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栽培学实验的总结报告 栽培实习报告(大全5篇)

时间:2023-10-08 23:44:40 作者:文锋 2023年栽培学实验的总结报告 栽培实习报告(大全5篇)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栽培学实验的总结报告篇一

二、时间2____年10月13日

三、地点四川农业大学郫县、仁寿试验基地。

水肥管理以及病虫草害防治。最后,老师还为我们展

示了各地科研试验田,让我们初步感受到农业现代化的重

要性。中午结束了我们的实践活动。

该基地位于黄河北岸新乡市原阳县南部,占地达383公顷,分为农业科学试验区、农业科技中间试验项目区和现代农业展示区三大功能区,主要功能涵盖农作物育种、高产高效栽培、土壤肥料等学科的试验研究以及种子加工、工厂化育苗、新型肥料等内容。是集现代农业示范、推广、普及、学习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

基地按照功能分为三大区域

一是农业科学实验区,位于基地的西侧,占地156.68公顷,主要工作包括农作物育种,作物栽培吗、,植物保护,土壤肥科学的试验研究。相关农业科研辅助设施有撒、晒场,挂藏室,样品库和农机库等。农业科研试验区采用规整式的传统同农业布局形式,划分为3-12公顷大小不等的试验用地;作为主要的育种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芝麻,油菜,大豆,花生等。试验田道路景观绿化采用果树作为行道树,形成春花烂漫,夏秋果实累累的农业自然景观。二是农业科技中间实验项目区,位于基地的东北角,占地91.77公顷,分为研发,加工,生产三个区域,主要功能包括种子加工包装,农副产品加工,保鲜,工厂化育苗,新型农药,话费,饲料,植物生长调剂及生物制剂,良种牛羊胚胎生物技术中式与规范。该区景观突出科技,结合现代科技小品,雕塑,与自然景观,田园景观相融合,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在办公室和生活之中体验到科技的神奇和田园风光的旖旎。

公区五大功能板块。展示区以中心龙湖为核心,湖与周边环渠相连,形成流动循环水系,结合栽植水生植物,打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主要功能区包括无公害农产品规范化生产,设施农业(果树,蔬菜,花草,食用菌),节水农业,生态农业,旱地农业的示范和国内外名特优新农作物品种及稀奇植物资源的鉴定,训话和展示等;为全省基层农业科技人员提供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展示,农业发展史,农业科技发展史,农业科技知识普及及珍稀优质农产品展览等。

栽培学实验的总结报告篇二

通过本次实习了解并掌握树木的栽培技术,树木基本的养护管理知识。了解园林树木的整形修剪知识,以及病害的的治理和损伤的修复。通过教室内的实习掌握扦插、嫁接、压条等基本技术方法,通过市苗圃的实习苗圃树木养护管理方法、水渠构造、养护管理的基本知识。

20xx年12月xx日和20xx年12月xx日

1.实验室内实习

1.1扦插

扦插也称插条,是一种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可以剪取植物的茎、叶、根、芽等,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

为了保证扦插的成活,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关键性的问题:

1.插穗的选择和处理。要选择生长健壮没有病虫害的枝条作插穗。选好插穗后要精心处理。嫩枝插的插穗采后应立即扦插,以防萎蔫影响成活。多浆植物(如仙人掌等),剪取后应放在通风处晾几天,等切口略有干缩再扦插;或用微火略烧烤下面切口,以防止腐烂。一般植物插穗的下面切口如沾一些刚烧完的草木灰,也有防止腐烂的作用。

2.温度。一般植物的扦插以保持20~25 ℃c生根最快。温度过低生根慢,过高则易引起插穗切口腐烂。所以,如果人为控制温度的条件,一年四季均可扦插。自然条件下,则以春秋两季温度为宜。

3.湿度。扦插后要切实注意使扦插基质保持湿润状态,但也不可使之过湿,否则引起腐烂。同时,还应注意空气的湿度,可用覆盖塑料薄膜的方法保持湿度,但要注意在一定时间内通气。

1.2压条

适于枝、蔓柔软的植物或近地面处有较多易弯曲枝条的树种。将母株近地1~2年生枝条向四方弯曲,于下方刻伤后压入坑中,用钩固定,培土压实,枝稍垂直向上露出地面并插缚一支持物。(原理:被压条部分的刻伤部分内的筛管运送养分无法继续运输,从而堆积在伤口逐渐发育成根。)

