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年级下第单元我 三年级语文单元教案(汇总9篇)

时间:2023-10-12 12:34:45 作者:念青松 2023年三年级下第单元我 三年级语文单元教案(汇总9篇)

细致明确的岗位职责可以帮助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范围和责任边界。以下是小编精心挑选的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借鉴。

三年级下第单元我篇一

第四单元:智慧

生字:会认会写生字23个,认读生字34个。

积累:(一)、生字目标:会认34个字,会写23个字。

(二)、理解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重要词语的意思。

3、培养搜集资料、筛选资料的能力。

(三)、积累目标:

1、通过朗读和交流能根据上下文理解相关词语,积累词汇,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

2、学句子写句子,提高写话能力。

感受智慧的意义,体会指挥来源于创造力、知识、经验、意志品质。

续写《田忌赛马》

用冰取火

整体设计个性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支探险队到南极去考察,在一个孤岛上,他们的打火器找不到了。探险队员用冰做成“冰透镜”,点燃了火。故事表现了探险队员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聪明与智慧。

学习目标

1、读课文内容,理解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并了解其中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探险队员们的聪明与智慧。

3、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运用智慧和知识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事例。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学生收集到的有关南极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南极的气候,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板书课题。

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

用所有可能的办法认识生字。读通句子。抽读。你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分小组合作学生,小组讨论。

三、细读课文讨论交流:

1、当大家绝望的时候,年轻的队员是怎么做的?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同学们听。

指导朗读,学生交流,总结:自读,抽读,赛读此句,你都知道了什么?

三年级下第单元我篇二

目标:

1.理解诗句,能进入诗人描绘的春色盎然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首诗。

3.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愉悦的心情。

教学重点:

进入诗歌所描绘的蜂飞蝶舞的春天生机盎然的意境,体会诗歌中蕴涵的诗人之情感。

教学准备:

春天画面的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认识唐朝一位了不起的诗人,人称“诗圣”,他写的诗被称为“诗史”。这位诗人的名字叫杜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一首描写美丽的春景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板书课题)

二、初读,指导读正确、有节奏感

1.老师下面要来小组读诗比赛,要求是:响亮、正确、有节奏。想获得为本组争光的机会吗?那就练习读几遍。

2.指名读,随机纠正字音、节奏。

3.齐读。

精读,入诗境,悟诗情

1.诗我们已经读了好几遍了,同学们,诗人来到江边,看到哪些景物?

板书:花蝶莺

2.这些景物中你最喜欢什么?能不能结合诗句,发挥想象,把仿佛在眼前的情景用老师这里的句式说一说,结合理解词语“花满蹊”“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啼”。

啊,_______(景物)真_______啊,你看_______。

例:啊,花真多啊,你看,把小路都遮得严严实实的了。

啊,花真多啊,你看,把花枝都压弯了。

啊,花真美啊,你看,红的似火,白的如雪,黄的胜金……

啊,花真香啊,你看,把小蝴蝶小蜜蜂都引来了呢。

3.教师放课件,边放《春到江边》的音乐,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意境。

(好一派繁花似锦的美景啊,你们看,杏花开了,远远看去,就像天边粉红的彩霞;桃花呢,笑得小脸粉粉的;梨花挤满枝头,仿佛一夜间枝头坠落了满树的白雪,香气四溢,引来了蝴蝶在花丛翩翩起舞,黄莺飞落枝头,自由自在地唱起动听的歌。

美吧,这情景让蝴蝶醉了,黄莺醉了,我们也醉了。下面同学们用自己有感情的朗读、表情、动作让老师感受到你们的陶醉吧!

4.赛读。

四、深化,体会诗情

2.是不是该把诗题再读读,读出诗人心情的欢愉。

3.让我们用自己的诵读读出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吧。

三年级下第单元我篇三

未来的教室的黑板是特殊的黑板。它有感应,只要老师在黑板前书空,黑板上就会自动出现那些字,而且是正楷字。一按讲台上的按钮,黑板上的字就会自动消失。讲台是用不锈钢做的,里面还装着一台不用电的电脑,电脑里有万能充电板,我们每天给它补充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就可以使用电脑。桌子根据我们的胖瘦来定大小,而且是用特制软塑料做的',不容易被弄坏,每个同学的桌子上都有一台笔记本电脑,可以查资料,还可以在网上做作业,老师在电脑上批改作业,用伊妹儿发给我们,叫我们订正。同学们的椅子也是特殊的,搬不走的,如果上课开小差,他的椅子就会被弹起来,这样老师就不需要去注意同学们,卫生角如果很脏,不需要人去清理,只需按一下墙上的按键,地上墙上就会出现无数机器手,有的拿着扫把清理;有的把垃圾倒到桶里去;有的拿着桶去倒垃圾。如果有人乱丢垃圾,警报就会说:“请你捡起来,扔到垃圾箱。”如果不听,教室的机器人——弹力,会把垃圾弹到那个人的书包里。这个教室的门就更神奇了,老师讲台上有一个遥控器,红色的是关上门,绿色的是打开门。最最有趣的是教室两侧的窗户,只要窗户一关,外面的声音就干扰不了课堂,窗户关住会不会有点太闷了?不怕,这个窗户可以吸进二氧化碳,吐出氧气,怎么样,不错吧!

