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围巾美术活动教案设计(精选17篇)

时间:2023-11-14 18:32:55 作者:飞雪 2023年围巾美术活动教案设计(精选17篇)

通过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可以让教师对教学目标有清晰的认识,有条不紊地完成教学任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围巾美术活动教案

1.学习用各种圆表现熊猫的外形特征,重点勾画出熊猫头部的特点。

2.观察熊猫图片,大胆想象画出熊猫的不同姿势。

3.激发幼儿喜爱熊猫的情感。

蜡笔若干、白纸人手一张、勾线笔人手一支、背景图一张、熊猫图片若干。

一、猜谜导入。

教师:像熊比熊小,像猫比猫大,竹笋当粮食,竹林里安家。猜一猜说的是什么动物?

二、出示熊猫图片,观察熊猫外形特征。

1.教师:看,幸福的熊猫一家来了,熊猫长什么样子的呢?

(1)熊猫的头是什么样子的?眼睛、耳朵是什么样子的呢?

(2)熊猫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呢?

(3)熊猫的手、脚是什么样子的呢?

请一个幼儿来示范熊猫头部的画法,大胆想象、观察熊猫的不同姿势。

2.教师:熊猫一家的其他熊猫在做什么呢?(出示不同姿态的熊猫)。

三、幼儿作画。

教师:现在轮到你们给这些熊猫拍照了,你可以选你喜欢的熊猫把它的样子照在你的纸头上。

四、评价。

1.幼儿自由观看同伴的画。

2.教师集中评价。

五、整理。

小学美术活动教案设计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施教时间:9月3日-9月5日。

教材简析:

红、黄、蓝三原色在幼儿园时学生就已接触过。原色互混产生间色、复色,在以前的教材中都是以调色、色谱等形式向学生介绍的。而本课教材引导学生让这三种颜色相互流动,观察色彩的变化。

教学目标:

1、通过让红、黄、蓝三原色互相流动、混色的游戏,引导学生发现色彩的调配规律。

2、用搅拌、流淌、吹,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色彩规律。并根据想象将偶然得到的绘画效果进行合理添加,使之成为内容充实的一幅画。

3、在游戏式的互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找出色彩调配的规律。

2、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将然得到的绘画效果进行合理添加,使之成为内容充实的一幅画。

3、在游戏中要遵守秩序,保持教室的卫生。

教学准备:

教师:玻璃皿、滴管、彩色墨水、水粉或水彩颜料、调色盘、毛笔、玻璃、光滑的卡纸、吸管、实物投影仪。

学生:水粉或水彩颜料、调色盘、生宣纸、毛笔、玻璃、光滑的卡纸、吸管、抹布。

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一:

教师出示三个玻璃皿中装的红、黄、蓝三原色的墨水,为大家表演“变色魔术”——运用滴管将三原色在玻璃上混合,请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仪观察玻璃上的变化。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自己看到的色彩的变化。

活动二:

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带来的工具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试着从以下几个试验中选以—到两个进行实验:

1、将红黄蓝三色水粉颜料挤到调色盘里,分别用小棒充分的搅拌,看看一共能出现多少种变化。

2将红、黄、蓝三色的墨水滴在玻璃上,晃动玻璃,让玻璃上的颜色充分的混合,然后将生宣纸覆到玻璃上,小心的揭开,看看宣纸上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

3、在一片玻璃上涂红色墨水、另两块涂黄色和蓝色,晾干后将三片玻璃两片两片的覆盖在一起,迎着光线看看有什么变化,再试着将三片玻璃摞在一起看看。

各小组派代表起来说说自己组通过实验有哪些发现?大家讨论一下通过实验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即红、黄、蓝三色混在一起会有什么变化的规律。

活动三:

用嘴或者利用吸管等材料吹画,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添画成各种形象。

鼓励大胆创新,有些画从正面看不出像什么,可以换个角度来看,激发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鼓励合作,凝聚集体的力量来进行创造。

课后拓展:

回家在纸壳上掏圆洞,寻找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玻璃糖纸贴到洞上,做成三张滤光片。使用这几张滤光片组合着来观察世界,体会色彩流动带来的美感。

札记:

美术学具盒里的彩色墨水对于本课来说很实用,但要提醒学生在剪口时要大小合适,否则用的时候容易一下子挤出好多,将作业本洇湿,而且作业不容易干;画完后墨水瓶子要把盖子盖紧,好多孩子都是这样把墨水撒了一书包的。这些虽然都是细节问题,但也是学生的习惯问题,所以一定要强调到。

围巾美术活动教案

1、初步尝试你将纸条粘成圈状,并发挥想象添画成有趣的圆圈画。

2、积极参与活动,体验创作圆圈画的乐趣。

1、蜡笔、胶水、剪刀、抹布、搓好的长纸绳、圆圈底稿。

2、已完成的圈圈图画:太阳、钟、毛毛虫。

一、律动导入活动。

1、师:我们一起来找个朋友跳舞吧!(音乐:洋娃娃与小熊跳舞)。

2、师:我们刚刚跳的是什么舞?(圆圈舞)。

二、教师示范纸绳黏贴成圈状。

1、出示圆圈底稿,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谁?(圆圈宝宝)。

2、师:我们的圆圈宝宝想穿上漂亮的衣服,和我们一起来跳舞,我们请来了谁来帮助它?(出示纸绳)。

3、师:我们怎么来把纸绳穿在宝宝的身上呢?需要请谁来帮助它?

4、教师示范:手指亲亲胶水,沿线抹一抹,拿起纸绳一头,沿线粘一粘,小手按一按。

(粘好后用抹布把小手擦干净)。

三、教师示范创作添画。

(一)圈外添画。

1、师:我们的圆圈宝宝现在想变得更漂亮,我们可以请谁来装扮它?(蜡笔)。

2、出示粘好纸绳的圆圈纸张,师:我们看看这个圆圈宝宝变成了什么?变变变!

(将纸张反转,出示太阳)。

3、师:变成了什么?蜡笔宝宝是怎么帮助它的?在圆圈的哪里画的?

(二)圈内添画。

1、出示粘好纸绳的圆圈纸张,师:这个圆圈宝宝也想变漂亮!我们一起来变!变!变!(将纸张反转,出示钟)。

2、师:变成了什么?蜡笔宝宝是怎么帮助它的?在圆圈的哪里画的?

