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记叙(优秀16篇)

时间:2023-12-09 21:06:31 作者:ZS文王

春节期间,人们还会进行一些传统的民俗游戏,如舞龙舞狮、打太平鼓等。以下是一些关于春节的传统文化和习俗,让我们一起了解和学习。

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今天是最热闹的春节,今天一家人一定要在一起吃团圆饭,我们家也是,所有亲人都来我们家过年。

我们全家人都各忙各的,为春节做准备着。妈妈和爸爸打扫家,他们很早就忙上了。爷爷和奶奶包饺子,我也很想帮忙,我就说:“爷爷、奶奶我也想包饺子,可以吗?”“当然可以!”爷爷说道。我和妹妹洗了洗手,奶奶擀饺皮、妹妹运饺皮,我和爷爷包饺子。我看着爷爷包饺子的样子学了起来,一会儿就学会了。我先拿一张饺子皮放在手心,用勺子挖了半勺馅儿放在饺皮中间,然后我把饺皮折回来,用另一只手把饺皮从中间向两边捏,捏好后两只手把饺子用力向中间一挤,一个元宝形的饺子就捏好了,我们还在饺子里包入了硬币。爷爷说:“谁今天吃到硬币,就是全家最有福气的!”我加快了包饺子的.速度,很快我和爷爷就包完了。

晚上,天空中绽放着五颜六色的烟花。我们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刚刚出锅热气腾腾的饺子,说着新年的祝福。这个春节因为有我的参与而更加有意义。

春节

我最盼望的日子——春节终于来到了,因为在这喜庆的节日里,我们小孩子有好东西吃,有新衣服穿,有压岁钱花,有小伙伴玩最让我感到快乐的还是给乡亲们拜年了。

一道新年,我就迫不及待地催爸爸起来了。(我们这里的风俗是新年第一天有家里的男主人放开门鞭和烧团圆饭)好不容易等到喝完团圆茶后,我就找了几个方便袋迫不及待地准备出发了。妈妈开玩笑地说:“家里买了这么多好吃的,还不够你这只馋猫吃的!”唉!老妈,你怎会懂得儿子的心思呢,我这不是给乡亲们拜年,为他们送上新春祝福吗!我一溜烟跑到了村子的西头,与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小伙伴汇合,便开始给乡亲们拜年了。

我首先来到了xx叔叔家,xx叔叔是个农民,靠种植大棚蔬菜走上了财富之路。我恭祝他:“新春万事顺!蔬菜长得旺,价格一路长!”乐得x叔叔给我包了一个大红包,盛情难却,只好收了。我又来到了瓦工xx叔叔家,他们一家正在喝茶,我祝他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钱财如砖砌墙,越摞越高!”xx阿姨听了合不拢嘴,给了我满满一捧糖果。接着我又来到了xx奶奶家,祝她老人家“身体健康,万寿无疆!越活越精神!”她一高兴竟然笑掉了假牙,我也跟着乐开了怀。就这样,我挨家挨户给乡亲们送上了新春的祝福。我的口袋里塞满了红包,带来的方便袋也都装的满满的。

拜年结束后,我和小伙伴们汇合,一起来到了xx爷爷家,他十分慈祥和蔼,我们都非常喜欢他。今年九十几岁的xx爷爷,孤苦伶仃地瘫坐在床上,我和小伙伴们给他拜完年后,将自己红包里的钱都给了他,一共有两千多元。我们还将袋子里的花生瓜子糖果分了类,放在xx爷爷的床上。xx爷爷感动得热泪盈眶,不住地感谢我们。

寒假结束了,庆祝春节的活动也接近了尾声,我觉得拜年是我在春节中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春节

春节也称新一年的第一天,在这一天中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开开心心的日子;也是小孩子最开心的日子因为在这个时候小孩子是要红包的,也是老人最喜欢的日子因为这一天老人们的孩子都要回来陪他们过这神圣的一天,让老人们开开心心的过这新一年的第一天,让小孩子们高高兴兴的玩一天。在春节的前一天是除夕,也称旧一年的最后一天。

在这一天中孩子们要买许多的小玩意,在晚上玩个痛快。

到了晚上小孩子们高高兴兴的把烟花放了。直到晚上12点也称旧一年的最后一个小时和新一年的0点,在这个时候全国的烟花一起飞上了天把天空给照得像白天一样这时世间万物好像知道新的一年到了,都仰望天空庆祝新的一年到来。

