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山西太原晋祠的导游词(八篇)

时间:2023-06-28 08:15:34 作者:曹czj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山西太原晋祠的导游词(八篇)篇一

欢迎大家来太原旅游!在游览太原的景点名胜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的太原和历史上的太 原。

太原作为山西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和交通枢纽。太原市位于山西中部,辖3县1市6区,总面积约700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168 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80万,其中市区人口160多万。太原东、西、北三面环山,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由北而南穿城流过,把市区劈为两半。而5座风格迥异的大桥又将东西两岸紧紧连在一起。市内高楼商厦比肩耸立,绿地公园散落有致,草坪树带随街延伸,尽显壮观的现代都市气派。顺便告诉大家,太原的街道极为规范,凡南北走向皆称路,如建设路、五一路、并州路、解放路、平阳路、新建路、桃园路、滨河路;凡东西走向均叫街,如迎泽大街、府东府西街、双塔东西街、胜利街、西矿街、学府街。使行人倍感方便,断无迷失方向之忧。城周四郊,绿野平畴河渠交错,地肥水美物产丰饶。清徐葡萄、晋祠大米、老陈醋都是四海享誉的名产。晋祠、天龙山、崛围咽山等景观雄奇壮丽,各具风采。因此,古来就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

太原是一座具有2400多年历史的古城。传说太原这块地方属于尧帝的子孙所受封的唐国,所以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其弟姬虞于唐,便称唐叔虞。到唐叔虞的儿子这一代,改国号为晋。但当时晋国的中心在今天的晋南冀城一带,直到公元前6世纪初晋国的势力才扩展到太原一带。太原古称晋阳,奠基于春秋末期。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初,晋国卿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和尹择在晋水之北筑城,取名晋阳,其位置约当今天太原市晋源镇的古城营村。赵氏家族以晋阳为据点积蓄势力,奠定霸业。

公元前453年,掌握晋国大权的智伯联合韩、魏攻打赵襄子。赵凭借晋阳高城深池固守,使智氏难以得手。智伯急中生智,发现晋水从龙山那边流来绕城而过,便想出水攻之计,遂掘渠引晋水欲灌晋阳,这便是晋桐智伯渠的来历。赵襄子用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服韩、魏,里应外合,共灭智氏,瓜分其地。至此,晋国之地悉为赵、韩、魏三卿所占,史称“三家分晋”,因有“三晋”之说。到公元前420xx年,周天子正式承认赵、韩、魏三者的诸侯国地位,成为战国七雄中的三强,而赵国的都城就是晋阳。晋阳作为赵国首都历20xx年,公元前386年赵迁都河北邯郸。但赵氏在晋阳的基业已逾百年。

战国后期,秦国屡败赵国,随之在晋阳一带置太原郡,治所设在晋阳。需要说明的是,太原本义为广阔的平原,战国之前泛指汾河流域的平原地带,秦置太原郡之后,太原作为行政名称固定下来。从此,太原即指古之晋阳,晋阳亦指今之太原,二者通用。

汉朝太原为北方重镇,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20xx年)在晋阳置并州刺使部,统领太原、上党等六郡。从此太原又称并州。并州之名可能源于太原位于东西两道山脉之间,两山平行谓之并。

西晋末年,并州刺使刘琨为了防御匈奴的侵袭,扩筑晋阳城,使之成为城墙高13米,周长14公里的大城市。东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大乱,太原先后被后赵、前燕、前秦、西燕、后燕交替攻占。直到公元396年,北魏40万大军攻人晋阳,复置太原郡,古城才得到较长时间的休养生息,并且成为北魏南下河南、东出河北的重要基地。

北魏权臣高欢于532年在太原设大丞相府,并营造了规模宏大的晋阳宫,太原被称为“别都”。高欢之子高洋取代北魏建北齐后,虽定都于邮城(河北临漳),但对其发迹之地太原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在20xx年间建起大明宫,兴修12院,其辉煌壮丽程度远远超过首都邮城。高洋还在太原西山凿佛龛、雕佛像、建佛寺,在晋水源头修鱼沼飞梁。太原面貌为之一新。

太原的黄金时代是隋唐两朝。隋场帝杨广在即位前被封晋王,视太原为“发样之地”,称帝后在太原大兴土木。先在北齐晋阳宫外筑起高13米、周3.5公里的新城,后又在新城西边筑起高13米、周4公里的仓城,接着又建造了第二座晋阳宫。在此同时,隋场帝还征调数十万民工开山筑路,修成由太原到京师长安和宁武管涔山避暑行辕汾阳宫的两条驰道,太原的交通更加方便。

隋朝短暂,很快被唐朝取代。而兴唐的李渊父子便是从太原开基立业的。唐高祖李渊曾长期任隋朝的山西河东抚尉使、太原留守等职。唐太宗李世民的青年时期也是在太原度过,被人称为“太原公子”。在隋末天下大乱之际,李渊父子于公元620xx年誓师晋阳,当年11月便攻人长安,建立唐王朝。太原这段特殊历史使它拥有仅次于长安的重要地位。先被定为“北都”,后又改名“北京”,最后又恢复为“北都”。太原城也随之大大扩展。据新旧《唐书》记载,唐代晋阳已经成为横跨汾河两岸、由三座城池联接组成的大都市。西城在汾水西岸,也称府城或州城,高13米,周长 21公里,内里包括宫城、大明城、新城、仓城四座小城,把北齐和隋代的宫殿全部囊括进来。东城在汾河东岸,为贞观名臣李副主持修筑。因东城内井水苦涩,难以饮用,又修筑了引水工程“晋渠”,将晋水从西城外架槽引入东城。东西两城之间,跨汾河又有一座“跨水联谍”的中城,把东西两城连为一体,故又称“连城 ”,是则天武后时并州长史崔神庆主持兴建。晋阳三城,虽各有城池,又浑然一体,共有城门24道,进退攻守彼此呼应,互为依托,风格独特。 唐末五代天下由治而乱,名城晋阳也几易其主。先是后唐的“西京”,随后继为后晋、后汉、北汉的“国都”,这里的动静治乱直接影响到北国与中原。从北齐高洋父子,隋朝杨广,唐朝李渊父子,到五代三主(后唐李存勖、后晋石敬塘、后汉刘知远)及北汉的刘祟,这一个个所谓“真龙天子”都是从太原起家夺取天下。太原可以说是藏“龙”卧“虎”之地,故又有“龙城”之称。

晋阳城易守难攻。宋王朝建立已数十年,但晋阳仍在北汉刘氏手中,直到太平兴国四年(公元 979年)第二代天子宋太宗赵光义“御驾亲征”,围城攻打近半年,北汉主刘继元出城投降,宋朝才算攻取晋阳。宋太宗一则仇视晋阳军民的顽强抵抗,二则惧怕别人再踞晋阳成“龙”,便下令焚毁晋阳城,并引汾水、晋水淹灌废墟,进而使历时1400多年的晋阳古城毁于水火。流离失所的城中百姓纷纷外迁,其中不少人移居汾河东岸的唐明镇。

太原毕竟是北方战略要地,毁掉旧城之后必须再建新城。公元982年,焚灌晋阳后不到三年,宋朝大将潘美便奉旨扩展唐明镇,筑起周围10多里的土城,这便是现在太原城区雏型,太原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宋朝统治者避讳“晋阳”、“太原”旧名,便在这座扩大后的土城设置了阳曲县,从此太原又有“阳曲”之称。需要说明的是,赵光义为斩断“龙脉”,杜绝太原再出真龙天子与其争夺江山,就把太原的街道大都设计成“丁”字形,取“钉”之谐音,以钉死龙脉。如今太原仍有一些丁字街口。新建的太原发展很快,到宋代中期,太原又成为一座商贸发达、风光秀丽的北方名城,被誉为“锦绣太原城”。

宋朝后期及金元两代,北方又是乱世,太原城又遭战火之劫。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漳的北伐军进入太原时,这里已是一座人烟罕见的空城了。洪武三年(公元1371年),明太祖朱元漳封他的三儿子朱棡为晋王,坐镇全国九边重镇之首的太原,经略北边防务。朱棡命永平侯谢成扩建城池,谢成在宋城基础上向东南北三面扩展,建成周12公里、高12米的砖城,城上建4座角楼、8座门楼、92座敌楼。至今太原许多地名仍沿用当时城门名,如大南门、小东门、大北门、旱西门等。 清代以太原为山西省会。民国时期始设太原市(1920xx年)。到1949年解放前夕,太原城区面积为 30平方公里,人口20余万。解放后近半个世纪,太原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拥有160万市民的大都市,而且是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在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太原作为北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镇,历史上名家辈出。春秋时代有著名建筑家董安于,行侠好义的豫让;魏晋时期有史学家王沈、王助,文学家孙绰;唐代有著名诗人王之涣、王翰、王昌龄、白居易;宋代有书画家米芾;金代名诗人李汾,元代戏曲家乔吉,明代文学家罗贯中,清代著名学者傅青主、阎若琚等,均对中华文化的繁荣作出了贡献。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太原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保存至今的如晋祠古建筑群,天龙山及龙山石窟雕像,祟善寺、双塔寺、净因寺、多福寺、文庙、纯阳宫等,均具有很高的欣赏和研究价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个理想的旅游场景。

最新山西太原晋祠的导游词(八篇)篇二

蒙山在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祠以北的寺底村,主峰高1325米,蒙山晓月为旧太原八景之一。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山西太原蒙山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具有世界第一大佛之称的佛像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就是位于 四川省的乐山大佛,佛像高71米。那如果问你,有世界第二大佛之称的佛像在哪里,恐怕就不是那么多人知道了。这尊佛像位于 山西省 太原市的蒙山,因此名为蒙山大佛(也叫 西山大佛),它虽然比四川乐山大佛矮8米,但建造时间却早了162年,建成于北齐时的公元551年,距离现在已经有1455年的历史,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露天 摩崖石刻大佛。

历经五代皇帝建成大佛

公元551年,历史上有个叫做高洋的皇帝,他在 河南 安阳市北当时叫做邺城的地方建都,除此以外,他还把当时的 晋阳城作为别都,也就是现在的太原市 晋源镇 古城营村。高洋为人骄傲、奢侈,大修宫苑,把远离邺城的晋阳城修得富丽堂皇,而且在西山的开化寺后,依山开凿一尊大佛像。他征集天下的农夫,动工开凿大佛,日夜不休息。晚上的时候,就拿油灯照明,整个山上,有万盏油灯被点亮,光焰甚至可以照射到山下的晋阳宫。到了冬天,天气十分寒冷,他就命令工人烧开水来和泥,大规模地动工,让老百姓的生活穷困不堪,死伤无数。高洋死后,他的儿子高殷即位,工程非但没有停止,反而越搞越大,直到公元577年,高洋的第五代子孙高纬执政时,大佛才得以完成。

大佛是由北齐皇帝高洋赐建,历经高殷、高演、 高湛和高纬四位皇帝的督 建始成。在史书上也有记载:“北齐文宣帝高洋于天保二年在晋阳蒙山建寺,赐额开化”、“凿石迎溪,依山刻像,历时20余年,纬时造成”。