(三)圈内圈外添画。

1、师:我们来看看这个圆圈宝宝变成了什么?(出示毛毛虫)。

2、师:圆圈宝宝是怎么变成毛毛虫,蜡笔是怎么帮助它的?在圆圈的哪里画的?

四、幼儿创作。

1、师幼一起回忆圆圈宝宝变漂亮的过程。

2、我们还有许多圆圈宝宝想穿上漂亮的衣服来和我们跳舞,请小朋友们去装扮它们,添画成不同的东西。

请小朋友和穿上漂亮衣服的圆圈宝宝一起跳圆圈舞。(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围巾美术活动教案

1、首先让幼儿认识基本的树。

2、利用树的形象激发幼儿进行美术创作。

3、尝试用画波浪,直线,初步感觉色彩的组合美。

4、培养幼儿想象力,激发幼儿更多的兴趣。

1、基本大树的图片。

2、一幅美术作品《春天的树林》。

3、绘画纸,油画棒。

4、一段抒情的音乐。

培养幼儿了解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艺术表现力。

让幼儿融入根据自己的想象绘画,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

一、开始部分。

1、在组织小朋友们做好之后提问小朋友们知道哪些大树。

2、展示大树的图片正确的引领幼儿认知多种大树。

3、引领幼儿找找每种大树的不同。

二、基本部分。

1、展示美术作品《春天的树林》,提问画上都有什么。

2、讲解植树造林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以及提问小朋友们怎样保护我们的家园。

3、由教师示范画一棵大树。

4、鼓励幼儿大胆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作画。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们今天真认真听讲,都画出了自己喜欢的画,老师也很满意,小朋友们,你们是最棒的,为自己鼓鼓掌吧。

放一段欢快的音乐由教师带领小朋友们把学习道具放回原处,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围巾美术活动教案

1、让幼儿认识苹果,草莓,梨子,葡萄的颜色和特征。并知道草莓和苹果都是红色的。并在描述水果颜色时,能做到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

2、回忆以往作画的工具:蜡笔和水彩笔。并引出新的作画工具,棉签画,让幼儿知道棉签生活中的用途,并对棉签能作画感兴趣。

3、认识红,黄,紫三种颜色,并知道3种颜色分别是哪种水果娃娃的颜色。丰富幼儿的色彩世界。

4、了解棉签画和颜料的操作方法,喜欢棉签画,并乐意为水果娃娃穿上漂亮的衣服。并培养幼儿作画中的团结合作精神。

5、培养幼儿的礼貌方面,和送礼老师说谢谢。并大方给客人老师送舞蹈。

1、音乐4首(入场,舞蹈,作画操作时,出场)。

2、水果4种(草莓,苹果,梨子,葡萄)。

3、蜡笔,水彩笔,各一盒。

4、颜料(红,黄,紫)若干杯。棉签若干支。

5、画上水果娃娃的大白纸3张。示范画两张。

一、活动导入。

1、音乐《棉花糖》入场。

2、送上音乐舞蹈《水果拳》给客人老师。

二、有一位老师给中(3)班的孩子送礼物。引起孩子对活动的兴趣。

1、让个别孩子把礼物拿出来,并让拿礼物的孩子说出礼物的名字,颜色,为教师把水果礼物放在水果盘中。

2、全体幼儿把礼物的名字,颜色描述一次。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

三、提问。

假如,今天我们要把这些水果吃掉,可能会把水果的样子忘记的,我们用什么的方法把水果的样子记住呢?(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四、提问。

我们平时是用什么来画画和涂颜色的?勾起幼儿对以往作画工具的回忆。利用变魔术的游戏来引出,新的作画工具:棉签。并讨论棉签在生活中的作用。告诉幼儿棉签还可以作画的。

五、介绍棉签的作画方法。

1、介绍四种颜料,提问幼儿每种颜料给哪种水果娃娃涂颜色的?然后出示两幅示范画,其中一幅,有一种水果没有涂颜色的,让幼儿说出来,教师并为幼儿示范给这个水果涂颜色。激发幼儿对作画的兴趣。边示范边给幼儿说说操作的方法。

(如何正确使用棉签等等)。并进行操作前的安全教育,注意的问题。

六、孩子们找一个喜欢的位置围在一起操作。

融入合作的氛围中,教师巡视认同幼儿的大胆作画。

七、向客人老师展示自己的作画,体现小画家的自豪感。

八、活动结束。

洗手,吃水果,自然结束活动,感谢谢客人老师和我们一起参与这次美术活动。

围巾美术活动教案

1.能根据线条进行大胆的想象、添画。

2.充分体验创作活动的乐趣。

ppt棉签、毛笔、墨汁、颜料、宣纸等。

一、游戏捉迷藏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

怎么玩的呀?

今天小动物们也想和我们玩玩捉迷藏的游戏呢!

二、由图片猜测小动物。

1.小鸟(露出嘴巴部分)师:我们一起来找一找,第一个小动物是谁?(幼儿猜测)我们一起来看看究竟是谁呀?(小鸟)我们小朋友的眼睛可真厉害,看到一个小嘴巴,就能猜到是小鸟了。

2.蝴蝶(露出一点翅膀)师:这又会是谁呢?

3.海马(露出一点身体的轮廓)师:最后一个小动物的造型很奇特,看看会是谁呢?

三、根据线条进行想象。

教师出示各种线条引导幼儿说说像是什么小动物,简单的由幼儿添画,复杂的由教师添画。

四、幼儿创作:我和动物宝宝玩游戏。

师:找到小动物后你们会和它怎么玩呢?(幼儿说说)师:那里还有很多小动物等着我们去找呢,瞧,它们就躲在后面大宣纸里呢,我们小朋友待会先找一找,你发现了什么小动物,然后把它画出来,找到小东物后想一想你会和你的小动物怎么玩呢,也把它画下来,最后用颜料染色。

五、评价作品。

师:你找到了哪些小动物,有谁愿意来说一说?

六、结束活动。

师:现在我们也到外面去玩一玩捉迷藏的游戏好吗?

