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红色中国的演讲稿(模板7篇)

时间:2023-09-10 18:32:33 作者:雅蕊 2023年红色中国的演讲稿(模板7篇)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优质的演讲稿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演讲稿模板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红色中国的演讲稿篇一

小时候,看着有关长征的电视节目,我曾天真地问爷爷:“红军爷爷长征时为什么不喝健力宝,为什么不吃巧克力呢?”爷爷摸摸我的头,只是叹了一口气,说声:“傻孩子!”对于幼小的我来说,长征是一个老外婆的传奇故事。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上了小学,一次小伙伴们在一起又争论起这个话题,一位同学说:“如果我生在那时候,我一定在雪山和草地开许多许多的商店,专门卖健力宝和巧克力给红军爷爷。”当时连老师都忍不住笑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是一首多么气势的壮歌,这又是一个多么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啊。

漫漫征程,红军跨越11个省,所到之处,哪里没有浸透红军的热血?长征路上的第一战——血战湘江。红军战士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拼死渡江,牢牢锁住渡口,誓死保卫中央,红军战士死伤过半,8.6万人仅存3万人。生死攸关,痛定思痛,关键时刻,遵义会议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从此,红军心存信念,充满了希望,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成了红军从一个胜利迈向另一个胜利的制胜法宝。四渡赤水演绎了战争史上的千古绝唱,红军跳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包围圈,从此长征路上捷报频频: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攻占腊子口,红军出奇制胜,冲破了蒋介石百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终于迎来了“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欢腾。就在那段风雨如晦的岁月,30万红军经过长征,只剩下了3万,而他们活到今天的,已不足300人。但这用无数生命写下的英雄史诗,已成为中国革命和人类历史上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一段永不磨灭的铁骨精魂的回忆。

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世界军事史上的壮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动地的革命篇章。长征途中,红军不畏征途艰险,跨越雪山草地,克服重重困难,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

爷爷曾讲过在长征中发生的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红军将领的母亲,在当地要饭,听说儿子在部队当官享福,便气冲冲找上山去。队伍正好开饭,老人看到的是清水煮的树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带。她流泪了,提起篮子将自己要来的生芋头全部倒进了锅里。就这样,竟成为将士们难得的一顿美餐。为了欢迎这位母亲的到来,战士们演唱了自编的《牛皮腰带歌》:“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原荒地好干粮,熬汤煮菜别有味,端给妈妈来品尝。”老妈妈挂满泪花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这些可亲可敬的战士面前,她怎能不为之动情,为之自豪?还有一次过草地,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紧紧攥着一块白洋,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党费。

茫茫两万五千里长征路,面对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面对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面对险象环生的沼泽草地,所有红军官兵坚守着这样一个铁的承诺,只能攀登,不能停留,只能向前,不能回头,直至牺牲自己的一切。正是有了这种为党救国救民的革命理想信念,在死前的瞬间,在大雪埋身的瞬间,他们依然非常清醒,还念念不忘伸出胳膊指向前进的方向,坚信革命一定会胜利。他们生命虽然结束了,但他们的精神永生,永远激励着活着的人革命到底。这些震撼心灵的画面,向人们雄辩地证明: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中国红军长征史,就是红军官兵在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下的奋斗史。

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把党领导全国革命的大本营从长江以南奠基于大西北,红军主力转移到抗日前沿的战略任务,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是地球上的一条永恒的红飘带;

长征是铭刻在人类历史上的一部英雄史诗;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谱写的千古绝唱。

70年弹指一挥间,长征已经走进了历史的深处。但时至今日,红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造就的不朽精神却依然穿越时空,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生长在改革开放时代的青少年,影响着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着我们这一代人,对人生的思考与追求。听着爷爷讲红军长征的'故事、我们唱着长征歌曲,长征精神已从父辈身上潜移默化地融入了我们的血脉,并且成为我们的人生航标,不断激发着我们潜在的生命能量。

正如臧克家的“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听着爷爷讲的故事,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浮现在我的面前,那一幕幕战斗的场面壮烈在我的身边……也许我无法体会先辈们那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的真谛,也许我永远不能走进长征中牺牲将士的英灵,但我明白了什么叫华夏子孙“生当做人杰,死为亦鬼”那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我懂得了中国共产党那“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英雄气概。

我已经看见了那飘扬的国旗上,是烈士们的鲜血染红的颜色,是长征点燃的火炬燃烧在中华大地的上空。

最后请让我用歌声来结束我的演讲: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嘹亮;

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

从今走上繁荣富强……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红色中国的演讲稿篇二

大家好!

