性支出、保扩大内需项目配套、保政府举债信誉支出,努力实现预算平衡。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原则以及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财力供给的现状,20xx年地方财政预算安排的初步建议如下:财政总收入增长10%,达到26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达到60.2亿元;地方财政支出增长5%,达到79.9亿元。

今年的财政收支目标,是在充分把握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深入预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保持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要求。只要大家努力拼搏,扎实工作,实现这一目标是完全可能的。为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首要的是有坚定的信心,有攻坚克难的决心。这里,我就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提几点要求,请大家认真研究和把握落实:

(一)强化发展意识,确保扩大内需资金配套到位。

今年是我市财政多年来最为困难的时期,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扩散和蔓延,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发展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异常突出,各种减收增支因素相互交织,财政支撑乏力,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要贯彻落实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一系列财税优惠政策,将造成一定数量的政策性减收;支出方面,扩大政府投资规模,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事业发展薄弱环节,实施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革,都需要新增大量财政资金投入。同时,由于经济增长放缓,需要扶持重大项目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需要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和补贴困难群体支出,财政支出非常紧张。因此,各级财政部门要树立“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和根本”的思想,用发展的眼光和辩证的思维分析问题,把握经济发展形势,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努力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要抓住中央扩大内需的机遇,密切配合相关部门,进一步把握好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导向,扎扎实实做好项目策划和工作衔接,努力争取更多的项目落户,争取国家和省更多的资金支持。市政府从今年起将通过建立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各部门争取上级支持的积极性。要加强项目的论证和立项工作,以后新开工的项目,必须是能纳入中央、省规划盘子内的项目,或者是与国家产业政策对接的项目,切忌不能顶着扩大内需的帽子套取财政资金。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整合性质相近、目标相同、用途相似的各块资金,使之相对集中、相互匹配、形成合力,切实保障好扩大内需资金的需要,着力支持好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建设;转变过去就收支论财政的传统理财观念,充分运用财政杠杆手段,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项目建设上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形式多样化的格局,有效缓解全市发展资金紧张的压力。

(二)强化管理意识,确保财政收入平稳较快增长。

面对严峻的财政形势,各级财政部门要把保持财政收入平稳较快增长作为今年财政工作的首要任务,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确保完成全年收入目标。这里我强调三点:一要正确处理好保经济增长与保财政增收的关系。受金融危机冲击,我市经济运行增速下滑,企业效益下降,对财政收入增长产生了较大影响。作为财政部门,必须积极应对危机,严格落实国家扩内需、保增长各项政策,综合运用减免税费、增加支出、财政贴息等多种手段,营造宽松环境,全力帮助企业渡难关,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同时,又要保持合理的、必要的财税收入增长,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机构运转和各项民生工程等重点支出需要。因此,各级财政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既要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促进企业增效盈利;又要积极开源挖潜,坚持依法理财,强化收入征管,增强财政综合实力,禁止违规减免税。二要正确处理好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的关系。去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5.6亿元,其中非税收入完成12.9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23.2%。非税收入所占比重偏高,仅一次性收入就占非税收入的59.3%。建议加强对影响税收增长因素的分析测算,进一步优化收入结构,逐步提高税收收入的比重,逐步减少一次性收入的比重,确保财政收入既有量的增长,也有质的增长。三要正确处理扩大内需与过紧日子的关系,扩大内需的目的是为了保增长,不是敞开口子花钱。要坚持有保有压、有促有控的方针,凡是纳入上级扩大内需盘子需要下级配套的,在年度预安排中要足额留够,确保资金落实;压缩一般性支出,实行,严格执行公务购车用车、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用、出国出境经费“四个零增长”。

(三)强化稳定意识,确保事关民生资金安排到位。

改善民生是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理财的根本。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增强以人为本的意识,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解决民生问题,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应。一是努力做到“五个确保”,即:确保工资按月足额发放,确保机构正常运转,确保涉及民生领域资金及时落实到位,确保维护社会稳定支出需要,确保还本付息支出需要。二是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根据中央统一部署,按照管理以县为主,经费省级统筹、中央适当支持的原则,从今年1月1日全面推行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此项改革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义务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各级财政部门要配合有关部门抓紧做好资金测算、筹措工作,务必将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足额纳入预算予以保障。三是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五个更加注重”:1、更加注重扩大就业。重点做好特殊困难群体和零就业家庭的帮扶工作,发挥政府公共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2、更加注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试点,扩大城镇居民医疗保障范围,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3、更加注重城乡协调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各级财政分配关系、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等措施,合理调整各级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格局。4、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在增加政府投入的同时,引导社会各方面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并注重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倾斜。5、更加注重保护环境。吸取阳宗海水体砷污染的教训,举全市之力加大对“三湖一海”治理保护和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打造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生态文明的人居环境。

(四)强化“三农”意识,切实解决农民增收难问题。

在全市改革发展的进程中,最需要加强的是农业基础,最需要扶持的是农村发展,最需要加快的是农业增收。市委三届五次全会对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紧紧围绕市委的总体部署,以农民增收为目的,调整支出结构,加大支农投入,确保资金落实,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今年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按照中央1号文件精神,落实中央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农村投入的要求,确保各级财政每年对农业农村总收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增长幅度,确保第一产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逐年增加,确保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大幅度增长。二是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按照“项目整合、资金捆绑、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使用、各计其功”的要求,把各级各部门的资金整合起来,改变多头管理、重复安排、使用分散、效益不高的局面,并将财政资金与其他渠道资金有机结合起来,激活民间资金,形成多形式、多渠道的支农投入机制,形成“一个龙头出水”的资金使用格局,集中用于农业农村发展。三是支持发展现代农业。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以每年改造10万亩中低产田为重点,大力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推动农村小型水利建设,全面提升农业增产、增效水平。

(五)强化创新意识,不断把财政改革向纵深推进。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目标,深入推进财政改革,增强保障能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一是全面贯彻中央税制改革政策,密切关注增值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确保改革平稳实施;积极推进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改革;贯彻落实好修订后的消费税条例和营业税条例,积极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二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巩固扩大“零余额”账户改革成果,促进结余资金管理与预算编制有机结合。三是全面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争取三年内与全国同步完成化解任务,积极推进其他乡村债务化解试点。四是全面推进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引导农民自愿为其直接受益的公益事业筹资筹劳,形成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多元化投入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六)强化品质意识,树立德才兼备的财政干部形象。

干部队伍建设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近年来,我们在队伍建设上取得诸多成绩,但切不可骄傲自满,必须不断总结经验,克服不足,争取更好的成效。新形势对财政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对财政干部队伍建设赋予了新内容,概括起来就是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密结合,进一步提高政治素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xx大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今年市、县两级要全面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市、县财政部门特别是党员干部要高度重视,明确目标,扎实推进,全面完成学习实践活动任务,力争出成效、出特色、出亮点。尤其要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引导广大财政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提高财政干部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推动财政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二是与加强学习调研紧密结合,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开拓创新能力。一方面,要以建立学习型机关为目标,营造良好学习氛围。通过开展多形式、多类型学习活动,优化知识结构,扩大理财视野,提高应对复杂局面、做好实际工作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调研工作,进一步提高谋划全局、做好前瞻性研究的能力。要立足财政又跳出财政去研究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形成更富前瞻性和操作性的政策建议。面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各级财政部门要深入分析金融危机对经济产生的影响,研究促进财税增长的好措施、好途径,积极建言献策,努力当好各级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同时,要加强财政宣传,针对今年重大财政政策和财税改革措施多的特点,积极利用各类媒体,强化宣传引导,及时解疑释惑,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财政工作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三是与狠抓党风廉政建设紧密结合,进一步树立清正廉洁的形象。财政部门是代表政府履行资金分配与再分配的重要职能部门,担负着从源头治腐的重要职责,也对干部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我们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的总体要求,积极落实好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财政资金监管、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等反腐倡廉的部门分工任务,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另一方面,要对财政干部经常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增强廉洁自律意识,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发扬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精神,努力塑造财政干部良好形象。

同志们,在新的形势下,财政工作任务更加繁重,使命更加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攻坚克难的勇气,以开拓进取的魄力,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迎难而上,狠抓落实,圆满完成全年财政目标任务,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财政局长工作会议讲话

同志们:

20xx年全县卫生工作会议是经县政府批准召开的,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全国全省全市卫生工作会议和县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总结“十五”期间卫生工作和经验,讨论“”时期我县卫生事业规划,安排部署20xx年工作。县委县政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会前黄惠宁副县长到我局办公,专题研究卫生工作,多次听取汇报,对认真开好本次会议讲了很好的指导性意见。今天还将发表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学习,贯彻落实。黄县长代表县人民政府还将与各乡镇政府签订卫生工作目标责任书,这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卫生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高度关心,对全县卫生工作者是极大的鼓舞,对于推动卫生事业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十五”时期卫生事业发展及20xx年卫生工作的简要回顾。

“十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关心支持下,全县卫生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城镇医疗卫生改革和农村卫生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城乡医疗服务网络更加健全,全县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卫生资源、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越上了一个新台阶。

1、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显著加强,重大疾病、重点传染病得到有效救治和控制。全县人口平均期望寿命72岁,人口出生率7.4‰,死亡率4.2‰,人口自然增长率3.2‰,婴儿死亡率13.26‰,孕产妇死亡率95.6/10万,初步达到“十五”计划规定的目标。

2、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20xx年底,我县成立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局,20xx年8月,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了《关于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和经费供给方式改革的通知》,将乡镇卫生院的人、财、物、经费划归县卫生局按职责管理,标志着我县全面完成了农村两项体制改革和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为我县农村卫生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全县现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共294家,其中综合性医院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保健、妇幼保健),卫生监督机构1所,乡镇卫生院7所(其中3所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7所,卫生所10所,村生室109所,地名卫生室70所,其他医疗机构89所;全县编制床位共383张,千人床位数2.1张;卫技人员794人,千人医生数2.1人,千人护士数1.2人。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3、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加强,群众就医条件明显改善。全县卫生系统抢抓移民搬迁机遇,加大政策争取和对口支援力度,共完成公建房面积16470平方米,宿舍楼44913平方米,医疗卫生机构面貌得以根本改善。拥有ct、彩超等先进医疗设备,能开展脑外、胸外等疑难手术,120急救服务得到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均能进行常见病诊治和一般急诊救治。边远农村缺医少药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4、农村卫生事业发展进一步加快。通过近五年来的努力,全县基本做到了村村建有卫生室,初步实现了“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农村的卫生状况得到较大改观,卫生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农村安全卫生饮用水、卫生厕所覆盖率分别达到87.47%、53.1%,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开课率100%。

5、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预防保健得以强化。“十五”期间,抓住非典防治契机,大力加快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共争取医疗救治体系国债项目、世行贷款项目、乡镇卫生院发热门诊项目等公共卫生建设项目12个,累计投资900万元。重点加强县紧急救援中心、疾控中心和传染病区、发热门诊建设,初步改善了公共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地方病、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急性传染病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20xx年全县共报告传染病591例,发病率319.09/10万(比往年上升,主要原因是将丙类传染病纳入了报告范畴),传染病漏报率3.1%,传染病死亡率为0,“五苗”接种率96.65%。全县实现了血液“三统一”管理,无偿献血比例达100%,年采供血量达16万毫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取得突出成就,20xx年新县城荣获“全国卫生县城”称号。

6、卫生法制建设得到加强。通过贯彻实施国家颁布的食品卫生、传染病防治、母婴保健、执业医师、医疗机构管理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逐步建立起卫生监督执法体系,组建了××县卫生监督局,加强了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建设,提高了卫生执法水平,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正逐步走上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7、行业作风进一步好转,医疗服务行为逐步规范。狠抓医院运转机制改革,扎实开展了“医院管理年”活动。围绕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不断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减少医患矛盾。进一步规范完善了药品和卫生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大力整治开单提成、收受“红包”等不良行为,切实树立了“窗口”行业的良好形象。

五年来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卫生部门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行业作风进一步好转,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的台阶,工作职能、工作观念、工作作风、工作重点发生了明显转变,研究、探讨、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为今后卫生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志们,五年来卫生工作取得的成就,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卫生工作者团结拼搏的结果,是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卫生局向关心、支持卫生事业发展的县委、县政府,向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向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求真务实,以人为本,全面推进我县卫生改革与发展,着力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党的xx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时期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果。县委十一届五次全会要求,要重视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统筹兼顾,科学发展,全面推进我县卫生改革与发展,努力开创卫生工作新局面。

“十五”期间,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有力的发展保障,尤其是我们抓住移民搬迁机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我县人民的就医条件,进一步提高了疾病诊治水平,推动了卫生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与各级党委政府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卫生资源、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资源配置不太合理。急救能力需进一步提高。二是卫生投入的有效机制尚未建立,难以满足卫生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落实国家卫生经济政策的难度较大。三是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相对缓慢,卫生经费投入不足、卫生人才缺乏、医疗技术水平不高、农民医疗保障制度未建立等问题。四是突发公共卫生应对能力需进一步加强,防病治病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人口老龄化、环境变化、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公共卫生任重道远。五是广大群众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反映还比较强烈。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并且要切实加以解决。

总之,对当前卫生事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我们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既不能只看到成绩;也不能只看到问题和困难。我县卫生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同时一些突出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机遇与困难同在。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在制订规划、政策和措施上下大气力。一方面,要深刻地认识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既有长期积累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也有受现阶段条件限制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艰苦的过程。另一方面,更要深刻认识到这些问题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定信心,深化改革,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做好人民群众的健康卫士,不辜负党和政府的重托,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望。

改革已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为三级卫生网络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六是经过非典的洗礼,培养和锻炼了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精的卫生专业队伍,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撑。

包括: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40/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0‰以下;传染病发病率比“”期间下降10个百分点;计划免疫“五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食品卫生监测合格率达到95%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着眼大局,抓住关键,把握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我们要深刻认识卫生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对卫生工作的要求,深刻认识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渴求和对广大卫生工作的期盼。我们一定要从对党和国家负责,对人民健康负责的高度出发,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进一步转变职能。一是预防控制重大传染病的流行和蔓延,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是发挥主导作用,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三是加强卫生行业监管,维护群众经济利益和就医安全;四是加大卫生投入,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五是加强健康宣传教育,改善群众生活工作环境,提高卫生知识水平和健康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

第三,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一是要提高从宏观战略上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认识做好卫生工作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研究解决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战略性问题。二是要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要用发展的眼光、理性的智慧和改革的思路促进卫生工作。三是要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既要能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又要善于处理好各种复杂利益关系。四是要提高统筹、协调发展卫生事业的能力,要抓住重点、分清主次,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发展卫生事业。

第四,要把握重点。一是要按照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全面落实以农村为重点的卫生工作方针,把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作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二是把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作为重大历史使命,加大工作力度,力争有所突破。

第五,要明确要求。一是坚持科学发展。采取更加积极、更加有力的措施,乘势而上,抢抓机遇,保持卫生事业平稳较快地发展。既要有较快的发展速度,又要有较好的发展质量;既要注重卫生服务的水平与效率,更要注重卫生服务的公平与和谐。二是坚持以人为本。从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医疗卫生服务公平,使人民群众共享卫生发展成果;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将维护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反对盲目追求单位和个人利益,切实把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各项决策和工作部署中,落实到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各个方面。三是坚持改革创新。提高改革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增强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的问题,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

第六,切实加强卫生系统自身建设。一是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重点专科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加强卫生管理理论和政策研究,着力提高卫生管理的水平,加大争取党委政府的领导和部门支持协调的力度,为卫生事业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三是不断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着力解决卫生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四是加强精神文明和行风建设,促进医疗服务行业风气的好转。

三、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全面做好20xx年各项卫生工作。

根据全国全省全市卫生工作会议和县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结合市政府与县政府签定的卫生工作目标责任书,我县今年的工作重点是:

(一)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监督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要把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点转移到健全职能、落实责任、增强能力、提高水平、改善服务、完善机制上来。一是抓好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健全覆盖城乡、灵敏高效、快速畅通的疫情信息网络,完善疫情报告制度,确保全县网络直报率达100%。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漏报率控制在5%以内。二是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建立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医疗救治信息系统和应急处置指挥系统。我局制订了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控应急预案,成立有应急处理办公室,每一个医疗卫生机构都要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加强演练和检查。三是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开展技术能力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充实现场处置力量。四是加强卫生检验检测支撑体系建设,改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和实验室设备条件,提高实验室检测检验能力,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五是积极主动向政府汇报争取落实卫生投入政策。六是建立健全目标责任管理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实行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二)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工作。一是加强以非典、人禽流感、艾滋病、结核病等为重点的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做好应对流感大流行的各项准备。按照《卫生部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与应急预案(试行)》,加强与流感防治有关的健康教育和流感疫苗的接种工作。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的监测,及早发现非典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提高工作水平。加强乙脑、流脑、钩体、疟疾、出血热等重点疾病和三峡库区疾病监测。加强农村地区及农村学校的呼吸道与肠道传染病突发疫情的防控与应急处置。二是整体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全县在80%以上的娱乐场所实施100%安全套使用项目,孕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率达到95%以上,监测高危人群3000人,一次性注射器使用率达到100%,杜绝非法采供血,无偿献血率达到100%,自愿无偿献血率达到75%;“四免一关怀”救助政策落实率达到100%。三是落实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和防治措施,全县发现新涂阳肺结核病人82人,肺结核病人治愈率保持在85%以上,督导治疗(dots)覆盖率达到100%,综合性医院肺结核病和疑似肺结核病人转诊率达到90%以上,采取形式多样的结核病科普知识宣传活动,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城区达到70%,农村力争达到60%。四是继续宣传贯彻《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落实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接种免费政策。加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和流动人口的管理,确保安全接种,提高免疫接种率,“五苗”全程接种率达95%以上。

(三)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夯实基层卫生组织,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建立和完善“四个体系”。一是要按照宜昌市卫生局等六部门印发的《宜昌市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实施方案(20xx-20xx年)》要求,全面实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为全市提前一年实现省政府提出的“到20xx年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中部地区先进水平”的奋斗目标而奠定良好基础。二是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卫生室创建工作,完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今年是创建甲级村卫生室关键年,要巩固20xx年的创建成果,继续做好村卫生室创建工作,确保今年完成40个村卫生室的创建任务。大力提倡县直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农村卫生。巩固和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提升农村卫生服务的综合能力和水平,重点是乡镇卫生院的建设。三是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农村传染病、地方病、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信息直报系统和医疗救治队伍建设,完善应急救治预案,做好防治经费,药品和物质的储备,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重大疾病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救治能力。四是认真贯彻“一法两纲”,降低婴幼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为目标,巩固降消项目的成果,提高住院分娩率,确保母婴安全,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34/10万以下,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加强产科建设及妇幼保健人材培养。五是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实施县、乡卫生监督管理一体化,加强农村卫生监督网络和队伍建设,完善乡镇卫生监督员的配备,及时开展培训,依法加大对农村医疗市场、食品卫生、学校卫生、职业卫生、饮用水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的监督管理力度。六是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力争20xx年在我县全面实施,切实保障农民群众身体健康。积极争取乡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早日实施。尽快组建高阳镇卫生院筹备组,争取高阳镇卫生院与高阳镇集镇同步建设。

(四)深化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各医疗单位要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作为主要目标,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需要各方面的紧密配合、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需要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认真研究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深层次原因,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和部门协调,采取综合措施,逐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是改革医院内部运行机制,规范收支管理和人员分配管理,严禁个人收入与业务收入挂钩。二是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规范医疗服务项目,严格执行调整后的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三是改进药品采购管理,规范药品采购行为,降低采购成本和药品价格。四是完善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制度、医疗服务费用查询制度和一日清单制度。五是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单病种费用限价制、抗生素类药物限用制和违规使用责任追究制,各单位对医生的处方进行定期评估,监督合理用药,切实降低病人负担。县乡两级医疗机构要确定每门诊人次、出院人次的医药费用的下降比例。六是大力整顿药品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进一步完善医患沟通制度和投诉处理制度,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七是加大卫生院院长、中心主任的职责,对“一把手”实行任期目标考核,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医院院长的第一责任,院长要把提高医疗质量,加强科学管理,提供安全服务,控制医药费用作为当前管理工作的重点。对管理混乱、医疗纠纷不断、群众意见大、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要严肃批评和处理。

(五)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确保医疗安全。继续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轻病人负担”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全县医疗卫生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和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安全制度,制定便民利民措施方便患者就医。一是按照《宜昌市医院管理综合评价实施细则》的标准,对全县医疗卫生单位进行综合评价。二是探索和建立医院管理的长效机制,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三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卫生局关于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思路和办法;组织推行医疗机构四合理制度(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降低医疗费用,减轻病人负担。四是进一步加大《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执法力度,增强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对发生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及相关责任人必须依法处理,处理结果要与年终考核、评先挂钩。继续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和《湖北省发展中医条例》,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加强中医药工作。

