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创项目结题报告(优秀19篇)

时间:2023-11-25 07:35:09 作者:XY字客 大创项目结题报告(优秀19篇)

在学术界和企业领域,撰写报告范文是一项常见的任务和能力要求。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几个精选的报告范文,从中学习如何写好一篇报告。

项目结题工作报告

为了更好发的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培养出跨世纪的一代新人,近年来,我校坚持德育为首,把育人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不断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成效。在此基础上,为了建立和完善新时期的符合教育现代化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以课堂素质化为主阵地,将德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分解训练、小学思品课的情景教学为契机,从而探索小学德育目标,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因此,我们提出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旨在培养小学生如何做人,为跨世纪培养合格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叶圣陶认为,现代社会所要求学校的,必须是以各种知识为基础,重于真实的人生观上的教育,更是怎样做人的教育。教育的意义和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学会“做社会的合格成员、做国家合格的公民。”本课题依据小学生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遵循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分阶段搞好德育实施要点,从小学生的认知到行为,通过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从不自觉到自觉,促使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有利于形成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整体素质,有利于他们适应今后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

思想品德课的情景教学在教师主导作用下,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他们的理解、判断、分析和表达方面的能力,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符合心理学中的认识发展规律,运用情景教学法正是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一般的东西形象化。总之,我们运用情景教学法作为全面发展的基本理论构建的一种教育模式。

1、通过各科教育,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各科教学是学校进行德育最基本、最经常的途径,因为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而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因此各科教学都具有德育因素,在各科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各科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风景名胜》一课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在《农活》一课中,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在《快乐的节日》一课中,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在《奇妙的眼睛》一课中,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的教育……总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深挖学科内在的德育目标,有机地、恰当地进行教育。

2、通过思想品德课,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品德课是德育的专门学科,通过思想品德课能有目的、有计划、集中而系统地使学生获得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理论知识,在思想品德课中,我们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在教师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他们的认识、判断、分析、表达方面的能力,使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练之以行,从而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通过各种活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有益的课外活动,参加社会生产劳动、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国情教育。在课余,我们经常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好动爱玩是少年儿童的天性,但大部分学生不会玩,有时随意奔跑,大声喧哗,因此,我们把学生组织起来,教给他们一些游戏的规则,渐渐地他们学会了玩,也学会了遵守课间秩序,并从中学会了交往,受到了集体主义教育。

各种形式的例会是向学生进行日常德育的有效途径,通过各种例会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及时进行针对性较强的思想品德教育。我们根据小学阶段的“两纲一规范”,制订了行之有效,便于操作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分解训练细则,实施一周一重点、一项一训练,扎实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如:班星评比、流动红旗竞赛、故事比赛、朗读比赛、写字竞赛、文娱联欢等,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相互交往的能力。

4、“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跨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呼唤我们把素质教育提到突出的位置。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主动沟通与社会、家庭的联系,充分发掘地区教育资源,发挥社区的教育力量,构成各层次的延伸教育网络,为了丰富学校德育内容,我们在镇敬老院、布厂建立了校外德育基地,聘请校外辅导员定期在基地举行主题活动,使同学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家长的言传身教和严格要求,对孩子的品德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我们建立了家长委员会,定期开办家长学校,使学生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本课题通过三年来的探索、实践,现已基本完成预定的实验研究任务,收到了良好的研究成果。

1、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大部分学生在校是好学生,在家是好儿童,在社会上是好孩子。

立体化教育网络的建立和德育基地的活动,使同学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陶冶了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培养了学生规范的日常行为,提高了学生自理、自学、自治、自律、自强的能力。学生在家勤动手,能做好孩子,讲礼貌,守社会公德,在社会上能做个好孩子。促进了良好校风、班风的形成,三年来,实验班多次被评为校文明班。

2、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

由于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各科成绩和课堂教学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班,实验班学生中有2名曾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27人次在市、镇各类竞赛中获奖。

3、带动了学校教科研工作展开。

通过三年扎实的教学实践,我们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并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目前已有10多篇论文在市级以上有关会议交流,其中有3篇获奖,有一项活动获市班队活动设计一等奖。有一堂思品评优课获市级三等奖。

大创创业结题报告范文

自主学习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率先兴起于西德,后风靡于欧美,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全球的中小学教学实践。我国虽自古就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不悱不启、不愤不发”之说,但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远远没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国家提出新课标新课改以后,才在国家课改实验区进行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实践,我们作为国家第二批课改实验区的学校,在积极推进课改工作中就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农村中学生学习资源匮乏,无法上网查资料,如何实施自主学习,如何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成了摆在我们农村中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首要问题,于是自20xx年6月以来,我们学校语文组全体教师在吴惠平同志的带领下进行了《农村初中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一安庆市级语文课题的实践研究,本课题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和总复习教学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研究,我本人所做的是总复习和文言文阅读两方面自主学习的课堂实践工作。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自主学习能力,包括自我筛选设定目标,自我寻找学习内容,自我确定学习方法与途径以及自我管理学习过程是素质教育在个人能力开发上最重要的目标。

2、儿童心理学理论。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创新精神被放在了首要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地把学生从过去单一接受型学习方式中解放出来,推上多元化轨道。

3、体验成功原理。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少年儿童都有成功愿望,而且都希望得到他人认可。成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多次成功体验可以促进儿童学习兴趣养成以及学习积极性提高,这里所指“成功”是学生个体主观能动性积极尝试的结果,是生生合作互动,师生合作互动共同提高的结果,体验成功是学生进行学习内驱力,是促进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产生的根本动力。

三、预期目标和效益。

1、通过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潜力和积极思维,个性思维,求异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

2、通过自主学习,改变学生语文学习的模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钻研,使语文课堂教师的一言谈为学生的众言谈,激活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锻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3、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竞争等现代意识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中进步,在学习中提高,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变知识为技能,变能力为素质,从而全面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研究的基本内容。

1、研究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理论、宗旨、撰写有关论文。

2、研究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与模式。

3、研究学生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形式转变的衔接。

4、研究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关系。

5、研究自主学习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

五、主要实验活动。

20xx年5月——20xx年9月。

阅读教学:整体阅读、强化预习。

讲读教学:注重整体,以问题强化理解。

20xx年9月——20xx年4月。

阅读教学:整体阅读、重点感知。

讲读教学:重点部分以问题促学(上示范课)。

写作教学:增强课外阅读、记笔记。

20xx年4日——20xx年9月。

语文复习中的教师引导、自主整理。

话题作文的写作(上课、交流)。

20xx年9月——20xx年2月。

归纳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的方法。

读、写、练结合的习惯养成(问卷调查)。

20xx年2月——20xx年10月。

进一步培养读、写、练习惯的养成。

20xx年10月——20xx年4月。

归纳整理研究成果。

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讲座、经验交流)。

20xx年4月——20xx年9月。

归纳整理相关研究成果。

相互交流经验、校内推广。

六、实验结果,教改之花盛开,课题研究结硕果。

1、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通过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了其内在的学习动力,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在承接课题研究任务后的两学年里,语文学科无论是在中考中还是桐城组织的学年调研考试中,成绩都较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安徽省组织的初中作文竞赛中连续两年获安庆市级奖励各四人。

科研结题报告·德育结题报告·课题结题报告·怎样写结题报告。

2、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创创业结题报告范文

实际上,我们发现大学生创业团队在离开大学这个象牙塔,进入创业期后,会面临很多棘手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复杂,而且远远超出了在学校学习知识的范畴,与在大学象牙塔里面临的困难不可同日而语,他们往往会经历茫然、无助、争吵、挫败等等一系列负面问题的侵扰,这个时候就是考验这个团队成员综合素质的时候了,往往社交能力强、心理素质好、抗压能力强的团队经过一系列考验之后,更容易走向成功。但是面临纷纷扰扰的各种问题,更多的是团队解散,分崩离析。总结之后我们发现大学生在创业期,有三个问题的出现是大学生非常难以逾越的难关。

1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数额少。

创业资金是大学生面临的第一道难关,资金是否到位,是否足够支持团队项目的运作,是一个最现实的难题,没有钱就没有足够运营项目的员工,不能开发出成熟的技术,研究不出有价值的产品,所以困扰很多年轻的创业者。一般大学生解决的办法是,在创业初期的融资过程中,依靠家长和同学之间的筹款来完成早期资本的积累,但是由于大学生自己的财产有限,家长支持也只是投一点儿让孩子尝试尝试,所以不仅限制了融资数额,也阻挡了很多手头拮据而又想参与创业的大学生。据媒体调查显示,约有65%的大学生创业是团队的自筹资金,11.53%的大学生通过银行贷款筹集资金。并通过政府创业基金、风险投资和导师投资基金分别占2.9%、4.47%和1.32%。

2项目审核理想化,缺乏实践运营经验。

很多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由于想尽快取得成绩,所以在听到某些项目推广描绘的前景后,仓促上马,投入珍贵的资源加入项目,往往在运营过程中,出现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往往是由于大学生没有审核项目的经验造成,而且也缺乏了信息搜索和实践调研的必要过程。我有一个内蒙古的朋友,在大学二年级就非常渴望创业,放假回家时看到电视里有一家公司对丝瓜瓤健康产品的广告后,约上伙伴儿直接南下考察工厂,在对方的描绘下,购买了很多丝瓜瓤拖鞋,丝瓜瓤浴巾等样品,并打算购买五万元产品做该公司的代理,我赶紧叫停,我说你不要只是听他们介绍产品前景,你去考核一下市场,看看其他代理的经营情况,于是他在当地和北京都进行考察后发现,数天一件产品也没有销售出去,才打消了成为代理的念头。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需要谨慎对待项目,不要被对方描绘的前景所迷惑,要拥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力,做好创业计划书,仔细分析项目的方方面面。

3团队管理和执行力。

在团队设立之初,团队成员的约束力有限,往往管理者和团队成员之间是朋友关系和抱有共同理想的人,团队的形成也多是由于团队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和未来发展规划成就所吸引,所以很多大学生创业者在完成自己的创业计划书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人推销自己的`项目,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儿完成它,而团队成员的选择直接关系到项目未来的执行力情况,而这往往是项目是否成功的关键,也是投资者非常关注的问题,所以成员选择非常考验领导者的眼力、魄力、判断力和口才推销能力。创业者在做自己的创业计划时,尤其应该注意项目成员的斟酌,在资源分配上应该有予以一定的倾斜。而很多大学生初创者面临这个问题时,往往不太关注自己的团队成员的诉求,在资源投入和利润分配时,过于执着于短期利益,或者没有足够魄力投入筹码,导致团队成员对领导者产生不满和不信任感,使团队执行力不能,最终团队分崩离析。

基于以上三个创业难题,我予以大学生一些建议以期能够解决以上问题。

首先,在资金问题上,大学生应该不要拘泥于依靠家长、自筹等土方法,应该尝试抬起头去考虑更多途径去解决资金问题,尤其政府对鼓励大学生创业给予了非常多的帮助和扶持,大学生应该与时俱进享受政策福利带来的创业便利。

最高3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并按规定享受贷款贴息。行政费用方面,毕业2年以内的普通高校学生从事个体经营(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的,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大学生享受每月1800元的标准给予房租补助。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上,对成功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1年的岗位补贴和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标准为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40%,按照本市当年社会保险最低缴费基数企业缴费部分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对大学生创办企业吸纳毕业2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其吸纳就业人数可申请一次性创业带动就业补贴,标准为每招用1人补贴3000元,总额最高不超过3万元或为招用人员申请1年的岗位补贴和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而根据项目和公司性质的不同,还有很多专项补贴可以享受,例如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后,如果有相应专利,可以享受最高捌万元政府补贴,等等。

其次,在项目审核和项目运营上,政府也推动了很多孵化基地和众创空间为大学生提供多样性服务,这些机构很多都有自己的创业基金池,更有非常专业的创业导师和风投跟进,能够帮助大学生对项目进行初审和分析,对创业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和服务。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可免费获得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提供的创业指导服务,包括政策咨询、信息服务、项目开发、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以天津北方创客体验中心为例,他们坐落天津中心城区,提供免费创业基地和专业的创业导师指导,免费创业培训课程,而获得审核后的美科科技、青橙智造、智造星、睿曼智能家居等首批入驻企业已经累计获得1200万的投资基金,公司估值超过2个亿,极大的帮助了初创企业的运营。

最后,在团队的组建和执行力上,大学生不要闭门造车,要积极参加各种创业沙龙和创业课程,从前辈身上汲取养分,和其他的创业者交换信息和经验乃至寻求合作,以学习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和休养,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承担责任来组建一支一流团队。创业投资机构在对创业者投资的过程中,往往非常关注团队的执行力,更甚于对项目本身的关注,创投界有句名言:宁愿投二流技术,一流团队的企业,也不投一流技术,二流团队的企业。在他们看来再出色的创业计划也具有复制性,但不可复制的却是整个团队的实力。所以青年创业者切忌将所有好处统统放到自己名下,而不注重分享,只享受创业红利而不愿承担风险和责任,那么你只能成为单干者,不会受到投资者的认可。

基于以上内容,我给各位在创业路上的大学生一句忠告,创业是一个需要开放心态、灵活头脑、专业知识和团队执行的综合性事业,请各位大学生不要只是低头做自己的业务,请抬起头看看周围的人和事,了解政府和周边的各种信息给创业中的你的各种福利政策,团结好周围的同伴,共同完成大家的梦想。

项目结题工作报告

作为xx省教育学会学习学委员会领导、xx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朱xx老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学生学习活动科学化与学习素养养成”的子课题之一,本课题是由xx市进修学校校长蔡xx老师作为负责人向xx省教育学会学习委员会申请的一个子课题,而我校作为这个子课题的实验基地校之一,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扎实开展课题研究,贯穿课堂教学内容,努力提高学生学习习惯和教学质量。

在实施新教材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广大教师的观念、态度、施教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资料等因素的影响,教学过程中还是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同时,由于我校地处农村,生源素质低,学生的家教水平、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参差不齐,导致课堂教学不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维目标得不到落实,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新课程理念与教师传统教学方式的矛盾,影响了课程改革的推进。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初步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动机不明确,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比较馈乏。

2.课堂教学的形式僵化、教条,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意识。

3.教学过程缺乏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探究的实效性。

4.大班化的教学让教师无法顾及各个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5.农村学校学生家长对教育重视不够,学生学习习惯不够科学有效。

目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进行。新课程改革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在这一基本的教育观下,我们选择了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教师优化教学方法的形成,促进师生全面发展的理想课堂。