这时爷爷把爆竹给点燃了,就在这爆竹的响声中,爷爷把旧的春联拿了下来了,把新春联给换了上去。

这不正应了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

回来的路程是漫长的,从白天到黑夜,怀揣的心情是复杂的,从兴奋到激动,慢慢的,漫漫的,盼着,盼望着,我们回来了。

家门口的灯笼发着微弱的光,月色似灯光寂落,没有一点人情味,敲了门,奶奶开了门,她一直没睡等着我们,是的,她老了许多,牵挂我们的心思应该常伴着她,爷爷比较随心,已经睡了,因为都凌晨2、3点了。

“每逢佳节重三斤”回来就去各个亲戚家吃饭唠嗑,亲戚说的最多就是,“呦,长这么大了,这闺女,长这么高了”,就这样聊着聊着,年味就慢慢显现出来了。一天都在走亲戚中,陪着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其实也没有时间,过年的那一晚上,在爷爷奶奶家,一起看的春晚,放的烟花,守的岁,杭州很少买到烟花,在老家看的烟花,格外的美丽,和谐,更有年味,它象征20xx年新的开始,也代表一年到头陪在自己身边最重要的人还在身边。

回来就过了一个星期,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很快就要回去了,我回来之前一直跟爷爷说想吃淮南牛肉面,可一直在走亲戚,每天很晚回来,我要回去的那一天,我没有哭,以前都会哭。挥手和爷爷奶奶告别,爷爷眼眶泛红,我都不敢看着他的眼睛,他对我说,“怎么就走了,淮南牛肉面还没吃呢。”我说就当留个念想了,这时候已经有些哽咽了,我回头继续想跟奶奶再见,却没看见奶奶身影,奶奶躲在门口,偷偷抹着眼泪,我最见不得老人哭,我的心好难受,车已经开出了家门,我探出车窗回头看着两个老人站在门口,抹着眼泪,望着我们离开的影子,我看着爸爸,爸爸已经哭的泪不成声,这是我第一次看见他哭,一个男人哭不是因为生活压力,孩子的淘气,而是因为这亲情,眼泪忍不住的流,这确实舍不得吧,他见我哭回头对我说:“回去吧,抱抱他们。”我直接推开门,抱住奶奶,爸爸停住车,把眼镜取下来,一遍遍抹去眼泪,抱住自己的母亲,说舍不得,奶奶叮嘱爸爸开车注意安全,别再耽误时间,那样会更晚到家,自己要照顾好自己,叮嘱我要听爸爸的话,我眼泪止不住,一直点头,眼泪堵住了我的嘴巴。今天舍不得,明天也舍不得,终究要离别,妈妈也哭的也不成泣,她舍不得她的父母,走的时候妈妈去了姥姥的摊上,她也不能为她做什么,这遥远的距离,一别又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见,姥姥老是做生意顾不上吃饭,妈妈就很担心姥姥身体,怎么人一老了,还“年轻”了呢,小时候也只有每个妈妈会担心自己的孩子按不按时吃饭,一车坐着感性的人,这深厚的亲情,连续,绵长,让人舍不得的逼自己舍得。

瓦房一个个过去,变成一个个高楼大厦,一片片田,变成一条条马路,一片片集市,变成一个个商城,一家们变成一家人,我又回到了杭州。

南方的天气更冷,早就下起了相思的雨。

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沐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大年初一我们踏上了回故乡的旅途。

城中大红灯笼高高挂,四处张灯结彩,湖边人群熙熙攘攘,饭店里的香肠酱鸭,终不及故乡来得有年味。门前的两个灯笼是奶奶亲手编的、糊的,年年都是崭新的两个;门前的.一副对联是请原来村里初中老师写的,毛笔字苍劲有力,透着勃勃生机;走亲访友,相互问候,温情脉脉;最喜欢的是奶奶炒的青菜,又甜又糯。不知道今年还在不在了?看着车窗外的景物渐渐熟悉,近了、近了。近乡情更怯呐。

推开半掩的门,一股暖意扑面而来,丝丝菜香钻入鼻尖,还是那熟悉的味道。奶奶忙招呼我们坐下,把我拉到跟前,说:“看看是不是走长高了?”奶奶拉着我的手好好地打量着我,我也看着奶奶,鬓如霜,背似弓。还没来得及和奶奶好好唠嗑几句,姑姑叫我们吃饭了。一家人围坐在桌前,杯中都斟上了酒或饮料,一道道家常小菜,其乐融融,开开心心,这是春节该有的样子。

