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雾在哪里(实用5篇)

时间:2023-09-29 06:45:43 作者:HT书生 最新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雾在哪里(实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教学设计篇一

1.知识目标: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会写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

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内容,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

3.情感目标:

(1)知道有雾的时候,会是怎样的情景,愿意留心观察大自然。

(2)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有雾的时候,会是怎样的情景。

课件

两课时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1.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打一自然现象)

二、自由读文,自学生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课文中的雾是怎样的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轻声读读课文,学学生字,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2.交流:“淘气”、“顽皮”。

3.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上节课知道雾很淘气,那它是怎么淘气呢?今天我们就去认识它。

二、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雾说的话

2.交流、理解重点句子。

3.指导学生带着淘气顽皮的语气读这几句话。

(二)学习描写大雾时的情景的语句

1.雾要把这么多景物藏起来,这下,有意思的事发生了。让我们自己再读读第2—7节,想一想:这下出现了什么情况呢?用“”划出相关的句子。

2.出示重点句式:“无论……还是……”“都……甚至……”。

3.男女生交换朗读课文,试着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吧!

4.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反复朗读,理解重点词语。

(三)学习雾散时的情景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找出相关句子。

出示词语:……连同……连同……

3.除了书上说到的这些,还有哪些东西也露了出来呢?请你仿照课文的句式说一说。

三、教师小结:

四、知识拓展:自然界还有许多性格不同的孩子,他们是怎样的呢?请选一种说一说,并用几句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教学设计篇二

1、学会“于、论、岸”等8个生字,会认“雾、淘、顽”等1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子;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

3、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么样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培养学生的语感。

2、正确、美观地书写“于、论、岸、屋、切、久、散、步”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有雾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情景。

一、生活导入,结合图片揭示课题

1、回顾谚语:我们积累过识天气的谚语,你知道雾的哪些知识?(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你见过的雾是什么样的?(大雾弥漫;远处的景物模糊看不清;只能大约看到建筑物的轮廓;空气很潮湿等。)

3、展示云遮雾绕的山川、云雾弥漫的树林等图片。(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阅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标好自然段序号。

2、生字过关。

(1)自由读生字。

(2)带拼音齐读生字。

(3)开火车去拼音读,老师及时正音。

(4)学生齐读。

过渡:生字读流利了,句子也通顺了,那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三、感知内容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及时。重点指导朗读停顿与重点词句。

2、组织学生讨论:淘气的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

四、指导写字

1、出示:“于、论、岸、屋、切、久、散、步”。

(1)指导学生观察写法,说说怎么记住它们。

(2)书空这8个字的笔顺。

2、打开“优教学生字”,进一步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3、学生临写生字。

五、巩固练习

1、打开“基础训练-《雾在哪里》”,一起来闯关吧!

2、完成配套练习册。

一、检查复习

1、我们已经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词,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了。看谁还记得它们。

(1)指名读词语。

(2)开火车读词语。

(3)积累词语。

过渡:小朋友,你们记得真好!雾把整个世界藏起来,世界变成什么样了?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精读课文

1、师生活动一:淘气的雾会把什么藏了起来?

出示句式:雾,是个淘气的孩子,他把()藏了起来。

2、师生活动二:雾真淘气,他把世间万物都藏了起来,他是怎么说的?再读读课文,找一找,用直线划出。

3、师生活动三:雾是这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于是出现什么情况了?

出示句式:雾,是个淘气的孩子,他把()藏了起来。于是,()。

三、说话练习

2、出示图片,开拓思路:出示云雾弥漫的山川、树林、学校等图片,图片下方辅以句式:雾,是个淘气的孩子,他把()藏了起来,无论(),还是(),都()。

3、同桌练说,说出景物的特点和情趣。

四、主题

1、这节课我们学了雾,知道了雾是个淘气又顽皮的孩子,他会藏起很多东西。

2、在你的眼里,雾又是什么呢?你能说说他是怎么形成的吗?

