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音乐课课程设计 高等美术学院美术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初通用

时间:2023-04-28 16:39:46 作者:曹czj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高等美术学院美术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初篇一

;

【摘 要】本文通过对现代美术教育的目标理念以及美术教师素养的阐释,提出现代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中,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美术理论与美术实践、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等课程内容的构成思路与设计。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展开对课程实施中课程定位、课程研究、课程实践、课程总结与评价的思考。

【关键词】美术教育 课程 实践 评价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等美术院校师范教育研究sgh12492”。

合理的美术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应基于对美术教育理念,美术发展观念,现代生活对美术素养的认知与需求等诸方面的整体考量与思辨。正如老子所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老子》)

现代美术教育对美术教师的素质要求

现代美术教师的素养包括先进的教育观,广博的社会文化知识,开放的审美情怀,多元美术知识结构,明澈的美术发展视野等。如此,给21世纪的美术教育者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一个合格的美术教师除应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科学基础知识;除了具备完成美术教学的综合能力外,还应具备合理、全面的美术学科素质结构。

现代美术教育课程理念是多元的和具有通过性的,这里有两个核心的概念:一是“通道”,二是“经验”。所谓“通道”是指它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贡献体现在它具有一种非达标性的目的设定,“过程及目的”。所谓“经验”是指它通过具体的审美实践活动,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学生人生体验的丰富。美国教育家艾斯纳所倡导的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简称dbae(学科基础教育)。他尊重美术教育的学科独立性,强调美术教育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这些理念对世界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推动和影响。美术批评、美术史、美学以及美术实践,在专业化的美术教师素养中都具有核心的价值。而具体到现代美术教师所应该具有的能力结构包括:⑴人文素养。⑵教育理论及实践能力。⑶美术文化拓展及研究能力。除此之外,现代美术教师还应不同程度的具备丰富的姊妹艺术知识、前瞻的文化发展观。

现代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计应以现代中小学美术教师综合素养的建设为基础,以推动中小学美术文化的普及,推动中小学生人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完满为核心价值目标。

本科四年的美术教育专业,美术师范生所要学习的课程应包括基础文化知识类课程,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类课程,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等五个部分。

1.基础文化类课程应涵盖基础人文学科和部分自然科学学科的文化常识。它是作为教师素养的基本保障和学习钻研更深层的艺术教育以及美术文化的基础。一般大学都会开设诸如大学语文、大学外语、哲学基础、现代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文化课程。这些课程一般不作为学生专业技能的主体学科而开设,应该在具体内容和程度上合理配置。

2.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是教育类专业的通修课程,包括教育学、教育政策与法规、教育心理学、教师口语、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是所有教育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与素养的保障,也是学生获取教师资格证的必修课。

3.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第一大核心专业课程。它具体包括:美术教育史、美术教学方法论、美术教学实践(或美术教育见习与实习)、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等。往往在美术学院的教育专业中很多学生并没有把这些课程当作专业核心课程来看待,更多的是把它们笼统的归类为文化或理论课程,这是本质性的错误。造成这样的认识究其原因根本来自于学科教育中对这些课程的性质、作用以及价值的忽视。加上美术学院大的教学环境中对美术实践类课程的推崇与侧重,也是使其形成的重要因素。加强对这些课程的核心地位的引导也是专业课程建构中的重要环节。

4.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是美术教师美术专业素养的基础。它的地位仅次于美术教育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构成中的第二大核心。对于它的构成应具有现代发展的课程观念,应具有包容意识和综合意识。其中美术文化理论课程应包括:美术史、美术概论、美学(或艺术哲学)、美术批评、现代美术研究、艺术比较学等。其次,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可以因不同的校本资源来合理配设。建议开设课程包括:造型基础(以现代开放的素描实验为基础)、色彩基础(色彩知识与主观色彩表现实践)、自由绘画(自觉的、自主的、非特定媒介的绘画实践)、现代媒体艺术、综合艺术实践(以社会生活与现实为背景,开展总体的、综合的、多元的视觉表述、艺术策划)等。另外,传统的书法、国画、油画、工艺设计、版画、雕塑(或陶艺)、水彩、水粉、摄影等可以以选修的形式开设,具体的内容则以鉴赏和基础技法训练为主,点到为止。

