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多元化论文(实用8篇)

时间:2023-10-07 18:46:31 作者:梦幻泡 音乐多元化论文(实用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音乐多元化论文篇一

摘要:为充分发挥考核在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的教育作用、检测作用和导向作用,体现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创造性,本文首先分析《物业环境管理》课程在课程设置和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提出该课程改革的相关举措,最后重点介绍了课改后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效果。

关键词:物业环境;形成性考核;考核体系

《物业环境管理》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我专业自设立以来一直开设该课程。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核不仅是客观评价教学效果的主要方法,也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教、学双方面均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根据布鲁姆的观点,教学评价大致可分为形成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两种。形成性考核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学习单元结束时进行,目的是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总结性考核是在课程结束或者某学习阶段结束时进行,主要目的是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确定总体教学目标的达成状况。长期以来,《物业环境管理》课程过分重视总结性考核而忽略过程考核,综合评价较少。

1问题分析

1.1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学改革步伐的深入,专业对课程体系的设置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课程设置坚持能力本位,课程教学围绕岗位核心能力等。在此背景下,通过分析与课程相关的岗位的核心能力,发现原有的课程设置存在明显的问题:课程囊括的教学模块太多,内容多而散,岗位核心技能的培养落实不够深入。

1.2原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

原课程的考核成绩由考勤成绩、作业成绩、课堂表现和期末考试成绩四部分构成。该传统的.课程考核形式存在一下弊端:一、考核重理论、轻操作。二、考核形式单一,不能如实反映学生各部分的学习效果。三、考核体系设计不科学,不能达到岗位对核心技能的要求。四、考核层次不明晰。综上,原课程考核体系科学性差,考核结果缺乏说服力,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

2课程设置的改革

在对课程岗位核心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本专业在《级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将《物业环境管理》课程分成为《物业环境卫生与安全管理》和《物业绿化管理》两门课程。当前,2014级已经完成了《物业环境卫生与安全管理》课程的学习,因此,以下将重点介绍《物业环境卫生与安全管理》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

3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

3.1考核内容

该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评价方法,考核由课堂考勤、课程作业、课堂表现、典型项目任务完成和操作技能考核五大部分组成,主要考察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操作能力、教学知识点和岗位管理能力,考核贯穿课程教学的全过程。课堂考勤成绩评定遵循学院的考勤管理办法;课程作业以课程知识点的考核为主,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和上交的次数给分;课堂表现成绩的由课堂纪律、课堂任务完成、教学场地维护、协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等项构成;操作技能考核是考察学生的专项技能操作能力。

3.2考核成绩的评定标准

任课教师在开课初将考核方案告知学生,明确评分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灵活运用提问、讨论、方案设计、汇报、操作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情况。在考核过程中及时、如实记录以作评价依据随时备查。在开始下一个单元学习前,将上个单元的学习效果告知学生并进行评价,时常通告所有学生的考勤情况。

4考核评价体系实施的效果

2014级实际参加考核的学生共有76人,及格率为89.5%,优秀率达22.4%,这两项比例要高于近3年的平均值84.33%和18.5%。2014级学生对本课程的考核给出了诸多的评价。第一,课程考核形式新颖,教、学、考同步进行。第二,课程成绩更加公平。过多关注终结性考试的课程,学生学习中容易出现“前松后紧”的情况,而且终结性考试几乎决定了课程的成绩,课程成绩公平性有待提高。第三,严肃了课堂教学、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形成性考核,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是随堂的,这使得学生课堂学习必须要认真,调动了其学习积极性。职业素养考核也纳入到考核体系中,这使得课堂更加有序。第四,过程性考核改变了“一日定及格”的局面,增加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虽然该课程形成性考核体系首次实施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仍需推进考核项目的精选、考核标准的精细化工作,进一步提高考核体系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音乐多元化论文篇二

浅谈多元化的品德评价

张敏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发展性评价的理念,通过近年来的品德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只有倡导评价多元化,关注评价过程,才有可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需求,才能让更多的孩子受到鼓励,坚定信念,走向成功。

一、巧用评价语言,营造民主评价氛围

一个民主、平等和温馨的评价氛围,有利于反馈信息的畅通和学生的自我调节,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火花的迸发。教师要做到“赏识每一个学生,感受每一颗心灵”,在教学评价时,要注意面向全体,为上好品德课打好良好的基础,再加上教师精彩的评价语言,师生将会在这种氛围中其乐融融,收获多多。

1.激励式评价

小学生更需要从教师和同学的肯定和表扬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应转变角色,建立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实施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策略,多运用激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质疑,只有这样,学生多方面潜能才能得到发挥,各方面能力才会不断提高。及时中肯的评价是对学生课前活动和探究学习的充分肯定,激励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即使学生回答的内容完全错误时,教师也应用委婉的口气说:“看得出,你正在积极思考,但这种结论是错误的,没关系,再想想。”当学生的想法出乎教师的预料,但很有道理,教师可以欣喜地说:“好!有创新,教师也从你的想法中长了见识。”当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回答不够正确,不够完整,并随即改正时,教师应轻轻地点点头,报以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翘起的大拇指……这些无声的评价也会给学生莫大的自信,会让孩子们久久不会忘记。