我们的选题主要立足于我校的实际情况,侧重于研究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隐藏在性格特征背后的学习风格,结合学生现有的学习习惯,找出与之相对应的教学策略,实施分层次教学,实现个别化教学,从而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大创项目结题报告范文

20xx年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主持承担了2项国家创新实验项目:“基于一维多谐频声源的主动噪声控制探索研究”、“树脂旧砂紫外线加速老化装置的设计”。经过期中检查,组织有关专家评审、现场察看,提出项目结题验收意见,同意机电工程学院主持承担的以上2项国家创新实验项目通过结题验收。

对于“基于一维多谐频声源的主动噪声控制探索研究”项目,该项目组成员针对主动噪声控制工程应用进行了一系列探索。首先,在初期进行了算法方面的研究,针对目前关于主动噪声控制算法存在的过于复杂问题,提出了简单快捷的相位自动跟踪算法,并对其进行了单频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消声效果;其次,对机电产品进行了噪声测试,包括变压器、风机和烟草机械等等,从中发现很多机电产品噪声都具有多谐频特性,即机器噪声主要由几个频率构成,且频率间呈现倍数关系;接着,探讨了三维空间主动噪声控制方法,发现其存在结构复杂,算法运算量过大等问题,目前还很难实现三维声场有源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实现了anc实时和高精度控制,在噪声控制实验中取得了13db的降噪量。

对于“树脂旧砂紫外线加速老化装置的设计”项目,首先,了解铸造树脂旧砂惰性膜紫外线脆化相关知识及发展现状;然后,研究铸造树脂旧砂惰性膜紫外线脆化再生工艺及脆化工艺参数的选择、确定;其次,设计、制造铸造树脂旧砂惰性膜紫外线脆化再生工艺实验装置,对紫外线混合红外线老化树脂的方法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了比较好的树脂老化效果,并通过树脂砂进行了老化再生实验,为以后运用于实际生产中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1、项目组的经验不足,多处实验具有探索性。但在指导教师的认真指导下,在项目组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困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经费使用困难。该问题在后期的改革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

1、加强期中检查,20xx年国家创新实验项目的期中检查几乎与结题时间重合了,项目组几乎没有时间对期中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改进。

2、加强过程管理,及时发现问题,以提高项目的执行质量。

3、加强对指导教师工作的评定和认可。

创新项目结题报告

“创新思维与作文教学”课题结题报告“创新思维与作文教学”课题实验已于20xx年11月获得了延边州结题验收。由于本课题具有更大研究价值,经全国中语会创新协作研究会的批准,于20xx年晋升为国家级实验课题。经过两年多的继续实验,于20xx年10月结题。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是当今教育的宗旨和使命。在学生接受基础教育的阶段,学校教育应该为青少年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语文教学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时代的要求。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时代呼唤创新人才,而培养人才离不开创新教育。江泽民曾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现代的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如何,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扬。

3、20xx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作文是用文字、口头语言表达思想的活动,是发展学生智力、创造力和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重要活动。它本身就是学生的一种创造实验。可以这样说,创新思维与作文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创新思维是作文教学基础,作文教学是创新思维的体现。审题、选材、立意、布局、谋篇、造句以至修改等技能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载体,而学生的创新思维则使这些基本技能增华生辉。

基于以上的思考,提出“创新思维与作文教学”这一课题并于20xx年进入实施阶段。

(二)实验目的。

1、“创新思维与作文教学”的实验旨在改变以往作文教学重视作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习惯方法,探索作文基础与创新思维相互并重的方法模式,充分发挥作文的育智功能,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联想与联系思维)和潜意识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和水平。

2、通过该实验,探索学生作文水平以及学生个性发展的多种方式与途径,实现作文多元化的“树人”、“立人”之目的,使作文的实践过程成为学生深化思维,升华情感,发展个性,陶冶和教化过程。

3、通过实验的研究,促进和提高全体教师的科研意识,加强学习,并在教学实践中全面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

(三)实验原则。

思想性原则:本课题立足于提高学生读写以及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但我们认为升华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关注社会变迁,社会时事是本课题的目的所在。

科学性原则:本课题立足于心理学、生理学等有关思维训练理论,立足于作文教学的一般性理论指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以更宽阔的视野去观察世界,描述世界的能力。

实践性原则:学生的作文能力、创新能力离不开实践,否则它们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了解民生,关注时事,写出具有真情实感,有独到创意的文章,是本课题的重要原则。

创新性原则:本课题不创新思维与作文教学相联系,这是一个课改实验的新领域,把作文教学与创新思维通过学生的作文相联系,没有现成的理论和经验可借鉴,这就是需要参与实验的教师有开放性的思想和实践能力,不拘泥于现成的模式,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开放的教学方式,把教学创新、作文创新、思维创新融为一体,创新是本实验的核心。

英国心理学家瓦拉斯提出的“四阶段”理论,他认为一个创造性过程大体要经过准备、酝酿、豁朗和验证阶段。

创新思维在展开之前,必须有一个充分准备的阶段,作文从某种意义上讲,虽然不能说是一种完全的创新行为,但它又包含了众多的创造性行为因素,要写出一篇立意新颖,构思巧妙,语言生动的作文是需要一个积累升华过程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烹调待客,手艺固然重要,但最要紧的还是要有“米”下锅。

(一)探索新途径。

万丈高楼平地起。作文的创新来源于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对生活的感悟,对生活的思考。如何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呢?夸美纽斯说:“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是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吃到胃里去,那它就会乐意接受并很好地消化它??”要让学生有“食欲”,有“饥饿”感,捕捉学生思维最佳状态,巧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积极的思考、写作状态中。

1、留意身边生活。写出切身感受表达真情实感。让学生写日记,这是记录生活的最好方式。可以记录生活的最好方式。可以记校园生活,也可以记家庭生活,还可以记社会生活,因为生活是最好的教材。

2、善学语言、巧用语言,方可文情并茂。

用课前演讲,口头作文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把握住课堂,扩展到课外,让学生涉足大社会,感受生活的丰富深刻。提出了三必看:一是焦点访谈、新闻联播必看;二是有关时事的报纸材料必看;三是“四大名著”、《读者》、《青年文摘》必看。意在让学生找“米”。以课堂为阵地,以教材为载体,摘抄好词好句、精彩片段,并练习仿句、造句、扩句练习,训练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思维的流畅性,可谓一举两得。

(二)思维训练。

发散思维是构成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分,它具有灵敏、迅速、思路广阔、能随机应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特点。

1、用创新法训练辐射思维。辐射思维是指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发散性思维方式。同题作文,可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上立意,拓宽写作思路,突破思维定势,独辟溪径,标新立异。

2、用质疑法训练多维思维。引导学生运用多维思维来解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造就不迷信、爱思考、敢创新的学习主人。学生根据已有的信息,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避免千篇一律的现象。

3、用演讲法训练创新性的抽象思维。创新思维不是脱离于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之外的别的东西,它寓于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之中。利用每节课的前5分钟开展演讲活动,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发表独特新颖的看法。

创新项目结题报告

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植物的建模表示、绘制与动态模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提出了许多针对植物这一特殊对象的方法,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植物的建模可进一步细分为模型表示与建模方法两个部分,模型表示、建模方法与绘制三者之间是相互依赖和密切相关的,一般结合在一起实现。对于自然景观的真实感建模与绘制,国外有很多相关软件,国内虽然支持过类似方面的研究项目,但专业软件的报道极少。

同样对于我们来说,对于该项目有极大的兴趣,现阶段包括未来前景表明,计算机中的动态建模将有很大发展,现在就了解和学习一些相关知识,将来也可以倾向这一方面进行更多的学习和研究。对该项目所需的专业知识之前只有大概了解,并没有深入的学习、分析,但是兴趣是最大的动力,研究此次项目能够帮助我们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拓宽视野,锻炼动手实践能力,加强团队协作能力,敢于创新,大胆实践。

总的来说,该小组里,赵旭升和李雪梅同学总体来说善于接受新的知识,比较擅长软件的学习和应用,动手能力强,思考深入,能够很好的将新学习到的知识加以思考达到融会贯通。

而作为组长,赵旭升同学能够有一个总体的规划和布局;李雪梅心思细腻,擅长处理复杂精细的部分。出于此考虑,由赵旭升主要对软件进行全方位的学习和应用,李雪梅则重点攻克建模中最复杂的几个点,如渲染等。

而另一位组员毛玉婷则更擅长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图形学的算法有浓厚的兴趣,鉴于此,毛玉婷主要学习和研究对于建模的基础——图形学。

协调配合:

总体的知识是每个组员都要学习和研究的,但由于时间精力有限,安排不同的组员重点研究不同的部分,然后及时讨论,向其他组员讲解,其他组员提出问题,共同探讨学习。导师指导情况:指导老师宋成芳老师对建模方面有所研究,带领我们探讨此科研的命题方向、创新点等问题,并向我们提供软件,推荐参考书目。除此之外,宋成芳老师还指导我们制定不同阶段的研究学习任务,对于不懂的问题及时引导及讲解。总之,导师的引导在此科研项目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次科研项目综合应用计算机图形学和生物学理论,重点研究新的快速高效的大规模动态植物建模和实时绘制方法。我们以视觉效果和实时效率为主要目的,着力保证形态真实感和运动真实感,而不是严格忠实于动力学与生物学理论。采用几何与图像混合式表达方法来对植被等对象进行建模,并采用较为特别的方法对场景进行绘制。

建模对于现代来讲虽然已经不再是一个难题,但是真实场景的植被建模涉及到户外的天气、光照以及植物的阴影等,特别是怎样在短时间内对大规模的植被进行真实感建模仍然是个有待研究的问题。本项目着重于此,进行一系列的学习和研究。

科学意义:

对于自然景观的真实感建模与绘制,国外有很多相关软件,国内虽然支持过类似方面的研究项目,但专业软件的报道极少。直接从国外购买这些软件成本并不低(大型造型软件的插件价格大约100美元,提供源代码开发的speedtree软件的每个单机license价格为8500美元)。探索新的高效建模和可视化技术,开发自主版权的植被建模与绘制平台,对于我国在军事仿真,园林设计,森林防护和数字娱乐的发展非常重要。

同样对于我们来说,研究次项目能够帮助我们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拓宽视野,锻炼动手实践能力,加强团队协作能力,敢于创新,大胆实践。

该项目自20xx年9月科研立项以来,在宋成芳导师的指导下,在我们项目组三个人(毛玉婷、李雪梅、赵旭升)的点点滴滴的学习钻研下,历经一年的时间,结题在即,对该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作一小结。

09年暑假和xx年9月,项目组三个同学进行了大学生科研立项的前期资料信息了解和选题工作,经过仔细了解,结合专业背景及个人兴趣组合,我们三个人选择了计算机图形学方向,并有幸得到了宋成芳导师的指导。宋成芳老师根据我们的计算机基础情况及自己的研究方向,给我们选取了“自然场景的真实感建模与绘制”这一科研课题。在宋成芳导师的悉心指导和我们自己的认真准备下,9月下旬,我们成功的申请了校级科研立项。

第一阶段:了解及熟悉使用vue5软件。针对我们的情况,导师要求我们先掌握好计算机图形学支撑专业绘图软件vue5,在此,我们感谢导师给我们提供了vue5软件和学习指导书目。10月11月份,我们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抽出时间学习掌握vue5软件,在我们面前打开的是一个专业丰富的三维建模画图软件,通过该软件,我们进一步感受到计算机图形学的应用。

这一部分也是比较富有挑战性的。在学习图形学的同时,根据老师的建议,我们阅读了相关生物学图书,对自然场景中的生物生长规律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可以明确植物生长规律,遵循自然现象,最大限度的接近现实。

第三阶段:在对计算机图形学、生物学相关知识及开发环境——vue5学习之后,我们阅读了相关论文,开始了自己的自然场景建模与绘制的科研。在该阶段,我们深切体会到科研的艰巨与科研取得进展的喜悦,增强了对计算机的热爱和各位老师的敬爱。

回首这一年的科研时间,我们深切的体会的科学研究的博大精深和自己在科学面前的浅薄无知。“自然场景的真实感建模与绘制”充分利用几何模型在可控变形,图像在外观细节表达等方面的长处,实现融合几何和图像的混合式树的多分辨率表示。

植物的模型表示应当具有三维几何,便于动态模拟,能够提供不同距离和视角下的逼真效果,以保证模型在形态上的真实感;为了高效地获得真实感,以纹理图像来表达细节和外观。

本次科研项目基于导师的科研成果,综合应用计算机图形学和生物学理论,重点研究新的快速高效的大规模动态植物建模和实时绘制方法。我们以视觉效果和实时效率为主要目的,着力保证形态真实感和运动真实感,而不是严格忠实于动力学与生物学理论。采用几何与图像混合式表达方法来对植被等对象进行建模,并采用较为特别的方法对场景进行绘制。

一年的科研立项“自然场景的真实感建模与绘制”即将结束,回顾这一年的时间,我们又困惑,有喜悦,但无论如何我们收获了青春大学时代的一次美好的记忆。

友情,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之所以我们最终还是走了过来,是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彼此信任,互相体谅,共同思考解决的'思路,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在老师的知道下,在我们自己的努力下,我们一步一步,迈着稚嫩的脚步,一步步歪歪斜斜的走了过来。几年以后我们工作后大家可能就不在是同学,不再是师生了,但是闲暇的时候,我们还是会偶尔记起在一起共同努力项目的开心,会记起在这个项目中我们的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学习到了一些计算机图形学的知识,了解到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些前沿信息,学习掌握了计算机三维绘图软件vue5vue5中物体的创建与编辑;对物体的编辑有:选择,移动,旋转,扭曲,缩放,改变材质颜色,分散,复制,导出等。图像的渲染;取景;材质等内容。学习了解了植物的建模可细分为模型表示与建模方法两个部分。植被场景的绘制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类:其一,基于纯几何和传统光照明模型的真实感绘制;其二,基于预采样的光亮度重用方法。三维模型建模方法是计算机图形学的重要基础,是生成精美的三维场景和逼真动态效果的前提等等专业知识。这次科研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学到一些平时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术。对于我们而言,研究次项目能够帮助我们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拓宽视野,锻炼动手实践能力,加强团队协作能力,敢于创新,大胆实践。

