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新课标心得范文(13篇)

时间:2023-11-24 06:54:03 作者:字海 三年级数学新课标心得范文(13篇)

写心得体会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整理思绪,提升自己的思维逻辑和文字表达能力。现在,我们为大家推荐几篇优秀的心得体会样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小学三年级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

今天我们在学校录播室集体进行了2022语文新课标的学习,2022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综合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基础性,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提升思想文化修养,建立文化自信,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其中强调突出了语文要立德树人、要发挥育人作用,要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让我受益匪浅,使我的教育观念又一次得到了转变,并且加深了我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体会。我必须改变自己原有的语文教育方式,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潜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2022新课标再次提醒我们:

新版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的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教师课堂上的所有教学都应坚持以生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孩子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时还应顺应孩子的天性,爱护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孩子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尊重孩子的创造,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的精神。同时要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师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坚持以生为本。

新版课程标准提出要坚持文化传承,加强阅读积累。新课标还提倡让孩子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自己要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大力增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重在教给学生方法,还要关注学生个性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对作者感情的`体会,发展学生个性。“书读百遍,其意自现。”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在多读多悟中掌握课文内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因为加强学生情感体验感受远比“填鸭”学得更有价值,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总之,通过此次的学习,我对自己之前的语文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总结,并且学习到了很多新的理念和方法。语文教学之路漫漫,吾辈必将上下求索。

三年级数学教学心得

如何提高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最让老师烦心和头疼的一个问题。原因较多,也是比较复杂的,我个人认为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外、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和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是主要原因。于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己本身的教学水平,在教学设计中不断的反思,上课前认真准备,同时我还积极的通过其他途径来完善自己的每一节课堂教学。但是,要想让学生一堂课40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学生也很难做到,老师讲课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

对于优生,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必须给他留有悬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还得不要让他处在胜利之中,如高浩杰很聪明,做题速度很快,但计算太粗心准确率较低,我先表扬他,然后指出他美中不足的地方,鼓励他与细心交朋友,做更优秀的学生。

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有时你把他叫起来,他根本不知道你在讲哪儿,对他们来说心不在焉,要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

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要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这样让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尝到成功的喜悦,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提高的。

此外,教师在课堂上要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讲课时不管你多生气,多着急,讲课时,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讲解。永远记住: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他喜欢你才会愿意学这门学科。

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注重教的方式,努力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三年级数学新课标培训心得

9月29日上午,参加了张丽雪名教师工作室组织的“研行新课标,践行新课堂”的主题培训活动。培训活动上,邓国强老师为我们作了题为“学习新课标践行新方法”的新课标培训讲座。邓老师从核心素养的目标导向、进行知识结构化整合、开展大单元实践三个方面进行新课标和新课堂的解读。

新课标的目标导向,从原来的知识导向(双机双能)到能力导向(四基四能)、再到现在的素养导向(四基四能+核心素养)。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邓老师指出,要指定凸显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需要有机整合“四基”、“四能”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的目标;目标需要指向数学核心素养;分活动进行撰写;并且目标是有针对性、可操作、可检测、可达成。邓老师通过举出教材中的案例来指导我们如何制定好目标,十分清晰和细致。只有正确定位教学目标,整体课堂才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基调,才能扎实有限落实目标达到数学核心素养。

邓老师举出的例子有三年级上册《捐书活动》一课,正值我刚教完这个内容,邓老师罗列出来的教学目标十分清晰。第一点是通过活动一,经历获取表格信息、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连加运算的方法,发展运算能力和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二点是通过活动二,进一步巩固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提高运算能力和两种意识。明确表示了通过何种活动,什么方式,发展什么能力和意识,最终的指向是数学核心素养。这样的目标,能使我们在课堂更加清晰各类活动开展的目标,最终指向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且简明扼要。

《标准(20xx年版)》总目标以核心素养为统领,并将核心素养的目标贯穿于“四基”“四能”“情感”三个方面,构成三位一体的核心素养课程目标体系。课程总目标不再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进行描述,也不再以三维目标来表述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以核心素养统领的课程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体,防止教师在实施时把目标割裂对待。

