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思想铸魂育人心得体会(模板14篇)

时间:2023-11-09 21:26:22 作者:薇儿 优秀思想铸魂育人心得体会(模板14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思考和反思的结果,它可以让我们更加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己。接下来,让我们欣赏一些写得极好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指导。

思想铸魂心得体会

思想是人类精神力量的源泉,也是个人及社会进步的基石。思想可以塑造一个人的性格、人生观和世界观,可以影响一个个体作出的抉择,决定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思想的力量无可估量,因此在我们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思想的铸魂,不断积累心得体会。

二、积极思想塑造个人品质。

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的品质和行为。良好的思想意味着正向的价值观和正确的人生态度。通过自我反思、读书、交流等方式,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思维方式。正能量的思想会让我们更加乐观、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同时也会促进我们更好地帮助他人。通过不断塑造自己的思想,我们可以培养出真诚善良、尊重他人的品质,从而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思想不仅能够塑造个人品质,还能推动个人的成长。良好的思想可以让我们保持对学习的热爱和求知欲望,让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正向的思想也会让我们更加自信和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是只要秉持着正确的思想,我们就能够勇往直前,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因此,在思想铸魂的道路上,不断推动自我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思想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务,也是社会进步的基石。一个社会的思想风气决定了这个社会的文化和发展方向。积极向上的思想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消极的思想则会拖累整个社会的发展。对于我们每个个体而言,我们应该通过自己的思想行动来引导社会进步。通过推广正能量的思想和行为,我们可以改变周围的人和环境,而这些微小的改变将不断扩散,最终影响整个社会。因此,思想铸魂也是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的重要方式。

五、结语。

思想铸魂是一个长期而又持之以恒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积累经验和心得,不断反思和改进。我们应该时刻关注自己的思想世界,培养出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品质,努力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人。通过不断发展自己的思想,我们可以推动个人和社会的进步,为实现人类的梦想和社会的和谐奉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始终坚信思想的力量,不断前行,为美好的明天而努力。思想铸魂,我们始终奋斗!

舞蹈育人思想心得体会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仅是为了观赏和娱乐,更重要的是通过舞蹈来培养人的思想性和品格,给人们带来深刻的体验。在我参与和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舞蹈对我的思想和心灵的启迪。以下将从舞蹈如何培养意志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塑造个人品质、引发自我探索以及传递情感表达等五个方面,谈谈我的关于舞蹈育人思想的心得体会。

首先,舞蹈能够培养意志力。舞蹈要求舞者在表演过程中时刻保持优雅和力量,这对意志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舞者需要坚持不懈地训练技巧和动作,无论是繁复的转身、高难度的跳跃,或是需要提供大量体力支持的舞蹈动作,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刻苦的训练和毅力的坚持。通过长时间的练习和舞台表演的考验,我逐渐意识到只有坚持、毅力和决心才能够突破自己,提高自己的舞艺。

其次,舞蹈能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接受舞蹈训练的过程中,作为一个集体的一员,我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协作,共同创造美妙的舞蹈作品。在排练中,我们需要紧密配合,共同努力,才能达到舞蹈团队的最佳状态。每个人的身体动作、表情和情感都需要与他人协调一致,只有通过密切配合和默契,才能在舞台上呈现出精彩的舞蹈。

第三,舞蹈能够塑造个人品质。舞蹈注重舞者的修养和内外在的塑造,要求舞者在舞台上展现出良好的礼仪和形象。除了技术的纯熟,还要求舞者具备高尚的思想和灵魂的表达能力。通过舞蹈的锻炼,我的自信心得到了提升,勇于表达自己的内心和情感。而且,舞蹈还要求舞者具备自律、自信、坚韧的品质,这样才能更好地克服困难,追求完美,并在舞台上展现出真正的自己。

第四,舞蹈能够引发自我探索。舞蹈不仅仅是一种动作和技巧的表演,更是一种通过舞蹈语言来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通过舞蹈的表演和创作,我不断激发和挖掘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绪。舞蹈给予了我一个倾诉的平台,让我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释放内心的压抑和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最后,舞蹈通过情感表达,传递给观众。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有着强烈的情感表达和沟通的能力。舞蹈作品能够通过动作、肢体语言和音乐的结合,将舞者的情感与观众共鸣。观众通过观赏舞蹈作品,可以感受到舞者的情感和内心世界,给予观众情感的启发和共鸣。这种情感的传递和共鸣,让人们在观赏过程中得到情感上的满足,也能够给人带来深刻的感悟和思考。

总之,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提供了美的享受,更具有深远的育人意义。通过培养意志力、团队协作精神、塑造个人品质、引发自我探索以及传递情感表达,舞蹈不仅仅是一种身体的表演,更是一种精神和情感的迸发。在舞蹈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智慧,同时也能够通过舞蹈的育人作用,提高自己的思想性和品格素质。因此,舞蹈育人的思想是重要而深刻的,这种思想体会将伴随我一生。

思想与铸魂的心得体会

思想与铸魂是人类进步与发展的源泉。它们紧密相连,相互影响,为个体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动力和指引。通过对思想和铸魂的深入思考和实践探索,我领悟到了一些深刻的体会。思想与铸魂的力量可以改变命运,塑造个体和社会的未来。思想是引领行动的先导,而铸魂则是思想凝聚成的品质和信念。只有在思想的指引下,通过铸魂,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挑战,实现自我价值,追求社会进步。

首先,思想的力量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份力量,那就是思想。作为独立思考的人,思想具有无尽的潜力和可能性。正是由于思想的独特性和选择性,人们根据自身的思想价值观选择不同的生活路径。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面临重大的选择,思想的引导会影响我们作出正确的决策,从而改变我们的命运。例如,当我们在求学阶段面临选择专业的时候,对自己的兴趣和思考能力进行深入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聪明的选择和坚持下去,可以铸就一个更好的未来。

其次,铸魂是思想的凝聚和品质的体现。思想通过行动和实践才能真正成为铸魂。想要将思想转化为实际行动,我们需要拥有特定的品质和信念,才能在面临挫折和困难时坚持下去。铸魂是意志的体现,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坚持。例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理论是通过对世界的深入思考和长期的、不停歇的科学实验而形成的。他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理的精神和对知识的无限渴望,正是这种品质塑造了他卓越的科学成就。

此外,思想与铸魂不仅可以改变个体,也能够影响社会的进步。思想的力量让人们有机会思考和审视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案。铸魂成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影响身边的人,并进而导致社会变革。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领袖们通过倡导人民解放和社会变革的思想和行动,改变了整个社会的风气和价值观。例如,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了无数社会运动的理论基础,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

最后,思想与铸魂是互相关联和相互支持的。思想是铸魂的先导,没有思想的引导,铸魂很难实现。然而,当我们通过铸魂完成了一定行动后,思想又会得到进一步的启迪和成长。思想与铸魂的相互作用是一个持续发展和不断进步的过程。一方面,我们通过思考和思想的指导,加深对自身和社会的了解,并相应地选择和塑造铸魂的品质。另一方面,通过实际行动和铸魂,我们可以改进和完善我们的思想,使之更适应发展和进步的需要。

总而言之,思想与铸魂是个体和社会进步的关键。思想的力量能够改变个人的命运,铸魂则是思想的凝聚和品质的体现。它们不仅可以改变个人,也能够影响社会的进步。思想和铸魂的相互关联和相互支持是一个持续发展和不断进步的过程。通过深入思考和实践探索,我们能够认识到这种力量和影响,并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思想和铸魂,实现个人和社会的更大发展。

舞蹈育人思想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总起)。

舞蹈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育人的方式。通过舞蹈,人们能够培养自律、团队合作精神,强化自信心,培养艺术修养。从我个人的经历中,我深刻感受到舞蹈对我们的思想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此,我愿与大家分享并总结我对舞蹈育人思想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舞蹈带来的纪律和团队合作意识。

舞蹈需要严格的纪律和团队合作,这使我意识到自律和协作的重要性。在排练过程中,我们必须严格遵守规定的动作和节奏,细致到每一个肌肉的协调,丝毫不得有差错。而在团队合作中,我们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整个舞蹈。正因为如此,我在舞蹈中养成了严格自律的习惯,并学会了与他人进行高效的合作。这对我的未来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它给了我一种正确看待团队与个人贡献的智慧。

第三段:舞蹈培养的自信心和勇敢面对挑战的精神。

舞蹈让我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当我在台上翩然起舞时,深感自己成为了全场焦点。这一刻,我感受到了自己的独特魅力。通过不断地练习和舞台表演,我发现自己拥有突破自我的能力,并勇敢地面对挑战。无论是排练中的艰辛还是舞台上的紧张,这些困难都让我更加坚强。我逐渐学会了克服内心的恐惧和压力,勇敢地走向舞台,并展现出最好的自己。这种自信心和勇敢面对挑战的精神对于我的人生十分宝贵,它让我相信自己可以战胜任何困难。

第四段:舞蹈塑造的艺术修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舞蹈是一种深入灵魂的艺术表达形式。通过舞蹈,我学会了欣赏美,懂得了如何用舞蹈艺术去表达内心。舞蹈教会了我如何通过身体姿势、手势、面部表情等来传达情感。当我在舞台上展示出优美的舞姿时,观众们仿佛可以感受到我内心的感受。舞蹈让我对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我的情感表达能力。我相信,这种艺术修养对于我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五段:结论(总结观点)。

总而言之,舞蹈不仅能够培养艺术修养,更是一种宝贵的思想教育方式。舞蹈让我懂得了自律与合作、自信与勇敢、艺术与表达,这些能力将伴随我一生。通过舞蹈的锻炼,我在成长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智慧,这些心得体会将指引我在人生的舞台上舞出自己的精彩人生。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通过舞蹈这种形式,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让舞蹈的力量在更广阔的领域发光发热。

年思想铸魂育人心得体会完整文档

打造新时代生态环保铁军摇篮,是我校环境学院党委的目标追求。学院党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党建引领,坚守为党育人初心,牢记为国育才使命,注入红色基因铸魂育人。环境学院先后入选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试点改革单位、“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自然资源报》《湖北日报》《学习强国》等多次报道学院党建、思政成果和师生典型事迹。

一、“三聚焦三统筹”汇聚红色基因铸魂育人。

环境学院党委聚焦人民满意教育,统筹实施党建发展与立德树人;聚焦一流人才培养,统筹开展党建工作与学术业务;聚焦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统筹把握党建质量与办学实效,以红色基因铸魂育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开展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对标对表“五个到位”“七个有力”,充分发挥“三大作用”。

环境学院党委创新“党建+”,推进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结对共建,教师党员与学生党员“手拉手”,联合开展主题党日,共同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打造“四同”党建文化,深入开展红色思想引领、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红色阵地建设、红色头雁领飞、红色细胞培育的“红色钥匙”行动,引导青年学生忠心献给祖国、初心献给党和人民、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和信心留给自己,不断引领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永葆赤子情怀、争做时代先锋,做新时代红专能优生态环保铁军,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五大抓手”培育新时代生态环保铁军。

环境学院党委构建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的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探索党建领院、以史铭院、学术立院、特色建院、人才强院、文化兴院、开放活院、依法治院的科学治院理念,提升组织力,实施党支部书记“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培育工程,不断创新“一书二册三台账”和“五个一”制度,建立“六红”“六专”“六能”“六心”为要素的生态环保铁军人才培养体系和高质量思政工作体系。

学院着力构建美丽中国“4+n”环境地球科学类课程思政模式,扎实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三进”工作,在坚定信念中涵养政治判断力,在勤学善思中培育政治领悟力,在真抓实干中提高政治执行力,编写《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精选》等4本系列教材,启动135门专业课程思政,在全校开设“美丽中国:生态学概论”通识课,形成学生学习心得集锦系列。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院聚焦教师学生两大主体,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推进学术卓越计划,完善“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湖北高校试点学院综合改革,牵头成立湖北高校“三全育人”工作联盟,发起“三全育人”武汉宣言,推进水-土-气-生-环一体化跨学科教育研究,培养交叉学科人才,提升创新能力。

学院注重典型示范引领,把生态环保铁军红色基因谱系植入师生学习生活工作中,设立“张国旗班”团支部,组建“张国旗班”社会实践团,围绕三大攻坚战、乡村振兴、长江大保护等,开展美丽中国、美丽湖北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贡献力。学院编印明信片《我最喜爱的习近平总书记一句话》《学院党建与环境文化》《师生野外实习风采》《师生管理服务手册》《学院年度发展报告》《张国旗班行动计划》、院歌《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等,成立“红山雨”师生合唱团,建立党员之家和阅读角,形成了“1+6”院本特色资政育人新模式。

三、“硬核”党建领航学院高质量特色发展。

学院党委连续获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建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转化为师生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转化为学院高质量发展的优势,组织力、战斗力和生机活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学院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新增国家一流专业3个、一流课程2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国家省部级科技平台11个;科研经费快速增长超亿元;环境/生态学科进入esi全球机构前1%且位次持续前移。院士实现零突破,形成了院士领衔、规模结构科学合理的高水平教师队伍。xx院士获得2项国际大奖,领导团队科技战“疫”,开展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应急技术攻关,多次受中央、省市领导批示。