力,树立卫生监督良好的社会形象。三是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大执法监督力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履行卫生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重要职责,要扎实开展食品卫生专项整治行动,做好餐饮单位、学校食堂等集体用餐企业的食品卫生监管,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今年古夫镇大中型餐饮单位、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评定率要达到100%,加强重大接待和重要活动期间的食品卫生安全保障,做好食品卫生监测工作,及时向社会公告抽检信息,加强食物中毒预防、预警、预报、预测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无偿献血法》,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对采供血各个环节的监督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采供血行为,保证人民群众用血安全。深入贯彻《职业病防治法》,依据职能分工,以监督检查用人单位实施劳动者健康监护的情况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情况为重点,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及其相关权益。做好重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加大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督。重点加强对生活饮用水、小旅馆、小美容美发、浴室的管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贯彻《传染病防治法》,根据全县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任务,做好传染病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七)以创建为龙头,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为先导,促进城乡爱国卫生工作的同步推进。一是巩固古夫镇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成果,继续开展创建卫生镇(村)活动,峡口、南阳、黄粮要争创市级卫生城镇。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结合生态农业和能源建设工程,以建设美好环境、健康教育、除害防病为主要内容,提高群众的卫生文明素质,改善农村卫生面貌和农民生活质量。二是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增强全民健康意识。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能力建设,深入开展创建健康教育示范医院活动。县预防保健中心要创建市级健康教育示范医院。广泛深入开展“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工作。抓好艾滋病、结核病、禽流感等重点疾病防治的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三是组织开展以灭鼠为重点的除四害工作,防止病媒疾病的传播。要加强以环境防制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强化管理,改变过分依靠化学药物杀灭的方法。四是以“营造清洁环境,创造美好家园”为主题,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要广泛动员群众和社会力量,针对群众反映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有重点地改善环境卫生面貌。农村以治“五乱”为重点,改善村容村貌。

(八)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卫生事业发展。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认真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努力建设一支思想端正、业务过硬、作风扎实、爱岗敬业的医疗卫生队伍。各单位都要制定卫生人才近期培养计划和中长期规划,培养和造就一支以本科生为依托,以专科生为主体的专业技术队伍。一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二是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加大对专科建设的投入力度,营造专科建设与人才建设齐头并进的势头,努力建设一批在市内有一定影响的专科,拥有一批知名度高的专家。三是注重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依照《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加大乡村医生执业监管力度和培养力度。开始实施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对口支援乡镇卫生工作,一方面对乡镇卫生人员进行免费培训,另一方面通过实施专业人员晋升职称前到基层锻炼一年的规定,对乡镇进行支援和扶持。四是搭建人才成长梯队,注意培养和选拔优秀人才到关键岗位工作,使他们脱颖而出,施展才华,逐步成才。五是加强继续医学教育。按照《继续医学教育规定》的要求,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专业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以适应现代医学技术和卫生事业的发展。

(九)加强行业作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干部职工综合素质。要以学习贯彻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为主线,以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为重点,大力加强行业作风建设。一是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章》,严格执行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自觉同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二是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大力开展“廉洁从政、廉洁行医从我做起”的主题教育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三是集中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积极教育和引导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卫生行业商业贿赂的危害性和治理的必要性,对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坚决查处拿回扣、收红包、乱收费、开单提成等违法违纪行为。四是继续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完善和深化政务、医务、院务三公开制度,坚持和完善住院费用清单制、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公示制、卫生信息定期发布等制度,完善医疗纠纷投诉处理机制。四是加强医院管理,严格规范开方用药行为,控制医药费用,完善医务人员诊疗行为的临床技术规范和临床检验工作规范,建立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制度,加强财务及设备、物资采购监管工作。六是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提高干部职工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为重点,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继续开展创建文明单位、诚信单位、文明示范岗、青年文明号、争当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送医送药送健康三下乡等活动,开展以创建学习性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弘扬卫生先进文化,大力开展微笑服务,培养和宣传先进典型人物,倡导文明礼貌风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重塑白衣天使形象,力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成果。六是大力开展廉洁从政,从我做起。广大医务人员,特别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和利益观。加强道德修养,常修为政行医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和拜金主义的侵蚀。我局决定将20xx年定为行业作风和医疗质量整治年,实施方案已下发,相信通过一年时间的集中整治,我县医疗服务水平会上一步新台阶,卫生行业作风会得到好转。

同志们,回顾过去,我们满怀自豪;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的蓝图已经绘就,今年的任务已经明确。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要继续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保持奋发有为、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全面推进我县卫生改革与发展,促进卫生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着力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为“”卫生事业发展开好头,起好步,更好地为保障人民健康服务,为建设“二个走在前列”的新××做出积极贡献!

省财政厅副厅长在全省第二期“义教工程”工作会议上讲话全文完整

6

2

亿元,其中中央专款。

1

亿元,省本级配套资金。

1

亿元。在安排下达的项目资金总额中,土建工程安排了。

1

545。

亿元,占规划数的。

100。

%;信息技术设备、仪器图书课桌凳各安排了。

1300。

万元,分别占规划数的。

100。

%;师资培训安排了。

1300。

万元,占规划数的。

100。

%;贫困生助学金安排了。

650。

万元,占规划数的。

100。

%,并全部下达到。

15。

9089。

4

万元。

70。

%以上,符合国家要求。但从几次督查的情况看,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部分项目县在“工程”实施中不经批准随意更改项目计划,扩大建设规模或改变项目建设性质等。二是少数项目单位财务管理不规范,资金监管不严;部分单位没有按《会计法》的要求设立岗位,没有按基本建设财务制度建帐,有的地方甚至白条入帐。三是有的资金投向不尽合理,项目安排上没有综合考虑各项目的平衡发展。这些问题的产生,固然有客观因素,但主要是部分地方对“义教工程”认识不够到位,责任不够明确,制度不够完善。这次会议以后,各级财政部门一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从落实“三个代表”的高度,充分认识“义教工程”的重要性、紧迫性。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的“义教工程”是科教兴国方略的重要内容,是发展基础教育的重大举措;也是利国利民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贫困山区农民和学生的关怀。做好“义教工程”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财政部门一定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配合教育等部门,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全面落实中央的有关政策,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二、多渠道筹措资金,严格管理,大力支持和促进“义教工程”的实施。

近年来,我省财政形势一直较为严峻,全省人均可用财力增长有限,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但各级财政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既算眼前帐,又算长远帐,努力克服困难,把落实“义教工程”配套资金作为支出重点,优先安排,千方百计挤出资金,加大对“义教工程”的财政投入;千方百计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筹融资机制;千方百计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真正发挥每一分钱的效益,确保我省“义教工程”顺利推进。

第一,各级财政要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优化支出结构,优先安排“义教工程”配套资金。

两年多来,为确保与中央工程专项按

1

1

比例配套,省财政厅、省教育厅通过调整支出结构,挤出财力安排了。

1

60。

%,其中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用于危房改造不低于。

100%。

”。全省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的比例平均为。

66。

%,从而为我省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希望那些没有按政策规定比例到位的县市,一定要按省里要求落实;去年没有到位的,今年要补足,以后一定要保证到位,否则,省财政将扣减部分转移支付资金。各级财政部门在确保教师工资正常发放的前提下,要认真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严格控制支出。对存在欠发工资的地方,不得再审批和上新的行政性基建项目,不得再安排财政资金用于购置小车,严格控制招待费和国内培训、出国考察等支出,严禁公款旅游等;严禁不顾财力可能,乱上行政办公楼、培训中心和内部娱乐设施等“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通过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优先保证“义教工程”配套资金足额到位。同时,要按照省里出台的《湖南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意见》,配合人事、教育部门认真做好中小学教师定编和精简分流工作;要抓住部门预算改革,细化预算编制的契机,逐步清理规范财政供给的单位和供养人员,减轻财政负担,加大对重点支出的保障力度。

第二,因地制宜,广辟渠道,多形式筹措“义教工程”资金。

“义教工程”是一项宠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资金需求量大,仅靠财政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近年来,不少地方为确保资金到位,狠下决心,多方筹措,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走出了一条多渠道筹资的好路子。比如,新晃、桑植、古丈、安化等县,采取“县乡财政挤、动员各界捐、发动群众筹、想方设法引、勤工俭学凑”的办法,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多管齐下、广泛筹资的路子,为确保“义教工程”的顺利实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各地的实践来看,除了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外,筹资的渠道主要形式有:一是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社会捐资助学,二是组织有关单位对口支援。多年来,我省一直保持对口扶贫的传统,而对口扶贫的重点则是对当地的教育扶贫。

第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严格工程项目和专项资金管理,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在当前资金筹措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各地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强化管理,向管理要资金,向管理要效益。一是要加强对工程土建项目的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对“义教工程”项目,各地一定要严格审批程序,认真审定施工单位的资质,加强工程质量监督;要严格按照《全国中小学危房改造土建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对“义教工程”土建项目实行监理制,坚决杜绝出现“半拉子”工程和“豆腐渣”工程。二是要加强对工程专项资金的管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中央和省下达的专项资金,以及各地的自筹资金,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一定要用好、管好。为发挥资金使用最大效益,各地必须严格财务制度,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资金和财务监督管理。各项目单位要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制度,配备合格财会人员,严格资金使用审批程序。各项目县均要在财政部门设立“工程”资金专户,实行专户储存、封闭运行、专帐核算,确保专款专用,并按项目实施进度及时拨付资金;“工程”土建项目要严格实行招

(

)

标制,仪器设备、课桌凳、图书资料、信息技术设备项目必须严格实行政府采购。三是要建立健全“工程”专项资金监控机制,加强经常性的财务稽查和现场督察。对不及时拨付或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四是“义教工程”要与当地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相结合。要利用布局调整抓“工程”实施,利用“工程”实施促布局调整,避免重复建设。五是各地在实施“工程”时,要按轻重缓急的原则,量财办事,严格按计划施工,不得超规模超标准,更不得负债搞建设,严防新一轮教育负债的发生。

财政局长工作会议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推进沿海强市、和谐沧州建设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也是在全市财政系统负重奋进,攻坚克难,取得喜人成绩的新局面下召开的。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市半年工作会议及全省财政工作座谈会精神,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形势,交流经验,安排部署下半年目标任务。刚才,海兴等五个县(市)做了典型发言,讲得都很好,其余县(市、区)提交了书面交流材料,也已印发,希望大家互相借鉴,共同提高。市局有关领导同志结合分管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我都赞成,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围绕会议主题,我讲两个方面意见。

一、迎难而上,强力攻坚,上半年全市财政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今年以来,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在异常严峻的财政经济形势下,困中有为,应对得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工作成绩。

(一)财政收入实现新跨越。今年以来,我市组织收入工作十分严峻,收入增幅回落、全省排位下滑、税收增长失衡、短收县市面广等矛盾和问题凸显。面对严峻形势,为了确保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个确保”目标(确保6月底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确保全部财政收入增速居于全省平均水平以上;确保全部收入总量全省第三位次不下滑),各级财政部门采取了积极有效措施:一是借势借力,主动作为。将财政收入形势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建议主要领导亲自调度组织收入工作。二是加强协调,积极督导。市财政局先后5次召开县(市、区)财政局长会议调度收入工作,实行“一对一”督导办法,每一位班子成员分包一个县(市、区),现场督导入库进度。积极与国地税协调,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入库计划。三是立足自身,抓好非税。组织开展非税收入征缴工作专项检查,加强票据管理,加快非税收入缴库进度。经过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不懈努力,截至6月底,全市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05.3亿元,占年度预算的54.2%,同比增长16.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3.7亿元,占年度预算的54.5%,同比增长19.3%。收入总量稳居全省第三,增幅排全省第六位;全部县(市、区)财政收入均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有10个县(市、区)的收入增幅超过了全市平均水平。

(二)财政支出取得新成效。各级财政部门始终把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四性”原则,加快支出进度,优化支出结构。一是把握均衡性,着力抓进度。我们强化支出调度和督导,对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定期通报,加强量化考评。上半年,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40.6亿元,占预算的61.6%,同比增长29.6%,一般预算支出进度比上年同期提高6.2个百分点。二是把握政策性,优先保民生。强化教育投入,全市共完成教育投入31亿元。倾力服务“三农”,发放粮食直补资金、农资综合直补资金近8.9亿元;争取省以上财政支农资金近1.7亿元;落实水利建设资金9400多万元;落实村级“一事一议”奖补资金7000多万元。全力支持医改、低保和就业工作,全市共安排新医改资金11.7亿元;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240元,参保(合)率稳定在90%以上;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人均补助经费标准提高到25元;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上半年全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11.4亿元,同比增长17.5%,争取上级再就业专项资金近6600万元,拨付就业资金4400多万元。积极筹措资金近6.8亿元,大力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确保省下达我市任务全部开工建设。三是把握支撑性,大力促发展。上半年,争取各类发展性专项资金13.5亿元;着力扩大城乡消费,落实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兑付资金1.15亿元;发放成品油价格改革补贴资金2.55亿元;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渤海新区建设的各项政策,足额兑现新区激励性财政体制,快速协调落实省专项借款和补助,申请黄骅综合大港回购贷款贴息资金2.1亿元,争取中央资金6亿元,支持港口建设;支持中心城区建设,筹集资金24亿元,支持运河景观带改造等重点城建项目。四是把握安全性,逐步转方式。公务卡改革稳步推进。20个县(市、区)全部启动了改革试点,共有1210个预算单位实行了改革,公务卡试点改革面达到83.6%;财政专户管理日趋规范。制定下发《财政资金专户管理暂行办法》,开展财政专户清理整顿工作,共撤并财政资金专户134个;政府采购管理进一步加强。电子化采购平台在不断探索中着力推进,监督手段不断完善。1-6月份全市共完成采购预算11.4亿元,实际采购10.5亿元,节约资金8700万元。

(三)改革创新探索新路径。上半年,在推进财政改革方面,我们着力抓了四项工作:一是稳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项目绩效评审工作。对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资金等12个预算项目开展绩效评审,取消和延缓2个项目立项,8个项目建议调整预算,审减资金近5200万元;启动20xx年度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组织实施了市体育馆运行维护经费等11个项目的绩效评价。二是稳步推进公务用车和公务接待改革。认真做好公务用车清理工作。起草了《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对全市公务用车编制重新核定,严格按相关规定审批购置新车;改革市直单位接待费管理办法。自20xx年起,原由财政集中列支会议接待费的单位,全部实行会议接待费定额包干使用办法,直接列入部门预算。三是稳步推进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全覆盖评审、全过程评审和全方位参与,进一步规范评审流程,明确了评审结论作为下达预算、拨付资金、批复财务决算和有关部门办理资产移交、产权登记的依据,打造了财政投资评审独具特色的“沧州模式”。截至6月底,完成项目评审1139个,实现送审金额84.9亿元,审减6.9亿元。四是稳步推进基层财政建设。健全规范乡镇财政制度体系,改善乡镇财政所办公条件,加强乡镇财政干部集中培训。今年,全市共计划完成70个财政所的标准化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24个。

(四)财政监督迈出新步伐。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工作需要的大监督格局,确立了“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程监控”的大监督理念。完成了对20xx年度市本级安排的科技研发资金的检查及处理工作;组织开展了-20xx年全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资金等五项资金的专项检查工作。

(五)队伍建设开创新局面。一是结合“爱沧州、做贡献、干成事、出亮点”活动,强化“四个财政”理念,制定出台《四个财政建设考核评比办法》,进一步形成良好工作氛围。二是开展财政工作“往深处做、往实处做、往细处做”活动,创新干部培训模式,组织“书记讲党课”、“科长大讲台”活动,增强干部队伍的党性修养和业务素质。三是积极办好《领导参阅》和《沧州财政》内刊。上半年共编发《领导参阅》10期、《沧州财政》11期。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大量有益的决策参考,得到市委、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赞扬。四是扎实推进行风建设。全市财政系统连续9年获民主评议行风经济社会管理类第一名;90%以上的县(市、区)获当地民主评议行风经济社会管理类第一名。

总之,我市财政工作走过了不平凡的上半年,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为全年任务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也凝结着每一位财政人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局党组向全市财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明确目标,定向突破,推动财政工作再创佳绩。

当前的财经形势严峻复杂,经济下行的压力不断加大,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各级财政部门要早作准备,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牢牢把握“稳中求快、稳中求好”的工作主基调,抓住当前中央宏观经济政策预调微调的有利时机,按照“增收入、节支出、严追加,保民生、促发展、防风险”十八字工作思路,狠抓重点、破解难点、打造亮点,确保完成全年各项任务目标。

(一)凝神聚力,狠抓重点。今年下半年的重点工作主要有四项:

第一,全力组织财政收入。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及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影响,我市出现了多年以来没有的财政收入增速下降的情况,加上国家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等因素影响,财政持续增收难度不断加大。上半年虽然实现了“双过半”,但下半年形势更严峻,矛盾更突出,任务更艰巨。因此,全市各级财政部门一定要把组织收入工作,作为下半年的重中之重、头等大事,确保全市全部财政收入完成378亿元、增长15%,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5亿元、增长16%的既定目标。一是大力推进综合治税,完善涉税信息交换共享机制,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监控力度,千方百计挖掘增收潜力。二是认真落实收入征管目标责任制,继续实施组织收入“一对一”督导机制,加强收入研究和分析,当好党委、政府参谋。三是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利用新版“非税收入管理系统”,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既要确保应收尽收,又要防止各种乱收费、乱罚款等违规收费。四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树立开放财政理念,抢抓机遇,认真研究中央和省相关政策,加强对接,抓好项目申报,最大限度地争取上级支持。

第二,优化支出结构,加快支出进度。按照“五保”(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保稳定)原则统筹调度,进一步提高财政保障水平。一是积极保工资。对公教人员工资性支出,要足额安排,不留缺口。上级下达的财力性补助,要优先保障工资性项目。二是全力保运转。充分考虑部门、单位工作急需,及时拨付专项业务费,最大限度地保障机关事业单位正常运转。三是优先保民生。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完善城乡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加大社会保障和就业投入力度,推进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支持文化惠民工程实施。四是倾力保重点。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集中财力办大事。支持工业聚集区(产业园区、开发区)建设、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中心城区商贸服务业发展。足额落实各项农业补贴政策,支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特色农业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五是着力保稳定。深化基层政法和纪检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支持维稳项目建设,确保“”维稳安保任务圆满完成。在加强“五保”的同时,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按照“均衡性、有效性、安全性”原则,加快支出进度。对预算有安排但上半年未动支的大额发展性支出,在严格审核的基础上,按照进度及早拨付到位,争取早支出、早见效,确保10月底达到90%、年终结转率低于5%的目标。需要强调的是,要坚决杜绝为快而快、为执行而执行的现象,严格执行预算拨款制度和程序,禁止超预算、超进度拨款,防止简单的库款搬家和以拨代支,尤其禁止违规将国库资金拨至财政专户的行为。

第三,超前谋划明年预算盘子。受国内外经济不确定因素影响,预计明年财政形势仍不容乐观,收支矛盾将更为突出。各级财政部门要增强大局观念,早想一步、深思一层,把握“科学、精细、节约”原则,编好明年预算。一是科学测算财力水平。坚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留有余地的原则,充分考虑增减因素,做好收入预算编制。二是精细编制部门预算。督促预算单位围绕区域中心工作和自身实际,科学、合理测算明年支出;要实行彻底的零基预算,打破各部门原有基数,按照轻重缓急和比较效益高低配置资金,做到有取有舍、有增有减。三是集中财力办大事。支出预算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保有压,坚持厉行节约,严控行政经费等一般性支出。

第四,构建财政“大监督”格局。实施财政监督是财政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财政管理的有效手段。各级财政部门要明确内涵、健全机制、抓住重点,从“大”上做文章,以“全”字为抓手,积极构建财政“大监督”格局。一是做到“全覆盖”。只要有财政资金的地方,就应该看到监督人的身影,财政资金走到哪里,监督人员就跟踪到哪里。二是做到“全过程”。构建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治理机制,要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真正实现对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监督。三是做到“全方位”。监督工作要涵盖所有业务科室,要深化监督工作是监督部门和其他业务科室共同责任的理念。

(二)真抓实干,破解难点。我下面所列举的四个难题,既有历史性的、政策性的、普遍性的,也有阶段性的、现实性的、特殊性的,都需要我们加以研究,深入探讨,共谋纾困之策,破解之方。

