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音乐教学反思王老先生有块地(大全5篇)

时间:2023-09-26 03:21:35 作者:紫衣梦 2023年音乐教学反思王老先生有块地(大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音乐教学反思王老先生有块地篇一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能自信、大胆的演唱歌曲。

2.对改编歌词有兴趣。

活动准备:

1.土地图片、小鸡和王老先生的图片;

2.各种小动物的头饰(小狗、小猫、小鸭等等)。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教师出示土地图片提问:你们看,这是什么?想知道这是谁的地吗?请小朋友们竖起耳朵听一听。

二、歌曲欣赏。

1.教师完整弹唱一遍。

提问:这是谁的地?(王老先生)

这首歌的题目就是《王老先生有块地》。

2.清唱一遍。

提问:他在地里干什么?(出示王老先生养小鸡的图片)

哦,原来王老先生在地里养小鸡呀!

3.这首歌里,你最喜欢哪一句?

好,我们把整首歌曲学一学。

三、学习歌曲。

1.分句学习。(教师单手钢琴)

(1).学习第一、二句。

王老先生有块地,咿呀咿呀呦;他在地里养小鸡,咿呀咿呀呦)

王老先生很开心,所以他也要唱歌了(咿呀咿呀呦)

(2).重点学习第三、四句,有节奏地模仿小鸡的叫声。

你们能不能模仿下小鸡的叫声呢?歌曲里的小鸡叫得可好听了,我们来打着节拍学一学。

—个别幼儿示范。

—集体学习小鸡的叫声。

2.完整学习、跟唱。

3.分组表演。

4.个别表演。

四:创编歌曲。

1.王老先生还可以养什么?你能不能把歌词改一改,让他养别的小动物?

(幼儿改编一个,教师出示一个头像)

2.集体共同表演改编后的歌曲。

结束语:哇,我们小朋友真厉害,都会自己编歌了,真能干,回去再去编一编其他的小动物唱唱看哦!

音乐教学反思王老先生有块地篇二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风格,学唱歌曲。

2.在创编歌词和演唱中感受歌曲所带来的愉快情绪。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活动准备:

白板

活动过程:

1.律动进场

2.熟悉旋律,学唱“咿呀咿呀呦”(跟着音乐两遍)

师:有一位王老先生只要一高兴就喜欢唱歌,听听,他唱了什么?

听伴奏,教师边耸肩边唱“咿呀咿呀呦”

师:王老先生唱的是什么?他唱的时候高兴吗?你从哪里看出来他很高兴?(表情、动作、声音)

师:是的,他的表情是笑眯眯的,而且还做出了好看的动作,他的动作是怎么做的'呢?(做耸肩动作)这个动作叫什么?(耸肩)让我们来试一试吧!

师:高兴了除了做耸肩动作还可以做什么动作?(拍手、拍肩等)

师:让我们也来唱一唱吧!(引导幼儿用高兴、响亮、整齐的声音演唱“咿呀咿呀呦”)(唱两遍)

3.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歌词(完整两遍)

师:王老先生这么高兴,你们知道他为什么这么高兴吗?可能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幼儿猜测)

师:那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你们仔细听好了

完整播放音乐,教师范唱

师:听出来了吗?歌曲里怎么说?(有鸡、有地……)

师:原来呀,王老先生有块地,他在地里养小鸡(说完教师唱出来)

师:王老先生的小鸡在干什么?(吃虫子)还有呢?(小鸡还唱出了好听的歌曲呢!)

师:小鸡是怎么唱歌的呢?(白板点击节奏卡,教师范唱“鸡鸡鸡,鸡鸡鸡……”)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学一学呢?(两遍,第一遍唱,第二遍加上动作)

4.完整欣赏歌曲并学唱(完整三遍)

师:这首歌好听吗?让我们完整地听一遍吧!

师:我看到很多小朋友已经都忍不住唱出来了,那就一起来唱出来把!

师:我听到某某的声音真好听,王老先生喜欢你,待会儿要和你一起做游戏了,其他人也加油!我们在唱的时候可以加上动作哦!

5.分角色演唱

师:王老先生觉得你们的声音太美了,他要和你们一起做游戏呢!

教师交代游戏规则:现在我来做王老先生,你们做什么?(小鸡)我呀,先来唱,小鸡什么时候出来唱呀?(鸡鸡鸡,鸡鸡鸡……)

师:来一起试试看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王老先生刚刚是怎么走路的呢?一起学一学

教师可以找两只三名幼儿一起做王老先生,其余幼儿做小鸡,再唱一遍

6.创编歌词

师:王老先生的地里除了有小鸡,还有什么小动物呀?是怎么叫的呢?一起学一学

师:现在让我们完整地把地里的小动物唱一遍把!