围巾美术活动教案

1、体验扮演狮王的快乐。

2、尝试使用水粉大胆表现狮王的神气外形。

3、能用色彩和造型大胆表现狮王的形态特征。

1、已到动物园观察过狮子王。

2、vcd,故事《狮子的`辫子》。

3、绘画纸、蜡笔、水彩笔。

一、听故事--《狮子的辫子》。

小朋友们我们上次一起去了动物园观看了许多动物,你们知道森林之王是谁吗?现在老师要来给你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叫做《狮子的辫子》。

二、视觉体验:观看vcd。

请小朋友们看看电视中的狮子长的是什么样子的?请幼儿们模仿狮子的样子。他的外形是什么样子的?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狮子的外形:狮子长着一个圆圆的大脑袋,脸也是圆圆的,它的身体有点长,身体下面长着四条腿,还长着一根尾巴,狮子脸的周围长满了毛。这毛是什么样子的呢?(又漂亮又威风)你要让狮子更漂亮,你给狮子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发型呢?它的头发是直的还是卷的?毛是什么颜色的呢?让幼儿自由讨论。

三、绘画体验: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重点:

1、步骤:先画狮子身体特征,然后装饰毛和染色;

2、启发幼儿表现神气威风;

四、同伴互相欣赏、评价。

大班美术活动设计教案

3、学习用线条的形状疏密排列变化装饰各种各样的鱼。

重点: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美的能力。

难点:学习用线条的变化画各种各样的鱼。

1.环境布置:布置“海底世界”墙饰;

2.各种线描画鱼范例(突出形态的不同和黑、白、灰效果)若干;

3.“海底世界”影碟、彩笔、白纸若干。

(一)播放《海底世界》影碟,激发幼儿认识海底世界的兴趣,了解海底各种各样的形态及花纹的鱼。

1.提出问题:海底有什么鱼?(幼儿自由交流回答)。

2.提出要求:观察鱼的形状,回答鱼身上的花纹有什么不同?(幼儿自由交流回答)。

(二)情景导入。

1.讲述故事:大海妈妈和鱼宝宝。

小朋友都知道海底世界非常美,今天,大海妈妈带着它的鱼宝宝到了我们班。

2.在海洋背景图上出示范例,欣赏讨论。

讨论:

(1)鱼宝宝的身体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幼儿讨论交流)。

(2)鱼宝宝穿了什么衣服,它和我们刚才在电视里看到的鱼有什么不一样?(自由讨论)。

小结:鱼宝宝都有头、身体、尾、鳍,它和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的是一样的,但电视里的鱼色彩鲜艳而这些鱼宝宝身上穿的衣服是单色的,有许多线条、图案,有疏有密地排列着。

3.提出要求,续编故事。

(1)师:有一天,许多船开来了,船上的人用网把鱼宝宝网走了(收起范例),还留下。

(2)启发幼儿画个漂亮的鱼宝宝送给大海妈妈。

(二)幼儿创造性地画线描画:各种各样的鱼。

(1)教师提出要求。

大海妈妈说:她最喜欢大大的穿单色花纹衣服的鱼宝宝,如果是她从没见过的鱼宝宝就会更喜欢。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启发引导。

a、启发幼儿先画出自己喜欢的鱼的形状,要画满整张画纸,然后再给它穿上单色花纹衣服。

b、鼓励幼儿发挥想像力、创造力,画出与别人不一样的鱼的花纹。

重点提醒:画出线描的黑、白、灰效果。

c、帮助能力弱的幼儿用不同花纹进行装饰。

d、启发能力强的幼儿多画几条不同的鱼。

(3)幼儿把画好的鱼剪下贴到“海底世界”墙饰上,展示并互相评价作品。

(四)结束部分:

做“小鱼游”律动,结束活动。(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中学美术教案设计方案美术活动方案

为了更好的上好本课,我对本课的教材和学生的学情进行了深入分析。

1、教材分析。

《唐代墓室壁画》属墓室壁画中的精品,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唐代墓室壁画进入中学美术课堂对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对唐代丰富多彩的壁画艺术表现形式的理解,以及对个人品味和审美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2、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前已经学习过了《敦煌莫高窟》,学生已经对壁画艺术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并掌握了壁画的制作方法,这些都为学生学习唐代墓室壁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为大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墓室壁画,所以我在课件中展示了多幅作品让学生欣赏,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唐代墓室壁画,开拓学生的眼界,激发其探索墓室壁画的兴趣。本课我采用对比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法,通过比较分析唐代墓室壁画和唐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异同,使学生对唐代壁画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知。

3、教学目标。

作品结合教学内容,从知识与能力、方法与途径、情感与评价、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等4个方面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唐代墓室壁画的有关基础理论知识和艺术特征;学会用对比分析法分析比较唐代墓室壁画和唐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异同。

方法与途径:欣赏唐代墓室壁画,了解唐代墓室壁画的历史和意义;在讨论与交流过程中,了解唐代墓室壁画和唐敦煌莫高窟壁画的不同艺术特征,能用线描的形式临摹壁画作品的局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评价:感悟唐代墓室壁画的艺术美,分析壁画的不同表现形式,提升欣赏水平,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运用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评价用语,多激励,多引导。

4、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唐代墓室壁画,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分析评价唐代墓室壁画的美。

教学难点:运用比较分析法探究唐代墓室壁画和唐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异同。

二、教学准备。

参观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唐代壁画珍品馆,撰写观后感。查阅唐墓室壁画相关的文献资料。研究总结唐代墓室壁画中的题材、构图、人物造型、色彩特点艺术特色。分析比较唐代墓室壁画与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异同,并结合壁画图片详细列举,将所需要的图片配上简要的文字资料制作成幻灯片在开课前循环播放。制作多媒体课件供详细讲解需要。

教学方法:欣赏法、对比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课时数:1课时。

三、教学过程。

【导入】用已学知识,引出课题(2-3分钟)。

1、课前循环播放敦煌莫高窟壁画和唐代墓室壁画经典代表作品。

2、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哪里的壁画?