第一,提高一般预算收入比重,破解可用财力偏低的难题。近年来,随着全市经济快速发展,我市全部财政收入大幅增长,但一般预算收入占比却呈下降趋势。根据今年上半年数据,从设区市角度看,我市一般预算收入占比为3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比最高的廊坊市低23个百分点,虽全部财政收入比廊坊高20.7亿,但一般预算收入少35亿;从县市区看,只有吴桥、河间、泊头占比超过50%,最低的新华区占比不到10%。一般预算收入占比低,造成了我市财政收入质量差、可用财力不足,严重制约了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下半年乃至更长的时期,各级财政部门要注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力培植财源。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抢抓国家对经济实行预调微调的有利机遇,积极支持产业聚集区建设。协调有关部门做好项目申报工作,千方百计落实地方配套资金,争取更多的新项目开工建设。足额落实国家对促进企业发展的政策,加强调研,用好财政专项资金和优惠政策,强化对企业的跟踪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二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地方税源。积极实施“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的经济发展战略,落实和完善财税扶持政策,科学分配产业发展资金和技改资金,支持传统优势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战略新兴产业,大力支持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三是加强征收管理。各级财政部门在加强非税收入征管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一般预算收入征收激励机制,适当提高对地方财力贡献率较大的税费超收奖励比例,调动地税部门调节税种、促进增收的积极性。

第二,拓宽教育经费筹集渠道,破解教育投入不足难题。年初,财政部核定我省20xx年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为18%,省厅将全省目标进行分解,给我市下达了25.5%的目标,同时也给各县(市、区)下达了目标,运河区、沧县目标高达35%以上。上半年,完成教育投入31亿元,占预计目标84亿的37%,各县(市、区)均未达到时间进度要求,下半年全市还需完成53亿。面对异常严峻的形势,各级财政部门要做足做好三方面文章:一是加强调度,进一步明确目标责任,准确测算,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争取支持。二是加强分析,掌握统计口径,做到应统尽统。继续推进校安工程建设,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扶困助学力度。三是拓宽教育经费来源,将增收收入优先用于教育投入,足额征收教育附加,从土地出让收入中计提教育基金。

第三,严控一般预算支出,破解预算追加难题。近年来,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各级财力也相应增加,但随之而来,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列入年初预算的,支出进度上不去,未列入预算的却在一味追加。大量追加预算的发生,严重侵蚀着预算的刚性,影响着财政资金效益。今后,各级财政部门要做到“三严”:一是严控一般预算支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控党政机关办公经费开支,严控会议规格、数量、规模,对不符合规定的评比、庆典一律停办。二是严控“三公经费”,继续实行零增长。近日,中央部门向社会公开了20xx年“三公经费”预决算,我们也要做好公开“三公经费”的思想准备。三是严控预算调整和追加。按照市政府要求,除中央和省出台新的重大政策性支出和落实法定增长事项外,原则上不再追加支出预算。对于超收收入,原则上用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或结转下年度使用,不得用于安排经常性支出。

第四,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破解债务风险难题。近几年,各级运用政府性债务资金改善民生、支持城市建设,较好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但债务规模不断扩大,虽总体处于可控水平,也应予以关注。据统计,全市债务已达128亿元,市本级为55亿元。随着我市进入偿债高峰(今年本级需偿还12.5亿元,明年需偿还13.3亿元),加之去年以来土地出让金收入锐减,导致偿债压力空前加大。为进一步发挥政府性债务的积极作用,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我们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健全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切实担负起债务归口管理职责,建立规范的政府债务运行与风险预警防范机制。二是科学编制政府性债务预算,准确测算偿债规模,设立偿债准备金,妥善处理存量债务,维护政府信誉和形象。三是严控新增债务,合理确定债务规模,严格新增建设项目审批。加强政府性债券使用管理,加大对融资平台的监管力度。

(三)改革创新,打造亮点。按照“三个一”(一个好的精神状态、一个好的工作作风、一个好的工作业绩)要求,积极开展“爱沧州、做贡献、干成事、出亮点”活动,大力推进“四型财政”建设,深化财政改革,提高服务水平,加强队伍建设,打造财政工作新亮点。

第一,在推进“四型财政”建设上出亮点。20xx年全省财政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建设发展型、和谐型、法治型、效能型“四型财政”,努力打造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重要支撑。各级财政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提高认识、创新举措,全面加快“四型财政”建设步伐。一是加强组织。要把建设“四型财政”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作为推进各项工作开展的总纲,健全领导机制,完善建设方案,落实责任分工,切实抓紧抓实抓好。要内外并举,充分发挥财政部门研究谋划、参谋建议和组织推动作用,加强不同级次不同部门间的沟通联系,上下协调,左右联动,齐抓共管,营造全面推进“四型财政”建设的良好工作氛围。二是协调推进。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加强督导检查,完善激励机制,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形成阶段性改革发展成果,全面提升财政工作服务全局的水平和能力。三是注重宣传。积极向本级党委政府汇报,主动加强与对口部门协调,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载体,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做好上下沟通工作,最大限度地争取各方对“四型财政”建设的理解和支持,凝聚工作合力。

第二,在深化财政改革上出亮点。各级财政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深入推进各项财政改革,增强财政发展活力和动力。一是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健全预算执行责任制度和支出管理制度,加强国库资金调度管理和增值运作,扩大公务卡试点范围和使用规模。二是深化预算绩效管理。着力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绩效缺失有问责”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加强基础工作力度,扩大试点范围,积极探索适合沧州实际的绩效管理新模式。三是加大投资评审力度。扩大评审范围,创新工作机制,探索建立财政投资项目建设标准体系,提高项目库建设水平。四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和收入上缴管理,加大资产处置审核力度,最大程度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积极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探索建立政府公务仓,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的调配使用,进一步盘活国有资产。

第三,在提升服务水平上出亮点。牢固树立“财政部门就是服务部门”的理念,服务中心大局、助推事业发展、建设基层财政、保障民生诉求。一是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主动作为,积极谋划,加强调研,强化信息反馈,服务领导决策。二是服务同级部门,建立沟通机制,主动听取部门意见和建议,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开通紧急突发事项资金拨付和政府采购、投资评审“绿色通道”,提高资金支付效率。三是加强对基层财政的支持力度,完善基层财政管理运行机制,积极推进乡镇财政机构管理体制,落实基层财政人员各项待遇,加快推进乡镇财政所标准化建设,加强基层财政干部的培训力度。四是树立以人为本、理财为民理念,进一步落实涉及民生的各项政策和资金,完善便民服务举措,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第四,在干部队伍建设上出亮点。要按照“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要求,抓好班子和队伍建设。一是结合“爱沧州、做贡献、干成事、出亮点”活动,开展“四型财政”、“四个服务”创建,加强财政文化建设,提升财政干部的政治素养、大局观念和精神境界,激发大家“想干事”的热情。二是坚持民主、公平、竞争、择优的用人原则,加大干部轮岗力度,搭建“会干事”的平台。三是健全培训体系,创新培训方式,拓展学习渠道,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目标,提升财政干部“干成事”的能力。四是全面加强行风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形成干部队伍“不出事”的氛围。

同志们,今年的财政任务很繁重,也很艰巨,我们要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凝神聚力,攻坚克难,确保完成全年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财政厅长工作会议讲话材料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我省经济处于止滑回升的关键时期、财政工作继续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省长代表省委、省政府作了十分重要的讲话,**省长充分肯定了今年以来全省财政工作取得的成绩,对当前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执行落实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判断,对做好下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财政工作提出了重要意见。希望同志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狠抓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在服务全局中注重实效,上半年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蔓延和多种自然灾害频发的不利影响,各级财政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止滑提速、加快发展”的经济工作方针,为确保财政稳健运行和推进全省“两个加快”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全省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上半年,我省经济运行先于全国触底,好于年初预期,呈现积极向好的势头。在此基础上,财政收入止滑回升,财政支出大幅增长,财政运行总体平稳。上半年,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95.41亿元,为预算的56.7%,同比增长10.5%。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44.34亿元,为预算的55.4%,增长12.8%;非税收入完成151.07亿元,为预算的60.7%,同比增长3.9%。全省上划中央“两税”完成235.19亿元,为计划的55.5%,增长8.7%;上划中央所得税完成126.76亿元,为计划的57.4%,增长4.9%。全省一般预算支出实现1326.13亿元,为预算的42.5%,增长54.7%。

从收入执行看,主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积极向好的态势初步确立。全省财政收入一季度止滑回升,二季度稳定增长,上半年完成全年预算的56.7%,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二是收入质量进一步改善。上半年全省税收收入增长12.8%,高于非税收收入增幅8.9个百分点,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74.6%,比上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在一般预算收入增量56.04亿元中,税收收入增加50.54亿元,收入增长贡献率达90.2%。三是市(州)收入实现全面增长。全省年初13个市(州)收入出现负增长;上半年市(州)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425.65亿元,比一季度提高2.14个百分点,21个市(州)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6个重灾市(州)均完成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其中绵阳、广元两市增长达26.9%和56.4%。

从支出执行看,主要表现三大特点:一是支出规模创历史新高。全省一般预算支出超过1300亿元,增幅创近十年同期新高,支出规模居全国前列。二是重点支出保障有力。上半年,全省农林水事务、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科技、环保等重点支出完成595.03亿元,增长35.5%。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116.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3.5%,医疗卫生支出增长76.6%,教育支出增长15.5%,科学技术支出增长4.6%,科技、环保支出增长32.9%,交通运输支出增长185.5%。三是支出结构更加优化。上半年,全省民生保障和产业发展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75%、9.2%,较上年提高1和0.3个百分点;行政成本性支出所占比重为15.8%,下降1.3个百分点。民生、发展支出增长快于运转支出增长,三大板块呈现“两升一降”。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各级共同努力下,“普九”债务化解工作取得明显进展。截至7月底,全省化解‘普九’债务77.88亿元,占20xx年锁定余额的96.2%,140个县(市、区)将20xx年锁定“普九”债务化解完毕,104个县(市、区)将系统内外“普九”债务全部化解完毕。

(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是全力推进灾后重建。按照中央“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决策部署,狠抓资金统筹平衡,严格资金管理。截至6月底,省财政累计下达中央及省级重建基金1200亿元(含20xx年下达资金),分别占中央和省级预算安排的90%和95.4%;已落实20xx年中央重建基金658.27亿元,占我省今年包干指标的73.36%。积极开展与世界银行、欧洲投资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的合作谈判,加快灾后重建12亿美元外债项目的签约进度。截至目前,全省没有任何地方因为财政资金不落实影响重建项目开工建设。

二是促进经济止滑提速。截止6月底,全省累计下达中央扩大内需专项资金132.57亿元(含20xx年48.69亿元),占中央下达预算的99.8%。通过积极汇报争取中央支持,圆满完成18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目前,债券资金已全部分配拨付到位,各地各部门正在抓紧项目实施。地方政府债券资金有效引导了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增强了地方的资金配套能力,缓解了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的资金压力。认真落实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截至7月底,全省家电下乡产品实现销售金额46.1亿元,名列全国第一,有力推动了农村消费市场。与此同时,认真落实金融激励、贷款贴息、农业担保、农业保险、出口奖励政策,促进经济提速发展。

三是大力扶持产业升级。在中央重建基金分配中,安排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资金30亿元,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安排灾后重建产业投资基金30亿元,吸引社会资金参与重建。省级财政安排园区发展资金5亿元,支持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投融资担保体系、技术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重点支持产业技术研发、重大项目技改、重大装备制造和中小企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各级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围绕生猪、玉米、马铃薯三大产业,打造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三)全力保障民生政策落实。

以推进“八项民生工程”、“富民安康工程”实施为抓手,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政策机制,确保各项民生政策兑现到位。针对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新增政策的启动,针对促进就业再就业、新农合提标、城乡低保提标等原有政策的完善,各级主动谋划,研究制定政策,准确测算需求,确保政策制定科学、执行有效。上半年,全省累计拨付“八项民生工程”资金399.75亿元,占预算的55%;下达和调度牧民定居行动计划资金9.13亿元,占预算的75%以上。认真落实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政策,上半年中央和省级应负担资金已全部到位。与此同时,农民工培训、扶贫解困、百姓安居等民生工程加快实施,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落实到位。

(四)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创新。

一是深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扩权强县财政体制改革,新增扩权县32个。研究制定了调整财政管理体制的政策制度,建立了对试点县“分类考核、差异扶持、动态管理”的工作机制,各项对接工作有序进行。认真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积极开展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前期工作,各项改革有序推进。

二是优化管理模式。切实提高预算调控能力。通过加强结余资金管理,清理注销20xx年省级部门结余资金近3.9亿元,统筹用于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建设。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能。整合中央和省级支农资金4.56亿元,引导带动市县及社会投入28.55亿元,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积极创新政策执行方式。在全国率先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和新型合作医疗同步结算的“一站式”工作机制,帮助群众及时便捷领取医疗补助;探索建立了全省政法系统装备管理、灾后重建及扩大内需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实时在线管理。

三是强化财政监督。深化部门预算管理。省厅成立了预算编审中心,集中归并了省级部门基本支出预算草案编制和预算调整审核职能,部门预算管理得到加强。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各级财政与监察、审计等部门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协同开展财政资金全程监督检查。与此同时,各级通过深入开展财政资金安全检查、“小金库”清理检查等专项工作,进一步强化财政管理基础。

以上情况表明,面对灾后重建任务繁重、宏观经济增长放缓、财政减收增支的巨大压力,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省财政改革发展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在此,我代表厅党组向广大财政干部职工的辛勤工作和艰苦努力表示衷心感谢!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财政运行中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主要表现在:一是财政平衡面临挑战。增值税转型改革、重建税费优惠等政策性减收效应仍在继续释放,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带来的增支压力突出,自然灾害频发对相关地区收支平衡影响严重。二是重建基金预算执行进度偏慢。上半年,全省累计实现重建支出514.6亿元,占已下达预算的49.58%,其中城镇建设、农村建设、生态环境、精神家园等项目进度明显滞后。三是预算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在预算编制的准确性、预算执行的规范性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四是区域间财力水平差异较大的问题仍然存在。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二、在推进发展中系统谋划,注意把握当前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给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运行带来了积极成效。为继续巩固经济企稳向好的势头,中央已经明确,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控工作不放松,调控重点将更加突出。从财政工作角度,需要我们从更深层面、更大范围理解好政策、把握好政策、落实好政策。

(一)坚持公共财政基本取向。

近年来,随着财政保障能力的逐步提高,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城乡不平衡、区域不平衡、群体不平衡等方面实施了许多好的政策,始终贯穿着公共财政的基本取向。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积极财政政策同样必须在公共财政职能框架内运行,既要弥补市场失灵,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更要纠正政府缺位,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央扩大内需专项资金安排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节能减排、生态建设等公共领域的投入,所占比重达86.5%,充分体现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取向。

各级要利用本轮积极财政政策大规模增支的机遇,下决心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一些瓶颈问题,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要加大经济提速提质关键领域的投入,支持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在保增长中更加注重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环保,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要增加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加快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向市场无法发挥作用的领域倾斜,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同时,继续扩大消费需求,壮大拉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力量。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发挥公共财政调整利益关系的职能,扩大财政补贴规模,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提高社会的整体消费能力。

(二)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放大功能。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就是通过扩大政府性开支、实施结构性减税,增加全社会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刺激经济复苏。因此,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放大功能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关键。为此,各级财政部门要重点把握三个方面:

一是用好财政政策工具。要灵活运用政策工具,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在扩大项目融资方面,要认真落实金融激励、贷款贴息、农业担保、农业保险等发展促进政策,充分利用好地方政府债券、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地方金融机构贷款,多方筹集资金支持重大项目发展。在促进企业发展方面,要用好用活技术改造、园区发展、外贸出口等补贴政策,研究支持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措施,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在引导个人消费方面,要认真落实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补贴、降低住房交易税费等惠民政策,促进扩大居民消费。

二是搭好政府融资平台。近年来,各级积极搭建政府投融资平台,通过财政资金放大效应,解决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投融资平台总数已经达到300余家。投融资平台的良性运作,首先是做实资本金,绝不能让平台成为“空壳”;其次是筑牢财政与平台间的风险防火墙,杜绝政府给平台公司提供担保;三是控制平台自身的运作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法律风险等,实现平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搞好资金运作管理。从本质上讲,中央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就是通过扩大赤字和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把以后年度的支出提前到现在进行安排。因此,在债券资金和通过融资平台筹集资金的安排使用上,要搞好运作管理。具体讲:一是要注意划清政府债务和公司债务的界限;二是政府债务资金要尽可能安排那些以后年度预算有来源、还款有保证的项目。

(三)努力实现财政稳健运行。

近年来,各级支出需求急剧扩大,支出预期还在增长。解决当前收支矛盾,实现财政稳健运行和可持续发展,要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一是夯实财源基础。从长远看,确保财政稳健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夯实财源基础,通过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提高税收贡献率,努力做大财政蛋糕。当前,在加快发展过程中,要防止片面追求发展速度、牺牲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不计成本招商引资等问题发生。在这个问题上,财政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把财政政策研究好,把投入产出账测算好,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二是提高收入质量。客观上,财政收入质量取决于经济发展质量。近年来,各级收入大幅增长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密不可分。但从质量看,近年全省一般预算总收入占gdp的比重比全国水平低了近7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比全国水平低近8个百分点;这种状况在省内一些地区表现更为突出。这说明,财政收入整体质量不高的问题客观存在。这个问题的存在有其不少的客观原因,但也存在一定的人为操作。对此,各级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进行清理,充分利用经济调整缓冲的有利时机,在确保完成年初预算的基础上,挤干人为水分,甩掉包袱、轻装上阵。

三是确保收支平衡。当前,我省财政减收增支矛盾十分突出,平衡面临严峻挑战。为此,各级必须加强增收节支工作,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增长,优化调整支出结构,加强结余资金管理,增强预算调控能力;必须围绕经济调整的特殊需要,强化公共保障职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薄弱环节加大扶持力度;必须克服畏难情绪,坚定信心,竭尽全力确保平衡,防止一些地方寄希望于摆赤字、靠调度来维系运转的做法。

省厅将继续健全完善财政体制、转移支付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促进财政稳健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厅党组决定在今年底开展对市县实施《财政五年发展规划》的年度考核,重点对“三大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四)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随着公共财政建设的迅速推进,财政支出规模在扩大,保障范围在拓展,保障对象在增加,对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是收支规模迅速扩大对财政管理的要求。20xx年,全省一般预算支出接近3000亿元。如此庞大的财政支出,分解到市县动辄上数亿元,是几年前的数倍甚至数十倍,而机构人员没有大的变化。管好这些资金靠什么?只能靠管理,靠制度机制,靠技术支持。二是服务对象增加对财政管理的要求。近年来涉及民生领域的政策高密度、高强度出台,财政部门的服务对象由过去主要面向部门和企业,扩展到面向全社会,面向千家万户;由主要涉及经济领域扩展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服务的对象和层级在增加,社会各界也十分关注。第三,资金安全高效对管理提出的要求。需要通过管理流程和制度机制的优化设计,实现资金分配和拨付的过程控制,降低管理运行的成本支出,落实相关责任主体的管理责任。

在最近召开的全国厅(局)长座谈会上,财政部党组作出了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工作部署,为我们深化财政管理改革指明了方向。所谓科学化管理,就是要善于把握财政管理的客观规律,通过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和工作方法,增强财政管理的实效。所谓精细化管理,就是要运用信息化、专业化、系统化的管理技术,完善业务流程,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推进绩效评价。科学化与精细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重在制度机制层面,后者重在技术方法层面。希望各级财政部门认真研究,在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方面大胆创新、谋求突破。

三、在抓好落实上狠下功夫,扎实做好下半年各项工作。

做好下半年工作,需要全省上下准确把握当前形势,按照“止滑提速、加快发展”的经济工作方针,落实省委“三个坚定不移”的要求,坚持厅党组“三、四、五”工作思路不改变,振奋精神,坚定信心,狠抓落实,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坚持年初预算目标不动摇。

当前,国内经济形势正在发生积极变化,但外部环境并不乐观;全省经济出现良好态势,但基础并不牢固。但随着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政策效应逐步显现,预计下半年全省经济增速有望高于上半年。据此,我们对全省财政形势持谨慎乐观态度,在宏观经济形势不出现重大变化的情况下,通过各级共同努力,预计能够完成年初确定的收入目标任务,并有望实现一定数额的超收。各级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坚决把增收节支的政策执行好,把收支平衡的要求落实好。

要狠抓收入征管。增收条件较好、受灾程度较轻的地方要力争实现较大超收,年初预算较低的地方要调整收入预算,力争多增收,为确保完成全省收入任务多做贡献。要严格执行税收政策,坚决纠正违反税收政策的行为,堵塞收入流失,确保应收尽收。要完善支出执行管理,落实预算部门和执行单位的主体责任,强化结余资金管理,提高支出的时效性。要坚决贯彻落实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有关规定,努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行政成本。总之,要通过增收节支,努力实现收支平衡。