5.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滋养与丰满的途径。各学校应结合自己的办学基础开设相关的拓展课程以供学生选学。在这个板块中综合类大学相较于美术学院更显得得天独厚。建议所开设课程应尽可能的宽泛和丰富。可开设的课程如:艺术人类学、艺术市场学、音乐鉴赏、现代艺术传播与媒体研究等等。

对综上这些课程的课时配比需依据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各学校资源的整合、综合利用的整体考量之后来设计。建议在第一部分基础文化类课程中做到文理兼容,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在第二部分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中,尽可能做到对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经典的教育理论综合阐释,兼容并蓄使其具有包容性。在第三部分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类课程中,应尽可能多的展示国内外最优秀的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研究与调研、总结相结合。在第四部分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的设置中,应以前瞻的眼光来看待发展中的美术文化,以作为素质教育要求下的中小学生的美术需求为出发点,以美术教师综合的现代美术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来设计。在第五部分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的设计中,应充分的考虑到现代美术教师应具有的艺术文化素养的广博性和可延展性。

具体到每个课程板块的比重,因第一、第二部分为国家调控课程,已基本固定。第三、四、五部分的课程内容应至少是等分的比例。其中第三部分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的比例应保持2:3左右。第四部分则较为复杂,建议美术理论课程与美术实践课程的比例为2:1;美术理论课中传统美术文化与现代美术文化的比例应保持2:3左右;创造性、实验性美术实践课程与传统技法实践课程内容的比例至少保持1:1的比例,甚至2:1。在美术实践课程中民间美术的研究与实践内容应占到其总内容的1/4左右。现代美术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创造与管理也应该在所有课程中有所涉及。第五部分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应兼顾到传统与当代、理论与生活实践相互补的原则。

如此设计与配比是基于对现代美术师范生的自身素质的需求而考虑。总体设计理念是立足当代美术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以美术的发展为前瞻,以美术文化的传统为滋养。也只有具备了当代意识的美术教师,才能在美术传播中紧密的联系生活,发觉现实世界的审美本质。

明确了美术教育专业课程组织的方法与原理,还应该对不同的美术课程实践有一定的理解和认知。课程的实施包括课程定位、课程研究、课程实践、课程总结与评价四个部分。

1.课程定位是课程实践的基础。每一门课程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设计目的。特定的课程针对受教者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促使受教者在某一方面得到完善与发展。每一门课程与其他课程都具有关联性,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互为基础。认识每一门课程的目的、意义与价值是进行课程实践的开始。

在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中所罗列的美术教育史、美术教学方法论、美术教学实践(或美术教育见习与实习)、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课程就具有关联性。其中美术教学方法论是美术教学实践的前提和指导。美术教学实践是美术教学方法论的具体应用与检验。美术教育史是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补充,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则是所有这些课程的总结与深化。这几门课程的安排也应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总结。

2.课程研究是针对不同课程的具体内容、秩序、组织、知识点、难点、重点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对课程的深入研究是课程实施的关键和保障。

比如在美术理论课程中,美术史的内容就应该有所侧重。因为课程时间的限定,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就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对于非艺术史论专业32课时的西方美术简史授课内容里,西方传统美术文化与现代美术文化的内容合理的比例应该是40%比60%。而在中国美术简史的教学中,32课时的教学时间里对中国传统美术文化与现当代美术文化的比例则应该是70%比30%左右才更合理。

在美术实践课程里,自由绘画的提出和设立则意在模糊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等狭隘的画种界限。鼓励学生自主的选择工具媒介,自觉的寻找适合自己的艺术造型语言。从而自由的吸纳更多元的美术技巧,创造更为原创的、丰富的视觉信息。

3.课程实践是对课程的具体实施和体验。不同的美术课程实施的方法存在极大的差异,没有绝对的正确与标准。教师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应保持主导的地位,参与与旁观相结合。

理论性课程建议以学生课外的资料收集、整理,加课堂讨论为主。教与学双方提出问题以学生自主研究并解决问题为目的。美术史类的课程则建议以比较美术的方法来展开。

实践类的课程也由学生自己提出方案,学生个体独立实践与集体小组实践相结合。教师适时地旁观与指导整个过程,但不能生硬地左右学生的实践成果。

4.课程总结与评价是课程实施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理性的思考课程实施中的具体问题与客观的界定课程得失的重要环节。评价则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对课程实施的评价,另一个是对课程中学生学习的评价。