这次科研也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一些珍贵的品质。坚持,“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是坚持,“千淘万漉虽心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是一种坚持,当我们面对困难,一连好多天找不到思路和方法的时候也是一种坚持,因为坚持,所以我们不折不挠,因为坚持,我们一如既往,因为坚持,我们走到了今天,因为坚持,我们还会一如既往的走下去。感谢这次科研中的许许多多的小纠结,感谢生活中我们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小挫折,在这些纠结和挫折面前我们坚持了,我们经历了,我们走过来了,我们觉得内心是强大的。“我始终不愿抛弃我的奋斗生活,我极端重视由奋斗得来的经验,尤其是战胜困难后所得的愉快;一个人要先经过困难,然后踏进顺境,才觉得受用、舒服。”

勤奋。来到大学之后,偶尔也会怀念高中高考时候的辛苦的充实着。因为勤奋,所以充实,所以有收获。在这个科研最初开始的时候,因为我们对计算机图形学近乎没有过专业的接触,所以遇到了好多困难。包括后期学习使用软件绘图和自己动手绘图的时候,我们遇到了好多困难,这些时候,我们能做的,只有勤奋。花更多的时间去阅读相关资料,尝试更多的方法和思路。戴尔卡耐基说:“一个懒惰心理的危险,比懒惰的手足,不知道要超过多少倍。而且医治懒惰的心理,比医治懒惰的手足还要难。因为我们做一件不愿意不高兴的工作,身体的各部分,都感到不安和无聊。反过来说,如果对于这种工作有兴趣、愉快,工作效率不但高,身心也感觉到十分舒适。因不适宜的劳动,使身心忧郁而患成的病症,医生称为懒惰病。”经过这次科研,我们更加认同。

很感触在大学时代可以有一次属于自己的科研经历,经历这次科研,我们知道了自己的稚嫩和诸多不足。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学习好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视野,阅读相关专业学术论文,更好的去锻炼历练自己,作为一个工科学生,更加注重实践所学专业知识,我们会注重多和同学交流学习讨论,多和老师交流学习,我们会更加努力勤奋的度过余下的大学时光,收获更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在此,再次感谢我们的导师宋成芳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中,他给予了我们诸多帮助,我们铭记在心。

大创项目研究报告范文

一、项目提出:

近年来,我市民办教育事业开始兴起并蓬勃发展,国家对民办教育也采取了政策扶持,开辟多种渠道吸引社会力量办学。《社会力量办学管理条理(试行)》、《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为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一方面,公立幼儿园人满为患,州委幼儿园甚至订立了“非州直单位子女不得入园”的限制规定。另一方面,各私立幼儿园规模小,教学质量较差使得私立园学生在进入学龄教育时出现了与小学教育脱轨,跟不上班的情况。

湖北民族学院拥有较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场地,而且社会影响大,美誉度高,完全可以充分利用湖北民族学院的优势和闲置教学资源,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服务。

1、选址方案:民院新村一楼(定位为社区幼儿园)。

(1)优势:改造费用低,内部有独立的小区和安保物业。目前是闲置资源。

(2)弊端:地理位置较偏,生源较集中在社区内部,局限性较大.社区内部人员流动性较大,车辆流动大,幼儿园区难以构建封闭的环境。而且车库改造的教室空间较矮,不利装修,有一定安全隐患.

2、选址方案:民院新村别墅区(定位为高档贵族幼儿园,民院内部职工子女可享有福利性较低学费。)。

(1)优势:有高档的教学环境,能定位于高档贵族教育。有相对独立的小区,便于封闭管理。目前是闲置资源。

(2)弊端:有政策遗留问题,操作可能性较小。小区未来用作引进高技术人才,不稳定性太大。小区平整和改造费用较大。

3、选址方案:主校区原幼儿园(定位面向社会的中高档幼儿园)。

(1)优势:拥有主校区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完备的大校园环境,有较好的区位优势便于招生。可以较大程度地利用到湖北民族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教学硬件较齐备,改造费用较小,可以办成专业化大规模的幼儿教学基地。

(2)弊端:目前是非闲置资源,暂时操作可能性较小。教学设施规模较大,初期可能出现生源小于教学设施饱和量的情况。

二、办学资源分析。

1、资金优势。由学校提供闲置资产做为校舍,由社会力量投资,本人具有一定的办学经验和较优厚的资金实力,而且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有足够的资金做保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投资条件。

行教育督导,有全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做顾问,充分利用优质的人力资源培训教师队伍。

3、教育理念的优势。园长和管理干部都是科研型,专家型,复合型的人才,不但有园长的经历,而且有成功的管理经验;都有教育科研成果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工作具有开拓性、创造性。

4、区位及生源优势:

民院新区总住户240户,其中的有适龄儿童(2-6岁)家庭户,新婚夫妻(结婚3年以内的)户。

恩施州一中校内住户户,其中有适龄儿童(2-6岁)的家庭户,新婚夫妻(结婚3年以内的)户.

恩施职院校内住户户,其中有适龄儿童(2-6岁)的家庭户,新婚夫妻(结婚3年以内的)户.

湖北民院妇产科3年来主要的产妇有户。离湖北民院较近的家庭户。

三、必要性。

1、民院新村新建社区有比较多的年轻家庭,有很多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新婚夫妻也是较直接的潜在顾客。而且地处三个学校的交汇地,可以有更多的生源。

2、周边幼儿园质量参差不齐,而且多数为小规模民办幼儿园,教学跟不上,且就读距离均较远。

3、“湖北民族学院”具有较高的社会美誉度,容易获得各位家长的信任。而且外教,艺术教育,拥有较好的教学资源。这些正是幼儿教育的侧重点。

四、项目规划。

办一所社区幼儿园,能有效地缓解教育资源配置问题,既为社区子女提供一个适合成长的场所,又可以发展为一家在州城具有一流实力的高档幼儿园。

1、成立一所接受3-6周岁幼儿教育的幼儿园,并办理常托。

2、按照小、中、大、学前班开办。教师公开招聘,员工工资积极协调财政解决一部分,自筹一部分。

3、幼儿园周末有常托班。

4、提供相应的住宿、伙食等后勤保障。

五、投资预算:

1、预计三个班,需要三间独立教室,教室内设幼儿活动室、睡房、饮水室、洗澡间及卫生间。面积50平每间.教室装修及配置:每间活动室用地板胶500元每间.共1500元.空调三台,共计9000元.,黑板2m*1m,三块,共计1500元.电路装修1000元;(13000元)。

2、形体房一间,面积150平.地板胶1500元.镜子一块300元.扶手一个200元.(共计20**元.)。

3、睡房一间。

4、桌椅100套,总计8000元.幼儿床100套,8000元;大型充气城堡一个,5000元,厨房设备5000元,其它玩具及杂费1400元,(共计27400元.)。

幼儿接送客车50000元,。

三个班,每班配备一名专职保育员,(500元每月)18000元每年;学校聘请英语教师2名,艺术教师2名,共计4名教师(1000元每月),48000元每年;专业营养厨师一名,每月800元,9600元每年;专业管理人员一名,工资1000元每月,120**元每年。(共计87600元每年。)流动资金20**0元,总计投资20**00元。

六、效益分析。

1、学费收入:每人每学期2600元,两学期为一学年,100人一学年学费收入为520**0元。

2、成本:(总计328400元)。

(1)基建及设备投资共计92400元。按3年平均分摊成本,每年计提30800元。

(2)教职员工工资每年87600元。

(3)水电气费用每年10000元。

(4)生活成本:20**00元。(伙食及杂费)。

3、年获利能力为520**0-328400=191600。

七、组织机构。

1、幼儿园规模:3个教学班,4位教师,3位保育员,计划。

2、领导班子;园长1名(专职,主管运营及后勤),副园长1名(教师兼任,主管教学)。

3、管理体制;董事会领导下的园长负责制。

八、经营设计。

采取学校加社会的合作办学模式,学校提供场地和基建投资,私人提供设备投资和运营资金投入。按股份制进行董事会领导下的园长负责制。

九、教学设计。

1、由副园长制定教学规划,分配教学任务,督促实施教学目标,随时检查教学情况。由教师向副园长提交课程教学计划,教材选用计划,副园长汇总后汇报园长。

2、园长根据计划选订教材及相关设备。

3、突出幼儿教育的艺术特色和外语优势。

4、定期进行汇报演出。生日家长见面会。

湖北民院幼儿园计划从20**年4月正式开始筹备,20**年8月1日正式完成装修及筹备工作,9月1日正式开园。湖北民院幼儿园一定要适应民院新村高档社区的办学要求,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创办成一所高起点、高品位、高质量、高效益的幼儿园。

文档为doc格式。

项目结题报告

摘要:基于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和语文教学环境,本课题将语文教学、网络环境和建构主义这三者结合起来思考,试图对基于网络环境的建构主义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重要特征和教学模式及其实施方法加以考察、探索,以寻求中学语文教学的改良之策。借助于调查研究和反思实践等主要研究方法,课题主持者经过了纯粹文本、专题网站、问题驱动、面向探究和发现建构等五个阶段的实验之后,逐步总结提炼出了“三主一体”的自主探究与协作探究相结合的语文教学模式,并呈现了该教学模式的结构特点和关于该模式教学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课题实验者认为学科课程、网络载体和建构理论三者的有机整合是现代语文教学和改革的主要突破口,是未来语文教育的制高点。

关键词:网络环境建构主义中学语文教学。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的背景。

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有人概括为“教师难教、学生难学、考试难考、成绩滑坡”,有人则概括为“重教轻学、重知轻感、重左轻右、重内轻外”,甚至还有更多其他的概括,但不管怎样的概括,都说明了语文教学中学存在着理念僵化、模式陈旧、效率低下等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我们只有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模糊性、周期长时性和内容综合性等重要特征,只有正确面对语文学科在当下环境中具备的资源丰富、思想多元、载体纷呈等现代特征,才能教好语文同时也让学生学好语文。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们学习和生活的基本环境,它必然带来现代语文教育的科技化,这是教育的发展规律。无论是从网络语文资源的丰富性和网络语文学习的个性化来看,还是从教学双方非课堂时间对网络不自觉的沉迷而带来的潜在效果看,语文教学已经到了必须正视现代与传统的境地。但中学语文教学由于种种原因而形成的事实却是一方面似乎拒绝科技时代的到来,迷信着语文是“觉悟的艺术”的传统;另一方面是有些人将科技对于语文的作用神化了,以为科技是无所不能的,忽视了人类是思想的动物的基本道理。面对以网络为代表的高科技而衍生出的两个极端认识,我们的语文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质问和失落。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开始在作为现代科技重要成果的网络与作为传承人文精神重要载体的语文之间寻求一种契合,试图从媒体教育功能的维度去探索运用网络环境改良中学语文教学之道,在四年前的课题建构阶段,当时的中学语文教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尤其是意识到必须着手进行整合研究的就更少。当时的基本状况是,对网络环境、建构主义、研究性学习和语文教学的认识还是基本孤立的,最好的研究者们较多地注意到了三者之间两两整合的必要性,取得了一些成绩。当时研究的重心有三:一是网络教学的基本特征、普遍模式和教学设计等,二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学习特征、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等,三是语文学科的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理论建树上的代表人物分别有祝智庭、何克抗和霍益萍等人。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探索进入到一个阶段之后,开始有人将建构主义理论作为这些实践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加以阐发,于是三者开始走向融合。问题也是明显的,那就是学科课程与其它因素整合的具体实践比较缺乏,理论融合的作用也不甚明了,建构主义指导下的网络语文教学的主要特征、基本模式和教学设计应当是怎样的,是否具备其独特性,对于改进当前语文教学有哪些作用等等。本课题实验从此出发,寻求整合与创新,试图获得有益于当代语文教学的某些策略。

2.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立足于网络环境与语文教学的内在联系,将网络引入语文教学,研究信息科学与语文教学的科学耦合,提高语文教学的现代化程度,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建设者;将研究性学习引入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研究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将建构主义引入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网络社会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升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二、课题基本概念的界定。

本课题的研究基于互联网络,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研究性学习,充分体现建构主义理论的自主建构原则。课题实施之前和过程中,我先后界定了本课题的一些基本概念,这样有利于课题顺利而科学地开展。

1.网络环境。

在本课题研究中,网络环境一方面指构成教学环境有机因素的各种网络技术,包括网络自身和以网络为载体的留言簿、聊天室、bbs、e-mail以及后期兴起的blog等;另一方面指运用网络技术营造出来的教学环境或教学赖以开展的背景。网络环境除了上述技术性和情境性上的意义之外,还具有作为时代文化的背景性意义。形象地说,盛行网络的技术产生了盛行的网络文化,网络环境是网络时代的空气。本课题实验主要依靠因特网和校园网实施教学活动。

2.语文教学。

在本课题研究中,“教学”这个概念在教与学两个主体方面均被赋予新的内涵。其中,“教”不排除教师必须进行的讲授行为,但应当更多地理解为教师的指导和参与;“学”也不排除学生必须接受的基本灌输,但应当更多地理解为学生的自学与研究。这种语文教学更多地以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和共同探索的状态呈现出来,而且始终受制于网络环境。

3.网络课堂。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课堂”是师生双方的主要活动阵地,一般指教室;在本课题研究中,“课堂”的外延扩大了,内涵也有变化,它是运用网络环境开展教学的时间与空间的总和。一般情况下,这个“课堂”是在网络教室或电子阅览室,甚至可以说就在网络上,在某一个专题网站或者bbs上,即所谓“网络课堂”。实际的课堂建在网络上,网络中有虚拟的课堂,这是网络课堂的两重含义。

4.语文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指的是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跨学科或跨领域的综合性的学习方式,而语文研究性学习既有课题研究为载体的学习方式,也有作品学习过程的研究式学习,也就是说它既有“求真”式探究、“寻疑”式探究,也有重在语感的培养和积淀的“品味”式探究。作为课堂学习的语文研究性学习有三个特性:主体性、研发式、全员性。即,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求知;以研究发现为主要学习方式,通过研究发现规律技巧,课文和社会都是研究的对象;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但学习的内容会有个性化的差异。本课题重在探究从教材出发的语文研究性学习,而且是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以网络为主要教学环境的语文活动。

5.“虚实相融”的学习环境。

这里的“虚”是相对于“实”而言的。“实”指的是面对面的交流,“虚”指的是互联网构成的虚拟的学习环境。“虚实相融”的学习环境有着物理性和人文性的特点。物理性体现在需要通过一定的电讯技术经由互联网连接到世界各地学习资源的计算机设备;学习者通过这些设备查询有关资料、与其他人士进行交流。人文性体现在教师科学地组织各类信息,使其转化为有效的语文学习的资源,并通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和策略,促进学生发展。本课题研究基于网络环境的语文教学活动,但不排除网络应用过程中或教学过程中的人际交往所处的真实环境。很多教学活动是在网络环境与真实环境中同时进行的。

