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书法课的心得体会 书法实验心得体会(精选6篇)

时间:2023-09-24 09:13:35 作者:琴心月 2023年书法课的心得体会 书法实验心得体会(精选6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己、他人、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和感悟。通过记录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借鉴他人的经验,规划自己的未来,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书法课的心得体会篇一

近日,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书法实验活动,通过这次实验,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书法的魅力与美妙。以下是我对这次实验的心得体会。

首先,书法是一门源远流长的艺术,它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通过书法实验,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和不同字体的特点。在实验中,我学习了楷书、行书和草书的基本笔画结构和构造规律,掌握了书写姿势、笔顺以及运笔技巧。通过不断模仿、练习,我逐渐感受到了每一个字所蕴含的艺术韵味和独特之处。例如,楷书端庄典雅,行书流畅潇洒,草书奔放豪迈。书法作品能够通过笔画的造型和布局,准确地表达出书法家的情感和意境,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其次,书法实验让我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书法是修身养性的良好方式,它能够培养我们的耐心和毅力。在实验中,我不断地推敲每一笔、每一画,力求达到字体的标准。当我终于写出一幅优美的作品时,内心充满了满足感和成就感。同时,书法还能够调节情绪,舒缓压力。在写字的过程中,我可以沉浸其中,忘却外界纷扰,把思绪投入到笔端,感受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这种专注和沉浸的状态,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平衡生活中的种种不愉快,使我更加平和、自信。书法通过修身养性,为我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去认识自己,塑造美好的人生。

再次,书法实验提升了我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观赏水平。在实验中,我不仅学习了书法的基本技巧,还观摩了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通过对这些作品的研究和欣赏,我逐渐培养了自己的艺术眼光和审美能力。学习书法让我对艺术的美感和形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平凡的字中,我发现了美的痕迹。无论是每一个笔画的线条起伏,还是整体布局的协调与和谐,都在书法中得以体现。这种感受让我更加喜欢赏析书法作品,也更加欣赏艺术的多样性和魅力。

最后,书法实验启发了我对文化传承的思考。书法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通过书法实验,我意识到及时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和传承书法艺术,通过对书法的理解和实践,弘扬中华文化的瑰宝。同时,书法也是一种对自身文化根基的回归与认同。通过学习书法,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自豪感油然而生。

总之,书法实验让我从多个维度感受到了书法的魅力与美妙。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书法,我更加了解了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书法给予我心灵的安宁与舒适,提升了我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水平。同时,书法的学习也激发了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文化自豪感。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实践,我能够在书法这座宏大宝库中不断发现新的美和带给人们更多的文化体验。

书法课的心得体会篇二

应两校之约,3月17日至19日我带领学校领导及教师29人,去手拉手学校xx市xx小学学习考察。期间参加了他们学校的示范课“磨课”活动,观摩了语文、数学、英语、美术示范课,参观了周一升旗和大课间活动,感受相当深刻,尤其是他们的示范课“磨课”活动,成为学校有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求真务实的教科研活动――“磨课”活动

18日一天,我们观摩了xx小学语文、数学示范课“磨课”活动。观摩后让我们赞叹不已,这才叫真正的教研活动。五年级语文《东阳,童年,骆驼队》一课,已经是第三次磨课了,经过前两次的打磨,课已经很不错了,可是还不满足。更让我们振奋的是,接下来了评课活动,真正体现名师团队的指导作用。参加评课研讨的不管教研组普通教师,还是名师或校领导,都能平等的开诚布公的阐明自己的观点,大到对教材解读的不同认识,小到对教师课堂中的一句话的推敲,都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指导,有辩论,真诚的态度,深刻的思考,独到的见解,在不断的交流切磋中,有智慧的碰撞,优深刻的启发,有豁然开朗的顿悟。更重要的是让我们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那种浓郁的教研氛围和教师团队那种孜孜不倦的追求。以前,我自认为我校的教研已经很出色了,跟xx小学相比,自愧不如。

