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花城版音乐三年级教学计划 三年级音乐教案(大全15篇)

时间:2023-10-15 18:26:12 作者:碧墨 最新花城版音乐三年级教学计划 三年级音乐教案(大全15篇)

教学计划要围绕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进行设计,确保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每个创业者都有自己的独特创业故事,下面是一些值得一读的创业计划范文。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教学计划篇一

1、指导学生用甜美、欢快、自豪的情绪演唱歌曲。

2、学习掌握四三拍的指挥手势,边指挥边唱歌曲。

3、态度情感通过学唱和欣赏,激发学生热爱音乐,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一、组织教学

1、学生随歌曲《小白船》音乐进教室,进一步感受三拍子音乐,为学唱歌曲作铺垫。

2、师生以音乐形式问好。

3、发声练习。

4、节奏训练。(四三拍)

二、感受歌曲,激发兴趣

1、教师谈话导入并揭示课题:《我们多么幸福》。

2、多媒体展示课本图片并放歌曲录音,指导学生讨论并展开想象。

(1)学生交流旧社会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

(2)新旧对比,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幸福生活。

学生分组讨论并展开想象,谈一谈都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谈一谈自己如何理解幸福。

三、学唱歌曲

1、用多媒体出示曲谱,指导学生分析节拍特点。

2、指导学生分析节奏难点,读出节奏,找出延音记号。

3、指导学生分小组、分乐句、借助教师的伴奏学唱曲谱。

4、指导学生按节奏、有表情朗读歌词。

5、教师分句教唱第一乐段。强调衬字“哈哈哈”的演唱方法。(轻巧,富有弹性,表现歌曲的欢快气氛。)

6、第二、三乐段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适时指导。

四、演绎拓展

1、介绍四三拍子的指挥要领,学习四三拍的指挥手势。

2、教师伴奏并指导学生边指挥边演唱。

五、教师:

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美好的今天!

六、伴着《我们多么幸福》的音乐走出教室。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教学计划篇二

1.正确认读9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10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的趣味,体会动物们团结合作、自立自强、机智勇敢地战胜邪恶势力、开创美好生活的品质。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绘声绘色地讲一讲这个童话故事。

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动词展开想象来体会课文的情感。

理解故事内容,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童话,对童话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从小培养学生做事要机智、团结。明白美好的生活要用勇气和智慧去抗争、奋斗,命运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探究四个伙伴赶走强盗的原因。

多媒体资料。

过渡:不来梅市的居民们雕塑这个铜像,它有着怎样的故事和寓意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布勒门的音乐家》,相信你会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的。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情趣,通过质疑,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景之中。

1、初读课文

指导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用笔圈出不熟的字词,读完课文时再将不熟的地方多读几遍。

2、抽段检查朗读。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小动物们赶跑强盗的事。)小动物们两次赶跑强盗,第一次是怎样赶跑的?(吓跑)第二次是怎样做的?(打跑)

(一)吓跑强盗

小动物们是怎样吓跑强盗的呢?谁能将相关的语句找出来,并给大家读一读?

学生找到吓跑强盗的句子:驴子趴在窗台上,狗跳到驴背上,猫爬到狗身上,公鸡飞到猫头上,“一、二!”大家一齐大叫起来,然后,它们从窗户闯进屋去。

引导学生找出吓跑强盗的动词:趴、跳、爬、飞、叫、闯。

驴子趴、狗跳、猫爬、公鸡飞,你觉得这几个动词用得恰当吗?

这个办法巧妙吗?你能联系这些动词说一说吗?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播放视频

你能将当时的'情景读出来吗?

(二)赶跑强盗

总结学习上段的方法,运用同样的方法学习本段。

在学生找出赶跑强盗的动词后,引导学生边做动作边读文,一方面感受用词的精妙,一方面体会小动物的勇敢。

强盗说的话:先引导学生将强盗说的话找出来,再想象强盗说话时的神态、语气,读出来。

将强盗的话与小动物打跑强盗的动词联系起来,理解强盗所说的用长指甲抓、用刀砍、用木棍乱打、法官高声喊道指什么。

2、介绍《格林童话》。

向学生推荐《格林童话》。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教学计划篇三

1.感受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

2.学习简单的秧歌舞,能够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3.通过演唱歌曲,使学生了解祖国多民族文化,从而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一、导入

二、学习歌曲(《秧歌舞》动画欣赏)

1.听音乐练习十字步。

2.学习歌曲。(《秧歌舞》歌曲学习)

(1)播放《秧歌舞》音频,学生听音乐旋律走十字步。

(2)学生演唱歌曲旋律。

(3)按节奏朗读歌词。

教师指导:指导学生按照节奏朗读歌词,感受歌词表现的热烈情绪。

(4)演唱歌曲歌词。

三、表现歌曲

1.歌表演

2.学习简单的秧歌舞。(民间秧歌舞视频欣赏)教师指导:指导学生手的动作与脚配合。

四、课堂小结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教学计划篇四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爱唱歌的小杜鹃》;音乐知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爱唱歌的小杜鹃》,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气氛。

2.引导学生用doremi三个音进行音乐创编活动。

教学过程:

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并和大家一起欣赏。

1.初听歌曲:你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是几拍子的?

