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幼小衔接教学总结(精选7篇)

时间:2023-10-02 14:32:07 作者:纸韵

对某一单位、某一部门工作进行全面性总结,既反映工作的概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缺点,也要写经验教训和今后如何改进的意见等。总结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总结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小衔接教学总结篇一

昨夜的雨下得很缠绵,一直持续到今天早上。尽管雨一直下,但是这并不能阻碍新城幼儿园师生和家长们前进的脚步。

近了,近了,更近了,转过弯角,新城区实验学校就在眼前。这一次的到来是为了参加新区幼儿园和实验学校携手开展的幼小衔接活动,旨在让小朋友们零距离体验小学生活,让家长们感受实验学校的优美环境和雄厚实力。

杜甫有诗曰:“好雨知时节!”但是在新区幼儿园的师生和家长们走进学校的那一刻,我觉得“好雨”似乎还知道时间,因为,就在那一刻,蒙蒙的细雨悄然间停了。

实验学校校长王军飞和常务副校长方芳热情地迎接了来自新区幼儿园的师生和家长们,并带着他们绕着教学楼走了半圈。当队伍走过我们一年级教室时,听见外边声音的我内心是紧张而激动的,因为升旗仪式后的第二节课,我将带着自己班上的孩子,为这些陌生而又熟悉的客人们送上一堂公开教学。

虽然接到任务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并且也迅速地选好了课题,同时也做了一些前期的谋划和准备,但是,临近课堂教学,我还是会很紧张,会在心里不停地回想起那些日子,我所经历的头昏脑涨的郁闷与苦思冥想的纠结。

虽然选课我用了极短的时间,但是也并非一帆风顺,最先,我想在常规课程中进行选课的,但是又考虑到自己要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精品”的晒课活动,所以,在几分钟之后,我就把思路调整到了《语文园地》中的课后文本。我立即翻开自己的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迅速地查看相关课文,最终,我把主要目标锁定在了《胖乎乎的小手》这篇课文上。选好课文之后,我就马上进入备课状态,因为这篇课文是课后文本,教学参考书上没有什么介绍,我只好借助以前的教参和教学设计,开始整理自己的思路。因为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幼小衔接”,所以,我不能只站在一年级师生的角度上去进行备课,而因该适当地将幼儿大班的师生学习需求也考虑进去。围绕着关键词“小手”,我开始建构教学思路,并很快有了一个雏形:猜手、看手、描手、学手、夸手、画手、送手。有了思路之后,我又以最快的速度整理出了教学简案,并在与一年级组的谢祁锋老师和杨娟老师进行了初步探讨的基础上,让常务副校长方芳进行了简要地指导。

参考了领导和同事的意见后,我又迅速开始调整教学思路——尽量简化教学过程,保留主要环节,坚持在识字写字、用词说句、分段学文、拓展延伸的基础上进行形式多样的语言训练,努力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做出一些实践性的尝试。

对于用词说句,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都有所尝试和练习,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尤其是“一词三句训练”和“多词多句训练”。【所以这堂课上,我觉得我应该也必须让孩子们把平时的学习过程展现出来,因为,这也是真正的学习!】但是,问题来了,我该用什么样的词语让学生学习和练习说句呢?两天的绞尽脑汁应该是有效果的,因为我终于找出了三组有特点的词语,并且这些特点也是测试练习中会经常遇到的:胖乎乎、红润润(abb式词语);喜欢、明白、事情(语音轻声);拿拖鞋、洗手绢、挠痒痒(动词+名词)。对于这些词语的教学,我是这样设想的——起先是准确读词,其次是仿照说词,接着是尝试用词,在用词说句的时候,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经历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我积极运用在“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学来的“学习共同体”模式,让孩子们与同桌进行快乐地对话。对话结束后,我就指名孩子进行叙述,让全班同学通过探听和体味句子的语气来给句子加上标点。

对于课文的学习,我觉得不需要进行过多无谓的解释和说明。【因为真正的学习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有所侧重有所突出,也或者说是有所筛选有所舍弃。】那么这节课上,我究竟应该让学生理解什么呢?对!就是爸爸、妈妈、姥姥说的那三句带有感叹号的话:“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这胖乎乎的小手帮我洗过手绢啊!”“这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挠过痒痒啊!”同时结合这三句话,让学生探讨出全家人喜欢兰兰小手的原因,并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进行详细回答。接着,学生结合这三句话进行总结“兰兰的小手真()!”和尝试练习“我会帮爷爷做什么?我会帮老师做什么?我会帮同学做什么?”如果有时间的话,还可以适当进行拓展练习“长大后,小手变成大手,它会()。”