2.期待式评价

任何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都是不同的,在发展过程中总有个性差异。因此,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做到因人而异。对学习有因难、学习缺乏主动性的学生来说,教师应根据情况做出期待式的评价。如在学习《可爱的家乡人》这一课时,有一位学习困难的外地学生把自己老家的特产带到课堂上介绍,这一举动得到全班同学的肯定。我就马上用赞赏的目光看着他,并鼓励着:“你能把家乡的特产介绍给大家真了不起,真是个有心的孩子,相信你以后会更出色,你为你的家乡人争了光。”这样的评价既是给了学困生的肯定,(教学论文)又对他提出了期待,相信他以后在品德课堂中有更好的表现。在课堂上即使他们答错了,也要努力为他们铺设好台阶:“你可能因为紧张才说错了。平静一下,你一定会回答好的。”富有弹性的评价语不仅能让学困生心服口服,还为他们的进步指明了方向,点亮他们心中的一盏明灯。他们也将越来越喜爱品德课。

3.接纳式评价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接纳学生的想法,然后帮助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使学生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评价的积极效果。

4.否定性评价

当学生的认识或行为发生明显错误时,教师要针对实际情况,善于运用否定性评价,并不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一味赞赏,对错误不提出指正。比如在教学《危险在我们身边》一课中,当讨论“假如你遇到火情怎么办?”许多同学都表示自己要参与救火时,我就使用了否定性评价。“一旦发生火灾,我们小学生年龄小,不具备救火的能力,我们应该马上打“119”报警电话,或寻求大人帮助,立即进行自救”。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认识及时进行了否定,并抓住时机进行了安全教育,这对孩子们来说非常重要。

二、巧用多方力量,多元主体参与评价

品德课堂倡导多元评价,因此教师、家长、同伴、学生自己都应该成为评价的主体。从学生道德水平发展过程的角度来看,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而自我评价是自我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需要有一个过程,小学生常常是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获得对自己的.认可,因此要让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等不同生活环境中获得激励性评价,才能使其悦纳自己,进而正确评价自己,实现自我发展。教师要抓住时机,善于协调多方评价力量,促进儿童更好的发展。

1.教师评价,发挥价值导向作用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自主探索、自主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不闻不问,教师要充分发挥“导评”的作用,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改进自己、提高自己。如我在教学《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中,学生讨论:父母为自己付出了那么多时,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好多同学都站起来表达自己以后要关心、孝顺父母,体会到他们的辛苦。有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说:“我爸爸整天在外出差,根本没时间管我,我不想说什么。”

我就抓住时机,针对班中父母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孩子读了一封《爸爸的来信》,学生听后许多人留下了眼泪。我再请那位同学说说他的想法,他哽咽道:“教师,我很想念我的爸爸,现在我知道他在外面挣钱很辛苦,我真想对他说,爸爸,我爱你!”全班同学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时我说:“我知道你内心肯定很爱很爱你的父母,他们虽然有时忙于工作,疏忽了你,但是他们辛苦地为这个家奔波劳累,我们应该体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来爱他们,而不是为了一些小事与他们赌气,相信你一定是个孝顺的孩子。”这样的评价更高层次地让孩子明白了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2.同伴评价,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

学生成长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学会与人交往,成为社会群体的一员,但对于在祖辈、父母溺爱下长大的独生子女,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此时,同伴的评价就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如在《坐立走,有精神》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了解、掌握正确的坐、立、走的姿势,设计了孩子们饶有兴趣的表演比赛,同时表演结束后请同伴进行评价:“他们表现得怎么样?哪些同学做得好,哪些做错了?”同伴的评价不但提醒了这些做错的孩子,日后还可以督促这些孩子纠正不良的坐、立、走的坏习惯。儿童在进行评价的同时,还时刻提醒着自己,可谓“一举多得”。

3.自我评价,为自我发展奠基

儿童道德的形成是自我建构的结果,也就是说,只有经过自己体验,社会道德观念才能成为学生的道德认识,因此自我评价是学生品德内化的有效途径。在自我评价中,学生既是评价的客体又是评价的主体,评价过程是学生辨认、自我澄清、自我教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我评价正确认识了自己、提升了自己。

4.家长评价,促进行为养成

家庭是小学生最重要的生活环境,也是他们形成良好习惯最为关键的环境。为此,教师必须把学生在家中的表现纳入到评价系统之内。我们针对学校实际,每月对学生行为进行考评前,都会给每一位家长发出通知,说明品德评价的目的和要求,并附上“学生在家表现评价表”,请家长给出等级评价和描述性评语。比如一年级的学生主要评价他们在家的生活作息习惯、卫生习惯、安全意识、学习习惯、文明礼貌用语的使用以及和父母、同伴、亲人沟通交往的主动性等。由于目的明确,内容和要求具体,家长操作起来比较容易,效果不错。特别是其中的“家长寄语”栏目,以一种温情脉脉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了家长的激励和期待,增进了亲子交流,深受欢迎。