(二)坚持支持发展力度不减弱。

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决策部署,继续把支持发展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切实解决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要加快推进灾后重建。认真按照“三年重建任务,力争两年完成”的目标要求,针对重建资金执行进度偏慢的问题,切实加大工作力度。要进一步明确市、县政府的主体责任,按照财政部和省政府关于重建基金使用的管理办法,由各地在分类控制数内作出实事求是的调整。要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加快规划执行的中期评估和优化调整工作。要对重建项目进行梳理排查、倒排工期、分类推进,在继续抓好民生项目的同时,同步推进其他项目实施。

要确保各项政策到位。要全面落实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政策措施,积极落实配套资金,加快投资预算执行,确保项目需要。要认真实施金融激励、贷款贴息、农业担保、外贸出口等发展促进政策,引导金融和社会资金增加发展投入。要加快拨付园区经济、工业发展、现代农业等各类专项资金,促进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加快发展。

(三)坚持落实民生政策不打折。

继续以推进“八项民生工程”实施为抓手,切实搞好资金平衡保障,统筹推进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和帐篷新生活行动、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等重点工程实施。省厅将加强资金动态监督,确保各级责任落实。在此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第一,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根据中央统一部署,从今年1月1日起对义务教育学校正式工作人员实施绩效工资改革,省政府于6月中旬召开会议进行了专门部署。为确保政策落实,省级财政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下帮扶,对市(州)及扩权试点县(市)按财力分类分档给予补助,补助资金总量达中央补助额的3.4倍。市(州)除落实本级经费外,要加大对下帮扶力度,督促县(市、区)足额落实资金。县级要扎实做好津补贴清理规范,科学制定实施方案,积极筹措资金,确保政策及时到位。

第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前已经全面启动。国务院明确了近三年需要实施的五项重点改革,提出了20xx年推进改革工作的10项任务。目前,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职工参加医疗保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重点人群六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这三项工作已经实质性启动。省上正在研究制定资金筹措的具体方案,希望各级抓紧开展相关准备工作,待政策明确后抓紧组织实施。

第三,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最近,财政部召开专门会议,对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进行安排部署。中央明确,从今年开始,对现行政法机关经费保障体制实施改革,实行“明确责任、分类负担、收支脱钩、全额保障”的体制,建立“分项目、分区域、分部门”的分类保障机制。按照中央要求,各级政法机关所需经费全额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实施改革后,市(州)对县级的政法转移支付继续按现行体制执行;市、县预算安排的经常性政法支出不得低于改革前水平,根据工作需要和财力可能予以增加;不得以中央和省级安排的经费抵顶本级应安排支出。目前,我们正抓紧研究实施意见,力争尽快出台。各级要调整预算安排,多方筹措资金,提前做好准备。

此外,在年初预算之外,目前已经明确和即将出台的增支政策还很多,比如,提高村社干部误工补贴及村办公经费补助,新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中小学校校舍安全工程,维稳救灾等。各级都要做好保障预案,统筹安排资金,全力予以确保。

(四)坚持管理改革方向不改变。

财政部党组作出了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安排部署,要求各级根据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确立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目标和工作重点。针对我省实际,厅党组按照“分类实施、重点突破、有序推进”的原则,提出以下具体意见。

第一,需要坚持完善的工作。对我省正在实施、走在前面的管理改革工作,主要是优化完善、继续坚持。一是完善预算编制管理。全面推行政府性基金预算编制及人大审批制度,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细化预算编制内容;完善收入预算编制,建立收入预测模型,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完善支出预算编制,规范预算编制程序,建立部门责任制度,完善人员支出标准、公用经费定额、项目支出管理“三大体系”,提高预算年初到位率。二是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切实加强收入管理,严格执行税法,建立税收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完善支出执行责任制度,建立财政与部门预算执行协同工作机制,提高预算执行的均衡性。三是严格财政监督管理。健全完善监督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加强事前核查把关、事中动态监控与事后重点检查;扩大向人大报送部门预算的范围,细化报送人大审议的预算;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需要积极推进的工作。对已经破题、开始实施的管理改革工作,主要是加大力度、深入推进。一是积极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建立适合国有资本经营特点的预算管理体系,省本级今年试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0xx年全省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二是推进建立基本支出预算编审机构,健全机构职能,强化预算编审管理。三是推进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推进扩权强县改革,完善促进扩权县(市)加快发展的政策机制,规范各级财政关系,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四是积极推进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工作,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基层政府的保障能力。五是推进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加快构建绩效考评体系,建立考评结果公开和应用机制。六是加强部门结余资金管理,凸显财政统筹调控职能,强化预算管理约束性。七是推进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构建债务规模控制和风险预警机制,防范政府举债风险。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今年底前必须全部化解“普九”债务。希望尚未彻底化解的县(市、区)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如期完成任务。

第三,需要创造条件组织实施的工作。对尚未破题、方向明确、工作需要的管理改革工作,主要是创造条件、加快推进。一是建立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构建由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障基金预算组成的政府预算体系。二是试编社保基金预算,全省从20xx年开始试编20xx年保险基金预算,条件成熟时逐步过渡到社会保障预算。三是研究制定行政事业资产配置、更新和报废标准,建立分层次配置标准体系,完善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四是积极扩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集中支付范围,力争在3至5年内将具备条件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五是加快建立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加大监控力度,扩大监控范围,20xx年全面建立覆盖全省的预算执行监控体系。六是加快财政信息化建设。要通过建设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保障。各级要按照财政信息化建设“五统一”的要求,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加快推进大平台建设工作。目前,在省级和眉山试点的基础上,我们对全省所有市(州)和使用原综合业务的140个县(市、区)的培训工作已经结束。省厅要求,对已经开展培训、具备条件、准备充分的市县,今年内全面启动运行;对暂不具备条件的市县,要加快工作进度,确保20xx年初全面启动;对尚未开展培训、不具备条件的县(市、区),也要加快进度,确保20xx年底前全面启动。七是加强基础管理工作,逐步实现预算单位基础数据的动态管理,逐步引入预算编制属性管理,实现三农、民生、行政成本等支出项目的自动统计。

(五)坚持抓好自身建设不放松。

财政系统的作风建设、职能建设和队伍建设必须常抓不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财政工作也才能得到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要加强作风建设,继续倡导特别讲大局、特别讲付出、特别讲实干、特别讲纪律的作风。要加强职能建设,通过不断完善制度机制,在履行职能中优化管理,在推进发展中强化职能。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教育广大干部自觉遵守廉洁从政规定,做到警钟长鸣、拒腐防变,坚决制止个别干部利用职权谋取私利、陷入非法利益格局问题发生。

同志们,今年的工作时间已经过半,下半年工作任务繁重而艰巨。各级财政部门要坚持止滑提速、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不动摇,坚持灾后重建、民生优先的工作重点不改变,坚持爬坡上行、超常努力的工作力度不减弱,进一步创新举措、找准关键、狠抓落实,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谢谢大家。

财政厅长财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充分体现了这次会议的重要性和厅党组对乡财工作的高度重视。今天为什么要召开这么个会议,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财政基础管理工作和基层财政建设以及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工作,财政部召开会议后,省里作了部署,各地正在有序推进,有的地方并已初见成效,但各县(市)重视程度不一,进展不平衡。二是各地正在开展契税耕地占用税征管职能划转工作,部分同志要随职能划转到地税部门。当务之急,各地要尽快充实力量,稳定队伍,确保乡财工作不断,人员思想不乱。因此,很有必要召开这次会议,统一思想,促进工作。刚才有鄱阳、峡江、上饶县湖村乡、浮梁县蛟潭镇等四个地方作了经验介绍,讲得都很好。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加强交流、共同提高。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全省乡镇财政管理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近年来,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转变观念,不断创新,大力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财政法制建设不断增强,政府预算体系框架初步建立,预算编制管理水平逐步提高,预算执行管理继续强化,“两基”建设稳步推进,实现了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县域财政提档加速,重点支出保障有力,较好地服务了全省改革发展大局,促进了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全省乡镇财政管理工作近年来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各级乡财机构立足农村改革发展大局,全面推进和深化乡镇财政改革,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管理机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在涉农资金监管、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基本建立了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符合公共财政要求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乡镇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乡镇财政是财政部门的最基层单位,是落实各项财政政策的末端,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财政政策的执行和落实。近几年,各地根据乡镇财政工作实际,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目标,以提高执行力为着力点,狠抓岗责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建设,不断建立健全各项基础管理制度,构建了覆盖乡镇财政工作全方位、全过程的制度管理体系,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夯实了管理基础,提升了管理水平。鄱阳县将基层财政工作制度分为管理、组织、服务和廉政等四大制度体系,制定各类制度55项,为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上饶县湖村乡把精细化管理同细化岗位责任有机结合,科学设置工作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并制定了专项资金管理、效能告诫、考核评价、过错追究等多项管理制度,使各岗位分工明确,各司其责,相互监督,实现了各工作环节的无缝对接。

(二)“一卡通”发放机制成效显著。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确保财政惠农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我省开拓性地创建了财政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机制。经过三年多的运行,这项机制基本成熟,操作规范,运行平稳,成效显著。截止目前,全省纳入“一卡通”发放的补贴项目共计21大项56小项,发放金额256亿元。为进一步完善发放机制,省里今年又实行了“一卡通”发放月报制度,将每月发放情况通报至省委、省政府及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同时,制定了“一卡通”发放工作考核评比办法,对各地发放工作进行考核排名,充分调动了各地的工作积极性。实践证明,这项机制的建立,切实解决了财政部门在惠农补贴资金管理缺位的问题,有效地规范了权力运行,避免了干部犯错误,有利于融洽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有利于保障农民权益,加强民主监督;有利于建立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树立政府良好形象。我省的“一卡通”发放工作,一直以来,走在全国前列,纳入的项目最多,全国影响力较大,多次在全国财政和纪检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不少省份来我省参观学习。

(三)“两税”收入平稳较快增长。

契税和耕地占用税征管工作,各级财政部门高度重视,广大乡镇财政干部积极作为,在税收政策宣传、创新征管机制、规范征收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两税征管形成了“以证控税、部门协税、窗口直征”的良好格局,收入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已成为了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全省“两税”收入每年都保持了较高的增幅,总额由20xx年的22.2亿元上升至20xx年的67.2亿元,三年翻了两番,“两税”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由7.3%提高至11.6%。今年1-11月,全省累计完成两税收入8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9.1亿元,增长52.72%。其中,契税收入完成56.2亿元,同比增长51.31%,耕地占用税收入完成27.8亿元,增长55.66%。实现了小税种变大税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乡镇财政所自身建设有所改观。

加强乡镇财政所建设是推行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和保障。为适应新形势下服务政府、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各地以推进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契机,狠抓财政所自身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得以改观。各地按照“因地制宜、注重质量,逐步实施、分年改善”的原则,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峡江县积极筹集资金,通过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实施,对乡镇财政所进行了改建、扩建和新建,全县10个财政所全部拥有单独的庭院和办公楼,庭院宽敞,绿树成荫,面貌焕然一新,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二是乡镇财政业务操作基本实现信息化。随着我省“金财工程”的实施,信息化建设与财政业务管理进一步融合,为各地“乡财县代管”和财政惠农补贴资金发放等财政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撑。武宁县以“金财工程”为依托,改造更新了财政信息网络传输线,大大提高网络运行速度。同时,还开发了电子会计记帐软件,从20xx年起全面实行无纸化电子记账办公。安远县财政局投入50多万元为每个乡镇财政所配置了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实现了县乡联网,建立了县乡财政部门互联互通的一体化财政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了乡镇财政信息化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五)乡镇财政为民服务能力增强。

为充分发挥乡镇财政公共服务职能,打造服务型财政,各级乡镇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心系群众、财政为民”的宗旨,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践行“八项服务承诺”,着力建设三个乡镇财政服务平台,为广大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服务。一是以“乡财县代管”为载体的乡镇财政收支管理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改进和完善了对乡镇各单位财政收支的管理和服务。二是以乡镇服务大厅为载体的乡镇财政综合服务平台,将财政综合服务事项整合到服务大厅,实行“一站式”服务。三是以“一卡通”为载体的财政惠农补贴资金发放平台,确保了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安全发放到户,财政为民服务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总的来讲,对近年来的全省乡镇财政工作,财政厅党组是充分肯定的,全省广大乡财干部以踏实的工作作风,敬业的工作精神,良好的工作表现也赢得了各方面的一致好评。借此机会,我代表厅党组对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通过大家向辛勤工作在乡镇财政工作第一线的广大乡镇财政干部致以亲切的问候!在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乡镇财政工作仍然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财政基础管理工作亟待强化,涉农资金监管方式有待改进和创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努力加以解决。

二、加强“两基”建设,深入推进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管理基础工作涉及财政管理的各个环节,覆盖财政管理的方方面面,是财政管理的基石。推进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提高乡镇财政管理水平,重点在基础,关键在基层。县乡财政和财政部门内部基层单位是财政管理的重要责任主体和载体,是财政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各地要充分认识加强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入推进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各项工作,全面提升乡镇财政管理水平。

(一)认真做好乡镇财政管理基础工作。

乡镇财政管理基础工作是为实现财政管理目标提供基础资料、基础标准、基本手段等相关工作的统称,是推进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支撑。基层财政部门一是要建立健全各项基础数据动态采集机制。全面掌握所属预算单位人员工资、资产负债、收费标准等基础信息,建立和完善部门基础信息数据库,为乡镇财政预算管理和财政监督提供可靠依据;要详细掌握财政惠农补贴资金发放对象的基础信息资料,并实行动态管理,确保“一卡通”资金发放的准确性;要认真开展债权债务清理,加强对债权债务数据的动态分析,增强债务监控的主动性。二是加强财政所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在规范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账户管理制度、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各项工作制度,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三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将乡镇财政网络建设纳入财政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以“金财工程”为支撑,搭建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平台,为推进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要采取上下联动的方式,充分利用“金财工程”,将“乡财县管”、“一卡通”发放系统等网络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县乡财政部门内部及乡镇财政与部门之间互联互通的一体化财政管理信息系统,促使信息化管理系统与财政管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二)大力加强乡镇财政所建设。

乡镇财政是沟通城乡经济的纽带和桥梁,是落实财政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各地要充分认识加强乡镇财政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力加强基层财政建设,特别是乡镇财政所建设。我省现有乡镇财政所(包括街道财政所)1577个,部分乡镇财政所目前办公条件还比较简陋,办公设备老化,规章制度也不够健全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镇财政职能的发挥。省厅将从20xx年起,在全省范围内推行乡镇财政所标准化建设,力争用五年时间,使全省乡镇财政所逐步实现行为规范化、管理制度化、工作精细化、办公现代化,全面打造“温馨、高效”的乡镇财政新形象。在推进乡镇财政所标准化建设中,要遵循统筹安排、分段实施,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科学规划、务求实效的原则,着力体现乡镇财政特色。各地要在全面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方案,分类指导,分阶段、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省里将对标准化建设工作突出、成效显著的地方予以表彰奖励。

(三)进一步强化涉农资金监管。

是在涉农资金监管方面,我们建立了“一卡通”发放机制,杜绝了资金体外循环,确保了资金封闭运行。鄱阳等二十多个县(市)创建了涉农专项资金“一个漏斗向下,一个闸门放水”的监管模式,由乡财局监控涉农资金的流向,在乡镇层面构建了专项资金的防火墙。浮梁、上饶等县在乡镇财政所建立了项目资金跟踪问效机制,凡下拨到农村的财政资金,乡镇财政所全程参与跟踪监管,做到事前把关,事中审核,事后检查。这些机制都很好,很有效,下一步各地要在集中支付体系框架内逐步完善。二是要充分发挥乡镇财政所就地就近监管的优势。乡镇财政所贴近农村、贴近基层、人员熟、情况明,具备就地就近监管的优势。县级财政部门要把上级财政或主管部门下发的涉农资金文件、制度办法和具体要求等信息及时传递给乡镇财政所,便于其开展监管工作。乡镇财政所要积极参与本地项目的论证、立项、申报、实施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对本级和上级财政下达的各类资金,都要建档备案,全程参与监管,并及时将资金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等信息向上级反馈。要全面了解惠农补助对象的基本信息,实行动态管理,防止财政资金被冒领、套取现象的发生。

(四)切实做好“乡财县代管”和“村账乡代理”工作。

目前,全省乡镇财务都实现了“乡财县代管”。这项改革理顺了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加强了乡镇支出管理,规范了乡镇行政行为,管住了乡镇乱收费乱举债。“乡财县代管”工作已经成为全省乡财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县级乡财部门要切实抓紧抓好,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巩固和深化。全省村级财务管理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农村税费改革后,省财政每年都安排了村级组织运转经费。20xx年省级财政安排了9.3亿元,平均每个村5.4万元。各级乡财部门一定要加强对这块资金的监管,并正确全面地在财政决算中反映收支。从目前情况来看,全省很多地方村级财务都实行了“村账乡代理”,但模式不统一,大多数地方在乡镇财政所管理,少数地方在农经部门管理,还有的是乡镇财政所和农经部门共同管理。无论哪种管理模式,乡镇财政所都有监管责任,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还没有实行“村账乡代理”的地方,要尽快把这项工作开展起来,切实加强村级财务的管理。和“村账乡代理”工作的指导,不仅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管理办法,还要制定相应的考核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各地的积极性。要坚持村级财务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要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对发现违反财经纪律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并限期整改。

三、加强队伍建设,为乡财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坚持科学发展、发挥财政职能、构建和谐财政,对财政干部队伍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日益繁重的财政任务,如何以发展的观点、创新的思维、务实的举措,破解财政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难题,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增强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干部队伍的创新力和执行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清正廉洁的乡财干部队伍是做好新形势下乡镇财政工作的重要保证。

(一)理顺职能,稳定干部队伍。

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要求和省政府的决定,我省契税、耕地占用税征管职能由财政部门划转到地税部门,此项工作省里已经召开了会议,作了统一的部署和安排,全省正在落实。各地要严格执行省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的文件规定,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确保平稳交接,顺利划转。省政府确定这次乡镇财政所“两税”征管人员不划转,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乡镇“两税”征管人员绝大多数是兼职从事“两税”征管工作,且“两税”征收任务在乡镇数量很小,大部分在县以上财政部门征收;二是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乡镇财政所的工作任务很重,工作人员严重不足,而现有乡镇财政所人员大多数长期从事乡财工作,素质高、业务精,是财政队伍的生力军,是财政工作的坚强基石。如果乡镇财政所人员随“两税”职能一并划转,乡镇财政所工作人员出现空缺,将严重影响我省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和乡镇财政工作的正常开展。“两税”职能划转后,乡财机构的职能要相应调整。各级财政部门要理顺乡财工作的职能,切实加强对乡镇财政工作的领导,根据“两基”建设和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需要,进一步充实和拓展乡财机构的职能。随着这次职能的划转,部分乡财干部要到地税部门工作,乡财机构的编制和人员相对减少。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向当地政府和编制及人事部门反映,尽快增编增人,通过内部调整和公开选拔录用等办法,充实乡财机构人员力量,确保机构正常运转,工作正常开展。

(二)理顺管理体制,加大资金投入。

我省乡镇财政所成立至今已有20多年,可以说全省乡镇财政所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财政事业的壮大,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公共财政进一步发展需要,乡镇财政所的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当前,乡镇财政所面临着三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管理体制问题。按照省政府有关规定,乡镇财政所的管理模式应该是实行县财政局和乡镇政府双重领导,以县财政局为主的管理方式,人员和编制上划县级。从目前我们了解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地方已上划到县财政局管理,但还有小部分县(市)没有上划。希望人员编制还没有上划的地方,回去后尽快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采取切实措施,按照省政府规定做好上划工作。二是人员问题。目前有相当一部分财政所达不到省里规定的3到5人的标准,甚至有的财政所只有1人,这种状况不仅影响乡镇财政工作的正常开展,而且容易引发违法违纪事件的发生。各地务必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充实人员力量,确保每个财政所达到3人以上,以适应新形势下乡镇财政工作的需要。今后凡是财政所人员达不到3人的,一经发现,省厅将在全省范围内进行通报。三是经费保障问题。这个问题各地多年来一直反映比较强烈,尽管这几年全省各级财政安排了一些乡镇财政建设经费,但因财力所限,现有的乡财经费只能满足低水平的工作运转,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财政所经费短缺的状况。各地要切实加大对乡镇财政所的资金投入,建立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将乡镇财政所建设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并随着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乡镇财政工作的需要,适时逐年增加,为财政所自身建设提供经费保障,更好地发挥乡镇财政职能作用。乡镇财政所的经费,各级财政部门在安排资金时,一定要向政府的领导汇报清楚,我们对国税、地税的经费保障得非常好,但对乡镇财政所的保障程度不够,即使达不到国税、地税的保障标准,至少也不能一直低水平地运行,这样将来会出问题。省厅将结合“金财工程”建设,给予财政所一定支持,但财政所正常的运转经费各地一定要切实加以保障。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财政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是事关财政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加强学习培训是提升乡镇财政干部素质的有效途径。几年来,各地紧紧围绕“抓培训、提素质、促工作”的目标,积极开展各种学习教育活动和业务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今年初省财政厅制订出台了全省乡财干部培训计划,计划在全省开展分级分批培训,力争三年内对所有乡镇财政干部轮训一次。按照培训计划,今年8月份和10月份,省厅在厦门、九江分别举办了县乡财局(科、股)长和乡镇财政所长培训班,参加培训的人员近300人次。通过专家的讲解和学员相互之间的讨论,大家对全国财政改革与发展、我省财政管理体制、乡镇财政管理、财政支农资金政策等财政理论、政策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感悟。我省的培训工作得到了财政部的充分肯定,下一步,各地要结合实际,根据省厅的要求,制定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乡镇财政干部的培训力度,业务水平。

(四)开展廉政教育,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近几年来,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在当地党委、纪委的领导下,切实加大了源头防治腐败力度,有力推动了财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作为乡财干部,经常与资金打交道,手中多多少少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总会有人求助于我们,的廉政教育,加强干部的作风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做深做细做到位。一要抓好干部的教育、监督和廉洁自律,从思想道德教育这个基础抓起,不断夯实廉洁理财的思想道德基础,努力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二要加强财政所内部制约制度建设,抓住正确行使权力这个关键,针对重点岗位、重要环节,完善相关的内部监督制约制度。三要加大政务公开的力度,只要是不涉及党和国家机密的,都要采取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开,特别是把群众最关心,容易引发矛盾和滋生腐败现象的问题作为公开重点。在财政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工作中,要严格遵守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同时,各级财政部门要注意两个安全,一个是资金安全,一个是干部安全。资金安全有两方面,一是不要让资金跑掉了,在制度上出问题,另一个要保证执行的运转,现在一些地方把资金用来搞城市建设,预算的正常支付都保证不了,大家一定要注意。对干部的安全,作为财政部门的领导这根弦永远不能松懈。财政部门有资金,大家都来求你,把你作为目标,一定要警钟长鸣,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

同志们,今年还有二十多天的时间,各地要抓紧做好年底财政收尾工作,力争圆满完成全年财政工作任务。明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做好乡镇财政工作责任重大。全省广大乡镇财政干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进取,扎实工作,着力抓好“两基”建设,进一步提升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为全面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推进全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作出积极贡献!