2.听歌曲:学生可以跟着小声唱一唱、动一动。

3.教师分句教唱歌曲。要特别注意歌曲的弱起小节和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4.在涂颜色处拍手或用打击乐(铃鼓)伴奏并演唱。

在学生会演唱的基础上,按照教科书的要求,在涂颜色处拍手或用打击乐(铃鼓)伴奏并演唱。

5.听歌曲、自由表演

1.游戏《找朋友》。

2.活动《小小作曲家》

(1)教师做一个范例:选图片、节奏、分析创编乐曲。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图片进行创编、教师指导

(3)小组汇报展示,集体评价。

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教学反思: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教学计划篇五

教学目标:

通过朗读、质疑、认独9个字分角色朗读能够结合上下文说说老上羊住进医院后情感的变化、产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结合上下文说说老山羊住进医院后情感的变化、产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新授

1、自学。

2、要求。

3、检察预习,并及时指导。

4、默读课文,提出不懂得问题,并试着解决。

5、为什么老山羊刚住进医院的时候很不情愿后来又赞不绝口。

6、交流。

7、汇报。

8、学习完这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9、质疑。

布置作业:有语气的朗读课文。

课后反思:课文比较浅显好读,但是其中的个别词语读起来个别学生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课上我非常认真的倾听学生的朗读,遇到学生度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的纠正。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教学计划篇六

第一课 《田间歌谣》

1、能用轻松、活泼的声音演唱《花蛤蟆》和《牧羊女》两首歌曲,表达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

2、聆听由竹笛、唢呐演奏的乐曲,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农村生活情景。认识民族吹奏乐器唢呐、笛子,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3、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认识口琴或竖笛,并学会吹奏sol。

重点: 用轻松、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

难点:能较好的掌握倚音和mf、p的演唱,能够认真聆听乐曲,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农村生活情景。

教具的准备:手风琴、光盘

使用的意义:

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听琴学唱歌曲,学生对歌曲旋律掌握得会更好,利用光盘示范歌曲,学生也能更快更好的熟悉并掌握歌曲特点及演唱,也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采用听唱法、教唱法及跟唱法,学生通过这些方法的学习,更能更快的掌握好歌曲。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教学计划篇七

教学过程:

2、出示歌词,请小朋友们选一段歌词试试编一编,可以小组讨论后派一个代表唱一唱,其余学生评价一下。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段旋律,请小朋友们听一听,它的情绪是怎样的?

听范唱录音,学生交流。

3、你能用动作来表达这首歌曲的情绪吗?

听录音,学生自由表演。

4、再听录音,听后说说是谁在唱摇篮曲?唱给谁听?

5、用“lu”哼唱曲调。

6、放录音,轻声哼唱。

师:为表达对妈妈的热爱之情和表现夜晚的宁静,应该用什么情绪演唱?速度呢?

用深情、轻柔的声音,慢速有感情地演唱

8、看歌词,问:歌曲中有几个人物?

9、学唱歌谱

10、拓展

师:看到妈妈工作得这样辛苦,我们除了给妈妈唱摇篮曲,还应该怎样做?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教学计划篇八

1、通过歌曲学习,让学生熟悉对唱的这种形式。

2、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丰富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并能根据自己对花卉知识的了解为歌曲续编歌词。

一、导入

请同学们观看电影《刘三姐》对歌的片断,介绍这种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叫“对歌”,大家通过对歌,比谁机智、谁的生活经验丰富,引入《对鲜花》。

二、教唱歌曲

1、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2、跟着录音范唱,用哼鸣小声模唱歌曲旋律。

3、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4、指导、纠正。

三、歌曲处理。(重点指导:“什么”两字要加重语气,唱出一定要难倒对方的心情;“瞒不了我”一句要唱出得意之情;结束句的衬词用富有弹性的声音唱出回答上问题后的高兴与得意。)

四、创编活动

1、创编歌词:根据自己了解的知识续编歌词。

2、设计演唱形式(分小组对唱、一领众对、男女对唱等),完整演唱歌曲《对鲜花》。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教学计划篇九