五、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雾在哪里》”,一起来闯关吧!

六、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熟读课文。

2、完成相关练习册。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教学设计篇三

1、幻灯片

2、田字格2块

3、词卡:藏、大海、天空、海岸、城市

1、认识“雾、淘”等11个生字。会写“岸、屋、论、切”4个字,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体会雾的淘气、顽皮。

2、学习课文第一至六自然段,仿照课文用“无论...还是...都......”说一说雾来时候的景色,让学生体会自然景物中所蕴含的生活情趣。

导入新课,读好课题。

1、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几张图片,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出示图片,指名回答2)

1、认读生字“雾”,发现规律。

(1)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它的名字吧。(板书“雾”)

(2)指名读,齐读。

1、你们有没有好方法记住“雾”(生说到“雨”字头)

雨字头的字我们还学习过很多,谁能来说一说(生答)

1、出示“雨”字头的字,学生认读。

2、小结:“雨”字头的字一般与天气现象有关。

3、导出课题

那刚刚小朋友们说到“雾”很美很模糊,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与雾有关的课文,这里的雾又会给人什么感觉呢?让我们走进课文———《雾在哪里》(板书课题)

1、读课题,指导读出疑问的语气

2、怎样才能读好课题,谁来试一试?你读的真好听。

4、是呀,“雾在哪里”是在问你呢?那你来问问看。谁也能来问一问。

5、但是呀标点符号是不常出现在标题中的,所以我们就把问号藏在心中,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是怎样的雾?2、全班交流后,出示词语卡“淘气”“顽皮”

(1)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两个新的词语朋友。来叫叫他们的名字吧。(带读,指名读词语)

(2)哎~小朋友们,读完这两个词语之后你们有没有什么发现?(意思差不多,是一组近义词)

(3)那聪明的小朋友们能不能来说一说“又淘气又顽皮的()”

3、检查生字词第一组:岸暗

(1)那这两个生字宝宝会读了,其他生字宝宝也能读了吗?接下来张老师要来检查一下

(2)学习生字“岸”“暗”

(3)先来看一看这一组生字,你们有什么发现?(读音相同)

(4)虽然读音相同,但是字形和意思天差地别。我们先来认识这一个。“岸”

(4)拓展积累:海边我们说“海岸”,那河边可以说——“河岸”湖边可以叫——“湖岸”,河的两边就叫——“河岸”

(5)指名读“暗”

1、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

2、是呀,“日”字旁的,没有太阳就是暗,那有了太阳就是——“明”,这是一对——反义词。

第二组街

1、这个生字宝宝可太简单了,谁来读一读它(指名读,全班读)

2、张老师拍了几张街道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ppt出示街道图片。

3、每条街的街口都有这样的牌子,生活中到处是知识,只要你们仔细观察,还能认识更多的生字宝宝。

第三组梁

1、指名读,全班读。

2、解释意思:“梁”古时候是指用木在水上造桥,所以有“水”也有“木”,现在一般指架在柱子上的长木,比如“房梁”、“桥梁”(同时出示图片和词语)

第四组甚至

1、这个词语可难读了,老师给它出了个选择题,谁来选一选

2、怎么样才能读标准呢?(读准翘舌音)请你来读一读(指名读、开小火车读、全班读)

3、这个字的读音太难了,现在我要让它躲到句子中去,它藏起来了,你们看,它藏到了句子中,这个句子好长好长,一共有32个字呢,谁能挑战读好它。(指名读,全班读)

第五组躲藏消失

1、读准音(指名读,全班读)

2、我们仔细观察这两个词语,每个词语中都藏着一个小秘密哦,看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能发现?(都是由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

3、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老师请了几组来到了黑板上,一起来读一读。

学习课文,体会雾的淘气,理解内容

1、小朋友们,雾孩子又淘气又顽皮,在课文中,它还会说话呢。接下来就请你们走进课文找一找,雾孩子都说了些什么?并用横线画出来,你们会画嘛?那我们先一起来画一画它说的第一句话。