年财政工作会议讲话

一年来,全区财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真抓实干,奋力拼搏,迎难而上,经受住了严峻考验,较好地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交办的任务,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收入实现难中求进。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仅各项政策性因素导致减税就达4亿多元,其中缓免征收公路、水路运输营业税导致的减收就高达1.1亿元。全年12个月份中,仅3个月收入增幅在10%以上,最高为16.3%,其余9个月增幅均较低,最低为-7.3%。面对如此严峻的收入形势,财税部门的同志见势早、行动快,加强税源管理,强化征管措施,逐步扭转了财政收入特别是公共预算收入和税收收入的增长颓势。全年共实现地方财政收入78.36亿元,增长11.1%,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7.8亿元、税收收入完成23.42亿元,分别增长20.4%、20.5%,税收收入增速分别超过地方财政总收入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9.4和16.9个百分点,收入结构更趋优化。同时,财政部门坚持“两眼向上”,积极找准争取上级支持着力点,在项目资金和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争取上均实现新突破,全年累计争取上级各类补助资金50.4亿元、增长28.5%,有效增加了可用财力,极大缓解了资金平衡压力。

(二)支持发展积极有为。我们在积极落实国家和重庆市有关拉动投资、消费、出口等经济增长措施的同时,针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先后研究出台了提振实体经济23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48条、加快微型企业发展25条、取消25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政策措施。区财税部门始终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坚持以企业发展为先,在服务发展上不遗余力,积极“放水养鱼”,全年共兑现各类企业优惠政策2.88亿元,落实结构性减税3.18亿元,并积极筹集资金,加大对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产品升级换代的资金支持力度,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三)重点支出保障有力。围绕“城市突破年”工作主题,去年我区先后实施了一系列关系长远的重大建设项目,掀起了新一轮投资建设热潮,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439.4亿元,增长38.7%、居全市第四位,其中政府主导性投资近70亿元。面对项目建设的巨大资金需求,区财政部门有效发挥统筹作用,放大财政资金效应,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在用好传统融资手段的同时,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基金等新型金融产品募集资金,使全区资金链条做到了“时点保障、动态平衡”,有效保障了城市建设、道路交通、“三农”等领域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同时,坚持民生财政导向,支出安排积极向教育、卫生、社保、就业、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领域倾斜,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事业支出较去年分别增长81.5%、7.6%和29.1%,全年财政预算内民生投入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超过76%。

(四)改革创新卓有成效。在财政收入困难、支出紧张的情况下,去年财政改革工作并没有因此放松,在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财务总监委派等方面都有新的举措出台,促进了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尤其是积极推进财政资金投资评审及绩效评价工作,实现了财政资金投资评审与绩效评价工作有机结合;启动了乡镇财政体制调整工作,前阶段运行情况初步达到了预期目标;通过建立完善考核激励制度,有效激活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积极性,缓解了基层群众看病难问题;通过农户财政直补资金全部实施“一卡通”发放,并由财政统一支付短信服务费,方便了广大群众、减轻了农民负担。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区财政工作也存在一些差距,如:一些部门对财政资金使用期望值较高,对财政工作理解、支持不够;一些领域财政资金使用效果不好,相关评价机制、监管机制、责任追究机制还不完善;在收入增幅减缓,发展支出、民生支出、偿债支出等逐步增加的情况下,财政实现持续发展面临较大考验。希望大家继续发扬克难求进精神,不断增强财政工作信心,在今后工作中再创新的业绩。

二、深入研判,准确把握形势。

(一)从经济运行层面看:今年国家继续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扩大内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预计今年国内经济将进一步企稳回暖,增长速度预计将维持在7.5%左右。从区内情况看,尽管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全区经济发展还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很多是转型发展、调整结构过程中的必然体现,我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特别是随着37号文件政策效应进一步释放,三峡后续政策扶持力度逐渐增大,六大支柱产业和十大百亿级产业链(集群)加速构建,新城区开发建设不断提速,一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加快推进,涪陵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抗风险能力正不断增强,具备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所以在安排今年目标任务时,虽然对gdp、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纵向比较往年作了适度下调,但横向比仍然积极可行。

(二)从政策调控层面看:一是财税政策方面:目前尤其需要关注的是中央今年将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此次“营改增”最终目的是将同是流转税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这不仅是财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的一项主要措施,其改革力度不亚于1994年税制改革。区财税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全面了解“营改增”试点行业、适用税率及过渡性政策,并结合涪陵实际,准确把握政策推广对辖区经济发展、税收收入及征管工作带来的影响,制定有效应对措施。二是金融调控方面:今年国家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受世界主要经济体实行宽松货币政策等因素影响,我国面临的潜在通胀压力也不容忽视,央行对货币信贷总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将加强调控,今年信贷资金供需矛盾仍较突出。尤其是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引起各界广泛关注,为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去年底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国土资源部等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土地储备与融资管理的通知》,这一系列政策出台,将大大增加地方融资难度,对收入组织、资金调度平衡也会带来巨大压力,区财政等相关部门务必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三)从财政运行层面看:一是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将成为常态。前几年,在政府性基金收入特别是土地出让收入快速扩张的情况下,我区地方财政收入连年实现40%以上的高速增长,去年因土地出让收入增速大幅下降,导致增速有所回落。由于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国家不断强化房地产市场调控,再加上国家结构性减税等减收政策短期内不会淡出,前几年财政收入高增长态势客观上是不可持续的,这需要我们主动调整收入结构、提高收入质量。二是财政支出将更加重视资金效益评价。这要求我们更加重视预算绩效管理,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真正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最需要、最有效的地方。三是民生财政特征将更加凸显。在出口不振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将主要来自内需拉动,财政分配在扩大居民消费规模、促进消费升级换代方面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广大群众有钱消费、敢于消费、方便消费,各级财政投入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民生领域的资金规模将不断增大,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会越来越高。四是财政风险管控将更加严格。为抑制政府举债行为、控制政府债务规模,国家对地方政府通过信贷、发行债券等方式融资的行为将可能加大管控力度。尽管目前我区政府性债务余额仍处在可控范围内,但对国家可能出台的相关举措仍要保持足够的预见性,在融资渠道、融资方式等方面超前做好相关应对工作。五是公共财政支出将成为群众关注的热点。随着财政支出规模和资金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各界对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将更加关注,实现财政资金分配阳光化、提高财政支出透明度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总之,当前财政工作面临的外部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各级各部门特别财税系统的同志们要不断增强“四种意识”:一是增强大局意识。要学会“跳出财政看财政”,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握财政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自觉站在全局高度研究问题、开展工作。二是增强发展意识。要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要求,在生财、聚财、理财过程中,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财税政策的引导作用,为全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三是增强创新意识。这要求我们进一步创新财政工作体制、机制,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断增强财政工作活力。四是增强民本意识。必须始终坚持为民理财,把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作为财政工作的中心,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民生财政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突出重点,全力保障发展。

(一)大力培植财源。面对今年较为复杂的经济形势,区委、区政府把避免经济运行出现大的波动、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增长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全区各级各部门包括财税部门的同志们都责无旁贷。一是在财政总盘子中尽量多切块一些用于发展和建设的资金,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和乘数效应。二是区级相关职能部门要高度关注和支持企业发展,认真落实中央、重庆市以及我区出台的一系列提振实体经济的政策措施,要把扶持工业园区、重点企业、招商引资企业发展,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提振实体经济、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微企发展等优惠政策落实到位,促进全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帮助区内企业不断上规模、创特色、出效益。三要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更多投资强度高、发展效益好、税收潜力大的项目落户。特别是要进一步完善扶持总部经济的政策、措施,力争实现更大突破。

(二)全力组织收入。今年,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目标为43.1亿元、增长15%,其中税收收入26.9亿元、增长15%。这个目标是最低目标,必须千方百计确保完成。从目前来看,今年收入组织开局不够理想,前两个月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税收收入分别仅增长5.8%和8.6%,与预算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希望大家进一步增强组织收入的紧迫感,把握收入组织的主动权,加强收入组织预警预测,多加研究,多想办法,确保全年收入目标圆满完成。一是加强税收征管工作。要加强重点税源、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以及零散税收征管,进一步强化对税源的动态监控和税收形势的调度分析,积极发掘新的税收增长点。要全面清理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到期的要及时恢复征税,坚决杜绝跑冒滴漏现象。二是健全落实综合治税机制。去年,区政府出台了《贯彻落实重庆市地方税收征管保障办法的实施意见》,在我区建立了综合治税长效机制。各级各相关部门要根据自身职能职责,继续加大协调配合力度,进一步提升涉税信息共享水平,努力实现应收尽收。三要加强非税收入征管。严格执行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土地出让收入及行政事业性收费“收支两条线”,对土地出让收入征管,财政、国土部门要加强日常沟通联系,确保收入及时足额入库。

(三)优化支出结构。区级各部门、各乡镇街道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精打细算,把财力、物力有效投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财政支出安排要坚持“节约用财、有保有压”,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保障职能。一要保重点。要在保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加大对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等的支持力度,通过保重点、保发展实现促增收的良性循环。二要保民生。积极兑现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住房、文体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切实解决一批群众关注、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社会各阶层。三要并专项。区财政部门要会同相关业务部门对区内专项资金进行清理,对已经实现预期目标或已到期的项目,予以取消;对支持方向、扶持对象和用途相同或相近的项目,予以归并或整合,实现集中财力办大事。四要压一般。要控制和压缩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要一律实行“零增长”,从细微之处入手,坚持勤俭干事业,坚决遏制铺张浪费现象,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五要偿债务。健全政府债务动态管理机制,准确掌握债务底数,合理控制债务规模。尤其在举债、调度、使用、偿还上要做到统筹平衡。对到期政府性债务,坚持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按时还本付息。

(四)积极争取支持。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各级各部门要继续努力,围绕国家和重庆市的支持重点、投入导向,围绕37号文件各项政策加快落地要求,加强项目策划和对接,力争取得更大实效。区目标办要完善考核办法,把各单位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情况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区财政局、区发改委与区级相关部门要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工作沟通衔接,及时掌握上级各类资金、项目及政策信息,并在争取工作上协调行动、合力跟进。二是积极争取融资支持。今年经济工作的主题是“城市拓展年”,各类建设资金需求量仍然较大。各项目主管部门、业主单位要尽快明确资金筹集渠道,对需要融资解决的,要立足于早、立足于快,尽快落实到位。要充分发挥融资平台作用,创新资金筹集方式,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切实减轻财政压力。国投集团要继续发挥“资金池”作用,积极推进融资渠道创新,充分利用银行信贷、信托产品、企业债、基金、中期票据、私募债等方式,力争今年融资到位资金40亿元以上。

(五)深化改革创新。一是实施好新一轮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区委、区政府对乡镇财政建设高度重视,为充分调动乡镇谋发展、促发展的积极性,经过充分调研、反复研究,出台了《关于完善乡镇财政体制的通知》,年初已下发实施。此次完善乡镇财政体制,充分照顾了乡镇既得利益,同时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规范和明确。区财政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和信息反馈,及时查处相互“挖税”行为,确保新体制平稳运行。二是完善政府投资项目评审机制。区财政部门要积极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建立完善评估中介机构名录库,今后对政府投资项目评估只能在名录库中抽取中介机构,评估结果由投资评审中心审查后再按程序报批。三是全面推行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代理制。为进一步健全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筹集、使用、管理工作机制,对政府投资项目全部实行代建制,由项目主管部门与建设方签订代建合同,项目资金筹集使用、监督管理责任由相关业务主管部门承担,财政在安排调度项目资金时,只对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四是深入推进财政绩效管理。将绩效观念和绩效要求贯穿于财政管理的各个方面,加强对重点项目支出的绩效评价,提升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五是盘活区级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由区财政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抓紧组织实施。开展这项工作有利于盘活存量国有资产、提高资产经营效益,希望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积极支持、主动配合。此外,要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务总监委派等各项改革,使之在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中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

(六)加强资金监管。一要把握监管重点。结合近几年上级转移支付资金、项目专项资金量大面广的实际,区财政部门在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的同时,要把惠民资金、各类专项资金、项目资金等作为重点,加强监督管理。二要落实监管责任。按照专项资金“谁使用,谁负责”的要求,各项目主管部门主要领导对项目立项、资金安排、监督管理和资金使用效益等负第一责任,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规范支付程序,保证专款专用。对农村“三资”管理,各乡镇、街道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尽快纳入监管视野,确保不出现问题。三要健全监管机制。要逐步对财政性项目资金使用效益实施问效监察,改变对财政资金监督存在的重检查、轻整改,重罚缴、轻堵漏,以及监督检查与规范管理相脱节等现象。要加强审计监督,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各相关责任单位必须切实整改到位。要建立完善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财政运行机制,着力维护正常的财经秩序,防止违纪违法现象发生。四要加强廉政建设。各级财政部门要重视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严守廉洁从政底线,做到清白理财、干净干事。在认真落实财务总监委派制度的同时,对财政资金使用量较大的部门和单位,积极探索建立财务部门负责人报财政部门备案制度。

财政国库工作会议讲话

同志们:。

近年来,我县财政改革持续推进,成效明显,先后实施了部门预算、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镇财县管镇用等一系列改革。无论哪一项改革,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管好、用好财政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20xx年2月,温家宝在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中央和地方要全面推行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我省省级部门在20xx年就已全面推行此项改革。20xx年7月,我省在太仓召开县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动员部署会议,要求各县在20xx年6月底必须全部完成改革工作。我市的市直部门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20xx年就已启动,20xx年全部推开;在我市的县一级中,盐都区先行一步,目前试点工作已经开始;其他县(市、区)也都在积极筹划实施之中。由此看来,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早改早主动,早改早得益。经过县政府认真研究、反复讨论,决定从6月份开始,在县直部门和单位开展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这次改革的实质就是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为此,今天县政府专门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目的就是把思想统一起来,把任务布置下去,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保证改革目标的如期实现。下面,我根据县政府研究的精神,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实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是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的客观需要,也是推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必然要求。它的种种优越性可以概括为“三个有利于”:

一是有利于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县财政仍然较为困难。在收入方面,财政性资金还存在跑冒滴漏现象,有的甚至挤占挪用、坐收坐支;在支出方面,一些部门和单位习惯于办一件事要一次钱,花钱大手大脚,毫不心疼。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取消部门、单位开设的银行账户后,各项收支全部进入财政监管之中,可以有效提高各项收入征管水平,实现财政资金合理调度和保值增值,也便于政府集中财力办大事,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同时,通过实施对部门和单位收费项目、收费标准、资金去向的有效监管,可以防止和解决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和多头收费、重复收费的问题,预防和遏制会计信息失真、违反财经纪律等行为,促进发展环境和财经秩序的根本好转。

二是有利于整体推进财政改革,提升财政管理效能。就我县而言,由于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已影响到部门预算、政府采购、非税收入管理等多项财政改革的顺利实施。在部门预算编制上,由于财政部门未能完全掌握各单位的收入来源,也未能对支出情况实施全面监管,部门预算改革的初衷还远未达到。一方面,一些部门和单位仍有部分资金未进入部门预算,瞒报、少报当期收入,财政很难及时发现,也无法通过部门预算对各单位之间的利益进行合理调整;另一方面,由于支出预算细化程度不够,资金运行的透明度仍较低,缺乏事前、事中的有效控制。在政府采购管理上,由于财政部门对采购资金不能完全实施事前控制,加上一些部门和单位对执行《政府采购法》的认识不够到位,乱采滥购、擅自采购等现象时有发生。在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上,部门和单位对非税收入乱收滥支、坐收坐支等违纪违规问题仍屡禁不止。在资金调度上,由于大量资金仍停留在各预算单位,财政部门调度资金的余地较小,保吃饭、保运转、保稳定的压力很大,用于发展社会事业的资金少之又少,政府宏观调控资金的职能未能充分体现。所有这些,只有通过深化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三是有利于严肃财经法纪,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县直行政事业单位开设的银行账户高达380多个,最多的部门有6个账户。这些账户,既有不具备开户条件的,也有未进入财务大账的。账户上到底有多少钱,不仅政府、财政部门不知道,甚至连本单位的领导也不完全清楚。财政性资金收支透明度不高,游离于财政的监督管理之外,容易造成损失,更容易产生“小金库”,制造腐败的“温床”。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后,财政部门能够完全掌握每一笔资金的用途,并能严格按照财经法规和制度规定,实现对财政资金流向、流量的全程监控,规范资金使用行为,从机制上杜绝财经违法违纪现象,从而有效防范腐败行为的发生。

二、精心组织,把握关键,扎实做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工作。

实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必然会碰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无论遇到多大困难,我们改革的决心不能变,改革的力度不能减。有的同志担心各项经费都进入财政的“笼子”,过去可以发的钱,今后不好发了,会影响收入水平;有的担心实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后,单位收支都统管了,必要的开支将没有渠道了。对这些问题,应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具体研究,妥善处理。改革后,各单位的“三权”不变,即:预算资金使用权、支出审批权、财务管理权均不变,但每一笔钱都必须在财政的监督下支出,有效地避免了“坐收、坐支、私设小金库”等现象,也使财政监督变原来的“马后炮”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确保用好财政的每一笔钱,花好纳税人的每一分钱。凡正常的、必要的经费支出,实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后不受到任何影响。

一要把握改革的实质。开头我已经讲过,这次改革的实质就是要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简单地说,就是“收入一个笼子、支出一个漏斗、核算一个平台、监督一把尺子”,管住、管好所有财政性资金,无论是预算内的,还是预算外的,都必须进“笼子”,任何单位、任何资金都不得例外。其目的就是监督资金的收取和使用,逐渐消除单位间苦乐不均现象,但并不影响部门、单位的正常利益。这次改革的前提就是不改变资金的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按照不违法、不违规、不违纪的要求,保留各单位的既得利益,但必须公开、透明的获取。因此,县级单位所有资金必须纳入集中收付,各项开支包括个人分配必须统一支付,绝不许搞体外循环。