教育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学活动的开展,开展适当的教学活动需要适切的教学方式。“量感”是新课标新增的一个核心素养,以前很多时候讲的是“数感”,但是较少提及到“量感”。新课标指出“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建立量感有助于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的习惯,是形成抽象能力和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孔企平教授曾经对“量感”提出过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量感”是指学生关于量的比较、运算和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上学期我在执教三年级下册《面积单位》一课时,为了有效的落实“量感”这一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到底需要组织学生经历怎样的活动过程去体会量感?我进行过深思。通过对教材的反复阅读和分析,并且结合教师实际,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通过让学生对比用不同“工具”测量数学的面积,体会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通过对比不同平面的大小,体会每种面积单位出现的.必要性;通过动手“做单位面积”,在实际操作和测量中对比面积单位的大小,发现它们之间的区别等等。有了充分的各种对比感知,才能使得“量感”在学生心中深根发芽。

《标准(20xx年版)》多次提及中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总体上要求教学方式要从应试导向转向素养导向。小学数学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从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出发,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对象,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

从《标准(20xx年版)》到《标准(20xx年版)》,十年的探寻,总页数从132页增加到182页,我想不仅仅只是页数的增多,其内容也有了进一步的丰富、细化和提升,《标准(20xx年版)》还有很多内容需要我们去探索和实践,并在实践中去落实。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将不断思考和践行,在新课标中探寻教育教学的实质,在新课堂中落实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三年级数学教学心得

小学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如何提高小学生整体数学素质,一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特别是当前,要想让学生一节课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

今年也是我第一次带三年级的数学课,今年是我和学生一起来学习。因为学生是从二年级带上来的,所以少了师生之间的磨合,可以很快进入到学习当中。二年级时,有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但仍有部分学生学习习惯相当差劲,今年的教学,最令我烦心的是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原因较多,也是比较复杂的,我个人认为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作为教师的我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也是很关键的。于是我在教学设计中不断的反思,上课前认真准备,同时我还积极的通过其他途径来完善自己的每一节课堂教学。

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基于二年级教学时对他们的了解,总体来说孩子们的计算能力较差,在课堂上做练习会出现数指头、口算等不好的方法,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继续注重孩子计算能力的培养。在整个数学学习中我更注重孩子的态度、习惯而不是成绩,所以对于孩子上课听讲以及作业书写情况要求较高,有问题时能够及时和家长沟通,共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发现将近一半的孩子不会自觉学习,他们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为什么学习。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数学,我在本学期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着重培养小老师。让程度稍好的学生选择课题,课下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备课,由学生主讲、老师补充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去。程度稍差的学生选择自己会的题目进行讲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学习品质。

2、建立数学模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本册教材中数与代数的教学占了很大的比重,此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数感,发展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遵循一定的程序进行运算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第一单元除法中《分桃子》一课,教科书借助圆片、小棒等直观模型,结合具体分一分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竖式的计算步骤及每一步的实际意义将每一步的计算过程与具体的分物过程对应起来,通过师引导、同桌互相说、单独提问等方法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的道理和方法。并且呈现多元化算法,从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

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能力对学生解决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甚至很多学生都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在教授第四单元《克千克吨》时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布置预习作业时专门会让学生提前去超市看食品包装袋上标的重量,并亲自感受一下,对克与千克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在课上学生会通过自己的感受明白不同物体如何去选择质量单位。

4、在教学中要逐步渗透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已经作为数学知识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步随着数学知识的学习进行渗透。例如第五单元第一课时《什么是面积》,我将通过摸一摸、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活动,帮助学生在建立面积的表象,抽象出面积的概念,结合比较正方形与长方形面积的活动,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让学生感受转化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但是,教学中,由于经验的的缺乏在教学过程中明显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课堂气氛不活跃,合作流于形式等。在今后教学中,我一定要真正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通过这两年的实践经验,我收获了很多,不仅学会了如何与低年级孩子相处,帮助他们更好的去学习,而且通过与学生家长和同事的交流,以及学生的日常表现,真心觉得一个孩子的学习是离不开家庭和学校共同的努力,缺一不可,但是不少家长觉得把孩子交给学校、老师就行了,这个观念是错误的,所以我们任重而道远。我认为,其实小学阶段更多的是帮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过程。但是,大部分孩子的学习习惯并不是很好,这些习惯的缺失,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和家长共同努力帮助孩子完善。