3、回顾敦煌莫高窟壁画,引导学生说一说敦煌莫高窟壁画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唐代壁画除了莫高窟壁画以外,你还知道哪些优秀的作品?引出唐代墓室壁画。

【讲授】欣赏感知,合作探究(8-10分钟)。

1、什么是墓室壁画?(课件展示)。

墓室壁画作为中国传统壁画的重要一翼,它一般绘于墓室的四壁、顶部以及甬道两侧。墓室壁画的内容多是反映死者生前的活动情况,也有神灵百物、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日月星辰以及图案装饰,目的主要是说教和对亡者的纪念或者希望死者在冥间能过上好日子。

2、唐代墓室壁画。

(1)、唐墓壁画简介。

唐墓壁画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独具特色的珍贵藏品,共有20多座唐墓的壁画精品近600幅,达1000多平方米。其中5件(组)18幅被国家定为国宝级,69件(组)82幅被定为一级品。唐墓壁画以风格独特的建筑、简约传神的人物、特色鲜明的器物、简洁明快的山水与栩栩如生的动植物,描绘了当时的仪礼规范、生活习俗、服饰特色、娱乐方式与建筑风格,是研究唐代社会生活尤其是贵族生活和精神追求的重要形象资料。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墓壁画包括章怀太子墓客使图、马球图、狩猎出行图,懿德太子墓阙楼图、仪仗图,永泰公主墓宫女图在内的壁画珍品97幅;以及辅助文物18件组,其中有些是上展壁画墓出土,有些则与画面内容有关。为了便于观众比较唐墓壁画和唐代传世绘画,还专门选出唐代前后的传世名画复制品作为辅助展品。

(2)、欣赏永泰公主墓壁画。

永泰公主墓,李仙蕙(684-701年)中宗李显的第七女,谥永泰公主。其墓为高宗乾陵陪葬墓,长87.5米,由墓道、过洞、天井、前后甬道、前后墓室组成。出土随葬品1300遇见。壁画题材有青龙、白虎、建筑、仪仗、列戟、宫女等。

《永泰公主墓宫女图》是陕西省乾县唐永泰公主李仙蕙墓前室东壁南侧出土的画,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高176厘米,宽196.5厘米。李仙蕙是唐中宗第七女,初封永泰郡主,后赠永泰公主。此图场面宏大,保存较好,画中人物为九位风姿绰约的宫女,头梳高髻,肩披纱巾,长裙曳地,个个体态丰盈,婀娜多姿。她们手捧方盒、酒杯、拂尘、如意、团扇、蜡烛等,在为首女官的引领下款款徐行,或低语、或回顾、或凝神,神态被描绘得细致入微,生动传神。体现了大唐喜好秀丽丰满、华贵艳媚的女子的风尚,真实的展示出唐代皇室贵族奢靡生活的一瞬间。整体构图既注意到各显人物特点,又顾及到画面和谐统一,色彩丰富,线条流畅,人物的装束、服饰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精美的画面又有极高的艺术性。画师着重通过人物的正、侧、背、转各种微妙的变化,使单调排列的宫女神情相应,构成一个完美的整体,是唐墓壁画中的精品,达到了艺术效果与历史价值的高度统一。

(3)、总结永泰公主墓壁画中的人物造型与色彩特点。

充满气势的构图、朴拙生动的造型、流动飞扬的线条、丰富热烈的色彩。

3、自学探究章怀太子墓壁画、懿德太子墓壁画。

(1)、小组合作思考、讨论章怀太子墓壁画中人物的造型与色彩特点。

(2)、小组合作思考、讨论章怀太子墓壁画中人物的造型与色彩特点。

(3)、小组派代表总结发言。

小组合作运用对比分析法分析比较唐墓室壁画与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异同,将讨论结果写到黑板上。(8-10分钟)。

老师总结(4分钟)。

相同点:

1、社会背景相同。尽显唐朝的繁荣文化、当时所盛行的厚葬文化和墙绘画风气的流行。

2、相同的材料与绘画思维方式。运用毛笔蘸墨在墙上勾勒出人物,山水、花鸟的形体,然后赋予应有的理想色彩,其用色方法、绘画技巧、构图方法和文化习惯,都透漏出中国人的审美和人生哲学,与西方美学相异。

3、都是心灵的寄托。论两者的产生原因,都是源于心灵的寄托。唐莫属壁画所服务的是皇亲国戚、贵族后裔,表达他们希望自己在死后或转世人能享受荣华富贵、权利、地位等。莫高窟壁画则是贫苦老百姓、商户、官员的心理愿望,祝福祖先在另外一个极乐世界幸福,寄托自己在外经商平安,脱离尘世的痛苦,来生可以投胎到富贵权势人家,过得比今生更好。

不同点:

1、题材的选定各有不同。唐墓室壁画是贵族皇室流行厚葬所产生的绘画作品,大体表现自己奢华的生活和历史事件。主要有仪仗出行、外交、狩猎、宫女、乐舞等,希望死后仍能享受今世的快乐。取材关注自己的生活,作品富有生活化、真实化的特点。敦煌莫高窟壁画则是寄托百姓所想,题材大都选自佛经故事、佛教教义、佛教历史画、西方净土等,经变画是这时期的重点内容,供养人也渐渐进入了画面,绘画题材与百姓的生活逐渐融合起来。

2、构图处理手法相异。两者共有长方形构图和长卷式构图,三联式构图和立体藻井构图是盛唐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独特的。

3、艺术语言各有追求。唐墓室壁画,构图简约,形象生动,故事情节简练,追求自然生动、生活气息浓郁的真实感受;用笔用色虚实相生,具有中国画的写意属性;设色为工笔淡彩但又不失该有的厚重感。莫高窟壁画中,故事内容丰富,构图饱满,气氛活跃,人物造型比较丰满,显示佛家的大度与佛法的广大,具有普度众生之意;场面宏大,画面复杂,装饰性比较强烈,颜色丰富多彩,表述了佛国的一派盛世之象。其用笔设色属于传统的工笔重彩画。

【展示与评价】(3-5分钟)。

1.组代表发言,自评本小组的讨论结果,分享心得。

2.激励学生学会有针对性、抓重点进行高效讨论。

3.小组互评讨论结果,说说自己在今后的课堂讨论中该如何改进。

【总结】(2-4分钟)。

鼓励学生谈一谈本节课学到了什么,教师补充总结本课学到的知识点,同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课后作业】。

1.周末去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唐代壁画珍品馆参观。

2.撰写200字左右的观后感,在课余时间和同学交流感受。

3.尝试用线描形式划一划壁画中的人物。

以上内容3选2。

小班美术活动教案设计

关于小班美术活动教案设计是让孩子们大胆积极地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小班美术活动教案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1、对鞋底感兴趣,并能用语言表达观察后的感受。

2、学习用鞋底印画,能根据鞋印的形状大胆地想象,进行简单的添画。

3、能大胆积极地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平底有花纹的鞋子若干、白纸、水粉色、调色盒、油画棒、湿抹布,鞋印添画范例一张

一、 观察鞋子,引起兴趣。

“今天,许多的鞋子宝宝要来参加舞会,它们在哪儿呢?(引导孩子发现脚上的鞋子,引起观察的兴趣)找一找,你喜欢谁的鞋子宝宝?为什么?”(启发幼儿说出鞋子不同的样式、颜色、图案等)

二、 观察鞋底的花纹,激发想象。

“请你们看看自己的鞋底:(1)你看见鞋底上有什么?(2)花纹有什么不同?(3)看看这些花纹象什么呢?”