山西太原蒙山大佛旅游风景区,晋阳蒙山大佛坐落于蒙山北峰之阳,南向,依山凿制,由于年久风雨剥蚀,岩石表层风化严重,况其外露高大的胸颈部剥落之处还长出小树蒿草,失其原有的风采,致人们不知其为当年巍伟的大佛,立于大佛胸下怀间而不知,无怪以往探佛者慨叹“大佛巳不存在了”,“仅遗乱石而已”。晋阳蒙山大佛现场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唐代记载“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仅低于我国四川乐山大佛(高71米)8米,比以往西方所说“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扬大佛(bamiyan,高53米)高10米,按凿制年代,西方对“巴”佛考查不清,认为“巴”佛凿于“三至七世纪”之间,这是个不精确的估计数字,而我晋阳蒙山大佛,史籍明确记载凿于北齐天保二年(551),时在六世纪。如按“巴”佛凿于“七世纪”来说,我晋阳蒙山大佛要早一个世纪。比我国乐山大佛凿于唐开元元年(713)早162年。

按此,论高度,晋阳蒙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晋阳蒙山大佛所在的寺院,原为东魏所建的大庄严寺。北齐天保二年(551),高洋赐额“开化”,又称开化寺,并依山凿制佛像,建成上、下二寺,称“大庄严石窟二寺”,可见“蒙山大佛”当初是称“石窟”的位于上寺之中。隋文帝仁寿初年(602),建起了庇盖大佛的大佛阁,改称“净明”寺。唐武德三年(620),李渊留守晋阳,复名开化寺.显庆五年(660),唐高家李治和皇后武则天来幸并州,瞻仰开化寺和童子寺大佛,“礼敬瞻睹,嗟叹希奇,大舍珍宝财物衣服”,并令并州州官长史窦轨“速庄严备饰圣容”,“开拓龛前地,务令宽广”.武则天和李治回到京城长安后,经两年时间,由皇帝内宫做了两件袈裟,派专使驰马飞送并州,给这两寺大佛像赐披袈裟。袈裟上装饰的金银珠宝大放异彩,“放五色光,流照崖岩,洞烛山川”,“道俗瞻睹,数千万众”,轰动了并州。唐武宗灭佛时,大阁虽然失修破败,但大佛未损。

晚唐乾宁二年(895),晋王李克用竭河东之力,“计口随钱,不可胜计”,五年用工三十万,重修了大佛阁.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北平王刘智远留守北京(晋阳),又修佛阁。这次重修的庄严阁,高五层,每层十三楹,二十六间,共一百三十间,将二百尺高的大佛庇盖于内,可见阁之大。元末(1368),寺毁阁倾,火佛头部掉落,残砖破瓦和山间泥石掩覆了佛像下部。明洪武十八年(1385),晋恭王朱棡只重修了前寺院,称法华寺。显赫了八百年的“蒙山大佛”便从此埋没六百余年。

蒙山大佛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约20公里处,始凿于北齐高洋帝天保二年(551),距今已有1400多年,其开凿时间比四川乐山大佛早162年,可谓历史久远;蒙山大佛凿刻时,“夜则以火照作,寒则以汤为泥”,费时25载,佛像高63米,比以往西方所说“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扬大佛高10米,可谓规模宏伟,堪称天下第一佛。

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68)便开始在此建立寺院。南北朝隋唐时期,净土宗始祖昙鸾、高僧慧瓒、以及净土宗开宗三祖师之一的道绰等一代高僧,都曾在此弘扬佛法。在那很长一段时期,晋阳地区高僧云集,是中国北方重要的佛教文化中心。而蒙山大佛所在的开化寺,则是其中香火最盛的寺庙之一。在海外,特别是日本、韩国及东南亚佛教界,都将蒙山大佛称为“交城蒙山大佛”,因为位于山西省交城县的玄中寺就是佛教净土宗心目中公认的祖庭。其实,佛教净土宗的早期道场就在蒙山大佛所在的开化寺,因为年代久远,才有了海外佛教界所称的“交城蒙山大佛”之误说。而日本佛教界更是推崇蒙山大佛,认为其历史悠久居中国佛像之首。

大佛所在的寺院,原是东魏所建的大庄严寺。北齐天保二年(551年),北齐文宣帝高洋赐名 “开化”,又称“开化寺”,并依山凿寺后大岩为大佛和建造上、下二寺。大佛经过五个皇帝,历时20xx年终于凿成。隋文帝仁寿初年(602),建起了庇盖大佛的大佛阁,改称“净明”寺。传说,隋末李渊做太原留守时,参拜蒙山大佛的当晚梦见“化佛满空,毫光数丈”,以为祥瑞,从而坚定了起兵反隋的决心。李渊当皇帝后的唐武德三年(620),复名“开化寺”。显庆五年(660),唐高宗李治携皇后武则天巡幸并州,瞻仰开化寺及大佛,“礼敬瞻睹,嗟叹希奇,大舍珍宝财物衣服”,并令并州官长“速庄严备饰圣容”,“开拓龛前地,务令宽广”。武则天和李治回到京城长安后,用了两年时间,由皇帝内宫特制袈裟两件,派专使驰快马飞送并州,给大佛披上袈裟。袈裟上装饰的金银珠宝大放异彩,“放五色光,流照崖岩,洞烛山川”,“道俗瞻睹数千万众”,轰动天下。唐武宗灭佛时,大阁虽然失修破败,但大佛未损。晚唐乾宁二年(895),晋王李克用竭河东之力,五年用工三十万,重修大佛阁。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北平王刘知远留守晋阳,再次重修佛阁。这次重修的庄严阁,高五层,每层十三楹,二十六间,共一百三十间,将二百尺高的大佛庇盖于内,可见阁之大。一时蒙山大佛在皇家眼中形同国庙,在百姓眼中至灵至宝,倍受尊崇。其社会和历史地位可见一斑。这令中国蒙山大佛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显得尤为光鲜灵异!

中国蒙山大佛自问世以来,倍受皇家关宠,僧众喜爱,为弘扬和传播佛教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朝代更替、岁月变迁,曾经显赫一时的蒙山大佛也在不知不觉间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在饱受战火损毁和大自然风霜雨雪的剥蚀后,终于在元朝之末阁倾像塌,大佛的头部早在元代之前就已经崩落。从此,大佛之腹、手、腿、足以及基座和大阁遗基就被掩埋于山石、残砖和泥沙之中,不为后人所知。显赫了八百年的“蒙山大佛”从此埋没六百余年。史籍中曾记载蒙山大佛便已 “荡然无存”。

上世纪80年代,在太原南郊文化馆工作的王剑霓参加地名普查时刻意寻找失踪多年的大佛。王剑霓的祖父王建屏曾任抗战时期山西佛教会会长,是山西佛协会创始人。王剑霓从小就从祖父那里听过很多蒙山大佛的故事。为寻找蒙山大佛,王剑霓踏遍了整个晋源的西山地区,甚至差点失足掉落悬崖,终于在蒙山发现了五代后晋北平王刘知远《重修蒙山开化庄严阁记》的残碑。而他最终认定当地寺底村的“大肚崖”就是蒙山大佛。1983年,王剑霓在《地名知识》杂志上发表文章《“晋阳西山大佛”遗迹找到了》,引起了中国考古界和佛教界的轰动。

自从1980年蒙山大佛被发现以来,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对蒙山大佛给予了高度关注,并通过各种渠道呼吁对大佛进行修复保护和开发。蒙山大佛是世界佛教史上的一大奇迹,这样一尊具有1500多年历史的摩崖石刻大佛,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是其他大佛所无法比拟的,文化研究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毋庸置疑的。是世界摩崖石刻艺术中的精品。湮没在尘土中的大佛端坐于蒙山南麓的石崖之间。宽大的胸肩、修长的双臂从两侧石崖中呼之欲出,残破的半截佛身仍然传达着令人震撼的庄严使命。

最新山西太原晋祠的导游词(八篇)篇三

晋祠最著名的建筑为圣母殿,创建于宋代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山西太原晋祠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公元7世纪至12世纪间极为辉煌壮美、璀璨绚烂的篇章。晋祠是祭祀西周唐国诸侯姬虞的祠堂,创建于西周(公元前11世纪)。1520xx年前,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晋祠已有相当规模。后经北齐、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及民国诸时期,历经20xx多年的擘划营造和修葺扩充,遂成当今规模。

其中于公元7世纪至12世纪间最为兴盛,是中国唐、宋古建园林、雕刻艺术之典范。保存至今的有盛唐时期碑刻,宋、元、明、清不同时期的古代建筑100余座,特别是主体建筑圣母殿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唯一具有典型性的北宋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实例。保存在圣母殿内的宋塑群像突破了宋以前宗教造像的模式,而成为当时社会上真实人物的写照,开创了雕塑艺术写实作品的先河,它不仅是中国雕塑史上唯一反映宫廷人物的造像,而且是中国雕塑史上艺术高超的罕见精品。

晋祠创建年代久远,跨越时空漫长,所处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景色幽美,是许多祠庙建筑难以比拟的。晋祠以大量的古建筑、雕塑、碑刻、壁画、古树名木,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建筑、园林、雕塑、宗教、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晋祠的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使其成为古代宗祠与园林艺术相结合的且跨越的历史最长又最具代表性的唯一实例,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和人类建筑艺术宝库中一份最珍贵的遗产。

晋祠最著名的建筑为圣母殿,创建于宋代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圣母传为姬虞之母邑姜。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堂宽大疏朗,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3尊(含后补塑2尊),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态庄严,雍容华贵,凤冠霞帔,是一尊宫廷统治者形象。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动,情态各异,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珍贵资料。

鱼沼飞梁,建于宋代,呈十字桥形,如大鹏展翅,位于圣母殿前,形状典雅大方,造型独特,是国内现存古桥梁中仅有的一例。

金人台四尊铁人姿态英武,因铁为五金之属,人称之为“金人台”。西南隅的那尊铁人,铸于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不但保存完整,而且神态威武,英姿勃勃,气概不凡,销明甲亮,闪闪泛光,颇为独特。据说,一年夏天气候特别炎热,身披铁甲的西南隅的铁人忍受不了这难熬的痛苦。独自走到汾河边,只见汾河滔滔而流,怎么过河呢,铁人犯了愁。正在着急,忽见从上游不远沿岸边驶下一条小船。铁人赶忙上前招呼,要求船家把他渡到对岸。船家沉吟一阵,方才慢腾腾地说:“渡你一人,人太少,可再稍候一时,再等等有无旁人。”铁人一焦急,赶忙说道:“你能渡过我一个,就算你有能耐啦”船家看了看铁人说:“你能有多重,一只船不止装一人,除非你是铁铸的。”话一落音,一语道破了铁人的本相。瞬间,铁人立在汾河边,纹丝不动,怎么这人不说话了?船家抬眼一看,面前立着一位铁人。多眼熟啊,嗬,可不是嘛,是晋词的铁人。船家不敢怠慢,赶忙找了一些乡亲,把铁人抬回金人台。圣母勒令手下将领,把铁人的脚趾上连砍三刀,表示对铁人不服从戒律的惩罚。今日的铁人,脚上还留着连砍三刀的印痕。

唐碑亭,即“贞观宝翰”亭。亭内陈列唐太宗李世民手书碑刻“晋祠之铭并序”。 全碑1200多宇,书法行草,骨骼雄健,笔力奇逸含蓄,有王羲之的书法神韵,是书法艺术的珍品。圣母殿右侧,是千年古树“卧龙周柏”。难老泉,俗称“南海眼”,出自断岩层,终年涌水,生生不息,北齐时有人据《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之句起名“难老泉”。周柏、难老泉、侍女像誉称“晋祠三绝”。

