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诗人李白(模板12篇)

时间:2023-12-17 15:09:14 作者:雁落霞

写一篇优秀的作文不仅是为了得分,更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学习优秀作文范文,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写作思路和提高写作的灵感。

诗人李白的故事

李白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诗人李白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一年,冬天刚到,寒气袭人。住在采石矶的李白,常到街头的一家酒店里买酒喝。这店是一个姓鲁的财主家开的,人们都叫他鲁老板。别看这鲁老板表面对人和颜悦色,骨子里才狠哩!他家用的几个酒保(酒店中的伙计)个个累得弯腰驼背,到头来,都被他踢出门外。

这天,李白又走进酒店。躺在椅子上的鲁老板捻着胡子,眯着眼,笑呵呵地打量着李白,心想,这个穷写诗的离开京都几年了,带来的'钱兴许花得差不多了。记得,李白头次进店,他笑脸相迎,以后常来常往,他估计也榨不出多少油水,脸色就一次比一次难看。他暗示小酒保别理李白,可酒保偏偏热情为李白斟酒:临走,还把上等美酒给李白灌上一大壶。这回,说什么也不能便宜李白了!他站起身,踱到李白身边,弦外有音地说:“小店屋檐太低,酒池太浅,经不住翰林(唐初设翰林院,聚集一些文学上有才能的人,为朝廷服务。)这样的大酒壶呵!”

李白明知上回给的钱还够买几次酒,现在看鲁老板这副模样,不愿同他争辩,就从怀里取出最后一锭银子往柜台上一扔,“啪”!震得鲁老板两眼发花,满面乌云立时消散,浮出一片笑容:“有眼不识江底浅,没想到李翰林还有这么多酒钱。”他转身吩咐酒保:“快,找大人钱!”

李白一挥袖子:“算了,别找了,下次再来!”鲁老板两眼眯成一道缝,一个劲地连说:“是,是!”

第二天黄昏,李白又来了,酒保又为他满满灌上一壶酒。第三天,第四天,李白每天一趟,鲁老板很不耐烦,他算算李白丢下的银子,再有个把月也差不多了,就用花言巧语支开酒保,偷偷地往李白酒壶里兑水。

李白喝了几口,觉得味道不浓,也没说什么。以后每次来,鲁老板总装得特别热情,亲自为李白灌酒,暗地里却把水多加一倍。一天又一天,李白若无其事。后来鲁老板干脆给李白灌上满满一壶凉水。李白还以为是酒,高高兴兴地回到船上,拎起酒壶往杯子里倒,一闻,味道不对;喝一口,“呸”地吐了出来!一看,才知是又浊又浑的江水。他气坏了,想找店主论理去。又一想,和这种人没讲头!可是采石矶一带就这一家酒店。求他施舍,更不行!就是在皇帝老爷面前,李白也不愿低三下四,更何况对这样一个前(钱)心贴后心的小人呢!

月下诗人李白作文七百字

在我的心中,有一个长长的影子,纵跨上下千余年,青衫长袖。持剑把酒,他,是李白。

山角下,小溪旁。儿时贪玩的你巧遇一个老奶奶,而这老奶奶在磨石上磨一根铁杵的行为让你悟出了一个深奥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在我眼里的李白,勤奋刻苦,学业有成。

寒风萧萧,皇宫一片金碧辉煌。你独自站在皇门之外,想数月之前,天子呼来不上船,醉酒之时,高力士为你脱靴。想奉命之时,你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羔人。”;想鼎盛之际,一句”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使皇城上下万千痴迷。却也是这句妙诗,却遭高力士恶语。站在这皇宫之外,没有泪,没有悲,寒风不能使你弯腰,挫折无法把你压倒!在我眼中的李白,一身傲骨。

惊涛翻天,黄沙飞卷。你独驶一叶孤舟,独自走去。你清楚地听到,一声又一声踏浪高歌。蓦一回首,是汪伦的身影,不断走近。一时,友谊溢满了碧水,也溢满了你的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你走了,带走了一江友谊。在我眼中的李白,满心情谊。