下午雨后初霁,和姑姑们一起去拜年。舅公门口等着我们,一见我们来就咧开了嘴。桌上已经摆好了我们爱吃的点心和糖果。一番寒暄问候后,大人们喝茶谈天,我们小孩子呢就三五成群,上蹿下跳,好不快活。手牵着手,在小溪边散步,各自说着学校里发生的趣事,比如谁谁干了事,被老师骂了,某某某因为干嘛被表扬了。我们又到公园里去荡秋千,阳光洒在身上暖意融融,笑容荡漾在嘴角甜甜蜜蜜。和哥哥姐姐相处的时光总是那么快乐。回到舅公家中,已是夕阳西下,聚散苦匆匆,舅公不舍地把我们送到车上,临行前不忘给我塞上一个红包,勉励我好好学习。挥手自去,再见了舅公。

在故乡的几天时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走亲访友,或在家迎接客人,可谓是热热闹闹,欢欢乐乐。可也渐渐发现有些长辈变得沧桑了,变得更老了。奶奶的手脚不像以前那么利索了,也吃不下两大碗米饭了。不改的是那长辈对我们这些晚辈的关爱。

辞旧迎新贺新春,春节在落下了帷幕。这星星点点的记忆会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中。

春节

大年初一这天,我和妹妹早早地就起床了,欢天喜地地穿上妈妈为我们准备的新衣服。和妹妹两人在镜子前左转一圈,右转一圈,臭美了好久。然后我们把家里的垃圾都装载在一个袋子里,因为奶奶说初五之前都不能把垃圾倒掉,这是“积金”,意味着新的一年我们可以发大财。

这一天,我和妹妹还盼望着客人早点来我家。几个姑姑都会来我家点蜡烛,带各种好吃的零食给我和妹妹。当然,最让人兴奋的是我们几个表姐妹们终于可以聚在一起疯狂地玩了。

瞧,我们几个小伙伴手中各拿着一把仙女棒,迫不及待地叫爸爸来为我们点着火线。“噼里啪啦……”随着一阵阵清脆的响声,我们手里的仙女棒顿时炸开了花,喷出精致而又漂亮的图案,梦幻极了,仿佛带我们走进了童话故事里一般。这个真的太好玩了,后来连姑姑她们这些大人也忍不住加入了我们的队伍,甚至比我们玩得还要起劲呢!此刻,大人、小孩欢歌笑语声绵绵不断。哈哈,原来大人们也童心依旧啊!

春节总是这般地热闹,好玩,我爱过春节!

春节

一幅幅春联贴上墙壁,一件件新衣奔出衣柜,一声声笑语响彻天地,一张张笑脸喜迎新年。

“开饭喽”,妈妈忙碌一下午,终于将年夜饭摆上了餐桌,我一闻到香味就冲到餐桌旁,跳到椅子上。“吃块鱼,年年有有余。”爷爷把鱼块夹到我的碗里……接着,妈妈把年糕端上了餐桌,我好奇地问爸爸:“为什么每逢过年都要吃年糕呢?”爸爸回答:“因为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吃饱喝足了,我们几个小孩跑到外面玩甩炮去了,而大人却还在悠闲的聊天。

瞧,外面成了烟花的世界,那千姿百态的烟花格外绚丽,多美啊!有的像仙女散花、有的像大红花、有的像满天繁星、还有的像龙飞凤舞……这些烟花让人目不暇接,把天空点缀得五光十色,看到这样场景我不禁想起王安石的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大年初一早上,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门窗上都贴着春联、窗花、“福”字。大街上车水马龙、水泄不通。

我喜欢热闹非凡的春节。

春节

春节到了,我和妈妈准备回老家,过春节。

我的亲戚成员跟以往有些不一样——二姨一家也来过节了,还带了个名叫豆豆小弟弟来呢。说到这个小弟弟,他虽然才一岁,但他还真是调皮得在天下数一数二的,比如,一辆小火车就被他摔了好多次;吃饭的时候,他拿着一根筷子把菜挑起来,想要给别人吃,结果弄得满桌子都是菜……不过,当看到他那天真无邪笑容的时候,还是不忍心去说他。

最热闹的时候在大年初二,所有人都在阿太家齐聚一堂,那里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有很多块田,有些人家还养了鸡哩!我和妈妈一起去了那里的祠堂,那是吴氏祠堂,里面所有吴氏家族都在里面聚餐呢!然后,我们看到一块石板,上面刻着人名和捐钱的数字,妈妈在我面前就立马变身“讲解员”,在那儿讲了起来:“造祠堂的时候,每家每户出一点钱,但还是不够,这时候来了个有钱人,一个人出了一百多万,把剩下的钱都付齐了,于是就有了这个祠堂……”。