压条过程中要防止枝条折断。

1.3嫁接

1、靠接法:把砧木吊靠采穗母株上,选双方粗细相近且平滑的枝干,各削去枝粗的1/3-1/2,削面长3-5厘米,将双方切口形成层对齐,用塑料薄膜条扎紧,待两者接口愈合成活后,剪断接口一部的接穗母株枝条,并剪掉砧木的上部,即成一棵新的植株。

2、劈接法:砧木除去生长点及心叶,在两子叶中间垂直向下切削8~10毫米长的裂口;接穗子叶下约厘米处用刀片在幼茎两侧将其削成8~10毫米长的双面楔形,把接穗双楔面对准砧木接口轻轻插入,使二切口贴合紧密,嫁接夹固定。

嫁接要注意接穗和砧木之间的亲和力,切口的形成层要对其。

栽培学实验的总结报告篇三

摘要:为助力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作者以高校《食用菌栽培学》选修课为载体进行教学实践,并对该课程的定位与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报告。

关键词:食用菌选修课课程分析

我国食用菌栽培历史悠久,曾为世界人民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技术经验1]。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食用菌栽培长期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建国后,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得到了迅猛发展2]。目前,我国是世界食用菌生产大国,但还不算强国,近6—7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就走过了日本、韩国等20—40年的发展路程,处于一个迅猛发展的年代3]。因发展迅速,产业基础不扎实,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也凸显出来。其中,人才是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因此,在有条件的高校开设《食用菌栽培学》课程显得尤为重要。除针对食用菌专业(或方向)学生开设的必修课外,为生物相关专业学生开设《食用菌栽培学》选修课,对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及食用菌产业发展都大有裨益。现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对开设的《食用菌栽培学》选修课进行课程分析报告如下:

一、课程定位和性质

《食用菌栽培学》是为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园艺、设施农业与工程、农学、植物科学等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共32学时,其中理论22学时,实验10学时。开课前要求提前学习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等课程,这些先学课程是学好本门课程的基础。

《食用菌栽培学》是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等相关学科基础上形成的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属专业拓展课程,是高等学校生物相关专业的一门实用技术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学生就业、考研等都拓宽了道路。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食用菌形态、育种及栽培的基础知识,明确食用菌的生长发育规律,从而更好地控制生产和改造食用菌。

能力目标: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为从事食用菌菌种生产、栽培及资源开发等打下坚实基础。

素质目标: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并解决食用菌生产开发中遇到的问题。

三、课程内容设计

根据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在这门课的授课过程中,应注重授人以渔而不仅仅是授人以鱼。通过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实用技术的介绍,同时密切联系生活中的案例分析,重点传授给学生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知识相对稳定,但实用技术是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更新改进的,学生应学好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然后学会将这些知识灵活地在实践中运用,才能取得我们希望达到的效果。课程共设置三个教学模块:基础模块、实用模块、实践模块。

实践模块核心知识点包括:母种的组织分离,原种的制作与接种培养,平菇生料栽培及盐渍菇的制作,共10个学时。

通过先学理论,再学技术,最后实践的模式,逐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强化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情分析

选修此门课的学生,大多具有一定的普通微生物学、植物学及作物栽培学基本知识。通过多年来在教学工作中的观察调研,发现选修此门课的同学大部分是因为感兴趣而选,还有一部分则是为凑学分而选。因此,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激发更多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上好这门课的一个关键;另外,学修本门课程的学生主要为大三和大四的学生。大三的学生课程学习任务较重,而大四的学生则因考研等原因,时间也比较紧张。因此,最好在有限的32学时中,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针对上述学情分析中存在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应综合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体验学习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以案例教学法为例,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收到了良好效果。在讲授真菌菌丝体生长特性时,引入蘑菇圈是怎么形成的?,更加直观地解释菌落的辐射状生长;在讲授食用菌生理学时,引入近年来媒体热议的金针菇是在逆生长吗?话题,说明环境条件对食用菌生长的影响;在讲授杀菌消毒剂内容时,引入近年来媒体热议的蘑菇中含甲醛吗?话题,解释外源甲醛与内源甲醛的问题。这些都是生活中和我们密切相关的关注度比较高的一些话题,又都与我们这门课程有关,因此,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问题抛出后,先由同学们自由发言讨论,再由老师总结、更正并联系所讲授理论知识进行解释,既调动了同学们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又开阔了视野和思路,提高了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也为了在有限的学时内开阔同学们的'视野,在教学中还可以灵活运用体验学习教学法4]。根据学生人数多少和课时情况进行分组,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在每次课的课堂讲授结束后,增加学生汇报环节,允许学生围绕《食用菌栽培学》的各个方面制作ppt并汇报,并将此项成绩作为考试成绩的一部分计入总分。既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又让同学们在搜集资料,制作ppt、做汇报和听汇报的过程中,锻炼能力,开阔视野,是正常课堂教学的良好补充。从同学们反映的情况看,实施效果良好。

