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论文(通用15篇)

时间:2023-11-22 06:44:58 作者:LZ文人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论文(通用15篇)

范文范本的使用需要学生们在借鉴的同时,注重自己的创新和个性的表达。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探讨论文

综上所述,饮食文化在中西方各个国家间的往来交际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篇论文探讨了中西方饮食文化在不同方面产生的差异,并且对此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不但使人们在接触到类似问题时,明白了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还能让人们更好的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表现方式,而且能够增长中西方各国人们在饮食文化方面的知识,有利于中西方各国人民在交际时,避免由于饮食文化的不同造成不恰当的行为举止而产生的误解和尴尬场面。

中西方文化差异浅谈论文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流,产生的相互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渐深入,我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益增强,跨国界、跨种族、跨文化的经济与社会交流迅猛发展,因此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在跨文化交流中,由于中西方的文化不同,人们交流时冲突时有发生。常表现为:

(一)问候语的差异。

在中国,普通老百姓见到熟悉的人打招呼,常说“你吃了吗?”“干吗去?”等来问候对方。对中国人来讲,这是普通又随便的问候话,但西方人听了迷惑不解,他们可能会认为“我吃不吃饭、我干吗去和你有什么关系”。在英语中,通常以时间进行问候,如:“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或是“hello/hi”简单地问候对方。

(二)隐私观念的差异。

中国人初次见面常会问询对方的年龄、职业、婚姻状况,甚至收入,在中国,这是人们之间表达关心的常见方式。然而,在西方,人们则认为侵犯了自己的隐私。而西方人则讲究个人空间,注重个人隐私,不愿让别人干涉自己的生活。由于中西方隐私观念的差异,所以在中西方交流时会发生冲突。

(三)时间观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要想拜访某人,必须提前邀约,需要说明拜访的时间、地点和目的。但在中国,人们无提前邀约的观念,随便串门,扰乱别人的生活秩序的行为较为常见,这说明中国老百姓的时间观念不够强,使用时间上具有普遍的随意性。在平日的生活中,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较强,人们都对时间做了精心的计划与安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

(四)餐饮习俗的`差异。

在西方,若要宴请宾客,主人通常会提前两周发出邀请函,客人们会提前三天答复是否邀约,以便宴请的主人准备适量的饭菜。在就餐时,主人不会多说劝酒话,常说“itisreallygood,pleasetasteit.”表示诚挚邀请完,然后就将注意力转到谈话的主题上。而在中国,由于人们喜欢谦虚礼让,即使心里已经接受别人的邀请,还是要表示出推辞一番。在中国人宴请宾客,即使主人摆满一桌美味佳肴,也总习惯讲几句“招待不周”等客套话。就餐方面的差异,是因为在西方人们不喜欢含蓄表达,讲求尊重个人权益,注重个人空间。以上只是跨文化交际实际场景中常见的一些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例子,只有我们深刻了解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才能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

论中西方电影文化的差异论文

论文摘要:通过分析李安的早期作品《喜宴》中反映中西方文化冲突的情节,剖析其潜在的文化背景因素,即中国人的孝道、家庭伦理观与西方的个人主义和家庭伦理观;中国相对传统保守的文化特征与西方多元开放的文化特征;以及在解决同性恋事实与传统中国式婚姻的矛盾时所体现出来的中国的“中庸”处世哲学。通过分析得出结论,观看反映中西方文化特征的影片是了解、学习不同民族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

电影作为媒体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容与符号,通过解读反映文化特征的电影,可使人们更为直观、形象地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在香港著名导演李安早期执导的家庭三部曲三部影片当中,反映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华人因中西方文化差异而产生矛盾冲突的经历与感受,本文选取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喜宴》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的矛盾冲突及体现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影片的主要内容是:年届33岁尚未成婚的高伟同和美国人塞门同性相恋。高伟同的父亲有着根深蒂固的传宗接代的家族观念。高伟同的一所旧屋,租住着一位从上海来美国的女孩郭威威。为了安抚催促高伟同成婚的高家双亲,伟同与威威假“结婚”。最后,伟同不得不向母亲说明事实真相以及自己与塞门同性恋的实情,高母大为震惊。病愈出院的高父跟塞门谈话,他与伟同关系早就被高父看穿了,但高父决定继续保守秘密。伟同和威威把要孩子的想法向塞门和盘托出,请求他答应做孩子的另一位“爸爸”。在机场,高家二老即将离开纽约时,伟同偕着妻子及塞门,目送二老相互扶持着走去。

复杂纠葛的情节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表面纷繁芜杂的现象有着背后深层的必然与文化原因。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剖析剧中反映出来的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内涵。

一、中国人的孝道、家庭伦理观与西方的个人主义和家庭伦理观。

自古以来,中国的孝文化就指导着中国人的思想准则和行为规范。儒家经典著作《孝经》所提出的“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尽孝成为历代中国人的思想准则。《孝经》中“人之行,莫大于孝”也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孝文化推崇以孝为本,倡导要格守父子、君臣、尊卑、长幼、上下之序。在家庭的单位中,孝道讲的是尊敬老人、孝敬老人,顺从他们的意志与思想是构建于血缘关系上的一种特殊的情感。根据文化学者朱永涛,孝的一层含义是顺从,即在行动上必须尊重服从父母的意志;另一层含义是保持家庭的连续性,子女必须按照祖辈的意志,将家族的姓氏、家业、荣誉等代代相传下去。中国人伦关系之间,“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文化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经历了数十个朝代,成为世代传承文化。由于各代人对它的认同,因而一直起到融合代际关系的作用。

在《喜宴》一片中,男主人公高伟同的父亲重病之时念念不忘的就是儿子的未婚和没抱上孙子这样的遗憾。“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传统中国社会人人尽知的孝道信条。若让老父带着遗憾合眼,高伟同无疑就是不孝子孙了。所以在他的同性恋伴侣塞门的建议下,高伟同选择了假结婚。虽然假结婚绝非一个理想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但作为同性恋的高伟同采取这样一个缓兵之计也实在是出于无奈。其动机是好的:安抚重病中的老父,满足双亲的愿望,顺从父母的意志,实践中国人的孝道。

与孝道密切相关的还有中国人浓厚的家庭伦理观念。在本片中,文化的冲突浓缩到了家庭这一范畴,中国人的家族观念是异常强烈的,家庭伦理道德与外国的截然不同。“中国人的家庭价值观注重不同辈分的等级关系,强调一家人相互依靠、孝顺服从、子孙满堂的天伦之乐,家庭成员很少要求权利或保护自己的隐私,因为长辈具有绝对的权威指挥、安排家的一切事务,了解每一个人的思想动态,子女只能听话、顺从,否则就是不孝”。在这样的家庭观念背景下,高伟同选择以虚假为手段以欺骗为代价来满足父母的意愿的做法就是可以理解的了。中国人重视血缘、血亲关系,家庭的单位要比西方的核心家庭大,往往是几代同堂的大家庭,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家庭单位正在缩小,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是,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家庭成员对家庭抱有更为强烈的责任感,成员之间具有更为紧密的纽带关系,家庭的功能得到强调。正是基于此种观念基础之上,高伟同虽然生活在讲求个人主义的西方世界,但其骨子里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的影响使他不可能脱离滋养自己的文化土壤,不能违背家庭和父母的意愿做出选择。

相比之下,西方人更注重个人的感受,更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较少受到父母、家庭的约束与限制,享受更多自由权利。比如《喜宴》中的塞门,就没有受到父母催婚的压力与烦恼,能够按照个人选择的方式自由生活。自由是指:“控制自己的命运不受来自政府、统治阶层、教会、或其他有组织的权威的外界干扰的意愿与能力。”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西方的青年人就会较少地受到来自家庭、父母的干涉,较为独立地生活”。在学术界,学者们更倾向于称这一概念为“个人主义”,它表示“个人的尊严不可侵犯,提倡个人的独立思考、判断和做出选择的自由,强调自力更生,自我完善,实现自我,同时也强调个人利益的至高地位”。在个人主义这一西方核心价值观的倡导下,西方人的生活更加自主、自由,更加注重个人的体会与感受,较少纪律性的约束与束缚。