3、原来啊前引号和后引号就在提示着我们,那这样的句子我们就把它用横线画出来。

4、后面还藏着好多雾孩子说的话呢,赶快找一找,画一画吧。

2、学生交流

1、好多小朋友都在书上留下了思考的痕迹,全都画好的请举手。找得很准确,张老师也把他们请到大屏幕上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雾说的这5句话中,都藏着同一个字,它是————“藏”

2、那么,雾孩子都把什么藏起来了呢?请小朋友们用你们的眼睛找一找。

3、是呀,雾孩子可真调皮,把这么多东西都给藏起来了,那谁来当一当又淘气又顽皮的雾孩子,读一读这几句话。(指名读,全班读)

4、那你们说,在雾孩子的话中,有没有漏掉什么——它其实藏了,但没有说的东西?有吗?我估计是在这一段,你们找一找(出示第六自然段)

5、你们真是有一双火眼晶晶,全都找出来了。那么如果咱们要把这些也放到板书上,你们觉得是放城市好,还是下面这些好?为什么?(请学生上来贴,并且说理由)

1、指导朗读

2、雾孩子不仅是这么说的,他也是这么做的。这雾孩子真的把大海藏了起来。出示第3自然段并引读——“我要把大海——,于是,它把大海——,无论是——————”

3、这段话中一共有3句话,哪一句话能让我们感受到这个雾真的是太大了。

4、张老师也写了两句话,请你们自己读一读,读完告诉老师感觉哪一句的雾更大。(第一句感觉无论是说到的还是没有说到的,都藏起来了;第二句好像就是说到的藏起来了,没说到的好像就没藏起来)

5、是的,加上了无论...还是...都...就给人一种雾很大的感觉。谁能读出这种感觉来(指名读,评:雾好像有点大,谁能更大)

6、老师也想读一读,你们看看雾有没有变大(范读,指名读)

7、雾大了很多了,但是,张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小秘诀,如果你们读的时候加上动作,这个雾啊就会更大,你们试试看好不好。(全班起立加动作读)

8、接下来张老师想和小朋友们合作读,我们都来当一当雾孩子,我读黑色的部分,我要读出雾的调皮,你们读红的部分要读出雾的大)

9、(出示第四自然段)这一段请同桌合作读一读,读红色部分的要读出雾孩子的顽皮,读黑色部分的要读出雾的大,先练一练哦,等会儿请同桌俩来读。

10、是啊,雾真的很大,什么都看不见了。

6、练习说话

(1)在这两段话中,描写雾大的句子有一个共同点,你们发现了吗?(无论....还是...都...)

(2)原来用上“无论...还是...都...”能让雾变得更大,那我们也来当当小小作家,来写一写。你们瞧,雾来了。

(4)咱们先选择一个来说一说,这个肯定是你们最喜欢的,游乐场里有什么,去过的来说一说。

(5)接下来请你们选择一个来说一说(出示四幅图片)指名学生来回答。

(6)小结:这雾最后还把自己也给藏起来了呢,把自己藏起来后会有什么变化呢?下节课再来学习。

1、出示“岸、屋”观察字形,上短下长的特点,下面部分往外一点点。范写,学生练习。

2、出示“论、切”,观察字形,左窄右宽的特点,范写,学生练习。

雾在哪里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学习“盛产”“茂密”“五光十色”等词语。

3、熟悉了解并练习用“······就像······”、

“······有的······有的······”句型造句。

4、学习按照时间顺序、由外到里的顺序进行写作。

教学重点:

1、用学过的方法学习“盛产”“茂密”“五光十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教学难点:

1、学习按照时间顺序、由外到里的顺序进行写作。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教学准备:

课件、影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昨天老师带大家去了一个美丽的地方,这个地方叫做··· ?

