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教学反思(优秀5篇)

时间:2023-10-05 17:47:43 作者:JQ文豪 2023年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教学反思(优秀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教学反思篇一

这部分知识是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口算和两位数的笔算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前面的教学我了解到本班学生对进位口算和不进位笔算掌握较好,。在新授课时心里上就放松了,课后就发现学生对今天所学知识掌握度不理想和预设效果有所偏差。总体上我认为在本节课上存在以下不足:

1、板书不及时。课中在总结笔算加法的注意点时,学生说了很多,但都是比较零散的。这时我没有及时归纳并板书:“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造成学生知识形成的不系统化,学生容易忘记。

2、比较计算顺序时,我空讲了。在讲这部分知识时,我看到有些同学是从十位算起的,所以为了突出从个位算起,我没有拿出具体例子来讲也就是说没有拿出那个同学的作业本,其他同学没看到,他们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没记牢。在后面的巩固作业中,还有部分同学出现类似的错误。

3、关注学生面不够。作为教师在教学时总有一个通病:关注优生,忽略学困生。在教学中我没有关注学生的需求,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的需求是不可能完全一致,而我并没有针对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予以满足,所以在整节课中我认为这是一个最大的`缺憾。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应允许个性的存在,允许孩子发表不同的见解,应俯下身来和孩子一起感悟、学习。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是以参观博物馆为主线,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使枯燥的计算变得富有情趣与生命力。这节课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地方主要体现在较好地贯彻了课改的新思想,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单纯的计算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为此,我根据课本主题图创设学生郊游乘车活动的实际情景,提出“四个班只有两辆车怎么办?”“你认为哪两个班可以合坐一辆车?”,从而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并把这个情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练习设计改变了枯燥的数字计算,创设了“我是小医生”、“我最棒、我能全做对”的闯关活动,使学生感到有趣、有挑战性,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节课学生都能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学习中。学生帮助解决了乘车问题,使他们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使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较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列竖式计算对学生来说只是变换了一种书写的方法,不会太难。因此我在引导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独立尝试。在尝试的基础上,请同学们讨论两位数加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讨论后,引导学生自学课本,培养了他们自主探索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通过独立尝试和小组讨论学习后,学生完全能独立把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说出来。因此,我想我们教师只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民主、可以充分发展的环境,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

这节课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例如,在教学例1时就要强调从个位加起。由于这个讨论进行的太晚,导致有些学困生接受新知太慢。

在教学设计中我遵循了教材的编排,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为根本,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学习数学的情感。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教学反思篇二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是在学生能够较熟练的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两位数,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重点是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关键在于学生能掌握好乘的顺序以及两个积的数位。

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美化环境花坛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列出算式23x12,然后让学生思考怎样计算,很多孩子想到拆分法:

(1)20x12=2403x12=36240+36=276;

(2)23x10=23023x2=46230+46=276;

(3)23x3x4=276等。

我再出示点子图对应本图让学生理解,再让学生尝试写成一个竖式计算,并上台板演,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最后带领学生一块讲解总结,让学生加深对算理的理解,明白算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教学中,我体会到对这一知识的教学还是要让学生深刻理解算理,不能只看学生计算出的结果正确与否。在教学中要多观察多思考学生出错的原因,帮助其改正,同时,加强对算理的理解是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的关键。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教学反思篇三

一、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学会列竖式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退位不进位),对这部分内容一定要讲透,上课时这部分内容不宜讲解过快。难点是一位数加两位数时,数位怎样对齐。建议:

2、说明竖式名称由来,竖式是相对于横式而言,两个加数竖着排列,所以叫竖式;

3、学完例题后,及时对加法竖式进行即时训练和变式训练。如列出横式请学生试列竖式,找出不足,如出示一个加数是一位数的.加法横式,请学生列出竖式计算,引导学生掌握一位数应该和两位数的个位数字对齐。等学生对加法竖式计算掌握的较好时,再出示“试一试”中习题。

还有老师提出,可以通过摆小棒突破此课列竖式计算一位数加两位数的难点。

二、这节课学习的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不退位不进位,学生计算时喜欢先从十位加起,虽说也是对的,但考虑到后面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在肯定学生的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从个位算起的习惯,千万不能让学生养成从十位算起的习惯,否则会给后面的教学带来很大的被动。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教学反思篇四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填空:

17=()+768=60+()

42=()+293=90+()

二、新授

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又学过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今天我们要学习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1、课件出示例1的主题图。

让学生认真观察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

教师提问:限乘68人是什么意思?

