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反思(汇总19篇)

时间:2023-10-19 22:12:21 作者:文锋 实用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反思(汇总19篇)

无论前路多么坎坷,都要保持乐观和坚强的心态。怎样利用励志的力量,让自己的人生更加收获和充实呢?接下来是一些励志的实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一课是苏教国标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四则运算学习,对四则运算已有较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接触过加法、乘法的验算和口算等方面的知识,对此有较多的感性认识,这是学习乘法分配律的基础。教材安排这个运算律是从学生解决熟悉的实际问题引入的,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初步感受运算的规律。然后让学生根据对运算律的初步感知,举出更多的例子,进一步观察比较,发现规律。教材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律地认识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地构建知识。

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经历有效地探索过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激励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积极探究问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观察——举例——得出结论”这一数学学习全过程。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就等于拿到了打开知识宝库地金钥匙。由于乘法分配律是本课教学难点。教学中安排了三个层次,首先学生在观察等式,初步感知等式特征的基础上模仿写等式,在模仿中逐步明晰特征。第二层次在观察比较中概括特征,通过“由此你想到了些什么”引发学生联想到是否具有普遍性。从而得到猜想:是不是所有的三个数都具有这样的特征,再通过学生大量的举例,验证猜想,得出规律。本课从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但掌握了乘法分配律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数学方法,并产生运用这一数学方法进行探索的愿望和热情。这些数学方法是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能力。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反思

以学生身边熟悉的情境为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为学生创设了与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感兴趣的学习情境,通过两种算式的比较,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知识的最佳状态,促使学生对原有知识进行更新、深化、突破、超越。

2、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一堂数学课可以有不同种教法,怎样教才能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在探索乘法运算律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有易到难,层层递进,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经历乘法运算律的产生和形成过程,而且让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规律与奥秘,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深层次的热爱。

在日常生活中,数学真是无处不在,处处留心皆学问。如果学生们能处处留心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些实际问题;能够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根据数字的特点,灵活地选择运算定律,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的简算方法,那么自己的教学就成功了。尽管在课堂上也许还不能够全部掌握简算的知识,只要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计算的过程中,能够学会善于观察,自觉运用,就能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学习成绩与学习能力也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四年级《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最后一节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本单元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验证--归纳结论等层次进行的。然而乘法分配律又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的运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本节课不仅使学生学会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更要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2.在此基础上,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说出规律,而是继续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机会:“请你再举出一些符合自己心中规律的等式”,继续让学生观察、思考、猜想,然后交流、分析、探讨,感悟到等式的特点,验证其内在的规律,从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3.本节课有一定的亮点,但其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没有预想中那么高。可能与我相对缺乏激励性语言有关。也有可能今天的题材学生不太感兴趣。

乘法分配律是第三单元的一个难点。在理解、掌握和运用上都有一定难度。因此如何上好这一课,让学生真正地理解乘法分配律,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好它?我觉得要注重形式上的认识,更要注重意义上的理解。因为单从形式上去记住乘法分配律是有局限性的,以后在运用乘法分配律的时候,遇到一些变式如:99×24+24会变得难以解决。注重意义的理解,能让学生从更高的层面上去理解乘法分配律,那么将来无论形式上怎么变化,学生都能轻松运用乘法分配律。

北师大版的教材注重学生的探索活动,在探索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的规律,才能让他们真正地理解。本课是“探索与发现”的第三节课了,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探索能力。因此本课的设计完全围绕着学生的自主活动在进行。

总体上我的教学思路是由具体——抽象——具体。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一起来研究抽象的算式,寻找它们各自的特点,从而概括它们的规律。在学习中大胆放手,把学生放在主动探索知识规律的主体位置上,让学生能自由地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去发现规律,验证规律,表示规律,归纳规律,应用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虽然本节课在感知乘法分配律上下了不少工夫,但在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上还不够,因此在归纳乘法分配律的内容时,学生难以完整地总结出乘法分配律,另外还有部分学困生对乘法分配律不太理解,运用时问题较多等。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的意识和能力。课的一开始,我就复习乘法分配律,抓住其特点:合起来乘转化成分别乘再加起来或者分别乘转化成合起来乘。