二、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自然

算起来我已是4次踏进xx小学,1800人的学校,无论是进教学楼,出教学楼,还是课间,楼内听不见一点吵闹声,放学都是站着对轻声慢步走出教学楼。如果是一次,学校为了迎接参观,严格要求的,那么我4次走进xx小学,看到的都是这样景象,这才叫习惯成自然了。我跟他们学校校长说:我们的学生跟你们的学生相比,就像土匪一样。

三、实实在在的减负――书包空了

因为深入课堂听课,和孩子们有了近距离接触,在三年级听课时,问孩子们你们作业多吗?孩子们说,我们没作业。看看桌斗里空空如也,扁扁的书包里也只有几本练习册、练习本。问有大作业本吗?孩子们竟不知道啥是大作业本。这样学生才有更多的时间,去看书,参加课外活动。比较一下咱们,作业、、练习册、日记、读书笔记、小楷、错题集……学生厌作,老师忙不过来批,大兜小兜往回拿,学生累,教师累。真正的减负要从学生书包减起。

书法课的心得体会篇三

8月19日至21日,我随市分行赴___学习考察组一起,进行了考察学习,亲身感受和体会到了___广大员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先进超前的发展思路、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对我触动很大。尤其是__支行在人口只有49万人,工业基础薄弱、农业抗自然灾害能力差、人均收入不足元的国家级贫困县,今年前七个月各项存款净增7900万元,余额达到7.04亿元,取得了存款总量在__金融系统占比40%,增量占比60%的骄人业绩。与___支行相比,我们看到了自身工作中存在的巨大差距,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状态上的差距。

状态是指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形态,是一个人、一个单位在理念的导引下的工作、生活行为表现。好的向上的状态应该是有压力、有激情、有办法、有认真精神。通过两天多的接触、观察、感受,我认为____上下弥漫着一种积极向上、开拓进娶不服输、不言败的积极现象,人人思发展,谋发展。反观我们,在工作上拖沓,在精神上萎靡。在管理上粗放,在发展上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其根源就在于思想观念没有真正转换到位。二是工作进度上的差距。止_月底,我行各项存款较年初净增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如果剔除派生存款因素,到_月底各项存款仅净增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市场占比在工、农、中、建四家商业银行中排名。相比之下,在由衷地赞叹___分行严格规范管理和取得良好经营业绩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___行的工作,特别是存款工作的种.种思考。几日来,我想了很多,最深的感触有以下三点:

一、明确发展目标,切实转换思想观念,调正心态,调好状态是加快存款发展的根本保障。___支行之所以能在基础薄弱,资源与我们大体相当,甚至不如我们个别支行的情况下,业务发展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我认为是他们首先有一个明确的发展目标,直面问题和矛盾,不回避矛盾,针对全行普遍存在的“三重三轻”、“三多三少”的问题和“四种困惑”,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多途径、坚持不断地传导和灌输省分行党委确立的经营理念及先进的管理方法,使全行上下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进一步清晰,对办好商业银行的规律性认识逐步深化,从思想上为存款工作取得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其次是他们针对自身实际和所在地的经济环境,打破“环境决定论”的思想束缚,摒弃竞争环境差、存款资源少,无所作为的消极观念,调正心态,调好状态,迎难而上,以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抵减客观经济环境给存款工作造成的种.种限制,使全行上下保持了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良好风貌。

回想我们永城支行,今年以来各项存款的增长未能如我所愿地达到预期的目标,主要原因就在于主观上确实努力不够、办法不多、目标不高、措施不硬等问题,说到底,还是思想观念的转换没有完全到位,或者说状态不佳,认为去年底的存款基数大,再在高增长的平台上大幅度地增长,困难很大,过多地考虑了今后发展可能面临的压力,没有打破任务观念、地域观念,从__行发展的大局来考虑。____县行的做法,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在以后的组织存款工作中,我们将把转换员工思想观念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来抓,突破思想观念上的障碍,坚持以理念为先导,调正心态、调好状态,坚持存款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克服固有的思维模式,推动存款的更快发展。