铃声响起,我们102班的孩子们整齐而又大声地背诵起《三字经》,在孩子们的诵读声里,新区幼儿园的师生和家长们依序落座,课堂教学马上就要开始了。虽然我的内心里还有一些小小的紧张与激动,并且还在刚上课的那一个当下断了一会片,但是总体来说,一切都按照着既定的计划和目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去年,新区幼儿园便和实验学校第一次成功携手,不仅搭建了“幼小衔接”平台,更通过富有新意而又扎实有效的幼小衔接活动,给小朋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他们对小学生活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也激起了他们对小学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期待,并为他们未来顺利进入小学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真心希望新区幼儿园和实验学校能一路携手,砥砺前行,努力为学区所有适龄儿童获得优质的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做出不懈的努力。

幼小衔接教学总结篇二

10月27日下午我们大班组全体教师在教研室进行了大班幼小衔接阶段总结会议,会议中各班级老师都畅所欲言,尽情的讨论自己班的经验共同分享。现把我们在这两个月幼小衔接工作总结如下:

本学期,我班组结合大班的年龄特点,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上面。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各学科领域、各活动区域以及幼儿家庭教育当中。经过两个月的的努力,每一位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首先培养幼儿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够自己正确的穿脱衣服和鞋,并达到穿戴整洁,脱下来的衣服及时的叠好,并将衣服和鞋摆放整齐。现在大班的幼儿还学会了整理自己的床铺,将被子叠的方方正正。长托班的幼儿还学会了自己刷牙、洗脸、洗脚,整理自己的内物。 孩子们在幼儿园里的生活习惯是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从什么都不会,到现在能够自己主动排队入厕、喝水,还养成了饭前便后要洗手的卫生好习惯。

在日常的生活中,老师还注重培养了幼儿,吃饭不讲话,不掉饭粒,细嚼慢咽,不马上跑跳,饭后及时漱口的好习惯。

幼儿的生活习惯方面,我们大班老师还重点培养幼儿对自己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进行保管和整理上下功夫,统一规定幼儿物品摆放的位置,衣服包按号入柜,每个幼儿都能准确的找到存放的位置,书包统一挂到椅子背上,书桌里的书本要求有顺序的摆放整齐,桌面上的书本要求一律摆放到左上角,铅笔和橡皮统一放在桌面上的卡槽里,让每一位幼儿在规则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另外老师还注重培养幼儿主人翁的责任感,让幼儿充分的体验生活的乐趣。每天班级里都有小值日生协助老师工作,打扫卫生,擦黑板、浇花、管纪律等等,锻炼了幼儿生活的能力,养成了一种乐于助人的良好生活品质。

孩子在学习兴趣和能力上的差距很大,有些孩子思维敏捷,反应快,学习兴趣浓厚,可也有些孩子多学习根本没有兴趣,不爱动脑思考。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自信地走进小学,应将目光投向那些能力较弱的孩子。首先从倾听习惯入手,通过听故事、儿歌、古诗等,让孩子从最自然的方式开始接受并模仿。在教学时教师注意语言的精炼,提醒幼儿听清问题,根据问题回答。帮助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幼儿组织语言,让他们消除紧张心理,逐步学说、会说、大胆说。做练习题时采用先统一倾听老师读题后再动笔的要求,并逐步减少重复读题的次数,帮助幼儿养成专注倾听的习惯。同时增加幼儿的阅读机会,在图书角提供书籍,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这周在开展“故事会”活动,在倾听完故事后让孩子来复述故事,鼓励孩子把家里听过的故事与大家分享。对于那些能力强的孩子,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独立的思考能力,在活动中多设疑、设困,鼓励幼儿大胆地思考,培养发散型思维。面对象班级中的“小问号”们,在回答他们问题时先卖一下关子,让他自己去想,这样会比大人搜刮肚肠满足其好奇来得更有效。在这两周的活动中,教师要始终围绕“爱听”、“会读”、“勤思考”、“善表达”,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孩子学习的方法。