接着通过例题和试一试的教学,中间结合类型分别练习相应的题目,再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这两组题:有的时候是合起来乘简便,有的时候是分别乘简便,要根据具体的题目来选择。

对于后面的练习,我注意引导学生比较和辨析,使学生较深刻地理解适合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题目的结构形式,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反思

在设计本节课的过程中,我一直抱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宗旨,试图寻找一种在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参与共同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实现不同的人的数学水平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方式。结合教学设计,对本节课进行以下反思:

一、在教学这节课时,我以计算引入,复习旧知,然后抛出一个较为复杂的算式“46×276+276×54”如何计算更简便,一下子学生们鸦雀无声了,他们陷入了沉思中,有的抓脑袋,有的摇头,很是难为,这是,我很“自豪”的告诉他们,老师能在一秒钟内说出得数,你们相信吗?想知道老师的诀窍吗?一下子,把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了起来。

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列出来的算式就比较开放。出示情景图后,请学生自己思考,交流。通过计算发现两个形式不一样的算式,结果却是一样的。()这都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得到的结论,是来自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水平的。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乘法分配律从而加以内化。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学得快乐,自己动手编题、自己动脑探索,从数量关系变化的多次类比中悟出规律。

三、总体上我的教学思路是由具体――抽象――具体。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一起来研究抽象的算式,寻找它们各自的特点,从而概括它们的规律。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有同学是横向观察,也有同学是纵向观察,我都予以肯定和表扬,目的是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去尝试解决问题,又能使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满足,获得相应的成功体验。

四、在学习中大胆放手,把学生放在主动探索知识规律的主体位置上,让学生能自由地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去发现规律,验证规律,表示规律,归纳规律,应用规律。教师“扶”得少,学生创造得多,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一条规律,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自主自动,学会了进行合作,学会了独立思考。这对十岁左右的孩子来说,其激励作用无疑是无比巨大的,而“爱思、多思、会思”的学习习惯,会让孩子一生受益。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体现新课标的一些理念,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通过创设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我力求有针对性,有坡度,同时也注意知识的延伸。

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虽然本节课在感知乘法分配律上下了不少工夫,但在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上还不够,因此在归纳乘法分配律的内容时,学生难以完整地总结出乘法分配律,另外还有部分学困生对乘法分配律不太理解,运用时问题较多等。教学乘法分配律之后,发现学生的正确率很低,特别是对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极容易混淆。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这节课的设计。我是从学生的生活问题入手,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买奶茶展开。这节课我力图将教学生学会知识,变为指导学生会学知识。通过让学生经历了“观察、初步发现、举例验证、再观察、发现规律、概括归纳”这样一个知识形成的过程。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这节课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大量生动、具体、鲜活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到数学就是从身边的生活中来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首先我创设情景,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参加这次植树活动?”,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条件,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从而发现(4+2)×25=4×25+2×25这个等式。然后请学生观察,这个等式两边的运算顺序,使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再让学生“观察这个等式左右两边的不同之处”,再次感知“乘法分配律”。同时利用情景,让学生充分的感知“乘法分配律”,为后来“乘法分配律”的探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我要求学生观察得到的两个等式,提出“你有什么发现?”。此时学生对“乘法分配律”已有了自己的一点点感知,我马上要求学生模仿等式,自己再写几个类似的等式。使学生自己的模仿中,自然而然地完成猜测与验证,形成比较“模糊”的认识。

为了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探索性的学习”不是一句空话。在这节课上,我抓住学生的已有感知,立刻提出“观察这一组等式,你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吗?”。这样,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材料和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材料,提供猜测与验证,辨析与交流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力还给学生。学生的学习热情高了,自然激起了探究的火花。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整个教学过程都采用了让学生观察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我想:只有改变学习方式,才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是四年级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教学是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多种探究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1)通过学生比赛列式计算解决情景问题后,观察、比较、分析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的内容。

(2)初步感受乘法分配律能使一些计算简便。

(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概括的思维能力。

1、总体上我的教学思路是由具体——抽象——具体。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一起来研究抽象的算式,寻找它们各自的特点,从而概括它们的规律。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有同学是横向观察,也有同学是纵向观察,老师都予以肯定和表扬,目的是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去尝试解决问题,又能使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满足,获得相应的成功体验。