三、 尝试用鞋底印画,体验活动中的趣味性。

“鞋底的花纹真有趣,看鞋子宝宝跳舞了(教师示范印画)。你们的鞋子宝宝想跳舞了吗?选你最喜欢的鞋子,穿上漂亮的衣服跳个好看的舞。(幼儿活动,教师指导幼儿注意印画的.画面,并将鞋印画放到桌子上晾干)

四、 欣赏鞋印添加想象画,拓展幼儿的想象能力。

“刚才我的鞋子也去跳舞了,看,它们在这儿呢。咦?怎么变了。原来它们刚才化妆了,看看,它们化妆成什么了呀?怎么化妆的呢?”

(引导幼儿观察在鞋印的不同部位,添上线条、点、圈,变成不同的东西)

五、 幼儿进行鞋印添加想象,鼓励幼儿大胆添画

六、 展示作品,师幼共同欣赏。

“你们装扮的鞋子宝宝真有趣,赶快让它们到舞台上来表演吧!,看看谁的鞋印化装得很有趣、很新奇,给好朋友讲讲。”

中学美术教案设计方案美术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捏小泥人的一般方法。

2、培养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

3、体验学习活动的快乐,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操。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掌握捏小泥人的方法。

教学难点:想象一定的情境,并根据情境做出各种造型有趣的小泥人。

教学准备:课件陶泥。

教学过程:

一、走进教室看一看。

1、课件展示在教室里玩耍的小泥人的图片,提醒学生仔细观察。

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回答(引导学主回答出“什么人”、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教师小结并揭示课题。

二、做个泥人试一试。

1、师生一起随意捏个外形。

教师在视频展示台示范讲解。(强调“随意捏”,要大胆,可夸张一点)。

2、指名展示,师主共同调整。

三、捏捏泥人动一动。

1、课件展示小泥人的不同动作,配欢快的音乐。

2、师主同做“小泥人的体操”。

3、教师提问:你是怎样让你的小泥人做不同的动作呢?

教师小结捏泥人动态的要求。

四、美化泥人乐一乐。

1、课件展示5张制作完整的小泥人图片。

提问:你觉得他们美吗?美在哪里?你能看出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师生共同总结美化小泥人的方法。并用课件展示。

2、师主共同美化自己的小泥人。

3、指名展示,师主共同点评、调整。

五、合做泥人玩一玩。

1、课件展示一组小泥人的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从泥人的动态、细节的美化以及组合几方面来欣赏。

2、分组讨论:我们的小泥人在教室的哪个位置做游戏,做什么游戏。

3、小组合作表现。

六、展示泥人评一评。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设计教案

1、通过活动,幼儿会根据七星瓢虫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画,并会涂上恰当的颜色。

2、培养幼儿动手实践能力和正确运用学具的能力,另外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3、唤发幼儿对动物、对大自然的热爱,从而树立幼儿尊重自然,爱护昆虫的思想感情。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重点:按一定的顺序画不同动态的七星瓢虫。

难点:涂色。

学具准备:七星瓢虫背景图、绘画纸、画笔、蜡笔。

一、欣赏与讨论

(一)看背景图,让幼儿数一数这个瓢虫身上有几个小圆点,几个大的,几个小的,都长在哪里。

(二)看七星瓢虫身上有几种颜色,都是些什么颜色。

二、画结构

1、画身子,画一个大圆。

2、画头部,形成另一个小半圆;

3、画触角;

4、画背部,也就是把大圆从脖子到尾部一分为二画一条直线;

5、分布背部圆点,对称的装饰性强;

6、如果上色,注意色彩的明暗过渡,深红/大红/橘色/桔黄色过渡。

三、分辨深浅色

(一)瓢虫生活在叶子上,瓢虫是小小的、红色的,叶子是大大的、绿色的,很美丽,在图画上只有大红和翠绿,颜色太少,怎样使合并这两种颜色。

(二)找出合适的红色涂上。

(三)涂上恰当的绿色

四、观察后修改

(一)注意瓢虫造型,认真判别位置,腿的方向要向后身体两边各三条腿,头部和尾部没有腿,提醒幼儿注意黑点的数量和对称。

(二)引导幼儿按画面已有的瓢虫的大小、位置确定画面安排。

(三)用黑色蜡笔画好轮廓、涂好黑色后再去涂水粉色。

(四)先用红色水粉色涂瓢虫的翅膀,鼓励幼儿选用各种红色,并注意画面上的深浅配合。

(五)最后用绿色水粉涂画叶子。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已基本会画七星瓢虫,并能涂上颜色。!、星星、教案网!只是我发现有个别幼儿画的不太精确,比如:画圈画的不好看,颜色图的深浅不一等。不过,画的都挺像的。

另外,在这节美术活动中,我尽可能提供给每个幼儿表现与表达的机会,允许他们之间存在不同之处,这对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活动中、活动后评价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鼓励每一个孩子积极参与活动。在评价中,我对过程中幼儿表现出的认真、耐心、兴趣等给予及时的、积极的肯定,不管美术活动结果怎样,只要幼儿能认真对待并付出努力,那么他们的作品就应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认可,这样有助于每个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和发展。

总之,当孩子们都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放在一起看的时候,我和全班孩子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太美了。我们好像看到这些七星瓢虫都在翩翩起舞,孩子们笑了,我也笑了。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设计教案

1、了解拟人化的画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语言能力。

2、会添画出一些简单的背景。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课件、幼儿人手一支黑笔及一盒蜡笔。

1、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那让我们一起来听个故事。

2、从前,有个调皮的孩子,整天在蓝天上奔跑,他红红的脸上渗出一颗颗汗珠,他拉来一块白云当毛巾擦擦脸,他的脸太脏,白云立刻变成了黑云,云儿哭了,调皮的孩子安慰说:“别哭、让我来变个魔术吧,”他从嘴里喷出七色霞光,黑云又变成了白云。

小朋友猜猜看,这调皮的孩子是谁呀?(太阳)咦,这个调皮的孩子怎么把脸藏起来了,我们来看一看他的小脸吧!这个小孩真漂亮,长着大大的眼睛,红红的嘴巴。

刚才的故事中说太阳有什么本领呀?(变魔术、喷出七色霞光)

3、太阳变了个魔术,让黑云又变成了白云,白云高兴地围在太阳的周围,把太阳打打扮成了什么太阳?(出示范画)谁来给这个太阳取个好听的名字?(云太阳)

幼儿回答。

5、太阳继续跑呀跑,他还会给谁变魔术呢?他们又会把太阳打扮成什么太阳呢?