品德评价改革探求的路还很长,改革的阻力在教学实践中肯定会很大。但只要品德教师做一个有心人,灵活运用评价手段,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以激励为主的语言评价学生,关注他们的实际生活,多元化主体参与评价,就会为学生铺就一条迈向成功的道路。

(作者单位:021008内蒙古海拉尔市沿山路小学)

音乐多元化论文篇三

论文摘要:传统的教育评价注重的是甄别选拔,只关注评价的结果:而新课改则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多元化评价适应了改革的要求。本文主要从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三方面探讨了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多元化评价的特点。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多元化;数学评价;改革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最基本问题。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对构成课堂教学过程各要素作用的分析和评价。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教师必须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以适应发展的需要。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智能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学生的发展方向不同,与此相应的教学评价也应不再偏向某一个方面,不再强调淘汰选拔,而是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所以,建立多元化的数学教学评价观是很重要的。教师评价是按照一定的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和分析资料信息来对教师的数学教学活动进行系统的描述。本人从事中职数学教学工作多年,颇多关注中职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问题,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由于我国经济并不十分发达,仍然需要大量中初级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这就要求必须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而数学教育作为提高中职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近几年来却现了教师教学难、学生普遍学习兴趣不高的现象,整体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为了激发和培养中职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方法,我尝试了用多元化的数学教学评价方法进行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多元是相对于单一智能论而言的。人类具有八个独立的智能,并且人类智能的组合也是干差万别的。多元智能理论中最重要的观点是人类的个别差异。每一种智能都在整体中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教学评价应该建立为多元化评价而评的全面评价理念。

数学多元化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

评价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学会了什么,教师对学生的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评价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取得的成绩,对学生的发展提冉指导性方法;发现学生存学习数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可行的措施;引导学生向新的目标积极开拓进取。数学评价的目的不是判定学习成绩,而是激励学生学业长进。采取多元化主体评价,包括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家长的评价。主要关心学生的个性成长,关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关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学生的个体能力差异,让评价更具有人性魅力;重视学生的个别性格差异,让评价更富有人文特色;重视学生的经验差异,让评价更富有生活情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内容脱节,最终形成了一种互相分裂的局面,造成了中职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日益淡漠,直至彻底放弃。十个指头还有长有短,某个学生某方面的能力比较突出,就有了表现自己成绩的机会。我尝试及时针对学生某方面能力的突出表现给予正面引导性评价,达到引导、激励的作用。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树立自主选择、自我发展的意识,养成、自尊、自重、自立、自强的人格。

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中职学生是从中考中分流下来的,素质参差不齐,整体文化水平低,在数学学科中表现更为突出。要想教好这些学生的数学,帮他们顺利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是很难的。所以,我尝试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特点和学习风格,让学生来选择适合自己智能强项的方式开设特定的学习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例如:让学生对数学概念和数学故事的叙述,考察其语言智力: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数学能力操作,考察其身体运动智能;画几何图形考察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运用所学解决问题,考察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职业学校学生的数学评价应体现“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素质教育为基础”新的教学观念,彰显其专业技能训练,教学质量标准也应该是多元化的。目前职业学校采用“以能力为主线”的学分制教育。根据学分制的要求和学生自身专业的发展需求,数学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在考察方式上有所突破,采取考试和考察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力求突出能力特色和专业特点,建立配套的试题库和标准的数学能力评价体系。除了纸笔测验的考试成绩之外,学生习的作品、在课堂上的语言、动作等都可以成为教师评价学生成绩的依据,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学习成果。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在教学活动中考,在实习中学,在实习中考。

三、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数学多元化的主体评价体系包括以下几点:自我考评、情感考评、知识考评、实践能力考评等。我在教改中,让学生自己、同学之间以及学生家长等与学生有密切联系的人都参与了评价,成为评价的主体,使得评价主体多元化。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内容、学习方法等,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例如:我在讲完新课,做完课堂练习后,让学习小组的同学互相检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可以学习他人的优点,听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能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意识。同学之间相处时间最长,相互间的评价也比较现实,他们的话也更易于为其他学生接受,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爱好等,把学生分成同质和异质的小组,组内成员互相评价,小组之间互相评价。数学专题作业、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社会实践将课堂活动与校外活动及社区活动联系在一起,这样就有更多的人参与评价。把学生的学习记录到档案袋中,督促学生认真完成任务,把第一手资料传达给数学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也了解了他们的孩子在宇校里的学习情况,其评价会更真实有效。我利用课上、课下、见习、实习机会,建立学生的综合档案,对他们形成全面评价。当前职业学校的考试仍是主要评价手段,我应用多元智能理论的原理,对考试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为了让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我为基础课、专业理论课的考试分别设置了a、b、c三种难易程度不同的试卷。学生自由地选择其中的一种作为自己的期末测试题。如果学生对评定的成绩不满意,也可以再次提出考试的申请,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职校学生因片面评价而承受的不良体验,为学生发展个性、开发潜能、提高数学素养创造了有利条件。