虽然同性恋问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个人事务,不是西方意义上的个人权利就可以自我做主的事情,它也涉及到舆论的影响和社会的关注。同性恋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多少还是要受到来自社会及家庭的压力。但是,西方的个人主义及家庭价值观都赋予了其个体更多自我选择的机会和更大的生存空间,使一位同性恋者至少不会受到像高伟同那样来自父母的巨大压力,所以西方的个人主义和家庭价值观可以归结为塞门能够较为自由地选择同性恋生活的原因之一。

二、中国相对传统保守的文化特征与西方多元开放的文化特征。

在《喜宴》中,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高家父母所期盼的传统的中国式婚姻为体现的。儿子长大成人、成家立业,让老俩口抱上孙子是中国人眼中理所当然的事情。可导演却未能让二老如愿,剧中儿子高伟同在美国有一个同性恋伴侣塞门,这与中国传统水火不容的情节安排是本片的一个主要冲突。同性恋这种在美国已被接受的现象在中国则是不能容忍的。当儿子高伟同最终不得不向母亲告知事实的真相时,母亲无法接受,如五雷轰顶,还反复叮嘱不要告诉高父。由于大多数中国人对同性恋行为持反感态度,且无法律明确声明要保护同性恋者的合法权利,所以同性恋者在社会上受到一定程度的歧视与欺压。中国几千年来都是封建社会,以农耕经济为主,自给自足,较为闭塞,很少接触新鲜的文化和事物,这样的文化背景使得中国人的接受能力较弱。片中高伟同是个在美国纽约做房地产生意的台湾人,收人、事业稳定,还有多余的房产出租,事业小有成就,其同性恋的身份没有影响他生活的平静、事业的发展。然而,如果高伟同以同性恋的身份生活在中国,那么无论他的能力如何优秀,学历如何显赫恐怕也难以受到认可,只会被主流社会认为是异端,受到排斥,难以求生存、图发展。

而北美人较为开放,较容易接纳新鲜、新奇的事物,文化呈多元性、多样化的特征,与他们移民国家的性质有较大关系。美利坚和共国就是数个不同民族、种族和信仰的集合体,所以“美国被称之为一个‘马赛克夕国家—是由不同颜色的小个体构成的一副图画。表面上是一个国家,但若仔细看,就会发现不同肤色和种族的个体仍保持各自鲜明的特征,各不相同”。由于各个民族都或多或少的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民族特性,整个文化呈现出内容迥异、各具特色的特征。所以,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美国人对新生事物及现象能够较容易理解、接受。美国社会认同同性恋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对它的认可,但是他们深信个人对各自生活选择的权利以及社会对个人权利的尊重,因此这种社会的多元以及包容性使得同性恋以较为自由的形态出现在美国社会。

三、解决中西方婚姻矛盾问题的“中庸”处世哲学。

导演李安巧妙地运用影像语言解决了这样的冲突。在机场送别父母时,郭威威、高伟同、塞门三人百感交集地拥抱在一起。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镜头,这三个原本立场对立的人,怎么会拥抱在一起呢?其实,导演正是通过这样的画面传递这一信息:中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是可以共存的,一种是被尊重的同性爱情,一种是传统的中国式的婚姻。

这样的矛盾处理方式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中庸思想,即折中、调和不同的思想与意识,使人们的行为、做事不走极端,寻求和谐宽容的氛围。对于文化的差异和冲突,最好的解决方法可能就是“和而不同”,只有接纳了与自己不同的思想,才能和谐共处。中庸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体现了中国人面对差异,面对异己的宽容接纳的心胸与睿智。中国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的《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就是说,中庸的理想状态,是一切处于和谐之中,这种和谐就是天地万物各安其位。具体讲,中庸就是哲学上所讲的“度”,是人们行为做事不走极端的合适的行为标准。

“中庸概念对中国人如此重要以至于他们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这个名称不仅仅代表一个地理概念,也意味着一种生活方式,通过掌握中庸这一原则,他们已经发现了哲学所有学派的基本事实”。在中国人看来,掌握了中庸之道,即掌握了处理人际关系的黄金法则,就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事物面前应对自如,它是一个人成熟练达的标志。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这是讲中庸之道其实就是通往极高明境界的一种适当的方法。《中庸》中描述了一种理想的圣人境界:就是“从容中道”。它是达到中庸后的人的一种高度自觉,不期而然,不有意而为,却无所不为的境界。”这是儒家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当所有的规矩大道已经成为生命的习惯时,就能够做到从心所欲,这可以说是每一个生命个体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四、结语。

根据以上的论述与分析,可以看出,电影《喜宴》纷繁复杂的剧情反映了中西方各自的文化特征与价值观,它包括中国人的孝道观、家庭观与西方的个人主义和家庭观;中国相对传统保守的文化特征与西方多元开放的文化特征;以及在解决同性恋事实与传统中国式婚姻的矛盾时所体现出来的中国的“中庸”处世哲学。透过生动的电影情节和人物的精彩表演,观众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重要的是对异域文化、风情习俗的了解与认知,本土文化与他国文化的对比与感受。电影扮演着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观众在欣赏影片的同时,实际上在有意识或无意识中,都在习得、接受文化的滋养与熏陶,理解、认知着文化的差异及冲突。因此电影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语言学习者可通过观看不同国家的电影,来直观、生动地学习、了解文化的差异,并培养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及文化敏锐性。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范文【】

不同的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着相当的文化差异。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接人待物,举止言谈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

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文化的不同带来价值观念的不同。如old一词,中国人历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的概念,如老祖宗,老爷爷,老先生,老张,老王等等。中国人往往以年龄大为荣。和别人谈话时,年龄越大,资格越老,也就越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姜还是老的辣”。在我们看来,长者不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威望的象征。然而,西方国家极少有人愿意倚老卖老而自称”old”。在他们看来,“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词,是和“不合潮流”“老而无用”的含义连在一起的。英美人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老,更不会倚老卖老。在西方文化中,他们把年龄作为个人极为重要的隐私看待。尤其是女士,更忌讳别人问自己的年龄。即使愿意谈论自己的年龄,也要别人猜测其年龄,而此时,他们的真正目的是期望别人恭维他们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是多么年轻。又如,中西方两种文化在某些单词所带有褒贬色彩上有差异。如:ambition一词,本身具有褒贬两种含义。中国人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英美人则取其褒义,表示“雄心壮志”。aggressive一词,中国人常用来形容某人“挑衅”“好斗”,而美国人则用来形容某人“进取上进,有开拓精神”。

2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了中西方有如此多的文化差异,而文化差异又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社会的发展将各个不同的国家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例如,一个企业如果想让自己的产品畅销国际市场,不仅需要优质的产品质量,而且需要深入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使该产品在包装设计和实用性方面符合对象国民众的心理需求。如,在中国,“龙(dragon)”是我们的精神图腾,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也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然而在西方人眼中,对“龙”就没有这份特殊的情感,甚至将“龙”理解为一种张牙舞爪的可怕怪物。如果某一企业家对此不甚了解,将印有“龙”图案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试想这种产品能否刺激西方人的购买欲?能否给企业创造高效益。所以,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面临的问题。在英语教学中在重视语言能力的教学的同时,特别要注意在日常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将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作为一个重要问题对待。

3日常交际中应注意的问题。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日常交际中体现在很多方面,在英语学习中应充分地了解这些差异。

3.1日常问候。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会产生误解,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又如,中国人见到熟人习惯问:“去哪里?”,如果对西方人也这样问候,他们可能会很不高兴地回答:“不关你的事。”西方人问候时常说:”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howareyoudoing?”,熟人间也可以说:“hello”或“hi”。