幼儿回答。

6、现在你们来画变魔术后的太阳好吗?

画前,老师提个要求:太阳画在纸的中间,要画得大,其他空的地方画上七彩霞光,涂色要鲜艳均匀。

7、幼儿作画。教师根据幼儿不同的水平分别加以指导(轻音乐)请个别幼儿上来讲述。

中学美术教案设计方案美术活动方案

1.初步了解印象派产生的时期、画派的主要画家及作品的特点。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本课是“欣赏·评述"课,教学内容安排一课时来完成。教科书通过对印象派画家及作品的介绍、分析,了解印象派的产生时间、背景,画派的主要画家及作品的特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个层面:(1)印象派的概念;(2)印象派的主要画家;(3)印象派对自然光与色的感受;(4)印象派对自然光与色的表现技法。教学中,让学生领略到印象派探索的原则和表现形式,分析光与色千变万化的依据,以及各个艺术家的作品风格特色。

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印象派的绘画风格,体会印象派作品对光与色的感受。

难点:掌握印象派的表现技法。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相关作品,准备好画油画的材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印象派画家的相关画册。

教学过程。

1.尝试表现,新课导入。

(2)l9世纪下半叶在法国有一批画家,他们的绘画也注重对景物光和色的视觉感受,你们知道这个画派吗?引出课题:《印象派的画家们》。

2.引导欣赏,分析深人。

学生讨论。

(2)出示三棱镜的展示图,师生分析,光通过三棱镜后,由白光分解成彩色光谱。

(3)教师总结:。

莫奈根据这一原理,研究出光线与色彩的关系。画家为了更真实地表现自然界中光与色的变化,探索了同一对象在不同时间、不同光线下所呈现的光色变化。

(4)出示作品《日出·印象》:你觉得这幅画画得好吗?如果你是评论家,请你评一评这幅画。教师从表现方法上进一步引导(这幅作品描绘的是什么时间?天气如何?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光与色的关系人手,了解作品对光与色的客观表现。

(5)教师总结:《日出。印象》描绘的是法国北部勒阿佛尔港口一个多雾的早晨的印象,它采用速写的方法,与传统风景画细腻的画法显然不同。当它公开展出时,当时的艺术批评家勒鲁瓦发表文章,以这幅画的名称来讽刺与莫奈作品相同风格的绘画为“印象派"这一本意为嘲讽的名称,恰好符合立志革新的莫奈等画家强调真实地表现客观对象瞬间印象的艺术主张。

3.欣赏作品,加深体会。

(2)出示德加的作品《舞台上的舞女》。作品的光源来自哪里?给画面带来了怎样的色彩。

感受?

学生讨论。

(2)将课前对早晨印象习作进行再创作,尝试运用不同的笔触,表现出不同物体在光照下的色彩变化。

5.知识拓展。

印象派作品欣赏。

中学美术教案设计方案美术活动方案

1、教材分析:。

《静物构图》是选取湖南美术出版社、现代美术教育研究所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绘画雕塑》系列中的《绘画》模块第二课《形的视觉印象》的延伸内容。这一课包括客观物象在平面上呈现的形体、特征及我们怎样梳理客观物象给我们的印象,我从中选取怎样梳理客观物象给我们的印象这一节加以扩展——静物该怎样构图,作为本节课的内容。本课从首先请同学们把自己最喜欢的照片或图片进行描绘,然后通过活动,让同学们给与意见,结合教师所说的理论知识进行修改再创造。采用学生上台手绘、师生交流的形式教学,既加强了课堂的交互能力,又调动了学生探讨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艺术再创作。

2、教学目标:。

美术绘画课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美术绘画基础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学会运用绘画的理论,进而培养学生动手绘画创作的能力。根据高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掌握有关静物构图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

a.提高学生的观察静物取舍的能力。

b.培养学生对静物素描动手绘画能力。

(3)发展目标:。

a.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b.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c.培养学生开拓新思维的能力。

(4)情感目标:。

a.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b.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感受生活,创造生活。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静物构图的基本形式。

(2)静物构图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静物构图的基本形式,如何取景。

4、教师准备:。

静物作品图片、知识。

5、学生准备:。

简单的静物:本子,书籍,笔,橡皮擦,文具盒等一些学习用品。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因此本节课的基本设计思路就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知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绘画欲望。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图:。

生体会生活——总结体会——讨论探究——知识扩展——再创生活。

互动。

师引导体会——说出问题——启发点拨——汇总。

归纳。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设计了两个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来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首先是回忆自己生活里的美丽图片,自己是怎么把这些情景拍摄下来的,自己有过什么样的想法没有,也可请学生上台来大概绘画一下自己有过的好的设想或作品,并阐述一下自己的构思,之后师生一起进行点评,说出优点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请同学提出一些修改的意见,之后教师结合构图的基本知识点进行讲解构图的要素进而讲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静物,并讲解静物构图的基本形式和基本原则,结合我所画的静物构图进行分析和阐述。然后要同学们结合静物构图理论,自己用眼前书桌上的东西摆设一组静物并进行取舍描绘,之后再请同学上台绘一次,并说明自己的想法,怎样和静物构图理论知识结合,我们给与一定的意见,进行完善,并最后总结。在教学中,教师应分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相互交流。在设计活动时要注意活动的趣味性,以活跃课堂的气氛。

三、说过程:。

学生回答。

4、教师结合自己的静物作品讲解静物构图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并分析作品是如何进行的,另外注意存在的一些常见的构图错误,分析错误。