一、学唱歌曲《春天来了》

二、欣赏乐曲《春》

一、能用优美动听的声音演唱歌曲《春天来了》,表达对美妙景色的赞美,通过歌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了解曲式结构知识,能用动作和图形表现歌曲的曲式结构。

三、听赏乐曲,指导学生用动作表现音乐,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四、进行保护大自然的环保教育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学唱两首关于春天的歌曲,欣赏两首以“春”为主题的乐曲,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春天美好的景色、万物复苏的景象,懂得“一年之计在于春”的道理,能善于利用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春天来了》是一首德国民谣,歌曲旋律优美动听,它描绘了春天小鸟歌唱、百鸟争鸣,小朋友们在田野上游戏歌唱的热闹场景。歌曲为aba三个单乐句组成。教材中运用了听、唱、动、画、敲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掌握知识。

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

2课时

钢琴、录音机、教学课件、电脑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春天来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授课:学唱歌曲《春天来了》

1、教师语言导入课题,播放歌曲《春天来了》,听完让学生用画笔描绘出歌曲的内容,增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2、学唱歌曲。(1)附点四分音符的练习。(2)师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美丽的景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歌唱春天,歌唱大自然。(演唱时师提醒学生注意唱歌时的歌唱心理与状态。初唱时借助这四个音的手号位置来帮助演唱。引导学生跳音要唱得轻巧有弹性。)

3、分析歌曲的特点,引出曲式结构。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及旋律的特点,歌曲的旋律是比较明显的abc三个单乐句结构,请学生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三个单乐句的相同与不同。同时引导学生思考:(1)你听了歌曲的前奏音乐时联想到了什么?(2)“这些相同与不同的乐句在你听、唱后有什么感受?请你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分析完毕后师进行总结评价,对学生的分析,师对学生鉴赏音乐的参与作出充分的,肯定,鼓励学生多动脑筋。

三、拓展(环保):

布置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思考自己将如何用实

际行动来爱护大自然?

四、总结

下课。

教学板书:

春天来了 强弱记号

教学反思:

渐强记号渐弱记号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春天来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春天来了》旋律

1、播放课件,学生安静地欣赏,感受春天的气息,感受大自然的美。

2、学生复习旋律。

三、学习歌曲《春天来了》歌词

1、播放课件, 感受歌曲 、理解歌曲。

2、分析歌曲的特点,引出曲式结构。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及旋律的特点,歌曲的旋律是比较明显的aba三个单乐句结构,请学生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三个单乐句的相同与不同。同时引导学生思考:

3、学生跟范唱练习。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4、学会歌曲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

5、感受歌曲 、理解歌曲。

师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美丽的景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歌唱春天,歌唱大自然。

6、分组表演唱,其他学生评价,并说出优缺点。

7、个别学生表演唱,其他学生评价,说出优缺点。

四、鼓励学生在唱歌曲时,进行舞蹈的创编,可以个人的表演也可小组表演。

五、课后拓展(环保):画出心目中的春天。每个人对春天都有不同的感受,请学生用彩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春天,并用语言说出对春天的感受。(引导学生讲述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怎样保护大自然。)

六、总结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教学计划篇十

1.通过聆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感受歌曲雄壮、神气的进行曲风格。

2.能用饱满的热情、奋发向上的情绪演唱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一、谈话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伴奏,创设情境。

二、新授:趣学新歌

1.初听歌曲第一段,感受歌曲的情绪。

2.复听歌曲,感知情绪和音乐节拍特点。

3.教师范唱(或播放音频)

同学可以选择喜欢的伴奏方式,比如拍手跺脚踏步等等。

4.看课本或者音频读歌词跟录音唱

5.编排形式表演歌曲

三、拓展欣赏《闪闪的红星》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很高兴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让我们向着美好的明天,好好学习,前进前进吧!下课!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教学计划篇十一

本课是融音乐、文学、思品、社会等学科为一体的一堂爱心教育课。在教法上改变了以往音乐课从练声——节奏——视唱——歌曲的固定模式,而是根据新课标的宗旨,本着全面参与、个性发展,探究、合作、创新等教育理念进行。这首短小的儿歌以拟人化的笔触,给孩子们一种启示:爱不仅仅是索取,更重要的是付出和奉献,教育学生懂得爱、学会爱。

1、上课的过程中充分利用音乐语言去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在音乐引导中自然地进行学习,在音乐活动前,用音乐进行师生问好;活动中,律动音乐、游戏音乐、创编活动的背景音乐等,都以音乐为主;活动后,以《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的好妈妈》音乐作为结尾。