跟亲戚们重逢,并过一个热热闹闹的年,这让我非常开心。

春节

我家的春节差不多就是从腊月三十开始的,这一天家家都是最忙的时候,非常少有人闲着无事。姐姐忙着洗衣服,换床单,我帮妈妈一起忙着擦玻璃,拖地板打扫卫生,以便在新的一年中显示出新的气象。当然了,对联、窗花、日历是必不可少的,打扫完卫生,家里一下子变的干净整洁还漂亮。

三十这天,重要性仅次于洗衣服的应该算是做年夜饭了,大人在一边忙活着洗菜切菜,包饺子,给我们做一桌丰盛的年夜饭而忙碌着,而我们却蹦蹦跳跳,想尽办法帮个忙,却总插不上手,只有干着急罢了。我们的年夜饭与往年一样依旧是鸡鸭鱼肉之类,但我白天中无事时吃尽了甜品,往往吃不了多少这些珍奇,只好随便选几样来一品好坏,往往留下一大堆剩菜,让劳动一番的爸爸妈妈目瞪口呆。可爸爸妈妈是不会说我的,因为剩菜剩饭此时此刻便成了年年有余的象征。

从四面八方赶回家来的一家人合合美美地吃完年夜饭,随后便是我们的自由时间了,桌上摆好糖果、水果与各类糕点,想吃就吃。全家人喜气洋洋,其中当属我最欢喜,因为可以靠几句甜言蜜语换得鼓鼓囊囊一大包压岁钱。如果你问我们明天的愿望,应该就是多来点拜年的了。

除夕对于我来说应该是快乐的,但是守岁却不是我能接受的,看完春节晚会,听完倒计时的钟声,刚想闭上眼睛睡个好觉,窗外就“劈里啪啦”地响起了礼花声,弄得人睡意全无,却又筋疲力尽。

正月初一我睡到太阳升的老高才起床,匆匆吃完了早饭,找出我们新年的衣服,打扮整齐,与一家人一起去拜年。

汤圆一上市春节便接尽了尾声。春节迎着人们的忙碌缓缓来临,却在无声无息中远去,留给人们的是深深的眷恋。无论春节那些日子是怎么度过的,每当想起它,我仍不禁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而感到惊叹,骄傲与自豪,祝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祝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一个阖家团圆、欢乐祥和的日子。可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形式简化了,所以我们的耳边总能听到有人在说:“年味淡了。”为了更好的感受年味,我们几个同学一起策划了一个以“品年味、贺新春、送祝福”为主题的活动。

农村比城市更能感受到年味,所以我邀请同学们来到我奶奶家,一到奶奶家,同学们就忙活开了,有的写春联、写福字,那架势颇像一位位小小书法家;有的挂灯笼、贴窗花,犹如专业的场景设计师,有的则化身为“大厨”,跟着妈妈一起做棉花糖、糖葫芦等传统美食,让大家品尝到了浓浓的年味。

这边刚忙活完,同学们自导自演的“贺新春”迷你联欢会又开始了,每个同学都准备了丰富多彩的节目,悦耳的钢琴曲、优美的舞蹈、欢乐的大合唱……,整个客厅里洋溢着浓浓的节日喜庆。

当然,我们在享受欢乐的同时也不忘送“祝福”,我们来到社区,给社区里的空巢老人、退休的老党员和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的社区工作人员送上了春联和福字,看着他们感动的笑容,我们的心里也暖暖的。

品年味、贺新春、送祝福,这个春节我们这样过!

春节

春节,是团圆的日子。春节,也是我撒欢玩的日子!春节的美好时光就是在吃喝玩乐时,像江水一样流逝而去。

在我外婆家,过春节非常有意思,因为外婆一直坚持过她年轻时过的春节!除夕晚上大家一起吃麦饼筒喝酒水饮料。麦饼筒就是特大号的春卷皮,里面裹一堆不同的菜,如粉丝、芹菜炒肉丝、土豆丝、鸡蛋丝、红烧肉片等等,然后把裹好的麦饼筒放平底锅里两面煎成金黄色,非常美味,就是费时!