独在异乡,何人共酒?在月下,你独自举杯。无人与你共酒,无人把你赏识。你举杯高歌“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孤影,岂非永远的朋友?纵使千人离去,依有明月,孤影,守于己旁。“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在我眼中的李白,洒脱豪放。

李白,是你这诗仙,这青莲居士,用豪情作巨笔,写下了锦绣大唐。

诗人李白想象作文诗人李白的

李白(7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他诗歌创作带有强烈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时间做细致描述。洒脱不羁气质、傲视独立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强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鲜明特点。他往往喷发式,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狂飙和喷溢火山。他想象奇特,常有异乎寻常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晰。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壮丽诗篇。他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

李白诗歌不仅具有典型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运用,无不具有典型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李白成功地在中塑造自我,强烈地表现自我,突出抒情主人公独特个性,因而他诗歌具有鲜明浪漫主义特色。他喜欢采用雄奇形象表现自我,在诗中毫不掩饰、也不加节制地抒发感情,表现他喜怒哀乐。对权豪势要,他“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醉后寄崔侍御》二首之一);看到劳动人民艰辛劳作时,他“心摧泪如雨”。当社稷倾覆、民生涂炭时,他“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南奔书怀》),那样慷慨激昂;与朋友开怀畅饮时,“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又是那样天真直率。总之,他诗活脱脱地表现了他豪放不羁性格和倜(俶)傥不群形象。

豪放是李白诗歌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际诸因素外,李白诗歌采用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他豪放飘逸风格重要原因。善于凭借想象,以主观现客观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手法重要特征。几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通篇运用多种多样想象。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想象媒介。常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客观现实。他笔下形象不是客观现实直接反映,而是其内心主观世界外化,艺术真实。

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之一是把拟人与比喻巧妙地结合起来,移情于物,将物比人。

李白诗歌另一个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是抓住事情某一特点,在生活真实基础上,加以大胆想象夸张。他夸张不仅想象奇特,而且总是与具体事物相结合,夸张得那么自然,不露痕迹;那么大胆,又真实可信,起到突出形象、强化感情作用。有时他还把大胆夸张与鲜明对比结合起来,通过加大艺术反差,加强艺术效果。

李白最擅长体裁是七言歌行和绝句。李白七言歌行又采用了大开大合、跳跃宕荡结构。诗开头常突兀如狂飙骤起,而诗中间形象转换倏忽,往往省略过渡照应,似无迹可循,诗结尾多在感情高潮处戛然而止。

李白五七言绝句,更多地代表了他诗歌清新明丽风格。如《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静夜思》等,妙在“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说诗晬语》上)。

李白诗歌语言,有清新如同口语,有豪放,不拘声律,近于散文,但都统一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自然美之中。这和他自觉地追求自然美有关。他继承陈子昂文学主张,以恢复诗骚传统为已任,曾说“梁陈以来,艳薄斯极,沈休文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道,非我而谁欤?”(孟棨《本事诗·高逸》)他崇尚“清真”,讽刺“雕虫丧天真”丑女效颦,邯郸学步。他诗歌语言自然美又是他认真学习民歌明白通俗特点结果,明白如话,通俗生动。

月下诗人李白作文七百字

盛世的大唐,是一袭华丽的衣衫,包裹着中华上千年的岁月沉积,而其上最华丽的玉佩,便是醉卧明月里的太白。

倚剑踏歌而来,散尽千金,交接名士,原本就是为求一朝身为朝臣,为国经世,指点江山。然而他的率真放达的情怀却早已与世相离。既已拜为朝臣,却又不甘卑颜屈膝对圣上刻意逢迎。于是,只是夜以继日的,对!夜以继日的饮酒。

夜以继日的饮酒。

待到圣上召见时,提笔便能写出千古名章: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装。

这诗句,成就你身为朝臣的悲剧。你只是写诗,只是写自己的诗,因为你意识到了,这座盛世的高楼,已将被虫蛀空。

你不是狂欢,而是无奈,玉手研墨,力士脱靴,他人看来,是你的恃才傲物,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你为求解脱的一种途径。

那诗句,随后又成就你朝臣的喜剧,赐得千金,放还故乡。

但是你没有故乡,因为这世界便是你的故乡。你不再“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而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你终于修剪那为官的欲了。