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奔赴祖国西部、艰苦行业和基层岗位,积极投身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长江生态环境大保护、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推动地热开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040131团支部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2名教师获“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在全国大赛中获奖20余项。

四、高质量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学院党委引导师生坚持“四个面向”,建设高水平科技平台,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王焰新院士团队、大气系教师推进“中国气象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极端天气气候与水文-地质灾害研究中心”建设,新增一批科技创新基地,实现了每一个学科专业拥有国家、省部级科技平台。

党员带头投身基层建设一线,科研成果助力脱贫攻坚。湖北教学名师xx教授团队扎根边疆二十年,打响水资源“保卫战”。地下水与生态环境团队自1999年起在新疆开展科学研究与应用推广工作,支援新疆的科研、生产和高等教育。谢先军教授团队赴竹山县开展优质矿泉水资源调查,助力竹山县脱贫攻坚。孔少飞教授团队直接服务于军运会大气污染管控,并为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演变、污染成因及来源分析等提供了重要支撑。疫情期间,该团队与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等合作开展的研究《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武汉封城后大气pm2.5化学组成和来源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全环境科学》在线发表。

如今,一代代、一批批环保人扎根生态环保领域,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青春之花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绚丽绽放。

铸魂育人启智润心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字数:200)。

铸魂育人,是教育的初心和使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责任,需要以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来引导学生的成长。而“启智润心”则是实现铸魂育人的关键手段。在教育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了“铸魂育人启智润心”的重要性,并从中汲取了宝贵的经验和体会。本文将从教育目标、启智方法、心灵润养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探讨如何更好地铸魂育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段:确定教育目标(字数:200)。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自主、创新、探索精神的学生。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更要注重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以让他们成为有担当、有情怀的社会公民。在教学中,我尽力营造积极健康的教育环境,让学生们能够全面发展。我鼓励学生勇于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品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三段:运用启智方法(字数:300)。

启智方法是实现铸魂育人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我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创建互动和合作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们互相启发,共同进步。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如讲解、案例分析、讨论等,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并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第四段:心灵润养(字数:300)。

心灵润养是实现铸魂育人的重要环节。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他们的情感能力和情商。关注学生的情感反应,倾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感受到被关爱和被尊重的温暖。我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并通过情感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我还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公益事业,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第五段:全面发展(字数:200)。

铸魂育人启智润心的目的在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实践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个性特长。我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兴趣活动,培养他们的艺术、体育等方面的才能。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能够主动探究和积极获取知识。通过全方位的培养,我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发展潜能,实现自身价值。

结尾(字数:100)。

“铸魂育人启智润心”是教育的核心要义,也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在教学实践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启智和润心相结合,努力打造一个育人的校园环境。通过教育,我们能够培养出有担当、有情怀的社会公民,为社会进步和乐观向上的人生增添动力。

新时代思想铸魂育人宣传

教育事业乃育人的事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正道出了教育工作的复杂艰辛与极端重要。要使青少年学生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必须努力铸造其健康的灵魂,使青少年学生具有远大的抱负追求,崇高的思想道德。因为铸魂乃育人的根本出发点与终极归宿。育人,须善铸魂。

一个班集体是好是差,关键是看它是否具有健康纯洁的班级灵魂,是否具有健康向上的班级风貌。如果一个班级的学风差、班风差,最为根本的原因便是学生的`行为习惯差。而要规范人们的行为习惯,最为根本的便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管理。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自学的遵规守纪观念,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人的灵魂。班主任要管理班级,要育人,就必须善于铸造班级灵魂,铸造学生的灵魂,努力培养起学生的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自觉遵规守纪观念。记得1995年下学期我新接手初二・44班班主任时,面临着非常困难的局面。该班原初一时的班主任是刚从师专毕业出来的女教师,她因忙于个人恋爱,时常不假而去远在别县的男友处,一去便是好几天。加上她是由学物理改行教英语,缺乏教学经验与班主任工作经验,致使该班学风差、班风差、学生行为习惯差,语数英诸科统考成绩均排在年级六个班的最后名次,班上人心涣散,学生家长怨声四起。我接任该班班主任后,采取民主的方法选出了新一届班委会,然后组织学生干部遵循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充分酝酿,出台了一整套班级规章制度。班级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后,各班干部既明确分工,各司其责,又上下协调,互相配合,在具体执行中对事不对人,奖罚分明。作为班主任,我将自己也置于班集体中,凡是学校对班主任的规定,班级规章制度对班主任的要求,我都请班干部予以实事求是的客观记载,正常考核,我不按规定与要求做的,或者做得不够好的,都要接受班干部的批评,并主动在全班同学面前作自我检讨与反思。这样,保证了在规章制度面前师生平等,人人平等。由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班级规章制度的严肃性,遵规守纪观念扎进了学生的灵魂,整个班风也因此有了根本好转。实践证明,严格了班级规章制度,等于铸造了一个班级灵魂。灵魂支配人的行为。学生有了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自觉的遵规守纪观念这样一个灵魂,整个人的精神面貌便显得健康向上,充满朝气。一个班级集体有了健康的班级灵魂,班上学生才会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上学风就会浓,班风就会正。

[1][2][3]。

新时代思想铸魂育人宣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在中国共产党人以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引领中国稳住阵脚向前发展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愈益发展壮大,破除了近现代以来西方社会发展模式的一统天下,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同中流砥柱,成为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最有作为、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展现出光明前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史性贡献,源于其一系列重大理论原创。党的十九大报告把这一思想概括为“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它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实际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这一思想既坚持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同时又赋予科学社会主义新的时代内涵,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保持科学社会主义根本属性的基础上实现了重大创新发展。这一思想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一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等。这些重大原创,守住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命脉,同时又使这些基本原则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中以及与新时代中国国情的结合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是忠实于马克思主义又使马克思主义实现新飞跃的重大原创。

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实现长期执政,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课题,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突破“历史周期律”必须应对的重大挑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提出“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的理论,但囿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对于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政党长期执政,不可能提交超越时代的答卷。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失败,从反面证明了通过原创来破解这一课题的极端重要性。破解这一课题的任务,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夺取政权难,巩固政权更难。尤其是长期执政的政党,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革弊鼎新,更是难上加难。

在党和国家发展面临风险挑战的历史关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思考并科学回答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的难题。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以不信邪、敢较真的精神,直面“七个有之”等重大积弊,直击“四风”顽症,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际行动,实现了自我革命的可操作化。特别是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中国共产党又一次通过自我革命正本清源、赢得民心,向着破解“历史周期律”推进了一大步。

中国共产党成功的自我革命,源于成功的思想革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一系列重大创见,为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发挥了伟大引领作用。这一思想展现着真挚的人民情怀,这就促使党中央在惩治数以万计的腐败分子与得罪13亿人民之间作出了清醒的抉择,坚定了刀口向内推进自我革命的决心意志;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就促使我们党与一切妄图颠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作坚决斗争,同时通过国家治理的深刻变革,确保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等等。这些重大原创,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推进到开展自我革命、着力突破“历史周期律”的新境界。

大国兴衰的历史活剧,最能吸引世人的目光;如何实现国家强盛,最能引起战略家们的深思。迄今为止,一些大国在崛起之路上无所不用其极,但仍然难以规避各种陷阱——“中等收入陷阱”“修昔底德陷阱”……中国能否避免掉进这些陷阱,同时又实现强盛和民族复兴,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又一世界级难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马列老祖宗”的本本上没有提及,只能依靠我们党自己去探索。今天,在国家由大向强“关键一跃”的历史节点,由于各种原因,中国每向世界舞台中央前进一步,都会遭遇巨大压力和阻力。这一切,呼唤着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聚焦强国复兴,提出超越历史、超越西方的重大理论原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着力探索解决强国复兴面临的重大课题。比如,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这个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中国而言,“中等收入陷阱”过是肯定要过去的,关键是什么时候迈过去、迈过去以后如何更好向前发展。又如,在力避“修昔底德陷阱”这个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科学方法论进行深谋远虑和战略考量,作出当代中国由大向强发展的战略设计,擘画强国复兴的宏伟蓝图,引领中国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最根本、最重要的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特别是这一思想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原创,为强国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这一思想强调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作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强国复兴提供了目标引领,指明了实现路径。这些重大原创,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社会主义大国如何以文明方式实现强盛的战略运筹,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本色,又填补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空白。

如何处理强国与强军的关系,是考验各国的一项重大课题。成功破解这一难题的国家,往往能够实现强国与强军互促互进。而那些未能有效破解这一难题的国家,往往出现两个方面的问题:要么忽视强军,导致军力不能支撑强国;要么过度重视强军,掉入军备竞赛的陷阱,最终拖垮整个国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下,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一系列重大原创,阐明了新时代强军兴军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强化统一领导、顶层设计、改革创新和重大项目落实”。这就把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纳入强国复兴大战略、大布局,擘画了强军事业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军事篇”,是运用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分析中国与世界、历史与现实、政治与军事、强国与强军等范畴作出的清醒判断和重大决策,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深厚底蕴,又体现了其作为思想武器处理重大矛盾关系的真理力量。

当今世界,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世界向何处去?人类的未来在哪里?面对百年不遇的大变局,许多国家陷入前所未有的迷茫和困惑,迫切希望能看到未来世界的新愿景、新蓝图。同时,如何处理本国与世界的关系,也考验着各国政治家的眼光、胸怀和担当。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深刻洞察人类前途命运,顺应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提出一系列有利于解决全球问题、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正确主张。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拓展深化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交往格局,形成了覆盖全球的“朋友圈”。

近年来,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不仅得益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而且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力引领。这一思想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倡议,赢得了国际社会高度赞誉和广泛认同,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创造性地提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汇聚着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向往的和平、发展、繁荣的“最大公约数”;创造性地提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其实质就是要走出一条国与国交往的新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辟道路、积累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倡导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了可靠的现实抓手和依托平台。这些重大原创,是坚持人民立场、体现博大胸怀和崇高道义、运用科学思维作出的理论创造,是新时代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重大创新成果。

【思想宣传范文】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确立了根本遵循,提出了重大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在关键人。当前,要紧紧抓住宣传思想战线“关键少数”,着力在四个方面狠下功夫,确保高质量完成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

宣传思想战线“关键少数”要在学习讲话精神上狠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高屋建瓴,既从历史维度深刻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又从现实维度科学揭示了宣传思想工作的“九个坚持”规律,指出了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任务、目标要求等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是指导新形势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纲领性文献,需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宣传思想战线“关键少数”要完成光荣的使命任务,就必须首先在学习讲话精神上狠下功夫。要认认真真读讲话、扎扎实实学讲话、勤勤恳恳悟讲话,既从整体全面把握讲话内容,又从细节深化研究重要思想,深刻领悟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刻体悟习近平总书记敢于担当的政治品质,科学理解和把握讲话的人民性、时代性、思想性,切实学懂弄通讲话精神,切实防止出现一知半解、断章取义、生搬硬套的现象。

宣传思想战线“关键少数”要在做实做细要求上狠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就新形势下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必须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强调“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等等。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宣传思想战线“关键少数”必须把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宣传思想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杜绝落空。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守政治立场,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从讲政治的高度重视落实工作,切实增强工作主动性、积极性。要坚决防止出现口头重视、行动忽视,表态积极、行动迟缓等问题,坚决防止落实工作打折扣、搞变通,坚决纠正“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针对本人岗位职责,结合具体工作实际,对标讲话要求,拿出实实在在的工作规划,一步一步地狠抓细化实化工作,真正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明确要求贯彻下来,做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宣传思想战线“关键少数”要在带头发挥作用上狠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高度肯定了宣传思想战线干部,明确指出“宣传思想战线广大干部是完全值得信赖的”,并从战略高度强调要“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能否把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打造好,关键在于宣传思想战线“关键少数”的带头作用能否发挥好。当前,宣传思想战线“关键少数”要正确认清自身的角色定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要带头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掌握新本领、增强新能力,切实以宣传思想战线“关键少数”的优秀事迹激励人、崇高品格引领人、出色业绩鼓舞人,发挥“关键少数”团结、带领、影响“绝大多数”的正向作用,形成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新格局。与此同时,宣传思想战线“关键少数”还要在社会中带好头、示好范,要带头旗帜鲜明坚持真理,带头做好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带头引领正确舆论导向,促进提高主流思想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带头立场坚定批驳谬误,敢于发声、敢于亮剑。

宣传思想战线“关键少数”要在创新工作路径上狠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要“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实现强起来的目标,既指宣传思想工作整体强,又指各个领域、各个层级等组成部分工作强。当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发展还很不平衡,宣传思想各个组成部分工作不平衡的情况依然客观存在。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强起来是一篇大文章。宣传思想战线“关键少数”必须在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结合各自实情,立足各自优势,更加有效发挥主观能动性,着力打造贯彻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要求、遵循宣传思想工作规律、彰显宣传思想工作特点、有助提高宣传思想工作质量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路径,不断总结、提炼形成务实管用、可推广、可复制的宣传思想工作一般做法、样本案例、经验启示,进一步从整体上降低宣传思想工作成本、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的实效性、科学性、创新性。