6、总结内容,并发动学生课后去室外取景,并描绘下来。

四、说注意事项。

4、本课的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加上活动式的教学法,课堂的气氛非常活跃,教师应注意调控课堂纪律,把握好课堂的活跃程度。

五、小结。

本节课以活动驱动为主线,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勤于动手、敢于创新,课堂气氛活跃;从教学效果看,知识目标完全达到,能力、发展和情感目标基本实现。

中学美术教案设计方案美术活动方案

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以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将美术学习分成四个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而本课属于“造型?表现”这一学习领域。“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

在本教学方案中,我主要采用四个有别于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使得美术教育的实际和所倡导的主导方向相协调:

1、建立融洽的师生、同学关系。

本课是本学期的第一课,也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开始学习美术的第一课,所以建立非常重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同学关系,不仅是教师上好课的基本要求,也为以后更好地上好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更多地关注自己身边的新同学,多多发现身边同学的优点,尊重他人的品质。不随便给同学取外号,与同学交朋友,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

2、以合作学习、自己学习为主。

合作学习方式,既区别于独立学习、独立作业,又离不开自主参与,因这种学习方式具有培养学生的互动学习,协作能力、集体主义精神,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而成为一种全新的课堂组织形式。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式、合作创作式、互动交流式、比赛评选式等几种组织形式。

为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更多地把时间让给学生,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如我鼓励学生课后去搜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搜集罗中立父亲相关资料等。

3、以描绘为主,其他表现方式为辅。

在为同学画一张肖像画时,以描绘为主,同时鼓励学生采用其他表现方式。学生可以用铅笔画,可以是用国画、漫画来表现,也可以用纸版画、雕塑(橡皮泥)、剪贴画来表现。总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擅长的表现方式来表现,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

4、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在美术教学评价过程中,评价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新的教学改革浪潮中被广大教育者重新审视,对其重新注入了新的意义,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美术教学中的评价,除了注重教师的评价外,我更加注重学习主体----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自我评价是带有浓厚情感体验的自我认识活动,它使学生成为了评价和被评价的主体,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决策而形成的自我评价能力,以及自我评价能力对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作用。

学生的自我评价,我主要采用语言描述和建立学习档案袋等方式进行。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学习的积极性、主体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也大大的提高,为今后的美术学习开了个好头。

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对特征的社会属性有一定的了解。

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特征。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人物的脸型和表情。

教学难点:人物肖像画的表现。

学具准备:绘画工具等。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

(教师事先把学生准备的自己的照片收集放在一个小箱子里)。

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猜猜“他”是谁。

学生每人从箱子里拿一张照片,猜猜照片中的人物是谁。

同学们,在刚才的游戏中,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没有猜出照片中的人物是谁,这主要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刚进初中,有些同学不熟悉)那我们这节课就来互相认识一下。

(板书:你、我、他)。

二、描述特征。

说说“他”的特征。

看自己手中照片的人物,说说“他”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仔细观察,“他”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式等)。

说说“我”的特征。

每个人对自己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谁能用较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特征。(如脸型、五官、性格等)。

三、说说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

1、《蒙娜·丽萨》。

出示艺术作品。

学生观察、体验、讨论人物特征。

教师简单介绍达·芬奇、《蒙娜·丽萨》。

学生说说感受、特征,教师总结。

看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并作简单的介绍。

2、《凡·高自画像》。

出示艺术作品。

学生观察、体验、讨论、猜想人物特征。

教师简单介绍凡高,增加学生对凡高及其作品的认识。

学生说说特征,教师总结。

3、毕加索的人物肖像画。

4、现代版的《蒙娜·丽萨》。

5、探索。

比较刚才所看的作品,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这又与什么有关呢。

学生讨论、猜想。

教师总结:这主要跟摄影术的发明有关。在摄影术发明以前,像国王、王后、富商这样的重要人物都要通过雇佣画家来为他们画肖像。这些肖像充满了他们生活的线索,人们能从华丽的服装或是严谨的制服上看出被画者的身份。摄影术发明以后,画家们开始认为逼真地再现人物肖像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开始思考创作肖像画的新方法。他们开始探索用不同的色彩和不寻常的方式来表达人类的情感和思绪。这就是肖像画的起源和最初的作用。

四、分析人物特征的表现手段。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说了人物特征,那人物特征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哪个方面表现出来呢?(人物头部)。

人物头部是反映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包括相貌,精神状态,还有性格特征。人物头部的特征主要是通过脸型、五官、和发式来表现出来的,而艺术作品又往往通过人物面部的刻画来揭示人的内心世界,突出表现某一主题。

脸型。

你属于什么脸型(如国字脸、瓜子脸等)。

教师出示几种常见的脸型。

请学生说说各种不同的脸型具有哪些特征。

小结:画人物头部时,我们应该先整体把握人物的脸型,再去刻划人物的五官。

表情。

同学们,你们“哭过”、“笑过”、“怒过”、“乐过”、“惊喜过”吗?(有过)。

请几名学生上台来表演“哭、笑、怒、乐、惊”的表情。

每组同学选取一种表情用简笔画的形式将它画下来,并派一名同学到黑板上画。

教师总结: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人的眉毛、眼睛和嘴巴的变化来实现的。(出示各种表情图片,说清每种表情的变化规律)。

感知人体比例、结构。

探索:头部比例——三停五眼。

a、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内成员之间互相“测量”“三停五眼”,并记下大体的结果。

b、请学生说一说刚才测量的结果。

c、教师出示图片,并进行总结。

感知人体比例、结构(教师出示图片,并进行简介)。

a、人体比例——立七、坐五、蹲三半。

b、人体结构——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脸,感觉一下自己的肌肉和骨骼。

出示人体肌肉和骨骼图。

过渡:刚才,我们重点学习了人物的脸型与表情,现在我们来尝试一下为自己或同学画一张肖像。在画肖像之前,我们感受一下画家们是如何捕捉和表现人物特征的。

五、临摹练习。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擅长的表现方法来选择一幅肖像画(可以是书上,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准备的)进行临摹。

仔细观察你所选的肖像画,把人物特征用简洁的言语写在作业上。

六、引导评价。

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临摹出画中人物的神情吗。

你所临摹的画是否得到老师或同学的认可。

(精选几张有代表性的作品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请填写好评价表,并存入学习档案袋。