建议课程实践中及时记录相关信息和整个过程。课程结束时总结得失,并记录下学生的学习感受,思考存在问题并解决问题。对课程中学生的学习评价则应该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既对学生在本课程学习行为的开端与整个过程以及学习结束为终止的所有表现如实的记录。以学生本人的学习态度、学习进展的程度来综合评定其学习成绩。

美术教育课程的设计、构成与实施并不能如此简单的归纳与梳理便得以完整和清晰的。它基于对现代教育理念、国情特色与人文素质发展的需求而来,这些因素相互矛盾、互相磨合且互相妥协。课程的构成与实施更是基于对美术教育教学的想象而来。这种想象本身不可避免的带有某种理想主义的色彩,也带有实用主义的成分和本质。对于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研究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因为美术文化本身还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所以这种探讨注定只有开始没有终结,而永恒的变化与发展的理念本身也成为它的核心内容。发展中的美术、发展中的美术教育、发展中的人文素养总构成流变的美术课程体系。适时地、合理地顺应发展的世界现代文化则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对的永恒性。

作者单位:西安文理学院艺术学院 陕西西安

相关热词搜索:;

高等美术学院美术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初篇二

中学音乐教育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培养青少年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音乐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中小学的音乐课程改革已在全国扎实的推进。新课程改革使音乐的灵性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展现,为音乐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

一直以来,农村初中的教学总是比城市教学慢半拍,音乐教学也是如此。音乐课是音乐老师展示独特风采的舞台之一,同一篇教案,由不同素质的教师执教,其效果往往大相径庭。一堂成功的音乐课,从熟悉教材,到课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的艺术手法,丰富的教学语汇,到师生之间情感的默契配合,以及成功与否的教学效果,都体现了音乐教师的个人风格和自身素质。

组织教学应成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使其精力集中,以便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所以,不要把组织教学只当作教学开始部分的“检查课前准备”、“师生问好”和无目的的起坐,而要有效地贯穿在整个教学环节中。

音乐课堂上组织教学做的并不好,也许一个学期的开始会进行组织教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就觉得是不是烦琐?久而久之就会把组织教学给忽略掉。组织教学的不利,必然导致教学效果的大打折扣,本来是有生气、有活力、有情趣的课堂,成为沉闷、单调、乏味的课堂,使教学任务不能顺利完成。所以笔者决心改掉自己不进行组织教学的习惯,不能把它当作一种应付,而是真正的为上好一节高质量的音乐课服务。

1.导入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重视,教师必须首先引起自己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重视。教师要熟悉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其重要意义以及趣味性;要拓宽自己的思路和联想,在上课时,特别是导入时要倾注自己的热情,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重视。

2.导入的几种主要方法。

(1)情境导入法。这种方法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知不觉进入主题。它的特点是:形象、直观、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比如,在学习《茉莉花》一课时,可以拿一小盆茉莉花,对学生进行感官的刺激,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气氛,并调动起了学生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随后及时地抛出课题,引入新课。当然并不是每节课都能成功运用情境导入法,要视教学内容而论。

(2)谈话导入法。这种方法往往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问和答来实现。它的特点是直接、明确,是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比如,在上《百鸟朝凤》这一课时,便采用提问的方式:“世上的鸟类有千万种,你们都认识哪些鸟?”学生踊跃发言,然后,请同学们模仿鸟的叫声,引出课题。这种方法是最直接、最适用的导入方法。

(3)复习导入法。复习导入法是教师在教授新课之前,故意让学生复习一些与所授新课内容相关的知识与歌曲,从而为新授课服务。复习导入法一般运用得较少,因为它必须建立在复习内容与新授内容要有较大联系的基础上才能运用。

音乐课堂的导入法多种多样,可以单一使用,也可以配合起来交替使用,要上好一节音乐课,只运用几种教学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在整个教学手段上、在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课堂布局上进行精雕细刻。