2、通过听、唱两个环节让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熟悉歌曲的旋律,为歌曲学唱打下基础。通过歌曲内容的讨论、歌词的朗读交流激发情感,之后过渡到歌曲的学唱,在演唱和歌表演中进一步体验和表现情感。

3.处理和表现歌曲《小乌鸦爱妈妈》所要表达的情感,并从中受到启发。

1.用听唱法学会演唱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2.创编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通过学唱歌曲,学生从中感受到小乌鸦对妈妈的爱心,教育孩子从小尊敬、爱护老人的道理。

1、节奏从密集到稀疏的学习。

2、指导学生唱准音高和连音与非连音。

3、指导学生能够富有表情的声音唱好歌曲。

4、对学生进行爱心、情感教育,使之感悟、体验爱。

教师提问:

1、你们都知道5月13日是什么节日吗?(母亲节)

2、你们都为妈妈做过些什么?(学生回答)

3、动物也是有感情的,我们来看一看小乌鸦为妈妈做了些什么?(学生讲书上

插图内容)

4、教师告诉学生“反哺”是怎么回事。

1、教师范唱。

事先设问:老师在唱歌曲时表情有什么变化?

2、学生回答:小乌鸦是怎样做的?

3、学生听录音范唱。

教师设问:小乌鸦为妈妈做了什么事?要求学生用歌词来回答。

4、学生再听录音范唱,边听边轻声念歌词。

5、学生随录音范唱轻声跟唱。

教师提出要求:第一遍跟唱时只能自己听到,第二边听唱时,让旁边的同学听到。

6、难点解决。

难点1:一字多音处。

解决方法:由教师亲自范唱,并告诉学生仔细听老师的范唱,一个音向另一个音

滑动,学生模仿。

难点2:第五乐句高音处

解决方法:指导学生轻声跟唱,切忌喊唱。

7、感情处理。

由学生分别说出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的感情。

学生可能说不准第二乐段的感情,教师加以引导。

1、学生听音乐自编动作。

2、请表演好的学生上台表演。

3、学生创编歌词。

学习了《小乌鸦爱妈妈》这首歌曲后,你们觉得自己应该向小乌鸦学习什么呢?

我们应该怎样来关心自己身边的老人呢?(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以及实际是怎样

做的)。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的好妈妈》。

小乌鸦爱妈妈

5 55 5| 36|5 --|3--|

路边 开放 野 菊花,

4 44 4| 46 | 5--| 2--|

飞来 一只 小 乌鸦,

1、你是有感情的在演唱本首歌曲吗?

2、你是不是参与了歌曲创编和表演动作?

3、在整个表演过程中你很积极投入吗?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教学计划篇十二

1、通过歌曲学习,让学生熟悉对唱的这种形式。

2、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丰富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并能根据自己对花卉知识的了解为歌曲续编歌词。

重点难点:学唱歌曲并能完成一至两段的歌词续编。

课前准备:电影《刘三姐》片断。

1、请同学们观看电影《刘三姐》对歌的片断,看看影片中人们在做什么?

2、介绍这种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叫“对歌”,大家通过对歌,比谁机智、谁的生活经验丰富。

3、今天,咱们就一起学习一首对歌形式的歌曲,名字叫《对鲜花》(出示课题)。

1、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2、跟着录音范唱,用哼鸣小声模唱歌曲旋律。

3、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4、指导、纠正。

1、“什么”两字要加重语气,唱出一定要难倒对方的心情。

2、“瞒不了我”一句要唱出得意之情。

3、结束句的衬词用富有弹性的声音唱出回答上问题后的高兴与得意。

1、创编歌词

师提示:“什么开花在水里”这个问题谁有和歌曲不一样的答案?

生:荷花、水仙花……

师生接唱:用学生的答案唱第一段。

2、根据自己了解的知识续编歌词。

3、设计演唱形式(分小组对唱、一领众对、男女对唱等),完整演唱歌曲《对鲜花》。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教学计划篇十三

学唱歌曲《冬瓜和南瓜》。

理解歌曲的思想内涵,初步学会歌曲,能有表情地演唱。

1、 导入。

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80%的人民生活在农村,农民的状况如何决定着国家的命运引入,再从改革开放后农村面貌的变化和农村儿童的'生活乐趣等方面导入本单元的课题,引起学生们(尤其是城市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学唱歌曲《冬瓜和南瓜》。