7.结束部分

律动出场

小百科:“的、地、得”这三个词使用频率高,出错率也高。

音乐教学反思王老先生有块地篇三

活动目标:

1、感受欢快和愉悦的情绪,学习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对改编歌词有兴趣。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

2、饲养场(地)背景图一张,王老先生和小鸡图片个一张。

活动过程:

1、出示王老先生图片,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活动。

(1)出示王老先生图片,向王老先生问好。

(2)教师为小朋友讲述王老先生养小动物的故事(教师只自编故事)。

(3)练声:(用歌曲的主旋律以问答的形式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如:师:鸭子鸭子怎么叫?

幼:嘎嘎嘎嘎嘎。

2、欣赏歌曲,感受欢快和愉悦的情绪。

欣赏歌曲旋律(2遍)。

--“你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

3、学习歌词,并出示相应的`图片。

(1)教师范唱,幼儿欣赏。

--“歌曲里唱了什么?”

--“王老先生是怎么唱歌的?;小鸡是怎么唱歌的?”

(2)教师小结,师幼一起念歌词。

3、学唱歌曲:

(1)教师大声唱,幼儿小声跟唱歌曲。

(2)鼓励幼儿用好听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根据幼儿学唱的情况有针对地练习)。

(3)分角色演唱歌曲。

--“教师扮演王老先生,幼儿扮演小鸡。”

--“个别幼儿扮演王老先生,其余幼儿扮演小鸡。”

--“师幼一起既扮演王老先生,又扮演小鸡进行演唱。”

4、尝试创编歌词

(1)引导幼儿说王老先生的地里还养着什么小动物。

(2)引导幼儿把歌词替换。

(3)师幼清唱改编后的歌曲。

(4)完整地演唱创编后的歌曲。

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音乐教学反思王老先生有块地篇四

活动目标:

1、感受欢快和愉悦的情绪,学习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对改编歌词有兴趣。

3、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

2、饲养场(地)背景图一张,王老先生和小鸡图片个一张。

活动过程:

1、出示王老先生图片,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活动。

(1)出示王老先生图片,向王老先生问好。

(2)教师为小朋友讲述王老先生养小动物的故事(教师只自编故事)。

(3)练声:(用歌曲的主旋律以问答的形式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如:师:鸭子鸭子怎么叫?

幼:嘎嘎嘎嘎嘎。

2、欣赏歌曲,感受欢快和愉悦的情绪。

欣赏歌曲旋律(2遍)。

——“你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

3、学习歌词,并出示相应的图片。

(1)教师范唱,幼儿欣赏。

——“歌曲里唱了什么?”

——“王老先生是怎么唱歌的?小鸡是怎么唱歌的?”

(2)教师小结,师幼一起念歌词。

4、学唱歌曲:

(1)教师大声唱,幼儿小声跟唱歌曲。

(2)鼓励幼儿用好听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根据幼儿学唱的情况有针对地练习)。

(3)分角色演唱歌曲。

——“教师扮演王老先生,幼儿扮演小鸡。”

——“个别幼儿扮演王老先生,其余幼儿扮演小鸡。”

——“师幼一起既扮演王老先生,又扮演小鸡进行演唱。”

5、尝试创编歌词》

(1)引导幼儿说王老先生的地里还养着什么小动物。

(2)引导幼儿把歌词替换。

(3)师幼清唱改编后的歌曲。

(4)完整地演唱创编后的歌曲。

音乐教学反思王老先生有块地篇五

一说设计意图

为了使幼儿获得快乐的源泉,掌握表达感情的工具,使幼儿能在快乐的唱歌活动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我们大班教研组经过研讨围绕我园目前上音乐活动中能让小朋友熟记歌词,并有感情的演唱,设计了这节课。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确定目标为:

1.通过演唱歌曲,能够感受歌曲给孩子带来的快乐。

2.理解歌词内容,熟记歌词,并能有感情的演唱。

3.用乐器来感知音乐中的节奏。

三说重点难点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理解歌词内容,熟记歌词,并能有感情的演唱。活动难点:用乐器来感知音乐中的.节奏。

四说活动准备

图片、歌曲磁带、打击乐乐器。

五说教法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玩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节活动教师除了以亲切、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外,还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在当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有:导入法情境、演示法、交流讨论法、启发联想法、情绪体验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做到寓教于乐。

六说学法

我创设了一个学习的氛围,引导幼儿自主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去感受、体验乐曲,并根据乐曲作出他相应的反应,在“玩中学,学中玩”,尽量营造宽松的环境,让幼儿乐学。

七说教学程序

根据欣赏的一个过程以及每节活动的一个循序渐进的原则,我设计了以下的几个环节:

1、以故事导入,目的想吸引幼儿的兴趣。

2、欣赏乐曲

在此环节中,我没让盲目的去听歌词,而是我让孩子带着问题去欣赏。

3、在情境中记忆歌词。把歌词变成一幅图画,让孩子更好地去理解和记忆歌词。

4、听音乐试着打节奏为用乐器做准备。

5.最后进行乐器表演,从中感知节奏并体验快乐。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