只要我们好好读书,掌握很多的科学知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的幻想能成为现实。

三年级下第单元我篇四

关心父母,了解父母的工作及作息时间,在“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来临之际,把自己想说的话用一段话写下来。

了解父母的工作,列出他们的作息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通过学习“亲情”这一单元,使我们感到亲人之间的关爱与亲情。那作为我们,每天都能感受到父母的关爱。父母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很多。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对父母的工作和每天的作息时间表进行了解。今天我们就将自己了解的在班上进行交流,并写下来。

二 互相交流,感受父母的辛劳

1 同桌交流所了解的信息。

2 指名全班交流,老师点拨。

三 指导写文

1 学生思考讨论:怎样才能写出父母对我们的关爱?

2 师指导:充分利用手上收集到的资料,并举出具体事例来说明。

要求:语句要流畅,内容要真实。

四 老师总结。

第二课时

一 学生打草稿。

二 师巡视并单独指导。

三年级下第单元我篇五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认本课的词语。

2、初读课文,联系课文,理解词语意思,了解课文大意。

3、体会玉的珍贵和卞和忠诚之心。

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和氏献璧》。理解“献”、“璧”。

引导学生看题质疑。

二、

1、自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自己先解决。

2、检测字词。

3、同学们字词掌握的不错,那通过读课文,你们读懂了什么?

4、学生回答,了解课文大意。

再读课文,说说:

和氏献了几次璧玉,第三次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画出描写和氏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卞和的忠诚。

讨论:卞和为什么把宝玉捧在手里,哭了三天三夜,直到眼泪流尽?

引导学生读读上下文,从而理解“捧”在这里的含义及如此悲伤的原因,最后体会卞和说的话,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不识真诚、忠心的人,才是最痛心的事。

谈一谈感受,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三、作业:

把和氏献璧的故事请给家长听,和家长交流交流你的感受。

三年级下第单元我篇六

秋天来了,国王决定举办一场比美大赛。国王先把消息告诉了花园里的花朵们,然后又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全世界的花儿们,大赛就在10月8日举行,地点是皇宫。

这下全世界的花儿都急了,她们都在想该穿什么衣服,该怎么打扮。

第二天,也就是10月8日,所有的花儿都穿上了最漂亮的衣服去了皇宫。国王在台上宣布说:“比美大赛现在开始!”

一号选手是金桂。金桂穿着金黄色的裙子,她在阳光中舞蹈,仿佛金光闪闪的金子似的;二号选手是菊花仙子,她穿着一件白色的纱裙,就像天上洁白的云朵。

比赛正在火热进行中,这时,青草急匆匆地跑了出来,啄木鸟跟在他后面。啄木鸟说:“对不起,我们来迟了!因为一个村子有许多虫子老是咬人,青草弟弟为了帮助他们,把自己和邻居让我做成了草药给人们治病。瞧,他身上也都残缺不全了。”听了这些,大家都很感动,毫不犹豫地给青草投票。

国王把第一名的奖杯发给了青草,青草一个劲地说:“谢谢,谢谢!”国王说:“不用谢,真正的美不是长相美,是要有一颗助人为乐的心。你就是最美的!”

三年级下第单元我篇七

知识与技能:

1.会用查字典的方式认生字。

2.学会用预测的方法理解文章意思。

掌握“假、几”等多音字,积累四字词语,熟悉引号的用法。

积累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

1.学会用预测的方法理解文章意思。

2.掌握“假、几”等多音字,积累四字词语,熟悉引号的用法。

教法:引导法、点拨法、情境教学法。

学法:自读自悟、自主合作探究法。

课件、生字卡片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用查字典的方式认生字。

2.学会用预测的方法理解文章意思。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一、交流平台。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觉得预测有什么好处?

(1)组内交流。

(2)同学之间说一说。

2.为了更好地做出正确的预测,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二、识字加油站。

1.同学们先用字典查“典、基”等生字。

2.同桌间相互检查、互相指正。

三、课堂小结。

预测是阅读故事时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既会充分调动大家的阅读积极性,也会让大家阅读时更加仔细认真。但是预测有时也会有误差,我们在查找资料时,要注意这种方发是否通用。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典基础阁佳盲唐

课时作业:

书写生字。

课后反思: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运用词句段。

2、从“日积月累”中积累句子。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一、词句段运用。

1.读准加点的字音。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每一行四个词语中的加点字。

(2)小组交流:组内同学互相读一读。

(3)指名朗读,注意正音,齐读巩固。

(4)全班交流。

(5)教师引导小结:这四行词语,每一行带点的都是多音字。

(6)拓展练习。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字?你能举个例子吗?

2.下列成语有什么特点?你还能说出这样的成语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每一列三个成语的特点。

(2)小组交流:看看自己的发现是否和其他同学一样。

(3)指名朗读。

(4)全班交流。

(5)教师引导小结:这三列成语,都是含有数字的`成语。

(6)拓展练习。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成语?你能举个例子吗?