总之,数学评价的多元化,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强化了行为规范的养成,更好地实现了对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和激励,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各种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形成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给学生多次评价机会,教师真正提高了认识,教学水平得到发展,把教学视为传递知识和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只有注重数学教学的评价,运用科学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才能使每一位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音乐多元化论文篇四

学前教育专业学科成绩的评价应使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舍弃传统的成绩评价方式,要以发展为目的,把重点放在评价学生岗位素质上,把对他们的评价更加贴近于职业本身。旨在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增强他们的职业素养。

教学评价对于课程教学有着导向和监督的作用,是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都是通过“试卷型考试评价方式”来进行性的,然而这是不可取的,这会限制学生在本专业上的多元化的发展,仅仅通过分数上所体现的东西并不能直接判断一个学生的好坏。

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推行多元化的评价是一个非常必要的行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符合当下社会对于人才评估的要求,体现了我们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

一、以能力为本的多元化评价方式是成绩评价的出发点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我们教学的目标是通过职业教育将学生培养成一个社会需要的人才,而且能够很好的在社会中继续发展。能力培养在职业教育中是基础的目标,要给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观。学习的`目的是能够熟练地掌握专业技能,而职业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专业本身的掌握程度和对社会的适应程度。所以,学校的评价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学生掌握技能本身的好坏情况,它起着导向的作用。

专科的毕业生应该具备理论知识足、实践运用能力强的特点。在评价学生时,要通过就业的角度去分析,对于他们而言,实践上的能力往往比试卷分数更为重要。因此,我们更加应该注重对于实践方面活动的安排,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够更好地评估他们自身能力的好坏,而不是仅仅通过一个卷面分数来判断,能够让他们更加仔细地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从而快速地弥补和更正。

就学前教育而言,成绩的评价要重视幼师的专业能力,而幼师的专业能力又分为很多种,仅仅通过卷面是很难表现出来的。例如,我曾经的一个学生,她的考试成绩很不理想,卷面分数不怎么好看,差点没能正常毕业,但是她对于自己专业所应该掌握的技能都非常熟练,最后通过自己在学校的努力表现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由此看出,试卷分数评价方式并不是理想的方式,更加应该使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给那些专业技能能力突出的同学有更好的表现机会。

二、应该将发展作为评价方式的基础

传统的评价方式注重的是学生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通过这种方式来定义一个学生的好坏。有些所谓的差生可能仅仅是因为课堂学习较为困难,不能够很好的掌握这些理论知识,从而导致这些学生不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潜能,对自己自暴自弃,放弃其他的学习,丧失了发展的动力。而且这些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往往是通过考试筛选出来的女生,她们的可塑性都是非常强,这些学生对于专业的技能类课程比如“少儿音乐、少儿舞蹈、游戏组织”等等都是非常感兴趣的,而且对于这些专业技能的掌握也是非常快速的。

评价的作用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激励鼓舞学生去发掘自己的专业潜力,促进他们他们专业素质的提升。因此,转换评价方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他们的将来和发展负责,让他们能够正确的认识自我,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三、引入多元化评价的优势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能力的体现不能仅仅从试卷分数来判断,专业技能是更加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决定着学生将来能否适应岗位的需求。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够更好地让他们认清哪些东西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而言是重要的、必需的,而不是仅仅因为毕业考试而去学习,导致放弃那些更为重要的专业学习。我曾经有一个学生就是如此,在学校中他每次考试分数都是名类前茅,但这是因为他放弃了部分学习其他专业技能的时间去努力复习那些理论知识,导致他最后虽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但是在幼师的岗位上并没有走得太远。这并不是说基础的理论知识没有用,相反它们非常有用,能够增强学生们的专业素养,提升专业底蕴,但不能顾此失彼,将自己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上,更应该去牢牢地掌握那些对于自己就业有用的技能,从这个方面就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导向与鼓舞的作用。因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够让学生更为轻松地将自己的精力放到那些有用的实际技能上,从而稍微减少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带给他们的压力。

四、推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是可行的

当下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更加注重的是人才专业技能的素质,这也是我们应该坚持的出发点。因此,社会发展的趋势就要求我们积极地转变评价方式,传统的评价方式并不适合这个社会的需求,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是对于学前教育一个重大的改变,这更有利于我们老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尽到我们应该尽的责任,符合我们专科教育的要求。

