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和信息化委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模板18篇)

时间:2023-12-11 08:20:02 作者:字海

一个月的工作总结可以让我们反思过去的工作过程,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团队名称】一月份工作总结 -- 团结协作,冲破极限!

年经济和信息化局工作总结及年工作计划

(一)工业产业的资源依赖度依然较高。全市规上企业利用矿产资源的占比较大,达到85%以上。新型煤化工产业、铝系产业的资源市域保障度较低。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在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上的创新突破还不够,整体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且管理粗放,人才短缺,工业上档升级的基础薄弱。

(三)新的接续产业拉动力还未显现。新的接续产业正在起步阶段,产业带动强、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屈指可数。且新型煤化工产业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下恢复性增长缓慢、已建成产能无法释放,经济拉动效应还不明显。

(四)企业外向成长能力弱。我市的工业发展长期以自我成长为主,外向成长能力弱,发展活力不足,开放性工业体系未形成。企业成长缓慢,后劲不足,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型产业尚待进一步培育。

经济和信息化局年工作总结及年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信息资源共享。谋划建设县级数据中心平台,统筹推进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协同。正式发布我县政务信息管理办法,推动我县政务数据的开放、共享利用。

二是推进智慧应用产业。重点跟踪象保合作区国家云制造中心的推进落地情况,力争打造成国家级制造示范基地。推动云朵网络“文化+”产业、盛洋电子海洋信息化、蓝洞科技智能路灯项目等企业项目个性化发展。跟踪推进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二期、世行智慧交通项目,加快智慧交通公交ic卡和公交自行车项目、人行市民卡落地,争取智慧水务系统的的nb-iot技术率先得到应用,形成示范效应。积极响应“中国制造2025”,推进制造业大数据方面的探索与尝试。

三是发展信息经济相关产业。深入推进“企业上云”行动,促使更多企业实现中、高阶上云,力争2020年实现上云企业820家。做好软件产业引进培育工作,力争软件产值同比增长20%。

年经济和信息化局工作总结及年工作计划

造成我市万元gdp能耗和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两项指标不达进度目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五方面:。

一是部分规上企业产值能耗异常情况。部分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增幅与能源消耗不匹配,甚至倒挂。全市152户规模以上企业中万元产值能耗同比上升的有45户,这45户企业能源消耗同比上升了10.3%,而产值不但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8.5%,这是导致我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不达进度目标的主要原因,如果此情况不尽快改变,将严重影响全市年度目标任务的完成。

三是部分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节能管理涣散,无节制用能致使单位产品能耗上升。山西信发化工有限公司单位产品能耗同比上升24.85%,致使能源消费增加2.8万吨标准煤,山西汾西宜兴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单位产品能耗同比上升1.86%,致使能源消费增加1208吨标准煤。

四是吕梁市将我市工业增加值率由去年0.44调整为0.42。仅此一项,影响我市工业增加值约7.06亿元,造成我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上升约4.8%。

五是部分企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由过去的直接生产销售改为代加工。根据统计法规定,代加工企业生产的产品产值计入委托公司注册地,加工费计入生产地产值,而消耗的电力、汽油等能源、产品产量计入生产地,导致三大考核指标失常(工业增加值增速下降、社会能源消耗总量增加,万元gdp能耗上升),产量、能耗、产值三项数据失去了应有的逻辑关系。现已发现我市有2户大型焦化(楼东、城财)、5户洗煤企业(金鼎山、和必兴、红顺、天云、亨泰源)代加工,1-8月这七户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5.38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1.98%;工业总产值仅为6.04亿元,若按正常产品产值申报则约为22.04亿元。仅此一项因素,造成我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上升约4.56%。

年经济和信息化局工作总结及年工作计划

1、紧盯目标任务,强化工作保障,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在合理区间。即:确保全市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增速达到市委市政府要求;确保完成吕梁市万元gdp能耗下降、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的目标任务;确保完成大宗固废利用率年度目标任务;确保工业非煤增加值占比达标。

2、扭住工作重点,突出项目见效,积极培养发现新的积极增长点。即:积极推动我市鹏飞集团、晋茂化工、金岩集团、金达集团的后续煤化工项目建成投产,推动我市煤化工、铝系两大产业的延伸发展。主动跟踪服务、助推项目建设,争取新型焦炭产能、煤化工项目投产率不断攀升;推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3、做强企业主体,激发活力动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即:推进大用户直供电继续扩大成果;推动合同能源管理成为节能技改的新方式,有效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和财务成本。

4、强化安全意识,落实两个责任,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即:紧紧围绕安全生产防控目标,通过推进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完善安全生产监管方式,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经济和信息化局年工作总结和年工作计划

(11)推进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围绕“省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工业节能与绿色制造”提升发展目标,以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为重点,以绿色项目示范试点为抓手,以清洁生产、绿色企业为基础,大力实施“六个一批”节能绿色行动。2020年,计划组织5家以上企业创建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绿色设计、绿色产业链等示范项目;实施10个以上节能技术改造重点项目;淘汰5家以上落后产能(工艺、设备);组织20家以上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10家以上重点用水企业开展水平衡测试;创建一批8家以上省、市节水型企业;组织20家以上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节能诊断(检测)服务工作,逐步建立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促进我市制造业提档增效升级。同时,强化能源“双控”目标责任考核制度,确保完成温州市下达的能源“双控”年度目标任务。