在难老泉亭上方,有一座水母楼,俗称梳妆楼,别号水晶宫。楼内水母像铜质金装,端坐瓮上,束发未竟,神态自若。据传,水母姓柳,生性贤良,家住晋祠附近的金胜村,嫁到晋祠为媳。不幸的是,她同嫁后横遭婆线虐待,每日到远方去挑水。挑回的水,婆母只要前桶,不要后桶,名为嫌脏,实则存心刁难。一天,柳女挑水归来,在途中一骑马人要借水饮马,柳女欣然应允。等柳女返回重挑时,那人送给柳女一条金丝马鞭,并告她马鞭放在瓮中,只要轻轻向上一提,水即满瓮。柳女回去一试,果然灵验。这个秘密不久就被柳女的小姑子发现,一次她趁获女回娘家不在,从瓮中提起马鞭,顿时,水从瓮中奔涌而出。大水,很快就要淹没附近村庄……,柳女正在娘家梳头,闻讯赶来,毅然坐在瓮上,水势一下变小,人们得救了,水母再也没有离开水瓮。

晋祠南部名奉圣寺,相传这里曾是唐朝大将尉迟敬德的别墅。奉圣寺此,有舍利塔,塔高38米,七级八角形。在奉圣寺附近,有巨槐一株,干老枝嫩,苍郁古朴,独具一格。据传,原来这株槐树历史久远,早已干枯,也不知过了多少年,到清代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农历三月廿一日,奉圣寺内集会,人来人往熙攘非凡。恰好,有一个老道士在枯槐下叫卖,出售膏药。口里喊着:“膏药灵应、能汉百病,有福来买,无福不信。”叫卖半晌,没人买他的药。这位老道继续叫卖:“如此仙药,来购无人,凡人无福,枯槐宜生。”说罢,他将膏药贴于枯槐身上.拂袖扬长而去。说来真巧,不到一个月,这株枯槐,死而复生。生枝展芽,甚为茂盛。人们见状,都惊呼这株枯槐叫复生槐。实际上,俗话说得好:“千年柏、万年松,老槐一睡几百春。”这株枯槐复生,大约是因为多年长睡而碰巧苏醒的缘故。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叔虞励精图治,利用晋水,兴修农田水利,大力发展农业,使唐国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

叔虞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在其封地之内选择了这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这也是山西简称“晋”的由来,祠堂也改名为“晋王祠”,简称“晋祠”。

晋祠在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翁山下,晋水发源处。北宋天圣年间,追风唐疏虞为汾王,并为大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大的圣母殿,殿内有43尊宋代彩塑,殿前鱼沼飞梁喂国内所仅见。殿内两侧为难老、善利、二泉,晋水主要源头由此流出,常年不息,水温17℃,清澈见底。祠内贞观宝翰厅有唐太宗写的“御碑”、“晋祠之铭并续”。晋祠内还有著名的周柏、唐槐,周柏位于圣母殿左侧,唐槐在关帝庙内,老枝纵横,至今生机勃勃,郁郁苍苍,于常流不息的难老泉和精美的宋塑42歌侍女像、圣母像誉为“晋祠三绝”。

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二十五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晋水源头,有一片古建园林,统名“晋祠”。这里,山环水绕,古木参天,在如画的美景中,历代劳动人民建筑了近百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在苍郁的树木掩映之下,清澈见底的泉水蜿蜓穿流于祠庙殿宇之同,历史文物与自然风景荟萃一起,使游人目不暇接,留连忘返。晋祠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和著名的游块胜地,常年接待着国内外成千上万的游客。

关于晋祠的故事,说来话长,据《史纪·晋世家》的纪载,周武王之子成王姬诵封同母弟叔虞于唐,称唐叔虞。叔虞的儿子燮,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为晋。后人为了奉祀叔虞,在晋水源头建立了祠宇,称唐叔虞祠,也叫做晋祠。晋祠的创建年代,现在还难以考定。最早的记载见于北魏郦道元(公元466或472 ?——520xx年)的《水经注》,书中写道:“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坐时的风景文物已大有可观,祠、堂、飞梁都已俱备了。由此可见,晋祠的历史,即使是从北魏算起,距今也有一千好几百年了。

在漫长的岁月中,晋祠曾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面貌不断改观。南北朝时,文宣帝高洋,推翻东魏,建立了北齐,将晋阳定为别都,于天保年间(公元550——559年)扩建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隋开皇年间(公元581—620xx年),在祠区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唐感观二十年(公元 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晋祠,撰写碑文《晋祠之铭并序》,并又一次进行扩建。宋太宗赵光义于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在晋祠大兴土木,修缮竣工时还刻碑记事。宋仁宗赵祯于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

自从北宋天圣年间修建了圣母殿和鱼沼飞梁后,祠区建筑布局更大为改观。此后,铸造铁人,增建献殿、钟楼、鼓楼及水镜台等,这样,以圣母殿为主体的中轴线建筑物就次第告成。原来居于正位的唐叔虞祠,座落在旁边,退处于次要的位置了。

祠区内中轴线上的建筑,由东向西,依次是: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钟鼓二楼、献殿、鱼沼飞梁和圣母殿。这组建筑和它北面的唐叔虞祠、昊天神祠和文昌宫,及南面的水母楼、难老泉亭及舍利生生塔等,组成了一个综合建筑群。东西一条主线上的建筑,配合上南、北两组建筑,本来是不同时期搞起来的,集中在一起,却好像都服从于一个精巧的总体设计,并不是杂乱无章地生拼硬凑的,显得布局紧凑,既象庙观的院落,又象皇室的宫苑,反映了我国古代芳功人民创造的匠心。

中轴线最前端为水镜台,始建于明朝,是当时演戏的舞台。前部为单檐卷棚顶,后部为重檐歇山顶。除前面的较为宽敞的舞台外,其余三面均有明朗的走廊,建筑式祥别致。慈禧太后曾照原样在颐和园修建了一座。

从水镜台向西,有一条晋水的干渠——“智伯渠”,又名海清北河。相侍春秋末期,晋国世卿智伯为了攻取赵襄子的采地,引汾、晋二水灌晋阳而开凿此渠。后人在旧渠的基础上加以修浚,成为灌溉田地的水渠。

通过智伯渠上的合仙桥,便是金人台。金人台呈正方形,四角各立铁人一尊,每尊高两米有余。其中西南隅的一尊铸造于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经历八百多年的雨雪风霜,迄今明亮不锈,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在北宋时所达到的高度冶炼和铸造水平。

穿过对越坊及钟楼、鼓楼就到了献殿。此殿原为陈设祭品的场所,始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面宽三间,深两间,梁架很有特色,只在四椽袱上放一层平梁,既简单省料,又轻巧坚固。殿的四周除中间前后开门之外,均筑坚厚的槛墙,上安直栅栏,使整个大殿形似凉亭,显得格外利落空敞。献殿于一五年用原料按原式样翻修,保持了金代建筑特点,是我因古建中的瑰宝。

献殿以西,是连接圣母殿的鱼沼飞梁。全沼为一方形水池,是晋水的第二泉源。池中立三十四根小八角形石柱,柱顶架斗拱和梁木承托著十字形桥面,就是飞梁。东西桥面长十九点六米,宽五米,高出地面一点三米,西端分别与献殿和圣母殿相连接;南北桥面长十九点五米,宽三点三米,两端下斜与地面相平。整个造型犹如展翅欲飞的大鸟,故称飞梁。飞梁始建年代和旧址都不详,根据《水经注》纪载,北魏时已有飞梁之设。现存此桥,可能是北宋时与圣母及同时建造的。一五年曾按原样翻修。建筑结构有宋代特点,小八角石柱,复盆式莲瓣尚有北魏遗风。这种形制奇特,造型优美的十字形桥式,虽在古籍中早有记载,古面中偶有所见,但现存实物仅此一例。它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很有价值。

飞梁南北桥面之东,两端各卧伏一只宋雕石狮,造型生动。桥东月台上有铁狮一对,神态勇猛,铸于北宋政和八年(1120xx年),是我国较早的铁铸狮子。

在中轴线末端,是宏伟壮丽的圣母殿。圣母殿背靠悬瓮山,前临鱼沼,晋水的其他二泉——“难老”和“善利”分列左右。此殿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崇宁元年(公元1120xx年)重修,是现在晋祠内最为古老的建筑。殿高约十九米,重檐歇山顶,面宽七间,进深六间,平面布置几乎成方形。殿身四周围廊,前廊进深两间,廊下宽敞。在我国古代建筑中,殿周围廊,此为现存最早的一个实例。殿周柱子略向内倾,四根角柱显著升高,使殿前檐曲线弧度很大。下翘的殿角与飞梁下折的两翼相互映衬,一起一伏,一张一弛,更显示出飞梁的巧妙和大殿的开阔。殿、桥、泉亭和鱼沼,相互陪村,浑然一体。圣母殿采用“减柱法”营造,殿内外共减十六根柱子,以廊柱和檐柱承托殿顶屋架,因此,殿前廊和殿内十分的宽敞。“减柱法”的熟练使用。

说明宋代在建筑上已进一步掌握了力学原理;斗拱和柱高的比例适当,避免了隋唐建筑中用料的浪费,在建筑式样上也更富于艺术性。我国的木结构建筑,经历了一个由隋唐的雄壮坚实到明清的华丽轻巧的发展地程,而宋代建筑正是这个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圣母殿是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对于研究我国宋代建筑和我国建筑发展史都很有价值。殿内无柱,不但增加了高大神龛中圣母的威严,而且为设置塑像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殿内共四十三尊泥塑彩绘人像,除龛内二小像系后补外,其余多北宋代原塑。主像圣母,即唐叔虞和周成王的母亲,周武王的妻子,姜子牙的女儿——邑姜,其塑像设在大殿正中的神龛内。其余四十二尊侍从像对称地分列于龛外两侧。其中宦官像五尊,著男服的女官像四尊,侍女像共三十三尊。圣母邑姜,曲膝盘坐在饰凤头的木靠椅上,凤冠蟒袍,霞帔珠璎,面目端庄,显示了统治者的尊贵和奢华。四十二个侍从像,手中各有所奉,为帝后服种种劳役,例如侍奉文印翰墨,洒扫梳妆,奉饮食,侍起居以至奏乐歌舞等等。这些塑像造型生动,姿态自然,尤其是侍女像更是精品。宋代的艺人,满怀同情,塑造了一群终生被幽禁深宫,失去了自由,埋葬了青春的女性。

这些侍女像的肢体身材比较造度,服饰美观大方,衣纹明快流畅。她们的年龄或任或少,身段或丰满或苗条,面庞或圆润或清秀,神态或幽怨或天真,一个个性格鲜明,表情自然,加之高度与真人相仿,更显得栩栩如生。这组塑像突破了神庙建筑中以塑造神佛为主的老套,真实地表现了被禁锢深宫受尽役使的侍从们的生活精神面貌,从而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一个侧面。在技巧上,显然相当准确地掌握了人体的比例和解剖关系,手法纯熟,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它们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珍品,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位位。人们谈到晋祠,往往总要谈到这些精彩的宋塑。

在圣母殿南面,有一座北齐天保(公元550——559年)创建的难老泉亭,八角攒尖顶。晋水的主要源头难老泉水从亭下石洞中滚滚流出,常年不息,昼夜不舍,故北齐时期取《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的锦句为名,称难老泉。泉水晶莹透明,水中浓翠的长生萍和水底五色斑澜的石子,在阳光的映照下光彩夺目,蔚为奇观。唐朝著名诗人李白赞美不绝,写下了“晋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的佳句。难老泉水出自断层岩,常年水温保持在17”c,灌溉着附近数万亩稻田。北宋诗人范仲淹的持句:“千家灌禾稻,满目江乡田。”“皆如晋祠下,生民无旱年。”就是咏颂晋祠的泉水的。

