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七年级生物学教学计划 七年级生物教学计划(精选5篇)

时间:2023-10-09 15:21:03 作者:MJ笔神 最新七年级生物学教学计划 七年级生物教学计划(精选5篇)

计划是人们在面对各种挑战和任务时,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自己的时间、资源和能力而制定的一种指导性工具。优秀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七年级生物学教学计划篇一

新的学年开始了,本学期我担任了我校七年级5、6、7班的生物教学任务,为了更好的搞好生物教学工作,特制定了以下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1、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2、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

3、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4、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

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6、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

7、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8、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9、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1、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4、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5、按学校要求积极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本学期总课时为46课时,每周2课时。

教学内容及参考课时如下: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来(7课时)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2课时

第二节人的生殖2课时

第三节青春期2课时

第四节计划生育1课时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6课时)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2课时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2课时

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2课时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4课时)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1课时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2课时

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1课时

第四章人体内的物质的运输(6课时)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2课时

第二节流动的管道1课时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2课时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1课时

第五章人体内的废物的排除(2课时)

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除1课时

第二节人粪尿的处理1课时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8课时)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3课时

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2课时

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课时

第四节激素调节2课时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4课时)

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1课时

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2课时

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1课时

总之,在新学期中,我会努力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方法去引导教育学生。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为,从而切切实实地提高教育质量,取得新的成绩。

七年级生物学教学计划篇二

在新的一个学期里,为了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圆满地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教学计划。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学优势上,要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增加实践活动的环节,使每位学生都有更多的思考。

本学期是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生物学》。

1、继续深入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和教学观念。在优势的教育基础上要求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有所创新的教学观念和提高的思想理论。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导入课堂来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3、组织好学生在课前课后都要懂得进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懂得分工合作、乐于交流,这样才能有利提高教学质量。

4、组织学生懂得会收集和整理有关生物学的资料和信息,有利于学生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

5、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之间要相互讨论和分析问题。

1、在教学中要注意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和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充分的发展,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素养。

2、这个学期主要讲的是人体各个系统的知识,学生感觉到有点难理解,所以在教学中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表明学生才能够理解。

3、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观方面有所发展。

4、在学习中要求学生多关注周围环境对人体的一些问题,作为一个学生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1、第一、二周:第一章《人的由来》

2、第三周: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3、第四周: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4、第五周:复习

5、第六、七周: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6、第八周:复习

7、第九周:考试

8、第十周、第十一周: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9、第十二、三周: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0、第十四周: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11、 第十五周:复习

七年级生物学教学计划篇三

本学期我担任七(3)生物课。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小学升初一的过渡期,学生初步接触生物,对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利于初中生物的进一步学习,而有些学生对生物则不够重视,不了解学习生物的重要性,也不知道该如何学好这门科目。存在的问题:初中生物语学习中,学生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提高学习生物的兴趣,一步一个脚印的认真学习,提高生物成绩。

1、教材出处:

七年级上册生物课本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2、教材特点:

(1)体现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

(2)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避免从理论到理论,所以课本设计图量大增。

(3)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如课本中涉及许多进一步探究)。

(4)作业题加强引导学生的知识的总结、巩固、迁移和发散思维。

(5)设置课外阅读栏目,渗透“sts”教育,扩大知识量。

(6)文字表述亲切,力求通俗、准确、生动。

(7)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精心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确定每堂课的基础内容,预备内容和拓展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1、教材内容:本册书选编内容为3个单元,第1单元“走进生命世界”,由1章内容;第2单元“我们生活的生物圈”,由2章内容组成;第3单元“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的能量”,由4章内容组成。共计教学32课时。

2、教学内容分析:本册书由三个单元组成,共分七章,这七章主要有两个部分的学习内容。

第一部分是第两单元“我们生活的生物圈”。讲述“生物与环境”和“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生物与环境”主要学习生物的生存环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及科学探究的方法五节内容;前四节侧重于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求学生能举例说明生物生活的环境,描述环境对生物生活的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从而辩证地认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念。后一节侧重于学习常用的实验仪器如显微镜,以及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在整个章节的学习过程中,贯穿着观察、调查、测量、模拟等科学探究的活动。“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主要学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两节内容。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统一到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中,统一到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中。本章继续加强科学探究的训练,重点安排一项科学调查:调查一个生态系统,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科学调查的一般过程。在结合diy中的剪拼生态系统模式图和制作生态瓶,使学生更好理解生态系统。