广义地看,凡是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了网络技术的语文教学活动均可称之为“基于网络环境的中学语文教学”,无论是通过网页发布教学内容,通过电子邮件与学生交流,通过网络传递视频信息,将一堂讲授型的课共享给另外一个课堂的样式,还是基于网络信息资源的信息加工样式,或者基于网络应用的语文研究性学习等等都属于“基于网络环境的中学语文教学”。

总之,网络环境下的建构主义中学语文教学的研究,首先是将建构主义理论引入语文学科教学之中的实验研究,其次是实验这种语文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在网络环境中渗透与开展的可能性。它是一个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实验课题。换句话说,这是探索学习环境与资源对于以人为中心、以个性发展为目标的语文教学的影响与作用的一个实验。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与条件分析。

1.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作为一种新的认知理论,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识不是来源于现实本身,而是来源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是本课题的主要理论支撑。建构主义认为任何知识都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教学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建构的多元创造,注重学习的互动方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有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如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和随机进入教学等,与传统语文教学的体悟式、讲授式、品读式有很大不同。可以说,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有助于语文教学的纠正。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营造尽可能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情景,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调动学生的价值观、态度和情感等因素,发挥其在学习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在探索和协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建构语文知识和形成语文素养的目的。

2.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从语文教学的发展看,信息社会中网络作为最有活力和价值的媒体必然渗透到教育领域,有活力的语文教学不仅无法拒绝这个媒体而且必然要走这条现代化发展之路。从学习方式的变化看,研究性学习带来的诸多问题是教师和图书馆无力解决的,让学生到更广阔的世界去探寻答案是教学趋势,这是实际需要。从实验硬件的配备看,我校有运行良好的校园网和多媒体教室,并与互联网接驳,局域网和广域网的硬、软件环境都随科技发展而不断升级更新,能保证实验始终走在网络发展的平行轨道上。从自身实践的情况看,课题主持者的教学能力强,使用现代媒体意识强,对相关理论理解较好,在申报课题前已经较多地开始这方面的探索,一些研究成果已见诸多家学术刊物,曾向全国同行成功开过本课题展示课。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课题研究目标。

(1)网络环境和建构主义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的作用。

(2)网络环境下建构主义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及其实践。

2.课题研究内容。

(1)网络环境适应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功能呈现与特征剖析。

(2)网络环境下建构主义中学语文教学的一般原则与基本特征。

(3)网络环境下建构主义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模式与教学方法。

(4)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建构主义的阅读与写作教学。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为了解决传统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和网络运作原理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践,不断加强网络环境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渗透,试图以此改变语文教学的现状,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在整个课题研究之中,我的基本思路可作如下表述:用已有的理论去观照教学实践,建构实验方案,探索内在规律,然后形成理性认识或学科内理论,再验诸实践,指导实践。具体说来,我主要运用了调查研究法、反思实践法和文献研究法等几种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

课题实验的初始阶段,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调查主要指向如下三个方面:学习者状况调查――目前语文学习的基本手段与载体,学习的基本方式和效率,尤其侧重于利用网络环境开展学习的现状与效果的调查。教学者情况调查――目前语文教学的基本手段与载体,教学的基本模式与效率,尤其侧重于教学弊端、改进设想和措施运用等情况调查。基于网络环境语文教学革新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调查――学校网络的建设与运用环境,教师对于网络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掌握程度,学生及学生家长对于常规教学中网络介入的接受态度调查。在调查研究之中,注意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灵活采用相应的调查方式调查分析。由于实验对象是主持者自己的两个班级,所以开展个别访谈的条件比较好,不仅可以随时进行,而且访谈人数随需而定,也容易获取真实情况,;对同事、家长进行访谈的同时往往还兼以问卷法。为了比较全面、深入了解本课题开展时的现状与基础,在实验范围之内进行问卷调查是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本问卷调查的目的是为教学实验提供改进策略的基础,现状分析只是手段。在本课题结题阶段,将最初的调查与中国传媒进行的最新网络阅读调查分析进行了比较,某种意义上说明了本课题的实验意义和价值。调查研究之后,必须对所掌握的一手资料进行详尽细微的分析,从而确定整个实验的具体实施方案(实际操作方案)。在试验过程中,每一个子课题或相对独立的试验阶段都必须认真贯彻这一研究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下一步研究的顺利开展。

2.反思实践法。

反思实践法是在行动研究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研究方法。在本课题研究中,我采用反思实践法的基本思路是:根据课题需要确定子课题、形成假设,建构研究方案,从学情和理论等方面深入理解做好预案,严谨细致地开展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依据反馈的信息进行反思调节,通过实证和思辨同步进行以达到适度的理论概括和用理论改进实际工作的双重目的。反思实验法的方案和假设来自教育实际,又在实践中经过检验和完善,再用来指导教育研究和实际工作。反思实践法的起点是对教育实践的调查和总结,在有关理论指导下建构理论框架,然后在实施中进行评价和反思调节,完善研究的理论和方案,再进一步实践和反思,整个研究是循环式螺旋上升的过程。每一个循环圈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环节:建构、实施、评价和反思。“反思”这一环节主要是对计划实施和研究过程中的各种现象进行分析,根据反馈信息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它包括研究人员、实验教师及共同反思等三个层次。研究人员的反思所追求的是发现问题和一般的结论,在必要时对研究方案作出调整、修改。而实验教师反思是反省自身行为与设计要求的差距,使自己的经验进一步重构,追求的是教育活动的合理化、理论化。在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深入思考后再开始新一轮研究。所以反思是一个循环圈的结束,又是新循环圈的开始,处于中介状态。这个课题中,我既是研究人员又是实验教师,所以理性思考和实际反思操作都由自己承担,虽然对自己理论储备和反思归因上的要求更高了,但是减少了两级层次中人员沟通可能带来的误读,利于课题顺利迅速的开展。

3.文献研究法。

在我进行本课题研究之初和研究过程中,理论界基于网络应用的教学思想、教学策略、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等等都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同样的,理论界基于建构主义思想的教学思考与实践也已经积累了很宝贵的经验。面对这些文献资料,我认真学习,细致分析,在理清基本理论和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梳理出了一些对于本课题而言是有价值的、可供课题研究参考的意见。但是,我也发现直接将这两者与中学语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是与语文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进行的思考与探索还不十分充分,于是我就着手将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存在问题加以进一步梳理,首先在文献资料方面进行研究,寻找可资课题研究的规律性和指导性的东西。我利用文献研究法,将搜寻掌握的多达上百篇的资料整理成网络与教育理论、网络与建构主义、网络与研究性学习、网络与语文教学、网络与阅读教学和网络与写作教学等多个专题,一方面做文献综述的研究,一方面做主题提炼和寻求依据的研究工作,为本课题的顺利开展做了充分的理论储备和前期准备工作,从中也获得了一些直接有益于本课题开展的宝贵财富。

六、课题研究的实践与探索――以网络阅读教学为例。

在研究性学习刚刚被作为一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时候,我在自己的摸索中发现,它所追求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理想境界正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内涵或者基本理念。由于当时自己对于互联网的兴趣正与日俱增,于是很自然的将互联网的种种好处与建构主义学习、研究性学习接合起来思考,我发现它们三者之间的契合实乃天成。在我的思考与实践中,建构主义理论与互联网便有机结合起来,其结果就是在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环境中,互联网成为学生探索、体验、建构、交谈以及思考的工具,他们能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在与外界信息交互的过程中建构出新的知识。下面将以阅读教学为例谈谈课题的开展及反思实践的探索过程。这个探索过程中的实验研究对象为入学的高二(9)班学生和入学的高一(13)班学生。实验在两届学生当中持续,中间有一个融合过渡的阶段,其中第二届学生进入持续阶段之前的一段受培训过程略去,只陈述关于探索发展的这条线索。

阅读是人类带有普遍意义的行为。阅读活动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和交流。胡塞尔现象学后期所大力倡导的“主体间性”理论,强调人与文本是一种互为主体,互相解释,互相沟通的关系。在阅读活动中,文本沟通了阅读主体和创作主体,进而在两个“主体”间产生心灵的碰撞与灵魂的问答。在网络文化冲击下,作为人类社会传统教育三大基石之一的阅读正在发生着“一场强大的裂变”!网络文化语境中的阅读不仅对传统的文本阅读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使长期困扰于“费时低效”的课堂阅读教学又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基于网络的文本阅读的阅读过程的互动性、阅读环境的开放性和阅读内容的丰富性以及网络阅读强大的即时双向交互功能形成了网络阅读消费与生产的共时性特征。

基于文本的网络阅读教学阶段。这个阶段笔者常常将自己网上阅读过程中发现的精品资源推荐给学生,并组织学生上网浏览。这些精品资源主要是网络文学、经典作品的网上评论和具有时尚或时事性质的文字等内容。在笔者的个人主页上还保留了第一批实验对象阅读篇目的某些痕迹(参见个人主页页面),只是这两个表格中的有关篇目是后来组织研究性学习时根据需要重新编辑过的。因为当初本地互联网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校园网始有雏型,家长和学校对学生接触互联网还持有观望态度,所以当初的主要意图在于激发学生对于网络的热情和对网络资源的接受心理,使他们认识到世界在网络里成为一个可视的小小的村落,这个村落里可谓应有尽有琳琅满目。尤其是网络文学的广泛阅读,使得当时的实验对象几乎熟知网上所有的知名写手及其作品,他们在同龄人当中甚至产生了一种拥有非凡阅读经验的优越感。他们非常喜欢上这样的网络阅读课。

对这个阶段的反思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网络阅读是不是必要的阅读形式,传统平面媒体阅读是否需要网络阅读的补充,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方式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怎样的网络阅读才是积极高效的,语文教学需要怎样的网络阅读,网络阅读如何有效介入传统语文教学而不流于形式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开始将研究性学习引入到网络阅读中,试图提高网络的利用效率和语文教学的效率。

基于专题网站的网络阅读教学阶段。这是网络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初期,笔者对网络应用教学的理解还是比较机械和偏至的,主要体现是将网络作为传统语文教学的转换平台,进行资料搬家,本应写在教案簿子上的显示到了电脑屏幕上,本应消化吸收的搜索到的网络资源也被简单整合之后挂在一个课题之下。这样一个简单意义上的专题学习网站也就诞生了,因为这个集中了同一课题资源的web综合体上还链接了基于校园网和互联网的两个bbs供学生讨论问题。教学清代散文《五人墓碑记》(参见个人主页)等篇目时,笔者就是采用了这样的网络教学方式。彼时彼刻笔者曾天真地认为这些东西放到网上去了学生就可以进行自主学习了。事实上笔者并没有将它作为资源供学生研讨,而是将它当作授课的脚本了。笔者非但没有觉得省力,反觉得花去了若干倍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学生的学习氛围与学习效果并不比传统课堂教学来得更好,有些学生明显失去思考的动力、学习的压力和受到激励的活力了。

基于专题网站的网络阅读教学不再是纯粹的散篇阅读,也不再是纯粹的文本阅读,而带有了专题研讨性质,或者说提供了探究性学习的可能性条件。但是静态网页的更新速度慢,对于新鲜资源的灌入不是十分便捷,而且bbs的空间有限与发言审查制度使得交流不能以即时状态呈现,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但更主要的是笔者对于基于网络环境的语文学习的认识还停留在一个相对落后的层面,只是将网络作为一个可依赖的呈现工具而没有充分发挥它的开放性和交互性,没有将网络功能与人的能动性结合起来,某种程度上使网络处于一种被孤立和隔离状态。

基于问题的网络阅读教学阶段。网络应用于教学也应当与其它媒体工具应用于教学一样,需要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明白了这一点之后,笔者进行的第一步设计是网络教学问题化,这样使学生的学习不止满足于浏览教师准备好的专题网站内容或者学生自己搜索的网络资源,而是要将主要精力贯注于问题的思考以及讨论交流上。笔者在进行《〈宽容〉绪言》教学时即采取了这样的做法,即教师事先请学生对所学篇目提出问题,经过筛选之后的重要问题被发到个人主页的论坛上,上课时组织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思考与讨论。这篇课文的网络教学过程中主要设计了“学习本文要把握哪几个寓理形象?”等六个大问题,学生讨论非常积极踊跃,对问题的讨论也比较深入,甚至有很多新鲜独到的见解。最重要的是几乎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尤其是平时很少发言的学生表现出了投入的勇气,学习效果很好。不少学生表现出了对这种学习方式的认同和渴望。(详情参见个人主页bbs《〈宽容〉绪言》网络教学的主要讨论页面)问题教学法的介入使得网络阅读教学终于获得了生命,开始生动起来,活泼起来。

问题的介入使得学生有东西可学而且有路径可循,再加上参与和发言的广泛性、交流和反馈的即时性,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这是网络给阅读教学带来的令人惊喜的一面。但同时笔者又在思考另外一些相关问题,即这样的课堂是不是仅仅是讨论空间和介质的简单转换,先前实验中对网络资源的运用与专题网站的建构是不是可以成为这种问题介入式的网络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这样整合起来它的运作又会是什么样的模式等等。寻求整合,以挖掘网络环境对于语文教学的潜能,这样的思考使笔者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视野之中,作者在“惟存教育”的启示下找到了新的实验点。

基于探究的网络阅读教学阶段。引入webquest模式是我着手整合实验成果和拯救课题实验进入高原现象的重要手段。webquest是一种面向探究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所用到的所有或大部分信息都来自网络。这种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引导并以一定的任务驱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仅从模式定义看,它已经将我所思考的若干问题含括进去,指向了网络,指向了资源,指向了主题,指向了探究。一个标准形式的webquest教学设计包括选题介绍、任务描述、相关资源、过程描述、学习建议、评价方式和交流总结等七个部分,其中前三要素是活动前提,过程描述和学习建议是探究学习的关键,评价总结是对目标与过程的测量和反馈。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情景创设和学习任务在这里可以得到更细致、生动的描述与呈现,学习资源模块的建立解决了海量信息与专题网站对课题研究的有效性问题,学习主题的确立和探究过程的设置保证了学习主体不被网络冗余信息与噪音干扰,评价与总结利于学生对所建构知识进行再认知和科学重组,对于新主题研究能起到指导作用。笔者所做的《〈宝玉挨打〉的webquest课例设计》(参见本报告附件一)和教学实践遵循了这样的教学理念,既解决了实验前期的存在问题,又将实验推向了一个更新的阶段,课题研究进入柳暗花明的新境界。