除夕那天早上,外婆一起床就赶紧拿出一个大钵倒入很多面粉,放水顺时针开始搅拌,面粉活好后再在面粉上面留一点点水养着。等吃好早饭,外婆就开始在没有锅沿的平底锅上一张纸弄麦饼筒的皮子(就是我们平常看见的春卷皮放大5—6倍)。我仔细观察后发现外婆好厉害!只见她以手为勺舀起一团奶粉,在平底锅上划拉一圈,一个大圆皮子就形成了,等面粉皮子变干后轻轻一揭,就能把皮子从锅里拿起来!我觉得好玩,再三请求后外婆同意我尝试。我学着外婆的样子,用右手去拿了一团面粉,手还没放到平底锅上就觉得热烘烘的,等手碰到平底锅时感觉到烫。我咬牙坚持着,手在平底锅里划拉了下就烫的受不了了,赶紧抬起手,看锅里,一小坨不成型的面粉黏在锅上。外婆在边上哈哈大笑说我方法不对,我尝试了几次,仍然因烫手而半途放弃!追问外婆,她偷偷告诉我,有点热但能坚持,诀窍就是一个字:快,而快就是熟能生巧的结果啦!皮子弄好后,外婆就开始忙着炒各种菜,等祭祖后再把麦饼筒一个个裹起来再放到平底锅上用油煎!我问外婆为啥不直接吃饭,每年弄这个这么麻烦。

听到这我哭了,为了外婆简朴的情意(外公在我出生前就去世了),这么多年外婆一直能坚持着,真不容易啊!

再说农村的春节,永远离不开鞭炮,这也是我最喜欢的节目。在任何一家小超市,你都能看见各式各样的鞭炮,大人放的小孩子放的,种类繁多,双响炮、小水雷、大红鹰、摔炮等等,这都是给小朋友玩的。

外婆家的春节,就是这么有特色。十分感谢外婆的坚持,让我能体验不一样的春节!

春节

过年了!鞭炮声声辞旧岁,狗声汪汪迎新春!地球又绕着太阳公转了一圈,时间真是不等人呵。钟声已经敲响了,真的进入了2006年了!

2006年,曾经是一个遥不可即的一年,可现在,不知不觉2006年已经来临了,也就是说再过2年北京就要举办奥运会了。真不敢想象。

回想已过去的一年里,真是欢乐不断,因为我有小荷,有那么多兄弟姐妹、好朋友,帮助我成长、进步,让我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些进步,我高兴极了!现在知道了交朋友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耶!~有什么事情都可以说一说。

在小荷里,我看到了xingqihui的智慧、开心公主的可爱、我是女生的善良、liusijing的活泼、冰之雨的调皮、菜包子的开朗、倚蕾、qin的友好、小颖子,颖英的爱心、阳光baby与阳光宝贝的向上……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会向他们学习到更多!

今年与每年有一些与众不同,因为我有小荷,在钟声敲响之前,我还在小荷上与朋友们聊天,真是高兴极了,希望无论以后何时何地,小荷都会在身边,好朋友们都会在身边!虽然只能在屏幕上相见,但是我们的友谊会直到永远!

钟声响起的时候,下雪了,真是瑞雪兆丰年!不仅是兆丰年,也希望自己在长大的同时,在新的一年里我的进步会更多,大家也都会进步多多!

春节

春节俗称过年,从腊月二十三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了,大扫除,买年货,写春联……热闹极了,村里到处都洋溢着年的气息。

我更是掰着手指头数天,盼呀盼呀……终于盼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我帮爸爸贴了春联,又帮妈妈包了饺子,妈妈还神秘地往饺子里面放了一个硬币,说除夕谁吃到这个饺子寓意整年福气满满。

还有一件值得开心的事,这天也刚好是我的生日,丰盛的午饭过后,全家围坐在蛋糕旁。妈妈说生日:“过生日,先许愿。”我非常同意。弟弟迫不及待地点上蜡烛,,我许完愿,吹灭了蜡烛之后,弟弟好奇地问我:“姐姐、姐姐,你许的什么愿哪?”我笑着对弟弟说:“说出来就不灵了,才不告诉你呢!”弟弟闹着催我快切蛋糕,嘿,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吧。开始切蛋糕了,我把第一二块蛋糕给了爷爷奶奶,第三四块给了爸爸妈妈,第五块给了弟弟,第六块给了自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夸我懂事,我心里美滋滋的!尝了一口蛋糕,巧克力味很浓,顿时从嘴里甜到心里,我觉得幸福极了。

大年初一我起了个大早,跟大人去拜年,还收到了很多红包,心里盘算着今年的压岁钱不能再被我妈骗走了。吃早饭时,奶奶给我盛了一大碗水饺。我说:“奶奶太多了,我吃不完。”“吃不完剩在碗里。”奶奶说:“这叫年年有余。”

吃完晚饭,全家出去看了会烟花,春节联欢晚会开始的时候,全家围坐一起看节目,可好看了,有舞蹈,唱歌,小品,我最喜欢看舞蹈了。

春节就这样在我恋恋不舍中过去了,我真有点舍不得呢!