七、课后延伸。

请大家课后去搜集与本课有关的资料(如图片、文字等),存入学习档案袋,并与同学交流感受。

搜集罗中立《父亲》相关资料。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交流导入。

1、展示学生搜集的资料。

2、请个别学生说说自己的搜集过程和感受。

3、欣赏罗中立《父亲》。

三、授新。

1、看“图”写“话”

出示赵延年的版画《鲁迅像》《阿q像》。

学生仔细观察、体验。

各小组任选其一,写100个字左右的肖像描写。

小组派代表读一下,其他小组学生进行评说。

2、看“话”画“图”

教师出示一段人物肖像描写,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想象,画一幅人物肖像画。(3分钟左右)。

肖像描写: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创作的肖像画,学生教师进行点评。

3、表现方法。

结合图例,简单介绍一下油画、版画、国画、素描等表现方法及其优势。(如有学生了解的,请学生向其他学生作介绍)。

4、漫画在人物特征表现中的特殊作用。

出示漫画作品。

学生自己体验、讨论。

说说漫画的特点(夸张)。

5、特征的把握。

通过对人物形象整体特征的把握,并恰当地强化细部特征,能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情绪、年龄和职业等。

四、创作表现——尝试为同学画一幅肖像画。

仔细观察人物特征。

选择任何一种表现方法创作肖像画。

可以画正面,也可以画侧面。

鼓励适当运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来表现对象特征。

在所画的肖像画旁写上所画对象的姓名和你表现他的哪些特征。

五、引导评价。

能否通过学习活动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并和同学建立友好的关系。

和同学一起讨论他们的作业,询问他们对这样的学习活动的感受,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

同学和老师如何评价你的作品。

请填写好评价表,并存入学习档案袋。

中学美术教案设计方案美术活动方案

(一)通过本课学习,发掘学生思想深处蕴藏的个性思维方式和艺术发展空间。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整合手段,收集和处理信息资源的能力。

(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产生主动参与、抒发情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美术的兴趣。从兴趣入手,削弱既往由于基础、能力等因素形成的差异,主张学生彰显个性,以突出自我、易于表现、快乐无限为过程体验,感受艺术魅力。

二、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一)教学重点在于教师要有较高水准的示范、启发和点拨,造就学生创意思维如泉涌,只要是学生想到的内容都可以是创作之源。另外,合理地、恰如其分地选择和搭配素材,也是获得意想不到效果的关键。不过,这个过程是要循序渐进,要避免学生急于求成的焦躁心态。

(二)教学难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课前素材的收集,来自于教师和学生、照片和插图以及网络信息资源。另一方面是计算机操作技法的传授,教师必须让学生熟练掌握最基本、最实用且效果明显的图像处理方法。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课前准备。

(一)学生课前准备创作用图像素材,录入软盘。教师也可用扫描仪、数码相机集中采集,并图像文件输入硬盘下为教学而专门建立的子目录。

(二)教学器材准备学生创作用电脑,是装备有局域网的网络教室,学生能够相互访问,也可登陆教师提供的资源站点,实现资源共享和网络讨论的学习方式。

(三)教师可使用《超越现实、实现自我》教学课件进行示范讲解。课前要按照操作提示进行安装和调试。(分辨率为800×600dpi)。

(四)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图(在尚不完全具备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学校,下列图形可按步骤排列为板书设计,并依次标注序号。)。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美术教材13册中第6节《未来的我》一直是学生特别关注的热点。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抱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同时,这节课也融合了两个学科的教学内容,相互补充、相互提携,这就奠定了很好学习基础和条件。建议将课业标题提升为《超越现实、实现自我》,打破教材中仅限于“理想”范畴的局限,只要是学生良好的愿望,都可以参与课堂实践,使教学内容更全面、更贴切,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在教学设计中,首要任务是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课件是本课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带给学生是直观、生动、形象和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我们将课件大致划分为四个步骤,分别是“魂牵梦绕”、“惊奇感受”、“意想不到”和“原来如此”。一步一步地把学生引进教学环节之中,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由于课件中引用学生熟知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文化娱乐的相关内容,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更在课件中出现了童话世界、科幻探索、璀璨明星(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甚至是学生意想不到自己的形象也出现在“梦境”当中,自然是兴趣盎然。

(三)学生的兴趣产生之后,就会迫不及待地要求去尝试实践活动,这时是教师启发引导和基本技能训练的时机。学生为“实现自我”就会认真地听讲识记,渴望尽快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的实践活动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落实和创新部分。但前提是要克服计算机操作实际水平和想象力发挥的局限,为此,将学生划分为实践组,可以互相学习、讨论。以组为单位发挥群体优势,发挥一部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熟练的电脑操作技巧,带动其他学生共同完成艺术创作。在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想象的情景,进行创意(设计方案)并寻找合适素材,以美术创作的形式回答上面的问题,注意,教师在评价学生作品时,不能把制作技巧作为的评价标准,应尊重和保护学生个性发挥,创作手段不要过分强调一致,使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完成作业。然后分组或全班欣赏作品,鼓励一些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在没有电脑创作的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进行类似的教学。教师讲解、创作方法和学生作业安排略有变化,评价标准以衡量学生创意水平为主。(由教师灵活掌握)。

实践的主要手段或说是创作途径,是将学生自己的头像进行选择剪切,然后粘贴入已经过处理的主画面中,可自由组合、拼接。从最后作品效果说,构思巧妙、“天衣无缝”是最完美的作业。在教学评价中,我们改变了过去单一的评价标准,把学生在实践中的综合能力和探究性学习作为评价的依据。评价的目的旨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多级式评价标准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

五、教学点评。

教学效果总体是令人满意的,学生的学习美术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一部分学生作业成为教学范例。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又发现了一些新问题:

(一)教学课件中尚存缺陷,如在“魂牵梦绕”中,为学生展示的画面需要不断打开/关闭窗口,容易造成学生认知体验和思维过程的中断,也耽误教学时间。为此,在改版课件中“多彩梦幻”是以电影逐帧放映的方式呈现的,既缩短了时间,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部分教学设计内容由于不符合学生的情趣,如学生关注的明星是新鲜而短暂的,他们的形象和观念是不断受到新鲜事物冲击的,如果我们没有与学生的新观念、新思维同步,这节课就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从理论角度讲,就是在引导学生形成社会共同的价值观的同时,还要提供给学生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