(12)深入推进资源要素改革。以“省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低效企业改造提升”为重点,不断深化资源要素改革。一是完善企业综合评价体系。以调查核实二年度用地面积相差较大企业、承出租企业、亩均税收100万元/亩以上企业为切入点,重点做好企业用地面积和用电量的排查,制订出台《关于明确__市企业综合评价相关指标取数规范的通知》,全面提高企业综合评价精准度,确保在6月底前完成1.6万家企业的分类综合评价工作。同时,继续推动将“亩产效益”评价指标作为乡镇(街道)、功能区晾晒比拼的重要指标。二是进一步优化升级企业综合评价大数据平台。在“亩均论英雄”大数据平台为基础上,融合贯通经信局各科室新(拟)开发设计的“智能化技改项目审核办事系统”、“企业厂房租赁平台系统“,“低效企业改造提升系统”,“万人进万企”服务系统、“数字经济、绿色制造企业项目数据库”等大数据系统,通过数据可视化手段,全方位、多维度、全景式宏观分析区域产业经济,微观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具体包括规上企业绩效报告、产业地图、企业分析监测、核心竞争力指数、企业画像、手机微信端查询等功能,致力打造应用端和展示端为一体的企业高质量发展大数据平台的全省样板。三是全面实施差别化配置政策。根据综合评价结果,落实用地、用电、用水、“两税”减免等各项资源要素差别化政策实施,并将收取的差别化用电、用水经费以财政奖励的方式支持税收贡献较大的a+、a类企业发展。四是推进评价扩面。通过合理设定评价指标,通过综合用能、公共效益、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等因素对规上物流业企业进行评价,同时积极探索规上重点领域服务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综合评价工作。五是继续抓好我市低效企业改造提升工作。在2020年对亩均税收3万元以下自有工业用地企业整治工作基础上,2020年继续通过定向税务辅导、专项整治行动、要素资源差别化配置、淘汰落后产业及加大兼并重组力度等措施完成对亩均税收5万元以下企业和自有工业用地5亩以上的规下企业的改造提升工作,切实落实好我市“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提高我市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促进我市经济持续稳步增长。六是开展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根据《浙江省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结合__实际情况,制定出台《__市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年经济和信息化局工作总结及年工作计划

一是开展山西省重点工业转型升级项目融资需求摸底调查,积极推荐xx市中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西信发化工有限公司参加山西省金融服务转型项目融资对接会。二是充分利用好省级平台,组织我市鹏飞、金岩、金达、东义参加2020年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对接我省军民融合产业。三是推荐山西信发化工有限公司申报2020年工信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指南中重点领域智能制造模式应用中新材料领域中的流程型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四是积极引导企业提升改造生产自动化水平。以省级技改配套政策措施为导向,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以“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为思路路径,逐步提升企业生产自动化水平,逐步实现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的网络一体化工厂。以我市信发、鹏飞为代表,打造一批智能化程度高的智慧工厂,配合我市引进的软通动力公司,打造我市工业云平台,逐步引导我市企业走上大数据的快车道。五是积极引导企业创新发展,挖掘科技创新活力。依托省级技改配套资金,激发企业科技创新动力。积极向省经信委推荐我市重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积极申报我市科技创新项目入库。组织企业参加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创建申报宣讲,让企业进一步明确科技创新的方式、方向及标准,逐步壮大我市科技创新队伍,提升创新能力。

经济和信息化局年工作总结和年工作计划

一是产业细分领域集成。深耕产业细分领域,精心谋划智能低压电气、中高压电气、智能终端关键部件、智能家居、新能源(储能)、物联网传感器、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集成电路、新材料等10个产业子集群。二是加大龙头企业培育。持续抓好“一企一档”企业培育库的建立,开展“一月一分析”动态监测,目前,我市有省级“三名”培育试点企业3家;新增认定省级“隐形冠军”企业1家,培育企业14家;新增省创新型示范中小企业2家,省小升规“创业之星”企业6家;推荐温州市2020年度领军和高成长型企业培育对象各24家。三是注重优势企业培育。引导优势中小企业做精做专,重点培育和发展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成长型小企业。大力推进企业“上台阶”,全年新增亿元企业41家,5亿元5家,10亿元3家,30亿元1家。四是持续推进“小升规”和“防下规”。将287家企业纳入“小升规”企业培育库,督促和指导企业按月报送销售产值数据,并结合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同落实各项培育措施,全年实现“小升规”182家。同时,建立重点“防下规”企业专人挂钩联系指导机制,全年防下规企业数控制在55家之内(预计全年48家)。五是促进企业家队伍素质提升。与温州经信委联合举办第十九期__市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暨温州市“打造世界级先进电气产业集群”企业家专题研修班,与__市组织部联合举办第五期新生代企业家“红色寻根”高级研修班。通过系列“走出去”和“请进来”,全年开展了15批次600人次的企业家培训,进一步拓宽了企业家视野,强化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战略思维和现代管理理念,帮助企业提升生产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六是深化企业兼并重组。继续以推动上市企业、风险企业、“低小散”企业重组为工作重点,建立并完善联合重组企业数据库。完成正泰电器等上市企业并购重组项目3起,完成巨能乐斯、庄吉船业两家风险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开展头盔、紧固件、包装印刷等行业的重组企业调研走访,持续推动行业内部的企业兼并重组,力争企业重组示范试点典型案例数继续保持温州市第一,全年完成“僵尸企业”处置5家。