2、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

教师要深入了解各层次学生思维实际,提供充分的信息,为各层次学生参与探索学习活动创造条件,没有学生主体的主动参与,不会有学生主体的主动发展,教师若不了解学生实际,一下子把学习目标定得很高,势必会造成部分学生高不可攀而坐等观望,失去信心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以往教学该课时都是以计算引入,有复习旧知,也有比一比谁的计算能力强开场。我想是不是可以抛开计算,带着愉快的心情进课堂,因此,我在一开始设计了一个植树的情境,让学生在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走进生活,开始学习新知。这样所设的起点较低,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猜想是科学发现的前奏。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同样不能没有猜想,否则,主体性探究活动便缺少了内在的动力,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成了失去目标的无意义操作。学生看到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从直观上产生了关于乘法运算定律的猜想。于是,接下来的举例就成了验证猜想的必需,无论猜想的结论是“是”还是“非”,学生的思维一直是活跃着的,对学生都是有意义的。这个过程是教会学生学习与掌握探索方法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习品格的过程。

4、师生平等交流。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新课程确定的培养目标和所倡导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必须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教师必须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与学生平等地参与教学,成为共同建构学习的参与者。在以上教学片断中,教师让学生充分经历学习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猜想——倾听——举例——验证,在欣赏学生的“闪光”处给学生“点拨”。教师没有过多的讲授,也没有花大量的时间去刻意的创设教学情境,只是做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工作,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大胆表达。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解决新问题,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

5、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

把学生放在主动探索知识规律的主体位置上,让学生能自由地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去尝试解决问题。在探究这一系列的等式有什么共同点的活动中,学生涌现出的各种说法,说明学生的智力潜能是巨大的。所以我在这里花了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多说,谈谈各自不同的看法,说说自己的新发现,教师尽可能少说,为的就是要还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能使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虽然本节课在感知乘法分配律上下了不少工夫,但在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上还不够,因此在归纳乘法分配律的内容时,学生难以完整地总结出乘法分配律,另外还有部分学困生对乘法分配律不太理解,运用时问题较多等,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向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多听课,多学习。尤其是优秀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新思想、新方法,改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和课堂效率。

2、加强同科组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易混点,上课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在设计本节课的过程中,我一直抱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宗旨,试图寻找一种在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参与共同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实现不同的人的数学水平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方式。结合教学设计,对本节课进行以下反思:

一、在教学这节课时,我以计算引入,复习旧知,然后抛出一个较为复杂的算式“46×276+276×54”如何计算更简便,一下子学生们鸦雀无声了,他们陷入了沉思中,有的抓脑袋,有的摇头,很是难为,这是,我很“自豪”的告诉他们,老师能在一秒钟内说出得数,你们相信吗?想知道老师的诀窍吗?一下子,把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了起来。

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列出来的算式就比较开放。出示情景图后,请学生自己思考,交流。通过计算发现两个形式不一样的算式,结果却是一样的。这都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得到的结论,是来自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水平的。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乘法分配律从而加以内化。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学得快乐,自己动手编题、自己动脑探索,从数量关系变化的多次类比中悟出规律。

三、总体上我的教学思路是由具体——抽象——具体。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一起来研究抽象的算式,寻找它们各自的特点,从而概括它们的规律。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有同学是横向观察,也有同学是纵向观察,我都予以肯定和表扬,目的是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去尝试解决问题,又能使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满足,获得相应的成功体验。

四、在学习中大胆放手,把学生放在主动探索知识规律的主体位置上,让学生能自由地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去发现规律,验证规律,表示规律,归纳规律,应用规律。教师“扶”得少,学生创造得多,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一条规律,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自主自动,学会了进行合作,学会了独立思考。这对十岁左右的孩子来说,其激励作用无疑是无比巨大的,而“爱思、多思、会思”的学习习惯,会让孩子一生受益。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体现新课标的一些理念,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通过创设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我力求有针对性,有坡度,同时也注意知识的延伸。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理解其意义。教学中,我从解决实际问题(买衣服)引入,通过交流两种解法,把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并找出它们的联系。让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举出几组类似的算式,通过计算得出等式。

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这几组等式,发现有什么规律?