专科的学生对于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也是极为欢迎的,这契合了他们的心理,让他们能够更加容易接受老师给他们传授的知识,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工作生涯中有一个良好的专业基础。符合他们心理的评价方式能更好的推进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

五、结语

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更加符合教学的需求和培养人才的要求。因此,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是可行的。本文论述了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多元化评价方式可行的原因,更好地让老师理解多元化评价的重要性。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加快多元化评价方式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推行。

音乐多元化论文篇五

浅谈多元化的品德评价

张敏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发展性评价的理念,通过近年来的品德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只有倡导评价多元化,关注评价过程,才有可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需求,才能让更多的孩子受到鼓励,坚定信念,走向成功。

一、巧用评价语言,营造民主评价氛围

一个民主、平等和温馨的评价氛围,有利于反馈信息的畅通和学生的自我调节,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火花的迸发。教师要做到“赏识每一个学生,感受每一颗心灵”,在教学评价时,要注意面向全体,为上好品德课打好良好的基础,再加上教师精彩的评价语言,师生将会在这种氛围中其乐融融,收获多多。

1.激励式评价

小学生更需要从教师和同学的肯定和表扬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应转变角色,建立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实施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策略,多运用激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质疑,只有这样,学生多方面潜能才能得到发挥,各方面能力才会不断提高。及时中肯的评价是对学生课前活动和探究学习的充分肯定,激励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即使学生回答的.内容完全错误时,教师也应用委婉的口气说:“看得出,你正在积极思考,但这种结论是错误的,没关系,再想想。”当学生的想法出乎教师的预料,但很有道理,教师可以欣喜地说:“好!有创新,教师也从你的想法中长了见识。”当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回答不够正确,不够完整,并随即改正时,教师应轻轻地点点头,报以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翘起的大拇指……这些无声的评价也会给学生莫大的自信,会让孩子们久久不会忘记。

2.期待式评价

任何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都是不同的,在发展过程中总有个性差异。因此,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做到因人而异。对学习有因难、学习缺乏主动性的学生来说,教师应根据情况做出期待式的评价。如在学习《可爱的家乡人》这一课时,有一位学习困难的外地学生把自己老家的特产带到课堂上介绍,这一举动得到全班同学的肯定。我就马上用赞赏的目光看着他,并鼓励着:“你能把家乡的特产介绍给大家真了不起,真是个有心的孩子,相信你以后会更出色,你为你的家乡人争了光。”这样的评价既是给了学困生的肯定,(教学论文)又对他提出了期待,相信他以后在品德课堂中有更好的表现。在课堂上即使他们答错了,也要努力为他们铺设好台阶:“你可能因为紧张才说错了。平静一下,你一定会回答好的。”富有弹性的评价语不仅能让学困生心服口服,还为他们的进步指明了方向,点亮他们心中的一盏明灯。他们也将越来越喜爱品德课。

3.接纳式评价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接纳学生的想法,然后帮助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使学生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评价的积极效果。

4.否定性评价

当学生的认识或行为发生明显错误时,教师要针对实际情况,善于运用否定性评价,并不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一味赞赏,对错误不提出指正。比如在教学《危险在我们身边》一课中,当讨论“假如你遇到火情怎么办?”许多同学都表示自己要参与救火时,我就使用了否定性评价。“一旦发生火灾,我们小学生年龄小,不具备救火的能力,我们应该马上打“119”报警电话,或寻求大人帮助,立即进行自救”。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认识及时进行了否定,并抓住时机进行了安全教育,这对孩子们来说非常重要。

二、巧用多方力量,多元主体参与评价

品德课堂倡导多元评价,因此教师、家长、同伴、学生自己都应该成为评价的主体。从学生道德水平发展过程的角度来看,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而自我评价是自我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需要有一个过程,小学生常常是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获得对自己的认可,因此要让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等不同生活环境中获得激励性评价,才能使其悦纳自己,进而正确评价自己,实现自我发展。教师要抓住时机,善于协调多方评价力量,促进儿童更好的发展。

1.教师评价,发挥价值导向作用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自主探索、自主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不闻不问,教师要充分发挥“导评”的作用,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改进自己、提高自己。如我在教学《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中,学生讨论:父母为自己付出了那么多时,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好多同学都站起来表达自己以后要关心、孝顺父母,体会到他们的辛苦。有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说:“我爸爸整天在外出差,根本没时间管我,我不想说什么。”

我就抓住时机,针对班中父母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孩子读了一封《爸爸的来信》,学生听后许多人留下了眼泪。我再请那位同学说说他的想法,他哽咽道:“教师,我很想念我的爸爸,现在我知道他在外面挣钱很辛苦,我真想对他说,爸爸,我爱你!”全班同学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时我说:“我知道你内心肯定很爱很爱你的父母,他们虽然有时忙于工作,疏忽了你,但是他们辛苦地为这个家奔波劳累,我们应该体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来爱他们,而不是为了一些小事与他们赌气,相信你一定是个孝顺的孩子。”这样的评价更高层次地让孩子明白了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2.同伴评价,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