年经济和信息化局工作总结及年工作计划

(1)加快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坚持以政府引导、企业自愿、择优推荐为原则,积极协助我市信息化优秀企业申报成为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今年,在去年山西信发化工有限公司、xx市兴安化工有限公司、xx市鹏飞实业有限公司申报为2020年度山西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xx市鹏飞实业有限公司申报为2020年度山西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基础上,为东义煤电铝集团公司申报了2020年度山西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和2020年度山西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为我市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积极组织实施电信普遍服务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网络强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进电信普遍服务发展,提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服务水平,促进城乡协同发展,2020年xx市电信普遍服务“通光纤宽带”涉及下堡镇、西辛庄镇、阳泉曲镇、南阳乡、下栅乡、杜村乡、驿马乡7个乡镇,共28个村庄;18年6月份涉及建设工程,将按照施工标准逐步整理完工杆路,张贴标识,开通光纤宽带。申报2020年度电信普遍服务“4g网络建设”试点。经调查,xx市379个行政村4g网络覆盖已有374个,剩余5个分别是兑镇镇杏野村、驿马乡瓮沟村、杜村乡白居庄村和温家垣村、阳泉曲镇南沟底村,其中阳泉曲镇南沟底村拟搬迁。为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提高我市行政村4g网络覆盖率,为4个村申报了2020年度电信普遍服务“4g网络建设”试点。

经济和信息化局年工作总结和年工作计划

一是探索产业科创新模式。全力推进杭州紫金小镇浙大-__智能电气研究基地建设,立足__企业技术需求,依托杭州科创资源优势,建立技术需求和供给双向沟通渠道,在域外设立离岸技术机构,实现人才、技术等高端要素有效集聚。目前,首批入驻的10家企业21个项目已陆续分批进驻研发,涉及集成电路设计、智能配电、半导体材料、传感器等项目,入驻并引进合作专家团队12人,其中“____”2人,博士、教授23人,合作研发投入2400多万。二是持续推进省级工业设计示范基地建设。全年组织了60余场对接培训活动,精准开展对接服务,实现工业设计服务收入4000多万,服务制造企业300多家,初步建成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搭建,实现设计创新资源的线上线下集聚,进一步增强全产业链式工业设计服务能力,基地成功获得“省级特色双创示范平台”称号。三是多层次布局小微园建设。按照“规划布局统一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开发模式多样化、管理模式规范化”的要求,科学合理布局小微园建设。2020年以“开工建设一批、续建一批、提升一批”为推进目标,加速推进小微园建设,截止12月份累计新增开工小微企业园6个,开工面积884亩,累计竣工面积78.5万平方米。圆满完成了全省小微企业园建设提升暨“低散乱”整治推进大会现场考察任务;成功列入了全省20个小微企业园建设提升工作试点示范县市之一,排名第二,获得1000万元的财政激励资金。四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以正泰为牵头单位,联合电气产业上下游企业及浙江大学(电力电子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__智能装备与制造研究院,建立浙江智能电气制造业创新中心,并列入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创建名单,是温州区域内唯一一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全省共7家),为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咨询、转让、人才引进培养提供服务;新增3家省级服务型示范企业、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数量创历年之最;新亚电子有限公司的高导精密复合线材被认定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实现历年零突破;浙江省级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新增认定3项,累计8项,华仪获首台套保险补助516万元;省级重点技术创新专项认定1项;省级重点高新技术产品认定5项;省级工业新产品新技术认定400项,超过2020年(172个)和2020年(160个)总和。

经济和信息化局年工作总结及年工作计划

一是推进产业集聚发展。以打造形成百亿级、千亿级“特色产业示范园”为抓手,推进爵溪印花园、石浦水产园区特色产业园申报,加速推进华翔、天安产业园建设,分阶段滚动培育一批省市认定及培育产业园。加快推进西周、晓塘等小微集聚区建设。

二是推进企业梯队培育。发挥县企业家俱乐部作用,分实施25家重点企业五年发展规划,实现到2022年销售收入、利润、税收翻一番。开展行业龙头骨干企业、高成长企业、单项冠军、“三名”企业和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培育,与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创新型高成长企业、“三翻”行动对象企业实行目标合同管理,建立培育管理数据库,重点培育申菱电梯进入省“三名”企业培育计划,全年规上企业突破550家,力争三年内培育30家县级创新性高成长企业。同时,鼓励企业加快资本化运作,加强上市储备企业的管理与培育,推动锦浪、启鑫、申菱、博禄德和钰稀阴极等企业上市。

三是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开展管理咨询推广行动,引导企业实施离散型和流程型智能制造项目,培养一批管理标杆企业。全面推进两化融合,加快两化融合贯标评定和普及培训,帮助华翔特雷姆、申菱电梯、启鑫新能源3家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争取2家企业通过市级两化融合贯标评定。培育新生代企业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和尝试互教互训互帮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提升企业家素质,计划全年开展相关培训12场次,受益人数达千余人。

年经济和信息化局工作总结及年工作计划

2020年11月25日,由吕梁市人民政府和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主办的“一带一路”煤焦化工产业绿色发展研讨会在我市举办,共同探讨吕梁市煤焦化企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的思路和措施,这是吕梁市委、市政府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产业结构全面升级、发展动力深度转换的一次生动实践,对吕梁煤焦化产业转型发展,实施能源革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次研讨会旨在促进大型煤焦化工企业转型升级,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绿色健康发展。参加会议的专家大多是省内外、国内外煤焦化工产业研究领域的佼佼者,与会专家对山西现代煤焦化产业发展把脉问诊。我局积极参与会务等相关服务工作,并组织单位业务人员全程学习,对提高我局工作人员素质、推进行业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经济和信息化局年工作总结和年工作计划