有一种文化,从五千年的文明深处走来,带着历史的芬芳;有一种精神如旖旎的春风,自血脉之初浩荡飘拂,延绵至今。它是儒家文化中的“诗礼传家”、“修身、齐家、平天下”,它是老百姓门板上镌刻的“忠厚传家永,诗书继世长”,它是历经时光洗礼的处事智慧,也是耳熟能详、代代相传的治家格言,他,就是——“家风”。

家风对我们来说,不是一个久违的字眼。在浩若烟海的历史中,注重家风是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氏家训》、《诫子书》、《勉谕儿辈》、《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孔融让梨”,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的美德。“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广为尊崇。

家风又如此贴近我们的生活。它是家长的言传身教,是长辈的一声叮咛、一句嘱托,是一直植根于我们心灵深处,从未割裂的精神传承。我家在黑龙江省绥化市,从小我的父亲就教育我做事先做人,要知深浅,知是非,知廉耻,知轻重,要吃苦耐劳。这辈子我印象最深的是到南方前和父亲的一次长谈。从部队复员回家后我一直想到南方闯一闯。临行前父亲和我说:儿子,毛泽东有两个女儿,一个叫李纳、一个叫李敏,知道是什么意思么?我说,不知道。父亲说:做人要敏于行、讷于言,能力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个人的品德,要做多干实事、少说空话。儿子,不管到哪里都坚持好好干。”20xx年5月我从黑龙江来到了浙江,从事电子商务工作,从最初的销售bd,到分公司经理,是父亲的教诲支撑着我努力做事,同样我也获得了相应的回报。后期调任南京大区销售一部经理,虽然暂时离开了销售一线,转做管理,但我依旧身先士卒,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尽量满足客户的需求。20xx年11月,我有幸进入法院,在执行部门工作。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更加要求我们要多干实事、少说空话,我严格按照“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宗旨,秉公执法,廉洁奉公,与同事一道栉风沐雨、风雨兼程,为万年的执行工作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家风不是刻在墙上,写在纸上,父亲那句“敏于行讷于言”的温暖教诲,已在我心中播下美好的种子,让我在生活中润物无声地践行;这也是父亲留给我最珍贵的人生财富,它浸润于我的血液,是我不断成长和成熟的神奇能量。

家风是寄托传统、盛放亲情的陈年家私,也是文化源流的朴实沉淀、社会价值的坚定担当,更是我们在这个时代相互激励、共同进步的精神薪火。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正才能民风淳,民风淳才能政风清。让我们携手并肩,以特有的血脉精神激浊扬清,传承好家风,聚集正能量,让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红色中国的演讲稿篇三

大家好!

今天给大家说说马本斋母亲绝食殉国的故事,1941年6月,马本斋率部参加青大战役,来到家乡献县东辛庄。回民支队数月间作战27次,战绩赫赫,打得盘踞河间的日军山本联队胆战心惊。日军指挥官山本大佐听说马本斋最孝敬母亲,便决定抓捕马母白文冠逼降马本斋,乘机消灭回民支队。

白文冠到河间后,山本假惺惺地要为其压惊,她声色俱厉地说:“我是中国人,不吃日本的饭!”山本讨了没趣,遂领宪兵队连夜审讯。

1941年10月4日,绝食七日的白文冠以身殉国,时年68岁。

谢谢大家!

红色中国的演讲稿篇四

第29届奥运会正在中国举行。中国健儿们身着红色主基调的运动服活跃在各个赛场上,满载着感动!

红色,传承了中华民族多少历史,多少的辛酸。那种鲜亮,那种光芒——深沉而又勇敢。饱经风霜,饱经磨难。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就从教科书里明白了邱少云、罗盛教的英雄故事。毛主席领导工农红军赤手空拳打江山,为的就是能让老百姓翻身作主过上好日子!历经千辛万苦,血染的日子里记满了多少英烈的动人事迹。

1998年,在那个烈日灼灼的夏天,疯狂地洪水在中国大地从南到北泛滥,肆无忌惮!第一时间,几十万人民子弟兵们冒着生命危险,以排山倒海之势奔涌在大堤上。“董存瑞连”、“沙家浜连”、“双大功连”、“蟠龙山英雄连”、“三八线英雄尖刀连”……数百面不一样历史时期的战旗迎风飘扬在大堤上。

那个时候,抗洪战士吴良珠已是肺癌晚期了!可是在这灾情日益严重的时刻,他却没有放下职责,依然奔赴在前线,竟连续工作了55个昼夜。开汽车、垒堰堤、堵渗漏、背沙袋,直到昏倒在大堤上。当医生打开他的腹腔时,全都被镇住了!肿瘤已经像葡萄一样布满了整个肝区,其余的都已破裂。腹腔内竟出血达700毫升!冰冷的讯息传来——抢救无效!55天!也许对常人来说很平凡,但对于他,每一日都是煎熬!每一日都背负着千斤重的职责。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8级的大地震。时间凝固了,停滞在被残酷的大地摧毁了的汶川!那前一秒还欢声笑语的家园——顷刻毁于一旦!天一下子暗了,梦碎了!原本恬静的城镇,被面目狰狞的残垣断壁、砖石瓦砾所颠覆。心,在剧烈地颤动!泪,似乎绝了堤!

我无法忘记母亲的那条信息“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必须要记住妈妈永远爱你!”,我无法忘记那名不顾自我安危的子弟兵的哭喊声:“求求你们!让我再救一个!让我再救一个!”我更加无法忘却那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谭千秋!

2008年8月8日20点在北京拉开了第29届奥运会序幕,至今已囊货了枚金牌,这与中国人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相比已有了飞跃般的突破,更改变了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当他们还在想中国是否仍处在汶川的悲痛中时,却已被这个民族的力量所震撼!