二、抓好存款的早增快增是提高存款市场份额的决定因素。___支行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在发展存款上都紧紧抓住了一个“早”字,早谋划、早动员、早行动、早见效。第一季度他们就按全年存款任务的80%进行分配,并在激励机制和奖惩措施上与第一季度工作力度相配套,将费用的绝大部分用在第一季度,通过第一季度存款的迅猛扩张,抢占存款市场,提高市场占比,在第一季度就完成全年工作任务的绝大部分。正是这种大力度的奖惩机制,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保证了一季度存款的迅速扩张。与他们相比,我们虽然在第一季度的任务分配上也按照分行要求增加了任务额度,强化了各项措施,但力度不大,指标不高、考核缺位,没有高奖重罚,支行的决心和导向员工不明晰。

虽然我们也充分认识到了工作越早越主动的道理,认识到了机制对经营工作的强大推动作用,也为推动存款工作早发展、快发展制定了相应的奖惩措施,但是我们抢占存款工作主动权、抢占市场份额、抢抓一季度存款高速增长的意识没有驻马店分行和确山县支行强烈。在激励机制上虽然也实行了绩效挂钩、末位淘汰等措施,但在具体执行中存在漏洞,对落后单位还存在同情照顾思想,还没有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末位淘汰,致使各种激励奖罚措施没有发挥应有的成效。以后的工作中上述种.种现象都将在永城支行消失。机制引导,早抓快增将贯彻到存款工作和各项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使我行的存款在当地同业市场份额中占据应有的比例。

三、找准切入点,搞好重点营销是扩张存款总量的有效途径。____支行的经验证明,努力增加发卡量,以卡引存,是实现存款总量扩张、提高市场占比,抢占存款资源,弥补撤并网点不足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__县支行给自己的定位是,抓存款就是抓发卡,他们由增加发卡量突破了当地县域经济狭小的限制,实现了存款总量的迅猛扩张,创造了该县每8个人就有一张卡的发卡业绩。他们提出的口号是“不怕当时无效,就怕卡发不到”。

与__相比,__市有130多万人,如果每十人有一张我行的银行卡,我们的发卡量就将是13万多张,而我们目前的发卡总量只有3万多张,今年以来也只发了7000多张,市场很大。过去我们抓发卡,重视发卡的质量,着重强调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发卡数量。__县支行的经验让我们认识到了发卡量的重要性,下步为促进发卡量,我们将制定相关的激励考核措施,把发卡的数量、质量、收入综合纳入考核,集中力量,把增加发卡量作为今年后几个月存款工作的一项重要目标,努力使我行的银行卡发卡数量短期内有一个突破性的增加。

走出去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走出去使我们认识到了自身的差距,走出去使我们获取了宝贵的经验,找到了可以加快业务发展的突破口。面对与兄弟单位在思想状态、管理措施、考核机制、营销策略和工作进度等方面的差距,我们应该怎么办?我认为第一要把思想状态调整好,把观念真正转换到位,从班子成员到一般员工,都必须把状态调整到盛市分行党委倡导的一系列管理理念、管理要求上来,调整到有压力、有激情、有办法、有认真精神上来,调整到人人思发展、人人谋发展上来。

格管理的有机结合,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充分调动全员的积极性,以大家的共同努力,构筑业务管理的各个环节,促进管理由粗放向规范、由规范向精细转变,保证经营效益的顺利实现。对于下步工作,我们将以这次学习考察为契机,保持昂扬的状态,加大力度,到九月底,全行各项存款净增达到_____万元,其中:对公存款提前一季度完成全年任务;储蓄存款净增超亿元,年底保证完成全年任务。同业存款在目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的基础上争取多超,多做贡献,通过全行员工的积极不懈努力,力争使___行对__分行的贡献度更大,争取实现__行长对我们提出的___行的各项工作要与其经济发展在全省的位次相匹配的目标。

书法课的心得体会篇四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形式。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书法艺术,学校在最近举办了一次书法实验活动。在这次实验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和意义,同时也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心得。以下是我在本次书法实验中的体会与感悟。