【思想宣传范文】三。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富有时代性、原创性、民族性的重大理论观点。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兴文化”作出重要阐释。这些重要论述,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定文化自信。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四个自信”的提出是重大理论突破。党的十九大明确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一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要增强“四个自信”,反映了我们党对文化地位和作用认识的极大深化,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文化自信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的文明内涵和价值底蕴,成为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强大精神力量。文化自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经验和历史成果得以在文明的层次得到总结和提升,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必将极大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尤其是在价值观念分化多元、意识形态斗争复杂尖锐的时代大环境下,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事关道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新时代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要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要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以中国实践为立足点,克服本本主义、教条主义,以伟大理论指导伟大实践,引领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同时,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广泛运用多媒体和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更加生动鲜活,使马克思主义借助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走出书本、走向人民群众。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这些论述充分显示了我们党的文化自觉以及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担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今天仍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我们要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立足时代要求的基础上,融通传统文化与当代实践,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获得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文化风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彰显出更加磅礴的精神力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精神支撑。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内在要求。在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面对各种风险挑战不断团结奋斗的过程。凝聚最广大人民形成奋斗合力,需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可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具有广泛的思想共识和价值认同。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要更加自觉地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目标出发,把“培育什么样的价值观”同“培养什么样的人”紧密结合起来,使抽象的价值原则与具体的生活实践、人格养成相结合,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全面提高全社会思想道德水平,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

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在反映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最关键的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只有在感情上真挚地热爱人民,文艺工作者才能扎根人民和生活,创造出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伟大作品。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天职,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以真善美的文艺力量观照社会现实,鼓舞人民前进。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坚持和弘扬中国精神,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开创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新局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关键在党。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敢于在意识形态领域亮剑,发扬斗争精神,始终站在意识形态斗争第一线,支持正确思想言论,抵制错误思潮。加强阵地意识,抓好阵地建设和管理,全面改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环境。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要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巩固壮大互联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同时,要做好对外宣传和传播工作,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传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为中国改革开放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争取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思想宣传范文】四。

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文章,首次提出并阐释了“红船精神”,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源头精神。深刻理解“红船精神”的精神实质、政治意蕴,始终不忘“红船精神”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价值逻辑,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我们才能更好、更稳、更快地走好新的长征路。

1.“红船精神”为不断夺取新胜利提供精神伟力。

“红船精神”包含着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和创新基因,蕴含着把中国革命事业引向最后胜利的思维变革和方法创新。这一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不是偶然形成的,而是中国共产党的万千优秀儿女集体实践的精神结晶,是燎原火种的初心源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红船精神’正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无不与之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

从1921年建党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们经历了一个艰苦卓绝的历史阶段,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28年浴血奋战中,革命先辈围绕着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围绕着如何打破对书本、经验的崇拜和膜拜,如何将实事求是的精神贯彻始终,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崭新革命道路。“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精神之源,是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奋进明灯,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持续不断地提供精神伟力。

思维创新首先体现在准确把握时代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呼声。一切革命、建设和改革都应以时代问题为导向,以时代问题的解决为旨归。在上个世纪初,各种政党、各种主义粉墨登场,都由于与历史潮流不一致,只能以失败收场。而作为一个新生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不仅将反对帝国主义的任务写进革命方案,更是自成立之日起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秉持人民立场。毛泽东同志指出:“从四万万五千万人民的利益出发……讨论其他任何别的问题,就是这个出发点,或者叫做立场。还有什么别的出发点、别的立场没有?没有了。为了全党与全国人民的利益,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就是我们的立场。”历史和事实证明,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牢记根本宗旨,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映照了历史的天空。

思维创新还体现在正确指明时代问题的解决办法。与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经验不同的是结合我国国情成功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经过28年奋争,“山沟沟里的马克思主义”取得了胜利。这是狭隘经验主义、教条主义者无法想象,也无法复制的。面对空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人在红船上通过的革命纲领是一个伟大的历史开端,是实事求是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光辉起点。这一红色传统传承至今。

创新是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特别是制度创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和活力的前提与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改革的接力棒,改革开放再出发,把人民放在价值追求的制高点,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不渝带领人民实现幸福生活,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了新的起点和新的境界。

2.“红船精神”的历史逻辑和价值逻辑。

“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红船经历的近百年航程,是中国共产党人辉煌伟大历程的精神隐喻,是党领导人民群众实现伟大梦想的力量之基。

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蕴含着无数生动感人的故事,值得珍视、珍藏和永久流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走过的历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过的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的,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能忘却、不容否定的壮丽篇章,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的现实基础。”

“红船精神”的历史逻辑呈现发展轨迹。近代以来,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卓越、独特的精神标识。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奋斗之地,也是中国革命运动演进之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浙江嘉兴南湖红船等也就成为党领导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思想阵地和精神高地。

实际上,革命文化作为不同于传统样态的新文化形态,完整地呈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打碎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伟大斗争历程,相继培育出彪炳史册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这些伟大精神,凝结着我们党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既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丰厚滋养。

“红船精神”的价值逻辑培厚思想沃土。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充分演绎了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革命信仰,从数十名党员的新生政党到拥有8900多万名党员的执政大党,道路的曲折与艰辛没有吓倒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具有高尚政治追求的无数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始终坚持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在神州大地上镌刻出一部部可歌可泣、彪炳千秋的宏伟史诗。

价值认同是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与实践认同的高度统一。实践证明,“红船精神”的价值逻辑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奋斗过程中形成的心理、情感、精神的完美统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感召群众、引领群众、凝聚群众的精神财富和不朽坐标。无论是王尽美在临终之际简短医嘱中提到的“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到底”,还是__在狱中写的《可爱的中国》《清贫》满怀憧憬的革命襟怀,这些革命烈士的不朽之作穿透历史沧桑,不仅激励了当时革命者见贤思齐、对标学习,更是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深刻而有重要价值的历史教育篇章。

弘扬“红船精神”,推进伟大事业。在新时代,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深刻领会和把握“红船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迈开新步伐,谱写新篇章,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思想宣传范文】五。

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其他领域改革发展提供重要物质基础,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频发,各国面临许多共同威胁和挑战,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面临深刻变革,个别国家实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对世界经济稳定发展造成冲击。从国内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今年7月3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指出,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在这一新形势下,只有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有效应对、有力化解新问题新挑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的有机结合,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重要的制度安排。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保证,有利于协调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有利于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有利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曾推动生产力巨大发展,但也加剧了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具有难以克服的痼疾。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不仅能够更大程度地推动生产力发展,而且能够克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性缺陷。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运行的市场经济。这一体制能够有效结合并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各自优势,通过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充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有利于抵御重大风险。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诸多风险与挑战。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能够有效防范和化解这些风险与挑战。首先,坚持党的领导有利于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进。第二,坚持党的领导有利于充分发挥党在经济建设中的统筹、协调和动员能力,能够协调各方利益,弥合分歧、形成合力,为防范和化解风险与挑战提供制度保障。第三,随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坚持党的领导有利于独立自主发展、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同时有利于我国经济积极主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只有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防范和化解风险与挑战,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文档为doc格式。

新时代思想铸魂育人宣传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伟大民族精神深深融入中华民族血脉,成为支撑中华民族风雨无阻、坚毅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思想宣传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内容提要: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学校思政课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教育系统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通过优秀思政课示范巡讲、思政课建设优秀成果巡礼、思政课建设巡察和思路创优、师资创优、教材创优、教法创优、机制创优、环境创优,全力办好新时代学校思政课。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学校思政课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在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学校思政课、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系统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三巡六创优”为抓手,全力办好新时代学校思政课。

“三巡”是指教育部即将开展的优秀思政课示范巡讲、思政课建设优秀成果巡礼、思政课建设巡察三项工作,是在教育战线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模式。

优秀思政课示范巡讲。“巡讲”就是以参加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各地区、各学段、各年龄段一线优秀教师为主体,组建百人巡讲团,将其优秀课程送到全国各地巡讲,在巡讲中深化对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六个方面素养、“八个统一”的理论解读,展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

思政课建设优秀成果巡礼。“巡礼”就是把党的xx大以来特别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各地各学校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建设的优秀成果展示出来,将巡回展览、网上展览、理论研讨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把好经验好做法“送上门”开展横向交流,督促各地各学校把自己摆进去,对标对表、找准差距、改进工作,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思政课建设巡察。“巡察”就是抽调教育系统骨干力量组成巡察组,分赴各地检查、调研思政课建设情况,与地方和学校负责同志一起研究解决思政课建设面临的问题,进一步加强面对面指导,压实主体责任,形成强大合力。

“六创优”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教育部党组抓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思路和经验总结。两年多的实践表明,这个工作思路符合中央精神,取得了显著成效,要继续坚持和完善。

思路创优。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从“关键”的角度来创优思路,明确思政课的本质属性。思政课的对象是“人”,是在人的头脑中搞建设、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搞建设。思政课的关键是“思”,缺少思想魅力就缺少课程感染力,立德树人关键在于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思政课的重点是“政”,讲政治是具体的,思政课要牢牢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思政课的载体是“课”,思想加政治等于思政课,要实现二者有机融合,在融合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最终通过课程体现出来。

师资创优。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师资创优,要从“关键在教师”的角度来看待。提出思政课教师六个方面素养。要瞄准这六个方面素养建队伍,综合研判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拿出切实有效措施,努力使教师个人素质和教学团队素质符合要求。要紧紧抓住提高教学能力这个牛鼻子,通过“三集三提”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师“内功”。首先,坚持集中研讨提问题。通过多种形式把思政课教师集中起来,集体研讨确定问题,把教学难题找准,增强教学针对性。其次,坚持集中培训提素质。组织思政课教师定期开展集中培训,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交流先进经验。再次,坚持集中备课提质量。建立集体备课制度,对党的xx大以来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和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等进行深入研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扩大集体备课覆盖面和实效性。

教材创优。思政课教材是所有教材中最具历史使命的,必须注重其思想含量、政治含量、学术含量。要抓好经典教材建设。思政课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根基,高校要特别重视大学生对经典著作的学习。要抓好主体教材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要实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一体化建设;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建设,推动思想体系向教材体系转化。此外,还要抓好专业教材建设,提炼挖掘各门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形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格局;抓好案例教材建设,建设思政课案例库、备课资料库,使思政课教学逐步增大实证含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思政课集中备课的“中央厨房”,让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备课“小助手”;抓好特色教材建设,各地各学校要充分用好其独特的教育资源,如将红船精神、西迁精神编入地方教材、校本教材,就能收到较好效果;抓好领导报告教材建设,领导干部到学校讲思政课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国情、基层和群众。

教法创优。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思政课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课程教学中的逻辑展开,每位思政课教师都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精髓,运用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实践案例,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话语体系、语言表达。教法创优要达到的境界,就是把思政课讲得“有虚有实”,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既不是纯粹讲理论,而是有实践支撑;也不是纯粹讲实践,而是有理论指导。把思政课讲得“有棱有角”,在课堂上有原则、讲政治,有风格、敢斗争,善于用真理力量引导学生。把思政课讲得“有情有意”,牢牢抓住青少年学生思想特点,通过增强情感联系,为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把思政课讲得“有滋有味”,课堂教学要做到“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给学生提供香味形俱佳的精神大餐,让他们愿意吃、喜欢吃。把思政课讲得“有己有人”,教师把自己摆进课中,把课讲成自己精神、信仰、人格的写照,照亮学生心灵世界,解决学生思想问题。

机制创优。强调,思政课建设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机制创优的核心是创新评价体系,进而带动思政课建设各环节各方面机制创新。当前,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把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到位。在此基础上,着力统筹好部内外、校内外、院内外、课内外的各类教育资源、教师资源、实践资源、宣传资源,推动“四个结合”:一是推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构筑起“同心圆”,让他们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来自实践,能够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二是推动育德和育心相结合,为学生构筑起“承重墙”,让他们健康成长成才,将来走向社会能够经得起各种考验。三是推动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为学生构筑起思想成长的“立交桥”。四是推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运用好信息化手段,为学生构筑起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提升的“快车道”。

环境创优。思政课改革创新需要各方面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政治生态,让思政课教师能够潜心育人,让优秀教师有志于长期从事思政课工作。这是打造思政课“金课”的必要条件。只有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对思政课的认识提高了,教师、学生才会重视思政课。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要扛起政治责任,把思政课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多带真情实感、多谋实招硬招、多投真金白银、多解真困实难,带头走进课堂听课讲课,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

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要在“实”字上狠下功夫,把学习这一重要讲话精神的认识体会转化为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实际举措和扎实成效,更好发挥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不可替代作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广大学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从而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之才。