你终于修正那作诗的欲了。

从那以后,你的人生里便只剩下了诗,只剩下了文,只剩下了平平仄仄平平的韵律。

你周游,只为寻找那些名山,只为名山里有隐者,也有神仙。

你周游只为寻找那些大川,因为大川里,有渔人,也有蛟龙。

你周游,你的足迹将中华踏遍,因为那里,有平仄,有声韵,有赋,有文,有诗。

你便不再是那普通的玉石,你终于成为了千古中华那盛唐衣衫上的玉佩,光芒让你证明了自己作为玉石的存在,无论是再过千年,万年。

你终于斩断了为官的欲。

你终于成就了作诗的欲。

修剪了玉的杂枝,去除了玉的杂质,

你终于成为了真正的玉。

古代诗人李白简介

王维的山水诗大都写于后期,与前人比较,他扩大了这类诗的内容,增添了它的艺术风采,使山水诗的成就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他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突出贡献。其中,写乡村景物和农家生活的田园诗充满着牧歌情调,表现他闲逸萧散的情趣和恬淡自适的心境。如《渭川田家》,《春中田园作》。更多的作品着重写农村美丽如画的风光,《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山居秋暝》写暮雨方霁,山村呈现的美景。王诗中那些描绘大自然幽静恬美的山水诗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如《青溪》:言入黄花川,第每逐清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没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淡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2]通篇以心照水,用水衬心,物我融成一片,反映一种内在的对美的追求。但有些山水田园诗着力渲染空寂意境与落寞情怀。如《竹里馆》、《辛夷坞》情走淡薄,旨归静趣。这无疑会对后世山水诗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王维具有多种才艺,不同艺术相互渗透对其诗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以画入诗,使其山水诗形成了富有诗情画意的基本特征。王诗语言含蓄,清新明快,句式、节奏富于变化,音韵响亮、和谐,具有音乐美。总之,王维的山水诗无论从诗的题材内容,还是诗歌的艺术丰采上都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文:改写李白《月下独酌》

昨夜寐中,银辉入户,故起,月下独酌。

——题记。

星朗月圆,迟暮晕散,清青一池鱼嬉水,月色衔波,粼粼影布窗花澜。方才偶有迷蒙睡意,倏忽婵娟乍明,叫得难以入眠的人儿乘兴欣然起身,赏月为谴。

娘子择了一处清静地儿,意欲独坐稍时,不料袭袭夜风载润,弄得娘子体肤微凉,心似有空,遂快迈碎步进了屋子,盏了青瓷花茶,以茶代酒。“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长安愁绪入杯,那大诗仙乃仕途失意,自斟自酌无友无亲,而这小娘子恰逢独居家中,夫君因商事离家数日未归,心有忧情有虚,淳淳茶香换而苦涩。应了这景,着了这情。

轻抿柔唇,唇齿留香,香催相思,思无可解。“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娘子只得效仿大诗仙,以月为慰。分分秒秒,她与月推杯换盏,再微微俯下身子瞧了瞧影子,那影子也只是跟随着她的曼妙身姿,确是“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可是无奈,夫君在外怎能顾及,何况娘子还愈发忧心夫君在外是否休憩安稳,所以只得不负月儿怜意,“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自己难以圆满,不如以此圆满了那花间醉叶罢。

无法!那娘子一腔暖茶下腹,轻歌曼舞,青丝绕了锦裾,玉指偶抚古琴,却更显清冷。回旋指点,远眺江上群舟,皆非夫君归也。江枫渔火对愁眠,娘子心想若醉后方各离忧,仰天长凝,低喃出口“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几近黎明,那诗仙大人政治抱负远大然不可实现,心情孤寂苦闷不堪,还有便是在污流浊合之中,大人不愿沉沦,心固追求自由光明。娘子何?于她,人生历程尚还遥远,只是思君心切,忧君心乱,一时独黯亦断不了明日谴婘,待到君帆归回,伉俪依旧情深。今夜月下独酌,是愿“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唐代诗人李白的诗词

3、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李白《君马黄》。

4、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5、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李白《游泰山》。