3.2日常称呼。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tom”,对方听了会觉得非常奇怪。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又如中国学生经常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wang”。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而中国人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重,西方人听起来却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miss,等。

3.3感谢。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族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3.4请客。

在请客吃饭时,主人会问是否要再吃点或喝点什么时,我们通常习惯于先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如果与西方人交往时也这样说,对方就不会坚持再劝你,很可能你都吃不饱。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交往中的含蓄和西方人直率的不同。

3.5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经常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年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时,经常问“你在干什么?”,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使人很不高兴。

3.6节日及接受礼物。

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4结语。

在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例如: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等等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渗透到教学中。总之,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能说出正确的英语句子,而且知道面对西方人的时候应该说什么,避免出现交际中的尴尬。

【参考文献】。

[1]李常磊。英美文化博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2年5月。

[2]paulnorbury,culturesmart!britain.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3月。

[3]叶朗,朱良志。中国文化读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4月。

[4]段连城。美国人与中国人———中美文化的融合与撞击。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

[5]邓炎昌,刘润清。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

[6]方文惠。英汉对比语言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探讨论文

文化作为一个广泛的概念,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例如:知识、信仰、艺术、习俗等等,以及人类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通过学习获得的实践能力和行为习惯。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文化中的饮食文化,饮食文化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当今世界正处于不断发展的态势,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中西方各个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往来也变得更加密切。由于各个国家受气候环境、政治制度、民族风俗、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使得中西方各个国家在饮食文化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本论文主要从饮食文化的概念、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表现、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及饮食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等方面阐述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异同。对中西方饮食文化间的差异更深一步的了解,有利于加强中西方各国人民的友好交流,减少因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产生的冲突。

差异;饮食;文化。

饮食,在远古时代以来就在人类的生活中占首要地位,是人们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饮食文化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在人类历史的不断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回首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饮食文化结构,不同国家的饮食文化已经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悠久和多元的民族文化以及地域风情形成我国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特点。西方的饮食文化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演化形成很多不同地域和文化特点的饮食文化。本文试图探讨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更好地展现西方饮食文化特点,从而有效的增加跨文化交流的适应能力,推动我国饮食文化特点向全世界各国传播。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影响了人们在饮食文化方面对食物口感的重视程度,不仅如此,人们还注重食物的外观;西方人的饮食都是从营养学的角度出发,重视原料的新鲜程度,以及食物本身所具有的营养价值。所以西方人喜欢生吃蔬菜,例如:蔬菜沙拉或搭配汉堡、三明治等食用。因此,西方人强调饮食对人体的健康是在满足饥饿感的基础上能否给人体带来必须的营养成分。

中国人自古以来以米饭或面食作为主食,人们的日常饮食主要以素食为主,蔬菜类菜品占主导地位,肉类和鱼类经常在节假日等聚会或筵席时使用。“据西方的植物学者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由此可见,在中国人的饮食对象中,像黄瓜、白菜、豆角等绿色蔬菜是首要的选择目标。在西方国家中,人们的主食以各种形式的面包为主,肉类食物相对而言占有及其西方人在饮食对象这方面与中国截然不同,西方人在这方面就很看重所吃的食物是否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由于肉类食物的营养含量最高,所以,西方人都特别喜欢吃肉食,例如:牛排、猪排、火鸡等肉类食物。

在中国,中国人的用餐方式一直以来都只有一种形式,就是每个人都围着圆桌团团而坐,共同享用一桌美食。像这样的用餐方式通常被人们称为“合餐制”。合餐制的用餐方式能够带给人们一种亲切的感受,使人们在轻松的环境中享受美味的菜肴。相对中国而言,“西方流行自助餐,这样更有利于相互了解。”在西方国家中,无论是在家人之间举行的聚餐还是商务人士举行的晚宴等重要用餐仪式,西方人更喜欢用自助餐的形式来享用美味。人们在这种用餐方式下不但有利于自己可以随意吃到喜爱的食物,还可以让人们边用餐边和不同的人们进行交谈,同时也把西方人向往追求自由、强调自我尊重的原则发挥的.恰到好处。

饮食风俗的所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例如:日常食俗、节日食俗等等。日常食俗通常就是我们说的每天的饮食内容。从远古时代开始中国人就以米和面作为日常生活的主食,菜类以蔬菜类为主要食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主要喝酒或喝茶。在节日食俗方面,我国劳动人民将每个节气都设成相应的节日。在节日这一天,人们会吃相应的食物来庆祝。例如: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人们主要是煮汤圆吃。西方人的日常食俗主要是以三明治和汉堡为主,以牛肉、猪肉等为主要菜类,人们除了喝酒之外,咖啡是必不可少的。西方人的节日食俗相对中国的节日食俗而言,没有那么讲究,在大部分西方人的心中,圣诞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在人生礼俗方面,西方人的宗教意识比较高,人们会举行宗教仪式并且举行盛大的晚餐,例如:烤火鸡、烤乳猪等食物来表达对人们的美好祝福,寄托健康、快乐的心愿。

中国的地理位置比较突出,总体来说东、西两部分地区的反差很大。沙漠和草原主要集中在西北部,而东南部主要是临近海洋。因此中国的气候环境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具有很大差异,所以中国人利用这个特点在海边以鱼类、海鲜为主,山区以野果和山珍为主。我们以米、面为主食,根本原因在于我国位于季风气候区,非常适合植物的生长。由此看来,中国人由于受气候环境的影响才形成了素食为主的饮食文化。由于西方国家的地理环境主要由陆地与海湾交错而成,因此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应该是海洋性经济与内陆经济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文化。由于受气候影响,西方国家十分适合发展畜牧业以及利用开发海洋资源,这也使得他们养成了肉类食物作为主食的饮食文化。

古代中国在最初的时期是没有本国宗教的,所以我们的宗教意识相对来说不是很强。后来我国开始有了宗教,即佛教和道教。在佛教刚刚被传入的时期,佛教的僧侣们的饮食和普通民众是没有太大区别的。后来,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慢慢发展,统治者开始限制僧侣们的饮食,禁止僧侣们吃肉类食物,提倡吃蔬菜类等食物。道教是中国人自己创造出来的宗教,道教在饮食方面和佛教的规定一样,也禁止信奉者吃肉类食物,提倡吃蔬菜类等食物。宗教对西方国家的影响特别深远,大部分西方人都普遍信仰基督教,基督教的教规对人们的日常饮食也有明确的规定。通常古代的基督教徒们的日常饮食以素食为主,不吃肉类食物。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如今的基督教徒们在饮食方面基本上没有禁止吃的食物了。但是血类的食物还是禁止食用的,肉类食物必须是已经被屠宰完成后才可以食用。

中西方各个国家的饮食文化不断向前发展,彼此间互相吸收。这不仅为我国的饮食文化增添了西式特色,也为西方的饮食文化增添了中国的民族特色。目前,在中国的餐饮市场上,西餐所占的比重正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尝试着接受这些西式食物。随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断交融,不但带来了甜点、咖啡、沙拉等西式食品,也带来了许多先进的制作工艺和健康的饮食方法,这些都为中国的饮食文化增添了新鲜活力。由此看来,中西方各国的饮食文化在彼此的国家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中西方各国人民对彼此国家的饮食也都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喜爱之情,在各自的日常生活中,也都离不开这些让人念念不忘的美味佳肴。

综上所述,饮食文化在中西方各个国家间的往来交际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篇论文探讨了中西方饮食文化在不同方面产生的差异,并且对此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不但使人们在接触到类似问题时,明白了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还能让人们更好的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表现方式,而且能够增长中西方各国人们在饮食文化方面的知识,有利于中西方各国人民在交际时,避免由于饮食文化的不同造成不恰当的行为举止而产生的误解和尴尬场面。

论中西方电影文化的差异论文

摘要中西文化差异,究其根源主要与自然环境、民族传统、思维模式、处世态度、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有关。本文通过对中西方电影的比较分析,可以透视中西文化的差异。