对于这个阶段的实验,我的反思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这在《〈宝玉挨打〉的webquest课例设计》的反思板块中已有说明,这里还要再次引述以作为探索的一个必要的阶梯。首先是问题意识往往是学生最缺乏的,“设问提示”环节正是基于刺激学生“知困”的需要而设置的,它有利于刺激学生的问题意识。但是这种提示容易使这种开放式教学回到牵着学生鼻子走的老路,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初衷和意义建构的过程可能被冲淡甚至瓦消。第二点想法是这个课例或者这个探究阶段的设计层级分明的特征可否生发一个高中阶段进行课外阅读扩展的总体设想,即基于互联网的webquest形式分层探究阅读方案。如果按年级依照“高一设计突出探究的示范性、高二提升层次强调探究的指导性、高三阶段强调探究的自主性”的序列进行设计,这个“设定”的流程,能否展示完整的探究阅读过程和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自主学习。

基于发现与建构的网络阅读教学阶段。关于发现学习,布鲁纳指出,“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都可以称为发现学习。但学校中的发现学习不局限于对未知世界的发现,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力量对人类文化知识的“再发现”。其实质就是把“现象重新组织或转换,使人能超越现象进行再组合,从而获得新的领悟,包括寻求正确结构和意义。”总之,在布鲁纳看来,发现学习就是在学校条件下,引导儿童从所见的事物的表面现象去探索具有规律性的潜在结构的一种学习途径。这个意义上的发现与建构主义的自我建构有某种相通之处。在探索中从发现走向建构就成为了我必然的选择。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笔者在实验过程中尝试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支架式、抛锚式和随机进入学习等三种主要模式时,坚持以开放促发现,以发现促建构,以建构促生成,以生成促发展的理念,将开放、发现、建构、生成和发展作为一次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阶段,同时又将它作为学生高中阶段自主学习建构意义的几个阶段,试图在发现和建构两个关键环节的支撑下形成内外两个循环,从而在更高层次上发展网络阅读教学。笔者的《网络环境下〈宝黛初会〉的教学设计案例》(参见本报告附件二)就是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所做的这样的尝试。虽然本课题的外循环并没有纳入其中,但是它与上一阶段的《宝玉挨打》的网络学习形成了鲜明的层次感,对于学生在高中阶段研究学习《红楼梦》既有示范性又有启发性,为学生今后自主学习《红楼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笔者认为这是比较成功的尝试,这个尝试某种意义上说超越了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理论上的陈述。

七、课题研究的结果。

这个课题的持续时间相对而言比较长,所以实验过程中实际实验对象跨了两届,实验时间是前一轮学生的后半段在校时间和后一轮学生的前半段在校时间。可以说,实验的某些方面实际上是有两批实验对象,这两批实验对象的最大的不同不在于是两批人,而在于是两批分属于互联网络不同发展时期的人。这种研究对象的变化给实验带来了实验设计之初没有设想到的诸多影响,有利有弊。实验的对象发生了变化,但是实验实施者没有更换,我一直是实验的主持者。但是,不同的探索阶段,实验主持者的经验值发生了变化,实验的工具甚至理论都发生了很大改善与进步,于是整个实验对于主持者而言,也是一个从探索到结论到再探索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对学生而言还是对教师而言,这个实验研究的结果更具有普遍性或者说是一个动态结果的呈现。

实验后的学生状况。

语文学习心理显著改善是网络语文教学开展之后学生表现出来的最强烈的特征。无论是实验之初的引导,还是此后的探究的需要,甚或是实验之余自觉的投入,学生进入网络世界之后的语文学习的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都有显著改变。学生不仅非常投入地阅读了教师推荐的网络文学,而且开始了他们漫长而快乐的网络冲浪,他们几乎跟随着网络文学发展的每一个脚步,饱览著名网络写手的时新之作。他们对于阅读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持之以恒的顽强毅力,非常投入地欣赏和批评他们感兴趣的网络信息。最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将课内外阅读很好地结合起来弥补不足,形成一种自觉提升语文素养的良好态势。因为抒发的需要,他们已经习惯了自由发言,无论是跟帖还是发布主题帖都有很惊人的数量,在笔者主持的课内讨论的论坛中他们的发言的痕迹就有泛滥之势,甚至发展到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驰骋论坛的地步。很多学生的帖子质量之高进步之快实在令人刮目相看,尤其是第二届实验对象的热情和投入更是非同一般,这在笔者主持的bbs、passboy和他们的个人主页与论坛中依然可以看到。

语文学习能力显著提升也是网络语文教学开展之后学生表现出来的强烈特征之一。狭义上的语文学习能力主要包括认读感知能力、理解和分析能力、评价和鉴赏能力、想象和创造能力等几个方面。在经过网络语文教学锻造之后,学生这几个方面的能力都有显著提高。在笔者主持的《雷雨:网络环境下研究性的文学鉴赏课实践》(参见本报告附件三)案例与实践中,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因为有了积累聚变而来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才有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专题的出现,像《〈雷雨〉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真情”辩议》、《从叹词看人物性格》、《〈雷雨〉主题史纵观与述评》等等。这在一般的语文课上是怎么也上不出来的效果,只有网络环境下的建构主义语文阅读教学才能实现。而评价与鉴赏能力的提高则是更令人头疼的,可是学生在网络上看多了想多了写多了交流多了讨论多了之后,碰撞出来的那些富有见地的品评实在不可小觑。在笔者主持的校本课程《网络文学阅读与写作》中,我们组织过一次交流汇报,围绕展开的主题是《如何正确看待网络文学》,学生思想之新颖、成熟与深刻使得来自全国的数百名参加活动的专家无不为之震撼。

实验后的教师状况。

教学理念和视野的改变是网络语文教学开展之后教师表现出来的最主要的特征。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作为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学习并在网络教学中实践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之后,笔者对传统的教育理念产生了怀疑,表现出来的是悖逆和批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越来越尊重学生作为学的主体,而将自己作为教的主体。在整个教学事件中,教师则作为一个参与者、引领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出现,使得学生的自我建构成为一种真实的存在。在全国观摩课《如何正确看待网络文学》中,笔者除了完成指导、帮助等必要的义务性工作之外,没有更多介入而是真正放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观摩的专家们对此予以了充分肯定,认为台前的学生作为是了不起的,幕后的教师不作为同样了不起。正因为这种理念上的根本性改变,笔者的教学视野和理性触角才得以向更广阔的空间延伸,为进一步提高提供了可能。

教学能力和艺术的获得也是网络语文教学开展之后教师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之一。作为一个曾经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和传统语文教学思想浓重浸染的中青年教师,笔者的教学能力基本上是能够满足原有育人目标和教学模式需要的。然而,接受了崭新教育理念之后,笔者深切感受到无论是教学认知能力、设计能力、操作能力,还是监控和评价能力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在笔者主持的若干研究性课题中,譬如《宝黛初会》和《宝玉挨打》等教学中,教学设计更注重学生心理、能力和建构可能,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建构主义教学的三种主要模式开展教学,保证了学生建构知识和发展个性的需要,同时保证了教师能够比较自如流畅地演绎驾驭课堂的艺术、沟通心灵的艺术和使用媒体的艺术。网络教学中监控与评价的复杂性和即时性,使得教师的教育艺术更具有了创新色彩、灵动色彩和人性色彩。学生的多元见解必然激发教师潜在的感性与理性储备,预设的被执行与被颠覆都必然激发教学生成的丰富与深刻。在这样的锻造之中,教师的潜能被充分调动出来或者说深入研究与演绎成为必然。

总之,从实验结果看来,基于网络环境的语文教学实践使得学生和教师双方得到了更理想的发展,尤其是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格塑造得到了更好的提升。

八、课题研究的分析与结论。

对于一个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而言,承担这样的课题并想拿出一些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知困,所以我格外投入地进行实验,不断吸取新鲜营养,不断修正当初设想,不断完善实验设计,在艰难的探索中终于坚持走到了最后。现在回眸,深感本课题实验确有一些值得咀嚼值得分析的地方,这也算是对课题的最后交待。

1.教学双方之所以会有研究结果中的良性呈现,主要因为双方改变了对教与学的认识,在新的认识层面上才达成了各方面的改进与提升。教师的改变是首要的,学生的改变是关键的。教师的理念、角色的改变,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的改变,在某种意义上讲,它传递给了学生学习理念、学习方式和学习心理等必须改变的重要信号。学生在这种信号面前无论是起初的观望、怀疑,还是后来的理解、投入和强烈渴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最终他必须改过来,必须抛弃陈旧的学习模式和保守的学习期待。只有这样两个轱辘一起转,改变教学现状才成为可能,发展学生独特个性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才成为可能。某种意义上讲,建构主义首先要求的就是师生双方对角色定位的改变,教师有自信将学生放手,学生有自信让老师脱手,学生的自我建构才有空间才有可能。中学语文教与学不是小学阶段的启蒙,也不是大学阶段的自由状态,而是从自觉走向自由的过渡,中学语文教与学不比小学阶段的游戏阶段,也不比大学阶段的创造阶段,它还有非常功利的非常现实的要求,教师和学生对于教与学的认识上的改变就显得尤其艰难,同时也显得特别重要。具体来说,在课题研究的五个阶段,学生对于全新的学习方式的变化其实是有一个非常明显的适应过程的。把学生感到网络上并不难(他们很神往),但是让他明白网络可以用来学习而不纯粹是娱乐,他们不敢接受,害怕这种学习方式学不踏实。等实验进行到专题阶段,学生感觉网络的作用不仅在于休闲阅读,还可以用作“课堂学习”的工具,于是就有了他们名为“薛老师,以后的课都会像这样上吗”的提问主题帖。这一提问不可小觑,实在是观念和认识改变的一大步,这对于他们来说将享用终身。

2.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进行合理的改革探索,是课题实验能够顺利开展并取得最后成功的重要保证。在课题构想之初,笔者正是受到建构主义思想的影响,才有了对语文教学现状重新观照的勇气和底气,而且一直将理论学习坚持到最后,并内化为自我理念和学科教学思想。可以说,实验的每一个阶段都在用建构主义理论作指导,又是在用建构主义作检验。虽然笔者实验的五个阶段,表面上看来似乎是渐趋渐近建构主义理论,但事实上却是建构主义理论贯穿了实验的始终。始终如一体现在课题研究中的学习者为中心的学生观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观,就是建构主义理论的精髓,虽然并不是每一阶段都用了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而且可以这么说,每个阶段的实验和整个过程的推进,其实正是笔者对建构主义理论在理解与实践上的一次忠实建构。在这个建构过程中,笔者比较深刻地理解了这个原来陌生而作用巨大的理论:在众多教育理论中,只有建构主义理论特别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建构、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并要求将这种自主学习与基于情境的合作式学习、与基于问题解决的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因此特别有利于学习者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承担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重要任务的中学语文教学而言,让学生在宽松中学习,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让学生在和谐中交往,让学生在自由中成长,建构主义思想就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武器。在本课题实验过程中,我主讲了校本课程《网络文学的欣赏与创作》。在主持这门课程时,我没有像传统课堂上那样选讲经典作家经典作品,而是采用了“呈现――引导――思考――交流――建构――反馈――再建构”的教学方法与思路,学生自我阅读,由喜欢作品而深入品味,发现问题,讨论交流,在探究之中建构起了自己对于网络文学的看法。我们组织的辩论和小组讨论,给了他们更多的建构空间,以及建构所需有的必要指点和智慧的撞击。当他们在与社科院文学所专家们的讨论结果相印证时,他们因思考的成果而喜悦,而我则更因他们在改变了学习理念之后可以自主学习获得更多更深刻的理解而高兴。

3.互联网络是时代发展赐予语文教学改革的珍贵礼物,它既是传媒工具又是信息载体,既是物质支撑又是文化发展,它的诞生和被引入教学对传统教学而言无疑是一场革命。中学语文教学作为传承人类精神文明的主要阵地与途径之一,作为培养传承者健全人格的重要学科课程之一,在狭义的网络环境和广义的网络文化背景中,都首先受到了冲击与震撼。网络对语文教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资源共享、自主学习、多元互动等方面。网络技术与阅读教学的整合主要表现在网络技术为解决阅读过程中不愿读、读得少和读不懂等三个问题提供了可能,至少提供缓解这三个问题的可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网络阅读可以通过“链接”的形式轻易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读不懂的问题。网络技术与写作教学的整合主要表现为键盘、超文本、粘贴的写作方式的被接受,空间平等、家园温馨的写作氛围被营造,自由自主、自然而然的写作心理的被舒展,抒写真情、展示成长的写作内容的被鼓励,开放真实、多元互动的评价交流的被采用都使得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得到根本改变的期待越来越接近现实。网络环境对语文教学设计和评价标准,对语文学习方式和成果测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影响。正视网络,引入网络,利用网络,反思网络,所以才有了课题实验五个阶段的不断深入和实验成果的不断扩大。

从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来看,网络的教育功能在语文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种体现具体分析起来,主要表现在八个方面:教材多媒化,教学内容随着多样媒体的介入呈现出动态化、形象化的特点。在《宝黛初会》的教学中,我调用了视频、音画、网页、bbs、白板等多种媒体,营造意境,恰当呈现,取得了教好的教学效果。资源全球化,就是共享公共资源,使研究信息无限丰富,从而形成信息对等。《雷雨》的网络教学就是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典范,网络上的虚拟信息和实际生活中网络那头的智慧头脑的介入,信息来源大大超过传统课堂的传播可能性。教学个性化,就是为了开展网络教学而研究学生和网络,研究自身实际,使得教学真正量身定做而不是套千篇一律的教案。学习自主化,是就学生建构的主动性和自由性而言,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如何看待网络文学》的网络研究性学习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在教学《宽容》时,学生自发组织编写课本剧搞演出,这是学生个体在学习活动中高度自主的表现。活动合作化,也是网络建构思想下带来的新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氛围,本课题探索出的探究协作模式就是从这一点上着手并进一步提炼升华而来的。至于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和系统开放化已经成为网络环境下开展实验的基本环境,在这里不再赘述。