6、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李白《独不见》。

7、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李白《太原早秋》。

8、嫩篁侵舍密,古树倒江横。李白《冬日归旧山》。

9、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李白《寻雍尊师隐居》。

10、紫燕黄金瞳,啾啾摇绿騣。李白《结客少年场行》。

11、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李白《子夜吴歌冬歌》。

12、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垂袅风。李白《阳春歌》。

13、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14、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然。李白《战城南》。

15、黄帝铸鼎于荆山,炼丹砂。李白《飞龙引二首其一》。

16、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17、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18、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19、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李白《清平调其三》。

20、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二》。

21、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李白《古朗月行》。

22、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二》。

23、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24、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25、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诗人李白的古诗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

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

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诗人李白的古诗

《秋浦歌》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翻译】。

(我)头上的白发足足有三千丈(长),只因愁思无穷无尽也像这样长。不知道在明亮的镜子里的我,从什么地方得来这满头苍苍白发。

《望天门山》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翻译】。

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浩浩荡荡的长江东流到此(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回旋着向北流去。两岸边的青山,相对着不断现出,(令人有两岸青山迎面扑来的感觉)。我(仿佛乘坐)着一艘小船(从天边)披着阳光顺流而下。

《夜宿山寺》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翻译】。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恐怕(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翻译】。

峨眉山的秋月,恰是一弯琼舟,航行在天空,月光用温柔的嘴唇吻入嘉陵江激情的水中。沐浴在这多情的月光里,我乘舟离开清溪与月儿一起驶向三峡,本想与你握别,可不知为什么你没有来,我只好悻悻顺流下重庆了。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翻译】。

阵阵悠扬的玉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的?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有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翻译】。

在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我来到了楚地准备尽情游览。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流进了广阔无际的原野。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飞来天镜,云层缔构城外幻出海市蜃楼。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赠孟浩然》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翻译】。

我敬重孟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其全文古诗如下: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翻译】。

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那里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让我把对你的忧愁与思念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送友人》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其全文古诗如下: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翻译】。

青山横亘在城郭的北侧,明净的河水环绕在城郭的东方。我们即将在这里离别,你就要像孤飞的蓬草一样踏上万里征程。空中的白云飘浮不定,仿佛你行无定踪的心绪,即将落山的太阳不忍沉没,亦似我对你的依恋之情。我们挥手告别,从这里各奔前程,两匹马似乎也懂得主人的心情,不忍离别同伴而萧萧长鸣。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翻译】。

傍晚时从终南山上走下来,山月一路跟着我归来。回头望望刚才走过的山间小路,苍苍茫茫笼罩在一片青翠中。与斛斯山人携手到他的田家,孩童出来打开柴门。走进绿竹掩映的幽静小路,青萝的枝叶时时拂着我们的衣裳。欢言笑谈中得到了真正放松休息,畅饮着美酒,宾主频频举杯。放声高歌松风曲,歌罢银河的星星已经稀少。我喝醉了但主人非常高兴,欢乐得忘了人间的诈心机。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我只得暂时伴着明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及时欢娱。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舞足蹈,影子便随我蹁跹。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沉醉便再也找不到你们的`踪影。让我们结成永恒的友谊,来日相聚在浩邈的云天。

诗人李白的生平资料

在唐代,似乎没有张若虚的诗集传世。明嘉靖年间,李攀龙选编的《古今诗删》收录了张若虚的《春江》诗。是金子总有闪光时。等待了将近一千年,张若虚及其杰作的命运才开始扭转。

张若虚这个名字,对于当今的诗歌爱好者来说,并不陌生。他的《春江花月夜》(以下简称《春江》诗),更是令人耳熟能详。然而,对于张若虚其人其事,人们知之甚少,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史料只有清《全唐诗》第117卷26个字的介绍:“张若虚,扬州人,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号吴中四士,诗二首。”而在《旧唐书·艺文志·贺知章传》中也只附带了6个字:“若虚,兖州兵曹。”

张若虚的生卒年不详,有些典籍(如余冠英、王永照作序的《唐诗选》),将他的生卒年定在约公元660~7,即唐高宗龙朔至玄宗开元初,大约活了六十岁。至于《全唐诗》所说他与贺知章(越州永兴人,今浙江萧山)、张旭(苏州人)、包融(润州延陵,今丹阳人,一说湖州人),号“吴中四士”,只能说明他们诗名相当而驰名京师,籍地相邻而并称四士。