首先,在书法实验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书法的内涵与艺术。书法不只是简单的字画,更是一种心灵的抒发和自我表达。通过书写一个个字,我不仅学习到了汉字的构造与美感,更体会到了作品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每一笔每一划间散发出的灵气和生命力,都让人为之动容。书法艺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融合了文化、艺术和个人创作的元素,给人带来了美的享受和精神的寄托。

其次,在书法实验中,我意识到了书法需要艰苦的训练和辛勤的付出。书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学成的,需要不断地坚持和努力。书写每一个字的过程中,我发现要想字迹流畅,需要有稳定的手法和正确的姿势。而这些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得到。我每天坚持练习书法,不仅练习字体的结构和笔画的规范,也注意运用气势和姿态来书写。在实验中,我的书法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也更加懂得了毅力和耐心的重要性。

第三,在书法实验中,我体会到了书法和心境的关系。书法是一门需要内心宁静和平和的艺术。只有心情愉悦,心无杂念,才能使字迹更加流畅、潇洒。在实验中,我发现当我心情烦躁或者精神紧张时,书写出来的字体常常是歪歪扭扭的,没有美感,而当我心境平和时,字迹则流畅自然,美不胜收。这让我明白到了书法和内心的呼应关系,也更加意识到了保持平和心境的重要性。

第四,在书法实验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字体的内涵与特点。字体是书法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字体传达了不同的氛围和情感。在实验中,我尝试了隶书、楷书、行书等不同的字体。隶书的规整刚劲,楷书的庄重典雅,行书的灵动飘逸,每一种字体都各具特色。通过学习不同的字体,我体验到了不同字体带来的视觉和艺术感受,也增加了对字体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最后,在书法实验中,我体会到了书法的社会价值和作用。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风采和文化底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学习。书法不仅是一种个人修养和审美追求,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展示。在实验中,我看到了许多同学都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到书法创作中。书法的普及和传承,可以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这次书法实验,我对书法艺术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体会。书法是一门内涵丰富、艺术独到的艺术形式,需要通过长期专注的训练才能掌握。书法不仅需要技巧和功底,更需要良好的心境和灵感。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更加懂得了书法的意义和价值,也意识到了自己在书法上的不足之处。我会继续坚持书法的学习和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用心灵的力量去创造更美的艺术作品。

书法课的心得体会篇五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精神境界。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我参加了一次书法实验,通过这次实验,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书法的魅力和学习书法的重要性。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不断探索和实践,收获颇多,有了一些深刻的感悟和体会。

首先,通过这次书法实验,我深刻地认识到书法对于艺术修养的重要性。书法是一门高度艺术化的技术活动,与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相比,书法更注重心灵的净化和文化的积淀。在写字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完全投入到笔墨之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专注。只有这样,才能使书法作品达到墨宝的境界,净化自己的心灵,达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通过这次实验,我收获了艺术修养的力量,我明白了书法并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活动,更是一种对内心修养的追求。

其次,通过这次书法实验,我深入地体会到了书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实际上,书法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在宣传广告中的标语、商标,还是在书信、请柬等应酬文字中,书法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这次实验,我发现书法不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它与我们紧密相连。书法的修炼是对“美”的追求,它让我们在书写中释放了内心的情感,提高了审美的品味。书法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种仪式感和审美需求的体现。

再次,通过这次书法实验,我深刻地认识到书法与个人修养的关系。书法练习不仅仅是修炼技术,更是一种修炼自己的过程。在书法的实验中,我面对每一笔每一划,都要保持一种内心的平静和谦逊。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沉淀,每一次成功都是一种自省。书法练习是对自己情操的提升和完善,只有在修炼自己的过程中,才能体验到书法的真谛,才能真正地领悟到其中的道理。

最后,通过这次书法实验,我明白了书法修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书法是一种需要不断努力和坚持的艺术形式,它和任何艺术一样,需要时间的积累和磨砺。在书法实验的过程中,我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时间,才取得了一些进步。书法修养是一个注重基础和细节的过程,只有扎实的基础和精细的技巧,才能使书法作品更加出色。所以,书法修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提高自己。