这里我化了一些时间,我发现学生在用语言文字叙述方面有些困难,新教材上也没有要求,因此,只要学生意思说到即可,后来,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你发现的规律吗?学生立即活跃起来,纷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阐明自己发现的规律:有用字母的,有用符号的,大部分学生会说,没问题。对于应用这一乘法分配律进行后面的练习还可以。

如:书上第55页的`第5题,学生都想到用简便方法去列式计算。整节课,学生还是学的比较轻松的。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五年级下册数学第81~82页《分数混合运算(二)》中,关于“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的运算中同样适用”这一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能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我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做到如下几点:

在复习中,出示整数乘法的简算练习:

25×17×4125×32×2553×69+47×69101×85。

乘法结合律:a×b×c=a×(b×c)。

二、利用数学相关信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据此,我在导入新课后出示如下尝试题让学生练习:

56×17×3559×14+49×14。

因为学生在复习中已经熟悉了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所以在尝试练习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大胆运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来解决尝试题,但也有一小部分学生运用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来算出答案。我根据练习的实际情况,每道题各让4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中2名学生用简算、2名学生按运算顺序算)。然后让学生观察、比较、讨论异同,引导学生加以概括,得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分数的运算中同样适用”这一结论。此时,我再适当引导,让学生明白:在计算中,我们学习过的'加法运算律、乘法运算律等“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的运算中同样适用”这一教学重点;接着,再引导学生概括得出:连减的性质、连除的性质等“整数的运算性质在分数的运算中同样适用”这一延伸的知识内容。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经说过:“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教学以后,我趁热打铁,在巩固练习中出示如下练习题:

823-(23+47)517×932×3415。

(58+712)×4886×8485。

上述四道题,前三道题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已学知识用运算律来解答,但对于86×8485,很多学生都认为不能用运算律来简算,在解答过程中都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答案。于是,我让学生讨论,看谁有办法用简算的办法算出这道题的答案,鼓励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通过几分钟的讨论,相当一部分学生都确定这道题可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只不过在简算时要先把86×8485改写成(85+1)×8485,然后再用乘法分配律即可计算出答案。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是第三章的教学难点也是重点。这节课的设计。我是从学生的生活问题入手,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买奶茶展开。这节课我力图将教学生学会知识,变为指导学生会学知识。通过让学生经历了“观察、初步发现、举例验证、再观察、发现规律、概括归纳”这样一个知识形成的过程。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这节课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大量生动、具体、鲜活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到数学就是从身边的生活中来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首先我创设情景,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参加这次植树活动?”。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条件,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从而发现(4+2)×25=4×25+2×25这个等式。然后请学生观察,这个等式两边的运算顺序,使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再让学生“观察这个等式左右两边的不同之处”,再次感知“乘法分配律”。同时利用情景,让学生充分的感知“乘法分配律”,为后来“乘法分配律”的探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我要求学生观察得到的两个等式,提出“你有什么发现?”。此时学生对“乘法分配律”已有了自己的一点点感知,我马上要求学生模仿等式,自己再写几个类似的等式。使学生自己的模仿中,自然而然地完成猜测与验证,形成比较“模糊”的认识。

为了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探索性的学习”不是一句空话。在这节课上,我抓住学生的已有感知,立刻提出“观察这一组等式,你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吗?”。这样,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材料和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材料,提供猜测与验证,辨析与交流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力还给学生。学生的学习热情高了,自然激起了探究的火花。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整个教学过程都采用了让学生观察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我想:只有改变学习方式,才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今天静下心来观看了省赛课中葛老师执教的《乘法分配律》一课。她巧妙引领。葛老师非常自然的借助孩子们喜爱的农场游戏,引入问题“谁能帮老师算算一共有多少菜?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先求什么,后求什么?”一方面教师问题的指向性简练明确可以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另一方面借助情景能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算式的道理,明确意义。更为巧妙的是此情景内容丰富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

2×3+3×4和(2+4)×32×5+8×5和(2+8)×5(10+15)×4和10×4+15×4为后面的“观察、分类和探究”做好铺垫。

大胆放手。在第一个“求菜”的情境中,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习的过程,然而后面的“求花”和“求果树”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了,很自然的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分别列出了两组算式:(2+8)×5和2×5+8×5以及(10+15)×4和10×4+15×4。