更多内容请访问:中国大学网《思想品德教学论文:浅谈多元化的品德评价》

音乐多元化论文篇六

课程的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能研究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体现的价值。不同的评价方式,指导着教师在课堂上呈现不同的教学工作,引领着学生呈现不同的学习成果。信息技术课程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也没有相对成熟的评价体制,它和其他课程的差异性较大,自然也不能照搬其他学科的评价方式。选择何种科学有效的评价体制,成了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要点。作为一线信息技术教师,下面我谈谈对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点滴认识。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理念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是研究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价值的过程。整个评价体系既要关注学习成果,又要关注信息技术课程教与学的过程,可以将其概括成为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两大类。结果性评价是以考试为主要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考查学生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过程性评价是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评价依据,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和督查下,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

二、教学中常见的评价方法

1.坚持试卷测验和上机测验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学生独立、正确使用计算机的能力。所以,通过上机考试,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也可以激发学生更强烈的操作的热情,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例如,在学习了文字处理软件word后,进行了一次阶段性考查,课前我准备了一份试卷,将word中一些常用的工具以图标的形式放置在试卷上,然后给出一段文字,在段落、文字中随机地运用word中的工具,然后让学生进行选择,每一处用到的是哪个工具,第二题是“如果让你上机制作一份彩报,你会选择什么主题?要求:主题健康向上,版面设计不定,文字优美,颜色搭配大方。”时间为10分钟,接下来将试卷左右交换,上机做试卷的第二题。由于是同学出的上机题,学生都憋着一股劲,暗暗较着劲,20分钟过去了,就开始有学生跃跃欲试地向出题者和老师展示自己的作品;最后,学生两个人一组讨论对方的作品。这次阶段性考查,虽然说是传统的结果性评价,但是依然秉着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己的想法为评价基础,因此,课堂呈现出良好的学习气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2.坚持老师、同学和自我评价“三位一体”的评价模式

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评价不单单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更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涉及班级全体人员的事情。因此,在评价参与者和主体的选择中,必须坚持老师、同学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模式,即“三位一体”的基本评价体系。在这个评价体系中,老师、同学和自我评价应该占据不同的比重,具体情况要根据学校、班级和教学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是无论如何,将多方评价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立体的评价网络,这其实应该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一个基本思路。自我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介绍创作思路、创作目标以及作品优缺点等,通过自我评价可以达到认识上的深化,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同学互评通过思考“建议作者如何改进”和“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学习”这两个问题,学生能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时通过讨论接纳他人的观点。教师评价主要是引导作用,任何一件作品或者一项研究都允许有所不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来观察,不要以一个标准来衡量。

例如,学习了powerpoint软件后,我要求学生做一个“保护海洋”的专题讲演稿。测评时,要求学生用自制演示文稿在全班做讲演,测评是对学生的整个讲演做评定,此时,信息技术仅作为讲演的工具。在讲演过程中,要求其他所有学生认真听讲,并按评价标准为讲演者打分,学生成绩由现场全体学生为其打的.平均分和自己为其他同学所打的平均分两个分数构成。这样,学生为其他同学打分的多少也将成为自己成绩的一部分,学生既是被测试者,又是测试者,在评分的过程中,还能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教师做总结性评价,肯定学生的成果,引导学生体会在这次评价过程中的进步和收获。

3.坚持课堂教学为主,辅以课外活动的评价模式

对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需要参照多方面的内容和元素,进行综合的考量。从我国当前信息技术教学的情况看,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学的主要方式,即课堂应该成为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主要基地。所以,立足于课堂教学,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对课堂教学的内容、形式、手段和效果进行综合考量,给出科学有效的评价结论,这应该成为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基础。同时,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又不能单纯地依靠课堂教学,还必须参考和依据其他方面,比如,多种课外信息技术活动。我们都知道,信息技术活动是考查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应该为课程评价提供重要的参考。所以,将课堂教学评价与课外活动评价两者结合起来,形成多层次的评价体系,这应该成为新时期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基本架构。同时,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即考查和评价的对象是广大的学生。无论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考查和评价,抑或是课外信息技术活动的观察和评价,都要遵从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要透过二者的结合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发展潜力,并引导学生改正不足、弘扬优势。

