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大班游戏教案(模板8篇)

时间:2023-10-15 03:45:54 作者:HT书生 幼儿大班游戏教案(模板8篇)

通过编写初一教案,可以提前了解教材内容,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和教学进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高二教案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幼儿大班游戏教案篇一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

小士兵

活动目标:

3、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4、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环境材料:

平衡板一条,钻圈两个櫈子两张,绳子一条、草皮。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目视前方抬头挺胸一步一步走过独木桥。钻过山洞时身体不能碰到钻圈。跳过垂直障碍物时,单脚起跳。

2、幼儿分组练习。

3、学习小士兵演习:走过独木桥,钻过山洞,跳过垂直障碍物。

指导:

水平一: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在走平衡木时可变换手臂的动作或头顶沙包在平衡木上走。

水平二:双手伸开使到身体平衡,单脚跳过垂直障碍物时前脚跨过障碍物,后脚也要跟着起跳。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小百科:士兵一词源自意大利文“钱币”和“薪饷”,它作为军事术语最早出现于l5世纪的意大利,当时指领取军饷的雇佣军人。后来经法国人传到其他国家,被许多国家的雇佣军所采用。而在十六世纪末,士兵的攻击改革则来源于瑞典的古斯塔夫皇帝。而在三十年战争中,由古斯塔夫亲自率领打响的布莱登菲尔德会战更是被西点军校称为“近现代战争的开始”。

幼儿大班游戏教案篇二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

意愿建构

活动目标:

1、具有动手建构的兴趣。

2、尝试一种材料多种砌法与用几种材料共同建砌。

3、体验建构的喜悦。

4、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环境材料:

各种建构材料。

一、过程:

1、自由选择架子上的材料,并找个宽松的地方坐下建砌。

2、自由选择伙伴合作活动。

3、活动后欣赏,共同分享建构成果,并初步学会评价。

4、活动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能收拾好物品材料,分类放回原处。

二、指导重点:

1、启发幼儿大胆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多种材料进行建构。

2、指导新来的幼儿大胆地邀请同伴合作建构。

3、注意提醒幼儿在活动中珍惜他人的建砌成果,不故意毁坏。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但是对于小班来说,既要让他们记住活动内容又要保证安全还要活动的井井有条是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设计本次活动时我始终都以语言来提示幼儿注意安全。

幼儿大班游戏教案篇三

宝宝出生1个月以后,可以在bb床的床头装上“丁”形架,在架子上挂一个色彩鲜艳、较大的玩具,玩具离宝宝的眼睛在50-70cm之间,诱引宝宝注视玩具,发展他的目光固定、两眼协调、集中在物体上的能力,并且要经常调换挂架的位置。

但是要注意,室内的光线要充足,但不能太强,灯光或其他光源不要在宝宝的视线之内,因为它对宝宝的视力不利。随后可以用带响的玩具在宝宝眼前晃动,做垂直移动或左右移动,逐步发展他们的追视物体的能力,同时将听觉和视觉的锻炼结合起来。

2、听声寻物

宝宝4个月左右的时候,可以用摇铃或其它带响的玩具,在宝宝的视野外摇动,用声响引诱宝宝去找铃铛,从而锻炼他的听觉反应和听声寻物的能力,培养他探索的兴趣。

3、手抓玩具

当宝宝长到4、5个月以后,手能抓物体时,可以在他眼前晃动玩具,引诱他用手去抓,尽量每次都让他抓到,这样可以锻炼宝宝目测距离和手眼协调的能力。

4、同形状的积木

这个游戏适合2岁以后的宝宝,妈妈先给宝宝看一块积木,然后让宝宝迅速的到积木堆里取出和妈妈同样形状的积木来。根据宝宝的年龄,可以适当的增加难度,如妈妈给宝宝看积木的时间或长或短,或取积木的距离或近或远,或跑步去取、或单脚跳着去取。