这个5月,这个2008是那么的伤痕累累,又那么坚强!就像先辈们留下的那些足迹一样!

他们的爱国之心,敬奉之心,团结都让我们深深感动和铭记。因为我明白,我的祖国历史是多么悠久,多么沉重;我明白,他们留下的不仅仅是这片土壤,还有中国人的骄傲和自强!这不是外国人说的民族特色,而是民族精神,是中国56个民族团结一心、憾天动地的民族魂!

红色中国的演讲稿篇五

各位教师:大家好!

我是四年级二班的王国宁,我演讲的题目是《歌唱二小放牛郎》。

“牛儿还在山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听着这首优美而熟悉的歌曲,你必须会想起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动人故事吧,但你明白他是哪里人吗?让我揭开这个谜吧!

王二小,河北省平山县宅北乡南滚龙沟村人,在家排行老二,村里人都叫他王二小。1941年9月16日,二小在一个大山坡上放牛,日军300余人向南滚龙沟袭来,当日军凶狠地用刀逼着二小为他们带路抓八路时,二小十分清楚《晋察冀日报》报社的工作人员和战士就在四面的山上隐藏着。他牵着牛机智地领着鬼子在三道壕慢慢地转,从上午9点多转到了午时3点多。在二道泉山顶,他猛地抱住一个鬼子厮打,想与鬼子跳崖同归于尽,不料被另一个鬼子用刺刀从背后刺穿了胸膛。这时埋伏在山顶的报社武装队发起了攻击,一举歼灭了这股敌人。

记者方冰对此事进行了采访,并结合他平时采访的其他故事,与作曲家劫夫合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发表在1942年的《晋察冀日报》元旦副刊《老百姓》上。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今日,我们唱起《歌唱二小放牛郎》,重温那段历史故事,在缅怀抗日小英雄的同时,必须要不忘国耻,发奋图强,学好本领,将来报效祖国,振兴我中华,不让历史重演。

我的演讲完了,多谢!

红色中国的演讲稿篇六

这是抗日名将吉鸿昌临刑前写下的一首气贯长虹的就义诗。下头我就给大家讲讲他的故事。

吉鸿昌18岁加入冯玉祥的队伍,开始戎马生涯,他有胆有谋,作战勇敢,他所率领的部队被称为国民革命军的“铁军”。吉鸿昌不愿替蒋介石打内战,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工作。蒋介石恨死了他,把他逮捕了。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样办?”那特务浑身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我的生命。可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我的故事讲完了,多谢大家!

红色中国的演讲稿篇七

小萝卜头的真实名字叫宋振中,他是和妈妈一起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的。当时,他出生才八个月,就跟妈妈一样过着国民党反动派那非人的监狱生活:吃的是发霉发臭的牢饭,穿的是妈妈改小的囚衣,住的是一年到头不见阳光既阴暗又潮湿的牢房。这样时间一长,他被折磨的面黄肌瘦,不成样子,长得脑袋大身子小。监狱里的叔叔、伯伯们见他被糟蹋成这个样子,心疼极了,都亲切地喊他小萝卜头。

小萝卜头六岁那年,爸爸要求特务让他上学。特务们怕他把监狱里非人的生活说出去,硬是不让他上学。后来,经过难友们几次斗争,特务们才勉强同意,让他上学,由一位叫黄显声的伯伯教她读书。

小萝卜头很爱学习,也很有礼貌。他每次来到黄伯伯门前,总是先轻轻地敲几下门,等到黄伯伯说请进时才推门进去,还敬个礼说:黄伯伯好!黄伯伯上午教他语文和数学,下午教他外语和图画。他每门功课都很好。不但这样,他还利用和黄伯伯学习的机会,为监狱里的党组织传递情报。特务们在一旁监视的时候,他就用俄语跟黄伯伯说话,特务们听不懂俄语,只有干着急。在监狱里,没有学习用的纸和笔,妈妈就把草纸省下来,订成本子给他用。

有一次,他过生日,黄伯伯送给他一支铅笔,他可高兴啦,只在上课时用,平时就用小石子在地上写。不管牢房里冬天多么寒冷,夏天多么严热,他总是趴在地上写呀、算呀,不知疲倦。因为他知道,学习的机会多么来之不易。

三年过去了,正当小萝卜头还在刻苦学习的时候,一件事情发生了。这一天,他又来到老师的牢房,准备上课。可是,不见人影;他使劲喊:老师!老师!没有人答应。怎么回事呢?这时,他好象明白了什么,难道?他不敢往下想,呆呆地站在那里。一位叔叔走过来,抚摸着小萝卜头的小脑袋,悲愤地说:昨天晚上,老师被敌人杀害了!顿时,晶莹的泪珠从小萝卜头的眼睛里一滴一滴掉了下来。没过多久,小萝卜头和他的爸爸、妈妈一起也被敌人杀害了。那一年,他只有9岁。

同学们,和小萝卜头相比,我们多么幸福,我们的学习条件是多么优越啊!因此让我们加倍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为建立新中国而献身的前辈们!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