1.教师的有意提问。课堂提问是引起学生反应,增强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的主要手段。教师如何从提问入手,设计有价值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变老师的独自讲解为师生共同讨论,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音乐课不同于语文、思品课等其它课程,因此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提问的艺术与技巧更为重要。

2.歌唱时的姿势。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良好的坐姿、站姿都有利于他们身体的发育。因此,音乐老师应在课堂中对学生提出歌唱时的姿势要求。正确的姿势要求是身体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松,这里的放松绝不是松垮、瘫痪,它应呈现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也就是精神饱满的状态;坐时头部端正、腰部挺直,肌肉放松成自然状态。试想,一个哈着腰、东倒西歪、随随便便的学生能唱好歌吗?如果不注意这些细节,学生养成不好的唱歌习惯,在以后的歌唱教学中很难纠正。所以,在课堂上要随时纠正学生的不良姿势,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全身心地投入到歌曲的演唱之中,体验音乐之美。

3.歌曲中的节奏。在初中的音乐唱歌课中所学唱的歌曲节奏上或多或少都有难点,这就需要音乐教师严格要求,比如《歌唱祖国》b部分的第二段“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其中第二个“我”是在弱拍上,和“平”这个字组成一小节。而学生往往会把“我”放在重拍,这样就容易出现错误,还有《小鸟,小鸟》中的休止符,也是应该注意的。所以,应教给学生基本的节奏型,对掌握不同的节奏型,往往会出现困难和混淆。如果死记硬背,会为学生带来许多困难。教师可根据生活中的不同音响特点编写一些“节奏歌谣”或归类比较,让学生反复练唱或分析对比。

教育要面向全体,只有调动起每个孩子的学习热情与兴趣,这堂课才是真正成功了。音乐课更应如此。在着重审美教育的今天,我们离不开美的感情,美的形象,美的氛围和美的意境,让我们为培养新世纪的热爱美、创造美、传播美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奋斗吧!

高等美术学院美术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初篇三

;

摘   要:课程群建设的目的是去除课程间重复的内容,加强学科融合,提高课程实施效率。文章从课程群建设的定义入手,分析了课程群建设的研究现状,列出了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研究意义,并立足重庆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研究实践,提出课程群建设的研究内容和方向,从学校实践的角度阐述了小学课程群建设策略。

关键词:课程;课程群;建设;融合

作者简介:郑霖,重庆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校校长,重庆师范大学副教授,重庆市骨干教师,重庆市中小学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首批特约观察员,重庆市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重庆  430000)

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和落脚点,对学校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课程建设,既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又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多年来,在分科教学模式下,我们的教学研究活动习惯于针对某门具体的课程进行,即对某一门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方法等进行研究,以单科(课)完备的教学计划、合理的内容来保障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其突出的特点是对课程的“点”的建设。但我们更应该看到,着眼于学生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培养的核心素养教育并不是借助某一门课程、某一个“点”就能实现的,我们所经历的各分科课程在传授学生的知识、能力构建中只占一部分,尤其当我们在每一门课程上都大力强调其系统性、完整性时,课时如何分配,学科交叉如何实施,如何破解分科教学独自为阵是不可回避的矛盾且必须解决的问题。

本文所提到的课程群,是与单门课程对应的一种课程建设模式,即把具有相关性或一定目的的不同课程编排到一起,组成一个“群”,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教授。课程群是为完善同一施教对象的认知结构,将本专业培養方案中若干门在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有逻辑联系的课程加以整合而成的系列课程。各课程在内容上密切相关、相承和渗透,互补性强,具有综合性强、整体性高的特点,能较大幅度地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养水平。

课程群建设是对用于同一受教育对象而且内容具有一定相关性和重复性的课程群体的建设,是一组课程的整体建设,它不强调单门课程的系统性而是立足于课程群体的系统性的建设;课程群建设还是一个课程融合与分解的过程,是把诸多同学科的或相关的课程集中到一起,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同类项合并,删除重复和过时的内容,使课程建设站在更高的起点,最终实现课程建设的群落化。

在这个过程中,融合能打破教学资源的壁垒,删除重复、过时的内容,增加新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竞争力、提高教学质量、显示办学特色的内容。课程群的融合把一门课程作为实现某一培养目标的大课程进行研究。为更好地实现课程群目标,要对大课程进行分解,在把总目标分解成子目标的基础上,将大课程分解为子课程,构成新的课程群。