4.对网络媒体与语文课程加以整合形成易于操作的教学模式是本课题的重要任务。在五阶段的递进深入开展的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不断提炼不断改进,同时参考同行研究成果,将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加以整合,基本构建起了以培养学生语文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宗旨,以网络学习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以建构主义为主要理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三主一体”探究式教学模式,即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协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和自主探究协作探究相结合教学模式等三种基本模式。其中,基于网络环境的语文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索――网上协作――综合测试――自我小结”的纵向维度上展开,而基于网络环境的语文协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则在竞争、辩论、协同、伙伴、角色扮演等五种模式的横向维度上展开。像《如何正确看待网络文学》采用了辩论式协作学习模式,《雷雨》教学综合采用了协同式和伙伴式协作学习模式,都是最终形成三种基本模式的有益探索与积累。这种模式的重要意义在于保证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自己的学习进程和参与写作的时刻表;这种模式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尤其是实时的交流方式使每个人都处在一种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

5.基于网络环境与语文课程整合的“三主一体”的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结构特点的探讨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韩军在讨论自主探究与协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时,从三个维度阐述这种模式形成与存在的合理性,即价值论上由灌输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阅读与思想的自由得到保障;本体论上由自主性阅读到探究性阅读,量变为手段质变为目标;操作论上由重分析理解到重积累感悟,使阅读写作真正成为了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笔者在实验过程中深切感受到这种变化确实是网络环境和建构主义下的语文教学设计必须遵循的基本理念,深切感受到“三论”充分体现了“三主”的独立精神和存在价值。具体说来,这种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以问题的发现和探究为核心驱动学习,学习问题必须在真实的情景中展开,强调学习任务的复杂性,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协作学习的重要性,强调非量化的整体评价等。而这种教学模式的结构特点主要在教学过程的四要素上体现出来,即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学生是信息加工与情感体验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学媒体既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师指导、自主学习与协作交流,学生可以从多种学习对象和多种教学资源获取多方面的知识。

九、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

在这个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在前行者的基础上继续前行,将语文学科、网络载体和建构理论进一步整合,探索出了一套在建构主义思想渗透于指导下,基于网络环境的中学语文教学的一般特征、基本原则和教学设计模式,这些建构基本完成了当初的目标预设,对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都产生了较显著的作用。但是,网络环境的日新月异和语文教学的普遍改革所取得的成果,都给实验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启示,也带来了很多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网络的开放性带来的信息资源的难于甄选,不是一个教师一台服务器一个校园网能过滤的;网络带来的学习自主与建构主义的淡化监控,都跟语文教学日益注重过程性评价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矛盾,这又不是短期的实验和肤浅的理论分析所能解决的,这是两种理论的矛盾,是理念的矛盾;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网络环境中的科学性是否真的像现阶段实验所证明的这样能够无缝整合,两者的整合能在什么维度和切点上更切实际地走到理想主义的边缘,笔者常常为此枯肠。这样的问题还有不少,课题实验虽然已经暂告一个段落,但是这样的思索无法停止。只有不断思索不断前行不断反思不断提炼,实验中和发展中的许多困惑才会慢慢散开谜团,虽然那一天并不是抬头可望。

十、结语。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深刻反思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和问题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要“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只重视知识的单向灌输,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学模式,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环境的基本形成,建构主义的全面渗透,语文教学的急切呼唤,都使得在最近一个时期内,大力促进网络教学与语文课程的有机整合,努力实现网络教学与人文意识的整合,不断探索学科、载体和理论三者有机融合的科学模式,成为现代语文教学和改革的主要突破口,而这也必将是未来语文教育的制高点。

十一、参考文献和附录。

参考文献:

1.曾祥芹:《阅读学新论》,语文出版社19版。

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版。

3.区培民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版。

4.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广西教育出版社版。

5.张奇:《学习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版。

6.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版。

8.林华玉、卿平海等著:《中学教育整合模式》,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版。

9.张铁明:《教学信息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版。

10.王吉庆编著:《信息素养论》,上海教育出版社版。

11.祝智庭编著:《网络教育应用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版。

12.王德华主编:《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版。

13.阎寒冰:《学习过程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视角》,教育科学出版社版。

14.孟建、祁林:《网络文化论纲》,新华出版社版。

15.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版。

16.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教育传播与技术,19第3期。

17.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9第3、4期。

18.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与教学改革》,教育研究与实验,第3期。

19.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第1期。

20.高文:《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外国教育资料,19第1期。

21.张建伟:《基于问题解决的知识建构》,教育研究,第10期,

报告附录:

参见课题研究成果,另附目录。

江苏省第四期中小学教学研究立项课题。

《基于网络环境的建构主义中学语文教学》课题研究部分成果目录。

案例部分。

1.《宝玉挨打》的webquest课例设计。

2.网络环境下《宝黛初会》的教学设计案例。

3.让“雷雨”下在网络的天空里――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语文研究性阅读教学实践。

4.网络文学研究性学习实例。

5.《研究性学习课程指导》案例设计――正确看待网络文学。

6.《如何看待网络文学》活动简案(全国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学术研讨会观摩课)。

7.《如何看待网络文学》教学实录(全国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学术研讨会观摩课)。

论文部分。

8.基于建构主义网络课程的语文教学设计。

9.网络环境下的建构主义语文阅读教学。

10.网络语文教学与创新人格的塑造。

11.学习型网站与语文研究性学习结合的实践与思考。

课程建设部分。

12.网络文学的透视与创作(校本课程)。

bbs摘录部分。

13.《宽容序言》问题教学的bbs摘录。

14.《宽容序言》教学后学生在bbs上的感言摘录。

15.《五人墓碑记》教后学生在bbs上的反响摘录。

16.开展网络学习之后师生关系转变在bbs上的言论摘录。

研究笔记部分。

17.《基于网络环境的建构主义中学语文教学》课题研究笔记之一。

大创项目研究报告范文

本项目属多宝山氧化矿开采项目。黑龙江省宝山矿业开发公司是采用浸出-萃取-电积工艺获得电解铜的矿山企业,该企业位于黑龙江省中西部嫩江县境内。矿区距嫩江县北东约156公里,地理座标为东经125。46`05``、北纬50。14`45``。目前矿区有简易公路与外部嫩呼公路相通,准轨铁路距矿区的最近车站是黑宝山站,相距约12公里,与全国各地相通,外部运输十分方便。矿区属低山丘陵地带,为农林区,居民稀少,矿区大部分土地属荒地和丛林,当地居民以从事农林业为主,工业稀少。地区气侯特点是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炎热。

二、可行性研究的背景及依据。

我国是一个铜紧缺国,每年铜需要量约100万吨,缺口部分尚需进口,虽然我国铜总储量不少,但能经济地利用传统选冶工艺处理的铜矿越来越少,过去一直未被开发利用的难选氧化铜矿和低品位铜矿的`开发,目前已取得了初步进展,北京矿冶研究院于1995年在多宝山铜矿利用氧化铜矿建立了一座年产200吨电解铜的浸出-萃取-电积试验工厂,该工厂于1995年6月投产,经过两个多月的生产运转,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铜山铜矿1500吨电解铜成功投产,再次说明多宝山铜矿氧化矿和低品位矿石的浸出-萃取-电积工艺是行之有效的。黑龙江省每年消耗铜金属量约2.5万吨,目前年产量约0.3万吨,自给率很低,开采多宝山铜矿势在必行。多宝山铜矿属特大型矿山,因矿石品位低和矿体上部覆盖有难选的氧化铜矿,采用常规传统选冶工艺开采很不经济,故未能开发。日前,国内外对该矿石性质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采用浸出-萃取-电积工艺处理这种氧化矿和低品位矿石的生产新流程,具有投资省和生产成本低的最大优越性。多宝山铜矿采用这种新工艺开发矿山,是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三、鉴于多宝山铜矿为大型铜基地,以铜为主,含有多种稀有和贵金属矿物,需加强试验研究进行综合回收。

四、项目的资源条件。

企业开采的原料为氧化铜矿石,多宝山矿区的氧化铜矿石埋藏深度最大不超过25米,地表土覆盖层较浅,矿区属低丘陵地带,地形高差在50米左右,场地坡度不大,地势开阔,矿体开采适宜露天开采方式。本地区设计氧化铜矿石总量为422万吨,品位为0.48%,金属量为2.03万吨。按企业年产1000吨电解铜计算,矿山年产26万吨矿石即可满足年产1000吨电解铜的需要,企业生产服务年限为,说明企业的主要原料氧化铜矿石的资源是绝对可靠的。

项目结题报告

我们科研小组五位成员全部来自于电子信息学院级的电子信息科学类专业,队长是**,队员有*******;我们的指导老师电子信息学院空间物理系的**副教授,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空间物理。我们科研小组的课题是“电离层斜向返回电离图合成技术研究”。地球大气层在约80公里以上的热成层大气已经非常稀薄,在这里阳光中的紫外线和x射线可以使得空气分子电离,自由的电子在与正电荷的离子合并前可以短暂地自由活动,这样在这个高度造成一个等离子体,在这里自由电子的数量足以影响电波的传播。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方法是一种在地面向上斜投射电磁波信号,并在同一地点接收回波的探测方法。它主要记录后向散射回波的幅度、时延、频率与时间的相互关系和散射回波的多普勒频谱,可用于监视远距离电离层的宏观状态,研究电离层传播信道特性。斜向返回散射电离图包含了大量的电离层信息,对研究电离层特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项目的实施,我们认识到了电离层的物理特性是千变万化的,从而导致由电离层探测获得的电离图具有多变性,目前还不能完全利用这些信息。返回散射电离图的模拟能解读电离层结构和电离图特性之间的关系,为斜向返回散射电离图的反演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0世纪30年代,我国开始研究电离层。自20世纪40年代起,武汉大学就开始了电离层研究。1960年,龙咸宁在黄陂主持创立了我国首个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站,并在1962年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部手动的电离层斜返探测仪。之后,由龙咸宁、侯杰昌等教授主持,先后成功研制出简易手动斜返探测仪(1968)、电离层自动同步斜测仪(1978)和fxz(1980)实时选频系统。斜向返回散射探测利用电离层对信号的折射与反射,能探测到大范围的地物和运动目标,能够获得由频率和群路径决定的返回散射回波能量,形成斜向返回散射能量图。该探测机理能为短波通信预报资料,管理雷达频率,监测远距离的运动目标。高空电离层的等离子密度受到高度以及日变化,月变化,季变化,年变化,太阳周期变化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了电波的传播以及各种卫星通讯。电子系统工程日新月异,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电波传播的问题,电波传播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通讯、国防以及各种电子系统工程的运行效果,因此研究电波传播对无线电通信系统起着奠基的作用。借用斜向返回探测技术,我们可以对电离层中的电波传播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二、项目成员内部分工;。

**:专业知识掌握牢固。有深厚的数学知识储备,精通c,c++,fortran,matlab等编程语言。作为本次科研任务的负责人,刘祎需要从总体上把握、协调本团队的各项事宜,包括重大决策,人员调度,任务分配,资金管理等诸多方面,以提高整个团队的执行力、凝聚力,使本团队能够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在具体的科研任务中,刘祎主要负责射线路径方程及编程,并获取有关的数据。

**主要负责相关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技术以及对射线路径方程的求解进行编程,能通过设备实时得到电离层的数据,并收集相关电离层与电波传播的各方面资料。

**负责对射线路径数据的模拟与合成,以及图像处理。通过相关软件处理数据进而得到相关电离层电子浓度进而与实测数据进行比对。

**老师主要是为我们提供相关专业知识点拨和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技术实测数据,以及射线路径求解方程等。

三、项目的创新点与特色;。

我们项目主要是利用武汉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系统研究电波传播问题。首先我们利用电离层的iri模型,获得电离层的电子浓度分布规律,基于费马原理编写并修改射线跟踪程序,数值生成电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图像,并进一步研究电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规律。利用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系统进行观测,将真实的射线路径与模拟的图像进行对比,验证斜向返回探测方法的可行性。我们项目的创新点是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技术能有效并准确的测量出电离层中的各种参数。利用程序建模的方法模拟出电离层中均匀体的电子浓度分布以及射线在其中传播的不同特性。实验设计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

四、项目实施的进展情况与创新成果;。

首先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和掌握了一些有关电离层及电波传播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对iri模型的学习和利用,数值模拟出了一些不同模型的电子浓度分布图,从而了解了一些电离层的分布结构。其次通过不断地熟知射线追踪程序,我们已经在原有的程序上进行了修改和完善,讨论了在电离层背景坏境下的射线的一些参数,如射线传播过程中的高度、初始仰角、到达地面的距离、射线的群速度及射线的频率之间的关系和在不同的电离层背景坏境下的变化,并且获得了一些射线路经图和斜返电离图。

我们利用电离层的iri模型计算得到电离层电子浓度分布图;利用射线追踪技术在特定的电离层传播环境下合成了射线路径图,讨论在电离层背景环境下的射线的一些参数(如峰高、射线传播过程中的高度、初始仰角、到达地面的距离等)与射线传播距离的变化规律,进而探讨射线在均匀体中传播所受到的各种影响;利用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系统对理论结果进行验证,在这里,我们利用了武汉大学电离层实验室研制了一种新型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系统—wiobss,由于wiobss系统在非常小的发射功率下也能够实现远距离的电离层探测,在探测模式上,该雷达采用等间隔收发探测模式,不但能够实现无距离盲区的探测,而且还能够取得所用伪随机序列的最大增益性能这样使得我们的实验数据能够更加准确!