一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与17家局属国有企业签订安全(消防)生产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安全(消防)第一责任人,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开展“安全生产月”及“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定期不定期对国有企业开展安全检查,提升安全监管工作水平,整改了一批安全生产隐患,并开展了数次应急演练,加强了企业职工应急自救能力。高度重视局属国有企业老旧楼房的治理改造,对局属17家国有企业的老旧楼房开展了全面的整改。目前,机械厂3幢危旧宿舍楼、原矿冶公司大楼已作封闭处理,燃料公司危旧房已作加固改造处理、重配厂危旧厂房已作整体拆除处理,其他国企持续加大针对危房的日常巡视,杜绝已经封闭处理的危房出现人员返还,确保了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二是重视国有企业稳定工作。认真抓好信访工作,极力化解各种矛盾,重点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全年收到信访件8件(其中省网4件),办结8件,按期办结率达100%;接待来访群众26人次;全力以赴做好两会、进博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重要节点的信访维稳和信息报送工作,确保经信系统稳定。三是启动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对__机械厂、__市化工轻工建筑材料公司、__市电子工业总公司、__市木材公司等4家国有企业启动第二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并做好第一轮审计整改工作。四是开展国有企业帮扶活动。开展了困难职工帮扶和金秋助学活动,慰问就业困难职工36名,困难职工1名,金秋助学1名;发放经信系统精简退职人员生活困难补助102人153万元,发放军转干部慰问金69人98万元,发放政转企退休人员174人79万元。

经济和信息化局年工作总结和年工作计划

(一)工业生产增长较快。2020年,我市累计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73.96亿元,同比增长10.8%,比温州平均水平高2.4个百分点,三区两市排名第一;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283.57亿元,同比增长9.7%。

(二)工业性投资平稳增长。2020年,我市完成工业投资87亿元,增速11.4%。其中完成技改投资71.32亿元,增速10.4%。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额63.9亿元。重点工业项目累计入库72个。

(三)企业效益不断提升。2020年,我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51.42亿元,同比增长7.6%;实现利润77.38亿元,同比增长-9.7%;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18%。

(四)节能降耗有序推进。018年,预计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5.6,全社会用电量62.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增幅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45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34.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增幅比去年同期上升了5.4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6.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增幅比去年同期上升2.86个百分点。

年经济和信息化局工作总结及年工作计划

一是精简审批流程,规范审批职能。今年以来,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审批制度改革措施,全面梳理审批事项,精简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审批服务。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推行企业投资项目试行承诺制实行无审批制度改革。为进一步有效推进项目建设,今年以来,先后为5户企业变更了部分项目备案内容。

二是利用好上级扶持政策。今年以来,按照2020年山西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有关要求,坚持行业全覆盖、无死角、能报则报的原则,为我市绿色制造推广专项、焦化技术改造专项、两化融合及信息化专项、工业转型强基专项、技术创新提升专项、消费品三品工程等5个专项12个项目申报省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17050万元。目前,上报项目中已有4个专项资金到位,计有2458万元。

三是积极培育省、市企业技术中心。实施国家级技术中心后备培育计划。坚持创新突出、发展全面、重点培育、好中选优的原则,确定和储备一批重点后备企业。认真组织申报省级、吕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在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规模优势企业中推荐申报。截止目前我市已有16个吕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xx市鹏飞实业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今年已申报省级技术中心1户--xx市东义镁业有限公司,目前已通过专家评审,正在完善补充资料,完成省级及以上技术中心企业数2户的目标任务。

年经济和信息化局工作总结及年工作计划

根据省、吕梁市2020年工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调度相关要求,我局2020年重点调度的包括食品、冶金、新能源、新材料、电力、焦化、现代煤化工等七个行业16个转型项目,概算总投资428亿元,立项手续全部办结完毕。按照项目库动态管理、及时增补原则,结合我市实际,对我市2020年重点推进16个工业转型项目逐月调度。截止10月,已完成投资53.89亿元。

焦化项目具体情况是:1.山西金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54万吨/年炭化室高度6.25米捣固焦化项目,已经完成总投资3.6亿元,煤气净化及公辅设施已经完成99%,配套化产部分冷鼓工段、硫铵工段、粗苯工段、污水处理工段、循环水工段、锅炉房、制冷站、空氮站、煤气防护站等部分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工作,处于最后扫尾阶段;焦炉部分总进度已达99%,正在进行设备联动调试工作。其中3号焦炉已于2020年11月进入试生产阶段。1、2、4#焦炉将陆续点火烘炉并陆续投运。市金达煤焦有限公司150万吨/年炭化室高度6.98米顶装焦炉焦化项目已投产出焦。3.鹏飞实业有限公司250万吨新型焦化项目,2#焦炉投入使用。4.楼东俊安煤气化有限公司120万吨焦化项目,基础现已完工。

年经济和信息化局工作总结及年工作计划

一是摸底调查。根据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及中共xx市委六届四次全体会议暨经济工作会议有关要求,2020年4月2日-15日,会同环保、安监、土地部门,对全市范围内包括全市铝矾土破碎、煅烧、熟料加工的耐材企业,包括在建项目,集中专人、集中时间、逐乡逐企进行了摸底排查,并将相关要求以《xx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对全市耐材企业进行摸底调查的通知》(孝经信便函〔2020〕7号)文件传达至所有乡镇、企业。

二是起草方案。根据摸底调查情况,汇集环保、国土、规划、乡镇(街道)、企业等意见,结合现行耐材行业产业政策,起草了《xx市耐材行业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讨论稿)》。

三是复产验收。根据《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2020年采暖季错峰生产工作方案的通知》(孝政办发〔2020〕121号)、《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文峪河流域水质改善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等九个专项方案的通知》(孝政办发〔2020〕96号)等文件有关要求,会同环保、安监部门于2020年5月3日开始对采暖季错峰生产停产耐材企业进行复产验收。同时以《xx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进一步明确2020年采暖季错峰生产停产耐材企业复产验收工作的通知》(孝经信便函〔2020〕16号)文将相关要求下发至相关乡镇、企业。要求采暖季错峰生产结束后,停产的耐材企业必须通过经信、环保、安监等部门联合验收后方可复产。未停产企业按照《xx市耐材行业环境保护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及《xx市重点行业物料堆场扬尘污染整治实施方案》要求执行。截止2020年11月底,已陆续对47户停产耐材企业进行了初次验收,下达复产通知26户。恢复供电企业2户,下达验收合格通知5户。