3.读句子,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句子。

(2)小组交流:看看自己有什么发现?

(3)全班交流。

(4)教师引导小结:对于人物的语言描写,有的提示语在前,有的提示语在后,有的提示语在中间。

(5)拓展练习。

你能举个例子吗?

二、日积月累。

1.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先在组内朗读,相互正音,再交流自己的收获,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

2.小组朗读。

3.师生对读,齐读。

4.看谁最先背下来。

5.背诵比赛。

三、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多音字

带数字的成语

引号的用法

团结的力量和意义

课时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书写本课练习册。

课后反思:

省略

三年级下第单元我篇八

学习第11单元《通讯》。本单元安排了4篇课文,两篇自读主体课文,两篇自读课文。从古老的结绳记事,到现在先进的互联网,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人类通信的发展史和故事,体现了人类的智慧。

1、生字:认识19个,会写17个。

2、积累:读课文,学习浅显的说明方法。

作文:《夸夸我们班的文明学生》

简单了解信息的发展史及作用,体会马拉松运动的作用培养学生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本单元编排了3篇与通讯有关的主体课文,介绍了人类通讯的历史和故事。这些课文表现出人类的智彗及历史的发展,能使学生感受到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勇于探索不断追求的可学精神。

授课时间

课题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整 体 设 计 个 性 设 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叶圣陶写的说明文,语言质朴无华结构清晰。具体介绍了创造文字之前,人们记事的方法和通信的方法。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探究合作式。

学习目标 1.理解目标:正确流利地读文,了解创造文字之前人 们记事的方法和通信的方法。

2.积累目标:会认生字6个、会写生字9个。

3.生字目标:形近字 历 历史 厉 厉害

学习过程 1.初读感知: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出段序。

(2)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认读。

2. 细读感悟:

(1)指明逐段读文。

文中介绍了哪些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2)自由读文,勾出词句。

说一说,你喜欢哪一个好词句?

3.能力训练点:小组讨论

结合“结绳记事”的方法,说一说用“贝壳”代替绳子是怎么记事的?

4、拓展练习:

收集人类早期和现代传递信息的方式的资料。

课后反思

授课时间

课题《马拉松》

整 体 设 计 整 体 设 计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马拉松比赛的来历。课文比较 浅显,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可自行了解马拉松运动的来历和意义。即歌颂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读文,知道马拉松运动的来历。

(2) 认识生字13个

(3)学习理解自然段,找出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学习过程 1.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的顺序。

(2)出示生字,让生认读。

2.细读感悟:

(1)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马拉松的来历。

(2)自由读文,勾出子己喜欢的词句。找一找哪些词句写了马拉松的来历和意义。

(3)男生读第三段,女生读4―5段。说说 这些内容着重讲了什么?

3.能力训练点:

背记自己喜欢的词句。

4.拓展延伸:

查找有关马拉松比赛的相关资料。

三年级下第单元我篇九

我从小到大不知过了多少个星期六,但有一个星期六最让我开心、难忘。

那是我9岁的时候,那天,我和爸爸妈妈回到了乡村爷爷家。那里屋宇四周都是花草树木,远眺可见深谷,近观全是农田。爷爷说:“松林,我这里有猪肉、牛肉、狗肉、鸡肉。你吃什么?让奶奶给你煮。”我对爷爷说:“爷爷,那些我都吃腻了。”爷爷说:“那吃什么?”爸爸说:“不要紧,我们去弄。”于是爸爸跑到里屋,一会儿提着一个筐子出来对我和妈妈说:“走吧!”

我们走过田边的时候,看见几条泥鳅和多少条小鱼在那儿嘻戏,爸爸对我说:“我们今天吃的肉就算上它们吧!”他静静地把筐子放在它们的后面,拿起一根小棒子,一捅下去,小鱼就往后面游,泥鳅也往后面游,它们一进“潜伏圈”,爸爸便把筐子一提,只见筐子里的小鱼跟泥鳅在那儿使劲地摆动。“太好了!”我大声喊着。爸爸忙找来一根草把它们穿上让我提着。后来在爸爸的领导下,我也用同样的方式也弄了几条小鱼。不一会儿,我爸又看到田里有个小货色在动,于是伸手去捉,刚捉到要拿上来的时候,手被刺了一下。我一看,像一块石头,我感到错误劲,又细心一瞧,本来是一只小螃蟹。爸爸说:“我必定要把你捉回去。”说着伸手一抓,那螃蟹就只好在空中张钳舞爪了。

我们又来到河边,爸爸让妈妈把鱼钩拿出来,挂上食品,放在了滩口上,咱们便到树荫下休息。过了一会儿,我们到滩口一看,呀,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个别,“上钩了!”妈妈说。我们一看,一条大鱼。日渐中天,我们就提着战利品凯旋而归。

中午,奶奶把我们弄的小鱼用清油和米粉炸起,妈妈把大鱼烧成红烧鱼。唉!那味真鲜啦!

而今,那天的情景经常显现在我的脑海里。叫我好难忘。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