例如,在学习了frontpage软件后,我要求学生制作一个主题网页。课堂上我先提出问题:“为了使网页美观、生动,你可以在网页上集成哪些素材?”和“你如何获取这些素材?”刚接触这样的题目,学生感觉无从下手,他们只想到要大量地输入文字,却忘记了网上的资料是多么丰富多彩,经过我的引导、提示,学生讨论后回答:“添加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可以使网页美观、生动”和“可以从网上下载这些素材,还可以自己用软件制作素材”。通过课堂上学生对问题的反应,我发现不是大部分学生都能感受到题目的意图,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作品的难度较大,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我鼓励学生以小组方式制作,要求小组的每名成员要有明确的个人任务。在素材的获取上,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利用软件制作,以此组织一次电脑制作作品比赛的课外活动,评出奖项。最后,不但这次比赛活动圆满落幕,而且网页制作的课堂任务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样的评价方式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立足于课堂,以课堂为主,以课外活动为辅助,课堂和课外两者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整个评价方式还是依据学生的基础,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之,在新时期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中,要采用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使二者和谐统一。同时,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所以,评价方式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构建个体发展。最终使学生获得参与研究探索的经验,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提高信息素养和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倘若达到这样的效果,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才是有价值的。

(作者单位海南省三亚市榆林八一中学)

音乐多元化论文篇七

摘要:教育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它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评价,没有教育评价就无法衡量教育目标的落实情况,更无法发现现有的问题进而进行下一步的教育教学改革。多元化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评价从单一的测试成绩,变成全面的素质评价;从偏重终结性评价,变为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并积极鼓励学习和家长共同参与。

关键词:小学教育;多元化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1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的现实意义

传统的小学教育评价体系中,评价方式是以量化方法,即标准化纸笔测验为主,它的评分标准简单客观,操作简便,考察知识覆盖面也比较广。学生从小学开始直到大学毕业的十多年的学校生活之中,都是围绕着纸和笔过日子,一本书加一支笔加一张考试卷,几乎等于学生生活的全部。这种单一的量化评价方式使得教学严重地偏离教学目标,学生变成了考试机器,除了在大脑之中储存大量的符号以外,对其人生发展更为重要的学习思维、学习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道德情操、心理素养……都在无形之中被弱化了。并且这种量化评价把复杂的教育现象做了简单化,不仅无法从根本上保证对客观性的承诺,而且往往忽视了教育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内容。弗莱登塔尔说:“考试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学生学习只是为了分数,而教师的职责只能在给分宽严之间进行一个最佳的选择,那就跟教育目的相距太远了。”教育评价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承载新的素质教育理念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是否能顺利有效的展开,素质教育能否有效的实施。然而注重考试的思想在我国根深蒂固,想要彻底改变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建立一套能够为学校、家长和社会理解和接受的,行之有效的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体系,显得十分重要。笔者从目前广泛接受的教育理论出发,结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对构建多元化的小学教育评价体系进行了初步探索。

音乐多元化论文篇八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成为近年来各国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多元智能理论打破了传统的一元智力论,提出人类至少有九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节奏(音乐)智能、空间(视觉)智能、动觉(身体)智能、自知(自省)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和存在智能。每个人都拥有多种智能,这些智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和运用。每个人在这些智能的表现程度与表现形式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各自最擅长的智力领域。多元智能理论以其独特且全面的评价观点弥补了传统教育评价的缺陷与不足。标准化纸笔测验作为传统教育评价所推崇的评价方法,只能用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认和回忆的能力,而学生的理解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却是很难用标准化纸笔测验来考察的。加德纳认为:“智能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是以不同方式显示的,所以对智能的评估和开发,都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评估方案如果没有考虑个体之间的巨大差异、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专业知识的多样化,就会逐渐落后于时代的需要”。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结构、不同组合的多种智能,然而传统教育评价中单一的评价方法或标准不可能适用于所有人,也不能适用于一个人的不同学习成长阶段。只有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及富有弹性的评价标准,才能超越传统的标准化纸笔测验的不足,使学生能够有机会展示他们的各种智能,更好地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2.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每个人以自己的经验认知为基础来解释或建构现实世界,某种程度上说每个人的世界是用各自的头脑创建的。拥有的经验和对经验的信念的不同,使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理解也十分迥异;为了获得真理,人们会通过合作学习来修正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从而使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刻。对新知识的学习和建构是基于每个人原有的知识与技能、思维模式以及情感与态度,因此了解每个学生已有的学习水平和素养是有效进行“意义建构”的.前提。有鉴于此,诊断评价成为新的多元评价体系中的一个最重要环节或者说功能。在诊断性评价中,不是只凭一次测验来确定学生己有的学习水平和准备状态,而是强调通过观察每个学生在课堂以及学习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和对课程学习、教学活动的态度来考察每个学生已有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素养。传统的教育评价过分看重甚至只看重总结性评价,忽视了过程性评价。建构主义理论强调过程性评价。比如,把学生为了解决问题寻求答案的调查和探索过程,运用知识理论形成假设的过程、交流与合作的过程、推理和计算的过程等过程都要给予即时评价。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意义学习发生于真实的学习任务之中。新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中的终结性评价也应依存于真实情境。比如,在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进行评价时,可以设置一个类似现实生活的情境来进行。