1、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

2、幼儿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

在日常活动中我们还教育幼儿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比如不和陌生人说话、不吃陌生人食物等等;遵守大型玩具游戏规则,比如滑梯、秋千、跷跷板等;交通行为习惯,比如靠右行、走斑马线、不在马路上玩耍等;食品安全卫生习惯,比如少吃油炸食品、不吃过期食品、不吃垃圾食品等;突发事件安全习惯,比如如何应对陌生人来访、如何应对突然失火、如何应对找不见大人的情况等。教给了幼儿一些安全知识,强化了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不吞食异物,不玩火、水、电,不从高处往下跳,不乱爬高处,发生危险时,会大声呼救。

总之幼小衔接工作,体现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习惯的养成也不在一朝一夕,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更加的细心,才能促使幼儿顺利的过渡,更好的适应新的教育环境。

幼小衔接教学总结篇三

1、教学内容从幼儿兴趣出发。

学习兴趣是保证幼儿快乐学数学的前提。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单调、枯燥。所以教师首要选择儿童感兴趣的、趣味性强、寓教于乐的数学内容,逐步将兴趣转化为对数学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教学内容的深浅由幼儿生活经验决定。

教学活动内容应针对幼儿实际能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幼儿接受知识的能力是由易到难的,因此教师初设教学内容是,应考虑到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是否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

3、教学目标遵循幼儿发展要求

熟知幼儿园大班学前班教材内容以及教学形式和特点,同时也要了解小学一年级内容和教学形式,总体把握幼儿园幼小衔接教学知识点,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遵循幼儿发展要求,找准它与小学一年级数学联系、区别切入点,做到胸有成竹促进孩子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发展,帮助幼儿形象思维逐渐过度到抽象思维,进而形成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念、判断推理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1、游戏情境式教学。

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性强、富有生活趣味的一种活动形式,是孩子乐于参与的一种学习模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数学教学内容,开展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孩子们的情感容易投入,思维活跃。

数学儿童生活化最简单有效的做法,即:把数学活动精心安排在一个个的游戏中,让孩子在游戏情景中玩乐学习数学,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的途径。

例如:幼小衔接学习内容,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幼儿玩“击鼓传花”的游戏:孩子们每拿到一道算式卡片,在欢快激烈活泼的游戏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编并完整讲述一道符合逻辑的应用题。幼儿很快在游戏中轻松、自主的掌握了数学加减方面的知识,增强了一些的生活技能,进而在自信中越来越喜欢上数学。

“击鼓传花”数学游戏活动亮点,从一开始活动的气氛就很轻松,没有一板一眼的上课形式,而是将游戏真正融入到了“模拟真实生活”中,全无“小学化倾向”,克服了机械呆板填鸭式的学习方式,让幼儿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快乐掌握运用生活中的数学常识。

2、生活情境式教学。

采取现实生活题材创设情境教学环境,把真实的物质生活空间作为教学活动场境、孩子在曾相识的生活场景中在积极参与,积累有益的数学经验。

现实生活是直观、形象的,每个孩子都有体验,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孩子们在情境教学中运用各种感官感受数学生活,激发数学思维,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本质。

例如:情景逛超市认识人民币、神奇的时钟店里认识时钟、这种生活情境式教学,会有惊喜不断的实际效果。

3、亲自操作实践式。

学习数学活动中,最可怕的就是孩子机械记忆,重复的练习,鹦鹉学舌,缺乏灵活运用于生活尝试,幼儿独立操作机会的缺失。在数学活动中,“操作实践”是幼儿探索知识、积累知识经验的必经之路,也是最直接的最、有效方法,这个过程孩子必须是自己亲自动手动脑。

皮亚杰的认识结构理论认为,儿童认知和智力结构的起源是物质的活动。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由此可见,数学教育活动的材料提供对幼儿认知能力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是幼儿常见熟悉喜欢的,尽可能采用易收集的自然的、原生态操作材料,能引起他们数学学习兴趣的、易操作的安全材料。在数学活动中,来源于生活材料,会把枯燥的数学变成具体、有趣的快乐,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例如: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组成,直接采用班级里幼儿最喜欢的漂亮“雪花飘”玩具,安全又经济适用,操作性、执行力都强,幼儿学习的效果非常好。