5、小猫在哪里

把宝宝的眼睛蒙起来,妈妈在附近学猫叫,可连续叫也可只叫一两声,然后让宝宝指出“小猫”在哪里,以此锻炼宝宝的倾听能力和辨别方位的能力,也可让宝宝去摸“猫”。对于年龄稍大的宝宝,猫可以边叫边移动,让宝宝跟着声音追“猫”,这样还能锻炼宝宝动觉和平衡能力。

6、鸟儿搬家

在地面上画“树枝”和“鸟窝”,让宝宝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上。每次跳都必须落在“树枝”上,落不到视为为失败。飞进鸟窝一次奖励食物一块(画有小虫的卡片)。还可以结合游戏教宝宝唱儿歌:“小麻雀,叫喳喳。妈妈带我来搬家。不怕树枝动,不怕树枝滑。一飞又一飞,飞进新的家。”

7、做体操

在墙上画个“米”形标志,让宝宝背靠墙站立,横线要与宝宝肩同高。妈妈面对宝宝站立,然后让宝宝模仿妈妈做两臂(或单臂)侧举、上举、侧上侧下举动作的体操,妈妈同时说出该方位的词汇,让宝宝记住。妈妈要检查宝宝的动作是否在墙上画的该方位的线上,然后妈妈让宝宝按指定的方位举臂。这种练习可以发展宝宝对自己身体在空间位置的感觉能力和动作的准确性,对改进宝宝做操的姿势很有帮助。

8、逮黄鼠狼

让宝宝闭目站立,双手举起网(藤圈)。爸爸手持黄鼠狼画片或玩具,轻轻从宝宝身边走过,宝宝听到脚步声立即到其身前用“网”捕捉。这种游戏可作多种变化,一是变捕捉工具和方法,另一是变捕捉目标。

9、盲人击鼓

要求宝宝闭目(或蒙住眼)站立,手持小鼓槌(或细木棍)。听信号后走向前面3-5米处挂在墙上的小鼓(可用铁盒),也可由爸妈拿着小鼓,为了提高难度,可在走动前让宝宝先转动一圈。这个游戏可以锻炼肌肉感觉、平衡感、动作幅度感等。

刚出生的婴儿,就已经懂得用感官来认识这个世界,并且用感官来学习和接受各种信息。

幼儿大班游戏教案篇四

细竹竿或木棒、纸棒等。

第一层次:在一根竹竿的两侧行进跳,尝试多种跳法。

第二层次:在两根平行摆放的竹竿间行进跳,尝试多种跳法。

第三层次:在三至四根平行摆放的竹竿间有创意地跳。

1、此活动中孩子跳的动作仍是你要关注的,可以在跳跃之前让孩子们做一些准备运动,以防扭伤。

2、可让孩子尝试多种跳法,如并脚跳、单脚跳、分脚跳、跨跳,还可以各种方法结合起来跳。跳的距离和次数可以通过竹竿的'多少和长短来调节。

3、可以让孩子们通过尝试和讨论得出“怎么玩比较好”的结论,形成一定的游戏规则。

幼儿大班游戏教案篇五

1、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体育游戏带来的快乐。

2、在游戏中巩固扎手绢,解手绢的方法。

3、在游戏中学习相互合作,并且发展幼儿跑与追逐的能力。

手绢(与幼儿数量相同)、背景音乐。

第一次玩:(老师示范、师幼一起玩、幼儿一起)

全体幼儿手拉手,成一个圆圈。甲乙两位幼儿在圈外相对的地方分别将手绢扎在圈上某位幼儿的手腕上,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往顺时针方向跑,将对方扎的手绢解下,扎在前一位幼儿的手腕上,扎好再往前跑去解前面的手绢。若另一位幼儿还未扎好就被追上则为输者,与被扎幼儿换位,游戏继续开始。

第二次玩:混合接力扎手绢比赛

将幼儿分成两组,两组中以最后面的幼儿开始跑向前面,跑到最前面的一个幼儿帮他把手绢扎上去,扎上去后则站在被炸幼儿的位置上,儿被炸手绢的幼儿则快速跑到小组的最后面站好喊加油。哪个小组的幼儿先扎完,哪个小组为胜利。