2、那么谁愿意说说葡萄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3、既然葡萄沟给同学们留下了这么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就再次走进葡萄沟, 再去看看这个美丽的地方!(板书课题“葡萄沟”)

二、复习巩固:

2、“盛产”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板书:盛产水果)

3、在第一自然段中,作者运用了怎样的描写顺序?

三、精读理解:

(一)学习文章第二自然段

(自由读文)自由朗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思考“这里的葡萄长得怎么样?”

(指名回答,板书:葡萄 枝叶茂密)

1、学习第二自然段第二句

(出示课件)用直观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茂密”一词的意思,并回忆理解词语意思的三种途径。

(出示句子)学习感受比喻句“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并学习运用“······就像······”造句。

2、学习第二自然段第三句

(出示课件)全班齐读这句话,初步感受葡萄成熟后的美。

(出示句子)同学们,老师这儿还有一个句子,你们看看哪个更好一点?为什么?(对比“一大串一大串”和“一大串”之间的区别)

(齐读句子)课文利用了一个词语描写葡萄的颜色,是哪个词语?(板书:五光十色)

3、学习第二自然段第四句

看到这么多诱人的葡萄,老师都忍不住想尝一口了,你们想不想尝一尝?(生:想!)那么维吾尔族的老乡会把葡萄给我们吃吗?(生:会!)你们怎么知道的?谁能用课文里的话回答老师?(指名回答)

(出示句子)我们的老乡可真是···?(板书:老乡 热情好客)

(二)学习文章第三自然段

过渡:有这么热情的老乡招待我们,美丽的景色我们也看了,好吃的葡萄我们也吃了,可是这么多的葡萄吃不完还能做成什么呢?(板书:葡萄干)

1、学习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指名读文)学习运用“······有的······有的······”句型造句

(质疑文本)看到这句话你有哪些疑问?

2、学习第三自然段第二句

(播放视频)初步了解晾房的样子。

(回归课文)在课文里找一找描写晾房的句子。

(出示课件,指名回答)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晾房是什么样子的?

指导学生了解从外到里的描写顺序。

3、学习第三自然段第三句

(指名回答)谁思考过晾房为什么要修成这样?修成这样的好处是什么?

引导学生了解维吾尔族老乡的另一个特点(板书:聪明能干)

4、学习第三自然段第四句

如此简便的方法制成的葡萄干又有什么特点呢?在文中找一找。

(出示课件,全班齐读)谁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葡萄干的特点?

(指名回答,板书:色鲜味甜 非常有名)

四、总结

课文学到这里,大家觉得葡萄沟这个地方好不好呀?(生:好!)

那谁愿意说一说你是从哪几个方面看出葡萄沟的好呢?(指名回答)

所以说,葡萄沟真是个···?(生:好地方!)(板书:好地方)

那么我们一起来赞美一下葡萄沟吧!(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五、回归课文,全班齐读全文

六、作业:

找个你感兴趣的地方,按照一定的顺序,分别从几个方面写一写它的特色。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教学设计篇五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以及好在哪些方面。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用“五光十色”、“热情”、“有名”等词语口头说话。

4、能对课文优美的句子进行摘抄。

5、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6、能说出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1、知识目标:理解葡萄沟美在哪里。

2、交际目标:利用对话和人热情相处。

3、能力目标:自己动手感悟颜色的差异性,提高审美情趣。

重点: 知道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葡萄的特点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读好长句。

启发式、讨论式、表演式、游戏式、自学式

一、导入  :

1、播放音乐《咱们新疆好地方》

师:我知道同学们都十分喜爱音乐,现在让我们放松一下,先听听音乐,想一想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你可以拍手也可以随音乐做动作。(播放音乐,学生自由地做动作。)

2、师: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新疆)刚才同学的回答真是雅克西。谁来说说这雅克西是什么意思?(好)能不能做做这个动作?(学生自己做动作)

3、师:让我们随着刚才轻盈、欢快的歌曲来学习今天的新课,雅不雅克西?(雅克西)