可以大致介绍一下冬瓜与南瓜,因为城市的儿童可能不太熟悉。

(2)学唱歌词,注意歌曲中的切分节奏“x x.”和“x x x”,还应注意休止符,尤其是“0x”中的八分休止符。

要注意掌握歌曲的基本情绪,叙述、亲切、明朗,速度要把握好,必要时还可以解释一下“瓜蔓”和“小英英”,并对一些字进行“整音”,如“拱”、“洒”等。

(3) 学唱最后12小节歌谱,要求学生注意到歌谱中没有“4”“7”这两个音。

3、 再次复习歌曲《冬瓜和南瓜》,并要求课下设计恰当的表演动作。

1、学生参与的程度与参与率。

2、能否初步学会歌曲《冬瓜和南瓜》,节奏、旋律、情绪正确。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教学计划篇十四

1、能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2、认识反复记号。

3、能够创编动作与音乐表现。

1.能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2.创编舞蹈动作,认识音乐记号

1、导入

学生分组讨论,为下面的歌谣实际节奏并读一读。

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青蛙唱起歌,燕子飞上天。

蝴蝶花间飞,小羊跑出了家,一群小娃娃呀田野笑哈哈。

2、初步感受音乐

1)老师播放歌曲范唱录音,学生听一听录音中是怎样读这段歌谣的。

2)学生跟着录音按节奏读一读这段歌谣。

3)老师提问: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4)学生再次看谱聆听录音,了解歌曲的演唱顺序。

3、认识反复记号‖::‖

学生找一找歌曲中出现了几次反复记号。

4、学唱歌曲

1)学生仔细观察歌谱,想想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教师范唱,学生学唱。

3)按节奏读歌词。

4)注意反复记号部分。

5)学生用轻松活泼的声音演唱,兔子清楚。小结。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教学计划篇十五

教学目标:

演唱歌曲《快乐的doremi》,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认识和演唱音符doremi。

导学:

一、听唱歌曲《快乐的doremi》

1、听赏歌曲

(1)、听录音范唱《快乐的doremi》

(2)请你跟琴唱一唱这三个音。

(3)教师演唱《快乐的doremi》,学生接唱歌曲中的doremi。

2、听唱法演唱歌曲

(1)轻声读歌词第一段

(2)听教师慢速范唱第一段歌词,学生心里默唱一遍,轻声唱一遍。

(3)引导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教师仔细听学生演唱,加以指导。

“演唱”四分休止符时,可用手势动作代替

(4)学习演唱二、三段歌词。听录音范唱,跟琴直接演唱。

(5)全体演唱全曲二至三遍

二、音乐游戏

1、认识五线谱上的doremi的唱名位置。

2、跳房子游戏

三、演唱歌曲

1、再演唱过程中可不断变换演唱形式:以小组为单位或领唱与齐唱,小组派出代表演唱等形式。

2、表演唱或小组表演唱、个人表演唱

3、进行歌词创编

四、自我评价: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教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气氛。

2、引导学生用doremi三个音进行音乐创编活动。

导学:

一、我是小小主持人: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并和大家一起欣赏。

二、我是小小音乐家

1、初听歌曲:你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是几拍子的?

2、听歌曲:学生可以跟着小声唱一唱、动一动。

3、教师分句教唱歌曲。要特别注意歌曲的弱起小节和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4、在涂颜色处拍手或用打击乐(铃鼓)伴奏并演唱。

在学生会演唱的基础上,按照教科书的要求,在涂颜色处拍手或用打击乐(铃鼓)伴奏并演唱。

5、听歌曲、自由表演

三、我是小小作曲家

1、游戏《找朋友》。

2、活动《小小作曲家》

(1)教师做一个范例:选图片、节奏、分析创编乐曲。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图片进行创编、教师指导

(3)小组汇报展示,集体评价。

四、自我评价

教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听赏歌曲《多来咪》,进一步巩固对音符doremi的识记,并在欢快的歌声中进行律动表演。

导学:

一、跳房子游戏;复习音符doremi

二、听赏歌曲《多来咪》

1、初听歌曲录音,教师简介歌曲,引导学生读一读歌词。

2、听歌曲(教师演唱或录音)

3、师生共同演唱歌曲并自由表演

教师唱第一乐段,学生分为七组分别演唱doremifasollasi七个音。衔接处全体演唱。

三、音乐表演《多来咪》

1、教师讲解《音乐之声》的故事情节

2、讨论表演《多来咪》片断

可以分为:歌唱组、表演组、伴奏组、制作头饰组等,由学生自由选择小组。

3、进行音乐表演

四、补充欣赏歌曲《孤独的牧羊人》《雪绒花》

感受乐曲的情绪,了解演唱形式

五、自我评价: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教后记: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