二要把握改革的原则。一是一视同仁的原则。凡是有预算内外资金缴拨关系的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事业单位,都必须纳入这次改革的范围,县“四办”和财政部门要起好带头作用。二是科学合理的原则。按照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规范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健全完善的监督机制,把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作为改革的重中之重。三是积极稳妥的原则。改革中势必会出现一些问题和矛盾,对此,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并正确加以认识和对待,做到“早一拍”研究,“深一步”思考,“急一点”应对,预先制定防范措施,不致于使问题蔓延成风之后再去纠正,尽可能地减少改革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按照“统一部署,分批实施”的推进思路,首先在县财政局等11个部门开始实施,然后再分期分批推行。

三要把握改革的关键。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做好预算单位银行账户撤消清理工作,是这次改革的关键。在这次改革中,要将所有资金全部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实行集中管理。国库单一账户,由财政部门国库机构在人民银行开设,财政部门是管理国库单一账户的职能部门。县级各行政、事业单位要认真做好单位银行账户撤消、资金划转工作,原有账户资金全部划转到“国库单一账户”,不得保留账户、不得私设账户,更不得突击花钱或转作“小金库”。

三、加强领导,严肃纪律,确保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顺利推进。

第一,要高度重视,形成共识。为了确保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顺利实施,县政府决定成立射阳县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顾县长任组长,我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县财政局,具体承担改革的指导、协调工作。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是这次改革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认真抓好这项工作,切实增强大局观念、组织观念和纪律观念,自觉维护全局利益,在班子成员之间要统一好思想,在部门内部要搞好宣传发动,做到上下同心、步调一致,保证各个环节的顺利到位。

第二,要履职尽责,协同推进。这次改革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一定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不断研究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确保改革顺利推进。财政部门是组织实施财政制度改革的主要职能部门,在推进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中负有重要职责。在当前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资金调度异常困难的情况下,财政部门必将成为各种矛盾的交织点。财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职责,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千方百计化解各种矛盾。一方面,改革方案要尽可能考虑周到,安排合理;另一方面,服务工作应尽快跟上,技术支撑、业务指导、工作协调等方面,都要积极主动,耐心细致,让有关部门切实感受到改革带来的方便快捷。各商业银行、人民银行、审计部门要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完成单位账户清理工作,支持财政部门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纪检、监察部门要强化对各部门、各单位的纪律监督,为改革顺利推进保驾护航;宣传部门要加大改革宣传力度,为改革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第三,要严肃纪律,规范运作。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坚决服从县委、县政府关于实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要按照改革总体方案,按时做好本单位账户清理、登记及移交工作,不得借故推诿,更不得借机转移和隐匿财政性资金。如有违反,将严肃追究单位一把手的行政责任,直至法律责任。实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后,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加大财务管理力度,进一步规范收支行为,不得重新开设银行账户。如果违反规定,重新开设银行账户,其性质是非常严重的,一经查实,将按有关规定严肃查处,决不姑息迁就。

同志们,实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是一场财政管理方式的“革命”,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只能搞好,不允许出半点差错。我们一定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胆探索,开拓创新,稳妥推进,确保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取得圆满成功。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这次全省财政国库暨决算工作会议在×××召开,既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和认可,又是对我们的鞭策和鼓励。在此,我代表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向参加会议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热烈地欢迎和亲切地问候!同时,也恳请大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借此机会,向领导和同志们简要介绍一下×××市基本情况。×××市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总人口105万,面积2183平方公里,辖23处乡镇(街道)。1987年撤县建市,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市和乡村城市化试点市。

×××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西汉初年设东武县,隋代改称×××。据考证,上古名君舜帝就出生于我市城北的诸冯村,×××因此而得名。×××宋代为密州州治所在地,苏东坡在此任太守两年,写下了“明月几时有”、“密州出猎”等千古名篇。×××名人辈出,影响较大的有孔子的学生、女婿公冶长,《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北宋金石学家赵明诚,清代宰相刘墉,《四库全书》总编窦光鼐,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代表王尽美,现代文学家王统照、臧克家、王愿坚等等。这里还是全国罕见的恐龙化石宝库,出土了世界上最大的鸭嘴恐龙化石,因此×××又被誉为“恐龙之乡”。

×××是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崛起的新兴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创造了“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中小企业改制、为民服务联动等闻名全国的“×××经验”,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从1980年到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了翻两番,到1996年实现了第三个翻番。20xx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58元。

×××工业基础雄厚,主导产业优势明显。现已培植发展起了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培强做大了×××外贸、福田汽车、得利斯、桑莎、新郎等一批骨干企业。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205家,省级以上企业集团27家,国家级大型企业5家。木器加工、轮胎橡胶、造纸包装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激光、特种电器等一些高新技术项目也开始落户×××。×××企业大发展的氛围已经形成。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对外开放水平日益提高。近年来,我们坚持企业为主体、园区为载体、政府部门为媒体的招商思路,配套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大力开展全民招商引资。今年前9个月,全市累计。

合同。

利用外资41.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6亿元,其中境外资金2586万美元,同比增长115.5。特别是围绕“五年再造一个新×××”的发展目标,组织实施了“北扩东移”战略。“北扩”,就是在北外环以北、206国道两侧、新建火车站附近规划建设了25平方公里的省级经济开发区,现已实现“八通一平”,引进项目40多个,总投资4亿美元;“东移”,就是为了更好地接受青岛的辐射,今年开始规划建设城东新区,其中占地20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年内可拉起框架,构筑起新的发展平台。在扩大招商引资的基础上,努力扩大对外贸易,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国际化。目前,×××已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出口企业发展到289家,出口产品达20大类200多种。20xx年,全市完成出口创汇2.7亿美元。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市内干线公路和市乡道路四通八达,全国陆海铁路大通道胶新段经过×××48公里,设有三个站点,本月底竣工通车;明年开工建设的第二条济青高速公路经过×××60多公里,通车后半小时可达青岛,两小时可到济南。×××设有海关办事处,成立了行政集中审批服务中心、联动服务中心、机关行政效能监察中心和经济软环境投诉中心。所有这些,使×××的投资环境大大改善。

经济的快速发展保证了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20xx年至20xx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年均递增15,地方财政收入年递增16。20xx年,实现财政总收入8.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4和31.6。同时,通过深入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所得税制改革、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了科学有效的生财、聚财、用财机制。今年的市委工作会议上我们又明确提出,全年财政总收入要突破1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超过5亿元;到20xx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亿元。

尽管我市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下步,我们将借这次会议的东风,进一步加强财源建设,强化财税征管,深化财税改革,为实现×××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财力支持。

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祝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2

页,当前第。

2

1

2

水利厅长工作会议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精神,总结回顾20xx年的工作,交流工作经验,研究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搞好今后阶段水利发展,安排部署20xx年水利工作。下面,我讲四个问题。

一、我省水利工作在“”开局之年成绩显著。

20xx年,是实施“”发展规划的第一年。一年来,全省水利系统认真贯彻党的xx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八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中原建设和实现中原崛起的总体目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强化水利管理,推进水利改革,各项工作均取得了突出成效。

(一)坚持兴利除害相结合,完成了各项防汛抗旱任务。进一步完善落实了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修订完善了防洪预案和抗旱预案,提前做好了防汛抗旱的各项准备工作。20xx年1月至6月中旬、9月底至11月底,全省降水量偏少,出现了大面积、长时间的旱情。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水利部门积极行动,有关部门密切协作,组织动员广大群众投入抗旱斗争,全省累计投入各类资金11.1亿元,抗旱浇地5804千公顷次,挽回粮食损失433万吨,挽回经济作物损失33.9亿元,为我省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水利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显著。20xx年,全省水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达到31亿元,创历史新高。各重点建设项目单位按照年初签订的责任目标,切实加强建设管理,精心组织,文明施工,超额完成了计划任务。燕山水库提前一年实现了截流,白龟山、白沙、陆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通过了竣工验收,临淮岗淹没影响处理工程通过了初步验收。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工程安阳段顺利开工。

水利规划和重点工程前期工作扎实推进,修改完善了省水利发展“”规划和一大批水利专项规划,河口村水库项目建议书已正式上报国家发改委。

(三)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为尽快解决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省委、省政府去年筹措资金5.4亿元,计划解决150万农民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并列为省委、省政府公开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饮水安全工程分两批实施,第一批工程解决了68.75万人的饮水安全,第二批工程解决了66.599万人的饮水安全。郑州、焦作、济源三市还按照省里统一部署,自筹资金解决20.2万人的饮水安全。全年共解决了154.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四)农村水利工作稳步推进。继续加强了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技术改造和节水示范项目建设,灌区末级渠系改造力度加大,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49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52万亩。继续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全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0平方公里,新建成淤地坝135座。农村电气化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建设计划进展顺利,全年新增水电装机4000千瓦,发电量8亿千瓦时,成为农村电力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水政水资源工作出现新气象。《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经省人大审议正式颁布实施,我省依法治水进入新的阶段。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继续推进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工作,全省水资源费征收额达3.7亿元(不包括自来水公司征收额),完成了国家南水北调工程3亿元的基金任务。进一步加强了水政监察、水事纠纷调处等工作。

(六)移民安置工作扎实推进。完成了南水北调安阳段、燕山水库一期、西霞院水库移民工作任务,为工程顺利建设创造了条件。认真贯彻移民工作条例和国家对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的有关政策,开展了大中型水库移民人口核定登记工作,全年解决移民温饱2.5万人。

(七)水利改革继续推进。一是按照“两定标准”,进一步完善了水管体制改革方案,向省政府呈报了工作意见。二是郑州、漯河等市所属水管单位已经完成了单位性质和人员编制核定工作,管理经费已经纳入预算管理,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三是启动并完成了省水科院体制改革,省水利勘测总队的改革工作也在向前推进。四是对省人民胜利渠灌区农业水价、陆浑水库发电用水价格进行了调整和改革。五是积极推进水利科技创新,提高水利建设管理水平。

(八)干部队伍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我们按照干部任用管理条例规定,对厅机关处室负责人进行了轮岗交流,公选提拔了一批副处级干部,并全面进行了集中培训。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同时加强了机关基础设施建设,省防汛指挥中心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厅家属院、厅南院旧房改造和厅办公区地下停车场建设正式启动。群众团体、社会团体和离退休老干部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全省防洪除涝体系不完善、标准偏低;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突出;灌溉设施不配套,老化失修严重,效益衰减;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未得到根本遏制;移民问题突出;水利体制和机制创新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为建设和谐中原提供水利保障。

党的xx大以来,党中央根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先后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部署;省委、省政府确立了实现中原崛起、构建和谐中原的目标,为新时期水利发展指明了方向。我省是个水利需求大省与水资源贫乏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水资源供求矛盾的变化,水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基础性资源,已不再仅是农业的命脉,而成为经济社会的重要命脉,贯彻科学发展观不仅关乎水利事业的自身发展,而且关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当前,我省水利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全省各级水利部门要按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水利发展思路,推进水利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和谐中原提供保障。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善水利发展思路。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水利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在我省水利事业发展与治水思路调整中贯彻执行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求我们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构建和谐中原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合理配置水利公共资源,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水生态环境安全。既要重点解决“三农”问题,搞好农村水利各项工作,又要全面考虑城乡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的一体化建设管理;既要加强资源水利工作,又要加快水利工程体系建设,把工程体系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要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大局,加快水网体系建设,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协调好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当前阶段着重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是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实现人与水的和谐相处。古今中外历史反复证明,人类对水的伤害越大,水反作用于人类的破坏力也越大。必须牢固树立人与水和谐相处的理念,协调好人水的关系。既要控制洪水又要给洪水以出路,既要治理水土流失又要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既要开发利用水资源又要维护水生态平衡,既要满足当代人对水的需求又要为子孙后代留下足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二是注重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省水资源短缺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也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要通过建立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要按照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纠正先破坏、后修复,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做法,从只重开发利用水资源,转变为合理开发,注重节约保护,善待环境,善待水资源。

三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水资源是人类基本的生存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发展水利、开发利用水资源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在应对各种水旱灾害和各种突发性事件中,要切实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作为首要目标,把解决关系人民根本利益的水问题作为优先领域,确保水安全,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

四是树立统筹发展的理念。水利涉及经济社会各个方面,要统筹经济社会和水利发展,使得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相协调。要统筹城市与农村、流域与区域、外延与内涵、重点与一般、长远与当前、需要与可能的关系,防洪抗旱并举,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开发保护统一,全面推进水利建设。要统筹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在首先确保生活用水的同时,合理规划其他方面的需要。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水利工作重点。

党的xx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省八届二次全会确立了建设和谐中原的目标任务。建设和谐中原,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体现在水利工作上,必须首先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统筹做好各项水利工作。当前,在水利工作上要着力抓好四件大事:

一是着力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已建成各类水库两千多座,但目前有800多座带病运行,已成为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隐患。必须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建设的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尽快消除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隐患,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创造稳定的环境。

二是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保障饮水安全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是建设新农村、推进和谐中原建设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提出用20xx年的时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我省目前还有20xx多万农民群众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任务非常艰巨。全省水利部门要把保障饮水安全、高质量完成各项规划和建设任务作为当前阶段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

三是大力推进灌区两改一提高。我省已建成灌溉面积万亩以上灌区243处,在保障粮食安全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我省灌区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工程产权、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合理的水价机制没有形成,影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我们要针对灌区存在的问题,大力推进灌区节水技术改造和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粮食稳定高产。

四是认真落实水库移民政策法规。当前,我省有相当一部分水库移民生活贫因,影响社会和谐发展,同时也是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去年,国务院修订了《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省政府制订下发了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意见,提高了移民前期补偿补助标准,加大了移民后期扶持力度。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水库移民工作的重要部署,切实做好水库移民的搬迁安置和后期扶持工作,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都要充分考虑移民的合法权益,解决好水库移民的生产生活问题,使移民能够迁得出、稳得住、能发展。

三、突出重点,扎实做好20xx年水利工作。

20xx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中原建设的重要一年。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水利工作全局,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认真做好各项水利工作,千方百计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实现中原崛起,推进和谐中原建设提供水利保障。

(一)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各级水利部门要把防汛抗旱作为一项长期工作,从思想、组织、措施、行动各方面高度重视,常抓不懈。要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灾,及早解决存在的隐患问题,切实做好防汛抗旱的各项准备,有汛防汛,有旱抗旱,千方百计保证主要河道、大中型水库、大中城市和主要交通干线防洪安全,保证人民生活用水安全,努力保证生产及生态用水安全。要认真落实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完善防汛抗旱预案,制订突发灾害转移避险和应急供水方案,建立健全防汛抗旱保障机制。要加强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构建雨情、水情、汛情、墒情监测体系,提高防汛抗旱决策指挥能力。要加强水资源调度研究,做好科学调度工作,在保证水利工程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尽力拦蓄雨洪资源,发挥抗旱供水效益。去年以来,我省雨雪偏少,河流来水和工程蓄水较常年偏少,要着眼于抗春旱,抓紧搞好抗旱水源建设,加固维修、清淤扩容、配套完善,提高蓄水能力,尽力满足抗旱用水需要。

(二)进一步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力度,确保工程安全运行。今年是基本完成国务院确定的治淮骨干工程建设目标的最后一年,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加强管理,大力推进,争取完成燕山水库主体工程建设和涡河近期治理工程,完成沙颍河、小洪河、洪汝河近期治理的计划任务,打好治淮攻坚战,为顺利实现治淮目标奠定基础。要继续做好前期工作,加强沟通联系,争取沁河河口村水库批准立项并开工建设。

切实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力度。要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集中力量用两三年的时间基本完成全省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改造任务。各级水利部门要把病险水库改造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保证质量、管好用好资金、改革管理体制,真正把这一人民群众多年盼望的好事办好。今年要认真做好规划和前期工作,争取薄山等列入国家第二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的11座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争取更多的重点小型水库列入计划盘子,尽早开工建设,发挥工程效益。

加强质量管理和资金管理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各有关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规定,认真落实责任,切实加强监督,确保工程质量,确保用好国家资金,积极筹措资金,足额落实配套资金,严禁截留、挤占、挪用、转移建设资金。

(三)认真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要切实做好规划,精心组织实施,加强项目管理。要坚持从长计议、可持续发展,要把水源的供水保证率作为重点,把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作为关键环节,把工程能否持续发挥效益作为目标抓好抓实,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建设与管理模式,确保工程良性运营,长期发挥效益。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20xx年要解决不少于2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任务非常艰巨。各级水利部门要精心组织,全力推进,务求必胜。

(四)继续搞好农村水利工作。20xx年,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认真抓好鸭河口等17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注意把灌区末级渠系改造与骨干工程改造结合起来,实现大中小各级渠系相互配套。要加强国家级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和省级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发挥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要积极推进灌区管理体制和水价机制改革,建立良性运行机制和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对尚未实施续建配套和节水技术改造的灌区要抓紧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及早立项。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机制、新办法,加大支持力度,广开资金渠道,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和创造精神。20xx年全省计划新增有效灌溉面积80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50万亩。

继续抓好水土保持工作,稳步推进国家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工程,加快淤地坝工程建设。积极发展农村水电事业,搞好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建设。20xx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0平方公里,建设淤地坝100座,新增水电发电能力4000千瓦。

(五)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要按照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完善规划,加强指导,推行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水资源费征收等用水管水制度,推进全社会节约用水。今年要重点做好郑州、济源、开封、周口四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同时,加大水资源费征缴力度,全省争取突破4亿元。要继续深化全省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进程。切实加强水资源保护,完善水功能区保护制度,加强对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逐步实施纳污总量控制。进一步推进地下水保护行动,遏制地下水位下降趋势。

进一步加强水利法规建设,争取出台《河南省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修订)》、《河南省河道采砂管理办法》、《河南省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大力推进依法治水、依法管水进程。

(六)做好水利移民工作。要严格按照移民条例规定,切实做好各项移民工作。今年汛前要全面完成燕山水库移民搬迁安置任务,做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土地征用和移民搬迁工作。要认真落实中央和省移民扶持政策,深入细致开展大中型水库移民人口核实工作,彻底摸清底数,并及时发放移民扶持资金。要继续做好已建水库移民脱贫和稳定工作,20xx年解决移民温饱2.5万人。

四、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圆满完成20xx年各项工作任务。

20xx年全省水利工作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抓好落实。各级水利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和省有关会议精神,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扎实做好各项水利工作,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一)加大筹资力度,确保工程建设需要。今年我省水利建设任务繁重,资金需要量大。除积极向中央争取外,各级水利部门要积极向政府汇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联系,探索研究筹资新机制,想方设法增加水利投入。一是要积极争取本级财政增加对水利的投入,认真筹集水利建设资金,特别要重点落实中央和省下达项目的配套资金,不能因为配资不到位影响重点工程建设,更不允许出现“半拉子”工程。二是加大各项水利规费的征收力度,重点落实好《水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规定的行政收费项目,抓好水资源费等规费征收工作,做到及时足额征缴。三是研究制定优惠政策,推进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吸引社会、个人和境外资本投资水利建设,促进水利事业持续发展。

(二)搞好规划和前期工作,为工程实施创造条件。规划和前期工作是水利事业长远发展和水利工程实施的基础,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修订完善好水利发展规划。当前,重点要围绕“”水利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和水利部的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好流域综合规划的修编工作,完成全省水资源综合规划的编制工作,为水利发展提供依据。要抓住国家大力推进“四件大事”的机遇,做好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型灌区技术改造规划,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大盘子。对列入规划的重点项目,积极开展勘测、设计等前期工作,为工程上马创造条件。要继续完善南水北调工程前期工作,争取中线总体可研尽快批复和黄河南段初设任务的尽快完成,争取我省黄河北段全面开工建设。

(三)加强建设管理,保证工程质量。水利工程是百年大计,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牢固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各级水利部门要切实履行质量监管责任,强化对质量和安全的监督管理,要通过项目法人、施工、监理和政府监督等各个环节,健全质量和安全保证体系,完善项目管理制度,规范工程建设行为,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生产安全,努力做到不出重大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要全面推行水利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三项制度”,面向社会公开选取优秀的设计、施工、监理队伍参与水利建设,不断提高水利建设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要加强工程稽查、执法监察、工程审计和验收管理,增加验收工作深度,提高验收工作质量,把好工程建设的最后一道关口,确保工程建成后能够发挥应有效益。

(四)深化水利改革,为水利事业长远发展提供动力。要加大改革力度,推进体制创新,解决影响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一是继续推进水管体制改革。力争20xx年底前基本完成省市所属水管单位体制改革任务,县(市)所属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大部分要取得实质性进展。二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厅属企事业单位改革,适当加大改革力度,使其尽快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三是以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用水户协会为主要组织形式,深入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为建立和完善工程运行的长效机制提供保障。四是大力推进水价改革,逐步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对非农业用水合理调整供水水价,对农业用水实行终端水价制度,改革水费计收方式,逐步建立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水价体系。五是积极推进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资体系,适应水利建设与管理需要。六是继续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努力建设服务型机关。

(五)加强调查研究和科技创新,提高水利建设管理水平。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中原的要求,加强对水利发展和改革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热点难点问题、体制机制问题的政策研究和理论探讨,丰富水利工作思路,探索新形势下水利的发展方向、发展格局、组织形式、投资方式等,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吸收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提高水利管理水平。要实施科技兴水战略,结合水利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建设,认真组织好科技项目的立项和实施,推进水利科技创新,加强成果推广转化,提高水利工作的科技含量。要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继续加强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电子政务等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以水利信息化推进水利现代化。

(六)加大督办力度,促进工作落实。督促查办是抓好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各地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和水利部等上级机关重大工作部署和全省水利工作安排,开展不同层次的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对省重点工作,省厅将成立督查组,由厅领导带队,分包市县,责任到人,深入现场督导工程进度和质量,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对其他工作,也要加大督办力度,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办法搞好督促检查,确保工作落实。

(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学习贯彻党章,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要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实践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实现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维护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和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切实推进水利部门的政风行风建设。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实施人才战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和干部队伍。要加强对干部队伍的监督管理,强化稽查审计,做到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要组织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开展和谐创建和文明创建活动,激发水利职工的热情和干劲。

同志们,做好20xx年水利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省八次党代会、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为加快中原崛起、推进和谐中原建设做出新贡献!