三年级数学教学心得

教书以来,教数学的时间不少,有体会的时间不多。通过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点滴经验,结合其他老师的交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我总结出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一、坚持不懈地抓好口算。

1、根据任教班级学生口算情况,制定本学期训练的具体目标。

(1)口算训练的目的不仅是提高学生口算的能力,有针对性的训练又为本册第四、第六单元的学习做好铺垫。

2、根据教学进度及学生掌握情况,定期进行口算的检测或期末达标检测,既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动力、发现差距,又能让家长了解孩子计算的能力,同时任教老师也能从中分析,找准突破口,使训练的效果更好。

二、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和算法。

笔算除法的教学应在学习时多让学生通过用实物分一分,从中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及计算方法。如:24÷2=,让学生把准备好的吸管分一分,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也就是先算哪一位上的数?通过一道题的实践是不够的,还要再次多摆1——2道并说出计算方法。由于书上没有任何的计算法则,但在教学时教师还是应把方法板书。不管是笔算乘法或笔算除法,教学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估算是验证计算结果的较好手段之一,但经常在教学时会被遗忘或略略带过,没有成为学生计算的“好帮手”。

如:21×428×6×658。

125÷596÷863÷3360÷3。

三、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对于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知识:《里程表》、《周长》、《年、月、日》,教学时可让学生寻找身边与知识有关的事物,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不断加深理解,从而达到概念的强化。

如:《里程表》通过实物让学生会计算用电量、计时表路程有多远,经过观察和理解后,从而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课外可布置学生寻找身边的一些生活物品判断用哪种重量单位较合适,填写后进行交流判断。

《周长》这单元既让学生感到新奇,但又是本册书的难点之一。教师在备课时感到很简单,不就是求封闭的平面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嘛。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只要记住计算方法就会算了。真正教时就发现并没有像老师想象的那样学生能较快理解并正确解决实际问题。主要原因有:1、对“周长”这概念接触较少,学生没有充分理解。2、当概念没有得到理解时,又学习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后,不明白方法由来只记住公式,因此当遇到较灵活的题目时,无从下笔。

四、注重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整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学生、多媒体已构成课堂教学系统的三大要素。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为轻松、愉快、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过去的课堂教学中,自己想办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没弄好不仅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连最起码的教学任务都完成不了。运用多媒体演示,激发学生认知、求知的内驱力少年儿童天性好奇,当他们接触新事物时,往往产生探索的欲望,可以利用这个特点,激发他们的求知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知识的起点,也是发展智力的起点。因此,在教学中,运用生动、形象、直观的电教形式,把书本上静止的图形变成动态的图形,有利于沟通知识之间,图形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辩析能力,从而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乐学、爱学。借助多媒体创设一个多姿多彩的视听学习情境,不但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习兴趣,激起了求知欲,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表象,降低了学习难度,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法则、规律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给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带来困难。如果采用课件动态图象演示,在动中引路,动态地显示事物演变的过程,把整个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地演示出来,而且其动态的演示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

小学生稳定性差,易疲劳,在巩固环节思想最易溜号,只有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才能使他们保持旺盛的战斗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寓学于乐,从而由“被动型”学习转为“主动型”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的容量大大增加。而且还可以建立题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题目进行练习,实施因材施教,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适时、适量、适当的训练,实现“尖子生”吃得铇,“中下生”吃得了,达到减负增效的作用。

三年级数学新课标培训心得

认真研读20xx版新课标是每个老师都要做的重要事情,对于还是新教师的我,如何读熟读透新课标是一件非常苦难的事情。在我处于迷茫的时候,很荣幸有机会能参加关于20xx版新课标研读的讲座,通过这个讲座,我获益颇多,受益匪浅,下面来谈谈我的收获吧。

从讲座中,我对新课标提到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数学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的关系与如何认识和实践结构化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其中让我启发最大的是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首先,培训专家给我们详细地讲解了立德树人这个词从被提出到落实的过程;其次,从社会大层面分析了提出这个根本任务的原因;最后,在教学方面给了我们有关如何在数学课堂上渗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相关建议。除此之外,我还知道了在数学课上,发展学生理性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使学生获得优秀数学文化的感受是实现根本目标的有效途径。