这样在学生喜爱的农场情景中,巧妙的引发出六道算式,为进一步的观察和探究埋下了伏笔。

得出6个算式后,葛老师再次抛出问题:“这六个算式让你分分类,你打算分几类?理由是什么?”然后葛老师又引导学生同桌先讨论,然后集体汇报,于无形中让学生经历了各个层面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观察——猜想——举例验证——,和从“特例”进行验证等一系列的活动,最后归纳出一普遍性的规律。

当结论得出后,葛老师并不是将字母表示进行简单的灌输,而是巧妙的借助点子图将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的过程变为因需而设,从而呼之欲出。最后教师还通过乘法的意义加深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并且教师还通过两组以前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来打通乘法分配律与以前知识的联系。

总之,本节课在学习方式上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并存,在思维发展上,教师引导与放手相结合,整个学习过程,因需而设,充满了探究。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是四年级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教学是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多种探究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1)通过学生比赛列式计算解决情景问题后,观察、比较、分析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义,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的内容。

(2)初步感受乘法分配律能使一些计算简便。

(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概括的思维能力。

1、总体上我的教学思路是由具体——抽象——具体。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一起来研究抽象的算式,寻找它们各自的特点,从而概括它们的规律。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有同学是横向观察,也有同学是纵向观察,老师都予以肯定和表扬,目的是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去尝试解决问题,又能使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满足,获得相应的成功体验。

2、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

教师要深入了解各层次学生思维实际,提供充分的信息,为各层次学生参与探索学习活动创造条件,没有学生主体的主动参与,不会有学生主体的主动发展,教师若不了解学生实际,一下子把学习目标定得很高,势必会造成部分学生高不可攀而坐等观望,失去信心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以往教学该课时都是以计算引入,有复习旧知,也有比一比谁的计算能力强开场。我想是不是可以抛开计算,带着愉快的心情进课堂,因此,我在一开始设计了一个植树的情境,让学生在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走进生活,开始学习新知。这样所设的起点较低,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猜想是科学发现的前奏。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同样不能没有猜想,否则,主体性探究活动便缺少了内在的动力,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成了失去目标的无意义操作。学生看到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从直观上产生了关于乘法运算定律的猜想。于是,接下来的举例就成了验证猜想的必需,无论猜想的结论是“是”还是“非”,学生的思维一直是活跃着的,对学生都是有意义的。这个过程是教会学生学习与掌握探索方法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习品格的过程。

4、师生平等交流。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新课程确定的培养目标和所倡导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必须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教师必须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与学生平等地参与教学,成为共同建构学习的参与者。在以上教学片断中,教师让学生充分经历学习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猜想——倾听——举例——验证,在欣赏学生的“闪光”处给学生“点拨”。教师没有过多的讲授,也没有花大量的时间去刻意的创设教学情境,只是做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工作,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大胆表达。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解决新问题,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

5、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

把学生放在主动探索知识规律的主体位置上,让学生能自由地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去尝试解决问题。在探究这一系列的等式有什么共同点的活动中,学生涌现出的各种说法,说明学生的智力潜能是巨大的。所以我在这里花了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多说,谈谈各自不同的看法,说说自己的新发现,教师尽可能少说,为的就是要还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能使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虽然本节课在感知乘法分配律上下了不少工夫,但在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上还不够,因此在归纳乘法分配律的内容时,学生难以完整地总结出乘法分配律,另外还有部分学困生对乘法分配律不太理解,运用时问题较多等,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向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多听课,多学习。尤其是优秀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新思想、新方法,改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和课堂效率。

2、加强同科组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易混点,上课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理解其意义。教学中,我从解决实际问题(买衣服)引入,通过交流两种解法,把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并找出它们的联系。让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举出几组类似的算式,通过计算得出等式。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这几组等式,发现有什么规律?这里我化了一些时间,我发现学生在用语言文字叙述方面有些困难,新教材上也没有要求,因此,只要学生意思说到即可,后来,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你发现的规律吗?学生立即活跃起来,纷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阐明自己发现的规律:有用字母的,有用符号的,大部分学生会说,没问题。对于应用这一乘法分配律进行后面的练习还可以。如:书上第55页的第5题,学生都想到用简便方法去列式计算。整节课,学生还是学的比较轻松的。