电影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自然反映在他们的电影当中。因此,分析电影是了解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很好途径。中西电影中的文化差异究其根源,主要与自然环境、民族传统、思维模式、处世态度、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有关。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中西电影中的文化差异。

__是世界最大的宗教之一,公元4世纪时成为罗马帝国的主要教派,中世纪时期欧洲大部分人都成为了基督__同时,基督__中东、北非和印度部分地区成为了少数教派。紧接着地理大发现之后,经过传教士的不断传播和殖民扩张,基督__美洲、澳洲,而后遍布世界各地。因此,基督__方文明的成型有着重大影响作用。

佛教起源于印度,约在公元1世纪开始从古印度经丝绸之路传至中国,并得到了皇室的重视,许多佛经被引入中国,许多印度高僧来华讲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佛教又衍发出许多流派。这些流派大多融入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或其它一些哲学思想,渐渐地中国佛教摒弃了那些不适合中国社会的规则与条例,融入了一些新的教义,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并带有自己的特色。佛教对中国人的思想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我们的美学、政治、文学、哲学和医药等方面,当然也影响着我们的电影。

__三大教义分别是三位一体、原罪与救赎。三位一体就是圣父、圣子与圣灵是上帝的三个不同表现。原罪是人类堕落的结果,人类始祖偷吃禁果的行为通常被认为是原罪的起因,只有上帝的恩赐可以解救堕落的人类。救赎就是上帝和其他一些更高的力量,通过赐予人类永恒的生命或来生,来拯救人类精神上的死亡与终身诅咒。基督__人类需要从现状中解脱出来,然而,从长远角度来看,人类要完全得到救赎是不可能的。救赎在基督__一个核心教义,意思是只要人们心中有上帝,也终将被上帝所救。

救赎的理念代表着__的思想。这种思想无疑也影响着西方电影,不仅反映在宗教电影中,如《约翰福音》、《马太福音》、《最后的诱惑》等,也反映在其它一些电影当中,如《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在信仰缺失的年代里有关救赎的故事,救赎的是信仰,被救赎是希望。救赎是一场战斗,希望对绝望,自由对监禁。这也是人类尊严与人性的斗争。安迪救赎了他的狱友,因为他坚定的信仰是对邪恶与绝望最好的武器。不同于其它的宗教电影,《肖》中的救世主不是上帝,而是希望,被救赎的是自由。在安迪入狱之前,肖申克监狱的条件非常恶劣,犯人毫无人权可言。典狱长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基督,把犯人当作廉价劳动力。安迪入狱之后,这位不满现状的银行家虽无力改变,但他的出现至少给犯人们带来了希望和生命之光。至于安迪,他就是现代版的耶稣。他的受难也就验证了“锡安必因公平得蒙救赎、其中归正的人必因公义得蒙救赎”。强者拯救自己,伟人拯救他人。安迪给其他狱友带来希望,也拯救了他们。

2佛教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佛教教义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把灵魂从肉体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是引导众生从痛苦走向快乐。佛教的创立者并不是命运或灾难的创造者,而是引导众生寻求祝福、避免灾难。命运与灾难源于因果循环,与个人的前世今生有关。每个人的想法无论是否付诸行动,都将在脑中留下印记。一个人的言行也将在他人心中留下印记。这些印象无论好坏,都将累积并影响一个人的命运,即所谓的业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无处可逃,无佛可救。

佛教提供了“因果报应”的叙事模式。中国许多古典文学主要采取佛家的因果报应叙事模式,而以曹禺先生的现代剧改编的电影《雷雨》也处处可见佛教意蕴。在第一幕鲁大海刚到周公馆就对四凤说:“刚才我看见一个年轻人,在花园里躺着,脸色发白,闭着眼睛,像是要死的样子,听说这就是周家的大少爷,我们董事长的儿子。啊,报应,报应。”第二幕中周朴园与侍萍相认后,侍萍说:“我伺候你,我的孩子再伺候你生的少爷们。这是我的报应,我的报应。”侍萍得知周萍与四凤之间的关系之后,沉痛地说:“这怪你妈太糊涂了,我早该想到的。可是谁料得到就会有这种事,偏偏又叫我的孩子碰着呢?妈的命苦,可你们的命……”当得知四凤已怀有周萍的孩子时,侍萍痛苦地说道:“啊!天知道谁犯了罪,谁造的这种孽!他们都是可怜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天哪,如果要罚,也罚在我一个人身上。罪孽是我造的,苦也就当我一个人尝。”因果报应的思想观念在剧中人物身上很容易显现。

价值观左右人们的意见,影响人们的行为和评价,决定人们的言行和思维方式。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系统,不同的文化价值。“一种文化下的价值观与言行或许得不到另一种文化的理解与接受”。如电影《刮痧》中许爷爷用中国传统的刮痧方法给他的孙子丹尼斯治疗轻微的发烧,却被美国当局误认为是虐童事件。因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更加复杂。

1西方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个人主义通常被解释为独立、自恃、独断独行、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这些字眼。科本哈瓦却说:“它帮助人们不断向前,是人类本性,身体,感官,心灵,智力的觉醒。”个人主义在西方文化中就是提倡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再者个人主义更重视民主和平等,同时也重视他人的权利。

电影《克莱默夫妇》“用一种间接的方式向人们解释了个人主义”。泰德·克莱默是一位颇具天赋的广告策划师,努力赚钱养家,但他的妻子乔安娜却要与他离婚。中国观众或许不能理解乔安娜为何要离开她的丈夫?泰德从未虐待过她和孩子,也没有对她不忠,尽量满足她想要的东西。在中国,像泰德这样的男人通常被看作是一个好丈夫,因为他努力工作都是为了支撑这个家庭。但乔安娜并不这么想,她说,“我的一生,我感觉我是某个人的妻子,某个人的母亲,某个人的女儿,即使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我是谁,这就是我为什么离开你的原因”。从她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乔安娜个人意识的觉悟和对个性自我的追求。

2中国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集体主义是用来描述道德上、政治上的思想或社会观,强调团体中成员间的合作,并且个人利益总要让位于集体利益。集体主义注重集体和社会,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集体主义的精神支柱和整体主义有关,即整体大于部分。集体主义通常与个人主义相对,特别是这些观点经常在系统中相互结合。那些拥有集体主义思想的人认真遵守社会或团体的规则,保护集体、社会、国家的利益,而任何影响集体利益的个人行为都将招来批评。中国就是一个典型的集体主义的国家。

集体主义在中国电影中有着明显的记号。中国““””之后,以及改革开放初期的电影,都带有浓厚的集体主义色彩。尤其是由中国第四代导演所导的电影,大部分是以革命为题材,突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他们的电影对特定历史时期的眷恋和深思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中国“集体主义电影”,其中代表作有:《黎明》、《南昌起义》、《西安事变》、《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鸡毛信》等等。

人权是人人皆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权,包括公民权和政治权利,如生存权、人身自由权、言论权、法律面前的平等权和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等等。这里我们将主要讨论中西方电影中表现出的有关隐私权、艾滋病人和同性恋者的权利,从而透视、分析中西方在这方面的文化差异。

隐私权是个人或集体把他们的私人信息隔离起来的权利,也只有他们自己可以选择性的对外揭露。“隐私权的界限和内容在不同的文化和个人中虽然不同,却有共同的主题。隐私权可以看作是安全的一个方面,由相关利益集体权衡”。隐私的概念通常和西方文化联系在一起,特别是英国和北美国家。这个概念并非全球皆有,有些国家是近些年才有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无隐私权一说,所以中国人对自己的隐私既不敏感也不小心保护,相反,美国人更加注重他们的隐私权。这种差异在电影中也有所体现。