财政工作会议讲话材料范文

(一)大力培植财源。面对今年较为复杂的经济形势,区委、区政府把避免经济运行出现大的波动、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增长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全区各级各部门包括财税部门的同志们都责无旁贷。一是在财政总盘子中尽量多切块一些用于发展和建设的资金,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和乘数效应。二是区级相关职能部门要高度关注和支持企业发展,认真落实中央、重庆市以及我区出台的一系列提振实体经济的政策措施,要把扶持工业园区、重点企业、招商引资企业发展,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提振实体经济、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微企发展等优惠政策落实到位,促进全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帮助区内企业不断上规模、创特色、出效益。三要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更多投资强度高、发展效益好、税收潜力大的项目落户。特别是要进一步完善扶持总部经济的政策、措施,力争实现更大突破。

(二)全力组织收入。今年,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目标为43.1亿元、增长15%,其中税收收入26.9亿元、增长15%。这个目标是最低目标,必须千方百计确保完成。从目前来看,今年收入组织开局不够理想,前两个月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税收收入分别仅增长5.8%和8.6%,与预算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希望大家进一步增强组织收入的紧迫感,把握收入组织的主动权,加强收入组织预警预测,多加研究,多想办法,确保全年收入目标圆满完成。一是加强税收征管工作。要加强重点税源、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以及零散税收征管,进一步强化对税源的动态监控和税收形势的调度分析,积极发掘新的税收增长点。要全面清理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到期的要及时恢复征税,坚决杜绝跑冒滴漏现象。二是健全落实综合治税机制。去年,区政府出台了《贯彻落实重庆市地方税收征管保障办法的实施意见》,在我区建立了综合治税长效机制。各级各相关部门要根据自身职能职责,继续加大协调配合力度,进一步提升涉税信息共享水平,努力实现应收尽收。三要加强非税收入征管。严格执行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土地出让收入及行政事业性收费“收支两条线”,对土地出让收入征管,财政、国土部门要加强日常沟通联系,确保收入及时足额入库。

(三)优化支出结构。区级各部门、各乡镇街道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精打细算,把财力、物力有效投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财政支出安排要坚持“节约用财、有保有压”,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保障职能。一要保重点。要在保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加大对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等的支持力度,通过保重点、保发展实现促增收的良性循环。二要保民生。积极兑现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住房、文体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切实解决一批群众关注、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社会各阶层。三要并专项。区财政部门要会同相关业务部门对区内专项资金进行清理,对已经实现预期目标或已到期的项目,予以取消;对支持方向、扶持对象和用途相同或相近的项目,予以归并或整合,实现集中财力办大事。四要压一般。要控制和压缩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要一律实行“零增长”,从细微之处入手,坚持勤俭干事业,坚决遏制铺张浪费现象,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五要偿债务。健全政府债务动态管理机制,准确掌握债务底数,合理控制债务规模。尤其在举债、调度、使用、偿还上要做到统筹平衡。对到期政府性债务,坚持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按时还本付息。

(四)积极争取支持。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各级各部门要继续努力,围绕国家和重庆市的支持重点、投入导向,围绕37号文件各项政策加快落地要求,加强项目策划和对接,力争取得更大实效。区目标办要完善考核办法,把各单位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情况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区财政局、区发改委与区级相关部门要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工作沟通衔接,及时掌握上级各类资金、项目及政策信息,并在争取工作上协调行动、合力跟进。二是积极争取融资支持。今年经济工作的主题是“城市拓展年”,各类建设资金需求量仍然较大。各项目主管部门、业主单位要尽快明确资金筹集渠道,对需要融资解决的,要立足于早、立足于快,尽快落实到位。要充分发挥融资平台作用,创新资金筹集方式,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切实减轻财政压力。国投集团要继续发挥“资金池”作用,积极推进融资渠道创新,充分利用银行信贷、信托产品、企业债、基金、中期票据、私募债等方式,力争今年融资到位资金40亿元以上。

(五)深化改革创新。一是实施好新一轮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区委、区政府对乡镇财政建设高度重视,为充分调动乡镇谋发展、促发展的积极性,经过充分调研、反复研究,出台了《关于完善乡镇财政体制的通知》,年初已下发实施。此次完善乡镇财政体制,充分照顾了乡镇既得利益,同时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规范和明确。区财政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和信息反馈,及时查处相互“挖税”行为,确保新体制平稳运行。二是完善政府投资项目评审机制。区财政部门要积极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建立完善评估中介机构名录库,今后对政府投资项目评估只能在名录库中抽取中介机构,评估结果由投资评审中心审查后再按程序报批。三是全面推行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代理制。为进一步健全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筹集、使用、管理工作机制,对政府投资项目全部实行代建制,由项目主管部门与建设方签订代建。

合同。

项目资金筹集使用、监督管理责任由相关业务主管部门承担财政在安排调度项目资金时只对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四是深入推进财政绩效管理。将绩效观念和绩效要求贯穿于财政管理的各个方面加强对重点项目支出的绩效评价提升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五是盘活区级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由区财政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抓紧组织实施。开展这项工作有利于盘活存量国有资产、提高资产经营效益希望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积极支持、主动配合。此外要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务总监委派等各项改革使之在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中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

(六)加强资金监管。一要把握监管重点。结合近几年上级转移支付资金、项目专项资金量大面广的实际,区财政部门在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的同时,要把惠民资金、各类专项资金、项目资金等作为重点,加强监督管理。二要落实监管责任。按照专项资金“谁使用,谁负责”的要求,各项目主管部门主要领导对项目立项、资金安排、监督管理和资金使用效益等负第一责任,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规范支付程序,保证专款专用。对农村“三资”管理,各乡镇、街道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尽快纳入监管视野,确保不出现问题。三要健全监管机制。要逐步对财政性项目资金使用效益实施问效监察,改变对财政资金监督存在的重检查、轻整改,重罚缴、轻堵漏,以及监督检查与规范管理相脱节等现象。要加强审计监督,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各相关责任单位必须切实整改到位。要建立完善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财政运行机制,着力维护正常的财经秩序,防止违纪违法现象发生。四要加强廉政建设。各级财政部门要重视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严守廉洁从政底线,做到清白理财、干净干事。在认真落实财务总监委派制度的同时,对财政资金使用量较大的部门和单位,积极探索建立财务部门负责人报财政部门备案制度。

同志们:

县政府决定召开的这次全县财政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xx年工作,安排部署今年各项任务,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全力抓好财税征管工作,为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的财力保障。

下面,我就抓好今年财税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不足,坚定做好财政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20xx年,是“”开局之年,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攻坚起步”之年,更是财政工作取得突破性发展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全县上下特别是财税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县域综合实力为目标,加强税收征管,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税改革,保证了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一是财政收入稳定增加。20xx年,全县区域内财政收入完成8亿元,增长40.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92亿元,占预算的106.7%,增长29.4%,增收4362万元,创历史新高。二是保障能力显著增强。20xx年,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1.3亿元,占预算的173.3%,较上年增长25.5%,增支2.3亿元。财政支出的大幅增长,有力地保障了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特别是筹措资金3.27亿元,保证了马栏红色旅游景区、柏岭寺水库、旬中新校区、城镇基础设施等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批重点项目顺利实施,为旬邑未来发展夯实了根基,积蓄了后劲。三是财政改革深入推进。按照巩固、规范、提高的原则,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政府非税收入收缴、农村综合改革等多项改革,激发了财政工作活力,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公共财政体制,有力地提升了财政管理工作水平。四是资金监管全面加强。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监管力度,加强对现代农业、财政扶贫、以工代赈、百万头生猪大县、农村饮水安全、移民搬迁等财政专项资金监督检查,确保了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运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各级各部门特别是财税系统干部职工艰辛付出、积极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的看到,我县财税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源结构单一。众所周知,我县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来自煤炭工业,财政收入单纯依靠资源开发的特征十分明显,财政增收受市场行情波动影响较大。二是收支矛盾突出。20xx年,全县财政总支出是地方财政收入的将近6倍,支出远大于收入,县级财政对上级转移支付依赖程度很大,资金调度困难,收支矛盾非常突出。三是资金管理有待加强。个别镇、社区和部门对财政工作的严峻形势认识不够,缺乏过紧日子的思想,超标准接待、超规格配车、铺张浪费等问题普遍存在。对此,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加以克服解决。尽管如此,我们还要看到,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关天经济区发展规划》及《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全面实施,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加之,近年来我们相继组织实施了一大批重大产业促进项目,随着这些后续财源逐步壮大,财政收入的提升空间将会越来越大、后劲越来越足。因此,全县各级各部门尤其是财税部门广大干部职工既要看到面临的严峻形势,又要倍加珍惜难得的政策机遇,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创新理念,坚定信心,加压奋进,以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新的办法,强力推动全县财税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扎实做好今年财税工作。

按照全县经济发展规划,今年我们确定了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2亿元的目标,但市上下达我县的任务达2.55亿元,比上年增长了33%。实现这一目标,任务艰巨、压力很大。因此,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紧盯目标,突出重点,创新方法,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

1、要加强财源建设。我县是农业大县、产煤大县、旅游强县。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以“绿色生态资源、煤油气石化资源、红色旅游资源”三大开发为重点,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迅速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要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动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一批发展后劲足、带动作用强的大企业、大集团,扶持建设一批成本投入低、收益回报高的产业项目,努力培育财源建设新亮点,逐步改变财源单一的局面。同时,县财政局要通过财政贴息、担保等方式,扶持发展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扩大企业规模,增加财税总量,不断提高其对县级财政的贡献率。

2、要狠抓财税征收。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组织财税收入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严格按照“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清缴欠税”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税收征管体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税源监控,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发生,坚决做到应收尽收。县财政局要加大对契税、耕地占用税和非税收入的征管力度,杜绝税费流失;县国税局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煤炭企业税收管理,从严审核煤炭企业抵扣税款,按照吨煤税负不低于周边地区的标准,综合评估煤炭企业,科学合理提高吨煤税负,确保重点收入、大宗收入稳定增长;县地税局要切实强化煤炭运输营业税征收,积极开展房地产税收专项清理清缴活动,加强对城区服务业、流动业户、私房出租等零散税收征管,不断提升税收总量;县煤炭综合收费管理处要严格收费标准,规范征收秩序,确保各项规费足额征收到位。同时,要严格按照既定目标,进一步细化分解征收任务,逐级夯实责任,切实加强考核,定期督查,严格奖惩,促进任务落实。

3、要保障发展需要。县财政部门要牢固树立保重点、惠民生的理念,将有限的财政资金向重点项目倾斜、向“三农”倾斜、向民生倾斜。特别要加大对农业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严格执行各项惠农补贴政策,足额落实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粮食直补等各类补贴资金,将新增财力80%用于民生,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雨露。这方面,县财政局必须在年初预算中一次安排到位,各级各部门必须足额落实,坚决不准截留挪用。同时,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树立长远意识、发展意识,严格按照《旬邑县重大前期项目及争取国家投资工作管理办法》有关规定,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鼓励各镇、社区、部门加大跑省进市力度,加强与上级部门衔接,勤汇报、多沟通、常联系,争取更多资金和项目支持,进一步缓解我县财政收支矛盾,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4、要节约使用资金。近年来,我县煤炭工业迅猛发展,财政困难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加之中省转移支付补助逐年增加,表面上看起来形势相对较好,但是随着一批重大项目的相继实施,支出也随之“水涨船高”,收支矛盾越来越突出,资金调度难度逐年增加。因此,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多体谅财政的难处,主动压缩日常费用,确保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一要严格会议接待管理。要认真执行公务接待管理办法,按照“热情大方、突出特色、从简节约、有利公务”的原则,严格接待范围,坚持接待标准,控制礼品赠送,坚决不允许搞超标准、超规格接待。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今后工作中,全县各级各部门日常公务接待费用,全部自行解决,县财政不再列支;各级各部门公务接待用酒,可以向县采购中心提出申请,年终据实扣支。对各部门、各单位召开的各类会议,只发奖牌、不发奖金,县财政不再列支任何形式的会议经费,千方百计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二要严格预算支出管理。今年部门预算下达后,除国家政策要求或县委、县政府临时决定的重大事项,以及其他应急、突发性的工作或事件所需支出经费外,原则上不再追加预算。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所有报请县政府常务会议和县长办公会议研究的需财政投入资金的事项,主办单位需提前报县财政局审核把关,未附审核意见的,县政府办公室坚决不予受理,这条制度,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三要严格“小金库”管理。县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要联合行动,对全县所有事业单位财务进行一次大检查、大清缴,进一步规范各单位银行账户设置及财务收支管理,坚决杜绝私设“小金库”,切实规范财务管理行为。四要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非税收入执收执罚单位,要坚决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按照非税收入管理有关要求,严格执行政策标准,在保证上年非税收入的基础上,尽可能超收。这一点,县财政部门要将非税收入完成情况与单位经费挂钩,促进非税收入应收尽收,足额缴入预算管理。五要严格国有资产收益管理。县财政局要在本月内制订出台全县国有资产收益管理办法,核心把房屋租赁、土地转让等国有资产收益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彻底解决国有资产收益体外循环的问题。要联合县审计、监察等相关职能部门在全县开展一次国有资产大普查活动,摸清底子,建立台账,严格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5、要深化财税改革。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坚决摒弃小团体利益、部门利益至上的思想,积极主动配合,促进各项财税改革深入开展。一要逐步推行“三公”经费试点。按照国家财政部《进一步做好预算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意见》,稳步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工作,及时与上对接,选取对口单位进行“三公”经费公开试点。二要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规范项目申报程序,强化资金监管,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三要积极开展投资评审工作。坚持“不为增,不为减,只为实”的工作原则,对政府投资在5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必须全部纳入财政投资评审范围,采取事前介入的办法,加强项目的概预算、可行性分析等方面评审,在招标前确定财政投资规模,对工程完工决算超支部分,由项目实施单位自行解决,县财政一律不予列支。四要深化政府采购改革。拓宽政府采购范围,扩大政府采购规模,逐步推行网上采购,真正实现采供两分离。要特别强调的是,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管理办法,规模以上采购必须由县政府采购中心进行集中采购,不得私自采购大宗办公设备,采购资金以单位自筹为主,坚决制止乱采购和超标准采购;县监察局、县审计局要对县政府采购中心的采购工作进行审核,保证每一次采购都阳光透明、合理合法。同时,要进一步扩大财政直接支付范围,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盘活用活财政资金。

三、严明纪律,高效服务,推动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财政工作事关国计民生,事关发展大局。全县各级各部门要严明财经纪律,增强服务意识,密切协作配合,转变工作作风,推动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1、要严明工作纪律。在当前资金支出较大的情况下,全县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县财政部门要严格按照各项。

规章制度。

办事,严守工作纪律,遵守办事原则,为全县人民管好钱、用好钱。尤其对争取到的项目和专项资金,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安排,足额拨付,封闭运行,专款专用,全力保障资金安全。

2、要密切协作配合。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结合各自职能,加强协作配合,努力形成抓好财税工作的强大合力。尤其是在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预算外资金的管理,以及税收一体化任务落实等方面,要齐心协力,通力合作,共同促进落实。

3、要强化服务意识。近年来,中、省、市相继制订出台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其中大部分涉及到财政惠民的问题。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大力宣传、积极落实、严格执行各级惠民政策,转变作风,深入一线,帮助农民、支持基层解决实际困难,真正把省、市政策执行好,把群众利益维护好。

4、要加强队伍建设。财税干部是全县经济工作的排头兵,财税改革与发展,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县财税部门要加强干部职工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定期组织开展培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努力打造政府放心、群众满意、各界认同的财税管理工作队伍;财税系统干部职工要牢固树立廉洁意识和服务意识,放下架子干工作、搞服务,树立财税干部的良好形象。同时,县监察部门年终进行行风评议时,要将财税部门作为重点,力促财税部门干部职工作风大转变。

同志们,做好新一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希望大家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加压奋进,积极作为,全面提高财税管理工作水平,为加快“八个旬邑”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

页,当前第。

2

1

2

财政工作会议讲话材料范文

同志们:

今天我们专门召开全市财政系统办公室工作会议。办公室工作在我们财政系统非常重要,一方面要负责我们财政部门的服务、运转、参谋,是我们财政部门一个重要的“窗口”。同时大量的信息及科研工作也是通过我们办公室人员的沟通协调,深入调研来完成。总体来说,办公室是我们财政系统一个重要的核心部门。

这些年我们上饶的财政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即便是在今年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上半年全市的财政还是完成了将近150个亿,较去年同期增长12.6%。财政工作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我们办公室具体的工作,离不开办公室同志的参谋助手作用。我年轻的时候也是在办公室工作,担任过秘书工作,我曾经开玩笑说过:“秘书,就是秘密地让领导舒服。”也就是说我们搞办公室工作的同志如果能把一些具体的工作和事务想得很细,能够把工作做好,尽量让领导少操心,少让领导去思考。让领导集中时间和精力用于谋划全局、统筹全局、关注全局上面,就起到了办公室的参谋作用。为领导减轻了很多的负担,让领导能够更加超脱的承担起作为领导的重要职责。

从中国的行政体制来说,我认为领导全局的同时要重点抓好三件大事。一是谋大局。什么是大局,我们讲打战的时候,你怎么打,为什么有36计,有孙子兵法,实质说的就是谋划的问题。二是抓大事。什么是大事要搞清楚。三是强落实。你必须把这些工作,这些谋划落实到位。其他的需要我们办公室和各科室(股室)的同志把事务性的工作承担下来。所以我深深的懂得我们办公室工作的重要性,等会,旭新和良智两位副局长将分别围绕财政科研信息、办公室日常工作进行有关部署,有关的县(市、区)还要进行交流。所以我感觉到把今天这个会开好,通过今天的办公室会议,总结我们的办公室日常工作以及信息调研工作,交流这方面的好做法,共同推进全市财政系统办公室工作上水平,调研工作上台阶。借此机会,我提如下建议,共大家参考:

一、要围绕“一个中心”,牢固树立大局观念。

从国家大层面出发,经济工作是我们整个国家的中心和重点。从财政系统出发,我们肩负着“为国聚财,为民理财”的重大职责。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我们很重要的中心工作。如何使上饶财政健康稳步发展,是我们全体财政人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目标。办公室同志要胸怀大局,树立全局观念,当地党委政府和人大确定的当年的财政奋斗目标就是我们财政工作的大局;当地社会发展,民生所需要的资金是财政工作努力的方向;破解财政支出和收入难题是财政工作肩负的重要历史职责,所以每一位同志都要深刻地理解认识到我们肩上的胆子是沉甸甸的。

办公室的同事工作很辛苦,像我们的老调研员志鹏同志,还有局里的办公室同志和其他的业务科室一样非常敬业、非常辛苦。要牢固树立好大局意识。今年以来,我们的财政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题,一个是增长难,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的状态下,财政高速增长时期可能一去不复返了,带给我们的是财政中速,甚至是低速增长时期。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人民群众对物质生活的需求,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物质的需求包括民生工作需求,也是我们财政工作永远需要不懈的努力。另一个是收支矛盾更加突出。来的钱有可能更少了,做的事有可能更多了,刚性支出更大了。需要办公室搞调研的同志去破解该难题,进一步做好为国聚财、为民理财这项工作。不光是财政部门,当地党委、政府也面临着这样的难题。今年以来,刚性支出,比如加工资这块,市本级可能要过3个亿,任务十分艰巨。当前困扰整个上饶财政工作,从县市区的平衡角度来说,正常运转没有问题,但是少量县市区津补贴没有到位是一个问题,津补贴33000元直接关系到干部根本利益,从省里批给市里的标准是33000,但在各个县市区执行过程中有不一样,造成了同是上饶市的干部待遇有所区别。在“八项规定”之前,大家对这项区别比较容易接受,“八项规定”之后,所有的干部收入已经明确,对于这种支出的区别,给县市区造成很大的压力。所以我们办公室同志要看的高,看的远,要时刻想着干部的困难,树立一个中心,一个大局。