关于乘法分配律早在上学期和本册教材的前几个单元的练习题中就有所渗透,虽然在当时没有揭示,但学生已经从乘法的意义角度初步进行了感知,以及初步体会了它可以使计算简便。今天的教学就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上午第一节课我在自己班上,后来第二节课去听了一根木头老师的课,现在进行对比,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首先,值得向一根木头老师学习的是,学生的预习工作很到位。课前,学生就已经解决了“想想做做”第3、4题,学生通过解决第三题用两种方法求长方形的周长,既巩固了旧知,而且将原来的认识提升了,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进一步感受了乘法分配律。而第4题通过计算比较,突现了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体现了应用价值。我在课前没有安排这样的预习,因此课上的时间比较仓促。

其次,我在学生解决完例题的问题后,还让学生提了减法的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对于(a—b)×c=a×b—a×c这种类型的题也同样适合,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又为明天学习简便运算铺垫。

最后,我觉得在指导学生在观察比较65×5+45×5和(65+45)×5的联系和区别时,可以指导学生从数和运算符号两个角度观察,学生得出结论后,其实已经感知到了算式的特点,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创造相同类型的等式,可以是数、字母、图形的等,值得欣慰的是学生能用各种方式正确表示出来,然后再揭示数学语言,学生的认知产生飞跃。

不足的是,学生很难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乘法分配律的含义,小组交流时,有些同写还是充当旁观者的角色,有待于教师科学地引导。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今年我“高升”了!从毕业开始,一直在一二年级的数学徘徊,今年“高升”到了四年级!得到消息后,先是兴奋,再是忐忑。兴奋的是终于能教大孩子了。忐忑的是能教了这些大孩子吗?于是每天像是刚工作时一样,每天手写备课、拎着凳子去听师傅的每一节课,不敢有丝毫怠慢。更忐忑的是接到通知,于老师要来听课,其中有我!于是马上请教我的师傅车老师,车老师认为《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数学味很浓的课,而且是一节特别值得研究的课,于是决定讲这节课。经过初步备课,我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运用属于运算律中最有难度的部分,而且类型颇多,每一种都能让学生琢磨半天,这让我感觉这节课确实很有意思,也很有挑战。

因为从来没有执教过高年级,我决定先“拜访”名师。于是我上网搜视频,设计。当我看到葛丽霞老师的视频,我被惊艳了!课堂中的每个环节都让我感觉眼前一亮,几个精彩瞬间如“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过程、用字母表示法还有课的小结……”仍记忆犹新,于是我决定就模仿葛丽霞老师的这节课。视频看了三遍,教案看了无数遍。于是就“拿来”了这节课。

可是经过于老师的指导,我发现,我模仿的是教案的话,每一句话后面深意,每一句话的目的,我真的明白了吗?备课,备了教案,备了老师,却把最重要的要素——学生,忘记了。没有找到学生的认知起点,没有探索到学生的易错点,难点。后来,与我的师傅车老师一起研究,对教案进行了重建,重建教案主要有以下几个改进:

初次教学乘法分配律时,由于对教材的挖掘比较肤浅,在教学中,只是重视了对“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要用括号里的每一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这句话的理解,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印象完全停留在外形上,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用括号里的每个加数分别与括号外的数相乘,结果他们在应用时,只会按照总结出的规律生搬硬套,全班竟有一半的人出现了问题;当课堂进行到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时,很多学生更是不知道该从何入手,课堂效果特差。于是,重建教案中,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时,不仅注意了等式两边的“外形”结构特点,即“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要用括号里的每一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而且重视了对规律的本质--乘法意义的理解。借此机会我再次打开教学参考,进行了细细地研读。“对12×105简算时,要将105想成100与5的和。先求100个12是多少,再求5个12是多少,合起来就是105个12是多少。”是呀,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时,我只注意了等式两边的“外形”结构特点,却缺乏对规律的本质--乘法意义的理解。

初建教案时,最后环节设计了展示二年级两位数乘一位数,以及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电子课本,其目的是将前后的知识点加以联系。我的课堂设计也延续了这一亮点,可是我只是自顾自的讲解了一番,孩子根本不知所云!