教学手段方面,因《食用菌栽培学》中的绝大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单纯靠文字和讲授很难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主的方式进行。通过文字、图片、视频资料等的综合运用,使所讲授知识能更好地被学生接收。但之前使用的部分视频偏老,所以对效果有一定影响,正在逐步寻找和替换成较新的视频资料,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

教学评价采用以教评教法和以学评教法相结合的方法5]。以教评教法主要通过学校学院及教研室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材料的监督检查实现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评价。以学评教法着重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关注状态、参与程度、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知识获得的满足感,等等。主要通过平时与学生的交流及课程结束时学生上交的意见建议条获得学生对教学方式、方法及效果的反馈,以便不断改进提高。

作为一门选修课,《食用菌栽培学》适宜采用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经过多年来的探索,笔者认为考勤10%,实验40%,课程成绩50%(含课上汇报20%+课程论文30%)的分值设置比较合理。

栽培学实验的总结报告篇四

展会名称:20xx年广东种业博览会

主办单位:广东省农业厅

承办单位:广东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广东省种子协会、广州种子商会

协办单位:广州市焱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举办时间:20xx年12月12日-14日

举办地点:广州市天河区柯木塱南路(广东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

20xx年12月12日上午,广东省农业厅主办的20xx广东种业博览会在广州市柯木塱广东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基地开幕。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朱小丹,副省长李容根,农业部党组成员梁田庚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广东种业博览会是广东农业良种示范展示会的升级。自20xx年以来,广东省农业厅连续举办了八届广东农业良种示范展会,为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国内外种业交流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本届博览会首次实现展览、展示、交流零距离无缝对接,开创了国际种业会展新模式。种博会展览面积10000平方米,展位267个,展出了种子种苗、育种设备、种用农药、种业技术、宣传媒体等五大类十几项内容。田间展示品种5231个,比去年增加432个。

20xx年12月12日上午,在唐湘如老师的带领下,我们07农贸专业两个班和农学专业一个班集体来到广东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参观了本次农业博览会。9点30分,博览会正式开幕,朱小丹等领导对农博会的开幕发表了贺词及介绍了本次农博会的基本情况,让我们首先对农博会有了大致的了解。开幕式后,大棚和园区开放参观。我们首先参观了大棚展区,大棚展区主要展示的是瓜果类产品,包括黄瓜、丝瓜、香瓜、西瓜等,走在大棚中间过道上,看着两旁一颗颗硕大的果实,闻着不断飘来的瓜果香,让我不禁胃口大开,想要驻足品尝一口。参观完大棚后,我们来到大田展区,一眼望去,大田里一片收获的景象。大田里 主要种植辣椒、西红柿、大白菜、青菜、茄子、苦瓜、冬瓜、南瓜、荷兰豆、豆角等蔬菜作物。通过参观以及各个展区公司员工的讲解,我对各品种的蔬菜种植技术和生长条件有了深入的了解。在大田里,我还认识了丕蓝等一些日常生活中没有见过的蔬菜,增长了见识。

在本次植物栽培学课程实践实习中,我在农博会里参观了广东各大种子公司展览的种子种苗、育种设备、种用农药、种业技术。通过参观和各公司员工的讲解,结合我们在课程学习的理论知识,我加深了对各种种子的的栽培以及生产过程的认识,同时,也使我对现今中国以及国外优质、高产的种子种苗、育种设备以及各种先进的农业栽培技术有所了解。综合国内外种业的发展状况,深刻地体会到我国在种业方面和国外先进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在全面参观了本次种业博览会参展的各种品种后,我对各种农作物的生理形态特征更加清晰,同时也对各种农产品的栽培技术有了全面的了解。本次的参观实习,让我通过理论联系实践,对植物栽培学的理论知识掌握的更加深刻。以后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作出更多的贡献。

栽培学实验的总结报告篇五

农学院园艺专业091班2xxx年5月10日实验内容指导教师

斗转星移,四季更替,不经意间,这学期的果树生产实习课又结束了。这是一个开阔思想和眼界过程.结合课本所学及时通过实践训练,使我对果树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这个学期总共上了五次生产实习,内容都不相同,包含了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实践,让我收获颇丰。每次上课都是老师先讲有关的知识与原理,再手把手的教我们如何实践,让我用实践的方式把原理和操作都记下来了。