大班数学教学活动生活化,最终回归幼儿的日常生活的每一环节中,让幼儿切实感知到数学无处不在——数学为生活服务,生活中蕴含着数学乐趣:电脑电话等高科技电子产品中的数学,让我们享受数字生活的快乐;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排队秩序规则中的序数数学,让我们养成好规则行为的同时,分享有序的便利与高效;现实中的各种好看物件形状与功能用途奇妙有趣等等。

幼小衔接教学总结篇四

本学期我们两位老师以园的指导方针为教育工作目标,结合本班幼儿发展情况,通过一日活动各个环节来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开展了多种方式来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会了自律,树立了规则意识;并结合了日常生活,开展安全教育,提高了幼儿的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引导幼儿在人际交往中,懂得尊重他人,对人有礼貌,诚实、守信;培养了幼儿积极主动参加各项活动;使每位幼儿在原有的层次上得到全面的发展。

本学期我们针对幼儿的发展,着重培养了幼儿的倾听能力,以往我们只注重幼儿学会倾听,让幼儿倾听教师的言语指令,却忽视了自己去倾听孩子的表达。为了让幼儿能较快的学会倾听的本领,首先我们两位老师从自身做起,做幼儿的主要倾听者,因为在幼儿园,老师是孩子们的主要倾听者,孩子有什么事都喜欢和教师说,从而使我们班上的小朋友在倾听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教师在倾听幼儿的表达,倾听其所言,倾听其所想,加强了老师与孩子的交流,使师幼之间的感情又增进了一步。

墙面的主题和内容与教育活动及孩子的学习活动相一致、相呼应的理念是我们在学习中获得的,也是我们创设环境时所遵循的原则。在活动中,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的意见被采纳,自己的作品用来装饰环境,如:(枫树上的叶子,)孩子们感到信心百倍,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之中。孩子间的情感增进了,自信心增强了,自我意识提高了。墙面布置不在成为一种负担,孩子们会自发地投入环境装饰与设计中,一起商量、共同制作,使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孩子们在探索、感受、交流、表达中主体性和创造性得到了不断地发展。丰富多彩的互动环境,使每一个角落都育人,每一面墙壁都说话,充分发挥了每一寸空间的教育价值。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吸纳家长参与我们的家园共育是必不可少的。本学期我们除了家长园地及每周对家长公示我们的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外,还进行电话回访、面对面的交流等方式了解孩子在家情况及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和家长一起为幼儿的发展而努力。在各个主题活动中幼儿搜集的各种资料和信息都凝聚着家长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在家长开放日中我们请家长参与指导孩子的活动,展示我们的特色教育,让家长进一步理解教育的重要性,以便更好的配合我们的工作。并做好家长反馈工作,认真听取他们提出的意见与建议,真正做到家园共育的方针。我相信只要我们怀着一颗执着的童心,继续努力把我们的班集体完善起来,时刻把孩子放到首位,下学期我们的各项工作肯定会更上一层楼,也祝愿明天会更好!

幼小衔接教学总结篇五

10月27日下午我们大班组全体教师在教研室进行了大班幼小衔接阶段总结会议,会议中各班级老师都畅所欲言,尽情的讨论自己班的经验共同分享。现把我们在这两个月幼小衔接工作总结如下:

本学期,我班组结合大班的年龄特点,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上面。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各学科领域、各活动区域以及幼儿家庭教育当中。经过两个月的的努力,每一位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首先培养幼儿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够自己正确的穿脱衣服和鞋,并达到穿戴整洁,脱下来的衣服及时的叠好,并将衣服和鞋摆放整齐。现在大班的幼儿还学会了整理自己的床铺,将被子叠的方方正正。长托班的幼儿还学会了自己刷牙、洗脸、洗脚,整理自己的内物。孩子们在幼儿园里的生活习惯是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从什么都不会,到现在能够自己主动排队入厕、喝水,还养成了饭前便后要洗手的卫生好习惯。

在日常的生活中,老师还注重培养了幼儿,吃饭不讲话,不掉饭粒,细嚼慢咽,不马上跑跳,饭后及时漱口的好习惯。

幼儿的生活习惯方面,我们大班老师还重点培养幼儿对自己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进行保管和整理上下功夫,统一规定幼儿物品摆放的位置,衣服包按号入柜,每个幼儿都能准确的找到存放的位置,书包统一挂到椅子背上,书桌里的书本要求有顺序的摆放整齐,桌面上的书本要求一律摆放到左上角,铅笔和橡皮统一放在桌面上的卡槽里,让每一位幼儿在规则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另外老师还注重培养幼儿主人翁的责任感,让幼儿充分的体验生活的乐趣。每天班级里都有小值日生协助老师工作,打扫卫生,擦黑板、浇花、管纪律等等,锻炼了幼儿生活的能力,养成了一种乐于助人的良好生活品质。