结合培训专家给我们分享的这个讲座,我翻阅了一些资料并综合其他老师的讲座,我对新课标也有另一番认识。回看这些年出版的新课标,从核心素养导向发展的角度来看,从最初的.双基双能目标发展到四基四能目标再到四基四能与核心素养并存的目标,体现了社会对教师教育学生的重点从最开始注重知识的掌握过渡到注重能力的培养再过渡到数学素养的培养上,也更好地体现出教书育人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追求越来越高,社会与家长对孩子们的期望与寄托也越来越高,核心素养的目标导向也会越来越健全。因此,固化在我们脑袋里的旧一套教学方法也要随着目标的变化而变化。以前的我研读新课标最多就是知道数学的三会分别是什么,但是却不知道原来“会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世界”是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几何直观、空间想象和创新意识的,也不知道“会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可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与推理意识,更不知道“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看着简简单单的三句话却隐藏着新课标提出的所有核心素养。结合新课标提出的数学核心素养,我了解到了教学目标的设计不是随便写写应付检查就可以的,而是要落到实处、与后面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的,这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及格的。数学教学目标的攥写是满足以下几个方面:要有机整合“四基”、“四能”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要指向数学核心素养、要分活动进行填写还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可控性、可达性。回想自己以前所写的教学目标,还有非常大的改进空间,需要好好根据以上要求思考并重写,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会有意外的收获。通过此次粗浅的学习,我在教学观上有了一定的转变,不能为了教书而教书,要在课堂上找到立德树人的影子,努力把这个根本任务渗透到数学课堂上。首先,我要端正自己教书育人的态度,做到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孩子,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其次,要有百年树人的耐心与恒心;再次,我要多关注国家的时政,学会在数学上利用合适的时政引入课堂,让学生不仅仅可以学到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民族认同感;最后,我要备好每一节数学课,切实在数学课堂中贯穿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我自知现在的自己实力还不强,在教学上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我也深信自己因为还年轻会有更多的可能性与创造性,希望自己能够保持做一名优秀教师的初心,多学习多实践,争取能够为教育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年级数学教学心得

最新文章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通过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点滴经验,结合其他老师的交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我总结出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一、坚持不懈地抓好口算。

1、根据任教班级学生口算情况,制定本学期训练的具体目标。

(1)口算训练的目的不仅是提高学生口算的能力,有针对性的训练又为本册第四、第六单元的学习做好铺垫。

2、根据教学进度及学生掌握情况,定期进行口算的检测或期末达标检测,既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动力、发现差距,又能让家长了解孩子计算的能力,同时任教老师也能从中分析,找准突破口,使训练的效果更好。

二、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和算法。

笔算除法的教学应在学习时多让学生通过用实物分一分,从中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及计算方法。如:24÷2=,让学生把准备好的吸管分一分,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也就是先算哪一位上的数?通过一道题的实践是不够的,还要再次多摆1--2道并说出计算方法。由于书上没有任何的计算法则,但在教学时教师还是应把方法板书。

不管是笔算乘法或笔算除法,教学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估算是验证计算结果的较好手段之一,但经常在教学时会被遗忘或略略带过,没有成为学生计算的“好帮手”。

如:21×428×6()×658。

125÷596÷863÷3360÷3。

三、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对于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千克、克、吨》、《周长》、《年、月、日》,教学时可让学生寻找身边与知识有关的事物,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不断加深理解,从而达到概念的强化。

如:《千克、克、吨》通过实物让学生掂一掂理解1克、1千克有多重,再估一估1吨有多重,经过观察---掂---估后,从而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课外可布置学生寻找身边的一些生活物品判断用哪种重量单位较合适,填写后进行交流判断。

《周长》这单元既让学生感到新奇,但又是本册书的难点之一。教师在备课时感到很简单,不就是求封闭的平面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嘛。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只要记住计算方法就会算了。真正教时就发现并没有像老师想象的那样学生能较快理解并正确解决实际问题。主要原因有:

1、对“周长”这概念接触较少,学生没有充分理解。

2、当概念没有得到理解时,又学习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后,不明白方法由来只记住公式,因此当遇到较灵活的题目时,无从下笔。