文化是民族的身份特征和灵魂血脉,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实践智慧和历史记忆,维系着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命运。任何一个有文化自觉意识的民族都会珍视自己的文化,高度认同自己文化的价值,精心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对自己文化的发展前途满怀信心。这种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理性心态和坚定信念就是文化自信。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创造和培育了辉煌灿烂、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并对自己的文化高度珍视,充满自豪。但近代以来,由于特殊的历史境遇,有的中国人曾一度对民族文化的前途和命运感到迷茫。回望这一文化心路历程,可以发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振是与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担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和文化贡献,中华民族才走出了文化迷茫,重振文化自信,追求文化自强。

第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并走向强起来的愿景,为重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奠定了国力和心理基础。文化境遇与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兴衰相互依托,没有民族的独立和国力的强盛,就不可能有文化的自信。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文化始终居于东亚文化圈的核心,并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由此涵养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豪感。但鸦片战争以后,在饱受列强欺辱、奴役后,有的中国人逐步丧失了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正是中华民族国运衰微、惨遭欺凌,在文化方面陷入困顿迷茫的境遇下登上历史舞台、担负起救亡图存和民族复兴使命的。经过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奋斗,找到了一条异于资本主义模式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终结了中华民族受宰制、受奴役、受屈辱的命运,把落后挨打、被列强视为“东亚病夫”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用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诠释了中国文化的价值,为重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奠定了国力和心理基础。

第二,中国共产党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清泉活水,激活了中华文化的生命活力,为重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提供了现实依据。中华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但清代以后,封建统治者的文化专制和闭关锁国所导致的文化封闭不仅窒息了中华文化的生命活力,也遮蔽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视野。近代以后,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欺凌,古老的文化已难以承担起为民族安身立命和救亡图存提供智力支撑以及方向引领的使命,中华民族被迫从域外先进文化中苦苦寻求民族救赎的智慧和药方。直到马克思主义传入和中国共产党登场,才出现了希望的曙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积极引领和实践先进文化,一方面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观照并分析解决中国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开放中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运用中国文化诠释和传播、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深度融合,使古老的中华文化焕发出生机活力,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也推动了中华传统文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嬗变,为坚定中国文化自信提供了历史和现实依据。

第三,中国共产党创新培育了富有时代气息的民族精神,激发了民族精神的巨大能量,增强了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是彰显民族精神气象和性格特质的文化依托,也是民族文化自信的思想基础和动力之源。中国共产党在担当历史使命的进程中,一方面自觉地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另一方面,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科学精神注入民族精神之中,创新培育了以“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北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改革开放精神为表现形式、富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民族精神的当代形态,为中国人民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和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充分发挥了民族精神的文化功能,也增强了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

第四,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培育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为重振中国文化自信培植和积淀了更加深厚的文化基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中华民族是富有文化创造力的民族,在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绵延古今的中华文化,不仅支撑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也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和认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文化落伍的历史境遇下,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在担当救亡图存和民族复兴大任的同时,也自觉地担负起延续发展和复兴民族文化的使命。既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富强和复兴提供了智慧滋养、智力支撑和方向引领,也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为重振民族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中国共产党找到了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智慧和方法,为中华文化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文化向何处去,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也一直是让中国人纠结的理论和现实课题。对于这两大难题,五四运动以后,无论是文化保守主义还是文化激进主义都没能作出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回答。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中国共产党在肩负民族复兴使命的进程中也一直在探索民族文化发展之道。在文化建设中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从马克思主义中找到了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智慧与方法,先后悟出了“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原则、“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方针和坚守中国文化的立场,确立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一价值目标,明确了中国文化未来发展的方向,也为重振中华文化自信提供了理想和信念。

中华民族走出文化迷茫、告别文化自卑、经历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追求文化自强的历史逻辑昭示我们,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担当,就不可能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民族文化的自信自强。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宣传思想干部提出了“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要求。这一要求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同样适用。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勤练“四力”,不仅是增强科研能力、提高学术水平的关键路径,而且是培育和践行优良学风、文风、作风的基本要求,更是多出良心之作、等心之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面对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新任务,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科学认识和把握“四力”的深刻内涵和相互关系,在练好“四力”上下功夫,更好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快速发展。

1、磨练脚力。

脚力就是深入实践、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理论研究并非只是简单地研究理论,而是需要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的“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学术繁荣提供了广阔空间。但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相对滞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学术原创能力不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社科工作者的“脚力”不够。

磨练脚力,一方面,要解决“不愿走”的问题。有观点认为,在当前的科技条件下,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取研究资料和海量数据,没有必要搞耗时费力的现场调查。但如果只沉溺于书斋中的知识获取、满足于“从概念到概念”的理论推衍、局限于“从数据到模型”的研究方式,其学问就容易陷入浅薄、苍白和虚无,其理论就容易产生“肌无力”,在实践中缺少生命力。陈云同志曾提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个“实”就是要靠“脚底板儿”去获取。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再先进的资料检索技术和数据获取手段,都不能替代亲自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实地调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习惯于通过调查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置身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才能通过大量的观察和总结,掌握新资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另一方面,要解决“不会走”的问题。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哲学社会科学调研的主要目的是推动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与其他形式的调研相比要更深入、更专业,更具学术性和科学性,要做更充分的设计和准备。调查中要“带着问题走”,瞄准当前的理论需要和实践需要,明确调研方向和选题,把情况和问题摸清楚,减少调查的盲目性;要“带着书本走”,站在既有的学科理论和研究基础之上,做好论证和假设,在调查实践中核验理论、发现理论、创新理论;要“带着工具走”,掌握、运用先进科学的调研方式、调查手段和测量工具,尽可能确保调研过程客观中立,掌握的调查资料真实可信,获取的数据信息系统全面。

2、精练眼力。

眼力是写出好文章、提炼好思想的重要前提,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做学问的立场、品位、高度和视野。增强眼力,最根本的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作为“伟大的认识工具”,作为我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武器,作为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各个学科最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如何增强眼力?首先,要提高鉴别力,对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要能“看得准”。曾指出,“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属性。在意识形态领域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价值观念多元多样的背景下,面对国内外一系列思想、理论、概念、观点、话语,要能够准确辨别其源流、揭示其实质:哪些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交锋、哪些是学术观点的争鸣,哪些需要研究借鉴、哪些需要批判吸收、哪些需要坚决反对,要能够从根本上加以辨识和区分。其次,要培育洞察力,对错综复杂的现实表象要能“看得真”。社科工作者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对于调查了解到的情况要加以分析研究,既要关注事实,又要关注事实背后的真相,既要见到树木又能见到森林,既要见到已知又能察见未知,善于从千变万化的客观实际中,抓住“本质真实”“去伪存真”,把真正的问题以及隐藏在背后的规律寻找出来。最后,要增强预见力,对发展趋势要能“看得远”。“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理论是否正确、是否深刻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就是看它是否具有前瞻性、预见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能够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和学术最前沿,把握世界历史进程中的根本矛盾、主要矛盾,找准我国乃至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所在和大势所趋,努力为党和政府研判形势、防范风险、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3、研练脑力。

“为学之道,必本于思”。脑力是打通理论与实践的关键,是创新理论和运用理论的能力。

研练脑力,首先,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下功夫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其中蕴含的新理念、新论断和新观点,掌握贯穿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引领和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其次,要着力提升理论创新能力。治学贵在创新,在各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中,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不能满足于对既有理论的修修补补,不能陷于西方理论概念和逻辑框架的窠臼,而是要学会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去思考,把创建新理论、建立新体系、发现新方法、树立新范式等作为治学的重要目标,以中国丰富的社会实践为基础,在推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研究中开拓新的领域。最后,要着力增强理论应用能力。学术研究要以解决实际问题、服务实践发展为目标,把研究重点放在党和国家关注的重大问题上,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上,放在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上,放在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上,多出好思想和好成果,以理论创新发展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4、凝练笔力。

笔力是理论阐释、理论表达和理论传播的能力,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基本功,脚力、眼力、脑力最终都要通过笔力去体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着理论创新、资政建言、舆论引导、价值传播、对外交流等职责,除了要熟练掌握和运用科学规范的学术语言外,还要做好成果转化,学会运用政治语言、大众语言、国际语言进行多元表达。具体来看,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凝练笔力。

一是要在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学术阐释上下功夫。比如,针对党中央提出的诸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原创性理论、原创性话语,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运用相关学科的重要理论、重要概念、基本范畴把包含其中的深刻学理与内涵阐释出来,不断推出系统性与学理性并重、说理透彻与文风活泼兼备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二是要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成果大众化上下功夫。坚持“以文载道”“以文弘道”,做好理论成果转化和社会推广,善于把复杂的理论用简单的逻辑表达出来,用大众化、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出来,用新技术手段和渠道传播出去,提升学术研究的社会效果,达到解放思想、启发民智、传播价值观、凝聚民心的目的。三是要在推进中。

国学。

术国际化上下功夫。努力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用国际学术界听得懂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阐释好中国理念,传递好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学术话语的特色和优势,改变目前“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局面。

宋代著名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中写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首诗一方面强调了好学问来之不易,需要终身努力,下力气去求取;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做真学问的关键是“要躬行”,做到知和行的有机结合、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统一。古今理寓俱通达。“四力”是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长期磨练、躬行践履的重要素质和能力,需要在为学治学过程中不断去深思、去体悟,并使之真正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形成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党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大举措。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自觉性坚定性,强化责任担当,确保党的政治建设各项任务举措落到实处,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在全党上下始终保持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良好政治局面。

(一)。

《意见》是对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的深刻总结,对于新时代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推动新的伟大工程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我们党形成了讲政治的优良传统。党的xx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事关统揽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这是科学总结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又具有鲜明时代性现实针对性的重大论断。

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的理性升华。党的xx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特别强调党要管党,管党治党必须全面从严。坚持从政治的高度看待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把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现象归纳为“七个有之”,鲜明提出“五个必须”“五个决不允许”,强调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不能只讲腐败问题、不讲政治问题。创造性地把党的政治建设贯穿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实践中,消除党内严重政治隐患,推动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政治生态。20xx年6月29日,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系统总结xx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经验,专门就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进行深刻阐述,明确提出要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这一系列重要论述,突出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对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极端重要性,明确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着力点,是对xx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的理论深化与理性升华。

新的伟大工程建设的有力抓手。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根据新形势提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并对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新的部署。《意见》在十九大报告所确立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了政治建设的统领意义,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制度建设、反腐败斗争始终,以政治上的加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引领带动党的建设质量全面提高。《意见》既立足现实、有的放矢,聚焦当前党的政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作出制度安排;又着眼长远、科学前瞻,就建立健全推进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长效机制提出要求、作出部署,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战略指导性,为新时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重要遵循。

(二)。

《意见》从坚定政治信仰、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四个方面,明确了党的政治建设的主要任务。这四个方面内涵密切联系、环环相扣,是一个逻辑严密、科学完备的有机统一体。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就要聚焦这些主要任务,切实弄清和认真落实这些任务对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

坚定政治信仰是前提,必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共产党人的精气神,核心是坚定的政治信仰。坚定的政治信仰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标志,是我们党历经各种艰难曲折和风险考验而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深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始终保持良好政治局面,前提就在于立根固本,坚定党员干部的政治信仰。强调,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我们党总是善于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以理论上的清醒确保政治上的坚定。

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是根本,必须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深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始终保持良好政治局面,最为紧要的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党员干部应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的结合上深刻认识、强化认同,不断增强拥护核心、跟随核心、捍卫核心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始终同以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坚决站稳党性立场和人民立场,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高度统一起来,任何时候都同党同心同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提高政治能力是关键,必须不断提高复杂条件下的领导水平和能力。讲政治,不仅有政治态度问题,还有政治能力问题。仅有鲜明的政治态度而无坚强的政治能力,讲政治就会力不从心。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诸多“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频繁爆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蹚深水区”“啃硬骨头”的攻坚期,一系列深层次矛盾问题日益凸显;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党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仍然尖锐和严峻。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艰巨复杂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任重道远的全面从严治党实践,迫切要求党员干部提高政治能力。指出,政治能力就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就是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认真领会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对政治理论水平提出的新要求,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对政治综合素养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政治能力训练和政治实践历练,切实提高复杂条件下的领导水平和能力。

净化政治生态是基础,必须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政治生态是党的自身建设和党的事业的“晴雨表”。政治生态好,全党风清气正,党的事业就能顺利推进;政治生态不好,歪风邪气蔓延,党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害甚至停滞倒退。深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必须把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作为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浚其源、涵其林,养正气、固根本,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努力实现全党正气充盈、政治清明。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每个党员干部都肩负着重要责任,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则是“关键少数”,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应当按照《意见》要求部署,切实加强党性修养,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坚决防范被利益集团“围猎”,持之以恒锤炼政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自觉遵守党内法规,注重家庭家教家风,自觉做廉洁自律、廉洁用权、廉洁齐家的模范,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三)。

认真学习贯彻《意见》,关键在于抓好落实。各级党组织要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各地各部门实际,既全面把握、整体推进,又突出重点、补齐短板,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各方面工作抓紧抓实抓好,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对任何一个政党而言,都有其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路线。政治路线标示政党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决定政党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具有“航标”意义和“灯塔”功能。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为党的政治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必须坚决捍卫、坚定执行。各级党组织必须按照《意见》要求部署,将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作为深入推进政治建设、始终保持良好政治局面的基本遵循。确定工作思路、工作部署、政策措施,都要同党的政治路线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坚定执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党的政治路线,就要全面贯彻实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打赢“三大攻坚战”,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努力。