美国电影《楚门的世界》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这种权利。主角楚门从出生就一直生活在镜头前面,且一直未发现这个事实。楚门的生活通过成千上万个隐藏的摄像头一天24小时不间断地向全球直播。制片人克里斯托弗给他制造不同的环境来捕捉楚门的真实表情和行为。为了防止楚门发现这个不真实的世界,克里斯托弗想尽办法遏制他的冒险精神。后来,西尔维亚闯入楚门的虚幻世界,并和楚门坠入爱河。之后,她发起了一个“还楚门自由”的行动,希望楚门能够从电视中走出来。《楚门的世界》向人们展示了隐私权是不可侵犯的权利。它同时警示我们必须尊重保护隐私权。楚门的生活也启示观众,他们的生活只由自己掌控。中国有一部电影《无形杀》说明了隐私权意识的缺乏,讲述了由于人肉搜索导致一个女人的死亡,这个女人在网上被通缉,因为她和别人有外遇。网友们跟随调查她的情人,认识她的路人都不断质问她。后来人们在海滩上发现了她的无头尸体,这部电影涉及到了网络搜索触及隐私的问题。

2特殊人群的权利。

西方国家非常注重特殊人群的权利,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可能享受这些权利,但他们对这些平等的权利却有很强的意识。例如艾滋病患者和同性恋者的权利。

《费城故事》是好莱坞第一部涉及艾滋病、同性恋和同性恋歧视的主流电影,改编自吉尔弗雷·鲍尔斯的真实经历。吉尔弗雷是首个因艾滋病受歧视而状告贝克·麦克肯兹公司的律师。这部电影涉及到难以被公众接受的话题——艾滋病和同性恋,披露了对这些特殊人群的社会隔离和歧视。另一部2008年出品的传记式电影《米尔克》,讲述了第一位公开同性恋身份、后当选为加州议员的政治家哈维·米尔克一生都为同性恋者争取合法权利的故事。这说明西方人强烈的平等意识,无论多艰难,都要为平等奋斗。

中国一部类似主题的电影《喜宴》,反映了中国人对同性恋的否定、拒绝态度。电影讲述高伟同在纽约的生活。他有一个成功的事业,和他的同性恋爱人赛蒙关系很融洽,而他在台湾的父母却不知此事,一直盼着他早日娶妻生子。因此,在赛蒙的同意下,伟同和一个漂亮的中国姑娘薇薇说定假结婚。后来,薇薇引诱醉酒的伟同而怀孕。伟同不得不将真相告诉他母亲。他母亲极为震惊,但坚持不要将此事告诉他的父亲,伟同也不敢告诉他的父亲,因为他父亲刚中风复原,难以接受这样的打击。最后,薇薇决定把孩子生下来,并希望赛蒙留下来做孩子的另一个爸爸。在中国的环境下,人们很难接受同性恋,特别是对于那些传统的父母来说。因此,同性恋者也不敢让周围人知道,怕他们在背后议论纷纷。

四小结。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电影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都有其独特之处。随着社会的发展,两种文化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西方文化中的极端个人主义以及无权威的状态,使得社会问题突出;而中国文化中的“无为”思想,也让中国在很多方面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西方向东方取经,东方向西方看齐,东西方民族相互取长补短,这是中西方文化重新获得活力和新生的唯一出路,也是两种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于杰:《都是刮痧惹的祸——从〈刮痧〉谈中西文化差异》,《山东外语教学》,2003年第4期。

[2]王俊霞:《美国的个人主义与中国的集体主义》,《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2期。

[3]刘小晨:《关于女性与自我价值的思考:〈克莱默夫妇〉的启示》,《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2期。

[4]王国峰:《从影视作品看中西文化差异》,山东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浅谈论文

我们和西方人在对待赞美的态度上大不相同。别人赞美的时候,尽管内心十分喜悦,但表面上总是表现得不敢苟同,对别人的赞美予以礼貌的否定,以示谦虚:“还不行!”、“马马虎虎吧!”、“那能与你相比啊!”、“过奖了!”等。

而西方人对待赞美的态度可谓是“喜形于色”,总是用“thankyou”来应对别人的赞美。

2、待客和做客。

我们和人相处的时候,总是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去为别人着想。这表现在待客和做客上,尽责的客人总是尽量不去麻烦主人,不让主人破费,因而对于主人的招待总是要礼貌地加以谢绝。比如,主人问客人想喝点什么,客人一般会说“我不渴”或“不用麻烦了”;主人在餐桌上为客人斟酒,客人总要加以推辞,说“够了,够了”,而事实上,客人并不一定是不想喝,往往只是客气而已。所以,称职的主人不会直接问客人想要什么,而是主动揣摩客人的需求,并积极地给予满足。在餐桌上,殷勤好客的主人总是不停地给客人劝酒劝菜。所以,中国人的待客和做客场面往往气氛热烈:一方不停地劝,另一方则不停地推辞。

而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大家都非常直率,无需客套。当客人上门了,主人会直截了当地问对方“想喝点什么”;如果客人想喝点什么,可以直接反问对方“你有什么饮料”,并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饮料;如果客人确实不想喝,客人会说“谢谢!我不想喝”。在餐桌上,主人会问客人还要不要再来点,如果客人说够了,主人一般不会再向客人劝吃请喝。

3、谦虚和自我肯定。

我们一直视谦虚为美德。不论是对于自己的能力还是成绩,总是喜欢自谦。如果不这样可能会被指责为“不谦虚”、“狂妄自大”。比如,中国学者在作演讲前,通常会说:“我学问不深,准备也不充分,请各位多指教”;在宴会上,好客的主人面对满桌子的菜却说:“没有什么菜,请随便吃”;当上司委以重任,通常会谦虚地说:“我恐怕难以胜任。”

而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没有自谦的习惯。他们认为,一个人要得到别人的承认,首先必须自我肯定。所以,他们对于自己的能力和成绩总是实事求是地加以评价。宴请的时候,主人会详尽地向客人介绍所点菜的特色,并希望客人喜欢;而被上司委以重任的时候,他们会感谢上司,并表示自己肯定能干好。

中西方文化差异浅谈论文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红包是一种装钱的特殊红色小纸袋。这是中国人在春节时由父母或朋友送给小孩的礼物。红色也可以送给没有结婚的亲戚或朋友。未婚的职员同样也希望从老板那里得到红包。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如婚礼或关系亲密的亲人朋友生日时,也会送红包。红包里的钱可以是几元,也可以是一大笔。

俄国人社交中讲究送礼,尤其是亲戚朋友之间。礼物选得合不合人心意很重要,礼物的价格倒在其次。设计新颖、制作精美又有一定纪念意义的礼物,像旅游纪念品就广受欢迎。去人家里做客或参加聚会,俄国人通常送鲜花、糖果或小纪念品等。对俄国人来说,直接送钱给他们是一种侮辱。

对于澳大利亚来说,社会交往中,给主人/女主人赠送一份小礼物是比较得体的做法。通常,这种礼物是酒、巧克力、花等等,不必包装。其他在生日、周年庆、婚礼、领洗礼等场合赠送的礼物轻重要依你们的关系而定。

对西方人而言,圣诞节的精神是向周围的人表达关爱。因此,圣诞节可算得上是最重大的送礼节庆了。礼物大多数是写满祝福与问候的圣诞卡,但小卡片铺天盖地、漫天飞舞,表达了浓浓的关爱之情。

掌握阅读策略体现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考试中英语文章的特点是思路清晰,文章层次结构分明。西方文化多倾向于独立意识,文章体现了作者的独到见解,因此英语文章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作者主观意识强烈,文章的内容大多代表着作者的主观意识。所以在理解和阅读英语文章时,跟着作者的感觉走就好。

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大多英语阅读效率低,付出大量的时间,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阅读英语文章过程中,因为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对英语文章理解不到位或是误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之事时有发生。其实,英语文章的中心思想及观点是非常明确的,但因为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所以学生在确定中心思想时会比较困难,甚至误解作者的意图。而掌握了中西方文化差异且阅读量丰富的人往往可以根据一篇中等难度文章的某一段内容猜测出文章主题和段落结构,还可以通过文章中涉及的带有西方文化明显喜恶倾向的事物判断作者的态度和立场,这也是在阅读理解中快速确定中心思想的好方法。只有充分了解并掌握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才能做到无论是在自我阅读还是做阅读理解题目时,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因而大大提升阅读效率。