经济和信息化委年工作总结和年工作计划

1、抓好工业经济运行调度,确保工业经济“稳”增长。一是抓新增规上企业入库。围绕全年75户的入库任务目标,全力梳理安排入库名单,千方百计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实现入库,其中亮星铝业、贵州十九度铝业科技有限公司、高通科技、贵州亚泰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贵州新源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六枝特区房凯商砼有限公司、六枝特区瑞禾丰生物有机肥料有限公司、贵州安润吉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8户企业陆续实现入库。二是抓节后复工复产,提升经济存量。2月22日起,进行复工复产日调度,每天通报复工复产情况,截至3月2日,全市纳入节后复产调度的227户工业企业全部复工复产,提前1天完成复工复产任务。三是抓电煤保供。制定《关于进一步落实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加强煤电要素保障促进经济健康运行的实施方案》,并通过日调度、月通报、抓督查等方式,进一步强化电煤要素保障,电煤任务完成进度排名全省第四。1—10月,全市累计供应电煤1789.10万吨,供煤量较去年同期增加250万吨,同比增长16.24%,日均供煤达5.89万吨。全市六大电厂累计采购电煤1912.87万吨,同比增加216.56万吨,增长12.77%;耗煤1883.85万吨,同比增加255.90万吨,增长15.72%;发电314.80亿千瓦时,发电量同比增长14.88%。截止10月31日,全市六大电厂存煤152.44万吨,够用14天。四是履行春运办职责,统筹做好春运工作。牵头制定了《2020年六盘水市春运工作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有效保证了春运工作的有序实施,“春运”期间,全市共发送旅客232.2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0.1%,日均发送5.81万人次;此外六盘水市春运办被评为2020年“省级春运先进单位”。

2、抓好“百企改造”工程,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1-10月,技术改造投资完成98.6亿元,“百企改造”投资完成188.2亿元,全年预计分别完成120亿元、225亿元。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将“百企改造”工程纳入2020年全市《政府工作报告》,制定《六盘水市实施“百企改造”工程促进工业全面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建立由市政府分管负责人担任召集人的联席会议制度,各县(市、特区、区)均设立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体系。二是加强调度督查。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全市“百企改造”工程工作的通知》等文件,重点在“热点”、“亮点”、“重点”和“难点”项目上下功夫,按照重点项目月报送、所有项目季调度的原则,建立工作及项目调度台账,抓好项目情况、清单分类、问题梳理、信息报送等工作。成立服务督导组,加强督导和服务。采取进园区、下企业、帮项目等方式,深入了解各地“百企改造”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到项目建设现场了解建设进度,对企业转型升级等工作进行现场督导和服务。目前,我市14户纳入省级龙头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已完成转型升级方案制定,其他134户企业转型升级方案正在制定完善中。三是加强服务保障。根据省统一安排,我委组织将六盘水市工业“百千万”工程联席会议制度更名为六盘水市领导干部联系服务重点企业联席会议制度,并根据工作变动等原因,及时调整市领导干部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名单,其中将50个省市重点“百企改造”工程项目列入市级领导干部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帮扶平台,由市领导挂帮,实行“一对一”帮扶,积极主动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难题,努力营造企业生产良好条件。四是积极做好宣传引导。上半年配合省经信委组织省主要新闻媒体组成专业的采编团队,先后到贵州金指纹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吉瑞源实业有限公司、盘州市岩博酒业进行采访,对我市企业实施“百企改造”工程涌现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进行宣传,激励企业加快转型步伐。

3、加大产业园区建设力度,提升园区发展质量。1—10月,全市产业园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00万元口径)824.7亿元,完成税收62亿元,新增就业人数12024人,完成产业项目投资181.8亿元。一是抓好园区全产业链集群培育。围绕“5个省级开发区分别形成2个全产业链集群、其他园区分别形成1个以上全产业链集群”目标,按照“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动、园区化承载”的思路,坚持把产业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常态、以大消费为主导、转型升级和城乡发展的需求相结合,以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为支撑,重点围绕轻工纺织、农产品加工、新材料、新型能源化工、旅游装备、现代物流、物联网等7大产业板块,着力在全市园区打造全产业链集群。目前已修改完善《全市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并制定完成全产业链集群“1+7”文件(即1个《关于推进七大产业板块全链条发展的指导意见》及7个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已报请市政府常务会研究。二是抓好工业园区形式主义问题整改工作。根据省、市关于中央第二轮巡视反馈的工业园区形式主义问题整改工作安排,我市制定《工业园区建设中形式主义问题整改问题整改方案》,成立全市形式主义问题整改领导小组,并完成产业园区摸底排查,形成整改措施建议报告,研究提出《全市园区整合转型初步方案》,推动园区形式主义问题整改落实。并根据省经信委安排,我委牵头组织开展对全市纳入省100个产业园区成长工程的10个产业园区债务自查,形成《六盘水市产业园区债务自查情况报告》和《园区的债务风险管控工作整改方案》,报市政府审定后已呈报省经信委。三是抓好产业园区大招商工作。今年以来我委依托产业园区深入开展2020产业大招商突破年行动,围绕先进制造、大数据电子信息、大健康医药等产业招商方向,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定向招商、领导招商、以商引商,先后召开13次会议安排协调招商工作,开展外出招商15次,引进项目80个,引进资金127.91亿元,到位资金21.337亿元。