国外教育界尚未提出有关具体的课群建设的概念,但是与此有关的课程整合的理念早已被提出。整合课程概念最早萌芽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到20世纪50年代在欧美逐渐成形。在英美教育界,有专用术语integrated curriculum和curriculum integration,我国教育界一般将它们分别译为“综合课程”和“课程综合化”,又有学者将其译为“整合课程”和“课程整合”,并用以概括和揭示我国教育、课程改革中正在建设的有关新型课程的内涵和理念。

在国内研究中,课程群的主要背景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和发展形势下的产物。我国关于课程群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90年,北京理工大学首先提出了“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对教学计划中具有相互影响、互动、有序,相互间可构成独立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的相关课程(可以是同一学科,也可以分属不同学科)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构建而成的整合性课程的有机集群”的课程建设新思路。善于把课程整合成不同但又紧密联系的“模块”或“领域”,重视跨学科课程的教学,根据社会的变革和需求设置新的交叉学科是“课程整合”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其蕴含的坚持综合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的课程建设正符合现代科学技术高度综合化的趋势,是高校开展课程群建设的主要任务。总体来说,通过探索建立跨学科、综合的高校课程体系,使其符合高等教育学科向综合化、交叉化发展的要求已经成为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共识。这些国家在以课程综合化为突出特点的课程改革实践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也坚定了我们在国内开展课程群建设实践与理论研究的信心。

就小学教育来讲,随着聚焦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教育变革,课程对于学生未来生活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可以确信的是,这些品格和能力的培养并不是通过某一个学科的教学就能实现的。我们应清醒地知道,要建构合适的课程体系,就必然要对原有分科课程进行大胆变革与创新。在基础教育板块,国内步伐迈得比较大的是北京十一学校及清华附小,也有重庆的知名小学,如巴蜀小学、谢家湾小学等也在课程综合化方面有一定探索。

通过仔细阅读相关文献,审视现有小学课程,我们发现,课程群的建设虽然在国内外均有研究,在实践中有探索,但尚未形成比较系统的研究体系。在实践研究中,偏重一个学科、一个板块的情况较多,尤其是如何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形成系统的、指向课程综合化的教育实践体系还没有得到有效研究。因此,着手解决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体系不强、效能不高,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系统规划、整体构建小学课程群实践研究体系,以落实育人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促进学生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形成,显得必要而有重大意义。

从广义上讲,课程整合不仅是一种组织课程内容的方法,还是一种课程设计的理论以及与其相关的学校教育理念。狭义的课程整合则是指一种特定的课程设计方法。综合起来,一种普遍认可的解释是,整合课程是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原有分科课程内容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的,旨在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的界限,使学生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性认识和全息观念,并具有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知识综合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一种课程模式。

知识的专业化与综合化的双重趋势,造成知识交叠体现在学科课程中,同一类知识可能出现在不同的课程之中。试想,同样讲授“春天”的主题,语文老师讲万物复苏,科学老师讲春回大地,品德与社会老师讲泉水叮咚……从学生角度而言,这种重复会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更有甚者,针对某一事项,教师的观点可能不一致,而又没有恰切的解释,也会造成学生对某一类知识理解的混乱。因此,我们常常提到教育要因“生”而动,以学生为中心,就需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立足于课程群的系统性,对课程群重组时,删除课程间的重复内容,不强求单门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厘清实际授课过程中的知识边界,在课程安排过程中,确定好先行后续关系,平行开设的课程建立“概念清、内容清、结构清、逻辑清”的课程群。

从理论意义及价值来看,课程群建设正是针对中观的课程体系改革和微观的具体课程教学内容改革。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传统的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融合,涉及的知识面不断扩大,并逐渐演变成为分支众多的学科体系,如果直接将几十门课程组成庞大的课程体系,会十分困难,也不科学,难以兼顾各方面知识并使之相互协调。而将具有某种性质或担负类似功能的几门微观课程组成介观的课程群,从介观尺度上推动课程体系优化设置将是较好的选择。借鉴十几年来各高校课程群建设研究的理论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基础教育课程现状,探究小学课程群建设的样态和影响,以促进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应对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从实践意义及价值来看,课程群的建设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教师成长,有利于培育精品课程。通过小学课程群的实践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推进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课程创新,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并结合实际讨论其操作可能性,以课程群的研究为抓手,能为课程综合化实施,为打造特色精品课程,为课程群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借鉴和帮助。