就像中国的成语和俗语一样,西方也有许多俚语。例如:“youarepullingmylegs。”译为“你在和我开玩笑”,“youaretheappleofmyeye。”译为“你是我的掌上明珠”。了解一定的西方俗语俚语,在阅读中会大大提升自己的理解力和阅读速度,理解文章更得心应手。在西方人眼里,狗是一种忠诚的动物,因此英语文章中带有狗的语言大多数是褒义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一点加深对文章的判断理解。另外,龙在中国虽然是吉祥的化身,在西方文化中却是一种恶魔的'象征,是凶猛的,邪恶的。在英语文化中,颜色常用来表示心情。例如:“iamfeelingblue。”意为“我心情很沮丧。”绿色常用来表示美好的和新生的事物。如“:greenhand”表示“新手”。英语的语言习惯、句子成分和汉语也是有很大不同的。在理解文章时不能只根据表面的意思,也要去理解段落表面背后的真正含义。

三、结论。

英语语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英语的教学、学习和运用中都不能忽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性。不断地阅读英语文章、培养英语逻辑思维是锻炼和提升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正是在阅读中,我们了解了西方的文化,对英语的理解和热爱才能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把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运用到阅读理解当中,才能更好地提升英语运用能力和实战能力,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中西方送礼文化差异有哪些中西方送礼文化差异的总结

1.购礼的方式不同。中国人通常为了方便,往往从客人住地附近的商店购买礼物。英美人喜欢购买礼品在一地,而送往另一地。因为异地礼物有“异国情调”,好满足受礼人的猎奇心理。有的中国人很喜欢跨国邮寄来的礼品,而英美人会尽量避免跨国邮寄礼品,以避免给受理者带来不便及额外的海关费用。

2.礼品的选择不同。中国人在节日里送时令的礼品。例如,在中秋节送月饼和水果,农历新年时送贺年礼品,例如洋酒、香水、水果、巧克力糖等。中国人也会在亲朋好友的葬礼上送钱。在中国很普遍而在西方不多见的礼物是从市场上买的食物(水果、糖果或其他能吃的东西)。除了葬礼和开业典礼以外,鲜花不是一种流行的礼物。而美国人在圣诞时送的礼物比如:产品样品、书桌上的摆设品、酒、饮品、特别的食物等。鲜花是送给女士的最常见的礼物,几乎适用于任何场合:生日礼物、贺礼、给女主人的礼物。

3.送礼的对象不同。有的中国人为感谢领导或便于工作、提升等,会千方百计地找机会给上司送礼;他们将礼物送给客人家的男主人或女主人。中国人喜欢给商业伙伴赠送礼物,特别是初次见面。而英美人做下属的不宜送上司任何礼物,以免影响正常的工作关系;他们送礼往往送给客人家的女主人。

4.送礼的方式不同。中国人送礼比较重物,讲究礼品的价格档次。中国人通常对礼品的包装是不大讲究的,一般宁可盒子小些,也不希望盒子大而装不满。在美国以及其他有些国家,人们习惯用彩纸包装和用丝带包扎,有时还习惯附上一张名片。这是胡静在《实用礼仪教程》中提出的。英美人送礼注重其形式的本身。他们认为,礼物贵贱不在价格,而在于礼物是否投人所好,给人一份惊喜。

5.送礼的时机不同。中国人很讲究雪中送炭,即十分注意送礼的时效性。因为在最需要时得到的才是最珍贵的。一般来说,时间贵在及时或超前,如一张小小的贺年卡一定要提前赠送,否则毫无意义。中国人忌讳别人在刚办完喜事或丧事之后补送礼品,否则会被视为不祥。而在赵左荣的《茶与咖啡》中提到美国人和澳大利亚人赠送礼物的最佳时机是你到达或离开时。美国人除了特定场合外,不提倡送商业礼物(除非是小礼物)。而中国人喜欢给商业伙伴赠送小礼物,特别是初次见面时。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红包是一种装钱的特殊红色小纸袋。这是中国人在春节时由父母或朋友送给小孩的礼物。红色也可以送给没有结婚的亲戚或朋友。未婚的职员同样也希望从老板那里得到红包。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如婚礼或关系亲密的亲人朋友生日时,也会送红包。红包里的钱可以是几元,也可以是一大笔。

俄国人社交中讲究送礼,尤其是亲戚朋友之间。礼物选得合不合人心意很重要,礼物的价格倒在其次。设计新颖、制作精美又有一定纪念意义的礼物,像旅游纪念品就广受欢迎。去人家里做客或参加聚会,俄国人通常送鲜花、糖果或小纪念品等。对俄国人来说,直接送钱给他们是一种侮辱。

对于澳大利亚来说,社会交往中,给主人/女主人赠送一份小礼物是比较得体的做法。通常,这种礼物是酒、巧克力、花等等,不必包装。其他在生日、周年庆、婚礼、领洗礼等场合赠送的礼物轻重要依你们的关系而定。

对西方人而言,圣诞节的精神是向周围的人表达关爱。因此,圣诞节可算得上是最重大的送礼节庆了。礼物大多数是写满祝福与问候的圣诞卡,但小卡片铺天盖地、漫天飞舞,表达了浓浓的关爱之情。

中西方文化差异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让菜,在美好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

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但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有人形象地说:如果说中餐文化像是一首混声大合唱,那西餐就像是一支浪漫的小夜曲;如果说中餐充满了一股阳刚之气,那西餐则富有一种阴柔之美;中餐营造的是一种公众交友的场所,而西餐则是在制造私密幽会的空间。从此可见中西餐饮食文化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似乎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的模糊。营养平衡、搭配合理、重视健康已成为中西方饮食的共识,也是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最重要的基础。在世界科技腾飞与国际交往不断加强的今天,丰富的生活和新鲜的思想为千年的中西方饮食文化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中国饮食带着中华民族文化神韵逐步走向世界。

掌握阅读策略体现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摘要]探析了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产生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现象,阐释中西方文化交际差异产生的原因,由于中西方文化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社会行为规范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这是由于交际者对这些差异缺乏敏感性所致的。因此,要减少跨文化交际障碍,必须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注重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流,产生的相互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渐深入,我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益增强,跨国界、跨种族、跨文化的经济与社会交流迅猛发展,因此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在跨文化交流中,由于中西方的文化不同,人们交流时冲突时有发生。常表现为:

(一)问候语的差异。

在中国,普通老百姓见到熟悉的人打招呼,常说“你吃了吗?”“干吗去?”等来问候对方。对中国人来讲,这是普通又随便的问候话,但西方人听了迷惑不解,他们可能会认为“我吃不吃饭、我干吗去和你有什么关系”。在英语中,通常以时间进行问候,如:“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或是“hello/hi”简单地问候对方。

(二)隐私观念的差异。

中国人初次见面常会问询对方的年龄、职业、婚姻状况,甚至收入,在中国,这是人们之间表达关心的常见方式。然而,在西方,人们则认为侵犯了自己的隐私。而西方人则讲究个人空间,注重个人隐私,不愿让别人干涉自己的生活。由于中西方隐私观念的差异,所以在中西方交流时会发生冲突。

(三)时间观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要想拜访某人,必须提前邀约,需要说明拜访的时间、地点和目的。但在中国,人们无提前邀约的观念,随便串门,扰乱别人的生活秩序的行为较为常见,这说明中国老百姓的时间观念不够强,使用时间上具有普遍的随意性。在平日的生活中,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较强,人们都对时间做了精心的计划与安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