起初我的感觉是这一环节主要是考虑优等生的提升,所以在讲解时也只是匆匆了事!但是,课后我觉得应该让孩子明白回顾这一环节的内容,在出示乘法情境图的时候可以采用课件展示的方式,出示23×(10+2)=23×10+23×2这一算式。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以前运用过乘法分配律,还可出示长方形的周长公式(a+b)×2=a×2+b×2,唯有此,才能够将前后知识点联系起来,水到渠成。

新航程的号角已经吹响,我想我应该以此次讲课为契机,适应数学教学的变化,向名师课堂学习,从“拿来”到“思考”,关注学生,让数学回归本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每一个孩子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我对教材内容、学情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之后,确定了教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并能用字母表示;经历共同探索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交流的能力;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通过学生自主研究、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以及讲学练相结合,设计相应的练习题,逐步理解抽象的乘法分配律。

通过教研组全体老师的努力,我们设计了比较合理的前置性小研究。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前置性小研究”的探索研究,能会用两种方法去解决同一问题,并且能讲出自己的思路;能够观察出并说出两道算式的特点,能够观察出两道算式的结果是相同的;能够按照算式的特点进行举例;能够自己说出规律,总结规律;能够用求结果和乘法的意义去验证这条规律的正确性、普遍性;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的问题,在做题的同时感受乘法分配律给计算带来的方便。

当然,本节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也是有不足的地方。我认为:

1、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经常性的打断学生的发言。其实这是很不好的习惯。课下陈靖嫣对我说:“老师,你一打断我,我就不知道怎么说了。”我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觉得在“生本课堂”中教师,应该有这样一种意识,那就是“等”的意识。等学生表达完他的所有想法之后,他们在遇到“瓶颈”的时候,老师可以经过有智慧的引导,帮助他们度过“难过”。可是我们很多时候,经常犯的错误是,学生只要一有点小问题,老师马上就出马,这样是极不好的做法。像本次课中,我有好几次打断了陈靖嫣同学的汇报,也打断了王孟阳同学的汇报,还有好几次打断了同学们的交流活动。

对于这种打断可能在心里带着很侥幸的心理,认为我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某些教学任务,不能让本节课“节外生枝”。可是,这种心理违背了“生本课堂”的基本教学理念。

2、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不能照顾到学生的想法。像:徐昊同学和李厚杰同学在课堂上,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可是我在施教的过程中,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可能对于本节课的教学,他们的想法,是在浪费时间。可是,我的这种做法,却不能照顾到他们的后续发展。我觉得在处理这个事件的时候,我应该既不能让本节课“跑偏”,也不能浇灭他们的“兴趣之火”。这是需要有一定的教育智慧的。

3、我觉得学生们的交流是不够热烈的。根本的原因是:学生们的研究不够到位,不会提出自己的疑问,不能对自己的疑问进行探索研究。我觉得这都是老师在平时教学中,没有给予足够的指导的原因。

还有很多的问题,也许是我没有意识到的。

结合本节课,关于生本课堂我有了很多的想法。

我认为真正的“生本课堂”是这样的:

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等各个环节,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细节去体现。也是一种和谐的教育氛围。教师和学生可以围绕一个问题据理力争,也可以在一节课中,实现多个知识点的“串联”,也可能好几节课我们突破不了一个知识点的讲解。教师千万要改变原先“计件工作”的模式,我们还原教育本来的色彩。它应该是自然的,富有诗情画意的。我们身在其中,师生应该一起去营造一种氛围,体会教育给我们带来的幸和充实感。

我立志让我的课堂,成为我们幸福的源泉。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1、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计算热情。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这是新课标倡导的新理念.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学生熟悉的购买家具的场景,配上我生动的语言叙述,一下子就把学生代入到了一个有数学味的问题情境中,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紧接着的问题如果你是小红,你想买什么家具呢?根据小红家的需要,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更是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个个积极动脑,跃跃欲试。在学生充分提出各种问题的基础上,我选择了有代表性的一个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计算热情。这一环节的教学,让学生经历了因用而算、以算激用的过程,将算与用紧密结合。