着手课程群的建设,重庆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我校”)的课程建构思路渐渐明晰,聚焦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有效整合分科教学资源,以语言课程领域、数理课程领域、艺体课程领域、实践课程领域等四大领域建立适合学生,便于操作,高效优质的学科建设群,创新性实施学校课程建设,促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促进学生发展。

首先,开展学校课程群分类管理的创新实践研究。学习课程群建设的有关基本概念和相关关系,如课程群有关基本概念介绍;课程群建设与课程建设的关系、课程群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的关系;课程群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对课程群内涵的再认识。关注小学生现实、虚拟的生活空间,激活家庭、社区资源,建立长效、多维、互动的立体课程资源。关注教师的精神、行动、情感,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逐步建构课程群分类管理策略,以课程为基点推动学校科学发展。

其次,语言、数理、艺体、实践四大领域的课程群建设整合推进。主要解决课程群建设的方法论问题。在充分诊断分科教学目标和路径的基础上,加强课程群建设对学科主要目标的聚焦整合,促进基于各领域的学科间的消弭和融合,以主题(项目)课程的方式推动课程群建设,探讨提高课程群建设质量的途径。

我校的课程以“24n”样态呈现。“2”是指两种不同的课程形态及实施方式——文化类课程及项目主题类课程,上午以文化类课程为主,下午以项目主题类课程为重。其中,文化类课程重在夯实学科知识,锻炼思维方法。而项目主题类课程重在迁移与运用,进行基于项目的跨學科研究与实践,启发创造性思维,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项目主题类课程整合学科资源,强调学科内的纵向衔接,学科间的横向一致,既注重知识的内在统一,又注重学科实施形态的形式联合,项目主题类课程实质就是以项目主题的实施为中心组建学科群,多学科、多维度服务于学生素养的发展(如表1)。

同时,“24n”课程体系中的“4”直接指向课程群建设,指四大课程综合领域——语言类课程、数理类课程、艺体类课程、实践类课程。其中,语言类课程整合汉语、英语、阅读等课程,解决学生基础学历问题;数理类课程融合数学和科学课程,着眼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艺体类课程涵盖音乐、体育、美术课程,指向学生丰富的志趣;实践类课程以实践生活为导向,涵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及气质涵养课程。“24n”课程体系中的“n”是指下午后半时段开设丰富多彩的社团课程,旨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涵养学生志趣,发现并培养附小特色学生(如图1)。

最后,基于课程群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研究。课程群建设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实现课程领导力的提升。教师在课程群建设中提高自己对课程目标的聚焦,对实施方法的创新,及时发现和优化影响课程群建设的因素以及课程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研究与解决问题中获得专业成长和提升。

课程群建设在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时,不仅应包含学科知识,而且还应扩展到方法、问题等方面,以应对现实世界的纷繁复杂。同时,它还着眼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打破严格分学科教学的模式,以主题(项目)课程推动教育教学,让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品格得以形成,个性得到发展。由此,通过系统规划、整体推进的课程群建设创新研究思路,通过课程群的建设,深入推进学科知识的纵向衔接,使学科间融合达到了横向一致,既有实施形式的联合,又有知识能力体系的内在统一,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责任编辑   朱泽玲

相关热词搜索:;

高等美术学院美术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初篇四

中学音乐教育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培养青少年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音乐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中小学的音乐课程改革已在全国扎实的推进。新课程改革使音乐的灵性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展现,为音乐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

一直以来,农村初中的教学总是比城市教学慢半拍,音乐教学也是如此。音乐课是音乐老师展示独特风采的舞台之一,同一篇教案,由不同素质的教师执教,其效果往往大相径庭。一堂成功的音乐课,从熟悉教材,到课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的艺术手法,丰富的教学语汇,到师生之间情感的默契配合,以及成功与否的教学效果,都体现了音乐教师的个人风格和自身素质。