(四)餐饮习俗的`差异。

在西方,若要宴请宾客,主人通常会提前两周发出邀请函,客人们会提前三天答复是否邀约,以便宴请的主人准备适量的饭菜。在就餐时,主人不会多说劝酒话,常说“itisreallygood,pleasetasteit.”表示诚挚邀请完,然后就将注意力转到谈话的主题上。而在中国,由于人们喜欢谦虚礼让,即使心里已经接受别人的邀请,还是要表示出推辞一番。在中国人宴请宾客,即使主人摆满一桌美味佳肴,也总习惯讲几句“招待不周”等客套话。就餐方面的差异,是因为在西方人们不喜欢含蓄表达,讲求尊重个人权益,注重个人空间。以上只是跨文化交际实际场景中常见的一些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例子,只有我们深刻了解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才能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

二、产生跨文化交际冲突的主要原因。

造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冲突现象的原因纷繁复杂,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中西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习俗,必然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交流差异,甚至是冲突,产生这些差异与冲突的主要原因有:

(一)思维方式不同。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以直觉、整体、圆式为特征;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则以逻辑、分析、线性为特点。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与中国人进行对比,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思维定式。追根溯源,我们发现思维定式往往会忽视具体个体事物的差异,夸大与另外某一社会群体相关的认知态度,常伴有感情色彩,并带有倾向性的固定看法,会直接造成交际障碍,影响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二)价值取向不同。

根据美国人类学家barnettpearce等人的理论,人们的行为规则、思维方式、道德标准、处世哲学等无不受到所在群体价值观的影响与作用。人们在实际的人际交往过程中,无意识地习得了自身群体固有的文化的观念,成为该群体人们的处世哲学、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可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判断标准。以中西方文化为例,在我国文化中,中国人推崇谦虚礼让,追求随遇而安、随波逐流,不喜欢个人出风头,不爱争强好胜。而西方文化则推崇个人主义,个人英雄主义和个人为中心的思想根植于他们的头脑中,西方人崇尚独立思考与判断,喜欢凭借自己的个人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

(三)社会行为规范与处世哲学不同。

社会行为规范的具体含义就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在交流时,经常会出现用自身所在的社会行为规范和处世哲学来判定对方行为的正确与合理,由于双方的社会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同一社会行为常会产生误解、不愉快甚至更糟的后果。比如在中国,人们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这一行为表示友好、关爱的意思,但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行为。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恰当的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我们与西方人的交往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很多文化方面的冲突,直接影响到了跨文化交往的效果,会产生误解、不快、关系紧张,甚至还会发生严重的经济后果,这些问题都是源于交际双方不了解文化差异造成的。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极有必要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建立良好的习俗差异意识,尽量避免交际中产生误解或冲突。

参考文献:

中西方文化差异浅谈论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文明的快速发展,中西方文化的交融越来越多,中西方的交际活动也越来越多。在中西方的交际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文化方面的差异。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文化具有差异性,加之文化具有历史性,是人类长期发展所积累下的物质,不同民族与区域都有着各自特色化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价值观、道德标准以及社会礼仪与习俗方面。关注文化差异对交际活动的影响,通过有效认知文化促进交际活动有效性的提高,能够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整合。

日常交际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某种角度上来讲,交际不仅是语言的交际,更是文化上的交流。文化上的差异必然会体现在语言中,中西文化的不同,会让中西方的语言交际存在理解上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对于交际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具体影响如下:

(一)称呼上的差异。

西方国家在称呼上与我国有着明显的差异。在英美国家,小朋友可以直呼爷爷与奶奶的名字,而不是中国的爷爷奶奶。同时,长辈对晚辈称呼时在其姓名前加个“小”字,表达对晚辈的疼爱,这在英美国家是极其不礼貌的行为。同样,“老”字在中国的称呼中也是经常使用,一些关系亲密的朋友不分年龄会称对方为“老张”、“老王”等,年龄较大的人也会这样称呼,在中国,这样的称呼会让人觉得十分亲切,但在英美国家却不是这样的。在中国,无论是家庭成员还是邻居,都可以用哥哥,姐姐进行称呼,但是英美国家,无论性别、年龄,都可以直呼其名。

(二)寒暄上的差异。

中西方国家在传统寒暄的交际中也有着明显的不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在打招呼方面都有着约定俗成的规矩。中国人见了面,会有意无意地寻问对方“你吃过了吗?”或者“你这是去哪儿啊?”,以此作为打招呼的方式,其实心里并没有真正期待对方给自己一个高质量的答复。在寒暄中,也经常会问到对方的年龄、婚姻以及个人薪酬问题。但是,这在英美国家都是被人极其反感的聊天内容,如果和他们谈及这些,他们觉得自己的隐私被侵犯。西方人喜欢用与个人不太相关的事物打招呼。他们见了面,都会聊一聊天气或者政治问题,总之与个人问题无关的事情都可以拿来寒暄。这就使得中西方人在交际过程中经常会产生误解。

(三)赞扬上的差异。

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大多比较委婉,经常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不直接说出来。在得到他人的赞美时,中国人比较谦虚,虽然内心接受了这份赞扬,却不会当面大方地承认。在接受赞美时,中西方人会有不同的反应,且在用词方面存在差异。当中国人受到他们赞美时,会在第一时间说“哪里,哪里,您过奖了”。而西方人听到他人的表扬,都会大方地说“谢谢”。在中国人眼中,谦虚是一种美德,而在西方人眼中,被人赞美是一种乐事。

(四)道别上的差异。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着不尽相同的方式。受到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在与他人道别时,都会送一段距离,将客人送到自己爱门口,甚至送到更远的地方。被送人的会说“请留步”,主人会说“慢走或者经常来”。在西方人眼里,这些礼貌用语都会被理解为邀请,如果对西方人说“再来”,他们会认为自己得到了邀请。英美国家的人在道别时,一般都是用微笑或者手势说再见,没有太多的礼节与语言。

中西方酒文化的差异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下面小编整理了中国酒文化的完整内容供大家参考!

酒种的不同在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酒莫过于白酒了,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中国的酒文化就是白酒文化。而西方主要是葡萄酒为主。

酒杯方面中国古代酒器以瓷器、青铜器和漆器闻名。中国酒器以形象优美,装饰众多而著称。西方人注重不同的酒,喝酒的器具也不一样。所以他们有葡萄酒杯、白酒杯、红酒杯、白兰地酒杯等。

饮酒礼仪的不同中国的饮酒礼仪体现了对饮酒人的尊重。谁是主人,谁是客人,都有固定的座位,都有固定的敬酒顺序。敬酒时要从主人开始敬,主人不敬完,别人是没有资格敬的,如果乱了次序是要受罚的。而西方人饮用葡萄酒的礼仪,则反应出对酒的尊重。

饮酒的目的不同在中国,酒经常被当做一种工具。酒在中国人眼里更多的是当作一种交际的工具,所以在中国的酒文化中缺乏对于酒本身进行科学而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品评,更在意饮用之后带来的美妙作用。在西方,饮酒的目的往往很简单,为了欣赏酒而饮酒,为了享受美酒而饮酒。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物之一,它的历史几乎是与人类文化史一道开始的。自从酒出现之后,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酒的形态多种多样,其发展历程与经济发展史同步,而酒又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还具有精神文化价值。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它体现在社会政治生活、文学艺术乃至人的人生态度、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在这个意义上讲,饮酒不是就饮酒而饮酒,它也是在饮文化。

酒的故乡

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是酒的故乡。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又同时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首先,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在一些局部地区,酒业的繁荣对当地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酒与社会经济活动是密切相关的。汉武帝时期实行国家对酒的专卖政策以来,从酿酒业收取的专卖费或酒的专税就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酒税收入在历史上还与军费、战争有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在有的朝代,酒税(或酒的专卖收入)还与徭役及其他税赋形式有关。酒的厚利往往又成为国家、商贾富豪及民众争夺的肥肉。不同酒政的更换交替,反映了各阶层力量的对比变化。酒的赐晡令的发布,往往又与朝代变化、帝王更替,及一些重大的皇室活动有关。酒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给人民的生活中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中国古人将酒的作用归纳为三类:酒以治病,酒以养老,酒以成礼。几千年来,酒的作用远不限于此三条,起码还包括: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酒以壮胆。