二、要增强“两种素质”,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一是增强政治素质。在当今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与人的竞争是素质的竞争,包括一个人的政治素质、文化素养等等。办公室的同志是最要讲政治的,因为作为办公室所承担的重大职责就是要当好参谋,胸怀全局。当好一个干部要吃透上情,心中有一个明确的政治方向。把握中情,清楚自身情况。了解下情,知道如何下手处理问题。在提高政治素质的过程中,我希望大家多看一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书籍,多学一些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多把握一些财政部门出台的重大政策,这三个发面的知识是我们提高政治素质的关键所在。

二是提高业务素质。办公室的业务素质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把好文字关,提高文字基本功。作为办公室同志写不出好文章,那肯定不行,办公室同志对一篇文章不知道问题所在,那肯定眼光不行。要懂得深加工,而不是粗加工,要创造出一篇比较期待的文章。第二个方面是把好业务关。不能完全坐在办公室想办公室,要跳出办公室来思考自己的业务能力。要懂得讲“内行话”,工、农、商、学、兵、街道、农村等所有领域的工作都要有所了解,写出来的文章才不会有“外行话”。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好一个办公室的同志,比在其他的科室要求更高、更严。

三、要树立“三种意识”,自觉维护良好形象。

一是参谋意识。要当好参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敢讲真话。如果领导在位的时候都是一片赞歌声,那么领导离开的时候一定是一片埋怨声。办公室的同志工作在领导身边,可以更好的抓住时机讲真话,及时提醒、纠正领导的一些疏漏。

二是服务意识。办公室的职能就是服务。办公室工作无小事,但最重要的职责,是服务全局干部,是财政系统的“工勤员”。从现在来看,我们机关的整体作风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整体干部的收入也逐渐规范。市局办公室要搞好服务工作,把食堂办好很重要。食堂各方面条件让干部们满意,能够让干部们安心地工作。按照工会的有关规定,我们干部每人有1200元一年的福利待遇,这个标准要尽快兑现,办公室的同志要为此当好参谋。此外还有综治奖、文明奖、节能奖、计划生育奖等福利待遇,办公室同志都要为领导当好参谋,加快落实。同时,还要注重加强整个机关内部的服务管理。

三是责任意识。要负起责任,敢于担当。办公室同志做的事情多,出错的几率就大。但是出了问题,不能轻易推卸责任,要敢于承认错误,敢于担当。

四、要突出“四个重点”,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一是强管理。要强化整个机关内部的管理,包括上下班的制度建设以及各方面的机制建设,使整个机关能够有条不紊地运行。

二是促规范。办公室的工作一定要规范化。所有的会议,一律要摆放座位牌。接待工作也一律要按照规定标准执行。

三是讲廉洁。办公室的同志一定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服务大局的意识,还要有好的心态。办公室的许多同志都是多年的“老黄牛”,默默无闻地在平凡的岗位上耕耘,这需要有好的心态去支撑。各位县市区的同志回去要转达一下,目前全市在开展“把纪律挺在前面”的试点工作。要求广大干部上班不能干“私活”,上班时间不能玩游戏、看股票、购物等与工作无关的内容,并且电脑内不得安装游戏、股票等软件,一旦发现,立即处理。新常态下,对干部的新要求,务必要做到。

四是谋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从我们财政系统来说,这几年自上而下,我们做了不少工作。比如ppp项目,是财政部主导的一个重要的投资模式,各县市区应该对这方面高度重视。我们在预算公开这一块,这些年也采取了很多办法,包括部门预算。建立阳光、透明、公开的财政,是我们财政系统不断努力的方向。

我借此次会议的机会,与大家谈谈心。总的来说,财政系统的办公室同志,这支队伍是好的,工作是有成效的,特别是信息调研这一块,吴旭新同志抓的很有成果,希望大家能够一如既往地认真地把新时期的办公室工作做好,把信息调研工作做好,以此来推动我们整个财政系统的作风转变、工作创新、上台阶。

谢谢大家!

财政局工作会议讲话稿

财政局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的财政税收方针、政策,财务会计方面的法令、条例及其它有关政策。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财政局工作会议。

讲话稿。

仅供参考。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刚才,x副县长对我县x年的财税工作作了深入的分析和全面的总结,并对x年的财税工作作了具体部署,x书记、x县长还将对财税工作提出要求。

我们财政部门,在会议结束后将组织全县财政系统干部职工认真地学习、传达和贯彻这次会议精神,认真研究、认真部署,切实把这次会议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努力把x年的财税工作做好。

我们将从七个方面认真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

一是结合我县财税工作实际,搞好财税等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加大依法治税力度,强化对重点税种和重点工程税收的征管,确保税收稳定增长和均衡入库,力争实现半年“双过半”,均衡完成全年收入预算任务。

二是根据省改革和完善县级财政管理体制的一系列举措及农业税政策调整情况,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实施财政资金国库集中管理改革,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增强财政保障和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完善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规范国有资产处理处置操作程序,努力提高国有资产收益;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加大政府采购力度。强化收支两条线管理,规范非税收入收支行为,增强政府调控能力;大力实施“金财工程”,推进财政管理网络化,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三是抓住xx地区大开发、扶贫开发等机遇,加大项目工作力度,积极向上申报财政扶贫、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支农和世行贷款等项目,争取中央和省、市更大的扶持,强化项目资金管理,加强项目实施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四是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加大扶贫和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力度;切实落实好粮补、农业税免征政策,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减轻和规范农民负担,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积极支持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切实解决农民就医难的问题。

五是继续运用好财税政策,正确处理好财税法规严肃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处理好发展经济与涵养财源的关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财税征管、财税政策、优化服务等多渠道想办法、出主意,千方百计搞好财源建设,用实际行动促进地方发展经济。

六是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坚持量入为出,调整支出结构,控制一般性支出,确保重点支出。通过加强工资专户管理,确保工资发放到位;积极筹措资金,加大社保投入,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积极筹措资金和落实有关政策,支持文化、教育、计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发展;硬化预算约束,严格执行《预算法》,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七是积极主动争取各级领导对财政工作的支持,在工作中多请示、多汇报;积极主动争取各有关部门的理解配合,在工作中多协调、多沟通。当前特别是要争取各级各部门对财政改革工作的支持配合,为财政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社会氛围。

各位领导,同志们,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我们成竹在胸;有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各有关部门的理解配合,我们信心倍增;有一支敢于拼搏,能打硬仗的财政干部队伍,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前进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做好“聚财、理财”文章,为经济的发展再立新功。总之一句话:我们保证完成县委、县政府交给我们的各项任务。

谢谢大家!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财政系统党建述职评议暨20xx年财税工作会议,目的是通过党建工作这个抓手,有力推进财政各项工作再创佳绩。刚才,11个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对抓党建工作和履行主体责任情况进行了述职,机关工委和纪工委负责同志进行了点评,大家也进行了民主测评。朝阳同志对本系统各下属单位的党建工作进行了点评,并安排部署了20xx年财政工作,军强、增争同志也做了很好的表态发言,我完全同意。

20xx年我县财政超额完成了年初既定的目标任务,实现财政总收入4.6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08亿元,增幅分别达到13.8%和15.3%,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支持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做出了突出贡献。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支持财税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对财税系统全体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希望财政系统广大领导干部能够再接再厉,继续保持优良作风,明确目标任务,夯实工作责任,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20xx年目标任务是:全县财政总收入计划完成5.02亿元,较上年增长8.7%;地方财政收入计划完成3.24亿元,较上年增长5%。其中:国税部门完成2600万元,地税部门完成20800万元,财政部门完成9040万元。

下面,就如何做好今年的财税工作,我强调三方面意见:

一、认清形势,增强做好财税工作的紧迫感。

当前,国内石油、煤炭市场价格持续走低,房地产开发和服务业发展不景气,项目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企业投资大幅减少,经济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对于我县而言,财源结构单一,收入增速放缓与支出刚性增长、新增财力有限与增支因素较多的矛盾突出。加之今年还要进行调资、机关事业单位缴纳养老保险、公车改革、职业年金等改革,刚性支出持续增加,保民生、保运转的压力也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按照市上财政要实现平稳增收的要求,今年我县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要在去年的基础上分别完成8.7%和5%的增长目标,任务更加艰巨和繁重。于此同时,还应看到我县正面临发展的重要机遇。国家将继续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启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加快实施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为我县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另外,习推行的精准扶贫举措为我县争取中省政策倾斜和解决企业融资问题带来了新的契机。总之,20xx年财税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适应新形势,把握新机遇,切实做好财税工作,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统一思想,深刻认清形势,坚定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信心和决心。

二、突出重点,努力开创财税工作新局面。

(一)紧扣财源建设主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一是要大力支持新型工业化。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做大工业”战略,集中精力狠抓工业发展,财税部门要综合运用税收、预算、财政补贴等手段,集中财力推进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和园区建设,大力支持双翼石化和党家河煤矿扩大生产,促进延安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正式投产,形成以重点企业纳税为支撑的财政收入格局,从根本上改变税基弱、征收难的现状。二是要抓好招商引资工作。财税部门要积极与上级业务部门沟通信息、跑项目,为招商引资服好务,确保项目早启动、快建设、早竣工,夯实财税增收基础。要继续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等政策机遇,大力争取项目和资金,培植发展后劲,促进财政增收。三是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我县三产虽门类较多,但尚未形成规模,纳税能力低,财税部门要在加强征管的同时,还要重点考虑如何扶持,政府也将尽快研究财政支持政策,大力促进餐饮、物流、商贸等相关产业发展,积极培育新的财源力量。

(二)加强财税收入征管,努力增加财税收入总量。要全面完成20xx年财政收入任务,重点在落实,全县上下要拧成一股劲,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一是国税部门要切实加强“两税”征管,要进一步完善“自觉申报,重点稽查,集中征管”的征管方式,实行零欠税管理;二是地税部门要突出抓好煤炭、房地产、建筑等重点行业以及耕地占用税、资源税、城建税等重点税种的征管,确保应收尽收;三是财政部门要加大非税收入征收力度,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石油开发费、罚没收入等非税收入征管,确保非税收入实现均衡入库、持续增长。国、地税和财政部门要严格执行税收法律和政策,依法治税,建立和完善综合治税长效机制,大力整顿税收秩序,严厉打击偷逃骗税行为,重点在规范执法程序、强化过错追究上下功夫,继续强化税务稽查和专项检查,堵塞税收管理漏洞,不断提高执法行政水平。

(三)强化财政支出监管,不断改善民生福祉。一是通过推进财政改革,完善资金监管手段。全面深化财政预算改革,建立完善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的财政预算管理体系。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年内将改革范围向乡镇一级延伸,不断提高财政直接支付比率。进一步强化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加大对重点项目资金的监管力度。二是通过完善资金监管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健全财政监督机制,实施对财政支出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开展重大政策和重大资金的专项检查。强化财政监督检查,建立“小金库”治理的长效机制。厉行节约,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进一步压缩和控制“三公”经费支出。三是深化财政改革,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不断加大公共服务领域和民生工程建设项目的投入,大力支持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扩大公共财政的覆盖范围,继续组织实施好惠民补贴“一卡通”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工作。顺利推进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公务员津补贴标准政策、公务用车等改革工作。

(四)践行群众路线,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一是要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优秀成果,继续深入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增强干部职工政治素养,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为全面完成各项财税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要加大业务培训工作力度,在提高财税干部业务技能、增强队伍综合素质工作方面下功夫。三是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在全县财税系统形成一种增强大局意识、增强服务意识、淡化权力意识的新风尚,造就一支县委、县政府信任,人民群众满意的财税干部队伍。

三、强化落实,确保圆满完成财税工作任务。

(一)夯实工作责任。国税、地税、财政部门“一把手”要坚持财税工作亲自抓,精心安排,经常检查,把抓收入、赶进度作为第一要务,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会后,要尽快根据既定的工作任务,迅速将收入任务进一步细化、量化,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分局、股室,进而到各责任人,做到“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

(二)强化目标管理。国税、地税、财政部门要落实征管工作目标任务,将目标分解与落实责任结合起来,将目标考核与年度奖惩结合起来,盯住任务目标,盯紧时间节点,对财税收入完成情况实行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今年,县委、县政府将继续对财税收入实行目标考核,特别要突出均衡进度,防止前松后紧,确保财税任务的圆满完成。

(三)搞好协调配合。财政、税务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加强信息沟通和交流,建立国、地税及第三方涉税信息定期核查、交换机制,及时搞好财税运行情况的分析与调度,部门联动开展税源清查和专项检查,齐心协力、步调一致地做好工作。

同志们,今年的财税工作目标已经确定,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更高昂的斗志、更有力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抓好财税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全年财税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为全县各项事业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同志们:

财务检查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全县的财经秩序,提高各级各部门用好钱,管好钱的自觉性,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当前,在反腐败发现的很多问题,都是由于资金监管不力,个人私欲过重而引发的。鉴于这种情况,如何加强资金监管?如何发挥资金作用?如何在加强资金监管的前提下保护我们的干部?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在全县开展财务检查工作的安排部署。为扎实做好这项工作,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财务检查工作不是财政部门用足、用好、用活现有的权力,而是新形势下整顿财经秩序、完善财政体制、堵塞漏洞,防范和治理腐败的需要。这项工作不只是今年才开展的,以后每年都要开展并形成常态。我认为坚持“每年一查”是很有必要的,因为通过监督检查可以发现问题,可以通过财务监管来了解情况,发挥好资金的效益和作用。如果监督不到位,一些法律意识、责任意识不强的干部就容易步入歧途、甚至走上犯罪之路。因此,全县各级各部门以及各项目建设指挥部,一定要进一步认清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危害性和严重性,增强开展财务检查的重要性和自觉性,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消除本位主义、小团体主义和部门利益至上等错误观念,积极参与、主动配合,扎实做好这次财务检查工作。

二、明确步骤,突出重点。

这次财务检查,从今年4月下旬开始,到9月底结束。具体分为三个阶段:4月下旬至6月底为各单位自查自纠和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组织力量进行集中重点检查阶段。7月初至9月底为整改完善阶段,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对资金资产处理到位、违规违纪人员追究到位,并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这次财务检查,检查的主要对象是:县直纳入预算管理或有财政拨款的部门和单位,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各项目指挥部和社会团体。检查的重点内容是:各单位预算、资产、财务、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和会计工作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检查的时间跨度是:20xx年度的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财务会计资料及有关文书,因工作需要可追溯到以前年度。具体讲,要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监督检查:

1、突出检查财务会计管理。要按照《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要求,全面检查各县直单位的财务会计核算行为。重点要检查各单位未设置法定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表其他会计资料不真实不完整,会计核算不符合《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不具备从业资格等问题,严肃查处各种会计造假行为。

2、突出检查预算收入管理。要按照部门预算的要求,加强对预算收入管理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各单位依法取得的罚没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产收入等非税收入,未按规定及时足额上缴国库,存在隐瞒、截留、挤占、挪用、坐支或者私分等行为,存在各种形式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问题。

3、突出检查私设“小金库”。要继续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对违反法律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规定账户、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要进行深入的清理检查,坚决查处贪污、私分、行贿、受贿,以及套取会议费、培训费和出国(境)费用等设立“小金库”问题。

4、突出检查财政票据管理。要加强对财政票据印制、发放与领用、使用与保管、核准与销毁等全过程的管理与监督。重点检查非法印制票据,转让、出借、串用、代开票据,或者伪造、变造、买卖、擅自销毁票据等行为,坚决查处假发票。

5、突出检查预算支出管理。重点是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对预算支出管理的监督检查。检查超预算或者无预算安排支出,虚列支出、转移或者套取预算资金,转嫁支出等问题;违反规定擅自设立项目、超标准超范围发放津补贴等问题。二是加强对“三公”经费的监督检查。要严肃查处违规扩大差旅费开支范围,擅自提高差旅费开支标准和虚报出国出境团组、级别、人数等套取差旅费,擅自增加出访地区及城市,接受企事业单位资助或向下属单位摊派差旅费用等问题;超标准配置公务用车、违规配置和向下属单位或其他单位转移摊派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经费等问题;超规格、超标准接待和赠送礼品、礼金、有价证券、纪念品及土特产品等问题。三是加强对会议费和培训费的监督检查。要严肃查处计划外召开会议,以虚报、冒领手段骗取会议费,虚报会议人数、天数等进行报销,违规扩大会议费开支范围、擅自提高会议费开支标准,在非定点饭店或严禁召开会议的风景名胜区召开会议,违规转嫁或摊派会议费用以及报销与会议无关费用等问题。要严肃查处计划外举办培训班,超范围和开支标准列支培训费,虚报和未按规定程序报销培训费,转嫁、摊派培训费用和向参训人员乱收费等问题。及时纠正借会议、培训之名组织会餐、安排宴请、公款旅游以及在会议费、培训费中列支公务接待费等与会议、培训无关的支出。

6、突出检查政府采购与工程招投标管理。要按照公开透明、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的原则,加强对货物、工程和服务等政府采购或招投标的管理和监督。重点检查工程招投标或采购预算编制不完整,执行经费预算和资产配置标准不严格,存在违反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程序,“暗箱”操作、无预算采购、超预算采购、擅自发包工程等问题。

7、突出检查国有资产管理。要扎实抓好资产配置、使用、处置三个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擅自处置资产、转移收入、私分资产等行为。资产配置环节:要重点检查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配置资产,资产配置与履行职责不适应,以及资产配置中存在的奢侈浪费等问题。资产管理环节:要重点检查资产管理使用制度不健全,资产管理责任制不落实,资产账实不符等问题。资产处置环节:重点检查在处置范围、审批程序、处置方式、收入管理等方面的违纪违规问题。

8、突出检查债权债务管理。重点检查干部职工和相关单位与被检查单位的往来款项结算,利用借款侵吞公款的行为。同时,坚决查处采取虚假或多头上报的方法,冒领骗取财政资金等其他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三、扎实推进,强化领导。

这次全县财务检查涉及面比较宽,工作量比较大,并且政策性也比较强,由于会触及一些部门甚至个人的利益,可能阻力还比较大,必须下大力气、动真功夫,真正把情况搞清搞准。为确保检查工作不走过场、取得实效,重点要在三个方面强化保障:

1、要加强领导。为了加强这次检查工作,县委、县政府确定成立了县财务会计工作检查领导小组,我任组长,刘军君、李亚峰、陈勇军、李池秀同志任副组长,从县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抽调专门人员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县财务检查工作的具体组织、指导和协调。这次检查共派出8个检查组,检查人员从财政、审计、监察等单位抽调政策熟、业务精、素质高、责任心强、善打硬仗的精干人员组成。财务检查工作中,发现了问题由工作组及时调度,如有重大问题要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报告。

2、要积极配合。一方面,财务检查工作是县委、县政府安排的一次专项检查,也是县委、县政府的重要工作。县财政、审计、监察部门要密切配合,要围绕这次检查工作的实际要求,抽调班子成员和业务骨干。另一方面,被检查的单位,首先做好自查。去年年底已做了安排,现已增加了一月的自查工作时间。在自查过程中,各相关部门负责人要根据检查的要求填好自查表,并安排足够人员和力量,把已自查的工作情况归好类整理好。检查的目的不是为了检查问题、处分干部,而是为了更好地规范工作,通过这次检查,全县的财务管理才能够进一步规范有序,干部才能严守规矩,资金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有不足的要帮助整改,有违纪的要处理到位。因此,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做好配合工作,及时安排人员,准备迎检资料、现场点,按要求抓好落实。

3、要及时整改到位。对发现的问题,要按照法律、法规政策的要求,按照检查组的建议和意见,整改到位;对检查出的违规违纪资金要及时足额上缴财政。在这里,对检查组的职责,我强调两个要求:一是凡是在检查中有问题没有发现的是失职;二是发现问题没有处理到位的是渎职。各检查组具体时间安排,本次会议后进入实际工作,先检查资金量少的单位总结经验,再加快推进。整个检查工作在7月1日前完成。会后,如还有徇私舞弊的,对资金管理、资产管理、津补贴发放还不按规定执行、顶风违纪的单位,要坚决从严查处。

同志们,这次全县财务会计专项检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主动适应新常态,努力推动财务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业绩,为全县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