2.3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认为这个世界是开放的、多元的。在以创新为时代精神的现代社会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鲜事物和知识层出不穷,知识已不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成为社会和个人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承认开放性,后现代主义以其兼容并蓄的宽容态度和尊重个体独立性的宽广胸怀,主张给生活在这个世界中的每个人开放的生命的空间。每个学习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是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得以不断发展成长的,教学评价不能以绝对统一的尺度去衡量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发展程度,教学过程中不应把学习者单纯地视为知识的接受者,应该看作是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3如何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初探

3.1学生评价的多元化

我们知道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在各个学校都会进行优秀学生的评选,它有很好的榜样激励作用,当选的学生能受到鼓励和鞭策,对于其他学生又是一种激励和督促。人的成长既需要动力,也需要压力。优秀学生评选对于那些表现突出的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动力;而对于那些表现一般化的学生来说,则是一种压力。如何发挥优秀学生评选的榜样作用,引导小学生全面发展,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学校的评优标准非常重要。过去我们的评优体系十分单一,过于强调量化的考试成绩,虽然评选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但往往是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当选。这造成了应试教育大行其道,唯分数论甚嚣尘上,学校追捧分数,家长看重分数,二学生夹在中间喘不过气来,使得教育的本真被无形扭曲,进而变成对学生个性、情感的“抹杀”。因此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中,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要多角度,多层次进行考察评选。另外,由于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先天素质和生活环境,都有不同的爱好和兴趣取向,评选标准也应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价值取向,鼓励学生发展不同的潜能。基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评价理念,学校应拓宽评优范围。根据“人人成功,人人成才”的理念,频率上学生评优可以由一年评一次更新为每月评一次;内容上评比可以将小学日常德育内容和学生公民素养的教育目标分为文明、正直、好学、快乐、强健、高雅六大系列。每个系列下面再设置若干小项目,作为“每月之星”评选的小项目。文明系列:文明之星、礼仪之星、守纪之星、感恩之星、环保之星;正直系列:奉献之星、诚信之星、爱校之星、志愿之星、劳动之星、俭朴之星;好学系列:勤奋之星、进步之星、博学之星;快乐系列:自信之星、自强之星、快乐之星;强健系列:体育之星、健康之星、卫生之星;高雅系列:文艺之星、绘画之星、书法之星、文学之星、科技之星。让学生和家长参与到评价过程,甚至评优项目的设定。因为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价值取向,所以所有在校学生只要具有某一方面的特长或优势,都可以参照评比要求,自己提出申请申报该奖项。另外评选的过程也不再是班主任一个人决定,而是由老师、家长共同认定。因为我们评选的“好学生”不仅是学习的好学生,也应该是家里的好孩子,社会的好公民。

3.2构建形成性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

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是为引导教学过程正确、完善地进行而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效果采取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少数优秀学生,而是为了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质,强化改进学生的学习,并为教师提供反馈。形成性评价关注的是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它是通过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因此形成性评价能够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在形成性评价中,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1)评价贯穿学生课堂。评价学生不能再简单用一张期末考卷来决定,而应让课堂表现在整个评价分数中占有一定比例,这样能够让学生从关注考试分数的果,转为关注学习过程的因,意识到学习的进步在于平时的点滴积累。同时贯穿学生课堂的评价能够让老师及时掌握学生课堂表现的第一手资料,进而能够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来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2)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如何看待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考试的分数,还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成功是一种习惯,失败也是一种习惯,良好的习惯让人受益一生,即所谓“播种习惯,收获人生”。然而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小学生年龄低幼,更需要漫长的养成过程。因此我们的老师将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评价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并在整个过程加以督促和鞭策,对学生的每一次进步表现都有记录和评价。具体可以设计一个表格,内容包括是否按时上下课,作业是否按时完成,上课是否认真听讲,是否积极独立思考,是否大胆发言,是否能够诚恳地说出同学的优点和不足,是否能够以开放的心态虚心听取同学的评价,是否积极参加小组活动并发挥自己的作用……(3)评价要老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评价过程可以分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和家长评价三个步骤来进行。学生首先在自评栏中自我总结打分,自查不足;然后请同桌或班干部来评价,指出同学哪些做得好,哪些需要改进;最后由老师来点评。另外学习只靠在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回家以后及时地复习巩固也十分重要。学校可以实行“家长签名制度”,家长来协助老师督促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并给以评价。这样在同学、老师和家长的的督促下,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就会逐渐养成,有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因,自然就能够取得良好学习成绩的果。

3.3运用好终结性评价,及时总结学习得失

终结性评价是对老师课堂教学成果和学生学习成果进行恰当的评价,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为判断其效果而进行的评价。终结性评价在传统评价体系里一般指水平性评价,即指学校期末考试或毕业升学考试等标准化纸笔测验。老师能够根据水平性测试对教学和学习结果的,及时发展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改进教学方法。同时除了考试成绩外学校可以进行学生学习成果,比如作业、作品的成果展示。由学生挑选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在班级、学校等一定范围内进行展示。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学习中找到成就感和乐趣,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2.

[4](美)gardner.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8-9.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