通过这次书法实验,我对书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书法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内心的修炼。它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使我们的审美眼光更加开阔,提高了我们的文化素养。书法的修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和追求。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和实践,能够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使书法给我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美好和感动。

书法课的心得体会篇六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它以方正端庄的结构、线条优美的造型、风格各异的体势、内涵深邃的意境,显示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下面是本站带来的书法创作的心得体会,欢迎欣赏。

常听人讲论书法时说到“功力”,功力是什么呢?我认为,功力就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当你拿到一本生疏的范帖,你可以几遍就临摹得形神兼备;当你有一个好的构思,你可以准确地用笔表述出来。总之凡经眼、凡脑海中成形的,均可以笔去准确表现,这时我认为就具有了功力。但功力是技术性的。

“功力”是一切创作的先决条件,你的情感、情绪、审美理想等等,要想在作品中行以表现,全仰仗这个“功力”。没有她,你的一切美好理想只能是“自以为大有深意”。我的二十年学书历程百分之八十的时间是用于获取“功力”,其余才是创作。“功力”又是无止境的,但她有一个“及格线”,不到“及格线”真正的创作是不存在的。

创作上,现代派书法主要用心在构成上,而古典书法则更多着意于点画和境界追求。我的创作应该是古典的,但我在构成上想得也比较多。现代派书法,小式的作品田头多,即使是大件,也不过是小品的放大,整体上线量较少,关系简单。形象点说,现代派书法像小分队式的侦察兵,可以游击,但集团式的战役、战争搞不了。古典书法阵容较大,但往往却又太象兵马俑。我想如果能借用现代派的一些手法让兵马俑活起来,兵力分派匀当,再来个“赵子龙”七出七进,岂不太好看了。

改变抄写式的书法模式,现在已成为书法家的共识,但大家又不愿意简单地搬袭现代派方式,因为它毕竟艺术语言太单薄,聊备一格可以。就像一出戏,里面可以有数个丑角,但一出戏里全是丑,怎么看呀!所以我们还得努力,以自己丰厚的“功力”,吸收现代派的构成意识使之成为古典派的一种创作手段,这种手段的作用可以使作品更富有观赏性,“戏剧性”冲突更明显,更轻松自然,也就更接近了中等欣赏者的口味,书法的欣赏面会扩大。但这毕竟不是太简单的事情,需要很多人不停地探索,我愿成为这其中的一个。崭新的时尚意识、鲜明的个性追求加上古典主义的基因素质,我想这大概可以概括我现在的追求的全部。

除此以外,我想再谈谈我在功力技巧方面的一些心得。一般情况下,人们用笔较多关注线的自然平向流动,而我则更多关注线的流动中的跳荡,也就是笔在起落之间的变化。就像山间溪水,它在流动时遇到大障碍会绕过去,一如曲线和结体中的避让;倘若遇到小石头,溪水就会跳荡起来,体现在用笔上,就是轻重、粗细、提按、顿挫,这样的线变化丰富,活泼而灵动。用笔方面我的另一个关注点是速度,楷书、隶书、篆书运笔速度较为均匀缓慢,而行草书的用笔则是急缓共存的,用的是加速度和爆发力。我首先注意发力点,发力点有两个,一个是起笔,一个是转折,转折是下一个笔段的起笔。起笔处的变化最为复杂,形状变化也最丰富,要求笔尖要灵活,随时调整到最佳发力状态。就像篮球运动中的传球,用的力量是爆发力,这个力量既不可太强也不可太弱,太强则易使队龙接球时脱手,太弱则容易被夺去。这个“功夫”是“功力”范畴,是要通过训练获得的。转折还是下面笔段的随机思考的临时驿站。在整个行草书创作中速度是随着情绪和开合需要随时变化的,情绪平静则线条舒展,线段较长,字的开合较大,有如溪间流水时遇平缓地势,水流慢下来,缓缓流淌,也如闲庭信步;情绪激荡,心跳加速,笔速也就随之快起来,线段则短短相加,有时甚至线线叠加,绞缠,如水到陡峭处,水流湍急,时跳时跃,水花四溅,五彩纷呈!一件好的作品,应该是承转合齐备,就像一部完整的交响乐,欣赏者会随着音乐节奏的演进而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引起强烈共鸣。这正是行草书的魅力所在,只是艺术家的情感表现所搭乘的载体不同罢了。我多年来倾心于行草书创作,其真正原因即在于此。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它以方正端庄的结构、线条优美的造型、风格各异的体势、内涵深邃的意境,显示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它虽历经上下五千年、绵绵日月而不衰,具有亘古不灭的生命力。不仅是华夏文明的国粹,更代表中国的文化精神。