春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元宵节、中秋节、七夕节、端午节……但我最喜欢春节。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种凶猛的兽叫“年”,每到春节便出来吃人。村里的人们为了逃难总是躲起来。后来村里来了一位乞丐老公公用鞭炮明火的方式把它吓跑了。人们得以驱赶年兽的方法。这就是年的来历。

于是,到哦我们这一代,每年春节,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每家每户粘贴在大门口的.红色对联。准备纸钱、鞭炮等。小朋友迫不及待穿上新衣,高高兴兴领取压岁钱。到了晚上,团圆饭开始了,长辈们领头举杯表达辞旧迎新的愿望,晚辈们随后,一家开始了热闹又温馨的年夜饭。最后还会一起观看春晚。

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有个传统,便是作为晚辈的我们会主动登门,想长辈一家拜年讨吉利,这个环节虽然有点无聊,但一圈下来,我和妹妹的红包就多多啦,有时候还会因为谁的多打闹,哈哈。

第三天,大年初二,俗称“女婿日”。我们来到了潮阳外公外婆的家,这是我最期待的一天,这里除了像汕头一样拜年讨吉利之外,更好玩的是有很多表兄弟姐妹一起玩烟花,各种类型的小手炮。有一种“摔炮”的小炮,往地上用力一摔,“啪啪”声可响了,一个赛过;一个,好像谁的最响,新年谁最旺一样。

鞭炮声、烟花声、嬉笑声、祝福声,串成幸福的音符,奏其快乐的交响乐,带我们打开新的一年:新年,你好!

春节

春节是一个传统气息浓厚的节日,也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在大家眼里,春节快乐、热闹、幸福,但在我看来,春节有不同的特征。

在我的眼一天。人世间被红浸染,人们认为红色代表财富、吉祥和平。春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挂着红灯笼,给这个春节带来了温暖。门口两边的对联写出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福和憧憬。门中间倒贴的“福”字,就是把福传遍整个神州大地。在我眼里,春节是一个明亮的日子。春节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向长辈敲门庆祝新年,一张“红鱼”游到孩子们手里。除了“红鱼”,孩子们最喜欢的是烟花爆竹。看到孩子们左手拿着打火机,右手拿着“黑色旋风”火一闪,外面还有一个,黑色爆竹像旋风一样在地上旋转,然后“啪嗒啪嗒地说,孩子们也笑着开花。

在我眼里,春节是……。

说心里话,我真的很喜欢春节。

春节

春节是喜庆的日子,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日盼夜盼,我终于在四年级有机会在北方看鹅毛大雪,感受雪花纷飞的浪漫场景,还把北方的独特美食吃个遍,更重要的是享受了北方春节的喜庆。

清早,我就被鞭炮声吵醒,推开窗户,哇,满眼的白色,白得那么纯净,那么耀眼,好一副冰雪世界。这是我这个土生土长在南方的孩子第一次见到雪,心里有说不出的兴奋与激动。我与小伙伴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开心极了,处处洋溢着我们的欢声笑语,此时,没烦恼,没忧愁,唯有快乐。

北方人喜欢吃饺子,开饭时饭桌上白的饺子、红的乳猪、绿的青菜、金色的鱼、黄的鸡还有冒着热气的汤,都是北方的特色美食,让我馋涎欲滴。我夹了个饺子,用醋蘸蘸,可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热气腾腾的肉汁烫红了我的嘴,不过这并不能阻挡我吃美食的心情,我轻轻地吹着饺子,一口咬下去别提有多香了。大家围着桌子吃饭,其乐融融,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突然,一个震耳欲聋的声音响起,五、四、三、二、一,新年的钟声敲响了,人人都沸腾起来,笑声,说话声,欢呼声,祝福声,与烟花升起时的“歌声”,还有鞭炮那雄壮的“男高音”,奏成了“新年欢庆交响曲”。

就这样,我过了个不一样的春节,但却一样的温暖,一样的喜庆。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