4、抓好中小企业发展扶持,推动民营经济做强做大。1-10月,全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802.52亿元,同比增长15.48%;营业收入2689.68亿元,同比增长10.41%;利润总额323.41亿元,同比增长19.46%;上缴税金109.75亿元,同比增长8.2%。预计2020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965亿元,占全市gdp的59%。一是健全机制,强化保障。充实调整了六盘水市推动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由原来的14家增加到现在的38家,充分发挥推动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的作用;印发实施《关于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实施意见》,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通过座谈会、门户网站、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等多种载体大力宣传新修订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及各项政策;成立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企业家的合法权益、自主经营权、公平竞争权等权益的保障。二是抓好培育,壮大实体。积极利用各级培育政策强化对中小企业的培育,着力将民营经济总量做大做强。将268户不同层次的小微企业纳入小微企业“125”培育名单,为民营经济增长提供支撑;将62户中小微企业纳入省第一批“精专特新”培育工程培育名单,作为省级“千企改造”的后备力量;将贵州中鼎高精铜箔制造有限公司、六盘水美味园食品有限公司等142户重点民营企业纳入市级“百企改造”工程,支持企业应用先进设备、优化工艺流程,提升传统企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做大企业规模。三是强化服务,助推发展。争取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1025万元,支持中小企业扩大产能、推进技术进步,进行清洁生产,降低企业成本;开展领导重点帮扶企业工作,强化对盘县岩博酒业有限公司、贵州省百纳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贵州金指纹科技有限公司等94个户重点民营企业的帮助扶持;强化对中小企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争取省级专项培训经费75万元用于中小企业管理人员、技能人员培训、特色食品加工工艺及销售、精准扶贫特色种植、畜禽养殖技术等培训;争取上级创新创业政策,化解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难,钟山经济开发区(红桥产业园区)获得“贵州省2020年度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称号;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展会,帮助企业开拓市场难,上半年共组织贵州金指纹科技有限公司、水城县茶叶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分别参加第十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2020年春季(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第十七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2020梵净山国际天然饮用水博览会、2020广州农产品博览会等展会,为宣传推广我市产品、提高产品知名度、加强与外地企业的交流合作,开拓市场提供了有效帮助。

5、抓好大数据产业发展,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印发实施《六盘水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六盘水市物联网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六盘水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年全市大数据发展工作要点》等,组建“六盘水物联网产业联盟”,为全市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顶层指导和规划。二是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1—10月,全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11.78亿元,光缆长度建设12.77万公里,建设移动基站1.64万个,预计2020年全市将累计完成数字设施投资建设15.98亿元;完成与贵阳•贵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的高速互联,实现nb—iot全域覆盖;大力实施六盘水市“131”工程三年会战,截止目前,城市公共免费wifi累计完成投资4496万元,共铺设光缆800公里,建设ap点位共计3589个(含盘州、六枝)。iptv用户数21.27万户,数据中心利用率达到16.67%。三是深入推进政府数据“聚通用”。完成已迁入“云上贵州”系统平台应用系统目录梳理、绿色上架和开放数据,编制完成《政府部门数据协同共享实施方案》;围绕“一网打尽,一匡天下,一劳永逸”的原则,建成六盘水智慧城市体验中心,并在2020数博会六盘水分论坛活动期间开馆;启动本地数据资源池、大数据+“多规合一”等项目建设,不断加快“智慧凉都”建设步伐。四是不断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积极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打响“数字经济”攻坚战,印发《六盘水市落实“万企融合”大行动打好“数字经济”攻坚战工作方案》,加强对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标杆项目、示范项目调度工作,积极对融合企业进行培育,目前共梳理申报融合标杆项目8个(其中工业领域4个、农业领域1个,服务业领域3个)、示范项目78个(工业领域45个、农业领域12个、服务业领域21个)、融合企业94户(其中,工业领域50户、农业领域12户、服务业领域32户)。其中水城县润永恒公司智慧农业监控系统自启用以来,每年用工减少1.45万人次,降低了36.5%的人工成本;盘江火铺矿辅助系统智能化改造项目为全省第一家改造完成通过省级验收项目;发耳煤矿31004智能化采煤工作面通过省级验收,成为西南地区第一个通过省级验收的智能化采煤工作面;金指纹集团打造的“金指纹智慧社区平台”,为社区物业提供全新的数字化、智能化、便捷化的管理体系。五是打好“数字治理”、“数字民生”攻坚战。与省级同步率先开通了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六盘水站点,开通了1个市级、4个县级、109余个乡镇、1096个村级网上办事大厅服务站点;依托天网工程实施的“凉都警务云”工程,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提升公安机关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全市283家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冶金工贸、道路交通等高危行业领域企业已接入六盘水市“安全云”平台管理;搭建了全开放式的教育云平台——智慧凉都教育云平台,有序推进“三通”工程建设;推出“智行公交app”“玩转六盘水app”等便民应用;实施六盘水市四级联动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六盘水智慧住建云、六盘水市“智慧环保”等项目建设。六是成功举办2020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六盘水分论坛暨物联网高峰论坛。5月26—27日,在凉都体育中心举办2020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六盘水分论坛暨物联网高峰论坛活动。成功邀请了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consensysctorayvaldes等知名专家77人出席论坛活动;推动nb—iot网络与“智慧凉都”建设融合发展,建成六盘水智慧城市体验中心,并于数博会期间举行了开馆仪式,至今已接待1000余人参观;与华为、神州控股、新华三等30多家骨干企业、通信运营商及高校联合成立了“六盘水物联网产业联盟”,并举行揭牌仪式;举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物联网示范城市、中国联通贵州分公司智慧城市试点城市挂牌仪式;打造了“玩转六盘水”app,并在论坛活动期间举行了启动仪式。