要学好书法,首先要临帖。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累积有五千多年的优秀遗产,任何书家,都只能在学习和继承先人的前提下创新自立。学书法,就得临帖。入门需临,变体也需临。

读帖则是一种心功,这种功夫看似轻巧,实际比手的训练更难。它是一种默临、默记,是一种揣摩,是实现从钩、摹、临的“入帖”到得其字帖的神韵、势度、用笔、行气或结构布局技巧的“出帖”之道。

鉴于本次开课《泰山刻石研究》,谈一下这四周的书法临帖、读贴及创作的心得体会。

一、临帖

中国书法强调内外功结合,内功是基础,贵在一个“功”字,而外功则是修养。临帖练字是书法的字内功夫,所谓“笔突万支”“笔冢成山”,讲的就是字内功夫的修炼。在这个阶段,学书者通过毛笔这种特殊的书法工具,从文字的点画俯仰之中,从线条的抑扬顿挫之间,去感受笔情墨趣。这个阶段需要较长时间的临帖习字,反复揣摩其字形结构方能奏效。经过长时期的练习,从泼墨染翰之中去采撷天地正气,就会感到一种禅意的祥光在心中漫射开来,从而获得胸怀的舒展和放达。

四周临帖的体会:

1、运笔(中锋、侧锋,露锋、藏锋,方笔、圆笔,按笔、提笔)

成熟的艺术往往具有比较严苛的规范和普遍适用的方法、技巧。运笔的技术,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流派、书法家的书写习惯等不同,形成了所谓不同的笔法,“中锋”与“使其中锋”本身就是传统论述中关于笔法的重要核心部分。

2、笔顺

谈线条、谈构型、谈布白,同时还要关注笔顺。所有的线条不是同时呈现在纸上的,是有先后的呈现,并且这种先后次序不是无关紧要的,不是拆破打散随便安排都可以的。

3、速度

初临帖宜缓宜逼真,这是毋庸置疑的道理。书写的速度,缓慢不羁仅仅在笔画运行时,更多的时间应该花在下笔和下笔前的准备。古人说凝神敛气,不是夸张。当你握笔紧张,手都在颤抖,呼吸急促,肺部收缩,如何能写得好呢?必然不能着急下笔,需要调整好呼吸后,以最放松的姿态,自然舒适的写出这一笔,完结之后,再准备下一笔。久而久之,加上读书的功夫,最终需要养成的是一种静气,自信而淡定。

4、姿态

人可贫,而行为不可猥琐,书不佳,唯姿态不肯让人。字已不佳,更无赴急草率的资笨,更要讲求书写时的姿势,头正身直、臀平足安。

二、读贴

读帖,可使自己更多地了解各家各派书风,从而融会贯通选择,创立自己的风格。实际上,读比临、比写都要多得多。读可以“破万卷”而临摹再多,于几千年累积的优秀碑帖,也不过凤毛麟角,书道中的“厚积”,非同小可。

这段时间从图书馆借阅了大量的书法临帖,从书写毛笔字的三要素中体味每一笔在这个字中的行气、势度。老师还亲自带我们去岱庙、经石峪考察,观看历代书法大家的石刻作品,风格各具特色,独树一帜。虽然他们的风格各异,却是同样的拥有一种气势,磅礴有度,能感觉到是用心写出来的字。身临其境,方能感受其神韵。