第二部分是第三单元“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讲述的`是“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有机物的生产者——绿色植物”和“能量与呼吸”。“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主要学习饮食与营养、营养物质的作用、合理的膳食和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主要学习食物链和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有机物的生产者——绿色植物”主要学习的是有机物从哪里来和绿色植物从土壤中获得什么;“能量与呼吸”主要学习的是能量的释放和利用。

以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分析、合作、自主学习、讨论等学习方式;附加教师讲授、讲解、学生上网查找等方法,适实采用多媒体和实验教学相结合。

1、充分利用插图、探究活动、动手实验及资料分析,使学生掌握并应用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交流讨论。

2、尽可能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上网查找资料的方法,增加学生的兴趣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获取生物科学发展的信息。

预计作业16次,知识题型1-2个,能力题型1个,创新题型1个,考练2次,每次考试时间1节。

运用单元小结复习,采用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单元学习了哪些生物知识及基本技能及知识应用在哪些方面。

周次

时间

课时

教学内容

备注

1

9.2——9.6

1

开学报到

2

9.9——9.12

3

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

3

9.16——9.20

3

中秋节

4

9.23——9.27

2

生物与环境

5

9.29——9.30

4

生物与环境

6

10.1——10.5

3

国庆节

7

10.8——10.12

3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8

10.14—10.18

3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9

10.21—10.25

3

期中考试复习

10

10.28——11.1

3

期中质量监测

11

11.4——11.8

3

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生产者

12

11.11—11.15

3

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

13

11.18—11.22

3

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

14

11.25—12.29

3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15

12.2——12.6

3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16

12.9——12.13

3

能量的释放与呼吸

17

12.16—12.20

3

能量的释放与呼吸

18

12.23—12.27

4

期末考试复习

19

12.30——1.3

2

期末考试复习

元旦

20

1.6——1.10

3

期末质量监测

七年级生物学教学计划篇四

在新的学期里本人将继续担任七年级生物教学工作,为了出色的完成本学期的工作,特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初一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很新鲜好奇,作为教师应唤起他们的热忱,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产生学习动力,以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养教育,体现国家对学生在生物科学知识和技能、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知识方面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能力方面初步学会生物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知道人类起源和发展与人类个体发生和发育的大致过程;了解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的大致过程及相关的结构基础;了解人的各种生命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生物圈或生活环境密切关联着,而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又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通过观察与思考、探究、实验和资料分析等活动,加深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记录和分析探究结果等技能和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

认同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人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发现和新的观点出现。启迪学生进一步养成勤于思考、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学习习惯;进一步形成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并规范自己的行为,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

教材的编写注重从生活实践出发,避免了从理论到理论;注重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探究;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学生生活情景图片化;进一步加强了可读性。

七年级的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应增加趣味性。学生比较喜欢动手在教学中应增加学生实践内容。让学生初步具有良好的生物学习思维。新的学期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在开始将工作一步一步努力做好,用饱满的精神状态为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教师通过上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已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注意课内外活动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主要包括: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评价、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状况的评价。

注重学生的实验与探究的设计和操作,从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功能和作用,与学生一起,共同探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七年级生物学教学计划篇五

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积极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真正学习的乐趣。使逐步养成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命,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

1、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努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爱护我们身边的生物,热爱大自然。

4、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本学期我任七年级四个班的生物,他们通过一年的学习,对生物的知识有了一些了解,这个学期,要进一步提高生物知识水平。

1、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是七年级上册。

2、在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整理出适合学生的评价体系。

3、加强备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1、上课前,认真备课,写好教案。

2、上课时,做好对学生的课前预习,上课笔记,课后复习等自学习惯。

3、管理好六人学习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竞争,让小组长起到带头作用。

4、上好每一堂实验课,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