其次是嫁接的技术和嫁接后的管理。相比之下,嫁接的技术和嫁接后的管理都没什么太大区别,可能是这次嫁接的接穗与砧木的亲和力比较好的缘故吧,成活率高很多。

第二节课上的是梨的春季管理、荔枝春季修剪、龙眼嫁接。相比起上学期,这学期的果树生产实习一节课上的内容比较多,时间也比较紧凑,让我们在同样短暂的5次课里获得了更多的知识,让我很是欢喜。上课的时候老师先和我们讲了关于第二节课的知识,让我知道了梨的春季管理花芽嫁接时,注意看有无花粉;春天,可以用壁蜂辅助传粉。而荔枝春季修剪是要除去植株上部不长花的枝条和细枝弱枝,去内膛枝、阴枝。

第三节课上的是龙眼、荔枝的花序冲梢修剪。冲梢就是花芽出来后,气候温暖,花序上会有花有叶的枝梢。对于龙眼的防治措施:花序出来5-8cm时,打顶,低浓度乙烯利+多效唑(原理:使其提前开花,避免在温度回暖后出花)乙烯利:150-180ppm,7.5ml/32斤水(40%纯度)多效唑:10-15ml/32斤水。花序6-8节时,去顶,去叶芽(侧花穗下面的芽)具体的`处理是:1打叶打顶2打叶不打顶(5枝)3不打叶打顶(5枝)4不打叶不打顶(5枝)而荔枝的挂果质量与结果母枝长度和末次少抽生时间相关,必须要处理冲梢。品种不同,冲梢的时间不同。三月红是八月底前冒末次梢;而妃子笑是九月下旬;黑夜/禾荔是10月中上旬处理方法:去主花穗,留2-3个侧花枝,且侧花枝打顶(一抹二疏三打顶)

第四节课是龙眼的疏花、梨果实的套袋。老师说疏花是为了避免下雨时沤花。因为低温干旱有利于成花,为避免大小年结果,减少养分消耗,培养明年优良的结果母枝(夏延秋梢)做基础。具体的方法是成对修剪、轮枝结果、见二疏一,弱树疏去2/3花序(见三疏一),花枝从枝条基部上端20-25cm处短截。剪后施肥,促使其重新冒夏梢。新梢更新周期一般为45天,上课时是4月17日修剪则6月初冒第二次夏梢。梨的套袋前2个处理:疏果、喷杀菌杀虫药。疏果的方法:a叶果比法:小:25-33叶/果大:40-50叶/果;b枝果比法;c干周(c)法:s=0.8*c2小:3.5-4果/cm21.5-2果/cm2d距离法:小:每隔15cm留一个果大:每隔20-30cm留一个果f经验法:小:100斤/株、400果/株*10%(保留系数)

要求:花序上一般有5-7个花序,最下面的先坐果,疏果时,去掉最下面的一个果,在剩下2-4个果中留下一个。必须要在喷药处理后2-3天内完成套袋工作!可以先疏果、再喷药、再套袋。

第五节课是龙眼的反季栽培。不同种的龙眼采取的措施不同。正济枣:1500倍kclo4喷龙眼,使之提前开花。四季蜜龙眼春季不修剪,低温干燥易成花,该品种高温也成花,可以反季节栽培(彼此间授粉,不同时间修剪可错开花期)反季栽培的要点是:疏芽定梢,正造龙眼25-30cm留一条梢,25-35cm内膛疏枝,冬季环剥,一抹二疏三短剪。

生产实习就是为了锻炼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增长我们的专业知识技能,为以后工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和课堂讲课完全不一样的方式。这次的果树生产实习,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更多地喜欢上我的专业。生产实习让我学到了专业技能,技巧,提高了我动手,动脑的能力,为我以后走上社会积累了知识,经验,让我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更加的增长了见识。它让我学会做事的同时,也更加懂得做人,更加懂得做人道理,我们生活在人群中,做任何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不能盲目,也不能轻易放弃,要学会合作,合作使我们更懂得了齐心协力的快乐及重要性,齐心协力让我们事半功倍,考虑的更加全面。我们在合作中成长,在合作中增长知识,在合作中体会劳动的快乐,品味生活的乐趣。大家在一起不容易,在一起劳动更不容易,也许正是因为我们在一起,所以,在炎炎烈日下,我们依然可以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认认真真的干活。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