四、注重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整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学生、多媒体已构成课堂教学系统的三大要素。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为轻松、愉快、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过去的课堂教学中,自己想办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没弄好不仅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连最起码的教学任务都完成不了。运用多媒体演示,激发学生认知、求知的内驱力少年儿童天性好奇,当他们接触新事物时,往往产生探索的欲望,可以利用这个特点,激发他们的求知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知识的起点,也是发展智力的起点。因此,在教学中,运用生动、形象、直观的电教形式,把书本上静止的图形变成动态的图形,有利于沟通知识之间,图形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辩析能力,从而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乐学、爱学。借助多媒体创设一个多姿多彩的视听学习情境,不但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习兴趣,激起了求知欲,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表象,降低了学习难度,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法则、规律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给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带来困难。如果采用课件动态图象演示,在动中引路,动态地显示事物演变的过程,把整个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地演示出来,而且其动态的演示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在《图形的运动设计》中,利用计算机生动直观,变静为动,图文并茂放大细节,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教学内容,在创设情境中用计算机演示转动的风车,对称的蝴蝶不停地在挥舞着翅膀,小船平移的运动,实现教学的优化,由多媒体演示,旋转后的图形及平移和旋转的区别,通过风车转动动态,清晰地旋转过程,学生轻轻松松地掌握了平移、旋转图形,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兴起盎然。

小学生稳定性差,易疲劳,在巩固环节思想最易溜号,只有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才能使他们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多媒体技术为实现练习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了方便。在内容上可以设计具有情景的趣味题,便于操作的游戏题,朗朗上口的儿歌题等;练习形式可以创设游戏性、娱乐性较强的数学游艺宫、脑筋转转弯、数学擂台赛、数学灯谜会、幸运大抽奖、看谁中大奖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寓学于乐,从而由“被动型”学习转为“主动型”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的容量大大增加。而且还可以建立题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题目进行练习,实施因材施教,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适时、适量、适当的训练,实现“尖子生”吃得铇,“中下生”吃得了,达到减负增效的作用。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数学培训心得体会三年级

数学是一门需要细心、耐心和逻辑思维的学科,而在三年级,我开始接受了数学培训。在这三年里,我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困惑,但同时也取得了很多进步。通过数学培训,我不仅提高了解题的能力,还培养了自我学习和合作的意识。下面将从兴趣、技巧、成果、困惑以及成长这五个方面,来分享我的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首先,数学培训让我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课堂上,老师总是通过趣味的教学方式和生动的例子来引起我们的兴趣。通过解决一道道有趣的题目,我对数学有了更深的了解。我开始喜欢与数学打交道,做题时充满了乐趣,同时也培养了我的观察能力和思维逻辑。

其次,我在数学培训中学到了许多解题的技巧。以前,我总是面对着一道题束手无策,无从下手。然而,在培训中,老师教给我了许多解题方法和技巧,如画图、分类、反推等。这些方法都帮助我更加系统地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不断练习和巩固这些技巧,我逐渐提高了解题的能力,也对数学的难题充满了信心。

第三,数学培训给我带来了显著的成果。在最初的时候,我经常因为做错题而感到失落和沮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通过数学培训的学习,我的成绩开始有了显著的提升。我渐渐能够独立解决难题,也开始在数学竞赛中获得好成绩。这些成果让我更加坚定了在数学上努力学习的信心。

然而,在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惑。有时,我会遇到一些复杂的题目,而且不知道如何下手去解决。有时候,我可能会陷入繁琐的计算中而出错,这让我感到非常沮丧和无助。但通过和老师以及同学的互动和讨论,我逐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学到了怎样观察、思考,以及如何从其他学习者那里获得帮助。这些困惑和挑战反而让我更加坚定了继续学习下去的信念。

最后,三年级的数学培训让我在学习上得到了很大的成长。我不仅从中学到了数学的知识和技巧,更重要的是,我逐渐培养了自我学习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意识。数学培训让我明白了每个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耐心和持久的努力,也鼓励我在面对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这种坚持不懈和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将伴随我一生,影响着我的成长和发展。

总的来说,通过三年级的数学培训,我对数学充满了兴趣,学到了许多解题的技巧,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同时也遇到了困惑。最重要的是,这个过程让我在学习上有了很大的成长。这样的经历和体会将成为我继续学习数学的动力,也让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我一定能够在数学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案

1.知识与技能时间单位“秒”的认识,知道1分=60秒。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间的意识和习惯。

时间单位“秒”的认识,知道1分=60秒。

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分与秒之间的关系,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导入。

同学们,每年除夕之夜我们都和亲人坐在一起收看新年联欢晚会的直播节目。你看,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板书:秒的认识。

二、新授。

(一)认识秒,知道1分=60秒。

1、拿出手中的表看一看,你都看到了什么?