4、出示课题:《葡萄沟》

师:让我们来齐读一次吧!(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可真好,让老师想起那又大又园的葡萄。(出示葡萄)忍不住想吃上一口。(做个夸张“吃”的动作)这三个字都是要求我们掌握的字,老师相信同学们能把这三个字写得和葡萄一样美,是不是?(是)那我们就开始写吧!看谁写得又快又好。(生写,师巡视)

师:写得真不错,下面翻开书,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夸葡萄沟的,我们边听录音边用“——”把它找出来。(播放录音)br师:谁来说说这句话是什么?(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师板书)找得可真准,让我们来读一读。(生读)

二、新课。

(一)、教学第一段。

1、师: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我想知道它好在什么地方吗?(想)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来读第一段。(抽生读)

2、师:读得真不错!下面由老师领着小朋友读:

葡萄沟在什么地方?葡萄沟出产什么?出产些什么水果?(如读得不好,可再读一遍)

最喜爱的是什么?(葡萄)哪位小朋友来读出喜爱之情?(抽学生巩固读一、两次)

3、师:读了这段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生自由地说,师相机板书)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一读吧!(生齐读本段)

4、师:让我们来夸一夸葡萄沟吧!(指黑板提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二)、教学第二段。

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生读)

2、师:读得真认真!从这段中你感受到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请同桌互相说说。

——根据说的内容边读边讲解。(抽小组共同来回答。)

如:生说: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允许同桌互相补充)师:说得可真好,能不能把这句读给大家听一听?(生读)“一个个”表示葡萄怎么样?(多),那好大家就把“葡萄”多的意思读出来好吗?(生读)br步骤:先把说的读一读,把“一个个”“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读好。

3、师:葡萄有很多颜色,请在书上把描写颜色的词语用“——”勾出来。

师:现在用你神奇的画笔把葡萄涂上你喜爱的颜色,涂好后自己把它挂在“凉棚”上,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先涂好。

(师巡视,生自己挂,先挂上的给予加油。)

4、师:哇!这么多颜色,真美!书上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它,谁能把它找出来?(五光十色)

我们来读一读这个词语。葡萄这么美,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生读)

5、师:葡萄沟里的葡萄不但很多、很美,连老乡也非常好客,大家把这句话找出来,我们请一个同学来读。(抽学生读)

大家一起来读,好不好?

6、师:读得真不错,假如你是一位游客,热情的老乡会对你怎么说?看看课文的插图,闭上眼睛想一想。(想时播放轻音乐)

生回答,师给予鼓励。

7、师:维吾尔族老乡这样好客,让我们再夸一夸葡萄沟吧!

(三)、教学第三段。

1、师:葡萄沟真美,葡萄还有另外一种用途,可以制成……?(葡萄干)师出示葡萄干。

大家来尝尝,这葡萄干是什么样的味道?(甜)我们把它说完整,好吗?(葡萄干的味道可真甜呀!)

想不想知道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

2、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生读)

4、师:现在请同学们互相说说,请加上“先、接着、再、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先互相说,再抽同桌起来说)

5、师:说得真好,那么这里生产的葡萄干究竟怎么样呢?(鲜、甜)

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怎样才能读出“甜”的感觉?(抽学生读,再齐读)

6、师:读得很好,把鲜、甜的感觉都读出来了,我们再齐读本段好吗?

7、师:让我们再夸一夸葡萄沟吧!(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五、小结: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里水果多,葡萄美,人热情,葡萄干是那么有名,现在让我们用自己的话夸一夸葡萄沟吧!最后带着这样的感觉再读一读全文,相信你们的感受又不相同!(生齐读)

六、抄写:

师:读得真好,葡萄沟美不美?好不好?想不想去?那好,希望你们努力学习,今后去开发建设新疆,建设我们西部。这一课有许多优美的句子,想不想记住它们?(想)那好,就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抄在本子上。(生抄写)

如有时间,可让学生起来读一读他们所摘抄的内容。

16 葡萄沟

水果多,最喜爱葡萄

葡萄长得好

人好

葡萄干有名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