(1)想一想:二(1)班、二(2)班都坐这一艘船能坐下吗?

(只要把二(1)班和二(2)班的人数加起来,看一下有没有超过68人就可以了)

出示:23+31

教师引导学生想:怎样计算呢?能不能改成我们学过的口算?把31看成哪两个数的和?(31=30+1)这一道题该怎么加?教师逐步引导学生说出口算的过程。

想:23+30=5353+1=54

教师:54小于68,所以二(1)班、二(2)班都坐这一艘船能坐下。

(2)想一想:那如果二(3)班、二(4)班合乘这一艘船能坐下吗?

引导学生思考,该怎样列式?

出示:32+39

教师引导学生想:怎样计算呢?

想:32+30=6262+9=71

引导学生小结谁能说说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

提问:还能想出别的算法吗?(鼓励学生用多种思考方法)

a、先算30+30=60,2+9=11,再算60+11=71,所以32+39=71。

b、先算32+9=41,再算41+30=71,所以32+39=71。

c、也可仿照笔算的方法,从低位算起。即个位上的2加9等于11,写1进1,十位上3加3等于6,再加进上来的1得7,也就是71。

教师:71大于68,所以二(3)班和二(4)班合乘这一艘船坐不下。

2、教学例2。

提问:能不能也改成已经学过的口算呢?把54看成哪两个数的和呢?口算时是怎样想的?

(2)二(3)班上14个人以后,二(3)班还剩多少人?

那这一道题该怎样计算?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一个小组讨论,然后再汇报讨论的结果。

汇报结果:

a、列竖式:32

-14

18

c、把32看作30和2,14看作10和4,2减4不够减,30就退1剩20,退下来的1表示1个十,10加2得12,12减4等于8,20减10等于10,10和8加起来是18。

3、小结:引导学生归纳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步骤。

三、巩固练习

数学书第93页的做一做。

分别指名口算,并说说怎么想的。

四、小结

1、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小结并出示课题: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2、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应注意什么?

文档为doc格式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教学反思篇五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它是本单元的重点,学生掌握了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后,将为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课的笔算主要是让学生1、掌握乘法的顺序;2、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传统的计算教学侧重于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新课程背景下,计算教学不是孤立的,它与估算、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了。所以本节课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同时培养学生用“旧知”解决“新知”的学习方法及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养成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其中教学重难点仍是理解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

反思这节课,将一些问题应呈现出来,以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

一、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思想,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新课标指出:笔算教学不应仅限于竖式计算,应鼓励学生探索和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同一道计算问题,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存在着差异,常常会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和解题策略,这正是学生具有的不同个性的体现。在本节课教学24×12时,放手学生试算,学生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有根据口算的方法来计算的;有把因数拆成两个一位数,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计算的;有直接列竖式进行计算的;在学生独立思考解决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学的解法,进行小组内交流,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间的数学交流。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愉悦,使不同的人学到了不同的数学。同时在这堂课中也让学生进行了估算的练习,因为这是我们平常生活中最有用的方法。

二、要敢于呈现学生错误的算法。课堂的顺畅有时很可怕,因为它很容易掩盖掉很多学生真实的思维、奇特的想法。今天的数学课,我指名板演的是一位基础较好的学生,而她的算法完全正确,集体评议时,让这位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并突出了第二次乘积的定位,我以为这样应该可以了,没想到接下来的练习很差。其实,我在巡视时,就发现了一些学生错误的竖式计算方法,因为没有将这些同学的做法呈现出来,课堂教学表面上看上去很顺畅,其实暗藏危机。

三、一定要鼓励学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信心是做好一件事的保障。在这节课上,我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因而在学生发生错误时,觉得很恼火、不可容忍,言辞过激,缺乏耐心。课后想一想,这节课对于学生学习乘法而言,是一次质的飞跃,因为乘数由一位数变成了两位数。扪心自问,如果我是学生,一节课下来能保证练习全对吗?不一定。那如此苛刻地要求学生,很明显不符合教育的规律。当学生发生错误时,有没有给予学生反思的时间,有没有耐心细致地进行指导,有没有加以适当地肯定和鼓励,因为这不仅关乎知识的习得,更是学生成长的基石。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