张若虚,不仅他的生平事迹少之又少,而且他的诗作也长期湮没无闻。在唐代,似乎没有他的诗集传世。从唐至元,他的《春江》诗几乎无人所重。据文史学家程千帆先生考证,今存唐人选唐诗十种、唐人杂记小说,宋代《文苑英华》、《唐文粹》、《唐百家诗选》、《唐诗记事》,元代《唐音》等唐诗选本,均未见他的诗作。不仅唐诗选本无载,而且在由唐至明的二十余种诗话中也无一字提及。最早收录他的《春江》诗的本子,是宋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共收《春江花月夜》同题诗五家七首,张若虚一首也在其中。然而这仅仅是作为乐府宫体诗收录的。直至明人杨高棅《唐诗正声》选本,仍然没有把他的诗选在“正声”之列。然而幸运的是,张若虚的《春江》诗总算从唐代起被保留下来了。

是金子总有闪光时。但等待了将近一千年,张若虚及其杰作的命运才开始扭转。明嘉靖年间,李攀龙选编《古今诗删》收录张若虚的《春江》诗以后,万历年间的三种选本《唐诗所》、《唐诗解》、《唐诗归》,崇祯年间的《删补唐诗脉笺释会通评林》七言古诗、《石仓历代诗选》,明末成书的《唐诗镜》都选录了此诗。最早提及张若虚及其诗的诗话,是成书于万历年间的胡应麟《诗薮》。及至清代,张若虚的诗声似乎更好些,有关唐诗的重要选本,如成书于康熙年间的季振孙《唐诗》、徐增《而庵说唐诗》、《御制全唐诗》(卷十九和卷一一七),成书于乾隆年间的沈德潜《重订唐诗别裁》、管世铭的《读雪山房唐诗钞》等等,都收录了他的《春江》诗,有的还附录有关此诗的评论。

当代学者章培恒、骆玉明这样评价张若虚的文学创作。

“这一时期(指初唐时期),唐诗的浪漫气质日趋强化。它以另一种风格,呈现于刘希夷、张若虚等人赞美青春、表现对生命永恒之渴望的诗篇中。

……。

全诗(《春江花月夜》)从月升写到月落,从春潮着笔而以情溢于海作结,时空的跳跃空灵飞动,展现出一派鲜丽华美而又澄澈透明的景观。

而且,诗又岂止是提供了一幅赏心悦目的'画面而已,它还生发出对宇宙对人生的无限遐想,就连传统诗歌中不乏苦涩意味的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在这里也都升华为极优美动人的艺术境界。这种对世界、对生活所作的单纯明净而又充满渴慕和欣喜之情的观照,使全诗洋溢着浓郁的青春气息。自此以后,这些富有青春旋律的诗篇就如潮水般涌来,成为唐诗的鲜明特色之一。”(引自章培恒、骆玉明《中国古代文学史》)。

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诗人李白的简介

李白古代的浪漫诗人,出生于公元701年,家世和出身不详,据说是在西域碎叶城出生的,后来跟着父亲到了绵州昌明。关于他的高祖有说法是兴圣皇帝,也有人推测是唐太宗的兄弟。

李白五岁的时候开始识字读书,这其中还发生了铁杵磨针的故事。李白十五岁的时候就能写诗作赋了,并接触到了道教,在游历过相邻周郡的过程中开阔了眼界,因而在二十四岁的时候开始远游。在路上,李白认识了孟浩然、李邕,并在安陆成亲。

从十五岁拜访高官和高人以来,心怀抱负的李白就一直希望自己的才华被人赏识,拜见一些王公大臣,但是都被拒绝了。失意的他曾经一度与当时的无赖为伍,后来定居在安陆的桃花岩,过起了种地的生活,空闲的时候也读读书。

前半生的李白一直都不得志,几次向高官显贵献上自己的诚意之作都没有成功。受到打击的他也自暴自弃过,终究还是选择过回平静的生活。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