第三次玩:男女接力扎手绢比赛

将幼儿分成男女两组,两组中以最后面的幼儿开始跑向前面,跑到最前面的一个幼儿帮他把手绢扎上去,扎上去后则站在被炸幼儿的位置上,儿被炸手绢的幼儿则快速跑到小组的最后面站好喊加油。哪个小组的.幼儿先扎完,哪个小组为胜利。

幼儿大班游戏教案篇六

1、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2、了解公共汽车外观及乘坐方法。

3、幼儿活动时遵守秩序的'观念。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故事《还有谁要上车》,自制故事图卡,尼龙绳一条、小纸片、数把小椅子。

一、教师用故事图卡讲故事《还有谁要上车》。

二、引导幼儿注意故事重复的情节,说说一个个动物如何上车。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使用的象声词所造成的趣味,并请幼儿模仿多种动物上车时发出的声音。

四、教师带领幼儿玩“乘坐公共汽车”的游戏:

1、将绳子打个结制成一个大圈,当作公共汽车;在几个地点放置小椅子作为站牌,要乘车的乘客在此等车。

2、教师当司机,其他的幼儿当乘客,并发给每人一张钱币或月票卡(以小纸片代替)。

3、司机开着“公共汽车”按一定线路去载乘客,停靠站台时要报站名并提醒乘客注意安全;乘客上车需要买票或刷月票卡。

4、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活动

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乘坐公共汽车时应注意的事项。

等车子停稳后再上车。上车后找到位子要赶紧坐好,如果没有位子则要抓住扶杆。

在车上不能大喊大叫,也不能走来走去。下车的时候,要提前走到门口,车停稳后再下车。

在其他的游戏活动时可继续开展这样的活动,让幼儿更进一步了解乘车应注意的有关事项。

幼儿大班游戏教案篇七

1、培养幼儿手脚灵活能力。

2、学会按照规则完成游戏。

3、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4、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沙包溜溜球若干。

幼儿分成若干组,可以两个一组,或者三个,四个一组都可以。

玩法1,将沙包溜溜球一端的线绕在一只手上,用手挥起沙包旋转两脚进行交叉条跳跃。

玩法2,将溜溜球一端的线绕在手上将沙包向上抛同时球落下时用手接住。

玩法3,幼儿有3---5人组成一队,两端各站一个幼儿,中间站三个幼儿,两边的幼儿用溜溜球向站中间的幼儿投掷被投中的幼儿出局,中间的`幼儿应躲闪来回跑,不被打中的幼儿可继续游戏。

幼儿大班游戏教案篇八

幼儿园会通过游戏活动来帮助幼儿们认识生活中的一些常识,下面幼儿大班游戏活动教案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浏览。

1、透过推销楼房、做宣传、解决游戏困难、,从而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2、学习垒高、叠加等搭建技能,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在游戏中动脑筋解决问题,遇困难不轻易放弃。

各种纸盒、积木、插塑、雪花片、自制楼房模型、笔、纸。

1、根据上次游戏情况,结合幼儿作品,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楼房的主要特征。

2、与幼儿共同讨论。

(1)为什么人们要建造各种各样的房子?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房子?

(2)出示小区示意图:今天建筑师要在小区盖一栋10层高的楼,园林规划师还要设计一个河道,然后架上我们上次建构好的桥。小朋友想一想,我们需要做些什么事情?启发幼儿进行协商、分工。

一组:运用各种积木在河道上直接搭建大桥并将事先建构好的作品进行合理布局。

一组:拼插河道两边的楼房。

一组:负责河道的绿化。

3、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然分组,并推选一名小组长。

(1)售楼部(2)建筑工地(3)设计部(4)宣传部

4、教师提出游戏要求,幼儿游戏,教师参与建构,促进幼儿之间互动。

(1)讨论的'声音要小,不要喧哗。

(2)做到三轻,珍惜他人的建构后果。

5、评价: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