完善领导体制、改进领导方式。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形势、大变革,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就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建立健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体系,为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就要贯彻好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领导制度,善于运用民主的办法汇集意见、科学决策,善于通过协商的方式增进共识、凝聚力量,善于集中、敢于担责,防止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就要坚持好党的群众路线这一基本领导方法,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不断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就要落实好依法执政这一基本领导方式,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自觉把党的领导活动纳入制度和法治轨道。

突出政治标准选人用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选人用人是党的政治建设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毛泽东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我们党选人用人的基本标准是德才兼备。这里的德,首先指的是政德。抓紧抓实抓好党的政治建设,就要坚决纠正这一偏差,切实按照《意见》要求部署,在选人用人中突出政治标准,强化对干部政治忠诚、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方面的考察考核,坚决把德不配位甚至说一套、做一套的“两面人”挡在门外。要认真落实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真正选拔任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对政治不合格的干部实行“一票否决”,确保党的事业牢牢掌握在对党忠诚可靠的人手中。

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凝聚党员的重要平台,是党员锤炼党性、提高政治素养的大熔炉。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一些地方和部门之所以出现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问题,与党内政治生活得不到正常开展直接相关。深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始终保持良好政治局面,就要按照《意见》要求部署,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强化各级各类党组织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坚决防止和克服忽视政治、淡化政治、不讲政治的倾向;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坚决防止和克服不讲创新、不讲活力、照搬照套的倾向;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坚决防止和克服不讲原则、平淡化庸俗化随意化的倾向;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坚决防止和克服一团和气、评功摆好、明哲保身的倾向。

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政”,从正、从文。政治从来离不开文化,文化的力量和影响深沉而持久。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各级党组织要深刻领会这一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按照《意见》要求部署,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大资源,创造性开展文化活动,让党员干部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培育政治气节、政治风骨。始终坚持“三严三实”,大力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大力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充分发挥积极健康的政治文化对政治生态的浸润作用,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注入强大正能量。

“通,达也。”自古以来,互联互通就是人类社会的追求。指出:“互联互通是释放发展潜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联动发展的基础前提。”“一带一路”建设和互联互通相融相近、相辅相成,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一带一路”建设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其中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和人文基础,是最基础、最坚实、最持久的互联互通。增进民心相通需要统筹协调各种关系,如对象上要协调主体多元与目标一致的关系,机制上要协调政府主导和民众参与的关系,时间上要协调传承历史与建构未来的关系,才能汇聚起民心相通的最大合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持续发展。

1.善于在多元主体中达成一致目标。

民心集中体现为一定社会范围内的民众对触及其共同利益、价值观念的问题、现象、事实所产生的意志,具有一致性、广泛性和长期性等特点。民心相通是特定人群内或不同人群中人与人之间心理意愿的交流融合、同向一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民心相通与社会生活环境密切相关。跨文化境遇中,实现民心相通更要熟悉彼此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社会心理、交际用语等诸多因素。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推进民心相通,必须积极应对不同文化、文明之间的交融与交锋。据统计,“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地跨中亚、东盟、南亚、中东欧、西亚、北非,直接相关国家有65个,总人口约44亿。既有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有实行西方式政党制度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有实行君主政体的阿拉伯国家。跨越不同文明区域,存在多种不同宗教信仰,使用50多种国家通用语和200多种民族语言。多元化民众、多样化国情,加之沿线民众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认知、接纳层次不一,均给民心相通带来诸多机遇与挑战。

“通者,同也。”面对多样化的沟通主体,只有找到共同点才能形成交集,互通互印。从一定意义上讲,实现民心相通就是寻求一致性、培育共同点的过程。尽管“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家各地区都希望发展进步,但不同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发展阶段导致各自的发展目标不尽相同。除培育共同的利益诉求外,还需要挖掘其他共同点。可以是相同的历史记忆,在继承发扬历史传统中实现民心相通;可以是相近的生活环境,在日常往来的守望相助中实现民心相通;可以是相似的价值理念,在互学互鉴中实现民心相通;可以是趋同的愿景目标,在携手同行中实现民心相通……民心相通中的相同点因人因地因事而异,是建立在多样性基础上的一致性,是点与点串联中形成的互通性。

相互达成一致、实现民心相通的重要途径是共商。正如所指出的,“就是集思广益,好事大家商量着办,使‘一带一路’建设兼顾双方利益和关切,体现双方智慧和创意”。共商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包容互鉴。民心相通的前提是接纳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既有国情,认同各个国家、地区的不同文明。文明没有优劣、高下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指出:“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只有保持互相欣赏、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姿态,才能在协商中找到共同的契合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二是平等协商。“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都是平等的,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平等参与者,都可以就双边、多边合作发表意见。指出:“各国体量有大小、国力有强弱、发展有先后,但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都有平等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权利。涉及大家的事情要由各国共同商量来办。作为大国,意味着对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更大责任,而不是对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更大垄断。”三是换位思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是民心沟通必备环节,“不能以己度人、一厢情愿”。换位思考不只是转化立场,更重要的是通过交际语言、思维方式的转换找准彼此的文化差异,用对方的母语去熟练表达,用对方秉持的文化价值理念弥合差异,以此通人心、换真心,恰如所言:“互联互通是一条心灵之路,你了解我,我懂得你,道理就会越讲越明白,事情就会越来越好办。”

2.善于在政府主导中融合民众互动。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共商、共建、共享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由共商达成共识、达成一致意愿使民心相通具备意向性,而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理念转化为行动,还需要有直接的、鲜活的载体和推动力。增进民心相通的现实力量大体分为两类:政府的力量、民众的力量。其中政府部门掌握丰厚的人财物资源,具有决策和执行的行政权,能够调动各方力量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地开展民心相通工作。自20xx年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来,党和国家运筹帷幄,先后成立“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近6年的时间里,“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民众的认可度、参与度大幅提升,民心相通工作取得巨大进展。对此,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已牵头把众多好经验、好方法、好探索结集成《“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报告》。

当然,在注重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避免政府“唱独角戏”。政府出台的方针政策最终要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分担到个人上,因此一定要善于挖掘民间力量。从内涵上讲,民心相通中的“民”不仅包括政府官员,还包括普通民众、企业家、专家学者、媒体记者、海外华侨等各阶层人士。民众是民心相通的主体,没有广大民众的参与,民心相通就会浮于表面、失去根基。实际上,民众在民心相通中自有优势,内容多样、形式灵活、平等自愿、直接接触的民间往来有利于增进了解、沟通思想、深化友谊。

实践证明,政府和民众的良性互动才能让民心相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民心相通的“通”是过程,产生的力则来自于“合”。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的呼应联动,能让民心相通聚成有效合力。为此,强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要发挥政府把握方向、统筹协调作用,又要发挥市场作用。政府要在宣传推介、加强协调、建立机制等方面发挥主导性作用,同时要注意构建以市场为基础、企业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广泛调动各类企业参与,引导更多社会力量投入‘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形成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的合作模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民间促进的立体格局。”

3.善于在传承历史中建构未来。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传承历史与开创未来的伟大倡议。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古代中国在建设“草原丝绸之路”“沙漠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时,孕育出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千百年来,丝路精神沟通东西方文化、交融多元文明,沿线各国以此为纽带,互联互通,共同发展。岁月变迁中,丝路精神在沿线国家和地区民众心中代代积淀,形成了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对此,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唤起了沿线国家的历史记忆。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友谊之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精神,把我国发展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沿线各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全新的时代内涵。”放眼世界,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已表现出浓浓的丝路情结,推出了不同的“丝绸之路”建设规划,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开发计划署的“丝绸之路复兴”计划、伊朗的“铁路丝绸之路”、哈萨克斯坦的“哈萨克斯坦—新丝绸之路”计划……历久弥新的“丝路精神”已成为推动现代国际社会合作发展的重要纽带,成为塑造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重要原则。

在积极传承丝路文明、弘扬丝路精神的同时,要注意“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各国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曾经出现过的民族矛盾、宗教冲突,积累下的历史恩怨。传承历史友谊有利于民心相通,消解历史恩怨更有助于打开心扉。要坚持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原则,对历史上的矛盾问题加以梳理总结,以发展的眼光解开存在于“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民众之中的“心结”。同时,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也发生重大变化,需要不断推动传统丝路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时代”。要把丝路文明最核心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的丝路精神弘扬起来,以人们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方式推广开来。

历史可鉴,未来可期。指出:“这一倡议源自中国,更属于世界;根植于历史,更面向未来。”英国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也在《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中向世人阐明:“丝绸之路的历史是一部浓缩的世界史,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最耀眼的舞台。它不仅塑造了人类的过去,更将主宰世界的未来。”面向未来的“一带一路”建设在“空间”和“本质”上已经超越了传统的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建设跨越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明,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合作平台,是各方共同打造的全球公共产品。它以亚欧大陆为重点,向所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开放,不排除、也不针对任何一方。”“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互相对接、优势互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从本质上看,“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以全球为基础、以平等自愿关系为纽带、以“互信、互通、共享”为特征的治理模式,指出:“共建‘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合作,而且是完善全球发展模式和全球治理、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置身其中的民心相通不止于结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关键是要形成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生活在共同的家园,拥有共同的命运,人类历史始终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相遇相知中向前发展”。

国之交在民相亲,民相亲在心相通。民心相通不会一蹴而就,需要精耕细作,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推动民心相通建设,需要大力促进人缘相亲、文缘相通、命运与共,让各国民众在实现共同发展的过程中成为好朋友、好伙伴,逐步构建责任共担、利益共享、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此,强调:“我们正走在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上。我相信,只要我们相向而行,心连心,不后退,不停步,我们终能迎来路路相连、美美与共的那一天。我相信,我们的事业会像古丝绸之路一样流传久远、泽被后代。”

追梦人铸魂育人心得体会

第一段:追梦人的故事给予我深刻的启示。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我常常被身边的学生们所感染和激励。他们中的许多孩子充满梦想,他们努力学习,积极进取,时常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追梦人们的故事成为我的灵感源泉,我深思熟虑,总结出了一些关于“追梦人铸魂育人”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激发学生对梦想的探索和追求。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激发学生对梦想的探索和追求是我育人工作的首要任务。追梦人们常常因为对自己的梦想坚定不移地追求而取得了成功。我通过在课堂上讲述追梦人的故事,激发学生们对梦想的渴望,并鼓励他们勇敢去追寻梦想。我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提供各种机会和平台,帮助他们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追求自己的梦想。我相信,只有教会他们如何追梦,他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破浪前行,遥望远方。

第三段:培养学生坚毅的品质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在助学和指导学生追梦的过程中,我也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坚毅的品质和积极向上的心态的重要性。追梦人们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需要他们拥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和相信自己的能力的心态。因此,我鼓励学生们要对自己怀有信心,并且要相信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在面对挫折和失败的时候,我用鼓励和赞美的话语,帮助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并且向他们传递着追梦人们的力量和鼓舞。

第四段:树立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于他们走向成功之路至关重要。追梦人们凭借着信念和价值观的指引,追逐梦想的过程不会动摇他们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因此,在铸魂育人的工作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心、公正和责任感,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我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阅读相关题材的书籍、开展共同探讨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五段:做好自身追梦人的榜样作用。

在“追梦人铸魂育人”的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还意识到自身的作用和责任。作为学生的导师和榜样,我的言行和行为会深深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思考方式,也会影响他们对梦想和努力的理解和认识。因此,我努力以身作则,不断追求进步和完善自己。我要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学生们,只有成为真正的追梦人,才能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实现自己和社会共同发展的目标。

总结:

通过阐述追梦人铸魂育人的心得体会,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并且在实践中坚持培养学生追梦的品质和积极向上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只有在努力实现自己的追梦的同时,我们才能成为学生们人生道路上的引导者、榜样和朋友。追梦人的故事让我深受启示,也让我更加深信,只有培养学生的梦想,我们才能够引领下一代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新时代思想铸魂育人宣传

“通,达也。”自古以来,互联互通就是人类社会的追求。指出:“互联互通是释放发展潜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联动发展的基础前提。”“一带一路”建设和互联互通相融相近、相辅相成,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一带一路”建设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其中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和人文基础,是最基础、最坚实、最持久的互联互通。增进民心相通需要统筹协调各种关系,如对象上要协调主体多元与目标一致的关系,机制上要协调政府主导和民众参与的关系,时间上要协调传承历史与建构未来的关系,才能汇聚起民心相通的最大合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持续发展。