6、抓好绿色工业发展,打赢生态环保攻坚战。一是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根据安排,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印发《六盘水市贯彻落实贵州省绿色制造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0)实施方案》,做好红果经开区省级绿色试点园区及瑞泰、豪龙省级绿色工厂培育建设,推荐豪龙水泥、水城瑞安水泥申报国家绿色工厂试点项目,推动我市工业经济打造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二是抓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工作。印发实施《六盘水市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鼓励方案(试行)》,组织开展长江经济带工业固废排查,全市现有煤矸石存量约1.6亿吨,粉煤灰及脱硫石膏存量约6685万吨。引导建材企业规模化利用工业固废,推进发耳园区新型建材示范基地建设,发耳园区吉瑞源实业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建成投产,截止2020年10月底,累计生产加气块129883立方,实现销售产值3017万元。已消耗电厂粉煤灰6.6万吨、脱硫石膏1475吨、煤矸渣6319吨。如一期项目全部达产,产值可达1.5亿元左右,预计可消化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固体废弃物30万吨。组织实施工业固废“三个一”重点工程,将全市19户利用企业及12户产废企业纳入重点调度,1-9月,产生各类固体废弃物1232.5万吨,利用783万吨。三是抓好园区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工作。全面完成了省经信委部署实施的《贵州省产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五年建设规划》建设任务,截止目前我市11个产业园区除钟山经济开发区、路喜产业园区外其余9个产业园区已建设了11个污水处理厂,11个污水处理厂已经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营,设计污水处理能力共计13.3万吨/天,均全部安装了在线监控设备,并实现了与环保部门联网。认真推进省第二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产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整改工作方案》,并召集园区召开省第二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专题工作会,督促园区按照时间节点进行整改。今年以来,已开展了三轮园区环保督察整改问题督导和检查。四是扎实推进落后产能退出。调整完善六盘水市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领导小组成员,形成了政府统筹,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制定《六盘水市2020年度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工作实施方案》,对2020年工作进行总体安排部署;顺利完成迎接国家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督查,加强对省委第二环保督查组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建立落后产能管理台账,对已关停但未拆除设备的落后产能进行跟踪管理,严防死灰复燃,按照“四法一政策”组织清理不达标企业上报省淘汰办;坚决打击地条钢,开展排查,建立中(工)频炉使用动态管理台账,严禁使用中(工)频炉进行地条钢生产等违法行为。五是抓好以玄武岩纤维、铝及铝加工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成功举办“点石成金绿色发展”——贵州玄武岩产业发展研讨会,制定《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玄武岩纤维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大力推进我市玄武岩纤维产业集约化、集群化和规模化发展;推动玄武岩二期项目建设,1-10月实现产值1.6亿元,预计全年实现产值2.2亿元。推动十九度铝业、铝王铝业项目建成投产,打造铝及铝加工产业链条,目前全市铝产业链条实现产值27.53亿元,预计全年实现产值35亿元。

7、抓好国资监管,加快推进国企改革。一是加快推进中央、省属驻市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按照因地制宜分类移交的原则,强化地企携手共同推动,组织与各县区政府签订《六盘水市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地方政府工作目标责任书》,加快推进分离移交工作。二是加强国企党建工作。组织对全市213家国有企业进行摸底,完整建立一级企业基础信息台账,动态管理;印发《全市国企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规范(试行)》;实行国企党建工作常态化督查,围绕中央、省委部署的重点任务推进情况等组织开展了专项督查,深入77家企业进行调研督导,共发现问题164个,通过现场反馈,跟踪整改,目前已完成整改136个。三是加快推进投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实体化转型。起草《六盘水市推进市属投融资公司市场化实体化转型暨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工作方案》,指导各市属投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实体化转型发展。其中市农投公司完成1.8万亩猕猴桃基地标准化整改提升建设;市交投公司积极拓展大健康旅游及养老产业,实施中国凉都•六盘水休闲旅游避暑生态养生苑工程,一期工程6.4万平方米已完成;市城投公司依托凉都开投大厦、凤凰山城市综合体、滨河苑、明湖新苑、红岩新苑等项目资源,积极发展高端物业管理。

8、多措并举抓好脱贫攻坚工作。一是抓好党建扶贫工作。围绕2020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工作要求,强化领导班子驻村轮战工作,深入联系帮扶村开展调研帮扶,组成调研组到党建扶贫点进行专题调研1次,形成了《关于水城县鸡场镇箐头村打好脱贫攻坚“四场硬仗”及落实“三化三改”情况的调研报告》。市经信委党委在党建扶贫点水城县鸡场镇投入30万元推动产业扶贫,落实每名驻村队员1万元工作经费要求共计3万元。已落实党建扶贫资金33万元。同时,积极调度19家国有企业结对帮扶19个深度贫困村的工作情况。二是抓好通信网络助推脱贫攻坚。制定《六盘水市通信网络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坚持把以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重中之重,深入开展“春风行动”和“小康讯行动计划”工作。2020年1-10月,全市新增249个行政村村通光纤,新增423个30户以上自然村4g网络覆盖,全市累计完成投资18330.51万元。三是引导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上半年组织了全市效益好、体量大,依托本地自身资源发展的55家民营企业参加座谈会,动员民营企业加大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支持,建立了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台账,及时进行跟踪调度,掌握工作进展情况。目前全市参与“三变”改革企业213户,带动务工人员23.8万人(次);参与“千企帮村”企业295户,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村246个,投入各类帮扶资金45.2亿元,受帮扶贫困人口49366人。四是抓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统一安排,加强同大连市经信委、大连市国资委的对接协作,多次组织开展互访调研考察,并于7月20日在大连举行大连·六盘水“易地扶贫搬迁+凉都扶贫工厂”推介说明会,加快推进共建产业园区建设、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首钢水钢合作项目建设等,抓好各项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落地落实,实现产业项目合作与扶贫协作挂钩。