水母楼位于难老泉亭西面,又称水晶宫,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全楼分上下两层。楼下石洞三窟,中间一窟设一尊铜铸水母像,端坐于瓮形座位之上。楼上坐西向东设一神龛供奉水母。神龛两侧有八个侍女塑像,体态优美,衣纹飘逸,造型别致,也是难得的艺术佳品。

晋祠有名的唐碑,矗立在“贞观宝翰”亭中。此碑的碑文是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二十年(公元 646年)亲自撰写的,名为《晋祠之铭并序》。全碑共一千二百零三字,旨在通过歌颂宗周政治和唐叔虞建国的政策,以达到宣扬唐王朝的文治武功、巩固自己政权的目的。李世民非常喜爱王羲之的墨宝,他在书法艺术上也有颇高的造诣。《晋祠之铭并序》书法飞逸洒脱,骨格雄奇,笔力遒劲。刻工以洗炼的刀法,充分表现出原书法的神韵。“唐碑”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块行书碑,对于研究我国的书法艺术有重要的价值。

祠区北侧有唐叔虞祠。据郦道元《水经注》说:“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又北宋太平兴国修晋祠碑记中描绘它“前临曲沼”,“后拥危峰”,旧祠位置似与现在不在同一个地方。现存建筑分前后两院,颇为宽敞。前院四周有走廊,后院东西各有配殿三间,正北是唐叔虞殿。殿宽五间,进深四间,中间神龛内设唐叔虞塑像。神龛两侧有从别处移来的十二个塑像,多为女性,高度与真人相近。她仍手持笛、琵琶、三弦、钹等不同乐器,似乎是一个较完整的乐队。远些塑像约为明代作品,是研究我国器乐发展和音系史的不可多得的资料。

舍利生生塔位于祠区南瑞,建于隋开皇年间,宋代重修,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建。塔高三十八公尺,七屋八角,琉璃瓦顶,远远望去,高耸的古塔,映村著蓝天白云,甚是壮观。

晋祠的参天古树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著名的有周柏隋槐。周柏相传为西周时所植,位于圣母殿左侧,树身向南倾斜约与地面成四十度角,枝叶披覆殿宇之上。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赞曰:“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九百多年前就如此赞叹它的古老了,至今它依然苍劲挺拔,与长流不息的维老泉水和精美的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隋槐在关帝庙内,老枝纵横,盘根错节。这些古树年代久远,至今仍然生机勃勃,浓荫四布。郁郁苍苍的古树和晋水三泉相配合,使大殿楼阁掩映在浓荫疏影,静水急流之间,景色异常优美。

最新山西太原晋祠的导游词(八篇)篇四

游客去太原旅游的时候,作为导游,要结合太原的景点特色,详细介绍给游客知道。以下是本站小编整理的太原导游词资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晋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晋祠原为纪念晋国开国君主唐叔虞而建。创建年代已不可考。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就有关于唐叔虞祠(即晋祠)的记载,可见当时已经颇为出名了。

圣母殿和其中的42尊侍女像。圣母殿十晋祠的主体,也是现在晋祠的最古老的建筑(始建于北宋),殿高19米,面宽7间,进深6间,殿的四周有围廊。建筑学家们认为这个殿是宋代建筑的代表作。

晋祠的参天古树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周柏,又名“齐年柏”,相传为西周时所植,由于年代久远,树身已向南倾斜约40度,但仍充满了生机。隋槐在祠内的关帝庙内,老枝纵横,盘根错节。

难老泉,素有“晋阳第一泉”之誉,与侍女像、齐年柏并称“晋祠三绝”。因它晶莹澄澈,畅流不断,人们便以“难老”名之,泉水常年保持在17℃,灌溉着附近数万亩稻田。李白、范仲淹等大诗人都曾写过赞美难老泉的诗。

欢迎大家来太原旅游!在游览太原的景点名胜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的太原和历史上的太 原。

太原作为山西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和交通枢纽。太原市位于山西中部,辖3县1市6区,总面积约700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168 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80万,其中市区人口160多万。太原东、西、北三面环山,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由北而南穿城流过,把市区劈为两半。而5座风格迥异的大桥又将东西两岸紧紧连在一起。市内高楼商厦比肩耸立,绿地公园散落有致,草坪树带随街延伸,尽显壮观的现代都市气派。顺便告诉大家,太原的街道极为规范,凡南北走向皆称路,如建设路、五一路、并州路、解放路、平阳路、新建路、桃园路、滨河路;凡东西走向均叫街,如迎泽大街、府东府西街、双塔东西街、胜利街、西矿街、学府街。使行人倍感方便,断无迷失方向之忧。城周四郊,绿野平畴河渠交错,地肥水美物产丰饶。清徐葡萄、晋祠大米、老陈醋都是四海享誉的名产。晋祠、天龙山、崛围咽山等景观雄奇壮丽,各具风采。因此,古来就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

太原是一座具有2400多年历史的古城。传说太原这块地方属于尧帝的子孙所受封的唐国,所以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其弟姬虞于唐,便称唐叔虞。到唐叔虞的儿子这一代,改国号为晋。但当时晋国的中心在今天的晋南冀城一带,直到公元前6世纪初晋国的势力才扩展到太原一带。太原古称晋阳,奠基于春秋末期。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初,晋国卿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和尹择在晋水之北筑城,取名晋阳,其位置约当今天太原市晋源镇的古城营村。赵氏家族以晋阳为据点积蓄势力,奠定霸业。

公元前453年,掌握晋国大权的智伯联合韩、魏攻打赵襄子。赵凭借晋阳高城深池固守,使智氏难以得手。智伯急中生智,发现晋水从龙山那边流来绕城而过,便想出水攻之计,遂掘渠引晋水欲灌晋阳,这便是晋桐智伯渠的来历。赵襄子用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服韩、魏,里应外合,共灭智氏,瓜分其地。至此,晋国之地悉为赵、韩、魏三卿所占,史称“三家分晋”,因有“三晋”之说。到公元前420xx年,周天子正式承认赵、韩、魏三者的诸侯国地位,成为战国七雄中的三强,而赵国的都城就是晋阳。晋阳作为赵国首都历20xx年,公元前386年赵迁都河北邯郸。但赵氏在晋阳的基业已逾百年。

战国后期,秦国屡败赵国,随之在晋阳一带置太原郡,治所设在晋阳。需要说明的是,太原本义为广阔的平原,战国之前泛指汾河流域的平原地带,秦置太原郡之后,太原作为行政名称固定下来。从此,太原即指古之晋阳,晋阳亦指今之太原,二者通用。

汉朝太原为北方重镇,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20xx年)在晋阳置并州刺使部,统领太原、上党等六郡。从此太原又称并州。并州之名可能源于太原位于东西两道山脉之间,两山平行谓之并。

西晋末年,并州刺使刘琨为了防御匈奴的侵袭,扩筑晋阳城,使之成为城墙高13米,周长14公里的大城市。东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大乱,太原先后被后赵、前燕、前秦、西燕、后燕交替攻占。直到公元396年,北魏40万大军攻人晋阳,复置太原郡,古城才得到较长时间的休养生息,并且成为北魏南下河南、东出河北的重要基地。

北魏权臣高欢于532年在太原设大丞相府,并营造了规模宏大的晋阳宫,太原被称为“别都”。高欢之子高洋取代北魏建北齐后,虽定都于邮城(河北临漳),但对其发迹之地太原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在20xx年间建起大明宫,兴修12院,其辉煌壮丽程度远远超过首都邮城。高洋还在太原西山凿佛龛、雕佛像、建佛寺,在晋水源头修鱼沼飞梁。太原面貌为之一新。

太原的黄金时代是隋唐两朝。隋场帝杨广在即位前被封晋王,视太原为“发样之地”,称帝后在太原大兴土木。先在北齐晋阳宫外筑起高13米、周3.5公里的新城,后又在新城西边筑起高13米、周4公里的仓城,接着又建造了第二座晋阳宫。在此同时,隋场帝还征调数十万民工开山筑路,修成由太原到京师长安和宁武管涔山避暑行辕汾阳宫的两条驰道,太原的交通更加方便。

隋朝短暂,很快被唐朝取代。而兴唐的李渊父子便是从太原开基立业的。唐高祖李渊曾长期任隋朝的山西河东抚尉使、太原留守等职。唐太宗李世民的青年时期也是在太原度过,被人称为“太原公子”。在隋末天下大乱之际,李渊父子于公元620xx年誓师晋阳,当年11月便攻人长安,建立唐王朝。太原这段特殊历史使它拥有仅次于长安的重要地位。先被定为“北都”,后又改名“北京”,最后又恢复为“北都”。太原城也随之大大扩展。据新旧《唐书》记载,唐代晋阳已经成为横跨汾河两岸、由三座城池联接组成的大都市。西城在汾水西岸,也称府城或州城,高13米,周长 21公里,内里包括宫城、大明城、新城、仓城四座小城,把北齐和隋代的宫殿全部囊括进来。东城在汾河东岸,为贞观名臣李副主持修筑。因东城内井水苦涩,难以饮用,又修筑了引水工程“晋渠”,将晋水从西城外架槽引入东城。东西两城之间,跨汾河又有一座“跨水联谍”的中城,把东西两城连为一体,故又称“连城 ”,是则天武后时并州长史崔神庆主持兴建。晋阳三城,虽各有城池,又浑然一体,共有城门24道,进退攻守彼此呼应,互为依托,风格独特。 唐末五代天下由治而乱,名城晋阳也几易其主。先是后唐的“西京”,随后继为后晋、后汉、北汉的“国都”,这里的动静治乱直接影响到北国与中原。从北齐高洋父子,隋朝杨广,唐朝李渊父子,到五代三主(后唐李存勖、后晋石敬塘、后汉刘知远)及北汉的刘祟,这一个个所谓“真龙天子”都是从太原起家夺取天下。太原可以说是藏“龙”卧“虎”之地,故又有“龙城”之称。

晋阳城易守难攻。宋王朝建立已数十年,但晋阳仍在北汉刘氏手中,直到太平兴国四年(公元 979年)第二代天子宋太宗赵光义“御驾亲征”,围城攻打近半年,北汉主刘继元出城投降,宋朝才算攻取晋阳。宋太宗一则仇视晋阳军民的顽强抵抗,二则惧怕别人再踞晋阳成“龙”,便下令焚毁晋阳城,并引汾水、晋水淹灌废墟,进而使历时1400多年的晋阳古城毁于水火。流离失所的城中百姓纷纷外迁,其中不少人移居汾河东岸的唐明镇。

太原毕竟是北方战略要地,毁掉旧城之后必须再建新城。公元982年,焚灌晋阳后不到三年,宋朝大将潘美便奉旨扩展唐明镇,筑起周围10多里的土城,这便是现在太原城区雏型,太原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宋朝统治者避讳“晋阳”、“太原”旧名,便在这座扩大后的土城设置了阳曲县,从此太原又有“阳曲”之称。需要说明的是,赵光义为斩断“龙脉”,杜绝太原再出真龙天子与其争夺江山,就把太原的街道大都设计成“丁”字形,取“钉”之谐音,以钉死龙脉。如今太原仍有一些丁字街口。新建的太原发展很快,到宋代中期,太原又成为一座商贸发达、风光秀丽的北方名城,被誉为“锦绣太原城”。