我们模拟了在一个固定的时间点固定的经度上,电离层中的电子浓度在纬度上的变化;在不考虑地磁场的影响下,在电离层电子浓度背景下射线在纬度上传播过程中距离和高度的关系;在不考虑地磁场的影响下,在电离层电子浓度背景下射线在经度上传播过程中距离和高度的关系;射线到达地面的距离与初始仰角和峰高的关系;射线在经度和纬度上传播过程中群路径与频率关系。

runge-kutta方法,对方程进行了求解。预测了不同电离层扰动模型下的返回散射电离图,得到的数据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二者吻合很好。具体的成果将在结题报告中展示。

在结题后我们会将课题继续进行下去,以便取得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取得更好的成就。已经正式发表论文在《电波科学学报》增刊,并被第十二届全国电波传播学术讨论年会录用。

五、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

其实,在项目刚开始时,很茫然,但我们在准备这个项目的时候就是希望了解并熟知我们的专业知识有哪些用途。因为对整个项目的了解程度有限,只是在周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了一些皮毛而已。再着就是对做科研的过程很是陌生,所以在起步阶段大家都是手忙脚乱的,我们也是在这一阶段,对自己有一个充电的过程。我们阅读了很多有关的书籍和论文,比如说刘选谋老先生的《电波传播》、j.a.拉特克里夫的《电离层于磁层理论》和清华大学俎栋林教授的《电动力学》等等,感觉受益匪浅,了解了很多关于电离层和电波传播的有关知识,这其中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但是在周晨老师的详解之下就明白了;在整个项目过程中,我们需要使用很多计算机辅助软件(matlab、mathmatic等)和熟悉众多计算机语言(fortran、c++、c等),不论是以后做研究还是工作都非常有好处。

由于该项目数据量比较大,所以在处理数据时很考验组员们的耐心。我们在使用matlab画图时,有时需要导入几兆的数据,才能画出电离层电子浓度分布图,这不仅提高了我们对matlab的使用技术,还让我们知道了正确处理数据是多么重要,细心和耐心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在为射线路径求解编程时,我们遇到了很大的阻力,不仅是因为专业知识的匮乏,更是编程能力的薄弱,不仅程序算不出结果,甚至经常出现各种不过bug无法解决,也意识到了计算机技术对于科研工作者的重要性。在刚开始写程序时,我们需要对我们的整体项目有个宏观认识,程序的主体框架和结构非常重要,我们是通过时间以及经纬度来计算出该点实时的电离层电子浓度分布,了解我们的需求以及所要达到的目的才能写出好的程序,才会对整个科研项目带来帮助。对于射线路径求解编程的主体程序是由周晨老师提供的,因为这样就帮助我们把整体框架弄好了,我们所要完成的就是实现具体功能,并使用该程序来计算出我们需要的结果。将我们的实测数据导入matlab画图时,要进行进行仔细的检查,核实,并且调试,错误重新带入数据,核实,调试,如此反复。因为如果其中一个数据出现了错误,最终的结果会很不一样,这样对科研很有坏处!

通过项目的完成,我们知道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波传播正在进一步扩展研究和应用领域。例如,电磁波的生物效应、地震过程中的电磁现象的研究等,都有可能获取进展。

根据我们的科研成果,意识到了建立更加完善和更加精确的电波监测系统的重要性,这样才能获取更加完整的媒质和传播特性数据,总结出更加接近实际的数学模型,利用电子计算机,迅速提供环境数据和电波预测数据。同时,随着专业知识的加深,在做科研的同时需要更加密切地同地球物理、空间物理、天体物理、大气物理等的研究相结合,这样更能发挥电波传播在这些物理研究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的体现电离层与电波传播对于整个世界的意义。

尽管在途中遇到的一系列的困难,有时候想放弃,有时候彷徨有时候浮躁,有时候迷茫,太多的难题摆在我们的面前甚至有时候让我们不知所措,比如fortran大家不熟悉,matlab画图没学过,电离层知识知之甚少,斜向返回探测技术更是么怎么听说过,还好通过周老师的指导帮助,同学们的支持下,朋友们的鼓励下,最重要的是大家不懈努力之下大多数难题(不管在技术上得还是在心里上)大家都克服了。

经过一年周期的学习,实践提高了我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并了解电离层对于整个地球的重要性,增加了对电波传播的了解,使我们对自己的专业有更深的了解并激发我们了的学习热情,更好的为创新增添想法,并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同时还培养团结合作能力。

研究项目结题报告范文

古诗词作文优秀历史文化的载体,在现行各类小学语文教材中均占相当的比例。古诗词教学对小学生的文化熏陶是无可替代的。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一直存在许多困惑和盲点;对古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定位不明确;对古诗词教学在各学段所要达到的目标不够明确;各学段的教学方法没有明显的区分。这些因素导致古诗词教学目标不统一,教学方法单一。

我们认为,古诗词教学方法各学段的目标应该有所不同,那么,各学段的教学方法也应有所区别。另外,即使同一学段,古诗类别不同,所采用的教法也不应雷同。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将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力求通过学习和实践,总结出若干各高效的教学方法。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小学古诗词教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古典文化的熏陶,还要促进他们的语言的`发展,以及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我们在教法研究上要本着实用、高效、发展的原则,一切从学生出发,使我们的古诗词教学课堂充满语文味,方法简便,效果明显,学生从文化上得到浸润,能力上得到提高,达到能借助工具书自学古诗词的程度。

我们提倡高效的语文课堂。这一方面依赖于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还要辅之于高效率的教学方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小学古诗词教法研究有其现实作用,课题的设置体现了教师成长的几个步骤:学习、反思、行动、总结。

三、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科研项目结题报告表

合同编号:

项目名称:

所在单位:

电子信箱(email):

填报日期:

类别。

 

名称。

 

负责人。

 

职称。

 

研究期限。

计划完成年月。

 

实际完成年月。

 

实际参加人数。

高级。

中级。

初级。

博士生。

硕士生。

其它。

 

 

 

 

 

 

 

 

完成论著。

(

篇\册)。

学术会议交流。

期刊发表。

专著出版。

 

大会特邀。

分组、展示。

已发表。

待发表。

已出版。

拟出版。

全国性科技期刊。

国外学术刊物。

 

国际。

 

 

 

 

国内。

 

 

 

 

研究成果(项)。

评议\鉴定。

咨询\调研。

发明专利。

已推广。

 

 

 

 

人才培养。

硕士(已获学位)。

硕士(在校)。

进修教师。

 

 

 

种类。

正常()、中止()、撤消()、提前()。

成果获奖情况。

 

研究经费(元):。

批准资助金额。

拨入金额。

经费支出。

经费。

结余。

合计。

业务费。

实验材料费。

仪器设备费。

实验室改装费。

协作费。

组织实施费。

 

 

 

 

 

 

 

 

 

 

研究工作总结是全面反映本研究工作的学术性总结。请按照下列提纲编写,要求简明扼要,实事求是,以学术内容为主,一般字数控制在2000字左右。如需要,可另加页。

1.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2.要说明主要的科学发现和创新之处,并列出具体的内容和必要的数据。

3.成果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对基础研究,着重阐明其科学意义;对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着重阐明其应用前景);学术界的反映和引用;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情况;转入国家和自治区其它重大计划的情况。

负责人(签章):

序号。

主要作者。

论著名称。

备注。

(请注明:论文发表的刊物名称,日期,卷(期),起止页码;或著作的出版日期,出版社名称,出版社地址)

 

 

 

 

 

 

 

 

 

 

 

 

 

 

 

 

 

 

 

 

 

 

 

 

 

 

 

 

此页不够可另加页。

成果名称。

主要完成者。

组织鉴定单位。

及日期

获准专利国别、

类别及专利号。

 

 

 

 

 

单位盖章。

 

(盖章)。

大创项目个人总结报告_大创项目个人总结报告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在这个伟大的特殊时刻,重温党的奋斗历史,可以让我们牢记初心使命,汲取强大动力,更好砥砺前行。

今年2月,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出版发行,其中收入了习近平2012年11月29日至2020年11月24日期间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文稿40篇,其中部分文稿是首次公开发表。认真看完此书,掩卷而思,习近平总书记提纲挈领点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精髓,就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大美画卷,深深刻印在我的脑海。

20世纪初,一个风雨飘摇、山河破碎的旧中国该何去何从?无数仁人志士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主张。此时的中国,光政党就有100多个,复古派、保守派、改良派、崇洋派、革命派……各种思潮不计其数。如何挽救水深火热的中国,陈独秀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两杆大旗,李大钊引进俄国的马克思主义,如火如荼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思想的枷锁,马克思主义经过艰难探索,在否定、怀疑、修正中逐渐成为救亡图存的真理。终于,1921年的南湖红船如红莲出水,星星之火迅速燃遍华夏大地。

从“霹雳一声暴动”的秋收起义,到“我自岿然不动”的井冈山斗争,再到“风景这边独好”的苏维埃共和国,年幼的中国共产党在战火中茁壮成长。然而世间所有的美好都不是一帆风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让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但中国共产党寻求真理的步伐从未停止,乐观豁达的精神永远存在。从“三军过后尽开颜”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到“何时缚住苍龙”的雄心壮志,再到“换了人间”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用28年时间,诠释了“无非一念救苍生”的初心使命,兑现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美誓言。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但那是一个积贫积弱的中国,一个一无所有的中国,一个被封杀围剿的中国。如何冲破重围,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考量着中国共产党这只领头羊的勇气和智慧。对内大力发展工业、农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科技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卫星上天、氢弹爆炸,杂交水稻养活了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对外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粉碎了敌对势力一次次的阴谋阳谋。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人民,在艰难困苦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为下一次腾飞积累了条件。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一声惊雷响彻寰宇,春风吹入寻常百姓家。中国共产党打开胸襟,拥抱变化,以昂扬之姿融入世界。承包、下海成为热门词汇,蛤蟆镜、邓丽君成为时尚潮流。每个人在大时代的浪潮中,再一次解放思想,以前所未有的积极姿态,用智慧和汗水劈波斩浪,闯出狭小水域汇入洋洋大海,不断创造和享受这个持续前行发展的美好时代。

回望过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人民群众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甘当人民的勤务员。

现如今,使命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擘画宏伟蓝图,制定具体计划,指明伟大方向,注入强大动力。现在的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行百里者半九十。伟大事业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我们这一代人以及我们的后辈,始终秉承革命先烈遗志,不忘入党初心,坚守自己的岗位,从点点滴滴、方方面面去努力奋斗、顽强拼搏。

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要接受最严格的监督,坚决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底气和能力去监督他人,更好地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真正做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从而永葆党的生机活力,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项目结题报告书范文项目结题报告书样例

我们科研小组五位成员全部来自于电子信息学院2011级的电子信息科学类专业,队长是**,队员有*******;我们的指导老师电子信息学院空间物理系的**副教授,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空间物理。我们科研小组的课题是“电离层斜向返回电离图合成技术研究”。地球大气层在约80公里以上的热成层大气已经非常稀薄,在这里阳光中的紫外线和x射线可以使得空气分子电离,自由的电子在与正电荷的离子合并前可以短暂地自由活动,这样在这个高度造成一个等离子体,在这里自由电子的数量足以影响电波的传播。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方法是一种在地面向上斜投射电磁波信号,并在同一地点接收回波的探测方法。它主要记录后向散射回波的幅度、时延、频率与时间的相互关系和散射回波的多普勒频谱,可用于监视远距离电离层的宏观状态,研究电离层传播信道特性。斜向返回散射电离图包含了大量的电离层信息,对研究电离层特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项目的实施,我们认识到了电离层的物理特性是千变万化的,从而导致由电离层探测获得的电离图具有多变性,目前还不能完全利用这些信息。返回散射电离图的模拟能解读电离层结构和电离图特性之间的关系,为斜向返回散射电离图的反演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0世纪30年代,我国开始研究电离层。自20世纪40年代起,武汉大学就开始了电离层研究。1960年,龙咸宁在黄陂主持创立了我国首个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站,并在1962年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部手动的电离层斜返探测仪。之后,由龙咸宁、侯杰昌等教授主持,先后成功研制出简易手动斜返探测仪(1968)、电离层自动同步斜测仪(1978)和fxz(1980)实时选频系统。斜向返回散射探测利用电离层对信号的折射与反射,能探测到大范围的地物和运动目标,能够获得由频率和群路径决定的返回散射回波能量,形成斜向返回散射能量图。该探测机理能为短波通信预报资料,管理雷达频率,监测远距离的运动目标。高空电离层的等离子密度受到高度以及日变化,月变化,季变化,年变化,太阳周期变化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了电波的传播以及各种卫星通讯。电子系统工程日新月异,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电波传播的问题,电波传播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通讯、国防以及各种电子系统工程的运行效果,因此研究电波传播对无线电通信系统起着奠基的作用。借用斜向返回探测技术,我们可以对电离层中的电波传播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二、项目成员内部分工;。

**:专业知识掌握牢固。有深厚的数学知识储备,精通c,c++,fortran,matlab等编程语言。作为本次科研任务的负责人,刘祎需要从总体上把握、协调本团队的各项事宜,包括重大决策,人员调度,任务分配,资金管理等诸多方面,以提高整个团队的执行力、凝聚力,使本团队能够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在具体的科研任务中,刘祎主要负责射线路径方程及编程,并获取有关的数据。

**主要负责相关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技术以及对射线路径方程的求解进行编程,能通过设备实时得到电离层的数据,并收集相关电离层与电波传播的各方面资料。

**负责对射线路径数据的模拟与合成,以及图像处理。通过相关软件处理数据进而得到相关电离层电子浓度进而与实测数据进行比对。

**老师主要是为我们提供相关专业知识点拨和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技术实测数据,以及射线路径求解方程等。

三、项目的创新点与特色;。

我们项目主要是利用武汉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系统研究电波传播问题。首先我们利用电离层的iri模型,获得电离层的电子浓度分布规律,基于费马原理编写并修改射线跟踪程序,数值生成电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图像,并进一步研究电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规律。利用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系统进行观测,将真实的射线路径与模拟的图像进行对比,验证斜向返回探测方法的可行性。我们项目的创新点是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技术能有效并准确的测量出电离层中的各种参数。利用程序建模的方法模拟出电离层中均匀体的电子浓度分布以及射线在其中传播的不同特性。实验设计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

四、项目实施的进展情况与创新成果;。

首先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和掌握了一些有关电离层及电波传播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对iri模型的学习和利用,数值模拟出了一些不同模型的电子浓度分布图,从而了解了一些电离层的分布结构。其次通过不断地熟知射线追踪程序,我们已经在原有的程序上进行了修改和完善,讨论了在电离层背景坏境下的射线的一些参数,如射线传播过程中的高度、初始仰角、到达地面的距离、射线的群速度及射线的频率之间的关系和在不同的电离层背景坏境下的变化,并且获得了一些射线路经图和斜返电离图。

我们利用电离层的iri模型计算得到电离层电子浓度分布图;利用射线追踪技术在特定的电离层传播环境下合成了射线路径图,讨论在电离层背景环境下的射线的一些参数(如峰高、射线传播过程中的高度、初始仰角、到达地面的距离等)与射线传播距离的变化规律,进而探讨射线在均匀体中传播所受到的各种影响;利用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系统对理论结果进行验证,在这里,我们利用了武汉大学电离层实验室研制了一种新型电离层斜向返回探测系统—wiobss,由于wiobss系统在非常小的发射功率下也能够实现远距离的电离层探测,在探测模式上,该雷达采用等间隔收发探测模式,不但能够实现无距离盲区的探测,而且还能够取得所用伪随机序列的最大增益性能这样使得我们的实验数据能够更加准确!