9、抓好党建工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一是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市经信委党委坚持抓主业、担主责、唱主角,坚持把党的建设工作作为统筹和引领业务工作的事业来抓。2020年以来,召开了系统党的建设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1次,系统安排部署2020年党的建设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召开党委会研究“八项优化提升行动”、驻村干部工资增幅、驻村轮战安排部署、党建工作经费、党建扶贫资金、党务干部挂职轮训、国有企业党建重点任务、国企党建管理办法(试行)、“两优一先”、发展党员等工作9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召开3次专题会调度党建工作。完成了2020年度经信党委系统党建目标考核,协助市委班子运行考核组完成了一轮市属投融资公司党建督查。二是抓好国企党建工作。切实履行好市委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组织对全市213家国有企业进行摸底,完整建立一级企业基础信息台账,动态管理;制定市委国企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联络协调机制、成员联系国有企业等制度,印发实施《全市国企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规范(试行)》等;实行国企党建工作常态化督查,市县共抽调54人次组建督查组,围绕中央30项任务、省委22项任务特别是全省国企党建工作推进会上部署的10项重点任务推进情况等组织开展了6次专项督查,深入77家企业进行调研督导,共发现问题164个,通过现场反馈,跟踪整改,目前已完成整改136个。三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按照市委要求及统一安排,市经信委党委高度重视,精心安排,成立民主生活会指导组,认真做好了会前认真审核、会中到会指导、会后督促整改,成功召开市经信委党委系统2020年度民主生活会和2020年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达到了“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同时指导市经信委党委系统全部成功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和完成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四是开展约谈常态化工作。按照《关于推进干部约谈常态化的实施办法(试行)》要求,结合七届市委第二轮巡察中发现的问题,对六盘水市水利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六盘水市交通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六盘水市旅游文化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负责人开展了约谈;对市食品总厂政治生活不严肃进行了约谈提醒,充分运用“第一种形态”,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同时积极组织开展了廉政教育、监察法专题教育共2期约110人次参加。

10、抓好安全监管和信访维稳,助力营造稳定环境。一是强化对民爆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2020年以来开展检查24次,查出整改问题隐患34条,查出的隐患均要求企业限时整改,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毕;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风险辩识工作,目前我市全部四家民爆企业已完成风险清单编制工作;组织开展民爆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考核工作,经我委组织专家到各民爆销售企业实地考核,全市四家民爆企业得分均为96分以上,达到“合格"标准。二是组织开展安全生产“警示教育月”和“安全生产月”活动。及时出台活动方案,明确了活动目的、活动时间、活动主题和对象、活动内容、活动要求等内容;强化宣传,利用我委门户网站开展宣传工作,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贵州省安全生产条例》等内容;以集中学习、网络宣传、张贴资料等方式加强学习宣传。三是切实加强对监管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工作,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将安全生产纳入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及时传达中央、省、市安全生产文件精神,强化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工作的落实。四是切实做好企业维稳工作,维护企业生产经营和社会和谐稳定,积极配合市信访联席办做好企业重大信访件排查,认真做好来访人员接访、答复、解释工作,依法依规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和信访维稳工作。

经济和信息化局年工作总结和年工作计划

一是推进世界级先进电气集群打造。依托高端智库北京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完成《世界级先进电气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方案》初稿。成功将低压电气纳入2020年全省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省级试点(第二批)分行业目录。编制完成《__市低压电气产业改造提升实施方案(2020-2022年)》,并纳入省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提升发展试点,获得省财政资金500万元支持。二是开展“企业数字化制造、行业平台化服务”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在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__专家组的指导下,遴选20个项目分两批试点,给予每条生产线30万元的专项财政资金补助,支持企业开展智能生产线上云改造。目前,已经有人民、环宇、欣灵、夏兴等9个企业全面开展了数字化制造和平台化服务试点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实现企业生产线上数据统一上云,打造__电气行业云平台服务。三是大力推进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出台史上力度最大的技改补助“新八条”,实现了高效兑现,实行了预补助,放宽了补助范围,更加突出了1000万以上重大技改项目的补助力度,对技改项目投资额1000万以上,再细分了3000万以上、5000万以上两个档次,分别给予18%和20%的补助,提高了补助比例;突破了重大技改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并鼓励银行对企业技改项目按照基准利率给予三年期及以上长期贷款,政府给予1:1政策性存款;新增了重大技改项目租赁厂房补助,对新增厂房面积每月给予3元/平方米补助。新技改政策成功激发企业投资欲望,全年完成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立项212个,增长87.6%,其中1000万元以上48个、是去年的4倍,实现井喷式增长。共计设备投入金额137387万元,完成验收7批次130个项目,共计补助金额8828.1万元,目前第8批27个项目已在验收,预计再补助3300万元。同时建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部门主要领导、重大技改项目负责人等组成的市级重大技改项目协调服务群,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中碰到的困难,目前已有效解决了企业碰到的10余个问题。加强__市本辖区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培育,截止目前为止目录库内共计企业95家(今年新增36家),预计全年给予企业销售额补助1000多万元。同时,做好省级技术改造重点项目申报工作,梳理上报53个省重点技改项目;积极申报省智能化“机器换人”、新兴产业、产品升级和工业强基、绿色制造等“四个百项”示范项目,共梳理汇总20个项目上报。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