宋朝后期及金元两代,北方又是乱世,太原城又遭战火之劫。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漳的北伐军进入太原时,这里已是一座人烟罕见的空城了。洪武三年(公元1371年),明太祖朱元漳封他的三儿子朱棡为晋王,坐镇全国九边重镇之首的太原,经略北边防务。朱棡命永平侯谢成扩建城池,谢成在宋城基础上向东南北三面扩展,建成周12公里、高12米的砖城,城上建4座角楼、8座门楼、92座敌楼。至今太原许多地名仍沿用当时城门名,如大南门、小东门、大北门、旱西门等。 清代以太原为山西省会。民国时期始设太原市(1920xx年)。到1949年解放前夕,太原城区面积为 30平方公里,人口20余万。解放后近半个世纪,太原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拥有160万市民的大都市,而且是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在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太原作为北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镇,历史上名家辈出。春秋时代有著名建筑家董安于,行侠好义的豫让;魏晋时期有史学家王沈、王助,文学家孙绰;唐代有著名诗人王之涣、王翰、王昌龄、白居易;宋代有书画家米芾;金代名诗人李汾,元代戏曲家乔吉,明代文学家罗贯中,清代著名学者傅青主、阎若琚等,均对中华文化的繁荣作出了贡献。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太原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保存至今的如晋祠古建筑群,天龙山及龙山石窟雕像,祟善寺、双塔寺、净因寺、多福寺、文庙、纯阳宫等,均具有很高的欣赏和研究价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个理想的旅游场景。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山西省会、历史名城——太原。这里曾经是唐尧故地、战国名城、北朝霸府、大唐“北京”、九边重镇、晋商故里。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为他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作为文明荟萃之地,这里有大唐的气度,晋地的风流。灿烂的名胜古迹让这座城市魅力无限。

地理位置

太原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的北端,西、北、东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谷平原,全市整个地形北高南低呈簸箕形,黄的第二大支流汾河由北而南穿城流过,把市区劈为两半。东汉著作家应邵曰:“地在两谷之间,故曰并州”。所以太原简称“并”, 唐代诗人杜甫也曾称誉“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太原现仍有并州路,并州饭店等。顺便告诉大家,太原的街道极为规范,凡南北走向皆称路,凡东西走向均叫街,使行人倍感方便,断无迷失方向之忧。

建城始源

太原古称晋阳,奠基于春秋末期。大约在公元前497年,晋国卿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和尹择在晋水之北筑城,取名晋阳,其位置约在今天太原市晋源区。所以,20xx年太原迎来了她建城2500周年的辉煌庆典。随后,赵氏家族以晋阳为据点积蓄势力,奠定霸业,最后建立了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

“龙城”

太原也是龙兴之地,建立北齐政权的高洋父子发迹于太原,称太原为“别都”;隋场帝杨广在即位前被封晋王,视太原为“发样之地”;兴唐的李渊父子也是从太原开基立业的,唐高祖李渊曾长期任隋朝的山西河东抚尉使、太原留守等职,唐太宗李世民的青年时期也是在太原度过,被人称为“太原公子”,李渊建立唐朝,称太原为“北都”,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盛赞太原“天王三京,北都其一。”今天旅居海外的华人,都以唐人后裔为荣,甚至把大片华人聚集地命名为“唐人街”,追本溯源,唐文化的发祥地就在我们山西太原;五代时,太原先是后唐的“西京”,随后相继为后晋、后汉、北汉的“国都”。太原可以说是藏龙卧虎之地,故又有“龙城”之称。

这些一个个所谓的“真龙天子”之所以能从太原起家夺取天下,实际上因为太原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并且是华夏民族与草原民族交往和冲突的中心地带。历史上这里就有“乱世出英才”、“并州自古多英豪”等说法。

一市三县六区

太原辖一市三县六区,人口约350万,约占全省人口的10%。

古交市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北部,是全国最大的土焦煤生产基地,也是吕梁山东麓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这里可以补充煤、炼焦等内容)

娄烦县最早为西周初年的楼烦国国都所在地,秦朝在此设娄烦郡,唐初在此处设牧马监,为唐北边疆军马主要来源地,时有“楼烦骏马甲天下”之谓。娄烦可谓历史悠久,名声在外。但是很可惜文革时工作人员缺乏相关历史知识和地名标准化意识,在上报文件中误将当地群众所写错别字“娄烦”作为标准地名,以致被国家正式命名。“楼”和“娄”虽半字之差,但对于其县域历史品牌的延续和文化资源的利用都将是无形的损失。

阳曲县地处忻州与晋中盆地之脊梁地带。境北系山系横亘东西,云中山系纵贯南北,因为并北屏障,号称太原之北大门,为兵农必争之地。

清徐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中国古典文学大师罗贯中先生的故乡,也是全国四大葡萄名产地之一和山西老陈醋的正宗发源地,素有“葡萄之乡”和“中国醋都”之称。(此处可以增加老陈醋的相关内容)

迎泽区是太原的文化中心、商业中心。区域内集中了新华社山西分社、山西日报社、山西电视台、山西电台等多家新闻单位;也有省晋剧院、省京剧院、省话剧院等省城主要文艺团体,省图书馆、山西图书大厦、太原工人文化宫、市少年宫、太原影都等文化娱乐场所;也是太原最大的商业步行街所在地,聚集了华宇购物中心、贵都世纪广场、御花园时代广场、天美名店等大批新兴大型商业企业。

太原最大的街道迎泽大街也位于迎泽区,这条大街1955年开建,宽度70米,在当年来说着实让人瞠目结舌,即便现在也是气势磅礴。有人说这条大街的名字起的好,“迎泽、迎泽、欢迎毛泽东和”,而且确有传说这条大街的修建是为了欢迎毛泽东的莅临。不过有一个事实,毛主席一生没有涉足太原,直至他临终。实际上,迎泽大街的得名,是因为当时这条街由原太原城垣的承恩门,即后来的首义门起始,经由迎泽门、直至西南城角达汾河东坝。而这两座故城的城门以迎泽门规模最大,为纪念于斯,从迎泽门引得迎泽大街之名。

尖草坪区位于太原市的最北端,该区有太原钢铁有限公司(简称太钢)是中国最大的特殊钢生产基地。主要产品有不锈钢、汽车用钢、船板钢、火车轮轴钢、高压锅炉管用钢等。太钢产品应用于秦山核电站和三峡大坝建设、“和谐号”高速列车及“神舟”五号、六号和七号飞船制造等重点工程,新型材料用于“嫦娥一号”探月工程。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行20xx年版第五套人民币,其中的1角硬币全部选用太钢生产的不锈钢铸造。

在这里还有个现实版的“愚公移山”的故事。太原钢铁公司1934年建厂,解放后收归国有,渣场是钢铁生产企业天天倒废渣的地方。50年的不断沉积,废渣越堆越多,越堆越高。到1983年,太钢渣场已经形成一座占地数平方公里的“大渣山”。这座渣山相当于5个天安门广场大,最高处有7层楼那么高。每当倒渣时,灰尘滚滚、烈焰升腾,不仅威胁着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正常生活,也成为省城太原的一大环境污染源。

杏花岭区位于太原的东北部,是太原的政治中心,山西省政府、省政协、省军区、太原市委、市政府等省、市党政军机关均驻在该区。

万柏林区有我国第一座重型机器厂——太原重型机器厂,建厂五十年多来,从第一台起重机,第一台挖掘机,第一台管轧机,第一座卫星发射塔架等300多项“中国第一”。创造出了象航天发射塔架成功托起““神舟”号载人飞船,三峡工程世界最大的1200t桥机等这样数百项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标志性产品。

晋源区地处太原市西南,西依龙山,东傍汾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北宋之前的太原城就建在这山清水秀之地。这里建有纪念山西第一位诸侯王的祠庙——晋祠,内有十字型桥梁——鱼沼飞梁,是我国现存古桥梁中的孤例。另外晋祠之地水源丰富,历史上称为“太原小江南”,此地所产大米历史上一直作为“贡品”,进奉朝廷。北宋名臣范正淹来到晋祠也感叹的写道:“满目江南乡,千家灌禾田”。

小店区是太原的南大门,这里土地开阔,交通便利,是太原市整体布局“南移西进”的主要扩张区域,目前已建有太原机场,正在修建的有太原新火车站、山西大医院等大型民生工程,据说山西的政府部门也将迁到这里。区域内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国家级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太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都坐落在小店区,小店区已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科工贸的重要发展基地。所以,目前该区的房价也是全市涨的最快的。

最新山西太原晋祠的导游词(八篇)篇五

大家好!非常欢迎你们来到太原。我是你们的导游小萌,下面为大家介绍太原。

太原作为山西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和交通枢纽。太原市位于山西中部,辖3县1市6区,总面积约700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168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80万,其中市区人口160多万。太原东、西、北三面环山,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由北而南穿城流过,把市区劈为两半。而5座风格迥异的大桥又将东西两岸紧紧连在一起。市内高楼商厦比肩耸立,绿地公园散落有致,草坪树带随街延伸,尽显壮观的现代都市气派。顺便告诉大家,太原的街道极为规范,凡南北走向皆称路,如建设路、五一路、并州路、解放路、平阳路、新建路、桃园路、滨河路;凡东西走向均叫街,如迎泽大街、府东府西街、双塔东西街、胜利街、西矿街、学府街。使行人倍感方便,断无迷失方向之忧。城周四郊,绿野平畴河渠交错,地肥水美物产丰饶。清徐葡萄、晋祠大米、老陈醋都是四海享誉的名产。晋祠、天龙山、崛围咽山等景观雄奇壮丽,各具风采。因此,古来就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

太原是一座具有2400多年历史的古城。传说太原这块地方属于尧帝的子孙所受封的唐国,所以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其弟姬虞于唐,便称唐叔虞。到唐叔虞的儿子这一代,改国号为晋。但当时晋国的中心在今天的晋南冀城一带,直到公元前6世纪初晋国的势力才扩展到太原一带。太原古称晋阳,奠基于春秋末期。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初,晋国卿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和尹择在晋水之北筑城,取名晋阳,其位置约当今天太原市晋源镇的古城营村。赵氏家族以晋阳为据点积蓄势力,奠定霸业。

公元前453年,掌握晋国大权的智伯联合韩、魏攻打赵襄子。赵凭借晋阳高城深池固守,使智氏难以得手。智伯急中生智,发现晋水从龙山那边流来绕城而过,便想出水攻之计,遂掘渠引晋水欲灌晋阳,这便是晋桐智伯渠的来历。赵襄子用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服韩、魏,里应外合,共灭智氏,瓜分其地。至此,晋国之地悉为赵、韩、魏三卿所占,史称“三家分晋”,因有“三晋”之说。到公元前420xx年,周天子正式承认赵、韩、魏三者的诸侯国地位,成为战国七雄中的三强,而赵国的都城就是晋阳。晋阳作为赵国首都历20xx年,公元前386年赵迁都河北邯郸。但赵氏在晋阳的基业已逾百年。

战国后期,秦国屡败赵国,随之在晋阳一带置太原郡,治所设在晋阳。需要说明的是,太原本义为广阔的平原,战国之前泛指汾河流域的平原地带,秦置太原郡之后,太原作为行政名称固定下来。从此,太原即指古之晋阳,晋阳亦指今之太原,二者通用。

汉朝太原为北方重镇,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20xx年)在晋阳置并州刺使部,统领太原、上党等六郡。从此太原又称并州。并州之名可能源于太原位于东西两道山脉之间,两山平行谓之并。

西晋末年,并州刺使刘琨为了防御匈奴的侵袭,扩筑晋阳城,使之成为城墙高13米,周长14公里的大城市。东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大乱,太原先后被后赵、前燕、前秦、西燕、后燕交替攻占。直到公元396年,北魏40万大军攻人晋阳,复置太原郡,古城才得到较长时间的休养生息,并且成为北魏南下河南、东出河北的重要基地。