1.善于在多元主体中达成一致目标。

民心集中体现为一定社会范围内的民众对触及其共同利益、价值观念的问题、现象、事实所产生的意志,具有一致性、广泛性和长期性等特点。民心相通是特定人群内或不同人群中人与人之间心理意愿的交流融合、同向一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民心相通与社会生活环境密切相关。跨文化境遇中,实现民心相通更要熟悉彼此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社会心理、交际用语等诸多因素。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推进民心相通,必须积极应对不同文化、文明之间的交融与交锋。据统计,“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地跨中亚、东盟、南亚、中东欧、西亚、北非,直接相关国家有65个,总人口约44亿。既有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有实行西方式政党制度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有实行君主政体的阿拉伯国家。跨越不同文明区域,存在多种不同宗教信仰,使用50多种国家通用语和200多种民族语言。多元化民众、多样化国情,加之沿线民众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认知、接纳层次不一,均给民心相通带来诸多机遇与挑战。

“通者,同也。”面对多样化的沟通主体,只有找到共同点才能形成交集,互通互印。从一定意义上讲,实现民心相通就是寻求一致性、培育共同点的过程。尽管“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家各地区都希望发展进步,但不同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发展阶段导致各自的发展目标不尽相同。除培育共同的利益诉求外,还需要挖掘其他共同点。可以是相同的历史记忆,在继承发扬历史传统中实现民心相通;可以是相近的生活环境,在日常往来的守望相助中实现民心相通;可以是相似的价值理念,在互学互鉴中实现民心相通;可以是趋同的愿景目标,在携手同行中实现民心相通……民心相通中的相同点因人因地因事而异,是建立在多样性基础上的一致性,是点与点串联中形成的互通性。

相互达成一致、实现民心相通的重要途径是共商。正如所指出的,“就是集思广益,好事大家商量着办,使‘一带一路’建设兼顾双方利益和关切,体现双方智慧和创意”。共商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包容互鉴。民心相通的前提是接纳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既有国情,认同各个国家、地区的不同文明。文明没有优劣、高下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指出:“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只有保持互相欣赏、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姿态,才能在协商中找到共同的契合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二是平等协商。“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都是平等的,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平等参与者,都可以就双边、多边合作发表意见。指出:“各国体量有大小、国力有强弱、发展有先后,但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都有平等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权利。涉及大家的事情要由各国共同商量来办。作为大国,意味着对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更大责任,而不是对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更大垄断。”三是换位思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是民心沟通必备环节,“不能以己度人、一厢情愿”。换位思考不只是转化立场,更重要的是通过交际语言、思维方式的转换找准彼此的文化差异,用对方的母语去熟练表达,用对方秉持的文化价值理念弥合差异,以此通人心、换真心,恰如所言:“互联互通是一条心灵之路,你了解我,我懂得你,道理就会越讲越明白,事情就会越来越好办。”

2.善于在政府主导中融合民众互动。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共商、共建、共享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由共商达成共识、达成一致意愿使民心相通具备意向性,而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理念转化为行动,还需要有直接的、鲜活的载体和推动力。增进民心相通的现实力量大体分为两类:政府的力量、民众的力量。其中政府部门掌握丰厚的人财物资源,具有决策和执行的行政权,能够调动各方力量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地开展民心相通工作。自20xx年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来,党和国家运筹帷幄,先后成立“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近6年的时间里,“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民众的认可度、参与度大幅提升,民心相通工作取得巨大进展。对此,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已牵头把众多好经验、好方法、好探索结集成《“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报告》。

当然,在注重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避免政府“唱独角戏”。政府出台的方针政策最终要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分担到个人上,因此一定要善于挖掘民间力量。从内涵上讲,民心相通中的“民”不仅包括政府官员,还包括普通民众、企业家、专家学者、媒体记者、海外华侨等各阶层人士。民众是民心相通的主体,没有广大民众的参与,民心相通就会浮于表面、失去根基。实际上,民众在民心相通中自有优势,内容多样、形式灵活、平等自愿、直接接触的民间往来有利于增进了解、沟通思想、深化友谊。

实践证明,政府和民众的良性互动才能让民心相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民心相通的“通”是过程,产生的力则来自于“合”。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的呼应联动,能让民心相通聚成有效合力。为此,强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要发挥政府把握方向、统筹协调作用,又要发挥市场作用。政府要在宣传推介、加强协调、建立机制等方面发挥主导性作用,同时要注意构建以市场为基础、企业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广泛调动各类企业参与,引导更多社会力量投入‘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形成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的合作模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民间促进的立体格局。”

3.善于在传承历史中建构未来。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传承历史与开创未来的伟大倡议。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古代中国在建设“草原丝绸之路”“沙漠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时,孕育出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千百年来,丝路精神沟通东西方文化、交融多元文明,沿线各国以此为纽带,互联互通,共同发展。岁月变迁中,丝路精神在沿线国家和地区民众心中代代积淀,形成了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对此,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唤起了沿线国家的历史记忆。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友谊之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精神,把我国发展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沿线各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全新的时代内涵。”放眼世界,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已表现出浓浓的丝路情结,推出了不同的“丝绸之路”建设规划,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开发计划署的“丝绸之路复兴”计划、伊朗的“铁路丝绸之路”、哈萨克斯坦的“哈萨克斯坦—新丝绸之路”计划……历久弥新的“丝路精神”已成为推动现代国际社会合作发展的重要纽带,成为塑造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重要原则。

在积极传承丝路文明、弘扬丝路精神的同时,要注意“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各国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曾经出现过的民族矛盾、宗教冲突,积累下的历史恩怨。传承历史友谊有利于民心相通,消解历史恩怨更有助于打开心扉。要坚持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原则,对历史上的矛盾问题加以梳理总结,以发展的眼光解开存在于“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民众之中的“心结”。同时,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也发生重大变化,需要不断推动传统丝路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时代”。要把丝路文明最核心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的丝路精神弘扬起来,以人们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方式推广开来。

历史可鉴,未来可期。指出:“这一倡议源自中国,更属于世界;根植于历史,更面向未来。”英国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也在《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中向世人阐明:“丝绸之路的历史是一部浓缩的世界史,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最耀眼的舞台。它不仅塑造了人类的过去,更将主宰世界的未来。”面向未来的“一带一路”建设在“空间”和“本质”上已经超越了传统的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建设跨越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明,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合作平台,是各方共同打造的全球公共产品。它以亚欧大陆为重点,向所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开放,不排除、也不针对任何一方。”“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互相对接、优势互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从本质上看,“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以全球为基础、以平等自愿关系为纽带、以“互信、互通、共享”为特征的治理模式,指出:“共建‘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合作,而且是完善全球发展模式和全球治理、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置身其中的民心相通不止于结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关键是要形成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生活在共同的家园,拥有共同的命运,人类历史始终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相遇相知中向前发展”。

国之交在民相亲,民相亲在心相通。民心相通不会一蹴而就,需要精耕细作,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推动民心相通建设,需要大力促进人缘相亲、文缘相通、命运与共,让各国民众在实现共同发展的过程中成为好朋友、好伙伴,逐步构建责任共担、利益共享、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此,强调:“我们正走在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上。我相信,只要我们相向而行,心连心,不后退,不停步,我们终能迎来路路相连、美美与共的那一天。我相信,我们的事业会像古丝绸之路一样流传久远、泽被后代。”

培根铸魂八字育人心得体会

培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国家科学院院士、伦敦大学副校长,也是欧洲近代哲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深刻地洞察了人性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提出了“知识即力量”的名言,影响了后人的思想和行为。他的思想不仅能指引我们追求真理、积累知识,更能指引我们如何做人、如何育人。本文将以“培根铸魂八字育人心得体会”为主题,探讨培根的思想对我们的育人工作的启示和指导。

“铸魂”是培根提出的一种思想方法。他认为,人类灵魂是不完美的,需要通过知识的积累和思考的反复来改善。人的思想和行为可以被形成、改变、完善,人可以变成更好的人。而铸魂就是铸造人的灵魂,帮助每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培根认为,“铸魂”思想最终目的就是“建设更加有爱心的社会”。

培根认为,教育应该以“八字诀”为指导,分别是“人、事、语、数、时、地、器、物”。人,即为学生成长提供人格榜样和生活环境;事,即为学生成长提供有意义的活动;语,即丰富学生语言技能,让学生能够流利、准确、优美地表达自己;数,即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思想,并且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时,即共创和营造积极、高效的学习氛围;地,即给学生提供合适、舒适、安全、美观的学习环境;器,即培养学生使用科技用品的技能和方法;物,即使学生了解自然的规律、了解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重视知识的积累和思考的反复,从而探索更好的育人方法。特别是当前的“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将现代科技与“铸魂”思想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比如,针对人、时、地、器等元素,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视频、多媒体等技术,打造一个富有活力的学习环境;针对语、数、物等元素,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跨学科、有趣的教学项目,让学生学以致用、走进生活。

五、结论。

“培根铸魂八字育人”思想,是一个有力的思想武器,指引我们走向更好的育人之路。我们应当认真学习和实践“铸魂”思想以及“八字诀”,把教育和社会的真正需要作为引领我们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培养更多优秀未来的人才,以建设一个富有爱心的社会,让更多的人走向成功。毕竟,“知识即力量”,每个人的成功都需要知识的积淀,只有铸造灵魂,才会有精彩的人生。

追梦人铸魂育人心得体会

近年来,“追梦人”这个词汇在社会上越来越被重视起来,成为了无数人口中的追求目标。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深入理解“追梦人铸魂育人”的重要性,将其贯彻到教育实践中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追梦人铸魂育人”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首先,铸魂是培养学生坚定信仰和积极价值观的关键。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信仰的人。我们要始终提醒学生,追求梦想并不仅仅是追求个人利益,更是要帮助他们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追求正确的人生目标。只有具备了正确的价值观,学生才能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坚持正义和善良,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追梦人育人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份追求梦想的渴望,但在实践中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激发学生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追逐自己的梦想。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们才能够真正发挥自己的潜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三,追梦人育人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在当今社会,人才的竞争已经不再仅限于知识的竞争,而是思想和创新的竞争。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们建立正确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敢于面对问题、勇于探索未知,从而能够更好地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第四,追梦人育人可以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追梦人的人生态度往往是积极向上、坚持不懈,他们敢于尝试、勇于追求,具备了一种积极奋斗的精神。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和积极的人生观,教会他们珍惜过程、追求进步。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摆脱现实中的种种困境,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

最后,追梦人育人的重要性还在于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场所,教师起到的是引路人的作用。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们的情操和精神品质,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关爱。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在通过学习实现梦想的道路上不断努力,不断超越自我。

追梦人铸魂育人,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深入思考如何真正做到追梦人铸魂育人,并将其贯彻到教育实践中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培养出更多有信仰、有感恩、有梦想的人,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优秀的追梦人,铸造学生的灵魂,育人启发学生的未来。

新时代思想铸魂育人宣传

内容提要:习近平同志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学校思政课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教育系统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通过优秀思政课示范巡讲、思政课建设优秀成果巡礼、思政课建设巡察和思路创优、师资创优、教材创优、教法创优、机制创优、环境创优,全力办好新时代学校思政课。

习近平同志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学校思政课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在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学校思政课、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系统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三巡六创优”为抓手,全力办好新时代学校思政课。

“三巡”是指教育部即将开展的优秀思政课示范巡讲、思政课建设优秀成果巡礼、思政课建设巡察三项工作,是在教育战线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模式。

优秀思政课示范巡讲。“巡讲”就是以参加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各地区、各学段、各年龄段一线优秀教师为主体,组建百人巡讲团,将其优秀课程送到全国各地巡讲,在巡讲中深化对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六个方面素养、“八个统一”的理论解读,展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

思政课建设优秀成果巡礼。“巡礼”就是把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各地各学校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建设的优秀成果展示出来,将巡回展览、网上展览、理论研讨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把好经验好做法“送上门”开展横向交流,督促各地各学校把自己摆进去,对标对表、找准差距、改进工作,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思政课建设巡察。“巡察”就是抽调教育系统骨干力量组成巡察组,分赴各地检查、调研思政课建设情况,与地方和学校负责同志一起研究解决思政课建设面临的问题,进一步加强面对面指导,压实主体责任,形成强大合力。

“六创优”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教育部党组抓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思路和经验总结。两年多的实践表明,这个工作思路符合中央精神,取得了显著成效,要继续坚持和完善。

思路创优。习近平同志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从“关键”的角度来创优思路,明确思政课的本质属性。思政课的对象是“人”,是在人的头脑中搞建设、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搞建设。思政课的关键是“思”,缺少思想魅力就缺少课程感染力,立德树人关键在于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思政课的重点是“政”,讲政治是具体的,思政课要牢牢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思政课的载体是“课”,思想加政治等于思政课,要实现二者有机融合,在融合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最终通过课程体现出来。

师资创优。习近平同志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师资创优,要从“关键在教师”的角度来看待。习近平同志提出思政课教师六个方面素养。要瞄准这六个方面素养建队伍,综合研判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拿出切实有效措施,努力使教师个人素质和教学团队素质符合要求。要紧紧抓住提高教学能力这个牛鼻子,通过“三集三提”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师“内功”。首先,坚持集中研讨提问题。通过多种形式把思政课教师集中起来,集体研讨确定问题,把教学难题找准,增强教学针对性。其次,坚持集中培训提素质。组织思政课教师定期开展集中培训,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交流先进经验。再次,坚持集中备课提质量。建立集体备课制度,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和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等进行深入研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扩大集体备课覆盖面和实效性。