我们模拟了在一个固定的时间点固定的经度上,电离层中的电子浓度在纬度上的变化;在不考虑地磁场的影响下,在电离层电子浓度背景下射线在纬度上传播过程中距离和高度的关系;在不考虑地磁场的影响下,在电离层电子浓度背景下射线在经度上传播过程中距离和高度的关系;射线到达地面的距离与初始仰角和峰高的关系;射线在经度和纬度上传播过程中群路径与频率关系。

runge-kutta方法,对方程进行了求解。预测了不同电离层扰动模型下的返回散射电离图,得到的数据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二者吻合很好。具体的成果将在结题报告中展示。

在结题后我们会将课题继续进行下去,以便取得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取得更好的成就。已经正式发表论文在《电波科学学报》增刊,并被第十二届全国电波传播学术讨论年会录用。

五、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

其实,在项目刚开始时,很茫然,但我们在准备这个项目的时候就是希望了解并熟知我们的专业知识有哪些用途。因为对整个项目的了解程度有限,只是在周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了一些皮毛而已。再着就是对做科研的过程很是陌生,所以在起步阶段大家都是手忙脚乱的,我们也是在这一阶段,对自己有一个充电的过程。我们阅读了很多有关的书籍和论文,比如说刘选谋老先生的《电波传播》、j.a.拉特克里夫的《电离层于磁层理论》和清华大学俎栋林教授的《电动力学》等等,感觉受益匪浅,了解了很多关于电离层和电波传播的有关知识,这其中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但是在周晨老师的详解之下就明白了;在整个项目过程中,我们需要使用很多计算机辅助软件(matlab、mathmatic等)和熟悉众多计算机语言(fortran、c++、c等),不论是以后做研究还是工作都非常有好处。

由于该项目数据量比较大,所以在处理数据时很考验组员们的耐心。我们在使用matlab画图时,有时需要导入几兆的数据,才能画出电离层电子浓度分布图,这不仅提高了我们对matlab的使用技术,还让我们知道了正确处理数据是多么重要,细心和耐心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在为射线路径求解编程时,我们遇到了很大的阻力,不仅是因为专业知识的匮乏,更是编程能力的薄弱,不仅程序算不出结果,甚至经常出现各种不过bug无法解决,也意识到了计算机技术对于科研工作者的重要性。在刚开始写程序时,我们需要对我们的整体项目有个宏观认识,程序的主体框架和结构非常重要,我们是通过时间以及经纬度来计算出该点实时的电离层电子浓度分布,了解我们的需求以及所要达到的目的才能写出好的程序,才会对整个科研项目带来帮助。对于射线路径求解编程的主体程序是由周晨老师提供的,因为这样就帮助我们把整体框架弄好了,我们所要完成的就是实现具体功能,并使用该程序来计算出我们需要的结果。将我们的实测数据导入matlab画图时,要进行进行仔细的检查,核实,并且调试,错误重新带入数据,核实,调试,如此反复。因为如果其中一个数据出现了错误,最终的结果会很不一样,这样对科研很有坏处!

通过项目的完成,我们知道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波传播正在进一步扩展研究和应用领域。例如,电磁波的生物效应、地震过程中的电磁现象的研究等,都有可能获取进展。

根据我们的科研成果,意识到了建立更加完善和更加精确的电波监测系统的重要性,这样才能获取更加完整的媒质和传播特性数据,总结出更加接近实际的数学模型,利用电子计算机,迅速提供环境数据和电波预测数据。同时,随着专业知识的加深,在做科研的同时需要更加密切地同地球物理、空间物理、天体物理、大气物理等的研究相结合,这样更能发挥电波传播在这些物理研究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的体现电离层与电波传播对于整个世界的意义。

尽管在途中遇到的一系列的困难,有时候想放弃,有时候彷徨有时候浮躁,有时候迷茫,太多的难题摆在我们的面前甚至有时候让我们不知所措,比如fortran大家不熟悉,matlab画图没学过,电离层知识知之甚少,斜向返回探测技术更是么怎么听说过,还好通过周老师的指导帮助,同学们的支持下,朋友们的鼓励下,最重要的是大家不懈努力之下大多数难题(不管在技术上得还是在心里上)大家都克服了。

经过一年周期的学习,实践提高了我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并了解电离层对于整个地球的重要性,增加了对电波传播的了解,使我们对自己的专业有更深的了解并激发我们了的学习热情,更好的为创新增添想法,并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同时还培养团结合作能力。

科研项目结题报告表

(-第一学期)。

一、基本信息。

课题名称如何解决上体育课学生在校园走动教研组体艺组。

主持人钟进华核心成员钟进华。

二、研究成果展示(请用5号字体录入)。

我体艺组同心协力,经过为期一个学期的调研,取得了不菲的成果,具体如下:

1、体育课上,大部分学生能遵守课堂纪律,严格要求自己。

2、学生在体育课上的积极性有了极大的提高。

3、在自主练习时,闲坐聊天的学生明显减少。

4、体育课期间,在校园里走动的学生明显减少。

三、课题材料目录(用5号字体录入材料名称,顺序装订成册)。

序号材料名称。

(必备材料)份数备注序号材料名称。

(参考资料、文献等)份数备注。

1微型课题申报表17问卷分析1。

2微型课题研究方案(计划)18。

4每月研究活动《记录表》310。

5个人研究总结(每人1份)311。

6调查问卷14012。

教研组长。

鉴定意见。

签名:教研究室。

鉴定意见。

签名:

四、微型课题研究评价(以下由教研室填写)。

(20分)研究过程。

(60分)评价。

总分评价。

等级。

五、课题组意见:

印章:

备注:

课题。

名称新课程理念下优化农村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之策略。

课题。

负责人黄桂华。

鞠靖红单位靖江市礼士中学。

课题。

类别语文学科鉴定。

方式鉴定。

日期

课题组。

成员。

丁夏波、陈婷、邵徐君、盛伟江。

介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本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

1.课题负责人黄桂华的论文《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浅析》在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举办的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并收录于.6出版的《中国教研年鉴・论文篇》。论文《话题作文拟题技巧》在《作文指导报》发表。《散步》《皇帝的新装》等教学设计在省教育学会举办的教学设计评比中获省三等奖。

2.课题负责人鞠靖红的论文《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开放性与探究性》于11月在《江苏科技报・今日教育》上发表;《双联两分语文观带来的教学命运》在国家级杂志、中语会核心期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发表。教学设计《我的叔叔于勒》在省教育学会举办的教学设计评比中获省三等奖。

3.课题组成员邵徐君的论文《让作业服务于素质教育》在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会举办的论文评比中荣获二等奖。论文《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现代中小学教育》杂志上发表。

4.课题组成员盛伟江的论文《语文课堂的创新要超越形式》在《新课程研究》杂志上发表。论文《关于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看法》在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会举办的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所上的研究课《散文阅读》《专题・叶》在市公开教学活动中成功展示。

5.课题组成员陈婷的论文《新课程标准下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遵循的原则》在《现代中小学教育》杂志上发表。所上的公开课《说明文阅读》获优质课证书。

6.课题组成员丁夏波的论文《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人格》在《新课程研究》杂志上发表,所上了阶段性研究课《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专题・鸟》获市教研室认可,并给予高度评价。

7.课题组成员平时的相关思考及教学随笔多篇。

8.《农村初中语文作业实效性调查报告》一份。

(公章)。

教育厅科研项目结题报告

项目名称:

起止时间:

项目负责人(签名):

所在学校:

联系电话:

研究工作。

总结。

(可根据需要加页)刊物论著、成果专利清单(注明刊物论著名称、发表时间及卷期号;鉴定成果名称、组织鉴定单位、鉴定日期;专利名称、类别、获准专利国别、批准日期、专利号。以上各项均须注明本人排序)经费使用情况院(系)学术委员会意见:

学术委员会负责人(签章):

年月日校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单位公章)年月日省教育厅意见:

(单位公章)年月日。

科研项目结题报告

摘要:基于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和语文教学环境,本课题将语文教学、网络环境和建构主义这三者结合起来思考,试图对基于网络环境的建构主义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重要特征和教学模式及其实施方法加以考察、探索,以寻求中学语文教学的改良之策。借助于调查研究和反思实践等主要研究方法,课题主持者经过了纯粹文本、专题网站、问题驱动、面向探究和发现建构等五个阶段的实验之后,逐步总结提炼出了“三主一体”的自主探究与协作探究相结合的语文教学模式,并呈现了该教学模式的结构特点和关于该模式教学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课题实验者认为学科课程、网络载体和建构理论三者的有机整合是现代语文教学和改革的主要突破口,是未来语文教育的制高点。

关键词:网络环境建构主义中学语文教学。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的背景。

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有人概括为“教师难教、学生难学、考试难考、成绩滑坡”,有人则概括为“重教轻学、重知轻感、重左轻右、重内轻外”,甚至还有更多其他的概括,但不管怎样的概括,都说明了语文教学中学存在着理念僵化、模式陈旧、效率低下等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我们只有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模糊性、周期长时性和内容综合性等重要特征,只有正确面对语文学科在当下环境中具备的资源丰富、思想多元、载体纷呈等现代特征,才能教好语文同时也让学生学好语文。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们学习和生活的基本环境,它必然带来现代语文教育的科技化,这是教育的发展规律。无论是从网络语文资源的丰富性和网络语文学习的个性化来看,还是从教学双方非课堂时间对网络不自觉的沉迷而带来的潜在效果看,语文教学已经到了必须正视现代与传统的境地。但中学语文教学由于种种原因而形成的事实却是一方面似乎拒绝科技时代的到来,迷信着语文是“觉悟的艺术”的传统;另一方面是有些人将科技对于语文的作用神化了,以为科技是无所不能的,忽视了人类是思想的动物的基本道理。面对以网络为代表的高科技而衍生出的两个极端认识,我们的语文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质问和失落。

在四年前的课题建构阶段,当时的中学语文教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尤其是意识到必须着手进行整合研究的就更少。当时的基本状况是,对网络环境、建构主义、研究性学习和语文教学的认识还是基本孤立的,的研究者们较多地注意到了三者之间两两整合的必要性,取得了一些成绩。当时研究的重心有三:一是网络教学的基本特征、普遍模式和教学设计等,二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学习特征、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等,三是语文学科的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理论建树上的代表人物分别有祝智庭、何克抗和霍益萍等人。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探索进入到一个阶段之后,开始有人将建构主义理论作为这些实践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加以阐发,于是三者开始走向融合。问题也是明显的,那就是学科课程与其它因素整合的具体实践比较缺乏,理论融合的作用也不甚明了,建构主义指导下的网络语文教学的主要特征、基本模式和教学设计应当是怎样的,是否具备其独特性,对于改进当前语文教学有哪些作用等等。本课题实验从此出发,寻求整合与创新,试图获得有益于当代语文教学的某些策略。

2.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立足于网络环境与语文教学的内在联系,将网络引入语文教学,研究信息科学与语文教学的科学耦合,提高语文教学的现代化程度,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建设者;将研究性学习引入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研究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将建构主义引入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网络社会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升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二、课题基本概念的界定。

本课题的研究基于互联网络,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研究性学习,充分体现建构主义理论的自主建构原则。课题实施之前和过程中,我先后界定了本课题的一些基本概念,这样有利于课题顺利而科学地开展。

1.网络环境。

在本课题研究中,网络环境一方面指构成教学环境有机因素的各种网络技术,包括网络自身和以网络为载体的留言簿、聊天室、bbs、e-mail以及后期兴起的blog等;另一方面指运用网络技术营造出来的教学环境或教学赖以开展的背景。网络环境除了上述技术性和情境性上的意义之外,还具有作为时代文化的背景性意义。形象地说,盛行网络的技术产生了盛行的网络文化,网络环境是网络时代的空气。本课题实验主要依靠因特网和校园网实施教学活动。

2.语文教学。

在本课题研究中,“教学”这个概念在教与学两个主体方面均被赋予新的`内涵。其中,“教”不排除教师必须进行的讲授行为,但应当更多地理解为教师的指导和参与;“学”也不排除学生必须接受的基本灌输,但应当更多地理解为学生的自学与研究。这种语文教学更多地以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和共同探索的状态呈现出来,而且始终受制于网络环境。

3.网络课堂。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课堂”是师生双方的主要活动阵地,一般指教室;在本课题研究中,“课堂”的外延扩大了,内涵也有变化,它是运用网络环境开展教学的时间与空间的总和。一般情况下,这个“课堂”是在网络教室或电子阅览室,甚至可以说就在网络上,在某一个专题网站或者bbs上,即所谓“网络课堂”。实际的课堂建在网络上,网络中有虚拟的课堂,这是网络课堂的两重含义。

4.语文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指的是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跨学科或跨领域的综合性的学习方式,而语文研究性学习既有课题研究为载体的学习方式,也有作品学习过程的研究式学习,也就是说它既有“求真”式探究、“寻疑”式探究,也有重在语感的培养和积淀的“品味”式探究。作为课堂学习的语文研究性学习有三个特性:主体性、研发式、全员性。即,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求知;以研究发现为主要学习方式,通过研究发现规律技巧,课文和社会都是研究的对象;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但学习的内容会有个性化的差异。本课题重在探究从教材出发的语文研究性学习,而且是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以网络为主要教学环境的语文活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项目结题报告范文

20xx年10月,结合我班有一位新转入的儿童多动症患者的实际条件,综合其他有利条件,确定了题为《班级治疗多动症的实践研究》课题方案。在随后近一年的时间里,根据方案研究计划,笔者开展了实践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第一手研究资料,上传独立撰写的读书笔记13篇,学生个案分析18篇,调查报告1份,课题方案1份,开题论证报告1份,总结性材料5份,结题报告1份,合计40篇。至此,研究工作已经到了结题阶段,现对一年来的研究工作做一个小结。

1、全面地了解了多动症儿童。

(3)通过访问多动症患者身边的同学,我了解了其性格特点、学习态度、行为表现等情况。应该说,通过不断的学习,我已经成为了半个“儿童多动症专家”,通过实践,我已经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我的研究对象。

2、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级治疗多动症的办法。

(1)营造了一个适宜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推行“班干轮换制”,引进“文明小组”评比办法,调动班级中一切积极因素,监督、帮助多动症儿童,对促进其正确行为的进一步养成,作用巨大。

(2)用“积分奖励法”,调动研究对象和同伴共同治疗多动症的积极性。特别是连带受奖,利用集体的力量带动多动症儿童的进步效果明显。

3、从孩子的表现来看,已有非常明显的进步。其多动症的症状有明显的减轻,其各科成绩均有进步,特别是我所带的数学学科成绩,较刚入学时有明显进步,让人振奋。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