北魏权臣高欢于532年在太原设大丞相府,并营造了规模宏大的晋阳宫,太原被称为“别都”。高欢之子高洋取代北魏建北齐后,虽定都于邮城(河北临漳),但对其发迹之地太原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在20xx年间建起大明宫,兴修12院,其辉煌壮丽程度远远超过首都邮城。高洋还在太原西山凿佛龛、雕佛像、建佛寺,在晋水源头修鱼沼飞梁。太原面貌为之一新。

太原的黄金时代是隋唐两朝。隋场帝杨广在即位前被封晋王,视太原为“发样之地”,称帝后在太原大兴土木。先在北齐晋阳宫外筑起高13米、周3.5公里的新城,后又在新城西边筑起高13米、周4公里的仓城,接着又建造了第二座晋阳宫。在此同时,隋场帝还征调数十万民工开山筑路,修成由太原到京师长安和宁武管涔山避暑行辕汾阳宫的两条驰道,太原的交通更加方便。

隋朝短暂,很快被唐朝取代。而兴唐的李渊父子便是从太原开基立业的。唐高祖李渊曾长期任隋朝的山西河东抚尉使、太原留守等职。唐太宗李世民的青年时期也是在太原度过,被人称为“太原公子”。在隋末天下大乱之际,李渊父子于公元620xx年誓师晋阳,当年11月便攻人长安,建立唐王朝。太原这段特殊历史使它拥有仅次于长安的重要地位。先被定为“北都”,后又改名“北京”,最后又恢复为“北都”。太原城也随之大大扩展。据新旧《唐书》记载,唐代晋阳已经成为横跨汾河两岸、由三座城池联接组成的大都市。西城在汾水西岸,也称府城或州城,高13米,周长21公里,内里包括宫城、大明城、新城、仓城四座小城,把北齐和隋代的宫殿全部囊括进来。东城在汾河东岸,为贞观名臣李副主持修筑。因东城内井水苦涩,难以饮用,又修筑了引水工程“晋渠”,将晋水从西城外架槽引入东城。东西两城之间,跨汾河又有一座“跨水联谍”的中城,把东西两城连为一体,故又称“连城”,是则天武后时并州长史崔神庆主持兴建。晋阳三城,虽各有城池,又浑然一体,共有城门24道,进退攻守彼此呼应,互为依托,风格独特。

唐末五代天下由治而乱,名城晋阳也几易其主。先是后唐的“西京”,随后继为后晋、后汉、北汉的“国都”,这里的动静治乱直接影响到北国与中原。从北齐高洋父子,隋朝杨广,唐朝李渊父子,到五代三主(后唐李存勖、后晋石敬塘、后汉刘知远)及北汉的刘祟,这一个个所谓“真龙天子”都是从太原起家夺取天下。太原可以说是藏“龙”卧“虎”之地,故又有“龙城”之称。

晋阳城易守难攻。宋王朝建立已数十年,但晋阳仍在北汉刘氏手中,直到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第二代天子宋太宗赵光义“御驾亲征”,围城攻打近半年,北汉主刘继元出城投降,宋朝才算攻取晋阳。宋太宗一则仇视晋阳军民的顽强抵抗,二则惧怕别人再踞晋阳成“龙”,便下令焚毁晋阳城,并引汾水、晋水淹灌废墟,进而使历时1400多年的晋阳古城毁于水火。流离失所的城中百姓纷纷外迁,其中不少人移居汾河东岸的唐明镇。

太原毕竟是北方战略要地,毁掉旧城之后必须再建新城。公元982年,焚灌晋阳后不到三年,宋朝大将潘美便奉旨扩展唐明镇,筑起周围10多里的土城,这便是现在太原城区雏型,太原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宋朝统治者避讳“晋阳”、“太原”旧名,便在这座扩大后的土城设置了阳曲县,从此太原又有“阳曲”之称。需要说明的是,赵光义为斩断“龙脉”,杜绝太原再出真龙天子与其争夺江山,就把太原的街道大都设计成“丁”字形,取“钉”之谐音,以钉死龙脉。如今太原仍有一些丁字街口。新建的太原发展很快,到宋代中期,太原又成为一座商贸发达、风光秀丽的北方名城,被誉为“锦绣太原城”。

宋朝后期及金元两代,北方又是乱世,太原城又遭战火之劫。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漳的北伐军进入太原时,这里已是一座人烟罕见的空城了。洪武三年(公元1371年),明太祖朱元漳封他的三儿子朱为晋王,坐镇全国九边重镇之首的太原,经略北边防务。朱命永平侯谢成扩建城池,谢成在宋城基础上向东南北三面扩展,建成周12公里、高12米的砖城,城上建4座角楼、8座门楼、92座敌楼。至今太原许多地名仍沿用当时城门名,如大南门、小东门、大北门、旱西门等。 清代以太原为山西省会。民国时期始设太原市(1920xx年)。到1949年解放前夕,太原城区面积为30平方公里,人口20余万。解放后近半个世纪,太原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拥有160万市民的大都市,而且是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在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太原作为北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镇,历史上名家辈出。春秋时代有著名建筑家董安于,行侠好义的豫让;魏晋时期有史学家王沈、王助,文学家孙绰;唐代有著名诗人王之涣、王翰、王昌龄、白居易;宋代有书画家米芾;金代名诗人李汾,元代戏曲家乔吉,明代文学家罗贯中,清代著名学者傅青主、阎若琚等,均对中华文化的繁荣作出了贡献。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太原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保存至今的如晋祠古建筑群,天龙山及龙山石窟雕像,祟善寺、双塔寺、净因寺、多福寺、文庙、纯阳宫等,均具有很高的欣赏和研究价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个理想的旅游场景,让我们逐一加以品味。

最新山西太原晋祠的导游词(八篇)篇六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及母后邑姜后而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为晋国宗祠。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山西太原晋祠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公元7世纪至12世纪间极为辉煌壮美、璀璨绚烂的篇章。晋祠是祭祀西周唐国诸侯姬虞的祠堂,创建于西周(公元前11世纪)。1500年前,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晋祠已有相当规模。后经北齐、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及民国诸时期,历经20xx多年的擘划营造和修葺扩充,遂成当今规模。

其中于公元7世纪至12世纪间最为兴盛,是中国唐、宋古建园林、雕刻艺术之典范。保存至今的有盛唐时期碑刻,宋、元、明、清不同时期的古代建筑100余座,特别是主体建筑圣母殿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唯一具有典型性的北宋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实例。保存在圣母殿内的宋塑群像突破了宋以前宗教造像的模式,而成为当时社会上真实人物的写照,开创了雕塑艺术写实作品的先河,它不仅是中国雕塑史上唯一反映宫廷人物的造像,而且是中国雕塑史上艺术高超的罕见精品。

晋祠创建年代久远,跨越时空漫长,所处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景色幽美,是许多祠庙建筑难以比拟的。晋祠以大量的古建筑、雕塑、碑刻、壁画、古树名木,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建筑、园林、雕塑、宗教、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晋祠的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使其成为古代宗祠与园林艺术相结合的且跨越的历史最长又最具代表性的唯一实例,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和人类建筑艺术宝库中一份最珍贵的遗产。

晋祠最著名的建筑为圣母殿,创建于宋代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圣母传为姬虞之母邑姜。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堂宽大疏朗,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3尊(含后补塑2尊),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态庄严,雍容华贵,凤冠霞帔,是一尊宫廷统治者形象。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动,情态各异,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珍贵资料。

鱼沼飞梁,建于宋代,呈十字桥形,如大鹏展翅,位于圣母殿前,形状典雅大方,造型独特,是国内现存古桥梁中仅有的一例。

金人台四尊铁人姿态英武,因铁为五金之属,人称之为“金人台”。西南隅的那尊铁人,铸于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不但保存完整,而且神态威武,英姿勃勃,气概不凡,销明甲亮,闪闪泛光,颇为独特。据说,一年夏天气候特别炎热,身披铁甲的西南隅的铁人忍受不了这难熬的痛苦。独自走到汾河边,只见汾河滔滔而流,怎么过河呢,铁人犯了愁。正在着急,忽见从上游不远沿岸边驶下一条小船。铁人赶忙上前招呼,要求船家把他渡到对岸。船家沉吟一阵,方才慢腾腾地说:“渡你一人,人太少,可再稍候一时,再等等有无旁人。”铁人一焦急,赶忙说道:“你能渡过我一个,就算你有能耐啦”船家看了看铁人说:“你能有多重,一只船不止装一人,除非你是铁铸的。”话一落音,一语道破了铁人的本相。瞬间,铁人立在汾河边,纹丝不动,怎么这人不说话了?船家抬眼一看,面前立着一位铁人。多眼熟啊,嗬,可不是嘛,是晋词的铁人。船家不敢怠慢,赶忙找了一些乡亲,把铁人抬回金人台。圣母勒令手下将领,把铁人的脚趾上连砍三刀,表示对铁人不服从戒律的惩罚。今日的铁人,脚上还留着连砍三刀的印痕。

唐碑亭,即“贞观宝翰”亭。亭内陈列唐太宗李世民手书碑刻“晋祠之铭并序”。全碑1200多宇,书法行草,骨骼雄健,笔力奇逸含蓄,有王羲之的书法神韵,是书法艺术的珍品。圣母殿右侧,是千年古树“卧龙周柏”。难老泉,俗称“南海眼”,出自断岩层,终年涌水,生生不息,北齐时有人据《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之句起名“难老泉”。周柏、难老泉、侍女像誉称“晋祠三绝”。

晋祠南部名奉圣寺,相传这里曾是唐朝大将尉迟敬德的别墅。奉圣寺此,有舍利塔,塔高38米,七级八角形。在奉圣寺附近,有巨槐一株,干老枝嫩,苍郁古朴,独具一格。据传,原来这株槐树历史久远,早已干枯,也不知过了多少年,到清代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农历三月廿一日,奉圣寺内集会,人来人往熙攘非凡。恰好,有一个老道士在枯槐下叫卖,出售膏药。口里喊着:“膏药灵应、能汉百病,有福来买,无福不信。”叫卖半晌,没人买他的药。这位老道继续叫卖:“如此仙药,来购无人,凡人无福,枯槐宜生。”说罢,他将膏药贴于枯槐身上。拂袖扬长而去。说来真巧,不到一个月,这株枯槐,死而复生。生枝展芽,甚为茂盛。人们见状,都惊呼这株枯槐叫复生槐。实际上,俗话说得好:“千年柏、万年松,老槐一睡几百春。”这株枯槐复生,大约是因为多年长睡而碰巧苏醒的缘故。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叔虞励精图治,利用晋水,兴修农田水利,大力发展农业,使唐国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

叔虞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在其封地之内选择了这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这也是山西简称“晋”的由来,祠堂也改名为“晋王祠”,简称“晋祠”。

晋祠在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翁山下,晋水发源处。北宋天圣年间,追风唐疏虞为汾王,并为大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大的圣母殿,殿内有43尊宋代彩塑,殿前鱼沼飞梁喂国内所仅见。殿内两侧为难老、善利、二泉,晋水主要源头由此流出,常年不息,水温17℃,清澈见底。祠内贞观宝翰厅有唐太宗写的“御碑”、“晋祠之铭并续”。晋祠内还有著名的周柏、唐槐,周柏位于圣母殿左侧,唐槐在关帝庙内,老枝纵横,至今生机勃勃,郁郁苍苍,于常流不息的难老泉和精美的宋塑42歌侍女像、圣母像誉为“晋祠三绝”。