酒神精神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

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世界文化现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西方的酒神精神以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之神狄奥尼苏斯为象征,到古希腊悲剧中,西方酒神精神上升到理论高度,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使这种酒神精神得以升华,尼采认为,酒神精神喻示着情绪的发泄,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人类在消失个体与世界合一的绝望痛苦的哀号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

在文学艺术的王国中,酒神精神无所不往,它对文学艺术家及其创造的登峰造极之作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因为,自由、艺术和美是三位一体的,因自由而艺术,因艺术而产生美。

因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这是古老中国的艺术家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志气旷达,以宇宙为狭”的魏晋名士、第一“醉鬼”刘伶在《酒德颂》中有言:“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有扃牖,八荒为庭衢。”“幕天席地,纵意所如。”“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孰视不睹山岳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这种“至人”境界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典型体现。

与官司人、商人、匠人、农人相比,文人似乎和酒更有缘分。一是文人多嗜酒。酒能激发灵感,活跃形象思维;酒后吟诗作文,每有佳句华章。饮酒本身,也往往成为创作素材。一部中国文学史,几乎页页都散发出酒香。李白和杜甫,中国文人的.杰出代表,都终生嗜酒。李白自称“酒仙”,杜甫因有一句“性豪业嗜酒”,被郭沫若先生谥之为“酒豪”。“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杜甫《独酌成诗》)“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苏轼《和陶渊明〈饮酒〉》)“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杨万里《重九后二月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南宋政治诗人张元年说:“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得自由身。”酒醉而成传世诗作,这样的例子在中国诗史中俯拾皆是。郭老还煞费苦心地统计出,在他们现存的诗作中,言及酒的,李占17%,杜占21%。这就使我们想到,假设没有酒,李杜的诗歌一定会少了许多韵味,我们今天读到的《李太白集》、《杜工部集》,也一定会薄了许多。

二是文人饮酒特别讲究那个饮的过程,特别讲究饮酒过程中的那套繁文缛节。于是,便要制定颇为严刻的觞政,便要舞弄花样百出的酒令。那酒令,可不是好玩的,是对人的聪明才情、知识水平、文学修养和应变能力的严峻考验;没有满腹诗书和机敏睿智,是要临场出丑的。文人们硬是把这一套玩出美妙的极至,硬是把经史百家、诗文词曲、歌谣谚语、典故对联等等文化内容,都有出神入化地囊括到酒令中去了。于是,酒宴始终,便充溢着浓浓的而又绵绵的书卷气和文化味。觥筹交错中,不仅享受了酒的醇美,也享受了文化的馨香。古代文人宴饮时的逸雅情趣,我们是不能亲眼见识了,只能从《红楼梦》、《镜花缘》等小说和记载酒令的书籍中窥知若干。由于文人的参与,饮酒才饮出了档次,饮出了境界,饮出了无限风光。酒文化中的精彩部分,实在是文人创造的。“五四”以后的现代文人,也常相聚宴饮,连鲁迅先生也多次参加,《鲁迅日记》中常有记载。他那首诗《自嘲》(诗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成为名联),就是在郁达夫做东的宴席上做成的。郁达夫更嗜酒,曾有“大醉三千日,微醺又十年”之句;酒中醉中,他乘兴做出许多好诗文。新文人雅集,樽俎之间仍然充满文化味,谈诗话文,即席吟咏,仍是一大主题。丰子恺就曾写道:“世间最好是酒肴,莫如诗句。”五四运动,狂飙突起,涤荡了旧世界,但千古传下的酒文化仍然一脉相承。创造新文化的新文人,一端起酒杯,仍似他们的先辈。

酒的艺术

志气旷达、以宇宙为狭”的魏晋名士、第一“醉鬼”刘伶在《酒德颂》中有言:“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有扃牖,八荒为庭衢。”“幕天席地,纵意所如。”“兀然而醉,豁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孰视不睹泰山之形。

“李白一斗诗百篇,(杜甫《独酌成诗》)“俯仰各有态。

酒精饮料

白酒是中国世代相传的酒精饮料,通过跟踪研究和总结工作,对传统工艺进行了改进,从作坊式操作到工业化生产,从肩挑背扛到半机械作业,从口授心传、灵活掌握到有文字资料传授。这些都使白酒工业不断得到发展与创新,提高了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一批厂家成为中国酿酒的大型骨干企业,为国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们应继承和发展这份宝贵民族特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酒文化,使白酒行业发扬光大。

谈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论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贸易的加速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沟通已经是当代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背景下,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社会和宗教等环境的不同,导致中西方文化差异。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总是习惯于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因而作出了不准确的推论,以致产生误解和曲解,影响交际效果。通过对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分析,来指导英语教学。

1、个人隐私。

在某些方面,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中国人提倡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而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比如对方的年龄、收入、婚否、家庭状况都是很私人的问题。

2、时间观冲突。

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他们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而且西方人一般是准时到达指定地点。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有些人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地按照计划进行,往往时间观念很淡泊,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从而引发冲突。

3、赞扬与赞美冲突。

各国的风俗、礼仪、交流都受特定环境的影响,都具有鲜明的特色。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受到赞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会谦虚地说“不好”、“不行”等,因为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这体现出中国人在交往时,更注重委婉、含蓄。例如:一位外国旅游者对导游小姐说:“yourenglishisquitefluent、(你英语说得很流利。)”这位导游小姐谦虚地回答:“no,no、myenglishisverypoor、(不,不,我的英语讲得不好。)”对于中国人的谦虚回答,英美人会误解为对方对自己的判断力表示怀疑。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you、”表示接受。因为西方人注重直来直去,“坦率”就能体现他的价值观和交流方式。

4、称呼语言的差异。

在交际中,中国人重视等级差别,为了能抬高别人的地位,喜欢用官衔称呼对方,以示礼貌。以“姓+行政职务”作称呼最为常见,人们对职称是副职的领导称呼时,也习惯省去“副”字,以示尊敬。而在英语国家,在非正式场合,同事及上下级之间一般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以表示礼貌。但是在一些正式场合,人们也用一些头衔称呼对方。

造成中西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中西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甚至是冲突,分析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思维模式存在差异。

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因此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这一点在中西文化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直觉整体性,这一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特征。西方人想法喜欢直来直往,而中国人则比较含蓄、委婉。

2、行为规范各不相同。

由于从小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宗教信仰的不同,导致中西方人的行为规范的差异,所以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就必须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尤其是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3、价值取向不同。

人们的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这套体系能够帮助人们区分美与丑、善良与邪恶,这就是人们的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但是它不能脱离具体的文化而存在,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这种文化认为是好的,另一种文化可能认为不好,但是它们在自己的文化体系内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绝不可以理解为一种价值标准先进,而另一种价值标准落后。以中西文化为例,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追求随遇而安,不喜欢争强好胜,同时社会风气也往往封杀过于突出的个人,正所谓“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在中国文化中,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追求个人发展被视为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必然会受到谴责。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随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是懒惰、无能的同义语,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们心中,人们崇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们与西方的交往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很多文化方面的冲突,直接影响到了跨文化交往的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极有必要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1、转变教学观念。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中,外语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授课的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以及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改进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大学的英语教学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控制,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可以让学生通过西方电影了解国外的风俗,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使其学到知识。

3、通过阶段性专题介绍,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各国文化差异。

阶段性专题介绍是立足于课堂外,通过专题讲解、请外籍教师介绍、搞活动、组织竞赛等多种形式,进行较系统的文化导入和交际能力培养。专题题目有:颜色用法差异、动物寓意的差异、体态语言的差别、圣诞专题晚会、英美谚语专讲、禁忌语专讲等。每次专题讲座前,可先请学生课前准备,根据主题选择分组回答问题、急智题抢答、小品演出、找错误、看原版电影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拉近学生与跨文化交际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语言氛围中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