同位交流,指名汇报。

2、你想知道有关秒的什么知识?

生1:一秒有多长?

生2:秒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

学生提问。

谁能帮他解决问题?

3、小结。

秒针走1小格是1秒,秒针走1圈(60格)时分针走1格,所以1分=60秒。板书:1分=60秒。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四,第1题,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小明大约每天睡9();小红戴红领巾需要20();电饭锅煮米饭大约要25()。

学生独立做。说一说想法。

2、做一做2。(感受时间的长短)。

教师掐表,让学生做一样自己喜欢的事情,试一试,1分钟能做什么?

学生一起做。

3、小游戏:同学们闭上眼睛,老师说开始,你觉得1分钟到了就举手示意,看看谁对1分钟的估计比较准。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三年级数学辅导心得体会

作为一个三年级数学辅导老师,我经历了其中的快乐和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到了一些重要的事情,这些经验不仅有助于我的个人成长,而且对我的学生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本文中,我想分享一些我从三年级数学辅导中获取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学生个性的差异。

在我的三年级数学补习班中,我遇到了很多不同类型的学生,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知方式都不同。我发现了一些学生在计算能力上比较弱,而另一些学生则在数学的概念理解方面较弱。针对不同的学生,我采取了不同的教学策略。我发现只要我能够认识到每个学生的独特之处,并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我的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三段:持续的反馈很重要。

作为数学老师,我常常会测试和评估我的学生的数学能力,同时也看到了持续提供反馈的重要性。在我的班级里,我经常会有一对一的交流,提供积极的反馈,特别是针对那些有困难的学生,我会给他们鼓励和建议,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正在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种互动式的反馈不仅强化了我的教学方法,而且使我的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数学基础,从而取得成功。

第四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发现一个问题很重要,那就是如何让我的学生喜欢数学。我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利用游戏方式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很有趣的,加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以及利用案例分析来提高学生的兴趣等。这些方法都有助于让我的学生更愿意学习数学,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

第五段:结论。

三年级的数学辅导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但对我而言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智力和个人成长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了解和尊重我的学生,如何灵活调整和优化我的教学方法,如何为我的学生提供反馈和鼓励,并鼓励他们充分利用他们的潜力。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感到数学不只是一种应该背诵和记忆的抽象知识,而被他们视为一种更符合实际的体验、发现和使用的有效工具。对我而言,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算法的比较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运用迁移类推进行计算,自己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理解“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以及有顺序地、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情感态度:在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养成独立思考与善于倾听的习惯。

制作相关教学课件。

能正确笔算连续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正确掌握连续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眼急脑快(口算)。

利用羊村为了迎接亚运盛会,举行了圣火接力赛,让学生通过口算来帮助小羊胜利的完成任务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逐一出示口算题,指名学生说出结果。

8+7=9+5=8+42=46+9=。

34+53=28+12=520+300=。

2、心明手巧(笔算)。

师:同学们很顺利就迎接到了圣火,但如果想把火炬保留下来,必须打开密码箱才行,你们有信心把火炬保管好吗?现在请拿出练习本,用竖式算一算,密码是多少,看谁算得好。

笔算下列各题:25+38=45+29=。

学生独立用竖式进行计算后汇报结果并引导学生观察。

师:仔细观察这两个竖式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

3、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真聪明,很快就帮羊村完成了这意义重大的任务,村长为了表扬我们对他们工作的支持,决定请我们去参观野生动物园,高兴吗?准备好,看看你认识那些野生动物。

伴随悠扬的音乐,课件分别演示熊猫、东北虎、丹顶鹤、蜥蜴、青蛙、金丝猴、藏羚羊等受保护野生动物。

二、交流探索,解决问题。

1、分析统计表,提出问题。

(1)引导学生观察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注意思考从“已知种数”到“濒危和受威胁种数”的数量有什么变化?并结合数据教育学生爱护野生动物。