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二十五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晋水源头,有一片古建园林,统名“晋祠”。这里,山环水绕,古木参天,在如画的美景中,历代劳动人民建筑了近百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在苍郁的树木掩映之下,清澈见底的泉水蜿蜓穿流于祠庙殿宇之同,历史文物与自然风景荟萃一起,使游人目不暇接,留连忘返。晋祠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和著名的游块胜地,常年接待着国内外成千上万的游客。

关于晋祠的故事,说来话长,据《史纪·晋世家》的纪载,周武王之子成王姬诵封同母弟叔虞于唐,称唐叔虞。叔虞的儿子燮,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为晋。后人为了奉祀叔虞,在晋水源头建立了祠宇,称唐叔虞祠,也叫做晋祠。晋祠的创建年代,现在还难以考定。最早的记载见于北魏郦道元(公元466或472?——527年)的《水经注》,书中写道:“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坐时的风景文物已大有可观,祠、堂、飞梁都已俱备了。由此可见,晋祠的历史,即使是从北魏算起,距今也有一千好几百年了。

在漫长的岁月中,晋祠曾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面貌不断改观。南北朝时,文宣帝高洋,推翻东魏,建立了北齐,将晋阳定为别都,于天保年间(公元550——559年)扩建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隋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在祠区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唐感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晋祠,撰写碑文《晋祠之铭并序》,并又一次进行扩建。宋太宗赵光义于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在晋祠大兴土木,修缮竣工时还刻碑记事。宋仁宗赵祯于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

自从北宋天圣年间修建了圣母殿和鱼沼飞梁后,祠区建筑布局更大为改观。此后,铸造铁人,增建献殿、钟楼、鼓楼及水镜台等,这样,以圣母殿为主体的中轴线建筑物就次第告成。原来居于正位的唐叔虞祠,座落在旁边,退处于次要的位置了。

祠区内中轴线上的建筑,由东向西,依次是: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钟鼓二楼、献殿、鱼沼飞梁和圣母殿。这组建筑和它北面的唐叔虞祠、昊天神祠和文昌宫,及南面的水母楼、难老泉亭及舍利生生塔等,组成了一个综合建筑群。东西一条主线上的建筑,配合上南、北两组建筑,本来是不同时期搞起来的,集中在一起,却好像都服从于一个精巧的总体设计,并不是杂乱无章地生拼硬凑的,显得布局紧凑,既象庙观的院落,又象皇室的宫苑,反映了我国古代芳功人民创造的匠心。

中轴线最前端为水镜台,始建于明朝,是当时演戏的舞台。前部为单檐卷棚顶,后部为重檐歇山顶。除前面的较为宽敞的舞台外,其余三面均有明朗的走廊,建筑式祥别致。慈禧太后曾照原样在颐和园修建了一座。

从水镜台向西,有一条晋水的干渠——“智伯渠”,又名海清北河。相侍春秋末期,晋国世卿智伯为了攻取赵襄子的采地,引汾、晋二水灌晋阳而开凿此渠。后人在旧渠的基础上加以修浚,成为灌溉田地的水渠。

通过智伯渠上的合仙桥,便是金人台。金人台呈正方形,四角各立铁人一尊,每尊高两米有余。其中西南隅的一尊铸造于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经历八百多年的雨雪风霜,迄今明亮不锈,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在北宋时所达到的高度冶炼和铸造水平。

穿过对越坊及钟楼、鼓楼就到了献殿。此殿原为陈设祭品的场所,始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面宽三间,深两间,梁架很有特色,只在四椽袱上放一层平梁,既简单省料,又轻巧坚固。殿的四周除中间前后开门之外,均筑坚厚的槛墙,上安直栅栏,使整个大殿形似凉亭,显得格外利落空敞。献殿于一五年用原料按原式样翻修,保持了金代建筑特点,是我因古建中的瑰宝。

献殿以西,是连接圣母殿的鱼沼飞梁。全沼为一方形水池,是晋水的第二泉源。池中立三十四根小八角形石柱,柱顶架斗拱和梁木承托著十字形桥面,就是飞梁。东西桥面长十九点六米,宽五米,高出地面一点三米,西端分别与献殿和圣母殿相连接;南北桥面长十九点五米,宽三点三米,两端下斜与地面相平。整个造型犹如展翅欲飞的大鸟,故称飞梁。飞梁始建年代和旧址都不详,根据《水经注》纪载,北魏时已有飞梁之设。现存此桥,可能是北宋时与圣母及同时建造的。一五年曾按原样翻修。建筑结构有宋代特点,小八角石柱,复盆式莲瓣尚有北魏遗风。这种形制奇特,造型优美的十字形桥式,虽在古籍中早有记载,古面中偶有所见,但现存实物仅此一例。它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很有价值。

飞梁南北桥面之东,两端各卧伏一只宋雕石狮,造型生动。桥东月台上有铁狮一对,神态勇猛,铸于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是我国较早的铁铸狮子。

在中轴线末端,是宏伟壮丽的圣母殿。圣母殿背靠悬瓮山,前临鱼沼,晋水的其他二泉——“难老”和“善利”分列左右。此殿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重修,是现在晋祠内最为古老的建筑。殿高约十九米,重檐歇山顶,面宽七间,进深六间,平面布置几乎成方形。殿身四周围廊,前廊进深两间,廊下宽敞。在我国古代建筑中,殿周围廊,此为现存最早的一个实例。殿周柱子略向内倾,四根角柱显著升高,使殿前檐曲线弧度很大。下翘的殿角与飞梁下折的两翼相互映衬,一起一伏,一张一弛,更显示出飞梁的巧妙和大殿的开阔。殿、桥、泉亭和鱼沼,相互陪村,浑然一体。圣母殿采用“减柱法”营造,殿内外共减十六根柱子,以廊柱和檐柱承托殿顶屋架,因此,殿前廊和殿内十分的宽敞。“减柱法”的熟练使用。

说明宋代在建筑上已进一步掌握了力学原理;斗拱和柱高的比例适当,避免了隋唐建筑中用料的浪费,在建筑式样上也更富于艺术性。我国的木结构建筑,经历了一个由隋唐的雄壮坚实到明清的华丽轻巧的发展地程,而宋代建筑正是这个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圣母殿是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对于研究我国宋代建筑和我国建筑发展史都很有价值。殿内无柱,不但增加了高大神龛中圣母的威严,而且为设置塑像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殿内共四十三尊泥塑彩绘人像,除龛内二小像系后补外,其余多北宋代原塑。主像圣母,即唐叔虞和周成王的母亲,周武王的妻子,姜子牙的女儿——邑姜,其塑像设在大殿正中的神龛内。其余四十二尊侍从像对称地分列于龛外两侧。其中宦官像五尊,著男服的女官像四尊,侍女像共三十三尊。圣母邑姜,曲膝盘坐在饰凤头的木靠椅上,凤冠蟒袍,霞帔珠璎,面目端庄,显示了统治者的尊贵和奢华。四十二个侍从像,手中各有所奉,为帝后服种种劳役,例如侍奉文印翰墨,洒扫梳妆,奉饮食,侍起居以至奏乐歌舞等等。这些塑像造型生动,姿态自然,尤其是侍女像更是精品。宋代的艺人,满怀同情,塑造了一群终生被幽禁深宫,失去了自由,埋葬了青春的女性。

这些侍女像的肢体身材比较造度,服饰美观大方,衣纹明快流畅。她们的年龄或任或少,身段或丰满或苗条,面庞或圆润或清秀,神态或幽怨或天真,一个个性格鲜明,表情自然,加之高度与真人相仿,更显得栩栩如生。这组塑像突破了神庙建筑中以塑造神佛为主的老套,真实地表现了被禁锢深宫受尽役使的侍从们的生活精神面貌,从而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一个侧面。在技巧上,显然相当准确地掌握了人体的比例和解剖关系,手法纯熟,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它们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珍品,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位位。人们谈到晋祠,往往总要谈到这些精彩的宋塑。

在圣母殿南面,有一座北齐天保(公元550——559年)创建的难老泉亭,八角攒尖顶。晋水的主要源头难老泉水从亭下石洞中滚滚流出,常年不息,昼夜不舍,故北齐时期取《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的锦句为名,称难老泉。泉水晶莹透明,水中浓翠的长生萍和水底五色斑澜的石子,在阳光的映照下光彩夺目,蔚为奇观。唐朝著名诗人李白赞美不绝,写下了“晋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的佳句。难老泉水出自断层岩,常年水温保持在17℃,灌溉着附近数万亩稻田。北宋诗人范仲淹的持句:“千家灌禾稻,满目江乡田。”“皆如晋祠下,生民无旱年。”就是咏颂晋祠的泉水的。

水母楼位于难老泉亭西面,又称水晶宫,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全楼分上下两层。楼下石洞三窟,中间一窟设一尊铜铸水母像,端坐于瓮形座位之上。楼上坐西向东设一神龛供奉水母。神龛两侧有八个侍女塑像,体态优美,衣纹飘逸,造型别致,也是难得的艺术佳品。

晋祠有名的唐碑,矗立在“贞观宝翰”亭中。此碑的碑文是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亲自撰写的,名为《晋祠之铭并序》。全碑共一千二百零三字,旨在通过歌颂宗周政治和唐叔虞建国的政策,以达到宣扬唐王朝的文治武功、巩固自己政权的目的。李世民非常喜爱王羲之的墨宝,他在书法艺术上也有颇高的造诣。《晋祠之铭并序》书法飞逸洒脱,骨格雄奇,笔力遒劲。刻工以洗炼的刀法,充分表现出原书法的神韵。“唐碑”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块行书碑,对于研究我国的书法艺术有重要的价值。

祠区北侧有唐叔虞祠。据郦道元《水经注》说:“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又北宋太平兴国修晋祠碑记中描绘它“前临曲沼”,“后拥危峰”,旧祠位置似与现在不在同一个地方。现存建筑分前后两院,颇为宽敞。前院四周有走廊,后院东西各有配殿三间,正北是唐叔虞殿。殿宽五间,进深四间,中间神龛内设唐叔虞塑像。神龛两侧有从别处移来的十二个塑像,多为女性,高度与真人相近。她仍手持笛、琵琶、三弦、钹等不同乐器,似乎是一个较完整的乐队。远些塑像约为明代作品,是研究我国器乐发展和音系史的不可多得的资料。

舍利生生塔位于祠区南瑞,建于隋开皇年间,宋代重修,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建。塔高三十八公尺,七屋八角,琉璃瓦顶,远远望去,高耸的古塔,映村著蓝天白云,甚是壮观。

晋祠的参天古树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著名的有周柏隋槐。周柏相传为西周时所植,位于圣母殿左侧,树身向南倾斜约与地面成四十度角,枝叶披覆殿宇之上。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赞曰:“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九百多年前就如此赞叹它的古老了,至今它依然苍劲挺拔,与长流不息的维老泉水和精美的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隋槐在关帝庙内,老枝纵横,盘根错节。这些古树年代久远,至今仍然生机勃勃,浓荫四布。郁郁苍苍的古树和晋水三泉相配合,使大殿楼阁掩映在浓荫疏影,静水急流之间,景色异常优美。