孩子在学习兴趣和能力上的差距很大,有些孩子思维敏捷,反应快,学习兴趣浓厚,可也有些孩子多学习根本没有兴趣,不爱动脑思考。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自信地走进小学,应将目光投向那些能力较弱的孩子。首先从倾听习惯入手,通过听故事、儿歌、古诗等,让孩子从最自然的方式开始接受并模仿。在教学时教师注意语言的精炼,提醒幼儿听清问题,根据问题回答。帮助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幼儿组织语言,让他们消除紧张心理,逐步学说、会说、大胆说。做练习题时采用先统一倾听老师读题后再动笔的要求,并逐步减少重复读题的次数,帮助幼儿养成专注倾听的习惯。同时增加幼儿的阅读机会,在图书角提供书籍,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这周在开展“故事会”活动,在倾听完故事后让孩子来复述故事,鼓励孩子把家里听过的故事与大家分享。对于那些能力强的孩子,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独立的思考能力,在活动中多设疑、设困,鼓励幼儿大胆地思考,培养发散型思维。面对象班级中的“小问号”们,在回答他们问题时先卖一下关子,让他自己去想,这样会比大人搜刮肚肠满足其好奇来得更有效。在这两周的活动中,教师要始终围绕“爱听”、“会读”、“勤思考”、“善表达”,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孩子学习的方法。

1、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

2、幼儿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

在日常活动中我们还教育幼儿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比如不和陌生人说话、不吃陌生人食物等等;遵守大型玩具游戏规则,比如滑梯、秋千、跷跷板等;交通行为习惯,比如靠右行、走斑马线、不在马路上玩耍等;食品安全卫生习惯,比如少吃油炸食品、不吃过期食品、不吃垃圾食品等;突发事件安全习惯,比如如何应对陌生人来访、如何应对突然失火、如何应对找不见大人的情况等。教给了幼儿一些安全知识,强化了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不吞食异物,不玩火、水、电,不从高处往下跳,不乱爬高处,发生危险时,会大声呼救。

总之幼小衔接工作,体现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习惯的养成也不在一朝一夕,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更加的细心,才能促使幼儿顺利的过渡,更好的适应新的教育环境。

总结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那么如何把总结......

幼小衔接教学总结篇六

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在学习与生活制度等都存在着一些差异,前者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导形式的教育,后者是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学习为主导形式的教育,这种客观存在已造成幼儿入小学后的不适应,因此,为了处理好幼小衔接的连续性与阶段性问题,我们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因此,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为孩子顺利进入小学和个体的发展创造了可能性。

良好的学习、生活、卫生习惯从而加强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每天早晨要求幼儿做到早睡早起,有规律的生活。我们创设了生活墙:我的好习惯,让孩子逐渐养成晚上早睡觉,按时到园,不迟到。培养幼儿遵守作息制度,有规律的生活,升入小学后就能很快适应小学生活。还创设了我能干的主题墙,内容有穿脱衣服比赛、自己系鞋带等。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力所能级的事能按时行动,久而久之,就能形成良性的动力。幼儿做事很随便没有计划想要做什么就去做,要他们有条不紊地做事很难,于是在各种活动中,运用故事、儿歌、歌曲等方式取得幼儿们的强烈兴趣,从而做到按时完成不拖拉。给幼儿布置小任务:今天我来播新闻。回家准备几段新闻,让孩子轮流学当播音员。

每个班级都有小小值日生,他们每天为大家服务,在每天的值日生工作中逐渐建立起的任务意识。

重视幼儿情商的发展在活动中发现幼儿的兴趣爱好,帮助幼儿分析成败的原因,增强其获得成功的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态度。因此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我们更加关注的是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如我们利用幼儿的游戏活动,提供一定的材料、创设情景,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区角活动中提供资料库,让幼儿自己查阅,使幼儿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没有家庭教育和社会的相互配合,教育就不成合力,教育就难以真正影响和实施。因此,为增加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针对幼小衔接工作,开学期初召开专题家长会,以取得家长的配合。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其了解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吸引家长参与并重视幼小衔接工作。要求家长在家庭中做好幼儿入学前的生活、心理、学习物质的准备。