教材创优。思政课教材是所有教材中最具历史使命的,必须注重其思想含量、政治含量、学术含量。要抓好经典教材建设。思政课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根基,高校要特别重视大学生对经典著作的学习。要抓好主体教材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要实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一体化建设;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建设,推动思想体系向教材体系转化。此外,还要抓好专业教材建设,提炼挖掘各门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形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格局;抓好案例教材建设,建设思政课案例库、备课资料库,使思政课教学逐步增大实证含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思政课集中备课的“中央厨房”,让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备课“小助手”;抓好特色教材建设,各地各学校要充分用好其独特的教育资源,如将红船精神、西迁精神编入地方教材、校本教材,就能收到较好效果;抓好领导报告教材建设,领导干部到学校讲思政课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国情、基层和群众。

教法创优。习近平同志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思政课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课程教学中的逻辑展开,每位思政课教师都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精髓,运用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实践案例,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话语体系、语言表达。教法创优要达到的境界,就是把思政课讲得“有虚有实”,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既不是纯粹讲理论,而是有实践支撑;也不是纯粹讲实践,而是有理论指导。把思政课讲得“有棱有角”,在课堂上有原则、讲政治,有风格、敢斗争,善于用真理力量引导学生。把思政课讲得“有情有意”,牢牢抓住青少年学生思想特点,通过增强情感联系,为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把思政课讲得“有滋有味”,课堂教学要做到“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给学生提供香味形俱佳的精神大餐,让他们愿意吃、喜欢吃。把思政课讲得“有己有人”,教师把自己摆进课中,把课讲成自己精神、信仰、人格的写照,照亮学生心灵世界,解决学生思想问题。

机制创优。习近平同志强调,思政课建设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机制创优的核心是创新评价体系,进而带动思政课建设各环节各方面机制创新。当前,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把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到位。在此基础上,着力统筹好部内外、校内外、院内外、课内外的各类教育资源、教师资源、实践资源、宣传资源,推动“四个结合”:一是推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构筑起“同心圆”,让他们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来自实践,能够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二是推动育德和育心相结合,为学生构筑起“承重墙”,让他们健康成长成才,将来走向社会能够经得起各种考验。三是推动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为学生构筑起思想成长的“立交桥”。四是推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运用好信息化手段,为学生构筑起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提升的“快车道”。

环境创优。思政课改革创新需要各方面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政治生态,让思政课教师能够潜心育人,让优秀教师有志于长期从事思政课工作。这是打造思政课“金课”的必要条件。只有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对思政课的认识提高了,教师、学生才会重视思政课。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要扛起政治责任,把思政课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多带真情实感、多谋实招硬招、多投真金白银、多解真困实难,带头走进课堂听课讲课,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

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要在“实”字上狠下功夫,把学习这一重要讲话精神的认识体会转化为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实际举措和扎实成效,更好发挥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不可替代作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广大学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从而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之才。

【思想宣传范文】二。

文化是民族的身份特征和灵魂血脉,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实践智慧和历史记忆,维系着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命运。任何一个有文化自觉意识的民族都会珍视自己的文化,高度认同自己文化的价值,精心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对自己文化的发展前途满怀信心。这种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理性心态和坚定信念就是文化自信。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创造和培育了辉煌灿烂、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并对自己的文化高度珍视,充满自豪。但近代以来,由于特殊的历史境遇,有的中国人曾一度对民族文化的前途和命运感到迷茫。回望这一文化心路历程,可以发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振是与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担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和文化贡献,中华民族才走出了文化迷茫,重振文化自信,追求文化自强。

第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并走向强起来的愿景,为重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奠定了国力和心理基础。文化境遇与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兴衰相互依托,没有民族的独立和国力的强盛,就不可能有文化的自信。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文化始终居于东亚文化圈的核心,并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由此涵养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豪感。但鸦片战争以后,在饱受列强欺辱、奴役后,有的中国人逐步丧失了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正是中华民族国运衰微、惨遭欺凌,在文化方面陷入困顿迷茫的境遇下登上历史舞台、担负起救亡图存和民族复兴使命的。经过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奋斗,找到了一条异于资本主义模式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终结了中华民族受宰制、受奴役、受屈辱的命运,把落后挨打、被列强视为“东亚病夫”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用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诠释了中国文化的价值,为重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奠定了国力和心理基础。

第二,中国共产党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清泉活水,激活了中华文化的生命活力,为重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提供了现实依据。中华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但清代以后,封建统治者的文化专制和闭关锁国所导致的文化封闭不仅窒息了中华文化的生命活力,也遮蔽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视野。近代以后,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欺凌,古老的文化已难以承担起为民族安身立命和救亡图存提供智力支撑以及方向引领的使命,中华民族被迫从域外先进文化中苦苦寻求民族救赎的智慧和药方。直到马克思主义传入和中国共产党登场,才出现了希望的曙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积极引领和实践先进文化,一方面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观照并分析解决中国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开放中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运用中国文化诠释和传播、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深度融合,使古老的中华文化焕发出生机活力,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也推动了中华传统文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嬗变,为坚定中国文化自信提供了历史和现实依据。

第三,中国共产党创新培育了富有时代气息的民族精神,激发了民族精神的巨大能量,增强了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是彰显民族精神气象和性格特质的文化依托,也是民族文化自信的思想基础和动力之源。中国共产党在担当历史使命的进程中,一方面自觉地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另一方面,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科学精神注入民族精神之中,创新培育了以“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北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改革开放精神为表现形式、富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民族精神的当代形态,为中国人民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和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充分发挥了民族精神的文化功能,也增强了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

第四,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培育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为重振中国文化自信培植和积淀了更加深厚的文化基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中华民族是富有文化创造力的民族,在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绵延古今的中华文化,不仅支撑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也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和认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文化落伍的历史境遇下,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在担当救亡图存和民族复兴大任的同时,也自觉地担负起延续发展和复兴民族文化的使命。既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富强和复兴提供了智慧滋养、智力支撑和方向引领,也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为重振民族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中国共产党找到了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智慧和方法,为中华文化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文化向何处去,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也一直是让中国人纠结的理论和现实课题。对于这两大难题,五四运动以后,无论是文化保守主义还是文化激进主义都没能作出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回答。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中国共产党在肩负民族复兴使命的进程中也一直在探索民族文化发展之道。在文化建设中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从马克思主义中找到了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智慧与方法,先后悟出了“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原则、“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方针和坚守中国文化的立场,确立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一价值目标,明确了中国文化未来发展的方向,也为重振中华文化自信提供了理想和信念。

中华民族走出文化迷茫、告别文化自卑、经历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追求文化自强的历史逻辑昭示我们,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担当,就不可能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民族文化的自信自强。

【思想宣传范文】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宣传思想干部提出了“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要求。这一要求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同样适用。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勤练“四力”,不仅是增强科研能力、提高学术水平的关键路径,而且是培育和践行优良学风、文风、作风的基本要求,更是多出良心之作、等心之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面对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新任务,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科学认识和把握“四力”的深刻内涵和相互关系,在练好“四力”上下功夫,更好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快速发展。

1、磨练脚力。

脚力就是深入实践、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理论研究并非只是简单地研究理论,而是需要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的“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学术繁荣提供了广阔空间。但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相对滞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学术原创能力不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社科工作者的“脚力”不够。

磨练脚力,一方面,要解决“不愿走”的问题。有观点认为,在当前的科技条件下,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取研究资料和海量数据,没有必要搞耗时费力的现场调查。但如果只沉溺于书斋中的知识获取、满足于“从概念到概念”的理论推衍、局限于“从数据到模型”的研究方式,其学问就容易陷入浅薄、苍白和虚无,其理论就容易产生“肌无力”,在实践中缺少生命力。陈云同志曾提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个“实”就是要靠“脚底板儿”去获取。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再先进的资料检索技术和数据获取手段,都不能替代亲自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实地调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习惯于通过调查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置身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才能通过大量的观察和总结,掌握新资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另一方面,要解决“不会走”的问题。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哲学社会科学调研的主要目的是推动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与其他形式的调研相比要更深入、更专业,更具学术性和科学性,要做更充分的设计和准备。调查中要“带着问题走”,瞄准当前的理论需要和实践需要,明确调研方向和选题,把情况和问题摸清楚,减少调查的盲目性;要“带着书本走”,站在既有的学科理论和研究基础之上,做好论证和假设,在调查实践中核验理论、发现理论、创新理论;要“带着工具走”,掌握、运用先进科学的调研方式、调查手段和测量工具,尽可能确保调研过程客观中立,掌握的调查资料真实可信,获取的数据信息系统全面。

2、精练眼力。

眼力是写出好文章、提炼好思想的重要前提,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做学问的立场、品位、高度和视野。增强眼力,最根本的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作为“伟大的认识工具”,作为我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武器,作为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各个学科最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如何增强眼力?首先,要提高鉴别力,对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要能“看得准”。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属性。在意识形态领域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价值观念多元多样的背景下,面对国内外一系列思想、理论、概念、观点、话语,要能够准确辨别其源流、揭示其实质:哪些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交锋、哪些是学术观点的争鸣,哪些需要研究借鉴、哪些需要批判吸收、哪些需要坚决反对,要能够从根本上加以辨识和区分。其次,要培育洞察力,对错综复杂的现实表象要能“看得真”。社科工作者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对于调查了解到的情况要加以分析研究,既要关注事实,又要关注事实背后的真相,既要见到树木又能见到森林,既要见到已知又能察见未知,善于从千变万化的客观实际中,抓住“本质真实”“去伪存真”,把真正的问题以及隐藏在背后的规律寻找出来。最后,要增强预见力,对发展趋势要能“看得远”。“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理论是否正确、是否深刻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就是看它是否具有前瞻性、预见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能够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和学术最前沿,把握世界历史进程中的根本矛盾、主要矛盾,找准我国乃至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所在和大势所趋,努力为党和政府研判形势、防范风险、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3、研练脑力。

“为学之道,必本于思”。脑力是打通理论与实践的关键,是创新理论和运用理论的能力。

研练脑力,首先,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下功夫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其中蕴含的新理念、新论断和新观点,掌握贯穿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引领和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其次,要着力提升理论创新能力。治学贵在创新,在各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中,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不能满足于对既有理论的修修补补,不能陷于西方理论概念和逻辑框架的窠臼,而是要学会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去思考,把创建新理论、建立新体系、发现新方法、树立新范式等作为治学的重要目标,以中国丰富的社会实践为基础,在推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研究中开拓新的领域。最后,要着力增强理论应用能力。学术研究要以解决实际问题、服务实践发展为目标,把研究重点放在党和国家关注的重大问题上,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上,放在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上,放在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上,多出好思想和好成果,以理论创新发展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4、凝练笔力。

笔力是理论阐释、理论表达和理论传播的能力,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基本功,脚力、眼力、脑力最终都要通过笔力去体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着理论创新、资政建言、舆论引导、价值传播、对外交流等职责,除了要熟练掌握和运用科学规范的学术语言外,还要做好成果转化,学会运用政治语言、大众语言、国际语言进行多元表达。具体来看,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凝练笔力。

一是要在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学术阐释上下功夫。比如,针对党中央提出的诸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原创性理论、原创性话语,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运用相关学科的重要理论、重要概念、基本范畴把包含其中的深刻学理与内涵阐释出来,不断推出系统性与学理性并重、说理透彻与文风活泼兼备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二是要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成果大众化上下功夫。坚持“以文载道”“以文弘道”,做好理论成果转化和社会推广,善于把复杂的理论用简单的逻辑表达出来,用大众化、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出来,用新技术手段和渠道传播出去,提升学术研究的社会效果,达到解放思想、启发民智、传播价值观、凝聚民心的目的。三是要在推进中国学术国际化上下功夫。努力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用国际学术界听得懂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阐释好中国理念,传递好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学术话语的特色和优势,改变目前“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局面。

宋代著名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中写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首诗一方面强调了好学问来之不易,需要终身努力,下力气去求取;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做真学问的关键是“要躬行”,做到知和行的有机结合、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统一。古今理寓俱通达。“四力”是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长期磨练、躬行践履的重要素质和能力,需要在为学治学过程中不断去深思、去体悟,并使之真正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形成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思想宣传范文】四。

党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大举措。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自觉性坚定性,强化责任担当,确保党的政治建设各项任务举措落到实处,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在全党上下始终保持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良好政治局面。

(一)。

《意见》是对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的深刻总结,对于新时代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推动新的伟大工程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我们党形成了讲政治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事关统揽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这是科学总结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又具有鲜明时代性现实针对性的重大论断。

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的理性升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特别强调党要管党,管党治党必须全面从严。坚持从政治的高度看待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把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现象归纳为“七个有之”,鲜明提出“五个必须”“五个决不允许”,强调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不能只讲腐败问题、不讲政治问题。创造性地把党的政治建设贯穿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实践中,消除党内严重政治隐患,推动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政治生态。6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系统总结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经验,专门就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进行深刻阐述,明确提出要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习近平总书记这一系列重要论述,突出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对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极端重要性,明确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着力点,是对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的理论深化与理性升华。