最新山西太原晋祠的导游词(八篇)篇七

汾河公园是位于太原市中心的大型城市生态景观公园,是具有中国北方园林风格和太原汾河地域文化的山水园,全长6公里,宽500米,占地300公顷,形成了130万平方米水面和130万平方米绿地,是太原市目前最大、最集中的公共绿地游乐场所。同时也是太原城区汾河段蓄水美化工程,人工复式河槽由中隔墙分成东西两渠,东侧清水渠,宽220米,由四道橡胶坝分为三级蓄水湖面;西侧浑水渠宽80米,排泄上游洪水和水库灌溉输水。东西两岸各布置一条箱形排污暗涵,接纳城市排污管道和边山支沟来水,送至下游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

“五环生辉”广场健身体育活动设施完备,活力四溢,充满动感。沿汾河东岸,可领略古晋阳八景之一“汾河晚渡”的绮丽动人景色;“雁丘景点”依汾河古老传说而建,元好问的千古诗句为此平添几分婉约;巧妙地利用了橡胶坝运行设施形成的“沙滩碧水”、“游泳池”、“钓鱼池”和“画舫”,充满现代体育健身特色,还有亲临水面的“日台”、“七亭”、“渡口”及“乐坛”等景点。在湖面上荡漾的游船及在主园路通行的观光车穿梭自如,可引游人游遍各个景区。凡有台阶的广场均专门设计了无障碍通道,欧式风格的商品售卖点平均分布,游览其间更觉方便轻松。

汾河公园湖面之上点缀有彩色橡胶坝、大型音乐喷泉、鸟岛、绿洲,现代与自然的交融,人与水的亲和,展现出一幅波光潋滟,水天一色的画面。夜幕降临,遍布各景区的30种风格各异的4000余盏灯饰与滨河东西路四条光带交相辉映,设计精巧的广场地灯为公园再现了色彩斑斓的立体美景。整个公园动静结合,过去、现在、未来有机融会,流连其中,可享受省城最大自然生态的情景,同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对话,静静品味汾河公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纯净的生态美景。

太原汾河公园的建设,提升了城市形象,也让人们直接感受到城市生态的.变化。上一个星期天,记者来到了位于太原汾河两岸的汾河公园。

汾河公园纵贯市区南北6公里,宽500米,占地300万平方米。4个广场,11个景点,178万平方米的水面和130万平方米的绿地,构成了公园特有的美;横跨汾河的5座大桥和滨河两路上的车流,又可使人尽享一种流动美。凝固美与流动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风景画。

创造“人、城市、生态、文化”的多元共生空间是公园的理念。白天,漫步公园,放眼四望:青青的草坪,使人真想上去打几个滚;清澈碧绿的水面,微风轻拂,泛起一圈圈涟漪,拖起无数光带,恰似一条条素绢在水面飘动……分布在东西两岸的“柳溪春晓”、“千禧龙腾”、“汾河晚渡”等景区,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了人与生态融合的意境。

婉转的鸟鸣朝朝暮暮、起落的翅膀春去秋来,它们在传递着一个信息:文明是自然的延伸。人的家园,就应该是充满绿色、充满生命、充满爱心的空间!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然而,两年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黑水横流,被人喻为太原的“龙须沟”呢?而今这些景点与广场的交织,构成了最具魅力的城市美景。

汾河晚渡为“古晋阳八景”之一。此处位于西山最佳观赏点。与对岸的小木屋和水中的鸟岛相望,入口耸立的石坊为码头标志,几何构成的景点,当夕阳斜照、红霞满天,河面浮光耀金,舟行景随,游人泛舟其间或凭栏远眺,如画胜境,可一览无余。这一靓丽明珠定会更加璀璨,更加夺目。

最新山西太原晋祠的导游词(八篇)篇八

各位游客:大家好!非常欢迎你们来到太原。我是你们的导游小萌,下面为大家介绍太原。

太原作为山西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和交通枢纽。太原市位于山西中部,辖3县1市6区,总面积约700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168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80万,其中市区人口160多万。太原东、西、北三面环山,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由北而南穿城流过,把市区劈为两半。而5座风格迥异的大桥又将东西两岸紧紧连在一起。市内高楼商厦比肩耸立,绿地公园散落有致,草坪树带随街延伸,尽显壮观的现代都市气派。顺便告诉大家,太原的街道极为规范,凡南北走向皆称路,如建设路、五一路、并州路、解放路、平阳路、新建路、桃园路、滨河路;凡东西走向均叫街,如迎泽大街、府东府西街、双塔东西街、胜利街、西矿街、学府街。使行人倍感方便,断无迷失方向之忧。城周四郊,绿野平畴河渠交错,地肥水美物产丰饶。清徐葡萄、晋祠大米、老陈醋都是四海享誉的名产。晋祠、天龙山、崛围咽山等景观雄奇壮丽,各具风采。因此,古来就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

太原是一座具有2400多年历史的古城。传说太原这块地方属于尧帝的子孙所受封的唐国,所以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其弟姬虞于唐,便称唐叔虞。到唐叔虞的儿子这一代,改国号为晋。但当时晋国的中心在今天的晋南冀城一带,直到公元前6世纪初晋国的势力才扩展到太原一带。太原古称晋阳,奠基于春秋末期。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初,晋国卿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和尹择在晋水之北筑城,取名晋阳,其位置约当今天太原市晋源镇的古城营村。赵氏家族以晋阳为据点积蓄势力,奠定霸业。

公元前453年,掌握晋国大权的智伯联合韩、魏攻打赵襄子。赵凭借晋阳高城深池固守,使智氏难以得手。智伯急中生智,发现晋水从龙山那边流来绕城而过,便想出水攻之计,遂掘渠引晋水欲灌晋阳,这便是晋桐智伯渠的来历。赵襄子用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服韩、魏,里应外合,共灭智氏,瓜分其地。至此,晋国之地悉为赵、韩、魏三卿所占,史称“三家分晋”,因有“三晋”之说。到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赵、韩、魏三者的诸侯国地位,成为战国七雄中的三强,而赵国的都城就是晋阳。晋阳作为赵国首都历17年,公元前386年赵迁都河北邯郸。但赵氏在晋阳的基业已逾百年。

战国后期,秦国屡败赵国,随之在晋阳一带置太原郡,治所设在晋阳。需要说明的是,太原本义为广阔的平原,战国之前泛指汾河流域的平原地带,秦置太原郡之后,太原作为行政名称固定下来。从此,太原即指古之晋阳,晋阳亦指今之太原,二者通用。

汉朝太原为北方重镇,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在晋阳置并州刺使部,统领太原、上党等六郡。从此太原又称并州。并州之名可能源于太原位于东西两道山脉之间,两山平行谓之并。

西晋末年,并州刺使刘琨为了防御匈奴的侵袭,扩筑晋阳城,使之成为城墙高13米,周长14公里的大城市。东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大乱,太原先后被后赵、前燕、前秦、西燕、后燕交替攻占。直到公元396年,北魏40万大军攻人晋阳,复置太原郡,古城才得到较长时间的休养生息,并且成为北魏南下河南、东出河北的重要基地。

北魏权臣高欢于532年在太原设大丞相府,并营造了规模宏大的晋阳宫,太原被称为“别都”。高欢之子高洋取代北魏建北齐后,虽定都于邮城(河北临漳),但对其发迹之地太原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在27年间建起大明宫,兴修12院,其辉煌壮丽程度远远超过首都邮城。高洋还在太原西山凿佛龛、雕佛像、建佛寺,在晋水源头修鱼沼飞梁。太原面貌为之一新。

太原的黄金时代是隋唐两朝。隋场帝杨广在即位前被封晋王,视太原为“发样之地”,称帝后在太原大兴土木。先在北齐晋阳宫外筑起高13米、周3。5公里的新城,后又在新城西边筑起高13米、周4公里的仓城,接着又建造了第二座晋阳宫。在此同时,隋场帝还征调数十万民工开山筑路,修成由太原到京师长安和宁武管涔山避暑行辕汾阳宫的两条驰道,太原的交通更加方便。

隋朝短暂,很快被唐朝取代。而兴唐的李渊父子便是从太原开基立业的。唐高祖李渊曾长期任隋朝的山西河东抚尉使、太原留守等职。唐太宗李世民的青年时期也是在太原度过,被人称为“太原公子”。在隋末天下大乱之际,李渊父子于公元617年誓师晋阳,当年11月便攻人长安,建立唐王朝。太原这段特殊历史使它拥有仅次于长安的重要地位。先被定为“北都”,后又改名“北京”,最后又恢复为“北都”。太原城也随之大大扩展。据新旧《唐书》记载,唐代晋阳已经成为横跨汾河两岸、由三座城池联接组成的大都市。西城在汾水西岸,也称府城或州城,高13米,周长21公里,内里包括宫城、大明城、新城、仓城四座小城,把北齐和隋代的宫殿全部囊括进来。东城在汾河东岸,为贞观名臣李副主持修筑。因东城内井水苦涩,难以饮用,又修筑了引水工程“晋渠”,将晋水从西城外架槽引入东城。东西两城之间,跨汾河又有一座“跨水联谍”的中城,把东西两城连为一体,故又称“连城”,是则天武后时并州长史崔神庆主持兴建。晋阳三城,虽各有城池,又浑然一体,共有城门24道,进退攻守彼此呼应,互为依托,风格独特。

唐末五代天下由治而乱,名城晋阳也几易其主。先是后唐的“西京”,随后继为后晋、后汉、北汉的“国都”,这里的动静治乱直接影响到北国与中原。从北齐高洋父子,隋朝杨广,唐朝李渊父子,到五代三主(后唐李存勖、后晋石敬塘、后汉刘知远)及北汉的刘祟,这一个个所谓“真龙天子”都是从太原起家夺取天下。太原可以说是藏“龙”卧“虎”之地,故又有“龙城”之称。

晋阳城易守难攻。宋王朝建立已数十年,但晋阳仍在北汉刘氏手中,直到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第二代天子宋太宗赵光义“御驾亲征”,围城攻打近半年,北汉主刘继元出城投降,宋朝才算攻取晋阳。宋太宗一则仇视晋阳军民的顽强抵抗,二则惧怕别人再踞晋阳成“龙”,便下令焚毁晋阳城,并引汾水、晋水淹灌废墟,进而使历时1400多年的晋阳古城毁于水火。流离失所的城中百姓纷纷外迁,其中不少人移居汾河东岸的唐明镇。

太原毕竟是北方战略要地,毁掉旧城之后必须再建新城。公元982年,焚灌晋阳后不到三年,宋朝大将潘美便奉旨扩展唐明镇,筑起周围10多里的土城,这便是现在太原城区雏型,太原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宋朝统治者避讳“晋阳”、“太原”旧名,便在这座扩大后的土城设置了阳曲县,从此太原又有“阳曲”之称。需要说明的是,赵光义为斩断“龙脉”,杜绝太原再出真龙天子与其争夺江山,就把太原的街道大都设计成“丁”字形,取“钉”之谐音,以钉死龙脉。如今太原仍有一些丁字街口。新建的太原发展很快,到宋代中期,太原又成为一座商贸发达、风光秀丽的北方名城,被誉为“锦绣太原城”。

太原作为北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镇,历史上名家辈出。春秋时代有著名建筑家董安于,行侠好义的豫让;魏晋时期有史学家王沈、王助,文学家孙绰;唐代有著名诗人王之涣、王翰、王昌龄、白居易;宋代有书画家米芾;金代名诗人李汾,元代戏曲家乔吉,明代文学家罗贯中,清代著名学者傅青主、阎若琚等,均对中华文化的繁荣作出了贡献。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太原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保存至今的如晋祠古建筑群,天龙山及龙山石窟雕像,祟善寺、双塔寺、净因寺、多福寺、文庙、纯阳宫等,均具有很高的欣赏和研究价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个理想的旅游场景,让我们逐一加以品味。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