一、高度重视音乐课的组织教学

组织教学应成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使其精力集中,以便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所以,不要把组织教学只当作教学开始部分的“检查课前准备”、“师生问好”和无目的的起坐,而要有效地贯穿在整个教学环节中。

音乐课堂上组织教学做的并不好,也许一个学期的开始会进行组织教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就觉得是不是烦琐?久而久之就会把组织教学给忽略掉。组织教学的不利,必然导致教学效果的大打折扣,本来是有生气、有活力、有情趣的课堂,成为沉闷、单调、乏味的课堂,使教学任务不能顺利完成。所以笔者决心改掉自己不进行组织教学的习惯,不能把它当作一种应付,而是真正的为上好一节高质量的音乐课服务。

二、设计丰富多彩的导入方式

1.导入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重视,教师必须首先引起自己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重视。教师要熟悉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其重要意义以及趣味性;要拓宽自己的思路和联想,在上课时,特别是导入时要倾注自己的热情,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重视。

2.导入的几种主要方法。

(1)情境导入法。这种方法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知不觉进入主题。它的特点是:形象、直观、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比如,在学习《茉莉花》一课时,可以拿一小盆茉莉花,对学生进行感官的刺激,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气氛,并调动起了学生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随后及时地抛出课题,引入新课。当然并不是每节课都能成功运用情境导入法,要视教学内容而论。

(2)谈话导入法。这种方法往往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问和答来实现。它的特点是直接、明确,是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比如,在上《百鸟朝凤》这一课时,便采用提问的方式:“世上的鸟类有千万种,你们都认识哪些鸟?”学生踊跃发言,然后,请同学们模仿鸟的叫声,引出课题。这种方法是最直接、最适用的导入方法。

(3)复习导入法。复习导入法是教师在教授新课之前,故意让学生复习一些与所授新课内容相关的知识与歌曲,从而为新授课服务。复习导入法一般运用得较少,因为它必须建立在复习内容与新授内容要有较大联系的基础上才能运用。

音乐课堂的导入法多种多样,可以单一使用,也可以配合起来交替使用,要上好一节音乐课,只运用几种教学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在整个教学手段上、在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课堂布局上进行精雕细刻。

三、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细节

1.教师的有意提问。课堂提问是引起学生反应,增强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的主要手段。教师如何从提问入手,设计有价值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变老师的独自讲解为师生共同讨论,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音乐课不同于语文、思品课等其它课程,因此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提问的艺术与技巧更为重要。

2.歌唱时的姿势。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良好的坐姿、站姿都有利于他们身体的发育。因此,音乐老师应在课堂中对学生提出歌唱时的姿势要求。正确的姿势要求是身体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松,这里的放松绝不是松垮、瘫痪,它应呈现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也就是精神饱满的状态;坐时头部端正、腰部挺直,肌肉放松成自然状态。试想,一个哈着腰、东倒西歪、随随便便的学生能唱好歌吗?如果不注意这些细节,学生养成不好的唱歌习惯,在以后的歌唱教学中很难纠正。所以,在课堂上要随时纠正学生的不良姿势,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全身心地投入到歌曲的演唱之中,体验音乐之美。

3.歌曲中的节奏。在初中的音乐唱歌课中所学唱的歌曲节奏上或多或少都有难点,这就需要音乐教师严格要求,比如《歌唱祖国》b部分的第二段“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其中第二个“我”是在弱拍上,和“平”这个字组成一小节。而学生往往会把“我”放在重拍,这样就容易出现错误,还有《小鸟,小鸟》中的休止符,也是应该注意的。所以,应教给学生基本的节奏型,对掌握不同的节奏型,往往会出现困难和混淆。如果死记硬背,会为学生带来许多困难。教师可根据生活中的不同音响特点编写一些“节奏歌谣”或归类比较,让学生反复练唱或分析对比。

教育要面向全体,只有调动起每个孩子的学习热情与兴趣,这堂课才是真正成功了。音乐课更应如此。在着重审美教育的今天,我们离不开美的感情,美的形象,美的氛围和美的意境,让我们为培养新世纪的热爱美、创造美、传播美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奋斗吧!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