幼小衔接教学总结篇七

10月27日下午我们大班组全体教师在教研室进行了大班幼小衔接阶段总结会议,会议中各班级老师都畅所欲言,尽情的讨论自己班的经验共同分享。现把我们在这两个月幼小衔接工作总结如下:

本学期,我班组结合大班的年龄特点,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上面。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各学科领域、各活动区域以及幼儿家庭教育当中。经过两个月的的努力,每一位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首先培养幼儿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够自己正确的穿脱衣服和鞋,并达到穿戴整洁,脱下来的衣服及时的叠好,并将衣服和鞋摆放整齐。现在大班的幼儿还学会了整理自己的床铺,将被子叠的方方正正。长托班的幼儿还学会了自己刷牙、洗脸、洗脚,整理自己的内物。孩子们在幼儿园里的生活习惯是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从什么都不会,到现在能够自己主动排队入厕、喝水,还养成了饭前便后要洗手的卫生好习惯。

在日常的生活中,老师还注重培养了幼儿,吃饭不讲话,不掉饭粒,细嚼慢咽,不马上跑跳,饭后及时漱口的好习惯。

幼儿的生活习惯方面,我们大班老师还重点培养幼儿对自己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进行保管和整理上下功夫,统一规定幼儿物品摆放的位置,衣服包按号入柜,每个幼儿都能准确的找到存放的位置,书包统一挂到椅子背上,书桌里的书本要求有顺序的摆放整齐,桌面上的书本要求一律摆放到左上角,铅笔和橡皮统一放在桌面上的卡槽里,让每一位幼儿在规则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另外老师还注重培养幼儿主人翁的责任感,让幼儿充分的体验生活的乐趣。每天班级里都有小值日生协助老师工作,打扫卫生,擦黑板、浇花、管纪律等等,锻炼了幼儿生活的能力,养成了一种乐于助人的良好生活品质。

孩子在学习兴趣和能力上的差距很大,有些孩子思维敏捷,反应快,学习兴趣浓厚,可也有些孩子多学习根本没有兴趣,不爱动脑思考。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自信地走进小学,应将目光投向那些能力较弱的孩子。首先从倾听习惯入手,通过听故事、儿歌、古诗等,让孩子从最自然的方式开始接受并模仿。在教学时教师注意语言的精炼,提醒幼儿听清问题,根据问题回答。帮助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幼儿组织语言,让他们消除紧张心理,逐步学说、会说、大胆说。做练习题时采用先统一倾听老师读题后再动笔的要求,并逐步减少重复读题的次数,帮助幼儿养成专注倾听的习惯。同时增加幼儿的阅读机会,在图书角提供书籍,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这周在开展“故事会”活动,在倾听完故事后让孩子来复述故事,鼓励孩子把家里听过的故事与大家分享。对于那些能力强的孩子,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独立的思考能力,在活动中多设疑、设困,鼓励幼儿大胆地思考,培养发散型思维。面对象班级中的“小问号”们,在回答他们问题时先卖一下关子,让他自己去想,这样会比大人搜刮肚肠满足其好奇来得更有效。在这两周的活动中,教师要始终围绕“爱听”、“会读”、“勤思考”、“善表达”,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孩子学习的方法。

1、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

2、幼儿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

在日常活动中我们还教育幼儿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比如不和陌生人说话、不吃陌生人食物等等;遵守大型玩具游戏规则,比如滑梯、秋千、跷跷板等;交通行为习惯,比如靠右行、走斑马线、不在马路上玩耍等;食品安全卫生习惯,比如少吃油炸食品、不吃过期食品、不吃垃圾食品等;突发事件安全习惯,比如如何应对陌生人来访、如何应对突然失火、如何应对找不见大人的情况等。教给了幼儿一些安全知识,强化了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不吞食异物,不玩火、水、电,不从高处往下跳,不乱爬高处,发生危险时,会大声呼救。

总之幼小衔接工作,体现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习惯的养成也不在一朝一夕,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更加的细心,才能促使幼儿顺利的过渡,更好的适应新的教育环境。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