三、创作

在临帖与读贴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字体创作具有自己风格书法作品,通过书法表达一种心声。

书法是一种高度抽象的笔墨线条造型艺术。我在每次书法创作前,首先选择适合自己的书写内容,然后设计章法,把每个字的写法、每行字的大小布白都考虑好以后,再进行对帖临习,以唤起自己的创作灵感,进入角色,然后把事先选择好的书写内容进行作品创作。

人们熟知苏东坡的一句诗,“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其实,东坡还说过:“有道而无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胸中之竹,毕竟不等于手中之竹。王国维所说的大家之作“其辞脱口而出”,白石老人作画的所谓“一挥”,都是学化于才、熟而能巧的结果。齐白石早年临摹金农的画作,惟妙惟肖;为了画好昆虫、鱼虾,他长时间地观察写生。老人的画,那几片叶茎,看似粗犷随意,却搭配得那么精巧,你要移动一点点都不行。这些,充分说明“大家之能得心应手,正先由于得手应心”。傅山说“宁真率、毋安排”,不是说不要谋篇布局、意在笔先,其意应是“极有布置而了无布置痕迹”,徐青藤的这句话透露了天机,正像韩退之诗中所描绘的那样:“草色遥看近却无”。

东坡论书“无意于佳,乃佳耳”。学习书画的人,没有不想自己的笔下呈现佳作的。长期艰苦地学习训练正是“有意于佳”的真实写照。但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对于具备一定水平的书画家来说,只有在放下思想包袱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意笔交融,心手两忘,从而造就真正的佳作。“有意于佳”只是基础,“无意于佳”才是境界。一个为获得更大市场份额而改变初衷讨好买主的作者,他丢失了艺术家最为宝贵的东西,又怎能产生真正的佳作?刘熙载早已指出,“书非使人爱之为难,而不求人爱之为难。盖有欲无欲,书之所以别人天也。”

此外,一件作品的成功往往不在作者的有意处,而在其无意处。戴熙说:“有意于画,笔墨每去寻画。无意于画,画自来寻笔墨。有意盖不如无意之妙耳。”陈曼生也说:“凡诗文书画,不必十分到家,乃见天趣。”有时,有意着力的地方,偏偏导致了天趣的流失,在战术上,虽属锦上添花;在战略上,已是画蛇添足。

即便是优点,过分地强调或表现得不是地方,也会变质变味。恽南田论画“习气者,即用力之过”,强调“宁恒见不足,毋使有余”,正是这个道理。相反,局部的瑕疵,有时并不妨碍作品整体的成功,恰如黄庭坚所言:“殊不知西施捧心而颦,虽其病处,乃自成妍”。

中国书画注重功夫,熬出来的功夫。宜乎日积月累,水滴石穿;最忌浅尝辄止,一曝十寒。学生抱怨老师:您老是要我夯实基础,别人的墙已经砌得老高了!他不懂老师对他的殷切期望和良苦用心!

岁月的力量不容忽视,《书谱》所谓“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哲理深刻。以为别人几十年走完的路,自己几年、几个月就能走完,是幼稚。艺术学习、艺术创作和艺术发展自有其规律,这些规律又是无情的。违背规律的催长、“打造”和走捷径,只会得到与初衷相反的结果。

从较长的时间看,书画家们对艺术的追求,好比接力赛,更像是“马拉松”。起跑时人头攒动密密麻麻,能跑完全程者却已不多,能打破纪录者更是寥寥。那些开始不久就在领跑的选手,往往难以“领”到最后,甚至难以跑到终点。有人说“赢在不该赢的地方,比输在不该输的地方,输得更彻底”,不无道理。

一种艺术风格、一种个人面目的成立,既要得到人们的认可,更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陆游在《学书》一诗中说得好:“即今讥评何足道,后五百年言自公。”要想真正在艺术上取得成就的人,必须具备这样的眼光和气度,不计较一时一事,而能够“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不懈、自甘寂寞。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