2、多层的设计有利于学生数学模型的建立。

首先让学生通过独立计算,交流计算方法,叙述计算过程等一系列的笔算乘法的技能训练,形成一定的算理。然后通过比较124和2132这两题,它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在乘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呢?如果是四位数、五位数乘一位数,你认为该怎么乘呢?这两个问题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反思,让学生能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迁移到三位数乘一位数,进而自然联想到四位数、五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其实都是一样的,从而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串起来,有利于学生数学模型的建立。

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在学生探索出笔算方法后,我因为担心学生没有听懂,怕学生做错,说错,故而引导太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的不够。如果我能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地去想,去做,去说,相信学生的表现会更出色。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这是新课标倡导的新理念。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学生熟悉的购买家具的场景,配上我生动的语言叙述,一下子就把学生代入到了一个有数学味的问题情境中,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紧接着的问题如果你是小红,你想买什么家具呢?根据小红家的需要,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更是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个个积极动脑,跃跃欲试。在学生充分提出各种问题的基础上,我选择了有代表性的一个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计算热情。这一环节的教学,让学生经历了因用而算、以算激用的过程,将算与用紧密结合。

首先让学生通过独立计算,交流计算方法,叙述计算过程等一系列的笔算乘法的技能训练,形成一定的算理。然后通过比较124和2132这两题,它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在乘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呢?如果是四位数、五位数乘一位数,你认为该怎么乘呢?这两个问题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反思,让学生能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迁移到三位数乘一位数,进而自然联想到四位数、五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其实都是一样的,从而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串起来,有利于学生数学模型的建立。

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在学生探索出笔算方法后,我因为担心学生没有听懂,怕学生做错,说错,故而引导太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的不够。如果我能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地去想,去做,去说,相信学生的。表现会更出色。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一课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它相对于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来说会比较抽象,学生较难于理解。因此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位为“探索并发现乘法分配律,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让学生经历“观察算式——仿写算式——解释规律——应用规律”的过程。

一、比赛导入激发探究欲望。

课前创设比赛情境:老师能很快说出下面几道题的得数,你信吗?不信的同学敢跟我比一比吗?(出示:28×70+72×70(125+10)×834×101)在我既对又快的说出结果时,孩子们都很惊讶,于是我因势利导:刚才的比赛老师算得快,是因为老师有一个取胜的秘诀,它可以使计算简便,你们想知道吗?学完这节课,你就能发现其中的秘密。学生个个跃跃欲试,瞬间充满探究的欲望,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在解决“一共贴了多少块磁砖?”中,学生列出了四个算式:3×10+5×10、4×8+6×8、(3+5)×10、(4+6)×8后,在让学生观察四个算式之后,先引导学生将四个算式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标准。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对于相等的两个算式的特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知道将3×10+5×10和(3+5)×10分为一类,将4×8+6×8和(4+6)×8分为一类,是因为它们的数字都一样,都是由3、5、10组成或是由4、6、8组成的,了解乘法分配律中有3个数;如将3×10+5×10和将4×8+6×8分一类,将(3+5)×10和(4+6)×8分为一类的,则从中明白一边都是两个积相加,另一边则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通过这个分类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规律,为理解乘法分配律做了很好的铺垫。接着再让学生仿写算式,总结规律并解释规律,最后再应用规律揭示课前比赛中老师获胜的奥秘。

三、错因分析防患未然。

(1)(6+30)×7=7×6+7×30。

(2)25×(4+60)=25×4+60。

(3)16×5×8=16×5+16×8。

(4)15×3+15×7=(15+15)×(3+7)”让学生进行分析、判断并修正。特别是第3题,让学生对比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数学模型,找出其中的区别,加以比较,从而发现模型左边乘法结合律是两个数的积,而乘法分配律是两个数的和,而模型右边乘法结合律是连乘的形式,而乘法分配律是两个积相加的形式。这样对比,加深对乘法分配律模型的认识和对其意义的理解。分析错因后,还不忘让学生说说:“你想对小马虎说什么?”来提醒告诫学生,除了要养成认真细心的习惯外,还要运用好乘法分配律,注意分配律与结合律的区别,将错误扼制在摇篮里。

不足之处:虽然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比较到位,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但如能进行适时拓展,让学生通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来联想到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两个数的和除以一个数及两个数的差除以一个数是否都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这个数学模型?”会使课堂更丰满,更有深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范文推荐