新的伟大工程建设的有力抓手。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根据新形势提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并对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新的部署。《意见》在十九大报告所确立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了政治建设的统领意义,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制度建设、反腐败斗争始终,以政治上的加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引领带动党的建设质量全面提高。《意见》既立足现实、有的放矢,聚焦当前党的政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作出制度安排;又着眼长远、科学前瞻,就建立健全推进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长效机制提出要求、作出部署,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战略指导性,为新时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重要遵循。

(二)。

《意见》从坚定政治信仰、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四个方面,明确了党的政治建设的主要任务。这四个方面内涵密切联系、环环相扣,是一个逻辑严密、科学完备的有机统一体。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就要聚焦这些主要任务,切实弄清和认真落实这些任务对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

坚定政治信仰是前提,必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共产党人的精气神,核心是坚定的政治信仰。坚定的政治信仰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标志,是我们党历经各种艰难曲折和风险考验而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深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始终保持良好政治局面,前提就在于立根固本,坚定党员干部的政治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我们党总是善于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以理论上的清醒确保政治上的坚定。

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是根本,必须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深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始终保持良好政治局面,最为紧要的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党员干部应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的结合上深刻认识、强化认同,不断增强拥护核心、跟随核心、捍卫核心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坚决站稳党性立场和人民立场,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高度统一起来,任何时候都同党同心同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提高政治能力是关键,必须不断提高复杂条件下的领导水平和能力。讲政治,不仅有政治态度问题,还有政治能力问题。仅有鲜明的政治态度而无坚强的政治能力,讲政治就会力不从心。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诸多“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频繁爆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蹚深水区”“啃硬骨头”的攻坚期,一系列深层次矛盾问题日益凸显;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党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仍然尖锐和严峻。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艰巨复杂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任重道远的全面从严治党实践,迫切要求党员干部提高政治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能力就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就是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认真领会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对政治理论水平提出的新要求,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对政治综合素养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政治能力训练和政治实践历练,切实提高复杂条件下的领导水平和能力。

净化政治生态是基础,必须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政治生态是党的自身建设和党的事业的“晴雨表”。政治生态好,全党风清气正,党的事业就能顺利推进;政治生态不好,歪风邪气蔓延,党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害甚至停滞倒退。深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必须把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作为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浚其源、涵其林,养正气、固根本,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努力实现全党正气充盈、政治清明。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每个党员干部都肩负着重要责任,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则是“关键少数”,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应当按照《意见》要求部署,切实加强党性修养,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坚决防范被利益集团“围猎”,持之以恒锤炼政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自觉遵守党内法规,注重家庭家教家风,自觉做廉洁自律、廉洁用权、廉洁齐家的模范,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三)。

认真学习贯彻《意见》,关键在于抓好落实。各级党组织要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各地各部门实际,既全面把握、整体推进,又突出重点、补齐短板,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各方面工作抓紧抓实抓好,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对任何一个政党而言,都有其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路线。政治路线标示政党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决定政党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具有“航标”意义和“灯塔”功能。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为党的政治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必须坚决捍卫、坚定执行。各级党组织必须按照《意见》要求部署,将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作为深入推进政治建设、始终保持良好政治局面的基本遵循。确定工作思路、工作部署、政策措施,都要同党的政治路线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坚定执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党的政治路线,就要全面贯彻实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打赢“三大攻坚战”,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努力。

完善领导体制、改进领导方式。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形势、大变革,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就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建立健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体系,为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就要贯彻好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领导制度,善于运用民主的办法汇集意见、科学决策,善于通过协商的方式增进共识、凝聚力量,善于集中、敢于担责,防止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就要坚持好党的群众路线这一基本领导方法,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不断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就要落实好依法执政这一基本领导方式,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自觉把党的领导活动纳入制度和法治轨道。

突出政治标准选人用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选人用人是党的政治建设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毛泽东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我们党选人用人的基本标准是德才兼备。这里的德,首先指的是政德。抓紧抓实抓好党的政治建设,就要坚决纠正这一偏差,切实按照《意见》要求部署,在选人用人中突出政治标准,强化对干部政治忠诚、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方面的考察考核,坚决把德不配位甚至说一套、做一套的“两面人”挡在门外。要认真落实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真正选拔任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对政治不合格的干部实行“一票否决”,确保党的事业牢牢掌握在对党忠诚可靠的人手中。

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凝聚党员的重要平台,是党员锤炼党性、提高政治素养的大熔炉。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一些地方和部门之所以出现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问题,与党内政治生活得不到正常开展直接相关。深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始终保持良好政治局面,就要按照《意见》要求部署,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强化各级各类党组织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坚决防止和克服忽视政治、淡化政治、不讲政治的倾向;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坚决防止和克服不讲创新、不讲活力、照搬照套的倾向;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坚决防止和克服不讲原则、平淡化庸俗化随意化的倾向;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坚决防止和克服一团和气、评功摆好、明哲保身的倾向。

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政”,从正、从文。政治从来离不开文化,文化的力量和影响深沉而持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各级党组织要深刻领会这一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按照《意见》要求部署,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大资源,创造性开展文化活动,让党员干部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培育政治气节、政治风骨。始终坚持“三严三实”,大力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大力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充分发挥积极健康的政治文化对政治生态的浸润作用,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注入强大正能量。

【思想宣传范文】五。

“通,达也。”自古以来,互联互通就是人类社会的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互通是释放发展潜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联动发展的基础前提。”“一带一路”建设和互联互通相融相近、相辅相成,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一带一路”建设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其中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和人文基础,是最基础、最坚实、最持久的互联互通。增进民心相通需要统筹协调各种关系,如对象上要协调主体多元与目标一致的关系,机制上要协调政府主导和民众参与的关系,时间上要协调传承历史与建构未来的关系,才能汇聚起民心相通的最大合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持续发展。

1.善于在多元主体中达成一致目标。

民心集中体现为一定社会范围内的民众对触及其共同利益、价值观念的问题、现象、事实所产生的意志,具有一致性、广泛性和长期性等特点。民心相通是特定人群内或不同人群中人与人之间心理意愿的交流融合、同向一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民心相通与社会生活环境密切相关。跨文化境遇中,实现民心相通更要熟悉彼此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社会心理、交际用语等诸多因素。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推进民心相通,必须积极应对不同文化、文明之间的交融与交锋。据统计,“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地跨中亚、东盟、南亚、中东欧、西亚、北非,直接相关国家有65个,总人口约44亿。既有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有实行西方式政党制度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有实行君主政体的阿拉伯国家。跨越不同文明区域,存在多种不同宗教信仰,使用50多种国家通用语和200多种民族语言。多元化民众、多样化国情,加之沿线民众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认知、接纳层次不一,均给民心相通带来诸多机遇与挑战。

“通者,同也。”面对多样化的沟通主体,只有找到共同点才能形成交集,互通互印。从一定意义上讲,实现民心相通就是寻求一致性、培育共同点的过程。尽管“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家各地区都希望发展进步,但不同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发展阶段导致各自的发展目标不尽相同。除培育共同的利益诉求外,还需要挖掘其他共同点。可以是相同的历史记忆,在继承发扬历史传统中实现民心相通;可以是相近的生活环境,在日常往来的守望相助中实现民心相通;可以是相似的价值理念,在互学互鉴中实现民心相通;可以是趋同的愿景目标,在携手同行中实现民心相通……民心相通中的相同点因人因地因事而异,是建立在多样性基础上的一致性,是点与点串联中形成的互通性。

相互达成一致、实现民心相通的重要途径是共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就是集思广益,好事大家商量着办,使‘一带一路’建设兼顾双方利益和关切,体现双方智慧和创意”。共商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包容互鉴。民心相通的前提是接纳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既有国情,认同各个国家、地区的不同文明。文明没有优劣、高下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只有保持互相欣赏、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姿态,才能在协商中找到共同的契合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二是平等协商。“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都是平等的,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平等参与者,都可以就双边、多边合作发表意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体量有大小、国力有强弱、发展有先后,但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都有平等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权利。涉及大家的事情要由各国共同商量来办。作为大国,意味着对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更大责任,而不是对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更大垄断。”三是换位思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是民心沟通必备环节,“不能以己度人、一厢情愿”。换位思考不只是转化立场,更重要的是通过交际语言、思维方式的转换找准彼此的文化差异,用对方的母语去熟练表达,用对方秉持的文化价值理念弥合差异,以此通人心、换真心,恰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互联互通是一条心灵之路,你了解我,我懂得你,道理就会越讲越明白,事情就会越来越好办。”

2.善于在政府主导中融合民众互动。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共商、共建、共享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由共商达成共识、达成一致意愿使民心相通具备意向性,而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理念转化为行动,还需要有直接的、鲜活的载体和推动力。增进民心相通的现实力量大体分为两类:政府的力量、民众的力量。其中政府部门掌握丰厚的人财物资源,具有决策和执行的行政权,能够调动各方力量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地开展民心相通工作。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来,党和国家运筹帷幄,先后成立“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近6年的时间里,“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民众的认可度、参与度大幅提升,民心相通工作取得巨大进展。对此,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已牵头把众多好经验、好方法、好探索结集成《“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报告》。

当然,在注重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避免政府“唱独角戏”。政府出台的方针政策最终要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分担到个人上,因此一定要善于挖掘民间力量。从内涵上讲,民心相通中的“民”不仅包括政府官员,还包括普通民众、企业家、专家学者、媒体记者、海外华侨等各阶层人士。民众是民心相通的主体,没有广大民众的参与,民心相通就会浮于表面、失去根基。实际上,民众在民心相通中自有优势,内容多样、形式灵活、平等自愿、直接接触的民间往来有利于增进了解、沟通思想、深化友谊。

实践证明,政府和民众的良性互动才能让民心相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民心相通的“通”是过程,产生的力则来自于“合”。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的呼应联动,能让民心相通聚成有效合力。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要发挥政府把握方向、统筹协调作用,又要发挥市场作用。政府要在宣传推介、加强协调、建立机制等方面发挥主导性作用,同时要注意构建以市场为基础、企业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广泛调动各类企业参与,引导更多社会力量投入‘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形成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的合作模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民间促进的立体格局。”

3.善于在传承历史中建构未来。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传承历史与开创未来的伟大倡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古代中国在建设“草原丝绸之路”“沙漠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时,孕育出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千百年来,丝路精神沟通东西方文化、交融多元文明,沿线各国以此为纽带,互联互通,共同发展。岁月变迁中,丝路精神在沿线国家和地区民众心中代代积淀,形成了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唤起了沿线国家的历史记忆。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友谊之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精神,把我国发展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沿线各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全新的时代内涵。”放眼世界,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已表现出浓浓的丝路情结,推出了不同的“丝绸之路”建设规划,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开发计划署的“丝绸之路复兴”计划、伊朗的“铁路丝绸之路”、哈萨克斯坦的“哈萨克斯坦—新丝绸之路”计划……历久弥新的“丝路精神”已成为推动现代国际社会合作发展的重要纽带,成为塑造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重要原则。

在积极传承丝路文明、弘扬丝路精神的同时,要注意“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各国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曾经出现过的民族矛盾、宗教冲突,积累下的历史恩怨。传承历史友谊有利于民心相通,消解历史恩怨更有助于打开心扉。要坚持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原则,对历史上的矛盾问题加以梳理总结,以发展的眼光解开存在于“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民众之中的“心结”。同时,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也发生重大变化,需要不断推动传统丝路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时代”。要把丝路文明最核心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的丝路精神弘扬起来,以人们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方式推广开来。

历史可鉴,未来可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一倡议源自中国,更属于世界;根植于历史,更面向未来。”英国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也在《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中向世人阐明:“丝绸之路的历史是一部浓缩的世界史,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最耀眼的舞台。它不仅塑造了人类的过去,更将主宰世界的未来。”面向未来的“一带一路”建设在“空间”和“本质”上已经超越了传统的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建设跨越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明,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合作平台,是各方共同打造的全球公共产品。它以亚欧大陆为重点,向所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开放,不排除、也不针对任何一方。”“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互相对接、优势互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从本质上看,“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以全球为基础、以平等自愿关系为纽带、以“互信、互通、共享”为特征的治理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建‘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合作,而且是完善全球发展模式和全球治理、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置身其中的民心相通不止于结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关键是要形成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生活在共同的家园,拥有共同的命运,人类历史始终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相遇相知中向前发展”。

国之交在民相亲,民相亲在心相通。民心相通不会一蹴而就,需要精耕细作,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推动民心相通建设,需要大力促进人缘相亲、文缘相通、命运与共,让各国民众在实现共同发展的过程中成为好朋友、好伙伴,逐步构建责任共担、利益共享、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正走在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上。我相信,只要我们相向而行,心连心,不后退,不停步,我们终能迎来路路相连、美美与共的那一天。我相信,我们的事业会像古丝绸之路一样流传久远、泽被后代。”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