(3)出示第一个问题: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让学生思考。

2、尝试解答。

(1)师: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请用竖式算一算结果是多少。

(98+25=)。

(2)指名一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计算。

(3)师生齐分析学生完成的情况,并让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4)结合课件的演示引导学生把这题的计算过程再说一遍,突出“那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3、比较总结。

(1)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打开密码箱的两题和例题,同桌互相交流讨论,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汇报交流结果,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3)通过比较总结出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特点并引出课题。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神机妙算(直接写出结果)。

65396743。

+78+86+95+88。

学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教师巡视。

指名说出结果及计算过程。

2、拔萝卜(用竖式计算)。

58+9468+5286+77。

(1)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出结果,同时指3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计算过程,教师巡视学生的完成情况。

(2)让3名学生当小老师,批改同学的计算。(提醒学生注意不要把算式的数抄错)。

(3)集体评讲学生的完成的情况。

3、配钥匙(连一连)。

师:班长暖羊羊它负责小羊们的日常生活,但它不小心把小羊房间的钥匙给调乱了,你们能帮帮暖羊羊,把钥匙给配好吗?同桌互相讨论一下,看谁找得又快又准确!

58+9458+6759+7579+89。

125168152158134。

指名学生说说如何算得又快又准。

4、活学活用(解决问题)。

师:你会解答吗?请把你的算式写在书上。

巡视学生的解答情况,并指名说出解答的算式。

师:除了上面这个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5、想一想(扩展延伸)。

的两位数加上的两位数加和是多少?

四、回顾总结,反思提升。

同学们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文案

1、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应用题的教学,加深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出示准备题。

1.8里面有()个0.1。

0.6里面有()个0.01。

学生完成后说说做题方法。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3。

(2)学生读题后审题:

(3)根据题目意思列出横式。

(4)教师板书竖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到余数为18的时候,提问:这里的18表示18个()?当余数为6的时候该怎么办?为什么6的后面可添0?现在表示60个()。

在做题过程当中,特别强调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需要在余数后再添0继续除,这是根据小数的性质。

(50解答后教师小结,并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2、教学例4。

(1)出示例4。

(3)让学生在草稿本上试做,请一位同学上台板书。

三、巩固练习。

试一试。

让三位学生上台板书。

结合学生板书,师生共同讨论校对:第一题是被除数小于除数,不够商1的情况;第二题是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需要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而且商的十分位上不够商1,需要添0;第三题是被除数小于除数,不够商1,十分位仍不够商1。

教师要注重讲评有关商0的情况,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四、总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让学生把课本43页上的计算法则内的横线填写完整,然后集体朗读。理解法则的内容。

五、提高练习。

1、口算。

学生练习后说说口算方法。

2、列竖式笔算,三位学生上台板书,其余同学做在草稿本上。

结合学生板书的内容,及时反馈,及时纠正。

六、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

七、作业。

课本44页的3、4题,作业本[26]。

新课标三年级数学《加法的验算》教学反思新课标三年级数学

除法的验算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点上展开教学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旧知与难点巧妙的结合,又成了我这节课要思考的一个问题。设计时,我从简单的口算入手,让学生自己来寻找规律,很快,孩子们就发现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因为是学生自己找出来的,所以兴致特别高。接下来,就是如何解答的问题,这时的我已经十分兴奋。接下来,同桌两人一人计算,一人验算,所以学生做起事来也十分流畅,看来,我的预期目标即将实现,看得出,学生的数感还是很强的,抓住了要点,列坚式计算得心应手。

二、发挥集体优势,适时突破难点。

在解决了第一个难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有余数除法的验算,在小组交流、讨论中,出现了两种验算的方法。当我把两种结果放在展台上以后,一切就象烧开的水已经把壶盖顶开了似的,学生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学生的声浪将我推向了又一个兴奋点。最后,我加以规范即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要把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

上到这,我抵制不住心中的那份激动,互动时的那份碰撞让我和孩子的心贴得更近了!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等因素之间的不同的影响关系,可使课堂处于不同的运行状态,学生不再是工具和容器而成了学习的真正的主人,并得到其他要素的支持和支援。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